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应用服务器应用中服务器如何实现

Android 开发时,如何实现和服务器的数据同步 ?
这个问题,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客户端数据有变化了就上传,这个好说;第二个是服务器端有变化了,客户端要能知晓并从服务器端拉取到数据。这个有几种解决方法:方法1:定期从服务器上轮询和上传,缺点是不实时,不优美。方法2:服务器通过发送短信告诉客户端数据变化,客户端再去拉取。缺点是费钱,客户端在国外时貌似也不实时。方法3:服务器和客户端建立Socket并保持心跳,优点是实时,缺点是耗电。方法4:使用google的C2DM的Push服务,这是方法3的升级版,很不错,但缺点是每个手机上都需要一个google帐号,才能使用该服务。
与服务器数据同步,不建议轮询,做推送的话2.2版以上用Google的C2DM,。这样一台手机上的所有应用共享一个长连接到Google服务器,不用每个应用分别建立一个长连接到各自的服务器端,省电;各应用的服务器端均通过Google服务器发推送通知到手机,与Apple的通知推送类似。2.2之前的版本,可以考虑:- 开源的AndroidPN - IBM的MQTT:,简单例子见
使用http长连接是正道,可以避免N多由运营商导致的问题。
1、同步时间:首先要考虑需求,是不是一定要实时数据,如果数据不要求实时允许有延迟:客户端添加同步点,例如每次请求数据的时候都会附带请求是否有需要同步的数据,软件每次打开时同步一次,每次登陆时同步一次,再加上手动同步,基本满足需求。2、同步内容:如果客户端当前用户可以唯一标识(比如需要登录),应该把数据比对放到服务端,也就是客户端现在有哪些数据服务端应该是知道的,通过时间戳和同步表(记录哪个表增删改查了哪条数据)来双向同步。有一个原则,能在服务端做的事就不要放客户端。3、同步方式:我们用的是hessian(http、二进制),效率还行,也可以直接走json,需要实测网速以及同步数据块大小来决定采取哪种方式。
数据同步指的是数据一致性吗?协议设计数据上,需要在通讯时交换snapshot 或者 oplog;协议设计交互上,有轮询和通知两种。
参考Sync ML协议
搜索下xmpp,网上有很多开源的项目可以实现
jetty实现http长连接,我所知道的比较好的做法
两种方式:1.轮询,定一个时间循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接收到数据后刷新界面,这样服务器和客户端做的事情太多,压力太大,不建议2.注册静态广播,接受推送下来的消息,接收到推送后,获取数据刷新界面,建议使用这种实现方法
方法1: 定期从服务器上获取和上传,缺点是不实时,不优美。方法2:服务器发送消息告诉客户端数据变化,客户端从新获取数据。缺点是费钱,客户端在国外时也不实时。方法3:服务器和客户端建立Socket链接,优点是实时,缺点是耗电。每隔3分钟,客户端就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心跳包;服务器收到以后,记录当前的收到该客户端心跳包的时间。服务器有一个心跳检测线程,当一个客户端连接连续9分钟没有收到心跳包,则认为该连接已经断开了。方法4:使用google的C2DM的Push服务,这是方法3的升级版,缺点是每个手机上都需要一个google帐号,才能使用该服务。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怎么实现服务器给android客户端主动推送消息?
[问题点数:30分,结帖人Yao_Harold]
怎么实现服务器给android客户端主动推送消息?
