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墨竹赋》阅读***及原文翻译
《墨竹赋》是北宋诗人苏辙的一篇赋。该赋通过客人与文与可对话的形式,表现了文与可画工的神似特点。
与可以墨为竹[1],视之良竹也。
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形于地,涵濡雨露[2],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3],散柯布叶,逮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涉寒暑之徂变[4],傲冰雪之凌厉;均一气于草木,嗟壤同而性异;信物生之自然,虽造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5],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6],振洒缯绡[7],须臾而成;郁乎萧骚[8],曲直横斜,稼纤庳[9]高,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10]。子岂诚有道者邪?&
与可听然[11]而笑曰:&夫予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⑾,饮食乎竹间,偃息[12]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猗猗其长[13],森乎满谷,叶如翠羽,筠[14]如苍玉。澹乎自持,凄兮欲滴,蝉鸣鸟噪,人响寂历[15]。忽依风而长啸,眇[16]掩冉以终日。笋含箨[17]而将坠,根得土而横逸。绝涧谷而蔓延,散子孙乎千忆。至若丛薄[18]之馀,斤斧所施,山石荦?[19],荆棘生之。蹇[20]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气虽伤而益壮,身已病而增奇。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冱[21]乎陂池⒃;悲众木之无赖,虽百围而莫支。犹复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追松柏以自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22],亦何以异于兹焉?&客曰:&盖予闻之: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与可曰:&唯唯!&
[1]与可: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以善画竹著称,是北宋著名画家。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和苏轼、苏辙是表兄弟。
[2]涵濡:指滋润,沉浸。
[3]解弛:这里指竹笋脱落,开始长成竹子。
[4]徂变:指往来变化。徂:即逝去。
[5]青松之煤:因为墨是由松烟制造的,所以如此说。
[6]睥睨墙堵:形容漫不经心看着作画的墙壁。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7]振洒缯绡:形容在绢帛上尽情挥洒作画的样子。缯绡:泛指绢帛之类。
[8]郁乎:指植物纷繁茂盛貌。萧骚:形容风吹竹叶发出的声音。
[9]庳:指低矮,与&高&相对。
[10]生意:指生命力。崇朝:指从天亮到早饭前的一段时间,喻指时间短。
[11]听然:指微笑的样子。
[12]偃息:表示睡觉休息。
[13]猗猗其长:秀丽茂盛的样子。
[14]筠:指竹子的青皮。
[15]寂历:形容凋零疏落,这里指孤寂、落寞。
[16]眇:同&渺&,远,高。掩冉:形容偃倒的样子。
[17]箨:指竹笋外层一片一片的皮,即笋壳。
[18]丛薄:指草木丛生。
[19]荦?:形容怪石嶙峋的样子。
[20]蹇:指艰难。&纷既&一句:形容竹之顽强,虽欲倒却顽强支撑着。
[21]凝冱:指冻结、凝结;陂池:指池塘。
[22]无朕:没有迹象或先兆,这里形容天地造物之自然。
文同擅长画墨竹,画出的竹子看起来和真的一样。 客人见到他画的竹子之后非常惊讶,说:&大自然赋予了竹子生命和形貌。竹子受到雨露滋润,存在于天地间。春天竹子开始萌芽生长,夏天竹笋就脱离竹壳,舒展为竹。等到叶子慢慢增多,到了冬天竹子就长成了。竹子性情刚直,长得姿态却娴雅妩媚。历经寒暑变化,笑傲面对冰雪严寒。草木所吸收的天地间浑然之气是一样的,嗟叹它们生长的土壤一样,但是性情却不一样。确实万物生长有其天然的本性,除了造物主谁能够驾驭的了?如今你却用松烟制成的墨,用兔毛制成的笔,漫不经心地看着作画的墙壁,然后在绢帛上尽情挥洒,不一会儿就画好了。竹子枝叶纷繁茂盛,极为传神,仿佛能听到风吹竹叶发出的声音。画出的竹子弯直横斜,粗细高低,形态各异。窃取了造物主的神妙构思,赋予画竹以蓬勃生机。你难道就是那得道的人吗?&
文同听过了之后微笑着说:&我所追求的就是道,把这种追求寄予在竹子中了。我开始在高山的南面隐居,在竹林附近修建房屋,视听淡漠,对外界无牵挂。早晨和傍晚都和竹子在一起。在竹林间吃饭,在竹阴下睡觉休息。看到竹子形态体貌的变化很多。每当风住、雨停的时候,山林间空旷幽静,太阳出来,竹林就显得特别秀丽茂盛,布满了整个山谷。竹叶像是翠鸟的羽毛,竹上的青皮像是青玉,非常淡薄,竹上的寒露好像都要滴下来了。只有蝉和鸟在林间鸣叫,人的声音寂寞而寥落。我顺着风长啸一声,终日看着那苍茫的远方。新的竹笋带着笋壳一起落下,根在土里生长,穿过涧谷蔓延开来,生出成千上万的子孙。到了被斧头砍过,比较稀薄的地方,怪石嶙峋,荆棘丛生,竹在那种地方艰难地抽出来却不能伸展开,虽欲倒却顽强支撑着,虽环境艰难元气受损却更加坚强,身体弯折形状却更加奇特。狂风怒号的天气,天寒地冻,叹息别的树木即使很粗大却没有自持。竹却依旧在严寒之后苍翠,没有那种可怜的姿态,使自己与松柏同列,这是效仿仁者的做法,这就是竹子为什么称之为竹了。我一开始见到竹子就很喜悦,现在这种喜悦的感觉已经融入自己身体里了。来了兴致之后,挥毫泼墨,那真切的竹子就在眼前了。虽然自然的竹子是天造地设的,可是这与墨竹又有什么分别呢?&客人听了之后说:&我从前听说,庖丁,是个杀牛的厨师,但是学养生的人从他那里学到了养生的道理;轮扁,是制造车轮的木匠,读书的人却从中学到了读书的道理。世上一切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一样而已,更何况您把这道理寄托在竹子中,我说您是得道的人,难道不对吗?&文同听过之后说:&大概是这样子的吧。&
