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会刷远征金币的征服绝顶高手美女师傅,另寻远征师傅,本人远征110级装…

远征激战《新剑侠世界》再燃跨服热血
  新剑侠世界 CGWR 得分CGWR:256 位
  《新剑侠世界》青春版梦想公测!装备成长体系一套装备玩转江湖,激情千层塔无尽模式一战到底,远征万人争夺寻踪孔雀迷踪,超神荣耀璀璨现世,青春嘉年华盛宴在即,“三赔”服务为您的江湖之旅保驾护航,五年剑侠情,月光宝盒开启“剑侠时光之旅”,青春计划邀您共享7080经典记忆,7月10日,以青春之名,向武侠致敬!
  以青春之名,向青春武侠梦致敬!《新剑侠世界》7月10日青春版梦想公测,远征公主首现江湖,各区服侠客集结讨伐找寻公主迷踪,8大战域再现万人PK的激情,更有丰厚的宝藏静待拥有,王者的坐骑金象泰达炫酷来袭。你是英雄还是枭雄,一切静待揭晓!
远征BOSS——孔雀河公主原画
  【铸剑死地 &孔雀河公主劲爆来袭】
  西北荒凉,茫茫戈壁之中有一条神秘的河流名为“孔雀河”。随着孔雀河隐藏铸造神兵的秘密被发现,一群金兵的马蹄踏碎了孔雀河沿岸村民的酣梦,生灵涂炭。从此,孔雀河上只有金人的孔雀公主和她的铸剑台,熊熊炉火伴着冤魂的叫嚣把天空渲染成血的颜色,掠夺的贪欲同稀有的矿石一起被装上马车,运送的队伍碾过已被黄沙覆盖的白骨带着阴谋驶向远方。孔雀河,成了铸剑魔鬼的死地。
  【四大服务器 &万人PK的激情】
  继克夷门战场之后,远征BOSS“孔雀公主”的争夺又再一次开启了万人PK的激情。每周一、三、五、六的21:30—21:50将随机在战域内4个服务器中的其中1个服务器孔雀河边境现身1真1假2个“孔雀公主”,届时四大战域的各大帮会都可集结人手,前往孔雀公主现身地与敌服侠客一战高下,抢夺远征BOSS。至于究竟哪一个“孔雀公主”才是真公主,只有击杀后方可知晓其真假!
  【极致诱惑 &金象泰达首现江湖】
  每次在孔雀河公主附近以及击杀敌服玩家、及本服务器击杀孔雀公主都将增加个人积分,每日均可凭个人积分领取丰厚的奖励。孔雀公主被击杀后会掉落【财帛】和【奇珍】,打开后可随机获得不绑定7-10级玄晶、辰日砂、还有机率获得金象碎片,集齐碎片就可兑换最新的坐骑【金象泰达】哦。此外,击杀孔雀公主积分排名前10名帮会还可获得“辰砂之役“额外辰砂精活加成奖励哦,绝对超给力的!
  江湖虽远,有您不孤单;刀剑无情,因爱而无畏。重温经典江湖,再造武林传奇,《新剑侠世界》打造2D纯正武侠网游。
二维码声明:新浪网游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13:06:04
  12:21:30
  12:21:29
  11:02:49
  11:06:46
  10:56:05
  12:11:41
  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hina Game Weight Rank)是由新浪游戏推出的目前国内最全面、最专业、最公正的最新网络游戏评测排行榜,涵盖内所有新游戏,力图为中国游戏玩家打造最值得信赖的新网游推荐平台。
  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是以由新浪游戏专业评测员组成的评测团队为核心,以游戏的画质、类型、风格、题材等游戏特性为依据,对中国(大陆港澳台)、欧美、日韩等地区正在进行测试或正式运营的新网游产品进行评测并打分后产生的权威游戏排行榜。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将网络游戏从六大项、二十八个小分项与同类游戏进行横向比较,再将该游戏与自身的不同版本进行纵向对比后,由评测中心根据加权平均数得出最后的游戏分数,并以游戏测试及上线时间点为分组,根据每款游戏的CGWS分数在每个季度发布排行榜榜单,实现了排行榜的透明化和实时化,帮助玩家准确、迅速地找到心目中的理想游戏。
  评天下游戏、测产品深浅—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GWR!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红军长征老照片曝光:看看泸定桥有多险(高清图)
红军长征老照片曝光:看看泸定桥有多险(高清图)
原标题:红军长征老照片曝光:看看泸定桥有多险(高清图)
这是红军长征时经过的雪山----川康边界的夹金山(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从1934年10月到次年11月,面对国民党军队重重“围剿”,四路红军先后离开养育过他们的中央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川陕根据地、湘鄂川黔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日,中央红军(这时编为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落脚陕北,中国革命站在了新的起点上。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最终汇聚在西北黄土高原,汇聚在抗日救亡的前线。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从此有了一个让中华民族至今为之骄傲的名字:长征。长征的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这是大渡河上的泸定桥(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游客在遵义会议会址参观(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这是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部队(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延伸阅读】红军师长牺牲上身无衣掩埋:被装奇缺 给活人用信仰的故事山高水长■李涛一把把亮丽耀眼的火炬,一群群衣衫褴褛的***人。面黄肌瘦的他们对吃人的旧社会充满仇恨,眼神里射出对新世界、新生活的渴望之光。虽是星星之火,却最终燎原。国画《星火》冯远作。从开天辟地的伟大诞生,到迈向复兴的伟大征程,在中国大地上,那始终挺立的是谁的身影?中国***!尽管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看上去是那样的势单力孤,但它拥有着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能在95年间,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带领人民走出战乱与苦难,肩承起中国的新生,开创属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的奇迹,始终与中国***的核心特质紧密相连。“军史发现”自今日起开辟专题策划,与您一起一一解读。坚守信仰的高地,是***人的政治灵魂,是***人百折不挠、砥砺前行,创造举世震惊的人间奇迹的最大法宝。未来,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亦需如此。信仰的故事永远讲不完,永远有生命。----编者■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对最终的胜利者来说,在最危险的情形下,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是最虔诚的信仰在支撑,在助胜----衣衫褴褛难掩信仰光芒“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当年,黄埔师生高唱着这首《黄埔校歌》,一起平息商团叛乱,一同挥师东征。但随着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曾并肩浴血奋战的黄埔师生也分化为国共两个阵营,为不同的信仰在战场上厮杀。