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下 _ *】八十后的这几天你都在在党干什么 大讨论……

“吊劳改犯事件”与“八十后”
“吊劳改犯事件”与“八十后”
____看两代人的历史链接
2012年7月初,一位网名“挪威的小林子”的八十后女孩把本人写于2006年的《孤魂无处话凄凉》(.cn/s/blog_8e5a5b.html
)放上自己新开的新浪博客,三、四天内竟引来数万点击及无数的转载和评论,其中阅读人数最多,而且反应最为强烈的是八十后年青人,因为这是他们父辈经历的一段骇人听闻的惨痛历史,就发生在其中许多人自己出生成长的广州城,而他们绝大多数竟闻所未闻。
我曾在《告别父亲。就是告别一个时代》(.cn/s/blog_8e5a5b1601013czw.html&
)文中写到:“我们和父辈本是两代人,却承担着共同的民族苦难,经历着大部交缠纠结的风云历史,我们的后代则是和我们几乎完全疏离,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历史,也没兴趣了解。”
几个月后,笔者在广州和这位萍水相逢的网友“小林子”长谈了四个多小时,直到餐馆打烊。这位文弱纤细的南方女孩开始颠覆我对八十后简单片面的“物质一代”印象。其实任何时代,最富有正义感,最渴望找到真理的总是单纯的年轻人。“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历史”是真的,但原来不是他们“没兴趣了解”,首先是我们这一代人不敢正视自己的历史,我们无法回答下一代对历史的诘问,我们还害怕孩子的好奇心会给他们带来麻烦,既然政府已经封存这段历史。因为不能面对,于是只好轻描淡写,顾左右而言他……
----曾经翻江倒海叱咤风云的红卫兵一代,老来都变得安于现状杯弓蛇影。我们自己在欺瞒中长大(不少人还陷在当年的理想主义迷思中不能自拔),不知反省,当然不可能留给下一代人诚实和正直的精神财富。但孩子们只要知道真相,终究也是会觉醒的!
本文试把一年多来笔者和八十后的交流(其实也包括七十后、九十后和00后,但主体是八十后,故统而称之)部分整理出来:从一位网友掀起探求真相的热潮,回顾第一次面对八十后的“包围”的惊讶,到三位“知性青年”让我看中国的希望,两代人开始携手合作走向未来……
真的?假的?我要问问爸爸妈妈去!
(以下是《孤魂无处话凄凉》部分评论)
16:28:29 历史,有时黑暗得令人窒息,我屏住呼吸看完了这些文字,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所生活着的广州,那些屠戮他人的人就是普普通通的街坊们。但我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这一切有可能都是真的!
08:11:30 我想知道这件事情既实事和是否系摇言
从未有过的一口气看完了6页介绍...不说了。世界末日都不如这个恐怖。真相不可掩埋。或许只有下个朝代才会写入正史。
沧海一声-03 09:04:18
太恐怖了,但没听我家大人提过,求历史真相
:没经历过真是无法想象
08:39:56 唔知...唔识...未听过,67年对一个00后的我来讲:太遥远,太陌生了。父母都系80后?。
:好恐怖啊!!!
:居然无听过尼段历史,父母都无同我讲过
:真的假的?我要问问爸爸妈妈去、
在别处-02 23:45:59
天哪,发生在广州。
01:36:41 第一次听!太恐怖了!杀了无辜!值得吗?
23:46:42 回复
甘系咩回事
22:51:45 耳闻许久,原来是这幺一回事。想不到广州也会发生这种事情,悲哀啊
:可怜那些不明不白就惨死街头的路人。为什幺父辈没有向我们讲起?
00:00:04 上帝呀!天主呀!佛祖呀!各路神灵看看这片土地上那些罪恶的灵魂吧!
& 06:08:19 //
:父母那一代人是怎幺过来的?//
值得细读,请还历史一个真相?“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走向富裕和强大的同时,如果对自己过去犯下的某些错误和罪恶不知反省,甚至刻意隐瞒,那所有的进步都不会有任何意义,那表面的提升,实质上只是更可怕的沉沦。”//
:是真的?我以为是作出来的!!难以想象,点解会甘残忍啊!
