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奇兵怎么打玩家遣返其他玩家的兵

创业“父子兵” 两代创业人的交锋与颠覆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这是一组有关两代人的创业故事,前者“60后”,后者“90后”。  他们有的是创业路上肝胆相照的“父子兵”或“69”组合,有的是在业务上密切合作的商业伙伴,更多是维系导师关系的投资人与创业者。尽管年龄上的差异,让他们分担不同角色,但在创业环境与时代际遇上却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有颇多共鸣。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于勇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一批人,高中毕业赶上了“恢复高考”,大学毕业遇上“改革开放”,在职场遭遇瓶颈之际,又适逢1992年“下海潮”,随后的商品房改革和A股起航,又造福了这批创业者。  而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批人,则多是“60后”的子女,他们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读书时没有太大升学压力,大学毕业赶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创业路上又获诸多资本觊觎。  尽管“60后”、“90后”两代创业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年龄上与认知上的天然鸿沟,仍不免让他们在创业理念与方向上产生矛盾与冲突,激荡与碰撞,颠覆与被颠覆,然而一些全新的商业模式,有时也在这种交锋中“破茧”。  “60后”创业者 再创业“换个活法”  早上9点,位于深圳南山区的软件产业基地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在刚刚会见完一批投行人士后,瑞达国际集团董事长胡家达就连忙接待媒体的专访,中午12点,他还要驱车赶往东莞的工厂,为来宾介绍“机器换人”的创新项目。  11月2日,胡家达四年前注册的瑞必达科技公司将挂牌新三板。至此,他已成为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创富人物。而从昔日深圳的打工仔到坐拥亿万财富的集团董事长的传奇故事,也和其他“60后”的创业轨迹大致相同。  生于1964年的湖南人胡家达,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长沙一所职业学校当老师。1992年***南巡后不久,不甘于现状的他就鼓足勇气来深圳下海。时隔多年,胡家达仍对二十多年前初来深圳时的印象记忆犹新。  “第一份工作每月1800元,是我之前做老师的十几倍!”胡家达对记者坦言,若不是当年横下心来闯深圳,他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财富与荣耀。“我们这代人的确是非常幸运的一代人,有一种被时代裹挟着向前走的感觉。”  与不少上世纪60年代生人一样,少年带着文革的懵懂记忆,在改革开放初度过大学生涯,毕业分了个“铁饭碗”,几年后在时代裹挟下投身下海潮,并在一番残酷的大浪淘沙后,积累了令人仰羡的财富。不过,他并不满足既有的事业,于是选择了一次又一次的“再创业”。  上述挂牌新三板的瑞必达科技正是他4年前创立的一家新公司,这家公司专注于视窗防护屏行业,即为智能手机品牌商提供智能玻璃触摸屏,目前这家子公司已成为集团利润增长的新亮点。而他更新的创业项目是瑞纳科技,将集团的触角延伸至更为前沿的纳米高分子材料应用上。  与南下深圳创业的胡家达类似,北京瑞宝赛博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邢继柱,也是1992年从国有单位下海的“那一拨”。  1989年的夏天,邢继柱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研究生毕业,分配到航空工业部机载设备局一家公司,1992年下海创业,扔掉了当时让很多人羡慕的“铁饭碗”。  “当时我觉得那个地方没有发展前途,下海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即便干不好,卖冰棍也比在那边挣钱多。”邢继柱回忆称,在1992年国家逐渐放开“无主管集体企业执照”后,他正式创办了北京瑞宝赛博技术有限公司。  与IT行业“创业前辈”的称号相比,邢继柱在京城佛像收藏界的名字似乎更大一些。“就算成了亿万富翁,生活境界和卖羊的也没什么区别?”谈起移情收藏的动因,邢继柱想过一种“有趣”生活,他很享受“藏家”这一称谓。  不同于胡家达、邢继柱这一批踩准时代节拍下海的“60后”创业者,毛大庆、吴晓波这批“65后”则是在供职单位积累了足够资源后,才做出了创业决定,而其创业起点也比前者更高一点。  今年3月,发布公告称接受万科高级副总裁、北京公司董事长毛大庆辞职申请。至此,1969年出生的毛大庆,正式结束了他23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他人的创业方向——“优客工场”。  “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像给一群登山的人卖水,卖水不会赚很多钱,但是对这些登山的人来说,补充水分总是必要的。”作为一家旨在帮扶“80后”、“90后”创业的项目,毛大庆如此描述优客工场所做事情的意义。  