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蒋介石集中正规部队和各省保安团20多万人,从四面八方“围剿”红10军团。巧合的是,被誉为“独臂将军”的红10军团军团长刘畴西和担任围剿指挥官的俞济时都是黄埔一期生,而俞济时手下的大将----补充第1旅旅长王耀武则是黄埔三期生。12月14日晨,王耀武率部出动。虽然红10军团发起了猛烈进攻,但王耀武很快发现,红军的火力远没有往常那样猛烈,冲锋的速度也大不如以前迅猛。原来,他眼前的这支红军因为物资极度匮乏,已近乎一无所有,战士们穿着破旧单衣和草鞋,举着弹仓空空的步***和大刀,在漫天飞舞的大雪里冲锋。血战一天,红10军团因众寡悬殊、弹药告罄,无力再战,于当夜主动撤退。有人向王耀武报告:战斗中,红军有十几个人冒着***林弹雨去抢救一个人,那人正是红19师师长寻淮洲,已因伤重而亡,就地掩埋了。邀功心切的王耀武立即派人找到了寻淮洲的尸首。尸尚未烂,上身无衣。王耀武知道,这是因为红10军团被服奇缺,所穿衣服破烂不堪,难以护体,故而在掩埋阵亡官兵时,顺手将死者的衣服脱下,以供活人穿用。谭家桥战斗后,红10军团只剩不足3000人,无法在皖南立足,决定南下赣东北苏区。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和军团参谋长粟裕率领先头部队800多人走在前面,主力部队则由刘畴西率领随后跟进。日,当红10军团抵达浙江省开化县杨林地区时,国民党军第49师、补充第1旅、第21旅等部迅速围拢上来,形成包围之势。最终,军团主力没能冲出封锁线,分散潜伏在德兴怀玉山的丛林深草中坚持战斗数日,除少数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红21师师长胡天桃被俘后,先由补充第1旅参谋吴鸢审问,结果一无所获。吴参谋向王耀武报告:这个师长很倔强,问不出什么,请您亲自审问。胡天桃被押到旅部,身着笔挺将军服的王耀武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位师长的上身穿着3件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袋里装着一个破洋瓷碗,除此以外,别无他物,与战士没有什么区别。在王耀武撰写的《阻截方志敏北上抗日先遣队战役的经过》一文中,详细记述了当年与胡天桃那场令他几十年后仍历历在目的谈话。王:蒋委员长对你们实行宽大及感化教育,只要你们觉悟,一样得到重用。胡:我认为只有革命,坚决地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军阀,中国才有办法。国民党勾结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我们是坚决反对的。王:共产主义不适合国情,你们硬要在中国实行,这样必然会失败的。胡:我认为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我愿为共产主义而牺牲!王:你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告诉我们,我们可以保护你的眷属。胡:我没有家,没有人,不要保护。继胡天桃后,方志敏、刘畴西也相继被俘。当衣衫褴褛、冻得发抖的老同学刘畴西被带到身穿将军制服、烤着炭火的俞济时面前时,这位胜利者骄傲得连句寒暄客套话都没有,就挥挥手令卫兵押走了刘畴西。蒋介石自然没有忘记刘畴西,特别嘱咐曾任黄埔教官的北路“剿匪”总司令顾祝同,一定要将其争取过来。于是,顾祝同亲自来了3次。面对死亡和友情、爵禄,刘畴西不为之所动,坚贞不屈,并鼓励狱中难友:“脖子伸硬些,挨它一刀,临难无苟免!”就这样,刘畴西、胡天桃等人,先后被敌人杀害于南昌。他们笃信共产主义,至死不渝。有道是:世事无常。历史给王耀武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1948年,时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官的王耀武成了***的俘虏。据说,他带副官乔装逃出济南城后,在寿光县境内上厕所时,因用高级卫生纸而被当地警惕性颇高的民兵发现并抓获。日,王耀武作为首批被特赦的国民党战犯走出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开始了新的生活。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谁是真正的失败者。■出于对解放全人类、建设新中国的坚定信仰,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浇灌理想信念之花。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一死以赴为信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时任泰兴县教育局长的巫恒通为民众的抗日热情所感染,决心投笔从戎,抗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抗日,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巫恒通得知同学管文蔚已加入新四军领导的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立即前去投奔。在管文蔚处,他与陈毅相会,畅谈抗战大计,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追随***抗日救国的道路。巫恒通重回家乡后,与胞兄巫全仁联络亲友,筹集20余人***,锄奸匪,保家乡,深受百姓欢迎。在新四军的帮助下,队伍很快扩编为“句容县东北区民众抗敌自卫团”,巫恒通任团长。1939年夏,巫恒通加入中国***,不胜感慨地说:“书生从军,要努力学会带兵打仗。我早年梦想教育救国,逐步改良,但国民党腐败无能,倒行逆施,使我完全失望。我混了半辈子,一事无成。如今我找到了***,要重新开始生活,弥补过去虚度之年华。”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自卫团编入新四军序列,改编为新3团,巫恒通任团长,转战于茅山一带,多次粉碎了日军的“扫荡”,逐步成长为新四军的一支劲旅。1940年夏,新四军主力北渡长江,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新3团留在茅山地区坚持斗争。皖南事变后,日伪军反复“扫荡”茅山抗日根据地,新3团与敌重兵苦苦周旋,减员严重。在这段艰苦斗争的岁月里,巫恒通出生入死,身先士卒,顽强奋战。他的兄长、嫂子、弟弟相继壮烈牺牲。巫恒通万分悲痛,慷慨陈词:“坚持抗敌,有敌无我,有我无敌!有敌人在,房屋被毁,人被杀,这是必然遭遇。只有把敌人驱逐出国境,才能保全生命财产。现在什么是我所有的呢?我只有抗战到底的决心。这是我应有的,而且是我应尽的天职。”1941年春,巫恒通调任苏南第5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句容县长,边恢复抗日根据地边开展民主政权建设。敌人将巫恒通年仅11岁的幼子巫健柏作为人质捕至句容城内,妄图以此要挟。但巫恒通不为所动,誓死抗战到底,斗志愈坚。9月6日,巫恒通与县机关少数随行人员驻句容二区中心乡大坝上。因通信员陶发根被捕叛变,驻地遭到日伪军袭击。巫恒通率众突围,不幸受伤被捕,被关押在句容宪兵队。敌人欣喜若狂,先是盛餐款待,诱其背叛***,充当“清乡”专员,遭到巫恒通厉声痛斥:“你们这些无人性的野兽,是我不共戴天的仇敌!我今天到此只有一死以赴之,我生得光荣,死得光荣,想让我卖国求荣那是妄想!”一计不成,敌人又生一计,授意伪句容县长陈希周出面劝降。巫恒通卧于囚室,以面向墙,不屑顾之。陈希周只得自报家门:“我是陈希周呀!”巫恒通骤然转身,怒目逼视道:“不,你不是陈希周!陈希周是中国人,你是汉奸走狗卖国贼,我不认得你这个民族败类,你赶快滚开!”陈希周无地自容,扫兴而去。汪伪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大汉奸周佛海曾任江苏省教育厅长,妄想以旧日上下级关系拉拢巫恒通就范,写信并派专员劝降,但同样遭到严词斥责。