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斯图亚特怎么玩玩

  佩服佩服啊。
楼主发言:38次 发图:0张
  这里有张帖子是我2011年认真写的,将关于儒学的内容单独拎出来,将来备考。  说说“君子慎独”  《礼记 中庸》起首: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按我的经验,诸子的文章最关键的就是起首语,能大致通了,后面不难。前面不通,后面艰难,断章取义是免不了的。大概和诸子不求稿费,总是将要义总纲写在开头有关吧。  长篇大论解释君子慎独,没这个必要。旁征博引从易扯到诗,证明自己的理解对,也没这个必要。人家把话放在那儿呢,“所以君子慎独”,可知前面是“君子慎独”的原因。  再往前看,又有一个“是故”的“所以”,原因还要向前找,这是考验读者的逻辑能力嘛,我看好些人会立马抓瞎。呵呵,短短一段话,可以用来指导论文的逻辑架构了。  先是三个不完全定义“性、道、教”,但概念和概念之间是递进关系,而不是独立关系。“性”在“道”前,儒家首先认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存天理,灭人欲”算什么儒家的正统屁话。关于理学的“饮食是天理,山珍海味是人欲”的屁话,以后有空再说。  在“天性”的自然和“教化”的社会之间,有个重要的联系概念----“道”。这不能解释,一解释就错,因为要么在用“性”解释,要么在用“教”解释。不管它,就先定下人和道不可分割,只要能分割开就必然非道。这下我们知道了,“独”就是一种分割,必然非道。呵呵,而且现象解释在前,君子戒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其他的“独”;害怕只看到自己,未知其他的无知。  所以: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上面段落中,我就用了两个“看不见”来推论了“君子慎独”。  我还要再强调一下,“看不见”在儒家中不是别人遮蔽,而是自己遮蔽自己!个人主观的独和无知都可能导致这样的结果。当然,儒家是从无知角度去推论“教”的,而我说的更多的是个人主观的独。  这段,也能让我们理解一下,什么叫“教”“学”一体。
  回顾一下上面《中庸》的这段话: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三个概念的不完全定义,以及相互联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直接阐述理论总纲,即割裂就意味着非道。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根据总纲,做相应的现实解释,也可以看作现实对理论观点的佐证。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最后得出个人行为的现实指南。
  《礼记 曲礼》云:  “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人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注意我断的标点。  “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人下之,礼不下庶人。”  国君扶车辕探身示礼,大夫下马车还礼;大夫扶车辕探身示礼,士下马还礼;对于道旁往来百姓,不用示礼,自然也没有还礼。  一、这是现实决定的,否则不用赶路了;  二、礼之用,有先后之分的现实。比如今人,女士不伸手,男士伸手要握属于失礼。女士因为现实限制而不伸手,那么相互不握手也就不算失礼。这段就说的这个,扯别的是扯淡。  “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这句就简单了。犯罪之人,被刑法处罚过的人,是不能当大夫行政的。今天这样的规则也有,犯罪记录限制了个人的入职资格。  如果我来总结礼记中的礼之用,只有一句话:  人有上下,礼无偏颇。  换成今天的话说就是,人有职业分工不同,作用在行为规范上,有形式的不同,但无本质的差异。  随便引两句原文佐证: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怎能说“礼”对庶人不适用或无要求?  ------------------------------------------------------------  实在是高网友的例证也放在这里:  人大代表犯罪,法判前要先提请人大免去人大资格。  原来刑不上大夫有这个意思,有道理。
  再来看看礼之用,和行为人主观的善意还是恶意有无关系。  比如慈善捐款,一个穷人来捐款。  恶意:你没资格捐款,滚出去!  肯定失礼。  善意:你多穷啊,靠扛麻包赚的那点钱就不要捐了吧?给自己孩子买点好吃的。这个慈善会是要求那些富人捐款的,不要求你们这些穷人。  依然失礼!  因为说这话的人,从来就没读懂过“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所以说,知不知礼,不是靠主观善恶去判断的,是靠行为事实判断的。  至于一天到晚都在“自尊而卑人”之辈,确实要恨儒,因为他们被儒礼的精神剥了皮!不知自己一直在“自尊而卑人”的无知“新儒”,还要下之。
  劝学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  诸子文章,开门见山,是个好习惯,于写者读者两便。荀子的《劝学》也是如此,此篇开题明义: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将这句和《礼记大学》中的“止于至善”,对照起来看看。  至善是终点。  学习没有止境。  什么是至善呢?人能到达至善吗?假如对这两个问题都有肯定***,显然上两个论断矛盾。如果一个后人,预设了“A是至善”和“人能达到A”这两个前提结论,然后大骂古人瞎七搭八自相矛盾,别人只能苦笑。假如,读者善意一点,不带着自己的成见,换一个没有预设的预设:至善不可知。第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将作者言论理解的很谦卑,将自己的阅读也表现的很谦卑,对己对人都很善意;第二、突然发现了一个新天地,如下:  善之路是没有终点的,人在向善之路上不停地学和习,也是没有止境的。以为自己已经走到了终点,是愚,是钝,是自己对自己的最大伤害。  由此,逻辑通顺了,道理自觉了。  还要扯扯“善”。很多人都认为“善”在儒家中指正确的伦理道德,仿佛儒家诸子(当然我认为荀子还不能算完全的儒家)都不是凡人,是只知挥舞形而上符号的符号。善字的用法明明很多嘛,今天也不少。《劝学》后面就用了一个“善”字: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并不是天性异于常人,只是善于合理地借助外物(环境)。  你看,这里的“善”字就没有伦理道德什么事。这里,我就不扯老子对“善”一词的相对性解释了。就说说这“善假于物也”,其实藏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大题目。“借助外物”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如果结合合理,互补而无主宾之分,那么就是天人和谐。这种状态就是“人之善”,衍生解作擅长、有利,都属题中之意。  主题是劝学,还是要回到这上面来。既有“善假于物”的现象,自然就有“不善假于物”的现实,所以荀子也举了“不善”的事例: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通过正论和后面的反例,荀子其实提出了一个现实性的问题:  人,如何能做到“善假于物”呢?  呵呵,看看题目便知诸子的***。  “善”在先秦古人的用法中,概念外延远远大于今人所用的道德一词。从今天的词性来说,“善”由字为词,由形容词转为其他词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善,为吉,为利,是文字本出。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善的形容无法孤立,必须与恶的状态相对而生,能达到如此的理解高度,很多今人尚不能及。而且,老子还指出,善的形容需要有主体,若是脱离了主体的所谓纯客观,则是无善无恶,即“天地不仁”。