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播报:
新媒体改变商业模式 “手手相转”托起空中店铺
新华网重庆6月22日电(记者 张翅)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上26955元,网民突破了8亿。人们对消费的要求和选择越发多元,借由新媒体的发展,部分餐饮、娱乐等店铺从人头涌动的商业街边开到了距离街面百多米的空中商铺里,在分享人流的同时,规避了传统临街商铺“租金高,选择面窄”的门槛,部分地产商也推出了相应的“空中商铺”,新媒体对商业业态的影响与日俱增。
租金差10倍创业者更易起飞
大堂乘电梯上8楼,穿过屋顶花园,刷卡进入副楼再乘电梯上44楼,这条复杂的路线与日常生活中开在路边、拔腿就进的快餐店相去甚远,然而这里确确实实藏着一家月销售收入近10万元的匹萨店。
何江就是这家餐厅的老板,在五星级酒店做西餐厨师10年后,以这间实际上处于大楼52层,据街面150多米的“空中店铺”为起点,这位80后高中毕业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一开始,何江也盯着临街铺面,“当街人流量大,做餐饮生意谁不想抬眼就看见客人”,但以他所在的这栋公寓底楼为例,一处30平方米的临街铺面,除转租费一次性需支出十多万元,月租金还需要近3万元,按5年租约共需投入百余万元;而他现在租的这套百多平方米的公寓月租金3000元,稍加装修等费用,5年租约共投入13万,约为街面租金的十分之一,巨大的价差让这位首次创业者最终决定做一个“空中”老板。
“空中商铺”不仅直接降低了创业的门槛,还从长远上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由于成本低,在保证盈利的同时店主可以选择品质更好的原料和厨具,价格相同的前提下,消费者在“楼上”所获得的产品质量肯定高于“楼下”,过硬的品质让他的小店不到一年就实现了盈利。
新媒体“酒好不畏巷子深”
一直以来受“下楼比上楼轻松”的消费心理影响,当临街铺面紧张时,大部分业态更倾销于向地下转移,形成了商业内“好下不好上”的行业习惯,更有“店不过8楼”的说法,但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和各类专业美食点评软件的普及,这一行规悄悄开始了变化,餐饮、娱乐等消费品成为最先“上楼”的群体。
“从销售角度看,消费品可以分为耐用消费品和快速消费品两类,快速消费品的一大特点就是顾客消费随机性高,今天顾客看到街边多了一家特色店,抬脚就进去了”重庆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孙元明表示,“这类店铺选址非常注意人气,像餐饮企业这样的典型快速消费品,如果开在位置不明显的几十层的楼上,没有媒体营销,生存基本不可能。”
重庆龙湖地产产品策划经理王磊也认为,虽然在成本上有相当大的优势,但与街面铺相比,在通达性,商业展示,人流人气等要素方面,一些传统的空中铺显然受到限制。
而新媒体让空中店铺的发展柳暗花明。从开业起,小何就瞅准了时下最火的新媒体渠道----没钱去传统媒体打广告,那就通过微博等社交网站宣传餐厅。美食品尝、诱人图片、精彩评论等等,无不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再配以折扣优惠、烹饪交流等手段,餐厅的顾客很快便络绎不绝。如今,这个位置偏僻的小店,每天都能迎来百余位消费者。
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赖胜强在其新媒体研究著作中指出,现阶段这样的店铺,瞄准的是时尚、追求高性价比、有一定消费实力的人群,这些人往往又是新媒体的活跃用户,消费者群体和新媒体用户群体高度重叠,不夸张地说,“手手相转”的新媒体造就了这些新型商业业态。
商业向上是未来趋势
“土地日益稀缺,商业业态容易饱和,只有资金实力雄厚,品牌强硬的商家才能进入核心地段,小的店铺被清扫出了商圈,因此不得不向上发展。”王磊认为,虽然空中业态在国内尚属初期,但在日本心斋桥、香港铜锣湾等商业成熟、寸土寸金的城市核心区,空中业态早已成为商业的常态,商业“上楼”是电子商务成本控制下的必然选择。
房地产开发商也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潮流,记者查阅资料显示,仅2012年,就有近50个被冠以“空中商铺”卖点的商务写字楼项目在全国各大城市开盘销售。
尽管优势众多,但现有的空中店铺仍存在着不少限制,我国《物权法》规定,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应当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意味着在高层住宅里开店必须经过左右邻居的首肯;根据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经营场所应该有两个以上的出口,许多“空中”店铺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一些业主也坦承,由于目前大多数“空中铺”是改自住宅,房屋结构并不完全适应经营扩展的需要。
“上楼经营与‘街边店’比肯定有差距。”刚刚把个人工作室安进写字楼30层的发型师小胡认为,虽然目前有这样那样的限制和不便,但他觉得对创业者来说,能把店安下来,就迈出了***的第一步,就是最大胜利。
[责任编辑:喻国明:“互联网+”模式下媒介的融合迭代与效能转换
作者:喻国明&刘?&
