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陵朝房兰陵王妃在哪里可以看里

开放分类:
"孝陵"是个多义词,它可以指:
孝陵[清]摘要
清孝陵是清世祖顺治帝的陵寝。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体工程告峻。是清朝统治者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陵寝,与顺治皇帝合葬的还有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生母)和孝献端静皇后董鄂氏 。
由石坊间北望,就是单檐庑殿顶的大红门
孝陵[清] - 陵区简介
孝陵文保碑 清孝陵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皇帝)的陵寝,位于瑞山主峰南麓,背后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区主轴线上。后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体会了“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该陵是统治者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陵寝,规模宏大,气势恢弘。 孝陵的陵址是由顺治皇帝生前择定的。但由于定鼎之初,战事不断,国库空虚,加之顺治帝正当英年,并未急于兴建。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帝崩逝后才开始兴工,到康熙三年(1664)十一月十九日,主体工程告峻。
孝陵[清] - 陵区构造
石牌坊侧面(站在西南方拍,远处建筑是昭西陵的方城和明楼) 孝陵是清东陵的主体建筑。陵园前矗立着一座石牌坊,为五门六柱十一楼的石牌坊,宽31.35米,高12.35米,比清西陵的石牌坊略小一些。牌坊由制成的。所用石料均采自北京房山县境内的西山大石窝,其中的六根石柱最为巨大,每一根重达十余万斤。上面浮雕着“云龙戏珠”、“双狮滚球”和各种旋子大点金彩绘饰纹,刀法精湛,气势雄伟,成为清代石雕艺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紧靠石牌坊是大红门。大红门是孝陵也是整个的门户,红墙迤俪,肃穆典雅。 牌坊北立有下马石碑,上写有满、蒙、汉三种文字:“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东西各有班房一座,面阔三间,布瓦卷棚顶。
下马碑 往北为大红门,面阔37.99米,进深11.15米,开三券门洞,单檐庑殿顶。大门两侧还各有角门,东西建有长达四十余华里的风水墙,向东抵达马兰关,与长城相连,向西达黄花山麓而止,墙上建有便门共六座。今东西各残余百米墙垣,其余砖石1928年被北洋军阀进驻部队盗卖,计得价银700元之少,大红门也被拆毁。1979年,仿照清西陵大红门复原,耗资十六万元。
在整个陵区中心,有一条长达5600米的神道直达到隆恩殿。神道中间以中心石、两侧以牙石组成,中心石和牙石之间用青砖铺墁。
具服殿。图片右远处是昭西陵明楼 在大红门内东侧有具服殿一院,坐东朝西,四周有围墙,正门一间,朱红大门,两侧各有角门一间,院内有更衣殿,面阔三间,均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殿后有便所一间。1928年被毁,1993年复原。
孝陵神功圣德碑 具服殿之北500米处,为神功圣德碑亭,高达30余米,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四面各有一券门,基座为正方形,边长28.76米。亭内石碑高6.7米,宽2.18米,正面碑额上刻篆字“大清孝陵神功圣德碑”,下面刻有满、汉双文的碑文,乃康熙帝亲自撰写。始建于康熙七年(1668)。原碑亭,于光绪二年闰五月十二日(日)下午六时左右,被雷电击中焚毁,后对石碑重刻,于光绪三年二月初一日午时动工,光绪五年十月竣工。碑趺为龙首龟趺。碑亭四角有四根汉白玉石柱,名为华表。每柱承以须弥座,四周有石围栏,柱身雕蟠龙,四周围以祥云,柱上为承露盘,横插云板一块,柱顶雕一蹲龙。清亡后,碑亭遭到严重破坏,1984年修复。
登上影壁山北望:由西向东是定陵,定东陵,裕陵,孝陵,孝东陵,景陵..............只有最东面的惠陵在树林后看不到 碑亭往北,为神道中部的影壁山,即案山。山的西面有石阶路可登。登上影壁山北望:由西向东可看到定陵、定东陵、裕陵、孝陵、孝东陵、景陵等。
绕过案山,位于南端为两根六棱形石望柱,周身雕满祥云,高7.17米。柱北有石像生十八对,其数量超过明长陵。由南往北依次是卧狮、立狮、卧狻猊、立狻猊、卧骆驼、立骆驼、卧象、立象、卧麒麟、立麒麟、卧马、立马各一对,另有武将、文臣各三对,高2.6米。武将石雕全身甲胄,铁甲上饰四团正龙补服,乃亲王爵所穿,文臣石雕服饰为正一品,头戴暖帽,胸前方补上为仙鹤一只,颈挂朝珠108颗。
远观石像生 石像生之北有班房两座,与大红门前规制相同,台基为豆渣石,早年被毁,今恢复西侧一座。再往北,为龙凤门(明陵中称之为棂星门),门三座,每座门由两根四棱青白石方柱组成,上架额枋,中门额枋上雕火焰宝珠,石柱上饰云板,顶部有蹲龙。门之间用短垣相接,建在须弥座上,门间共有四座琉璃影壁,南面中心为正龙,北面为荷花鸳鸯。
龙凤门之北为单孔桥一座,桥面每侧有望柱12根,栏板11块,抱鼓石2块,桥宽9.78米,长16.8米。
七孔桥(由西面拍的) 往北为七孔桥一座,也叫五音桥,桥面每侧有望柱六十二根,栏板六十一块,抱鼓石两块,桥宽9.1米,长111.6米。
再往北为五孔桥一座,桥面每侧有望柱62根,栏板六十一块,抱鼓石两块。五孔桥北的东西两侧砂山上,各建有下马碑一座,与大红门南下马碑相同。往北为三路三孔桥,中路宽3.13米,长24.2米,火焰望柱头,下刻莲瓣,解放前已无存,1991年重建。过了三路三孔桥往北,即神道碑亭,为明陵所无,与神功圣德碑亭同,但略小。碑额篆刻“大清”,碑身用满、蒙、汉三文写“世祖体天隆运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之陵”,1992年全面修缮。
谥号碑 神道碑亭以北是一大片广场,全部青砖墁地,地势北高南低。广场东侧有神厨库院一座,门楼为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院内坐东朝西建有神厨,面阔五间,单檐硬山顶,内有灶台,大锅三口。院南北相对建有神库两座,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院东南角建有省牲亭一座,重檐歇山顶,面阔和进深均三间,东侧有灶台,西侧有铜海缸一口,供制作祭品、宰杀牛羊褪毛之用。建筑均装饰雄黄玉旋子彩画。1992年对北神库和省牲亭进行复原,东神厨和南神库仅存基址。
由左向右是:东值房,东朝房 广场北端,东西相对建朝房两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出廊,黄琉璃瓦硬山顶,东为茶膳房,西为饽饽房,都是用来制作祭品的。朝房北为班房东西各一座,面阔三间,布瓦卷棚顶,为守陵兵丁值班之处。
北为陵园,分前朝和后寝两部分,南部为方形院,北部为半圆形院。南院正门为隆恩门,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前有月台,开大门三间,中门宽2.68米,旁门宽2.31米。匾额上用满.蒙.汉三文书写。梁枋为金线旋子彩画。门内神道东西对称建有琉璃焚帛炉各一座,单檐歇山顶,用来焚烧祝版制帛。东西配殿,面阔五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前出廊,东殿存放祝版制帛,西殿供喇嘛念经。
孝陵隆恩殿 正殿隆恩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宽31.67米,进深17.65米,四周围绕汉白玉栏杆,共有栏板76块,前有月台,前出三踏,中间为九级台阶,两旁为八级,月台东西两边各有一踏,也为八级台阶。月台上铜炉两座,铜鹿两只,铜鹤两只。殿内金柱四根,北侧有暖阁三间,内供神龛、神牌。中暖阁供奉顺治帝和孝康章皇后神牌,西暖阁供奉孝献皇后神牌。暖阁前设楠木条案一张,上陈金花黑漆匣一件,内存蓍草三百根。天花板绘金莲、翠草图案,孝陵的建筑材料是拆了西苑内嘉靖年间的道教建筑所得。
陵寝门 隆恩殿北为陵寝门,也称三座门,是陵寝前朝(祭祀帝后)和后寝(埋葬帝后)部分的分界。中门身镶嵌中心花和插角花。往北为二柱门,面阔一间,两根正方体青白石柱组成,上横木额枋,形式与龙凤门同。门北为五供祭台,须弥座上正中摆放石香炉一尊,两侧为石烛台,烛台两旁是石花瓶。祭台北为月牙河一条,上有平桥。桥北为方城,与明陵平地起城不同,清陵方城建在高大的基座上,城上建有明楼,形制与神功圣德碑亭相似,城南、东、西三面有垛口,城下中部有一门洞,明楼重檐之间有“孝陵”字样的匾额,蒙文居左,汉文居右,中为满文。明楼内竖石碑一块,刻有“世祖章皇帝之陵”字样,也是满、蒙、汉三文,旁边刻有“康熙尊亲之宝”印章,碑座为须弥座。
方城与北部的宝城之间,用月牙城(也叫哑巴院)相接,月牙城北壁背靠宝城南壁,有面南琉璃影壁一座,正对方城北侧门洞,神道自此到了尽头,琉璃照壁下线正中处即地宫入口。该影壁城砖砌成,上抹红泥,镶嵌中心花和插角花,顶部正脊一道,垂脊两条,安吻兽,上铺黄琉璃瓦,壁下承以须弥座。月牙城东西各有一条转向登道,通往方城明楼。
孝陵方城明楼 最北部的宝城即坟头,上有宝顶,下有地宫(明代称玄宫,清代避康熙帝玄烨的名讳,故改称地宫),地宫上方夯白灰、砂土、黄土掺合成的三合土,又用糯米汤浇固,加了铁钉,所以十分坚固,不怕风吹雨打(明陵坟头用黄土,面积虽大,但不如清陵坚固),地势北高南低,四周围以城墙,墙上有2.62米宽的马道,最外圈的墙体建有垛口,南侧城墙东西各有一豁门,安栅栏门。地宫没有打开,内部情况不详,也无文献可考证,但估计应为裕陵的九券四门式。 清世祖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在养心殿逝世,年仅二十四岁,死因是天花,死后遗体被火化,故陵内埋葬的是他的骨灰。因为传说孝陵内无尸首且薄葬,故在民国时期未遭大规模盗掘(但也有多处盗洞),是清东陵内唯一地宫保存完好的陵寝。
孝陵地宫内还葬有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生母,康熙二年去世,年仅二十二岁)、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顺治十七年去世,年仅二十二岁,追封为皇后)二人。
孝陵[清] - 建造之谜