这些,都指向现代哲学的共识:善指人之善,去掉人这个主体的善终极,不过是人的虚妄。  再将中国古人对善的理解,用今天西方哲学观点表述:在人类的认识世界里,价值必是对于人这个主体资格的价值,脱离了人这个主体资格,无价值可言。  再看看“止于至善”,上面说到这句等同于“学无止境”。也就是说,否定了目的性的终极善,只认可不断学习的过程善。西方哲学以伦理道德奠基的理论(以自由主义理论为主),何时达到了这样的理解高度呢?凡是试图论证普世价值的,都在自相矛盾中徘徊,直到罗尔斯放弃了对目的终极的价值预设,转而论证实践过程中价值实现的理性原则,才开始走向这种过程善的主张。能理解到这里,今天的国人还会妄自菲薄古人吗?  不断学习,能让人趋向于个体内外的统一和谐,事实表现为“善假于物”。下一个深化问题,如何学习?荀子的论述非常有逻辑性,而且是正反两方面并重,不断用现实事例来说明。  第一、学习是对僵化不变的反动。  推论就是: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白话是:强刚碰壁,怯懦自缚。不自我改变,空有抱怨,是自身污秽导致的不相容。  由此又推论了人自我选择环境的重要性。当然,要在识的基础上。  第二、只有持之以恒,专心专一,学习才会持续的产生效果。  这里出现了后世名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我以前最喜欢这句:“蟹八跪而二螯,非蛇?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大概是这句对年轻时的我,最有警示作用吧。  学习是水滴石穿的渐进过程,产生厚积薄发的善,这会让很多急于求成的人放弃之另找捷径。荀子劝之曰:“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呵呵,“有理不在声高”,“润物细无声”,这些对今天的眼球经济、高音喇叭风格、拿求全责备当批判的警示啊。  分析完学习的基本要求,下面荀子开始说学习的现实运用了。
  学习的具体运用,一落在实处,必然产生局限性。比如,荀子不可能说学习科学知识,对于人“识”的帮助最大。但是,当我们剥离了历史局限性,依然能从方法的角度,体会出对今人有益的实践所得。  比如,学习的现实,荀子说“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剥离了历史局限的“经”和“礼”,这句话就可以表述为,学习从理解前人的总结开始,以落实在自己的行为指南为一个完整过程。  假学习的反例是怎样的呢?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小人的假学习,从耳朵里进去,从嘴巴里说出来,只有四寸的距离,根本没落在自己行为的实处,如何能能承载自己的七尺之躯(如何能自立)呢?  提高自己学习效率的途径,荀子也说了,而且说了两遍:  “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前者就是“见贤思齐”,而后者更明确地指出,向他人的行为学习,效率最高,其次是将所识所得落在自己“礼”的行为上。  如果无法将自己的学习所得,落实在行为习惯中,荀子直接将他们称为陋儒。  “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陋儒的特征,只能将一些杂七杂八的所谓学识,说说写写而已,是绝无行动能力的。  这种“行”的根本意义,在此句特别明显:  “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能行不知内里,依然是守法之士;不能行只知嘴巴说理,依然是陋儒。  最后这句话,已经可以发现,荀子成为法家人物的启蒙老师,不是偶然的。就算荀子自己,也已经试图将自己和那些无能的口活陋儒,刻意相区分了。
  知行合一,并不是谁的专利。自打T生意识到唯物史观并不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既定结论,而是看待社会历史的视角后,那些西方的和东方的、今天的和古人的、事实的和理想的、集体的和个人的、思想的和日行的,才真正融为一体,成为我这个个体内在而自觉的,我的眼睛能看到更多。“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唯物史观就是那把让我登高的梯子。  比如,关于个体的行,关于个体的自我改变,关于推己及人,关于“劝学”,来看看今天的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都说了什么:  《镜中人》  ……  I'm Starting With The Man In The Mirror   I'm Asking Him To Change His Ways   And No Message Could Have Been Any Clearer  If You Wanna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Take A Look At Yourself  And Then Make A Change   ……  我要从那镜中之人开始  请求他改变所走之路  如果你希望这个世界更美好  没有比这更清晰的信息传递  自我审视  然后做出改变  有一个有趣的巧合,杰克逊这首发行于1988年的单曲,和耐克公司1988年高价设计的广告词“Just do it”异曲同工。其实,Just do it=Change yourself。  假如,还能把自己当作和其他人一样的人,没有比“镜中人”这个比喻更清晰的信息传递了。当一个人反思自我,不能靠“独”看自身,自我“独”评,要在社会镜像中审视“我”的反射,然后才可能表现的像个生命体。
  一下没看懂,不过看到备考,就觉得不是什么好事。菩萨姐姐你看到了吗?  
  《中庸》的首句,还包含了儒家学问的历史渊源陈述。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白话翻译一下:  天是个活体,它的性质称为性;顺其(天命的性质)自然,称为道;(让人)理解并执行道,称为教化。  中国古代,专门讲述天这个活体运行性质的著作,是哪部呢?《易经》。  将顺应自然,定义为道的,是哪位呢?老子。  在此基础上,试图有为而有教无类的,是哪派呢?儒家学说。  法家与儒家的关系,以前已经说过。  加上历史的时间箭头,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马上鲜活起来。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中本身是个大系统,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各自嘴皮文章。道、儒、法三家,本不是你死我活不相容的三派,它们同作为中国历史这个现实系统中的一部分,是个内部结构演化现象。《易经》为百经之首,其言不虚。
  甚至可以说,在历史长河中,道、儒、法三家,自极高的哲学认识起点,一步步演进趋近现实,进而落地。实践中走了否定之否定之路。佐证:司马迁的《史记》,将老子与韩非放在一起。
  这么多年,伴舞还在火,不容易不容易
  手机刷新太慢了。意思好像是说我的题目不好。  
  今日下午,便看到此贴内容,在抄录的过程中逐步理清思路,刚刚夜跑中,见头顶一颗星星分外明亮,似总在头顶,夜深人少,空旷的好似一个整体,对此帖内容,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在运动的时候,思维貌似格外活跃和无拘无束,以前看这些的时候以为懂却未懂,现在看时似有心得,却又字数极少:  中华文明从起点,就是依照自然,不断受自然启迪而发展壮大的,从起点就把世界看成一个无边际的世界,却又以认识能力为边界,逐步实践出了中华文明.这文明自起点,便是开放的,便是把世界与个体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的.  以时间箭头来划分,从历史发展的脚步中也足以看出:华夏--&汉--&唐--&中华.  哈哈,恐怕现在,有极少部分人,看到"时间箭头"这四个字,就要发疯的.哈哈哈.  历史的选择,果然没有偶然中必然.哈哈.
  历史的选择,果然没有偶然中必然.哈哈.   ---------------------------------------  历史的选择,果然没有偶然而是偶然中必然.哈哈.
