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上,英法美三国关系对德国处置的态度是什么

您所在位置: &
 &  & 
第五分册第三第四单元测试题(何潇晨)..doc2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第五分册第三第四单元测试题(何潇晨).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五分册第三单元(第11课~13课)
第五分册第三单元练习部分:
一、选择题
1、艾瑞克·霍布斯保姆在《帝国的年代》中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根源于一种愈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出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慢慢地,欧洲分成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 “这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是:
A.同盟国和协约国 B.轴心国与同盟国
C.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对峙阵营
2、“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是德国外长的演说,从中可以看出德国的对外政策是
A 对英国殖民地虎视眈眈
B 和法国争霸欧洲争
C 夺巴尔干地区 D 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3、右图漫画发生在
A.路易十四时代 B.拿破仑时代
C.俾斯麦时代
D.威廉二世时代
4、按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中
A.美、英、日、德 B.美、德、日、英
C.美、日、英、德   D.美、日、德、英
5、19世纪末,英国失去在世界工业中垄断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地人民抵制英货 B.没有兴建新兴工业企业
C.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 D.成为美国的债务国
6、下列对图7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
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7、“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地又由西欧慢慢向其他地区转移。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高二历史试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精品题库
最新高考模拟题
名校精品试卷
高二历史试卷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在线求指导:巴黎和会上英法美三国_百度知道| 按版本查找 | | | | | | |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资源信息
历史中高考列表
2016年人教版选修三历史:2.1《巴黎和会》学案与练习含***解析详细信息
运行环境: XP/WIN2003
文件大小: 不详
资源等级: 免费资源
资源类别: 免费下载
开 发 商: 不详
资源语言: 简体中文
相关链接: &&
资源属性: &&&&&&&&
下载次数: 本日:   本周:      本月:   总计:
授权方式:
解压密码: 宜城教育资源网
资源添加: 审核:赝青 录入:赝青
添加时间:
2016年人教版选修三历史:2.1《巴黎和会》学案与练习含***解析第1课巴黎和会[课标要求]了解凡尔赛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1.巴黎和会召开(1)目的:处理战争的遗留问题,并组建国际新秩序。(2)召开:日在巴黎凡尔赛宫正式开幕。(3)参加国:27个,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无资格参加。(4)三巨头:劳合·乔治(英)、克里孟梭(法)、威尔逊(美)。(5)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2.与会国的目的(1)美国: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2)英国①目的: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②措施: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雄;利用美国遏制法国。(3)法国:削弱乃至肢解德国,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4)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3.勾结与争夺(1)焦点问题:如何处理德国。①法国: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②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并得到美国支持。③英美:反对法国肢解德国的计划,但表示如果法国遭德国进攻,将援助法国。(2)山东问题①态度:日本企图攫取中国山东,得到英法的支持,中国坚决要求收回山东。②结果:英、法、美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③影响:引发五四运动,参加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签字。[误区警示]帝国主义战争的目的是掠夺,而外交是战争的延续。所以,本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瓜分战利品,宰割战败国。而由于帝国主义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实力至上,所以欧美列强成了会议的主导者。二、《凡尔赛和约》1.背景(1)帝国主义列强经过激烈争吵,拟定了对德和约草案。(2)列强以重新发动进攻相威胁,迫使德国于1919年6月签约。2.内容&内容罪责&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领土&重新划定德国的疆界,通过割地、军事占领、承认独立等形式改变了德国的领土现状军事&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军队人数、武器装备都受到限制赔款&当时未制定赔款总数,德国先偿付价值200亿金马克的物资殖民地&由几个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3.评价(1)进步性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解决。②新的国际关系体系逐步建立,世界暂时得到和平。(2)局限性:由于对德国的严厉制裁,也使和约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误区警示]德国成为凡尔赛体系不稳定的关键因素的原因:德国的军国主义者不甘心失败,企图寻机恢复往日的辉煌;对德和约是在胁迫下签订的;和约对德国进行了极为严厉的制裁,埋下了复仇主义的种子。主题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1.德、奥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的原因(1)苏俄被看作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大政治敌人,是帝国主义封锁和准备加以颠覆的对象,所以不允许它参加这次会议。(2)德、奥等战败国是被宰割的对象,对它们的宰割过程由于大国之间的争夺而变得十分复杂,而让战败国参加会议,会使战败国从中添乱,所以要将其排斥在外。2.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不能收回山东主权的原因(1)日本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在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中得以承认。(2)英法方面,与日本缔结秘密协定,支持日本。(3)美国方面,虽不愿日本独占中国,但是没有坚定地支持中国。(4)中国方面,由于国力较弱,中国代表发言未引起重视,这正体现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3.