怎么样的形态是好优秀的产品形态设计

创业初期,如何选择产品形态--H5/微信/APP? - 简书
创业初期,如何选择产品形态--H5/微信/APP?
移动业务落地,APP推广成本未必比手机网站和微信高!
找钱难,成了创业者在2015年冬天最热的话题。不但互联网+的新人们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就连BAT都开始限制社招,创业冰冷的温度可见一斑。创业者学会“省钱”和“有效率的花钱”变的更加重要。
前几天一篇文章《做一个APP需要多少钱?》,结果100万的***惊骇了中国创业圈。那么,想从事移动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的业务,面对HTML5手机网站、微信公众号、APP到底如何选择才是有效的移动业务落地的载体、才是更明智的选择?通过数据理性分析做选择!HTML5手机网站、微信公众号、APP这三种载体都有各自的优势,对于成熟的创业公司来说,如果预算充足,这三种全覆盖是最理想的,但是现实往往让我们只能先选择其中某个,如何选择我们先来看一组最新数据:2015年下半年最新数据,HTML5手机网站访问量大幅增长,访问用户数几乎是APP的3倍。这似乎说明HTML5手机网站的发展确实更容易获得用户。但与此同时,有意思的是第二组数据,“移动用户其中将近87%的使用时长是在APP中,而在手机网站中只有13%”。两组数据做一个综合对比,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10分钟内一个用户打开一个APP同时会访问三个手机网站,但是在这个APP中停留了将近9分钟,而三个网站平均每个只停留了20多秒”。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手机网站覆盖了更多的独立用户,但是相比APP缺少用户粘性和有效使用”(数据见下图,原文对此描述:mobile web=“a mile wide and an inch deep”)。我们要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的区别用户访问和用户使用:用户访问(Reach):碰巧看了一眼,可以是主动访问,也可以是被动访问。用户使用(Engagement):深度使用,并且转化成粘性用户直至重复访问。
图1:手机APP与HTML5手机网站使用用户量对比
图2:手机APP与HTML5手机网站使用时长对比通过这组数据,HTML5手机网站给创业者希望之后,带来了更多打击。但是不同的移动业务载体,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和优势。选择适合你业务需要的载体至关重要,下面我们进行快速分析。HTML5手机网站优势:开发技术简单,研发周期短,用户接触成本低劣势:功能实现相比APP存在差距,用户重复使用难度大,用户粘性差适合场景:把手机网站当成网络上的“电子产品介绍手册”。手机网站更适合用户“主动百度搜索”或者“主动访问”,适合于陌生用户的低频或初次访问,让用户更完整和详细的获得快速介绍。通常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手动输入网址等形式进行访问。微信公众号优势:开发技术简单,研发周期短,微信可以带来流量和用户劣势:功能受限,与此同时在长期运营角度存在2大弊端“效果递减”,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功能基本被用户习惯性忽略,起不到提醒作用,同时因微信公众号的泛滥,让用户朋友圈变成“广告圈”,大部分微信公众号在2015年进行的微信推广效果相比2014年已经出现递减效应。“入口过深”,微信公众号的入口寻找比APP要多3层操作,因此用户重复使用情况相对而言不够理想,入口在微信里成了优势也变成了极大的弱势。适合场景:“低频使用业务”和“做广告”这两种业务需求在微信平台更适合落地。用户在微信中更容易“被动的访问公众账号信息(包括HTML5页面)”,随机性的看到了分享的广告等链接,用户可能会打开访问。因此类似于家电维修这种低频使用业务以及活动宣传可以借助微信快速落地。移动APP优势:功能全面适合满足所有创新,用户使用习惯成熟,用户粘性好劣势:开发周期较长、开发成本高、维护难度高适合场景:希望用户重复访问和使用的业务(高频使用业务更加适合),体验和功能要求高的移动业务,以及IoT智能家居可穿戴等硬件配合业务。图表整理:
APP推广成本未必比手机网站和微信高!谈到HTML5手机网站、微信公众账号和APP的业务载体,不得不谈谈跟钱和预算有关的另外一个重要话题“推广和获取用户成本”。互联网推广经典的AARRR模型描述了从获取用户到转化用户收入直到Refer病毒传播的路径。APP推广成本高这是众所周知的难题,尽管HTML5、微信等获得用户访问(Reach)更加容易和低成本,但是真实有粘性的用户获取成本或许比APP要高的多。单纯的看到手机网站或者公众号的用户访问量而不能有效转化成粘性用户直至付费用户,那只是一种“虚假繁荣”凑个热闹。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业务来说,用户真正的深度使用和付费留存才是运营的最终目的。