[问题点数:30分,结帖人Yao_Harold]
不显示删除回复
显示所有回复
显示星级回复
显示得分回复
只显示楼主
匿名用户不能发表回复!|
每天回帖即可获得10分可用分!小技巧:
你还可以输入10000个字符
(Ctrl+Enter)
请遵守CSDN,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CSDN(www.csdn.net)”。如是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今天看啥 热点:
Java服务器热部署的实现原理,java部署
今天发现早年在大象笔记中写的一篇笔记,之前放在ijavaboy上的,现在它已经访问不了了。前几天又有同事在讨论这个问题。这里拿来分享一下。
在web应用开发或者游戏服务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使用热部署。热部署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节省应用开发和发布的时间。比如,我们在使用Tomcat或者Jboss等应用服务器开发应用时,我们经常会开启热部署功能。热部署,简单点来说,就是我们将打包好的应用直接替换掉原有的应用,不用关闭或者重启服务器,一切就是这么简单。那么,热部署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在本文中,我将写一个实例,这个实例就是一个容器应用,允许用户发布自己的应用,同时支持热部署。
在Java中,要实现热部署,首先,你得明白,Java中类的加载方式。每一个应用程序的类都会被ClassLoader加载,所以,要实现一个支持热部署的应用,我们可以对每一个用户自定义的应用程序使用一个单独的ClassLoader进行加载。然后,当某个用户自定义的应用程序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首先销毁原来的应用,然后使用一个新的ClassLoader来加载改变之后的应用。而所有其他的应用程序不会受到一点干扰。先看一下,该应用的设计图:
有了总体实现思路之后,我们可以想到如下几个需要完成的目标:
1、定义一个用户自定义应用程序的接口,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在容器应用中去加载用户自定义的应用程序。
2、我们还需要一个配置文件,让用户去配置他们的应用程序。
3、应用启动的时候,加载所有已有的用户自定义应用程序。
4、为了支持热部署,我们需要一个***器,来***应用发布目录中每个文件的变动。这样,当某个应用重新部署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通知,进而进行热部署处理。
实现部分: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接口,每一个用户自定义的程序中都必须包含唯一一个实现了该接口的类。代码如下:
public interface IApplication {
public void init();
public void execute();
public void destory();
在这个例子中,每一个用户自定义的应用程序,都必须首先打包成一个jar文件,然后发布到一个指定的目录,按照指定的格式,然后首次发布的时候,还需要将应用的配置添加到配置文件中。所以,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可以加载指定目录jar文件的类:
public ClassLoader createClassLoader(ClassLoader parentClassLoader, String... folders) {
List&URL& jarsToLoad = new ArrayList&URL&();
for (String folder : folders) {
List&String& jarPaths = scanJarFiles(folder);
for (String jar : jarPaths) {
File file = new File(jar);
jarsToLoad.add(file.toURI().toURL());
} catch (MalformedUR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URL[] urls = new URL[jarsToLoad.size()];
jarsToLoad.toArray(urls);
return new URLClassLoader(urls, parentClassLoader);
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从多个目录中扫描jar文件,然后返回一个新的URLClassLoader实例。至于scanJarFiles方法,你可以随后下载本文的源码。然后,我们需要定义一个配置文件,用户需要将他们自定义的应用程序信息配置在这里,这样,该容器应用随后就根据这个配置文件来加载所有的应用程序:
&name& TestApplication1&/name &
&file& com.ijavaboy.app.TestApplication1&/file &
&name& TestApplication2&/name &
&file& com.ijavaboy.app.TestApplication2&/file &
这个配置是XML格式的,每一个app标签就表示一个应用程序,每一个应用程序,需要配置名称和那个实现了IApplication接口的类的完整路径和名称。
有了这个配置文件,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解析,在这个例子中,我使用的是xstream,很简单,你可以下载源码,然后看看就知道了。这里略过。这里需要提一下:每个应用的名称(name),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该例子中,我们的发布目录是整个项目发布目录下的applications目录,这是所有用户自定义应用程序发布的目录。而用户发布一个应用程序,需要首先在该目录下新建一个和这里配置的name一样名称的文件夹,然后将打包好的应用发布到该文件夹中。(你必须这样做,否则在这个例子中,你会发布失败)。
好了,现在加载jar的方法和配置都有了,下面将是整个例子的核心部分,对,就是应用程序管理类,这个类就是要完成对每一个用户自定义应用程序的管理和维护。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加载一个应用程序:
public void createApplication(String basePath, AppConfig config){
String folderName = basePath + GlobalSetting. JAR_FOLDER + config.getName();
ClassLoader loader = this.jarLoader .createClassLoader(ApplicationManager. class.getClassLoader(), folderName);
Class&?& appClass = loader. loadClass(config.getFile());
IApplication app = (IApplication)appClass.newInstance();
app.init();
