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游戏抗日之地雷战修改器的修改器

您的位置: >>
>> 软件界面截图这是一个很老的游戏了,前几天又翻出来玩了一次, 也算是在进行一次历史爱国主义教育吧.    开始选了主角的职业是大刀队. 为什么选大刀队呢?性能价格比好啊. 升级武术队以后,攻击力强,跑的也快, 不受地形限制, 而且只需要一次转职,不用为了买转职用品到处跑.所以我以后不少的队员也都转成了武术队,比如李向阳,赵虎,张嘎,雨来等等人.  其他的得力干将有: 朱老忠, 李向阳, 史更新, 九爷, 郑之光, 金花婆, 向天虎,向天豹, 鲁汉,刘洪, 杨铁山.  这些人基本上都通过学习各种武林秘籍达到了武力10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之光.我给他转成了骠骑队跑得快而且智力100. 郑之光最厉害的不是攻击,而是暗杀和施毒这两个策略,尤其是下毒, 估计使用的惊天动地鬼哭神嚎五毒散, 对付哪些皮厚攻击高的敌人比如装甲车, 摩托车特别有效, 练到7级以上就非常好用了,能使敌人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大减,后面的兄弟们就可以一拥而上狂扁. 暗杀就太不像话了, 连碉堡也能暗杀!? 汗!    至于其他的能力弱的兄弟们, 就只好一人带一桶无敌毒黄蜂了, 倒是也满好用的,对付皮厚的鬼子挺合适.    地雷, 我用的不是太多, 初期就是用用土雷和石雷,后期用用磁电雷. 我用地雷的原则是尽量不炸死鬼子, 主要是为了得到战利品, 卖钱, 买武林秘籍, 以人为本嘛! 我手下的人连张嘎之流都学习过几本杨家***谱呢. 基本上带出去打仗的人武力都在85以上.    重要的物品有一本&论持久战&(***的书我最爱读), 还有两本&少林真经&, 都是放在身上自动恢复生命的,一定要拿到!    现说到这里, 欢迎大家讨论啊.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楼主几个隐藏剧情玩的过瘾吧?
  完成所有任务以后出现的几个隐藏关都玩了.  但是中间会随机出现的几个隐藏关我忘了怎么才能进去了 :(    谁还记得? 告诉我一下啊!
  对了,那个营救彼德的一关,彼德那个家伙在哪啊!攻略说在一个山洞中找到的,我在地图上已经转了十几圈了,还是没有发现.
  好老啊,当初也没怎么玩~
  有几个问题与楼主商榷:    1.主角不建议选择大刀队  
1.1.只能升级一次是缺点不是优点,因为每次升级角色能力都有大幅提高。  
1.2.大刀队的缺点在于防御力低----不禁打,策略少----不利于升级;优点在于受地形影响小,速度较高,血多,适合做辅助型角色。  
1.3.考虑到主角死则任务失败,要求主角做到级别高、禁打。在游戏中综合能力最高的是手***队,防御高,策略多利于升级,能够满足作为主角的要求。    2.地雷的应用  
2.1.尽量用地雷杀敌。战棋类游戏最稀缺的资源是什么?是经验值!如果敌人是被地雷炸死的,则在战场上的全部队员都获得经验;如是被打死的,则只有打死他的队员能获得经验。  
2.2.敌人不踩地雷怎么办?我们踩不就行了,用石雷或铁雷,一个人埋,一个人踩,想炸哪炸哪。  
2.3.踩雷的话自己少血怎么办?少血是好事呀,是掌握医疗技能队员的好机会。  
2.4.炸死敌人装备怎么办?派儿童团偷呀,先偷后杀!儿童团各项属性都低,你以为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从手***到坦克,没有偷不了的。  
2.5.先打敌人几***再炸死,充分榨取其经验值。  
2.6.争取一棵地雷消灭多个敌人,节约经费:)    3.最大限度获取经验  
3.1.将喽罗都干掉后,尽可能的轮奸蹂躏敌人头目。  
3.2.会补给、医疗的尽量利用加血升级,一方面升的快,另一方面可以将经验让给更需要的同志。  
3.3.尽量用辅助技能,经验值嘛,多一点,就是一点:)    4.缺点:  4.1.队伍练的太强(如此追求经验值,不强才怪)。  4.2.对敌人残暴(先偷再打,尽情蹂躏后炸死)。  4.3.对自己人无情(舍身踩地雷)。  4.4.总之,这样打,已经不象是游击队了。简直就是强大而残暴的苏联红军在蹂躏小日本了:)我打这个游戏的时候,谁见了,谁说日本人可怜:))真是观者伤心,闻者落泪呀:)))  
  望海兴叹:    地图下方有3个阴影,那就是山洞,彼德随机出现在其中的一处。
  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战略思想浅论(转载)    我们今天回顾抗战时期的二十几场大型会战与数万中小型战斗,,可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中国军队在劣势条件之下,以血肉之躯与日本鬼子的飞机大炮硬拼,大概就是“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为之变色”之类的场景。但对实际的作战状况以及战略思想的演进,能够提出的具体说法,寥若晨星,凤毛麟角。而在政治因素长期影响之下,今日所能搜集到的资料,又很容易引起一种错觉。如美国学者费正清(Fairbank)所言:“国民党的抗战,在历史上沉闷而缺乏活力及积极性,中国现代史的研究,不如将这段历史跳过,将眼光摆在延安的新兴政权上。”  
  贪污腐败的国民党部队,精神上只知消极抗战,曲线救国,积极反共,与共军搞磨擦。作战时则一味蜂屯蚁聚,稍触即溃,毫无战略规画可言。但奇怪的是这种部队却可以与日军鏖战八年,打到敌人悲叹“中国方面的战政局,或永无和平解决之日”。  
  抗战时期国军的战略思想与战例,并不常被提出讨论。尤其在武汉会战结束之后,几乎被公认为乏善可陈。而国共内战的情势逆转,更使得相关的讨论与研究,在半个世纪之内成为一种政治上的禁忌。以国民党的立场而言,抗战时期一大半的立功将领在内战时被俘或投共,相关的深度战史讨论,势将引发尴尬。所以战后的战史编修,以点到为止,语焉不详为其特色。而外国的论述,一向对国军表现评价甚低,大量的外国资料,取材于抗战后期对国军有严重偏见的在华美军指挥官与记者的观察。这些片断的观察几乎一律倾向负面评论,为史迪威夺取国军指挥权提供声援。胜利后接踵而至的国共内战似乎又印证了这种看法。  