从万科副总裁到一名创业者,毛大庆坦言只是“想换种活法”,“我们几乎享受了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政策红利,现在这些红利几乎释放完毕,迎来了创新创业的时代”。“与其做个旁观者,不如当个参与者”。  “90后”创业者 互联网时代“原住民”  如果说“60后”的创业者,当年“下海”多是为了“换个活法”的话,那么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的创业者,则与生俱来透着一种叛逆情结——年少轻狂与互联网时代的颠覆,两者基因不谋而合。  “没本事的才去找工作,有本事的都创业去了。”此前,一位颇具争议的“90后”创业者惊人之语引来不少争议,尽管并非所有的“90后”都倾向于创业,但足见“创业”在这个年龄段所拥有强大的话题性和感召力。  近日,一项由北京市统计局开展的《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及实践情况调查》显示,有77.2%的大学生表示对创新创业有兴趣,很有兴趣的占31.0%;有创业实践的占13.4%,有创业计划的占60.2%。  生于1991年的江西人王淑兰,受在校创业氛围感染,大学毕业前也曾有过与同学一起创业想法,但在某上市互联网公司工作两年后,她渐渐发现——创业并不是具备“创意+激情”就能成功的事,需要足够的资金、资源和人脉积累。  “现在,我们班来北京打工的很多,目前仍坚持创业的,仅有说得上来的几个人,不少同学毕业后创业遇阻,然后又重新找了份工作。”王淑兰告诉记者,“90后”虽然个性张扬,但也很务实,而创业一条路走到黑的仍属“少数派”。  上证报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外界看到的“90后”创业群体中不乏“脸萌”,“长颈鹿科技”等成功案例,但总体看,“90后”将创业作为主业并不多。限于资源、能力等因素,他们更多选择在闲暇之余,通过“副业”增加财务收入。  “90后”小豆大学专业是行政学,由于课程相对轻松,小豆便利用闲暇时间搞起了创业。起初,她从淘宝上进货,并在北京金源租了个格子铺,每月能有1000元盈余,后来商城改造租金提高,这一副业不得已而放弃。  余兴未减的小豆将目光转向了时下最热的手机“网购”,但由于将大量资金投入在了新店宣传上,前期的运营成本较高,小豆的生意并不景气,每个月只有一两单生意,最终以不了了之而结束。  在燃烧了近两年创业激情后,小豆和多数“90后”同学一样,毕业后选择了一份在父辈看来“稳定、舒服”的工作——在某国有商业银行上班的小豆现在月收近万,不过考虑到将来结婚买房,她仍计划重开网店,这次是找人打理。  与小豆们“创业+就业”的路径不同,目前仍在美国留学深造的小胡则选择了“求学+再创业”的路径。  作为坐拥两家上市公司的“60后”胡家达的“独子”,生于1992年的小胡并没有表现出“富二代”的优越感,反而他在与父亲就新科技、新趋势的交流中,达成了跨越年龄代沟的种种默契。  “他在美国学的核物理专业,兴趣却在智能等前沿科技,我希望他学成归国后,能帮集团在新领域寻找突破。”胡家达并不希望给予儿子过多的压力,“90后”这代人年轻,有想法,现在需要的仍是学习和积累。  谈及“90后”创业的话题,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创业学院院长杜葵认为,“90后”是受互联网影响成长起来的一代,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肯定更容易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他们在思路和想法上要更加开阔。  相比“70后”、“80后”的前辈,一出生就接触互联网的“90后”,可谓“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也对互联网创业有着天生的亲切感,而借助互联网创业则成为他们学习投资、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并成为他们财富成长的一块“跳板”。  两代人交锋 颠覆者与被颠覆者  “站在风口,猪都会飞!”1969年出生的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对国内创业氛围略带贬义的点评,很快激起了“90后”创业者的回应——“"90后"其实不一样,我们往往不愿意做风口上的那头猪。”  敢于公开叫板天使人雷军的是生于1992年的尹桑,他在“90后”创业群体中知名度颇高——高中赴美学习,大二辍学创立“一起唱”,两年公司估值过亿,他曾10分钟内打动了“60后”天使人李丰,拿下IDG领投的1200万美元B轮融资。  投资“90后”尹桑的创业项目,只是IDG资本所投众多项目之一。“"90后"中很多人具有了真正的兴趣和理想主义,创造了不一样的生活消费娱乐方式,并能够为之付出比较纯粹的努力和坚持。”IDG副总裁李丰如此评价“90后”创业者。  在李丰看来,他们一开始并没有刻意投“90后”,只是在投了尹桑“一起唱”项目后,才发现年轻人在生活方式和喜好上的不同。为此,IDG内部还做了一个专门研究“90后”群体特征的《90后互联网生存状况》报告。  《报告》认为,“90后”具备一些创业必需的素质,如相较于其他年龄层的创业者,“90后”更善于在纷乱的信息中寻找想要的东西,而选择“90后”作为投资对象,也意味着找对了“90后”的消费群体。  “普通的物质类、温饱类的需求对于"90后"已经不是典型需求,"90后"乐于消费精神层面的、带有情感属性的东西。”李丰认为,这是“90后”创业群体如此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独有偶,1967年出生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合伙人沈南鹏,也持与李丰相似的观点。