此后,巫恒通拒医绝食,决意以身殉国,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黔驴技穷的敌人又逼巫恒通幼子劝父进食。巫健柏见父亲伤重体弱,不禁失声泪下。巫恒通在生命最后时刻嘱咐幼子:“你要记住伯父、伯母和叔父是怎样死的,记住你爸爸是怎样宁死不屈的。如今你哥哥在苏北抗日,是死是活还不知道。你要继承遗志,长大后献身革命,做有志气又有骨气的中国人。”14日凌晨,巫恒通在绝食8天后,壮烈殉国,年仅38岁。噩耗传来,苏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无不肃然起敬,沉痛致哀。陈毅高度评价巫恒通:“被俘之日起,即义不食敌寇水米,敌寇利用其旧友亲朋来劝降,均遭严拒……死节之惨烈,抗战以来所仅见。”■选择信仰道路艰难,坚守信仰高地更难。入党誓词中的“永不叛党”4个字,是数以万计的***人用生命换来的。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信仰的火种永远生生不息----“不是为做官,而是要革命”生于黄安(今红安)七里坪柳林村的方和明,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历任通信员、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等职,参加过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曾三过草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连长、旅后勤科科长、营长等职。身经大小战斗200余次,7次负伤,15次立功受奖。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准备安排体弱多病的方和明在延安休养。但他谢绝了,表示要解甲归田,回乡务农。他说:“革命需要打仗,我扛起***是战士;革命需要建设,我拿起锄头当农民!”1949年底,方和明怀揣党员介绍信,背着行李卷、炒面袋,满怀豪情离开延安,回到了刚刚解放的家乡。冬夜,小油灯在寒风中跳动,简陋的草屋里聚满了欢迎他的乡亲。大伙向他倾诉着解放前遭受的苦难,他向乡亲们畅谈着革命的伟大胜利。朴实、热情的乡亲对他的举动很不理解。有位老大爷说:“革命成功了不去享福,回来种田值得吗?”方和明想起同他一起参加红军为革命壮烈牺牲的71个同乡,拉着大爷的手说:“我们去参加红军的72人中只活了我一个,我不回来把家乡建设好对得起烈士们吗?”乡亲们这才悟出了方和明解甲归田的原因:他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土地,没有忘记革命先烈,没有忘记继续革命。柳林大队有很多小山岗,都像“骨头架”,有水存不住,无水裂大口。方和明提出“利用地形,逐步兴修小型水利”的方案,带领十几个党员和200多个民兵大干起来,要修一座蓄水30多万立方的水库,解决用水问题。没有资金自己筹,不懂技术学着做,口粮少瓜菜代,日夜奋战在工地上,百把斤重的担子不离肩,粗大的扁担压断了数根。苦战一冬,柳林第一座水库胜利竣工了。随后,方和明又带着大伙开山拦水。冬天风霜不歇脚,夏日酷暑不下阵,与“骨头架”整整斗了十个冬春,终于造起了19座小水库,修成了9条水渠、3道拦河坝,完成80多万土石方,使大队80%的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大家提起方和明大战“骨头架”的事,无不伸出大拇指:“老方真是块过硬的不锈钢!”有年夏天,连降暴雨,方和明巡田护坝,几天都没有合眼。一天晚上,他和两个队长冒着倾盆大雨,再次来到羊角塘水库。眼看洪水就要漫过坝面,水库面临着被冲垮的危险。方和明把绳子往腰间一拴,准备下水开漏。队长一把抱住他,说:“你不能下。我们年青,能顶住!”漏口小,山洪大,库水继续上涨。方和明跳进水里,锄头挖,双手掏,加深加宽溢洪道。手指甲扒脱了,脚被石头砸破了,仍然坚持战斗。这一夜,方和明七进七出,从田畈摸到坝上,从坝上摸到田畈。帮他烤衣服的老伴,见他一身水,一脚血,心疼地说:“是纯钢,也只有百把斤,你把老命拼上了!”原来穷困的柳林大队在方和明的带领下变了样:梯田平展,稻谷堆仓;茶树遍山岗,果园绕村庄;公路通南北,渠道盘山梁。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陈再道上将偶然从《湖北日报》劳模光荣榜上看到方和明的名字。出于对战友的思念和关怀,陈再道派人去打听。很快就查实,方和明正是当年和自己一起爬雪山过草地的战友。陈再道立即请来方和明。20多年前的老战友见面,格外高兴。陈再道亲切地拍着方和明的肩膀说:“你过去当团长,在战场上是英雄;现在回乡当农民,是劳动模范,保持了红军的光荣传统,还是好样的!”方和明回乡8年,当地群众只知道他是红军,不晓得他当过团长。会见的通讯登了报,群众争相传颂:“老方,有官不当官,有功不摆功,有福不享福,有难不怕难,真是个模范***员。”方和明笑着说:“我这个穷孩子,能够参加革命,全靠党和***引路。作***人不是为做官,而是要革命。”回望中国***走过的95年历程,曾数度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却每每总能神奇般地峰回路转,转危为安。追根溯源,正是由于中国***人忠于信仰,善于反思,敢于担当,勇于改正。也正因如此,中国***才能一路艰辛,栉风沐雨,百转千回,终得凤凰涅?,浴火重生。时代已经翻开了新的篇章,但信仰的长歌永远不落!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00:06:02)【延伸阅读】红军干部真年轻:军级平均29岁 师团级平均25岁他们当年多年轻----谨以此文献给80年前的红军将领贾永 徐壮志日,长征战将廖汉生带着他的红色记忆告别了我们。长征结束那一年,廖汉生25岁,已是红二方面军前锋师师政委。在今天,这个岁数还是多数年轻人刚刚开始工作的年龄。但,在80年前的长征将领中,廖汉生并不是最年轻的。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肖克,也不过比廖汉生年长3岁。然而,正是年轻的***所领导的这支更加年轻的红色队伍,谱写了长征这一震撼世界的史诗。硝烟遮不住年轻的面孔在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成为党和红军的实际核心。作为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成立13年又6个月的中国***,从此将中国革命的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是时,***度过他第41个生日才不到一个月。在今天,这不过是一名团级干部的正常年龄。然而,41岁的***,早已有了足够统帅这支队伍的实力:从领导创建人民军队三大起义之一“秋收起义”,到创建第一块红色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开创党指挥***最初实践的“三湾改编”,到提出切合中国革命实践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他与朱德在赣南创建的红色队伍和红色政权,招来了国民党重兵的一次次“围剿”。而接连三次“围剿”,都被他指挥红军依靠“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著名十六字诀战术所粉碎。日,不到38岁的***担任了中国***所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主席。虽然,随着“左”倾领导者进入苏区,***失掉了他在党和红军中的指挥权,但长征之初湘江战役的惨败,又使党和红军在痛定思痛中选择了经历过战火考验的***。在***左右,是一批同样经受过战火考验的年轻的红军领导人。这一年----周恩来,中革军委副主席,37岁;王稼祥,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部主任,29岁;刘伯承,红军总参谋长,43岁;连堪称“年高德劭”的红军总司令朱德,当年也不过49岁。