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使过关斩将2每次打的成长多(我要方法)

扫一扫短文学APP
扫一扫短文学APP
欢迎访问短文学网 您还没有
当前位置:>>>文章内容
我懂得了坚强400字_作文大全
时间: && 阅读: 次 && 来源:
有句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是的!人的一生总是会经历着许许多多的挫折、苦难。只有经历了这些苦难和挫折,才能使得人变的勇敢,变得坚强。
而当你懂得了坚强,哪怕是遇到再大的坎坷也能轻易的度过!就像人们说的:拥有一颗坚强的心,便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1、《我学会了坚强》
坚强,是人们一生不可缺少的因素。有时,坚强就像一把隐形的小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有时,坚强又像灿烂的烛光,一直为我们照亮前方的道路;有时,坚强也像一碗甜美的蜂蜜,一喝下去就会从内甜到外。我们的童年如果没有坚强的衬托,就会变得很不完美,所以很多事都可以学会坚强,不过,令我最难忘的是我学骑自行车的事。
暑假的一天,我在小区里玩,突然,我看见一群小伙伴在骑自行车,他们让我骑,我说我不会骑,结果他们就笑我,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学会骑自行车,所以我每天很早就起床,让妈妈教我骑自行车,妈妈说:&骑自行车时,眼睛要看前方,要保持平衡,脚要不断地踏。&
我听了,心想:&原来骑自行车这么容易。&谁知道,说得容易,做到难,我刚一上脚,就摔了个四脚朝天,可是,我没有放弃,继续练习。可后面更惨了,我一个接一个地摔,好像是表演出丑秀一样,摔得我是头破血流,鼻青脸肿,当时我就想放弃了,但是,经过妈妈的百般鼓励,我的信心又回来了。虽然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但是我还是坚强地去面对,因此,我很快就学会了骑自行车。
通过这件事让我知道,坚强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我要学会坚强。
2、《成长中学会坚强》
我是个好哭的人,从前是,现在也是。因为我不会坚强,只会用哭来诠释。而当我看到那一幕时,我彻底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
那是一个春天,春意浓浓,带走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迎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从北方迁至南方的鸟儿也追逐着回到了家乡。一只雏鸟不知怎么的落在了院里的花台边,这引起了我的注意。
它全身洁白,两眼只有绿豆大小,好似一公主,可一端的翅膀负着重伤。我诧异地观察着它的伤势,发现翅尾有子弹的痕迹,定是在逃命的时候被射偏的子弹刮伤了。忽然,这只幼鸟挣脱我的手,朝着可望不可即的天空努力挥动着翅膀。
它不能飞了。我知道,它也一定非常清楚。可是,鸟儿却不顾自己的伤势,使劲扇着翅膀――它想回到那片曾经属于自己的天空,它想回到以后也许还属于自己的天空!突然,它停住了。放弃了吗?不,他没有放弃,只见幼鸟找了个顺风的位置,打开了双翅,又使劲向一望无垠的天空挥动着。一次不行,没关系,来第二次,第三次&&终于,它成功了,幼鸟用受伤的翅膀,又回到了那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它欢笑着,翱翔在蓝天&&
我望着它远去的背影伫在了门口――心里微微一颤,我仿佛在它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4、《我懂得了坚强》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挫折,只有经历了挫折与困难,才能使人变得勇敢,学会坚强。正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格言。
坚强,是一种勇气,是他,粉碎了失败者的绊脚石,是他,让我们步步走向成功。
在全班的数学测试中,我的成绩一落千丈,仿佛一只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一下子断了翅膀似的。我想:我这是怎么了?于是,整天闷闷不乐的。
时间如沙漏一般,过得飞快。下午,往常轻快的书包变得无比沉甸。真希望时间就停留在那个瞬间。我低着头走回家,生怕爸妈看到。走到小径那边,这一幕,令我感触很深:一个矮矮的小男孩,走在弯弯曲曲的小道上,突然,男孩被石头绊倒了,他没有趴在地上哇哇大哭,而是重新跑一遍,小男孩的一举一动让我感动在心。于是,我又挺直了腰板儿,重新振作起来,坚强起来&&自己默默痛下决心:认真仔细,努力学习。
黑暗中,我学会了坚强,懂得了穿梭;风雨中,我学会了坚强,懂得了在风雨中行走的定义;挫折中,我学会了坚强,懂得了不再流泪,而是振作&&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学会了坚强,迈进了成功的一步。
坚强,是成功之路,是失败者走向成功的力量,坚强,也是我唯一的选择!
5、《坚强,为自己》
这么多年,我终于懂了,原来人不管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该坚强,坚强是为了自己,为了让别人看到没有别人的帮助,自己照样会很好,让那些欺负你的人看看,自己的生活会照旧。
小时候,我总喜欢都到别人后面,那时的我太懦弱,不敢主动去和别人说话,院子里有一对双胞胎,她们比我大一岁,总喜欢欺负我,上了幼儿园,有个同学我,那对双胞胎以前也在这个学校,她们有时候也会来幼儿园看看,而我就只能任别人欺负我,任他们去妈妈那里告状,也是那时我才知道,我是多么的懦弱。
我现在已是一名初中生了,是班级不可缺少的人,小时那些事却忘不了。我是他们眼中的女强人,一个万能的班长,再也不会有人欺负我。
那些点点滴滴,我却怎么都忘不掉,那算是一段黑历史么?说出来,同学们都不会信吧!
现在我才能理解,如果不是那时的她们、他们,又怎么会有今天的我呢?我倒想好好谢谢他们,小学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或与人生再不会有交集,也或许,我们很快就会再见,这些都是我无法预料的。
坚强,为自己,也只是为自己。
6、《我懂得了坚强》
坚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每个人都能完美地达到的。在哭泣时、在受伤时、在委屈时、在遇到困难时&&我们总需要一剂良药来修补,&跌倒了,再在原地爬起来!&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坚强。
我懂得了坚强,不是躲在父母的身后,寻求永久的保护,而是挺身而出。困难算什么?我们有着坚强的心,就不怕被打倒。勇敢地从父母身后站出来,给长久为我们操劳的父母一丝欣慰。
我懂得了坚强,不是因为委屈而只会乱发脾气、耍小心眼,而是清醒地思考,用坚强把眼泪别回去,以事实证明自己,给委屈自己的人一次惊讶。
我懂得了坚强,不管是受伤、委屈还是遇到困难时,眼泪不是办法,黑暗过后不会没有光明。我们相信自己披着坚强的盔甲,定会过关斩将,迎接美好的结局。
坚强不是那么容易做到,需要在磨练中慢慢形成。就像未切割过的钻石一样,越打磨才越美。我们还不是大人,不需要像童话中的王子一般坚强,能上刀山、下火海地披荆斩棘去救公主;也不需要像英雄一样,顶天立地去救整个国家甚至世界。我们只需要守好自己的本分,坚强乐观地生活着便可以。
学会坚强,不是那么容易,也不是那么困难。
7、《那一次,我懂得了坚强》
虽然人生多坎坷,但我相信,即使摔倒,我也能站起来勇敢的走下去。
小时候,我总爱哭泣,总认为泪水能博得他人的同情和帮助,总认为勇敢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因为我胆小的甚至连黑夜都会让我非常恐惧。但,那一次彻底的使我变得坚强!
那是冬日的一天夜晚,爸爸妈妈要很晚才能回家,我到同学家玩忘了时间,正在兴头上的我誓誓旦旦地对好友承诺我一定能自己走到家。刚到门口,一望无边的黑暗和萧瑟的寒风立刻吞噬了我那小小的承诺,我不想回去,因为我知道朋友一定在温暖的房子了盯着我的一举一动。当时我心中立刻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勇敢,要坚强,没有什么事情是我做不了的!