this.apps .put(config.getName(), app);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nstantia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可以看到,这个方法接收两个参数,一个是基本路径,一个是应用程序配置。基本路径其实就是项目发布目录的地址,而AppConfig其实就是配置文件中app标签的一个实体映射,这个方法从指定的配置目录中加载指定的类,然后调用该应用的init方法,完成用户自定义应用程序的初始化。最后将,该加载的应用放入内存中。
现在,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在整个应用程序启动的时候,我们需要加载所有的用户自定义应用程序,所以,我们在ApplicationManager中添加一个方法:
public void loadAllApplications(String basePath){
for(AppConfig config : this.configManager.getConfigs()){
this.createApplication(basePath, config);
这个方法,就是将用户配置的所有应用程序加载到该容器应用中来。好了,现在我们是不是需要写两个独立的应用程序试试效果了,要写这个应用程序,首先我们新建一个java应用程序,然后引用这个例子项目,或者将该例子项目打包成一个jar文件,然后引用到这个独立的应用中来,因为这个独立的应用程序中,必须要包含一个实现了IApplication接口的类。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包含的一个独立应用的样子:
public class TestApplication1 implements IApplication{
public void init() {
System. out.println(&TestApplication1--&init& );
public void execute() {
System. out.println(&TestApplication1--&do something& );
public void destory() {
System. out.println(&TestApplication1--&destoryed& );
是不是很简单?对,就是这么简单。你可以照这个样子,再写一个独立应用。接下来,你还需要在applications.xml中进行配置,很简单,就是在apps标签中增加如下代码:
&name& TestApplication1&/name &
&file& com.ijavaboy.app.TestApplication1&/file &
接下来,进入到本文的核心部分了,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全部集中在热部署上了,其实,也许现在你还觉得热部署很神秘,但是,我相信一分钟之后,你就不会这么想了。要实现热部署,我们之前说过,需要一个***器,来***发布目录applications,这样当某个应用程序的jar文件改变时,我们可以进行热部署处理。其实,要实现目录文件改变的***,有很多种方法,这个例子中我使用的是apache的一个开源虚拟文件系统----common-vfs。如果你对其感兴趣,你可以访问http://commons.apache.org/proper/commons-vfs/。这里,我们继承其FileListener接口,实现fileChanged&即可:
public void fileChanged (FileChangeEvent event)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ext = event.getFile().getName().getExtension();
if(!&jar& .equalsIgnoreCase(ext)){
String name = event.getFile().getName().getParent().getBaseName();
ApplicationManager. getInstance().reloadApplication(name);
当某个文件改变的时候,该方法会被回调。所以,我们在这个方法中调用了ApplicationManager的reloadApplication方法,重现加载该应用程序。
public void reloadApplication (String name){
IApplication oldApp = this.apps .remove(name);
if(oldApp == null){
oldApp.destory();
//call the destroy method in the user's application
AppConfig config = this.configManager .getConfig(name);
if(config == null){
createApplication(getBasePath(), config);
重现加载应用程序时,我们首先从内存中删除该应用程序,然后调用原来应用程序的destory方法,最后按照配置重新创建该应用程序实例。
到这里,你还觉得热部署很玄妙很高深吗?一切就是如此简单。好了,言归正传,为了让我们自定义的***接口可以有效工作起来,我们还需要指定它要***的目录:
public void initMonitorForChange(String basePath){
this.fileManager = VFS.getManager();
File file = new File(basePath + GlobalSetting.JAR_FOLDER);
FileObject monitoredDir = this.fileManager .resolveFile(file.getAbsolutePath());
FileListener fileMonitorListener = new JarFileChangeListener();
this.fileMonitor = new DefaultFileMonitor(fileMonitorListener);
this.fileMonitor .setRecursive(true);
this.fileMonitor .addFile(monitoredDir);
this.fileMonitor .start();
System. out.println(&Now to listen & + monitoredDir.getName().getPath());
} catch (FileSystem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这里,就是初始化***器的地方,我们使用VFS的DefaultFileMonitor完成***。而***的目录,就是应用发布目录applications。接下来,为了让整个应用程序可以持续的运行而不会结束,我们修改下启动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ApplicationManager manager = ApplicationManager.getInstance();
manager.init();
t.start();
while(true ){
Thread. sleep(3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好了,到这里,一切都要结束了。现在,你已经很明白热部署是怎么一回事了,对吗?不明白?OK,还有最后一招,去看看源码吧!
