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穿越到手机继续浏览当前页面
扫一扫去看“微生活”快乐工作,简单生活当前位置&:&&&&&
合肥建城约有3000年的历史,2000 多年前因有沟通江淮的舟楫之利,曾经是全国唯一的以转运贸易为主的“输会”城市,又因其控南北扼东西地处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今的合肥,是中国连续“传承”时间最长的省会城市名称之一,是全国最居中的省会城市,后来居上的区域***通枢纽。
合肥因水而名,临水而建,择水而迁,亲水而兴。
四部巨著载入地名
考古发现,至少在25 万年前,合肥一带就有猿人的活动,已出土的“和县猿人”头骨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合肥东边的含山凌家滩、北边的蚌埠双墩、西边的六安双墩考古发掘,也无不证明,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处于中国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有巢氏”生活的中心区域。
在公元前21 世纪前后的夏代,合肥人已经在河畔的高台上“结庐”,即建起成片的房舍,有了集市和城的雏形(埋在地下最大的一块面积达8万平方米),如《诗经》中所说的“中田有庐”。“中田有庐”比邻近的巢湖市原先的地名“居巢”即“树上为巢”或“构木为巢”,应当说前进一大步了。
夏商时期,合肥属巢国。周武王平定天下,以土地大封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一百里。巢国被一分为二,曰巢,曰庐。居巢为巢伯国地,即周代一个伯爵的封地。《春秋》记:“楚人围巢。巢,国也。”后汉时这里一度也曾置居巢侯国,故城在今居巢老城区东北约3000 米,早圮。关于“巢”的来历,《孟子?滕文公下》解:古时洪水“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赵歧注曰:“卑下者于树上为巢,犹鸟之巢也。”《庄子?盗跖》则释:“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巢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有巢氏时代,《名胜志》谓“古名居巢,取‘下者为巢’之义”。合肥为庐子国地,即周代一个子爵的封地。以合肥为中心的庐国和同时期的舒国,范围逐渐自合肥、六安、庐江、舒城延伸到沿江和江南地区。合肥县志记载,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庐子国先后为楚、吴、越所兼并,又复归楚。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六年即公元30 年设合肥侯国,委大将坚镡为合肥侯。庐江以及后来的庐州,甚至连江南的庐山,以至解放后合肥一代地方戏“倒七戏”更名“庐剧”,都是因庐子国而得名。历史文献证明合肥是从庐子国开始发展为城邑的, 最初的时间应该是在公元前1046 年,迄今已有3055 年的历史了。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嬴政完成统一,随后设立郡县制。目前通常的说法是秦置九江郡于襄安(今无为县境内),统合肥、居巢、襄安三县。
但见诸文字的“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2100 年前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无巧不成书。司马迁后大约170 年,另一位大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述: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两段话语似义同,即合肥得益于南北水系沟通之利,长江、淮河之间有运河在这里相贯,且南有巢湖,北有瓦埠湖,是一个和当时楚都寿春齐名的大码头、大城市。