在他们身后,是更加年轻的红军将领。林彪,红1军团军团长,28岁;聂荣臻,红1军团政委,36岁;左权,红1军团参谋长,30岁;彭德怀,红3军团军团长,37岁;杨尚昆,红3军团政委,28岁;邓萍,红3军团参谋长,27岁;……其他几路红色大军的领导者们也同样年轻。----1935年11月,红2、6军团即后来的红二方面军从湘西出发长征时,2军团军团长贺龙39岁,政委任弼时31岁;6军团军团长肖克和政委王震都是27岁。----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渡过嘉陵江开始长征。此时,红四方面总指挥徐向前33岁,副总指挥王树声29岁,政委陈昌浩28岁。----1934年11月,红25军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踏上远征路时,军长程子华29岁,政委吴焕先27岁。红军时期,军级干部平均年龄大约为二十八九岁,师团干部平均为25岁。长征开始那一年,少共国际师师长肖华才18岁。他所率领的少共国际师,也是红军中最年轻的部队----官兵们的平均年龄恰好与肖华的年龄一样。他们的豪迈并不止于战场上刀光剑影的慷慨激昂,他们生命的花季本应和今天喜欢梦想的年轻人一样美丽如诗,只是血雨腥风使理想信念的花朵更早地开放了。与国民党中央军中普遍受过正规西式军事教育的军官队伍不同,红军将领中,除了刘伯承、林彪、左权等少数一批人拥有正规军事教育的背景外,多数红军指挥员包括***本人,几乎都是从战争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鲜血和炮火的战场就是他们学习战争进而掌握战争艺术的课堂。他们所率领的更是一支刚刚放下锄头、绝大多数都目不识丁的农民队伍。解放军档案馆收藏的一份《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表明,中央红军在长征出发时,8.6万人共有***支33244支,平均每支***不到56发子弹。即使加上6101支梭镖和882把马刀,也意味着有超过一半的红军士兵是赤手空拳踏上远征的。有相当多的士兵都是在紧急“扩红”中召来的新兵,甚至未来得及进行起码的军事训练。一批年轻的不能再年轻的将领,一支装备和训练都低劣的不能再低劣的队伍,他们将靠什么来战胜那支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勇敢是勇敢者的通行证日至12月1日,由于博古、李德等人错误指挥而险些陷入重围的中央红军,靠着红军将士们的空前勇敢,最后杀出了一条绝地逢生的血路。40多天中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从江西突围出来的中央红军拖着疲惫之躯,奔向广西境内的湘江。此时,已经判断出红军意图的蒋介石,凭借湘江之险,设下了第四道封锁线----仅在兴安至全州间的湘江沿岸,就密布着200多个碉堡和30万人左右的大军,红军与国民党军之比为1∶5。红军,面临长征以来最危险的境况----倘若被阻断在湘江东岸,那么党中央和她率领的这支大军就将陷入敌人的重兵围困。危急关头,年轻的红军将领们一马当先----率先渡过湘江固守脚山铺的红4团三面受敌,后来担任过共和国第五任国防部长的团长耿飚不顾身患疟疾,举起马刀冲向敌人,团政委杨成武也率部反冲锋,腿部中弹。这一年,耿飚25岁,杨成武20岁。数十里外的光华铺,上演着同样残酷的血战。仅3军团10团,就顶住了敌人的1个师又1个团的进攻。战斗最激烈的30日,团长沈述清牺牲,几个小时后,继任团长杜宗美又牺牲了。战斗最激烈的阵地,就是红军指挥员的岗位。曾经是红4团战士的老红军唐进新回忆,战士们“都是跟着营团首长们的背影冲锋的”。整整三天三夜,红军将士们在南北两面顶住了敌人潮涌般的进攻。阵地,都是在打光最后一个人之后才丢失的。最激烈的时刻,敌军甚至端着***冲到了1军团军团长林彪和政委聂荣臻的指挥部门口。殿后的5军团34师、3军团6师18团被敌人阻断在湘江西岸,大部分阵亡,34师师长陈树湘中弹被俘后,从腹部伤口处扯断了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13位团以上干部战死在湘江两岸。是役后,出发时8.6万人的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人。长征史专家徐占权指出,大量指挥员的牺牲,说明了战斗的惨烈程度。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牺牲的以及受伤的红军将领,几乎全部都是在冲锋时中弹的。“彭总都在第一线,谁敢不上?”提起长征中的红军将领,老红军方国安首先想到的,就是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激烈的娄山关战斗,彭总就在前线指挥。参谋长邓萍劝他往后撤一点,他说:“指挥员怕死,部队能冲锋陷阵吗?”几天之后,26岁的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牺牲在了遵义城下。这位与彭德怀、滕代远一起领导过平江起义的年轻将领,是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战将。方国安本人也在娄山关战斗中眼部中弹。“只顾着追敌人,都没觉得痛。”方国安在遵义会议后担任营教导员。他回忆,直到警卫员把他扑倒在地上,才知道自己负伤了。方国安从此永远地失去了右眼。然而,这位93岁的老人至今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红军就是要打胜仗。”在长长的看不到尽头的长征烈士名录上,仅营以上干部就达422人。1935年7月,红25军在冒雨渡河中遭敌突袭,政委吴焕先亲自率兵直插敌侧后,被子弹打中胸部,这位勇敢的军政委按住胸口继续指挥部队冲锋,直至把敌人截成两段。胜利的号角吹响时,还差1个月才满28岁的吴焕先停止了呼吸。军一级将领在第一线指挥作战,甚至身先士卒地冲锋,即使是冷兵器时代也十分罕见。然而,在红军长征中,这样的情景却司空见惯。聂荣臻生前曾回忆,每打一仗下来,党团员负伤之数,常常占到伤亡数的25%,甚至50%。在这些红军指挥员眼中,把指挥位置设在远离***炮威胁的后方,是一种难以接受的耻辱。1950年10月,当美国远东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在距前线1000多公里的日本东京“第一大厦”里乐观地等待着“感恩节”,等待着那个他盲目确定的美国士兵们得胜班师的时刻到来时,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正乘着一辆苏制吉普车单车奔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实际上,他已深入到敌后,刚与李承晚部1团擦肩而过----然而他又奇迹般地转了出来。世界上,几乎没有那个国家的军事指挥官会在大敌当前时,自己先于士兵深入变幻莫测的战场,把自己的部队和指挥部甩在后面。但,早在长征路上就“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敢,他麾下那批从长征路上、从抗日敌后战场上走出来的志愿军将领也敢。长征途中,在***重掌指挥权的第一场战斗----土城之战,红军总司令朱德亲自上一线指挥。后来与朱德一起成为共和国元帅的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也都出现在激战的阵地上。根据冒着风险得来的情报,彭德怀把原定的阵地防御战改为在运动战中寻机歼敌,打了一个被国际军事界誉为“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遭遇战”,也打了麦克阿瑟一个措手不及。这位享誉西方军政两界的美国“军神”,在与比他小18岁的彭德怀的较量中一再失手,不得不以黯然的方式结束了自己曾经辉煌的军事生涯。抗美援朝胜利两年后,1300多位将领组成了新中国的开国将帅方阵,他们的身上,几乎都有来自战火一线的光荣印痕----战伤。有人断言,这是世界上战伤最多的将帅方阵。而他们中,九成以上经历过长征的洗礼。长征路上,红2军团5师师长贺炳炎右臂中弹,只剩下一点皮连着肩膀。