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座大山”压垮中国大豆定价权(观点)--财经--人民网
“六座大山”压垮中国大豆定价权(观点)
本报综合报道
&&&&来源:&&&&
&&&&&&字号
中国大豆危机四伏,中国大豆产业面临崩溃。中国,对于大豆,没有定价权。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曾经是大豆出口大国,然而近些年来,无限量的进口转基因大豆如洪水般地冲进国内,使中国天然的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逐渐沦陷,不仅严重威胁了中国4000万大豆种植者的就业,并使主产区的大豆加工企业生产基本陷于瘫痪。据专家判断,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用不了几年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可能彻底消亡。 进口依存度过高 根据海关统计,2007年中国进口大豆3082万吨,2009年进口4254万吨,2010年进口5478万吨,2011年进口5264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大豆进口量将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近10%。而本土大豆产量则预计下滑10%。 目前,中国所有的农产品中,大豆的对外依存度最高,80%需求来自进口,而进口大豆中,40%来自美国。 中国在大豆战争中一度被认为缺乏战略意识和长远考虑:2004年前后未能及时阻止国际粮商直接或间接控股国内大量压榨企业,导致为转基因大豆大开其门。在大豆产业中压榨领域,ADM、邦基、嘉吉、AGP四家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80%份额。 农业生产方式成致命伤 中国农业生产分散经营种植的方式,导致中国农户缺乏进一步联合,不能形成生产和销售合力。而且,从6000多万户种植者手中收购大豆不但平均质量无法达到加工企业标准化需求,而且成本大幅增加。经测算,仅采购成本一项,加工企业使用国产大豆时至少多付出20%至30%成本。 大豆产业的产业链很长,涉及到生产、油脂加工、食品加工、养殖业、医药、化纤等多个行业,然而,现有农业生产模式导致中国平均亩产量较低。 与南美四个主要生产国——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玻利维亚大规模种植单一品种转基因大豆情况相比,中国人多地少现状决定了中国大豆生产高成本和低收益。成本高,价格必然也要高,否则“谷贱伤农”必然发生,然而,国产价格高结果就是被价格低进口大豆封堵。 产业战略不清晰 从2008年底,国家开始对国产大豆实行保护性收购价格,由中储粮负责实施。国家临储计划和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为防止“谷贱伤农”而出台,但保护农民利益结果也造成了整个产业链破碎。 因为大豆产业中,大豆榨油企业是决定着种植农户利益能否最终实现不可或缺环节,然而,选择中储粮收储,实际上是“与企抢粮”,其结果必然是把油脂企业挤入困境。 毫无疑问,作为粮食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大豆产业战略应该成为国家粮食战略一部分,然而,就目前情况看,这个战略显然并不成型。 产能严重过剩 国际大鳄虎视眈眈,残酷掠夺,被认为是中国大豆产业几近崩溃根源,但实际上,重复建设,加工能力过剩导致主产区大豆加工企业面临停工、停产是危及整个产业的根本原因。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大豆年压榨产能已达到1.25亿吨,平均开工率降至50%以下。过去两年大豆年压榨产能增加了3000万吨,该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 报告显示,有170多家压榨企业日压榨产能在1000吨以上。预计在10月1日开始的市场年度中,大压榨商将消耗6300万吨大豆,其中包括5700万吨进口大豆。 产业链不完善 缺少现代产业链,是中国大豆产业一切窘况根源。