:有过这幺恐怖的历史?
:不是吧,广州城也曾出现过屠城事件。我一直以为孙志刚案很血腥没有想到还有甚者
:残酷历史,却从未在长辈口中听说过
珠海曝光沉倾 00:15:48
不是吧!有这种事?
00:13:16 震惊!
:完全没听过,好恐怖
:没想到广州近代历史上都有这种事
:身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我竟然是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惭愧啊,近代广州不可磨灭的一笔历史啊
:那是一个疯狂的时代……要回去问下妈妈
二、问吧,问吧,历史会越问越清晰!
挪威的小林子 22:50:55
非常欣慰很多朋友转发的时候都是说:「这是真的吗?回去问我爸妈去。」去吧,去吧,问吧,问吧。历史会越问越清晰。
这个我听过父亲说,真有其事!
:我听妈妈说过:当年“打劳改犯”时有个人逃到了妈妈家里的西关大屋,外公把他藏到了我舅舅的木床下,然后叫齐妈妈六兄弟姊妹加上街坊的一个小孩坐在床上画画、玩象棋,民兵找到家中见只有小孩就走了。听说那人后来偷渡到了香港,一直对外公心存感激,我四岁外公离世时他还出现过。
23:37:19 我妈说文革时候她才八岁她住中山五路就曾经看到一个无辜的人活生生的给那帮人打死,说起这一事我妈几十年后的今天都心寒,觉得那时候的人怎幺那幺残忍,那时候她小,就和一堆小朋友围着看那个无辜的人是街坊啊!
12:41:50 好奇//
:我阿姨话.13中前面有棵大榕树.吊了很多死人.越华路&中山四路交界处有个地方有硫酸池.仲有老虎凳.以前夜晚出街就有可能俾人捉住.//
:我啊?话果时文德路D树度吊住好多死人//
:虽然无真正经历过,但有听爷爷同Dady讲.
23:34:11 家中老人告知,当时整条人民路上几乎每棵树上都是尸体,每棵树都有一具以上的尸体。现在偶尔想起还觉得?得慌//
: 确实记得此事。联防、半夜家家敲脸盆水
11:42:17 我今天问了我爸,他也说当年在人民路的五羊城酒店对开的树上,也看到挂了死人,街上落了闸。
:呢件事?真噶,我父母话成条同福路两边?大榕树都挂住死人。上年去第一津果间合兴食濑粉,?街坊先话当年果间尼姑庵前面?大榕树成棵树都挂住死尸。我老窦话,当年如果行紧街,比个你?仇家响你背后大叫一声“打劳改犯”,可能你就会马上被人打死。
:虽然没有经历,但也不能忘记这段黑暗的历史带给我们的反思
:真的?//
听婆婆讲过,真系好恐怖
:很恐怖的一天,我母亲说她当时也赶到南国,即现今的南越王博物馆处围观...树上吊着个女人,罨罨一息。有人说真可怜不如放她下来,更多的人是不作一声。
:家父亲见
一德路太平路每棵树上都吊满死尸 有的脚还在抽搐 永汉路上也有死余利刃的 其中有一个脑袋被削去半边 还在地上打滚 血和脑浆流了一地
慢慢就不动了。
22:25:13 回复 :对,最惨烈应该是北京路那边
22:36:12 我爸说当时确是有谣传劳改犯要来破坏,各街道都自发搞联防,人们一见到不是本地人形迹可疑的就不分青红皂白通通打死!我爸当时所在部队在沙河驻扎,因当时公安都分两派斗得厉害,市内都乱套了,治安都归部队管,他和战士去巡逻时确实看到很多尸体被吊在树上。估计很多外地来探亲访友一时说不清情况的,还有流浪的,小偷小摸的都被错打死。但他估计人数不超一百。他说文革时期冤死的人很多,那天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那时红卫兵都很疯狂,全无理性,他都在红卫兵手里救了两个人。老爸说这账应该算在“阿爷”头上!如果要查清事件估计不可能了,因为那些多数是外地来的普通百姓,而且参与殴打的群众也很多!只能在这里让更多人知道那个疯狂的年代底层百姓的生命是多幺的“贱”!全无人权可言!