回望大红门.金星山 顺治是清朝第一帝,在位18年,死时只有24岁。他生前选了陵址,但没有营建。死后,朝廷只用了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规模宏大,建筑众多的孝陵。所以在社会上流传着“拆了明陵,建清陵”的说法。 1990年在维修孝陵工程时,发现其隆恩殿、东西配殿的梁柱等大木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可是在殿内的三架梁、五架梁、七架梁、檩及金柱、檐柱上都有改料的痕迹,以此不难看出是拆他处殿堂之料,用来应孝陵工程之急。看来,孝陵确有“拆明陵,建清陵”之嫌。清朝初年,政权刚刚建立不久,社会尚不安定,又存在着民族矛盾,清朝廷绝不会为修建孝陵而去拆明陵,因为这将引起明朝遗民的反感,岂不因小失大。何况顺治年间还修复明陵,当时对安抚人心起到了良好作用。看来“拆明陵,建孝陵”之说不可信。那么,孝陵这许多精美楠木又是从哪里拆来的呢? 1991年,当拆卸孝陵隆恩殿天花板时,意外发现了一条线索,才揭开了孝陵营造之谜。这些天花板木料有轻有重,规格有大有小,正面均绘“金莲水草”图案。圆光用蓝色,内画三朵含苞欲放的金莲花,满布淡蓝色水草。方光为淡蓝色,岔角红、绿、蓝色如意云。方光、圆光外,均饰宽金边。方光外为绿边。所绘三朵花,相传为“三皇治世”之意,代表着道教的三清天尊。天花板背后两条穿带之间,有木工信手刻就的文字。在这些遒劲有力的阴刻字迹里,不仅透露出了殿堂的名字,还表明每块天花板的方位。在文字清晰的十八块天花板背后,都刻有“清馥殿”的殿名。其位置有明间、次间、稍间、三稍间,还有天井。不难看出清馥殿是一座有藻井的九间大殿。所有天花板上还刻有“字头朝东”,可知这座殿堂方位是座西朝东的。
石望柱(俗称擎天柱) 这座九间面朝东的“清馥殿”建于哪朝哪代?坐落在什么地方?是一处什么场所?这众多疑团,令人困惑。遍查清代宫廷建筑书籍,一无所获,再找明朝宫苑书刊,终究寻到了蛛丝马迹。《明宫史》宫殿规制记载:“金海石桥之北,河之西岸向南,曰玉熙宫、曰承华殿即迎翠殿、曰宝月亭、曰芙蓉亭、曰清馥殿、曰丹馨殿、曰锦芳亭、曰翠芬亭、曰长春门、曰昭馨门、曰瑞芬门、曰馥景门、曰仙芳门、曰馥东门、曰馥西门、曰澄碧亭、曰腾波亭、曰飞霭亭、曰腾禧亭即黑老婆殿也,曰妈妈井。”以上这些明朝宫殿群,位于当今北京北海团城西之石桥西头,北海之西岸,顺河向北至五龙亭而建,至今已无踪迹可寻。 清馥殿建造的年代及用场,近查《钦定》卷三,有所记载。嘉靖帝(世宗)十五岁即位,因为他不是孝宗本生,就开展了一场“大礼仪”之争。斗了几年,世宗获胜,将孝宗称为黄伯考、皇太后称黄伯母。而把自己生身父母称为皇考和圣母兴国太后。嘉靖十年(1531年)建成清馥殿。十一年三月,在清馥殿前建丹馨门和锦芳、翠芬二亭。十二年四月,世宗幸西苑,御宝月亭,召张孚敬等同游。御清馨殿、翠芬亭、赐茗、酒、锦囊、诗扇、红药花、,制古乐府五、七言绝句各一章,命和。嘉靖年间,权臣严嵩年已六十多岁,还朝夕在西苑当值,他曾写有《赐游清馥殿诗》“十里宜春苑,金堤置绿杨。水涵瑶殿碧,花簇锦亭芳。驰道通长乐,离宫接建章。微臣一何幸,留赏沐恩光。”在西苑建清馥殿同时,还建有帝社、帝稷之坛和恒裕仓。清馥殿是行香之所,世宗崇信道教,经常在这里与群臣做道场,也常陪同其生母兴国皇太后幸清馥殿,嘉靖帝至西苑清馥殿等处活动,近三十年。
石像生之文臣正面像 隆庆帝即位后,未历数载,西苑的许多殿堂,惟存颓垣断础而已。至万历帝(穆宗三子朱翊钧)即位后,西苑之大多宫殿已无迹可查了。“惟清馥殿则整丽如故,外门曰仙芳、曰丹馨,内亭曰锦芳、曰翠芬。流泉石梁,颇具幽致,且松柏列植,蒙密蔽空,又百卉罗植于庭,开花时今上亦时一游幸。” 康熙初年,因急修孝陵,材料短缺,故而将西苑清馥殿拆除,在清馥殿基址,又建成“弘仁”寺。星转斗移,时代变化,弘仁寺也无踪影了。盛极一时的清馥殿,只留下一个名称,在顺治孝陵花板上所刻的文字中,还能勾起一丝对“清馥殿”的历史回顾。1992年在维修孝陵的神道碑亭时拆卸的天花板中,又出现了同样的“金莲水草”天花板,背后刻有“锦芳亭”的字样。锦芳亭为嘉靖十一年三月在清馥殿前所建。天花板上的“金莲水草”花纹,已成为清代陵寝天花的统一模式,直至光绪帝崇陵持续了200多年。追本溯源“金莲水草”天花,确为明朝道教宫苑“清馥殿”“锦芳亭”之原件,同时在紫禁城中明朝宫殿中也能找到佐证。紫禁城四门之一的神五门,清代设钟鼓楼,天花亦用“金莲水草”。 几百年孝陵建造之谜,在近年孝陵维修工程中得以揭晓,多年来“拆明陵、修清陵”的谬说终于得以澄清,正确的结论是“拆明宫,建孝陵”。
孝陵[清] - 墓主生平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 帝,即大清世祖章皇帝,满洲爱新觉罗氏,名福临(日-日),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第九子。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日)戌时生于盛京,其母为永福宫,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
崇德八年二月十六(日)承袭父位,时年六岁,由叔父睿亲王及郑亲王辅政,实际清廷由多尔衮控制。1644年改元顺治。九月自盛京迁都北京,十月初一(日)即皇帝位于武英殿。福临是于顺治元年入关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十四岁(1651年)亲政。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子时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年仅二十四岁。《》和《清世祖实录》记载“丁是夜子时,上崩于”。有八子、六女。
顺治帝亲政时期,整顿吏治,注重农业生产,提倡节约,减免苛捐杂税,广开言路,网罗人才,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为巩固清王朝统治作出了贡献,初创了清王朝走向强盛的新局面,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
孝陵[清] - 陪葬后妃简介
世祖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佟妃,康熙生母)-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 ,佟佳氏,是清世祖顺治皇帝妃,满洲镶黄旗人,都统之女。本姓佟,后改姓佟佳。顺治初年入宫,为庶妃(妃的地位,但没有正式封号,称为佟妃),生皇三子玄烨()。而后晋号康妃。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孝庄文皇后册立佟佳氏所生玄烨为皇帝,即康熙皇帝。佟佳氏被尊为慈和皇太后。4个月后,体弱多病的皇太后驾崩于北京皇宫。康熙、雍正、乾隆屡加谥,曰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 ,董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二十五日被册为“贤妃”,仅一月有余,即九月二十八日再晋为“皇贵妃”。这样的升迁速度,历史上十分罕见。十二月初六日,顺治帝还为董鄂妃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颁恩诏大赦天下。在有清一代近300年的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董鄂妃入宫后,住在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日)生下皇四子,不料未及百日即次年正月二十四日(日)便夭折。顺治追封这位尚未取名的皇子(甚至打算立他为皇太子)为和硕荣亲王。董鄂妃在皇宫内虽极受福临宠爱,但为免遭妒而时时谨小慎微,使其精神极度紧张,加上丧子的打击、以及产后因孝庄太后生病,而不得不勉力伺候,很快病倒(亦可能在十四年八月便已患病)。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日)病逝于,年仅二十二岁。
董鄂妃之死对福临的打击极大,福临“竟至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杀。”同年八月二十一日(9月25日)董鄂妃被追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简称端敬皇后,而对此,福临“犹以无天圣二字为歉”。(但追封董鄂妃为皇后以算是违背礼数,时顺治之皇后--仍在,而嫔妃却先皇后一步得到皇后谥号,已经大大的超越礼制,日后福临所下的罪己诏之中,便有指出此事实属违礼)福临亲自撰写其《行状》数千字,并命大学士金之俊为她作《别传》,辍朝五日以示哀,用蓝笔批答奏章四个多月注六,甚至再萌剃发出家的念头,经各方人士劝阻才未果。三七(阴历九月初十日,西历10月13日),在景山火化,由茚溪行森注七秉烛,偈语曰:出门须审细,不比在家时;火里翻身转,诸佛不能知。136天后,即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日),福临亦逝。康熙二年六月初六日(日),董鄂氏与福临合葬孝陵。
孝陵[清] - 未被盗缘由
龙凤门前北望 顺治的孝陵是清朝入住中原之后开创的第一个陵墓,他的规模是最大,体系最完整,为后代的子孙在修建陵寝时起到了蓝图的作用,顺治陵址的选址也是之关重要的,但为什么清东陵的其他陵寝都被盗,而孝陵没有破坏呢?原因可以总结有三点。 第一:顺治皇帝6岁登基,在位18年,卒年24岁,但当时传说顺治当年并没有去世,因为他的爱妃的去世使他看破红尘去五台山出家当和尚,说他的地宫是空的,只有一双鞋子和一把扇子。因为地宫是空的,所以随葬品不会太多,所以地宫没有被盗贼看中。 第二:皇帝的陵寝前边的附属建筑物有一个记载皇帝一生功德的神功圣德碑亭,里面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记载皇帝功德,在顺治皇帝的碑亭上记载这样的一句话“山陵不重饰,不藏任何金玉宝器”。意思是:陵寝修建比较简单,所以地宫里不会藏任何的珠宝玉器。因为这句话好多人认为孝陵的地宫不会有随葬珠宝,所以陵寝没有被盗。 第三:清朝在关外的时候他们的入葬习俗的火化入葬的,当时顺治皇帝刚刚进北京时间不长,在他去世时也是沿袭满族在关外的习俗火化入葬的,当时和他一同入葬的还有他的两位皇后,三人均是火化入葬的,所以说孝陵的地宫是三个骨灰坛子,加上他是刚入关的皇帝,国家不是很富有,地宫的随葬品不会太多,所以地宫侥幸没有被盗。
参考资料:
《日下旧闻考》
《清史稿》世祖本纪
为您提供感兴趣的词条
孝穆成皇后(1781年-日),钮祜禄氏,生于乾隆四十六年,一等子、户部尚书、赠三等公布颜达赉之女。
孝端文皇后(日-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宫皇后。生于万历二十八年四月十九日,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
孝贤纯皇后(日-日),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生于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其父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清高宗时为皇后。乾隆十三...
