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免费的好还是外贸收费b2b平台的好?

EC21 免费和付费的区别。。。 - 外贸B2B -
福步外贸论坛(FOB Business Forum) |中国第一外贸论坛
UID 896910
积分 15478
福步币 10 块
阅读权限 80
EC21 免费和付费的区别。。。
......................
[ 本帖最后由 滚动的石头 于
20:24 编辑 ]
(请叫我理查德)
UID 1898219
阅读权限 25
soho一族,牛
UID 382724
阅读权限 60
意思是免费的有询盘,付费的反而没有了?
UID 844938
阅读权限 0
有时候真的很难理解哦·····
UID 896910
积分 15478
福步币 10 块
阅读权限 80
原帖由 xiaochouyua 于
13:54 发表
意思是免费的有询盘,付费的反而没有了? 。。。。。。。。。。。
[ 本帖最后由 滚动的石头 于
22:05 编辑 ]
UID 2064390
阅读权限 25
免费和付费的效果是很大分别的
UID 382724
阅读权限 60
那大家都注册免费的好了,真是太坑爹了,钱白花了
死也要死在外贸这条道上
UID 2067039
积分 27511
福步币 15 块
阅读权限 80
来自 广东深圳
嘿嘿 也是哈
(Directindustry:Q)
资深外贸人士与您话谈外贸
UID 1973075
积分 35861
福步币 95 块
阅读权限 120
来自 法国Directindustry中国总部
回复 #1 滚动的石头 的帖子
楼主:付费和免费的区别是,就象一家餐厅,只能站在外面看着别人吃好吃的饭菜。这就叫(免费)。能坐在里面点您想吃的饭菜的话,而以可以根据你的口味,随便点,吃饭之后,记得付钱。就这叫做付费。楼主明白了没有呀!哈哈,明年打算做国外的付费平台了。不晓得你是做什么产品的呢?希望能帮上您一点点小忙!
[ 本帖最后由 zhaoyiliang100 于
17:19 编辑 ]
UID 1910745
阅读权限 25
请问怎么在Google上找客户呢?
UID 896910
积分 15478
福步币 10 块
阅读权限 80
原帖由 zhaoyiliang100 于
17:18 发表
楼主:付费和免费的区别是,就象一家餐厅,只能站在外面看着别人吃好吃的饭菜。这就叫(免费)。能坐在里面点您想吃的饭菜的话,而以可以根据你的口味,随便点,吃饭之后,记得付钱。就这叫做付费。楼主明白了没 ... 我只想做国外的B2B,其它暂不考虑。
(Directindustry:Q)
资深外贸人士与您话谈外贸
UID 1973075
积分 35861
福步币 95 块
阅读权限 120
来自 法国Directindustry中国总部
回复 #3 滚动的石头 的帖子
楼主:您的国际化眼光,还是比较开阔。相信您的思入会把您公司的外贸做的更棒的,2013加油!
(康帕斯中国总部
康帕斯平台QQ:
UID 260683
积分 253732
帖子 16483
福步币 62 块
阅读权限 120
来自 手机:
回复 #1 滚动的石头 的帖子
楼主自己开发客户能有订单,建议楼主坚持自己的路线,多开发客户。
广告宣传是辅助工具,不要太过于依赖。
楼主您自己开发过客户,相信肯定也了解,如果需要质量好一些的客户,还真的是需要主动联系的。
UID 482495
积分 17537
阅读权限 80
国内三大平台。
UID 896910
积分 15478
福步币 10 块
阅读权限 80
原帖由 glzhjr 于
09:16 发表
楼主自己开发客户能有订单,建议楼主坚持自己的路线,多开发客户。
广告宣传是辅助工具,不要太过于依赖。
楼主您自己开发过客户,相信肯定也了解,如果需要质量好一些的客户,还真的是需要主动联系的。
... 。。。。。。。。。。。。。。
[ 本帖最后由 滚动的石头 于
22:06 编辑 ]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Powered by D1scuz! && 2001-  B2B平台做推 广。  中国的B2B互 联 网产业最早应该是从12年前马云率领的ALIBABA开始的,甚至还更早,原因是马云以前做过中 国 黄 页 网,那应该是中国互 联 网版最早的的B2B,中国的B2B行业发展最快的十年也是伴随着中国入世后最好的贸易黄金10年发展期,这是一个中国贸易量连年增长,数据不断翻新的十年。  随着市场越发活跃,无论是制造企业的数量还是产品数量都在增加,同时市场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通过B2B平台的交易量也越来越大。市场这块蛋糕大了,大家伙都能分到一杯羹,越来越多的后来者也可以从平台上获得新客户的询盘等等。但是目前随着发展的深入,市场环境又逐渐发生变化了,市场需求在欧债危机等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发生了下滑,分到每个人手里的蛋糕就逐渐变小,甚至分不到了,B2B平台的客户询盘量整体也跟着减少了,就造成现在大家看到的情况:在B2B平台中付费了,但是个把月还是没有询盘,甚至有些收费B2B平台迫于压力给用户假询盘等等。  在这种大环境下,随着市场的细分  ,有收费必然有免费,企业与其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主动去寻找免费的B2B来降低风险和成本。以云客搜索(.cn)为代表的免费B2B,为供应商提供了无需交纳任何会员费就可以享受其平台提供的优势独立域名商铺展示可以进行认证和推介本身,免费发布公司简介和产品信息。 帮助企业宣传推 广公司品牌和产品,同时对企业发布的信息进行了整合分类更加方便企业对信息的管理和搜索引擎的收录。  在中小企业正在遭遇的“资金荒”、“原料荒”、“招工荒”的今天,免费平台无疑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了成本,缓解了生存压力,是中小企业的不二选择。来源青年导网)工业润滑油
鲜活水产品
狗狗及用品
宠物环境清洁
车身及附件
纺织设备和器材
书籍、出版物
教学模型、器材
学习类电子产品
文化办公设备
化工中间体
香料、香精
纸类包装容器
文化、印刷用纸
塑料包装容器
纸类印刷制品
电线、电缆
配电输电设备
安防监控设备
防盗报警设备
健身器材用品
棋牌、休闲运动
球类配套器材
运动户外辅助用品
婴幼儿食品
孕妇产前产后用品
***、保健器具
运动、休闲、传统玩具
气氛、布置用品
专业线护肤
发饰、头饰
[买家帮助]
[买家帮助]
加盟费: 10万20人浏览
加盟费: 1万21人浏览
加盟费: 100万20人浏览
加盟费: 1万24人浏览
加盟费: 1万26人浏览
马蹄莲的养殖方法
[农业医疗]
[餐饮美食]
[餐饮美食]
[农业医疗]
[娱乐休闲]
[玩具工艺]
[房产家居]
[服装美容]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
