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跟着蝴蝶走,就能找到风水宝地?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看历史的蝴蝶,如何掀起久远的波涛---南方教育时报
第12版:往事鉴
标 题 导 航
第01 : 教育报头版
第02 : 大家说
第03 : 大件事
第04 : 大深圳
第05 : 大深圳
第06 : 大校园
第07 : 大校园
第08 : 大校园
第09 : 大岭南
第10 : 教科院
第11 : 教科院
第12 : 往事鉴
第13 : 往事鉴
第14 : 读书课
第15 : 原生活
第16 : 家教经
第17 : 家话议
第18 : 家事晒
第19 : 家乐荟
第20 : 出国潮
第21 : 出国潮
第22 : 游学营
第23 : 观天下
第24 : 图片记
看历史的蝴蝶,如何掀起久远的波涛
----《中国教育百年风华录》书跋
□ 《中国教育百年风华录》项目发起人、执行主编 黄浩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 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纪伯伦 缘起 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就攸关国计民生,故古人今人,无不从这上面有慎重的计较,且每当国运衰微,或社会动荡,关乎教育变革与振兴的议论呼喊,便一时无两。清末洋务重臣张之洞曾指:“窃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正颇能代表这种意识。但时至今日,教育的问题,似乎变得复杂起来,人们的态度正发生着改变,教育成为当今社会意见最多的话题之一,成为不能不正视的一个现实。 费解的是,与旧时代民族国家处于存亡之秋截然不同,在全球飞速走向一体化的短短数十年时间,我们的经济总量与生活水平,已提升到一个巨大的程度。然而,较之这似可傲视世界的经济实力,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的运途,分明又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没有人于正面对的生活和青少年的未来感到轻松,一种社会性的焦虑情绪在弥漫,大家都在说,这要在教育上去找问题。 3年前,当我们探究这一切时发现,当前对教育问题与意见的表达,更多的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情绪弥漫。这对于更多须体现建设属性的教育,当然无补于事。或许,我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至少,能有助于大家找到某种对今日的教育当有的态度。 我们想,中国教育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大概就在这一百多年之间。我们经历过从近代学制的确立,到科举的废除;经历过现代大学的创建,到崇德习日与美雨苏风;经历过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提出,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四个面向”,一直到今天的改革开放。我们会看到这百年之间,几乎一切与教育有关跌宕起伏的重大事件,也是这个时代风云中社会变革发展的缩影,更是这个国家知识与命运的最好注脚。 这样,便有了《中国教育百年风华录》一书编写的缘起。我们希望,通过对一百年来中国教育一路走来的全景式回望,尽可能摒弃一切主客观意见地呈现这些事实。因为,事实往往是最好的意见表达,或能于我们对今天的一切“偶然”,会多出一些“必然”的认识。 今日教育的社会之问 回望过去,先需要有对现状的正视。 正如人们所感觉的那样,今天的教育,似乎不是熟悉的、本质的教育。教育呈现出令人困惑、难以接受、价值模糊的一些现象与面目,成为亟待纾解的社会痛点。 我们的社会生活,在最近3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一路分享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可见红利,对继续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已不难形成共识,但是,在对一路而今的教育改革,我们却没听见多少喝彩的声音。相反地,在寻找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社会问题根源之际,各种批评的板子,却渐渐密集地打到教育的身上。 批评所由,至少有五个方面显见的问题: 首先,教育已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了吗?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经由教育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锻造成才,然后奉之于社会,以期成为创造财富、改良社会、推进文明的积极力量。较之于20世纪的30~40年代国家教育力量单薄而大师辈出的历史,今日教育的规模当量,本应有更高的人才贡献率,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与时代的发展,从经济交流合作,到公共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却不断出现人才匮乏,特别是具有对国家建设能起领头作用的领袖人才、高级创新人才短缺的问题,使全社会对教育质量和现行教育制度的质疑之声,开始越来越严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并很快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全民追问。 第二,现时的知识精英群体,正在大面积裂变为功利的个人? 这几乎是与追问杰出人才匮乏的同时所产生的批评。部分完成高等教育的知识精英,在多种公共公众事务上的表现,令人失望,他们组织中需要的互助、担当、协作与效率屡打折扣,个人利益凌驾于公民社会责任之上的现象并非孤例,这种现象,凸现出某种教育的严重缺失,一些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甚至得出教育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人种在退化”等影响巨大的“教育失败”之论。 第三,教育的整体公平还有多远? 