如果将国产大豆生产、收储、加工、销售联为一个有机整体,不同利益主体在产业链过程才能得到相应利益,从而形成一条相互支持的产业链条。 业内人士呼吁,在这个供应链中各个经济体应该按经济规律获得相应利益,从而使大豆产业由传统产业链向现代产业链转变,形成现代大豆物流与配送企业代替传统收储企业,承担大豆原料、大豆油脂、大豆加工后产品物流与配送,从而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效益。同时,也可以将农业保险引入,增加大豆产业链利润,使中国大豆产业得到良性发展,避免当前存在“卖难”、“买难”,走出相互恶性博弈怪圈。 进口大豆涉嫌倾销 国内大豆产业各方一致认为,是国外转基因大豆的无限量进口和低价倾销,使中国大豆产业逐渐失去最后的生存底线。进口的转基因大豆价格不断压低,到岸价则从每吨3800元降至3400元左右,与国产大豆每吨3740元的收储价相比,国产大豆压榨企业的原料成本就高出几百元。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此前分析:不设过渡期、3%的低关税、没有进口数量限制、又没及时采取WTO允许的“两反一保”措施等,是使国外低价转基因大豆蜂拥而入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乔雪峰、聂丛笑)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改革真离不开有钱人吗 为啥说***不是金饭碗***有多少秘密小组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股票/基金&
【2013期货团队评选】弘业期货:大豆价格受收获季压制
作者:吴光静
大豆:收获季节预计压制价格 一、2013年10-11月豆价预计逐步回落
2013年8月[1] CBOT期货指数价格区间8.4美分/蒲式耳耳[2],月平均价格约1317.6美分/蒲式耳,环比涨幅约6%。DCE豆一指数月平均价约4469元/吨,环比跌幅0.3%,区间元/吨;指数月均价格3427元/吨,环比涨幅6%,区间元/吨。
二、全球大豆供需保持宽松预期
(一)全球大豆产量保持历史新高 1、2013/14年度全球大豆产量略有下调
9月美国(USDA)发布的世界农业供需报告(WASDE)预估2013/14年度世界大豆产量2.8166亿吨,较8月预估减少6万吨,较前三年分别增加5.3%、17.8%和6.73%,并且高出前3年均值水平(2.57亿吨),高出前5年均值(2.4866亿吨)。9月报告在8月报告的基础上微减2013/14年度世界大豆产量预估6万吨,主要因和巴拉圭丰产远抵消、、中国和减产所致。不过全球大豆产量的最新预估数值仍创下历史新高。我们认为,2013/14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保持增长趋势,全球大豆供需逐渐走向宽松,对于大豆价格会形成实质性的压制作用。
图表 3 USDA9月世界大豆供需平衡表(百万吨)
国内需求量
库消比(%)
资料来源:DCE,弘业期货(,)研究所
2、2013/14年度美国大豆仍有可能获得丰收
据USDA9月WASDE报告,2013/14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估为31.49亿蒲式耳(约8571万吨),较8月报告下调289万吨。以最新预估数值分析,2013/14年度美国大豆产量较前三年度分别增产约4.5%、1.8%和-5.4%,将会创下历史第四高位,高于10年均值(8241万吨)、3年均值(8562万吨),略低于5年均值(8581万吨),9月WASED报告对于2013/14年美国大豆产量的预估基本维持在前五年均值的水平。
美国大豆产量遭遇下调主要源于单产预估的减少,继8月报告首次基于调查基础上的亩产预估的基础上,9月报告继续下调2013/14年度美国大豆单产至41.2蒲式耳/英亩,较8月预估减少1.4蒲式耳/英亩,较前三年分别增加4%、1.7%和-5.3%。至此,8月和9月报告已经在7月报告的基础上连续下调单产3.3蒲式耳/英亩(约7.4%),虽然有观点认为,后期美豆单产仍有可能遭遇下调,但是我们认为单产继续下调的空间已经变小,毕竟在今年美国大豆生长过程中6月至8月18日连续十周优良率均维持在62%以上,8月25日至9月22日五周的优良率维持在50%及以上,其单产情况不至于过分悲观;参照去年,其7月14日至9月29日连续十二周美国大豆优良率均处于35%及以下水平,在遭遇六十年未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其单产水平仍在39.6蒲式耳/英亩;而按照当前的预估情况,今年美国大豆单产比去年仅仅高出4%,我们认为,9月预估的单产水平有些偏低,不排除后期再次上调单产的可能性(去年美豆最终单产水平较9月份预估上调约12%)。