没有截肢工具,医生找来一把木工锯。将军担心使用***会影响自己日后指挥作战,命令卫生员把自己捆在门板上,让医生动手。仅仅6天后,这位勇悍的红军将领又出现在了阵地上。红5军1师师长彭绍辉在反“围剿”战斗中失去左臂。这位从秋收起义就跟随***的战将,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独臂骑射。出院后,周恩来特批他回到了红军的战斗行列。长征出发时,他担任少共国际师师长。红四方面军10师副师长王近山仅头顶上就有三块伤疤。其中一块深到了他在后来的生活中始终不敢用力搓揉的地步----那是他抱着敌人滚下山崖的英勇壮举留下的标记。一次战斗负伤被抬下阵地,他竟用***胁迫挑夫把他再次抬上前线,从此,“王疯子”就成了这位打起仗来势若疯虎的将领的雅号。曾在长征中当过王近山警卫员的老红军韩先良说,王近山打仗不要命广为人知,连***都说他“敢打没有命令的仗”。在遵义会议上力推***领导党和红军的王稼祥,带着重伤走完了长征。1933年4月的第四次反“围剿”中,一块弹片穿过他的臀部进入肠子之后,便一直用一根橡皮管将脓液排出体外。到达陕北后,美国籍医生马海德检查他的伤口后惊叹:这么重的伤,居然能长征过来,要有多么顽强的意志啊!余秋里,独臂;晏福生,独臂;钟赤兵,独腿……没有人能够具体统计出一代长征战将到底负过多少次伤,更没有人能够统计出,直到一代长征战将辞世,身上仍有多少弹片未被取出。***曾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失败靠什么绝地逢生3万疲惫的红军遇到了40万强敌,而这,还不是刚刚重掌红军指挥权的***所面临的最大困难。3个多月的连续作战,长征出发时红军士兵平均每人50多发的子弹已基本打完----红军已快“打不起”仗了。更严重的是,湘江战役失败的阴影笼罩在红军头上,严重影响了红军的士气。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土城作战不利的情况下,***写下了他军事生涯中最得意的一笔----四渡赤水。红军一渡赤水,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当蒋介石判断红军将要北渡长江,匆匆在长江南岸布置了几十个团阻拦时,红军却掉头二渡赤水,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5天之内,红军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歼灭王家烈8个团和吴奇伟纵队两个师。这是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给红军赢得了长征中第一次大的***支弹药补充。三渡赤水,红军再次摆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待蒋介石的重兵再次被调至川南时,红军却又一次调头向东,间不容发地从敌军的间隙中穿过,第四次渡过赤水,尔后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守军仅一个团的贵阳城乱作一团,坐镇指挥的蒋介石慌忙中急调滇军入黔。没想到红军只是虚晃一***,乘虚进军云南,以7条小船顺利渡过金沙江,就此跳出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25年后的1960年,当来访的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赞誉***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说,四渡赤水才是他的得意之笔。对***军事思想有着专门研究的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认为,四渡赤水彻底改变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被动挨打的局面,夺取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作为领袖的***能够挽狂澜于既倒,年轻的红军战将也早锤炼出了在绝地中求得胜利的指挥技艺。1936年2月底至3月底,贺龙率红2、6军团在川滇黔交界处的乌蒙山区,与10余倍于己的敌人周旋。“天天跑,天天打,有时候敌人追着我们打,有时候我们转着转着就转到了敌人后面。”老红军陈浩回忆说,3大主力会师时,出发时1.7万人的红二方面军,还有1.4万多人。***盛赞他们“没有折本”。“***还说:“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昏了头。硬是转出来了嘛!”今天,流经川西崇山峻岭间的大渡河,已经和长征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1863年,就是在大渡河畔,太平军名将石达开兵败丧生。7000名太平军惨死在清军刀下。72年后,蒋介石在大渡河布下20万大军,企图让仅剩两万人的中央红军做“石达开第二”。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亲临河边,指挥红1团强渡。凭着从敌人手中夺来的一条小船,后来成为共和国中将的孙继先率17勇士在急流弹雨中奇迹般强渡成功。然而,水急船少,大批红军无法迅速渡过。红2师4团接到命令:迅速夺占北面的泸定桥,从桥上过江。红4团创造了一天冒雨行军240里的纪录,夺取了泸定桥。91岁的老红军唐进新至今记得那惊心动魄的一天,“每碰到敌人,就留下一部分人打仗,其他人继续行军。”即使以***的豪情,在写到泸定桥时也用了“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样的字眼。面对高悬于奔腾江水之上的被抽掉了桥板的铁索,英雄的红军在敌人的弹雨和大火中,踩着晃动的铁索冲了过去。胜利的那个傍晚,刘伯承面对着铁索说:将来革命成功了,要在这里竖个碑,记下红军战士的不朽功勋!半个世纪后,大渡河畔矗立起了一座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揭幕的那一天,昔日红4团政委杨成武将军亲自前去,再一次踏上了泸定桥。只是,当年年轻的夺桥勇士都未能随同杨成武二次走上这座不朽的桥:24人中有3位当场阵亡,其他人大都倒在了为民族独立和祖国解放的征程中。长征,所创造的奇迹,又何止强渡大渡河与飞夺泸定桥: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经年被积雪覆盖,跨过大河24条,历经11省二万五千里;二方面军行程9520公里,途经10省92县,攻占县城92座;四方面军行程5000公里,3过纵深近500公里的草地。长征途中,红军穿越了数十年来没有一支军队经过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突破了国民党中央军和10个地方军阀的围追堵截,几乎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均行军74华里……长征虽已结束他们仍在创造历史日,两个月前由长征路上的中央红军1军团为主改编的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歼敌1000多人,一举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率部强渡大渡河的红1团团长杨得志和率部飞夺泸定桥的红4团政委杨成武,以及另一位长征中的团政委杨勇在平型关战斗中“三‘杨’开泰”。杨勇在战斗中臂部中***,仍率部奋战。两年后,杨成武指挥部队在黄土岭战役中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那一年杨成武25岁,而被日军誉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52岁。23天后,由红二方面军为主改编的八路军120师设伏雁门关,毙伤敌500余人,数十辆日军汽车在冲天大火中化为灰烬。端***冲在部队前面的716团团长,就是后来的独臂上将、当时24岁的贺炳炎。