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百分,流行于于红梅陕北抒怀

升级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和海外华人社区的纸牌游戏,一般是四人参加,非常考验玩家的团队合作观念, 如果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将让你更好的获得好的成绩。其目的是赢取分数、升级以获得胜利。升级游戏可以使用一副牌、两副甚至三到四副扑克牌。在不同的情况下,它有不同的名称:一副牌时也叫打百分、打40,两副牌时也叫八十分、拖拉机、打80、双抠、双升、升级。
升级采用含大小王的整副扑克牌进行游戏,可以使用1-4副牌不等,其中以2副牌的打法最为流行。下面介绍两副牌的打法,其它打法与其有差异的地...
升级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和海外华人社区的纸牌游戏,一般是四人参加,非常考验玩家的团队合作观念, 如果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将让你更好的获得好的成绩。其目的是赢取分数、升级以获得胜利。升级游戏可以使用一副牌、两副甚至三到四副扑克牌。在不同的情况下,它有不同的名称:一副牌时也叫打百分、打40,两副牌时也叫八十分、拖拉机、打80、双抠、双升、升级。
升级采用含大小王的整副扑克牌进行游戏,可以使用1-4副牌不等,其中以2副牌的打法最为流行。下面介绍两副牌的打法,其它打法与其有差异的地方在下面列出。
游戏者四人,相对的两人为一方。游戏的目的就是做庄,然后“升级”,一般以先升到A的一方为赢家。
升级中的“主牌”包括常主、当局级数和当局主花色,这些牌大于其它牌。常主包括大小王,有时包括2,两副牌打法中一般不包括[1]。当局级数是在升级过程中逐渐升上来的,它在上一局末尾时确定。当局主花色是在一局开始时确定的,也可以没有主花色,叫做“无主”。
升级中的“分牌”包括5、10和K,其中5代表5分,10和K代表10分,每副牌100分,两副牌就是200分。双方都尽量获取分数,因为一局的胜负是由分数决定的。闲家得到一定的分数就可以上台,而庄家尽量不让闲家得分。这个分数线通常是80分[2]。
在2不是常主的情况下,级数从2开始升(是常主时从3开始),根据每局最后得分情况确定本局升级情况。通常情况下,是以80分为基础上台分数,每40分为一级[3]。
0分:庄家升三级
5-35分:庄家升两级
40-75分:庄家升一级
80-115分:闲家上台
120-155分:闲家上台升一级
160-195分:闲家上台升两级
200-235分:闲家上台升三级
(以后每40分,闲家再升一级) 两副牌最大的得分值为120+(2^24)*80= (闲家上台升级)
每一局之前要确定该局的主花色。模式是亮出手里有的该局级数牌,如该局打9,牌手甲亮了黑桃9,而没有人再反应,那么这一局的主花色就是黑桃。在亮主之后,可以进行反主,即某方再亮出更强的牌型以改变该局的主花色。反主的模式有(假设牌手甲亮了黑桃9):
一般反主:亮出两张相同的级数牌。牌手乙可以亮两张红桃9,把主花色改为红桃;
自保:亮过一张牌的牌手再亮出一张同样的牌。牌手甲再亮出一张黑桃9,又改回黑桃;[4]
反无主:亮出两张相同的王牌。牌手丙亮出2张大王,确定无主。
用两张王牌反无主之后,就不可以再反主了。
一般反主不改变庄家,庄家在上一局末尾根据分数确定。但是第一局例外,第一局要通过抢庄的方式确定庄家。抢庄就是抢亮2(或3),谁最后确定下主花色谁就是第一局的庄家。
每人抓25张牌,留8张底牌供庄家换牌用。[5]庄家可以通过换牌加强自己的牌力。第一张牌也是庄家先出。
游戏中按轮出牌,从第一个人开始,四人以逆时针顺序依次出牌。牌型最强的一位赢下这一轮,下一轮由他出先出牌。赢方还可以获取这一轮中出现的分牌(闲家叫“得分”,庄家叫“跑分”)。
每一轮出牌中,由第一个出牌者确定该轮出牌的牌型。其他三家出的牌都要和第一家出牌的牌型一致,如第一家出草花,另外三家就要跟出草花。如果无法做到,则可另出一张副牌,叫做“随”,或者出主牌压过,叫做“毙”(主牌无法毙主牌)。在“毙”之后,可以再用更大的主牌“盖毙”。
也可以出多张牌。常见的多张牌型有对子、甩牌和拖拉机。甩牌,即多个单张同时出,出这种牌时要保证其他人没有更大的。
暂无下载资源。您可以关注游戏预订下载,当有资源时我们第一时间邮件通知您。
暂无下载资源。资源陆续添加中,敬请期待!