[行业分类]
[建筑建材]
[行业分类]    阿里巴巴的成长逻辑是始于B2B的业务,当99年的网络泡沫开始的时候,国内出现了大量的网络公司,但是阿里巴巴的B2B是应该其中最早实现盈利的公司,事实上,我们回头看看,当初的很多知名网络公司都基本不复存在了,名字都不太想得起来了。活下来的,且活的还不错的也就是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我仅指的是99年左右成立的公司,之后的不算),其中网易也差点纳斯达克退市,后来利用网游,反倒成了首富,当时其实也有一批特别有意思的网站,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受限制于很多条件,并未能实现很好的生存,然而时过境迁,到了现在,这些模式却再度的活了过来。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B2C,在2000年的时候,很多网络公司尝试在线销售,但是发展到最后的制约因素,却是因为物流和仓储跟不上,导致事实上在线销售就无法实现起来。我记得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在一个商城上买方便面,大半夜的,人家还真给送来了。但是没能坚持一年,就倒闭了。现在B2C大行其道,那是因为配套跟上了。还有就是微博,事实上2000年的时候,BBS也演变过一种类似微博的概念,但是很快销声匿迹,而现在为什么微博大行其道?某个程度上,是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形成,智能机加3G的共同助推下,微博开始繁衍,时也,势也,其实是很对的话,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情,不能走的太快。  阿里巴巴的B2B业务,为什么能最早实现盈利,其实也是时势推动的结果,第一个大背景是中国在94年汇率改革之后随之而起来的对外贸易的大幅度增长,第二个大背景,98年之后互联网技术的飞越发展,大大降低了网络成本。这两个因素,是B2B能得到飞速发展的前提,B2B发展到现在,更多还只是停留在信息交换的功能上,技术层面而言,相对简单,在这块业务上,就是将大量的企业信息发布在阿里巴巴的网站上,让国外进行采购,这一领域而言,与其说阿里巴巴是个互联网公司,不如说阿里巴巴是个营销公司,他实现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全国范围内大量招聘业务员上门营销外贸客户,让他们来阿里巴巴发布产品,其实可复制性很强,而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这个模式其实越来越难以为继,原因也很简单,外贸的机会越来越少,大量初期的供应商,发展到后期都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体,新的采购机会越来越少,发布信息所得到的反馈也日益降低,同时跟外贸在难以为继大幅度的增长是必然的趋势。这个大趋势的情况也是为什么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后一直得不到市场认可的主要原因,上市之后一直下行,最后折价退市。  但是从初期看,B2B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是阿里巴巴得以发展到现在的基础,不管如何诟病B2B中间阿里巴巴采取的许多不管是好还是不好的策略,阿里巴巴的B2B是个起点。至于阿里巴巴B2B在随后开始做国内业务,我自己认为阿里巴巴优势一般,可操作性也很差,B2B萎缩不需要多怀疑。  B2B之后是淘宝网,2003年非典期间,阿里巴巴创设了淘宝网,淘宝网并非首创,在当时的市场上,国内主要是易趣,后来EBAY入驻易趣,淘宝的竞争对手就成为了EBAY,淘宝打败EBAY主要策略是免费,淘宝网采取全部免费的情况下,比较轻松的打败了EBAY,所以阿里巴巴日后指责很多电商不道德竞争,不惜亏损打价格战,但是要反思的话,淘宝才是所有电商价格战的起点。  淘宝之后,是支付宝,事实上,支付宝的模仿对象还是EBAY的贝宝,前期功能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很多人说支付宝是淘宝打败EBAY的根源,我是不认同的,打败EBAY的根源就是免费,如果说还有一样东西的话,那就是淘宝的宽准入性,EBAY其实对货物的准入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但是淘宝却不一样,什么东西都可以进入这个市场,所以,大量的假货充斥于淘宝中间,也发生了很多的诉讼案例。但是不管怎么说,淘宝网成为了阿里巴巴B2B业务之后的接力者,成为了现在阿里巴巴的核心的核心。淘宝网之后,才是天猫商城B2C,所以阿里巴巴的演变来看,其实是B2B,C2C,B2C,现在的趋势来看,B2C,可能会成为阿里巴巴第三个接力棒。但是目前估计还是淘宝网的C2C业务。  阿里巴巴由于名声在外,一方面是由于马云个人能力极为出色,口才卓越,善于描绘美好蓝图,所以,很容易给人很亢奋的号召力,从而让人并不在意真实的阿里巴巴的现状,真实的阿里巴巴的现状,并不是很美好,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9个月间阿里巴巴的总营收达到29亿美元,净利润为7.81亿美元,利润率为27%。虽然阿里巴巴在 收入上已成为中国线上第三大,但与腾讯和百度动辄50%以上的利润率相比,则是相形见绌了。  阿里巴巴目前能形成收入的主要在于以下几块,阿里巴巴的B2B业务,淘宝网的广告费业务,还有天猫的服务费收入,聚划算、支付宝,也产生了一定的收入。其他几块业务,包括不在事业线,但是给予阿里极大想象力的阿里金融,我看短期内估计也还是赔钱的,后面会具体论述,这里不多说。  但是就现在这几块业务来看,我自己觉得总体想象力是非常有限的,B2B前面论述过了,阿里巴巴风光上市时候是300亿美金估值,而退市时候大概是80亿美金估值,事实上,我对B2B业务的看法更悲观,确切的说,这块业务以后会成为鸡肋业务,几乎没想象力。而且可能还会是阿里巴巴一块很大的负担,退市时候,如果没记错,大概B2B的业务利润在2亿美金不到,估值80亿美金,利润不到2亿美金,估值明显是偏高了。  另外看天猫,天猫加淘宝最早占据了电商大概90%以上的市场份额吧,但是现在随着京东、苏宁、国美,不断加入,天猫的占比大概下到了60%左右,下降速度还是很明显的,而且这个趋势还是会进一步下来的,当然总体规模还是会上去的,但是份额会下行,另外就是利润率会下来,电商大战中C2C,我一直不太认为有什么意义,因为不赚钱。即使赚钱,也非常有限,主要还是广告费收入,维持的费用也很高。  而B2C的竞争,其实还刚刚开始,利用淘宝网,天猫走到了前面,但是这个优势维持多久不好说。