又过一天,八路军129师769团夜袭阳明堡,击毁敌机24架,歼敌100余人。屯居山西的日寇一时失去了空中突击力量,不得不分兵防御后方。当时的769团的团长,是19岁就担任红四方面军11师政委的陈锡联。这位后来的开国上将一生负过四次重伤,三次子弹穿过身体。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长征路上走出的一代年轻战将,始终挺立在烽火一线;从长征中走出来的一代人,始终是这支越战越强的红色队伍的核心。长征,走出了***、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位国家主席、代主席***、刘少奇、董必武、李先念、杨尚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0位元帅中的9位经历过长征的考验。1955年授衔时,10位大将平均年龄51.7岁。55位上将平均年龄45岁左右,肖华上将只有39岁。强渡大渡河的勇士孙继先将军,新中国成立后做了我军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的司令员。而指挥那场战斗的聂荣臻元帅,则成了我国尖端科技的奠基人。长征胜利25周年的时候,聂帅亲自选址,特地把我国的一处卫星发射场,建在了当年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大凉山中。当一枚枚火箭从这方千百年来只有火把的地方直射云霄的时候,全世界都看到了乳白色箭身上那醒目的标志:长征。创造长征恢宏史诗的人,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 14:05:13)【延伸阅读】长征秘闻:是谁帮助红军安然渡过金沙江?石鼓红军渡 感悟鱼水情资料图:巧渡金沙江(现藏于国家博物馆)“贺龙敲石鼓,红旗漫江舞。”4月23日,记者驱车来到万里长江第一湾----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看到滔滔江水里有两艘小型客轮正在渡江。随行的丽江军分区政治部干事姚成介绍说,只要不下大雨,每天都会有上百人来这里乘坐客轮体验红军渡江。站在气势恢宏的金沙江边,看着配备了发动机的客轮,在汹涌的江水里吃力前行,记者心想:红军当年用木船、木筏渡江,那是何等的困难啊!姚干事告诉记者,日,红军1.8万多人来到江边,仅用7只木船、20余条木筏,在金沙江6个渡口向东横渡。4天3夜,1.8万多名红军及其携带的物资全部渡过金沙江。江水这么急,船筏那么差,是谁帮助红军安然渡过金沙江?带着这一疑问,记者走进位于石鼓镇的红军长征纪念馆,讲解员指着几幅老船工照片说:“红军顺利渡江,离不开当地群众的帮助。”红军来到金沙江边时,找寻不到一条木船和木筏。焦急万分之时,28名船工和29名木匠师傅赶来帮助红军,找来了7只木船,紧急赶制了20余条木筏。讲解员带着记者边参观边解说,当年,听说红军来丽江,丽江古城里的各族群众到城外迎接,把红军请进城里。红军进驻古城后,许多人为红军当向导、救治伤员、兑换藏区使用的银元货币、缝制米袋和衣物,想方设法帮助红军。“人民群众的养育之恩,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丽江军分区司令员郭小华说,红军长征过丽江,不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还留下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佳话!新中国成立以来,丽江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各族群众视子弟兵为亲人,主动为部队排忧解难,竭尽全力解决官兵后顾之忧。部队官兵在圆满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反哺”人民群众的活动。辗转来到木取独红军渡口,记者发现距离渡口纪念碑500多米的山脚边,建有一所“八一爱民学校”。随行的姚干事说,这所学校是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时,由中央军委办公厅援建的。10年来,中央军委办公厅、原成都军区、云南省军区和丽江军分区持续捐资和筹资,为学校新建了教学楼、宿舍楼、食堂,购置了图书、电脑等教学用品,让附近山村里的小学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宿舍,用上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援建‘八一爱民学校’,是我们传承红军长征精神的一个缩影。”丽江军分区司令员郭小华介绍说,近年来,驻军部队每年都会在长江第一湾组织渡江演练,搭浮桥、乘轮渡,在宽阔的江面上锤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青峰壁立水云间,南下金江直北还。神兵天降曾飞渡,万里长江第一湾。”采访中,记者看到20多名游客在石鼓渡口体验完红军渡江后,来到红军渡江纪念雕塑前举目仰望,品味镌刻在纪念碑上的这首七律诗。尽管80年过去了,但红军飞渡金沙江的脚步声永远留在石鼓,红军长征精神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军民鱼水深情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00:13:00)【延伸阅读】走过千山万水!揭秘长征的女红军(组图)参加长征的女红军:陈琮英、蔡畅、夏明和刘英。战争,从来没有让女性走开。在那场举世闻名的长征中,各路红军战胜了数十倍于己的“追剿”敌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取得了空前绝后的伟大胜利。而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2000多名女红军更是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在***林弹雨中出生入死,与生命极限进行顽强抗争。为了革命的胜利,她们牺牲了自己的爱情、亲生骨肉,甚至是年轻的生命。浓浓的情与爱,谱写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故事。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这个“三八妇女节”,我们怎能不又忆起那一个个她?----编者长征女红军知多少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8.6万余人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既然是战略转移,就不可能把所有人都带走。对于女同志参加长征,中央当时规定了3个条件:一是***员,政治可靠;二是有独立工作能力,会做群众工作;三是要身强体壮,能适应艰苦环境。经过严格筛选和把关,最终确定参加长征的女同志共有32人:蔡畅、邓颖超、康克清、贺子珍、刘英、刘群先、李坚真、李伯钊、钱希均、陈慧清、廖似光、谢飞、周越华、邓六金、金维映、危秀英、杨厚珍、吴富莲、钟月林、甘棠、肖月华、危拱之、李建华、王泉媛、李桂英、谢小梅、曾玉、刘彩香、丘一涵、吴仲廉、彭儒、黄长娇。出发时,彭儒、黄长娇因病留在苏区,最后只有30名女红军跟随中央红军踏上了漫漫征程。长征开始时,这些女红军组成由刘群先任队长、金维映任政治委员的妇女队,在中央纵队工作团团长董必武、副团长徐特立的带领下,与中央纵队卫生部一起行动。到达贵州黎平后,编为干部休养连。其中一部分人因伤病、怀孕或体弱为休养员;一部分为工作组组员,担任调查土豪、宣传群众、寻找民夫等任务;一部分则为政治战士,主要任务是随担架行军、做好担架排和运输班工作、稳定民夫情绪,以及打土豪、筹粮筹款等。中央红军离开贵州后,谢小梅、甘棠、李桂英三人被留下参加地方工作。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吴富莲、王泉媛、吴仲廉被派到红四方面军工作,并参加了西路军,经历了失败、被俘等种种磨难。康克清、李伯钊等曾一度到红四、红二方面军工作,后辗转来到陕北。