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舞惊世83指尖飞舞 背景音乐是什么 一共有两首的

欢迎加我QQ: ,或致电:交流 !请注明钢琴!
用户ID:& 4037
昵称:& babyiloveyou
来自:& 湖北 武汉
日志文章列表
日 01:35:18
& & & & & 真正懂钢琴的人是要将自己的真情溶入到钢琴里。每次我弹琴的感觉象是在用手给钢琴讲故事。钢琴的声音就象是给我的回答一样,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
[size=4]& & & 迷失的时候,弹钢琴,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 & & 颓废的时候,弹钢琴,它总能给我静静的月光,伴我逆境的夜晚。
& & & 冲动的时候,弹钢琴,它能给我清新的空气,让我冷静再冷静。
& & & 开心的时候,弹钢琴,它能给我欢快的小雨,与我一起分享那份喜悦。
[/size]& & & -心如止水,宁静以致远-
| &(0) | &(328) | &
日 21:57:10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 [align=center][/align]'600')this.width='600';" border="0" /> 在梦之国的边境,一堆篝火冉冉升起。&
望着远处高高的城堡,他又回想起过去的一切。&
这次回来,他不知道是对是错,但是,他却无法不回到梦之国。离开了6年了,是该回来了。&
一颗流星划过了天际,留下了一道眩目的光辉。&
他依然记得第一次看到流星时,他的心中忽然有一种很失落的感觉:流星是不幸的,它的爱在天上,但是,从它成为坠落的那一刻起,它就注定了永远不能拥有它追求的爱。然而,他的老师却对他说,一个人在最幸福的时候死去,那么,他的灵魂就会成为一颗流星。&
他永远都不能理解这种想法,离开心中的爱,那么幸福还能存在吗?&
一片轻轻的白羽落在他手背,他抬起头,哦,下雪了!冬天的梦之国就如梦班美丽,但是,也如梦般虚幻。伤心的记忆,又一幕幕的在他脑中重映。&
那一年的冬天,也是下着雪。至今,他还是觉得那一年,就像一场梦。可惜,这场梦,他永远都不会醒。&
认识她的时候,他只是一个14岁的少年,在魔法学院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她。那一刻,他有一种感觉:他的生活,将会改变。是的,他的生活,的确改变了,他想不到这位让他以为是上帝遗留在人间的天使的女孩竟是梦之国的公主,他更想不到,他和她竟会成为朋友。&
然而,他心里却十分清楚的知道,他,永远不可能只当她是朋友。因为,从看到她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注定了永远逃不掉爱上她的命运。这也注定了他从此将生活在痛苦中。他知道,即使他是多么的爱她,而她却永远不可能爱上一个平凡的人。这使他不敢将这份爱对她说,只能将爱深埋在心底。&
但是,有一天,他终于压抑不住心中澎湃的感情了,他向她表达了他的爱意……&
他伤心的离开了梦之国,流浪在外的他,在寒冬中遇到了他现在的老师。他的老师收留了他,并教给了他许多知识,技能。&
六年,一转眼过去了。在这六年中,他一直希望可以忘记她,可是,他非但不能忘了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反而发现自己更爱她了。六年中,他无时无刻不想她,无时无刻不爱她……&
告别了老师,他要回梦之国找她。&
现在,他终于回到了记忆中。&
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他,在阳光中走向城堡。&
城堡中一片喜庆的气氛,到处都挂满了彩旗,人们都欢乐的歌唱着。&
“今天,难道有什么喜事吗?”他问一位路人。&
“今天,公主将和邻国的王子举行婚礼!”一刹那,他听到了梦破碎的声音。他呆住了,六年的期盼,在一瞬间,划过他的脸,坠落在雪中。&
一轮明月升上天空。当教堂的钟声响起时,他缓缓的朝教堂走去。无论如何,他都要见她一面。&
人们早已在王宫到教堂的路上等候着公主的到来。他站在人群中,静静的等待着。当公主牵着王子的手,走出王宫时,人群沸腾了。&
他注视着公主的脸,这是他最后一次看到她了,从今以后,他将永远离开梦之国,他要忘掉所有的记忆,忘掉所有的痛,忘掉深深的爱……&
当她走过他前面时,他们的眼神碰到了一起。忽然,他拨开阻挡着人群的卫兵,冲上前去。&
卫兵拔出配剑,但是迟了,他已冲到了公主前面,他张开了手臂,那一刻,他看到了公主惊恐的表情。&
“别怕,我会保护你的。”他轻轻的说。&
他感到后背一阵刺痛,他听到了利箭穿过身体的声音。&
缓缓的,他倒在她脚下。在刚才,没有人看到,对面的人群中,一支弓箭对着公主。&
他睁开眼,她穿着婚纱,含笑看着他。在他们旁边,天使为他们唱着祝福的歌。“这是梦吗?”他喃喃的说。“有梦,就够了。”他握紧了她的手。&
一颗流星划过城堡的上空,仿如一滴幸福的泪
| &(0) | &(368) | &
日 21:50:01
儿童学琴中的兴趣障碍现象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表现为孩子不想练琴,不想上课。我们要求儿童在美育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不能采取违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强迫手段,扼杀儿童的 天 性。不恰当的引导与教育往往给儿童造成心理伤害,与我们启迪智力、陶冶情操、培养人才的教育原则相违背。本文就儿童学琴中产生兴趣障碍的各个方面进行浅要阐述,供各位家长和老师参考。一、启蒙的重要性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儿童学琴的问题上,这句话更能体现出它的价值。5岁左右的儿童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这时期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象往往终生不忘。当孩子缠着父母要这要那、问这问那的时候,让他观看别的孩子弹琴,孩子就会要求弹琴,进而要求家长买琴,此时家长不要急于答应。让这样的过程重复几次,直到孩子哭闹着要买琴,并做出认真练琴的承诺,这时可以考虑买琴,同时可让老师检查孩子的素质。如此,完成了孩子在心理上的准备之后,再带孩子一起上琴行,让孩子亲身体会实现要求的满足感,这便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启蒙时期如果不能正确引导,甚至不经孩子同意就买来钢琴,孩子首先会因对这个“大玩具”感到好奇而主动接触,但玩两天就失去了新鲜感(这是孩子玩玩具的规律)。进入正规学习后,积极性往往很难调动起来,厌烦情绪一旦产生,将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的、深远的影响。
& & 根据儿童心理学观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这样的规律,如果开头孩子能够非常喜欢钢琴,则这种兴趣几乎一生不减。如果开始就没有兴趣,以后也很难调动起来。
二、家长在儿童学琴中的辅导作用
在儿童学琴过程中,家长的辅导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事各行各业的家长,文化水平层次不同、性格各异,儿童学琴兴趣障碍的原因大多在于此。过于溺爱、过于严厉、或由于工作繁忙对孩子练琴不闻不问,都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为此,向家长提出3个任务:
1.创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主张父母先学琴,在家庭营造一个学习音乐的气氛,能做到这一点是很好的。如果家长过于忙碌,至少也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随同上课、领会要领并进行家庭辅导。家长要注意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及时与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取得的进步给予鼓励、肯定;鼓励孩子踊跃参加与自己水平相当的比赛、演出等活动,促进良好的学习气氛的形成。
2 .制订周密、切实可行的练琴计划。儿童在学校的学习有着很强的计划性,在家也应该有一个周密的、定时练琴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制定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并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变化。如5岁的孩子每次注意力集中时间约在15-30分钟左右,每次练琴不要超过这个时间。年龄大的孩子可适当增加,一般每次在一个小时以内为宜。可把孩子的其他爱好与练琴有机地穿插起来,如唱歌、跳舞、绘画等。每天要有计划,每周、每月也要有计划。总之,计划的制订应本着全面发展、提高效率的原则认真设计。
3.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美观的学习环境。孩子练琴应有专门房间,为的是与其他嘈杂环境隔开。琴房要保持整齐、干净、光线充足,这样,孩子容易静下心来投入到练琴中去。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
除一般教学常规外,教师还要了解儿童心理学,善于用儿童语言与儿童交流。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要随时留意学生的反应。一旦发现有厌烦情绪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对不同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作业量不要太大,难度要适中。教师不仅对学生上课,还要与家长就老师与学生也有一个“对路”问题。如比较严厉的教师不宜教性格脆弱、内向的学生,有的教师不善于教年龄太小的学生等。老师之间针对学生进行一些调整也很有必要。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是教育的最终受体,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内因。心理学观点认为,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对知识的情感体验,即在学钢琴的同时,学生对钢琴是喜欢还是讨厌这个信息也同时注入大脑。因此,学生学琴兴趣障碍的原因不在学生主观本身。也就是说,责备孩子是错误的,家长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校的学习仍然是主要任务,要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适当进行业余技能的学习,有的孩子擅长的不是音乐,就要善于培养其他方面的素质。
五、钢琴本身的因素
& 钢琴是儿童学琴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如果钢琴长时间不调律,音准相差过大,不仅会影响孩子练琴的兴趣,时间久了还会对听力造成损害。钢琴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也会直接对练琴造成影响。一般每年调律1-2次为宜,对破损的琴应及时维修或淘汰更新。
六、最后的措施
如果以上方面都实施得当,还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原因很可能是孩子具有调皮、学琴年龄稍大等特点。对这些孩子可采取一些有效的、严厉的措施。但要注意:首先调查、弄清孩子不练琴的根本原因。要警惕某些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其次,家长与老师保持协调一致并与学生随时沟通。家长可在老师的指导和配合下,采取一些措施督促孩子练琴。措施的实行要事先告知学生。时间最好放在寒暑假,避开学校紧张的学习时间。最后,不主张体罚。
注意了以上几点,往往在短时期内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赞扬。当孩子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时,另一个良好的开端就形成了。
| &(0) | &(328) | &
日 21:48:11
一年又一年的乐器考级热,使琴童的数量越来越多。于是我们这些中小学音乐教师也成了钢琴教师,面对琴童稚嫩的小手和家长热切的目光,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时,又觉得自己作为启蒙老师的压力很大。如何科学地把这些孩子领入音乐的殿堂,让钢琴真正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良师益友?在从事钢琴启蒙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目前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盲目地追求“快”.
