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三部战略步骤...

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大学毕业的答辩论文,现在看来,很多想法实在肤浅。
自以为在思考,其实是把偏见重组一下,从这儿搬到那儿,仅仅是换个地方而已,偏见毕竟不是正见。
不过,这也是成长经历中不可或缺的一步,人总是在谬误中爬起来才知道真理。
作为成长的见证,特上传此文。
中文摘要…………………………………………………………………………I
Abstract …………………………………………………………………………II
目录………………………………………………………………………………1
1 .前言……………………………………………………………………………2
2 .现代化概述……………………………………………………………………2
2. 1 现代化定义…………………………………………………………………2
2. 2 中国的现代化………………………………………………………………2
2. 3 中国现代化战略……………………………………………………………2
3 .中国的传统文化………………………………………………………………3
3 .法家内涵………………………………………………………………………3
3. 1.1以法为本…………………………………… ……………………………3
3. 1.2法家的术与势…………………………………………………………… 4
3. 1.3法之有用处……………………………………………………………… 4
3.2道家精华…………………………………………………………………… 5
3.3儒家真谛…………………………………………………………………… 6
4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7
4.1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作用…………………………………………… 7
4.2关于早期现代化的研究…………………………………………………… 7
4.3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 8
4. 3.1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积极影响…… ……………………………9
4. 3.2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消极影响…………………………………10
4. 3.3继承与超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10
4. 3.4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11
5.传统文化通过影响人民来影响现代化进程……………………………… 12
5.1人民是什么…………………………………………………………………12
5.2东西方的文化差别…………………………………………………………13
6 .依法治国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 …………………………14
6.1理性的法治……………………………………………………………… &14
6.2深层次的法治………………………………………………………………14
6.3有中国特色的法治…………………………………………………………15
结论………………………………………………………………………………12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我选的题目是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以一个大学生的水平对于这个题目难说有何高深的见解,我就尽我所能的给与自己的一些浅见,希望老师多多指正。
我认为要想写好这个题目,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现代化,中国现代化是什么模式的,进程如何,只有先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再结合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谈谈对之有什么影响。因此,我分的章节是:
2.现代化概述
2.1什么是现代化
研究现代化首先需要明确何为现代化.一般都是按造按生产力变革定义“现代”和“现代化”, 将它们与资本主义剥离开来,
不仅打破了把现代西方社会作为超时空的现代化范式的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其他各种史学观念,
而且对于历史与现实中存在的不同现代化道路、现代化模式,
都有强大的解释能力。李怀印先生在他对中国现代化的论述中,也首先辨析了资本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 指出: 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
资本主义曾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工场手工业阶段;
工场手工业型资本主义不仅不能引发经济现代化而且甚至自身难保。在现代化过程中扮演“关键变量”角色的,
是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在生产领域的应用,而不是其他因素。
2.2中国现代化是什么样子的
13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率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征途中,适应跨世纪发展的客 观要求,提出要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目标。
  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九十年代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会议中明确规定: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在党的十五大上,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被明确强调为大会的主 题和任务。日,***在庆祝中国***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除进一 步重申“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外,进一步提出“我们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 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p.157)***在十六 大报告中更加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明晰了小康内涵:“经 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 更加殷实。”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具有了更为丰满的内容。
1.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全面发展
2. 中国现代化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现代化。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把依法治国 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以推进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2.3采取什么战略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注重中国现代化模式的战略选择,把领 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注意力放在战略的制定上,坚持通过正确的战略选择,实现对现 代化建设的正确领导。***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社会和谐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小 康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