京东其实是效仿当年的阿里巴巴做淘宝的思路,亏损策略,来不断蚕食天猫的份额,而现在随着银行也加入战圈玩电商,相信之后的电商,到最后即使赚钱的天猫店,也会日渐不赚钱,然后最后玩的游戏是谁活到了最后。总的来说,阿里巴巴的B2C和C2C,我看好前者的竞争能力,但是目前胜负未分,不好下论断。  C2C则现在看来成为了阿里受伤最大一块筹码,之前亏损了很多年的C2C,说开始盈利了。C2C盈利其实是很困难的,阿里巴巴把他做成了盈利本身就是非常不容易了,但是后续的盈利能保持高增长么?  从占比来看,其实淘宝C2C应该处于下行阶段,下一步的比拼应该集中B2C领域了,我相信很多人不相信这个推断,但是我自己还是坚持这个看法,C2C的下行,也是有几个大背景的。一方面是天猫等B2C,其实蚕食了C2C的份额,目前淘宝的C2C是天猫最大的流量入口,这个是构成了天猫竞争优势的核心点,但是随着天流量不断的导入天猫,C2C的商户不满日益增加,尤其最近一年多来C2C一直不太平,十月围城事件,其实就是C2C的商户对B2C和淘宝的大的抗议,这种事情,虽然最后以缓慢提高收费幅度得到了解决,但是可以预见的结果就是当年打败EBAY所实现的免费策略,在现在遇到了两难境地,如果不进行收费,那么C2C的运营难度日益增加,而且对于阿里而言,运营压力也会不断增加,而且关键也是造成了对B2C的竞争,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C2C的价格以及成本都要低于B2C,但是阿里的B2C化应该是未来一个重中之重,这种情况下,对B2C的倾向是必然的趋势,无论从排名等来看,同一产品几乎C2C都在B2C之后,也就意味着C2C的生存困境在增加。即使不收费的情况下,都是如此,那么收费的C2C呢?收费的C2C,那么意味着淘宝注定要放弃了大量的中小卖家,而这些卖家则是当年帮助阿里完败EBAY的生力军,道义上过不去也就算了,关键是淘宝流失的大量中小卖家的同时,也会流失大量的买家,目前的C2C和B2C的关系很复杂,简单的理解起来就是天猫类似一个大型高端商场,而淘宝就是哪个人流最密集的市区,如果一旦人流不密集了,那么天猫这个高端商场的客流也会相应减少,所以,保证淘宝的整体人流稳定,应该还是阿里巴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做的工作,直到天猫能离开淘宝,否则天猫跟别的商城竞争,应该没有太大的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淘宝必然还要选择很长一段时间内免费策略,而这个策略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利润肯定将一直不能有效提升。  至于C2C和B2C的成长,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判断,我自己的判断是无论C2C和B2C,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要有爆发性的成长空间,应该是可能性不太大了,很多人拿几年双11来做比较,我自己到是觉得不是很看重这个,因为今年的双11有两个背景存在,第一个是去年的双11,知道的人并不多,而今年的双11,声势浩大,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所以需求被人为的刻意提前和压后了,从这个角度上来看,13年的双11,要比12年的双11有爆发性的成长的可能性几乎于0。其次一个大背景是,大量的商家其实都是利用双11去库存,大打价格战,而这种价格战必然不是可持续条件。所以,双11的高速增长,并不能理解为电商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2012年阿里巴巴的电商做到了一万亿,全国零售总额的18分之一,随着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整体进入平台期,那么我国的零售数字也应该日趋平缓,马云跟王健林打赌十年破十万亿,我觉得马云获胜得有个前提,就是我国的零售业总额得破一百万亿。否则马云是赢不了这个赌局的。  第二个大背景其实电商的发展受到的限制很多,线上是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和购物体验的增加,线下则是物流的瓶颈取消,这两个前前提缺一不可。电商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已经进入了一个平台期,物流跟不上,是现实存在的,不以马云为客观转移的客观条件。物流跟我国的交通设施,用工成本,甚至跟经济形式的发展都是正相关的,绝对不是单一实体努力就可以改变的现状。  这两个背景其实都较大程度的制约了电商业的发展,要在维持阿里之前100%的业绩增长,个人感觉,难度已经很大了。反推过来就是C2C和B2C都不能有效助推阿里的整体利润上行,马云所阐述的高成长可能性不大。  至于阿里的一淘和阿里云。阿里云,我还真不太懂,如果说阿里巴巴有个异数,那就应该是阿里云了,因为我估计大部分人也没弄明白阿里云到底能折腾出什么东西来,或许弄不好折腾出个苹果来,那阿里巴巴就牛逼大了,高增长是必然的,这个论断我不好做,也不懂,放一边。至于一淘,我觉得两个字,垃圾。不用做评价。阿里巴巴的本意可能是希望一淘成为一个比价工具,但是他忘记了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比价这种事情,一般都是非利益相关方做的,自己旗下有个最大的电商,在去做比价,基本上就属于没人理的状态了。因为谁也不信你。  马云自己说过战略是,平台、金融、数据。半年前的七剑,按照马云的说法,是做平台,那么平台之后,他想做金融,让讲诚信的网商先富起来。最后做数据,数据就是做经济气象预测台。可以提前预知经济形式变化。  所以,阿里金融,成为了原先马云自己认为心里的第二个杀手锏了,在做大平台基础上,阿里金融就呼之欲出了。为了这个命题,我还去过阿里金融走访过。的确也改变了,我挺多对阿里金融的论述。那么自己谈谈对阿里金融的看法。  很多人说我总是以银行角度看待别的金融模式,有大银行思维在里面,事实上,我自己认为我没有大银行思维,只是因为我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中国金融信贷化趋势严重的现状下,就信贷风险的控制,银行还是相对最为权威和严谨的地方,用银行的眼光来看信贷标准,其实是合理的。当然我并不反对挑战银行风控思维的金融创新,只是到现在为止,没发现太多成功的创新行为。  阿里金融,被大量媒体认为是挑战银行,事实上,阿里内部的人也并不认为阿里金融跟银行会构成竞争,也就谈不上挑战了,大量媒体喜欢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阿里身上,阿里其实总的策略在马云的演讲里面其实很清楚了,他首先是做大平台,然后做金融,金融是平台里衍生出来的金融,而不是独立出来做金融,做了金融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让讲诚信的网商先富起来,啥意思?