本文首发于NewMedia联盟核心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喻国明”(微信号:yuguomingnm),原题为《“互联网+”模式下媒介的融合迭代与效能转换》。喻国明授权NewMedia联盟公众号独家发布。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学教授,喻国明老师紧跟前沿的实证研究风格让他成为学界、业界媒介研究热点的风向标,出口成章、纵横捭阖的授课方式又让他成为学生眼中的智者。有人称他为媒介“军师”,有人称他为中国传媒业发展“问题单”的提单人,也有人称他为媒介“预言家”。
但他自己说,他仅仅是媒介前沿的观察者、思考者。
“渠道霸权”时代已经终结。面对用户注意力的碎片化,内容提供者该如何接招?本文中即可找到***。
摘要:媒介融合时代,各种形态的媒介终端不断涌现,是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而用户跨屏收看电视节目注意力分散,对电视单一介质的收视率评估,已经不能反映节目的全貌。本文结合市场营销学与传播学知识,将媒介视为传播信号的渠道,按照渠道关系理论将媒体关系划分为四种类型,并试图计算不同渠道的传播效能转化率,从而全面评价节目的跨平台影响力。得出传播效能的聚合与转化是当下媒体研究的关键点。文章最后还认为从“互联网+”到“传媒+”是媒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并提出了传媒与传统行业结合五种可能的盈利模式。
【关键词】媒介融合;互联网+;传媒+;效能转换;盈利模式
2015年3月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当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政府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其含义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模式。这种创新观念在传媒领域也同样适用,互联网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相结合,产生出新的媒介形态。并且伴随着互联网的升级换代,渠道霸权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媒介融合迭代的时代正在扑面而来。
一“互联网+”模式下媒介的融合迭代
1.渠道论的内涵与媒介的渠道属性
媒介是能使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产生联系的物质实体。当我们讨论媒介与互联网结合的无限可能性时,其实是将媒介视为一种信息传输的渠道。关于渠道的定义,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在《市场营销原理》一书中提到,营销渠道(Marketing
Channels)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王芳华的《营销学渠道基础》中给出的定义是“当产品从生产者向最后消费者或产业用户移动时,直接或间接转移所有权所经过的途径”。
一部人类的传播史也是媒介渠道变迁的发展史:从原始的口头传播到印刷传播、广播电视,再到如今的电子数字化发展,无不是语言、文字、无线电波、互联网等介质的涌现所导致的。从渠道论的视角来看,互联网时代,媒介渠道所传输的信息以电子化的方式传播,大大提高了渠道的流通效率。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介生态中原有流通渠道结构的基本概念、运行原理、商业模式等,对媒介组织内部的主体架构及与用户的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
2.“渠道霸权”时代的终结与传播效能的递减
在传播渠道短缺的时代,媒介拥有稀缺资源也就等于拥有了市场上的霸权地位。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媒介作为一种渠道资源的势能予以释放,无论数量规模还是传播模式都有了革命性进步,这种新媒体增长的速度是惊人的。如果以达到5000万用户为标准,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而互联网只用了4年时间。同样是互联网媒体,也面临着后浪推前浪的冲击与挑战。微信、滴滴打车、手游、新闻客户端等新兴媒介形式不断崛起,曾经风光无限的门户网站也逐渐沦为了传统媒体。即便领先的互联网企业也不敢懈怠,优秀APP的迭代周期约为22天,小米手机发布更新包的时间为一周。
其结果是,新媒介的爆发式增涨,信息的跨屏传播,分散了用户的注意力资源,带来了传播效能的递减。以往渠道霸权时代,我们以收视率、市场份额的“绝对值”来衡量一档节目传播效果的方式,受到了严峻挑战,亟待需要新的方法论的诞生。打个比方,如果社会上只有5个传播通道时,掌握其中的一个通道就拥有平均20%的市场占有率;当增加到50个时,就衰减成了2%,而当激增至500个、5000个时,平均市场占有率就会落入0.2%、0.02%这样一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所以说,广电所说的收视率、收听率下滑,将是一种新常态。这种变化不仅来自外部的新媒体,也有来自内部各种信息分发渠道的影响。这个规律,对于任何媒体都适用。
3. “融合迭代”时代的到来与媒介演变的路径