第一次,我在寒风中感到了泪水的无助,路上没有灯,黑漆漆的一片,我摸索着在黑暗里寻找家的方向。我真想哭,但我知道与其在这空无一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哭一场,倒不如把泪水化为力量尽快回家。
寒风中,我终于看到了家中的灯光,我飞快的跑向家的方向。我真想快快的跑到妈妈的怀中哭一场,一进家门,只见妈妈着急的说:&真是吓死我了!刚给蕾蕾的妈妈打***,说到你走了,我还&&&我突然扑进妈妈的怀抱,我并没有哭而是的笑,我为我的坚强而笑。
从那以后,我知道做什么事都要坚强,只要坚强的走下去就一定会成功。那一次,我懂得了坚强。
8、《你们让我懂得了坚强》
&&看《英雄少年》有感
&日&,一个灰暗的日子,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使多少生命消失,山河泣血,草木同悲。电视上、网络上无处不关注着少年英雄们的事迹,让全球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灰蒙蒙的日子。
在这场灾难中,灾区的少年儿童经受了多少巨大的磨难,表现出了多少勇气和力量你们知道吗?女学生高莹双腿断了,双手也被砸伤,不但没有哭,还一边微笑,对大家说,要勇敢。灾难来临之际,中学生雷楚年,带领7名学生脱险。小女孩邓清清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被困废墟80小时的薛枭,被救出后第一句话&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镇可乐。&这句话逗乐了电视机前很多悲伤的中国人。
这场灾难教育了我们许许多多不在灾区的孩子崾爱惜自己的家园和校园,在平静的日子里读书是多么幸福。我们都要改掉身上的自私冷漠,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现今,灾区的孩子们已擦干泪水,带着伤痕毅然走进帐篷学校。这些坚强勇敢的孩子,让我们看到了灾区的希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中国的少年们,虽然我们的肩膀还很脆弱,但我们可以拿起手中的笔,伸出我们热情有力的双手,为中国,为那些坚强勇敢的英雄少年,加油!也谢谢你们,让我懂得了坚强。
9、《我懂得的坚强》
八月的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似乎一切都将在太阳的威严下融化。
窗外树上的知了似乎遇到了什么高兴事,在不停的叫。我则躲在家中享受空调的清凉,今天是周末照常大街上应该挤满了外出的人们,但今天往日热闹的大街也平静下来,喧闹也躲在一边,逃避着太阳。
但我明白,此时还有一个人在外工作,到处奔波,那就是我的爸爸。在我心里,爸爸坚毅的像一座山,我从来没有见过爸爸憔悴的样子。在家里,爸爸督促我学习,在公司爸爸是一位经理,总是得到表扬,在我心里,爸爸永远是坚强,善良,善于社交的代名词,我为我能有这样一个爸爸自豪。自从我上了初中,学习的责任压在肩头,也少了往日的欢乐,爸爸也因升职而更少回家吃饭,但我理解他,他是为了这个家好,为了我好。才更加努力的工作。
有一天深夜,爸爸像往常一样拖着疲倦的脚步,回到了家中,他满身酒气,一看就知道,他又喝酒了,我熟练的冲了一杯参茶,让爸爸喝下,在他的手碰触到我递过去的茶杯时,我看见爸爸头上的一丝银发,在这根银发里我看到了爸爸对我的爱,对我的鼓励,包容,在这根小小的银发里,我仿佛看到我满珊学步的样子。爸爸喝的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活像一个作梦的孩子,不时嘴角还露出淡淡的微笑。
爸爸为我操劳了一辈子,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也要像爸爸一样坚强,再也不让爸爸这么辛苦。
10、《我懂得了坚强》
生活有时充满了乐趣,有时充满了艰辛,他好像一盘酸甜苦辣俱全的菜,让你品尽人间的酸辛。还让你学会许多知识,道理。让你从幼稚变得成熟,从无知得懂事。
生活带给我许多开心,也带给我许多困难,挫折,但我从这些困难,挫折中一步步地爬了起来,勇敢地站了起来,生活让我学会了坚强。
记得有一次,我的成绩考的糟透了,我在学校里整整哭了一夜,那一夜,我想了很多,我不知道该怎样向父母解释,说自己是一时马虎?我那一段时间跟本就没有怎么好好学,整天只知道玩。后来,我自己想通了,考试没考好再哭又有什么用?只有以后努力学习才会有收获。想到这,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很少有出来玩的时候,终于,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我考出了令自己、令家人满意的成绩。通过这件事,也应了老师说的一句话:&你的付出和你的收获是成正比的。&
有人曾经说过:&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生活就是这样,让你在经历一次又一次挫折时,一步步地迈向自信,迈向成功,让你学会坚强的去面对它。
11、《做人应当坚强》
在以前我一直认为&女人是水做的&这句话很对,很有道理,因为以前的我就想是这句话所说的那样。以前的我是一个脆弱的人,遇到小小的挫折只会哭。哭,似乎已成了我的专长,甚至每个星期都要哭几次。但自从那件事后,我变得坚强多了,不再一遇到问题只会哭。
记得那是一年的秋季,当时我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朋友,因为一件事情相互不能理解,而闹矛盾了。我的十分悲伤,以至于三、四个星期都无精打采。每次,静静地想起她时,总会暗暗地流泪。妈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于是就给我讲了关于外祖母的事情。
外祖父在妈妈十岁的时候因车祸而离开了人世,家中的外祖母知道后,因过度而昏了过去。但苏醒后的外祖母却背着丧夫之痛坚强地支撑着家,把五个孩子抚养***,还让他们都上了大学。&什么痛苦比得上失去亲人的痛苦?&妈妈说道。&一个人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应当坚强,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一个坚强的人才算是一个成功的人。&听了妈妈的话以后,我变得更加坚强了,不再一味地哭泣。
生命有无数的困难与不如意,唯有我们学会坚强、勇敢地去面对,才能不被命运所打倒。抛开害怕,抛开哭泣,抛开脆弱,要坚强地面对生活。做人应当坚强。
12、《我学会了坚强》
坚强,是我们生活组成的一部分。没有坚强就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没有坚强,就没有通向成功的动力。
那天,我跟着爸爸去学溜冰。爸爸先买了两双溜冰鞋,然后带我走进溜冰池。啊,溜冰池里的人真多啊!我看着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在溜冰场上高兴地滑着。有的单脚旋转,像在跳《四小天鹅》;有的张开双臂快速地滑着,像大鹏展翅;有的还在波浪式的地方滑,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他们各有各的绝招,我真羡慕他们呀!
于是,我让爸爸赶快教教我。爸爸耐心地说:&你先把两脚分成八字形,接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滑去。有我在,你不用担心滑倒。&听了爸爸的话,我迫不及待地开始溜了。可是,刚迈出两步,就摔了个四脚朝天,像海滩上的乌龟一样寸步难行了。我摸着摔疼的屁股,像霜打的白菜&&焉了。这时耳边传来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不要灰心,要学会坚强。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听了他的话,我又鼓勇气,朝前滑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会溜了,而且还能溜得飞快。正在我得意忘形的时候,忽然前面出现了一个坡。我大惊失色,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可我总不能听天由命吧?爸爸的坚强的话语又鼓励了我,我把握好身体,腾空而起后,转了一圈就顺顺当当地落了下来。我学会了,学会了坚强。
- (短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小学教学建议
小学教学建议孔令权
一、从《语文课程标准》习作教学的要求来审视下册习作部分的编写
四年级下册的习作是由第二学段习作向五、六年级段习作过渡的最后一个学期,因此,这学期的习作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所谓“承前”,也就是要对完成第二学段习作任务的情况来一次“盘点”;所谓“启后”,也就是要看这个学期的习作将为以后的习作做了哪些铺垫。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有必要先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这两个不段习作教学的要求做一番比较,研究一下不段习作教学要求的继承和发展。
(一)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与第三学段习作要求的比较
将《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与第三学段关于习作的要求进行比较,最为显著的变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要求的提高。
第一,搜集素材要求的提高。第二学段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而进入第三学段以后,则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两相比较,在搜集和储存习作素材上,最为明显的变化是要从“留心”提高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用一句话概括,“有意注意”的程度明显提高。
第二,动笔成文要求的提高。对学生的习作,第二学段的要求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进入第三学段后,则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在习作的操作层面上,我们要关注从第二学段的“尝试”和“不拘形式”,走向第三学段的更加清楚、明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象的过渡问题。
第三,修改习作要求的提高。第二学段强调的是“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而到了第三学段则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两相比较,从修改习作的角度来看,第三学段的要求无论是难度和复杂程度都较第二学段明显提高。因此,四年级下册的习作修改,我们一方面要将已经学会的修改明显错误词句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要选准适当的时机,逐步提高修改的范围与规格,为向第三学段能够达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的水准做好铺垫。
(二)关于本册教材习作部分的编写
明确了第二、第三学段关于习作教学要求的变化,让我们再来看四年级下册习作教材是编排的吧!这册教材共安排了7篇习作。它们是:
1写建议:春游活动去哪里好。看谁理由讲得最充分。可以配上插图或附上照片。
2写推荐文章:推荐里在阅读、表演、保舰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可以推荐一人,也可每方面各推荐一人。注意有详有略。
3写自己的新发现: 在日常中发现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是用方法找到***的?