意思是金融也是为了网络平台服务的。这个核心点,其实是不能忽略的。回到最后阿里期望金融能更好的为C2C、B2C,甚至是B2B服务。帮助阿里构建更好的生态体系。  阿里的C2C和B2B,存在大量的客户,阿里一直希望能让银行的金融服务惠及到这些客户群体上去,所以有了跟建行和工行的合作,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阿里认为银行的低效率和风险控制的不适当,使得他的很多优秀的好客户,都未能获得应该获得的贷款,从而无法进一步的发展壮大,阿里将该责任归罪为银行的不作为或者缺乏弹性。阿里在跟银行合作无果后,开始萌发自己做金融,服务客户的想法。  换句话说,这些客户群体本身就不是银行的客户,阿里去做这些客户,跟银行的确也构不上正面竞争。这些客户群体的特征一是小,二是分散,三是风险不确定性大,四是普遍无抵押无担保。对银行来说,由于受到严格的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单一,无法进入这个领域其实是注定的,哪怕在做更多的金融创新,其实还是无法进行操作的。从全球范围来看,对小、微小领域的信贷支持其实都是金融业的难题,不然尤努斯也就不会获得了那么高的荣誉和称号了。所以阿里巴巴在这一领域进行金融支持,跟银行的竞争其实是没有太大交集的。在这里反过来说,阿里巴巴如果拿到了银行牌照,反倒可能操作不了这个领域里的贷款了,因为受到外部监管,不允许做很多信用贷款的发放工作。因此阿里巴巴无意拿银行牌照,我是相信的。而且阿里巴巴离开了C2C,基本上属于无水之木,无根无基,基本上就等于武功全废,重新跟银行去抢地盘。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但是在C2C领域呢?由于掌控了极为庞大的淘宝在手,阿里巴巴基本上就属于没有对手的王者,在这里,他是规则的制定者,他在这个领域里做金融就是如鱼得水,我可以下论断说,如果阿里金融在淘宝网都无法做其金融来,那么有一个命题就得到实现了,那就是小微贷款领域不适合信贷支持。  阿里金融在C2C领域具备两个优势,第一个是具备强大的风险保障措施,一般而言,排除恶意欺诈风险之后,形成贸易类企业的不良主要是销售不畅的问题,而淘宝网却具备天然的消化库存的能力,一般的产品只要进入到淘宝的首页,消化一般的库存,其实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这是淘宝的优势,别人无可取代的优势。第二个优势是淘宝配套的支付宝,可以使得阿里金融第一时间对资金进行监控和扣款。这两个优势,其实是只有在他的规则下,才能实现的两大风控优势。而且是切实的风控措施,至于其他的所谓数据跟踪,分析以及风险预警等等,我只能认为是降低坏账概率的逻辑推理罢了,实践效果和逻辑推理其实是完全两个概念,理论上可以降低违约概率的风险控制措施,其实只要留了一点点可能性,基本就是不成立的。等会在阐述。  我这里一直在阐述的都是C2C领域的阿里金融,为什么不提B2B和B2C,也是有原因的,阿里金融的服务其实很想切入到B2B,面对日益萎缩的B2B业务,如果不能有更好的服务引入,B2B,基本上就是穷途末路,如果能有金融配套支持跟上,或许也会是个扭转趋势的亮点,但是由于B2B,实在只是信息交换,而没有其他交易数据,因此,阿里金融根本创建模型进行风险评估,所能采取的模式,只能是类似银行的上门尽职调查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对于大量金额极小的贷款而言,成本昂贵,付出和收入极不成正比,虽然阿里金融也想到了例如外包等方式进行,但是总的来说,效果并不理想,余额一直无法上去。  说实话,在这个业务领域阿里金融没任何优势跟进金融支持。至于B2C,其实阿里巴巴有优势,但是确切的说竞争很激烈,因为B2C领域里入驻的商家,一般都是现金流很好的企业,而且销售额也极为庞大,一般都是被当地的银行紧紧跟踪的企业,银行能提供的金融支持肯定是多余阿里巴巴的,阿里金融在这一领域能给的信贷支持非常有限,无论从金额上,还是从服务上都没有优势。当然阿里可以开发更好的一些金融创新业务,评价灵活多变的系统优势,或许也能走出一些路子来,但是银行也一样可以用各种阿里实现不了的方式和措施给予更多的支持。这个领域构成了竞争,但是由于B2C领域,天猫现在虽然一枝独大,但是京东、苏宁、国美,甚至银行自己的电商都在加入竞争,银行的选择其实更多,而阿里却只能维系于自身。从目前阿里金融的贷款余额来看,绝大部分都集中在C2C里,也是可以看出来的。  从增长来看,目前电商做到了一万亿的情况下,阿里金融的整体余额其实大概规模应该不会过五十亿,阿里金融运行时间不短了,各种模型也相对成熟,从这种情况下,阿里金融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我自己感觉难度很大啊。阿里金融目前人数大概在三百人左右,如果不能有效增加余额,其实还是得不偿失的,三百个人操作五十亿的贷款规模,怎么看都不划算的。只有建立在淘宝不断上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阿里金融的不断衍生,两者想互为助推因素,利用淘宝上行助推阿里金融,反过来让阿里金融也助推淘宝上行,但是我前面论述的问题是淘宝在阿里手里,一直跟B2C在打架,我自己的感觉,淘宝会日益边缘化,这个还真不一定是阿里自己的想法,而是市场推动的结果,如果淘宝不能衍生出能赚钱的行业出来,淘宝存在其实就毫无意义,就如同一座金山在你手里,但是他就是不能赚钱,也毫无意义,但是C2C到目前催生了支付宝,几千亿的交易额不到2亿的利润,还催生了天猫,但是天猫反过来则要推翻C2C,还催生了阿里金融,但是阿里金融也还没赚钱,即使赚钱了,也不太可能有高估值。另外催生了一淘,却基本处于毫无意义的尴尬境地,这个C2C,其实已经是全体阿里人的难点了,总觉得是个宝,该怎么用呢?!是啊,该怎么用呢?现在淘宝开始卖基金,卖理财产品,但是最后会如何呢?也不知道。这其实就是阿里的现状,因为不同的平台之间虽然衍生于淘宝,但是各自之间都有竞争关系,同时还要防备着新衍生出来的平台对淘宝的伤害,这就是我说到的阿里其实已经出现了所谓的的大企业病了。  阿里金融和支付宝的关系其实也就是这些众多关系里面的一个缩影。也就非常难处理,理论上,支付宝是需要不断的获得各家银行的支持的,虽然到处在传闻支付宝的强大,但是事实上,支付宝毕竟还是需要银行卡来充值和提现的,随着银行网银和手机银行的日益强大,银行卡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撇开在淘宝网里进行交易还需要支付宝的情况下,其他的转账,交易功能,其实被银行自身卡的交易功能替换的概率越来越高。试想下,你做出租车的时候,你是希望人家把钱划入到你卡里呢,还是希望人家把钱汇入到支付宝?  而且支付宝面临的竞争其实也日渐激烈,现在支付牌照已经有232张了。淘宝网里支付宝曾经一家独大,现在大概占比也就是在50%左右,份额不断下行。支付宝的压力也日渐增加。