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部队子弹壳怎么处理如何处理

遗留在伊战战场上的废旧弹药是这样处理的_军事频道_新华网
遗留在伊战战场上的废旧弹药是这样处理的
日 15:54:29
【字号 】【】【】【】
) 【字号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 ·[] ·[] ·[] ·[]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解放军专家把旧弹药变有机肥料 解决世界性难题|解放军|弹药|武器_新浪军事
解放军专家把旧弹药变有机肥料 解决世界性难题
  该大队党委“一班人”进行科研攻关 寇新龙摄
  身在基层,他们却“创造”了11种国军标、38种部军标。
  编制仅百余人,他们却有121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不乏“全国第一”“全军第一”。
  一个团级单位,他们却引来31名院士和知名专家前来“联姻”。
  他们,就是荣获第三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的济南军区某军械装备技术保障大队。创新者的“表情”最迷人。走近他们,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被这群勇于创新的官兵所打动、所吸引。
  得知某型弹药检测装置全军推广,高工张余清说:为这一天,我花了整10年
  那一年,张余清39岁,任弹药修理队工程师。
  当亲眼目睹某型弹药实弹检测不慎险些酿成悲剧,他下决心要“弄个东西出来”。
  无数次试验失败,无数次从头再来,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成功了——某型弹药检测系列装置最终定型并在全军推广。
  此时,蓦然回首,10年过去了,白发已悄然爬上了他的双鬓。
  庆功会上,一位老弹药专家激动地握住张余清的双手:“你干了我这辈子想干没干成的事!”
  张余清神情平静地答道:“为这一天,我花了整10年,但绝对值!”
  创新,需要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也需要敢于“赴汤蹈火”的勇气。
  3年前,已是全军弹药技术管理专家组专家的张余清,来到一处废旧弹药爆炸的事故现场。
  残垣断壁,弹片散落其间……置身触目惊心的爆炸事故现场,张余清决定研究“废旧弹药变肥料”这一全新课题。
  好友劝他:“废旧弹药变肥料,这课题难度可不小。都快50岁的人了,过点舒服日子吧。”
  张余清丝毫没有动摇,在他眼中,“这是值得付出的事,再难也要做”。
  一次,降能处理试验,炸药突然爆炸,张余清被气浪掀翻在地;一次,反应液突然暴沸,溅出的强酸溶液把他厚厚的工作服烧得满是洞……
  一个接一个难以逾越的坎,一次又一次在生死线上“舞蹈”,可没有什么能阻挡他执着探索的脚步。
  今年4月,张余清成功了——报废炸药变成了有机肥料。成果鉴定会上,总部专家组首席专家连说3个“了不起”:“这是利国利军的大事好事,这是世界性难题,这是多少人花了多少钱都解决不了的老大难……”
  因为执着,使得10年不长;因为执着,可以直面生死。
  该大队政委张启明说,在这里,“十年磨一剑”“屡闯鬼门关”的事还有许多,因为大队官兵们都有颗专注的心。他们从不为工作之外的事分心,可对分内事一丝一毫都从不马虎。
  一次,为兄弟部队配送“野战雷达配套器材箱组”,高工薛兰柱看到正要搬上车的器材箱抽屉动了一下,当即停止装载。逐箱逐屉检测,发现有6个固定抽屉的导轨厚度薄了0.2毫米,他一一更换后才发走。
  组建军事物联网实验室,高工刘志远说:军人心怀使命,创新的雷达时刻要开机
  2009年的那个傍晚,电视上播放着欧盟发表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描绘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
  无意间看到这条新闻,导弹修理队高工刘志远心情“像捡了宝贝一样”。
  那一夜,他心潮难平。思虑再三,已和导弹打了30年交道的他决定“半路出家”,研究军事物联网技术。
  消息传开,一些不理解的人认为他“吃错了药”。面对怀疑的目光,刘志远坚定地出发了。他坚信:“创新就要有敏锐的眼光,先行一步才能赢得先机。”
  5年过去了。如今,刘志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选择——他牵头研发的“基于军事物联网的某型导弹装备智能维修系统”,开创了军事物联网技术在我军装备保障领域运用先河。该系统能实时感知装备各项参数,实现装备健康“未卜先知”,顺利通过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评审。
  不仅如此,刘志远还牵头组建了军事物联网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为全军部队开展军事物联网技术研究运用提供了平台。
  “军人心怀使命,创新的雷达时刻要开机。”这,不单是刘志远的心里话,更是该大队技术专家的共识。在他们看来,一名优秀的装备维修保障专家,不仅是“双脚扎在车间”的实干家,还是“双眼盯着未来战场”的瞭望者。
  2010年,某新型卫星刚上天,高工殷仁方就开始了依托该卫星提高定位定向精度和速度的技术研究。
  上级领导有些担心,在项目书上连打3个问号:“这么快就上手,行吗???”