所谓媒介融合迭代时代,是指媒介形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媒介界限越来越模糊。媒介形态越多、屏幕越多,说明信息传播的渠道越多。艾瑞2014年七月发布的《在线视频用户跨屏研究白皮书》中提到,在线视频用户跨屏使用成为潮流,人均使用屏幕个数为2.3个,其中单屏用户只有15.8%,双屏用户为37.4%,三屏用户多达46.8%。这些屏幕的爆发式增长背后的媒介演变的逻辑是“互联网+”的模式,也就是互联网与各种传统传媒形式的融合。比如,互联网加报纸,是门户网站,互联网加电视,是视频网站;当互联网升级为移动互联网时,“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媒介的结果又滋生出新的形态。移动互联网加门户网站等于新闻客户端、移动互联网加社交功能等于微信。
换句话,如果从脑神经学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体现了媒体与技术的关系----如同“神经元”与“营养因子”的关系。互联网与印刷术、无线电波都是媒体发展历程中的“神经营养因子”,支持神经元(具体媒介形态)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完整性。一旦神经营养因子(技术)分泌减少、活性下降,神经元的数量就会减少,功能也会下降。在人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不能吸收营养的神经元凋亡属于正常的现象。与此同时,互联网又与以往媒介发展历程中技术变革的逻辑有所不同。以前一种技术产生一类媒介,而现在则是一种介质上产生多重媒体形态,因此叫做“互联网+”模式。前者如印刷术催生了报纸、杂志,无线电及其设备装置的发明,产生了广播电视行业。后者单一的媒介形态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线性的发展逻辑被打破,各种媒介形态一拥而上嫁接在互联网上。
说明:二者的关系就如同“神经元”与“营养因子”的关系,如果以技术为代表的营养因子发展落后了、相对活性下降,就会带来以媒介形态为代表的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反之亦然。
二“互联网+”模式下媒介的传播效能转换
当今多媒体并存,用户注意力分散,仅仅从单一媒介的视角来考察一档影视节目很难反映出全貌,亟待需要寻找一个收纳的盒子,将观众碎片化的注意力聚集起来。然而收集容易,拼接更难。在传媒经营管理领域,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转化率”,内容在不同媒介形式间流动,如何拾起用户散落在不同介质上的注意力资源,并进行传播效能的转换,成为当下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1.渠道关系:媒介效能转换的方法论
西方对渠道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渠道的结构与渠道关系。前者分析渠道的成员构成,后者则是研究渠道成员如何建立和利用权力、处理冲突,进而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国内,2007年范小军对渠道关系形成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渠道关系、治理行为和权利的三大维度的四种类型渠道关系治理机制:基于企业产权的单边治理机制、基于企业优势的单边权利治理机制、基于权利对等的契约型双边治理机制、基于权利对等的关系规范型双边治理机制。这一理论对媒体经营管理同样适用。
“互联网+”时代的多重形态媒体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这四种类型,以广电行业为主体关系为例:
(1)渠道独播模式。代表了企业产权的单边治理模式,如湖南卫视的节目网络上只在芒果TV播出,是渠道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拥有所有权而产生的控制权利;
(2)资源垄断模式。是基于企业优势的单边权利治理机制。央视春晚、国外大型体育赛事、国外的盛典等,由于渠道本身的品牌、网络、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对渠道另一方形成压力,容易存在价格溢价的情况;
(3)节目同播模式。这种是卫视与网站之间临时性的关系,以制作方节目售卖为出发点,比如灿星的《中国好声音》在浙江卫视与腾讯同步播出,台网两个渠道在权利对等的基础上,以契约的方式约定交易条件、交易关系、运作规则;
(4)战略联盟模式。这是基于权利对等的关系规范型双边治理机制。两种渠道成员在权利对等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关系决策的治理机制的长期双边关系。央视与湖南的电视剧联盟,京东与爱奇艺,阿里巴巴与优酷的资本联盟,也有相同的意义。
现实中,以一档综艺节目为例,除了电视与视频网站播出,还会在社交类、搜索类等网站上有所痕迹,因此现实中需要考虑的渠道及关系会更加复杂。
说明:模型不仅适用于不同卫视之间(一剧两星)、视频网站之间(分销)、也对于卫视与网站(台网联动)跨屏播出有着同样的效果。
2.传播效能转换的指标
了解了互联网时代媒介渠道关系,如何进行渠道效能评估成为难题。或许我们可以从国外植入广告的研究中得到一些启发。在美国,植入式广告效果难以评估,广告主就用
30 秒电视硬广作为标尺,得出 8 秒钟植入广告的效果约等等同于 30