少于10人评分
共0个人评分
游戏类型:其它
制& 作 商:
语言类型:未知
发& 行 商:未知
发行时间:
游戏属性:《可爱的家乡》:陕北人的娱乐世界
《可爱的家乡》:陕北人的娱乐世界
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向来是人们与生俱有的生活内容。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人,其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与其它地方相比,具有很多地方特点,特别是其色彩斑斓、趣味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娱乐文化,深刻反映了陕北人物质和精神文化世界的追求,每每念忆起来,都给我们十分亲切和温暖的感觉。
打扑克、掀棋、扣明宝
打扑克。陕北人打扑克过去叫打百分。即一副扑克牌,两对家,每人12张,底牌6张。双方从80分起叫,有的叫80,有的叫85、90,极个别的还有叫100分的。输赢的标准是加底牌的庄家所叫的分值与对方所得的分加起来不能超过100分,100分以内为嬴,超过100分为输。这种娱乐方式大多在年轻人以及上学的学生娃娃中进行。一副牌虽然只有54张,但其变化和玄机很大,叫起来加底牌的人能不能打赢,概率各占50%。遇到年关,有时人们在生产队的饲养室打百分还带点小钱,大多是块二、八毛钱的输赢,但能调动人们玩牌的积极性。这种娱乐方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公开场合多见,有时生产队甚至公社的领导也玩此扑克。与打扑克相联系的一种纸牌玩法叫“梦糊
”,一般中老年人玩得多。我现在都没搞清其玩的游戏规则,但农村上了年经的人,无论是老头,还是老太太,玩此乐而不疲,相当于现在中老年人打麻将。记得小时候,我外婆爱打梦糊纸牌,有时约几人到外婆家玩,有时外婆也到别人家去耍。外婆有时玩得上心很晚才回来,我二姨老大不高兴,不停地埋怨。但老太太还有什么娱乐节目呢?也许就是在这梦糊中,才能得到心灵的安宁和身心的解困。
掀棋棋。这是过去至今陕北农村及为盛行的一种游戏娱乐方式。24张棋之所以老乡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就是因为掀棋极富诱惑力。别看每人手上8张牌,但其玄机变化很大,士象马炮卒变化无穷,稍不留心本来能嬴的棋有时嬴不了,其隐蔽性、欺骗性、诡密性极大,必须周密细致思考与应对。另一个原因是掀棋输赢不大,参加者甚多。过去,老乡们为了娱乐,以每把2分、5分钱,最多不会超过5毛1块。所以,男人玩、女人也玩 ,老的玩、少的也玩。赢也赢不了几个钱,输也输不了几个钱。但带点彩钱,能调动了人们玩的积极性。掀棋与下象棋同样是棋,但由于游戏规则不同,在玩法上有本质的区别,掀棋体现大小观念、正副思想、红黑炮协同、窝三***抢先为大等。这些游戏规则或多或少对人有一定的影响。老百姓常说:“你连大小分不清,看傻成什么样。”
扣明宝。“扣明宝”这种娱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老年男人之间流行。其原理和游戏规则并不复杂,在一个一把手可以抓住的方木格内,中间放棋五星,在四个角中,以猜中红心位置为赢。这种娱乐方式具有赌博性质,因为玩此是带钱的,而且因为下注可大可小,但时间极为短促,一会的功夫输赢很大。所以政府是禁止玩的。与扣明宝相联系的还有一种娱乐方式叫“点色”
,就是在一个碗里摔“骰子”,以猜大小来定输赢。这种娱乐方式没有扣明宝下得赌注大,但输赢也就在眨眼之间,对想赢点小钱的人来说极具吸引力。我父亲生前特别爱玩这个,过去没钱,他只能站在外围看热闹。自从我工作后,特别是时不时往家里寄点钱,人家就怂恿他“儿子在外面做官,还舍不得耍两下?”
