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消息引发上海股市大震荡
2015年将突破6124点
导读:12月9日沪指再现大幅震荡,低开1%后直线拉升至涨幅0.5%,随后又直线跳水跌超1%,失守3000点。消息面上有四大消息扰动沪指进一步冲高。
一、中证登加码封杀地方债 或引发地方债市场集体踩踏
二、监管部门严厉警示两融业务风险 管理新规年底出台
三、股市急涨:外资现天量退潮 产业资本出逃券商板块
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明年经济增速存下调空间
A股时隔15年再现“5.19”行情 分析称2015年将突破6124点
沉睡七年A股苏醒 牛市可买之道PK
导语:12月9日沪指再现大幅震荡,低开1%后直线拉升至涨幅0.5%,随后又直线跳水跌超1%,失守3000点。消息面上有四大消息扰动沪指进一步冲高。[四大扰动消息]一、中证登加码封杀地方债 或引发地方债市场集体踩踏二、监管部门严厉警示两融业务风险 管理新规年底出台三、股市急涨:外资现天量退潮 产业资本出逃券商板块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明年经济增速存下调空间[后市评述]A股时隔15年再现“5.19”行情 分析称2015年将突破6124点沉睡七年A股苏醒 牛市可买之道PK悲剧风险来源
一、中证登加码封杀地方债 或引发地方债市场集体踩踏监管部门封杀地方融资平台债券的步伐正在加快,而且杀伤力也越来越强。12月8日晚间,中国证券登记所发文《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暂时不受理新增企业债券回购资格申请,已取得回购资格的企业债券暂不得新增入库;同时规定债项评级达不到AAA级的企业债券不得新增入库,有新增入库的将强行出库。同时,中证登通知停排的企业债券多达1043只;另有机构开始提醒部分重仓城投债的机构可能会出现“爆仓”风险。中证登封杀令市场警示“爆仓”风险 “从上至下,红牌一张接一张,而且封杀的意味也愈加严重,个体理性带来的集体非理性行为正在引发地方债市场的集体踩踏事件。”一名固定收益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如是评论。继国务院、发改委、证监会等监管部门逐个针对地方债打出“红牌”禁令后,中证登12月8日晚间的一纸红牌令市场人士彻底令市场“傻眼”了。《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规定,暂时不受理新增企业债券回购资格申请,已取得回购资格的企业债券暂不得新增入库;同时规定债项评级达不到AAA级的企业债券不得新增入库,有新增入库的将强行出库。东海证券认为,按照上述通知的规定,不符合债项评级为AAA级、主体评级AA 级(含)以上(主体评级为AA 级的,其评级展望应当为正面或稳定)双条件的企业债券将被取消回购资格。根据该券商的统计,目前主体AA评级(含)以上企业债存量1.73万亿,其中债项达不到AAA评级的企业债余额达到1.26万亿元,在交易所中托管的余额则未明确披露。对交易所投资者而言,前期已经质押入库的债项未达到AAA评级的企业债暂时未受影响,但该企业债一旦出库其质押资格也将丧失。《通知》同时规定,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甄别清理完成后,对于纳入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与专项债务预算范围的企业债券,继续维持现行回购准入标准;也就是说“目前主体评级AA、债项达不到AAA的城投债需要等待地方政府债务甄别完成后方可确定其质押资格。”更让市场人士“槽点”爆棚的是一条关于“强制出库”的规定。该规定要求,“地方政府性债务甄别清理完成后,对于未纳入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与专项债务预算范围、且不符合本通知第二条规定的已入库企业债券,本公司将采取措施,分批分步压缩清理出库,具体方案另行通知。”与《通知》同时出台的还有一个长达42页的停牌通知,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该停牌通知中列出了1074只已入库的企业债。有基金人士表示,停牌是配合《通知》出台的,这种激烈地降杠杆行为很有可能导致重仓城投债的基金爆仓。上述人士的担忧并非特例,有市场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已经有信托公司致电基金公司警惕出现爆仓风险。“现在大量的理财基金看重城投债的高收益低风险配置很高,并通过企业债质押进行高杠杆加操作,如此极端的封杀企业债的质押回购资格,导致补仓压力提高,爆仓风险不可低估。”另有信托公司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从短期来看因为补仓需求,可能会导致部分资金从股市回流债市,对当前股市汹涌的资金潮带来些许影响。 集体非理性导致地方债踩踏 “明日(12月9日)的市场利率肯定要大涨,拆借利率和城投债的收益率都会大幅度上行,你就等着看明天债券市场砸盘吧,尤其是信用债市场。”