对比前面看到的大量数据,9:1的APP与网页访问时长比例以及1:3的APP与网页用户使用量综合来看,最终获得一个“有效用户”(Engagement)的成本,很难说HTML5手机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就真的比一个APP要低?或者说,同样花100元的推广获取的用户,APP中用户ARPU值,或许比HTML5以及微信公众号ARPU值更高。寒冬中创业,需要认真的思考、精细的规划以及快速和大胆的行动。移动业务如何落地,选择HTML5、微信还是APP,我想通过业界的一些心得,给大家多一点的启示。选择适合的才是最重要的!”快”才能无往不利的将创业想法变成现实,下一次我们一起探讨《寒冬中移动创业,如何“快”实现业务落地》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创业邦,作者@刘鑫
产品手术刀,致力于深度解剖100款互联网产品。以后的以后再说。。产品的形态设计要素
现代产品一般给人传递二种信息,一种是知识即理性信息,如通常提到的产品的功能、材料、工艺等,是产品存在的基础;另一种是感性信息,如产品的造型、色彩、使用方式等,其更多地与产品的形态生成有关。
  从技术美学的角度来看,好的工业设计应该首先给用户带来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产品造型设计正是以此为基础而展开,融合了技术、材料、工艺等成就了一种系统的和谐美。产品造型设计不同于纯造型艺术。纯造型艺术追求纯感性美,可以是自然存在的,也可以由艺术家的灵感产生。作为产品造型设计则必须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形成技术解决方案。可以说,产品造型设计需要用理性的逻辑思维来引导感性的形象思维,以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标准,不可能天马行空地任意发挥。
  产品形态美不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受,它要体现在产品上和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而不是有一个成果了事。产品造型设计是通过形、色、质三大元素给用户以美感影响的。
  形――空间形态和造型艺术的结合
  形是营造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通过产品的尺度、形状、比例及层次关系对心理体验的影响,让用户产生拥有感、成就感、亲切感,同时还应营造必要的环境氛围使人产生夸张、含蓄、趣味、愉悦、轻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绪。
  例如,对称或矩形能显示空间严谨,有利于营造庄严、宁静、典雅、明快的气氛;圆和椭圆形能显示包容,有利于营造完满、活拨的气氛;用自由曲线创造动态造型,有利于营造热烈、自由、亲切的气氛。特别是自由曲线对人更有吸引力,它的自由度强,更自然、也更具生活气息,创造出的空间富有节奏、韵律和美感。
  流畅的曲线既柔中带刚,又能做到有放有收、有张有弛,完全可以满足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简洁和韵律感。曲线造型所产生的活泼效果使人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发观赏者产生共鸣。利用残缺、变异等造型手段便于营造时代、前卫的主题。残缺属于不完整的美,残缺形态组合会产生神奇的效果,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前卫艺术感。
  造型艺术能够表现引人投入的空间情态,如体量的变化、材质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形态的夸张或关联等,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产品只有借助其所有外部形态特征,才能成为人们的使用对象和认知对象,发挥自身的功能。通过产品形态体现一定的指示性特征,暗示人们该产品的使用方式、操作方式。通过造型形态相似性如裁纸刀的进退刀按钮设计为大拇指的负形并设计有凸筋,不仅便于刀片的进退操作暗示它的使用方式,许多水果刀或切菜刀也设计为负形以指示手握的位置。
  通过造型的因果联系如旋钮的造型采用周边侧面凹凸纹槽的多少、粗细这种视觉形态,以传达出旋钮是精细的微调还是大旋量的粗调;容器利用开口的大小来暗示所盛放。
  通过产品形态特征还能表现出产品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产品本身的档次、性质和趣味性等方面。通过形态语言体现出产品的技术特征、产品功能和内在品质,包括零件之间的过渡、表面肌理、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关系处理,体现产品的优异品质、精湛工艺。通过形态语言把握好产品的档次象征,体现某一产品的等级和与众不同,往往通过产品标志、常用的局部典型造型或色彩手法、材料甚至价格等来体现,如标志“Braun”象征剃须刀无与伦比的档次,象征物主的富有及地位但仅作为计时用的金表等。通过产品形态语言也能体现产品的安全象征,在电器类、机械类及手工工具类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著名品牌、浑然饱满、整体形态、工艺精细、色泽沉稳都会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合理的尺寸、避免无意触动的按钮开关设计等会给人生理上的安全感。