和谐发展的四大战略决策
第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科教兴国战略。
第三,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四,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
3.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来的人文积淀,不能不说厚重,不能不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除了这个,剩下的就是对祖先聪明才智的由衷的钦佩。
总的说来,我国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分为三大类,儒家,道家,法家。
下面是这三家文化的简单介绍。
3.1法家内涵&
追溯中国法家之历史,大体上可以春秋时代的管仲为先驱,其后历经战国时期的李&
悝、吴起,中期的商鞅、慎到、申不害,末期的韩非子、李斯等人,为主要的代表&
人物。关于法家的著作,我国已汗牛充栋,本文不欲再狗尾续貂的就先秦法家诸子&
各个人的思想来分别论述,而先综合法家思想的内涵,来接续对应李光耀相关的法&
法家的见解,可略举其重点如下:&
3.1.1以“法”为本&
法家之所以被称为法家,乃是其强调治国之道系藉由法律来达成,也就是以法&
治国,而此点正是与儒家所强调之以礼治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战国时代,由&
于传统儒家所提倡的礼教因欠缺强制力,故无法有效的维持公平客观的秩序,&
而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及加速封建制度的瓦解,故集权专制乃逐渐建立,而法&
家也顺应时势之所趋应运而生。而当时法家之所以会受到特别之重视,乃是由于他&
们的目标放在富国强兵之上,主张富强必奠基于法治的基础。而富国强兵更是&
当时各国是否得以生存且不被他国兼并的最重要方法。所以,法家思想明显可见是&
依循着当时恶劣的历史政治环境现实所产生的救亡图存之道!&
中国法家祭出“法”,作为国家富国强兵,以救亡图存,法因此带有浓厚的工具&
论。法家将法视为这种治国的良方,法便具有特殊的价值与特性,研究&
法家甚有成就的陈启天,便认为法家的“法”,具有下列几种特殊的政治意义,法&
1.明分止争的标准;
2.齐众使民的标准;
3.成文客观的标准;
4.因时制宜的标准。&
法家之所以如此强调法治,是因为法又如此重要的作用:
1.法的平等功能: 即所谓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2.法的明确功能:现代讲的是法无明文规定不违法,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3.法的威吓功能:对统治者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吧,谁也不敢贸然触犯法律。&
4.法的现实性:古语不是说事易时移,变法宜矣?&
5.法的主观性:给许多可死之人留了后路,无可厚非。
3.1.2以“术”、“势”为辅&
法家基本上可分三派即商鞅重法、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也。然此三者,则为法家&
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子将其融于一炉。不过,法家之所以称为法家,非法令制度不&
足以成也,然术、势之重要性亦不可偏废,其对法而言实具有相得益&
彰之功能。不过法家思想之内涵,仍当以法为本,而以术、势为辅。&
此也是法家名称之所以来源,以下,便就此辅佐法的二个配套理念,略加以论&
(一) 法家思想中的“术”
以韩非子对 “术”的认知而言:“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
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韩非子?定法),故“术”就某种程度而言,&
乃是实行及运用法律及御臣治民的方法。归纳韩非子的思想,术基本上可以有&
四大类,即:&
1.立法之术: 2.执法之术: 3.御臣之术: 4. 外交之术:&
(二) 法家思想中的“势”&
大体上,法家所讲的“势”指权势而言。是故,法家所谓的势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凡能够洞察&
时势及掌握运用权势者,当有助于治国平天下。故韩非子言:“抱法处势则治,背&
法去势则乱”人主之所以身危国亡者,大臣太贵,左右太&
威也,因此“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
势者,胜众之资也”.所以“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
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今大臣得威,左右擅势,是人&
主失力,人主失力而能有国者,千无一人”&
故法律的设立与执行都要配合时宜,并藉由严刑峻罚以建立人主之威信,而其运用&
的方法则又需藉助 “术”不可。为此,可知法、术、势三者相辅相成也--即“以术&
置法,以法立威,威立则令行”者也。&
3.法家思想的最终目的,乃是诚如韩非子所言:“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法禁明者,&
则官治;必于赏罚,赏罚不阿,则民用。民用官治则国富,国富则兵强,而霸王之&
业成矣”.因此,“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
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故法家以为立国的根本在力,力之表现&
于对内的是权力,力之表现于对外的实力;对内要用权力尽量统制人民,对外要用&
实力从事斗争,这便是法家所谓霸政的意义。&
3.2道家精华
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
崇尚自然,倡导无为,这是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
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一是崇尚天道(自然界的法则)的自然无为,如《老子》说:“道法自然”(25章),“道常无为”(37章);天地生万物,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10、51章)等。二是提倡人道(人事的规范)的自然无为,即人类应当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如说,人的活动应当“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64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51章)等。在人道自然无为的主张中,又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道家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和谐、一体的关系,认为人应当顺物之则,缘理而动,不要以人的主观意愿去胡乱行动,从而破坏自然界(包括天地万物与人类)的和谐与平衡;二是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尤其是处于社会领导地位的统治者,要效法道的自然无为精神,尽量简化各种制度、规范,使百姓保持纯朴的民风。
我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道家人道自然无为的思想,至少有两点是值得肯定和重视的。
一,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性和法则。
二,注重事物的变化,强调随感而应、与时变化。
道家竭力反对人类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然,反对随意干涉和改变自然界的规律。经济和物质的强大压力,几乎使现代人的自我丧失殆尽,人们陷于严重失落和迷惘的痛苦之中,力求人性的“反朴归真”。这也正是道家自然无为思想在当今世界上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的原因之一。
3.3儒家真谛