4围绕着最近发生的一些值得关注的事情谈谈自己的看法,再写下来。
5写:从、公园、广场或家庭附近选择一两种,把观察、研究成果、想法、感受写下来。
6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也可以留心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里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写篇文章,题目自拟。
7组织、参与一次体验活动,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统观这学期要写的7篇习作,并与已经练写过的三年级上下两册的习作相联系,我们不难发现以下的变化:
第一是习作的范围有明显扩大的趋势。
统计三年级上下两册中的16篇习作,就其习作所涉及的内容而言,大多数的要求是写写自己,或在家庭、学校里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的人和事,或者是自己直接参与过的活动,而需要学生从社会与大自然中搜集习作素材的仅有3篇。即便是猎取素材的范围有所扩大,教材要求的参考的材料,也大都是学生可以找得到的图片、短文、玩具等。但进入四年级后,关于习作素材的来源已经明显增加了取材于社会、自然的比重。仅四年级上册的7篇习作,就有3篇需学生走出家门和校门,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搜集习作素材。比如《习作1》设计节日;《习作3》以书信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家乡;《习作7》给来自社会生活的照片或插图配文等。而在这一册教材的7篇习作之中,直接或渗透着要求学生从社会、自然,及媒体搜集习作素材成分的就有5篇之多。比如《习作1》给春游活动写建议书;《习作3》写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新发现;《习作4》围绕最近发生的一些值得关注的事情谈谈看法,再写下来;《习作5》从校园、公园、广场或家庭附近选择一两种植物,自己观察、研究并把成果、想法、感受写下来;《习作6》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进行讨论,也可以留心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里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文章等。
有调查显示: 生写作素材的来源依次为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其他媒体。这其中以家庭和学校生活为学生习作素材的主要来源,因为他们的年龄尚小,社会活动较少,所以,他们只能对社会现象的表面现象有所感知,只能用自己的是非观对各种社会现象做简单评价,而且年级越低的生,活动的范围就越小,所能搜集到的素材就越有限。因此,在进行本学期的每一次习作之前,我们必须为学生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搜集习作素材创造条件,必须通过多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培养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从社会、自然或其他媒体上有意识搜集习作素材的能力和习惯。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习作向第三学段习作过渡的一项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小学生搜集和存储写作素材能力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
第二是对动笔成文更加强调明确具体。
首先,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学期习作的要求已比过去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如在《习作1》中就提出了“看谁理由讲得最充分”;《习作2》提出了“注意有详有略”。特别是教材提供的可供学生参考和模仿的例文,在篇幅上已较过去明显增长,描写与叙述更加细致、具体。这从一个角度暗示我们:本学期的习作,一定要在坚持减少限制,让学生放开手脚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醒他们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注意把文章写得具体一点,详细一点。之所以这样做,是为向第三学段能把文章写得“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做好准备,打好基矗
其次,本册习作教材还暗含了习作应当具有初步的、有条理的叙述和描写的基本要求。比如《习作1》中提出的“看谁理由讲得最充分”,实际上就已经蕴含了写文章时,应当注意条理性的要求。你想,既然是要讲理由,首先是要有根有据,而且要有个条理,“胡子眉毛一把抓”,别人就很难明白你的意思,再有理由,别人不明白,那也没有用。所以,只有把这样两条都落实了,才能够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理由充分”。当然,暗含只是具有这个成分,还不是明确的规定和标准,我们在教学时,适当引导和提倡是应该的,但不要强行规定、限制。这一暗含成分的存在,又一次告诉我们:这一册教材的习作,较第二学段前三个学期的习作已悄然提高了要求。
另外,进入本学期以后的习作,对表现手法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比如《习作1》的写建议。教材所提供的两篇例文表现的手法就是不同的。前一篇例文是以记叙的手法写成的,而第二篇则采取分条目说明的方式写成的。前后两篇例文放在一起,明确地告诉我们:目的相同的建议,写法是可以不同的。
第三是修改习作的难度有所提高。
关于修改习作的要求,教材虽然没有直接标明,但是,从教材所选用的可供学生参考的例文来看,它们的篇幅已明显增长,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也更加丰富多样。这就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进入四年级下册的习作,不但成文的要求提高了,修改习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
二、从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部分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来看本学期习作教学的实施
明确了《语文课程标准》第二、三学段习作教学的要求,了解了本册习作部分在整个习作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教材的编写情况,随之而来的便是如何操作的问题了。围绕这一问题,建议如下:
(一)在习作教学的进程中,密切关注学生写作兴趣、观察能力的提高以及观察习惯的养成。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提出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要求。因此,本学期的习作教学,不能死死盯住技术层面的操作,而是要在关注如何扩大搜集写作素材的范围,如何提高写作和修改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写作兴趣、观察能力的提高以及观察习惯的养成。
大家知道,兴趣、能力、习惯都是内隐的非智力因素,是习作教学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现在的问题是: 兴趣、能力、习惯都是很难用计量的方法进行定量测评的。所以,在本学期习作教学的进程中,一定要通过对学生参与习作时的情感、态度、方法、行为的变化,与习作结果的观察、统计,采用纵向对比和抽样测评等方式,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不断地对这三个方面的落实和进展情况进行排队摸底。比如,关于学生平时对习作兴趣和习作潜能情况的观察与分析;关于学生习作成果的统计分析;关于学生动笔热情和能力的分析……
总之,我们要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式与多种渠道进行综合调研,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培育非智力因素成长的力度。绝不能单一地、紧紧地盯住学生的习作结果,更不能仅凭考卷上的一篇习作论成败、论“英雄”。
(二)在习作教学的进程中,牢牢抓住习作的核心与关键,在“得心应手”上狠下功夫。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我们认为:这一定义的核心理念,可以用"得心应手"加以概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既是"得心"的源头,又是"得心"的渠道;"进行创造性表述"的实质是从"得心"成果向"应手"转换的要求,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则是"应手"所要达到的目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习作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得心应手"的基本能力。结合本册的习作,在落实这一核心理念上,我们觉得,尤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要关注学生"得心"的渠道与储备情况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了"米"而硬要"做饭",就连"巧妇"也会感到为难的。习作不也是如此吗?因此,习作之前,首先要准备好"下锅之米"--与这次习作话题具有相似性的习作素材。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习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生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解决好习作素材的储备问题。这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渐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锻炼他们的观察、感受、思考、想像能力;另一方面是要不断地强化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善于搜集、储备习作素材的意识,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用自己头脑去思考。尽量减少那种"一对一",为习作刻意安排的、带有直接搜集习作素材任务的"演练"。实践告诉我们:那种未曾活动先布置习作任务的做法,往往会事与愿违,活动不开心,习作素材也没有得到多少。"带着镣铐跳舞,总是难以尽情舒展自己的潜能"。
第二点是要关注习作动机的诱发,要注意习作关键环节的指导,促进从"得心"向"应手"的创造性转化
《语文课程标准》认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就习作教学而言,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把得于心的东西,创造性地转化成"应手"的成果。
怎样做才能促进这种转化呢?首先是诱发习作动机的问题,然后是"写什么"、"怎样写"和"写成什么样子"的问题。我们认为:《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所说的"乐于书面表达"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诱发学生的习作动机,把习作变成他们的一种需要,从原来的"教我写"变成"我要写"。对此,张光鉴先生在《相似论》中曾明确提出了"只有在教师、教材和学生的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只有发现知识间的相似性,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观点。(张光鉴等著《相似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27页)现在,就让我们先从教材编写的角度,去看看是如何诱发学生的习作动机的吧!