一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按照该规定,一般产业债在交易所的流动性基本丧失,基本没法玩了。”另一位基金人士对本报记者称。海通证券[9.99% 资金 研报]的研究报告也表示,本次新规将造成托管在交易所且不符合以上“双条件”的企业债券质押资格消失,虽然有前期已入库企业债券作为缓冲,但目前未入库及将来需出库的不符条件企业债券将面临融资能力缺失、跌价压力上升的风险。另有机构人士表示:“该政策再次说明,债券市场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在当前股市强劲走牛之后,原本债券市场就已经呈现出交易不活跃、收益率上行的熊市行情,有分析人士称,“尽管目前的红牌都是向着地方债开出,但鉴于企业债一直受到资金追捧,吸引大量理财资金的买入,随着上述政策的出台,理财资金池将进一步分流至股市,对债市再成空压。”
二、监管部门严厉警示两融业务风险 管理新规年底出台证券时报记者桂衍民两融业务将会受到更严格的约束----券商违规办理两融开户、违规提高融资额度将被重罚,这是昨日某地证监局专项会议上传递出来的信息,亦是监管部门对两融业务发出的最新风险警示。 警示业务风险 昨日下午,内地某证监局召集辖区证券经营机构,就两融风险召开风险提示会议。据悉,这次会议召集的主要是证券经营机构两融业务负责人和风控负责人。与会者透露,该地证监局对当前快速上涨的市场风险表示忧虑,尤其担忧快速上涨之后的急跌风险。“监管部门人士认为,持续不断上涨还好,一旦股市上涨后出现急跌,券商两融业务将面临极大的风险。”一位与会者表示,也正因此,监管部门在整个下午的会议中一直在强调风险,要求各家证券经营机构务必严格控制各自的风险。有证券公司人士透露,早在上周,随着股市交易火爆引发两融余额剧增,已有监管部门人士表达了担忧,从而引发多家证券公司纷纷上调融资担保保证金比例,0.5的融资保证金比例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0.6~0.7的比例。除了两融可能引发的市场风险外,昨日的专项风险会议还对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提出了警示。该地证监局有关人士认为,最近证券公司将流动资金调集到两融业务上,导致其他业务流动性出现偏离,如果市场风向骤变,极易引发券商流动性风险。据悉,随着股市交易火爆,投资者纷纷进行融资买入,几乎所有券商都在调集流动性补充和增加两融临时额度,甚至还有证券公司转让融资融券业务债权收益权,进而补充流动性。违规操作将重罚 “监管部门在会议上还表达了一个风向,对于两融违规操作的公司将给予重罚。”与会的另一家券商人士说。在会议上,监管部门人士还特别提到了前不久某券商违规给投资者开立两融信用账户一事。“有的投资者股票开户没满半年,不符合开立两融账户条件,但券商给开了。”一位与会人士说,监管部门人士表示,上述违规给予警告和谈话处罚,以后对此类违规行为的处罚肯定会加重。“监管部门希望证券公司认真做好各自的本业,别只想着赚两融这类风险极大的快钱。”上述与会者预测,随着市场的变化,监管部门后续可能会严格监控各家证券公司两融业务,一旦发现违规,极有可能会重罚,这必然引发各券商今后更严格地对待融资买入。根据沪深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截至12月5日,融资融券余额8882.47亿元。其中,融资买入余额为8811.0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三、A股强势攀高外资现天量退潮上证指数[-0.47%]昨日一举突破三千点大关,A股的狂欢盛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然而外资却逆势而行,流出量创下2008年1月以来新高。这种背离缘何而来?上证指数昨日(12月8日)收盘报3020.26点,较上个交易日涨幅2.81%,而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却延续加速退潮之势。12月3日当周,录得22.81亿美元资金净流出,创下2008年1月以来的新高。改革周期的中国经济呈现放缓之势,股市的逆势暴涨引发海外投资者担忧,加之中国央行降息导致中美息差收窄,人民币资产吸引力降低,人民币贬值和A股快速上涨给全球资金带来获利了结动机,促成了外资流出。外资单周净流出创七年新高 根据资金流向监测机构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数据,11月27日至12月3日期间,全球资金流出中国股票的趋势在加速扩大,12月3日当周,录得22.81亿美元资金净流出,创下2008年1月以来的新高。同时,资金还加速流出中国股票ETF。具体来看,上周流出中国股票的资金为22.81亿美元,前一周的流出量为7.64亿美元,而此前四周流出的均值为6.67亿美元。中国股票ETF的资金流出量达到21.93亿美元,较此前一周流出量7.64亿美元增加14.29亿美元。流入中国债券资金环比回升,当周录得0.32亿美元净流入,上周为流入0.25亿美元。上述流入中国股票的资金主要包括:QFII、RQFII等外资以及中国股票ETF投资于A股、B股、海外上市中概股的资金。分析师指出,A股此轮上涨缺乏坚实基本面支撑,更多体现的是投资者单边上涨的预期情绪和杠杆作用,这对于谨慎的海外机构投资者而言是一大阻力,也对持续上涨的前景打了一个大问号。