  色&&情感与文化的象征
  色作为产品的色彩外观,不仅具备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备符号意义和象征意义。作为视觉审美的核心,色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绪状态。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最强烈、最直接,印象也最深刻,产品的色彩来自于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受和生理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经验联想和生理联想,从而产生复杂的心理反映。产品设计中的色彩,包括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色彩对室内空间意境的形成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服从于产品的主题,使产品更具生命力。色彩给人的感受是强烈的,不同的色彩及组合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红色热烈、蓝色宁静、紫色神秘、白色单纯、黑色凝重、灰色质朴,表达出不同的情绪成为不同的象征。产品设计中的色彩暗示人们的使用方式和提醒人们的注意,如传统照相机大多以黑色为外壳表面,显示其不透光性,同时提醒人们注意避光,并给人以专业的精密严谨感,而现代数码相机则以银色、灰色以及更多鲜明的色彩系列作为产品的色彩呈现。色彩设计应依据产品表达的主题,体现其诉求。而对色彩的感受还受到所处时代、社会、文化、地区及生活方式、习俗的影响,反映着追求时代潮流的倾向。
  质&&材料质感和肌理的传递
  人对材质的知觉心理过程是不可否认的,而质感本身又是一种艺术形式。如果产品的空间形态是感人的,那么利用良好的材质与色彩可以使产品设计以最简约的方式充满艺术性。材料的质感肌理是通过表面特征给人以视觉和触觉感受以及心理联想及象征意义。产品形态中的肌理因素能够暗示使用方式或起警示作用。人们早就发现手指尖上的指纹使把手的接触面变成了细线状的突起物,从而提高了手的敏感度并增加了把持物体的摩擦力,这使产品尤其是手工工具的把手获得有效的利用并作为手指用力和把持处的暗示。通过选择合适的造型材料来增加感性、浪漫成分,使产品与人的互动性更强。在选择材料时不仅用材料的强度、耐磨性等物理量来作评定,而且考虑材料与人的情感关系远近作为重要评价尺度。不同的质感肌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玻璃、钢材可以表达产品的科技气息,木材、竹材可以表达自然、古朴、人情意味等。材料质感和肌理的性能特征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用于所制产品后最终的视觉效果。工业设计师应当熟悉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征,对材质、肌理与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科学合理地加以选用,以符合产品设计的需要。
  优良的产品形态设计,总是通过形、色、质三方面的相互交融而提升到意境层面,以体现并折射出隐藏在物质形态表象后面的产品精神。这种精神通过用户的联想与想象而得以传递,在人和产品的互动过程中满足用户潜意识的渴望,实现产品的情感价值。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我们的祖先便尝试打制石器的“减法”造型和冶陶的“加法”造型。
  人类对形的认识和形的塑造(即造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仔细审视这一过程,不难发现的造物活动实际上就是造型活动,而这种活动正是建立在对形的感受和认识基础之上。
  大自然是最杰出的设计师,自然形态作为设计造型的优秀摹本是经过千万年的缓慢进化而来,人造形态的变化则越来越快,可谓是日新月异。在设计的过程中,人们一面创造着众多现实形态,另一面又参照着自然形态,在表现、摹仿、整合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态。如何创造和设计出使人感到美好和愉悦的形态,对于设计师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形态问题,从本质上讲,要为人类创造新的生活和培养人类对形态新的感知方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