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为什么叫天津卫有"天津卫"一说?

天津为什么叫天津卫?_百度知道天津为什么又称天津卫?_百度知道天津卫有好几种“三宗宝” 你都知道吗?
新华网天津频道苏莉鹏
上世纪40年代初,相声艺人戴少甫有个著名的相声段子《数来宝》,其中有这样一段:“要说宝,净说宝,宝字丢了宝字找,不知好找不好找……关东城三宗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保定府三宗宝,铁球、面酱、春不老;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在天津,“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的谚语广泛流传,也成为大家常常挂在嘴上的夸耀家乡的一句话。明代建于老城、晨昏两度敲钟的鼓楼,为阻止外来侵犯而修筑的防御工事炮台,以及建于明万历年间的“藏经阁”铃铛阁,它们显示着古代天津城市建设、防护和文化设施的面貌,这“三宗宝”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天津历史的特色,成为了天津人民永远的骄傲。然而,在天津的谚语中,称得上“三宗宝”的并不只有鼓楼、炮台、铃铛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当时的社会生活,陆续有一些“新三宝”诞生。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天津的城市发展,也记载了天津卫与众不同的历史进程和城市味道。民俗特产三宗宝银鱼、紫蟹、大红袄天津卫明朝时建立的“鼓楼、炮台、铃铛阁”这三宗宝,在随后的历史更迭中,纷纷出现变故,“鼓楼拆,炮台倒,大火烧了铃铛阁。”不过,后来陆续出现在天津谚语中的“新三宝”,多少弥补了人们的遗憾。“天津卫三宗宝,银鱼、紫蟹、大红袄”,这是天津人日常生活中的三项特产,其中的银鱼和紫蟹指的是天津的两种特色水产。汉沽民俗研究者王朝晖告诉记者,天津水产品种颇多,渤海湾一带盛产鱼虾蜃蛤。银鱼和紫蟹,都是明清两代滨海地区出产的朝贡珍品,银鱼长有三四寸、无鳞、青白色,只有一根嫩脆的骨刺,眼睛为银色,故称“银鱼”。明永乐初年,将银鱼列为进贡珍品,后又列为庙祀供品。银鱼最盛产的河段就是今天汉沽的下坞村和西李自沽村一带。朝廷在宝坻县城设立银鱼场,在蓟运河下坞段设立监收银鱼的码头,由宫中太监坐镇催收,下坞的银鱼因而出了名,“宝坻银鱼”一时享誉天下。紫蟹和银鱼一样,都是在海水中孵化,在河水中生长。紫蟹属河蟹类,个儿小、脐圆、外形狰狞,以宁河所产的紫蟹为佳品,明清时期是进宫的贡品。王朝晖介绍,宁河处于各河流的入海地带,每到秋末,紫蟹从沟渠爬入大河中,再由大河进入海口甩子。第二年春季蟹子孵化成子蟹,再顺着大河爬入沟渠,到夏秋长成。紫蟹活到冬令也很难得,这时候,它身上积蓄了大量的蟹黄,丰厚异常,蟹盖儿上呈现出一层紫色的厚膜,故称“紫蟹”。旧时的除夕夜,天津人喜欢用蟹黄包饺子作为年宴。这三宝中的大红袄则不是吃的,而是穿的。根据《天津方言词典》中解释,“大红袄”指天津妇女在春节期间穿红衣、红袜、红鞋,婚礼中新娘子亦然。民俗研究者何志华说,清朝时期,妇女服饰形成满、汉服饰并存的情况。满族妇女以长袍(旗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以上衣下裙为时尚。从光绪年间开始,由于穿裤子行走做事更方便,妇女穿裙者逐渐减少。过年时,穿着红色裤、袄的妇女多了起来。天津人性格直爽,喜欢热闹,逢年过节就是图个红火劲儿,大姑娘、小媳妇、小女孩儿,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一身红装,家里的窗花是红的,窗帘是红的,甚至台布、桌椅、帷子都是红的。天津人爱红色的习俗,体现了审美趋向和祈福辟邪的心理,并和妈祖文化的影响有关。“将银鱼、紫蟹这两项物产,与大红袄这种服饰并列在一起作为天津卫的三宗宝,看上去似乎有些不伦不类,但它们却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展现了天津的丰饶和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王朝晖说。文化名流三宗宝范公、幼梅、孙菊老在民国的时候,天津卫的三宗宝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天津卫,三宗宝,范公、幼梅、孙菊老”。这三宗宝指的是当时文化领域的三位名人,“范公”是教育家和书法家严修严范孙,他也是南开学校的创办者之一;“幼梅”则是书法家赵元礼的字,当年天津有四大书法家“华孟严赵”,指的就是华世奎、孟广慧、严范孙及赵元礼;最后一位“孙菊老”,说的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孙菊仙。“之所以把这三位名流称为天津卫的三宝,是因为他们在当时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为天津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天津近代史研究学者、南开大学博士生张铭说。严范孙在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前,以翰林身份出任贵州学政,曾以奏请开设经济特科而闻名。庚子后他改任直隶学务司和学部侍郎,在兴办新学、设立学堂方面有颇多建树。赵幼梅作为四大书法家之一,不但在书法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天津的文化事业贡献也很大,他与严范孙、金息侯、王守恂等人组织“城南诗社”,成为天津雅士们的重要文化团体。