申银万国[15.38%]研报认为,央行降息导致中美息差收窄,人民币资产吸引力降低,人民币贬值和A股快速上涨给全球资金带来获利了结动机,促成了外资流出。由于中国央行意外降息引发的人民币贬值预期、美国近期交出的“最强劲”就业报告,多方因素加速了外资回流。12月3日当周人民币即期汇率和人民币中间价快速贬值,人民币即期汇率收盘于6.1500,周度跌幅为0.18%。人民币中间价收盘于6.1376,周度跌幅为0.04%。相反,美元持续上攻,盘中一度冲高至89.516,创五年新高。美国在11月更是录得自2012年1月最高的非农人口增长,加剧了市场对于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助长外资回流压力。美国劳工部(DOL)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32.1万人,远高于预期的增加23万人,且久不见涨的薪资也小幅上升,可称得上5年经济衰退以来“最强非农”。市场预计,美联储在12月16~17日举行的议息会议上可能会出现措辞转向,零利率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描述或被剔除,而该措辞一旦去除,也将成为美联储开启首轮加息的最强暗示。A股中期风险仍存 “A股市场预计短期仍然活跃,中期风险仍然较大,股票配置上,经济在下行阶段,很难从需求扩张和盈利角度进行配置(今年以来风险指数中,亏损股表现最好)。”某证券机构首席策略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该分析师指出,大类资产配置上,建议配置固定收益类(需求和通胀受抑制等因素),商品仍然看空(美元走强和需求等因素)。中国证监会12月5日警告称,投资者入市必须考虑风险。之前,投资者的买入热情推动上证综指过去一个月大涨21%,在彭博跟踪的93个全球股指中涨幅最大。就经济数据额方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称,最新发布的中国外贸数据并不理想,今年全年7.5%的增速目标恐难实现,值得关注。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表示,中国2015年GDP增速可能为7.1%。中国海关总署12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3%。从今年前11个月的数据来看,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了2.2%。更有专家预测,12月中国外贸进出口仍将维持现有水平,全年增长7.5%的目标恐难实现。外贸是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历来被视作中国经济的晴雨表。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中国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4.9%;进口0.97万亿元,下降6.5%;贸易顺差扩大60%。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分析说,11月进口出现负增长,顺差进一步扩大,揭示了国内需求疲软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内需求疲软,揭示了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另外一个原因与11月人民币汇率走势有关,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原油出现大幅下跌,带动大宗商品价格往下走,我们每年进口大量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也是进口下降的原因。”(第一财经日报) 产业资本出逃券商板块 面对券商股的持续走强,产业资本减持仍不手软。山西证券[5.76% 资金 研报]昨日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山西省国信投资(集团)公司的告知函,12月5日,国信集团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减持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股票4085.89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62%,减持均价为15.898元/股。本次减持后,国信集团还持有公司股份8.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16%,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同时,国信集团承诺,自日起,连续六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出售的公司股份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5%。