父亲看着人家耍本身心里痒痒,经别人这么一撺辍,就自觉不自觉3块、5块也跟着人家混淌起来,殊不知人家玩的都是老手,他看起来能赢,其实赢不了,不到一个钟头输了三五十元,惹得我母亲大发脾气
,不停地埋怨“不夺底子,人家叫你上档,你就上档了,娃娃寄几个钱回来是过年用的,你这么个耍法,几百块钱不输完了?”
父亲本来输了钱不高兴,回家来母亲这么奚落,更加生气。听我大妹讲,有一年母亲把我父亲说火了,父亲赌气说,“你再嘟囔,我就把钱放灶火烧了”。闹得母亲哭鼻流水。那时没***,也没法给我“告状”。
打百分、梦糊、掀棋、扣明宝、点色是农业社时期,乡亲们日常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娱乐方式,大多数在冬暮寒天和过年时玩。有时下雨天受苦人出不了门,闲着没事凑几个人就娱乐开了。这时,如果参加娱乐的人多了,特别是下雨天大家不想回去,就在所玩耍的地方让主家做饭打平伙。这大概是乡亲们平时土圪瘩林里生活,最能休憩、舒心的一个时辰了。
闹秧歌、赶庙会、唱大戏
闹秧歌。闹秧歌是陕北人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内容。春节、婚嫁如果少了秧歌,那就极大地消弱了欢乐喜庆的氛围。陕北人什么时候开始闹秧歌,为什么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兴起唱南方人插秧的歌,人民群众也没兴趣过份追究这些。但他们只知道闹秧歌、闹公场,闹完公场沿门子,沿完门子转九曲,转完九曲还可能有秧歌汇演。陕北大地尽管平时生活苦焦,但这并不妨碍老百姓追求各种欢乐娱悦的热情,其中闹秧歌是最喜庆、最吉祥,乡亲们最喜爱的活动。在我们上小学、初中时,绥、米、子地区的闹秧歌大多在两个时期:一个是公社开三干会、欢送新兵等重大喜庆活动要闹秧歌。公社提前给各村队部署任务,尔后以汇演的形式在公社所在地进行秧歌汇报表演。那时,每年冬天征兵工作结束,欢送新兵入伍时公社要举行秧歌汇演,新兵穿上绿军装,戴上大红花,新兵家长也坐在主席台前排,欢送仪式十分隆重,喜庆气氛十分浓烈。再一个是过年期间的闹秧歌。这主要是各生产大队自行组织。一般正月初三、四起秧歌,一直要红火热闹到正月十五。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给秧歌队吹鼓手背小鼓,主要想挣几根香烟,尽管敲鼓震得屁股疼,但我们还是乐此不疲。当时最喜欢的是秧歌队“沿门子”,因为沿门子每家每户都要准备凉菜、黄酒,有的还准备一瓶烧酒。一般秧歌队马上进庄户人家院子时,我们这帮碎娃子就簇拥着进了主家的窑洞,也不知说过年好没有,胆大的娃娃就拿起筷子吃人家在炕桌上准备好的凉菜。看主人没怎么拒绝和不高兴,大家一哄而上,一盘子凉伴洋芋粉条菜就吃光了。一般主人妇女说,“好了,怎吃也吃了,赶快走,秧歌队进院了。”等我们走后,主人家又另外从盆子里盛出菜,正式迎接秧歌队。如此类推,我们随秧歌队跑不了几家,肚子也吃饱了,然后跟在秧歌队疯玩。秧歌队还有一个重要活动就是转九曲,陕北民间叫“转灯”。一般在正月十五,周围十里八外的老乡亲戚都来此转灯。“转灯”是人民群众喜庆乞福、企盼劫灾的活动,如果少了秧歌那就逊色了。正月十五的夜晚,尽管天气还十分寒冷,但“转灯”场已成了欢乐的海洋。在灯场的大彩门上,本村地主家的秧歌队就在此迎客了,这里迎客既有乡镇领导,主要是邻村来庆贺的秧歌队。在大彩门上,主家秧歌队的伞头先唱起了欢迎词,被迎的秧歌队伞头唱感谢词。为了热闹彩门上双方伞头相互提问对唱,一问一答,此起彼伏,把观众们听得目瞪口呆,不少老年人说,“啊呀,这秧歌可唱好了!”秧歌队进了彩门后,随欢乐的人群一起转灯,等到了灯场中心的大桅杆跟前,又要停下来,再次驻足唱秧歌,这时的歌词主要是歌颂天神地神,乞盼给乡人带来吉祥等内容。