  呵呵,眼中没有时间,是自由主义最大的缺陷,一不留神就飞矢不动了。中国文化自祖先崇拜而来,忘了什么都不可能忘了过去历史。有了这底子,空间感自然就扩大了,也就能将自己代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境界,当然,还要能回归己身的方寸之间。  所谓“断章取义”,说的是孤立的危害,在实践中指出“君子慎独”的具体现象。  所谓“食古不化”“刻舟求剑”,说的是静止的危害,在实践中指出为什么“君子不器”。  “君子不器”,可以直接翻译为,君子不能成为装东西看守东西的器皿。要去行啊!  坐而论自己脱离现实的语言正确,美其名曰辩,其实如同“器”字的意形:一只狗看守着几个罐子口。
  还好还好。最后这段没让我说,要不然非吐血不可。  
  老师这一说,我才意识到,杜甫的诗歌原来别有洞天,看来我以前还真是理解不了杜甫呀。所幸,现在开始能理解起来了。  确实,其实,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行的过程中,乐趣最大,只是往往在行的过程中那个意识不到那乐趣,都是回过头来时候,才逐步回味那些乐趣。
  这种历史的经纬之下的共通处,与时代变化之下的区别处,二者交织,这感觉妙不可言,我明明可以感觉到古人的世界,却又难以真切体验的模糊感,真是太让人难以形容了。
  再讲讲这个“器”。《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这句其实与西哲的形而上学没有关系。我国古代探讨的是宇宙生成论(自带自然史研究),而西哲以前自古希腊开始,一直是世界本质论。  概念从相对处得体会。道与器,都针对“形”,只不过一个形上,一个形下,马上就可知,道的属性是无形、抽象;器的属性是有形、固化。加上《易经》所言:“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这“形而上”与“形而下”不是人脑的抽象体验,可以直接说成,天运为道,地物为形。  四季之变,是最典型的天运之道,无形,看不见。草木青黄,是最典型的地物,有形,看得见。若是只知道研究草木自身的本质,却不知看草木的变化,这地物与天道就隔阂了。假如打破自己这种独,便能由地物而窥天道。  儒家学说,继承了这一理路,用在人身上。君子慎独与力行近乎仁,是“由地物而窥天道”的方法路径。  器皿是用具,看器皿的狗也是用具,人在天地间本来也是地物。儒家认为,假如仅止于此,就太消极了。儒学将人被动在道中运行,转变为人主动顺应道法,就是“有为”的提出。所以,前人将老子与孔子对人的态度,说成是消极与积极的区别,有道理。这种被动与自觉的区别,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中,都会体现。小乘的修行与禅宗的修行,也有这个区别。
  说白了,中国文化在拷问自己,我从哪里来;而以前西哲在拷问自己,我是什么。马克思哲学拷问自己,我(人类)将怎样。所以,马哲的问题自带历史拷问(与中国文化想通),恰恰对“我是什么”,只需要一个时点上相对的事实回答。《资本论》就是一个时点上相对的事实回答。  今人学唯物辨证法,马上知道,方法根本是发展(发展换成运动更中性)与普遍联系。中国古人也是如此,一直是动态看待事物。君子若是器了,固化了,定型了,也就踏入了“独”的陷阱。引申有很多,不再一一说明。  但是,当时科学还没有出现,从“事实现象出发,以事实检验”这个原则没有确立,动态思维也容易步入想当然,比如心学这个例证。所以,中国古代的辨证思维方法只能称为朴素的。反而是,比如医学,从《内经》的玄,一步步走向《伤寒论》,走向温病理论,在落实着唯物辨证法,最接近科学出现的历史。因为医学是应用学科,从病症现象出发,以治病为检验。  这道理不复杂。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与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  如果你像看罐子的狗那样,不去把罐子里的东西拿出来,用一用,对应现实改一改,与其它比对比对,那么,充其量是在捍卫一个死的容器。而且,只怕连罐子都看不住,会被历史打个稀巴烂。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是在农耕文明中成长起来。《易经》中阐述的天命运行,其中一个主线是四时之变。因为农耕靠天,所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也比较发达。同时,当时荒漠的土地到处皆是,而农耕的人是稀缺资源,所以,周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起源,产生朴素的人本思想。这种朴素的人本思想,体现在活人,“活”是动词,不是形容词。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儒学思想,继承了这些,发展了这些,解释了这些,并影响社会。  天生天养万物,这一天命(命为活体),落在人道,便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天性与人性,建立在同一基础上。孔子很牛。  说个事例。  “医儒同道”。医学与儒学,相同的道是什么呢?活人。所以,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仕途失意的知识分子,涌向治病救人的社会职业,对社会中的他人,肯定好处很大。  有趣的是,中医典籍之首的《黄帝内经》(可比《易经》在儒学中的地位),也重点阐述了“四时之变”的道理,并将其用在医疗实践中。由此发展出,五行应四时,这种中医理论框架。呵呵,再翻回去,五行是对地物的分类概括,四时是天道,依然是“由地物而窥天道”。
  农耕经济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在人口稀少土地广大的中国古代,地利资源,最不重要。  游牧文明不同,同样的地域,游牧文明养活的人口数量,远少于农耕文明,所以,占地很重要。同时,游牧文明是择地而居,总是会遇上本土文明,所以,战争能力也很重要。  汉朝的强大,导致突厥西迁,突厥西迁又导致哥特人西迁南下,最终摧毁了西罗马文明,建立起了多个蛮族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法兰克王国,才是欧洲人的始祖。  历史上中西方的联系,远远比历史文本上提到得多。比如,中国四大发明,为什么大?因为都与欧洲的崛起有关,对于欧洲历史意义重大。比如印刷术的传入,对于促成宗教改革的兴起,意义非凡。甚至可以说,活版印刷术,打破了罗马教廷对信息与知识传递的高度垄断。  欧洲这地,本来长不出什么思想来,都是蛮族出身,有个罗马人加工过的宗教不错了。偏偏在战争中,从阿拉伯人那里搞回来亚里斯多德与古希腊的东西。呵呵,为了征服而学习,也是学习。不过,霸道的根子是改不了的。对历史要平和点,看历史实践再次否定之否定吧。