国信集团减持山西证券只是产业资本高价抛售券商股的个案之一。据记者统计,自12月5日以来,已有多家券商遭到减持,其中很多还是以往熟悉的面孔。郑州煤电[-1.82% 资金研报]12月7日晚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郑州煤电物资供销有限公司于12月4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出售方正证券[9.69% 资金 研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1387.72万股,成交金额1.76亿元,出售股数占其总股本的0.17%。此次减持后,供销公司尚持有方正证券股票3721万股,占其总股本的0.45%。经初步测算,扣除成本和相关税费后,公司此次股票减持可获得所得税前收益约1.26亿元。目前,公司累计出售方正证券可获得所得税前收益预计约3.18亿元。就在12月3日晚间,郑州煤电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郑州煤电物资供销有限公司于11月28日至12月1日,出售方正证券股票万股,占方正证券总股本的0.35%,成交金额2.9亿元。无独有偶,此前已连续4次减持海通证券的兰生股份[-4.14% 资金 研报]仍在不断抛售。公司12月6日公告称,12月3日、12月5日合计减持海通证券500万股股票,预计获得利润超过公司2013年净利润100%以上。公司同时表示,截至日,公司减持海通证券共计2500万股,预计获得利润超过公司2013年度净利润500%以上。东北证券[5.35% 资金 研报]亦遭到减持。公司12月5日公告称,12月3日、4日,公司股东长泰热力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238.3万股和912万股,加上此前减持的877.51万股,长泰热力已累计减持公司股份超过1%。显然,高涨的股价给券商股的股东们带来了兑现收益的机会,那些多年持股未动的股东也动起了减持的心思。12月6日,宏图高科[1.89% 资金研报]公告称,12月1日至12月2日,公司通过证券集中交易系统减持华泰证券[4.58% 资金 研报]无限售流通股443.56万股,占华泰证券总股本的0.079%,本次减持共产生投资收益8667.39万元,占公司经审计的2013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的28.07%。经查,自华泰证券2010年上市至今,宏图高科从未减持过华泰证券,如今华泰证券股价的大幅上涨令其也坐不住了。分析人士认为,券商股持续遭到产业资本减持,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产业资本对相关券商的基本面较为了解,目前价位选择卖出,可能表明相关个股已经不再低估。
分析:市场风格延续券商股风险已现每经记者郑步春本周一A股上涨,虽然略有缩量,但成交量仍十分惊人。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2.81%至3020.26点,深证综指[-1.00%]涨0.83%至1466.65点,中小板、创业板指[-1.98%]均逆市下跌,A股总成交额近万亿元。盘面看,金融、地产等权重股涨而小票跌的格局仍延续,但也有军工、自贸区等板块走强,走势似乎由上周的“一九”转向“二八”。消息方面,昨上午海关总署公布的我国11月贸易顺差达544.7亿美元,创有史以来最好成绩,不过这“得益于”进口不振,因11月出口增4.7%,进口降6.7%,所以仍为弱势经济指标。实体经济不振原本会提升央行宽松货币的机会,但股市如此疯狂,加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久后将召开,故短期内进一步推出宽松政策的机会应该很小。由股指期货看,与券商相关的期货公司席位以平空为主,而纯期货公司如浙江永安之类却大举做空。此外,即月期指较现指贴水。上述情况一般暗示机构或一般大户在高位或者进行了套保,或者进行了止损,而参与现货股市不多的纯商品期货客户没类似的对冲或止损心理,所以仍然加仓做多。期指仓位变化应反映各类市场参与者心态,同时对后市也有些提示意义,个人猜测股指后市冲高回落的机会或许稍大些。昨券商股虽然仍极强,但表现似乎不如上周,这可是在周末有“个股期权”这一利好情况下发生的,所以更值得警惕。笔者猜测券商股短期大幅震荡有可能已近在眼前,有意参与券商股的投资者近期已不宜过分激进。近期股市上涨过快过猛,银行及实体资金大量流入,若实体经济资金过度参与股市,那么产业就会“空心化”,实体融资会更贵、更难,这显然已违背了管理层发动股市初衷。因此,管理层有可能采取些行动“略微”打压过热的投机气氛。一般而言,这样的行动可能会是“点刹”,决非“猛踩”。不过纵然如此,因大盘升幅实在太大,故一旦消息面不对劲,股指仍可能发生大幅震荡,而涨幅奇大的券商股回落速度极可能出人意料。后市股指假如继续快涨,那么这样的“点刹”机会就将大增。由技术面看也未必有利上涨。沪综指横跨两年多的W底颈线位在2444.8点,其距1849.65点距离为595.15点,而.15=3040点,该目标已到。笔者相信这足以引发短期警觉,因W底(箱体)测量位在技术上的可靠度应远高于波浪理论。假如管理层稍控制股市热度,或中石油等后市继续快拉,这样的调整都可能发生,故投资者已不宜继续加仓,获利多的品种不妨考虑先松松手,就算抛售过早,相信晚上几天调整最终仍会到来。最后提醒一句,目前点位上万一未出利空,反出大利好,同样有可能下跌,这在“5?19”时其实是有先例的。