  笔者对抗日战史颇有心得,在浏览比对大量的战例之后,发现抗战时期国军战略思想的演进,是在恶劣条件下逐步进行实用化的修正与综合,个中的发展与战例,实在深富趣味。如果以客观角度,比对同期的同盟国对日陆地战事规模,结果尤其惊人。日军以2.5师团打垮麦克阿瑟的美菲联军,以5个师团横扫东南亚。可是同等规模的兵力,在面对劣势中国军队时,却显得有气无力,而且时常惨遭败绩。与同期外国战史相较之后,才能确知抗日国军之英武豪迈及国军高级指挥官的杰出才干。在动辄纵深百里,可以任意机动的大型战场上,面对装备窳劣而无机动力可言的国军,日军居然没有取得任何一次决定性胜利,反而屡次损兵折将,自招重挫。大战期间,日军大本营对其“百战百胜”的驻华派遣军责难甚深,每年均下达多道训令,要派遣军想办法胜利结束对华作战。武汉会战后其大本营两次集结全陆军之主力转运中国,意图一战解决,均告失败。究其原因何在?其最后一任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深切痛陈:“只要敌人的抗战意识持续不灭,就不能期待决定性的战果。”日军大本营收到报告后默然不语。虽然皇军有能耐将堂堂美军打得摇旗投降,将独霸东亚半世纪的H.M.S打得溃不成军,将法国殖民地部队吓得和平改编,但鏖战八年,就是无法让内忧外患的重庆政府俯首罢兵。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方对中国战局的要求也降低到不过希望和谈及体面撤兵,互结盟谊而已。与其早时嚣张气焰相比,已显过分委曲求全。其中原因,后之评者却罕见细究者。  
一、国军的战略分析  
  笔者汇整抗战时期的各期战例,作了一个战略思想发展的简略分析,先将抗战时之战略思想流衍,约略区分为三大阶段,私名之为血肉长城型、后退决战型及攻势思想萌芽期(名称均由笔者杜撰)。  
1、血肉长城型:  
  “血肉长城”为抗战初期一常用宣传语,而与事实上国军的战略思想,颇多相合之处。抗战初期国军囿于机动力之贫乏,不愿与敌实行运动战,而以广正面布防之方式,一线展开,点点设防,沿线固守。这是一个最笨拙的方式,为战略所深忌。  
  在抗战前的传统内战上,一般敌对双方兵力大致相等,所以较敢进行战略层级之大规模运动战。著名战例如中原大战时津浦路方面以第19路军迂回晋绥军右翼,导致晋军主力崩溃。1933年11月福建动乱,中央军除正面进击之外,并海运第9师在厦门登陆,直接抚敌侧背。国军的高级指挥官并不缺乏机动歼敌的能力与创意。而抗战前在陆大授课的德国教官,也对日后成为抗战时期主力参谋军官的陆大学员们不断耳提面命,强调运动歼敌的重要。没有活泼的兵力调动,德军就不可能在坦能堡取胜。这些教导,对国军指挥官都产生极大影响。  
  抗战军兴之后,河北的第一场大会战,日军挟其机动力之优势,沿津浦路与平汉路不断迂回突进,国军以中原大战时的名将刘峙上将出任第2集团军总司令,主持阻敌防御。  
  国军虽然调动大量精锐部队北上迎战,但是防御正面过广,第2集团军不得不将兵力一线展开,单线布置,省略战场纵深。日军则发挥其机动力之优势,或单点突破,或迂回侧击。国军若攻势前进必被打乱,若守势防御则遭侧击迂回,一时攻防追退之间,尽失其序,十万国军狼狈溃退。日军战史称此役为保定会战,国军不称会战而仅称阻击战,以大军溃退之间,无会战可言也。〔注一〕自此之后,各线国军均不敢轻言机动,而改以布置战线,坚守却敌为已足。八月淞沪会战,九月忻口会战,各战区均将所有主力一线排开,形成前史罕见的大型防线,避免与日军机动作战。但这种规模的布防,兵力需求也达空前程度。再加上传统的战线布署,习采单线配置(敌军之动作并不比本军快,因应裕如,自无需多留兵力于后,以备急需),所以每为喜单锋突进之日军所乘。  
  1937年10月太原会战,晋军失去了可依据的山岳防线,在晋中平原上琅琅大败,折耗至惨〔注二〕。1938年3月徐州会战时,李宗仁上将虽拥40万雄兵及内线作战之优势,仍怯于决战,干脆跳出包围圈,撤退了事。一口气失地数百里。一时虽显睿智,但国土几多,岂能为长久之道?其后武汉会战,国军险要尽失,唯有在广阔平原上与敌搏斗,此时布署更是窘态毕露。展观武汉会战战史,从江苏打到湖北,几乎所有国军方面主要防线的失利退却都是由日军的迂回运动造成(其“波田支队”,即以此出名)。国军即使砸下大量兵力,于正面战场上布置星罗棋布的防御阵地,复责以死守不退,但仍难面面俱到。武汉会战各战役中,日军除以联队、旅团级(有时达师团级)部队实行战略迂回外,甚至利用水运迂回,国军在战略布置上都没有有效因应之良策。唯有尽心竭力、死缠烂打而已。抗战一时呈必败局面,前景难堪。  
  武汉会战时,日军伤亡兵力达20万以上,所以虽然攻达武汉,但也难以再接再励,直下四川(虽然当时川东鄂西防务甚差)。此后仅发动局部作战,如南昌会战、随枣会战、广州战役等。此时国军主帅虽在防线之布署上竭力改尽,但仍不脱单线旧法。所以只能责成前线将士浴血死战,再以预备队随时填补。补得好如随枣会战固能挽救战局,但若遇到如南昌会战时战车冲锋的场面,即难固守,而再度造成兵败如山倒之惨烈局面。  
  在这段时期中虽然也有精采的各别战例,但以战略布署而观,都不是战略决胜的常态。台儿庄战役(歼敌第10师团一万六千余人)与南浔路战役(即万家岭大捷,歼敌第106师团近三万人)两个战役,利用敌军轻率躁近之骄横心态,导敌进入既设重围。如果日军稍有耐性懂得不如绕路,即难成功。富金山战役(歼敌万人以上)则为典型硬碰硬的攻防战极致,日军不思绕路,亦为怪事。自整体战略布署以观,皆难定为常例。  
2、后退决战型:  
  在抗战战略的发展上,1939年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是一个转折点。第一次长沙会战之前,日寇的攻势几乎没有失败的前例,即使损失惨重,主要的战略目标从未失手,两年之间连陷北平、上海、南京、南昌、武汉、太原、郑州各要地。总体战局呈现悲观态势。第一次长沙会战居然能击退强敌,使日军放弃其攻掠长沙的战略目标,诚为抗战军兴以来之创举。自此之后罗卓英的上高会战、孙连仲的常德会战、陈诚的鄂西会战、薛岳的两次长沙会战、傅作义的绥西会战,均能不失重地,击破强敌,逼使放弃其战略意图。抗战前景,才见其曙光。  