赶庙会。办庙会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了。听老辈人讲,解放前陕北地区人民群众也是热衷和参加各种庙会的。子洲县苗家坪南丰寨香火茂盛、规模盛大、热闹非凡,每年正月十五、三月初五,当地人是必须去南丰寨求神拜佛的。新社会以来,把过去的庙会当作“封、资、修”的东西取缔,特别是经过“文革”彻底捣毁了陕北大地许多有名的道观、寺院和重要的宗教胜地,就连佳县的白云山、子洲县的南丰寨也不能幸免。我们村前刘家坪,也就是党家沟沟口的“老爷庙”,从我记事起就是一个破庙,也没听说在那个地方唱戏。小时候,随母亲去小苗沟外婆家必须经过此庙。记得有几次我们经过此地时,母亲突然撇下我过了河,迈上小坡走进了庙里就跪下磕头,也就几分钟时间又出来了。当时了我也没明白啥意思,现在想起来,一生信佛、一生生活艰苦的母亲,在她的灵魂世界,也只有“神神老家”才能保佑一家老小平安,困难生活有所好转。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宗教自由、信仰自由政策的实施,陕北大地的各种庙会又红火起来。老的道教胜地,或政府投资,或当地人捐赠,已大规模改建维修,不仅恢复了往日的规模,有的还新建了许多配套的附属设施,如山门、园林、娱乐休憩场所等,使白云山、南丰寨这些古老的宗教胜地大放异彩,香客云集,兴盛满门。后来,随着各地经济持续发展以及乡民们对宗教、信仰的改变,在一些边远的地方也建起了新的道观和佛塔,如子洲县的四大名山,新修建的宗教佛塔巍峨庄严,拔地而起,直插云天,特别是西峰寺佛&&&&&&&&
塔其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投资巨大,香火旺盛是近年来少有的,极大地满足了当地城老百姓求神拜佛、乞福求愿的心理,也对当地自然旅游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庙会文化虽然天南地北都有其境,中国大地许多著名的佛教、道教胜地非我们陕北地域所能比拟的。但陕北地域的宗教文化也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群众信教人数之多、热情之高,经济社会效益俱显,也是其它地方所不能比的。陕北的老百姓就是相信陕北当地的神神,他们笃信只要虔诚就能得到神仙的保佑,就能得到自己的幸福。
唱大戏。陕北地方唱大戏也是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过去,受“文革”影响,陕北大地唱戏也就是八部革命样板戏,特别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人民群众耳熟能详,张口就来,登台就演。但最正规的还是请县文工团的人来演戏。印象中,子洲县文工团在周家圪崂学校的上圪渠里搭了一个戏台,主要巡演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因我们家就在公社学校旁边,剧团的人在公社吃饭,但演员分散在公社附近的人家居住。记得当时演“鸠山”的那个演员就住在我奶奶家的边窑里,我们看见他下午在窑里化妆,满脸涂成白色,眉毛、嘴唇画成黑色,引得我们许多小孩在此围观看热闹。
那时乡村唱大戏的声势十分浩大,大约一个月前就通知公社和乡镇了,要提前整修戏台,提前邀请客人,提前安排剧团人的衣食住行。我们庄前里后都奔走相告,有的人家专门通知外地的亲戚来看戏,重要的亲戚,如母亲的娘家人,还要专门派人上门去请。那时,乡下唱一次戏不容易,尽管只有一两个晚上,但要提前准备好长时间。唱戏当天十里八乡的人都赶来了,整个公社学校的院子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既有看戏的,也有摆摊的,人声佛鼎、热闹非凡,乡村的热闹这也就算最高规格了。
陕北人真正唱大戏是开始于改革开放后。有意思的是,陕西之北的陕北人不唱陕西的秦腔,而习惯唱山西的晋剧,也就是当地人说的山西梆子。我们小时候也听过山西梆子,但印象不深,因过去山西梆子唱的是旧戏,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山西梆子唱得不多。自从改革开放后,新戏没了,群众还是喜欢古装戏,于是山西梆子《打金枝》《三关点帅》《薛仁贵征东》等又在陕北唱开了。一时间广播里唱的、电影里演的、戏台上唱的、戏迷们哼的都是山西梆子。遗憾的是我们出门较早,没有后来对山西梆子古装戏真情实感的体会和欣赏。
社会发展进步了,现在陕北地区唱戏再也不像过去那么金贵了,乡村随时随地可以请县上的剧团或山西柳林的戏班子来唱戏。在乡下,村村镇镇都建有小型的寺庙,每年也在特定的时间必须请戏班子唱戏,不管人多人少,既是给人唱的,也是给神神唱的,如果一个寺庙长年没人唱戏,那里的神仙受冷落,神仙有可能生气,那是乡亲们绝不愿看到的。所以,尽管每年唱戏村民们必须凑份子,但大多数人还是愿意的。有的人家生意好,或今年有什么顺心事,或已办成什么大事,都主动出很多钱,以此感谢神仙的庇护,感谢乡亲们的帮助。