儒家文化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现在比较通俗的解释都是引用四书中的几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泛爱众,以亲仁”“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都是说个人修养;“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个人理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治国理念。就是说我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讲信修睦等等。那事实是不是这样子呢。
我们说,文化有官方和民间之别,官方文化是强势文化,民间是弱势,可是官方文化的寿命短,民间文化则有坚韧的生命力,源远流长。以四书为代表的官方统治文化是从明朝开始的,这个跟我们现在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品奉为圭皋比较相似。而在明朝以前,是没有四书一说的,南宋中期的朱熹穷一生之力把四书集注反复修改十几次,可是身后却被官方列为禁书,北宋之前,虽然在士大夫文人阶层,儒学以其实用性和功利性获得了比较高的地位,想当官不通晓六艺是不行的,可是那个时候当官的毕竟是少数,就是能读起书的人也是少数,在民间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六艺为何物,他们只对庙里的男神女鬼比较感兴趣,各种形式的宗教巫术仪式盛行,更多地人相信因果报应,而民间信用也是建立在轮回的生命观之上。
时间再往前推,到了唐朝,这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也就是所谓的盛唐。大家都知道唐朝是李姓的,李渊有二分之一的鲜卑血统,所以唐朝并不是很重视儒学,倒是在全国各地大建道观,封李耳为太乙真人,庄子为南华真人,所以那个时候的民间人士包括李白都“一生好入名山游”,寻仙访道成了时尚,道教在朝廷的支持下发展到了顶峰,此后不少皇帝都死在丹药底下也就不足为怪了。除了道教,佛教也被官方大力宣扬,唐太宗派遣三藏不远万里取经,中唐元和年间迎佛骨,铺张至极,佛教在民间更是盛行,各种佛教的转变和说唱在市井广为流传。儒学非但无法进入民间思想领域,就是在士大夫阶层也少人问津,在学术领域,儒学研究有汉学有宋学有清学就是没有唐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操出身宦官家庭,被所谓的正统人士瞧不起,所以他也瞧不起正统人士,而且把孔子的后代孔融干脆杀了。他提出,贤者不必有德,发布招贤令,什么乌七八糟的人,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为我所用。此后曹魏篡位,西晋宋齐梁陈都是篡位得来,篡位的人一般都是恨儒学的,因为孔孟不提倡篡位嘛。两晋时期,玄学之风盛行,人人皆以谈论老庄为乐,与此同时道教的炼丹术也发扬光大,鲁迅在《魏晋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的比较透彻,儒学在这几百年几乎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境地。
说到两汉,在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的确比较丰富,可是这些研究成果并没有被统治者重视,伴随着六经推广的是谶纬迷信之学。王充在《论衡》中对儒家进行了集中批判,他能写出这种书,就说明当时的儒学并没有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大家还是可以相互批判的。加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民间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学习到孔孟之道。
秦代之前就不用说了,百家争鸣,虽然孔孟名气比较大,可并没有多少人拿他们当回事。
可见,所谓儒家思想真正统治阶级思想是明清时候的事情,在此之前可以说是一个广义的百家争鸣时代,各种思潮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直到两宋,儒释道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释道对民间文化影响尤其深刻。两宋时期,从统治阶级层面看,人格修养上,老子的“光而不耀,方而不割”等被士大夫阶层视为座右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现在也被很多人拿来引用,全无儒家的功利思想。文艺上,儒家提倡温柔敦厚,可是文艺家几乎都把“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追求“味外之旨”作为最高境界。
儒家经典著作经过理学家们的重新诠释后,在明朝被列为科举必修课,八股取士由此开始,加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活字印刷的发明和推广,有书可读的人越来越多,理学才真正渗透到民间。这理学是如何影响官民文化的呢?其实在《儒林外史》中写的明白,整个社会都被禁锢在四书当中。文化领域在明清两代的显著特点就是:产生了大批文字狱,动辄株连数百千人,腰斩者无数;产生了大批节妇烈女的牌坊,现在很多地方还有牌坊街;整个社会的神经被科举考试牵动。
另外,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明清两朝是封建社会最腐败,最黑暗,最独裁的;社会风气也是最淫糜的。统治阶级大力宣传忠孝节义,市井里却出现了大批的淫秽小说和戏曲,蓄养戏子成为风尚,群交***也成了游戏。孔子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跑哪去了?没有哪个朝代像明清这样残暴地践踏妇女权利,视妇女为玩物。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儒家文化呢?儒家文化在文字上当然是四书五经,堂而皇之。当权者教育人们要懂得礼义廉耻,自己却寡廉鲜耻,教育人们守三纲五常,自己却弑父弑兄,抛妻抛子。这才是儒家文化在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的表现!显然跟孔孟所提倡的东西南辕北辙,孔孟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们的后继者已经完完全全地背叛了它。
由此看来,真正的儒家文化根本就一直只呆在书里,从来没有拿出来实践过。五四所打倒的孔家店不过是披着孔子外衣的一群土匪流氓,而此后民间对孔子的膜拜并无消减也就不难理解了,打倒孔家店并没有打倒孔子,盖因所谓的孔家店跟孔子也本无干涉吧。
4.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4.1关于传统文化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的一点思考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早已是学界的热门话题。&
章开沅先生的专著《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试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
从世界文化史的宏观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作者提出了新文明离异于旧文明的西欧与东方两种类型,
指出发生在俄、中、日等东方国家的对传统文化的离异,首先表现为向西方近代文明的模仿、学习与趋近, 从总体上来说这是进步的历史潮流;
然而由于强弱贫富差距悬殊, 也很容易产生民族自卑感乃至全盘西化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回归总是发生在离异之后。其中,
既有顽固派守旧复古的倒退倾向,也有包含合理的、必要的积极因素的回归。面对周而复始的对于传统文化离异与回归的两难抉择,
正确的态度应当是: 离异不可无根, 回归不可返古。该书结论部分强调:
经济结构决定文化的发展态势与走向。传统文化的惰力终究难以阻止生产力的发展及其所引起的经济结构变化对一切社会变革的巨大驱动作用。应该既超越西方文化又超越传统文化,根据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需要营造新的价值体系。