那么“合肥”这个地名是如何得来的,或者说为什么叫“合肥”呢?古人认为淝水发源于城西30 千米江淮分水岭的将军岭,流往合肥前一支北折寿春入淮河叫东淝河,一支流经合肥城区叫南淝河又叫施水。我国最早的解答词义和名物的工具书《尔雅?释水》解析“肥”的定义:归异出同流:肥。1500 年前,北魏的大文学家、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释名:盖夏水暴长,施合于肥,故曰合肥也。就是说两条流往不同方向的河流曾同出一源,因此叫“合肥”。司马迁、班固和郦道元前后另一个宣传合肥的名人是西晋的大文学家、史学家陈寿,他所著的《三国志》在曹操传、刘馥传、张辽传、孙权传、蒋钦传、甘宁传等中迭次述及合肥,述及肥水、述及逍遥津,如:合肥之贵,孰若吴、楚。实际上,古籍中对合肥“二水一源”的记述并不准确。按东淝河与南淝河之间横亘着江淮分水岭,并不是一源,但又的确曾经相通,这就牵涉到为什么历史上有个江淮运河的问题。自长江到淮河,自南而北,经裕溪河、巢湖、南淝河,过一段运河,入东淝河、瓦埠河到淮河。这一段运河,先相通,至三国时期曹魏因战事之需,又曾拓修,故老百姓口口相传为“曹操河”,约7000 米长,后来颓废。合肥县志有“宋有杨将军欲开分水田引淮入肥,工不成将军自刎” 之载, 说明后人曾试图重开江淮运河。
1953 年***谈到治淮问题时曾提问:“淮河的水位比长江高多少? 要不要把合肥附近的将军岭切开,在洪水季节把淮河的水调一部分到长江来,以减轻淮河下游的压力? ”另外,还有地方志专家马骐考证古汉字中“施”的写法与“合”接近(见《康熙字典》和《中华大字典》),“合肥”可能就是“施肥”演化而来一说。南淝河入巢湖的口子今地名仍作“施口”,古文献中“淝河”亦写作“肥河”,“合肥”亦写作“合淝”。
合肥有城的历史,当然比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要早,但古代合肥在战国后期到西汉初年最为繁华,是当时全国18 个较大城市之一。作为典型的商业“输会”、“都会”,合肥主要承担的是军品和民用品的转运和贸易,并且在2000 年前就唱起了“山海经”------来自大别山区的木材、药材和来自下江经巢湖的水产品包括海里的鲍鱼等,尤其是用于作战攻防的盔甲、剑鞘的原材料皮革都在此交换,真是千樯林立,万船辐辏。后来屡屡出土的楚国金币“郢爰”,见证了当年的繁华。
三次迁址因水而为
《太平寰宇记》记载,汉代合肥县城“在今县(城)北”。合肥故城的遗址,位于如今市区四里河立交桥北隅,只留下一个快要被遗忘的叫“古城郢”的地名。“郢”是战国时楚的地名通名,村庄意。古城郢经历了由小到大由村到城再逐渐式微,至当代终因“都市里的村庄”而消逝的过程。
据《庐州府志》卷四记载,汉代的合肥城在水西门外约二里。秦汉时期, 这里地处南淝河和四里河交汇处, 西边更有约7 千米的江淮运河(俗称曹操河)连接东淝河至淮河,水网密布水运发达。合肥城池滨水而建,充分发挥了交通上的优势。东汉初年,刘秀封功臣坚镡为合肥侯,九江郡又改称合肥国(侯国)。三国时代,合肥是魏、吴对阵的主战场。据统计,从公元184 年到280 年,96 年中合肥竟有72 年与之生死攸关。仅曹操与孙权以及他们的“后主”时期,双方投入兵力达10 万以上的战役,在合肥就发生了6 次。曹操深知合肥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他除了把湖北襄樊、甘肃祁山定作边城,重点抵御蜀汉外,还刻意经营合肥这另一边城对付孙吴。他将相当于今天好几个省地域的扬州州府迁到合肥,又把九江郡的郡治设在合肥,使合肥第一次有了“行省”和“州”两级衙署,一度地位空前。先是孙权之兄孙策于建安三年(公元198 年)攻占合肥,后所部内讧,战乱中民众大量逃亡,合肥成了一个荒芜的空城。曹操认为刘馥“可以任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相继数年中,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于是聚诸生立学校广屯田”,“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苫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建安十三年,孙权率十万众攻围合肥城百余日,时天连雨,城欲崩,于是以苫蓑覆之。