孝静成皇后(日--日),博尔济吉特氏,生于嘉庆十七年五月十一日,刑部员外郎花郎阿之女。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宁的妃子,清...
宣统(),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清朝第十二位皇帝,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十位皇帝,也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宣统”,在位3年(年)...
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总督桂林之女,满洲镶蓝旗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昌平县志----第三十编
明十三陵(一)
17:50:46&&&阅读数:1797&&&作者:
第三十编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之一,是世界上最存最完成,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陵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东、西、北面群山环抱,气势雄伟;南面龙山,虎山分列左右,形成天然门户。中央山麓台地上,分布着明朝13个皇帝的陵墓,同时合葬的还有23个皇后,1个贵妃。
明十三陵已成为北京市重要旅游景区之一,1995年长、定、昭三陵及神路4景点共接待中外游客441万人次,其中外宾97万人次。
第一节 陵 区
明十三陵位于县域北部,陵区总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北有天寿山,东有蟒山,南有龙山、虎山,西有大峪山、虎峪山等,山势北高、南低,呈抱合环拱之势。陵区内埋葬有明朝13位皇帝的陵墓,简称&十三陵&。是世界上最大,埋葬皇帝、皇后最多的陵墓。其中长陵、永陵、定陵建筑规模大,长陵保存最完整。其他各陵规模较小,思陵最小,各陵的陵寝建筑由神道、陵宫方城、明楼、宝城及附属建筑组成。长陵神道有石牌坊、下马碑、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等建筑。其他各陵神道只有神功圣德碑亭和石桥。陵宫建筑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陵宫院墙下部为磨砖砌法,中部为砖砌涂红墙,上部墙檐采用自下而上出檐砖、半混砖、炉口砖,枭砖和盖板砖组成的砖砌冰盘做法,上复黄琉璃瓦顶。前面方形陵院,长、永、定陵为三进院,其他陵为二进院。内建?恩门、?恩殿、配殿和神帛炉、石五供等建筑,陵院后面为宝城。长、永、定、庆、德陵宝城的平面形状基本呈圆形,景陵随地势作纵向狭长的前方后圆状,其他各陵为纵向较长的椭圆形状。宝城的城墙用城砖垒砌,外设城垛、内环宇墙,城垛与宇墙之间为砖砌的马道。永陵马道最宽4.95米,献陵最窄1.65米,除思陵外其他陵2米左右。长陵宝城中部的宝顶呈隆起之形;献陵宝城内紧贴城墙内侧向中心部位起冢隆起,冢稍前两侧分别砌高1米多冢墙,景、裕、茂、泰、康5陵仿其制,茂陵冢墙有左右级阶上冢;永、定陵宝城内满填黄土,中部宝顶夯筑为上小下大圆形;昭陵宝城内封土隆起,冢前拦土墙与宝城墙等高,并与宝城城台及两侧墙体围成平面&月牙&形院落,庆、德陵仿制;思陵宝城内陵冢圆形,表面?砖下为地下玄宫。陵区内还建有皇妃、太子、太监墓和其他附属设施。陵区内有柏、侧柏、油松、国槐、白皮松、银杏等国家一、二级古树名木4000多棵。1957年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公布明十三陵为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国务院公布明十三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十三陵陵区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
第二节 皇帝陵
明朝第三代皇帝成祖朱棣与皇后徐氏陵墓,内殉皇妃16人。位于天寿山中峰前,永乐七年(1409)五月初八日始建。永乐十一年(1413)正月地下玄宫(墓室)建成,二月十七日葬皇后徐氏。永乐十四年(1416)三月陵殿建成,永乐二十二年(1424)十二月十九日葬成祖朱棣。宣德二年(1427)陵宫建成,正统三年(1438)完成神道石像生等建筑,嘉靖年间增建神道、石牌坊及陵宫内碑亭。隆庆五年(1571)五月十三日、万历三十一年(1603)正月二十六日曾修缮;万历三十二年(1604)五月二十三夜雨、雷火烧毁明楼,六月十八日雨水冲倒陵垣后开始修缮;次年正月二十六日长陵明楼修缮开工,六月初二完工。天启六年(1626)闰六月、七月大雨冲塌宝城、神路等处,八月二十一日开工修缮。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曾进行修缮,建筑规制有局部改变,明楼由木结构改石券顶,?恩殿内彩画被清除,殿内重新布置龛、案、神牌;两庑配殿、神厨、神库及部分附属建筑被拆除。
神道长约7.3公里。从南至北建筑依次排列有:石牌坊以白石、青白石料雕琢组装。仿木构牌楼。面阔五间(通阔28.86米)、高11.88米,东西排列;顶部有主楼5座、夹楼4座、边楼2座,各楼作庑殿顶,瓦垄、勾滴、兽吻、斗拱等雕刻精细;支撑楼体石柱6根,下端前后各有夹柱石,雕云龙或双狮滚绣球图案;坊下部及台基个别处有破损。坊体原有油漆彩画,凹陷部位略有残留。大红门单檐庑殿顶、黄琉璃瓦,下承石雕冰盘檐;辟券门3洞,门两侧各存红墙1段。门前两侧立下马碑,碑正反两面均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及浮雕如意头图案。长陵神功圣德碑亭重檐歇山顶形制,平面正方形,高25.14米,四面各辟券门;亭壁下部石雕弥须座、陡板式台基,边长各23.1米;亭内券顶原为木结构,清乾隆五十年(1785)修缮时改为石条券顶;碑制为螭首龟趺,碑首篆刻&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身正面刻明仁宗朱高炽撰文、翰林学士程南云书丹的碑文;清代在背面刻高宗乾隆五十年御制诗《哀明陵三十韵》,左侧刻乾隆五十二年御制诗,右侧刻清仁宗嘉庆九年(1804)御制文;碑亭四隅各立汉白玉石华表,高10.81米,柱身雕云龙纹,顶端圆盘上雕一蹲龙;华表石护栏已毁坏,1994年修缮时依残存构件重新配置。石像生有石望柱两座,石人石兽共36尊,其中石兽24尊、石人12尊,在神道800多米段两侧相对而置。石兽有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各作两卧(坐)两立姿势(前者卧(坐),后者立);将军、品官、功臣石人像作立像。石像生个别部位略有残损。龙凤门又称棂星门,有3道门;各门左右有石柱,柱顶雕蹲龙,柱间石刻梓框门簪,大额枋上部正中石雕宝珠火焰;三门之间短垣相连,1994年改建为琉璃照壁;神功圣德碑亭至龙凤门间御路铺砌城砖、两侧铺碎卵石。30年代修筑北平至长陵公路改为铺碎卵石路面,1994年整修神道环境改为中铺石条、两侧铺水泥砖。七空桥残存桥墩基础。南北2座五空桥,桥栏已不存,桥身基本完好。拱券式桥洞,南桥为砖券、北桥为石券。神道御路仅存北五空桥北1段,石条铺砌路面。