  3年后,殷仁方攻关的某型兼容定位导航系统“出炉”,在全国首家运用某项关键技术解决装备定位定向难题,并使得精度误差大幅缩小。
  在2013年全国卫星导航系统年会上,该成果被众多专家赞为“先行一步的硕果”。
  明者见事于未萌。该大队大队长王新为记者举了一连串例子——
  博士尹小虎牵头在全军率先建立起“装备维修保障云平台”,手中有朵数据“云”,技术新手也能很快成为维修大拿;
  高工薛兰柱研制“某雷达整机性能逆向检测设备”,使野外雷达维修不用反复拆卸,维修效率成倍提升,在全军推广使用;
  高工展浩华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开发出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通过图文、视频、动画等形式,实现装备维护“人机对话”……
  正因为有了一双“紧盯未来战场”的创新目光,该大队近年来先后有121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29项成果获国防发明专利,95%的创新成果被推广应用。
  冒着危险建成军区规模最大的弹药模型库,高工李隆瑞说:人退下来前,咱活儿得干完
  和炮弹、引信、雷管这些危险品打交道,弹药修理队高工李隆瑞一干就是40年。
  去年,进入退休“倒计时”的李隆瑞却越来越忙活——他冒着危险起早摸黑,把数百种弹药、140多种引信,一个个***开,拆除爆炸装置,再剖开放入填充物做成模型。历时半年,他建成军区规模最大的弹药模型库。
  老伴劝他:“都快退休了,就不能让自己轻松点?”
  李隆瑞呵呵一笑:“时间不多了,人退下来前,咱活儿得干完。”
  作为全军著名弹药专家,他加班加点把30多年来鉴定的上百个案例,一一制成图文并茂的挂板,并搜集整理近年部队列装的新弹药,编纂成《新弹药技术应用手册》留给同事做资料。
  前不久,这些活都干完了,李隆瑞的退休命令也到了。
  而另一名高工李尚争却没这么幸运地“功成身退”——
  2012年,当退休命令来时,他手头上正编写的《军械装备修理规定》还没弄完。
  为把这部准备下发全军的法规性文件编好,李尚争退休了依旧下部队、跑院校,对规定逐字推敲。
  一晃两年过去了,李尚争已十易其稿,如今正在改第11稿。
  “干工作,不图名不求利,只为战斗力!”该大队政委张启明说:“官兵们内心的这份纯净,是他们常年坚持创新不畏苦累的动力之源。”
  无私者无畏,无畏者敢为。
  去年,火炮修理队工程师朱德力检测部队送来中修的某型自行火炮时发现:发动机各项指标离中修标准还差着远呢,可按照维修规范,又确实该中修了。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该型火炮发动机更耐久,可维修规范仍沿袭惯例。为验证该规范“落伍”,朱德力下部队不辞辛苦地把全军区数百门该型火炮“摸”了个遍。
  今年年初,总部召开火炮维修规范研讨会。朱德力建议小修、中修、大修时间延长一倍,有同行评价:时间延长一倍,维修装备少一半,经费自然少一半,你这样是出力不讨好!
  可朱德力却坚持这么做,最终总部重新制订规范,延长了维修时间。
  今年,某部远赴高原进行适应性训练。无人区、雪山……这些常人眼中的苦寒之地,在该大队执行伴随保障的助工吕世乐眼中,却是最好的实验室。
  吃一肚的是尘,吃不饱的是氧。高原驻训3个月,他采集新装备数据上万组,建成的数据库成为部队高原驻训装备健康“保护伞”。
  说起这事,吕世乐一脸幸福:“机会难得,这一次总算是把新装备的脾气摸透了。”
  望着该大队官兵忙碌的身影,记者耳畔回响起这样一句诗——
  岁月潮头,创新者永远年轻!(本报特约记者 付晓辉 张世峰 通讯员 刘茂楠)
(新浪军事)
(编辑:SN100)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智投·聚焦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