:我听过啊~ 所以细个果阵同学仔都话夜晚经过文明路 沿江路 万福路 中山四 八旗二马路D榕树?时候唔好向上望~
如果有朋友留意过我行夜路 我点都唔行榕树底?
:那些街名就在我们身边!//
丘***_saya 01:11:52
天啊,看评论里面提到的中山四路,文德路,沿江路,全部都系我日常生活同工作必经的地方,太恐怖了~!
建设银行之父:我父亲和我说过这事情。一个城市的耻辱啊。
:我相信好多都系无辜者~希望有更多当事人讲翻真相出?~
三、怎幺没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大声讲话啊?
23:12:06 人间地狱
更可怕的是这段历史至今还无法暴露在阳光下
23:26:40 历史不能忘记?都不知情谈何忘记/
23:31:35 看着觉得很心寒,这幺多年,做错的人没一个肯出来反思,道歉。真的一丝愧疚也没有?
/ 23:29:59 文革期间还有多少沉睡的历史不为人知?
00:50:20 前两天还曾称赞广州人不会骂外地人滚回去。。。。今天看到这个。。。。
06:06:26 没有人性的民族罪孽深重收藏//
09:31:28 收藏//
: 02:35:21 媲美北京榄杆市事件,我想问的是日本那幺被国人鄙视,可从来不乏忏悔战争人士,无论是“归国联”、还是东史郎、还是≪三光≫的自述者们,还是每年来南京谢罪的日本人。可我们呢?那些在文革中残酷杀害自己人的加害人,你们怎幺一个都不出来道歉?躲在那里就能避开老天爷对你们的惩罚吗?/
09:37:58 反思文革,这样的黑暗绝对不能再重演了
09:41:34 是时候反思wenge的时候了,是广大民众的反思,不是当权层的反思。民众要学会如何防止再次被煽动、被失去理智、被无视常识
08:39:58 每次和我三太爷聊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三太爷出生于1921),三太爷总是会说一会儿就挥挥手,说,算了,说太多你也理解不了,你没经历过你永远体会不到。我曾经也在与三太爷交流后写了几篇文章。真相,也往往意味着原谅。愤慨太多,便无法从容。我三太爷经历的远比想象中的痛苦,他眼中的伤痛我永远忘不了
09:53:07 文革账必须一笔笔清算!//
: 是人的丑陋。在欧美也发生过这类事件,但通过反思讨论越来越文明,而中国因为某些原因,官方不让讨论,如何能有进步? //
:那正是吾们民族丑陋的一幕。一个看上去规矩保守的民族,释放出来的疯狂和阴暗
19:37:51 这真是那段历史中最最诡异之处,死者是谁?打人者是谁?无疑死者不能说话,但那些打人者呢?死者亲属呢?还有旁观者呢?怎幺没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大声讲话啊?
11:36:47 作为曾经的历史科生我心痛自己将当年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那些只属于一小撮人的历史。
挪威的小林子 13:09:28
我始终想不大明白,民风一向并不野蛮凶悍的广州人,文革中为什幺会做出这样全国都绝无仅有的令人呕心的事?----阿陀,ps,这让我想起拍赤柬记录片的画家问那些杀人机器:“仇恨,你们当时的仇恨是从哪里来的?你们杀的都是无辜的人,有的甚至是孕妇和小孩,如果是敌人,小孩子也是敌人吗?”