他认为目前TMT领域早期创业项目,已经到了“85后”、“90后”主唱的时代,他们愿意从旁佐助,与他们一起创业。  “60后”毛大庆辞职创立的“优客工场”,位于北京朝阳区CBD一处开阔的地下空间,在这里他为有想法的年轻创业者提供简单的创业场所,并为创业者引荐包括王石、李开复、徐小平等在内的创业导师。  “90后”缘何与“60后”能有特别好的共鸣呢?毛大庆给出的***是:因为他们从容,因为“90后”不愁房子更愿意拿钱来创业,而从容也是毛大庆这些人所具备的。“这两拨比较从容的人碰在一块,确实很容易产生火花。”他说。  在辞职创业之初,毛大庆曾担心这些“90后”员工会“闹革命”,后来他才发现“90后”并不是不能奉献,而是他们要觉得做这个事情“有意思”。在“90后”的创业合伙人看来,大家一起创业,并不是冲他个人,更多是因为事业本身。  一边是以尹桑为代表的“90后”创业者,一边是以李丰、毛大庆为代表的“60后”天使投资人,代际差异明显的两代人就这样走在了一起。尽管在交流的过程中,难免发生激烈的交锋碰撞,但他们总体相处很好。  有业内人士说,现在创业圈最活跃的是“60后”和“90后”——“60后”提供资源、钱、见识;“90后”则提供热情、想法、失败和未来——这被称为“69”组合,因为,这两群人能“玩”到一起,关键还在于——“90后”是“60后”的“孩子”。  从1992年***南巡掀起的“60后”下海潮,到如今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90后”创业者,两代创业者都在时代裹挟下,走上了漫长枯燥的创业之路,而彼此相似的背景也让他们成为彼此默契的伙伴。  最近一段时间,“70初”的诺亚财富CEO汪静波加了一个名为“互联网颠覆金融”的微信群,每天群里都有很多互联网如何颠覆的言论,为此她一度非常焦虑,与其焦虑和被别人颠覆,倒不如自己颠覆自己,于是她开始了“二次创业”。  汪静波所谓的“二次创业”,是通过参投微影时代、创客工厂等主打年轻人生意的公司。前者参与投资了《滚蛋吧,肿瘤君》、《夏洛特烦恼》等在内的电影,后者则旨在帮扶“90后”创业者,她希望以这种方式,为诺亚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60后"天使人+"90后"创业者”的“69组合”,并不单单见于国内创投圈,在美国硅谷也同样盛行。聚爱财CEO任衡有一位在硅谷做了20年的VC的朋友Peter Davison,刚投资了一位在国际象棋赛夺冠的“90后”的创业计划。  年轻与浮躁  挥之不去的  “90后”标签  “投资人眼里什么算是优秀的团队呢?名人明星创业是特等;BAT出走的团队乃一流;其他知名科技公司出走的是二流;海归学生是三流;本科毕业没工作经验技术的呢?也就只能占个"90后"团队的爆点了……”  这是一则流传于创投圈与创业圈的段子,虽然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但多多少少也反映出投资人挑选项目“看脸、看背景、看噱头”的浮躁心态。当“90后”创业者登上时代舞台,并享受无限风光之际,外界也开始争议“90后”创业泡沫。  不久前,赛富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做了一场名为《创业的头条法则是什么》的主题演讲。对于同行拥抱“90后”创业者的言论,甚至市场上还有专门以“90后”为噱头命名的风投基金,他不客气地称这种事情是“扯谈”,有大量泡沫。  在阎焱看来,创业是一件极其艰苦的事情,创业者应当有一定积淀后再谨慎选择创业,创业的黄金年龄是30-38岁,有过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更容易获得成功。“除了手游行业外,我看不到"90后"创业有成功的可能。”他称。  面对资本圈对“90后”项目的频频示好,如今的大学校园也兴起了一股“创业风”——大学生毕业基本都不找工作了,几个朋友一聚会,聊天,你要说你在哪哪上班打工,人家就觉得你没上进心,甚至连找女朋友都抬不起头。  “很多"90后"、"95后",其实从来没有把盈利或上市当作是创业的目标,因此可以不计较盈利做出各种任性的产品,让风投们买买买。似乎拿到某某创投、某某基金的投资本身就已经宣告了胜利。”某创投人士对记者坦言。  在接连接否决了数十位“90后”创业计划书后,上述创投人士给“90后”创业者提出忠告——没有能力的、没有经验的、没有人脉的、家里没有钱的,老老实实工作。创业是一件厚积薄发的事情,年轻还是要多学习,多学学实际的。  对于“90后”创业者的不成熟与投资泡沫,毛大庆则有自己的一番理解。他反对创业有泡沫的说法。“中国实在太缺创意了,所以今天根本谈不上泡沫,反而是创业太少,才刚刚开始,而没有创新的创业是耍流氓。”毛大庆说。  与时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幕类似的是,1992年***南巡讲话后,国内也出现一轮万众创业潮。毛大庆认为时下这轮创业不同以往的是“中等收入陷阱”,而打破它的唯一办法是启迪智慧,调动老百姓的创业创新力量。  面对“中等收入陷阱”和“人口红利消退”带来的投资窘境,生于1968年的吴晓波给投资人开出了这样一组投资建议:一个是投好的企业,第二是投资“好的人”,这是未来十年中国最值得投资的是两方面。  所谓“好的人”,吴晓波对此解释称“就是二十年前的我们”。在他看来,你要找到那些好的人,可能是你的孩子,可能是你的下属,也可能是马路上的小伙子。找到他们,把钱投给他们,他们就像二十年前的“60后”、“70后”。  “像我这个年纪的,"60后"、"70后"的朋友们,未来对于商业世界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是拿着我们上半场赚的几百万、上千万,把钱放在中国市场,全球市场,支持年轻的企业和年轻的人。”吴晓波如此看好“90后”代表的年轻人。  尽管备受外界关注,1992年出生的创业者尹桑也有自己的烦恼。尽管他总是表现出超越自身实际年龄的成熟冷静,但“90后”的标签却挥之不去。“我是年轻创业者,但很多人会把你当成年轻人,而不是创业者。”他无奈地说。