源码我已经放到了GitHub上面了,地址:/chenjie/ijavaboy/tree/master/AppLoader,欢迎下载使用,你拥有一切的权利对其进行修改。
最后,如果本文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准确,欢迎指正,谢谢!
相关搜索:
相关阅读:
相关频道:
Android教程最近更新基于Android的智能医疗信息服务系统服务器端设计与实现--《吉林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基于Android的智能医疗信息服务系统服务器端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带宽大幅度提高和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单一的移动或互联网服务应用已经不能满足用户互动交流、多媒体信息获取和商务交往等众多个性化需求。在Web2.0业务和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包括个人在内的业务开发者对开发融合业务、混搭应用的需求也愈发强烈。研发和建立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能力开放平台,适配并调用互联网、通信、IT等异构网络业务能力,为第三方业务开发者提供便捷的应用开发接口和开发部署环境,为融合业务创新创造条件,将极大促进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产业进步。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对一些科技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智能终端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生活在现代化的社会里,人们对智能终端的需求也逐渐的增多。从而能够实现学习、工作以及娱乐等一系列功能。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迅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从Nokia公司的Symbian操作系统到苹果公司的IOS操作系统,以及Google公司发布的Android操作系统,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已逐渐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2008年,Google公司发布了第一版本的Android操作系统,经过三年的发展,Android系统已经逐步占据了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的主导位置。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丰富的功能使得备受消费者关注,其开源性的设计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投入到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的开发中来,因此也产生了大量的Android应用,用户可以通过移动3G网络或者WIFI接入互联网下载海量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来丰富自己的手机。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有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开始使用智能手机,而用户对手机应用软件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已经不再满足于原有的几款手机应用软件。软件开发人员满足广大智能手机用户的需求以及巨大的手机软件市场销售空间,便开发出来一批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软件。这些软件下载***到用户的手机中,为用户在生活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比如说旅游软件,可以随时随地的为用户提供旅游出行的参考以及旅游攻略。而一些如微信手机终端的交友软件,不但方便了朋友之间的联系而且还便于我们结交一些新的朋友。在所有手机终端的应用软件中,当数智能医疗软件应用最广泛了。智能医疗软件之所以能被广大手机用户下载应用有以下几点:一是解决用户看病难的问题。现在在公立医院看病,队难排,号难挂的现象已经成为百姓的一块心病,而智能医疗软件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不需要患者去医院排队,挂号、买药、支付诊费、查看处方只需在手机上操作即可完成。二是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操作。智能医疗软件是依托Android系统开发的,用户可以发此款软件下载到手机客户端中,用户可以通过3G网络随时随地的应用此软件,不用担心没有电脑或者没有互联网的问题。
基于以上两点,并且调研了市面上现有的智能医疗软件的优缺点,为了满足用户对智能医疗软件不同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医疗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访问该系统进行病症查询、医院查询、挂号、网上付费、查看医生处方等功能。无需再去医院进行排队挂号、咨询,为用户节省时间的同时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本文从智能医疗的服务器端着手,充分研究了国内外已有的智能医疗方面的软件,分析各个软件的利弊,并且结合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医疗软件设计出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其次是调研现有的Android操作系统手机的现状,意在研发智能医疗软件的需求和处理方式。智能医疗系统由第三方通过业务能力开放平台开发,调用了视频监控、支付、短信、彩信、定位、IVR、TTS等电信业务能力,集成地图、搜索等互联网业务能力,整合医疗信息、保健信息、就诊信息,为用户提供智能、便捷的医疗服务。并且结合该软件中不同角色(患者角色、医生角色、医院管理员角色)对功能的需求,在服务端数据库的结构上和用户通过客户端访问的接口进行了设计和定义。基于Android的智能医疗系统的总体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他们是客户端层、应用服务器层和业务能力开放平台服务器层。客户端层的用户通过发送请求到应用服务器层,应用服务器向平台服务器调用业务能力,所被调用的业务能力再由应用服务器层返回给客户端层。有些相关业务能力的调用也可以直接由客户端层向业务平台服务器去调用,不必经过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层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业务方面的调用,比如医院信息、医生信息、患者信息、处方信息和病历信息等。业务开放平台主要是用户提供一些电信接口的调用。根据业务的不同,具体的调用和业务提供情况如图所示:其中SMS, MMS, LBS,手机支付,视频监控,IVR功能是智能医疗必须调用的业务能力。从而最终实现了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平台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与交流。使得基于Android的智能医疗信息服务系统能够完成基本的功能需求。