  所以他们原来是理解不了太平盛世的。  
  “由地物而窥天道”,多谢老师指点。由有形而入规律,从现实事物的变化中总结发展规律。从自己身体力行中体会过程的意义。若非如此,脱离实际的空谈,就真成了玄而又玄,正是自己揪头发想脱离地球的人,这些人就是太独(毒)呀。君子不固步自封、君子不画地为牢。与其躺在床上想千万遍今后该如何,不如迈开脚步试试错。  君子以厚德载物,果然是不能和君子自强不息分开的。厚德载物,需要更高的能力。
  写写欧洲历史,也算有感而发。有些国人,不仅自己乱认祖宗,而且替别人乱认祖宗。不仅要为中国人乱认祖宗,还要为欧洲人乱认祖宗。言必称希腊,哪里是欧美人的习惯?明明是自五四以来,某些中国人“托欧改制”的嘴皮习惯。这习惯也算人之常情,今天变成了托美改制。  孔子是托古改制的实践者,好歹是实践者。所谓“克己复礼”,真能照搬几百年前的旧东西?显然不能。部落盟主制都唤不回来,又如何能真正恢复周制?所以,孔子抬出祖宗理法来,是个温和的现实改革派。  再说说欧洲历史。  德国人,在罗马帝国兴盛时,还是多瑙河以北,莱茵河以东地区的原始部落。条顿森林分散居住着许多小型原始部落,后被罗马军团征服,成为罗马的兵源地。  其中一位蛮族海尔曼,在成为罗马公民,罗马军团高级骑士后,依然不忘故土是被征服的。公元9年,海尔曼聚集本来分散的众多日耳曼部落,在条顿堡森林伏击了三个罗马军团,并予以全歼。  原日耳曼尼亚省,自此脱离罗马帝国,并成为罗马帝国北方的主要外患。  海尔曼因此被后世德国人称为德意志之父。
  英国是个移民国家。这个结论很重要,事关近现代史。  不列颠群岛最早的外来移民是凯尔特人。今天爱尔兰要求独立,在欧洲早期历史中已经种下历史之因。  盎格鲁人与德国人同源于日耳曼民族,随罗马军团征服不列颠,而移民。这一历史前因,在二战时,被小说史学家,多次用来解释自己不理解的现象。二战时,英国王室为了撇清与德国王室的关系,改名为温莎。至今英国还是温莎王朝。  英国是西欧最晚开化的国家。不列颠南部的部落式的七国,是最早的国家史。后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征服不列颠南部,才建立了统一的英格兰国家,史称诺曼王朝。诺曼王朝是英国第一个王朝。继而,英格兰又征服了威尔士、苏格兰,后又征服爱尔兰,形成现代英国的基本格局。  英国自诺曼王朝起,开始吸收欧洲大陆文明,并逐步被欧洲文明同化,却后来居上。有点类似秦国。吸收传统的同时又不满足于传统,是移民国家的特点。  英王既是英国之王,又是诺曼底公爵。诺曼底公爵是法王的封臣,按旧制礼法,英王应该是法王的臣子。这当然做不到。做不到,法王就想收回诺曼底封地,由此产生英法百年战争。百年战争的结果是法王胜,法国完成了国家民族的统一。而英国开始孤悬海外,内部的民族主义,开始酝酿着反传统的变革。  欧洲的宗教改革,德国是发起者,英国却是主力。这都事关,罗马教廷对于这两个地区,控制薄弱。原欧洲文明的教政王权体制,便在这两个薄弱点上破壳。其中,尤以英法战争时,罗马教廷站在法国立场,导致英国上下集体逆反,为重要历史原因。新教的出现,以及新教在英国的发展,直接影响了美国历史。
  上面有笔误,应该是一战时英王室改名温莎。  “今天爱尔兰要求独立,在欧洲早期历史中已经种下历史之因。”  容易误读。改成“爱尔兰独立以及今天北爱尔兰要求独立”
  当时的英国国王,是选帝侯的三代之内的后代吧?  
  记错了,隔了300年了。  汉诺威选帝侯奥古斯都和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索菲亚的儿子,而索菲亚是英国王室斯图亚特家族的女性后裔。  
  应该不是,我没考证过。后来英王室与德王室的关系,主要是姻亲关系。英国靠姻亲关系,与欧洲大陆贵族联盟,以便对抗法王,并借机夺取欧洲大陆封地,是一贯策略。呵呵,远交近攻,合众连横,英国做得最好。  这德意志之父海尔曼,也该算欧洲最早实践“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了。  德国在俾斯麦之前,一直保留了部落联盟的色彩。这选帝侯制度,也算一种与时俱进,很像实力长老部族也拥有继承权。
  那就是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的后代爱德华,阿尔伯特的出生地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公国,有德国姓氏。
  不是因为早期的移民,而是王室通婚,国王才有的德国姓氏,而且这个血统很近,所以为了表明立场才这样的。
  日他与当时英国的女王储结婚。日他的妻子夏洛特公主难产后逝世。这样一来英国的王位继承人就空缺了,利奥波德促成了他的孀居姐姐维多利亚与爱德华王子的婚姻,维多利亚与爱德华的女儿后来成为了著名的维多利亚女王。  =========================  忽然想到比利时国王也叫阿尔伯特,结果找出来这个。我这回终于知道这近亲结婚来自于哪里了。
  妈呀,遇到八卦我就精神焕发啊。记得以前有个很老的好莱坞的片子,就是讲年轻的维多利亚为了脱避家里人安排的相亲跑到一个山上,遇到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两人一见钟情,原来这就是相亲对象,她的表兄阿尔伯特。  然后我想到了刘巧儿。上一次劳模会上我爱上人一个啊,他的名字叫赵振华。。。我和柱儿不认识怎能嫁他啊。。。
  欧洲王室的近亲婚史,可以八卦一辈子,由此产生的残疾后代之多,完全可以写一篇论文《从欧洲王室看近亲结婚的危害》。中国的血统论,比欧洲古代史,是小巫见大巫。
  医学史上著名的血友病。终于彻底明白这些人的关系了。  
  也完全可以写一本书《阴谋与爱情--欧洲王室近亲结婚的背后与结果》。
  再英明的皇帝,也不过是优秀点的傀儡。他们的日子,其实也够悲惨的。
  反对,这得让多少分红梦破碎啊?  