& 浮躁的社会心态所造成家长对孩子的学琴求成心切,盲目追求考级。有的家长要求老师学一年就让孩子考三级,学两年考五级甚至更高。琴童家长相互询问“考几级了”,有的甚至相互攀比,似乎只看考的级数就判断谁的演奏水平高,哪位老师水平好。在这样的心理下钢琴的学生学习态度不踏实,产生了养成了一些错误的练琴习惯,如:有些学生学琴没多久就双手摸谱,于是有些调号的作用常常被忽视,随意更改指法,弹错了音也毫无知觉。不能做到慢弹精弹,毛毛糙糙了事,弹琴的时间不能保证,一周中“两天没练,三天少练,两天狂练”的情形时有发生。有些学生不去注意乐曲的风格,表情、速度、力度等等的要求,死记硬悲,破坏音乐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所以作为教师我觉得首先要让父母了解学琴的目的,学琴是为了用音乐来陶冶孩子的情操,不要盲目地追求考级,这样会造成孩子的基本功不扎实,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思想反而有害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有很多孩子因为专门应付考级而缺乏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枯燥可想而知。耐心和家长沟通后,让他们在心理上对考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它当成一个锻炼现场演奏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大胆地展示自己。
其次,教师在指导时,教会他们规范识谱。对于初学者来说,要强调三个号,即谱号、调号和拍号。年龄小的孩子可以要求他们用铅笔自己圈画出来。根据学习程度教师要合理地渗透一些乐理知识,帮助学生积累。并适当地进行曲式分析,和声分析等,让学生对乐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乐曲的特征,便于学生理解乐曲。还要讲解一般的指法规律,让学生明白指法的重要性,养成规范的读谱习惯。
在练习方法上,我认为在刚开始学习一首新曲时需先慢练,再加速度,最后根据乐曲要求速度弹奏。慢练的目的在于要求学生能综合乐谱上的信息,教准确地弹奏,减少因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弹奏错误,逐步眼培养视奏能力和听辨能力,巩固手型和基本技术。但是往往在这样的要求下,有些学生在第一次回课时就会把曲子弹得慢腾腾,死气沉沉,几乎可以说除了音符和指法以外什么都没有。造成的原因是因为速度太慢会使乐曲性质脱节,在练习过程中只有单音印象,则形不成曲调,留不下深刻的旋律印象,因此总练不熟,影响进度,并造成思想不集中。所以不能为慢而慢,我要求学生上课时一定要把乐曲弹得有自己的想法,慢练是适当降慢速度,还应该弹出乐曲的感觉,否则这样的慢练是达不到练习目的的。
过度强调技术,忽略了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
& 现在有很多年龄很小的孩子学琴,他们长得非常可爱,而且能够弹一些小曲,但当他们表演时却对乐曲无动于衷。有的孩子只是弹出一些干巴巴的音符,有的孩子是慢吞吞、口中念着“一、二、三、空”地弹一些他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的东西,弹错了旋律时不知所措,有的则是每个音都“极认真”地完成把手指抬起来再放下去的任务,有的在弹琴时眼睛四处张望等等。这些都是没有音乐的表现,我认为这样的学习对于儿童来讲是痛苦的、很不利的。
反思我们的教学,孩子在初学时都是充满着对音乐的喜爱和幻想来的,由于我们在教学中的某些要求脱离了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不多久就造成了“三痛苦”的现象。即孩子学得痛苦,家长陪得痛苦,老师教得痛苦。
有时候,我们过度强调了基本功技术和手型的要求,不要求音乐感觉,只要求手指能够站住,指尖有力,这样会让那些年龄小的孩子认为弹琴就是这样枯燥无味的一个个抬指。一旦形成,想要改变这种顽固的概念和习惯需要花费一些力气和时间。儿童的手指大都比较软,如不考虑这个基本的现实情况而强求“有力”必然会造成用手臂推,或靠其他部位帮助用力,甚至靠手指僵硬来达到“有力”的结果。这样的技术要求超出了儿童自然条件所能达到的水准,容易造成手臂和手腕紧张,手臂抖动,而实际的手指未能达到有力。还有些孩子只会机械地抬高手指,造成不能稍快地连弹几个音,就连弹短倚音,也只能弹成,扼杀了音乐的美感。
& 还有的家长叫初学的学生在桌上练手指,而不是接触琴键,结果使一些学生逐渐失去了对音乐的喜爱,造成对弹钢琴丝毫不感到乐趣,只是傻弹。这是极可悲的现象,音乐本是美育的一部分,如此学习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 当然,技术训练并非不重要,正确的方法要反复强练习,并力求使学生能更快掌握。一些纯技术的训练在学习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但不能忽略更重要的音乐方面。
& 比较好的方法是当儿童初次学习钢琴时,就使他生活在生动优美的音乐之中。教师应弹给他听一些熟悉而短小的旋律,例如:演奏常听的儿歌,和他一起随钢琴伴奏唱歌等形式都是易于儿童所接受的,让他们体会钢琴丰富的表现力,并使他听出钢琴可以发出许多不同的音色等等。 可以让他们用手指按出不同音区的音色,在老师的帮助下试着弹一首简短的歌。告诉他们通过学习你也可以很快就能在钢琴上弹出自己喜爱的旋律(尽管他弹的可能是一首很短的旋律)。这样就能让孩子感觉到弹琴的目的就是要把乐曲弹得生动、得意、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 在美好的音乐熏陶下,孩子才能懂得要想发出好听的声音就得手指站起来,就得支撑住手的重量,而不能趴在琴上。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来做“勤快手指哥哥和懒惰手指弟弟”的比较,用手臂放松站好与不站起来所发出的声音比较,启发他们时要有明确的声音要求,再加上技术上的指点,示范弹出应有声音的方法。这样他们通过倾听和模仿,在练习时就有了追求的目标,防止了一味的枯燥练习。
在初学时就要求有乐曲性质、越剧、音乐起伏、声音变化等方面的要求。让学生懂得弹琴和说话、唱歌一样,有呼吸、语气、有句子的长短,无论是活泼、欢快,还是婉转、优美、如诗歌如歌的乐曲,都表现一定的内容,即使是简单的几个音也不是没有意思的。有的声音坚定有利,有的轻捷跳跃……乐句也有肯定及疑问等多种语气。当学生懂得这些以后,就会从他所弹奏的乐曲中找到这些感觉并尽力去表现出来。他们会主动把乐句弹得有内容、有表情乐句有走向,句尾有自然结束感,而绝不会弹成单个声音或把句尾弹成重音。他会懂得几个小乐句合成一个乐段后,就会与音乐向前展的要求,并这样去弹奏而产生整体感觉,把各种不同性质的乐曲都尽可能准确表达出来。例如:弹一首进行曲,如联想到队伍前进,当然就要弹的有精神,节奏鲜明,就不会慢吞吞,软弱无力的弹一些音符。
又如弹一首摇篮曲,可以联想到静静的夜和母亲轻柔的歌声,从而努力去追求温柔、恬静的声音,而不是干涩、生硬、敲击的声音。若是弹一首圆舞曲,应当启发学生向导三拍子的舞曲,要能在所弹的乐声中起舞。如果学生在弹琴时思想中有生动的形象,动人的曲调,想的是表现音乐内,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使他们的学习过程中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音乐。即使是练习音阶也应该有具体要求。如声音饱满、均匀连贯而不生硬、刺耳、忽轻忽重等。总之要避免机械练习,毫无要求。
& 尽管有时由于初学,有些学生一时还掌握不好,达不到要求,但不要急于求成,只要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通过较长时间的磨练,加上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耐心教诲,一定能学到技能,取得成果。
& 我想,许多孩子都是具有很好的乐感,对钢琴是充满兴趣和向往的,这颗心的种子是非常可贵的,作为他们的老师一定要尽心保护它们,发展它们,而不是扼杀。让我们用音乐来浇灌这些幼小的嫩芽,让美妙的音符真正在他们心中绽放。
| &(0) | &(619) | &
日 23:22:34
先进的练琴方法, 是打开进步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练琴的“十六字诀”(分合分合,零整零整,慢快慢快,看背看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 & & 1、分合分合:就是在弹奏新乐曲时,一般要先单手---后双手---再单手---再双手这样的反复多次的练习。分手练习能集中地体会弹奏方法是否正确,也容易注意到乐曲的各个方面。在分手练习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双手弹奏时,运用正确的弹奏方法,尽量把音乐处理得比较完整。对于初学者,要注意左右手的力度层次,一般情况下要突出主旋律。单、双手练习之后,再分手弹奏也很重要,因为通过一段时间的双手练习,对于弹奏方法和乐曲的处理,肯定不会表现全面,所以再次单手练习时,还需要集中注意力,争取更加准确、细致地表现乐曲。对于复调音乐作品,仅仅分手练习还不够,还要进行分声部练习。
& & & 2、零整零整:就是在练琴时,从部分---整体---再部分---再整体地反复多次练习。“零”有两个含义:首先开始练习时,要把乐曲划分为段落,练熟一段才能练下一段,直到练完全曲为止,千万不能从头到尾总是一遍一遍地弹,表面上节省了时间,其实到头来是一无所获再有,就是要针对自己最薄弱的地方有目的地加强训练。之后,再完整地弹奏乐曲。如再发现不足还要集中进行训练,这样反复数次,难点克服了,就意味着你有了长足的进步。
& & & 3、慢快慢快:就是在练习时,按照慢速---快速---再慢速---再快速这一规律进行反复练习慢练既可以纠正技术上的不足,还可以注意到乐谱上的音符、对位、指法、表情记号等。一味地快速练习,会使手变得很僵硬。在弹奏是极容易造成吃音、虚音的毛病。所以,一定要先慢练,等到弹熟后再快速弹奏,之后还要进行更高层次的慢练,之后的慢是为了更好地快。所以你要记住:不会慢练琴就不会弹琴!
