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有难_天涯芳草也许集_天涯博客
博客----电脑人的自由天地!在这里也许可以说说心里话,也许可以闲聊一下别人,也许可以找到知音促膝谈心,也许可以为老百姓说上几句开心的话,也许……也许太多太多,我想就“也许”下去吧!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25880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65561
(128)(43)(19)(4)
(5)(1)(1)(1)(2)(4)(1)(1)(2)(2)(2)(3)(5)(3)(1)(9)(4)(3)(9)(3)(1)(11)(12)(8)(5)(1)(3)(3)(4)(1)(1)(1)(2)(5)(2)(2)(1)
人生四有难 漯河市李秀亭 有人说,人生需要有“四有”,你才会走出一条成功的路。第一是要有能力;第二是要有人发现你有能力;第三是发现你有能力的人必须是一个“有用的人”;第四是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观其“四有”,为人在世,要具有这“四有”,的确是也太难了! 何以为难?这第一有可以靠着一个人的先天秉赋,后天学学那“到南海”的和尚,勤苦而不知劳累,我想不少人还是可以做得到的。第二个“有”也能实现----至少你的亲朋好友,师长同窗都会对你的能力了如指掌,岂能说没有人发现你有能力?。第三个“有”未免就有难度了,也就是说发现你有能力的人,必须是一个“有用的人”。这个“有用的人”是大有讲究的。这个有用的人,是指那些可以操纵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的人。作为普通百姓要找到这个有用的人,是太难了。“有用的人”就是掌控权柄的人,不少人真的是找不到的。而那些发现你有能力的人,大都是在决定你的前途和命运的时候,不能帮忙而只能叹息的人。这些人可称之为发现你有能力而“无用”的人。第四条也不甚难,一个有能力的人,只要没有明显的疾病缠身,即便是“亚健康”也无碍一个人的前途。看来这“四有”至关重要的“一有”,就是要有“有用的人”。 这种“有用的人”对于许多有才能的人来说,就像呼唤伯乐,可是千呼万唤,却找不到这样相马的人。一身闪光耀眼的才华,只能让它随着长江那滚滚不息的流淌而也付之东流!看来这“四有”中的第三有,平民百姓,即便是踏破铁鞋,也依然是“无觅处”,你不得不泣几滴眼泪,多几声叹息,无可奈何也!看来这“四有”不是平等分配的。 要说这“四有”的“平等”分配,历史上也不是没有的。类人猿他们还是“猿”,它们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四有”说的出现,它们也不需要什么“四有”,那时候,要的是力气,谁跑得快,爬得高,就可以保住性命。从类人猿,到类猿人,不知道进化多少年,这个“猿”才进化***,这时候,虽然“类猿人”中还有一个“猿”字,可是,这个猿字已经不再是“中心词语”,它已经变成了修饰“人”的一个词语。这时候猿就进化成了真正的“人”,这也是历史上的一大转折----地球上有了真正的人。这些类人猿,在进化过程中,不需要“四有”,所有类人猿,都享有进化的平等权力。到了类猿人,虽说已经成了“人”,他们依旧不需要“四有”,所有的类猿人,都是一样的奔忙。或采集野果,或涉猎野兽,或到河里抓鱼……这一切都不需要“四有”,只要勤奋,有力量,就可以摘下野果,就可以捕捉野兽,就可以得到鱼类,而保证自己的生命延续。 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并没有给所有的人带来幸福。到了奴隶社会,按理说,人类文明是进步了。这时候的人,已经具有较为完备的人类文明。有了文字,可以记载事件,有了舞蹈,可以供人享受,然而,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开始了分化----分成了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占人类少数的奴隶主,随意虐杀奴隶,可以任意宰割奴隶,可以随意***奴隶……多数人的衣食住行,生命延续等权力,都把持在奴隶主手里。尽管这时候,人类已经在“文明”这两个字上进步了,可是,现实却是进入了一个极其野蛮的时代,这时候,毫无疑问,依旧不需要什么“四有”,大多数人只是无条件的为奴隶主服务就可以了。社会不是到了奴隶社会,就此终结,不再发展了,而是继续朝着“更加文明”的社会制度发展。随着时间的向前移动,人类进入了封建社会。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说这是历史的“进步”,这一进步,可不得了了。原来这个被多个奴隶主控制的制度,转而成了皇帝老儿的一统天下。“四海之地,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奴”的家天下就这样形成了。封建社会的老百姓,下层黎民被地主豪强统治着,皇帝则控制着全国的土地,自然那些地主也是皇帝手中的猎物。最早的“皇帝”产生在秦朝,被人骂了千百年的秦始皇,是第一个高高在上的一类灵长动物。他有生杀予夺的特权,这样他手中也就把持着所有人的生死病老的一切权力。所谓的“文明”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战争使人类血流成河,饥饿苦役使生命填满沟壑。一边是肉山酒池,一边是路有饿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官场上便需要“四有”了。就拿秦朝来说吧,把持朝政的赵高,也是一个人,可是,他不是乞食于乡里陋巷的乞丐,他是一个善于玩弄权术的无耻高官。他可以在皇帝面前,让人拉出来一头鹿,大庭广众之下,面对皇帝说这头鹿是“马”。群臣愕然,皇帝昏庸,说是马者,保全了性命,甚至官升一级。说实话者,人头落地。 不过这“四有”在民间还没有市场。