  为什么长沙会战能有这种关键性的战果,在抗战史上形成一个转折点?在长沙会战之前,第九战区本身甚至也已经做好失利转进的准备。1938年日军在武汉会战结束后对长沙的一个中型攻势,根本没打到长沙,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上将便仓惶下令放火,将长沙全城烧毁,连第九战区的被服厂及仓库都全部烧光,足见一般人对抗战大局的观感。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前夕,军事委员会本身对这一类大会战便缺乏信心,副参谋总长白崇禧上将强烈要求第九战区薛岳长官作好转进布署,不要轻易与日军决战,中其圈套。足证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们在屡次失败后,缺乏信心之程度。由此以观,长沙会战之成功,堪称异事。  
  1939年9月,日军集结大军准备攻掠长沙。军委会以平原会战从无全盘成功而能固守要地之先例,饬令第九战区代长官薛岳上将相机转入湘西山岳地带以保存野战军实力。薛岳上将却出人意料之外地一口拒绝,扬言与敌决战。负责全国战略规画的白崇禧上将大惊,与陈诚上将亲飞长沙,面责薛上将意气用事,但薛上将决心已定。9月15日午夜,蒋委员长与蒋夫人***亲询薛长官意向,薛长官语带哽咽,慷慨陈词:“职愿与敌于湘北决一死战,成则为委座洪福,不成则岳将一死以报党国。”蒋委员长深受感动,在亲核战区作战计画之后,同意薛长官在湘北与敌正面决战。薛长官对其袖中布局成竹在胸,在长沙恭候敌军入彀。  
  第一次长沙会战在战果上除歼敌一万余人,缴获大量军品外,并创记录地打破了日军的战略目标,长沙并未失陷。如果没有薛长官的睿智执着,则抗战之主战场退入山地,不会迟到1944年,抗战之最终胜利即难以预期。薛长官此一壮举,开抗战以来战略上完全胜利之先河,并为抗战之前途指示一崭新之光明远景,打下抗战胜利的基础。  
  国军之所以能在长沙会战中击退日军,乃是战略思想具体改进之成果,而不是单一部队之骁勇决心所能尽括解释。汇整几个重要会战的战例,发现在此之后,渐渐形成了一个改进战略思潮的潮流。只是翻遍能找到的所有资料,对此一战略思想之重大改进皆未刻意提及论述,或仅是吉光片羽,难审详情,倒是无聊的“大刀情结”,宣传甚广,殊感可惜。  
  在长沙会战前后,陆军大学的战略教育课程统合抗战以来历次会战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新颖而实用的战略思想。主旨在利用战场纵深,诱敌至于我有利地区,乘其补给线延长及兵力前后分离之际,予以反击歼灭。战术教官们并举出战国时期孙膑诱歼庞涓的马陵会战为典型,教导国军各级参谋军官。不过这个战略思想,似乎始终没能通令全军,一体采行,制成一个由军委会颁行的原则性明确战略指导。事实上这种战略思想甚至连名称都没有统一过。陆大教学称作“后退决战”,而薛岳上将则别出心裁创了一个较响亮的名称,叫作“天炉战”。在几个大型会战的战略布署,与大量检讨报告、会议与战略规画方案的字里行间,也可以不时观察到这种战略思想的主导地位。  
  这种后退决战的战略思想,可以简单分析如下:“在缺乏机动运动能力之前提下,战区布置两线兵团,并且坚守两线间可能为敌军目标的主要城市。以第一线兵团于敌前分散布置,点点守备,仍然维持传统一线布防的外观。在敌军攻势中则以迟滞抵抗为主旨,在迟滞间探明敌人主力的进攻方向,而后退往侧翼,让开正面,纵敌深入。在后方集结完整的第二线兵团,则巍然不动,不受第一线兵团影响。待突入之敌抵达主要城市目标,与国军守军缠斗,进攻兵力群集城下之际,即以第二线兵团整然向前,正面出击。第一线兵团则反向逆袭,断敌后路。两线一挟,将敌军于主要城市目标周边包围歼灭。”薛岳上将是第一位以这种“后退决战”战略切实击败来敌的国军高级指挥官。薛长官在战时以“天炉战”之名宣传这种新的战略布署。后人不查,常常误认这些战例是因应湘北地形特征,发展出来的特殊战略。薛上将着有“天炉战”一文,详细分析其布署方略,但过于琐碎,难以由一般程度理解。(其文光是兵团区分即列出7个,部队作战任务配置则达到连级)笔者在比较多起战例后,才顿然领悟其间精髓,而大胆将天炉战之战略思想简化为一条原则:“两线配置,前散后集,中间重点布防。以战线之弹性约束敌军主力于一处,以战场之纵深抵销其机动性,继而两线兵团相机合围。”以达成以有限之机动能力,围歼敌军之目标。  
  军委会在一道对第五战区的训令中有段名句:“乘其长蛇出穴之际,为铁锤重击之举”,颇为传神。  
  第一次长沙会战开使用后退决战战略思想之先例。此后虽然短期间各战区未能迅速仿效,所以在此之后仍有枣宜会战之失利(刚性战线一线配置,导致遭敌以两个师团战略迂回)。但在两年之间,各战区即已逐渐改变态度,模仿薛长官的战略布署。如1941年3月的上高会战,第19集团军以劣势兵力击灭日军第34师团及独20旅团,毙伤敌近两万人,此后至抗战胜利为止,日军对赣北这块突出部,始终不敢正视。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上将誉之为“开战以来最精采的一战”,造成后退决战的典型战例,尤值喝采。  
  不过这种后退决战的思想,在表面上一团纷乱,局外人不易看出固中奥妙,而第一线兵团的转进,更容易导致败退的误解。1944年6月豫中会战时美国空军飞行员观察到国军师级部队在敌前整齐撤退,似乎无意战斗,史迪威因此大作文章,而被误会的第97师师长傅维藩将军因此以怯战罪名***决。第八战区上下对此咸感悲愤,但困于国际形象,只能含恨承受。事实上这是第八战区支持部队的第一线兵团作战系列中的一段,其后日军则在豫西山地中被击退。这种表面上的失利更能贻人以国军不战而退的口实。最明显的争议是1942年3月的远征军入缅战役,蒋介石派出后退决战的大师罗卓英上将出任远征军司令长官。罗上将与杜聿明将军先后在平满纳与曼德勤布置后退决战的战场,其后都因为右翼英军的失利而不能完成会战,史迪威即口?横飞地指称中国部队怯战,强烈要求国军“出击”,显然完全不了解中国远征军会战布署的实用性。  
3、攻势思想萌芽期:  
  1944年,国内首批美械国军投入滇西战场,执行自1939年冬季攻势及1941年宜昌攻势后的首次战略性攻势作战。在惨烈的作战中,国军取得了珍贵的攻势作战经验,如兵种协同,地空配合,攻势布署等。然而,美械国军的换装速度并没能赶上在1944年日军的一号作战前参战。在一号作战之后,1945年之间日军先后发动豫西鄂北会战及湘西会战,国军仍以传统的后退决战迎敌。不过在传统布署中,可以发现融入了攻势思想的痕迹。国军开始较为大胆地在逆袭中运用攻势为守势之辅助,甚至有军级单位实行运动歼敌的记录〔注三〕。但这毕竟不是常态,所以笔者仅称之为“攻势思想萌芽时期”。  