& & & 4、看背看背:就是在弹奏乐曲时,通过看谱---背谱---再看谱---再背谱这样反复练习,达到完美表现音乐的目的。看谱演奏能更容易注意乐曲的各个方面,在把乐曲弹奏熟练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表现音乐的更高境界,还需要背谱演奏。一味地看谱,不容易做到音乐的融会贯通;一味地背谱,随着时间的推移,更不容易把音乐表现完美。要反复多次地看谱练习和背谱练习,做到技巧上的准确无误和更好地再现作曲家真实的艺术风格。
[size=4]& & & 只要坚持按照“十六字诀”这种科学的方法练琴,持之以恒,让它成为你良好的练琴习惯,一定会终身受益的。
| &(0) | &(716) | &
日 23:21:25
& 误区之一:练到高级别才请好老师
& & & &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在学琴初期,只要随便找个老师就行了。等练到四、五级以上,再去请专业性较强、水平较高的老师来辅导。其实,这种做法对孩子学琴相当不利。
& & & & 一位从事钢琴教育几十年的钢琴教师十分遗憾地告诉记者,部分有音乐天赋的孩子被父母这样的想法给毁了,他就曾遇到过好几个这样的孩子。本来,这些孩子资质都不错,但由于启蒙老师的专业技术和理论水平较低,给孩子“培养”了一些相对固定甚至顽固的坏习惯,俗称“练歪了”。有经验的钢琴教师都说,教这样的孩子比教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还难。因为要改正他们的这些坏习惯,老师和孩子要付出几倍于从前的努力和汗水。
& & & & 因此,孩子练琴初期不但不能草率了事,反而应更谨慎。
误区之二:孩子练琴越早越好
& & & & 有不少家长认为,要让孩子有出息,就必须让孩子早点练琴,而且越早越好。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不满4岁时就开始为孩子找老师,要求孩子学琴,其实这也是不科学的。
& & & & 记者采访了本市几位钢琴教育资深人士,他们都对这种做法表示了否定。也曾有医学界人士对此做法的科学性予以质疑。根据研究表明,不满4岁或刚刚4岁的孩子,其骨骼尚未发育完全,骨质偏软,长时间的弹奏对孩子的手指骨骼发育会带来过重的负担。
& & & & 这些资深教育者根据自身经验认为,孩子在学前班开始学琴比较合适。因为这时的孩子已经通过两三年的幼儿园集体生活,对自身的行动有了一定的约束力,能坐得下来。而且孩子在学前班学琴,等到上一年级时也不会因功课的突然增多而感到措手不及。因此,这时安排孩子学琴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误区之三:学琴就是为了考级
& & & & 本来,钢琴考级是对钢琴弹奏水平的一种检测手段,而非弹琴的最终目的。但有一些家长却视考级为奋斗目标,深陷于为考级而考级的怪圈不能自拔。不仅消磨了孩子考学琴的兴趣,更阻碍了孩子琴艺的正常进步和发展。
& & & & 急功近利的家长刺激了钢琴教育市场的畸形发展。高额利润令市场引来众多滥竽充数者,有的钢琴老师仅仅是自己会弹十几二十只曲子便开始招生。教学生时,也只着重对孩子考级曲目的辅导,更有甚者一年只教学生弹四五支曲。虽然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也能过级,但基础不扎实,实际能力与考过的级别远远脱节,十分不利于学生琴艺水平的正常提高。
误区之四:跳级越快的孩子越优秀
& & & & 钢琴教学本来应从入门起步,规范化地循序渐进。钢琴(业余)考级也是遵循这一原则提出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按程度深浅进行分级的。但部分家长只将考级作为孩子弹奏水平的唯一标准,盲目鼓动孩子报考与实际能力不相符的级别,甚至跳级。
& & & & 一位在幼儿师范学校从教30来年的教师打了这么一个比方:盲目考级就有如让一个孩子仅上了一年学后,就直接教会他(她)三年级的语文、数学考试题,这样考过之后又赶快接着背五年级的考题,之后再啃初中的考题……以便让孩子能上大学少年班,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令人羡慕的神童。殊不知如此揠苗助长,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损失,这就有如沙地建楼,永远也建不起真正的高楼大厦。
& & & & 有关人士指出,家长让孩子学钢琴,应摒除那些功利色彩,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目的,谨慎从师、适龄而学,不浮夸,不攀比。只有这样才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懂音乐、爱音乐,拥有一定音乐鉴赏力的人!
| &(0) | &(937) | &
日 16:53:28
说到钢琴学习,现在的教育市场极为混乱,教法也五花八门,就像赵晓生先生所感叹的那样:“现在什么人都敢教钢琴了。”而且钢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舶来品,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至于演奏方法也不是从我们国家所发展起来的。最近在论坛里看到很多关于初学钢琴的帖子,以及对于高抬指,节拍器的论述,大家都有不少的看法,所以我想集中说说我的看法,这也是我最近几年对比中国、俄罗斯以及德国的钢琴教育理念,以及我所亲身经历自身钢琴演奏理念的变革之后的一些想法和感慨,希望各位学琴的朋友及老师能从中借鉴我的教训,使各位家长能擦亮眼睛免得花冤枉钱。
& & & 说到钢琴教育一些入门的基本练习,我真是太熟悉了,我从小就是在这个模式里长大和学习的。我以前也没有见识过什么是好的演奏,倒是我很好学,总是看书、看演奏会、参加大师班的学习……说到钢琴教育的入门阶段,大多数老师都以高抬指为第一课,让学生把手腕放低,把手指高抬,用手指尖触键,后来作为老师的我也这么教过我的学生。后来我跟柯央老师学习的时候讨论过高抬指的问题,我也记得我原来用手指敲钢琴的那个样子……老师说,高抬指的大方向都是一样的,只是会有不同的侧重点,练习的方式也是大同小异。从这点上很多老师应该反省一下,如果只知道让学生高抬指,而自己都搞不清楚高抬指的要义和精髓的话,又如何教学生呢!
