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Z7下一部会是征途z7摩托报价么?如果不是那会是什么车?合…

为什么我骑摩托车是安全的
作者:5969
声明:本文由说客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汽车之家。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导读]本人喜欢摩托车很多年了,但真正接触摩托车(摩旅)还是在去年(2014年)。那时候本人从省城回到家乡,闲着没事看着老妈停在院子里上下班用的踏板车,...
本人喜欢摩托车很多年了,但真正接触摩托车(摩旅)还是在去年(2014年)。那时候本人从省城回到家乡,闲着没事看着老妈停在院子里上下班用的踏板车,动起了心思。第一次起跑在一个周末的午后,跑了个小长途,从我家所在的小镇沿着连接附近乡镇的国道省道跑了一个大圈约166公里,历时五个小时,路况比较综合,涵盖了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砂石路面以及盘山公路。这次小跑算是一个测试,对自己的体力、车况和行车节奏都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第二次出发便是200公里外的老家,然后几乎每个周末都要来一次小长途,期间还影响到了身边几个朋友和我一起跑,不过跑到最后的只有一个发小。再后来自己另外买了摩托车,配齐了护具,没事就和发小琢磨着周末该往哪里跑。这是第一次试跑,头盔也是老妈的,穿着短袖,晒成熊猫手了和大多数摩友一样,尤其是我们80后独生子女,我们刚开始骑车也或多或少面临来自家里反对的声音,认为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事情,不允许我们骑车往外跑。但对于“任性”的我们而言,这只是一个爱好,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既没有违背伦理道德,也没有违反法律法规,为何做不得?所以反对归反对,我们只要有空了还是会出去跑,平安的回来就是给家里最大的安慰,所以久了,家里也不管我们了,注意安全就好。这是第二次出发回200km外的老家家里虽然同意了,但是对于身边的其他家庭,包括刚开始和我一起跑的几个小伙伴,在家里知道后反对的呼声都很强烈,不但对于我的行为很不解,也对我家里为什么放任我这样的行为不制止感到很疑惑。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不管是在我们国家还是其他发达或者不发达的国家,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为什么大家觉得骑摩托车很危险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大家对摩托车的了解太片面,所以只能通过从自己对摩托车极其有限的认知水平来判断其好坏,大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大家对交通安全关注的角度不一样。通常人们更容易关注到的是路上发生事故的车辆而不是正常行驶安全到达的车辆,而事实上安全到达的车辆数量远远高于发生事故的车辆。哪怕每次出门都会看见车祸,但是相对于没有发生车祸的车辆比例,还是很小的。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出一趟门回来,你只会和大家说看见几辆车发生事故了,而不是说你看见几百辆车都没有发生事故。所以口口相传,造成事故率高的错觉。结构特性。从车身结构特性上来说摩托车“肉包铁”和汽车“铁包肉”的安全性确实无法相提并论,所以驾驶员自身的安全意识更尤为重要。第三次出发带动了发小一起跑再者摩托车的准入门槛非常低,一般只要身体正常的都具备操作摩托车的条件,年龄甚至低至十岁出头的小屁孩,加上相关职能部门对摩托车的管理不合理不严格,所以擅自骑摩托车上路的大有人在,而这部分中的大多数摩托车驾驶员由于未正式学习过,也没有足够的条件去接受正规培训(因为驾校对摩托车培训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更多的是收钱走程序发证),对交通法规不熟悉,在路上乱走乱窜,自身的骑车技能也不过关,不懂得规避行车风险。事故主要在这类群体中发生。相对于摩托车而言,汽车的准入门槛要高得多,需要到驾校进行驾驶技能培训,学习交通法规,最后经过考试取得驾驶证才能上路,不得不再提一次驾校师资参差不齐,培训出来的新手也是马路杀手居多。虽然培训能力一样的烂,但相对摩托车来说还是严格很多的,并且交规对汽车的约束也相对更严格,所以从整体表现来看汽车驾驶员还是要比摩托车驾驶员要好很多。