五四运动70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了一组文章,从现代化的角度对反传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做出了新的评价。耿云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中,批评保守主义、传统主义者把它说成是“欧化”或“西化”运动,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说成是“全盘性反传统主义者”或“全盘西化论”者。文章提出新文化运动既是民族文化的批判运动,又是民族文化的振兴运动,是中西结合、创造中国新文化的运动。文章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最大功效是它的启蒙作用,即为确立民主、发展科学扫除障碍开辟先路的作用,其不能持久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继起的政治经济条件的支持,在保守、反动的思想文化统治压迫下,新文化运动屡受攻击和剿禁,进步文化人遭迫害,因此,不能把民主不能实现、科学不能发达、中国现代化延搁的责任反推到新文化运动头上。王富仁的文章“对全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追求”提出从新文化运动与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联系和区别中认识它的历史意义。认为中国的新文化从洋务运动已经开始发展。但洋务派、维新派对现代化的认识都割裂了现代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旧民主主义革命派也没有在文化理论上做出全面完整的独立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也是肯定现实变革合理性的进化论者,新文化运动不是对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追求目标的否定。新文化运动的独立贡献是提出了精神文化的改造,其思想旗帜是人的精神解放(个性解放)。这样就第一次提出了中国
中国现代化有史以来,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讨论,始终没有离开过“西学”和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学”这两个题目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三十年代前后,围绕东西文化比较、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等问题,曾经发生过持续多年的大辩论。当时讨论中的许多观点至今仍有反响。这说明文化思想变迁的艰巨性和曲折性,说明文化问题确实是现代化进程中最深层的问题。但今天的讨论不能是当年争论的简单重复。今天,象洋务运动时代“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那样的事不会再有,但以“全盘性反传统”或“全盘西化”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它以后的中国现代化运动者,以及对西学“饥不择食活剥生吞”者,仍时有出现。在今日中国全面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日益深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西学与中学的关系,仍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4.2 关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研究
关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起步与挫折的研究,
兴奋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晚清自上而下的变革运动,二是新型工商社团的兴起。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从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启动与阶段性推进,西方扩张的双重效应与传统文化的双重机制等角度,全方位地考察了中国现代化的的早期历程。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的变迁在现代性生长、发展的本质特征上,与二十世纪以来的历史过程是一脉相通、别无二致的;同时,作为中国现代化总进程的一个阶段,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在时间特征上属于早期,在变化特征上体现为现代化变迁的最初发动。这样一个双重涵义正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命意所在。作者不同意把早期现代化称为“近代化”,认为这与划分“近代”与“现代”两个历史阶段不同,将‘近代化’与‘现代化’分别规定为‘资本主义化’与‘社会主义’化,包含着理论上的失误以及概念应用上的不可操作性。现代化是多模式而非单一模式;不能规定一种线性发展的时序模式。不能把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所要赶超的西方发达国家说成还处于近代化阶段而尚未开始其现代化进程。科学研究不允许无法自园其说的概念上的混乱。这样的讨论对于统一学术概念和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与性质的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在此之前,罗荣渠先生也已经多次对“近代化”概念提出批评。(参见《现代化新论》第3-8页等处的有关论述。)
一、我们认为, 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更为深层的课题是:
对于现代化的基本动力机制即现代工业大机器生产力和社会结构演变的关系, 对现代化不同道路、不同模式的各自本质性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各国现代化进程与世界现代化总进程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二、迄今为止, 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分区域、分部门的实证性研究才刚刚展开,
其中大有学者用武之地。强调提出一点: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不应将现代化(无论是作为进程,还是作为目标)理想化,不要忘了以批判的眼光看待现代化。
“现代化”只能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一个反映真实历史进程的现实性概念。“现代化”的模式和道路都不是单一的,并非都是以社会主义为原则和旗帜的社会变革运动。“已经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已经没有矛盾因而不需继续变革和发展了。&
4.3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
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他们开创了仁、义、礼、智的思想体系,主张性善论,告诫人们应当具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恭敬之心”,反对不义之战,反对暴政害民等等。对现代化建设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历史上尊师重道的儒家思想,强调师道尊严,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教导作用,这对于预防正处于可塑性很大,对于建设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以人伦关系为基本核心,独具中华民族特征的伦理文化,讲究孝、悌、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秩序,提倡君贤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追求群体、互助、和睦相处、与人为善等等。这与西方国家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形成鲜明的对照,其树立秩序,要求民众遵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唐宋以来直至鸦片战争,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垄断了中国近千年的历史。在某些方面,宗教对预防犯罪起了有益的作用。例如,按照有神论的说法,人死后灵魂还在,事事讲究个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提倡人生在世要善良忠厚,造福乡里,追求死后灵魂的超度,归返天堂。否则,死后灵魂必下地狱,最坏的还要打入十八层地狱。以此规劝人们行善积德,抑恶扬善。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