此外他还参与筹设了国学组织崇化学会,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孙菊仙,学者甄光俊这样描述:孙菊仙艺名“老乡亲”,最初在天津的票房里票戏,一度从军,后“下海”从艺,曾拜京剧老生鼻祖程长庚为师,在艺术实践中自成一格,世称孙派。光绪年间,他在戏剧界与谭鑫培、汪桂芬齐名共荣,享老生三杰美誉,并被慈禧召进清宫,晚年回到家乡天津,经常参加公益性演出活动,与文化界耆宿、名流交谊深厚。孙菊仙晚年热衷于天津的公益和慈善事业,民国二十年天津大同学校为筹募办学资金,在春和戏院举行募捐义演,孙菊仙不顾自己已经是90岁的高龄,坚持参加。这也是他一生的最后一场演出。抗战时期三宗宝永利、南开、《大公报》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社会又有了新的三宗宝流传——“天津卫三宗宝,永利、南开、《大公报》”。“永利”指的是由范旭东创办的永利碱厂,它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开中国化学工业之先河;“南开”则是指南开中学及南开大学;而《大公报》则是诞生于天津的报纸。它们不但是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在抗战时期的天津,这三宝都在不同领域发挥着它们的作用。天津文史研究者张绍祖介绍,1917年冬,范旭东与陈调甫、王小徐三人采用索尔维制碱法试验获得了成功。1918年11月,由范旭东等7人发起,在天津召开创立永利制碱公司大会。1926年,公司生产出优质“红三角牌”纯碱,获得国际金奖,为中国制碱工业赢得声誉。1937年“七七事变”后,塘沽久大、永利两厂遭日寇劫占,范旭东拒绝与侵略者合作,表示“宁举丧,不受奠仪”,决定永久团体内迁至四川自流井、五通桥,重建“永久黄”(永利化工公司、久大精盐公司与黄海化工研究社的合称)事业,建设华西化工基地。永利碱厂在四川重建碱厂时,遇到的首要问题是主要原料食盐昂贵。因此,1939年在建设“新塘沽”厂时,以侯德榜为首的永利碱厂技术人员,经数年研究创建了新的纯碱制造技术。日,范旭东在“新塘沽”全厂集会上宣布,将新的制碱法命名为“侯氏碱法”,以表彰侯德榜在世界制碱工艺中的新突破。1949年后,由侯德榜提议,改名为“联合制碱法”,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碱方法。该制碱方法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天津碱厂、大连化学工业公司碱厂、四川自贡鸿鹤化工厂、湖北应城化工厂等建成并投产,成为中国主要的制碱工艺之一。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创刊于天津的《大公报》在抗战时期力主抗战。天津老报人张道梁回忆:“1937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平津沪相继沦陷。《大公报》本着坚决抗战的态度,在津版、沪版停刊之后,又在香港、汉口、重庆、桂林出版。整个抗战时期,《大公报》在言论中从没有一个字对抗战的前途发生动摇。其战地记者写的可歌可泣的报道,鼓舞着全国军民对抗战的信心。”推荐阅读: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搜索:
王心凌明道“回忆杀”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天津,字面的意思为天子之渡。天津卫,即是天津卫城。何为天子之渡,是哪位天子的渡口呢?为什么天津就成了卫城? 天津地区在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当时曹操为了军事运输,先后开凿了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渠三条人工河流,自此,华北平原的300条大小河道汇流至天津地区,循海河注入渤海,也奠定了这里后来发展成为河海交通要道的基础。五大道睦南道,如今也住着居民,里面显得安静舒适五大道居民的家里,最生活化的味道解放路的中国银行,以前是国外银行的办公地点 随后就是隋炀帝同学出场了,他为了东征高丽,命令开凿永济渠,形成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把黄河、淮河和海河水系连成了水系网,使天津的河海航运位置更加重要。经过这一番折腾,天津慢慢有了码头。到了元朝,军队开始在这里屯田,天津的雏形在这里形成。接下来就是主角登场了,明朝皇帝朱棣。他就是“天子之渡”中的天子。朱棣造反,从北大关顺利渡河打下了军事重镇沧州,皇帝高兴啊,于是就把这个渡口取名为天津。朱棣回去之后,一思量,要是别人也能像自己一样顺利地在天津过河然后北上,那岂不是完蛋了。于是赶紧在天津一口气设立了三个卫,全国第一卫,16500人。天津卫就是这么来的。历史建筑胡同深处的老屋,街边搭上了桌子做生意南市小吃街的天津小吃 到这里,天津依然没有繁荣起来。天津本地没有什么人,于是从江淮地区招募子弟兵,这是天津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聚集。之后,万历年间,在万历朝鲜战争中,天津做出了惊人的贡献。这一段时期,为了军队的粮饷,天津开始了疯狂的屯田种粮。缺银子就在这里大兴盐业,有了银子就开始制造大炮。这场战役之后,日本人300年不敢过对马海峡,天津有了一段相对较长的和平时期。 到了清朝,才真正拉开了天津腥风血雨的日子。
更多相关博文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