这是第四次走山路,在弯道发小帮我拍的经过熊猫手的惨痛经历,从第二次开始就戴了手套,穿了长袖防晒。我为什么敢说我骑摩托车很安全,这得从我作为一个车迷说起。因为从小对汽车感兴趣,在行车安全方面也没少关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安全意识。十年前刚学车时,交规还没有强制要求系安全带,我就能够在起步前很自觉的系上安全带,之后在这十年的驾驶过程中不断的总结行车经验,逐渐提高了安全意识,养成了很好的驾驶习惯。而现在,我只要骑车就会戴上头盔,就像开车系上安全带一样,是最基本的主动安全行为,长途更是骑行服护具齐全。正是得益于开车时的良好习惯,大大的提高了我骑车的安全系数。这是后来自己买的第一辆摩托车,带动了小伙伴们一起跑,新买了头盔和骑行服。旅居国外的华人摩友夏萌说的非常好:“无论什么情况下,摔车都是你的责任”。我认为夏萌的观点也同样适用于所有在路上的交通参与者,无论你是开着汽车、骑着摩托车(电瓶车)或者自行车,还是作为一名行人走在路上,作为交通系统的一员,我们都应该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交警和保险公司在处理事故的时候,分清楚事故责任划分很重要,但是当事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不管是走左道的汽车不看后视镜突然右转,还是红绿灯停车被后车追尾,亦或是汽车冲红灯撞到你。在这种情况下,计较是谁的责任并没有用,因为我们的人身财产已经受到伤害,而且我们很有可能为此受伤,甚至重伤死亡,死人要再多抚恤金又有什么用呢?纵观所有的交通事故,无一例外都是驾驶员自己的失误疏忽造成的,所以与其控诉其他车辆的驾驶员素质低下,我们不如去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改善自己的交通习惯。总结驾车的这十年的,安全驾驶无非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有就是和其他交通参与者沟通。时时刻刻通过观察,掌握自己周围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动态,来了解对方是否要变道,是否要转弯,行人是否要过马路等行为,如果出现这些行为,是否会干扰到我的行车方向,我该如何调整行车节奏,是该减速避让还是加速通过。人与人之间相处,沟通非常重要,有效的沟通能让彼此产生默契,这个默契对于路上的交通参与者们更为重要,因为一旦这个默契被打破,轻则打乱行车节奏,影响乘坐舒适性,增加磨损油耗等使用成本,重则会发生事故,更有甚者导致车毁人亡。那么如何与其他的交通参与者进行沟通呢?灯光和喇叭,就是为了沟通而被***到车上的,当你需要改变现有的行车节奏时,合理的使用这些装置就能很有效的提示其他交通参与者,你要变道转向、减速停止。除此之外灯光和喇叭还能有效的让别人注意到你,这个也很重要,尤其对摩托车来说,因为摩托车本身体积比较小,稍微远一点就不容易看见,所以哪怕是阳光明媚的白天,我的摩托车近光灯都是常亮的。再后来和发小一起换了骊驰,添置了冬季骑行服,还有护膝和骑行靴。当我作为一名行人走来路上时,我会通过视角和明显的肢体行为来和车辆沟通,哪怕别人不一定能清楚理解我想做什么,但至少要让他知道我将要改变自己的行走节奏或者方向,让他提前做准备。比如准备过马路时,我会站在路边,看看来往的车辆,让过往车辆知道,我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过马路。如果身后有车辆按喇叭,不妨回头朝对方的车辆看一眼,表示自己已经看到他了,不会做任何影响到彼此行进节奏的突兀行为。总之出门在外把握两个原则,第一,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第二,自己的行为尽量减少对其他交通参与者行进节奏的影响。如果能做到这两点,每个人都严格对自己负责,承担起各自的安全责任,交通状况将会大大的改善,事故率将会大大的较少。
点赞,为作者喝彩
是汽车之家用户?欢迎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留言中请不要恶意攻击国家、其他用户及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永久封杀违反以上规定的ID。流畅沟通、观点鲜明、善意提醒是我们推崇的良性留言氛围。
说客是汽车人的自媒体平台,我有我的主张,
每篇文章仅可“赞”两条评论,请先取消一条后再“赞”此条”
大家都点赞
一周热门作者排行榜
取消成功!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