打开教材,你会发现:这册教材的习作设计,篇篇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具有相似性的情境。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创设情境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间的共振去引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习作1》就这样写道:"春天来了,建议班级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去哪里好,大家先把自己的意见写出来。看谁理由讲的最充分。/某校四年级(1)班,今年春游前开了个讨论会,结果,钱学亮和华健勇同学的建议被大家采纳了。"你看!在这一段提示中,春游前开了个讨论会,研究"去哪里好"的问题,并要求"先把自己的意见写出来",就是一个创设与学生已有经验具有相似性的生活情境去诱发习作动机的范例。可以想见,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一定会对写好春游的建议产生浓厚的兴趣,一定会产生"乐于书面表达"的内在动机。
我们说,尽管每次习作的导语不尽相同,内容也有很大差异,但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诱发他们的习作动机。因此,只要我们能用好教材,按教材的要求组织好创设交际情境的活动,从而引发学生内在的写作动机,变原来的"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不吐不快的境界是完全可能办到的事情。
写什么?是在诱发强烈的习作欲望后,呼之欲出必然要求。为此,本册教材采取多种方式去激活学生已有的写作储备。归纳一下本册的7次习作,大体采用了5种方式去激活学生的写作储备。
一是列举法。《习作2》、《习作5》都属于这个类型。比如《习作2》的提示语就提出了"你们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舰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一定不少",那些同学能获得雏鹰争章活动的四枚奖章呢?请你写一篇推荐文章。这其中的"阅读、表演、保舰礼仪等",就列举了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
二是提问法。比如《习作3》就是这样设问的:"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找到***的?"
三是提示法。比如《习作4》中的"生活中经常发生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去关注,请围绕最近发生的这类事情,相互谈谈看法,再写下来。"
四是讨论法。比如《习作6》中所说的"请从以下几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展开讨论。"
五是体验法。比如《习作7》中所要求的"组织一次体验活动,""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激活学生习作储备的做法往往是与激发习作动机交织在一起的,我们之所以分而述之,是为了让大家看得更加明白,其实,在实际的操作之中,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
关于"怎样写"和"写成什么样子"的问题,教材并没有特别强调,采用的是在每一次习作中出示一篇或两篇与学生习作水平相似的例文,用暗示的方法提醒学生:这一次习作可以这样写;可以写成这个样子。在这里,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例文只是例子,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模仿只是模仿,而不能是依样葫芦的照抄。千万不要把例文变成了限制学生自由表达的"样板文"。小学生的习作一定要在减少限制,放开手脚,让他们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上着力。
(三)、紧紧抓住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在的相似联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关注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这一次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习作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也必然要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大量的实践业已证明:语文学习的任何组成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将组成部分置于整个系统之中,并处理好它与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基于此,在本册习作教学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处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关系的问题。
1、发现习作与阅读课文内在的相似联系,力求习作与阅读相互促进
从广义上讲,读与写是相互联系的,读是吸纳,写是倾吐。但是,从读到写,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内化与积淀的过程,一一对应、立竿见影的想法与做法,常常会陷入捉襟见肘、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所以,真正意义上读写结合,是发现与把握阅读与习作之间内在的相似联系,逐步实现吸纳与倾吐的交融与互动。
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习作虽然是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呈现的。但它依然和阅读教材有着这样或那样内在的相似联系。你就拿《习作1》来说吧,教材之所以把这次习作安排在这个位置上,显然与这组课文《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古诗二首》的内容有关。当然,这种相关或联系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联系,而是宏观的、内在的。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课文对习作的引领作用;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你比如,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情况下,要提示学生注意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句子、章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2、习作与口语交际的相似性,处理好习作与口语交际的关系
本册教材《练习1》中"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推荐或自我推荐"。而《习作2》恰恰就是要学生写一篇推荐文章:推荐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舰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应该说,这两项练习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因此,口语交际中的许多经验是可以迁移到习作中来的。
以上的例子告诉我们:在学生已经进行过的口语交际的练习中,有许多是与本学期的习作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内在联系的,我们完全可以以前车为鉴,采取温故而知新的策略,促进从口语交际向习作的正向迁移。其关键是寻找、发现它们之间的有机的联系。
3、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探究性活动带来的动笔机会,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的本领。
实践证明: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及探究性活动的开展,能够给学生带来许多动笔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注用好每一个动笔的时机,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习作能力。问题是要我们,审时度势,见缝插针,适逢其时,水到渠成,让动笔写作真正成为开展饶有兴趣活动的一种需要、一种必然。
教材是搞好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平台,但它同时又需要我们去开发,需要我们以此为基点去进行二度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牢牢地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习作教学一定能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以下是部分教学设计
《记一件小事》作文教案设计(引自费尔教育/Html/Article/28097.html)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选择辨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加强德育渗透。
2.了解写一件小事要选材真实,内容具体,能够体现文章的中心。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构思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在记叙一件事时,如何“把文章的内容写具体”是这次习作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内容】
1.作文题目:记一件小事
2.选材范围: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3.习作要求:选材真实、内容具体、体现中心
【教具准备】为了直观形象地使学生认识事物,浓缩课堂密度,提高效率,所以这次习作需准备放像机、电视机、幻灯机等教具。
【课堂教学】
1.表演导入
请三位同学现场表演一个小节目,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指导审题
(l)通过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对文章所写的内容有什么要求?(写一件事,必须是小事)
(2)理解什么叫小事。(不大的、平凡的、普通的事)
3.明确选材
(l)指导选材:请同学们观看录像,看看发生在我们小主人公萌萌身边的小事,同时思考每段录像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是什么,然后回答。
(2)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观察、发言,我们明确了这次作文的写作范围,既可以写发生在学校里的小事,又可以写发生在家庭里的小事,还可以写发生在社会上的小事;不但可以写正面的,也就是好的方面的小事,还可以写反面的,不好的事;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也能写你看到的、听到的小事,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同学们选择的材料一定要真实,希望同学们做到心中有事可说,有事想说,有事要说,有事敢说。
(3)讨论发言,开拓思路,指导选材。
4.写作指导
(1)出示幻灯,简介内容。
(2)出示例文,师生评析。
为了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足球比赛,放学后,兵兵在校园里练习射门动作,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打破了一块。第二天,来到学校后,老师问兵兵是谁打的,他说不知道,反正不是自己打的。在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兵兵才承认了错误。
B.同学们看了例文后觉得好不好?为什么?再加些什么就好了?
C.引导学生明确怎样才能把文章内容写具体的方法,记叙一件事,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物活动、细致的人物描写,能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使作文内容更加具体。
5.练习写作
(1)给学生5分钟的准备时间,运用教师教给大家的方法,把自己的一件小事口述下来。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一件小事,大家一起评析。
6.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记一件小事》这篇作文,要注意只能记一件并且还是小事,选材要真实,文章的内容要写具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教师的这篇例文,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课后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写好自己的《记一件小事》。
给鸟-一封信作文教学设计(引自费尔教育/Html/Article/28097.html)
一、引入情境,激发习作欲望
1、导入:前一天,陈老师无意中从网上收到了来自泉州的一封信,十分吃惊,便把它拷贝了下来。
课件显示:信封→鸟妈妈含泪陈述(配音)
2、小组交流,搜集生活资料。
①师: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一起在这里以小鸟为话题写过一篇作文吗?请大家把当时的情景以及“小鸟后来怎样了”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②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帮助回忆。
二、大组反馈,师生平等对话
1、生①:我们看到陈老师提着……,让大家观察小鸟的外表……
△师:很好,你还记得它长的什么模样吗?
生①如果说不清楚,再请其他同学帮忙。
2、△师: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几个月前的那一天,是啊,那只小鸟后来怎么样了呢?
生②:我们一开始想把它放了,后来并没有放。
△师:嗯,没错,记得“不放”是什么原因吗?
生②如果说不完整,再请两位学生说。
△师:同学们带回教室后又怎么啦?
生③蔡老师……
3、师:不够清楚是吗?来,你问一下蔡老师好吗?
⑴生采访蔡老师(原班主任、语文科老师)
⑵蔡老师叫生问陈老师
△⑶师:因为老师怕养不活而害了它,当时就把它送给一位很会养鸟的朋友,并特别交待一定要好好待它。收到鸟**的信后,陈老师又把它要了回来。(掌声欢迎老朋友!)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看到了它,想想刚才鸟妈妈含泪的请求,我们该怎么办?
生:放了它!
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生:泉州很近,我们不如派人送到泉州去。
师:真有创新,考虑还挺周到的!但是为了让鸟妈妈早日放心,我们赶快先写个回信怎么样?