闹秧歌、赶庙会、唱大戏是一个综合的文化现象,其在陕北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民群众之喜欢、之重视、之热情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值得传承的。
看电影、听说书、演道情
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文化记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陕北农村看电影、听说书、演道情也是极为重要的文化生活,许多有趣的故事蕴藏很深的文化内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看电影。电影什么时间流传到陕北不得而知,但在我们印象中,70年代子洲县各公社、乡镇已经开始放电影了。那时唱戏、闹秧歌毕竟较少,看电影就成了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七十年代初,子洲县建起了巨大的影剧院,那里除了县文工团唱戏外,就是演电影。我们住在乡下,不仅离县城远,而且影剧院放电影又卖票,所以我们乡下的孩子基本看不到。可自从公社配发了小电影机后,我们这些乡镇所在地的人,就比后深沟里住的人能先看到新电影。记得那时公社放电影的叫苗新正和拓什么,俩人估计刚从县上培训回来,一边捣鼓一边放。刚开始那半年,一场电影断断续续停好几次,不是胶卷烧了卷了,就是发电机坏了。老乡们已经习惯了,或者说是原谅了,毕竟以前没看过电影,有总比没有强。电影场黑压压一片,无论好坏电影,无论放映是否顺利,方圆周围四五里、七八里的人也都赶来看,大家兴趣十分高涨。
七十年代,陕北地区文化生活少得可怜,不要说农村,就是县城来了一部新电影,那实在的很大的喜讯。一般来了新电影,提前十天半月就宣传开了,县影剧院贴了很大的海报,干部、职工、学生和市民都在围观。县影剧院放映时,十几天之前团体票就卖完了,等我们乡下看时那又是十来天的以后的事。当时影响最大的是朝鲜片《卖花姑娘》,听说看电影的人在影剧院哭成一片,人们扑素的感情都被卖花姑娘的悲惨命运打动了。当时,不仅老电影老百姓十分热爱,如《英雄儿女》《上甘岭》《南征北战》,反复放,反复有人看。特别是新上影的彩色故事片,如《闪闪的红星》《激战无名川》《渡江侦察记》首映时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至于八部革命样板戏彩色电影,乡亲们都耳熟能详,有的甚至可以背下全剧的台词。电影当时对人们的业余生活影响是深刻的,也是广大市民和农村社员们春夏秋冬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同时对教育宣传群众、传播新思想、形成新风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那时农村广大地区每次放电影前,利用乡亲们集中的时候,公社都要根据形势需要还放幻灯宣传片,有时公社大队领导还在电影前讲话,对老百姓宣讲形势和政策。由此可以看出,放电影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宣传阵地。
听说书。陕北说书源远流长。过去陕北不仅土地贫瘠、生活艰难,就是业余文化生活少的可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陕北当地盲人为了生活学起了弹唱技艺。所谓的说书,就是一个琵琶、一副竹板,说一本书。这本书是盲艺人通过听古朝,通过私塾先生讲解,通过在戏场听戏慢慢在生活中集累起来的。陕北说书在农村广大地区有极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因为其组织简单、花费较少,最重要的是说书人能根据主人家提出的要求,大多说吉祥词、喜庆词、讨好词。同时,说书人的戏文极符合老百姓的思想和心理,或教化、或警示,都是对普通老百姓积德行善、尊老爱幼、崇贤敬德等说教。在旧社会,还有宣传封建迷信、丑陋习俗、打情骂俏的内容,但不管怎样老百姓极为喜欢。有时生产队组织,有时老乡家孩子过生日,或结婚媳妇,后来包括孩子考上大学等,就专门请说书的人在家里道喜祝贺。