  这个阶段的作战经验部份在国共内战中得到发扬,但总体而言,国军的攻势思想始终未臻健全。如1946年徐州绥署组织的华东攻势,几乎毫无章法可言。作为攻击军主力的野战军一字长蛇步步为营,运动力强大的快速纵队遇敌则掘壕固守,而留在后方充预备队的部队居然超过绥署所控制部队之半数,完全没有集中主力的概念,反而类似防御战的准备。此时主导这场胡涂仗的徐州绥靖公署主任,正是赫赫有名的薛岳上将。1947年的鲁中扫荡作战,国军兵分三路大举进击鲁中解放区,居然如同旅次行军,而且扫荡正面间的间隙过大,共军主力由国军各兵团间隙中穿过,反而威胁鲁东。同时西北战场西安绥署的扫荡作战,则连一个完整的攻击方针都没有,部队以旅为单位四处投放,在战场上漫游,被解放军各个击破。1946年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的安东会战,不利用机动优势从设防薄弱的临江地区迂回,反而大模大样地对辽东坚固的伪满既设国防工事线正面进攻,恶战摩天岭,血溅凤凰城。这些战例,有些荒唐到难以置信。特别是国军的高级将领,都是在抗战时与日军大规模会战中历练出来的大军指挥官,战后怎么退化至此?由于国军在抗战中守势积习过深,导致高级将领在应该大胆出击时,都有放不开手的感觉。只有少数精锐部队能确实体悟运动战之重要性。如整11师在1947年一年之中奔驰千里,横扫中原,打的***手令各军回避这个恐怖的蒋军王牌,“十八军胡琏,狡如狐,猛如虎。宜趋避之,以保全实力。”该师在一年之间,变换师部达到296次。运动程度之剧烈,为前史所罕见,这自然也难以成为全军普遍的作战习惯。  
二、日军的战略分析  
  在二次大战期间,日本陆军的战略低能,与其政府的政略低能,相得益彰,互为辉映,非常惊人。日军有第一流的作战精神及步兵战术操典,但在战略规画上,则表现难以想象的愚蠢。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厚诬日军,“皇军”在与英美印澳各军交手时均有傲人战迹。二次大战前期,中国战场外日军真正的大规模陆战,只有菲律宾战役和东南亚(荷属东印度群岛、缅甸、马来亚与新加坡)各战役而已。与之交手的英美盟军,虽挟地利及兵力优势,仍难与之抗衡。在菲律宾战争中,正规美军与装备犹较国军为佳的菲律宾部队虽然在兵力上占优势,但仍然一败涂地。日军在菲律宾战役出动的第14军总兵力也不过两个半师团,4.3万人。马来亚及缅甸战役中日军总共出动5个师团,用于马来西亚与新加方面仅3个师团,英军琅琅大败,连永久设防的新加坡都守不住。用于缅甸面为两个师团,据入缅迎战的远征军报告,缅甸英军在新加坡沦陷后,根本没有作战的斗志。虽然光是驻缅英军就有一个完整的军团,兵力与日军相等,机动力尚且优之。而日军的记录,则称所遭遇强烈而足以震动全局的抵抗,为同古方面与中国远征的激战。东印度群岛战役日军先后投入3个半师团,荷兰守军则是海陆皆败,投降之速令人惊讶。〔注四〕但是平心而论,日本陆军距现代化陆军尚有一大段差距。无论是武装力量或战略指导,在大战中都只是二流角色。而日军两度夜郎自大般地侵犯被苏俄视为禁脔的外蒙,更足以证明日本人在政略眼光上的幼稚以及战略武装上的不足。  
  二次大战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除德军外便是俄军。1938年7月,日本人在中国打得焦头烂额之际,其关东军的少壮派居然以小部队出兵袭取蒙古的张鼓峰,将在华北蚕食的那一套耍向俄军,结果被俄军打的灰头土脸。日本人真得有气魄对苏俄宣战吗?其实也只不过是无理取闹地一捋虎须而已。而对如何承担所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准备,其幼稚程度足使一般有理性的地缘政治专家跌破眼镜。到了1939年5月,关东军居然再度“欺负”俄军,第6军以第23师团为主,附战车70辆,汽车400辆,1.5万人的庞大兵力进攻诺门坎。结果1万余人的主力连一个由一千俄军驻守的巴英查山都拿不下来,反而被朱可夫以强大的机械化纵队迂回包抄,几乎全军覆没。师团长小松厚道太郎愧恨自杀。这一战打出了日军的根本缺失,即陆军武器装备与战略指挥的严重落后。战后朱可夫评论的高级军官“训练与主动性均差,墨守成规,没有能力”。〔注五〕分析日军战略思想的落伍,其症结在作战目标始终停留在名城要邑之类的地理目标上,没能进步到以敌方野战军之歼灭为作战的主要目标。其实这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国家的通病。德军的参谋本部正是因为即早跳出这种传统思想,所以才能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强大陆军。在机动车辆尚未大量配赋部队,而战略单位之组织受指通能力限制而局限在师级万人规模左右之时,大军作战以城市为据点,双方逐城而战,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现代化战争,组织庞大,指挥运作灵活的野战军能以车运在辽阔的战场上纵横奔驰,一城一地的得失就不见得那么重要了。唯有歼灭敌人的野战军,才能真正终止敌方的抵抗能力。二次大战前这点在学理上已是公认之说,但在实际的战争中,地形目标仍是难以抗拒的诱惑。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与第6军团之间的选择,足证即使如德国国防军之优越,有时也难免失足。  
  在战略目标思维进化的潮流中,日军显出一贯地落伍,固步自封。无论战局进展如何顺利,其战略上的最终目的只是单纯的地形目标而已,而国军的野战军即使被击溃,也很少发生被包围歼灭的澈底损失。国军方面在战略上被包围击灭的战例严格说来只有南京战役与晋南会战两例,而这两次失利完全因为国军负责的战区长官无能昏庸所致,日军原本也只是想攻掠南京及中条山而已。譬如常德会战中期,日军已经将第29集团军击溃,而且完全可以包围这个集团军的残部,但是日军却盯着常德,放任第29集团军逸去。  
  其实在抗战中期,日军这种只重占地不重歼灭野战军的战略思维受到少数明理军官极大反弹,其大本营也开始训令中国派遣军要注意在战斗其间消灭重庆军的有生战力。其后各大攻势的作战计画,也一定严厉要求指挥官以歼灭重庆军为第一优先。可是日本陆军的指挥官积习已深,终抗战全期始终没能遵照正确的战略目的行事,作战间仍一味以地形目标为掠取对象。至于大本营严格要求的歼敌有生战力,则以大量浮报歼敌数量搪塞,形成日军的一个虚报传统,反正在战果上的胡扯并不在武士道禁止之列。许多转进待命的国军部队均被日军列为“已遭全歼”,所余不过少量残部。但日后围歼日军的国军正是这些“残部”。由此可见日寇实在是自招失败,何怨之有?  