那时候大多数人被地主控制着,他们没有文化,也没有什么奢求,只需要延长生命的食物,只要能给地主种地,当长工,打短工,这不需要“能力”,也不需要“机遇”,老老实实地任人宰割就万事大吉了。 这样的制度在中国延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了宋朝,才出现了急需“四有”的局面。那时候虽说用人制度上,是科举制度,而参加科举的人是否能够“黄榜有名”,这就需要拜谒名人,拜谒“有用”的人了。到了唐代尤为突出。你要参加科考,就要提前在京城里面找名家,找高官,以“礼”相见,让他指点指点。这时候金银就派上了用场。也许你说我没有金银,这也不要紧,只要有人引荐,也可以黄榜有名。不妨学学朱庆馀的《闺意》中的诗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也以此打探一下自己的前途命运。不仅参加科考前需要钻门子,打窟窿,就是你中了进士又该如何?没有“有用的人”举荐你,你只不过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候补道”。如果你能用金钱,撬开“有用人”的金嘴,给你美言几句,你就会顿时光彩耀人,官袍顶戴一旦属于你的,那时候你就会金钱似如长江水----不尽财源滚滚来。到了清代,发展尤为迅速。一个文士,要想飞黄腾达,没有“有用人”的举荐,你就会成为石沉大海的文士,照样过着出门无人跪拜,在家无人理解的愁苦书生。 这个“四有”,随着文明社会的进一步演变,也使人们认识到“有用人”的重要性。清代不只是某一高官有用,宦官头上也长出了一张极为有用的嘴。这时候阉割之人也不能小觑。如果你能得到宦官的青睐,迟早也会出人头地,成为红顶子,大红袍的一族,可以横行乡里,吸吮百姓的骨髓。由于晚清慈禧太后的腐败,导致外敌侵入,战场上连连失败,惨剧不断在华夏这块热土上发生,国人的黄金白银,哗哗地流入外国的银行,国势越来越弱,人民不堪忍受,盗贼蜂起,四海不宁。这时候丧权辱国的统治阶级,对外卑躬屈膝,对内极力镇压。在这样的形势下,几乎所有在官场上混饭吃的人,无不惴惴不安,即便是下油锅也要捡干的地方走。 武汉的一声炸弹,改变了皇帝及其太后们的命运,昔日骄矜的皇家贵族,此时开始了痛苦的生活。什么满洲国,什么大总统,都没有做到让中国人平等自由。那些封建阶级的遗老遗少,胸前戴上“大红桃子”,大喊一声:“老子革命了!”这就苦了阿Q,一声封建阶级的***响,把他送到了极乐世界。这一闹腾,“闹”出了一个袁世凯,连孙大炮都被他弄懵了。孙氏把临时大总统的头衔拱手交给了袁大头,这个袁大头在流氓打手的叫喊声中,当上了“选举”的大总统,他还不满意,又梦想当皇帝,不料被蔡锷搅局了。一部《高尚流水觅知音》的电影,道出了当年举国上下讨伐袁世凯的真情。如果历史真的如此,那么,改变历史的不是孙中山,不是袁世凯,也不是蔡锷,而是“小凤仙”。如果没有小凤仙的贡献,蔡锷不可能逃出袁世凯的高墙,历史就会以人们今天想不到的趋势发展。 越到距我们近的时间,就越发需要“四有”。距最近的时间,就是大家都看得到的时下。眼下为什么需要“四有”?这里不必?嗦了,也许你比我还清楚,我这里说出来,就显得班门弄斧了。 不过我还要说,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不一定为了追求某种功名利禄,而磕头礼拜去找什么“有用的人”,而是自己要看到自己就可以做一个“有用的人”。无论是恬静的田园风光,还是繁杂吵闹的都市,在这里一个人只要没有过高的奢求,只为一日三餐,吃些粗茶淡饭,保证自己延续生命,还是不难混下去的。在农村,你可以过着“曲径人小巷,高树掩低墙,柴门连竹篱,鹅鸭凫河塘”的恬静生活,既无案牍之烦恼,更无争先夺优的苦闷,种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吃自己的馒头米饭,享天伦之乐,看他人在政治舞台上的表演,何事有此等快乐?如果你住在繁华的都市,整天穿行在大街小巷,推一个卖货小车,把叫卖声看着自己的专场演唱会,赚钱多也乐,赚钱少也快活,过着“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潇洒生活,和亲朋好友,酒足饭饱之后,尽兴谈笑古今事,斜眼蔑视华堂人,何乐而不为?为人在世,不要进以忧,退以忧,何时而乐也?要进以乐,退以乐,何愁而有也?人生苦短,日月长存,仅此一生,不可等闲,要昂头挺胸做人,不慕他人富贵,把心态放得十分平衡,这不是坏事,也许你会多活二十年,孰能讥之乎!仰天大笑看世界,尽享阳光无人碍,看着东方的太阳,大踏步地走下去,快快活活潇洒走一回,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二?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分类: |四海之地,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奴。这话什么意思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四海之地,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奴。这话什么意思
这一句出自诗经,全文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 从事独贤。
[译文: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大夫失职,行事不公;以 为贤,派遣不停。]
这是一个对偶的修饰文法,普天之下,就是普天下(凡是天下),“之”是句中助词无实义,下句的率土之滨,就是率土滨(凡是有水土)。整句话的意思是“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凡是在天下水土上生活的人没有不是帝王的臣民。”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