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瞻:明年经济增速存下调空间每经记者胡健发自北京按照往年节奏,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本周召开。昨日(12月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消息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周二(12月9日)召开。据悉,此次会议将对2015年的经济工作作出部署。而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将有众多规划亟待兑现,这也使得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瞩目。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决策层将在会议上讨论2015年的宏观政策基调、经济增长目标以及重点推进的改革措施。但由于2015年财金政策搭配已经在先前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得到明晰,可能会重点探讨2015年的GDP增长目标和财政赤字率。 经济增速或下调至7% 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在7.5%左右,完成该目标应该不成问题,但2015年这一目标或下调至7%。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预测GDP增速放缓至7%,建议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从短期指标看,中国正处于新常态经济周期探底过程,整体经济仍处于低迷期,还不具备回稳向上的持续动能,未来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较大。上述《报告》还指出,中国必须摒弃片面追求经济高速的粗放增长,推动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换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中国社科院数经所副所长李雪松此前表示,2015年中国经济下行的原因包含外需难以大幅提升、消费总体平稳、投资因制造业产能过剩及创新技术相对不足、房地产库存较高等因素,因而难以长期维持高速增长。前述不愿具名人士表示,2014年经济目标设定就有些争论,最终确定在7.5%左右而非7%,主要或因决策层考虑到稳就业重任,以及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一个平稳的经济运行环境。从今年实际看,经济下行压力虽然较大,但就业目标提前完成。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来两年6%~7%的GDP增速足以维持就业。据其估算,%的GDP增速便足以创造1100多万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这也意味着决策层对增长放缓的容忍度提高,就业压力更轻意味着实施强刺激的必要性减弱。”瑞银预计,2015年决策层将继续放慢信贷扩张步伐,不会出台货币政策强刺激,但会进一步加大流动性支持力度并再次降息,以防止货币金融条件被动收紧。摩根大通则判断,虽然房地产行业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将继续对2015年的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服务业可能将继续实现相对稳定增长,经济结构调整仍将稳步推进。 财政赤字空间较大 按照年度全国财政预算:2014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9500亿元,由中央代地方发债4000亿元。尽管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随着经济总量扩大有所增加,但赤字率稳定在2.1%,体现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展望2015年,赤字绝对数额和赤字率都有可能上调。上述《报告》指出,需要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在经济减速过程中,财政政策一方面受经济基本面影响,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另一方面财政又需要承担逆周期调控的责任,需要扩大支出,这就必然要求赤字规模和债务规模适度扩大。