秒钟的硬广评判。由于传播模式的差异,电视屏幕与互联网媒介之间的传播方式、观看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以覆盖人数这样的指标来衡量一档节目的传播效能,可能是比较容易转换的指标。
3.综艺节目全网传播效能的转换案例
第一种是台网播放量的转化率。如下表所示,根据艾瑞2014年10月发布的《视频全接触》数据显示,以下五档节目在全网的转化效果不同:
(1)前两名现象级节目网络话题性高,关注度集中,台网双屏双热,转化率(每1千个电视人数转化为网络覆盖人数的比例)在3左右,其中《爸爸去哪儿》由于爱奇艺与芒果TV都主打年轻观众群,两个平台发挥了协同效应,转化率高达4.13。可以理解为该节目1个人通过电视收视看,就有4个人通过网络视频收看,这1个人也许包括或不包括在网络收看人群之内。这充分说明了节目全网影响力较大。《中国好声音》在电视端的收视人数达到1,950万,在腾讯播出后转化率为2.94,覆盖人数达到5,732万,也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受众人群。
(2)同时我们也发现常态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非诚勿扰》,由于长期培养了忠实的电视节目粉丝,电视收视人群规模大于网络覆盖人数,网络转化率不足1。当然这里没有考虑进入这些忠实粉丝在网络的收看频次与收看时长的因素。
(3)结论是一档优质IP的版权节目在网络端的影响力,受到播出台网平台间观众的重合度、电视平台观众的重视度、节目播出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表1 综艺节目台网同播传播效果转化情况对比
数据来源:艾瑞《视频全接触》2014年10月刊
第二种是网络播放与评论之间的转化率。以用户的实际行为次数为转换标准,我们选取了三个2014年的现象级节目进行分析发现:
(1)现象级节目的标配是----网络播放量要在20亿左右,百度搜索峰值达到100万左右,微博粉丝数在100万以上,豆瓣评论数在10万以上。
(2)季播节目后续节目的网友评论数量在折损,比如《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豆瓣评论量17,928,第二季少了一半5860,第三季又折损了一半到3,426。
(3)粉丝平台忠实度高的节目,用户从哪里观看态度很明确,因此搜索量不高,但是活跃度高评论数多,如《爸爸去哪儿》第二季豆瓣评论数第一名近15万,百度搜索峰值只有10万左右,整个节目IP的搜索量为900,628次。
表2 2014年现象级综艺节目的全网表现
网络播放量(亿)
百度搜索峰值
微博粉丝数
豆瓣评论数
《中国好声音3》
《爸爸去哪儿2》
《奔跑吧兄弟》
说明:除了播放量为亿次,搜索、评论单位为次,数据来源自网络各个平台。
三从“互联网+”到“传媒+”是传媒发展的高级阶段
如果说“互联网+”是传媒转型的第一个阶段,改变的是媒体介质表层形态的话,那么“传媒+”则是媒体盈利模式真正变革的新时代。第一个阶段,各种传统媒体形态与互联网加在一起,完成互联网化的过程,比如全数字化的采编系统,跨屏的传播方式等,总体改造还处于物理层面。然而第二阶段当经过互联网改造后的传媒,以“传媒+”主体的身份与各行各业结合的时候,媒体也从媒介形态的融合迭代的阶段上升到商业变现模式创新的新阶段。
1. “互联网+”的逻辑:媒介演变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形态结合揭示了媒介形态发展演变的规律与确定性,然而具体呈现的形态则存在着不确定性。人类传播历史上,从来不乏技术的进步,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就如同神经营养因子支持媒介这个神经元的生长,而依附于落后因子的神经元则会衰落,传统媒介蜕变成新的形态。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首次超越80.9%的传统PC上网比例,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改变了互联网整个生态,带来了在娱乐休闲、交通、购物等方面的变化,媒介受影响整体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场景化。“场景”是移动媒体的关键。移动传播是基于场景(情境)的服务,即对环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的适配。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内容生产与内容营销,都要以满足用户此刻在场景中的需求为出发点;二是本地媒介。移动互联网营销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行动路线的导航和新的需求的诱导,因此将虚拟的需求也本地的媒介相结合,促使用户完成电视上观看,智能终端上搜索、购买、分享传播等行为是关键。三是短视频。生产适合在移动设备上观看和传播的微视频会受到用户更多青睐。
2. “互联网+”的难点:媒介传播效能的聚合与转化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形态结合,产生出百花齐放的新媒体形态,并且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在成长。但是多元化的信息传输渠道也给人们带来了两大难题,一个是聚合能力,一个转化能力。