△出示课件2:
1、读(个别读)
2、议:鸟妈妈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你们准备怎么回答?小组讨论一下。
生①:鸟妈妈关心的问题是“小鸟现在的情况”,关心的是我们有什么打算。
师:你可真是鸟**的知心人!这是鸟妈妈最想知道的了。
生②:她还关心我们是怎么见到她失踪的小女儿的,我们也应该告诉她。
师:对,你们可以把这件事的前前后后写清楚详细,就做到真实、具体了。
△出示课件:关心的问题:见到小鸟的情景,小鸟现在的情况。
师:要想写好的这封回信,还应注意什么?
生:信的格式
师:没错,能自己解决吗?怎么办?
生:可以仿照第15课《女邮递员的信》的格式写。
师:你真棒,知道学了就应该会用嘛!大家请打开语文课本第15课,再复习一下。
四、独立试写,交流互评
1、试:试写。(师:因为时间关系,先把最想告诉鸟**的一段话写下来,写不完的暂时用省略号表示,但格式要完整)
2、评(实物投影):作品展示,学生互评信的内容、情感、格式。
五、回应开头,升华情感
△师:我代表鸟妈妈谢谢你们!怎么寄出去呢?
1、寄:写信封①投影:鸟**的信封;②学写信封 ③展示纠正
2、放:放飞小鸟(机动)
假如我是……教学设计(引自费尔教育/Html/Article/28097.html)
教学目标:
1、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大胆想象,表达心中美好想象和愿望,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作文兴趣。
2、通过具体、有条理地表达美好想象和愿望,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具体、有条理地表达美好想象和愿望。
教学准备:
1、剪辑录音带。
2、引导学生课前上网搜集有关自己关注问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谈话,引出话题: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写过很多次作文。往常我们大多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见闻,写一些实实在在事物。大家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更是充满着幻想的。展开想象的翅膀,同学们可以飞到天南海北,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到达千百年之后,追寻那美妙的境界。我想,大家的想象一定是美妙的、新颖的、奇特的,你们的想象还一定富有创造性。
今天,我们就练习写一次想象作文。希望通过练习,能把各人的想象具体、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让大家也感受到你的想象是丰富的。
二、选取典型事例,指导想象:
老师:据我了解,不少同学很关注环境问题。大家说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大自然的环境与我们密切相关。可是现在我们身边的蓝天不再纯净,空气不再像以前清新,原先色彩缤纷的大自然已悄悄地被灰色的面纱遮盖。其实,越来越多的人都己开始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在一个同学的日记中,我还见到这样一段话。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投影出示):
一条小河穿过一个山村,上游一个工厂的工业废水排放到小河,废气排入空中,再加上农药,化肥过渡使用。两岸的果树、蔬菜、稻子等农作物受威胁,人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老师(低沉地):这位同学向我们介绍的是一个山村受污染的现状。
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想一想:读了这段话,我们的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怎样可怕的图画?那小河的水看起来?闻起来……
板书:现状
学生(焦虑地):我仿佛看到那里的河水是暗绿色,不时散发出阵阵刺鼻的味道,河面上漂浮着散发着臭味的鱼、虾……
学生(难过地):我看到那里天空灰蒙蒙的,工厂的烟囱中不断地排除浓浓的黑烟,庄稼全都枯萎了,人们痛不欲生……
老师:这么可怕的景象我们还能让它存在,再发展、再继续恶化下去吗?
学生(强烈地):不能!
老师(肯定地):对!不能!绝对不能!我们得想办法改变它,让我们的环境好起来!许多科学家正在思考,正在努力!我们呢?假如我们就是科学家;假如我们就是有着丰富经验的环境专家;假如我们就是有只神笔的马良;假如我们就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我们怎么做?好好想想,然后具体地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想出的办法)
教师:板书:科学家、马良、孙悟空……
学生:我想如果自己成为科学家,就可以发明一种清理鱼,放入水中,它可迅速吸食水中的污物……
学生:假如我是孙悟空,就可以把一根毫毛,顿时天空变得瓦蓝瓦蓝的,小河水……
教师(激动地):像我们这样做了,这个小山村就会变成什么样呢?
再想想,那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播放优美的音乐)
学生;(随着音乐尽情想象)
学生1:清澈的河水缓缓流着,河底五彩的卵石清晰可见,河面上,可爱的小鸭在戏水…
学生2:(愉快地):果园里一派丰收的景象:柿子树一个个熟透的红柿子像灯笼,几乎压断了树枝;苹果树上,一个个苹果好像姑娘害羞的脸蛋……
老师(小结):刚才,我们就环境污染问题交流了它的现状,并想象可以怎么办。大家的想法有创见,同时,同学们对小山村美好的景象说得也是那么诱人。
三、激发展开想象,个性表达
教师:除了环境污染问题,你们还关注那些问题?请你们拿出上网搜集并制作好的资料卡。
学生:我关注目前人们还不能到土星上的问题。
教师:同学们不仅关注这些问题,更想解决它们,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都因此引起了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丰富想象,都因此引发了解决好这些问题的美好想象。
今天,我们练习的想象作文就以《假如我是……》为题,展开自己关注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解决后又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具体而又条理地表达出来。
下面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交流,把想象的内容说给同学听听,别人发言时,注意听它是怎么展开想象的。围绕这个问题想象,你可以从现实谈起、想起,也可以直接说美好的想象。同学们可以侧重谈怎么做,其它可说,也可不说;也可侧重说变成什么样,其它可说,也可不说;当然,你也可两方面都展开具体说。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
教师:在刚才的小组讨论中你有没有发现谁随想得好,想推荐他说,也可自告奋勇,自己说。
学生:假如我是科学家,我将发明一种自动人行道……
学生:假如我是设计师,我将设计一种防盗锁……
教师(把握具体,有条理的要求引导学生集体讨论)
四、小结本节内容,学生作文
教师:这节课我们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大胆地想象,具体而又条理地表达心中美好的愿望与想象。通过这些美好的愿望、想象,老师发现同学们真有创新精神,创造才能。同学们确实很聪明。下节课,我们就动笔写下来。我盼着读你们那一篇篇富有才华的文章。
板书设计:
假如我是……(科学家,马良,孙悟空……)
变成什么样
作文指导教案:多彩的生活(引自费尔教育/Html/Article/28097.html)
一、 教学目标
⒈通过交流,提高学生所听评赏改的能力。
⒉通过交流,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⒊通过交流,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满足学生渴望展示自己的愿望。
二、教学过程
(一)作文课前金句妙语交流 5′
师:作文课前大家最喜欢金句交流了,看看今天这节课谁的金句加体会最先传入同学们的耳朵。
生:进行交流,不仅要说“金句”,还要说读金句的感受,(学生主动站起来说)
(二)提示课题1′
师:刚才同学的金句说的真不错,希望你们课后仍要多多积累扎实你的记忆,磨快你的嘴。下节课说得更精彩。现在请跟老师一同回忆一下第二单元的习作要求,这个单元的习作写的范围很广,可写的内容很多。大自然秀美的山川、风云雪可以写;千姿百态的事,各种各样的人可以写;你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可以写;你的幻想,梦想,理想可以写。习作的内容多姿多彩,从你们作文中看的出你们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因此我给这节作文评课命题为——《多彩的生活》。
(板书 采用娃娃体)
(三)看板书,想情景,说词语
师:请你们一边看老师写课题一边想,多彩的生活场景,想到了哪些成语或词组可以说,想到了哪些诗句可以说,想到了哪些情景也可以说。老师板书的同时你就可以积极的主动地站起来来响亮地发表感想了。学生说……
[老师板书完课题后,对学生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声有色,我就是生活,就是多彩生活。如果同学们随老师一同背诵这一段到结束。(这一段是《养花》一文的结尾段),老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切不可生搬硬套]。
(四)欣赏点评一位学生的作文12′
师:非常感谢你们对课题的欣赏,我相信生活因为有了你们的欣赏而更加多彩,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柴小文同学写的《心跳乐园》(文题经后来讨论改为《惊险之乐》)
师:提出要求:⒈回忆一下谈别人作文应记住哪三字要求,(谈,评,改)⒉请用成语或AABB式的词语说说这三个字的具体要求。(认认真真地读,实事求是地评,仔仔细细地改等)⒊先标出小节号,读到感兴趣或不足的地方作上记号,我进行简单批注,一会分小组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优点最多,给别人的鼓励最多,交流时既要整体的品格,又要有部分的评价,不足之处要拿出修改方案,并能帮助改一改便他的作文更完美。学生分组该评改,交流……
(五)学生作文在组内交流(10′)
要求:每个人都要先说说你的写作总图,再把自己作文中的好段落或好的句子在组内交流,组员们进行评价,推荐一句进行全班交流,由一个先汇报一下你们推荐的理由,再请本人到台前朗读其他的组员再来欣赏点评。(提示听评改三字要求)
师:我们拿到一本书,一般情况下先要扫一遍目录,找自己喜欢的文章。如果我要把你们的作文偏印成书,目录中我已分成了三大版块,你先看一看,你的作文应安排在哪个版块内。交流时请你说说,然后再交流。(如果只交流一个片段,请你先把文章主要内容说给组员听)。
多彩的生活 目录
风景这边独好
酸甜苦辣皆精彩
我的未来不是梦
(六)推荐到全班交流 10′
要求:⒈组员先说说推荐的理由,⒉小作者交流前可先说说自己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写后的收获,⒊生交流,其他人员点评。
(七)学生小结(可以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八)师小结
这节课大家上得很认真,我觉得你们很可爱,我希望你们把亮亮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多多观察美好的事物,多多描绘美好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彩。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七《一次体验活动》教案(引自费尔教育/Html/Article/28097.html)
习作要求:
1 、通过阅读例文,了解小作者是如何描写“ 我”和同学们“护蛋” 的过程;进一步理解 “ 体验 ” 的含义。
2 、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体验的事情,积极进行一次体验活动。
3 、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还要把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感受写出来。
教学课时数:3
第一课时(作前指导)
指导过程:
一、 谈话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不学课文,进行一次活动好吗?活动的内容就是你不当你自己,可以当老师,当家长,当一回盲人、聋哑人、残疾人,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内心。(板书:一次体验活动)你们有信心吗?