  粉红。佛洛伊德笔误。  
  注意,欧洲王室写成欧洲皇室,学术不正确。最后写这段,古代西欧只有一个皇,教皇。  法国人认为自己才是法兰克王国的实际继承者,而德国、英国、意大利城邦都是旁支。这不仅体现在“法兰西”这个名称出现前,法国人一直自称自己的国王是“法兰克人的王”,还体现在,法国人真正一以贯之地执行了《萨利克继承法》中,女性不得继承王位的惯例。而《萨利克继承法》由法兰克第一任国王克洛维一世编订、颁布、执行。宫相矮子丕平篡位后,查理曼帝国兴起,《萨利克继承法》成为帝国法律的基础。  忠实执行旧制的法国与比较随意的英国,在《萨利克继承法》上也产生了冲突,被认为是英法百年战争的另一个诱因。  如果说,这些还有直系旁系的自我划分,那么,在西欧人眼中,东欧的斯拉夫人只是野蛮人。十月革命以前的沙皇俄国,一直被西欧歧视。虽然双方也多次发生姻亲关系,大多是俄罗斯崛起后,实力导致的政治联盟。
  还是写成罗斯人,不仅因为俄罗斯的名称现在沿用,而且斯拉夫人的古代史本身太杂,包含的原始部落太多,估计花一辈子精力也理不清。  罗斯人与北欧极寒之地的维京人同源。据古罗斯第一部编年史《往年纪事》记载:维京人的一支系,瓦里亚格人留里克兄弟3人应诺夫哥罗德贵族的“邀请”,于862年渡海来到诺夫哥罗德,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罗斯国。史称留里克王朝。这是古罗斯国家的第一个王朝。  呵呵,“邀请”维京人来做客,只怕古代一直深受维京人之苦的英国人,会哭笑不得。这就是历史书的措辞。3兄弟征服一地,恐怕人类史上的任何战神都自愧不如。不过,不要求全责备,北欧神话中的奥丁或雷神,口口相传的措辞,也是如此。有些中国人,面对自己民族那些详尽的史料记载,也会吹毛求疵,实在是见识太少。  有一点是肯定的,维京人统治东欧及乌克兰部分地区后,这一地区出现了国家。有人认为,外来的维京人,后来被斯拉夫人同化,也有道理。诺夫哥罗德(这是个本土部落名)的王公奥列格,最后建立了基辅罗斯。至于奥列格本人是斯拉夫人还是维京人,我们就统称为罗斯人吧。  基辅罗斯公国是今天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共同祖源。  蛮荒之地的小国家,不等于没有大志向。弗拉基米尔大公横空出世。他虔诚地派使者去东罗马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朝圣,并从那里带回了政治、文化与宗教。这是俄罗斯文化的起点。拜占庭帝国的希腊味较重,此为东正教在东欧兴起的起源。拜占庭帝国甚至将圣索菲亚大教堂,在第聂伯河畔原样复制,至今屹立在基辅。  后来,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打了两百多年,一直打到二战。原因分析,史书上都是正理。我来补一条不歪的缘由,俄罗斯以前一直是受气包,但是内心却认为自己是东罗马帝国的法统继承者,而君士坦丁堡被异族占领了。后来俄罗斯强大后,历代俄皇,一直有类似于十字军东征那样的心结。
  还真是错综复杂呀,一打就打几百年,欧洲各国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分歧同样和他们的民族历史一样,宛如一个拼图游戏。俄罗斯自己认为继承了东罗马法统,却在西方世界面前直到现在,都不曾受到真正的尊重。身为版图最大的国家,却几百年来一直希望拥抱海洋。我参观过一个画展,其中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中,展示了当时不少西欧的画家用想象绘制的罗马帝国的图画,其中,恢宏的宫殿和高耸入云的石柱就是最引人注目的。在那个时候的西欧人心中,罗马的文化和强盛都是无与伦比的。罗马的金币在罗马帝国衰落之后还依旧流通,也可见罗马之后,西欧进入的莽荒时代是经济衰退,文化凋零的。  古代君主发动战争,可以长期持续的战争无外乎基于利益的目的,税收、田地、奴隶、商道。西方民族林立,当地文化较为稳固,作为一个外来的俄罗斯,向西扩张太过艰难,正如水流总向容易的地方流去的一般,南下就是容易的选择方向之一。
  罗马的金币在罗马帝国衰落之后还依旧流通  ------------------------------------------  罗马的金币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在一些地区还依旧流通
  展示了当时不少西欧的画家用想象绘制的罗马帝国的图画  -------------------------------------------------------  展示了当时不少西欧画家绘制的想象中的罗马帝国的一些场景
  可以持续几百年的战争,往往其背后在双方都有持续的有力支持者,比如整个统治阶级,而这个阶级用利益裹挟人民,结果看起来似乎符合整个国家的利益,但是却并不是人民的真实意愿。和平带来商道的畅通,货物流通的最高效率,而这直接让双方的大众可以更好的交换物品,互通有无。  文化的冲突,信仰的冲突,很容易就可以被一些投机分子用来蒙蔽群众,从而裹挟人民来完成自己的私欲。
  @纯心捣乱
13:44:16  反对,这得让多少分红梦破碎啊?  -----------------------------  粉红色的梦都是自欺欺人呀,比如一个板块,版主看到版面内谩骂攻击极多,且集中于一贴,却还能安然处之,哈哈,对于板块来说,不就是一个粉红色的梦吗?
  对于欧洲的历史,我比较诧异的是曾经兴起的决斗之风,而这股风气只在贵族和骑士阶层宣扬,难以置信,一个社会中受到最多教育的群体,却居然以好勇斗狠为荣誉。我看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尊严和荣誉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决斗的起因完全就是一些幼稚的冲动,对真正的勇敢缺乏理解。  类似,一个板块中,如果充斥着谩骂和露骨的人身攻击,而版主见之安然泰然,不以为耻反笑他人,我看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哈哈。
  哼哼,你怎么就不能理解版主们希望留住资深网友的心呐?  
  人的自卑转向自傲,看上去是个突变过程,其实人没怎么变,是现实变了。心理上如同霸道的项羽,“彼可取而代之”罢了。国家同理。  俄罗斯起自蛮荒之地,是真心诚意去朝拜自己可见的文明之地(说白了,学能耐去的,如日本)。故而,在历史中也曾真心诚意拜服在拜占庭脚下,甚至在蒙古帝国强大并娶了拜占庭公主后,也移情至蒙古帝国的脚下。但是,等到蒙古帝国与拜占庭帝国都轰然倒下,“彼可取而代之”之心就此萌发。呵呵,在这种看似变其实不变的中间,又有几个文明,能领悟中庸呢?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君子自强,则内圣外王,“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万邦来朝。胜万邦者有力,如绳系木板,在历史激流中,终会绳断而四分五裂。  老子与孔子,看待现实的理路一致。甚至“胜万邦者有力”,也被墨索里尼的帝国理论所总结,只是依然被自己遮蔽,认为这是历史宿命。日本更进一步,视这种宿命为人生的意义,只求短暂开放之灿烂,凋零时之美。  注:墨索里尼认为,帝国的生命力就在于扩张,一旦不能扩张,便是其生命力消失的征兆。此为人类社会的病毒理论。
  自胜与胜人,都是动态,都具有相对性。其实在认识上,都比自设永恒起点(永恒起点等于永恒终点)先进。但是,这两者在认识上也有差异。  胜人者,是自己与别人比;自胜者,是新的自己与旧的自己比。胜人有尽头,自胜无终点。自觉地改造自身,路在自己脚下,人可以选择。你是以旧我为参照选择自强,视外部关系变化为客观效果呢,还是以别人为参照选择胜人这个目的,视自强为实用工具?  王道与霸道,这两种中国古代的朴素归纳,转化为现实理解,便是如此。这也是所谓现代化中的一个细节。  同为动态认识,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的马克思,在此交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你是以旧我为参照选择自强,视外部关系变化为客观效果呢,还是以别人为参照选择胜人这个目的,视自强为实用工具?  ====================  我觉得我家小捣乱真相了...