  前文所述国军的后退决战战略思想,其实正是藉日军这个冥顽不灵的短视战略目标所制成。若敌手不是日军,后退决战反而没什么意义。假使在后退决战之间,日军不埋头向国军坚守的名城大邑猛冲,而是在突破国军战线后,确实迂回围歼国军第一线兵团主力,而后再应付势穷力孤的第二线兵团,则抗战时期的几场大会战将呈现完全不同的局面。奇怪的是,虽然日军也有这个认知而集会检讨,并屡饬各级野战部队注意改进,不可“轻视已遭击败之重庆军”。奇怪的是日军一直到中国方面的最后一场会战,仍不改其向地形目标埋头猛冲的作风。  
  不久前读冈村宁次的回忆录,意外发现这位最后一任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官,已对战时日军白痴般的战略思想倍致感慨:“日军有被城市吸引的恶癖……作战目标,计有运动的敌军及不动的土地(城市及河山要线),而在中国战线上以城市为目标者最多。在鼓舞士气上这是最合适的……城市对部队具有魅力,此外大道路必通往城市,所以,部队虽奉命负有离开城市而经旷野压迫敌军的任务,但终为城市所吸引……国内报章对攻占城市的逾扬报导亦为主因之一。”  
  冈村宁次在任内遇到一个最尴尬的局面,1944年夏季日寇倾其半个陆军实力调往中国,意图在中国战场上突破困境,其战略目的是“打通平汉、粤汉铁路全线”(又是一个地形目标)。这个“打通大陆作战”打了近半年,跨越三大战区,居然成功了,成为日本陆军战史上规模最大的陆战胜利,也是抗战史上国军最大规模的失败。可是这个一号作战一结束,日军马上就得放弃成果。因为国军野战军实力依然完整,日军根本无力守卫这条辛苦占领的铁路线,岗村宁次被迫大量放弃这场日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胜利战果,其呕恼可想而知。派遣军在1945年内部争议的主题,便是该放弃那些地方及如何放弃。表面上被击败的三个战区,于1945年都有大规模的会战胜利。第一战区方面的豫西鄂北会战,让日军碰的鼻青脸肿,第12军司令官撤职;第九战区方面的湘西会战,日军第20军差一点全军覆没;第四战区方面的国军攻势,则在日军突然投降之前攻克南宁、桂林,对败退之日军衔尾直追。岗村大将此时必然悲叹,要是一号作战时能注意到消灭这些野战军,或许局面将大不相同。  
  在战时国军指挥机构有一个流传甚盛的说法,认为日军仿效德军实行“闪击战”〔注六〕。其实日寇仅学得闪击战之皮毛(不愧是日本人),而对这个战略作法的真正的内涵则完全误解。日本陆军始终是支步兵本位的陆军,日军在中国方面作战后期的确学得德军集中、机动、迂回乃至集中装甲兵力的作战外型,1944年甚至搞了一个第1坦克师团,在豫中战场横冲直撞。但是德军指挥官理想中对敌野战军的坎尼型包围战则在日军指挥官的理解能力之外。所以日军始终不觉得有必要在运动战的技术上多用点功。与国军作战时,日军的机动力固然远大于敌手,所以可以任意迂回奔驰,表面上好象就是“运动战”了,然而在面对真正的陆军劲旅如俄军,日军的“运动”就显得虚弱无力。在诺门坎日军使用了3个战车联队,性能较诸俄军的BT-7而言并没有明显的劣势,结果只当成步兵战车使用。大量可以用在机动突进的运输车辆,工兵与装甲车在步兵数组中拥塞,结果被包围歼灭,败得比法军还窝囊。日军的下级军官虽能表现杰出的大队级以下小部队步兵战技,可是在兵种混成编组,摩托化兵力之运用,空中密接支持及大兵团的运动布置上,都显得拙劣异常。  
三、日军在太平洋战争时陆战得手的原因  
  也许有人认为笔者厚诬日军,如果日军的战略思想果真如此低劣,岂能在劣势中打败英美盟军?其实理由浅显易懂,英美盟军在战略上,其白痴程度与日军相比,不过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美军方面迟到越战结束后,仍没能领悟“战斗目标”的真谛。笔者读过一本台湾史政局翻译的美军陆战队教材,其中即指责美军仍以“地形目标”为作战目的,在越战中每弃越共游击队乃至北越正规军主力于不顾,而以夺取聚落要地为满足。1970年代的美军战略眼光,不及1940年代的德军与俄军。在看过老美的自我批评后才领悟,为什么二战中大名鼎鼎的“终点冲剌”没能结束西线战役,因为盟军的战略目的为巴黎,攻掠巴黎便是天下大定,而突围而去的B集团军即使失去巴黎,依然能在短期内重整旗鼓,而于阿登痛歼美军。  
  美军在陆战史上,只有两个例子与日军进行较有运动作战空间的中等规模陆战,一个在缅甸,史迪威指挥少量英美盟军与被视为佣兵的中国驻印军向缅北正面进攻,由其布局即可窥知这位大嘴巴的美军上将实在不通战略。1944年3月日军第15军司令官牟口廉也不顾两面作战的危局,集中3个师团猛攻英发尔,意图打进印度,鼓励印度人民抗暴反英,结果史迪威的指挥一团大乱。与欧陆的多数陆战一样,纯粹藉由强大的空中武力才逼使日军撤退。〔注七〕  
  1944年6月史迪威别出心裁地安排驻印军奇袭密支那,意图夺取机场作为攻击跳板。结果第50师第150团一鼓作气力克密支那,而优越的美军指挥官在跳板前却一筹莫展,因为密支那腹地太小,无从集中大军,主力进击。之后驻印军仍是广正面推进,步步血痕,国军作战之勇烈固然精采,但美国指挥官的战略布置与指挥道德则完全不值论述。1942年日军一个师团1万6千人登陆新几内亚,越过热带雨林直扑岛南的澳洲的航运锁钥摩里斯比港,麦克阿瑟组织了美澳联军,在绝对兵力优势与空援下打了半年,以优势海空军截断这个日军师团的所有补给援助,陆战指挥官还换了三个人,才算消灭了这个日军师团。战后美军承认,摩里斯比之所以未被日军攻取,乃是因为日军大本营本身的战略错误,逼攻击顺利中的掘井师团停止攻击转而策应瓜达康纳尔战事所致。不然在这半年之间,新几内亚的战事还不知要恶化到什么地步。  
  美军在正规陆战的表现无足可取,而英国的皇家部队更是窝囊到了极点,从香港到新加玻、仰光,真是脱了裤子推磨,到处丢脸。  
四、结语  
  国军的战略布置可称具有世界级之水准。近代部队战力之提升重在火力及机动力,国军两者皆远远不及日军,但竟能凭优异的战略指导屡挫强寇,硬战八年,今日回顾当日将帅之指挥能力及部队之忠勇抗敌精神,实在难以想象。但因中国战时宣传的无能以及盟邦的鄙视污灭,竟使此等辉煌军功,埋没纸堆。国人无知,亦此唱彼随,思之不胜无奈。外国人对国军之战略布署,可谓完全不通。在外国人的眼中,中国战局只是阴暗,浑沌,模糊的一团迷雾,毫无活力,不需讨论。试观哪一本外国出版的二次大战战史,正式讨论中国方面战事?  