二 、活动开始:游戏, 我当“通信员”(老师把“情报”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交给小组的第一位同学,依次向后传,看哪一组传得快,传得准。)
师: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亲身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感受过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刚刚几个参加游戏的同学体验了当一回 “通信员”,谁愿意来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呢?这几个同学亲身经历,还有了个人的感受,这就是体验。那么你们有没有经历感受较深的事呢?
(板书:经历、感受、体验)
师:这么多同学都想说,那就请前后桌的同学为一小组说说吧!
生小组交流。
师:谁愿意给大家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呢?
师指名谈体验。
师:不少同学谈了自己的体验,还有同学没有机会说,没关系我们还可以用笔写下来和更多的人一起交流。
三 、悟方法:借助例文,领悟写法。
师:咱们小学生写作文,主要做到两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那我们叙述一件事情怎样才能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真实感受呢?有一位同学就把自己“ 护蛋”的体验写了下来,我们来看看吧!阅读例文想一想:
在护蛋的过程 ,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作者抓住哪些方面,突出“ 护蛋”是“一件难做的事”?找出有关词句。
生读例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师:要想把一件事情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的、做的都写下来!
四 、构思:自拟题目,温馨提示。
师:咱们的体验各有不同,作文的题目自然也可以有自己的个性,你想给你的作文取什么题目呢?(一次体验活动,我当通信员,我失败了,通信员真难当 …… )
生自由说。
师:这聪明人啊,不仅要有一对聪耳会听,一双慧眼会看,一张灵嘴会说,还能用心去体会,老师觉得会写的人更聪明,那看看你们能不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的、做的都写下来呢?
五 、起草:自主习作,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作中评改)
评改过程:
一、 生自读,互评互改。
师:同桌交流一下,看看对方的作文哪些地方写得好?你对他有什么建议呢?读了以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二 、点评:展示作品,评评改改。
生推荐,师生共评,课后修改。
三 、拓展:体验生活,记录点滴。
同学们,生活是一个大舞台,今天我们学会了写自己的体验。课后,老师希望你们做一个有心人,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第三课时(学生誊写)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四教学设计
高城镇中心小学 刘学花
一、教材分析:
《记一次班级讨论会》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戴老师”有一次习作前,组织班上的同学围绕“非典”这个社会热点发表看法的情况。这是一次习作前准备材料的过程。习作的内容谅是把大家讨论的情况写下来,“让人们了解我们的心声”。
二、教学要求:
1 、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注意写好人物的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事,并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1 、学会有详有略地写作方法,注意写好人物对话,正确使用标点。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做个有心人。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 、学习有概括、有具体的记叙方法。
2 、写好人物对话,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 、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通过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等,了解社会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做好记录或剪贴。
教具准备:剪贴本投影仪
教学过程:
1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你们有什么收获?你关注到了什么?
2 、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师帮学生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题。
二、讨论、积累资料
1 、对于我们关注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2 、各抒己见,补充。
3 、可以展示图片、照片或资料。
三、学习习作内容,体会写法
1、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二一七自然段,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2、指名读习作例文。
3 、互相交流、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
4、小结:先用 4 个“有的”写了一组句子作概括介绍.再引用 4 个同学的发言,具体描述了同学们讨论时涉及的话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这几段话叙述得有条有理.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5、那么.我们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
四、练习习作
1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把前面讨论的内容,再仿照习作例文写一写,做到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2、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一、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
三、修改草稿。
四、誊抄习作。
五、板书设计:
习作 4 记叙一次讨论会
有详有略 内容具体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记一次激烈的讨论会
星期二上午第二节课,在四(3)班的教室里,同学们都互相争论着《开卷是否有益》这个主题。
正方的小明说“古人都是看许许多多的书才能成为名人,连外国大作家高尔基都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绝对赞成“开卷有益”。”“我可不这么认为”,反方的小浩不甘心示弱地说,“如果我们中、小学生看了坏的书则让我们误入歧途,不明事理。君不见四川一少年原本品学兼优,就是因为看了不健康的课外书,盲目模仿书中的大侠,以致走火入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我们看书一定要有选择,不能什么书都看,尤其不能自看地摊上小贩那种非法的、内容不健康的书。因为这些书对于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我不赞成‘开卷有益’这句话”。同学们对小浩这番话赞叹不已。正方的小红一跃而起,滔滔不绝地说道:“俗话说得好‘风月为益友,诗书为良师。’读书能让人的思考力、理解力和想像力都会增加,我们读书还会知道更多知识。所以,我们读书是好的。”反方小东说:“我认为书读得太多了,心中就会失去了主见,反而对我们都有害,而且读了一些对我们有害的书也不好。所以,我以为读多书未必有好处。”同学们争论得很厉害,你一言我一语的。
经过这次讨论会,我明白了没有任何东西都是十全十美的,读书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读书要有选择性,努力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敲响交通警钟
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发生了几起事故:一位无视红灯横穿马路的六年级同学,被从右面驶来小车撞个正着,严重受伤;一位在放学路上骑着车东游西荡的小学生,撞上一辆迎面而来的重型卡车,被送入医院抢救;两个骑车回家的小学生,在路上互相追逐,碰在了一起,一个肋骨骨折,一个脸上擦破了一大块皮,血流满面……一时间,交通安全问题成了同学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李老师组织了一次专题班会,请同学们就如何加强交通安全防护意识、避免交通事故谈谈看法。
讨论会开始了,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李明说:“天气越来越热了,许多人为了防晒戴了帽子,但出门风大,经常一手捂帽子,一手骑车,怎能不出问题呢?我认为要戴哪些有系带的帽子,风再大也不会刮飞,这样双手就可以牢牢把住龙头了。”
“同学们骑车、步行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切不可随意横穿马路。我们班有些男生爱耍酷,双手不扶车把骑车,以后可一定得注意了。”林健忧心忡忡地说。
王老师听了,点了点头说:“是啊,这种情况在咱们班一定得禁止,请同学们互相监督啊!”