夜然脂照城外,视贼所作而为备”。这是《三国志》刘馥传中的一段。曹操为有效地控制江淮通道,巩固淮河南北的地盘,于建安五年首次委任刘馥为扬州刺史,并将扬州州治从历阳(今和县)迁到合肥。刘馥为合肥作出了巨大贡献,永垂青史。魏、吴为合肥这一军事重镇,曾进行了反复争夺。《三国志?魏武帝纪》载,建安十四年,曹操“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在赤壁之战中因不谙水事吃过亏的曹军这时已注意发展水师。建安二十年,东吴孙权又率10 万大军向合肥推进。当时,曹操正引主力西征, 合肥只留下大将张辽等领7000 人驻守,众寡悬殊。“先下手为强”,张辽从部属中招募800 壮士,奋不顾身夜袭敌阵,一时火光冲天。孙权猝不及防,只得下令退却。谁知曹军的另一支精锐早已埋伏在城郊逍遥津一带。他们先放过吴军的大队人马,单等孙权将至,一声锣响,杀声震天。此刻,孙权周围只剩下300 余骑,挡不住魏军的凌厉攻势。孙权且战且退,且退且突,竟挤上狭路,前方西津桥(又名逍遥桥)上的桥板又早被曹军拆去大半,战马怯步。六神无主、七窍生烟的孙权似入绝境。危急关头,他猛加一鞭,那马腾空而起,跃至津南,孙权保住了性命。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有一首七绝云:的卢当日跳檀溪,又见吴侯败合肥。退后著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描绘的就是这一段史事。战后一年,曹操曾亲到逍遥津一带视察,赞扬张辽指挥有方,并升其为征东将军。逍遥津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张辽也因此奠定了曹魏首将的地位。
吴军从东南方向来,正是凭借水路通达;而主要是北方人的魏军守备合肥,水战恰恰成了他们的“软肋”。多年的战事,使得曹魏决心在合肥另建旱城。曹操死后,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 年),合肥在汉城的西北方11 千米处另筑新城。这是考虑到汉城临水,难以抵挡东吴水军的凌厉攻势,“扬长避短,以城却敌”是魏军守将满宠在鸡鸣山下建新城的指导思想。50 年后,这一纯军事防御没什么生活基础的新城逐渐废弃。但城堡遗迹,包括城墙、城门,以及营房、打造兵器的作坊等,连同石质地和金属质地的武器弹药,历经两千多年风雨,都部分保留了下来。如今此处已被辟建为“合肥三国遗址公园”,古为今用,是重要的旅游景点。
如果说《三国演义》只是千年以后的话本小说,那么《三国志》应是严肃的史书。三国归晋,隔代修史, 陈寿成书时距吴、魏在合肥相争刚结束不久。书中数十次写到合肥, 写到逍遥津, 合肥在三国时期的影响不言而喻。三国古地名,合肥还有逍遥津、教***台、回龙桥、操兵巷、斛兵塘、飞骑桥、藏舟浦、筝笛浦等。人们驻足斯处,往往发思古之幽情。
三国归晋,合肥由鸡鸣山下的新城复归滨水的汉城。晋时合肥属淮南郡,是南北货物运输线上的重要中转站。东晋初年,晋元帝以尚书戴渊为镇西将军镇守合肥,就是北防侵及淮上的石勒,西备荆州的军阀势力王敦。此时的城池地势低洼,易遭水灾。南朝梁天监五年(公元506 年),豫州刺史韦睿为夺取北魏的合肥城,曾围堰以淝水灌淹,冲毁了合肥,自此城池又日趋湮废。公元581 年隋朝立国,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改合州为庐州,合肥县城遂成庐州州府所在地。此后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累计1300 多年,合肥一直是庐州府的府治或州治,成为地区政治中心。由周至隋已逾千年的合肥城,毕竟城池太小地势低洼。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 年), 李世民令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往南淝河下游约3000 米另择高地筑城,这就是唐城。按传统的地理定位,这座城的天文分野处于“斗”区,于是叫“金斗城”。南宋时扩建,面积是唐城的两倍多,称“斗梁城”,亦可说是宋城。由汉城而三国新城复回汉城再迁唐宋城,合肥城池经历了临水、避水再亲水的变化。