陕北农村广大地区,人民群众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低,以前文盲、半文盲占了一大半。可为什么农村广大地区,农民知书达理,尊老爱幼,孝悌有加呢,教化之也。农民不识字,并不是不懂道理、不识礼数,这道理和礼数从哪里来,既要从老辈人言传身教中来,也要从说书、唱戏、演道情等社会文娱生活的说教中来。为啥农民们喜欢听《三滴血》《锄美案》《打金枝》等说书和戏文,就是因为农民喜欢、能接受、能受教益。
改革开放后,盲艺人说书少了,大多成了娱乐性说书,成立一个班子,配备一套乐器,打出一个横幅,或集镇、或庙会、或节庆、或公司开业、工程竣工,情况不一、目的不同邀请说书班子来说唱一番,也满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陕北人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多元需求。
演道情。也叫唱道情。据说是由古代道士念经、演唱、诵咏道教中的情理而得来的。陕北道情虽说没有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说书那么市场大、气场大,但在农村广大地区农闲、春节等集庆活动中,也是有一定的市场的。道情和说书都是说唱艺术,都是宣传、教育人,都是说的老百姓身边的、精神世界的、能引起共鸣的故事。如果说道情还有什么更鲜明的特点,就是道情戏更主要的是感情戏,是道德戏,是悲剧戏。陕北道情最著名、最打动人的曲牌“十万金”,这种典型的哭唱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极大地打动老百姓的思想灵魂世界。为什么要道情,因为心理有话要说、有情要道、有苦要诉,这也是陕北人在极度的艰苦恶劣自然环境,人们为生存、为发展所进行的拚搏,所表达的撕心裂肺情感。也许只有通过这样的道情和哭诉,才能渲泄心中的凄苦、悲哀的怨愤,也才能使人们放下包袱、平复心态、擦干泪水,继续站起来顽强地生活。
陕北道情戏清涧、绥德、子洲、米脂和延川、延长、延安等地比较流行,群众的基础比较深厚,特别是清涧、延川是陕北道情的发源地,有许多戏班子长年行走在各县乡镇农村,对中老年人有极强的吸引力,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走亲戚、寻门户、逛集市
走亲戚。印象中陕北人走亲戚较少,大多是婆姨女子回娘家,小孩到外婆、舅舅、姑姑、姨姨家去的多。如果是成年人走亲戚,一是行门户,二是办事情,三是看丈人。从娱乐这个角度分析,主要指在亲戚家行门户、给亲戚家帮助修窑洞、正月里去丈人家拜年。这期间的文化活动内容比较广泛,也是人们十分高兴和愉悦的时刻。打扑克、掀棋、点色、扣明宝。这时婆姨女子不在身边没人管,出门时身上多少带点钱,在亲戚家、丈人家好吃好喝后,就与当地村里爱红火热闹的人耍开了。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娱乐外乡人输得多。一来这么些红火平时不怎么耍,没什么经验;二来人家都是本乡田地人,有时人家一个眼色或一个什么东西,几个人合起来就把这个外乡人赢了。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外乡人因走亲戚输一点小钱心理也高兴,主要是逗乐子。走亲戚第二大娱乐活动就是看秧歌、转灯和看大戏,这种情况婆姨女子和娃娃们去得比较多,主要是到娘家去,或自己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兄弟姐妹家去,一两天两三天看完红火热闹就回来了。
走亲戚是十分幸福的事。我小时候的走亲戚主要是到外婆家。七八岁以前随母亲一起去,再稍大一点就自己去了。每次去了以后,外婆笑咪咪把我拉到跟前在脸蛋上亲一下,不停摸着我的头问长问短。这在我少年印象中是亲人们、至亲中最大的爱了。那时,外婆家的日月要比我们家好一些,又加上大外孙来了,那一定是吃白面或烙饼子,或吃猪肉捞饭。那时因为要上学,去外婆家来去只有一天半载,有时甚至上午去下午就回来。在外婆家不仅好吃好喝,临回家时外婆又给我们烙几张白面饼子带上,同时迈着小脚站在村口的高场上一直照着我离去的背影,等到什么也看不到时,才恋恋不舍回去。行文至此,我不仅心头一热,小时候外婆对我那么多的疼爱,但她老人家去世时,我因故没回去送葬,成为我心中永远的懊悔和疼痛。