陵宫为方形三进院宫墙左长343米、右长327米。第一进院陵门单檐歇山顶,上部琉璃构件,下辟三门,门垛陡板式台基;院内原东神厨、西神库各5间,清代乾隆年间修缮时拆除;院内东侧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五月建碑亭1座,重檐歇山顶木结构,高14.42米,亭身正方形,台基边宽10.48米,亭壁四面各辟券门、上檐四面各显1间、下檐各显3间,亭内有一龙首龙趺石碑;碑正面刻满、汉两种文字,清世祖顺治十六年(1659)谕旨,背面刻乾隆五十年(1785)《谒明陵八韵》诗,碑左侧刻清仁宗嘉庆九年(1804)《谒明陵八韵》诗。第二进院。?恩门单檐歇山顶,面阔5间31.44米、进深2间14.37米、高14.57米,中辟3门,门内有额。台基为单层须弥座形,台基前后各设三出台阶,中路御路石雕刻海水江牙、海与双龙戏珠图案,栏杆望柱为龙凤柱头式;门两侧辟左右旁门,有墙连接;院内御道两侧各有神帛炉1座,单檐歇山顶、琉璃构件组装,高3.8米,台基面宽2.91米、进深1.94米,正面开券门、券门内为砖砌发券小室,炉基座须弥式。炉后东、西墙内原有两配殿各15间清乾隆年间修缮时拆除。?恩殿在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和一层陡板式小台基上,台基前出有石雕护栏。三层月台,月台前三出踏跺式台阶,中路中间御路石浮雕海水江牙、海马(二匹)及双龙戏珠图,两侧三层各设踏跺式台阶;殿面阔9间66.56米、进深5间27.12米、高25.1米,殿内为叠梁式木结构构架,重檐庑殿顶、不推山;殿内32根重檐金柱为整材楠木,高12.58米、柱径1米以上,其中四柱最粗、底径1.124米,殿内天花存有彩画,有后门。第三进院红券门位于第二道横墙间,门3洞、单檐歇山式;两柱牌楼门为方柱形制,顶雕蹲麒麟,单檐1间,黄琉璃瓦顶;石供案为须弥座式,案上摆五供器,中为三足鼎形石香炉、炉身和炉盖各用一整石雕成,烛台2个、花瓶2个。宝城呈圆形、墙高7.3米,外环垛口、内置宇墙,中马道宽1.9米;宝城内封土隆起。宝城前方城高12.95米,城台前部环垛墙、后部置宇墙、下设平面呈&T&字形的券洞,券洞内原随墙式黄琉璃屏清乾隆年间修缮时拆除;城台上明楼重檐歇山顶形制,边长18.06米、高20.06米,四面辟券门,东西券门清乾隆五十年(1785)修缮时封塞;楼上匾额书写&长陵&二字,楼内圣号碑高5.79米、龙首方趺,篆额&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原碑刻&大明太宗文皇帝之陵&,明嘉靖十七年(1538)改朱棣庙号&太宗&为&成祖&,原碑嵌木套刻新庙号。万历三十二年(1604)五月二十三日夜雷火烧毁明楼、碑石。新碑为万历三十三年(1605)重建。清乾隆年间修缮时,明楼木结构改石券顶结构。
陵宫附属建筑。宰牲亭位于陵宫左前,宰牲亭左为祠祭署,中为办事大厅,左右有小房,前为门,是祠祭署官办事的衙署。神宫监是守陵太监的居住处,位于陵园左前方,建筑有重门厅室和平面呈&回&字形的监墙。果园位于龙凤门东(今长陵园村)。榛厂在渤海所(今怀柔县)。另设有朝房、神马厂、晾果厂、回料厂、皇庄等,位置不可考。陵寝卫所&&长陵卫营房在昌平州城内西北,设有衙署。现附属建筑均已不存,仅神宫监(今长陵村)存小段遗址。
明朝第四代皇帝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墓,殉葬皇妃5人。位于天寿山西峰前。明洪熙元年(1425)七月始建,3个月建成地下玄宫,九月六日葬仁宗。明正统八年(1443)三月陵宫建成。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修缮,?恩门缩小,改歇山顶为硬山顶,两配殿及部分附属建筑被拆除。因年久失修,到30年代?恩门、?恩殿顶部坍塌,只存墙壁。日军侵占期间修炮楼将?恩门、?恩殿的墙壁及四周围墙拆除。
神道自长陵五空桥神道北向西北分出,长约1公里。神道存部分路段,中间御道以城砖墁砌、两侧砌小块河卵石。单空石桥位于碑亭前,长9.1米、宽8.2米、高2.8米,桥身有残坏。近陵处神功圣德碑亭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增建,亭重檐式、四出陛。神功圣德碑高5.2米,螭首(六螭下垂)龟趺,无字。清乾隆年间修缮时,碑亭四壁被拆除,改建宇墙式,现仅存碑亭台基、石碑。台基平面正方形,边长10.1米、高0.6米。
陵宫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进院建有?恩门、左右配殿、神帛炉、?恩殿等,现成遗址。第二部分为第二进院和宝城,与第一部分相隔一小土山,名玉案山。第二进院前有神道并列3座单空拱形石桥,石栏已无。第二进院陵墙完整,有损坏。前墙中设琉璃花门3座,中门门楼为单檐歇山顶、琉璃斗拱;左右两侧门门楼为单檐歇山顶,瓦檐之下为琉璃冰盘檐,三座门残坏严重。院内两柱牌楼门存两半截石柱及前后抱鼓石。石供案须弥座形制,案上摆放石雕祭器5个,中间为三足鼎形香炉,两侧烛台和花瓶各2个。宝城平面呈纵向椭圆形,内封土隆起,墙体完整。城内两侧各设转向礓石察上达宝城,正对甬道建黄琉璃照壁已不存。宝城前方形城台须弥座石刻,城台门洞内清乾隆年间以砖封砌。城下券门为直通式,城台前部环垛墙,后部置宇墙。城台上明楼平面正方形,楼顶为重檐歇山式,楼壁四面券门,楼上匾额书&献陵&;楼内圣号碑碑制为龙首方趺,上篆额&大明&,下刻&仁宗昭皇帝之陵&;须弥座式碑座。清乾隆年间修缮时明楼由木架结构改为石券顶结构,左右券门和城台甬道封砌。1994年4月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修缮献陵,对陵墙、石桥、三座门、明楼及宝城宇墙、垛口等恢复原貌,1995年5月竣工。
陵宫附属建筑有宰牲亭、神厨、祠祭署、朝房、果园、榛厂、晾果厂、陵卫衙署、营房等,位置不可考。神宫监位于今献陵村内,河卵石垒砌监墙已无存。神马房位于监西北侧,仅存部分河卵石墙基。
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墓,殉葬皇妃10人。位于天寿山东峰前。明宣德十年(1435)正月始建,半年后地下玄宫建成,六月二十一日宣宗朱瞻基葬入。天顺六年(1462)十一月初三皇后孙氏葬入。天顺七年(1463)三月陵宫建成。清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二年()修缮,?恩门、?恩殿缩小重建。两庑配殿拆除,因长期失修,民国年间?恩门、?恩殿等先后残坏坍塌,?恩殿木构架、40年代战事中被拆除。1995年修缮陵宫宝城、明楼、两柱牌楼门、三座门及陵墙。
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孔桥南向东北分出,长约1.5公里。途中单空石桥1座,青石罗汉栏板,桥身保存较完整。明嘉靖十六年(1537)近陵处增建的神功圣德碑亭存台基及石碑。清乾隆筑的宇墙已无存。石碑形制同献陵,路面存碑亭台基后一段。
陵宫。?恩门存台基遗址;第一进院内?恩殿、两庑配殿、神帛炉存遗址。第二进院三座门和院内两柱牌楼门、石供器,供器失散一花瓶。宝城墙完整,宝城内封土隆起,前存砖砌矮墙,墙前存琉璃照壁砖砌基础宽5米、厚1米。宝城设左右转向礓石察通城台明楼。城台上部城砖垒砌,下为石刻须弥座,台前下设月台,城台下设甬道通宝城内。城台上明楼平面正方形,楼顶重檐歇山式,楼壁四面券门,上下檐额枋部位为琉璃构件;上下檐之间置&景陵&金字华带榜额;楼内圣号碑碑座须弥座式,碑首方形,前后浮雕双龙戏珠图案,正面篆额&大明&,碑身正面楷体刻&宣宗皇帝之陵&。
陵宫外附属建筑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朝房等位置已无考,现存神宫监监门及门厅,位于今景陵村。
四、裕陵&&
明朝第六代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墓,从英宗起废除皇妃殉葬制。裕陵位于石门山下,天顺八年(1464)二月始建,地下玄宫建成后五月八日英宗朱祁镇葬入。六月陵宫建成。成化四年(1468)九月初四皇后钱氏、弘治十七年(1504)四月十八日皇后周氏葬入,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修缮。民国6年(1917)?恩门被火焚毁。解放战争期间?恩殿被拆毁。
神道从献陵神道碑亭南石桥前向西分出,长1.5公里。途中单空石桥2座,桥身略残,桥栏已不存;近陵处神功圣德碑亭存台基及石碑,台基面宽、进深各10.09米,碑高6.05米;亭后并列3座单空砖券石桥,中桥宽7.3米、长14.45米,侧桥各宽5.4米、长12.3米,桥身略残,桥栏不存;神道残存中墁城砖、两侧墁鹅卵石路面一段。
陵宫宫墙和现存建筑残坏严重。?恩门残存遗址。第一进院内配殿、神帛炉无存,?恩殿残存遗址。第二进院3座门基本完好,院内两柱牌楼门残损;石供案、供器较完好,石供案和两柱牌楼门两侧残存树盂4座。宝城墙垛口、宇墙大多残坏,宝城内封土隆起;宝城内封土前琉璃照壁残坏严重。方形城台垛口、宝城宇墙残坏塌落;城台的左右转向礓石察及右掖的前出礓石察已走闪。城台明楼残坏严重;楼内圣号碑上篆额&大明&,下刻&英宗睿皇帝之陵&。
陵宫外附属建筑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等无存,神宫监存部分河卵石垒砌的围墙及多次改建的监门(位于今裕陵村)。
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朱见深及皇后王氏、纪氏、邵氏的合葬陵墓。位于聚宝山下。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九月十五日始建,十二月初玄宫建成,十七日宪宗朱见深葬入、皇后纪氏迁入。弘治元年(1488)四月二十日陵宫建成。正德十三年(1518)六月十六日皇后王氏、嘉靖二年(1523)二月二十五日皇后邵氏葬入。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进行修缮。因长年失修,民国期间?恩门上顶坍塌,?恩殿残坏,解放战争时期木构架被拆毁。