(责任编辑:Newshoo)
&&&&&& ******:86-10-
***邮箱:两车发生交通事故,轿车内3名志愿者受伤。
两位老人走了40000公里,正好和地球赤道周长差不多。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1998年10月第一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在第三章第五节“加强军队后勤建设”的138页—141页上,记载了四野初进东北时后勤系统留用日籍工人、日籍职员、日籍医生、护士的情况,含注解,总计876字。据有关史料载:东北光复后,在东北的日军大部分被遣送回国,但还有一部分留在东北解放区。
  据当时东北9省14个市的调查统计,共计有31030人到33000人被分配到卫生部、军工部、军需部等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卫生工作史》记载说,当时卫生部门表彰的立功者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
  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有关资料记载,到1949年,东总军工部留用的技术人员186人中,日本人就有103人,超过50%。
  四野日籍官兵中功勋显着者,无疑是原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的林弥一郎部,这支关东军的王牌集体加入东北民主联军,有飞行员20名、机械师24名、机械员72名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近200人。以这些日籍官兵为骨干组成的东北老航校成为中国空军的摇篮。
  这里共培养出飞行员160人,其中23人参加过开国大典的阅兵。当年的空军司令员王海、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刘玉堤,以及曾经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张积慧等人都是从这里走出的。
  这一段历史原来都是保密的,日本人大批遣返是在1946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1953年又遣返一批日本人回国,回国的时候让他们把军装都脱下来,把档案都销毁,每个人得的奖章全部都收回。
  到了90年代,这些日本老兵陆续地回老部队探亲,总政治部下命令,重新做模子,给他们这些四野的日本老战士每个人发东北解放纪念章、平津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还要加一枚1955年授衔的时候发给营以上干部的解放奖章,重新发给他们。
  事实上,被吸收进来的日本侨民并非全部从军追随四野一路征战,还有一部分技术人员因解放区建设急需被分散到中国各地,规模最大的一支是1950年秋,800名日本铁路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被送抵甘肃天水,负责修建兰州到天水的铁路。
  1951年春,天兰线正式开始建设,日,在建国3周年时,天兰线提前8个月通车。抵达天水的这批日籍铁路技术人员,除了修建天兰线外,还有部分人员被抽调修建兰新铁路和山西铁路修建改造的工程中。
  根据日中友好协会的调查材料,包括后方机关、工厂、交通部门、前线作战在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而牺牲的日本人,从1945年到1955年归国,有119人死亡,其中在战场上牺牲的有32人。
  对于这些为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日本战友,我国政府在天津、牡丹江、长春和沈阳各地均建立了“国际友人之墓”,以表彰其英雄业绩。
  林彪叛逃死无全尸周恩来听后为何嚎啕大哭?
  本文摘自《我的伯父周恩来》,周秉德著,铁竹伟执笔,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延安时就笑指拥有原子弹的美国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但林彪外逃之时,***已是年过古稀老人,林彪外逃之事,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致命的。
  1971年12月,正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集会议的伯伯,出去接了一个***,再进门时脸色灰白,他挥挥手说:散会散会!没了往日的镇定,转身带着小跑往电梯方向赶。卫士长张树迎扶着伯伯走进电梯,他明显感到总理的全身在发颤:“到游泳池。”他的声音也微微发颤。张树迎心里一震,一定是***那里出事了。
  果然,一进游泳池,***卧室的门窗大开,平躺在床上的***主席脸色发青,嘴唇发紫,仿佛已经没了呼吸。张春桥、姚文元、江青等人已经到了,只是冷漠地远旁站着。伯伯进去后立即向紧张焦急的医生询问情况,判定病情,紧急调来了吸痰器。经过吸痰,***的脸色渐渐恢复了血色,大口喘着气;又过了一段时间,***的眼睛慢慢睁开了。
  伯伯此时如释重负,他激动地扑到主席床边,双手紧握着主席的手,泪水夺眶、语音哽咽地冲口而出:“主席,主席,大权还在你的手里!”这句话,站在伯伯身边的张树迎听得清清楚楚,他内心无限感慨:党内对***心思最摸底的恐怕非总理莫属。至今张树迎还仍常对我感慨:你伯伯一直维护***主席的地位,你说他崇拜主席,尊重主席,也是为了这么大的国家呀!