(1)9月美国大豆主产区降水有望恢复
8月下旬至9月初,美国大豆主产区部分地区降雨偏少,不过这种情况在9月中上旬已经有所改变,预计9月下旬大豆主产区降水情况有望进一步好转,从而有利于晚播大豆。根据统计,截止9月14日当周,美国大豆十大主产区50个市镇中约有近30个市镇在前期降水偏少之后均均迎来降水;其中堪萨斯州的古德兰降水情况改善情况最为显著,如图所示。另外根据市场机构World
Weather Inc报告,9月16至22日当周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降水对晚播大豆作物有利。
(2)后期美国大豆优良率有望上调
根据USDA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截至9月22日当周,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50%,之前一周为50%,去年同期为35%。从今年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指标来看,7月7日至7月28日,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从67%下调至63%;但是从8月4日至8月11日,优良率又回升至64%,截止8月18日,优良率均维持在62%以上;随后8月下旬至9月中旬,优良率连续四周下滑,从58%下滑至50%;不过9月下旬开始,大豆生长优良率已经止跌,与上周情况持平。再从去年美国大豆生长中遭遇的特大旱情来看,优良率最低的情况(29%)出现在7月28日和8月4日期间,8月中旬回升,8月下旬下降,但是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其优良率则从32%回升至37%;同时美国农业部在9月报告中预估美国大豆产量为7169万吨,而最终产量则为8206万吨。所以,今年随着9月降水开始好转,我们认为,从9月下旬开始,大豆优良率有望止跌回升,从而有助于产量提高。
(3)9月下旬仍无早霜迹象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作物受到损害。春霜冻危害幼苗,秋霜冻使鼓粒终止,对产量影响更大,夏秋冷害造成发育延迟,而初霜冻又来的早的年份损失更大。所以说我们对于大豆产量的担心并不在于8月下旬所谓的“高温”,而是担心9月是否可能有早霜的出现。按照9月27日NOAA最新气温预报,大豆主产区未来5-7天的最低温度在50°F以上,暂无霜冻的担忧。如果今年大豆生长中没有遭遇到“霜冻”的危害,那么按照今年大豆生长情况来看,今年美国大豆仍然有望获得丰收。
(4)美国收割季节来临增加供给压力
9-10月,北半球大豆逐渐迎来收割季节,随着大量的新作大豆上市,供给压力进一步增加。据谷物贸易商称,9月下旬美国中西部地区大豆基差报价持稳至大幅下滑不等,主要是因为美国大豆大面积收割期即将到来。根据USDA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截至9月22日当周,美国大豆收割率为3%,去年同期为21%,五年均值为9%。今年美国大豆的早期收割也已经开始,其收割进程虽然慢于去年和2010年,但是与2011年相差无几,或快于2009年和2008年。如前所述,即使今年美国大豆最终产量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今年美国大豆产量处于毕竟处于历史高位(即使按照9月份预估,仍处于历史第四高位),所以新作美国大豆收割上市的供给对于价格带来压力,这也是9-10月处于大豆收割季节的季节性原因所致,这预计对于大豆价格有一定的压制作用。