一是聚合能力。&根据微信官方2014年7月公开的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的总数已超过580万,日均增长数1.5万个,而去年这一指标只有8000个。在这样信息渠道过剩的大背景下,如何聚拢人们的注意力资源成为无论学术界还是商业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于是以头条网、移动阅读平台zaker
(扎克)这样的新闻推荐类客户端、各种指数排名榜单、甚至介绍类的节目推荐手机应用的北京台《北京新发现》、推荐各种微电影、热门综艺的优酷《原创精选》等节目都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收视效果都是击中了时代绷得最紧的弦。
二是转化能力。一个事件、一档新节目,选择什么平台播出,以及如何快速引爆话题,也就是说内容营销成为实践中关注的焦点。比如一档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我们能够发现每周网络上都会有一个话题点引爆,并且引爆的峰值在节目播出前一天;我们发现《奔跑吧兄弟》的明星标签与舆情发展紧密相连,网络上讨论的热点返过来又在编剧手下固化到节目游戏环节中予以强化。我们还发现雾霾是去年两会上网络舆情的热点,柴静的《穹顶之下》选择了年后第一个周末的周五并在两会前发布,迎合了受众的关注点,社交媒体微信的转发量带动了腾讯视频的播放量高涨达到7,426万,高于其它网站,其它视频网站为了紧跟热点自觉的进行专题页面的推送。这就完成了一档节目的自传播,和在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转换。
3. “传媒+”的使命:未来盈利模式的空间
尽管当下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但是盈利仍然是个难题。不仅传统媒体广告收入下降,就连视频网站虽然流量可观,广告收入连年增涨,由于向内容创作者以及采购视频播放设备费用巨大,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商业变现方式。从优酷土豆2014年的财年第三季财报来看,净营收同比增涨29%至11.1亿元,但是净亏损为人民币1.8亿元。国外亦如此。据美国媒体报道,YouTube每月吸引10亿用户观看其视频,至今也仍未盈利。去年营收约为40亿美元,在谷歌总销售额中的占比达到6%左右,但对谷歌的利润贡献无几。相比之下,社交网站Facebook(脸谱)用户量相当为13亿,营收确是视频网站的10倍,超过120亿美元,实现利润近30亿美元。
大媒体盈利的市场机遇在哪里?“传媒+”思路就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传媒与传统行业相结合,有利于打破广告单一形态,实现媒体多元化收入。本文作者认为有五种模式:
一是电商+视频的节目模式,典型案例为综艺节目《女神的新衣》;东方卫视与蓝色火焰合作打造了传媒+服装产业的方式。节目中设计师通过女嘉宾作为时尚代言人,呈现了从设计到制作的全过程,嘉宾买手由天猫商城推荐的四大服装品牌商担任,在节目“竞拍”环节根据各自品牌定位拍下明星在舞台上展示的主题衣服版权。该节目最后一期的收视率达到了全国34城1.67%。按照蓝色火焰董事长胡刚的说法,每1点的收视率能撬动的商业价值是几个亿。“屏幕就是渠道,内容就是店铺”,日阿里巴巴和优酷土豆结成战略联盟,古永锵总结了这句话,相信这种电商+视频的模式会在未来有更大的商业空间。
二是视链产品,典型案例为电影《非诚勿扰2》。2010年,爱奇艺就推出“视链”技术,在影片《非诚勿扰2》与珠宝品牌潮宏基合作,当影片中出现舒淇的首饰、姚晨的宝石项坠等情节时,观众鼠标停在上面可以链接到网购页面。土豆网也曾在与百事公司合作的“百事淘宝商城”中拉开了视频网站探索更多盈利模式在赞助。最近“Video
out”技术的正式商用,说明机器已经能够完成所有人工识别、匹配、链接工作均,为“所见即所买”的批量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是商业定制。企业向媒体投放广告的前提条件是,内容已经成型,有了节目模式才去找广告合作,即便植入环节也不能充分满足双方的需求。商业定制的逻辑是以优质的内容与口碑传播为保障,将内容创作的主导权完全下放给企业。第四、第五分别是衍生类产品,与电视购物类产品。
参考文献:
喻国明:《"去碎片化":传媒经营的新趋势》,《现代视听》2005年第4期
范小军、陈宏民:《关系视角的营销渠道治理机制研究》,《软科学》2007年第3期
喻国明,李 彪,丁汉青:《植入式广告效果的测定原理与方法------基于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的研究》,《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年第1 期
黄锴:《微信公众号总数已超过580万 或将公开阅读和点赞数》,21世纪经济报道,日
腾讯视频网站,日
申敏雅:《用户超10亿 YouTube缘何0利润?》,一财网,日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媒体该怎么玩儿,看虎嗅、创业家、3W、36氪的成功案例|界面新闻oJMedia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科技和创业新媒体的上市以及融资消息频频传出,有已经证实的,也有即将上演的和疯传着的,其中蚂蚁金服控股36氪,虎嗅新三板,3W即将新三板,创业家即将被中国互联网前十企业收购,钛媒体和界面也将完成和完成新一轮的融资。