神道从裕陵碑亭前向西分出、长1公里,途中单空石桥1座,嘉靖十六年(1537)近陵处增建碑亭1座。碑亭宇墙台基残坏严重,神功圣德碑台基四边宽各10.07米、碑高6.2米,神道左右两侧局部地段各存明代所植柏树3行;神道路面已不存,现改为公路。
陵宫宫墙和现存建筑残坏严重。?恩门残存遗址。第一进院内左右配殿各5间,现存右配殿部分土衬石,神帛炉无存;?恩殿后檐墙、两山墙保存。第二进院3座琉璃花门形制同裕陵,中门残坏严重,两侧门仅存门垛和基座;二柱牌楼门存石柱和前后抱鼓石;石供案及五石供器保存,形制同裕陵;石供案左侧残留树盂须弥座残件。宝城墙体稍完整,有残坏垛口、宇墙有倒塌。宝城内封土隆起,封土前琉璃照壁壁顶为硬山式黄琉璃瓦顶、残坏严重,琉璃照壁后有通向宝顶的左右踏跺与其他陵不同,左右两侧踏跺式台阶基本完整。城台垛口、宇墙有残坏,城台下乾隆年间修缮封砌的券洞砖墙被拆通;城台左右的转向礓石察及右掖礓石察有塌落。前月台残损存礓石察。城台上明楼上部残坏,顶瓦多脱落,下檐额枋的外护琉璃构件基本完好;明楼内圣号碑为龙首方趺形制,碑首篆刻&大明&,碑身正面刻楷书&宪宗纯皇帝之陵&,四周刻云纹、涂朱砂;须弥座上枋刻二龙戏珠,束腰部分雕刻?花结带,下枋刻云纹同献陵、景陵。
陵宫外附属建筑有宰牲亭、神厨、神库,位于陵门前左侧,祠祭署位于宰牲亭左侧,均已不存;神宫监监墙呈&回&字形,监门70年代被拆除,河卵石垒砌的外围墙基本完整,高2.8米、厚1.2米,现为茂陵村外墙;神马厂位于神宫监附近,残存部分石墙;朝房等附属建筑位置不可考。
明朝第九代皇帝孝宗朱?樘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墓。位于笔架山前。弘治十八年(1505)六月始建。玄宫建成后,十月十九日孝宗朱?樘葬入。正德元年(1506)三月陵宫建成。嘉靖二十年(1541)十月九日皇后张氏葬入。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修缮。因年久失修,民国年间?恩门、?恩殿先后塌毁。
神道从茂陵神道碑亭前向西分出长约1公里。途中五空桥已毁,遗址处建公路桥。近陵处碑亭存台基与石碑,台基四面边宽各10.13米,神功圣德碑碑高6.07米;碑亭后3座单空石桥,中、左两桥1967年因修公路拆除,右桥桥洞砖券桥身基本完好,宽5.4米、长10.5米。神道路面无存。
陵宫现存宫墙和建筑残坏严重。?恩门残存遗址。第一进院内?恩殿残存遗址,左右配殿各5间拆除不存;两侧神帛炉仅存左侧,单檐卷棚顶,城砖粗砌,下部略呈须弥座,上部炉身,前开券门,高2.9米、宽2.3米、进深1.67米;右侧神帛炉,遗址处存土衬石一周。第二进院西侧宫墙倒塌缺46米,三座琉璃花门残存门垛和台基,院内两柱牌楼门存两石柱及抱鼓石;石柱方形,顶部雕相对蹲麒麟;石供案和五供器基本完好,左侧存树盂须弥座残件。宝城墙垛口宇墙多倒塌,宝城内封土隆起,封土前及两侧分别砌高约1.5米冢墙,前有***琉璃照壁1座。城台垛口、宝城宇墙多倒塌,城台上部城砖垒砌,下为石刻须弥座,城台券洞封堵墙拆通,城台左右转向礓石察通城台上;城台前月台及前砖砌礓石察基本完整。明楼上部残坏严重,圣号碑保存较好,上篆额&大明&,下刻&孝宗敬皇帝之陵&。
陵宫外附属建筑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朝房等位置无考。位于陵宫右前方的神宫监存河卵石垒砌的围墙及多次改建的监门,现为泰陵村外墙。神宫监右前神马房残存部分石墙。
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金岭山前,于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三十日始建,地下玄宫建成后,九月二十二日武宗朱厚照葬入。嘉靖元年(1522)六月陵宫建成。嘉靖十四年(1535)三月二十八日皇后夏氏葬入。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明楼被李自成农民军焚毁。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修缮时缩小重建。因年久失修,民国期间?恩门坍塌,?恩殿在解放战争期间被拆毁。
神道从泰陵五空桥南向西南分出,长约1公里。途中五空桥存残遗址。三空桥宽11米、长33米,桥面改建成公路。碑亭形制为重檐式,四出陛;亭内神功圣德碑为螭首龟趺,土衬石上刻海浪;现存台基和螭首龟趺无字碑,台基四面边宽各10.72米、碑高5.95米。亭后神道存中部铺砖两侧墁鹅卵石路面一段。
陵宫陵墙和建筑残坏严重。?恩门残存遗址。第一进院内?恩殿存遗址,左右配殿因残坏严重被拆除,左右神帛炉不存。第二进院右侧和左前陵墙大部倒塌;三座琉璃门残存门垛和台基;院内两柱牌楼门存石柱,石供案和五石供器保存完好。宝城墙垛、宇墙多倒塌,宝城中部封土隆起,封土前有高约1.5米的冢墙和墙前黄琉璃照壁,壁座宽6米、厚0.9米;宝顶上有民国期间土匪盗陵未遂开挖的盗坑遗迹。宝城城垛、宇墙多倒塌,城台下设瓮道,两侧设通城台上的转向礓石察;城台前设月台、礓石察路。清乾隆年间修缮时城台上明楼缩小重建,石条券顶;楼顶上下两檐之间悬挂榜额,书&康陵&;明楼圣号碑碑首长方形、须弥碑座,碑首前后浮雕二龙戏珠图案,前篆额刻&大明&;碑身正面楷书刻&武宗毅皇帝之陵&。
陵宫外附属建筑朝房、神库、祠祭署等位置无考。宰牲亭、神马房存遗址石砌墙体。神宫监石砌外墙基本完整,现为康陵村外墙。
明朝第十一代皇帝世宗朱厚?与皇后陈氏、方氏、杜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阳翠岭山前。嘉靖十五年(1536)四月始建,嘉靖二十一至二十六年间()建成。嘉靖二十七年(1548)五月十三日皇后方氏葬入,隆庆元年(1567)三月十七日世宗朱厚?葬入,皇后陈氏、杜氏迁葬。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陵宫修缮。因年久失修,民国期间?恩门、?恩殿坍毁。1955年对陵宫进行修缮。
神道自长陵神道七空桥北向东北分出,长约1.5公里。途中单空砖券石桥基本完好,宽12.5米、长21.5米。近陵处神功圣德碑亭存台基和无字碑,碑亭前并列3座石桥,中桥宽12.5米、长21.5米,两侧桥宽5.5米、长10米。神道存部分墁砌石条路面。
陵宫建筑规模仅次于长陵(?恩殿重檐7间、?恩门单檐5间、宝城直径81丈)现存陵墙和陵宫建筑基本完整。外罗城城墙及城内神厨、神库存遗址。1955年修缮时,左右陵墙墙帽部分由琉璃瓦顶改为砖砌蓑衣顶。第一进院陵门为宫门形制;门楼琉璃斗拱多残坏,陵门两旁原角门已封堵。第二进院前墙存墙基,?恩门存台基。清乾隆年间缩建的?恩门和院内左右配殿存遗址,神帛炉无存。第三进院前墙存墙基;?恩殿台基中部为乾隆年间修缮缩建,存遗址;东西墙角门封塞,改为红墙;院内两柱牌楼门有残缺,石供案上五石供器缺一花瓶。垛墙和宝城花斑石宇墙为砖砌,亦较完整;宝城内封土隆起。城台城砖垒砌,石刻须弥座较完整;城台左右掖石礓石察完整,两侧石门及门楼存遗址。城台上明楼完好,有彩画遗存;楼壁四面辟券门,红墙面;楼上匾额书&永陵&。楼内圣号碑完整,上篆额&大明&,下刻&世宗肃皇帝之陵&。
陵宫外附属建筑宰牲亭、神厨、神库、祠祭署、朝房等无存、位置无考。神宫监存监门、照壁及部分外围监墙,监墙现为永陵村外墙。
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朱载?与皇后李氏、陈氏、李氏的合葬陵墓。位于大峪山下,嘉靖十八年(1539)四月地下玄宫建成,原系明世宗为迁葬其父和安葬其母所建的&显陵&玄宫,后弃置未用,遂为穆宗所用。地上建筑始于隆庆六年(1572)六月,万历元年(1573)六月建成。隆庆六年(1572)八月二十二日皇后李氏迁葬,九月十九日穆宗朱载?葬入。万历二十四年(1596)九月二十二日皇后陈氏、万历四十二年(1614)六月十三日皇后李氏葬入。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明楼被李自成农民军烧毁,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三月?恩殿被雷火烧毁。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进行修缮。因年久失修,民国期间?恩门、?恩殿先后残坏;解放战争期间?恩殿残坏的木构件被拆除。
神道从长陵神道七空桥北向西分出,长约2公里。途中存五空石桥、单空石桥遗址;神功圣德碑亭清乾隆年间垒砌的台基宇墙1987年&1990年修缮时拆除,原台基补齐、复建碑亭,重檐歇山式,四面设券门,内竖无字神功圣德碑;亭后并列单空石桥原三座略残,中桥石栏全毁,亦修补完整。石桥及碑亭前后原部分神道保存。其制改墁水泥砖。