苏辙这篇文章,通过客人与文与可对话的形式,作者先写客见墨竹惊讶的神情,突出墨竹之神似,通过客之口,得出文与可已经深谙&道&了。与可讲到自己为画竹整日与竹生活在一起,对竹的生长过程以及习性等都了然在胸。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了,后来又对竹&悦之&到了一个&悦之而不自知&的境界,这就是从忘我到忘物的一个境界,最后达到了物我两忘,进入了一种与物完全融合的创作境界。最后又借助客人之口,引用&庖丁解牛&与&轮扁斫轮&两个典故,把题旨升华到了&万物一理&的这个社会生活根本的原则上。[1]
文章在描写与可为了得到&竹道&终日与竹子相处在一起,对竹子的发芽生长以及面对不同环境的神态的描写,特别传神,把竹的那种秉直、刚强之性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文章句式上以散句为主,骈散结合的方法非常灵活。行文也很流畅,前后联系密切,结构合理紧凑。
试题及***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信物生之自然&&& 信:诚然,确实&&& B.庐乎修竹之林&&& 庐:搭建茅庐
C.绝涧谷而蔓延&&& 绝:横穿&&&&&&&&& D.蹇将抽而莫达&&& 达:达到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嗟壤同而性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与可以墨为竹&&&&&&&&&&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猗猗其长,森乎满谷&&&& 以吾一日长乎尔
D.而养生者取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墨竹赋》是以对话体结构全篇的一篇赋作。赋中借客之口赞美竹子,将竹子的禀赋与道德人格结合起来写,既表现了竹子的特性,又展示了个人的胸襟。
B.与可指出画竹必须心随竹转,情与竹游,发掘竹的深层次的美韵。这段文字既是展示竹的神韵的美,也是表现画家胸襟的美,同时又是表现艺术构思的过程,情、理、物象结合得天衣无缝。
C.爱竹的与可留心观察竹子的变化,熟悉竹子的各种姿态,将求道之心、好道之心全放置于竹子。
D.文末借助客人之口,用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这两个典故,把题旨升华到了&万物一理&这个社会生活根本原则上。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视 听 漠 然 无 概 乎 予 心 朝 与 竹 乎 为 游 莫与 竹 乎 为朋饮食 乎 竹 问 偃 息 乎 竹 阴 观 竹 之 变 也 多 矣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3分)
(2)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4分)
相关阅读:
------分隔线----------------------------
古诗文图片鉴赏【图片欣赏】墨竹及咏竹诗
【图片欣赏】墨竹
&竹& 郑板桥(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
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题画竹 郑板桥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道。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题画竹 郑板桥
四十年来来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画松亦是真松树,待我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有三株。
挥毫已写竹三竿,竹下还添几笔兰。总为本源同七穆,欲修旧谱与君看。
画竹插天盖地来,翻云覆雨笔头栽。我今不肯从人法,写出龙须凤尾排。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心虚节直耐清寒,阅尽炎凉始觉难。唯有此君医得俗,不分贫富一般看。
心秉虚兮节挺直,啸傲空山人弗识。任他雨露又风霜,四时不改青青色。
年年种竹广陵城,爱尔清光没变更。最是读书窗外纸,为争夜半起秋声。
轩前只要两竿竹,绝妙风声夹雨声。或怕搅人眠不着,不知枕上已诗成。
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
两枝高干无多叶。几许柔篁大有柯。若论经霜抵风雪,是谁挺立风婆娑。
一枝瘦竹何曾少?十亩竹篁未见多。勘破世间多寡数,水边沙石见恒河。
一枝高竹独当风,小竹依因笼盖中。画出人间真具庆,诸孙罗抱阿家翁。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题竹诗 郑燮
画竹诸家问老夫,近来泼墨怕模糊。一干疏枝兼淡墨,挺然断不要人扶。
君是兰花我竹仗,山中相对免相思。世人只作红尘梦,哪晓清风皓露时。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皱,玲珑碎寒玉。
竹是秋风应更多,打窗敲户影婆娑。老夫不肯删除去,留与三更警睡魔。
竹是新栽不旧栽,竹含苍翠石含苔。一窗风雨三更月,相伴幽人坐小斋。
敢云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努力作秋声,瑶窗弄风雨。
我亦有亭深林里,酒杯茶具与诗囊。秋来少睡吟情动,好听萧萧夜雨长。
谁家新笋破新泥,昨夜春风到竹西。借问竹西何限竹,万竿转眼上云梯。
参差错落无多竹,引得春风入座来。
春风春雨正及时,亭亭翠竹满阶墀。主人茶余巡廊走,喜见新篁发几枝。
新篁写得四三茎,浓淡相兼自有情。记否读书窗纸破,萧萧夜半起秋声
&&& 修修江上林,白日暗风雨。
下有万玉虬,三冬卧寒土。
&&&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邻家种修竹,时复过墙来。一片青葱色,居然为我栽。
新竹 (唐)杜甫
&&& 数径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近窗卧砌两三丛,估静添幽别有功。 影缕碎金初透日,声敲寒玉乍摇风。
天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 自是子猷偏爱竹,虚心高节雪霜中。