我们认为,从9月中旬开始美国大豆主产区降水情况逐渐好转、9月下旬仍无“霜冻”迹象等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天气状况,后期不排除生长优良率、产量预估再次上调的可能性;同时由于美国大豆收割季节的到来,进一步增加了供给压力,对于价格形成压制。我们认为,虽然9月供需报告继续下调美国大豆产量,但是即使以9月报告预估数值,今年美国大豆产量仍然处于历史高位区间(第四高位),并且不排除11-12月报告中上调美国大豆产量的可能性(去年美豆最终产量较9月份预估多出约15%),今年美国大豆依然无法回避高产预期带来的价格压力。
3、2013/14年度巴西大豆产量有望赶超美国 9月报告上调2013/14年巴西大豆产量至8800万吨,较8月报告上调300万吨;维持阿根廷大豆产量5350万吨不变,与8月报告持平。以此最新数据,2013/14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将首次超过美国(超过229万吨),巴西将居于世界大豆生产国的首位。同时2013/14年度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大豆产量合计值1.415亿吨较前三年分别增加7%、33%和13.8%。对于远期而言,9月报告调高2013/14年度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大豆丰产预估,利空远期大豆价格。
今年南美大豆的播种预计从10月份前后开始(巴西早期播种9月下旬开始),9月以来,CBOT大豆和的比价升至并维持历史高位,截止9月25日,CBOT大豆11月合约和12月玉米合约比价升至2.91(其中9月13日比价升至3.01),5月大豆和玉米合约的比价升至2.7,另据报道9月中旬巴西帕拉纳州现货价格显示大豆玉米价格比为3比1,马托格罗索州大豆玉米价格比为4比1。由此,我们认为,基于价格激励作用,巴西存在增加大豆播种面积的可能性。今年10-12月份市场关注的焦点预计为南美大豆主产国的播种面积及初期种植情况;明年1-2月份,南美天气情况预计进入投资者视野,届时南美大豆产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美国农业部明年1-3月份的供需报告对于南美大豆产量变化也会做出相应调整。我们认为,2013/14年度南美大豆市场的丰产预期依旧是压制豆价的重要利空因素。
(二)全球大豆需求保持稳定 1、全球大豆需求增速不及产量增速
据9月WASDE报告预估2013/14年度世界大豆需求量2.6889亿吨,同比增速约4.26%,是2004年以来的第五位中位水平,且消费增速仍然落后于产量增速,略高于1992年以来的复合增长率4.1%。2013/14年度全球大豆产需剩余为1277万吨,在近十年以来仅仅低于2009年度(2307万吨),处于近十年的第二高位。我们认为,2013/14年度大豆需求基本保持正常自然增速,并无太多亮点,对于价格支撑有限。在11月-12月份,需求因素预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全球大豆库存保持历史新高
9月WASDE报告预估2012/13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6155万吨,较8月预估下调67万吨,库存消费比微调至17.31%;2013/14年度全球大豆期末结转库存7154万吨,较8月报告下调73万吨,库存消费比19.02%。以最新预估数值预估,2013/14年度全球大豆结转库存仍将创下历史新高,并较前三年分别增加16.23%、30.2%和2%。2013/14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高于2004年以来的均值水平(5613万吨),高于前3年均值水平(6220万吨);库存消费比高于近九年以来的均值水平(17.85%),仅仅低于2006年(21.11%)和2010年(20.42%)库存消费水平。
3、新作美豆库存下调空间变小
9月WASDE报告预估2012/13年度美国大豆年末库存341万吨,库存消费比2.62%,较8月预估值持平;而2013/14年度美国大豆年末库存则下调至408万吨的高位水平,较8月报告下调191万吨,8月和9月报告较7月报告累计下调396万吨(约50%)。我们认为,后期大豆库存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变小,不排除后期对于数据做出上调(去年最终美豆结转库存较当时9月份预估上调约8.7%)。