但考虑到以往财政赤字占GDP比重的最高水平为2.9%,并且基于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等各方面因素的目标,因此前述《报告》认为,2015年全国财政赤字宜掌握在16500亿元上下,比2014年增加3000亿元。根据国家审计署去年上半年的数据,我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在30%左右。若按照欧盟债务余额占GDP比重不超过60%的标准,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大有空间。李雪松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应以“稳增长、扩内需、保民生”为核心目标,减少财政对市场经济的直接干预,重点加强弥补市场缺陷与失效的职责。应该加强财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实施跨年度预算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年度预算中期调整机制,增强预算科学调整的灵活性。即便财政赤字增加也并不意味着大幅扩张,摩根大通报告指出,紧缩地方债的政策会抵消这一财政扩张。地方债处理过渡期的豁免政策,以及社会资本参与是否能替代被削减的公共投资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 A股时隔15年再现“5.19”行情 分析称2015年将突破6124点 中新网12月9日电(证券频道汪洁)8日,“疯牛”行情持续演绎,沪指一路狂飙一度大涨近3%,时隔43个月回归3000点大关上方。深成指再度领跑暴涨近5%,逼近10600点大关。自此,沪指自11月20日至12月8日短短的13个交易日暴涨了569点。分析人士认为,与1999年的“5.19”暴涨行情相比,本轮上涨级别更大,预计后市有望冲上3400点,中途在3100点区间或出现震荡,如果出现盘中大幅度的震荡投资者可谨慎考虑进场。分析师:本轮上涨比“5.19”级别更大看好未来3年股市 本轮牛市行情引发诸多与1999年“5.19”行情类似的比较,不少人认为是历史的重复。1999年,沪指自5月19日在1050点起动,在30个交易日中强势上涨了690多点。对此,联讯证券副总裁曹卫东对中新网证券频道表示,“从上涨节奏上看,本轮牛市与“5.19”有相似之处,但本轮上涨的级别更大,大盘可能随时会有震荡,似乎还没见底,预估得涨到3400点左右。”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财富管理中心副总经理肖波则表示,“5.19”不能与本轮上涨行情可相比,二者的背景很不一样,本轮上涨受沪港通、央行降息等政策影响。降息只是一个发令***,以后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等货币政策对市场资金面的流动性将构成了非常重要的支撑。肖波表示,近期中国在全世界更多地方建自贸区,达成自贸区协议,以解决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自贸区范围扩大对人民币支撑很有利,人民币对内成为支撑整个对中国经济进行重新评估的一个支撑,所以全球看好中国,市场真正的推动力量不光是有内部还有外部,再加上整个证券市场对内不断推出很多创新措施,整个市场无论国家的基本面,还是市场的资金面,都是非常有利于市场的发展,他表示,本轮牛市应该持续3年左右,而且2015年有可能突破2007年的高点,下一步市场还会进牛市,要比过往的任何牛市持续时间长、规模大、空间大,国际资本势力比较强。本轮上涨趋势将持续 预计涨到3100点或有震荡 8日,午后沪指大涨超2%冲破3000点大关,这是沪指自日以来时隔43个多月后回归。最终截至当天收盘,沪指报3020.26点,上涨2.81%,成交5935亿元;深成指报10554.6点,上涨4.84%,成交3876亿元。两市成交继续超过9000亿元。曹卫东表示,8日以券商股为代表的多只股票持续上涨,近期大盘节奏是涨一天停一天,如这种节奏保持不变,上涨趋势不改。预测沪指大概会涨至3400点左右,可能在3100点左右会有震荡。他建议投资者已经持有但未有上涨迹象的股票先按兵不动,不建议频繁换股;如果出现盘中比较大幅度的震荡应该还能进场,进场的节奏不宜过急;如9日高开低向上,不建议追涨,追涨短期风险偏大。曹卫东还指出,投资者应该关注蓝筹股。一是,金融类的股票,短期内把握不好可以选择军工股,军工股一周左右会持续活跃,如果有震荡回调的话应该是一个进仓的机会;二是,机械类个股,就高端制造、工程机械类的股票8日上涨情况看,其持续性比较强,目前这一轮相对涨幅不大,但应该也是一个机会。肖波表示,目前投资者仍可进场,可以选择大盘蓝筹股,主要是券商、银行、高端制造业、有色金属等股。方正证券宏观策略首席分析师郭艳华表示,这一轮上涨核心驱动因素仍未改变,未到战略撤退时。对市场中期趋势真正有冲击的因素为通缩风险,观察时点在明年一二季度。行业继续看好金融地产板块,主题方面关注土地改革以及京津冀、重点关注天津板块。