当然这个是题外话,阿里金融跟支付宝的关系很有意思。阿里金融其实不跟银行构成正面竞争,但是却总被外界树立成抗拒银行竞争的楷模和典型,很多时候也总是让银行很不爽,反过来说,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一些小的银行,还是跟阿里金融进行了业务交叉竞争,这种情况下,支付宝跟银行的合作就很被动,成了总是为阿里金融擦屁股的角色。要维护好银行关系,支付宝一般跟银行的合作,主要是利用了手里极为庞大的支付宝沉淀存款,在各个银行间纵横捭阖,看在存款的份上,银行一般也能跟支付宝进行很好的合作,但是问题是在支付宝合作银行日趋增加的情况下,存款资源也是相当有限了。支付宝的日均沉淀存款大概在600亿人民币左右,这个数字想进一步上行,其实难度是越来越大了。这个数字,其实说小不小,但是说大肯定也不算大了。其实还有很意思的推断,如果阿里金融真的成立了银行,我估计基本上的银行可能都要断了跟支付宝的合作。六百亿对于银行只能说勉强还行的数字吧。但是绝对构不成少了这600亿活不下的说法。所以,我自己觉得阿里成立银行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阿里金融目前主要的业态其实还是小贷业态,无论是现实考虑还是未来考虑,我都觉得阿里金融没必要成为银行,成为银行,把大量的合作伙伴推到对手层面上去,同时也受到更多的外部监管,使得他无法做很多现在可以做的事情,例如给他的小商户做贷款,很多银行受制于银监局的监管,就是做不了这样的信用贷款。  阿里的C2C领域做金融,具备的前面我说的两个措施外,就是所谓的数据优势了,但是这个数据优势,是否能转为风险控制措施,我是一直打上一个很大的问号,在这个领域我做了很多我自己的设想,但是其实回到实质上,还是要结果说话,我的观点是无限的拉低违约概率并不等于不违约。阿里金融利用各种金融模型进行批量放贷的背后的核心就是交易数据是否能足够支撑金融模型和金融模型是否真能把违约率降低到一定概率的确定性上去,这个可能性的判断,一时半会也真不好下判断,大家可以去看下我之前写的《也谈阿里巴巴做金融》,我在里面阐述过几个判断,认为难度还是很大的。一个成功批量发放贷款模型,是长期沉淀出来的结果,还需要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而且系统性风险也很难防范,我说不好,不敢下定论。但是我们这里姑且就认定阿里金融成功了,在C2C领域大面积的扶持了大量的客户,但是总的来说,规模能做多大?其实就是个很大的问号了。前面说了,三百多人的金融团队,在破了一万亿的电商世界里做了不到五十个亿规模的余额,这里面剩余的逻辑其实有两个可以谈,第一个是电商不断上行,可以做到2万亿,从而使得余额可以不断上行。第二个其实是客户的贷款系统模型的完善改变,然后让余额上行。第一个论断,我是否定了,认为可能性不大,真的电商上行到2万亿了,也肯定不是阿里一家独大。第二个论断,其实是跟风险正相关的,因为一旦系统模型产生了巨大的业务风险,不但不能给阿里带来高收益,反倒还会拉低阿里的利润。对于阿里的整体上市的估值的难度都很大。不确定性是投资里面最大的风险。  阿里巴巴所谓的七剑下天山的设想也好还是最近的25个事业群也好,其实都是马云天纵奇才背后的擅长描绘宏伟蓝图的构思的关键,他必须不断的告诉投资人,他的想法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靠谱,然后不断的让投资人跟进,在马云的业内和业外的铁杆粉丝眼里,都坚定的认为马云能够做出不一样的互联网模式来,但是未来会如何,其实取决于当下做什么。我自己梳理了马云的逻辑其实一个比较靠谱的感觉就是马云想尽快的挖掘出一个投资人很想要,而马云却又能给得出的合理的商业模式上来或者估值模式出来。从一个公司的战略到小而美的设想,从平台战略到阿里金融,其实都是他想让投资人看到他未来美好蓝图的设想。而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高估值的IPO。  马云是个资本高手,而且从资本运作中尝到过甜头。不到两百亿市值的B2B上市后最高到过2000亿港币,然后跌去90%,为什么会走到2000港币,这个命题在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我就问,一个B2B,凭什么能走到2000亿?背后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当然是马云自己的造势相关,不断的跟投资人描绘未来阿里巴巴的宏伟蓝图。马云的口才,比起当年的诸葛孔明,铁定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一方面当然还是跟相关利益机构的不断背后助推有关系。资本都是存在短期逐利性的,尤其对于未来不确定的事情,当下的逐利永远是第一位,只有时间,才是最后的检验。潮水退去,阿里巴巴折价退市的背后,其实是一大批投资人的沉重损失。  现在的马云整体上市的计划,无疑就是又要开始一场新的IPO,无论是不到半年的就被夭折的七剑下天山策略,还是到现在25个事业群战略,其实都是马云在思考一个核心命题:投资人喜欢听什么故事?投资人喜欢听什么故事,他就做什么事情给投资人看,马云乃至阿里人都认为手握淘宝的阿里,应该是做什么都可以成的事情。关键是要让他们知道到底要做什么。这个命题其实很有意思,淘宝是个不赚钱的金矿,但是从淘宝身上可以挖到很多金子,现在的命题就是两个,现在的淘宝可以做什么?能赚钱的,而不是概念性的。还有一个命题就是淘宝还能做多大?!如果只解决第一个问题,那么随着淘宝的萎缩,那么也是注定失败,如果只解决第二个,那么永远就是不断的投入,也形不成高估值。阿里巴巴应该就是这么个事情了。  江南愤青写于日下午杭州香格里拉仁智汇会所。
楼主发言:8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这么早的沙发
  粘贴走起  
  现在的马云整体上市的计划,无疑就是又要开始一场新的IPO,无论是不到半年的就被夭折的七剑下天山策略,还是到现在25个事业群战略,其实都是马云在思考一个核心命题:投资人喜欢听什么故事?投资人喜欢听什么故事,他就做什么事情给投资人看,马云乃至阿里人都认为手握淘宝的阿里,应该是做什么都可以成的事情。关键是要让他们知道到底要做什么。这个命题其实很有意思,淘宝是个不赚钱的金矿,但是从淘宝身上可以挖到很多金子,现在的命题就是两个,现在的淘宝可以做什么?能赚钱的,而不是概念性的。还有一个命题就是淘宝还能做多大?!如果只解决第一个问题,那么随着淘宝的萎缩,那么也是注定失败,如果只解决第二个,那么永远就是不断的投入,也形不成高估值。阿里巴巴应该就是这么个事情了。  江南愤青写于日下午杭州香格里拉仁智汇会所。
  占个广告位  
  逻辑清晰,分析的比较深入浅出。  看得出来功力了得。  赞一个
  有见地 值得学习
  作为一个电商,感觉很迷茫!
  写得好
  厉害人物,雾里看花,都能清楚。我总感觉马云是会忽悠的人,但想不到理论支撑,看了这文章理了个头绪了,谢谢!高手!