  古代欧洲,教产是教会的,国王不能动,不能征税。而国王需向教会交税、馈赠、奉献。“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这是原来教会与国王的基本经济结构。直到法王腓力四世首开向教会征税的先河。教会本来在世外,现在被纳入世俗,成为第一等级,贵族与骑士成为第二等级,其它为第三等级。法国的三级议会诞生。  同样的历史事实,也在印度发生,婆罗门在刹帝利等级之上。  西欧的诸王,需要教皇加冕,才能有皇的称号。这一历史,本身说明,只有一个皇----教皇,其他只是次皇,是种荣誉分享。  原始部落,酋长是军事首领,承担维护秩序(外部与内部)的责任。长老与巫师们是实际的主政者,也就是小社会的实际领导者。为什么会这样?  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而且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力量。以前的知识范畴包括信息。比如,知道山那边是河流草原的人,能成为部落首领,他可能在一次自然环境的变化中,靠这个事实信息,拯救整个部落。再比如,有天气变化知识的巫师,能在暴风雨来临前,挽救农耕部落的收成,从而挽救整个部落。周文王以知识为王,而不是神话时代的以武为王。  古代西欧的王上皇,就在于教会掌握并垄断了所有知识信息。进而在经济,在政治,在外交,都建立起了国王之上的皇权。呵呵,早期的王们,识字吗?如果国王能识字,能主政,也就不会是宫相大权独揽了,想上位就上位了。  俄罗斯自伊凡四世开始自称皇,东欧一些大公也开始自称皇。实在是因为,旧皇已经消失。没娘的孩子早当家,早当家的孩子被人瞧不起。人之常情。不过,没学完消化旧历史旧知识没发展起来就当家,国家现实自然也不怎么样。史称农奴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中国古代早就知道这个现实道理,所以提倡“野无遗贤”。将有知识的人,都纳入政权旗下,对社会稳定有好处。唐朝李林甫搞出个“野无遗贤”闹剧(对比一下唐太宗对农民起义将领的开放态度),将科举的开放机制封闭起来,立马唐朝开始出事。最终黄巢算反讽总结。唐朝,不得不借助外部军事力量来维护社会秩序,结局是五胡乱华。
  学习。  确实,如果抛开现实与历史的经纬来看问题,那么得到的结果总是极其局限,也往往是封闭的环境中的思考。在个体的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如果也如此,得到的结果也自然是封闭的愚昧的。与自己想做到的一个社会人的不断进步这个目标背道而驰。
  若啬姐姐好久不见,问个好~
  细细想来,少年时读鲁迅的作品,对我帮助极大,让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个概貌认识。因为我少年时,不可能读古代典籍。同时,鲁迅的观点也影响了我。比如,我至今对孟子也没有好感。以禽兽为骂,这是没读懂老子,智商远不如孔子。甚至,可以说,鲁迅对孔子的认识(积极方面),也有助于我25岁以后理解了马哲。  鲁迅《故事新编》八则,老子、庄子、墨子,都以男一号身份出现,偏偏没有孔子。在《理水》中出现了多个小人儒的画像,背景时代却在孔子之前,而不是之后。很耐人寻味。其实,鲁迅这八篇故事,有一共同的主线,那就是实践论。***在延安抗大高度赞扬鲁迅,必是因为有所得。呵呵,如果自己无所得,褒奖是伪,对于自尊自强者,不可能为。
  《故事新编》中《出关》一则,最值得一读,我已经读了无数遍。其中老子与孔子在“教学”中直接冲突,非常精彩。故事原型出自《庄子》,感谢庄子。庄子消极归消极,也是大牛。后世清流成风,愈演愈烈,不是庄子的错。是社会中吃饱的人多了以后,思终南捷径的错。  孔子一见老子,真心求教。  “先生,您好吗?”孔子极恭敬的行着礼,一面说。   “我总是这样子,”老子答道。“您怎么样?所有这里的藏书,都看过了罢?”   “都看过了。不过……”孔子很有些焦躁模样,这是他从来所没有的。“我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很长久了,够熟透了。去拜见了七十二位主子,谁也不采用。人可真是难得说明白呵。还是‘道’的难以说明白呢?”   “你还算运气的哩,”老子说,“没有遇着能干的主子。六经这玩艺儿,只是先王的陈迹呀。哪里是弄出迹来的东西呢?你的话,可是和迹一样的。迹是鞋子踏成的,但迹难道就是鞋子吗?”停了一会,又接着说道:“白[儿鸟]们只要瞧着,眼珠子动也不动,然而自然有孕;虫呢,雄的在上风叫,雌的在下风应,自然有孕;类是一身上兼具雌雄的,所以自然有孕。性,是不能改的;命,是不能换的;时,是不能留的;道,是不能塞的。只要得了道,什么都行,可是如果失掉了,那就什么都不行。”  孔子好像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的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  孔子二见老子。一、孔子已经想明白了;二、孔子已经准备与老子分道扬镳了。  “先生,您好吗?”孔子极恭敬的行着礼,一面说。  “我总是这样子,”老子答道。“长久不看见了,一定是躲在寓里用功罢?”   “那里那里,”孔子谦虚的说。“没有出门,在想着。想通了一点:鸦鹊亲嘴;鱼儿涂口水;细腰蜂儿化别个;怀了弟弟,做哥哥的就哭。我自己久不投在变化里了,这怎么能够变化别人呢!……”   “对对!”老子道。“您想通了!”  呵呵,谁能读懂?当然,可以扯淡《庄子》真假如何,也可以扯淡鲁迅的理解对错如何,但是, 只怕五四以来,没有一位学者,能将这两位对比的,如此清楚。  于是,鲁迅用老子之口,说出了,“我们还是道不同。譬如同是一双鞋子罢,我的是走流沙,他的是上朝廷的。”  这句话,道就是指道路,也不是价值判断而是事实陈述。而且与历史事实相符,老子出关,进了自然,所谓出世;而孔子周游列国,融入社会,所谓入世。而且,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的抱负,要想社会实现,必然需要公共资源。在当时现实条件下,即上朝廷。
  而且,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孔子的抱负,要想社会实现,必然需要公共资源。在当时现实条件下,即上朝廷。这也是后世的历史事实。  不过,只怕鲁迅的文字,对于有些今人也有点难。所以,我真心想说的是,没那股学习的劲头,还是藏拙,毕竟生活是自己的,现实选择在自己脚下。传统就在每个人自己的日常生活里,不看或少看这些文字,自己也会有所得。
  两个都是鼻青脸肿的碰壁人。一个最终选择了顺其自然,一个最终仍旧不改初衷,明知不可为而继续为之。  孔子为了实现理想,在当时只能选择上朝廷;但并不代表所有孔子的追随者也都必须要上朝廷,此为后世误读孔子的一个根本所在,一心读书只为做官。  道无所不在,孔子之道也无所不在,却被曲解局限。  杀猪的都知道,要想杀猪先得把猪养肥了再杀;而后世儒者却是只学杀猪,不学养猪,甚至瞧不起养猪的。其实你的一生还不就是必须要和猪打交道?谁能瞧不起谁呢?谁能离得开谁呢?