陵宫。陵墙和陵宫建筑原残坏严重,1987年&1990年进行修缮按原址复原重建。?恩门遗址重建,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进深2间,中设板门。第一进院内?恩殿是清乾隆年间缩建的殿,按明代遗址复建;面阔外显5间、内显7间,进深中显4间、外显五间;左右配殿遗址复建;左右神帛炉不存。第二进院三座琉璃花门残坏处补齐,院内两柱牌楼修缮时仿长陵配齐木构瓦件;石供案和五石供器完整。宝城城墙修缮时补齐;宝城内封土隆起;冢墙高5.94米、平面呈弧形。其下随墙式的琉璃照壁修缮时仿原物组装。宝城修缮时补齐,城台下券洞内砖石拆除,城台两侧转向礓石察补齐。城台上明楼修缮时补齐残坏处,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左右券门封砌。明楼上修补匾额书&昭陵&二字。楼内圣号碑龟裂残坏严重,碑首前后浮雕双龙戏珠图案,正面上篆额&大明&,下刻&穆宗庄皇帝之陵&。
陵宫外附属建筑祠祭署不存、位置不可考。宰牲亭、神厨、神库1991年至1992年于遗址复建。神宫监位于昭陵村内,原存监墙及监门1958年拆除。朝房院残存部分砖砌墙体。
明朝第十三代皇帝神宗朱翊钧和皇后王氏两位的合葬陵墓。位于大峪山前。万历十二年(1584)十一月始建,万历十八年(1590)六月十日建成。泰昌元年(1620)十月初三神宗朱翊钧、孝端皇后王氏葬入,孝靖皇后王氏迁入。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恩门、?恩殿及两庑配殿被李自成农民军焚烧。清顺治元年(1644)五月碑亭、?恩殿等被清军拆毁。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修缮。民国2年(1913)?恩殿再次被火焚毁,日伪时期?恩门被焚毁。
神道从昭陵神道五空桥西向北分出,长约1.5公里,神道条石路面有局部路段保存。3座石桥完好,中桥桥身宽10.4米、长19.8米,两侧桥各宽4.15米、长9.3米;桥面铺砌石条、砖券桥洞。三空石桥存遗址。神功圣德碑亭台基完好,碑高5.86米。
陵宫。陵墙和陵宫建筑残坏处经修缮基本完整。外罗城清初毁坏,后屡经拆毁,存局部遗址,城内神厨、神库不存。第一进院陵门完整,陵门左右原设角门封塞为红墙。第二进院清乾隆年间缩建的?恩门存台基遗址;?恩门左右两侧角门残存;院内左右配殿存遗址,神帛炉不存。第三进院内?恩殿原建台基及清乾隆年间缩建的小台基保存较好,台基左右两侧角门残存;院内两柱牌楼门残处修补齐整,五石供器和石供案完整。宝城和城台自1958年后经多次修缮完整。宝城内封土隆起,封土前部和后部现各开游人参观地下玄宫出入口。方形城台下月台前设三出踏跺式台阶;城台左右设登宝城石礓石察和水泥踏跺路;其前白石门楼存遗迹;城台后1958年增筑踏跺式台阶。方城明楼上修补匾额书&定陵&二字;楼内圣号碑基本完好,上篆额&大明&,下刻&神宗显皇帝之陵&。
地下玄宫。1957年考古发掘发现帝后入葬设的隧道。砖隧道自宝城墙右侧的隧道门至明楼之后宽8米至8.6米。石隧道从明楼后至金刚墙前皮宽8米、总长40米,两侧用花岗石砌隧道壁。金刚墙至玄宫前殿之间小室(今称&隧道券&)长、宽各7.9米,砖券顶高7.3米,石板地面。砖石隧道大部分掩埋恢复原状,局部地段保存原状。打开地下玄宫有前、中、后、左、右连成一体5殿,石结构、拱券形,前殿纵深20米、中殿纵深32米,面宽6米、顶高7.2米,地面铺砌细方砖;陈设有一帝二后3套神座、五供(每套香炉1个、烛台2个、花瓶2个)和青花云龙瓷缸储油长明灯(现油已不存)。后殿宽30.1米、进深9.1米、高9.5米;地面砌花斑石,中部设棺床1座,上铺花斑石板;棺床中心部位有一长0.4米、宽0.2米方孔;棺床之上安放帝后棺椁和随葬品。左右殿宽26米、进深7米、顶高7.4米,地面铺砌青白石板,两殿各设棺床1座,上铺金砖,中部留方孔1个。地下玄宫5殿共设石门7座;前、中、后三殿之前位中轴线处各设1座;门分两扇,***在门洞券之内;汉白玉石门每扇高3.3米、宽1.7米,正面雕纵横各9排81枚乳状门钉及铺首衔环;顶门用的石条称&自来石&;前殿自来石上墨迹:&玄宫7座门自来石俱未验&。三门门洞券之前有石刻随墙式门楼。左右两殿各设石门两座,一座位于殿前甬道内与中殿相通;另一座位于殿侧面朝玄宫后部的方向通殿外;青白石门对开门扇形制,雕铺首衔环。左右两配殿侧面的石门之外,设有金刚墙及隧道券,但隧道未经发掘。地下玄宫旅游参观人员的出入口分设于前殿和左配殿的金刚墙之外,采用旋转楼梯结构。
陵宫外附属建筑祠祭署、宰牲亭、朝房、神马房、神宫监存遗址。
十一、庆陵
明朝第十四代皇帝光宗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黄山寺二岭山前,原址曾建景泰帝寿陵,后被毁。天启元年(1621)正月始建,九月四日光宗朱常洛、皇后王氏葬入,皇后郭氏迁入,皇后刘氏在崇祯帝即位后迁入。天启六年(1626)六月建成。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进行修缮。因年久失修,民国期间?恩门塌毁,?恩殿解放战争期间拆毁。
神道自裕陵神道小石桥西向北分出,长约20米,路面已不存。单空石桥桥栏已毁,长14.9米、宽7.95米。神功圣德碑亭台基边宽11.7米、高0.5米,无字神功圣德碑螭首龟趺,高6.055米。第一进院后门外有并列3座单空石桥,栏杆毁坏、桥身完整;中桥桥长16.4米、宽8米,两侧桥长15.2米、宽6.2米。至第二进院有神道相通,砖路面完整。
陵宫分第一进院和第二进院、宝城前后二部份,陵墙和陵宫建筑残坏严重。?恩门存清乾隆年间缩建?恩门小台基。第一进院内?恩殿存台基,左右配殿、神帛炉存遗址。陵院后琉璃花门及两侧照壁有残坏。第二进院3座门有残坏,院内两柱牌楼门存石柱等;石供案和五石供器中香炉有残坏、缺1花瓶。宝城墙城垛、宇墙大部残坏;城内封土隆起,前有拦土墙;随墙式琉璃照壁残存高1.77米、宽约5米。城台上部砖砌、下部石刻须弥座,城台下券洞封砌,城台左右两侧转向礓石察及右掖前出礓石察有残坏,台前月台较完整。明楼残坏严重,顶部木构件大部坠落;楼内圣号碑龙首方趺,篆额&大明&,碑身刻&光宗贞皇帝之陵&。
宝城两侧和第一进院外有砖砌排水明沟,第二进院地下排水涵洞条石起券与第一进院排水明沟相接。
陵宫外附属建筑祠祭署、朝房等不存。陵左存宰牲亭、神库遗址。陵右前方神宫监前墙被拆除不存,城砖垒砌的左右及后墙残坏,现为庆陵村外墙。
十二、德陵
明朝第十五代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墓。天启七年(1627)九月始建,崇祯元年(1628)三月初八熹宗朱由校葬入。崇祯五年(1632)二月建成。崇祯九年(1636),清军攻占昌平州城后,德陵被焚毁;同年清军撤走后,思宗朱由检下令修缮。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进行修缮。民国9年(1920)?恩门被焚毁,因年久失修,残损严重,解放战争期间?恩殿被拆毁。
神道从永陵神道碑亭前向东北分出,长约0.5公里。途中五空石桥长61米、宽14.8米。近陵处神功圣德碑亭四面设踏跺式台阶;清乾隆年间修缮时拆除碑亭四壁,改建为宇墙;亭内无字神功圣德碑高5.35米,螭首龟趺,碑亭台基后存神道一段。
陵宫。陵墙和陵宫建筑残坏严重。?恩门清乾隆年间修缮时缩建存台基遗址。第一进院内?恩殿存台基残址,左右配殿清乾隆年间修缮时被拆除后存土衬石,神帛炉存台基土衬石。第二进院三座门有残坏,院内两柱牌楼门存石柱及前后抱鼓石;石供案和五石供器石香炉、石烛台、石花瓶完整。宝城墙城垛、宇墙多已坍塌;宝城内封土隆起,顶部三合土夯筑的宝顶中部裂开;哑巴院墙壁倒塌严重,随墙式琉璃照壁高3.8米、面宽5.05米,残坏严重。方形城台下设直通券门,城台左右两侧设通城台之上的转向礓石察。城台上明楼清乾隆年间修缮时原木结构改石券结构,封砌城台下瓮道,城台右掖增设城台前通城台上的礓石察。明楼顶部残坏较严重,楼内圣号碑碑座须弥座形,上篆额&大明&,下刻&熹宗?皇帝之陵&。
陵宫外附属建筑宰牲亭、祠祭署、朝房等不存。神宫监砖砌监墙、监门较完整,现为德陵村围墙。监墙内砖砌照壁1座存壁身及壁座,总高2.86米、面宽5米。陵左侧排水沟有单空石平桥两座,一座栏板残坏。
十三、思陵