IPO注册制方案出台在即短期利空长期利好 近日,国务院推出十举措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其中的“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有利改变信贷结构,改善市场资金环境,“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将使IPO注册制提速。曹卫东表示,IPO注册制本身来讲是中国证券市场一个非常大的制度性红利,仅从供给关系上来看,对市场的短期供给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短期对市场有冲击,实际上从长期看是一个利好,不能看成一个利空,“新股发行节奏肯定会改变,对市场有冲击,市场大概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把600只新股消化了,对市场有冲击,一段时期里会出现震荡。”肖波表示,IPO主要是对新股有影响,预计其推出会使股市短期内会受到冲击。沉睡七年A股苏醒 牛市可买之道PK悲剧风险来源 A股十个交易日疯涨两成,内地股民如痴如醉,老手、菜鸟蜂拥入市,缔造万亿成交神话。戏看正版,资料讲求第一手。A股“盛宴”,还是内地媒体原汁原味。案头刚好摆放了一份出版日期为周一的《21世纪经济报道》,随手翻阅,发现有“A股专页”一大版,从资金面到强弱板块、指标“会诊”到政策“解剖”,什么角度皆有。不管阁下深信牛市重生,抑或认定悲剧重演,读之有益无害。 感性融入理性 数据、行情固然重要,惟“硬”如财经,辅以“软”的元素,往往能把感性融入理性(两者不一定非黑即白),为冷冰冰的资讯赋予生命。此所以,在丰富资料铺成的一整版里,最吸引老毕的,还数那二三百字的序言。撰序者以细腻轻快的笔触,道出饭局上街坊间之所见所闻,通过笔杆对“A股超牛”作感性渗透,结尾一句让老毕一看难忘?“却是旧时相识,怎能忘了,雁过也,正伤心。”在字海一样的统计分析里骤见这股清泉,怎不教人惊喜?感性过后,回归理性。A股的天量成交和惊人波幅,非但中港媒体密集式报道,《经济学人》热门网志Free Exchange亦“深入民间”,把证券行内所见笔录下来。其中一节提到,某位中年男股民“身经百战”,打从1992年上海证交所成立两年起,已开始炒股生涯。对眼前升市有余未尽,这位股坛老手信心十足。《经人》说,此君自承于七年前A股大跌一役损手,2007年上证综指见6000点,他的持仓总值从初建立时的50万元人民币飙至300万元,最终当然是南柯一梦,打回原形。与在峰顶进场的股民相比,当事人已算走运。50万变300万,肯定在极低水平入市;打回原形者,所赚化作泡影而已,比对牛市末期买进,终致血本无归,不幸中之大幸矣。疤好忘痛,内地散户不又雄心万丈投身股海吗?A股有可买之道 从技术以至基本因素分析,内地股市皆有可买之道。从2010年和2008年延伸下来的两条下降轨,上证综指具已明显升穿。技术派很信这些,资金面和市场气氛皆站在利好那边;加上以估值计,A股P/E不论跟自身十年平均值或环球指数相比,眼下尚算便宜。过于步步为营,随时招来“熊市思维”指摘,不入市反而显得“不理性”。“超级牛”或“悲情牛”,A股这次升市跟以往最大的分别,在于融资融券***的开通。内地股市成交量放大十倍、单日波幅四年来最大,具拜“融资融券”所赐。国联证券和中信建设上周五调高融资保证金比例至少10个百分点,从50%加至60%或70%。A股疯涨,深恐失去先机的散户大举入市,单单过去一周便有37万人开立新股票户口[图]。业界估计,券商上调融资保证金,未必纯为控制风险,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已没钱借出去。关于融资融券,老毕倒有一点个人意见。杠杆的使用,到底是增加投资风险,还是有助管理资金控制风险,视乎阁下如何运用杠杆。物业按揭亦涉及杠杆操作,不一定要炒股方能接触到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的风险来源假设阁下有总额100万元的资金可作股票投资用途,而证券行把最低杠杆保证金定于股票市值20%水平。选择实买实卖者,把全数100万元买入等额股票,入市成本便是100万元。采用杠杆买入相同股票的投资者,只须拿出20万元,便能控制市值100万元的股票。这个动作会带来两个结果,股价若升,资本增值部分100%归投资者。由于本金只是实买实卖者付出的二成,通过杠杆效应,杠杆投资者的回报,5倍于实买实卖投资者。反过来看,股价跌幅一旦超越保证金比例,而投资者又选择不补仓,结果将是保证金100%输掉。在这个例子中,亏损为20万元。在最大损失和补仓与否心里有数的前提下,融资融券等于以五分一资金(或证券行厘定的其他保证金比例),享受足额投资成本带来的资本增值。股民若只着眼于100万元产生的利润,杠杆操作不失为管理资金的妙着。此法最大的风险,在于投资者不自量力,以100万本钱博500万方能享受得到的资本增值,买入的股票一旦跌破保证金比例,杠杆逆向发挥威力,投资者焉能不输身家?周末报道,中国证监会告诫股民勿卖楼炒股。文内提到,A股火热,心急入市的散户不惜以高达20%利息借钱炒股,甚至听从券商怂恿卖楼炒股。试想,此辈奢望一朝发达,以20厘年息借钱投入股海,还会“善用”杠杆管理资金吗?以借来的钱进行赌身家式杠杠操作,于此辈中想必占多数。沉睡七年的A股终于露出苏醒曙光,值得高兴。散户理财观念不成熟,才叫人担心。----本文版权所有:香港信报财经新闻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