  林彪和周恩来早年的合影(资料图)
  日林彪乘飞机外逃,消息一经证实,有人立即提出用导弹打掉。***主席摇摇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而伯伯曾拿着话筒向林彪乘坐的三叉戟喊话:“林副主席无论在国内哪个机场降落,我周恩来都去机场迎接。”接着,为了处理这一突发事件,伯伯吃住在人民大会堂,几乎整整三天三夜没合眼。
  有一个情节鲜为人知:中国驻蒙古大使馆派人带回的照片,证实了林彪的确折戟沉沙,自取灭亡之后,原本弥漫着高度紧张气氛的东大厅里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其他人都已经如释重负地离开了,屋里只剩下周恩来、纪登奎。
  突然,一阵嚎啕之声如江水崩堤猛然暴发,这是一种长久的压抑到了极限,终于无法再压抑而暴发的哭声,一种痛楚无比撕肝裂肺的痛哭。纪登奎一下呆住了:不是亲眼目睹,他不会相信,发出这种哭声不是别人,正是面对墙壁双肩颤抖的周恩来!就是刚才还和大家一样露出久违的笑容,举杯庆祝这不幸中的万幸的周恩来!
  自从调到中央工作,纪登奎看到的周恩来永远是从容、镇定、乐观。如果从身材长相上看,周恩来只算是中等个,典型江南人的脸庞,端庄清秀,举止文雅,让人不禁联想起西湖边的杨柳。可是,从跟随他工作开始,不管是外交上的剑拔***张,还是党内错综复杂的局面,他永远应付自如!而且,他仿佛是专为克服困难来到这个世界的,往往越是困难、艰险,他越有力量和办法,仿佛世界上没有难得住他的事。
  像今天这样的失控,纪登奎是第一次看见,真感到太意外了,太震动了,以至于平时反应敏捷极善言辞的他,此刻也乱了方寸,话说得结结巴巴:“总理,总理,林彪一伙摔死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应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您该高兴,对不?”讲完他自己才意识到,自己分明在重复着总理刚才讲的话。周恩来回过身来,双肩依然在颤动,脸上老泪纵横,他摇着头,声音嘶哑地反复说:“你不懂,你不懂!”
  确实,纪登奎也是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才真正想明白周恩来的痛哭失声:为着树立和维护林彪副统帅的地位,冲击打倒了党政军那么多老干部,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全国从上到下,几乎无一幸免,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定为“叛徒、内奸、工贼”,煤炭部长张霖之被活活打死,多少老干部被投入监狱,多少群众因之划线受批判……如今,这个一直是被称为***“最亲密战友”,并作为***当然接班人写入党章的林彪,竟带着老婆、儿子逃往国外,落得个折戟沉沙,死无完尸!作为一个国家总理,他怎么不为“文革”以来党的一次次错误决策痛心!怎么再说以打倒刘少奇大树特树林彪为主要成就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他又怎么向全国党、政、军、民解释和交代这一切?
  注:本文的作者为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故文中称周恩来为“伯伯”
  揭秘:陈毅为林彪守了半辈子的秘密是什么?
  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不久,陈毅在病中接受了有关人员的采访,并披露了林彪历史上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他说:我完全赞成周总理提出的建议,要录音。
  我上一次已经讲过一次,记录的同志把记录稿拿给我看了,记录大体上不错,但还是再讲一次更准确。有些时间、地点,记得不那么清楚,人名也记得不清楚了。因为我这个四川腔,他们听也还是有点麻烦。我希望把记录保存着,作为一种档案,将来写军史、党史可以作参考……
  我现在说林彪曾经是个逃兵,这并不是因为林彪死无对证就乱讲他,这的确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1927年南昌起义后,8月10日左右,周总理要我到七十三团当团指导员。那时候不叫党代表,也不叫政治委员,还是按国民党军队的编制,叫团指导员。临走时,周总理对我讲:“这个团是我们党最早建立的一支武装,在北伐战争中有‘铁军’之称。
  现在有2000多人,你要好好地去工作,不要嫌官小。” 我说:“什么小哩,你叫我当连指导员我都干,只要搞武装我就干。”
  当时七十三团的团长是黄浩声,叶挺的老部下,***员。参谋长是余增生,我们一起留法勤工俭学时的朋友。到团部那天,黄浩声和余增生都在,看到我来了就打招呼说:“你来得正好,我们的政治工作正没人搞啊!”