该文章设计并且实现了基于Android的智能医疗系统的服务器端的基本功能,首先是对市场上现有的智能医疗软件进行调研,分析总结他们在技术上和功能上的优缺点,并结合该项目需求设计出基于Android的智能医疗服务器端系统。其次是研究了目前被广泛使用的Apache应用服务器,采用PHP语言开发智能医疗系统的服务器端程序,将程序部署在Apache应用服务器上,为客户端提供相应的业务服务。最后是对系统的数据量和MySQL数据库的特性进行分析,利用MySQL运行速度快、存储空间小以及开源性的特性,降低了系统开发的经济成本。从而最终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信息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医生提供了就医看病方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TP316;TP311.52【目录】:
摘要4-7Abstract7-12第1章 绪论12-18 1.1 项目背景12-15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15-16 1.3 本文主要贡献16-17 1.4 本文组织结构17-18第2章 需求分析和相关技术18-24 2.1 功能需求分析18-21
2.1.1 用户注册和登陆模块18-19
2.1.2 查询诊疗信息模块19
2.1.3 预约挂号模块19-20
2.1.4 手机支付费用模块20-21 2.2 性能需求分析21
2.2.1 智能医疗管理系统的负载能力21 2.3 相关技术21-23
2.3.1 Apache服务器21-22
2.3.2 PHP语言22
2.3.3 MySQL数据库22-23
2.3.4 JSON数据格式23 2.4 本章小结23-24第3章 医疗信息服务系统服务器端概要设计24-32 3.1 系统结构综述24-25 3.2 功能概要设计25-30
3.2.1 用户登录/注册模块25
3.2.2 查询模块25-26
3.2.3 IVR挂号模块26-29
3.2.4 诊疗信息提醒模块29-30 3.3 数据库概要设计30-31 3.4 本章小结31-32第4章 医疗信息服务系统服务器端详细设计32-57 4.1 患者角色服务器端详细设计32-45
4.1.1 个人管理32-36
4.1.2 诊疗信息查询36-40
4.1.3 预约管理40-42
4.1.4 诊疗记录管理42-44
4.1.5 出行路线查询44-45 4.2 医生角色服务器端详细设计45-51
4.2.1 个人管理45-48
4.2.2 挂号管理48-49
4.2.3 诊疗记录/处方模块49-50
4.2.4 出诊时间定制模块50-51 4.3 服务器端数据库详细设计51-54
4.3.1 预约表52
4.3.2 医院科室表52
4.3.3 医生表52-53
4.3.4 医院表53
4.3.6 预约信息表53
4.3.7 患者表53-54
4.3.8 诊疗记录表54 4.4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讯方法设计54-56
4.4.1 客户端主动与服务器通讯方式的设计54-55
4.4.2 服务器端主动与客户端通信方式设计55-56 4.5 本章小结56-57第5章 医疗信息服务系统服务器端实现57-63 5.1 患者角色功能实现57-59
5.1.1 用户登录界面57
5.1.2 用户注册界面57-58
5.1.3 搜索医院模块58
5.1.4 IVR挂号功能实现58
5.1.5 视频监控功能实现58-59 5.2 医生角色功能实现59-62
5.2.1 注册个人账号59-60
5.2.2 登录个人账号60-61
5.2.3 查看挂号信息61
5.2.4 发布个人出诊时间61-62 5.3 本章小结62-63第6章 总结与展望63-64 6.1 总结63 6.2 展望63-64参考文献64-66致谢6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连霞;;[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33期
陈昱;江兰帆;;[J];福建电脑;2008年11期
李惠;丁革建;;[J];电脑与电信;2009年03期
张波;陈定方;祖巧红;;[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黄贤英;[J];计算机工程;2001年11期
甄玉钢;刘璐莹;康建初;;[J];计算机工程;2006年02期
余长慧,潘和平;[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年09期
任中方,张华,闫明松,陈世福;[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10期
曹敬,高?;[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年11期
俞黎敏;;[J];程序员;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实;;[J];办公自动化;2007年16期
郑岩;;[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梁智;沈倩;;[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年09期
黄展英;王东;;[J];财会通讯;2011年31期
徐丽钟;;[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年01期
刘新娥;;[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0年09期
王道乾;文俊浩;;[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02期
段昌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07期
李浩;张光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26期
卢俊玮;常琳;陈昀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同庆;;[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赵强;刘畅;;[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吴国圣;王筱婷;于洋;张蔚;李曼?;;[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poster】[C];2011年
彭颖;沈怀荣;;[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杨辰;刘展;李曼;王志敏;;[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杨磊;王贵成;汪勇;张占胜;;[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力;[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高世文;[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孙大宇;[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3年
叶鑫;[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安杨;[D];武汉大学;2005年
宋绍成;[D];吉林大学;2006年
洪荣晶;[D];东南大学;2006年
王中;[D];天津大学;2005年