  1944年,抗战前景最黯淡之际,嘴大无能的史迪威叫嚣着要夺国军兵权,宣称一但出任国军总司令,就要撤销中国的所有战区,编成攻势的军团编组。中国将领若不胜任,即以美员充任。而后即全面展开攻势,攻击日军。由此可见,若史迪威果真得手,不仅是对中国国格的极度污蔑,对实际的战况发展也将成为一大灾难。史迪威搞砸了,可以拍拍屁股回国,将责任推给“无能的国军”,作出一副孤臣无力可回天的无聊模样(就像他在缅甸干过的一样,前后两次均推诿卸责,不知羞耻为何物,充分表现美军的传统,即毫无军人武德),但受苦受难的,则是我全体同胞。妄事非议国军之时,似应注意及此。  
  在武汉会战期间,国军有一流行口号,“我生国亡,我死国存”。乍听之下,似乎超乎现实,而在广泛涉猎相关记录之后,才知道这个口号,并不是宣传上激策军心之用语,而是国军抗敌意志的实情。在冈村宁次的回忆录中,即称第2师团攻占箬溪之后,缴获大量邮件。这些前线将士寄回家的信函,其中绝大多数述说日军的状况及其以死报国的决心,反而不太谈论私事。箬溪战役为武汉会战的前期战役,这即意谓写信的官兵,绝大多数将在武汉会战中牺牲。  
  国军抗战八年,几无年不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其中之艰辛,难以言语形容。不像英美,在其所自称之“Hopelessness”中,其实寓有一种浪漫的意味。因为无论战局演变至如何艰难的地步,都可以过度充沛的物资砸垮对手。如果连美国人都可以盛称其军队之抗敌精神,大拍电影,为何国军无此资格,为其宏伟雄烈之军功,稍事夸耀。  
  在绝对的劣势下,国军战时将帅展现出非凡的英勇及指挥能力。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光是动员达十万人以上之大型会战即有廿次,在这种规模的作战中,国军指挥官能在火力与机动力无从比较之窘况下,站稳脚步,屡退顽强战力世所公认之顽敌,在辽阔的战场上,纵横运动,遂行规模宏大的陆战,此即即为世界战史上的奇迹。自抗战军兴以后,日本军政当局无时无刻不想结束“支那事变”,但因国军坚忍不拔的惨烈抵抗,终使其一战解决(淞沪、武汉会战及一号攻势),武力迫降(第一次长沙会战后驻华日军指导方针)及武力迫和(太平洋战争后之日军指导方针)的各色策略均成泡影。其实只要略事推理,即推翻所有消极抗日的陈腔烂调。如果国军真的无心抗日,以日方对解决在华战事几近疯狂般的渴望〔注八〕,抗战如何能拖上八年?拖得日军屡次更改服役标准扩大征兵,并自承其“在华忠魂”在百万以上?抗战国军之宏伟勋迹,是中国历代抗敌史上,闪亮光荣的一段。而国军的战略思想,笔者认为也是“战争的艺术”诸作品中,极杰出的精品。值得仔细鉴赏。  
〔注一〕北上支持的国军部队包涵关麟征将军的第25师。这个师在1936年3月红军犯晋之时,独一师之力迎战红15军团。红军以为又是一个冒进送死的小部队。结果关将军利用内线优势,大胆运动,两面迎敌,红15军团几乎全军覆没,指挥员刘子丹战死。1933年长城抗战,第25师的坚强战力受到日军推崇。1937年8月关将军统兵北上,尚未完成阵线布防即遭日军侧击,整理阵线时友军又被突破,日军突入,关将军不得不率兵狼狈后撤。渡过滹沱河时遭到该师建军以来最大损失,在匆促乱之中大量官兵淹死,关将军痛哭流涕,被卫士强架渡河。这位以大胆及创意在内战间崛起的名将,面对日军强大的机动能力与火力,也显得一筹莫展。河北阻击战的国军主要指挥官都不是庸材,刘峙将军在中原大战时打通半个陇海线,又北调打通津浦线。保定行营主任徐永昌上将则在中原大战晋军败退之际,仍能稳住阵势,率部整齐退回山西,但两位名将在遇到日军的绝对优势时,显得无能为力,手里近20万大军的布防,成为一局死棋。『返回』  
〔注二〕晋军在晋中决战之间损兵近10万,损失山野火炮200余门。晋军原本以炮兵著名,火力编成十分强大,是国内唯一可以量产火炮的军系,但在太原大战之后,晋造火炮折损殆尽,所余无几。晋军则元气大伤,一蹶不振,抗战时几乎与日寇和谈,国共内战时则兵败如山倒,再无翻身之日。『返回』  
〔注三〕湘西会战时的第73军正面对来犯的第47师团攻击前进,不过其攻击作法类似一次大战期间的胡梯尔战术:步兵在攻击间绕过坚强布防的据点,一意由弱点突进,导致敌人战线崩溃。第47师团被第73军的逆袭打的头昏眼花,狼狈败退。『返回』  
〔注四〕展观抗日战史中日军各大会战兵力序列表,即可发现上述兵力规模在中国战场上实在是司空见惯的阵仗。国军尚能从容周旋八年。国军与英美盟军在陆战指挥能力之优劣,判然立见。英美盟军迟到1943年左右才逐渐发现对付日军唯一的办法,是以绝对之兵力优势及高度密集之火力集结,才能确实消灭这种“不可能投降,战志迹近疯狂的顽强敌人。”所以盟军不管在太平洋小岛或缅甸,均特别重视于战前集结超强兵力。塔拉瓦、瓜达康纳尔及硫磺岛各战役中,美军所投射的各种火力,其密度均为大战全期之冠。再加上日军在这些小岛上几无机动空间可言,使美军的攻击,几乎成为纯粹有限正面的火力消耗作战,陆海空配合尽情发扬各种火力,打不完的死靶。日军将瓜达康纳尔称为“死人岛”,是畏惧美军陆海空三面齐来的恐怖炮火,而不是什么美国部队的杰出战略。在战略指导上,美军仍不及日军远甚。『返回』  
〔注五〕虽然战力远不及俄军,日寇依然对其官兵宣传俄军仍是日俄战争时帝俄的落后队伍,是皇军的手下败将。即使日军这些蚕食的花样能得逞于一时,日军有能力打败强大的苏俄陆海空军,开辟其东方的第二战场吗?日本人的这些蠢动,究竟想证明什么?以幼稚形容其政略眼光,并非过贬之词。而日军在战后的粉饰心态,尤其不可思议,一整个师团折戟沈沙,还在宣传在半个月战役期间谎报一举击落俄机58架的一个“世界级空战英雄”,而其可确认的战果则不超过3架----成为世界空战史上的大笑话。『返回』  
〔注六〕蒋委员长在各作战检讨及南岳军事会议时的训词中都有这个说法,并以“快、硬、锐、坚”形容日军这种闪击战的特性。这是蒋公的误解。『返回』  
〔注七〕三个月内出动三万架次空袭,比半个抗战期间中国空军的出击量还多。密集程度在亚洲方面为韩战以前之最。『返回』  
〔注八〕汪伪政府成立后日军甚至准备单方面撤兵。每一个日本内阁都希望能早日解决中国战事,每一年其中国派遣军都遭到责难,可是日军始终找不到“胜利解决”的途径。在1941年之后,日本一直寻求一个如尼克森退出越南一般的体面下台阶,可是蒋介石硬是坚持日军得要先完全撤军再言其它,气的日本人轰炸溪口泄忿。而1945年中国派遣军已经呈报片面撤军的具体计画,足见其黔驴技穷之丑态。『返回』  
《战争的艺术》所有,转载请保留。  
  那什么,哪儿有down?
  呵呵,楼上的真强    我比较赖皮,所有游击队员都改成机械化部队,比较喜欢装甲车,移动范围大,不过不能在树林里移动,改的最过分的是全部是神仙队,就是朝鲜战争里秘籍改成的那种孙悟空,移动不受地形限制,那个爽啊,攻击范围和原子弹一样大……
  谢云起魔崖啊!小弟这厢有礼了.