  就在这时,我看见一个青年人急忙跑进来说:
  就在这时,我看见一个青年人急忙跑进来说:“报告团长,我们连120块毫洋的伙食钱给勤务员背跑了,我连的伙食钱现在发不出去。”黄浩声听后就大发脾气:“你怎么搞的?自己为什么不背伙食钱,现在经费这么困难!”他回答说:“这个勤务员是我的表弟,以为可以相信,不料却拐款逃跑。”
  黄浩声在训他时,余增生对我说:“你这个指导员刚到,这件事情你的意见怎样处理?”我说:“他已经把钱都丢掉了,现在要准备打仗,只好由公家给他补发算了。不然,他这个连长到哪儿去搞钱呢?一连人总得吃饭啊!”黄浩声听了我的话后就说:“那好,叫辎重队补发他120块毫洋。”
  这时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林彪,是七连连长。我就批评说,你既然当连长,以后无论如何要自己背伙食钱,你自己不背,让人再拐跑了怎么办?林彪对我的批评感到反感,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
  不久,我到林彪的连队去抓工作时,看到他和几个人在一起谈私话、打鸡子、吃吃喝喝,就又批评过他。所以,那个时候,他对我这个团指导员是很讨厌的。当然,对林彪这个人,我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南昌暴动的部队在三河坝失败后,途经丰顺、饶平、平和、象洞、武平、安远、寻乌、信丰一线向大庾方向走。当时,队伍里湖南人最多,闹起来要回湖南,所以在路上要慢慢整理部队。这个时候,林彪跟几个黄埔四期的学生连长就来找我。
  他们要求要离开队伍,而且劝我也离开队伍:“队伍不行了,你是个知识分子,没有打过仗,没有搞过队伍,我们是搞过队伍的,与其当俘虏,不如穿便衣走,到上海另外去搞。”我说:“我不走,现在我拿着***,可以杀土豪劣绅,我一离开队伍,土豪劣绅就要杀我。
  所以,我还要看一看,不能走。”那几个要走的同志听了我的话后还是留下了,后来都阵亡了,名字我也记不清楚了。后来,我们进了大庾后,林彪还是开小差跑向梅关,但在当天深夜又跑回来了,对我检讨说:“现在外面老百姓收腰包打人,有时还要杀人,我还是回队伍里来吧。”
  我对他说:“你现在不走就好,回来我欢迎,还是把你的七连抓好吧。”我现在说林彪曾经是个逃兵,这并不是因为林彪死无对证就乱讲他,这的确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我们到了信丰、安远之间,当时是赣南特委来人接头。我们就问附近敌情。他们说附近没有什么敌人,就是刘士毅一个旅驻在赣州,这是个地方部队,没有什么战斗力。他们又讲,***同志在井冈山的茅坪搞了一个红色区域,在红色区域周围有一两百里路,敌人侦探进不去,进去就杀掉了。
  你们是不是可以到那里去?我说那好,我们可以到那里去,你们给我们带路。那个时候,我们就靠沿途地方个别的***员和一些在大革命时参加过农民协会的人帮忙,他们给我们带路送信、打探敌情,一直把我们带到大庾县城。
  带到大庾后,我们才把队伍整顿好,这时要跑的人也跑得差不多了,不愿意跑的都留下了,大概还有800多人,拥戴朱老总统率这个队伍。我向大家介绍说:“朱军长是老党员,1922年就入党了。
  你看师长跑了,党代表走了,团长走了,参谋长也走了,朱军长他还不走,我们应该拥护他!”
  朱老总那个时候比较乐观,他在讲话中说: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了,留下来的“渣渣”就是十月革命的骨干。我们现在等于1905年的俄国革命,我们只要留得一点人,在今后的革命中就会起很大的作用。他还说,蒋桂战争一定要爆发的,蒋冯战争也是一定要爆发的。我就当过军阀。军阀不争地盘是不可能的。我在云南当军阀,在四川要争地盘就打仗。
  现在新军阀不可能不打。他们一打,那个时候我们一个班就可以占一个县,我们现在这些人就可以占几十个县。因此,大家无论如何不要走,我是决定不走的。他的讲话,士兵都喜欢听,这对起义失败后稳定军心起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朱老总在带领这个部队到井冈山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这是不能抹杀的历史,任何时候,这一点上我都是要给予证明的,没有他,这个队伍可能就溃散了。
  我那时候在部队里边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因为我8月中旬才去,10月初部队就垮了。有人说政治工作人员是卖狗皮膏药的,不听他们的。
  最后到了大庾时,因为不少军事干部都走了,我还没有走,大家觉得:你这个卖狗皮膏药的人还不错。所以,讲话开始有点发言权了。
  以后到湘南暴动时,队伍就扩大了。像耒阳、永兴、资兴、宜章、郴县五县大暴动,打了两个胜仗,把许克祥一个师打垮了,又在郴州消灭了唐生智部队的两个营。湖南这个地方好招兵,街上插个旗子写上“招兵”,就有人来参军。
  当打下宜章时,我们改编了队伍,挂起红旗,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