  我们还是道不同。譬如同是一双鞋子罢,我的是走流沙,他的是上朝廷的。  流沙是没有迹的。六经这玩艺儿,只是先王的陈迹呀。哪里是弄出迹来的东西呢?你的话,可是和迹一样的。迹是鞋子踏成的,但迹难道就是鞋子吗?《出关》到了最后,全篇完,老子的五千个大字最终还是无迹可寻了嘛。  孔子要想推行自己的教化,就要有相应的基础条件才可以。
  做官只是手段。
  哎,老师我最近晚上跑完步就看几段西游记,发现那哪里是弘扬佛法呀,我看孙悟空唐僧师徒就是混入佛教队伍的内奸。在用行走十万八千里历数人间千万事,天上地下,佛不是佛,出家人全不是出家人。
05:08:09  Learn  -----------------------------  若啬好。
  历史事实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的大部分才开始脱盲;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大部分才实现了9年义务教育。靠国家机器的公共资源,强制使用分配,才实现了这点。旧社会指望武训的道德,就算有一万个武训,也无法实现社会的量变到质变。经济基础不再谈了,就说说公共资源对于孔子抱负的决定作用。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也可以说是去当官嘛,这是手段还是目的?总不能,这个是当官的动机,那个是为人民服务的动机,说来说去,还是拿自己当上帝。所以,还是要以为官后,行的事实来判断,以社会的客观效果来判断。语言文字这种“迹”,只能佐证,甚至可以不用。  呵呵,上面老子与孔子,都在以例说道(因为道不可言说)。少年时读不懂,就一直想,这两个老头究竟在说什么呢?居然有问有答,明明离题万里。此一执念,十年后开花结果。后来,我的文字也在网络上被人这样说,呵呵,我又怎会生气呢?
  哼,我才不信没生气呢,上次说什么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时候明明已经翻脸了。  
  这场老子与孔子的“教学”冲突,以孔子大胜而告终,因为,老子对“各自实践”无言以对。呵呵,读不懂原文,不知过程有趣在哪里。  庄子记录了此事,可能是他在贵族遗藏中阅读了此事。先秦时,庄子文学想象力第一,但是,要说,庄子自我想象编出了那么多前人故事,这就不仅是想像力了。  由于庄子站在老子立场,后来他在其它篇章,对辩了几句。呵呵,读不懂原文,不会知道这么有趣的事情。
  楚国在中国先秦史中很特殊,我一直怀疑其是未被中原以及北方文化所同化(交流而非同化)的另一支较大部落。不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成真,就说中国文学的两位始祖,庄子与屈原,都出身于该地域,楚地文化也当刮目相看。当然,屈原感性能力强,理性能力弱,而庄子两者都出类拔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乐在其中,是自然而然的“禄在其中”。  等到朱熹这庸人改成了“欲为是以得禄也”,“顺应自然”被改成了“学习目的得禄”,很容易就转向了动机论。  一直在等“由地物而窥天道”,变成“由空间得窥时间”。可能太无聊,等不来,换了个有趣点的。  道无所不在,人不能老是重复这句话,仿佛自己已经得了道似的。现在“无所不在”的人类概念还有哪个?从神的无所不在,发展至道(换成运动规律也成)的无所不在,再至今天时间的无所不在,难道不是人类哲思历史的一般过程?
  好多人这样看楚国的。我记得有本书上说过考古学依据,忘了在哪里看的了。  
15:07:31  楚国在中国先秦史中很特殊,我一直怀疑其是未被中原以及北方文化所同化(交流而非同化)的另一支较大部落。不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成真,就说中国文学的两位始祖,庄子与屈原,都出身于该地域,楚地文化也当刮目相看。当然,屈原感性能力强,理性能力弱,而庄子两者都出类拔萃。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乐在其中,是自然而然的“禄在其中”。  等到朱熹这庸人改成了“欲为是以得禄也”,“顺应自然”被改......  -----------------------------  时间箭头,就是空间箭头嘛。行动就是认识的起点,也就是时间的起点。时间箭头是人们用来记录自己行为的指标。
  所以老子的道之所以无痕迹,是因为老子不以时间计量自己的道,因为他认识中的道不动不移却依然满布天地之间虚无缥缈却又无处不在,而孔子则不同,是以行为来推行自己所认识的道。是具体而实际。所以老子见孔子,只喝茶不教学。
  时间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现在使用的时间刻度,是大多数人规定出来标准,是人类社会用来计量的单位,而空间则不同,这是客观存在,不同的相对环境下,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而人在大环境下是动态变化,正如蝼蚁与彭祖(又想起庄子来了)。  时间箭头就是用来记录人的行为的计量用的工具。
  所以,不要什么空间感呀时间感的什么,脱离感性吧,对于宇宙来说,人类根本没有时间。
  呵呵,把二觉叉出去,他还需要十五年时间。你觉得自己那么多“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结论,能赶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后脚跟吗?  孔子由空间转为时间多轻松?杜甫转得多从容?时空观落在人世,便是历史观。罐头盒子拼起来的长龙,还是罐头盒子,没运动啊。  先读通孔子与老子的对答,再说别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T生  奥,老师您这一说,我好像明白点儿了.我是真的有点明白了,我的问题确实存在.我不如孔子.我以为我已经很谦虚,其实还是把自己抬得太高了,貌似文中的孔子也是这个问题.人努力的付出,并不一定意味着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在符合一定规律的情况下的努力,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自然的规律我无法揣摸全貌,世界之大,我也无法一手掌握,偶然间我的行为符合了规律得到了好处,这是有一定运气的.道理果然是相同的.正如对话中的自然界的动物.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果然是感性理性杂揉在一起.一瞬间却又是百年的悲欢离合.无边浩渺与有限身之间的不匹配却也没有阻碍人们的前仆后继的前行.  -------------------------------------
  @纯心捣乱
17:25:3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捣乱姐,年少时我喜欢李白,现在,就从这帖子开始,我逐步开始理解杜甫了.
  我明白了,人生是一场试错之旅,原来典故出处在此!  人生归根结底,就是一次试错之旅.  @纯心捣乱 姐你明白了吗?我们的成功是试错的结果,是我们在符合一定规律下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只要努力就能达到如意结果.
  我貌似也明白老毛为何称赞鲁迅了,故事新编,是白话文中的精品,在白话文中,鲁迅贡献了几个不可磨灭的精品,来源于历史,却又创新于时代:故事新编,阿Q正传.这篇&出关&所谈论的内容,不正是中国革命实践的方法吗?
  实践论是虚无主义的克星.