  淘宝必死。  垃圾,全是假货
  广告占位,哈哈  
  先刘明
  垃圾文章,主观猜想,请问楼主几时开始研究b2b,有没有真正使用过? 马云现在考虑的是网商的生态系统,只有ZF才能阻止阿里巴巴了,不说别的 单是支付宝的数据就价值连城,国资进入后,阿里银行自然成立了,阿里将成为国有银行噩梦的开始。。。。  
  ???
  lz写的不错,很符合实际情况
  太长做个记号
  楼主逻辑有误,淘宝突破一万亿的前提是只有目前的几千万买家,楼主不晓得越来越多的人会用网购么?我家的东西几乎都是网购了,我属于超前那一波的,那后来那些人呢?
  楼主一看就是个门外汉  全文逻辑混乱,甚至很多概念都搞不清楚  包括之前的那篇浙江经济怎么了,早把楼主在经济方面的无知暴露无疑  连阿里云是啥都搞不清楚,这可是笔大财富,阿里金融的独门武器  支付宝已被马云私有化了,这也是个大金库  楼主唯一的厉害之处就是写长文+废话连篇
  打字辛苦 看帖回帖
  楼主,这个帖子写不错,马云确实是忽悠人的高手。
  @杭州麻神   楼主分析靠谱,观点基本认同。  淘宝类似于新浪的微博,聚集了巨大的流量,但实际却很难产生效益。  从几年前,淘宝开始走向淘宝商城的时候,就可以预见了阿里试图在通过B2C在逐渐替代C2C以获得实际的产出。  但同时,一旦进入B2C的领域,阿里又失去了其淘宝大基数中小卖家带来的绝对优势,面临了京东,苏宁,等各大商城的平等竞争。  阿里的发展是赶上了好时期,但过分依赖时机盈利能力和稳定性都会有问题,B2B依赖外贸的大增,但也因此而衰!  同时电商依靠中小卖家的低成本,打破了国内物价全面高估的垄断,但同时,中小卖家并非实际的高效率,面对真正的大厂家是不具有成本和管理优势的,加上假货泛滥。又对电商的生态构成了威胁。  但反之阿里准备以B2C替代C2C以将流量利润变现,但又失去了自己多年积累的小卖家的门槛优势,面临各大商城的竞争。  就目前的实际来看,阿里的很多战略仍然停留在画饼上,而并非实际!  这里我们需要看到的是,阿里并没有真正超越行业,做出实际的跨越和革新。  而其成功也有赖于外部条件的顺风顺水,其真实盈利能力和未来尚缺乏考验。  如同新浪微博带来的巨大流量,淘宝C2C带来了巨大流量,但这些流量的价值可能远没有幻想的那么重要。  网购的兴起除了电商打破了国内物价全面高估的垄断,也受益于房地产不断上涨推高的基层成本。  在房地产和各项成本继续走高的前提下,网购仍然有一些进步,但网购替代现实购物是不现实的。  必须先要考虑的是,消费特别是出去体制消费后剩下的P民消费,其无论是总量,还是未来可能的潜在增长率都是非常有限的。  而电商所能做的只是在这有限的P民消费里,更多分一杯羹,其真正的发展潜力,远没有鼓吹的那么大。  而其他的阿里金融,阿里云,暂时还只是烧钱的,未来壮大的可能性也并不高。大战略总是听起来可以让人YY。但实际作为一个电商,阿里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底蕴,也没有太多可能。  一切都还只是幻想,如同天草的产业升级一样。早期复制国外的成功的经验,避开国外走过的弯路,跟随者能快速进步,但一旦进入共同的盲区的时候,跟随者的素质和底蕴就体现了出来。  我不看好国内企业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走出没有先例的新路。
  @公民灌水权 29楼   @杭州麻神  楼主分析靠谱,观点基本认同。  淘宝类似于新浪的微博,聚集了巨大的流量,但实际却很难产生效益。  从几年前,淘宝开始走向淘宝商城的时候,就可以预见了阿里试图在通过B2C在逐渐替代C2C以获得实际的产出。  但同时,一旦进入B2C的领域,阿里又失去了其淘宝大基数中小卖家带来的绝对优势,面临了京东,苏宁,等各大商城的平等竞争。  阿里的发展是赶上了好时期......  -----------------------------  呵呵,吾道不孤。写了个把小时,个别地方,没写透,我本来还想细写下去。  后来翻回头就不想写了。哈哈。。
  @坐看落叶 26楼   楼主一看就是个门外汉  全文逻辑混乱,甚至很多概念都搞不清楚  包括之前的那篇浙江经济怎么了,早把楼主在经济方面的无知暴露无疑  连阿里云是啥都搞不清楚,这可是笔大财富,阿里金融的独门武器  支付宝已被马云私有化了,这也是个大金库  楼主唯一的厉害之处就是写长文+废话连篇  -----------------------------  嘿嘿,被你看穿了。本来就是个门外汉。。我啥时候说过自己不是门外汉了啊。
  好帖,留名.
  关于楼上不明真相的群众提到的网购人数增多和支付宝阿里云的价值。  --------------------------------------------  这里表示,网购的兴起除了电商打破了国内物价全面高估的垄断,也受益于房地产不断上涨推高的基层成本。在房地产和各项成本继续走高的前提下,网购仍然有一些上升空间,但网购替代现实购物是不现实的。  必须先要考虑的是,消费特别是出去体制消费后剩下的P民消费,其无论是总量,还是未来可能的潜在增长率都是非常有限的。而电商所能做的只是在这有限的P民消费里,更多分一杯羹,其实质是和价格虚高的实体商场竞争,其真正的发展潜力,远没有鼓吹的那么大。  大家可以自己思考网购是什么原因,网上质量更好?客户体验更好?客户服务更好?试穿试用效果?售后服务更好?都不是,说直白了就是便宜,在不然就是样式多些,选择更多,加上出门麻烦。基本就这几点,但同时前面的缺陷也是存在的。  必须考虑到的经济不好的情况下,网购的消费也是会慎重和减少的。网购的空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大家也可以自己去看看淘宝上最热销的是些什么。都是比较便宜的东西,主打性价比,作为穷人的消费,注定利润不会太高,以量取胜。市场的容量是有极限的。  ---------------------  在然后支付宝和阿里云,这两玩意就现在来看还是纯噱头,支付宝值多少?那QQ财付通值多少?同样拿了拍照的,作为一个中间担保方,支付宝和财付通和其他的都没有太多区别,极易被替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太多价值。  至于数据,数据值多少钱不要吹牛和高估,去看看网上黑客售卖的个人信息,***,家庭住址,银行卡账号密码,数据也就那么回事。  如同天草的产业升级一样。早期复制国外的成功的经验,避开国外走过的弯路,跟随者能快速进步,但一旦进入共同的盲区的时候,跟随者的素质和底蕴就体现了出来。  我不看好国内企业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走出没有先例的新路。  必须着重考虑的一点,作为一个企业,其发展潜力和市场都是基于P民的消费和前景的,作为P民的消费前景尚且不好,一个相关企业是没有稳定根基的。  微软在大陆的收入不及韩国和印度,与之对应的也代表,以收费为主的软件在国内是发展不起来的。  P民收入和前景低,与之对应的是,以P民为客户的公司是难以成长壮大的。
  @公民灌水权 33楼   在然后支付宝和阿里云,这两玩意就现在来看还是纯噱头,支付宝值多少?那QQ财付通值多少?同样拿了拍照的,作为一个中间担保方,支付宝和财付通和其他的都没有太多区别,极易被替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没有太多价值。  至于数据,数据值多少钱不要吹牛和高估,去看看网上黑客售卖的个人信息,***,家庭住址,银行卡账号密码,数据也就那么回事。  如同天草的产业升级一样。早期复制国外的成功的经验,避开国外......  -----------------------------  哈哈,不错不错。。  支付宝其实是对银行支付结算系统落后的一种讽刺,生存的逻辑在于银行的反应速度较慢,无法有效反馈市场需求。但是随着银行的逐步重视之后,支付宝的生存空间是必然被挤压的。
  太夸张了吧          
  阿里巴巴退市不是因为不差钱吗?想私有化呀
这么前景好的企业不想与他人分享了~~
  投资本身并没有风险,有风险的是投资者本人的风险控制能力。  做股票,不管有没有行情,或大涨或大跌都不要太看重。  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先认清你自己.要找出一套适合你自己的操作方法最重要。  适合你的操作方法对了,你就能做到第一步,稳赚不赔.  等你水平高了后,就能做到第二步,赚大钱.  投资追求的首要目标应该是一个相当确定性的投资收益结果,而不是投资周期的最短化。以追求稳健性的收益为根本目标,不要过多地受短期波动的影响,更不要将捕捉每天的涨涨跌跌作为自己的整个生活过程。  股友加:八七三九一九五七三
  楼主好贴
受益匪浅!