插棘掠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初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不是春风,不是秋风。新篁初放,在夏月中。能驱吾暑,能豁吾胸。君子之德,大王之风
疏疏密密复亭亭,小院幽篁一片青。最是晚风藤榻上,满身凉露一天星。
一枝卧竹一枝昂,石笋萧然与竹长。好似倪迂清?阁,阶前点缀不寻常。
老竹苍苍发嫩梢,当年神化走风骚。山头一夜春雷雨,又见龙孙长凤毛。
不过数片叶,满纸混是节。万物要见根,非徒观半截。风雨不能摇,雪霜颇能涉。纸外更相寻,干云上天阙。
从今不复画芳兰,但写萧萧竹韵寒。短节零枝千万个,凭君拣取钓鱼竿。
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迭迭?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种竹不须多,多则刮耳目。萧萧二三竿,自然清风足。
竹劲兰芳性自然,南山石块更遒坚。
竹里馆 (唐)王维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斫竹 (唐)杜甫
&&& 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声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湘竹词 (唐)李商隐
&&&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雨后观竹 (唐)薛涛
&&& 春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竹离亭 (唐)薛涛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诗竹) (三国)关羽
&&&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
莫嫌弧叶淡,终久未凋零。
栽竹 (唐)杜甫
&&& 本因遮日种,欲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鼓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墨竹图轴 (明)夏昶
闻群初夏尽交欢,写赠琅环着意看。 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
兰竹(明)文彭
西窗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 尘上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 唐?李中
&&&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从韦续处觅绵竹 唐?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 唐?杜甫
&&&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竹 唐?杜甫
&&&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 唐?白居易
&&&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咏竹著 明?陈良规
&&&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摘自《健康报》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陈 陶 .唐(847-859为仕)。嵩伯。 福建南平或江西波阳人。 题僧院紫竹
&&& 喜游蛟井寺。复见炎州竹。
杳霭万丈间。啸风清独速。
竹十一首之一
不厌东溪绿玉君。天坛双凤有时间。 一峰晓似朝仙处。青节森森倚绛云。
竹十一首之二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道乘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
竹十一首之三
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 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
竹十一首之四
青岚帚亚思祖。绿润偏多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十一首之五
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 山童泥气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
竹十一首之六
&&& 须题内史琅
坞。几醉山阳瑟瑟村。 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
竹十一首之七
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谁识雌雄九成律。子乔丹井在深涯。
竹十一首之八
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 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凰。
竹十一首之九
一节呼龙万里秋。数节垂海六鳌愁。 更须瀑布峰前种。云里栏干过子猷。
竹十一首之十
丘壑谁话碧鲜。静寻春谱认婵娟。 当小杀青瑶简。图写龟鱼反上天。
竹十一首之十一
玄圃千春闭玉丛。湛阳一祖碧云空。 不须骚屑愁江岛。今日南枝在国风。
王安石 .宋()。字介甫,半山, 江西临川人。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帖碎金。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要使竹林有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二
&& 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恋恋睇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三