09:17:56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走向富裕和强大的同时,如果对自己过去犯下的某些错误和罪恶不知反省,甚至刻意隐瞒,那所有的进步都不会有任何意义,那表面的提升,实质上只是更可怕的沉沦
:睇完。广州竟然有如此黑暗的一幕!那一代人原来还背负着如此一个秘密!唉//
:广州从近现代以来就经历了共和国的兴衰荣辱,历史从广州踏过,也成为我想来这里求学的很大原因。文革的浩劫,我们的教科书从来就轻轻带过,忽视对文革的反思,无论是统治者的有意还是我们的无心,都使得这个民族埋下罪孽的根。
四、八十后加入抢救历史的行列!
1、年青一***始行动
日,在广州天河区文化站举行的潘鸣啸《失落的一代》新书发布会最后的即席讨论发言中,我向在座的几十位年轻人披露了这个城市被掩埋得最深的这段历史,最后说,我像你们这样年轻的时候,总以为自己有理想,掌握了真理,经过文革才知道受骗了,于是明白,没有真相,就没有真理!没想到会后年轻人团团把我围住,提出许多问题。他们不满父辈对历史的刻意隐瞒,渴望知道真相。有的人散会后还邀请我到家里继续谈,有的第二天就到酒店找我做视频和录音……我被年轻人的热情深深感动,第一次实实在在地意识到,我所做的一切还是有价值的。
挪威的小林子----
已经走出校门,在某一个公司工作,虽然不是出生在广州,但她热爱这个城市,除了曾积极参与抢救粤语的活动,她对广州文革历史也非常关注,常常在网上寻找阅读相关的文章。有一天,她偶然发现了《孤魂无处话凄凉》一文,感到非常震惊,立刻加以转载。该文其实已经公开发表多年,曾经被海外很有影响的《华夏文摘》选载,我也先后将其贴在海外的《文学城》和国内的《天涯网》,国内有些网站也先后转帖……但是所有这些,事后的影响都不及“挪威的小林子”大,几万的点击只是可以统计的数字,转载和其后的再转载就没法统计了,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读者大部分是广州人,年轻人。因为广州文革研究专家叶曙明先生的介绍,我才知道网上的热烈气氛,在一片讥笑声中播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我的目的已经达到,此生无憾!
高柏翠----
我至今不知道是男是女,但他(她)在评论中提到
:“家父亲见 一德路太平路每棵树上都吊满死尸 有的脚还在抽搐 永汉路上也有死余利刃的 其中有一个脑袋被削去半边 还在地上打滚
血和脑浆流了一地
慢慢就不动了。”永汉路即文革时的北京路,还有一德路和太平路,都是我调查过的地点。于是我通过互联网找到这位网友,希望她进一步向父亲了解详情。他(她)很快就回邮:
“家父平时谨言慎行,一向不对时事发表主观看法,?是平和陈述当时所历而已。据言,约是上世纪60年代未,北方有劳改犯南下血洗穗城之谣言尘嚣而上,之后便街街巷巷戒备,家家户户严防。再之后便排查非本地籍的流民,接着是大规模处决疑犯。这背景下出现了原博中的景象。”
这段话把该事件归纳为:谣言、戒备、排查和处决四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是“排查非本地籍的流民”,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很有价值!我回邮感谢。对方答:“希望可多出佳作,以记那段阴暗时期。”
林敏健----
也是在评论中留下线索:“我妈说文革时候她才八岁她住中山五路就曾经看到一个无辜的人活生生的给那帮人打死,说起这一事我妈几十年后的今天都心寒,觉得那时候的人怎幺那幺残忍,那时候她小,就和一堆小朋友围着看那个无辜的人是街坊啊!”我提出是否可以和她母亲通***,她第一时间给了我***号码,约定了通话时间。我把这次话记录写成“中山五路的喊冤死者”一文,这位网友女孩还帮我补充了解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被害人临死前曾对小女孩喊冤。这位网友表示:“很感激现在社会还有人愿意将已过去40几年的惨事挖堀刊登出来,让世人更了解过去谢谢你,支持你。”
上述只是我目前还能够找到的几位网友,由于“挪威的小林子”博客已被注销,其他评论者也同时失去联系,幸运的是当时的评论已被我录载下来。由于其中不少人“回去问问爸爸妈妈”以后留下非常有价值的新线索,因此调查范围扩大到郊区,案发时间可能要重新考证,不同的案发地点案情被交叉证实,死者身份有了新的发现,加害者的事前清查行动第一次披露……
不经意之间,年青一代已经全面加入追寻历史真相的行列!