  很好的文章,拜读了。。。。。。。。。。。。。。。。。。。。。。。。。。。。。。。。。。。。。。。。。。。。。。。。。。。。。。。。。。。。。。。。。。。。。。。。。。。。。。。。。。。。。。。。。。。。。。。。。。。。。。。。。。。。。。。。。。。。。。。。。。。。。。。。。。。。。。。。。。。。。。。。。。。。。。。。。
  商业部搞个中小企业免费推广平台,b2b的阿里还会存在吗?淘宝收税后还会那样火吗?唯品会,邦购,1号店都不错,特别看好1号店。
  聊经济 谈时事 侃人生 扯生活 千人经济群 欢迎加入
  太好了,没看完先MARK,难的天涯出一篇结合经济与电商特高质量的文章,楼主的思考眼光站的够高。
  能正面看待问题
  天猫永远也离不开淘宝,它就如步行街上一栋高档商场,如果其他都搬走了,那就是一孤楼。 天猫不管怎么变,都只能走低端品牌或者网络新品牌。高端品牌不会傻到与它玩的。
  我一直就在想 阿里不就是靠卖贸易通赚钱嘛 我觉得这个贸易通只有那么大的作用
因为发到其他网上效果也差不了多少
但是免费的
  当初马教主集合起来1是1是为上市作到大规模提高估值,2为中央集权。结果发现这样估值比想的低很多,所以重新来过。楼主说到点上,就是为提高估值。  阿里没什么可让人激动的地方,唉,马就是个演讲家。中国三大互连网,没一个让人感觉是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不像GOOGLE,苹果。
  回复第46楼,@GD_fengxiang  当初马教主集合起来1是1是为上市作到大规模提高估值,2为中央集权。结果发现这样估值比想的低很多,所以重新来过。楼主说到点上,就是为提高估值。   阿里没什么可让人激动的地方,唉,马就是个演讲家。中国三大互连网,没一个让人感觉是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不像GOOGLE,苹果。  --------------------------  很对!  
  马云是文科外语毕业,这点基础是他当时从黄页切到BTOB的立足点,因为他的眼界,口才,以及对电子商务的嗅觉,合适的时间点融到资金,成就了这一切。他不是优秀工科生,他对文化产业现在兴趣很大,比如电影,这是特长。  所以科技创新的事情不可能在阿里发生的,有新闻说阿里云手机,还硬说是自己的操作系统,看的我哈哈笑。  说点当年往事,当年意趣在中国才是第1,当初的邵天才是个耙耳朵,老婆不愿意从美国来上海,他卖掉给EBAY回美国了,几年后还是来中国搞创投。多大的事业市场啊,让老婆给洗白了。
  有点意思  
  简单问题复杂化,一个浅显的观点用5000字来论证。。。  如果我是朱元璋,一定赏给楼主100大板
  很有才,拜读!
  是在不敢苟同!
  写的不错,有才
  楼主门外汉呀,阿里可是挣了不少钱,至于哪方面就不明说了,反正有一些群体是有苦说不出  
  拜托,复制粘贴人人都会,这帖早就泛滥了,小菜鸟  
  淘宝买家体验良好,可是其他的就。。。  
  回复第11楼(作者:@jslt 于
12:41)  作为一个电商,感觉很迷茫!  ==========  我准备做电商呢,怎么迷茫呢?  
  像楼主这样的不干实事的狗屁半仙的言论实在是个笑话。  
  看到有人说数据不值钱
我就笑了,,,他还停留在卖数据就是卖一些***号码什么的,,这种低级的思维层面偏要假装自己很高深,,让人看笑话,,  
  符合逻辑
  很用心的看完楼主的这篇帖子,总算理清阿里和淘宝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希望楼主下次有更好的帖子,也要稍微的语言简练些。  
  商人的奸诈?  
  说了很多,其实就一句话----忽悠钱罢了。  不管这个钱是投资人的还是小电商的,忽悠到手就是本事,老马本就是个大忽悠。  很多的电商也的确在老马的平台上赚到了钱,但那不过是老马开忽悠之前的成本罢了。用几乎免费的平台电商赚到了钱,也给老马的忽悠增加了忽悠的筹码,本就是你情我愿两不相欠的事情,哪有那么复杂的呢?  老马的再次发展能借助的也只有科技的进步,其他也都是闲的,没有用处的。  其实电商也没有什么可迷茫的,跟着老马的忽悠来走,他在怎么忽悠总要有一个平台成本的平衡线,跟着忽悠而不要被忽悠,大忽悠忽悠大钱,小忽悠忽悠小钱,被忽悠只有赔钱。  鸡国骗子多,傻子也不少。
  我代表马云先向你握个手  
  回复第17楼(作者:@尼尔变身 于
10:24)  垃圾文章,主观猜想,请问楼主几时开始研究b2b,有没有真正使用过? 马云现在考虑的是网商的生态系……  ==========  对了!有两个企业政府必须严重关注,可能是催生新经济模式的领头羊,有可能是破坏现实经济秩序的寡头。另一个是山寨之王。  
  记号  
  泡沫不会破裂,事实证明马云的商业运作模式是靠谱的  
  阅!  