亲戚和亲戚不一样。陕北当地有句口头语:“亲不过姑舅,香不过猪肉。”这是指姑舅关系好的;如果是关系一般或不好又换成另一种说法:“姑舅来了,猪肉抬了(藏了)”后一句是姑舅间开玩笑的一句话,但也能反映出陕北人亲戚关系的一个侧影。
寻门户。寻门户是陕北人十分重视的民俗文化。可以说满年四季、时时事事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联系。寻门户尽管要出钱,但老百姓还是十分喜欢的,因为寻门户可以吃好的,即吃猪肉、??,吃油糕、馍馍,吃“八碗”、“十三花”。寻门户人很多,也十分热闹。除了白事,即中青年人去世,办事情不闹腾外,结婚娶媳妇、孩子过满月、,包括谁家老人去世寻门户,大多数人是怀着喜悦心情的。以前农村生活困难,寻门户时间就是一上午或一下午,也没什么活动,但也有耍的,赢小钱的。改革开放后,寻门户的场子热闹多了,人们不仅好吃好喝,而且可以听吹手班子表演文艺节目。也不知什么时候,陕北的吹手班子里有吹笙的了,有电子琴的,有吹小号的,更有甚者不吹大唢呐,吹起外地人舞台上表演的流行歌曲小唢呐。有的虽然好听,但完全变了味,没有了陕北唢呐文化的内容,更有甚者为了吸引人的眼球,也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一些翘臂露肚皮的女唢呐手,一会低一会高,一会摇头一会甩发,极具风骚卖弄之情,也不知是在表演技艺,还是在挑逗骚情观众,反正能引起人们一阵阵的欢笑,不管雅不雅,乡民们没见过,没看到这么风骚、摆弄的表演,也博一回眼球的快感了。
寻门户的娱乐还体现在闹洞房和唱秧歌上。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陕北农村人结婚内容变得十分复杂,流程十分繁琐,特别是一种少有的丑陋做法堂而皇之登上台面,使人接受不了。比如,让公公背媳妇,这是违反人伦常理的。比如,儿子结婚,把父母打扮成寻吃讨教的小丑。这到底是陕北文化,还是彻底的丑行陋习?儿子结婚是大喜事,应该接受大家的庆贺祝福,但并不是要把主家打扮成小丑。现在这样做,极大地丑化了家长的形象,也歪曲了家长在子女和众人中的形象。有的人认为,这是为了逗乐,也是喜庆的一种,但我认为这极不文明,没有一点文化的内涵,没有一点进步文明的内容,反而是对陕北传统风俗文化的一种退步甚至丑化。
逛集市。集市贸易是以手工作业方式为主陕北人重要的生活内容。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极不发达的陕北,过去不少集市贸易靠物物交换,或现卖现买。陕北榆林民俗学家张俊谊先生新近在《陕北文化》上发表了《陕北商贸习俗》一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陕北地区明清以来商贸活动的主要特点和交易方式。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对广大的农民群众来说,集市贸易是须臾不能离开的。因为集市贸易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是生活所需,也是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试想,在广大的城乡农村地区如果没有逢一、逢五或逢十的农贸商品集市,那会是什么样子呢?那可能就缺少了人基本的生活内容。
集市贸易不单单是经济、商业、贸易活动,这里也是陕北人进行人与人、人与社会交流的重要窗口。就一般意义上讲,过去农村人赶集,要不卖东西,要不买东西,还有的什么也不买不卖,纯粹是为了串一串看看热闹红火,散散心。也有的为了在集市的食堂里、小吃摊上吃自己喜欢的羊杂碎、肉夹馍、炒烩饼;也有的来了是为见亲戚说事情,还有的是来了见媒人说对象,也有的是为了观赏五花八门的小商品、小工艺品。总之,赶集遇会是乡下人最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不管有事没事,不管口袋里钱多钱少,不管路远路近,只要是遇集,只要是家里不忙,无论是男人还是婆姨女子,都要放下手中的活计,洗把脸,换件干净衣服,带上一点钱,或者背上、挑上需要出售的物品,就不紧不慢或走、或坐车子赶集去了。老乡们在集市上讨生活,在集市上寻欢乐,在集市上追求快乐……
2016年7月29日初稿乌鲁木齐南郊乌拉泊
2016年9月5日修讫乌鲁木齐翠泉路新泉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