千年城池迭见兴衰
合肥自唐迁建宋代扩容,城池基本定型,至1950 年代初,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合肥是一座“不动”的千年古城,或者说是一座维持了千年的古城。唐代的合肥城,全部建在南淝河南岸,则南淝河成了护城河的北段。城池初为土,贞元年间“刺史路应求以古城皆土筑,始加甓”(砖)。经过五代十国多年战乱,北宋初年合肥地区已是一片荒凉,城墙破败坍塌。经过将近200 年的生息发展,合肥城逐步恢复了繁荣的景象。南淝河两岸因水路便捷逐渐成为商肆、客栈和手工作坊的聚集地。尤其是处于城外的河北,管理宽泛,市面更加繁荣。淮南西路统帅郭振见“镇大城小”,于是着手扩建,将原城墙外南淝河以北的一大片土地,连同金斗河、逍遥津、金斗圩一起围入新建的合肥城内,称斗梁城,斗梁城“横截旧城之半”,地跨金斗河北,范围较唐金斗城扩大了一倍多。城东、西设二水关(水闸)。平时水关开,江南漕粮、辎重可直接运入城中的内河,居民也有了流动而清洁的水源。战时则水关闭,以有利于防守。在城市布局上,当时已能充分利用自然河道,并考虑了平战结合。为了护城,开挖新的南淝河段,自西北而北而东再向南,则原南淝河成了城中的内河。这段自西北斜斜流往东南的内河,也就改称九狮河,在小东门外和新开挖的南淝河汇合,仍从施口入巢湖。
南宋金兵入侵,宋王朝迁都临安(今杭州),合肥成了抗金前线。此时合肥宋城,除城门外主要还是夯土建筑,然城高池坚(史记周二十六里、高二丈八尺),金兵屡攻无果反受重创,合肥城遂有“铁庐州”之称。比较著名的战例还有:1131 年庐州知州王亨领军民大破攻城的敌军;1134年岳飞部将牛皋增援庐州在城下追击金兵;1238 年蒙古大将察罕带号称八十万之众围攻庐州,南宋守将杜杲火烧敌阵,又在城中筑高塔架炮轰击敌营,再乘胜出击。战争使合肥城池经受了考验,但连年战火殃及使合肥再次萧条,至宋末变成“茂林长草,白骨相望,虻蝇扑面,杳无人迹”之地。
“至正十一年,红巾初起。淮南自浙西、江东西、湖南北,以及闽、蜀之地,凡城所不完全者皆陷。合肥之城久圮且夷,仓卒为木栅以守。栅成,贼大至,民赖栅完。”元代合肥进士余阙在其撰《修城碑》中记述:“以栅完民,幸矣,非所以固”,于是“议修其城”。元至正十三年(1353 年)佥事马世德主持对塌圮的城墙进行了大修,“城四千七百百六丈, 六门环为睥睨。设周庐,具饰器。门皆起鼓橹,相盗所必攻者甓之。计用木若干,甓四百四十八万,用人之力七十七万八千”。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于洪武元年(1368 年)令中书省俞通海在南宋斗梁城原址上重建青砖和石砌城墙,城池比历代更为坚固。此时庐州府与首都应天府(今南京)、中都凤阳府和和州(今和县)同被视作京畿地区而看重。明初的大移民,合肥地区接纳的主要来自江西鄱阳湖一带,故如今合肥约有半数以上的居民均称他们的先民来自“瓦家坝”(江西鄱阳县靠湖的一个码头,今名瓦燮?)。由于明初社会秩序稳定,农业生产和商贸发展较快,合肥很快又恢复元气, 显得热闹和繁华。流经合肥城区的九狮河因有舟楫和贸易的便利, 被合肥人尊称为金斗河,取“日进斗金”之吉祥。金斗河“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阗”。但到了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 年),庐州知府徐钰,因防御农民起义军刘六、刘七部的进攻,开宽挖深北壕,并将防守较弱的西水关封闭,从此金斗河与上游无源,逐渐淤塞。由于商船不能直达城内,来自南淝河上游的小件物资须从下游小东门外的东水关倒入城中的金斗河。一度繁华的金斗河两岸,变得衰败凄凉,仅东水关外沿河两岸有几百米长零乱的码头、堆场。每逢暴雨,泄水不畅,低洼的城东南部成了一片泽国。
乾隆二十八年(1763 年),安徽征用江淮地区34 个县的人力物力,累计耗白银11.43 万两,重修合肥城,城墙全部采用大块青砖和石条。当时刊刻的《重修城垣记》载:夫合肥,故庐附郭也。襟江带湖,而阻长淮,控涡颍,庸濡须,枕潜皖。水陆要冲,往来辐辏,盖天下之中而四基之要地也。地要则坚垒崇墉之捍卫,较他邑为尤急;而修筑之举,工巨费繁较他邑为尤难……今乃金汤巩固,成屹然之巨观。