  云起魔崖:  哇赛, 你还真是专业啊,看的我头晕晕.    不过呢,战棋游戏的魅力就在于多种不同的玩法, 有的人是练功狂人,有的人喜欢投机取巧,目的都是过关.  你说的那种使劲练功的法子,我以前也玩过,到了后来确实很爽,就是太累了.  记得曾经干过留下鬼子的大炮,围起来让它轰,一关之内把两个娘子军的医疗都练到10级.  不过现在没有那个耐心了.不好意思:)
  转个好贴  抗日地雷战是偶最喜欢的游戏之一,除了游戏系统本身设计得不错之外,还因为里面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人物,或虚或实的,玩起来很亲切,下面就来对游戏中出现的人物作个考订,几乎每个都有个出处,当然,能力所限,并不全面,希望有达人能跟帖补全。    一.己方人物(按出场序)  1.朱老忠:原型出自电影《红旗谱》  2.赵 虎:原型出自电影《地雷战》  3.张 嘎:原型出自电影《小兵张嘎》  4.李向阳:原型出自电影《平原游击队》  5.史更新:原型出自电影《烈火金刚》  6.兰 姑:????不确定  7.柳 忻:????不确定  8.肖 飞:原型出自电影《烈火金刚》,似乎《小兵张嘎》中也有个肖飞  9.李霜泗:原型出自电影《红旗谱》,原名叫李双泗  10.张长庚:????不确定  11.九 爷:????不确定  12.雷石柱:原型出自小说《吕梁英雄传》  13.林 嫂:原型好像出自电影《地道战》,不确定  14.雨 来:原型出自小说《小英雄雨来》  15.赵勇刚:原型出自京剧电影《平原作战》  16.魏 强:原型出自电影《敌后武工队》  17.刘 洪:原型出自电影《铁道游击队》  18.鲁
汉:原型出自电影《铁道游击队》  19.康伯充:????不确定  20.吴 海:????不确定  21.郑之光:原型出自电影《小兵张嘎》  22.金花婆:原型出自小说《红岩》,传奇人物双***老太婆  23.方仲雄:????不确定  24.向天虎:????不确定  25.向天豹:????不确定  26.黄成杰:????不确定    27.田大山:????不确定   28.杨铁山:????不确定  29.周 亮:????不确定   30.陈怀忠:????不确定   31.唐联西:????不确定    没时间,不及细写,希望有人来补上。
  再来  二.NPC(按出场序)  1.吕正操:真实人物,时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等职。  2.黄敬:真实人物,时任***晋察冀区委书记等职。  3.李正:原型出自电影《铁道游击队》  4.钱宇森:原型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5.彼德:虚构人物  6.傅正明:???不确定,应该是虚构的  7.宋学义:真实人物,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8.葛振林:真实人物,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9.马宝玉:真实人物,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10.胡德林:真实人物,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11.胡福才:真实人物,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12.林彪:真实人物,时任红军第115师师长  13.聂荣臻:真实人物,时任红军第115师副师长  14.罗荣桓:真实人物,时任红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  15.肖华:真实人物,时任红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  16.杨勇:真实人物,时任红军第115师686团副团长  17.杨成武:真实人物,时任红军第115师独立团团长  18.李宗仁:真实人物,时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19.王铭章:真实人物,时任国民党第122师师长  20.庞炳勋:真实人物,时任国民党第40军军长  21.徐祖贻:真实人物,时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参谋长  22.池峰城:真实人物,时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第31师师长  23.汤恩伯:真实人物,时任国民党第20军军团长  24.关麟征:真实人物,时任国民党第52军军长  25.孙连仲:真实人物,时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26.张自忠:真实人物,时任国民党第59军军长  27.杜聿明:真实人物,时任国民党第5军军长  28.郑洞国:真实人物,时任国民党第5军副军长  29.戴安澜:真实人物,时任国民党第5军第200师师长  30.邱清泉:真实人物,时任国民党第5军第22师师长  
  最重要的来了  三.敌方人物(按出场序)  1.土肥原贤二:真实人物,建立过著名的特务机关“重光堂”,战后被处以绞刑  2.寺内寿一:真实人物,日本陆军上将,伯爵,战后病死于新加坡  3.高敬天:????不确定  4.冈部直三郎:真实人物,日本第六方面军司令官,战后病死狱中  5.西尾寿造:真实人物,日军第一任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  6.谷寿夫:真实人物,就是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杀主犯,战后被处以死刑  7.富冈:真实人物,南京大屠杀中比赛杀人的两人之一  8.野田:真实人物,南京大屠杀中比赛杀人的两人之一  9.川岸文三郎:真实人物,日军20师团长  10.松井石根:真实人物,南京大屠杀主犯,战后被处以绞刑  11.哈巴狗:虚构人物  12.刘麻子:???不确定  13.重藤千春:真实人物,日军宪兵大尉  14.高得远:???不确定  15.佐佐木二郎:真实人物,制造过潘家峪惨案,后被击毙  16.山冈道夫:???不确定,怀疑写错名字了  17.土居明夫:真实人物,日军少将  18.富田直亮:真实人物,日本陆军少将,解放后在台湾帮蒋介石练兵  19.武藤信义:真实人物,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大将,病死于沈阳  20.德川好敏:真实人物,日军航空兵团司令官,中将  21.永田铁山:真实人物,日本陆军省军务局长  22.中山源夫:真实人物,日军12军参谋长  23.山田:???不确定,名字太普通  24.川岛芳子:真实人物,著名日本女间谍  25.桥本群:真实人物,日本陆军中将,作战部长  26.福富伴藏:真实人物,日军少将,第11军参谋长  27.坂西一郎:真实人物,日军第20军团司令官  28.松井久太郎:真实人物,日军驻中国总参谋  29.松井苍松:真实人物,日本驻上海总领事  30.小林浅三郎:真实人物,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  31.冈村宁次:真实人物,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  32.细川忠康:真实人物,日军第四十三军司令官  33.龟田:虚构人物  34.山浦敏事:应该是写错了,真实人物叫三浦敏事,日军中将  35.坂本顺:真实人物,日军少将  36.濑谷:真实人物,日军少将  37.冈村次郎:真实人物,参与台儿庄战役  38.矶谷廉介:真实人物,日军第10师团长  39.藤田信义:真实人物,参与台儿庄战役  40.坂垣征四郎:真实人物,9.18事变主犯,陆军大将,战后被处以绞刑  41.安藤利吉:真实人物,日本陆军大将,战后在狱中服毒自杀  42.中村正雄:真实人物,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长,昆仑关一役中被击毙  43.今村均:真实人物,第5师团长官,中将  44.三木:真实人物,参与昆仑关一役  
  希望大家补充???纠正错误。
  还有地名请补充:  桃花岭、赵庄、花坪镇、李庄。。。。。。  
  我找到的下载地址下了以后不可以玩 那个好心的大哥提供个下载地址嘛!谢谢
  这个游戏非常棒
  朝鲜战争也不错啊,  用特种兵,狂疑兵  最后搞两颗原子弹,扔他小样的。  美国飞机好牛B  用秘籍有孙悟空,哈哈~
  谁给个下载地址呀
  地雷战啊,哪里有啊,找了很久了的说
  哈巴狗:虚构人物  出自&敌后武工队&
  我玩这游戏都是改成神仙队,那才叫爽.