明朝末代皇帝思宗朱由检和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鹿马山南麓,崇祯十五年(1642)田贵妃死后,八月建地下玄宫。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二十三日田贵妃葬入,三月十九日思宗朱由检自缢死煤山,李自成应允&用天子礼葬崇祯&。昌平州人捐资于四月四日将思宗朱由检同皇后周氏葬入田贵妃墓。清顺治元年(1644)五月四日下令建陵宫,顺治二年至十六年()陵宫建成,以帝后礼重新为明思宗朱由检及皇后举行安葬仪式,改田贵妃墓为思陵。同年十一月十五日清世祖福临至思陵祭酒,十六日视其他明陵,令修缮各陵残坏处。乾隆年间陵宫先后两次修缮改变陵制。乾隆十一年(1746)修缮时左右配殿因倒塌已久,未予修复。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修缮时扩大陵门、享殿(陵门1间扩3间,享殿3间扩5间),陵内碑亭后移冢前,加筑城台,建成明楼,后陵墙改建为与城台相连城墙,成为单边城墙式宝城。民国36年(1947)国民党政府军修炮楼拆毁陵宫,大部分建筑仅存遗址。1992年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对遗址进行保护清理,复建陵墙、宝城墙,修缮城台。
神道碑亭位于陵门前,现存台基,竖形制螭首方趺式石碑;碑阳篆额&敕建&,碑身正面刻《皇清敕建明崇祯帝碑记》。
陵宫。陵门存遗址,现门为复建。第一进院院内左右配殿存遗址、享殿存台基。第二进院前墙1992年复建左右两段;院内前后两套石供器有残坏,前套五石雕供器有方鼎式香炉1个、烛台2个、花瓶2个,后套石供案上有石供器5件为石榴、佛手、桔、柿和寿桃5种供果之形。宝城为单墙式,清乾隆年间修缮时始建。1992年对遗址进行修复,城台砌城垛,周围环垛口、宇墙。城台上原存明楼四壁残墙拆除;城台左右各设有随墙式小旁门及砖墁台阶。圣号碑完整,螭首方趺;碑阳篆额&大明&,下刻&庄烈愍皇帝之陵&。宝城内封土圆形,底径16米、顶径9.8米、高4米,表面?砖。30年代地下玄宫先后两次被盗掘,有殿二重,前殿3间、后殿2间。封土东侧原有盗洞遗迹已被封严。陵宫外无附属建筑。
4&1表 &&&&&&&&&&&&&&&&&&&明十三陵主要建筑现状一览表 &&&&&&&&&&&&&&&&&单位:米
注:1、?恩门长陵尺度为明原尺度,其他为清乾隆年间重建尺度。2、?恩殿长陵、献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尺度为明原尺度,其他为清乾隆年间重建尺度。3、康陵明楼为清乾隆年间重修尺度。
附:皇陵祭祀
皇帝亲祭。明朝皇帝亲赴天寿山陵寝行祭未形成固定制度。明仁宗、宣宗、英宗等皇帝曾在清明节祭陵。嘉靖十五年(1536)始又有秋祭。有记载的皇帝谒陵有宣德元年(1426)二月二十二日宣宗朱瞻基谒长陵、献陵;正统七年(1442)二月二十九日英宗朱祁镇谒长、献、景陵;正德十三年(1518)四月初一武宗朱厚照谒六陵;嘉靖十五年(1536)三月二十四日世宗朱厚?谒长、献、景陵;隆庆二年(1568)二月二十七日穆宗朱载?谒长陵、永陵;万历八年(1580)三月十二日神宗朱翊钧奉两宫皇太后谒各陵;万历十一年(1583)九月八日神宗朱翊钧率后妃谒长、永、昭陵。皇帝祭陵的礼仪隆重:皇帝驾发皇宫之前,太常寺事先备办告庙及祀陵祭品,翰林院撰写祭告文,锦衣卫设丹陛仪卫扈行;兵部奏请简命文武大臣居守京师、请敕行事及奏请值守皇城4门、京城9门,分调提督武臣把守各山口关隘,选点扈驾军马,奏差科道官点闸、户部关给扈从官军行粮;工部差官修理桥梁道路;光禄寺预备御膳酒饭供具;教坊司准备大乐;顺天府大兴、宛平等县预备谒陵沿途所需的甜水车、轿子、灯笼、随驾钱粮大骡车等,还要派出女轿夫赴陵区内感思殿听用。祭祀的礼仪繁复,祭品丰盛。每次谒陵,长陵是皇帝必谒之陵,然后谒祖父陵、父陵;其他各陵则遣官分祭。清朝皇帝祭祀十三陵一般为路经昌平州顺便行祭。清世祖、圣祖、高宗、仁宗诸帝或祭长陵、或祭思陵,均曾亲自酹酒,并遣官分祭其他各陵;祭仪均为有牲、帛,有祭文的太牢祭祀。
遣官祭祀。明朝时祭陵的主要形式。分大祭、小祭。大祭明初沿用建文初年定孝陵祭祀制度,清明、中元(七月十五日)、冬至三节,朝廷派遣勋旧大臣行礼,文武衙门各遣堂上官(尚书或侍郎)1员、属官1员分诣陪祭。嘉靖十四年(1535)二月改为每年四大祭:春以清明、秋以霜降,遣官行礼,各衙门官陪祭;中元、冬至遣官行礼,各部门官不陪祭。祭祀的时间一般在祭祀日的子时(23:00至01:00),各陵主祭官在赞礼官的引导下,由各陵?恩殿右门入;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各陵主祭官在赞礼官的引导下就拜位;执事官捧香盒至香案,主祭官在赞礼官的引导下至香案前,赞礼官跪、上香,主祭官随之三上香;上香完毕,赞礼官及主祭官复原位,接行四拜礼,众官随之四拜;拜毕,行初献、亚献、终献三献礼;行初献礼时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执事官随即捧帛爵献于御案之上,接着,执事、赞礼官及祭陵众官员均下跪,赞礼官跪读祝文;读毕,赞礼官及众官作俯、伏、兴、平身的礼拜动作。亚献礼、终献礼仪同初献礼,但不奠帛、不读祝。三献礼毕,赞礼官及众官四拜。拜毕,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各诣燎位&。随后,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从殿中门出赴燎位(神帛炉位置)焚烧祝帛。至此,祭仪结束。祭祀所用的祭品有牲(牛、羊、豕)、帛、酒、祝及圆眼、荔枝、枣和灸肉、饼、菜、汤、饭、馒头等物。此外,清明一节仪程还有&上土仪&,由勋臣负责担土覆盖宝顶,每陵上土13担。小祭节序初时为忌辰(已故帝后的逝世日)、正旦(正月初一)、圣旦(在位帝王的诞辰日)、孟冬(十月初一)四节,嘉靖十五年(1536)九月始罢孟冬之祭,小祭由朝廷遣官行礼,但各衙门官不陪祭、仪程安排、礼仪规范等与大祭基本相同。祭品仅有酒果两类。清朝时,明十三陵的祭祀按祭古帝王陵之礼进行,初时并无按节序遣官祭祀之礼。清顺治二年(1645)始定,除定陵外,其他十二陵每年由守陵太监致祭2次;顺治八年(1651)五月命定陵照其他十二陵一体,只在大红门外总祭;顺治十七年(1660)始除定陵不祭外,每年春秋2次由太常寺差官致祭;雍正二年(1724)始由明裔一等侯一职承办明十三陵春秋祭祀;乾隆五十年(1785)恢复定陵祭祀;春秋二祭的等级均属有牲的太牢或少牢祭祀;民国初年后各陵祭祀只用牲1套,由袭侯率陵户赴各陵巡回行祭。民国14年(1925)明十三陵的管理由昌平县政府派人接管后陵祭废止。
第三节 妃子墓
明成祖皇妃坟。明永乐十一至二十二年()间建,有两座,称东西井。东井位于德陵南馒头山下,西井位于定陵南大峪山下,墓主不详。《昌平山水记》记建筑为 &重门,门3道,殿3间(实为5间),两庑各3间,绿瓦周垣&。清康熙年间东井存门、庑、殿,西井存周垣。民国26年(1937)前后东西二井皇妃坟发生盗墓。东井前后被各挖1洞但未到墓室;西井墓室被挖,据民间口碑流传有木俑弃外。1995年底东井坟冢已平,底圆形,冢前存无字石碣1座,享殿、冢、墙残存遗址;西井石碣完整,享殿、冢、墙残存遗址。
明宪宗皇妃坟。位于陵区西部苏山东麓。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始建,墓主为宪宗皇贵妃万氏。清代有农户住入,现为万娘坟村。殿庑等建筑至迟在清末已毁。民国26年(1937)前后墓室被当地土匪盗挖。现存建筑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前方形院下碱部分城砖砌成、上用山卵石垒砌,院墙有残坏;园寝门为琉璃构件硬山顶式门楼、略有残坏,左右随墙式角门封塞;院内内墙残坏严重。内墙内两进院:第一进院左右两墙原有门,已不存;第二进院右侧前墙倒塌,中部殿门、享殿存遗址;两配殿以内墙为后檐墙,面阔3间,院后墙间硬山顶式门楼现存门垛。后院后半部墙体平面呈半圆形,院内依次有残存照壁、无字石碣、馒首形坟冢。
明世宗皇妃坟。也称悼陵。位于陵区西南袄儿峪山东麓。明嘉靖七年(1528)建。原葬孝洁皇后陈氏,陈氏迁葬永陵后葬世宗妃沈氏、文氏和卢氏。建筑呈纵向长方形。现院墙有局部倒塌,前墙间殿门成遗址;院内享殿、左右配殿成遗址,石供案完整,五石供器散存香炉、烛台、花瓶各1件;坟墓馒首形。院外附属建筑两侧各有可能是神厨、神库遗址1处,果园、菜园房屋等不存。神宫监位于坟右前方今悼陵监村,回字形监墙有小段残存。
明世宗皇妃坟。位于银钱山东麓。嘉靖十五年(1536)建,葬世宗贤妃郑氏。平面布局前方后圆形。山石外墙,前墙间设院门,现小部分残存。城砖垒砌的内墙和院门存残基。内墙内石供案1座。石供案后为墓冢。坟院内堆积绿琉璃瓦残件。
明世宗皇妃和太子坟。位于悼陵左。明嘉靖十九年(1540)建。葬世宗皇贵妃阎氏、王氏,皇妃马氏和杨氏及太子朱载基、朱载壑。围墙前方后圆。坟院墙略残,坟院门残存门垛;院内残存顶硬山式照壁,石供案、石供器不存。坟冢分布前排两座为马、杨二妃坟;后排中为阎、王二妃坟,左为太子朱载基坟,右为太子朱载壑坟。