巴黎和会并非是和平会议(1)会议目的:它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和反苏的国际会议。(2)会议内容: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会议密谋遏制苏俄,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筹建国际联盟,反对列宁创建共产国际。(3)和会性质:巴黎和会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场分赃大会。(4)对待中国的态度: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和会上的正当权利不但没有受到尊重,反而成为被宰割的对象,中国要求收回德国强占的山东的权益,但英、美、法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材料上述漫画材料反映了哪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矛盾?并指出矛盾所在。***矛盾:美国与英法矛盾:争夺世界霸权。法德矛盾:两国宿仇,并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表格法理解英法美三巨头对德问题的态度人物&对德问题&不同点&相同点英国-劳合·乔治&对法国极力削弱德国的要求加以批评和抵制,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让法德两国相互牵制&削弱、制裁德国法国-克里孟梭&用最严厉的手段处分德国,尽可能地肢解这一强大的邻国,以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美国-威尔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要利用德国来同英法相抗衡&主题二《凡尔赛和约》1.英、法、美三国对《凡尔赛和约》的态度及原因(1)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理由:美国当时的综合国力不如英、法,攫取世界霸权的企图没有得逞。(2)法国:承认。理由:条约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削弱德国军备,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3)英国:承认。理由:条约削弱了德国海军,剥夺德国殖民地,限制法国势力。2.通过《凡尔赛和约》帝国主义战胜国实现了哪些企图(1)英国:取得了一系列原德国的殖民地,抑制了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要求。(2)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萨尔煤矿15年的开采权,取得了一些原属德国的殖民地,但过分制裁德国的企图未能实现。(3)日本:取得了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原德属殖民地和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4)美国:由于英法的抵制和综合实力上的差距,美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企图未能实现。材料列宁曾说:"《凡尔赛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这不是和约,而是拿着钢刀的强盗逼迫手无寸铁的受难者接受的条约。"当时的联军统帅福煦则预言:"这不是和平,只是20年的休战。"这两种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请运用史实论证其观点。***①一致。因为这两种观点都预见到凡尔赛体系必然不能持久,都认识到了当时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实质。②因为构成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但也隐含着许多矛盾:其一,和约的掠夺性必然加深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其二,这些条约是战胜国之间互相妥协的产物,不可能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随着战后经济的发展,这种分赃不均又使这种矛盾激化;其三,重新瓜分殖民地,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不断地掀起民族解放运动。图示法认识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1.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A.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B.列宁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C.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D.会议通过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决议解析联系巴黎和会的参加国可知,苏俄等国家被排斥在会议之外,因此B项不可能在和会上看到。***B2."烧毁柏林,吊死对方每个将领,并索要莱茵河畔的大片土地。"提出这一强烈要求的应是参加巴黎和会的哪国代表()A.英国B.法国C.美国D.意大利解析材料反映的要求实际是削弱甚至肢解德国,这是法国在巴黎和会上的首要目标。故选B项。***B3.巴黎和会从日开始到6月28日结束,费时达半年之久。这是因为()A.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尖锐B.帝国主义策划对苏俄的武装干涉C.主要战胜国在利益分配上的对立D.帝国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国家的矛盾解析巴黎和会费时长,是因为与会各国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尖锐,难以摆平;而能够起操纵作用的与会国,只有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C4.《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A.领土问题B.军事问题C.殖民地问题D.赔款问题解析解题前提是必须理解掌握《凡尔赛和约》的内容,还要明白英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巩固和扩大"大英帝国"版图是英国一贯的也是主要的目的,《凡尔赛和约》委任统治的规定,扩大了英国的殖民地,故选C。***C5.《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对于帝国主义国家,"赃"指所占的殖民地,②③是对德国战败者的束缚与控制,未体现出分赃性质。***D基础巩固1.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战后人们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情绪增长,而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刚好迎合人们的愿望。***B2.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又用其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来构建欧洲的秩序,主要表现在()A.反对法国过分地削弱德国B.要求瓜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C.反对美国提出的和平计划D.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上与美国争雄解析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最大程度地削弱德国,而英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目的,反对过分削弱德国。***A3.下图为时政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该漫画应创作于()A.1860年B.1898年C.1919年D.1948年解析注意关键词"山东"和列强把脚伸到山东地区。故判断是1919年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山东问题。***C4.《凡尔赛和约》明确规定: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这一规定()A.