[size=4]& & & 我觉得现在钢琴教育混乱的根本原因就是这种学术的不统一。跑题了,接着说高抬指,高抬指的方式讲究的就是要保证手型是圆的,然后手指尽量高抬,指尖触键时关节不要塌陷,要用手指的最尖部去触键,手指就像一个锤子一样在不停地敲打着琴键。例如:大家看看凌远老师的小奏鸣曲的教学录像,那些最后进行示范演奏的学生几乎都在敲琴键。老师门要求学生这么练习的理由是加强手指的力量和速度练习,以及跑动时所必须的手指能力。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可是实际上和真正需要练习的高抬指练习有很大的差距:差距一,高抬,到底要多高?我在柯老师那的时候,柯老师也让我进行了一些高抬指练习,但是那是单纯的手指控制练习,把手放松的伸开,抬起的高度大概只有一公分到两公分那么高,而且手要完全放松,练习的时候强调的是大脑对手指的控制能力,借此来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控制能力,而且这个训练可以不在钢琴上,只要是放松的状态下,在桌子上和腿上都可以进行;差距二,力量从哪里来?手指么?首先要说明手指没有多少力量,真正用于演奏的力量是手臂的重量,所以俄罗斯学派都是以手臂的自由落体动作把手臂的重量通过手指落在琴键上,这样即锻炼了手指的支撑能力,又能使手臂放松,因为钢琴演奏的先决条件就是放松,至于手指力量的训练也是要有的,用的也是高抬指,但是是很不同的高抬指,后面会有论述;差距三,怎么触键,咱们的老师门都强调指尖触键,即用手指指肚和指甲连接的部分去触键,可以说是手指的的最前端,其实这个位置触键是错误的,就连中国很多老师都不这么弹,却交给学生要这么弹,很多学生都问老师为什么有些钢琴大师不是这么弹的?这个问题我就问过,可是老师回答,人家以前也是这么练的,只是现在人家弹好了,就自由随意了。只是手型和触键模式只要没有人要改,就永远会保持下去的,触键的正确位置是手指肚的前端,这个位置怎么去衡量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把手很放松的发在钢琴上,当然手要张开一些,(而不是保持什么圆形,各个关节都要鼓出来。)这个时候手指向手心抓,触键的感觉就是把琴键抓住,这个时候手指触键的位置就是正确的位置;这也就道出了差距四,如何训练手指力量,手指用于演奏的力量来自这么一个“抓”字,也就是手指略微抬高,然后用力抓下去,这个抬高完全就是强调手指要独立去触键,而不是用手腕和手臂去把手指压下去。那么现在就形容一下上面提到的自由落体的练习方式,就是把手臂完全落下去,保证手臂手腕的完全放松,最后用手指尖的那个关节抓住琴键,这个时候所形成的声音是最稳定最有共鸣的。所以说钢琴入门的第一课应该是如何放松如何用重量把钢琴弹响。
[size=4]& & & 只要有重量,声音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而且无论弹强弹弱都需要重量的支持。这也就是所谓的重量演奏法。
[size=4]& & & 然后就是好的声音。好的声音是个什么定义呢?很多人都说这和作品的风格有关,其实不然。风格不过是用来装水的瓶子,而水是声音,好的声音是有一个基本特征的,也是有一个合格的底线的,达到这种底线就意味着有良好声音的毛坯了,至于怎么发展就是个人的问题了。好的声音最基本的特征被很多的老师定义为有共鸣,其实这没有错,但是太抽象了。我的老师给我具体的说明了一下,我觉得这是绝对每个人通过倾听都可以感觉得到的,那就是在触键发音以后,这个音还会有一个小小的渐强,这种感觉在立式钢琴上还要差一点,在三角琴上是很明显的。要想达到这个要求,首先是要放松,然后手指发力去抓住琴键,然后放松,不要让手指紧紧的按着琴键不放,只是用重量保证琴键不抬起来即可。大家可以试试,但是最重要的要通过倾听去感受那个小小的渐强,最初找感觉一定要用强去练,这样比较明显,在感受到这个渐强以后可以用不同的力度去练习。
[size=4]& & & 接下来是到底什么是基本功。很多人都强调音阶,手指练习,练习曲,不错这些都是技术上的训练,但是我觉得钢琴家首先是音乐家,训练学生,首先要让他们在音乐上有所学习,对音乐的要素敏感,而不是让他们成为机器。所以我在做了钢琴老师后补的第一课就是基本功。我的老师曾经说我基础极差,就是手指跑得够快……什么是基本功?简而言之就是对于节奏感和耳朵的训练,这是从第一节课就要灌输给学生的东西,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要去听自己弹的东西,对于音程,和弦性质的敏感,以及稳定的节奏感。老实说,我以前很讨厌用节拍器,说来惭愧,因为我从来就没有跟节拍器完全对上去的时候,很多时候自认为自己弹得很有节奏感,其实是自己听不出来而已。这又跟耳朵的训练联系上了,我曾经被老师强迫用节拍器练了半年多,上课老师就先把节拍器打开,让我跟着节拍器读我要弹的作品的节奏,对上了以后,再开始弹,而且要一边弹一边唱谱念节奏,要自己去倾听是不是对上了。在半年多的努力下,我终于都对上了,而且也习惯了开始数最小的拍子,哪怕是一个三十二分音符也要绝对的准确,我觉得这种锻炼是绝对必要的,必须要在自己的心里装上一个准确的节拍器,这样就是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也不会导致音乐在节奏上的抽搐,而且对于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音乐节奏要保证绝对的准确。当然这不是说没有一点自由,但是这个自由是在节奏的限制内。所以说,在老师的琴房里肯定要有节拍器。至于耳朵的训练,我觉得对于小孩子是最重要的,其实每个人在9岁或10岁以前都有可能训练成绝对音高,或是绝对音感,特别是在5岁,孩子的听觉发展高峰期,如果让小孩子多听自己弹的东西,并且引导他们用唱名去唱那些音符,时间长了,他们的这种绝对音感就形成了,而且音乐的所有含义都在声音中,都在听觉里,所以自己都不听的音乐还会有谁去听呢?
[size=4]& & & 最后说说技巧。所谓的技巧,很多人都理解为我的音阶弹得够不够匀,够不够快,我的练习曲弹了多少,我的八度跑得溜不溜,我的手指够不够快。其实上述的这些东西只是技巧的一个层面,只能成为技术,因为这些是通过机械的练习都能达到的东西,但是技巧,是把技术巧妙化,怎么才能巧妙化?就是要融入人的意志在里面。怎么才能把我的意志融化在我的技术中,让我用技术达到我想拥有的音乐呢?***就是两个字:控制。就像上面说的钢琴演奏的先决条件是放松,为什么要放松,就是因为放松了,才能更好的控制。技巧的定义就是控制。霍罗维茨曾经说过一句话:Musik is Emotion,Controlled Emotion。这句话就是因为有了后半句,才成了大师对音乐的经典概括:音乐是激情,有控制的激情。所以控制对于技术而言是技术的延伸,是把技术转变为音乐的必要过程。
[size=4]& & & 那么我们就说说怎么控制技术,怎么控制音色,怎么控制力度。
& & & 刚才说过了,触键是抓,那么如果手指抬高一点点之后抓下去,在手指碰到琴键到发音有一个抓的距离和时间,这就是我们需要做文章的地方。这段距离是一定的,当然每架钢琴会略有不同,那么我们就需要控制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即下键的速度,如果能感受到这个不同的话,就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至于需要什么样的速度变化,就取决于音乐了。
| &(0) | &(338) | &
日 16:51:19
& & & & & & 我试图将我所遇到的学钢琴的种种疑问总结起来,择其善而奉献给各位钢琴爱好者们!有不足之处,请谅解指正!本文以问答方式行文。希望通过我微薄的努力,能让钢琴教育市场日益规范严谨起来,也希望莅临我的空间的虫友们和家长琴童能通过这里的交流将促进虫网的发展! [/size][size=4][color=#ff0000]& & & & 1.为什么人们瞩目于钢琴? [/color]
& & 古往今来,世界上各民族的乐器多至千百种,为什么唯独钢琴成为人们学习的热点?
[font=times]& & & & 这要从钢琴的特点来回答。[/font]
& & 任何乐器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这长处和短处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而各自的特点,又决定了其存在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乐器都是平等的不可代替的,都有存在的理由。
[size=4]& & 那么,钢琴的特点是什么呢?