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
孔孟自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深沉的悲情悲愿和无限的同情之心,孟子称之为“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所谓承担责任即是在悲天悯人的基础上所引发的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自我关怀表现为谋求主体道德生命的提升;群体关怀表现为谋求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正如《易传》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总之,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是责任感得以生发的直接契机,承担苦困的责任感则是同情心的必然升华,二者共同构成儒家忧患意识的有机内涵
力行意识与实践品格&
在儒家看来,和谐境界的实现,人本精神的高扬,忧患境域的摆脱,道德素养的提升,无一能够离开人们投身现实、奋发进取的努力和作为。因此,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义者。孔子云:“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意思是说,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当有无穷责任、无穷事业,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否则,贪图安逸,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是“士”的耻辱,就不配当一个知识分子。道德修养或道德实践即通过修身或自我改造以达其“内圣”目标;社会政治实践即通过事功或社会改造以达其“外王”目标。“内圣”有赖于“立德”,即注重人的自我身心修养以挺立道德人格;“外王”有赖于“立功”,即在社会上成就一番大事业以挺立政治人格。所以《大学》在强调“修身齐家”的同时,紧接着便讲“治国平天下”,认为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所以儒家反对空谈,反对坐而论道,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4.3.1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传统文化中一些极具生命力的思想,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的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的相同之处,使传统文化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事、轻鬼神,重现世、轻来世,人际关系的协调与人文思想的培育是其基本内涵。与西力一的价值观念相比,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弃绝了此岸与彼岸、天与人的相异与相离,将人生的价值实现,全部投入于现实人生中,注重人伦道德与人际关系的协调。统治者要想使天下稳固,就要善于掌握民情、把握民心。这种重视人的作用的思想与企业文化的宗旨是吻合的,有利于企业各项工作中突出人的主体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教化作用的思想,有助于企业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和建立,对企业良好风气的形成及共同价值目标的确立有积极作用。价值观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它能够使员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或约束员工的行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从孔子开始,历代思想家都特别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认为人人皆有羞耻之心,关键在于要用高尚的道德去教育、感化他们,使他们明白何为高尚、何为卑鄙,何为道德、何为不道德,以成就“君子”人格。孔子认为德治的效果要优于刑罚,即“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它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主张“以德服人”的王道。在当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重视企业精神的培育。
3.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仪秩序的文化传统有助于企业建立适合其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形式。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誉,注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借鉴传统文化的很多做法,用切实的行为规范和文化礼仪形式来形象地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念,优化企业的文化氛围。目前,我国不少企业都有一些固定的文化仪式,如礼貌用语、服务规程、升旗仪式等等,这些都是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力一法。
4.3.2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在长期的自然经济中形成的文化模式,现代企业文化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必然呈现一些负面影响,只有走出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的误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些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力一面:
1.传统文化“重义轻利”,“义”、“利”割裂的观念束缚着企业家的手脚。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提倡人们追求哪怕是合理的经济利益,崇尚“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和“利”、经济和文化对立起来。这种观念几千年来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进取力一向,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既要追求社会效益,更要追求经济效益,“利”的获得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失去它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树立“义利统一”的价值观,这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2.传统文化特别强调群体意识,忽视对人的个性的认可与培养,不利于企业员工个体意识的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点就是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塑造个性化的企业及企业家形象,而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群体的作用,强调整体对个体的制约力量,忽视了群体中每一个个体作为最积极的行为主体所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这种思想意识的长期影响,