1、8-9月南美大豆仍有供给 根据巴西贸易部统计,月,巴西出口大豆数量分别约284吨、96万吨、354万吨、715万吨、795万吨、657万吨、566万吨、538万吨。以此数据分析,今年8月巴西大豆出口较7月份有所回落,降幅约5%,较去年同期8月份出口量243万吨增幅约121%,虽然较4-6月份的历史最高出口量有所回落,但是依然保持高位。从巴西8月份大豆出口数量538万吨推算,约有420万吨巴西大豆在9月份至10月上旬运抵中国。正如我们8月份报告中所指出的“巴西大豆7月份的出口数量也将会在中国8月的进口数据中得以体现”的观点,中国大豆8月份的历史高位(单月第三位)进口量也正体现了巴西大豆正源源不断的运抵中国;由于巴西4-6月份巨大的出口量,7-8月份出口量的回落也在情理之中,从而我们预计9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也将有所减少,但仍保持相对高位区间。同时由于阿根廷大豆由于生长周期比巴西晚2-4周,所以大豆上市时间较巴西而言也相对晚1个月左右。在9月份巴西大豆逐渐销售告罄的时候,阿根廷大豆上市进入贸易市场有望补充9月份前后的大豆供应。南美大豆巨大产量形成的充足供应,中国大豆的供给预计在9月份仍将得到补充,对于大豆价格也会形成利空影响。
2、中国大豆9月进口量有望回落
据8月中国统计快讯,2013年8月中国进口大豆637万吨,较7月720万吨环比下降11.5%,较去年同期442万吨上升44.12%。8月中国大豆进口量增长态势符合我们在8月8日报告《7月中国大豆进口数据解读》中的观点:2013年8月大豆单月进口量有望保持高位,环比增速预计降低但是绝对数量则保持高位区间;8月大豆进口数量高于我们在报告中预估区间550-600万吨左右。
根据历史统计分析,从2009年以来8月大豆同期进口数量看,2013年8月进口数量637万吨创下历史单月进口量的新高,给大豆供给市场带来实质性效果,继续增加大豆市场供应;从同比增速上分析,2013年8月的同比增速(44.12%)是2007年以来第二位水平,略低于2010年(52.24%)。从1-8月合计数量来看,今年前8个月的进口数量4110万吨继续创下历史新高,较2012年同期水平3934万吨增加4.5%;其中6-8月份进口数量2050万吨较去年同期1591万吨高出约29%,呈现我们前期所说的“集中到港”现象。
由此,我们认为,6月-8月期间中国大豆进口到港量急速增加的趋势有助于缓解前期市场大豆货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对于大豆现货价格预计形成压制,大豆现货价格有望逐步回落。同时由于6-8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不断刷新历史记录,9月份大豆到港量较前三个月有所回落属于正常情况,同时由于9-10月份“中秋、国庆”假日休假效应,预计10月份大豆进口量继续减少,11-12月份大豆进口量有所回升。
3、9月开始美豆进入新销售季
根据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9月以来,美国大豆出口销售逐渐恢复,截止9月12日当周,美国大豆当周出口销售约7.42万吨,去年同期约20.7万吨;9月累计出口销售约13.4万吨,去年同期约54.7万吨。今年与以往四年相比,销售数量均落后于同期水平,主要因为今年美国大豆播种延后,从而导致收割、销售进程顺延。我们认为,9月份美国大豆销售零星进入市场,预计到11-12月份美国大豆开始大量进入贸易市场,届时美国大豆销售情况预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如果届时美国大豆销售情况良好,预计支撑大豆价格。
三、粕油消费预计呈现季节性 (一)全球豆粕消费预估有所调高
据9月USDA月度供需报告,2012/13年全球豆粕消费量1.7716亿吨,同比增长约-0.1%;2013/14年度全球豆粕消费量1.8537亿吨,同比增长4.6%,高于2008年至2013年以来的复合增长率4%,略高于今年产量增速(4.3%)。2013/14年度豆粕产消剩余269万吨,在1992年至今的历史区间内,2013年产消剩余仅仅低于2009年(400万吨)和2010年(438万吨)水平,位于第五高位。我们认为,在全球豆粕产量增加的前提下,全球豆粕消费基本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对价格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消费确实更多亮点,对于价格撬动作用预计减弱。