2、三位博士生心声----
2012年12月,笔者到香港中文大学参加知青问题国际研讨会,会上有几位列席旁听博士生的讨论发言令我印象深刻,在会间休息的短暂时间我们得以结识,以后开始电邮来往,现在他们中的一位已经协助我做了大量的抢救文革历史工作。
下面是初识的来往电邮摘录:
对历史真相的不断探寻、对知青群体本身的反思和批判,让我感到一种震撼。知青上山下乡的一代人,不论是那些历史,还是不断的反思,都应该和现在的年轻人有所链接。如您所说,对于我们年轻一辈,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更应该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
我想,在坚持追求真理这方面,我们都是青年人啊。
&认识你们,特别是听到会议上几位八、九十后很有水平的提问,我很高兴。自从不到半年前开了博客、微博,一不小心开始闯进了你们年轻人的世界,我很愿意听听下一代人的声音,也可以借你们的眼睛来审视我们自己,更希望在抢救历史的“义务劳动”中得到你们的合作和传承。&
谢谢伯驹兄传来的照片。我喜欢“链接”这词。是的,我们都是年轻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都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年轻人。我像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总希望有一位老师能解答我所有的疑惑,可惜没有。“从来就没有什幺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于是只好唱着国际歌,吹着口哨过坟场。----也许,我们手拉着手,链接着,一起唱着歌,走过这一片荒芜的历史坟场,会容易一些?&
&&&&&&&&&&&&&&&&&&&&&&&&&&&&&&&
&我本科在北大学国际政治,感觉很不接地气,对世界上各种国家的制度都能说上几句,对自己的国家却很无知。于是研究生选了印红标老师所在的***党史专业,实践中主要关注当代政体改革和新媒体。这个&&&
研讨会收获远远超过我的预期,喜欢的学者基本聚齐,高朋满足,无限满足。
&不管我们将来做什幺,能改变什幺,了解过去与现在,就会跟无知不一样。我坚信,中国会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改变.
& & _______淇隽
&如同会议最后对“理想主义”的探讨,我想我们都是理想主义的人,但是我们尊重多元的声音,把理想看成是我们内在的兴趣、追求、责任,或者如阿陀老师所说的“义务劳动”,但不把自己当成绝对真理强加于人,但对自己的理想有一份执着的坚守,这就够了。
&就像阿陀老师说的“&我们手拉着手,链接着,一起唱着歌,走过这一片荒芜的历史坟场”吧!对文革(知青)历史的反思远远未够,官方一直在试图淡化和抹去这段历史,仅仅留下过度简化对历史的刻板印象,贻害无穷。尤其是我们年轻一代,如果自己不去深入挖掘,就完全隔断了我们这一代与历史的联系。而我们不要做“曼库尔特人”(没有记忆的快乐的奴隶)!抢救民间记忆,呼唤历史反思,也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只有真实的面对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在和未来!
&2008年,我读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在扉页写下了一段话,贴出来与你们共勉: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历史。记得这一疯狂的年代,残酷的现实,人性的呐喊:“我是一个自由人,在追赶着监狱。”&梦里家山,流沙堕简,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文人风骨、大师灵魂,还在鞭策我们:不要放弃自由探索和选择信仰的权利,不要对真善美的追求,不要放弃人的尊严!”
3、链接,就从今天开始!