  鲁迅杜甫,我都不喜欢。  好象不是看书,是莫五毛说的吧。我怎么也记不起来了。
20:27:17  我明白了,人生是一场试错之旅,原来典故出处在此!  人生归根结底,就是一次试错之旅.  纯心捣乱
姐你明白了吗?我们的成功是试错的结果,是我们在符合一定规律下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只要努力就能达到如意结果.  -----------------------------  你现在改读穿越系了吗?好象还得继续穿呀。拒绝一切跟古文有关的东西。。。
  在相对论的框架中,时间、空间、质量,三者不可分。  其实 就凭V=S/T,这个直观的物理公式所揭示的:运动是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可以互相描述),就够秒杀那些想当然“时间是什么”,“空间是什么”以及研究“存在不存在”的西哲了。  以前,人们靠均匀等分,相对固定的运动现象,来刻画时间。如地球自转、沙漏等。其实,现在也是。用微观原子运动来定义时间单位,并且和传统习惯接轨。  反过来,人们又用时间去观察运动。空间嘛,假如你接受宇宙大爆炸理论,那么也可以说,空间是时间尺度的体现(因为空间正在运动膨胀,本身是个不断变化的事件)。  结论呢?  时间来源于人观察的现象差别,又在人区别现象时起作用;  人的认知,依赖于时间;  时间无处不在;  静止现象时间为零,永恒现象时间为无穷大,这两者都是人的假设;  瞬间现象为时间趋近于零,人可以观察并计算;  生命现象表现为时间箭头的不可逆;  再来看,运动是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它又可以说成是,人们从过去多次观察的相对运动(未来还可以不断观察检验的运动)中提取经验参照----时间属性,以之来刻画、描述人们欲观察的运动。  再现唯物史观的方法。
22:01:40  你现在改读穿越系了吗?好象还得继续穿呀。拒绝一切跟古文有关的东西。。。  -----------------------------  这可不是穿越,我就知道捣乱姐还没懂,可是我刚刚在跑步中,似乎把思维理顺了:  由地物而窥天道,由空间而见时间  傍晚,洒了几点雨滴,到了夜里,凉风便来了,我在寂静中奔跑,穷尽体力,也不过几公里罢了。而这世界却又多么宽广?但是,如果水滴石穿呢?世世代代无穷尽。人的努力并不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只有在一定规律之下的努力,才有可能得到如意结果。奔流不息的时光之河中,一代代试错的人,建造了不断发展的世界。改变世界的,正是人们试错的行为,如今我也在问自己,我将如何用行动改变?水滴石穿,这是自然规律,愚公移山,这是唯心妄为。唯有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历史才不断的发展。  时空观投射到历史上,便是--》人民史观!
  @T生   老师我明白了,试错之旅中,如意的结果好,不如意的结果也好。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试错过程中,无数人的行为带来了历史的不断发展。  我早就会被一首词,可是突然发现,现在才懂: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呵呵,把二觉叉出去,他还需要十五年时间。  -v  因为这句,才说到穿越哒。  
  笨,我明明在说不用15年好吗?  
  哈哈哈,我明白了,我那个是多个封闭的罐头,是因为我虽然知道时间是人们发明的标尺,但是却没有以关系来看待时间。所以,是静止的封闭的定义
  。。。。。。。女性很多时候说的话,太让人难以理解了。
23:04:50  。。。。。。。女性很多时候说的话,太让人难以理解了。  -----------------------------  特么那句话我想了半个小时怎么说。。。
  为什么鲁迅先生有:你还是能说不能做?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时代,是需要人必须去做看得见的事的时代,于是在共产主义之前,中国试过很多道路,从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封建迷信。。。。。。再到三民主义,每一条道路都证明是失败的,特别是国民党在蒋介石篡夺权柄之后,彻底沦为更大一点的军阀之后,证明孙先生发动的革命也失败了,这些革命者的生命难道没有意义吗?他们用生命来实际为中国的道路试错了,在***的发展道路中,也是如此。  你还是能说不能做。指的是什么人是那些坐而论道,清谈心性,以感觉来支配自己行为或者投资的人。这些人所言的道,能说不能做,而能做的是什么?是可以看的到的行为,可以来分辨的痕迹,比如实实在在的做事,结果可以看到。  鲁迅先生的文章确实很多时候不给人留面子,这不是先生故意的,而是那个时代本就是个做事要远远大于面子的时代,大争之世,要以事实胜于雄辩。
  为什么说蒋介石篡夺了国民党的权柄?当一党之权力,一国之权力,居然可以私相授受的时候,这不是狼子野心显露的时候是什么?这是国民党建设的失败。是背离了孙先生革命道路的行为。这些都足以看出,一个人获得领导地位到底是为了什么,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实践论的视角下,历史本来很清晰。  -------------------------------------------------------  在谈论由空间而到时间的过程中,我想到了这些,而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当孤立静态的看待一个事物,并且下定义的时候,就已经强行割断了与之相关事务之间的联系。这样做的结果是把复杂事务简单分割,思考的结果也必然是不理想的,是静态封闭的结果。  而看完老师的阐述之后,我明白了我的问题,我确实不如孔子。
  再来看看自强这种运动形式与时间的关系。要用科学把自己从头武装到脚。  新我的状态-旧我的状态=我的变化量(Δ我)  这时,只是人们观察两事件后,得到的差别与差别量,还没有运动。  Δ我对时间求导,得到单位时间内我的变化量,即我的变化率。这时人才能观察到运动。  与位移对时间求导得到速度(以前朴素直观的物理公式V=S/T),同理。位移是点坐标差值。  我的变化率事关自强效率。
  对,这样就清楚多了,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方法就包含在其中:既有整体连续过程的宏观,也可某个时间段的对照。从中也可知道,个人进步效果和达到的客观效果之间是否对应,由此也可知道,速度是否真实有效。
  今天看谁谁都不爽。。。除了病人。  
  这不是我的思考成果,而是人类社会的成果。以前,总是说人文社会领域太复杂太随机,科学方法难以适应。虚无主义再次在社会领域冒头。上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方法已经进入人文社会领域,开始处理复杂现象了。我说的是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思路。今天,甚至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方法。  当人们观察现象,并进行量化后,得到一个连续动态数据链,怎么处理分析它呢?经典分析的还原法,需假设动态事件链间自独立,这假设已经被人类抛弃(也就是说科学体系接受了普遍联系的观点)。而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在自身寻找事件链本身的相互关系以及依赖程度,这被称为自相关性。利用时间区分顺序,利用时间等分,人类可以在大海航行中边航行边修复船只,并不需要送进船坞静止的修复(也不可能)。  当学到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用突出事件或事件性质转变来模糊划分数据链)时,我想到了人类社会的五阶段说。
  我明白了我的问题,我确实不如孔子。   ----------------------------------------------------  没有最差的,只有更差的?
  我对历史不太了解,但是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那么就是,没有任何定律或者恒定不变的方法能来解决存在的社会问题。必须在不断的发展中分时解决问题,也就是不断的在线修复。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