  好贴,人生就是讲故事,马云讲的不错。  
  麻神的贴看过几个,很到位,我也是杭州的,能否有空聊聊?  
  @杭州麻神 好贴
  逻辑清晰,分析的比较深入浅出。  看得出来功力了得。
  太长了,留名再看  
  会忽悠很重要。
  @杭州麻神 30楼   嘿嘿,被你看穿了。本来就是个门外汉。。我啥时候说过自己不是门外汉了啊。  -----------------------------  好吧,怕你口服心不服,也随便谈谈  阿里云就是大数据,他有着上千万的商家资金记录,买家的消费习惯等,这是其他任何银行所无法获得的,阿里金融,也就是目前的小额放贷平台,目前光日息就有100万。靠的是什么?就是靠阿里云来实现这种纯信用的快速放贷。  而一淘目前走的是返利模式,类似于阿里妈妈,只是大多数买家还没适应和了解而已。  还有就是对淘宝的历史也完全无知,竟然说依靠免费策略,轻松打败Ebay。当初马云先喊出的拿1亿RMB推广市场,Ebay马上回击出1亿美元对着干,并以2倍价格买断各大门户的广告,阻碍淘宝的市场推广,并最终导致雅虎的入局,拣了个大便宜。  楼主对电商,对技术,对评价对象的历史都知之甚少,竟然就大放厥词,高谈阔论,实在佩服。
  楼主想法真不敢苟同,楼主连阿里盈利模式还没搞通完,就来说,恐怕有点儿。。。  
  回复第81楼(作者:@坐看落叶 于
16:49)  @杭州麻神 30楼   嘿嘿,被你看穿了。本来就是个门外汉。。我啥时候说过自己不是门外汉了啊。……  ==========  同意你哦,不过阿里的盈利模式很多,不光是推广,还有(哔),还有卖空间,卖图库,还有名目繁多的各式付费服务,你不用!?靠扶植版那点空间够用吗?还有排名,不掏钱能进前几吗?等等吧,就不多说了。这也只是我目前了解的,其他的应该还有。  
  楼主辛苦了  
  @杭州麻神 33楼   哈哈,不错不错。。  支付宝其实是对银行支付结算系统落后的一种讽刺,生存的逻辑在于银行的反应速度较慢,无法有效反馈市场需求。但是随着银行的逐步重视之后,支付宝的生存空间是必然被挤压的。  -----------------------------  大错特错,首先支付宝是个资金的中介平台,而银行目前无法实现此功能。你网络交易刚直接汇款给卖家嘛?  其次,支付宝的数据流,可以了解各商家的资金情况,可以提供纯信用的快速放贷,银行行吗?  支付宝的多应用,比如快捷支付,水电交付,快速转账,甚至通过虚假交易,实现免费的转账,这些银行行嘛?  目前推出的支付宝钱包,就是在抢占移动支付,是技术与意识上的领先,试问又有几家有牌照的跟上了?
  回复第81楼,@坐看落叶  @杭州麻神 30楼   嘿嘿,被你看穿了。本来就是个门外汉。。我啥时候说过自己不是门外汉了啊。   -----------------------------   好吧,怕你口服心不服,也随便谈谈   阿里云就是大数据,他有着上千万的商家资金记录,买家的消费习惯等,这是其他任何银行所无法获得的,阿里金融,也就是目前的小额放贷平台,目前光日息就有100万。靠的是什么?就是靠阿里云来实现这种纯信用的快速放贷。   而一淘目前走的是返利模式,类似于阿里妈妈,只是大多数买家还没适应和了解而已。   还有就是对淘宝的历史也完全无知,竟然说依靠免费策略,轻松打败Ebay。当初马云先喊出的拿1亿RMB推广市场,Ebay马上回击出1亿美元对着干,并以2倍价格买断各大门户的广告,阻碍淘宝的市场推广,并最终导致雅虎的入局,拣了个大便宜。   楼主对电商,对技术,对评价对象的历...  --------------------------  什么大数据,神乎其神的,变现为实际利润还不得靠商户赚钱后提成。商户收入能飞上天?还是提成改为五五分?  
  @杭州麻神 很有道理
回头再看一遍
  基本上没看到什么值得讨论的评价。所谓数据,想问下有利用数据实现高估值的公司案例么  
  太长了,看了好久。  
  突发奇想开这么个群  除了上班上学  整天对着电脑  整天在天涯闲逛  整天对着小说  整天找电影电视剧的  半夜眼冒绿光的对着电脑  半夜踢着拖鞋找水喝  半夜揉着眼睛翻冰箱  半夜突然找消失了几天的手机  半夜在QQ上看在线的人和灰色的头像  半夜脑子里‘叮’的一下有些突发奇想到白天去做  突然会想到很久没出去玩  突然会想到很久没和一些朋友联系  突然会想到很久没有出去吃饭  突然会想到很久没有逛街  偶尔去超市买吃的  偶尔去公园逛一圈  偶尔怀念以前的日子  话说,你爸是李刚就不用来了
  火钳流明
  分析的很有分量,好文提读
  编号:建议29942号   建议主题:从民政部文件看双轨制无处不在   建议类别:民生类   建议人: 改革时代的人物 政治面貌:群众   提交时间: 14:58:45  内容:  从民政部文件看双轨制无处不在  请大家仔细看一看国家民政部、社保部、财政部下发的这个文件究竟反映了什么问题?  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  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  来源:优抚安置局 时间: 09:3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福建省***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财务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  日,国务院公布施行的《烈士褒扬条例》和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施行的《关于修改〈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决定》调整了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适应有关政策的变化,现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  自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调整为: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仍按现行渠道解决。  二、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办法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办法仍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64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民 政 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 政 部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人员以文件方式截然分为不同的群体、实行不同的待遇的实质就是巧取豪夺、明偷暗抢,将本来属于全体公民上缴的纳税钱“取之于民 用之于官 搜刮民脂民膏”,想怎么分就怎么分、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一个文件就能将全民的金钱私分后装进官员的腰包。试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的前提下,民政部、社保部、财政部有什么权利把国民分为三六九等?与其这样民政部、社保部、财政部还不如改称为“官政部、官僚部、官银部”得了。  论功行赏还是论官行赏?  同样是离休干部,为什么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过的要比在企业工作过的待遇高出一倍?是什么原因、什么理由促使民政部下发这样公然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文件?难道在企业工作的离休干部的贡献不如在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大吗?究竟是怎样界定其贡献大小的?有什么依据?  为什么民政部在死者身上还要揩油?  民政部的这个文件与2013年河南兰考的袁厉害事件是否说明了民政部究竟是在为民而设还是为官而设?请民政部、社保部、财政部的官员、部长们向全国人民做出能够服众的回答。  建议: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