明神宗皇妃坟。位于银钱山东麓。万历二十五年(1597)建,葬神宗皇贵妃李氏、郑氏和皇妃李氏、刘氏、周氏。山石垒砌外罗城存残址,院门不存。内墙多处残坏,院门存遗址。院内殿门、两侧配殿、左侧神厨、右侧神库、享殿各存遗址。享殿后原有院墙、院门已不存。半圆形坟院内石碣残存。存石供案,石供器不存。清顺治三年(1646)墓被盗挖。民国年间再次被盗,墓室盗洞已封。
附属建筑及遗迹
一、行宫和苑囿
帝后谒陵驻跸或临幸之所。旧行宫位于龙凤门西北芦殿坡附近(今十三陵乡政府西侧),约明宣德元年至五年间()建成,嘉靖十七年(1538)新行宫建成后废弃。清顺治、康熙年间存土垣一周,此后辟为农田,有残碎瓦片散布。新行宫位于永陵监南,明嘉靖十六年(1537)正月建、十七年二月建成。有重门、正寝2殿,围房500余间;正殿名感思殿、门名感思门,毁于清初。现遗址有建筑残物堆放田埂间。时陟殿位于大红门内东侧,俗称&拂尘殿&或&弹尘殿&,为帝后谒陵更衣之所。建筑有正寝2殿,正殿 &时陟殿&有围房60余间,建筑毁于清代初年,今已辟为果园。九龙池位于昭陵右侧翠屏山下,永乐七年至成化十四年()间建,为帝后谒陵事毕临幸之所;池方形,池壁雕9个龙头,泉水从龙吻中喷出,池周护有重垣。嘉靖十五年(1536)明世宗谒陵令建1亭1台于池北,亭名&粹泽&;九龙池水甘甜,周围景致幽雅,明、清代文人多有题咏;清初建筑存水池及周垣墙壁,现池和亭残存遗址。长春亭位于老君堂村附近,原有正房3间、东西厢房各3间,为帝后游幸之所。始建时间不详,建筑早毁,遗址不可考。明代陵区内松露殿、肃敬殿、修仪馆、饰容馆、长生迹、长生亭等建筑不存,位置、形制不可考。
二、香帛亭和衙门馆
香帛亭。昌平州城内州署之西、城隍庙之东设香帛亭,为安放陵祭前神帛及仪物之处;明弘治十三年(1500)由太常寺卿崔志端购地,工部营建,今无遗迹。
衙门馆。嘉靖年间为祀陵官员住宿在昌平州城内设馆14处:新都察院馆位于城内西南、都察院馆位于城内鼓楼南街西、东察院馆位于州学西、西察院馆位于州治西、翰林院馆位于儒学内刘谏议祠后、六科馆在鼓楼西北、十三道馆在文庙南、顺天府馆位于北城下、太仆寺和通政司馆在十三道馆西、刑部馆在六科馆东、户部馆在鼓楼南街、光禄寺馆在鼓楼南街东第二巷、吏部四司馆在东察院馆西。明亡后各馆或废或改作他用,现无遗迹。
三、工部厂及内监公署
位于陵区七空桥东河北岸、今十三陵乡北新村南,为陵区内的施工基地和内官监掌外厂衙署。厂内原有碑两通,其一刻崇祯帝命太监魏国征掌宣府军务敕谕、一刻翰林韩四维所撰碑记。清初时厂署俱废,清末衍为工部厂村。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库时村址北迁,现无遗迹。
四、陵区十口
护卫陵寝而设,明亡后毁坏。灰岭口位于今上口村北,明永乐年间建有旧城1道、敌楼1间;嘉靖十六年(1537)改建,敌楼改3间,重檐歇山顶式;两侧城墙加厚,增构东西敌台、官厅、营房等建筑;现存两侧残墙。贤庄口(贤张口)位于今下口村西,嘉靖十五年(1536)建有正城1道、水门1空、西山墩1座,现存北侧墙体。锥石口位于今锥石口村北,嘉靖十年(1531)建有正城1道、水门1空、西山墩1座,现有墙基和山墙遗存。雁子口(雁门口)位于今燕子口村,嘉靖十五年(1536)建正城1道、水门1空、东山墩1座,现存口内两侧残墙。德胜口位于今德胜口村北,原名得胜口,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五月更名翠平口,嘉靖十五年(1536)建正城1道、水门1空、拦马墙1道、东西山墩各1座;1959年修建德胜口水库时口内垣墙拆除,现存南侧山下残墙一段。老君堂口位于今老君堂村北,嘉靖十六年(1537)二月明世宗谒陵事毕北阅山场后下令堵塞,修筑拦墙5道,现存村北墙基残迹和残存拦墙1道。西山口位于今小宫门村北,嘉靖三十年(1551)前筑有墙垣,口内设小红门作为陵区侧翼门户。东山口约在今十三陵水库拦洪坝处。中山口(伽蓝口)位于昌平城北龙山与汗包山之间。榨子口位于西山口与大红门之间。隆庆五年(1571)前3山口有块石堆垛的简易式石墙;同年二月由天寿山守备官督率八陵卫掌印官及军兵从东自蟒山头起、西至小红门西场头止,沿山内外栽松柏、榆、柳等树作防护;万历十一年(1583)东山口口内两端建敌台2座,靠近山处各建城墙;天启三年(1623)天寿山 一带又&厚筑城垣&,陵区前4口城垣建置完备。清代榨子、中山口被拆通,以过人行。垣墙部分残存。1961年西山口墙垣被拆,现口两侧存部分残墙。东山口西南侧敌台及东北侧敌台外侧下段墙垣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库时拆除,现存东北侧敌台下层台基,蟒山山脚处残坏的垣墙。
五、永安城和巩华城
永安城于景泰元年(1450)正月建,以居长、献、景陵陵卫军。此后,续增裕、茂、泰、康、永陵陵卫。城设东、南、西城门,东门曰&奠安燕蓟&、西门曰&节控雄关&、南门曰&畿辅重镇&。三门各有瓮城,筑有城楼。景泰三年(1452)县治所迁入,后为州治所。天顺三年(1459)城中建谯楼(钟鼓楼)及楼前3个牌坊。万历元年(1573)接连南城增筑新城,南北长563米,东西宽如旧城。崇祯九年(1636),兵部侍郎张元佐拆旧南城砖修补东城楼,自此新旧城合一,周长5公里。清康熙十四年(1675)重新修建,旧城城墙高三丈,护城河深八尺、宽三丈。日县革委会请示北京市革委会拆除谯楼70年代初拆除,1978年开始县城市政建设陆续拆除城墙。1995年北城墙有小段残存。
巩华城位于今巩华镇,城内建行宫(见文物编)。
六、陵区其他遗迹
龙王庙。位于原工部厂村西,明代时有庙碑3通,分别为弘治、嘉靖、万历年间担任工部厂员、兼掌镇兵的王定、张保三、潘朝用3位太监所立。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库时庙宇被拆,碑散失。
圣迹亭。位于陵区东山口内平台山上(今十三陵水库中九龙游乐园处),亭系嘉靖十五年(1536)四月世宗为更正亭址所在山名的讹传下令建造。清初时亭毁,现无遗迹。
芦殿坡。位于龙凤门北约1公里处。明代陵寝祭祀或梓宫发引以芦席搭盖成殿宇和房屋,停放祭祀用品、梓宫和供群工执事歇息。现留坡名,芦殿位置不可考。
老君堂。位于老君堂村。明代时有殿3间。清光绪年间已废,现无遗迹。
松园。位于昌平县城松园村。明代方圆数里植松柏,为陵区的松柏苗圃地。
黄山寺。位于长陵西北黄泉寺村,建筑规制及始建年代不详。明永乐十四年(1416)寺迁南邵村。
天寿灵山。今名宝山。位于十三陵水库南岸,长陵园村北,北与长陵陵宫相距3.7公里,为长陵案山。民国15年(1926)和民国37年(1948)两次从山顶挖出明朝丧礼&七七&日(皇帝死后第四十九日)为帝后亡灵祈福而投放于山岩间的山简。山简为刻有文字的汉白玉石板,存放在石匣内,匣内放有金龙等其他道教做法场的物品。石匣2个、石简1块现存于十三陵特区。
玉井湾。位于天寿灵山西侧,原有古井1口,故名。60年代古井被河水淹没,埋于泥沙之下。
仙人洞。位于十三陵乡仙人洞村东北,洞口石拱券,上刻&神仙洞&,旁刻楷书楹联:&蜿蜒龙脊山吞月,磊?云根洞有天&。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长陵七空桥冲坏后,工部尚书雷礼奉命修桥,遇暇偕监工官员游观后增建。明隆庆《昌平州志》将此景列入燕平八景,称&石洞仙踪&。明末清初山上建三清殿,周围多松树。清康熙《昌平州志》以&石洞松涛&名将景观列入燕平八景。1973年10月仙人洞村开采石料洞顶被挖穿,现存门券过梁及石楹联。
康老坟。位于长陵宝城东100余米处,为元代当地人康氏之坟。营建长陵时,明成祖恩准此坟未外迁。明代每年春秋两季以少牢(祭品中无牛)祭于坟前。现坟已不存。
王承恩墓。位于思陵右前方。现存围墙基址,民国期间墓被盗挖,墓室砖券1间,已封塞。墓前石碑正面篆额刻&御制旌忠&,碑身正面刻清顺治二年(1645)四月清世祖御制文,背面刻:&原任总督天下各镇援兵督察京营戎政勇卫军门,掌御马监、司设监、巾帽局、宝和等店大庖厨印务,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之墓。&。再前一螭首龟趺形石碑,碑首阳面篆额刻&敕建&,碑身刻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五月清世祖御制文。又前石碣阳刻&王承恩墓&。
清蓝旗王(郑亲王)墓。位于蒋山南麓。墓主为清晚期郑亲王及其族人,姓名不见文献记载。近年清史专家冯其利推测为经纳亨、积拉堪、伊丰额、西朗阿祖孙三代4人之墓,但当地民间口碑所传墓主有肃顺等人。西侧墓规制稍大,墓前曾建有享殿、配殿、寝门、碑亭、牌楼、石桥等建筑;东侧墓较小,有墓冢、围墙。民国19年(1930)被墓主后裔迁走,树木及建筑材料被拆变卖。现存西侧墓前3座石平桥和部分神路路面。
北京昌平广播电视中心版权所有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