  这个楼主是个煞笔
  经典的游戏,我玩了N遍都不觉得腻,无论在哪我都带着这个游戏碟,玩累了就用金山游侠修改下,把全部人都修改成孙悟空,打甚么都一招死,蹂虐鬼子暴爽,不信你试试
  冰天雪地裸体拜求下载地址~~~~~~  ------------------------------  顺带鄙视一下48680  什么东西啊!!!!!
  去百度贴吧啊。我发现百度贴吧人气还是不错的,毕竟都是同好。
  各位大侠,谁能告诉我里面的人物怎么才能升级啊?小弟的人物都超过15级了,为什么大刀队还不能升级到武工队呀?升级用的书也买好了,要怎么才能使用,升级呢?有知道的可以告诉吗???谢谢了!
  各位大侠,谁能告诉我里面的人物怎么才能升级啊?小弟的人物都超过15级了,为什么大刀队还不能升级到武工队呀?升级用的书也买好了,要怎么才能使用,升级呢?有知道的可以告诉吗???谢谢了!
  各位大侠,谁能告诉我里面的人物怎么才能升级啊?小弟的人物都超过15级了,为什么大刀队还不能升级到武工队呀?升级用的书也买好了,要怎么才能使用,升级呢?有知道的可以告诉吗???谢谢了!    楼上兄弟距离我的帖子时间有半年了~~~哎~~~怕是没人能告诉俺了,让我继续玩下去呀,有知道的兄弟朋友,回帖子告诉我。多谢啦~!!!!
  还是这个游戏好玩  
/?u=    国内第一款无端网游,无须***,打开浏览器就可以玩!    永久真正免费的!比目前市面上的所谓“免费”神泣,征途,诛仙,SUN之类的不知道好多少倍!级别&20的宠物可以在“猫隐西村”--“西村广场”--“钱大伯”处免费无限量双倍经验
  各位大侠,谁能告诉我里面的人物怎么才能升级啊?小弟的人物都超过15级了,为什么大刀队还不能升级到武工队呀?升级用的书也买好了,要怎么才能使用,升级呢?有知道的可以告诉吗???谢谢了!        楼上兄弟距离我的帖子时间有半年了~~~哎~~~怕是没人能告诉俺了,让我继续玩下去呀,有知道的兄弟朋友,回帖子告诉我。多谢啦~!!!!  
  升级也不会啊,打个比方给你  朱老忠要升级,等级够了书也买好了,你让他带在身上,战斗的时候点击物品使用就可以了      
  大家都给自己起名叫什么?  
  用迅雷搜索下载就可以找到啊。
  都是高手  
  郑之光最厉害的不是攻击,而是暗杀和施毒这两个策略,尤其是下毒, 估计使用的惊天动地鬼哭神嚎五毒散, 对付哪些皮厚攻击高的敌人比如装甲车, 摩托车特别有效, 练到7级以上就非常好用了,能使敌人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大减,后面的兄弟们就可以一拥而上狂扁. 暗杀就太不像话了, 连碉堡也能暗杀!?
  我给自己的人物起名字叫“烤地雷”。我是东北人,本来想起,“翠花,上地雷!”的,但可惜名字不可以打4个字以上。
  谢谢大哥相告。非常感谢,小弟现在就去升级去啦~~~嘎嘎!!!  
    俺抗日的一些心得  作战原则:我控制的战士一个不死(国军安排的太蠢,尽量少死),敌人包括全部援军一个不能活(孤胆英雄关和刺杀川岛芳子关较难,该死的傅正明非要往前凑,逼得我只能用地雷把他钉在某个位置),打开所有的箱子,战斗结束前取走所有的未爆地雷,我方每个人员命值、士气全满(若最后一个出击的人员干掉最后一个敌人升级会增加10点血的上限,但本关任务完成,不算满血)。    红岩反击战:开始一定要南下,李正放在北面,歼灭尾追之敌,之后北上,李正放在南面,将骑兵和摩托部队引进红岩镇一个一个炸死或打死。然后冲出来干掉炮兵,再兵分两路消灭装甲兵。最后主力向西对付桥本群,期间派几个骑摩托的把箱子翻了。    战后每一关统计战果,最终为炸死敌人200个,击毙964个,共计1164个,我方伤亡累计3人,缴获武器1017件,得分4351分。    战殁国军:增援鸡公山死2个国军,这一关方仲雄的国军要多蠢有多蠢,非要跑到山边对攻,而且他们只知道对一个目标射击,不考虑武器攻击效率最大化,其实他们死守山口,凭其装备完全可以取胜。另外死的一个是台儿庄大战中,我带唐联西和陈怀忠,我的智力和武力全是100,那两人武力通过看书全升到100了,一开始直接向滕县进攻,沿途放轰天雷,县城只有中间一处可以回血,给了王铭章,为了救两个川军士兵,我的蟠桃都扔出去了,还是只救到一人。    战前准备:个人认为最后用的地雷是石雷、磁电雷、遥控轰天雷。每个人装备三颗石雷,两颗磁电雷,三颗遥控轰天雷。  常规武器:一件武器,一双野战靴或机动三轮车或雪青马,一支荨麻花(对付兵力集中的敌人非常好使,放完之后其他人所需做的只是去屠杀),一条巨毒蛇(对付碉堡很有用,先遥控轰天雷在碉堡旁引爆,再放蛇,最后一个人放一***,一个三人小组轻松搞定),两个银耳或玉米(有论持久战和少林真经的少带一个补血品),两颗炸弹。这些准备在袭击军火库之前尤其要准备充足。    壮大队伍:能留的一定要留,如金花婆、向天豹、向天虎等,郑之光用起来感觉不是很厉害。最难割舍的就是康伯充了,本来不想杀他,但他非要守在桥头,而且招降后居然帮我过铁路,没办法呀,谁让8辆装甲车太诱人了,我是一个都舍不得用地雷炸坏的,只能用地雷辅以炸弹和巨毒蛇了。    战后战场打扫:敌人的就不用客气了,关键是友军的,在狼牙山狙击战、平型关在战、台儿庄大战战斗进入尾声时,将友军的所有可以卖的东西全部抢过来。
  我发广告 我该封 我电脑中木马-- 325024-- 操作时间: 12:26:11 -- 9487145
  太古老的游戏了吧,距上一次在网吧见有人玩这游戏快十年了  当时网吧主流游戏还是红警
  恩,玩过
  其实就一招。  三人围住鬼子,出路放个伤1K血的磁电雷。基本不用开***。
  楼上,这只是其中一招  如果说:“其实就一招”那楼上的还未领略到布雷的精要,  层次就低了些    
  打简单的最爽,持久战可以无限拿,每人身上带四本,只要一回合不被秒杀,就是活生生一条好汉。呵呵~~
  请问个位大虾~~17关找五捆***的~~  为什么我总是找不到最后一捆~~  急急急~~谢谢个位高手了~~~
  在火车上找五捆***~~  我前面下了一个版本~~  就是找不到最后一捆~~  然后我前几天买了一个盘 ***  现在打到17关还是找不到最后一捆  我把火车里都走了一遍  麻烦大家帮我想想办法  谢谢
  作者:48680 回复日期: 22:27:01 
    这个楼主是个煞笔      -----  你这样回帖,也是个煞笔
  好怀念这个老游戏!
  当时一哥们带我玩的,怀念中~~
  太好玩了,我初一买的正版,现在快30了,再回顾一遍!
  我表示看的很带劲 支持..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