夏国恩;[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骞宪忠;[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D];郑州大学;2010年
刘东;[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高上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冯俊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南志海;[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李晓飞;[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陈先奔;[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朱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石海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田隆;[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哲,史诗;[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透明;;[J];程序员;2002年10期
胡长城;;[J];程序员;2002年10期
戎玫;张广泉;刘艳;;[J];计算机科学;2005年06期
李学俊;李龙澍;程慧霞;徐怡;;[J];计算机科学;2007年07期
唐胜群,马捷,刘伟,夏伦先,蒋浩澜;[J];计算机工程;2002年03期
何成万,余秋惠;[J];计算机工程;2002年06期
王银江,凌力;[J];计算机工程;2004年12期
邓水光,俞镇,吴朝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年06期
邢昊,张凌,张平,顾劲松;[J];计算机应用;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伟敏;;[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08期
曾启明;廖江海;纪震;;[J];电子产品世界;2011年04期
赵建勋;;[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0期
李杨;冯刚;李亮;罗拥华;;[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年04期
李林涛;朱珊虹;;[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赵亮;张维;;[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9期
丛秋波;;[J];电子设计技术;2010年07期
苏亚光;吴亚峰;于复兴;;[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年05期
靳建林;刘晓燕;;[J];软件导刊;2011年06期
王丰;付明栋;冯海亮;施玉海;;[J];广播电视信息;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洁;张琳;;[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符易阳;周丹平;;[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高峰;毕经平;郭景峰;刘建航;;[A];第十四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CFTC'2011)论文集[C];2011年
丁晓安;徐伯夏;;[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赵凡;孙明;;[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张立;韩银和;袁小龙;;[A];第十四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CFTC'2011)论文集[C];2011年
徐国华;徐慧;;[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1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3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1年
李胜;高德海;夏梅;费立明;赵立民;李焱;;[A];决策与管理研究()----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唐小梅;韩平;;[A];OA’99办公自动化全国学术研讨暨展示会论文集[C];1999年
陈棋福;李丽;李纲;李娟;王宝善;焦国华;;[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 袁楚;[N];电脑报;2010年
钟顺钦;[N];通信信息报;2010年
本报记者 胡强;[N];通信产业报;2010年
;[N];通信产业报;2010年
程久龙;[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Google中国工程研究总经理
杨文洛;[N];通信产业报;2011年
李映;[N];中国电子报;2011年
勒夫;[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董军;[N];中国经营报;2011年
李涛;[N];人民邮电;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芳;[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刘雪梅;[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张怀清;[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陈庆涛;[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陈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齐芳;[D];中南大学;2007年
詹骞;[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夏楠;[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李学东;[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张谷丰;[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奚宁;[D];吉林大学;2013年
熊志君;[D];南昌大学;2010年
陈文;[D];暨南大学;2012年
燕玲玲;[D];山西大学;2013年
董一锋;[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朱晓凤;[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刘寒梅;[D];暨南大学;2012年
张丹蕊;[D];吉林大学;2012年
梁项禹;[D];吉林大学;2013年
刘旭明;[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400-819-82499
服务***: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