[font=arial][color=#000000]& & & ([/font]1)音域宽广。现代钢琴一般都有88个琴键,也就是从大字二组的A到小字五组的c的全部半音。有些钢琴的低音区还有比大字二组的A更低的若干琴键。这样宽广的音域,只有管风琴可与其相比,超出了任何其他乐器。 [/color]
& (2)音量变化幅度巨大。音量是指声音的强度、力度。钢琴既可发出十分微弱、人耳刚刚能听见的弱音(ppp),也可发出宏亮有力、震撼人心的强音(fff),以及处于极弱极强两者之间的各个力度层次的声音。并且,这些不同的力度都是可以随钢琴家的心之所欲弹出的,这又使钢琴胜过包括管风琴在内的所有单件乐器。
[/font][font=宋体]& (3)最理想的多声乐器。由于钢琴使用十二平均律,使音乐的转调、复调、和声获得极大的自由。钢琴家借助踏板的作用,用他们经过训练的双手,可以在钢琴上弹奏出无限丰富的不同音的纵向、立体组合。手风琴、吉他也是多声乐器,但是他们在乐音组合的多种可能性上,却远逊于钢琴。
& 多声,即多声思维。多声思维,使音乐从单线条的变成多线条复合的,平面的变成为立体的,单色的变成为多色的,这就是钢琴具备的任何单个乐器都无法与其相比的表现无限丰富的艺术内容的可能性。
& (4)凭着以上三点,使钢琴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完整的音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曲家们绝妙的音乐思维可以自由地纵横驰骋。有人说,一滴水能够映照出整个世界,我们更可以说,一架钢琴,无须与任何其他乐器合作,就可以容纳入人类精神的宇宙。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伟大作曲家都是钢琴家,都谱写钢琴曲?为什么钢琴曲是所有乐器独奏曲中数量最大的?道理就在这点上。
& (5)钢琴又是相对普及的乐器。虽说钢琴属于贵重物品,但对今天的许多人来说,都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相比之下,管风琴则从来不是家庭个人可以私有之物。所以尽管管风琴具有某些可以与钢琴匹敌的功能,却永远不能像钢琴那样进入千家万户。
& & & (6)如果抛开高级程度,只讲入门阶段的话,钢琴还是个相对容易学的乐器。通常不用多久,初学者即可弹奏出完整、立体、多声的钢琴小曲来。
[font=宋体]& & 将以上特点--也是优点集合在一起,就使钢琴成为一件独一无二的、唯一被称为“乐器之王”的乐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钢琴也有他的弱点。首先他的声音带有某些抽象性,独立的听一个音,钢琴的声音是相对单调的,而且发声后随即发生减弱,在高音区,声音消失得更快。其次,钢琴不能随便移动,更不能随身携带。这都是钢琴不如许多乐器的短处。
& & 虽然有这些弱点,但与这些优点相比,毕竟是次要的。所以当人们要追求高级的音乐文化时,还是把目光投向了钢琴。
[size=4]& & & & 2.学钢琴有什么意义?如果达不到很高的程度,也有意义吗?
& & 在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的业余时间本来就有限,有要投入不小的精力、物力和财务和学钢琴,这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 & & & 学钢琴的意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许许多多,如果用最概括的语言表达,那就是:提高人的素质。
[font=宋体]& & 3、为什么学习弹钢琴就会提高人的素质?
& & & & 由于钢琴是最理想的、又是相对普及的和声乐器,于是,开始是欧洲,后来又不限于欧洲的专业作曲家们,为钢琴写下了数不尽的各种各样各式各类的钢琴独奏曲。任何一件乐器,都没有像钢琴拥有那么多的独奏曲。在众多的钢琴独奏曲中,包含有巨大数量的属于人类最杰出创造之列的优秀之作,这是一笔无价的、具有永恒魅力的精神财富。学习弹钢琴,就能够亲身接触、直接偏爱这笔财富。
& & 诚然,人们都在追求物质财富。但是精神财富也是财富,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更珍贵的财富。有谁会不愿意增加它呢?
& & 大家知道,物质财富的增加,不一定必然使人变得高尚。与物质财富不同,精神财富的增加,财必然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高级的钢琴艺术,会使人心胸宽广,视野开阔,升华人的精神世界,激励人们用文明、道德的方式追求美好的事物。这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
& & 有人会问,我不用自己学钢琴,通过录音、录像、磁带、唱片等音像制品以及音乐会、电视节目,多听别人弹琴,不是同样可以享用这些财富吗?其实并不相同,这就如同一个人观赏旅游胜地的照片(或录像等等)与亲身去那里旅游,他的感受与体验并不相同一样。自然,没有条件去某地旅游,看看那里的图片,也是件好事;但是有条件的话,有谁不想亲自去实地看看呢?同样,实在没有条件学钢琴,能多听别人弹琴,不失为一桩美事。但是,那些有幸学钢琴并达到相当深度的人,毕竟能够在亲手练习和弹奏那些经典钢琴曲的过程中,对其中的高尚情趣、非凡的智慧和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的境界,有更深切的感受和领悟。
[size=4]& & 钢琴大师霍夫曼说过:
& & & & & & “……当钢琴家忘却尘世单独地面对他的乐器时,他能够与内心最深处的和最高尚的自我交谈……这种精神财富是不能用金钱购买也不能用暴力强夺的。”&
[size=4]& & 也有人会问:如果达不到很高的程度,学习钢琴也有意义吗?&
& & 有,而且很大。
[color=#006666]& & 因为钢琴本身就像一所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就如同进了音乐学校一样。而且,这还是一所完整的音乐学校。因为这里学到的,将不是单一的、某一侧面的音乐知识;而是要学到构成音乐艺术的所有最主要的基本原素,理解音乐思维所应用的语汇、语言和语法。这里有旋律知识、和声知识、复调知识、典体知识和音乐史等知识,还有音乐形象、音乐内容、音乐意境和音乐风格等音乐美学知识;也有这所有的方方面面如何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知识。实际上,在钢琴学习中学到的,将不只是钢琴,而是全面提高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思维力。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无论对于我们自己弹奏的作品,还是别人演奏的作品,乃至室内乐、交响乐等非钢琴的音乐作品,都会有更高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
& & 钢琴学习还有两个特点。首先,钢琴的练习和演奏都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听觉的专注、敏感、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积极活动,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在这生动的动态系统中持久的锻炼,必然对人的生理、心理和思维的健康成长产生有益的影响。其次,演奏钢琴需要相对熟练的技术、技巧。掌握技术、技巧,需要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气。所以,钢琴学习对于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品质,以及踏实、严谨、科学的作风,都有良好的作用。这两个特点带来的结果,就是人的整体能力的提高。
& & 我们假定有两个人,有相同的学历、经历、从事同样(非音乐)的工作。但是其中一位可以弹奏肖邦的《叙事曲》。另一位没学过钢琴,很可能,前者思考和处理事物的角度、方法、视野和境界,都高于后者,他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 & 我们已经发现,在我们周围学习钢琴的中小学生中间,那些钢琴弹得好的,往往也同时是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
[color=#006666]& & 还可列举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例。人们常说那里平均几个人就有一辆汽车,我们未曾注意到,这些国家也是平均几个人就有一台钢琴的,可见,钢琴文化的普及程序与社会经济发达程度,是成正比的。
& & 学习钢琴的意义,恐怕还不止这些,前苏联著名钢琴教育家、演奏家涅家兹教授曾表示,如果能由他决定的话,钢琴应当是每个中学生的必修课。的确,如果有可能,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学学钢琴的话,那必定会推动建设一个真正文明的、有文化的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color=#ff0000][/font][/color]
[color=#ff0000][font=times]& & & & 4.钢琴是外国乐器,为什么中国人要学? [/color]
& & 钢琴是外国乐器,钢琴曲大多数也是外国乐曲,为什么中国人要学?
& & 这是从音乐文化的民族性的角度提出的问题,所以我们也从这个角度稍予讨论。
& & 到目前,到此刻,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钢琴的确还是件西方乐器。我们接触的钢琴音乐资料(包括乐曲和练习曲)也大多数是外国的。这是不是在音乐文化上忽略了民族属性,甚至忽略了民族自尊心呢?
& & 诚然,任何人立志学好中国名族乐器,都应当受到支持和鼓励。同时,一个人要学钢琴,也应受到欢迎。钢琴是一件相当完美、具有巨大而又丰富的艺术功能的乐器。像这种于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晶,虽然产生于西方,但同时也是全人类智慧的产物。就拿钢琴应用的十二平均律来说,就是中国明代记载最早。所以,钢琴既是西方民族的,同时又超越民族界限而属于全人类。
& & 对优秀的钢琴音乐,也应持同样的观点。肖邦的音乐,既是波兰的,同时也是全人类的。不然,就不会有世界音乐名人了。
[color=#006666]& & 在这点上,我们的视野应开阔一些,胸怀应宽广一些,不必总是顾虑这是“人家的”,不是我们的。
[color=#006666]& & 其次,放眼未来,钢琴难道就永远是外国乐器吗?中国音乐文化之博大精深,就不能把它吸收为自己的吗?中国乐器中,有许多原来都不是汉族的。但今天的汉族人也都视其为自己的民族乐器。扬琴,原来并不是中国的,但现在我们都把它当作我们的民族乐器。将来,中国人普遍拥有钢琴了,演奏水平普遍提高了,优秀的中国钢琴曲也大量产生了,那时,中国人还会觉得钢琴是外国的东西吗?