  朱德为师长,我为师党代表,王尔琢为师参谋长,把七十三团编为第一营,原二十五师七十四团编为第二营,朱德的教导团和从潮汕逃出的叶挺、贺龙部编为第三营。
  以周子昆为第一营营长,袁崇全为二营长,肖劲光为三营长。林彪任一营二连连长。因为林彪开过小差,不重视政治工作和政治机构,平时搞私人小圈子——因此,在湘南暴动提营长时没有林彪;成立工农革命军,师党委也没有提他。
  他当时是很不高兴的,总说他当连长太久了。湘南暴动时,***派了一个特务连来郴州联络,连长就是徐彦刚。这时,我们与秋收起义的队伍又联系上了。湘南暴动后,朱毛红军在井冈山时,林彪就提升营长了。
  揭秘:林彪绝密地下基地政变的核心枢纽
  坪石镇地处粤北湘南交界之处,位于韶关市下辖的乐昌市最北部,是广东的北大门,广东省著名的交通枢纽,小小镇内有三座火车站,京港澳高速、乐广高速、G107、S248、S249等诸多公路在此纵横交错。坪石还曾是广东的八大重镇之一,历史悠久,大概1500年前就有县制,坪石也是旅游重镇,最著名景点的湘粤交界处的金鸡岭,坐过京广铁路火车的人都知道,当看到金鸡岭上傲立山顶的雄鸡时,就知道要进入或者离开广东了。除了金鸡岭,开发于1980年代的武江九泷十八滩漂流,也曾是广东省内著名的旅游产品,不过随着上游水库的建设,目前这个漂流项目已经停止了。但近几年,在九泷十八滩的漂流起点,一项神秘的地下工程开始对外开放,这就是曾经绝密的军事基地7011工程。
  7011工程位于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水浸角村,S248路旁1公里处,武江河畔,大瑶山、狮子山、九峰山之间岩顶山下,据说这是一座连原子弹也无法摧毁的军事基地,而这项工程建造的初衷就是作为林彪武装政变,在广州另立中央的一个核心枢纽。7011工程于日动工建设,上千工兵夜以继日工作,构建了一项庞大的地下工程,但随着1971年“9.13事件”的发生,工程也停止施工戛然而止,然后就是尘封40年,直到近年这项曾经绝密的军事基地才被批准对外开放。当这段尘封的历史逐渐揭开,连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原来在坪石镇的群山之中,还曾有这么一项准备改写中国历史的工程。
  7011基地,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一项不为人知的武装政变工程,一座连原子弹也无法摧毁的地下工事
  在S248与735乡道交界0公里处,可见这块指示牌,“昔日禁区,今日乐园,7011工程对游人开放”,昔日确实是禁区,今日倒也算不上什么乐园,但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确实让人充满了好奇
  即使国庆节,游客也没几个,主要还是鲜为人知,直到今天也没多少人知道7011工程,停车是免费的,停车场旁有座有些年代的部队旧营房,是7011工程的简介
  就一间小房子,墙上挂了几块展板,最醒目的当然还是曾经的林副统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终还是落得个死无全尸,所谓成王败寇,林彪也算一个典型
  7011工程简介,据说这里是林彪发动“571”(我起义)武装政变的核心军事枢纽,地下工程设计严密,功能齐全,但关于这项工程的详细来龙去脉直到目前基本还是一片空白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是对一个失败者的历史评价,其实在那个人人自危的专政年代,二号人物也深深地没有安全感,更别说普通草民了,林彪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神秘代号7011,林彪军旅生涯最后一站,原子弹也无法摧毁的地下工程,似乎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噱头
  7011工程的景区大门,门票20元,从坪石镇一路过来都比较偏僻,景区门口大概只有一家农家饭庄,路况还可以
  进入景区第一眼看到的却是九泷十八滩的漂流起点码头,不过随着上游水库的建设,这项开发于上世纪80年代,曾经很有名的漂流项目已经于近年停止了
  景区就在武江河畔,工程的入口离河岸大概100米,选择这个地理位置肯定也是有考虑的,水路陆路航路并举,有多种选择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群山之中的“7011基地”显著标志和大铁门,这其实都是为了旅游而建,真正的工程只有非常小而隐蔽的入口,据说建造之时,连当地的村民都毫不知情
  这地方叫做水浸角,看来还真是名副其实,由于游客较少,工作人员正在打***叫人来开门
  一进入基地内部,一股阴森潮湿之气扑面而来,首先见到的是四扇大铁门,铁门厚30厘米,重1.25吨
  大铁门依次是防爆门、防毒门、防化门和安全门,虽然由于年代久远早已锈迹斑斑,但大铁门仍然开合自如,一旦全部关上,庞大的地下工事就成了与世隔绝的独立世界
  地下工程建设面积6000平方米,巷道长约1.8千米,巷道成S形纵横交错,道道关卡,形同迷宫,由对外防御系统、作战指挥系统、能源供给、能源供给和辅助设施系统三大部分构成