使人们难以坚持个人的看法,企业家不敢大胆实施自己的改革力一案,不愿显示个人的力量,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传统文化崇尚“中庸”之道,提倡平均主义,压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市场经济需要冒险精神、开拓精神、进取精神,通过公平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但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提倡的是不偏不倚,不要为人之先。这种观念造成的行为后果是压抑人的进取精神。虽然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竞争机制还不完善,但从观念引导来说,应积极提倡广大员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崭露头角,勇于超越自我、超越他人。
4.3.3继承与超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管理理论,又是-种文化现象。以传统文化为根基,进行合理的扬弃,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根基。同时,中国自身的改革开放给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契机。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地将当今世界一切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价值观念大胆吸收和借鉴进来,使企业从传统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状态下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必须运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理论毕竟是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西力一国家首先发展起来的,它适应了现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之一,我们可以也应该大胆引进。但近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都表明,文化的引进,只有在与本国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相结合并受其决定的前提下,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封建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奉为正统的当然是“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文化,但是儒家文化没有很好地解决好生与死的关系,只是通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特别强调血缘延续的文化来让一个人的生命以另一种意义延续,但这种异体延续毕竟不是同一个体生命的延续与永生。有了这一缺陷,扶乩、风水、谶讳之学也就从来没有绝迹。秦始皇求长生不死之药,汉武帝“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等看来荒诞不经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具有高度智慧的英主尚且如此,更无论凡庸之辈。现在看来,洪秀全对于西方基督教只是借用了一下名词而已。在他的宗教外壳里塞的全是中国传统民间宗教里的糟粕,因为以西学的浩瀚,尤其是发展了一千多年的基督教教义的博大精深,洪秀全不可能凭借读一本改装过的《劝世良言》就能窥其堂奥。从其对民众的动员与组织方式来看,“拜上帝会”实在与我国历宋、元、明、清四朝潜伏于民间的宗教如“白莲教”、民间会党“天地会”等算是嫡系兄弟。这也是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为历来一辈辈中华儿女奉为至圣宝典的儒家道义,存在着这么严重的缺点,却笃行之而不深思,实在是我们民族的一大失败。
4.3.4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它主要决定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既有促进现代化建设,促进发展的一面,也有诱发和滋生犯罪,破坏和平稳定的现状的一面。我们对传统文化应当采取批评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传统文化通过影响人民来影响现代化进程
我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是有优有劣.而在文化道德的影响下的各国国人也都是各有特点。
比如说德国人的固执,法国人的浪漫,意大利人的怯懦,美国人的随便,日本人的见利忘义和口蜜腹剑等等。拿我们中国人来说,也绝对不是完美的国人,大部分的国人还是有一定的愚昧,完全不能认识到在西方被每个人认为理所当然的自由之思想和人权之思想。就个人意见认为,法家思想是比较理性的,而儒家思想则是追求完美.道家思想有点消极避世的倾向.正是这三种文化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而影响了中华这片土地上这一代代的人民。
下边是我对这个形而上的名词“人民”的看法。
5.1人民是什么
知识分子与权力的关系本来已经够复杂,寄生于权力使他们本身发生了不可避免的畸变。而知识分子与民间百姓的关系就更为复杂。我国对“人民”这一词语神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俄国民粹主义知识分子的影响。在沙俄政教合一的意识形态专制时期,俄罗斯知识分子以专制权力为批判对象,从而在社会分层分野中与民众为伍。但在民粹主义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人民”众,严格说来是种理想人文意义的体现,因此这个形而上的名词“人民”被赋予了极为崇高的意义。高尔基在《我的大学》中曾对俄国民粹派的这种人文意义化的“人民”观念作过描述:
  “有时候他们谈到了人民,连我自已也很惊奇,为什么我会有跟他们不同的想法。在他们看来,人民是智慧、美德和善良的化身,是近乎神圣的统一的整体,是一切高尚、正直、伟大的开端。我可是没见过这样的人民。我曾见过的有木匠、有码头装卸工、有泥水匠,我还见过雅可夫、奥西普、葛里高利。然而在这儿他们所说的却是一种作为统一整体的人民啊。他们把人民看得比他们自已更加高贵,甘愿服从人民的意志。而我觉得倒是他们这些人身上,才……集中地表现了一种热望依照博爱精神生活和自由建设生活的善良意志。”
  受俄国民粹主义的影响,“人民”这个词在中国被赋予了不少神圣光环。时至今日,在中国话语中只要提出“人民”----还有“人民”的同义词“群众”及“老百姓”,依然具有极强的道德威慑力,“代人民立言者”也随即有了某种道德神圣性。在刘少奇百周年诞辰时,王光美还要不忘说上一句“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看到这句话时,我不由得记起一件“政治波普”:“文革”中宣判刘少奇为“叛徒、内奸、工贼”时,也是假人民名义以行。
  “人民”是什么?这名词恐怕是现在用得最多而大家最不知晓其意义且最不尊重的一个形而上的名词。十余岁时,我曾在一份批判材料上读过一位著名诗人写下的一段诗:
  人民是什么?
  人民是旗帜。
  需要的时候将它顶出去,
  不需要的时候将它卷起来。
  人民是什么?
  人民是矛和盾。
  向敌人进攻时用它作矛,
  防御敌人时用它作盾。
这就是人民。尤其中国的人民。
当然这也不无偏激,但是在某些时候,恐怕就是这样的吧。
对于大政治家来讲,尤其如此!
这在现代化的建设中,绝对是一块绊脚石。这也正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造就的!