据嘉庆八年(1803 年)《合肥县志?营建志》载:“城据潜阜基,周四千七百百六丈,计二十六里有奇。正西、西南,墙皆缘冈,高二丈四尺有奇;南、东、北列平地,高二丈八尺至三丈不等。底阔四丈余,敛八尺。垛四千五百七十八,望台二十八,门七,水关二。”七座城门自东而南,分别为威武门(大东门)、时雍门(小东门)、南薰门(小南门)、德胜门、西平门(大西门)、水西门、拱辰门,另有西、东二水关(水闸),并增设一些谯楼,“楼橹高耸”。
明清时期,合肥城郭内的主要建筑,从现存的府志、县志中查得,有包公书院、思惠楼、镇淮楼、府城隍庙、县府城隍庙、包公祠、大书院、小书院、魁楼(奎楼)、文昌宫等。合肥县人口统计,明万历六年(1578 年)约30 万,清嘉庆二十三年(1819 年)167.7 万,光绪十一年(1885 年)降到70.6 万,三十年增至103.8 万。
历史上合肥名人辈出,民风淳厚。合肥人素以热情好客,明礼重德,喜文崇俭,能苦耐劳著称,崇尚质朴。古人论“其民质直而无二心,其俗勤生而无外慕之好,其材强悍而无孱弱可乘之气。”故而“盗不能欺,利不能诱,兵不能怵。”又谓合肥“民风淳朴,事耕桑,崇俭,重名,务学,贤才汇兴”,以至“弦诵之声,接于四境。”
古人论合肥的战略要冲地位,分别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南之首、中原之喉”,“天生重庆、铁打庐州”等语。四川人说“天生重庆、铁打泸州”是就一个地方而言,合肥版的“天生重庆、铁打庐州”是站在全国的“高度”,还是模仿四川的“山寨版”,不得而知,反正颇合合肥城的实际。不过铁打的合肥城往往敌不过从山寨出来的农民起义军。明末张献忠在米脂举义后五次入皖,曾预派先遣队潜入、大队人马再从水西门攻入,里应外合占领合肥。清末太平军也两度攻入合肥城。
合肥往日的辉煌,主要在于发达的水系,在主要依靠水路运输的古代,交通地位就相对重要。合肥还是京广驿道上一个重要的点。1839年初, 林则徐在京领旨后以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1 月29 日夜宿合肥。自北而南过庐州时先后经过响导、八斗岭、护城驿、梁园、店埠、龙塘、念里铺(今东二十埠)、南七里站、上派河、馆驿、花子岗、桃溪镇、三沟驿、舒城、小关等地,历史上都是驿站。
即使到了清末民初,舟船还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辛亥革命爆发,原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孙子张吉友当然不愿意“听唱新翻杨柳枝”,他携眷从合肥城内的龙门巷上木船,由南淝河经巢湖入长江,再换船到上海,随行的两个女儿后来一个嫁给周有光,一个嫁给沈从文。再后来这两个女婿一个成了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发明人;一个成了著名作家、文物鉴赏家。抗战之初,青年杨振宁从合肥“跑鬼子反”去三河,乘的也是木帆船,后来他成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合肥人李鸿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但是在上海。南淝河上出现“小火轮”是在辛亥革命前夕,那是运“洋货”的。1936 年,自九龙岗至裕溪口的淮南铁路通车,合肥作为中点,开始有了客运火车。自30 年代始修的简易公路,客车时断时续,有民谣:“一去二三里,停车四五回,抛锚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合肥作为政治中心,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康熙初年江南省分设江苏(取江宁、苏州前一字组合)和安徽(取安庆、徽州前一字组合)后,最早提出安徽省会宜设在合肥的是桐城籍的大学问家姚鼐。