虽然饲料产业由于刚性需求,在长周期内保持增长趋势,但是在每年具体月份之间则有所差异,有所增减,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根据最新统计,8月份我国饲料产量为2028万吨,较7月份上升56万吨(约2.8%),其中配合饲料产量环比上升约3.6%,混合饲料产量环比上升约1%。同时,生猪定点企业屠宰量基本保持稳定,8月份屠宰量为1876.3万头,较7月份环比上升0.8%。
根据统计,以1990年至2012年各月饲料产量占全年饲料产量比重均值来看,1月(6.03%)和2月(6.18%)为全年最低产量比重,而12月份(10.31%)则处于全年最高比重;6月(9.16%)、9月(9.11%)、10月(9.01%)、11月(9.22%)处于全年第二高位区间;8月(8.6%)、5月(8.36%)、7月(8.32%)处于全年第三区间,处于中等产量水平;4月(7.87%)和3月(7.82%)则处于全年第四区间,处于较低产量水平。由此,9月和10月份分别以9.11%和9.01%的比重位于全年第四和第五位,可见相对而言,9-10月饲料产量处于全年中等偏高区间,但是仍落后于11和12月份,预计9-10月饲料产量自下而上的需求对于饲料原料价格的带动作用弱于11至12月份的时间段,在9-10月期间下游需求的带动效应预计不及新作大豆上市的供给压力。
根据统计,2012年11月-2013年2月份以来全国生猪存栏量急速下降,降幅约7%;3-8月份有所回升,回升幅度约5%;截止2013年8月全国生猪存栏量约4.616亿头,环比增长约0.9%;但是依然低于2012年(4.6629亿头)和2011年(4.6557亿头)同期水平,同比增速分别下降约1%和0.86%。8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约5013万头,较7月上升15万头,较去年10月份高点降幅约1.3%。
而衡量养殖效益情况的重要指标—猪粮比价在9月中旬略有回落。截止9月15日当周,全国22省市猪粮比价为6.50,较9月初的6.56连续两周出现下降。猪粮比价有所回升对于养殖效益呈现一定的利多影响。我们认为,养殖行业效益预计在“中秋”“国庆”两节之后有所回落,在年底至春节前期有所上涨。
(四)畜禽产品价格预计节后有所回落
畜禽产品终端价格方面,2013年9月以来,生猪、仔猪、猪肉价格互有涨跌。截止9月18日,全国22省市生猪平均价15.91元/公斤,较8月同期下跌约0.3%;仔猪平均价格30.77元/公斤,较8月同期下跌约5%;猪肉平均价23.85元/公斤,较8月同期上涨约3%。禽蛋价格方面,截止9月13日,鸡蛋零售价格10.35元/公斤,白条鸡零售价格18.66元/公斤,较8月同期分别上涨4.6%和0.6%;主要淡水水产品价格较8月同期涨跌互现,截止9月13日当周,鲤鱼、鲢鱼、草鱼、鲫鱼批发价分别为11.63元/公斤、9.31元/公斤、14.86元/公斤、1728元/公斤,较8月同期分别上涨0.25%、1.6%、-3.3%和2.5%。我们认为,畜禽水产品终端价格预计在“中秋”“国庆”两大传统节日后有所回落,春节之前再次上涨。10-11月期间,预计对于整体养殖行业需求恢复带动有限。
(五)全球消费低速增长
据9月USDA月度供需报告,2012/13年全球豆油消费量4255万吨,同比增长约1.47%;2013/14年度全球豆油消费量4429万吨,同比增长约4.1%,低于1992年至2013年复合增长率4.58%,略高于2000年至2013年间的复合增长率3.95%,高于豆油产量同比增速(3.8%)。由此,2013/14年度全球豆油消费总体维持稳定增长趋势。
库存方面,2013/14年度豆油期末结转库存360万吨,较8月报告下调3万吨,较12/13年度减少20万吨,略高于2008年至2012年平均水平(351万吨),高于2000年至2012年均值水平(305万吨),在1992年至2013年的历史区间中,位于第四位的高位区间(其中,万吨、万吨、万吨)。
对于中国豆油库存而言,据USDA预估2013/14年度中国豆油期末结转库存达到102万吨,较8月调低5万吨,与去年持平,依旧维持历史最高水平。我们认为,全球(尤其是中国)豆油消费预计仍处于去库存的状态,对于新增消费量的拉动作用有限。