5.2东西方的文化差别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得正视东西方的文化差别。
或者说:解决的办法也不是没有,但是需要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努力。那就是:必须从现在起开始培养人们的公民责任意识。这责任意识的核心点就是:每个人都必须真正地将中国当作是自己的国家,个人的任何行为都与民族的前途有关。不要纵容自己往社会上倾倒垃圾,却指望有“救世主”来打扫清场。只有从我做起,不期望有救世主出现,中国才有希望。
“国际歌”唱的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而我们却在热情讴歌“大救星”。什么是文化差别?这就是文化差别。
  人类历史从来就是一个不断出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尊严,发挥创造力。至于每一时代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则需要仰赖那一时期思想家的认识水平与社会责任感,以及政治家的操作能力与兼容性。思想家的认识水平与社会责任感决定了这个时代的思想高度,政治家的操作能力与兼容性则决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6.结论是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更好地推进现代化进程
上面的内容是经过我精心准备细心体会得出的一些浅见,我认为对时局也是不无小补,所以我也就大着胆子不怕嘲笑勇敢的把它写了出来。希望会有点用处。
当然,我认为中国的独有的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一定会酝酿出中国的美好明天。
但是在那之前,我们一辈辈人艰苦的奋斗是十分必要的。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走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更好的建设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
6.1理性的法治
毋庸置疑,作为一种治国方式,法治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也是最好的治国方式,正是基于此,亚里士多德才严正的指出“法治应优于一人之治”,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历了多年封建伦理社会的国家来说,法治无疑如同一个新生的婴儿,必须给以足够的呵护,然而我们却不能没来由的神化法治,更不能想当然的构造21世纪的法治国家,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法治。
首先,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到,法治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它只是治国方略的一种最好的形式,正如学者所说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只是相对好的治国方式,这种相对意义蕴含着这样的内涵,人们渴望比法治更好的治国方略,但因各种因素不具备,因而人们不得不以退而求其次的办法选择了法治,而法治从被选择的那天起就伴随着缺陷,只是瑕不掩瑜才为人们所接受所选择,从这种意义上说,法治只是人们无奈的选择,因为没有准确体现人们意愿的治国方略,而社会还得继续下去,因而人们在不得不选择接受、认可法治的优点的同时,不得不(不管情愿不情愿)也认可、默许了它的缺陷。而事实上也确实这样,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法治,社会观念的核心在人们心目中最突出的是和谐,人们靠传统习惯、宗教信仰、道德教化就可以起到社会控制、道德约束的作用,因而我们也会看到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的社会秩序良好的盛世局面,只是到了近代,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大发展,资产阶级为了排挤封建等级特权和封建剥削,保护自己的利益便高扬法治民主精神,因而法治也才真正形成,所以哈耶克认为:“法治理想得以巩固的主要时期,乃是18世纪上半叶,当时法治的理想正逐渐的渗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因而我们总信奉着学者们如下简明的结论,传统社会不需要法治,也产生不了法治,法治只有在现代文明发展这个催生婆的催生下才能得以生产,它是治理国家的最佳方略,但绝不是唯一方略。杜撰法治的神话,无限度抬高法治的作用,既不符合理论旨趣,也不符合客观事实,对待法治的真实态度应该是理性的法治观。
同时常识告诉我们,社会是由宗教、道德、习惯、法律等多种手段来维持的,尽管法治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绝不代表全部,“这不仅因为法律不可能规定一切”,也不应规定一切,必须有个限度以防过度法规化,窒息人们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法律具有保守性、僵化性、缺乏灵活性等缺陷。所以对法治而言,掷地有声理性评价哪怕是批评远比言不由衷或不负责任的喝彩重要得多,毕竟“理性才是法律的生命”(爱德华?科克爵士语)。
6.2深层次的法治
如前所述,正是由于方法论的缺陷,中国法治理论和实践总在低处徘徊,明显呈现浅层次特征,这对于准备践行法治理想的国度来说,无论如何可不是什么好的福音,真真切切的要实现法治就必须是一种深层次的法治,即全民参与的法治。它不但适用于官员,而且也适用于公众,我们一直信奉着这样的观念,法治是一种实践的事业,“法治的意义在于给人们的行为提供有效的指引”(拉兹语)“其基本要素是用公民秩序的理性原则限制官员的权力”(塞尔茨尼克语),换句话说,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应当是全民的事业,它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吸引、充分调动全体公民的主动参与精神。这种参与不仅是社会成员成为公民而非臣民的权利表征,而且这还意味着是使社会成员成为公民而非臣民的先决条件。法治化的过程实际上就内蕴着大众普遍参与,并确立神圣信仰和树立忠诚的过程。因而“法治不仅是国家(或政府)所关心并努力从事的事情,而且更是也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或者应当关心并努力投身其中的时情;不仅是其他社会公众所关心的或者应当关心并为之奋斗的事业,而且也同时也是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体社会公众应当主动地自觉参与的共同事业”。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当下中国法治低层次的原因和关键所在。表面看来是因为法治在中国刚刚践行,时间较短,但更不容忽视的潜在的病灶则在于其方法论上的缺陷:理性的建构并缺乏生活的经验,把民众有意无意的当作“局外人”或者如学者所说的“旁观者”,为着同样的原因,法治仅作为一个象征,一种标志,远远没有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法治仅存在于法学家或法学职业工作者的自问自答式的理论建构和热情参与中。而真正的法治要义----大众认同与回应、民众参与与合作却遭到了忽视或漠视,从而导致了学者所言的法治主体整体性的缺位与失落,结果是法治的意义尽失,徒具有形式而已。盛荣下的法制时代却涅磐出苍白的果实----现实中的法治非但不如预料中的热烈,反倒出奇的平静也就不足为怪了。
对于21世纪的中国法治来说,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方法论转向----法治乃是全民的事业,需要全民的参与。我们必须让法治厚实起来,穿越所有人的热情注视,并真正认同和积极的参与,否则法治终究逃不过被遗弃出局的命运。简言之,法治的真正上帝是中国的亿万百姓和人民大众!这意味着,未来的法治理论与实践:
1、在思维方式上进行革命性转换。法治需要全民的参与,每一个社会成员既是看剧者又是剧中人,两个角色不能截然分开。也就说,作为社会基本构成粒子的人不再被想象为存在于他所认识、理解和分析的法律现象和法律实践之外的旁观者,法律也不再被简单地看作认知对象,恰恰相反,法律(治)应当被理解为观察者也参与其中的一项事业。从而塑造出新的真实的法治社会的组成成员,这当然意味着,真正的法治社会中的法治人既是法律的严正服从者,也是法律的自由批判者,既是现有社会的维护者,也是进步社会的推动者,既是法治价值的信仰者,又是法治价值的填充者!