他曾先后主持安庆敬敷书院和江宁(今南京)钟山书院多年,有时难免会将他熟谙的宁宜二地作一番比较,认为相对南京,安徽省会安庆背山临江,城池逼仄,发展空间相对有限,而长江仅能贯通东西,南北交通并不畅达,颇以为憾。环顾省内,他的目光落在了庐州府治合肥。这里位于浩瀚的巢湖之阳,历史上东西地处吴头楚尾,南北有淝水通江达淮,是理想的省城。清嘉庆七年(1802 年),《庐州府志》修成,知府张祥云请时在安庆的姚鼐审定。姚鼐阅后欣然作序,序中赞誉合肥:……地势宽平,原隰雄厚,控扼南北。要言之,安徽大府建牙,未有宜于合肥者也!按明清时称总督、巡抚为“大府”,“建牙”指树旗。仅仅过了半个世纪,太平军兴,合肥一度“被省会”,安徽巡抚由安庆逃至合肥,建立“流亡
政府”(公元1853--1861 年)。1912 年民国建元,庐州府废。时合肥县全县面积6000 多平方千米,为全省第一大县。民国时期,合肥县人口在122~141 万之间波动。1938 年1 月,日本军进逼,安庆吃紧,省府先迁六安再迁立煌,1945 年9 月抗战胜利后由立煌迁至合肥,12 月5 日宣布挂牌办公。至1948 年底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旧政权的省府“撤退”时,合肥城区仅有5.1 万人,5.2 平方千米,实际建成区面积不过两个多平方千米。
六十春秋沧桑巨变
1949 年1 月21 日合肥解放, ***合肥市委和市人民政府于1 月31 日和2 月1 日先后成立,历史掀开崭新的一页。鉴于皖南尚未解放,人民政权的安徽省机构暂缓设立,皖北区党委和皖北行署驻合肥。1952年8 月7 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8 月25日省人民政府挂牌,合肥正式成为新中国的安徽省会。姚鼐的愿望,整整150 年后成为人民政府的现实。
合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发轫于“破旧立新”。1951 年8 月,当时代行人代会职权的合肥市政协“讨论决定,为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拆除已残缺的合肥城墙,改建环城马路。”合肥城墙随后拆除,还搞了“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拆墙之举在今天看来未免轻率了些,应当能找到既保护城墙又有利于建设的更好的办法。不过,当时城墙并没有一拆了之,而是利用原地基和墙砖,就地堆高,建起一条长8.7 千米的环城简易马路,也就保留了老城区的轮廓。
城门拆掉后,方便了城区内道路的改造和新建,取直和加宽,并向城外延伸。根据规划, 以范巷口为中心, 东西向的小东门街、四牌楼街、前大街、西大街1955 年2 月在拓宽建设中被命名为安庆路,对应南北向自小南门到文昌宫新命名的徽州路,合为“安徽”。随后,合肥确定道路命名原则,“以安徽省内主要地名包括河湖山川名作为路名,长江、淮河居中,对应方位。”接近竣工的安庆路更名长江路,后大街改名安庆路。合肥城区现代路网形成并向郊区延伸。
昔日的消费型县城成了省城,拿什么立市?或者说经济靠什么支撑?省、市领导讨论形成重点发展工业、到上海招商引资的决策。从1954 年初到50 年代末,上海共迁来安徽企业104 家,其中合肥56 家(其余迁往蚌埠、芜湖、淮南、安庆等地)。这56 家企业立异标新,迅速生根、开花、结果,奠定了合肥机械、纺织、食品等工业的基础。上海内迁企业对合肥工业的起步功不可没,但合肥重工业主要还是自力更生。1956 年,合肥开始筹建钢铁企业,1958 年,合肥铝厂上马。这样,合肥迅速成为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城市。
1958 年9 月***主席视察安徽,他自安庆乘车,循着当年林则徐奉旨南下禁烟的路反其道而行之北上。到达合肥的当晚在稻香楼挥笔疾书------
曾希圣同志:校名遵嘱写了四张,请选用。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但不要骄傲,以为以为如何?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否要搬芜湖呢?从长考虑,似较适宜,以为如何?