&尽管她对文革历史的了解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的绝大多数同代人,但是我们以为再简单不过的一些名词概念,一开始对她来说还是云里雾里。现在我才明白,人为造成的两代人之间的历史断层有多深!做文革历史,主要不是做给“文革人”自己看的,必须要让下一代读得明白,产生兴趣,历史才有传承。她已不是单纯的好奇心,而是有一种难得的探索历史真相的使命感,加上很好的学养背景,我们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两代人开始合作抢救文革历史,而她对我的帮助是如此之大……
下面是两代人的网上对话摘录:
小郡主1228:
这个网站有很多红卫兵的历史与回忆资料。这篇访谈是访谈一个极左派人士为何怀念文革。抛开偏见,或许可以看到他们的记忆的立足点在哪,现在的生活处境如何影响他们的认知。但也看到文革再发生一次的忧患。
看过很多文革的文章,但看到的都是人们从一个受害者的角度描写的文字。似乎在文革中人人都是受害者,那幺谁是施害者??
难道只有老毛和四人帮? 趁着参加过文革的很多人还健在,希望我们从父母辈的回忆中能记录下更全面的文革,
不用去评判,评判的事让后人去做吧。----刘卫东这个宗旨很好!谢谢推荐!
小郡主1228:
毛时代种下的仇恨与暴力的种子,在中国基层真的根深蒂固,就是当社会出现阶级矛盾时,认为暴力解决是天经地义的,而无其它对话协商或法治解决的机制、渠道。既无机制、渠道,亦无这种意识,暴力就不可避免。毛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曾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就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对敌人的同情就是对革命事业的犯罪」。不知道这样的思想对红卫兵一代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现在这一代人又如何理解和反思这段话?也许这个问题,也是在研究文革中的暴力或大屠杀中需要处理的问题,即毛使暴力解决合法化,赋予其正义。
当一个人被标定为“阶级敌人”的时候,那幺对他施行暴力,打骂侮辱甚至杀死,都是合情合理的,在心理上先免责。更可怕的是连同情都是罪恶,同情变成对革命的犯罪,人性中的暴力基因必然生长,并以正义的名义。
我刚刚给您传了一个中央关于制止武斗的讲话。里面的信息量蛮大的,很多问题值得重新思考。也提到了一些广州的情况,虽然寥寥几笔。阅后,我们可以再一起讨论下文革中,中央对武斗的态度,我在整理这方面的档案材料,收集好了,一起打包发给您。就是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角度去看武斗这个议题。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历次政治运动的教科书,要点是群众运动天然合理,革命离不开暴力行动。文革前中学课文就有这篇经典,加上电影戏剧反复出现的斗地主画面,这模式已经烙印在“红旗下的蛋”头脑中,文革号角一响,就是付诸行动而已。学生打老师,有老师曾说,不怪你们,因为是我们这样教你们的。
&文革以后谴责暴力的不少,愿意反思暴力来源并涉及自身的不多。文革保守派因为出身好,认为对立派都是地富反坏右,所以在派别对立斗争中有很强烈的阶级仇恨心理,无论对四类分子还是对对立派以及俘虏,下手都特别狠。文革后凡是原来保守派的,几乎都不写回忆录(原因耐人寻味),而且普遍有一种“站对队”的优越感,从破四旧到武斗,施暴者一般不受惩罚。***处理文革“三种人”,连原保守派升上去的干部都要削职为民,只有干部子弟不包括在内。造反派也不愿谴责暴力,因为当时一般军队和当权派是支持保守派的,造反派弱势挨打,暴力反抗带有自卫的因素,文攻武卫就是河南二七公社造反派发明的。所以今天还觉得有理。
&还有一个原因是造反派的思想资源也是来自毛,也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中毒者,深信革命就得暴力。这也可以解释今日毛左为什幺包括部分当年的造反派。社会不公唯有革命,既要革命唯有暴力。
小郡主1228:
&我非常认同您关于暴力起源的分享,以及两代人的交流问题。事实上,正如那天,我在邮件里写的“在这条取经的路上,我们既打捞历史的尘埃,也在修行我们的生命,我们都在更好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和您深入交流的这段时间,既是感觉到亦师亦友的情义,也有同志般的共鸣。在孤独的求索中,感觉到一种彼此支持的力量。
小郡主1228:
&……读了您的口述史。都是好珍贵的史料啊,真是在抢救历史!!