诸多消息的背后,让我们看到了,顺应互联网TMT领域变革浪潮而生的科技和创业媒体,在经历了多年的不懈经营之后,终于在当下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集中式的扎堆登上资本舞台的中心,成为焦点,其标志性意义十分明显。
一方面,意味着科技和创业新媒体的商业价值被市场和资本认同,另一方面,那些早前投入新媒体发展新模式摸索的先行者,终于迎来了价值被认同的一天,其成功的发展道路又为后来者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借鉴经验。
在TMT行业,特别是科技以及通讯领域的互联网化彻底完成之后,M所代表的媒体产业的互联网化改造过程进入了最后收割期,那些来自于传统媒体行业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先知先觉意识的创业者,通过创立新媒体的方式,在践行探索全新互联网生态格局下,媒体全新价值和全新商业模式,并同时具体对应的发展路径寻找的大旗,如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回望创业家、虎嗅、36氪、3W、钛媒体、界面这六家各有不同,却都具有明显的新媒体属性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窥探出当下,媒体价值的全面认知模型,对于还处在所谓的媒体融合苦苦摸索期的传统媒体从业者,对于那些从传统媒体组织选择离开,投入自媒体创业浪潮的媒体人,以及更多懵懵懂懂了解了一些媒体杠杆价值,却未曾最大化发挥其价值的创业企业来说,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1.媒体的起点,多样的终点
创业家、虎嗅、36氪、3W、钛媒体、界面这六家新媒体企业,都无一不是起于媒体,其中创业家、虎嗅、钛媒体、界面的创始人,直接就来自曾经的传统媒体从业者,并从一开始就定位自己的企业为媒体企业,3W和36氪的创始人,虽然没有丰厚的传统媒体从业经验,却都拥有互联网的基因,在短暂的互联网公司从业后,投入到了全新的新媒体创业项目中。
今天透过已经新三板的虎嗅财务报表来看,基本上延续的传统媒体广告以及广告业务之上延伸出来的活动和整合营销收入,其媒体属性十分之明显,而另外几家企业,虽然起于媒体,但是最终的商业价值实现都已经发生了转移。
被蚂蚁金服投资的36氪,被认同的价值在于其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一个能够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流量基础的众筹平台,是阿里可以借助于京东众筹进行正面竞争的载体工具,而其36氪的媒体属性,也只不过是服务这个核心业务的工具而已。
被互联网公司整体收购的创业家,其源自创业家杂志的新媒体品牌i黑马,以及黑马会,黑马营等的创业社群品牌,才是被更多受众所认知的全新品牌,其核心业务已经从媒体广告经营,延伸到创业者社群的综合运营。
而起源于线下社交的3W,因其线下社交属性的定位,从最开始就拥有了一个创业者社群基础,并最终衍生出拉勾网这样的品牌,进一步放大了其业务的范围,最终通过运营这个社交平台聚集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脉资源、品牌资源,开始提供创业服务,最终成就了第一创业服务品牌,并延伸出了投资业务、孵化器、孵化器代运营、媒体、人力资源服务等业务,其围绕创业人群的服务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得到了资本的认同。
而钛媒体和界面,虽然也是源于媒体,其收入中也有来自广告收入的部分,但是除此之外的更加多元的营收模式也在不断的被创新和尝试,包括电商、创业服务、信息服务等等都具有十足的创新性。
起于媒体的这六家企业,虽然在其业务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广告商业模式,或者其营业收入中都或多或少的拥有广告收入部分,但是都已经不是其核心主体部分,除了虎嗅比较典型性的还拥有更多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商业模式外,其余各家的核心价值,都已经发生了异化,呈现各自不同的差异化特征。
2.&媒体+&时代的媒体价值重新定义
随着互联网革命进入了下半场,&互联网+&成为当下的主题,伴随而来&媒体+&时代,媒体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设施,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可以轻松掌握其运营的技巧,享受其红利,媒体杠杆作用被更广泛的人群认知,被更多的社会个体所使用,因此,基于媒体业务本身的内容收费,已经流量换广告模式也面临着势在必行的升级变革。
与此同时,媒体作为一种基础的工具,会依托一个具体行业,成为成就这个行业价值增值的重要辅助力量,并最终通过这种价值创造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当下的媒体价值,不再是曾经吸引注意力形成流量,并最终靠这个流量换取广告收入的工具,而成为辅助其它行业价值创造过程的工具。
而在实现媒体价值的过程中,媒体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和杠杆,能够更为高效的连接资源和人群,并通过广泛连接资源以及对于资源的综合价值挖掘,最终形成多样的变现渠道和方式,其商业价值回报模式程序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特征,诸如36氪的众筹融资平台,以及创业家的社群,3W的创业服务等等。