& & 事实上,我们是正处在钢琴从不完全过渡到完全成为中国的这一历史时期。当代中国人学钢琴,一方面是接受人类优秀的音乐文化,同时也是在加速钢琴最终完全成为中国的这一历史进程。
[color=#ff0000]& & & & 5.钢琴的业余学习和专业学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color]
& & & & 在一些人的头脑里,以为既然是“业余”,似乎一切都可以不那么正规。于是,不符合规范的触键,不准确的节奏,不正确的分句,不好听的音色,不好的音乐表现等等,以为都是可以原谅、可以允许的了。他们往往把所有不正确的弹奏和不严格的教学“都用业余”二字掩饰过去。仿佛存在一种钢琴的“业余弹奏法”和“业余弹奏教学法”一样。
& & 这都是有害的误解。误解的根源在于把“业余”二字与弹奏的教学法联系起来了。
& & 其实,所谓“业余”也有指时间上是在业余时间里学习钢琴这层涵义,但主要还是指职业上,是种不以演奏钢琴为主要职业目标的学习。至于钢琴的弹法和教法并不能因为是在业余时间里进行而有根本性质的改变。在钢琴艺术的技术技巧、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基本概念、观念、原则、原理、规律上,只有科学与不够科学、正确与不够正确的区别,并无专业与业余之分。正如一位医生在业余时间里给人治病,同样要准确诊断、对症下药一样。业余学生应当明确,并不存在钢琴的业余弹法与学法。相反,应当树立起这样的观念,那就是,一位业余学生弹好一首小曲,与一位钢琴家弹好一首大曲,就其面对的技术、技巧与音乐的艺术表现的诸多关系来说,在艺术规律、艺术真理上,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正因为如此,“业余钢琴比赛”、“业余钢琴考级”,才都要由真正的专家担任评委和主考人。
& & 当然,业余学生最后能达到的钢琴弹奏程度,所学曲目的广度、深度,弹奏的精致度、完美度等方面,与专业学生在规格、标准上肯定是会有区别的。其中,程度的差别最为明显。一般来说,大多数业余学生不能达到专业学生那么高的程度。但是,在他们所能达到的某级程度上,必须坚持艺术、技术的基本要求。虽然这个要求的标准也有一个浮动幅度,但不能越过低限。过低,就不成其为钢琴艺术了。
& & 总之,钢琴学习的业余与专业,有量的不同,但钢琴艺术的本质并没有什么区别。不少业余学习者对这点认识不清,一开始就从质上降低标准,致使学了多年,收效甚微。这正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若取法乎下呢……
| &(0) | &(946) | &
日 19:24:04
& & & 将古典与现代流行风格融合在一起而获得成功的艺人,我记忆里第一个冒出的的人就是陈美,不仅是她的曲目,她还将电子小提琴这个概念第一次送到我的脑海里。尽管很多古典发烧友对此嗤之以鼻,但是陈美在流行乐界获得的成功,以及带动古典音乐回归的功劳都是毋庸置疑的。随后又有一组“古典辣妹”出现,再次把小提琴的魅力展现给了流行音乐爱好者们。到了马克西姆(全名Maksim Mrvica),古典钢琴又一次和流行音乐嫁接在一起。     说到流行钢琴,很多人印象里第一个念头就是理查德.克莱德曼,他以浪漫钢琴王子的形象辉煌多年,然而他的钢琴技艺其实并非多么高明,事实是,正因为其钢琴技艺上的局限才使他走上了流行钢琴演奏者的道路——当然他是成功的。那么马克西姆呢?他绝对不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翻版,如果要在乐界找一个相似的人,我选择肯尼基。
  肯尼基是个有着非常高超的萨克斯演奏技巧,但是却致力于创作演奏流行乐曲的音乐家。即便如此,他演奏的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中,四处都暗藏着高深的演奏功力,他的现场表演更容易让人明白这点。马克西姆在钢琴上的造诣也许不如肯尼基之于萨克斯,但是他的技巧已经足够称的上为优秀的钢琴家——而不是退而求其次的浪漫钢琴王子。
  从他的外表看,大概没人会相信这是一个古典钢琴演奏者,身高近2米,有着典型东欧男人魅力的俊秀脸旁,染发,一身休闲劲装,加上耳环项链,瞧上去倒象个偶像流行男歌手。但是他弹钢琴前要冥想很长时间,然后坐在钢琴前如行云流水般敲击琴键,直到这时,人们才能把对他的外观印象抛诸脑后——钢琴前的马克西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演奏家。
  他……
  来自克罗地亚的明星
  当马克西姆出版了一张演奏克罗地亚当代古典钢琴曲目的专辑时,他并没料到以后的成功。他当时认为这张专辑大概只能卖上几张就呆在货架等着积满灰尘,就象其他不成功的专辑一样。结果是,这张CD成为了克罗地亚历史上卖的最畅销的古典音乐专辑之一,并让他获得四项Porin音乐奖(克罗地亚自己的格莱美),其中包括最佳古典专辑奖项。同时他也被邀请到颁奖典礼上表演——这是个很难得的荣耀,因为古典音乐家一般是不会被邀请到现场表演的,也许这该归功于他演奏的那首充满情感的“男爵夫人之舞”(The Dance of the Baroness)。
   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马克西姆认为是他演奏时的热情,以及将古典音乐融合新的元素感染了年轻的乐迷。他穿着很时尚的,好象被切过好几刀的无袖衫,他既在正式的剧院演出,也在布置了大屏幕,打着激光灯的舞台弹奏。最重要的是,他坚信音乐本身的力量能够震撼到每个人。这个信念支持着他还默默无名时,在克罗地亚一个小镇上张贴自己演奏会的海报;这个信念支持着他当克罗地亚爆发,却依然在学校地下室练习钢琴——直到这个信念支持着他获得了如此的成功。
  马克西姆受过非常严格的钢琴训练。他出生于1975年,家乡是在亚德里亚海岸一个名叫希贝尼克的小镇。他9岁开始练习钢琴(第一次公开表演也是在这年),仅仅三年后,他就和交响乐团一起合作表演海顿(奥地利作曲家)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1990年,战争爆发,在他居住的小镇上,每天都有上千颗手榴弹爆炸,但是他和他的导师玛利亚.塞克索(Marija Sekso)都坚决的认为应该继续进行音乐学习。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中,支持马克西姆的就是他的钢琴。尽管当时环境如此恶劣,他还是在萨格勒步(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城市)获得了生涯中第一个比赛大奖,至今他都认为那是他最重要的一个奖项,而且“那是我演奏生涯中最美妙的时刻。”
  随后他在瓦拉基米尔.卡潘教授(Vladimir Krpan,意大利著名钢琴演奏家米凯兰杰里的弟子)的教导下在萨格勒步音乐学院度过5年时光,接着又在布达佩斯著名的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这段时间(1999年)他获得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赛头奖。2000年他定居巴黎,受业于伊格.拉斯科(Igor Lazko),2001年他赢得巴黎庞拓斯钢琴大赛首奖。
   他的生涯从此转变,等他回到克罗地亚后顿时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有数不清的电视节目和访谈等着他。然后他录制了开头我们提到的那张专辑《Gestures》。他在萨格勒布市拥有2000个席位的利辛斯基音乐厅(Lisinski Hall)举行的演奏会景况让人叹为观止,舞台布景包括镭射灯,干冰和巨大的电视墙,而观众人数中有一半都低于30岁。马克西姆说:“我总是想尝试些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但是这只是为了营造出一个让人激动的气氛,等我开始弹钢琴时,镭射灯就得停下来,我不想有任何东西干扰我的演奏,以及听我演奏的观众。”演奏会后半段,他关掉了所有的镭射灯,电视墙等花哨的东西,换上正装,然后演奏俄罗斯鬼才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我可不想给那些评论家们逮着把柄来数落我!”说到这里,他哈哈大笑。
  很快他受到了克罗地亚音乐才子Tonci Huljic(为古典辣妹做过很多曲子)的注意,并将他介绍给音乐制作人/经纪人梅尔.布什(Mel Bush,也是陈美的经纪人),当时梅尔已经在开始寻找一个年轻有为的钢琴家,结果马克西姆的才华让他赞叹不已,随即签约,并由EMI古典部制作发行新专辑——我们现在所熟悉的《Piano Player》(钢琴玩家)。
[size=3]《钢琴玩家》
  《Piano Player》专辑制作完成后,公司做宣传的方向首先选在了市场潜力巨大的远东地区。他先后在'600')this.width='600';" border="0" />台湾,香港,韩国,日本等地做宣传,后来又到内地,并作为嘉宾参加了CCTV-MTV音乐盛典。这张专辑的影响好象旋风一般,可以说选择远东地区做为宣传头站是获得了成功。现在我们好好审视一下这张融合了现代流行因素与古典音乐为一体的跨界专辑。
  第一首,就是国内古典乐迷,甚至说即便是不常听古典的人都很熟悉的“野蜂飞舞”(Flight of the Bumble-Bee)。此曲原作者是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他的歌剧《萨尔丹沙皇的故事》中的幕间曲,音乐描写的是王子变成了一只野蜂,不停的飞舞,追叮他所厌恶的人。这是首欢快,节奏简练的小品。看过电影《闪亮的风采》(Shine)的人一定记得大卫叼着烟,手指飞快的演奏这首曲目,震惊了当时酒馆里的每个人。即便是不爱听或者没听过古典钢琴的人,也都很容易从这首速度飞快的小品中一窥古典音乐的魅力。专辑中该音乐做为第一首,无疑就是先声夺人,给听众一个良好的开头印象。改编的“野蜂飞舞”配上了舞曲的节奏,感觉倒也不过不失,互相没什么坏的影响,同时由于这是一首小品,时间不长,于是第一首曲目中还混合了整张专辑其他精彩的部分,最后再以“野蜂飞舞”结束,做为介绍整张专辑,提起听众的欣赏欲望,制作方倒是动了不少脑筋。