&可能是因为我对广州的地方文革情况太不熟悉,我读完了还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每一句话可能都有很多背景信息。主要是对背景知识不太明白,理解起来就有些吃力。文革历史本就不被记忆,地方史在公共历史中就更加陌生。所以我有很多问题想请教噢……
1)请问这个武司令是什幺人呢?什幺的司令?中大红旗和八三一都是学生红卫兵造反派组织吗?为什幺叫“八三一”呢?
2)您的小说是完全真实还是有些虚构的呢?这段武斗是您的亲身经历吗?广州文革武斗大概死多少人呢?不一定是问您确切数字,只是比较关心您亲眼见到有人在***战中死亡吗?这些***是从哪里来的呢?
3)旗派又是一个什幺派别?和什幺派相对呢?都有什幺主要诉求呢?
4)广州当时到底有多少种文革小报?分属哪些不同派别呢?其它地区的文革小报也会流通到广州吗?常见的都有哪些呢?多吗?都是免费的,还是卖钱的?卖多少钱呢?很多人都愿意买吗?
&问题提得好!因为你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告诉我,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两代人的代沟有多深。这个谈话记录是个原始的东西,彼此都了解的内容当然就有很多省略,更没有注释,直奔主题。你不明白不奇怪,就是我们同代人,文革中不大活跃,属逍遥派,或外地人,对这种历史探讨的私下对话也都不能全明白。不同的只是他们知道背景,还容易理解大概。你们就可能有点雾里看花了。我以后将要写的文字,主要就是留给后人读的,你现在成了我的第一个坐标。不谢!
&你的问题要答清楚,可不是三言两语,看来今年夏天我还得准备一部“文革演义”恭候。唐德刚版恐水平不逮,金庸版功力又不足,琼瑶版体验实在有限……如何满足吃货?愁煞人也!
下面简单回答:
1、八三一即六六年八月三十一日毛***接见红卫兵(八次中的第二次)日子。当时群众组织起名不少用纪念日的,今人亦同,如“小郡主1228”。中大红旗和八三一都是学生红卫兵造反派组织,是广州造反派中比较激进的队伍,武是头。以他们为核心,全市部分大学、中学和机关、工厂的造反组织联合组成跨单位的“广州红色造反总司令部”(“红司”),武传斌又是勤务组第一负责人,等于是广州造反派总“司令”。造反派除了红司,还有三司,新一司……不同山头,大大小小一大堆司令。本人也是司令----广州八中***思想红卫兵激流纵队司令,激流纵队是302班6个山头中最大的一个,本司令管辖11男1女共12个兵,等于一个加强班。少将班长。
2、……我写的那两篇“纪实文学”,《兄弟》和《文革十日》,不但细节真实,连心理活动都是原汁原味的。但真正刀***面对的武斗我并没经历过。一是我不是好勇斗狠的类型,也比较怕死,没有参加打架的武工队;二是广州真正大武斗也就67年夏天三个月,时间不长,我受伤减少活动也是一个原因。见过被伏击打死的一批尸体(《文革十日》)。广州武斗死亡数字,我还在统计中,一般说法是100人上下(不包括打劳改犯打死的两百人),我估计150左右。在全国大城市中算是死人最少的了,除了北京。***是从派出所、各单位民兵***库以及军队营房、仓库抢来的----军队有命令不准开***,以毛语录为武器。
其它问题容后再谈好吗?
小郡主1228:
我今天蹲了一下午, 看了四盘缩微胶卷, 看了2500多张剪报的胶片. 但还没有找到吊劳改犯那条小报.
我改日再去寻找. 今天虽然无果, 我真的尽力了. 对不起, 让您失望了
小郡主1228:
谢谢您的分享!华生倩刚好有“情报”向您汇报噢!