使德国及其盟国得到应有的惩罚B.使德国受到最大限度的制裁和宰割C.明显有"成王败寇"的特点D.是最公正的战争判决书解析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战争,所以,战胜国将全部战争罪责推到战败国的头上是不公正、不合理的。***C5.下图是德国军用飞机被肢解的情景,这是为了()A.迫使德国支付赔款B.瓜分德国的殖民地C.重新划分德国疆界D.严格限制德国军备解析《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不得拥有空军、坦克、潜艇等,均属于限制德国军事力量的范畴,故D项符合题意。***D6.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对战败国的掠夺激起愤怒和复仇B.漠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利益C.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矛盾重重D.消灭了军国主义的种子解析凡尔赛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加剧。帝国主义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战胜国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遭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但它无法消灭军国主义的种子。***D能力提升7.下图反映了同一地点(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一个反映了德国战败后任人处置,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心情和场景。基于历史的角度,两幅图片所示现象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A.大国的衰落B.邪恶的终结C.分赃的场所D.战场的积怨解析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都发生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前者是威廉一世宣告德意志帝国诞生,而后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商讨处置战败的德国。"基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由法德两国战争的积怨造成的;A项无法体现历史的原因,不符合题干限定;两幅图片无法体现邪恶的终结,巴黎和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新的邪恶的开始,B项错误;C项仅仅是第二幅图片反映的问题,亦应排除。***D8.下图漫画是巴黎和会以后,三国协约为自己建造的纪念碑。图中A、B、C、D代表巴黎和会的四个操纵国英、法、美、意,其中"公平"代表英国,在巴黎和会上,英国的"公平"表现在()A.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B.竭力主张削弱德国的海军,但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C.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D.尽可能多地索取战争赔款解析本题以全新的视角考查巴黎和会上英国要求达到的目的,从图片和题干材料分析,英国的"公平"表现在竭力主张削弱德国海军,但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B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百灵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指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百灵鸟"顿时章法大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材料二在和会上,"沉默的小伙伴"--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材料三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会上,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但最后,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1)据材料一,分析"百灵鸟"外交的尴尬仅仅是因为"老虎"的强硬和"狐狸"的狡猾吗?(2)材料二中,为什么牧野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3)材料三中,顾维钧据理力争,最终未能挽救山东,说明了什么?解析第(1)问,解题时注意材料一中"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这一信息,反映了美国综合实力仍不及英法两国,据此分析归纳原因。第(2)问,解题时注意材料二中"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等信息,说明日本的意图,据此分析、归纳即可。第(3)问,主要从巴黎和会的性质以及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两个方面去分析归纳。***(1)主要取决于当时美国的综合实力,当时美国在经济上占有优势,但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综合实力还不足以压制英、法。(2)当时日本主要致力于攫取德国在远东和中国的权益,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3)巴黎和会是"一战"中战胜的帝国主义大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是以掠夺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基础的;"弱国无外交"。【学思之窗】(教材第27页)你怎么认识《凡尔赛和约》?提示《凡尔赛和约》使德国丧失了13%的领土和10%的人口以及全部的殖民地。而严厉的军控,使德国军备还不及周围小国的水平。如此残酷的掠夺和严厉的制裁,对于一个经济和军事能量都很大的资本主义强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一旦它从战败的阴影中恢复过来,它必然要寻找借口突破和约对它的束缚,而对德国这样一个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来说,战争是其最惯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凡尔赛和约》维系的国际秩序,如同建立在火山口上。【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27页)一、本课测评1.巴黎和会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召开的?谁在这次会议上起主导作用?提示帝国主义召开的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宰割战败国,瓜分战利品,还要力争在战后新的格局中促成有利于自己的安排。由于帝国主义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是实力政策,因此,实力相对强大的英、法、美三国主导了会议的进程,广大中小国家仅仅作为陪衬。2.《凡尔赛和约》埋下了哪些将会产生罪恶的种子?提示(1)德国接受投降是希望得到体面的和平,但是得到的却是残酷的掠夺和严厉的制裁。(2)和约不仅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也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这对德国新政府、军队和人民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必然激起社会性的普遍复仇情绪。(3)这种复仇情绪,在一个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国家里,很容易与战争政策联系在一起,所以,复仇情绪将成为滋生战争罪恶的种子。二、学习延伸1.依据有关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主张如何处置德国?英国持这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英国在战争中付出了极大的经济代价,所以希望尽可能的掠夺德国,以得到补偿。但又反对过于严厉的制裁德国。这是由于英国不能突破惯用的均势外交的平衡原则,不愿意由于过分制裁德国而使法国成为欧洲霸主。此外,英国还希望一个有足够力量的德国,成为其反苏战略上牵制苏俄的一个重要力量。2.依据有关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法国的主张与英国有什么分歧?并说明其原因和理由。提示法国近代历史上,如在拿破仑时代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中,在普法战争中,以及在一战中,多次遭到普鲁士和德国的军事打击,以致对德国存有难以抹平的心理恐惧。为了彻底消除德国未来的军事威胁,自然要求严厉地制裁德国,以至于提出了肢解德国或建立缓冲国的要求。另一方面,利用削弱德国的机会,法国还可以建立欧洲的霸权,这也是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目的之一。