  第二首,葛利格钢琴变奏曲(Grieg: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是挪威著名音乐家爱德华·哈格吕普·葛利格生前唯一完成的一部协奏曲,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此曲年代久远,是葛利格早期最重要的一系列作品之一,完成于1868年,随后这部作品成为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中,最常被演奏的协奏曲。该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和谐,充满了幻想色彩。专辑中的这首曲子更加舞曲化,电子键盘的开头很有经典舞曲的氛围,这里伴奏交响乐团,电声乐器与马克西姆的钢琴结合的很好,由于曲目本身旋律就非常好,节奏也很轻快,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愉快。
   第三首到了该专辑的主打曲,“出埃及记”(Exodus)。关于原曲最熟悉的出处自然就是同名电影配乐了,不过电影中“出埃及记”讲的可不是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法老奴役的故事,但也和犹太人有关,是讲述以色列建国的辛酸历史。本曲其实也不是就出自这个电影,原本就是演奏曲,加了词就做了电影。该曲目气势宏大,雄壮,很有悲壮的历史感,熟悉欧美老流行经典的乐迷肯定不陌生。要说做为本专辑主打,该作真是足够气魄,只是改编曲给配上了典型的Hip Hop节奏,本来悲壮的氛围给弄的淡化了不少,本人并不很欣赏这种改编风格,但是单就动听,不考虑什么别的因素,倒也合格。
  第四首“克劳汀幻想曲”(Claudine)是Tonci Huljic创作的曲目,是一首典型的浪漫钢琴作品,听上去好象跟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东西相差无几,既然是“钢琴玩家”,那么除了古典,也来点甜密的情歌不算什么坏事,流行乐迷估计会很对胃口。第五首“Wonderland”(新乐园)也是Tonci Huljic的作品,风格变的大气了点,不过听起来好象还是克莱德曼在演奏。
  第五首,“亨德尔的萨拉班德”(Handel's Sarabande),这是出生于德国的英籍音乐家乔治.弗雷德里西.亨德尔的一出歌剧《萨拉班德》的主题,同时Sarabande也是古典曲种之一,是一种交际场合的舞曲,源于波斯,十六世纪末传入法国后演变为节奏缓慢庄重的风格。本曲听起来一般,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不过段落的安排倒是不错,节奏依然为舞曲。
  第六首是俄罗斯传奇音乐家拉赫曼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曲目,钢琴部分的难度比较大。主题采用了意大利伟大的音乐家,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尼科洛.帕格尼尼常采用的一些习惯,其中也有莫扎特《安魂曲》的一些旋律。这个曲子讲述了许多帕格尼尼的传奇,比如与恶魔交易,比如他爱的女人,比如他在教堂碰到的麻烦,最后全被他克服掉。音乐时而优美,时而热情,整体的效果非常吸引人。面对如此著名的曲目,专辑中没有做什么大的改编,基本沿袭原曲的变化,顶多就是配了些流行节奏,甚至可以忽略不记,正好让听众专注于本曲目的精彩。
  接下来的“汉娜的眼睛”(Hana's Eyes)又是Tonci Huljic的作品,制作的非常动听,曲调带点幽幽的哀怨,女声的和声烘托出了悠远的气氛,非常适合小女生来听,也许以后会作为浪漫经典被时常演奏。
   在淡淡的悲哀中,下面紧跟着就是萧邦著名的“C大调革命练习曲”(Chopin's ‘Revolutionary’ Etude in C minor)。萧邦创作的一系列练习曲都非常出色,而这首“革命”更是个中翘楚。1830年11月,波兰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华沙革命,远在他乡的萧邦因为不能回国一起与祖国人民战斗而感到激愤,十个月后革命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更使萧邦感到义愤填膺,同时又对自己不能出力而感到悔恨万分,于是他把全部的感情都溶入了这首练习曲中。整个曲目都始终贯穿着愤怒激越与悲痛欲绝的气氛,气势逼人,由于作品的风格非常强烈,所以改编也不大,除了鸡肋般的加上了舞曲节奏的鼓点,主要的风格体现还都是在钢琴上面。这也是古典作品的一大特色,尽管有时候很好与流行元素配合,但是独特的个性依然无法被流行元素所掩盖。
  下面两首又是Tonci Huljic的作品。先是“古巴”(Cubana),前一首曲目的激情依然继续了下来,不过风格换成了拉丁派的热情,原创曲目就能更多的考虑和其他元素的配合,就不会显得多余或者不合拍,幸好整张专辑除了“野蜂飞舞”我认为编排的有点失败以外,其他都没出现过头重脚轻的情况。然后是“克罗地亚狂想曲”(Croatian Rhapsody),是一首很有点气势的作品,Tonci Huljic做这种流行味道浓厚的曲目很拿手。
   接下来的“男爵夫人之舞”(Dance of the Baroness)则是出自另一位克罗地亚钢琴家弗拉诺.帕拉奇(Frano Parac)之手,生于1948年,拿过很多奖项,78年起在萨格勒布音乐学院带课。本人非常喜欢这首曲子,这也是专辑中唯一一首纯钢琴演奏曲目,完全没有其他配器在里面,可以彻底的享受一下钢琴的魅力。这首曲子贯穿着华丽与莫明的悲哀,快结尾时的一段音调听上去好象舞者轰然倒地一样,整个曲子不长但是结构严谨,虽然变化不多,但是营造出的氛围非常好。作为压轴曲目,本作大概纯粹是为了展现马克西姆的演奏技巧罢了,不过这没有影响到曲目的优秀。
  最后的“古巴,古巴”(Cubana,Cubana)是作为附加曲目出现的,是专辑中“古巴”的重新混音版。
  以上评论牵涉到古典曲目做了比较大量的介绍,是为了给不熟悉古典的乐迷增加更多欣赏的乐趣,带着这些有趣的背景来重新欣赏马克西姆的演奏,一定能有更多的感触。
  传播古典音乐
  专辑很快就要在欧洲地区上市,随后也肯定会往美国发展。整张专辑中其实包容了很多流行风格,目的就是能达到“跨界”的效果。当问到马克西姆对这张专辑的期望时,我们以他的回答作为本文的结束:
  “首先这没有关于钱的问题,我开古典演奏会以及巡演挣到的钱已经足够多了。这张专辑所力图表现的就是关于突破与实验的问题。我总是想尝试些新的,不同的东西。我所衷心希望的就是能把古典音乐传播给所以年龄段的,更多的听众。这是我的梦想。”
| &(0) | &(983) | &
日 19:13:11
   1、 早上不想去上班的时候
   马斯奈: 泰伊思暝想曲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天方夜谭组曲
   德弗夏克: 幽默曲
   莫扎特: 嬉游曲(k136)
   2、下班后不想回家的时候
   圣桑: 天鹅(选「动物狂欢节」组曲)
   贝多芬: f大调浪漫曲
   韩德尔: 「弥赛亚」之「哈利路亚」
   3、给上司责骂而情绪低落的时候
   罗德里格: 阿兰费兹吉他协奏曲第二乐章
   克莱斯勒: 美丽的罗斯玛琳
   莫扎特: 第21号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韦瓦尔第: 调和的灵感
   马斯奈: 泰伊思暝想曲
   4、 工作效率不佳,而没有自信的时候
   霍斯特: 木星(选自「行星组曲」)
   海顿: 「皇帝」第二乐章
   柴可夫斯基:  花之圆舞曲(选自「胡桃钳」芭蕾组曲)
   艾尔加: 威风凛凛进行曲
   5、 情绪低落,而人际关系不顺的时候
   萨拉萨迪: 流浪者之歌
   艾伯塔诺尼: 慢板
   贝多芬: 爱格蒙序曲
   比才: 斗牛进行曲
   6、 心理焦急,而精神无法集中的时候
   柴可夫斯基: 斯拉夫进行曲
   西贝流士: 芬兰颂
   贝多芬: 「 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
   巴赫: 第二号「布兰登堡协奏曲」
   7、 心理不安,而不能入睡的时候
   德弗夏克: 「新世界」交曲第二乐章
   舒伯特: 小夜曲
   巴赫: g弦上之歌
   舒曼: 梦幻曲
   8、工作不顺,而沮丧抑郁的时候
   贝多芬: 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 「热情」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 单 管协奏曲(k622)
   韩德尔: 席巴女王之进场
   9、 当职业妇女,工作家庭两头烦忙,心中快要燃烧起来的时候
   莫扎特: 第40号交响曲(k550)
   巴赫: 第2号「管弦乐组曲」
   韩德尔: 水上音乐组曲
   巴赫: 第5号「布兰登堡协奏曲」
   10、 这样听,就能消除紧张
   韦瓦尔第: 「四季」小提琴协奏曲
   肖邦: 第1号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莫扎特: 单 管协奏曲(k622)
   巴赫: g弦上之歌
   11、 会产生旺盛的食欲
   约翰.史特劳斯: 「蓝色多恼河」圆舞曲
   莫扎特: 嬉游曲(k334)
   海顿: 「时钟」交响曲第二乐章
   12、奇怪,今天的酒,味道特别好
   肖邦: 风的妖精
   莫扎特: 第一号长笛四重奏
   Ralph Vaughan Williams:绿袖子幻想曲
   多普勒: 匈牙利田园幻想曲
   13、 早上起床,要让今天非常清醒的时候
   德彪西: 「梦」钢琴奏鸣曲
   德彪西: 棕发少女
   莫扎特: 第21号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k467)
   德弗夏克: 幽默曲
   约翰.史特劳斯: 「蓝色多恼河」圆舞曲
   葛利格: 清晨
   14、 要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持续力的时候
   约翰.史特劳斯: 「春之声」圆舞曲
   柴可夫斯基: 「天鹅湖」芭蕾组曲第一幕
   雷哈尔: 「风流寡妇」圆舞曲
   15、 激发潜能,要拿「创意」和「灵感」的时候
   莫扎特: 长笛与竖琴协奏曲第二乐章(k299)
   穆索尔斯基: 荒山之夜
   肖邦: f小调幻想曲(作品49)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海洋与辛巴达的船
   16、把自己改造成明朗的性格
   罗尼西: 「威廉泰尔」序曲
   韦伯: 邀舞
   苏佩: 轻骑兵进行曲
   李斯特: 第2号「匈牙利狂想曲」
   17、高层领导者,要听这种音乐来创造领导魅力
   罗尼西: 「威廉泰尔」序曲
   马勒: 「巨人」交响曲
   贝多芬: 艾格蒙顿序曲
   18、 过度紧张的人,休息一下如何?