最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30名女红军中只有24人胜利到达陕北。11月16日,红25军3000余人打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号,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成为人数最少的一支长征队伍。其中,周东屏、戴觉敏、曾继兰、曹宗凯、田喜兰、余国清、张秀兰等7名女红军都是随军医院的护士。战斗中,她们不顾个人安危,转移伤员,包扎护理,悉心照料。部队缺少药品,他们就到荒山野地里采集草药,为战士们疗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七仙女”。后来,曾继兰、曹宗凯牺牲在长征路上,另外5人坚持走到了陕北。11月19日,贺龙、萧克率红二方面军(红2、红6军团)1.7万余人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撤离湘鄂川黔苏区,实施战略转移。出发前,红2、红6军团对部队中的老弱病残、妇女儿童及医院、兵工厂等不便于长途行军的人员与单位都作了妥善安置。随队长征的女红军只有李贞、陈琮英、戚元德、陈罗英、马忆湘、蹇先任、蹇先佛等21人。这些女红军没有单独编队,也没有统一的组织,而是被分散在各个单位中。她们中有干部、机要员、宣传队员、护理员、炊事员等,有的是姐妹,有的是母女。蹇先任带着刚刚出生19天的贺龙之女贺捷生踏上了长征之路。许多年后,贺捷生回忆道:“每天行军时,母亲怕树枝划了我,就用布袋子兜着我。她把布袋挂在胸前,这样她可以时时照看着我。母亲行军时的摇晃,天上飞机的轰鸣,地上的***炮声,出生不满1个月的我,就是在这种奇特的摇篮曲伴奏下活下来的。”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近10万人撤离川陕苏区,强渡嘉陵江,踏上了长达18个月、漫漫万里的征程。在这支队伍中,有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唯一一支成建制的妇女作战部队----妇女独立师。最初,妇女独立师有2000多人,是长征队伍中女红军人数最多的一支部队,但损失也最大,最终到达陕北的只有300多人。1936年10月,刚刚走完长征的妇女独立师缩编为妇女抗日先锋团,下辖3个营9个连,共1300余人,随红四方面军总部踏上了无比艰辛的西征路。经过半年多的浴血奋战,妇女团在祁连山全军覆没,只有数十人历经种种磨难后重新回到了革命队伍中。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的中国女红军纪念馆是中国唯一一座以女红军为题材的纪念馆。刻骨铭心的苦乐记忆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许多女红军牺牲在战斗中,倒在行军路上。有幸走完长征、最终见证了新中国诞生的人,也或因长期劳累、营养不良,导致终生不育;或因行军不便,不得已将战火中诞生的至亲骨肉遗弃,一辈子生活在思念和愧疚当中。然而,经年以后,沉淀在这些女红军记忆深处的,除了艰难和困苦,更多的是那种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念。长征途中,女红军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是最原始的。据刘英回忆:从中央苏区出发时,她的全部家当就是一条毯子、几件必备的换洗衣裳和大约够吃10天的口粮,所有东西打成一个背包。腰带上挂着一个搪瓷缸,走起路来叮当作响。遇上阴雨天经常被淋成“落汤鸡”,在严重缺水的地方则是满身灰尘。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严重的物资匮乏,让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女红军性别意识越来越淡。长发是肯定不能留的,不仅是因为在作战时要防止被敌人认出是女的,还因为基本的清洗都成问题,不少人的头上都有虱子。对此,彭德怀曾开玩笑:“无虱不成军,没有虱子的不算长征干部!”每当宿营时,无论男女老少、职务高低,都有一项“必修课”----捉虱子。为了少受虱子之苦,一些女红军干脆剃成了光头,加之长时间的营养不良,使不少女性的第二性征不明显,队伍里经常闹出误会,还曾发生过女红军宽衣解带,让当地妇女“验明正身”的事情。而最令女红军头痛的莫过于遭遇生理期。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部队不停地赶路。尽管腹部绞痛、两腿发抖,女红军们也只能捂着肚子一步步往前挪。宿营时,往往三五人挤在一起,才能勉强躺卧在冰冷潮湿的地上,有人居然练就了站着睡觉的本事。在长达数月、甚至1年多的行军中,不断有人因伤病掉队。当时有项规定,对实在走不动的伤病员,部队会给8块大洋,将其留在当地老百姓家里休养。因而,在女红军中叫响着这样的口号:“不掉队,不戴花,不当俘虏,不得八块钱。”女战士姜秀英的脚趾被冻坏了,为了跟上行军队伍,她从老乡家里借来斧头,毅然把溃烂的脚趾砍掉。曾任康克清警卫员的女战士罗坤,当时只有13岁。她带着11个“红小鬼”外出宣传迟归,回来时部队已经北上。一路上,他们靠乞讨、挖野菜过活,战胜了疾病、饥饿,躲过了野兽、土匪,终于在3个多月后追上了队伍。红四方面军妇女运输连连长王泽南更是一位用“三寸金莲”征服万水千山的传奇人物。过雪山时,她唱起自编的歌谣来鼓励战友:“裹脚要用布和棕,包得不紧又不松。到了山顶莫停留,革命道路不能停。”多少人在她的感染下坚持了下来。过草地时,为了生存,树皮、草根、皮带、皮鞋,女红军们几乎什么都吃过。刘伯承元帅的夫人汪荣华曾回忆:“深秋来临,寒风凛冽,我们身着单衣,在无垠的沼泽地里行军,两脚泡在又臭又冷的水里,粮食越来越少,不几天,我们就把刚进草地时带的一袋青稞面和一块鸡蛋大的盐巴吃光了。大家只得吃野菜,有的把脸都吃肿了。最后连野菜也不好找到,只好找来一些牛皮,把皮上的毛烧掉,用水煮着吃。”为了把牛皮鞋底制作成“美味佳肴”,女红军们还编了一首打油诗:“牛皮鞋底六寸长,草地中间好干粮;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后分外香。两寸拿来熬野菜,两寸拿来做清汤;一菜一汤好花样,留下两寸战友尝。”部分参加长征的女红军1949年在北京的合影。历险?爱情?诀别历时两年的长征征途上,英勇坚韧的女红军们所经历的远远不止是艰苦、病痛和危险,有时候,收获甜蜜的爱情与面对锥心的诀别就在片刻之间。时任“红章”纵队巡视员、第三梯队政治部主任、中央队秘书长刘英就在长征中收获了爱情。早在中央苏区时,像刘英这样上过女子师范、远赴苏联留学的女秀才是很引人注目的。那时,她已二十八九岁了,丈夫林蔚也已经牺牲了五六年。在不缺乏追求者的情况下,她依然独自生活这让许多同志都不理解。当***在一次闲聊中问及此事时,刘英大方地回答说:“我怕生孩子。女同志有了孩子就不能工作,我要工作,所以不结婚。”***故意把面孔一板,说:“那不行,你一定要找一个。”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郑重地对她说:“洛甫这个人不错的!”长征路上,刘英调任中央队秘书长,与张闻天在一起工作,相互了解越来越深。当时,***、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人经常在一起开会,刘英就负责做记录。张闻天有一支钢笔,每到开会需要做记录时,他就把钢笔借给刘英。会后,他总是将记录审查一遍,将不确切的地方改正过来。刘英那时没有警卫员,张闻天便在他的警卫员中分一个照顾她。就这样,两人在心底渐渐相爱。但刘英一想到结婚生孩子会影响工作,便刻意与张闻天保持着距离。一心想做他们“红娘”的***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一次,他故作紧张地告诉刘英:“不得了,洛甫在马上打瞌睡,四脚朝天滚下山去了。”刘英吓了一跳,满脸焦急地问:“他摔伤了没有?”见刘英这么紧张,***哈哈大笑起来,慢条斯理地说:“莫急,莫急,洛甫他没有受伤,大概是你刘英在保佑吧!”末了还不忘念了一首打油诗:“洛甫洛甫真英豪,不会骑马会跌跤。