&& 玉润明信好冠,错力剜出鲜纹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四
&& 冠工新意断檀栾,雾卷云蒸久未干。
遗种山林真自称,何须貂暖配金寒。
&& 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从水际门。
只我近知墙下路,能将屐齿记苔痕。
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一径森然四诗人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怜伦学凤凰。
次韵张子野竹寺
风泉隔撞哀玉,竹月缘阶贴碎金。
陶渊明 .东晋(365-427)。潜,元亮。 江西九江人。 桃花园诗
&&&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烘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悠不复返。
井灶有遗处。修竹带平津。
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 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
&&&&锦箨裁冠添散逸。玉芽修馔称清虚。
有时记得三天事。自相琅 节下书。
送钟元外赋竹
&&& 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
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 细韵风初发。
&&& 浓烟日正熏。
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
&&& 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 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 高低相倚赖,浑如长幼情。 孝子侍父立,顺孙随祖行。
&&&&吾闻唐之人,孝行常忻忻。
郓州张公艺,九世同一门。 大帝闻其名,衡茅降至尊。
次韵择之咏竹
&&& 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
暑风成惨淡,寒月助清冷。
&客去空尘塌,诗来拓采棂。 此君同一笑,午梦顿能醒。
丘子野表史郊园咏竹
&&& 移自溪商园。种此墙阴路。
墙阴少人行。来岁障幽户。
公济因君次韵 新笋因君寄,康庐入梦中。日日来
&&& 丹元余故宅,翠竹尚余风。
犹嫌有兼味,不似一源攻。
&&& 南山春笋多,万里行枯腊。
不落盘餐中,今知绿如篑。
次韵谢刘仲行惠笋二首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差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作者简介/墨竹图[北宋画家文同作品]
文同文同(公元年),字与可,自号石室先生,又号笑笑先生。梓潼人。操韵高洁,能诗文,擅书画,尤长于画竹。后人称他为“文湖州”。北宋皇佑年间进士,曾官司封员外郎、秘阁校理。又受命守湖州,元丰初年任太守,故人称“文湖州”。传为湖州竹派,影响深远。
文同是时期重要的文人画家。他经常借画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人品学养。运用墨色的深浅浓淡来描绘竹的各种状态,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开创了“湖州竹派”,在当时和后代均产生了很大影响。其表弟苏轼即曾从他学画竹。文同一生爱竹画竹成癖,《墨竹图》即其传世杰作。
作品评价/墨竹图[北宋画家文同作品]
墨竹图此图用水墨画倒垂竹枝,竹叶浓淡相间。史传文氏之竹“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于此可见。笔法谨严有致,又现潇洒之态。本幅无款,有“静闲口室”、“文同与可”二印。诗塘有明人王直及陈质题诗。
画墨竹始于文同。至于画竹,他曾对好友苏轼有过表露,说:“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之,故一发于墨竹”,可见画竹是他宣泄情感,遣发胸怀的手段。苏轼是中国文人画理论的奠基人,也擅画竹。由于文同、苏轼等的倡导,宋元间画墨竹之风大盛,名家辈出。如元代赵孟?、李衍、柯九思、吴镇、倪瓒,明初王绂、夏昶等等均以文同为宗师,后人则以“湖州竹派”称之。竹也就与文人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全图呈“S”形构图,吴镇在《墨竹谱》中将这种构图称之谓“俯而仰”。此图竹竿曲屈而劲挺,似竹生于悬崖而挣扎向上的动态。《》认为“竹本以直为上,修篁高劲,架雪凌霜,始有取也”,此种弯曲的竹子自然是不可取的。而据记载文同却偏爱画纡竹,或许正因为变形而又顽强向上的竹子,更能引起他的思想共鸣。此图竹竿用笔自然圆浑,墨色偏淡,节与节之间虽断离而有连属意。画小枝行笔疾速,柔和而婉顺,枝与枝间横斜曲直顾盼有情。此图之竹叶更是笔笔有生意,逆顺往来,挥洒自如,或聚或散,疏密有致。在墨色的处理上更富有创造性,以浓墨写竹叶的正面,以淡墨表现竹叶的背面,使全图更觉墨彩缤纷和有丰富的层次。综观全图,竿、节、枝、叶,笔笔相应,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文同非凡的笔墨功力和对竹的深刻的理解。
画竹必须先爱竹,爱竹必先由观竹而起,观竹则必须亲自养竹,文同即是这样的。据说他在洋州时曾在居处遍植竹林,经常以竹为伍,细心观察竹的不同形态,观察竹在晴晦雨雪等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做到“胸有成竹”。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也认为“有成竹于胸中,则笔墨与物俱化”,只有通过观竹、爱竹,对竹的充分理解,执笔时才能不期而然地将胸中之竹纳入毫端,这正是文同墨竹出神入化的原因。
墨竹的起源/墨竹图[北宋画家文同作品]
相传始于唐。一说,始于五代之妻李氏。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2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14:08
贡献光荣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