这时,我清了清喉咙说:“做出租车可别忘了从右边门下车,下车前还得向后看看有没有行人和车辆。”
我话音刚落,王云鹏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们国家规定只有满12周岁才能骑自行车,可是有许多家长为了方便就让年龄还没达到规定的孩子骑车,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咱们得发出倡议,让家长、同学们都认识到这个问题。”
“对,这个办法好。”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
王老师微笑着看着我们,说:“心动不如行动,这个双休日,把你们的想法写个倡议书,贴在学校门口。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学生的交通安全事故从此消失!”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习作七教案及专家点评
引自课件之家/jiaoan/344/626/88.html
本次习作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其训练旨在通过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并把活动过程和感受写下来。
由于实践活动是本次习作的前提,因此,本次习作的教学设计主要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重视学习主体的知觉经验,强调让学生亲历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在习作指导中,引导学生记录真实生活,体悟抒怀,尽情表达。
四年级的孩子乐于参加各种体验活动,也能简单表达自己的一些感受,但要形成篇章仍缺乏条理性,特别是在捕捉人物言行和心理方面还只是浮光掠影,尚未能进行细致地描写。故指导学生写清体验活动的过程和抒发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真情实感是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一次体验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条理地描写出来,特别注意写下自己对这次活动独特的感受。
2、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
3、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学会从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去积累写作的素材。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动笔写作时需要的纸和笔。
2、开展体验活动时需要的各种材料。(比如:鸡蛋、报纸、杂草等)
3、学生六人一小组进行活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导语:
同学们看过《小鬼当家》这部电影吗?平常大人们都喜欢叫你们“小鬼”,可他们不知道,你们“人小鬼大”喜欢体验各种各样的事情, 尝试各种角色,有个小朋友写了他护蛋的经历,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有要求:等会把你觉得最有趣、印象最深的地方描述给大家。(放课件)
2、学生介绍观看课件“护蛋”中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
(二)例文引路
1、出示例文
本学期一开学,老师布置了一个叫“护蛋行动”的活动。我们听到这消息觉得很好笑。可经历了第一天之后,我就觉得这是一件难做的事。
第一天早上,我给准备好的鸡蛋足足裹了四个“保护层”。第一层是保鲜袋,第二层是软海绵,第三层是双层纸巾,最后一层是一个小布袋。心想,这样放到口袋里就会万无一失。
来到学校,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鸡蛋。送语文本的时候,由于是下课,走廊里走来走去的同学很多,好不容易才走过了“危险区”。下课时,为了鸡蛋的安全,我一直坐在座位上。同学们都笑话我,说我快成一只“小母鸡”了。说话间,一名同学大喊一声:“完了!”我忙上去看个究竟,一位同学正对着地上打碎的鸡蛋难过呢。又有一位同学大叫一声:“我的鸡蛋也报销了!我赶紧退出“包围圈”,乖乖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做起了“小母鸡”。真不知道,明天这只鸡蛋的命运会怎样!
2、学生自读例文
(1)教师导语:这个小朋友已经把护蛋经历写成了文章,也就是《习作七》的例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朗读。
(2)谁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大声读给大家听。(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例文中小作者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这篇习作之所以写得这么生动有趣,那是因为小作者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等的描写,不仅把体验的过程写清楚了(板书:过程清楚)而且还能以情动人,写出了他的真实体验。(板书:体验真实)
(三)活动激趣,关注内心感受
1、小作者千方百计地护蛋,但同学们看如果这时老师把手松开,会有什么结果?
2、怎样才能让它不破呢?听到老师的游戏要求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3、学生畅谈感受。
4、学生分小组做活动
5、请每组的小代表站起来把蛋举起,老师采访: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6、各组开展体验活动。7、学生说活动过程并谈自己的内心体验。
(四)汇报实验结果,关注多元表达
1、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话训练
(1)你们小组是怎么做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你们小组是怎么做的?成功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2、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表达,并融入自己的感受。
(五)学生动笔习作
教师提出本次的习作要求:加上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把活动写清楚,并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六)习作点评
1、巧设关卡:根据这次习作的要求(加上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把活动写清楚,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以你平时的经验说说怎样的作文才算是一篇好作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2、过关斩将:
第一关,毛遂自荐。学生自读习作,选取自己最满意的片段在小组内交流。
第二关,慧眼识珠。小组长推荐出最优秀的习作片段,参与全班讨论。
第三关,群雄鉴宝。投影展示各组推荐的习作片段,师生互评。
3、学生自改习作,教师巡堂指导。
4、交流与评价。
(七)总结并布置作业
[专家点评]
守望灵动的课堂,期待生命的生长
叶澜老师说过,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班级充满生长的气息。有效、灵动、生成而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守望灵动的课堂,期待生命的生长”是语文教学的追求。
怎样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呢?下午的这三节课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给了我们比较好的诠释:
一、 开放的课堂是灵动的
封闭的语文课堂固化了知识,模式化了教学形式,更禁锢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仅仅是复印知识的场所,而不是生命生长的乐园。灵动的课堂必须是开放的。开放教学的主体、内容、形式和评价等,让语文教学与生活、与各个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相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外延和内涵,放飞学生的心灵,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何若玉老师上的《番茄太阳》从“笑”入手,即兴捕捉孩子们甜美的笑,刻意渲染孩子的笑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孩子们的笑是老师心里绽放的花。孩子们听了笑得更甜,更美了。这就打开了孩子们的心门,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然后自然引出明明的笑在作者的心里是“最美的番茄太阳”,不着痕迹,自然天成。在课中,老师设计两个补白的创造性填空,把文本的学习和学生的想象世界联系起来,在训练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最后,老师把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结合,延伸知识,提升人文感受,建树美好人格。
李莉老师上的《识字》,从形象的认知开始,坚持语文与生活、与学生的经验、与学生的想象世界相联系,把生字的认知和识写与生活中活生生的动物形象紧密结合,通过形象的图片和生活场景展现抽象的字形,运用猜字谜、象形演绎、换部首等方法,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词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既训练了语言又得到了人文的熏陶和教育。
刘婷老师上的习作《一次体验》从生活中选取有趣而富有思考价值和实践挑战的“护蛋”话题,使教学根基于生活,并向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思维发出挑战,有效地调动了孩子们参与实践,参与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习作评改的环节,老师坚持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突出学生的个性化评价,让学生自己寻找评改伙伴,倾情互改,开放了习作的评改,始终基于学生,发展学生,使评改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二、民-主、和-谐的课堂是灵动的
民-主、和-谐的课堂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着痕迹而尽显风流。民-主和-谐的课堂是尊重的、启智的、平等对话的、互动生成的课堂。
何若玉老师的课堂行云流水、柔美亲和,以“笑”引入,紧扣“为什么是最美的番茄太阳?”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文本,与文本、与作者、与主人公充分地对话,发现美、捕捉美、体验美、演绎美、创造美、升华美、扩展美、放飞美。在感受明明的纯真、乐观和善良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填空的形式,在激发学生抒发自己真实感受的过程中去感受人文教育,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去接受心灵的洗礼。
李莉老师始终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尊重一年级学生的实际,与学生一起在快乐的贴字、猜谜等游戏和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互教互学,识字教学置于一个完整而有趣的游历动物王国的故事情境中。就是引导学生朗读词语也如此自然和-谐,没有教的痕迹。
刘婷老师的习作课从欣赏例文开始,在学习和借鉴别人文章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习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参与实践,任务的驱动和目标的指向使学生有效生成精彩的感悟和独特的体验。在评改环节上,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互评互改。
三、扎实有效的课堂是灵动的
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朴实、真实、扎实的。三节课都没有形式化的热闹,也没有缺少生命增值的重复的读,给我们展示的是扎扎实实的识字、阅读和习作。朴实的课堂是真实的学习过程。从三节课上我们看到了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动到兴致盎然,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心灵有呼吸的空间,我们看到了学生思考的痕迹,倾听到了学生生命成长的声音。
有效教学的三个因素是:知识、思考和生命。老师们扎扎实实教知识,真真实实启迪孩子们去思考,设计富有梯度的教学环节和习题,引导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在学习文本、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在参与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使生命丰富、生长并精彩。
何若玉老师让学生自己寻找思考点,发现“为什么是最美的番茄太阳”这个关键问题,并设计富有梯度的填空题,在训练语言和充***读文本的过程中,在学生变换角色的实践对话中,让自己的思考生长,不断探究问题,探寻明明的精神实质和人格魅力,并受到熏陶感染,提升对生命的认识。
李莉老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一组词,选择喜欢的动物,在读词,说动物的喜爱之情中;在一丝不苟的认字和写字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思考识记方法,感受动物的可爱,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丰富和生机,激发热爱大自然,珍爱动物的情感,使学生掌握知识,启迪智慧并受到审美教育,学生的生命里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刘婷老师让学生自己看例文,归纳出主要的问题,习作确定目标和思考点,并在实践护蛋的过程中让思考点延伸、拓展、升级,最后绽放绚烂的智慧之花。让智慧、灵性和真实的情感注入学生习作,也注入学生的生命。
四、个性创新的课堂是灵动的
在课堂上,我们需要的不是陈述事实,而是表达观点。不能让别人的思想代替了学生的思想,不能让学生失去对世界进行正确审视的能力。个性与创新是灵动课堂的灵魂。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
何若玉老师的课把自己的表达和学生的表达柔和在一起,自然生成而精美,使课堂平等交往,真情交流,和-谐柔美,犹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引导学生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上,老师坚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目标,却让学生一步一回头,拾级而上,不为一览众山小而为尽览迥然不同的景致。这就是有层级而有梯度的思考,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个性和创新的火花,倾听了学生生命之花开放的声音。
李莉老师在识字方法上,让学生自主探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创造性地去发现。在课堂上我们看到孩子们智慧的火花放出的异彩,正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个性思考,个性创新的成就感。
刘婷老师采用的是习作“瘦身”法,她的课堂正是“但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的写照。直面方法和技巧,浓墨重彩着色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实践,写意勾勒形式结构,凸显“瘦西湖”的婀娜多姿,这就是个性创新之笔。
总之,在课堂上,学生习得知识使生命丰富;感受人文,人格着色,使生命缤纷多姿;提升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使生命生灵蓬勃。我们守望灵动的课堂,期待生命的生长。
苏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习作3》教学设计
引自/kejian/htmdoc-28-sy42a.html
1、读懂例文,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发展。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我们要乐于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做事要有创造力;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按照作文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要写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指导课)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最近都在读“名人的故事”。谁来说一个科学家的故事。(指名生讲故事)
2、是呀,许多科学家用他们独具的慧眼,观察生活,从中受到启发,获得了成功。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从洗澡盆中发现了浮力,聪聪发现小区里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当当发现一到秋天苹果就变红了……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项本领?赶快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吧!