   柴可夫斯基: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门德尔颂: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莫扎特: 第21号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k467)
   19、背景音乐,让你驾驶安全、舒适并防止车祸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天方夜谭」组曲
   古诺: 圣母颂
   (行车顺利时)
   德弗夏克: 幽默曲
   舒伯特: 乐兴之时
   (在高速公路时)
   韦瓦尔第: 「调和的灵感」小提琴协奏曲
   莫扎特: 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20、 能让一家人和乐融融的背景音乐
   莫扎特: 「费加洛婚礼」序曲
   奥芬巴赫: 船歌
   约翰.史特劳斯: 安娜波卡舞曲
   夏布里耶: 西班牙狂想曲
| &(0) | &(677) | &
日 21:01:03
& & & 许多人喜欢钢琴:有人喜欢钢琴那恬静的声音,它使人仿佛置身云雾中;有人喜欢钢琴的铿锵有力的声音,它使人充满力量……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西方神奇的钢琴家,他在钢琴界有着“钢琴圣手”的地位。他是Maksim(马克西姆·迈可森)
  刚接触到他的音乐时,就感觉他把现代与古典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不得不说马克西姆的音乐是最具现代感的跨类音乐,不再将音乐传统严格地定律在某一范围内。他演奏的是古典音乐的曲目,但表现的不是古典音乐,演奏方式和内在感觉都是一种现代音乐的气质风范。其中尤以根据里姆斯基·克萨克夫改编的最为旋律化,在听到这样的音乐响起时,会感受到他指尖跑动的速率和身心所迸发出的激情,似乎全身的每一个脉搏都有种律动感。马克西姆与时代步伐结合得相当紧密,他的弹奏风格别具一格,与以往我们对钢琴演奏的理解完全不同,从他演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四射的激情、澎湃的热力和那种无处不在的节奏感,难怪被称作为“钢琴界的瑞奇·马丁”。 酷、帅形象、时尚服饰引领潮流 追求时尚、动感、魅力是现代每一个都市人的生活内容,马克西姆可以说将这种前卫个性化的潮流发挥到了极致,是真正完美的统一。
  在我听他的曲子中,有四首我最想推荐给大家:
纵使有千万次挫折 也是成功的垫脚石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时,有一种相“闻”恨晚的感觉。我完全置身于这豪壮的声音中了。想起摩西的壮举(据《圣经》中《出埃及记》记载,摩西率领以色列人从埃及返回自己的故乡),其中的艰难困阻......这样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首曲子虽说有宗教的色彩,但这磅礴的气势与振奋人心的旋律,已经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围,以至现在都被各界的人们称赞。(据说抗震救灾晚会时还多次用到此曲)
沙漠中的比赛 与死神的赛跑
  这首曲子是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其实我也没看过),它简直就是《Exodus》的姊妹篇,所要表达的思想几乎和《Exodus》一样,但是在旋律上更加有欣赏性。如果说《Exodus》是一场戏,那么《Desert Skies》就是一场交响乐。
  一开始,只有钢琴独奏,哀转久绝,仿佛迷失在沙漠里的旅行者最绝望时的心声。而接着,就像得到了坚定的信念,从没腿的沙子里爬出来,一步步向前走着。到了后来,便开始奔跑起来(这一段非常典型,特别是1:40到1:57之间,进行了17次钢琴的变奏,可谓画龙点睛)。
  最后就像找到了绿洲,以宏大的奏鸣结束。
新世纪的曙光 希望的音符
  这首歌,名字虽然叫《间奏曲》,但是不是传统的歌剧小品,而是将现代都市化的节奏融入其中,听着这曲子,就像每天清晨起来,开始全新的丰富多彩的一天!
任何事都可以改变 唯独人的情感
  这首曲子的名字很奇怪,我查了好多网站资料才查到翻译;题记也很奇怪,这跟海蛇庙有什么关系?这曲子我一开始第一次听,很反感,调儿奇奇怪怪的......但后来仔细品味了一下,顿时觉得这太神奇了。对于这首歌,很多人看法不一样,我在这里发表一下我的意见:但凡艺术形式,都有它所要表达的情感。神奇的是,我居然琢磨不出这首歌想表达什么......人生百态?喜怒哀乐?乐极生悲?......
  这首歌一下子让我明白了人的情感是任何科学都无法测量的,包括人自己......
————————————————————————————————————
最后献给大家他的一个MV,是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所作。
《Olympic Dream》
| &(0) | &(914) | &
日 20:46:32
'600')this.width='600';" border="0" />
不打不骂的10大管教妙法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育儿高手。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如果您从小就没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体验,现在又很难去思考应该如何对待孩子,那么请参考一下程桂英老师提出的10个方法。当您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不妨用这些方法来取代打骂的教养方式。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据程桂英老师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 &(0) | &(283) | &
日 11:02:01
好文不厌百回读。周国平先生的这篇教育短文,常读常新。 &
&教育的七条箴言&周国平&
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却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们即使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广阔的而非狭隘的——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
  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长大***”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肯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她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
  第三条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
  第四条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的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
  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但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我赞成约翰·亨利的看法:对于受过基础教育的聪明学生来说,大学里不妨既无老师也不考试,任他们在图书馆里自由地涉猎。我要和萧伯纳一起叹息: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 &
  第五条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 &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白受了教育。 &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
  第六条箴言: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的熏陶。大师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正如怀特海所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的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否则大学就不必存在。 &
  林语堂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理想大学应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字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他强调:“吃饭所”不是比方,这些大师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请他们住在校园里,使学生得以与其交流接触,受其熏陶。比如牛津、剑桥的大教授,抽着烟斗闲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烟熏”了出来。 &
  今天的大学争相标榜所谓“世界一流大学”,还拟订了种种硬指标。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最硬的指标是教师,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大学。否则,校舍再大,楼房再气派,设备再先进,全都白搭。 &
  第七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
  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他强调:教师爱学生应该胜于爱国家和教会。针对今日的情况,我要补充一句:更应该胜于爱金钱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师恰恰是以名利为唯一目的,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作获取名利的手段。 &
  教师个人是否爱学生,取决于这个教师的品德。要使学校中多数教师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则必须建立以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体制。把学生当作手段的行径之所以大量得逞,重要原因是教师权力过大,手握决定学生升级毕业之大权。所以,我赞同爱因斯坦的建议:给教师使用强制措施的权力应该尽可能少,使学生对其尊敬的唯一来源是他的人性和理智品质。与此相应,便是扩大学生尤其研究生的权利,在教学大纲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可以改换门庭,另就高明。考核教师也应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学生的爱戴,而非是得到行政部门的青睐。像现在这样,教师有本事活动到大笔科研经费,就有多招学生的权力,就有让学生替自己打工的权力,否则就受气,甚至被剥夺带学生的权利,在这种体制下,焉有学生不沦为手段之理。&
| &(0) | &(338) | &
日 00:03:55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座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  &
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同学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
儿子上小学了。 &
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 &
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 &
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 &
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 &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 &
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
高中毕业了。 &
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 &
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 &
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 &
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最能欣赏我……” &
一句鼓励的话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与行为! &
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
一句负面的话可刺伤一个人的心灵与身体! &
甚至毁灭一个人的未来!&
| &(0) | &(304) |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