3.新媒体创业的基本特征
透过以上六家早期的新媒体公司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从中发现区别于传统媒体运作逻辑,并独具新媒体特征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的具备才是新媒体创业中需要把握的核心点。
(1)新媒体创业主体的多元性
从六家新媒体的创始人背景可以看出,基本上分两类,一类是具有传统媒体从业经验的媒体人,包括界面的何力和创业家的牛文文,都是财经媒体界的老兵,拥有丰富的财经媒体从业经验,曾经过往的战绩也十分辉煌,在充分理解和认知互联网对于传统媒体行业的冲击之后,选择了一条源自媒体,却又有着不同运作逻辑的新媒体创业道路,一个选择了进行社群经营,一个选择了商业社交平台打造。
而虎嗅和钛媒体的创始人,李岷和赵何娟则都是拥有丰富财经媒体从业经验的核心骨干,属于媒体业务精英,其从财经媒体一线发展的变局中找到了创新实践的新机会,也在合适的时机进入新媒体创业领域,更早的将互联网的优秀基因和思维应用到对于传统媒体生产作业流程的改造上,充分发挥UGC的力量,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降低媒体运营的成本,在短时间内实现媒体品牌的打造,走出了传统媒体业务发展模式之上进行革新变革的新路。
以上的四个项目都拥有丰富的媒体从业和管理运营经验的从业者,而3W和36氪的创始人,相较于以上四位来说都属于媒体行业的新兵,但是都拥有一定的互联网行业从业经验,更多时候能够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规律中,找到创业的切入口,许单单的互联网人群社交和服务,以及刘成诚的信息资讯服务提供,在这里没有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子,也没有所谓的力量和情怀,只有满足特定用户群体需求的服务提供,并最终走出了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新媒体,当下互联网变革大众中的新媒体,其参与的主体已经不再单一的来自拥有传统媒体从业经验的媒体人,更多的互联网从业者,以及更加多元的传统行业从业者也参与其中,并能够从另外一个视角审视媒体的价值,并充分发挥其价值和作用,从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新媒体发展路径,并且都各有特色,新媒体创业的门槛已经不再那么高,曾经的所谓专业主义标准也不再成为进入行业的障碍。
(2)新媒体创业的盈利能力普遍较弱
当下,虽然以上六家新媒体都取得了不错的阶段性成果,被资本市场认同,但都不能说其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当下所取得的成果也只是阶段性的。
然而,这样的阶段性成果的取得也实属不易,从公开的财务报表信息中可以看到,虎嗅目前实现了盈利,而其余的各家机会都还处在烧资本的钱阶段,虽然其核心价值已经被认同,但是自身的盈利能力还十分之弱,进一步将当下所表现出来的核心价值最终实现,还需要长期的实践摸索。
新媒体创业,对于后来的创业者来说,如果是怀着一颗即可变现,实现漂亮的财务报表和利润数的心来从事此业,或许会失望而归,普遍存在的新媒体盈利能力较弱的特征,是困扰诸多创业者的根本原因,如今看来,这样的局面依然没有彻底被改变。
(3)新媒体创业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
每一个新媒体创业项目,在对投资人描述其商业模式的时候,大抵能够想到的无非就是传统媒体所熟练运用的几种模式,任何一个新媒体创业项目的营收起点也往往都源于此。
然而,这种看似成熟的商业模式,被传统媒体曾经尝试过的商业模式,最终都无法支撑或者很难支撑一个新媒体创业项目的全部,因此,探寻传统模式之外的全新商业价值实现模式就成为一直伴随其左右的基本任务。
也正是如此,也造就了当下的新媒体最终被认定的价值,出现了多元化特征的局面,并且每一种个性化的价值实现方式都未必具备可复制性,对于更多的后来者的参考价值巨大,却未必有复制价值,这或许也是当下新媒体创业的基本特性。
(4)新媒体创业周期比较长
新媒体创业的基本逻辑都是通过媒体内容的传播,无论是线上的信息传播(36氪模式),还是线下的社交互动(3W模式),都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持续经营,一方面要形成一定的入口流量,支撑基本的商业价值变现,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需要打造其媒体品牌,确立公信力、影响力和专业度的媒体品牌,通过媒体品牌的力量去聚合更多的资源,形成平台流量和平台吸聚力,最终通过这种品牌的变现实现其价值。
整个商业价值实现的链条较长,也注定了其商业回报周期较长,从最开始进行前提投入品牌打造,到最终进行品牌价值变现过程中,不同价值实现方式的不断尝试,最终选定一个符合其基本特性的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注定了周折的变现路。
4.中国第一批科技创业媒体的榜样价值
(1)钛媒体与虎嗅