二、开拓思路,选好题材
1、分组交流所得。通过中国人生活中的新发现,启发自己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2、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不少的新发现,请举例说说。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风霜雨雷电等;可能是关于事物的,如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等;也可能是关于人的,如爷爷迷上了电脑、奶奶最近不吃鸡蛋等等。
3、引导回忆:你在最近的生活中有哪些新发现?请选择最感兴趣的事相互交流。[可以是《科学》上的小实验。]
(学生自由交流,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小结出发现可以是来自自然界的,可以是来自生活的。)
生:我有一次玩胶水的,发现胶水粘粘的,粘在手上洗不掉,然后奶奶让我用热水洗,咦,就洗掉了。
师:嗯,不错,你有一双慧眼,发现得不错,还有谁说?
生:我有一次去买菜的,在回家的路上发现有一只大狼狗跟着我,我吓得蹲下来了,没想到它竟然被吓跑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它是怕我拿石子扔它呢。
生:我发现口香糖粘在衣服上可以用鸡蛋清洗掉。
生:我发现衣服上油渍可用洗涤剂洗去。
生:我发现鸡蛋壳可以去掉瓶子里的污垢
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
是不是把新的发现写下来就好了呢?来看严晓敏的新发现
1、阅读例文,思考并回答: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开始挑了约半小时,还有一大堆?为什么后来不到20分钟,“我”就巧妙地分开了?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分。想想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经过的。
2、引导归纳写法:
按事情发展顺序写;
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人物,怎么做、怎么想?
特别要抓住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才真实可信,让人乐意看。
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
1、读第三部分,明确写作注意点:
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次习作的要求
出示习作要求:
a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你的新发现
b把你发现的过程写具体。写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说的过程。
指名先试说自己想写的事(主要选择一个发现,说清楚怎样解决的过程),随机评析,让学生特别注重说好找***时怎么想、怎么做的,碰到什么问题以及怎么在探究中解决的。
3、独立创作
五、习作修改及讲评
第二课时(学生习作)
第三课时(评讲课)
一、 教师谈本次作文的情况。
1、总体情况。
2、取得的。
3、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展示优秀学生习作或片断。
1、指名读优秀习作或片断(事例具体,详略得当)。
2、讨论:有哪些优点?。
三、修改习作片断。
1、可选一篇写得比较差的文章进行评议。
2、修改习作草稿。
四、自己再次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
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习作三
生活中的新发现探究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3教学设计
(引自/jiaoxuesheji/429.html)
【教材解读】
1、教材简析:
习作来源于生活,也反映了生活。只有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体验生活中的环节,从生活化的角度进行习作.才能使写作素材如泉喷涌,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好一件生活中新发现的事,这是在三年级下册《习作3》的基础上的一次提升。此次习作不仅要写出自己发现的问题,还要写清楚是怎样解决的,其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留心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培养他们从生活中选取素材的能力。
2、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要求做到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培养他们善于从生活中选取习作素材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写清自己发现的问题以及是怎样解决的;难点是如何把事情写具体。
【教学过程】
流程一:组织活动,积累素材
教师提前一周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随时记下自己发现的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
流程二:作前指导,下笔成文
(一)谜语导入,引出习作话题
大家喜欢猜谜语吗?下面咱们就来猜一猜:“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说的是什么?(眼睛)那“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 ”说的又是什么?(耳朵)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对灵巧的耳朵。只要我们用好这两件宝,每天都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板题:我的新发现)
(设计简析:用谜语的形式引出此次习作的话题,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又使他们懂得了只有认真观察、仔细聆听,才能有所发现。)
(二)集体交流,拓宽习作思路
1、最近,你有什么新发现?又是用什么办法找到***的?先说给同位听听。
2、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启发,打开思路:可以是关于自然界的,也可以是关于社会生活的;可以是关于事物的,也可以是关于人物的……
3、教师小结:大家发现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那咱们今天就把它记下来,比比看谁的发现最精彩?
(三)学习例文,掌握习作方法
1、怎样记录才精彩呢?咱们先来看看严晓敏同学是怎样写的。自由读,思考:她发现了一件什么事?指名交流
2、她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请大家再来默读例文,进行思考。(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了红豆和黄豆混在了一起,这是事情的起因;再写“我”在挑豆子着急的情况下推倒茶几后的新发现;最后写“我”巧妙地分开了红豆和黄豆。(板书: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3、教师进行小结:这样一来,作者就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写清楚了。如果在介绍事情的经过时能写清楚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这样会更加生动、形象,吸引读者。
(设计简析:例文引路,让学生自读自悟,明确了习作的内容;紧扣重点,做到了指导精而有用。)
(三)集体交流,快速下笔成文
1、想一想你是怎样发现问题的,又是怎样找到***的?先静静地想一想。(大约三分钟)想好后就把它写下来,要一气呵成,不会写的字可以先加上拼音。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说明:教师应及时了解、发现本次习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对出现的优秀习作及共性问题作文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进行作后指导。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单独给予第二次指导,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并适当降低作文要求。)
(设计简析:通过前面的交流和例文的学习,学生已对本次习作做到了胸有成竹,此时引导他们静心习作就能做到有话可说。)
流程三:作后评改,提升完善
1、自我修改
学生出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对照修改要求,边读边修改。(出示自改要求)
(1)无错别字和病句,做到文通字顺。
(2)是否写出了自己的发现以及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2、集体评改
(1)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投影出示一生习作)指名读,其他同学对照习作要求仔细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2)师生共同评议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说明:此次评议的重点是看该生是否将自己的发现写清楚,把过程写具体,把问题讲明白。)
3、再次自我完善,然后小组内互评互改。
(设计简析:安东尼·罗宾说过:“生命就像一种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修改作文亦然。鼓励学生轻声读、大声读自己的习作,引导他们对习作进行自评自悟自改互改,在评价中学会鉴赏,学会取舍,学会习作,以此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习作批改】
1、在本次习作批改中要遵循以下几个目标:
(1)写清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
(2)写清楚是用什么办法找到***的
(3)写清楚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
对于优秀生可适当提高要求,如:是否写清了事情经过重的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里等等。
2、习作展示:可以将学生的习作集结成册,取名“我的发现”,在班内传阅;还可以将优秀习作或习作的精彩片段设计成图文兼美的“我的发现卡片”,张贴在展示栏里;也可以采用学生自荐、小组推荐、教师选拔等多种形式,评选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句子、最佳书写等。
(设计简析: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既能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够让他们在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有更多的收获,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
【板书设计】
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小学教学建议”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
更多相关文章
注:小学教学建议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08:49。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