(六)大豆压榨利润有所回落
2013年9月以来,中国大豆压榨利润总体走高,但是依旧维持分化局面:国产大豆压榨利润有所回升但是依旧维持负利润的局面,而各港口进口大豆的压榨利润则走高至历史高位区间。截止9月24日,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均值约258元/吨;而国产大豆压榨利润均值为-155元。我们认为,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好于国产大豆主要是因为进口大豆价格低于国产大豆,且8月下旬豆粕价格上涨。如果后期国产大豆价格依然维持高位,则压榨利润仍不容乐观;如果国产大豆价格有所走低,但是豆油价格依然低迷,压榨利润即使有所回升,预计有限。总体而言,
9-10月期间压榨利润预计有所回落,对于豆价的支撑预计趋弱。
四、现货价格对于期价支撑预计减弱
2013年9月以来国产大豆价格稳中略升,豆粕价格则快速回升。截止9月26日,国产大豆平均价格约4500元/吨,较8月同期上涨约23.68元/吨,较今年年初下降约295.79元/吨,较前三年同期涨幅分别约-6.5%、10.43%和22.45%。在8月下旬国际大豆价格上涨的带动下,豆粕现货价格出现急涨的局面,截止9月26日,全国豆粕平均价上涨至4440元/吨,创下今年年内最高价格,较前三年同期价格增幅分别约3%、38%和29%。当前豆粕现货价格不仅已经接近国内大豆现货价格,而且也高于近期进口大豆成本价格(8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平均到港成本约608.97美元/吨,折合完税成本约4439元/吨,7月份为4419元/吨).我们认为,豆粕现货价格有些偏高,后期存在下跌空间。港口方面,截止9月26日,主要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约元/吨,较8月同期上涨约240元/吨。我们认为,随着6-8月份大豆集中到港以及10-11月份新豆上市形成实质性的供给冲击,短期期货价格的拉升难以支撑长期价格,大豆和豆粕价格均有望逐渐回落。
五、大豆期价后市展望
8月中下旬CBOT大豆市场迎来强劲反弹,因“天气状况”、“USDA在8月供需报告中对于美国大豆产量做出下调预估”等,但是我们认为:天气炒作只是短期行为,确实实质性利好因素支撑的价格上涨难以走远。在9月利多的USDA报告出台之后,市场也出现了“利多出尽是利空”的效应,9月13至23日CBOT大豆价格指数累计跌幅约5.9%。9-10月期间,尽管市场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1)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不确定;(2)美国大豆单产情况不确定;有观点认为在10月USDA报告中仍会下调这两个关键数据,市场对于这两个因素偏多预期也造成了价格短期上涨;但是我们认为这两个数据下调的空间有限,同时9月中下旬开始美国大豆主产区的天气情况也已经开始改善,今年美国大豆存在丰产可能,同样我们也不排除USDA在11月或12月供需报告中再次上调美国大豆产量。所以,今年美国大豆产量预计对于价格仍将形成压制。同时,随着北半球大豆逐渐进入收割季节,新作大豆有望增加现货供给及库存,收割季节的到来对于价格也形成季节性压力。
我们认为:随着美国大豆丰产预期、收割季节的到来、南美扩大种植面积预期等实质性利空因素,价格预计保持下降趋势,价格有望逐步回落。
弘业期货农产品研究所 吴光静
8月:指美国时间日至9月11日,北京时间日至9月12日,下同。本文所使用月度时间窗口一般指每月11日至次月10日,即以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出台日期为前后分界。
[2] 价格统计口径以收盘价计算,下同;月平均价格以收盘价算术平均值计算,下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09/10 07:3209/27 13:5009/27 10:3409/27 07:4209/27 07:3509/27 07:21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期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