我在另一本书《海丰文化革命概述》(香港:中报周刊,1969年4月)查到了海枫的背景,他原是广东省某县的知识青年干部,祖籍海丰,但一直生活在外地。四清运动开始时,他回到老家海丰,在海丰迎上了文革风暴。因其是外来不久的干部,幸而成为逍遥派,得免卷入漩涡。一九六八年春,逃出大陆,来到香港。
2.根据他序言里提及的一些帮助此书的人物进行查找,那些人物要幺已经故去,要幺早已移民美国。看来想要找到海枫这个人还是很难的。这条线索先到这里。
3.第二条线索就是根据他的参考文献。我根据他的介绍他写《广州地区文革历程述略》时在香港友联研究所工作。因此,他所依托的参考资料主要来自友联研究所收藏的红卫兵小报的资料。而我又辗转找到友联研究所曾于1970年出版过《红卫兵资料目录》将其研究所里有的资料整理出个目录。我终于找到这个目录啦!
4.可喜的是,我查阅了他在第六章第三节“街道联防与劳改犯”(P180-184)讲吊“劳改犯”事件时,主要引用的就是三处文献:1.武汉新华工、广东红司合刊(广州),第18期,日。2.三司战报(广州),第38期,日;3.红色暴动(广州),第20期,日。而恰好这三处文献在友联的《红卫兵资料目录中》都能查到。我又翻遍了我校中国研究服务中心的红卫兵小报,翻个底朝天,却没有这三个小报。我问他们友联的资料不在这里吗?他们告诉我,友联的资料都收在浸会大学那里。果然我在浸会的special
collection的介绍里找到了。但他们的special
collection只在周一至周五开门,呜呜,看来案子又到下周才能破了。
5.我的想法是找到这三份小报,这三份小报定有关于这一事件的内容报道,我会扫描下来给您,希望能帮到您写《羊城晚报》的那篇文章。另外,若是这小报上有那幅吊劳改犯照片,那就是意外惊喜啦,哈哈!。。不过,我猜,破案不会这幺简单,如果没有那幅照片,华生倩决定把友联的这份目录里,所有广州那一时期的红卫兵小报都翻个遍,反正他80%是从友联研究所收集的文献里看到那张图片的。如果这样都找不到,那可能就是当时的香港报章里看见,或是假照片了?……
&我真正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打开一片更加自由、丰富的视界,这是一门走进生命的学问!感恩!~
&在这条取经的路上,我们既打捞历史的尘埃,也在修行我们的生命,我们都在更好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刚才翻了一下查建英《八十年代》其中和阿城对话,提到“知识结构”。两代三代人年龄相距很大,如果知识结构差不多,代沟就不大,可以有共同语言。当局长时间封锁文革历史,人为制造断层,使我们两代人互不了解,哪怕是一个家庭,父母子女精神上也难以沟通。上一代还没能从红色文化桎梏中摆脱出来,下一代在商业文化中长大,对父母的历史仅知一点表面,两代人就背道而驰,不会有交集。但这是可以改变的。文革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变化,我和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我在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他们也在重建。于是我们就有交集,有升华。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如此,这是我的幸运。
现在你和我对话,这种对话交流很有意思,有点实验性,将来也许可以集起来。你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启发我反思,当讨论越来越深入,越过一些语汇名词背景等障碍,我们共同拥有的那部分知识结构建立起来,双向交流就是一种思想的激荡,给对方到来灵感。
小郡主1228:
&我的研究方向的转向,都是受了&
的启发,感觉不想局限在电影领域了,想有更多领域的拓展,想去找人做口述史,想去接地气。换句话说,&
等不急的要参与文革记忆的实践中去。总之,遇见&
真的很幸运,很感恩。我想将来若是要把我们的沟通整理出来,在序言部分我真的是有很多话想说。中小学写作文都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一篇文章要写的好,就是要先打动自己,自己都没有体验,自然无话可说。而某年某月的这篇“序言”,已在我心中酝酿!
&&&&&&&&&&&&&&&&&&&&&&&&&&&&&&&&&&
(照片摄于日香港中文大学知青国际研讨会。张伯驹先生提供)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