2、在实践层面上,法治必须真正走向生活,也就是说法治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样式息息相关,缺了它,人们将寸步难行。这就意味着:在一个维度上,要建立法治就是要建立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行为和自己行为的确定预期,并让亿万人民来共同负责践行,另一方面法律能够为人们真正寻求定纷止争、冲突解决、利益配置的合理手段和路径,而绝非理想层面的想当然的臆断。正如法治不是一种抽象的事业一样,法治不应该是天启的说教也不应是劝善的圣经,我们不能期待每个人都成为圣人,事实上,法治是一个实践的理想,它部分的是以“关于人和社会的本质的悲观主义前提的”,正是法治才“唤起了秩序、理性和正义”。因而如果法治不能给人承诺什么,那么多少会让人不由生起几分虚幻和不踏实,长期下去,势必迫使人们重新正视它们时,传统的非法律权威势必会再度变得真实起来,法律权威的旁落也就不可避免了,结果正如前文所述,期待中的法治不仅没有到来,不期而至却是传统的落后的人治传统逾益坚固,刚刚启幕的法治也就无可奈何地摆脱不了谢幕的命运,这何尝不是文明的悲哀?!
6.3有中国特色的法治
我们一直还信奉着这样的观念,法治是一种实践的事业,它所要回应和关注的是社会的现实需要,因而它从来都是事实上的事业而非逻辑的事业,或者借用埃利希的话说就是:“法律发展的中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断,而在社会本身”。因而法治具有现实的世俗性意义,从来就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性法治标本和范例。这就意味着为一国所践行的法治必然是针对主义法治,必须适合自己本国的客观需要,所以“为某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人民的…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竟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这是因为“具体的适合一个国家的法治并不是一套抽象的无背景的原则和规则,而涉及到一个知识体系”,一个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社会知识体系。具体到中国来说,要实现法治,就必须处理好法治理想与国情、法治现代化与法律传统的关系。因为我们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建设并践行法治,我们是在有着千年封建传统礼法文化浸泡下的法治本土资源上进行革命式变革。“传统之于中国人,并非死了的过去,而是活着的现在。”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经历、文化传统来理解和接受法治,这就决定了在中国践行法治不可能摆脱传统积淀的影响。换句话说,中国法治践行的独特使命必须是以传统资源的松动并逐渐更新为前提的,为着同样的原因,中国法治的始基性使命就是要追寻几千年封建传统社会文化浸泡下的国人心中那份久违的冲动----一种推陈出新,进步文明的内心体验和信奉。因此“中国现代法治不可能只有一套细密的文字法规加一套严格的司法体系,而是与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相联系的”。与此相适应,“中国法治之路就必须注重利用中国的本土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与实际”,否则“即使制订出了法律……法律也只能部分实行,或者完全不通”。这就真可能造就一个学者常谓的法律更多但秩序更少的世界了,当然这也绝不是我们期望中的法治社会!
对所有在论文撰写和修改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人表示感谢!
要感谢我的导师段老师,从论文的构思阶段到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再到最后的修改,无不凝结着导师的智慧和心血,导师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论文完成之际,向段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1, 历史教学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广西教育学院政教系 李露)
2, 当代中国学术思潮的方法论评判 作者:朱红文 学术月刊 199506 发表时间:2004-04
3, 吴江:《认识论十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35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7页、478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70页
6,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7-238页。
7,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作者:王新华
8, 浅论关系营销中的文化底蕴,作者: 华中家业大学文法学院 & 韩军辉
9, 中国和合文化的研究概述,作者:邢贲思
10, 华人的性格,作者:张妙清 &张建新
11,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载自 贵州日报。
12, 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思考,人民日报华南新闻,作者:范小燕
13, 参见郭齐勇:《近年来中国文化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述介》,载《哲学动态》1986年第9期。
14, 参见黄克剑:《当代中国的文化难题》,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2期。&
15, 林岗、刘再复:《传统与中国人》,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94、407页。
&参见M?怀特:《分析的时代》,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03-205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