四脚朝天跌得巧,没伤胳膊没伤脑。”刘英一下子涨红了脸。直到长征结束后,刘英和张闻天才在瓦窑堡正式结为夫妻。在《我和张闻天命运与共的历程》一书中,刘英幸福地回忆道:“分给我们一孔石窑洞,挺漂亮。革命有了‘家’,我和闻天也成了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也没有请客,情投意合,环境许可,两个行李卷合在一起就是了。”倒是***从直罗镇回到瓦窑堡后,立即来到两人的窑洞,闹了闹洞房。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占遵义时,干部休养连的王泉媛和当时在国家保卫局工作的王首道一起被借调到地方工作部。工作中,二人渐渐产生了感情。细心的蔡畅、李坚贞和金维映给他们牵了红线,二人破例在长征途中成婚。王泉媛后来回忆,新婚之夜王首道送给她一把3号小手***和8粒子弹,“按照家乡的风俗,我该送他一双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但在当时,哪有时间和材料做呀。”新婚第二天,部队就要撤离遵义。此后,由于连续的行军和打仗,直到6月26日,王泉媛随中央卫生部到两河口时夫妻俩才再次相见。但谁也没想到,这晚之后,二人再次相见已是近半个世纪之后。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胜利会师后,王泉媛被调到红四方面军工作,后被任命为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随大军西征。1937年3月,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与马家军血战,损失惨重,王泉媛被俘。近3年的时间里,王泉媛饱受敌人的严刑凌辱。在历尽艰险逃出牢笼后,找不到组织,也找不到自己的丈夫,王泉媛不知所措,绝望之际,只好沿途乞讨回到了江西泰和老家。1982年夏,王泉媛来到北京,请康克清作证为自己恢复党籍。当她办完事准备离京时被告知,已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王首道马上要来看望她。听到这个消息,年近古稀的王泉媛忍不住流下眼泪,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总算见到了,总算见到了……”1994年,王泉媛再次到北京时,见到了病中的王首道。这次,王泉媛为王首道带来了一双亲手做的千层底黑布鞋。王首道双手颤抖着接过布鞋,老泪纵横:“你没有忘记遵义时的诺言!”王首道挽起了王泉媛的胳膊,由他的女儿为两位老人拍下了他们有生以来的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合影。矗立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雕塑《长征中的女红军》。我军唯一的女性作战部队在所有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中,最为奇特的就是红四方面军中那支训练有素、骁勇善战的战斗部队----妇女独立师。这支由清一色女性组成的部队于1935年2月底在四川旺苍县王庙街整编成立,全师编制2500多人,下辖两个团。师长张琴秋是我军历史上少有的女将领。她领导队伍单独行动或配合主力部队进行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能征善战、攻坚克难,不论我军还是敌军,谁也不敢小瞧这支娘子军。3月29日凌晨,红四方面军第1梯队渡过长江,向敌两翼和纵深发展。妇女独立师第1团编入第2梯队渡江。4月3日,攻占剑阁,第1团担负起守城阻援任务。剑阁县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所在地,由川军田颂尧一个旅驻防。县城虽被红军攻克,敌军也被打得溃不成军,但敌人不甘心失败,援军正在赶来。针对敌情,张琴秋命令部队稳扎稳打、以逸待劳,等敌军贴近后再进行打击。增援而来的敌军本来就斗志不高,还没站稳,就被占据了有利地形的红军打得无力还击。战事胶着时,女红军开始战场喊话,发动心理攻势。原以为守城的是红军主力的敌军一听,顿时来了劲,叫嚣着:“原来尽是些婆娘!冲上去!哪个逮到哪个领回去!”他们哪里晓得,这些“婆娘”可不简单,打起仗来沉着勇猛,不但他们一个都带不走,反而在激战两昼夜后全军覆没。第1团俘获包括该旅旅长在内的百余人,还缴获不少***支弹药。第2团在渡江战役中虽然没有担负正面进攻,但她们的任务同样艰巨----将从陕南战役前线撤下来的1200名伤员从旺苍坝、庙儿湾两地徒步送到近百里外的苍溪县永宁铺兵站。前往永宁铺要翻山越岭、趟河过涧,路途十分艰难。执行运送任务的战士李秀英后来回忆说:“先头部队强登西岸,工兵迅速在江上架起了临时的竹扎便桥,这便桥就成为我们转送伤员的必经之路。由于大批战斗部队穿行及敌人炮火的轰击,桥面多处损坏,有不少窟窿,稍不留意,就有掉入急流被冲走的危险……”跑过晃动的浮桥还不算最艰难。为了保证伤员的安全并减轻其痛苦,女红军抬担架过河时需将伤员举过头顶,上土坡时前面的女战士要跪在地上,用手指抠住路面往上爬。很快,女战士的膝盖、臂肘、手指就磨破了,殷红的鲜血淌在土路上。有的女战士为保护伤员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第2团官兵终于圆满完成了转移伤员的任务。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主要转战于川康边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宗教盛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由于国民党政府实施反动的民族政策,造成各民族之间的严重对立与隔阂,激化了民族矛盾,使少数民族对汉族充满疑惧,尤其是对汉人的军队更是痛恨之极。虽然红军尽自己所能,尊重当地风俗,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希望得到当地群众的信任,但是收效甚微。掉队或落单的红军常常会被冷***杀死,女红军就更惨。一次,一位二分院的女战士掉了队。大家找到她时,她全身上下被割了上百刀,从头到脚已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除了一息尚存,完全就是一堆血肉模糊的人形。驻党坝期间,当地一座反动寺庙内有500多人的喇嘛武装,表面上与红军和平相处,暗地里却时不时向红军放冷***。就连在庙外野地摘野菜的妇女独立师的战士,也被他们开***射杀。忍无可忍的妇女独立师官兵们坚决请战,而张国焘的侍卫何福圣开玩笑说道:“让你们上去打,我们这帮男子汉大丈夫的脸,真没地方放了。”张琴秋鼓起眼睛吼道:“胆敢看不起我们女红军?我叫这帮大姑娘把你扔到河里去!”在得到上级批准后,师里立刻进行了周密筹划部署。一天晚上,女红军们借着夜色开始行动,将堑壕一直挖到喇嘛庙前。天亮后,她们在堑壕里隐蔽前进。随后,运动到喇嘛庙正面的女战士发起佯攻。敌人先是从围墙眼里还击,十几分钟后突然打开庙门冲了出来,可刚一露头就陷入红军的火力封锁。这时,隐蔽在寺庙后山上的红军女战士冲了出来。居高临下和前后夹击的战术,顿使敌人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女战士们趁势攻进庙门。敌人见状,想放火烧庙,企图趁乱突围。红军一边救火,一边抓俘虏。两个小时后,战斗胜利结束。此役,妇女独立师打出了气势和威风,战果颇丰,缴获了600多支***、50000多公斤粮食,300多头牛、马、羊,还有大批砖茶、酥油和盐巴,让大家心服口服,直竖大拇指!经过长征,妇女独立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员。1936年,该师整编为妇女抗日先锋团。10月,未及休整的她们又随红四方面军总部踏上了艰辛的西征路。西路军失败后,我军再也没有组建过女性作战部队。张琴秋师长和她的部队以无可替代的唯一载入了我军战斗史册。( 00:08:02)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