钛媒体和虎嗅的两位创始人,都拥有丰富的传统财经媒体从业经验,在更多的身边同事选择进入大企业,创办公关公司,去赚大钱的时候,他们选择了继续做媒体, 用一种创新的方式方法来做新媒体,从创立之初也面临种种的挑战,需要直面新媒体商业价值变现周期长,盈利能力普遍较弱等等的问题,选择参与其中需要十足的勇气,这多少也是一种小小的&情怀&使然,正是因为这种&情怀&的存在,也注定了其媒体的属性较为明显,无论从运作模式还是管理模式,以至于商业模式,都表现出浓厚的媒体属性。
在创业过程中,他们会选择不断的更新和精进自己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发展方向,在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尝试的基础上,会进行二次的升级,探寻更为多元的商业价值实现模式,其中钛媒体和虎嗅都对曾经只关注宏观的科技领域,聚焦存量大公司的动态,逐渐衍生出关注创新创业,以及发掘早期创业项目价值的新栏目,钛媒体正在展开的钛空舱计划,也将曾经仅限于线上传播的创新创业服务直接落地,探索出一种不同的发展路径。
拥有传统财经媒体从业背景的两位创始人创立的新媒体,拥有更多的媒体人特征,从媒体的视角去切入科技创新创业领域的服务,是真正的新媒体创业。
(2)3W与36氪
而媒体新兵的许单单和刘成诚,缺乏长期的媒体从业经验,也正是让其创业项目更多是从互联网角度出发,用互联网思维去做媒体服务的视角切入这一领域,围绕特定人群的社交服务,信息资讯服务的提供,使得这样一个新媒体项目具备互联网媒体的属性,而非区别于传统媒体而生的所谓新媒体属性。
这也告诉我们,互联网大潮洗礼过的媒体,其媒体作为工具和手段,已经不再是拥有传统媒体从业经验者的专利,更多的拥有互联网从业经历的所谓外行人依然可以参与其中,并且还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
未来,随着互联网红利以及&媒体+&红利的进一步扩散,更多的来自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之外的外来者,更多拥有传统行业从业经验,诸如在餐饮行业,在汽车行业,在房产行业等的传统行业拥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个体,可以轻松实现借助媒体的力量升级和改造一个行业,通过确立具有垂直行业特殊性的媒体平台,借助媒体杠杆作用,实现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转型升级,这或许是未来更大的市场机会。
(3)创业家与界面
创业家的牛文文和界面的何力,拥有的不仅仅是传统媒体从业经验,更多时候是拥有传统媒体从业经历带来的更多业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其在宏观层面上能够更加高远的去理解和布局媒体业务,牛文文通过其人脉资源的积累,通过借助传统企业大佬级人物的带动,很快实现了全国性的高品质的创新创业社群的建立。
而何力则通过多年财经媒体管理经验和人脉的积累,瞬间完成一直专业化的财经科技媒体从业团队的组建,并能够轻松实现启动资金的获取,并被确定为传统媒体机构,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尝试新媒体业务拓展和转型升级新路的样板工程,也成为了凝聚万众期待的明星项目。
创业家和界面的实践更多来自于其资源的积累以及行业领袖人脉资源的变现,其可复制性不大,运营一年的时间已经基本完成一个完整的面向精英阶层的商业社交平台的搭建,其摩尔金融、尤物电商、Jmedia自媒体联盟等产品品牌和业务模式的尝试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也为正在转型摸索中的传统媒体的大佬们指明了方向。
作为一个拥有厚重的传统媒体机构色彩的互联网新媒体创新实验项目,界面在资本市场上的被任何,也是其实验阶段性成果取得的具体明证。
随着虎嗅、3W的新三板,以及创业家、36氪的被收购变现,在中国互联网新媒体一线的几个品牌项目的价值逐步被资本市场认可,受到互联网冲击的媒体行业萌生的第一批科技和创业新媒体项目也进入了收割期,虽然未必就是最后的成熟季,却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其领先的地位和创新价值的实现,其标杆作用十分明显。
后续又出现了掀起的行业自媒体&十二缸&、&餐饮老板内参&等等投资热潮,正在掀起更为广泛和全面的新媒体、自媒体创业和投资热,也必然催生更多的社会主体投入到全新媒体生态格局下,全新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下,各种类型的新媒体、自媒体创业大潮之中,媒体将被更多的参与者重新定义,媒体更多的价值将被后来者发现和挖掘,媒体业进入了一个重大的变革调整期,媒体行业的百家争鸣局面已经形成。
一批新媒体迎来收割季,更有另一批新兴的新媒体正在萌生和孕育,为成就下一个收割季而来,收割季的背后,是又一次新媒体创业的黄金时期。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道哥,闹客邦创始人(微信:myucity)。闹客邦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号tiwwei获取授权。
更多专业报道,请前往各App商店搜索下载&界面新闻&,或
0闹客邦,华南创业者自己的媒体。由多名资深媒体人发起,专注华南地区创新项目的价值挖掘,以富有影响力和专业性的媒体传播,为实干的华南创业者发声。闹客邦内容已登陆国内多个科技创投媒体/自媒体平台。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