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六日
***的这封信,以及他在合肥三天的活动,开创了“五个第一”: 第一次亲临合肥视察,赞誉“合肥不错,为皖之中”; 第一次题写安徽大学校名; 第一次为省会就设在合肥而不搬迁“拍板”; 第一次视察安徽省博物馆也是生前惟一一次视察博物馆;第一次乘敞篷车接见20 万合肥市民也是生前惟一一次大规模接见市民。
***致曾希圣的这封信,1992 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建国以来***文稿》第七册中。“合肥”二字手迹在合肥多处标志性建筑上熠熠生辉。50 年来,***“钦定”省会平息迁址之议这一经典佳话,激励着合肥人民建设新兴省城豪情满怀干劲倍增。
从1950 年代初起,随着安徽医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安徽水利学院、安徽工学院等一批高校迁址合肥或在合肥兴办,中国科技大学南迁合肥,中国科学院在合肥创办合肥分院,合肥又成为新兴的科教城市。工业和科教,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合肥为皖之中,翻开中国地图,还真找不到哪个省的省会像合肥这样,从东西南北看,正好都居中(比较居中的还有山西太原、贵州贵阳、辽宁沈阳等)。省会,不仅是政治中心,还要成为经济、科技、文化、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
合肥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是改革开放新时期。1983 年,合肥启动大规模旧城改造,掀起第一次城市建设浪潮,总结的经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很快在全国推开。1986 年,当全国只有合肥、西安、济南有环城公园时,合肥的环城公园独获全国优秀设计、优质工程一等奖。1990 年赵朴初沿着这条镶嵌在城中的“翡翠项链”游罢赞曰:昔日城墙百仞,今朝花木千重。巧将大邑纳园中,妙显公输作用。走兽飞禽群像,小桥流水西东。九分人力一天工,唤起神思万种。
1991 年,安徽第一条高速公路合宁高速全线贯通。1992 年,合肥在全国首批荣获园林城市,荣誉和北京、珠海三分。此后提出“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掀起第二次城市建设浪潮,以第一座四层互通式五里墩立交桥的建成和16.8 千米的一环路、42 千米的二环路打通为标志,合肥向“大快美强”的现代化大城市发展。1999 年,合肥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4 年,合肥又首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迄今已四次)。同年,合肥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合肥城市建设的第三次浪潮,破题于2005 年7 月的大拆违,随后着力于“三大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园林绿化、环境治理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并向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在***安徽省委、合肥市委“把合肥市建设成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科学决策的指引下,全市上下戮力同心,共谋崛起,城市布局形成“141”(一主城,东、西南、西、北四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发展态势。2008 年初,金寨路高架桥全面建成。2010 年10 月,长江西路高架桥通车。裕溪路高架桥和两条城市轻轨交通线的试验段也正在建设中。
如今,公路方面,合肥外环高速全面建成,并分别连接到芜湖、南京、徐州、阜阳、六安、安庆等地,和全国高速公路网对接;铁路方面,已实现或即将实现一个小时到南京,两个小时到武汉、上海、杭州,三个小时到北京,四个小时到西安的目标;航空方面,设计吞吐量达到870 万人次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航站楼已具雏形,2012 年初竣工后可供目前世界上已投入商务运营的所有飞机起降。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现代交通枢纽合肥,正展现在世人面前。甲子沧桑,合肥的城市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交融,这里已成为中国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作为全国惟一邻近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合肥已由环护城河时代大步跨入滨湖新时代。新的宏伟的目标,将是在不久的将来,发展成为拥有千万人口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戴健)
版权所有 (C)
合肥地名网
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