期中试卷|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期末试卷|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模拟题|中考(
&&&&&&&&&&&&&&&&&&&&
宜城教育资源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宜城教育资源网主办 站长:此地宜城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正文
苏州高新区09-10学年度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
Section targeting
内容预览:  高新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九年级历史&&&&&&&& 2010.01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  1.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下列对此漫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赞扬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功绩  C.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D.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在1922年,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是  A.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国有企业  B.安娜到商店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C.伊万诺夫到市场上卖土豆  D.农民家中没有剩余的粮食  3.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的标志是  A.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D.农业集体化的完成  4.巴黎和会上英法美三国争夺的焦点是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争夺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C.争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D.争夺阿尔萨斯和洛林  5.某校九年级(2)班小鹏同学,对所学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②英国、法国没有遭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④经济危机引发了美国、苏联的政治危机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6.右图是1942年苏联的一张反法西斯的宣传海报。  图中的三只手所代表的国家及首脑是  ①苏联 斯大林 ②美国 罗斯福 ③德国 希特勒 ④英国 丘吉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友邦人民之权利。”上述材料出自于什么国际条约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慕尼黑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  8.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②雅尔塔会议&& ③苏军攻克柏林&&&& ④德国闪击波兰  A.④①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9.观察漫画,它反映了冷战期间的哪一事件  A.马歇尔计划&&&&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杜鲁门主义&&&& D.经互会的成立  10.“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材料生动地描述了哪国的历史?  A.美国&&&&&&& B.英国 &&&&& C.法国 &&& D.苏联  11.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经济军事实力已势均力敌&&&&&&&&& B.苏联迫于压力推行缓和战略  C.苏联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D.苏联希望结束争霸争取和平  12.“骨沟骨箭见渔猎,石镰石斧闻耕作。茅茨村舍奠远基,人类文明启半坡。”下列关于半坡居民的生活,说法正确的是  ①住着干栏式的房屋②主要粮食作物是粟③发明养蚕缫丝④使用磨制石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相传周成王和弟弟叔虞玩耍时用桐叶对弟弟说:“我把它封给你吧!”一旁的周公马上上前表示祝贺。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把唐封给了弟弟叔虞。这则故事讲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4.由右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A.荆轲刺秦王&&& B.张骞出使西域  C.蒙恬出征拜别& D.昭君远嫁匈奴  15.下列有关王朝与创建者的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朝--禹& B.商朝--盘庚C.西周--武王 D.西汉--刘邦  16.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下列史实与汉武帝有关的是  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②颁布“推恩令”  ③大规模反击匈奴&&&&&&&&&&&&&&&&& ④设置西域都护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古书赞扬某项水利工程时写道:“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项工程及设计建造者是  A.都江堰--李冰B.长城--蒙恬C.灵渠--嬴政D.赵州桥--李春  18.右图的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19.史书记载: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没有?”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体现出孔子的什么思想  A.“仁政”&&&&&& B.“仁”&&&&& C.“为政以德” D.“兼爱,非攻”  20.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内涵,下列图片中最能将China与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雕塑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  A.&&&&&&&&&&&&&&& B.&&&&&&&&&&&&&&& C.&&&&&&&&&&&&&&& D.
加入& 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
也许您还关注以下文章: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