  能源供给和辅助设施系统由供电系统、供水系统、通信系统、空气净化系统、自动干燥通风系统、排污系统及医护室、伙房、食品储藏室、卫生间等后勤保障系统组成,可见工事上方有巨大的通风管蜿蜒而行,这条管子的作用是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底深处
  空气还不是直接输送进入房间,首先要经过一个密封的蓄满药剂液体的空气过滤室消毒,随后才通过巨大管身上与工事内每一个房间相通的活动门将外界新鲜空气送入房间
  此外,每个房间内都有单独的排气风道,房间地下还有1米左右深的通气道,从而形成了简单的循环送风中央空调系统,庞大的地下工程中,空气流通,丝毫不见沉闷压抑之感
  地下工事更像一个地下迷宫,如果没有向导,极有可能迷路,好在由于今天是十一,还有几个游客,前面有工作人员解说,我顺着声音跟了过去
  据说曾有参观者因为好奇而脱离队伍独自深入基地深处,而参观队伍却在出去后关掉了照明电源,掉队的游客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复杂地道中跌跌撞撞找不到出处,当向导发现有人掉队重新进来找到他时,这位游客已经撞得鼻青脸肿
  对外防御系统位于地下指挥中心外围,主要功能是攻击、防御和疏散,由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山顶登机口、紧急疏散口六个对外通道和碉堡射击孔组成
  这是其中一个紧急疏散口,由地底直通地面,可以通过地面的直升机迅速撤离,疏散口还巧妙地位于大铁门正后方,哪怕是从铁门闯进来,一下子还难以发现
  基地的供水设施,地下还隐藏着一个高约2米的水塔,水源来自岩洞中流入的地下泉水
  时至今日,仍有潺潺山泉水源源不断地从铺设的管道流入地下工事
  工事核心当然是作战指挥系统,位于中部核心区,设有参谋室、机要室、作战指挥室、军械库、弹药库、指挥中心、警卫室、各军部会议室、大型会议室等
  虽然工事从未使用过,但建设标准是相当高的,7011工程的初衷就是建成华南地区的地下军事枢纽,能打持久战,能抵抗原子弹
  作战指挥室是地下指挥中心空间最大的地方,长50米、宽5米、高10米,由两个半错位的会议室组成
  有的房间墙体上布满电缆、电线、管道的暗线,其中有3个只有50余平方米的长形房间上竟然***有100多个电源插座,房中还***了抽湿系统,推测可能被用作通讯中心用途
  作战指挥室的这个死角位传说是林彪的指挥位置,即使有入侵者从外向***击,也不能打到这个死角位,而此时有利于警卫人员立刻还击,真是考虑得万无一失,只可惜一天都没用上
  跟着向导匆匆转了一圈,感觉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到,重新回到地面后,发现出口处如此狭小而隐蔽
  出口处的原驻军营房,当年这里肯定是军事禁区,任何人不得随便进入
  走在从前禁区,如今景区的小路上,普普通通的粤北丘陵,看不出有任何特别之处,谁能想到这座貌似平凡的小山下面,居然有如此庞大的地下工事
  路边还有原驻军的营房,从营房的大小来看,应该至少有一个连队驻守在这里
  人去楼空,营房早已被落叶和枯枝覆盖,历史也一度被尘封,哪怕是今天,关于7011工程,也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说法,更多的只是猜测
  据说从日动工,到日林彪机毁人亡,7011工程持续一年多中,耗资2亿多元,动用了上千军队,在那个人民面有菜色的年代,这样的工程并不是唯一一个,一号人物建了不少,二号人物也建了一些,尽管那个年代强调绝对忠诚,但建造这些强大而隐秘的工事,无非也是出于内心的恐惧,不过最终心思缜密,貌似天衣无缝的工程仍旧挽救不了身败名裂的命运,犹如当年秦始皇的万里长城,终究没能保障大秦王朝的千世万世。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至今还会有人向往那个年代,那个年代人人自危,相互揭发告密,政治运动不停,不允许有独立的思维,空气中弥漫着压抑恐怖的气氛,哪怕是二号人物也惶惶不可终日。翻看历史,黄埔奇才林彪也算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他一生运筹帷幄,足智多谋,是传奇般的军事天才,替***打下了大半江山,声名显赫,哪怕是晚年他依然最能审时度势,投其所好,不像彭德怀那样耿直不屈,也不像刘少奇那样锋芒毕露,声名鼎盛期甚至荒谬地成为被写入党章和宪法的接班人,但即使是这样,他依然缺乏安全感,落得个仓皇出逃、机毁人亡的悲剧收场,这其实不仅是林彪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在没有民主与法制的社会里,在人性的恶被充分激发的年代里,人人都是受害者。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环球新军事网,提供最新军事新闻、中国军事新闻、国际军事新闻...
7398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
******:86-10-
***邮箱: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