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人口的迁徙流动、城镇化等社会加快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同时被放大,个体的机会公平,区域的均衡发展等普遍的民生之需,也变得一年比一年紧迫,教育民生的结构性矛盾,已不能回避。 第四,考试让全社会无处可逃? 牵动无数家庭的大学扩招之后,高考的“独木桥效应”却并没有减退,反之,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教育体系,已经交织成一张更为精密的应试教育大网,让每一个成长阶段的学龄孩子都无处可逃。而家长由于被高考指挥棒规则所绑架,还不得不紧缩家庭开支,把孩子送进假教育之名的各类培训班,无奈地成为一切围绕应试服务、防止这张大网出现漏洞的帮手。 第五,受教育者如何反成为社会的负担? 中国目前每年从高等学堂走上社会的青年学生,已经高达700万之众,本应充满活力、成为社会建设中新生力量,但他们毕业之后,往往一到两年时间内得不到工作机会,或者不能很好地融入工作,这种情形越来越趋于严重,成为多数家庭和劳动力市场的沉重负担,就连新上任不久的国家总理,也发出“就业是第一民生”的浩叹。 这五个方面的关系教育的社会之问,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之复杂,影响着人们对当前教育的负面判断,一再让人产生“他们怎么了”的困顿之思。 一个悖论:教育是一场逆水的努力? 然而,更重要的问题已经产生。 先看一个悖论的成立。我们知道两千年来,无论是在庙堂还是民间,中国人期盼教育让个人、家庭和社会变得更好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步过。孔子在他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20篇经验之谈中,就把教育放之于首位(《论语?学而第一》),可证教育作为一种重大民生属性的明确提出,不自近世与今时方始,但近代以来,人们普遍信仰人性的弱点(认性为恶)。若果然就是这样的逻辑,人心与整个社会秩序,应当是时时刻刻走向纷乱与堕落,教育的努力,则永如一场逆水的舟旅。那么,对教育者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当前中国从事正式的教师职业者,已达1400万之众,成为这个国家各业之中最大的一个知识群体。这个最大的知识人群,却正陷入知识传播与社会认同、职业努力与时代进步之间的另一种悖论尴尬。 教育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文明程度的高低,本来是一个正相应的关系。这使作为职业的知识传播者,必然受到全社会自上而下的普遍尊崇,在过去,哪怕是一个庶民之家,师长也被长久地、理所当然地置于与天地君亲同样重要的地位。 回首既往,我们能在这个地球上一再建起物质与精神文明高度繁荣且源远流长的大国,自然不能归结于专制的统治,而恰恰是教育自下而上的建设与疗治性的作用。一两百年之前,在“学而优则仕”的举国体制之中,国家的实际治理者,上至内阁的首辅,下至州郡的官吏,整体上都经受过良好的教育与严格的政府考察。如果能抛开历史文本中朝代更替的殊态记事,在漫长的常态社会生活之中,官员成为一方知识、能力与修为的标杆,实则并不鲜见(这在今天是不可思议的事),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古老国家中,官员贵族的世袭传统曾十分普遍,却没有在这一方土地上形成长久的气候,相信任何一个即使对传统文化心存偏见、但仍然不失理性思考的人,也不能不承认,这一切,均源于这个民族对教育的尊重。 一切还显得并不遥远。我们曾经可以很熟悉地看到,人们对教育(或者直就是对教育者)是怎样的一种态度:教育传承中极为重要的师道尊严,在今天的中年以上者的全体国民记忆当中,实则一直没有真正地消失过,即便是经历19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那样对教育极端的颠覆摧折,一俟动乱结束,便迅速地从民间开始恢复。直到1990年代的中后期,这种几千年俱来、几乎带有某种神性的崇高力量,也只是有限地失去。中国各阶层对教育人的普遍敬意,以及对教育传统的温情仍在,医生与先生(教师)的地位,依然居于社会百业百工的前列。 又一个:力量从何而来? 那么,教育看来是一场社会的正向合力,但现时的情况并非如此。 前面提到过,中国当前的教育,正被一片令人不太乐观的社会情绪所包裹。在教育界内,教育人同样陷入对自我的一种更深层次的身份焦虑,也许,这才更接近问题的核心。一些教育的有识之士认为,当前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已深陷行政化的泥淖。权力异化教育,在基础教育部分,是一级对一级的教育政绩的层层考核,教师比学生更在意考试分数,量化了的升学率,才事关教师的地位与行政的奖认;在高等教育部分,学术的独立地位,则因行政之手的无处不在而岌岌可危。高校里一个处长的位置,有时因为比一个教授的身份更加实惠,而使人趋之若鹜。这让我们对教师这个生活中随处可见、貌似普通的职业,不得不去重新有所审视。 自有人类文明社会的分工以来,教育便担负某种特殊的使命,使其与一般的社会性的生产活动相区别。今天,哪怕未有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的人都会了解,很久以始,教师(先生)便被赋予三项重大且基本的职能,即“传道”、“受业”与“解惑”(韩愈《师说》)。其中,“传道”被视为首项任务,以帮助教育者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三者之间的本质关系,采取适当的态度。人于有生之初,需要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之中,慢慢接受这3个方面的智慧启迪,而只有在“传道”的这个前提之下,“受业”才算真正的完成,各种知识才能产生真正的意义,并作用于社会与个人。这使得负有教育职责的人,不太类同于社会生产活动中一般性的收带工徒的匠师。因之,教育是一项需要保有持久热情(其实我更想用同情这个词)与奉献精神的事业,三尺讲坛并不普通,因为它是通过智慧传承以启来者与人类未来文明薪火的一个个支点。 但令人遗憾的是,今天多少拥有各种专业的知识,甚至已被所谓知识武装得很好的人士,会认同且坚持这个原本如此朴素的道理呢?当热情消退(同情心不再),知识又未能带来普遍的理性,知识便退化为功利的刀趄,让一些知识的持有者,把冷漠的私人情绪,包装成精致的客观意见来向公众兜售,知识的个人价值止步于此,真正的责任界线,则日见模糊。知识本来的积极意义和建设属性则被消减,最后带来的,就是精英(知识)的被弃,以及与社会大众的分裂,因为,社会最终需要的是解决与优化的方案,而不是你们最先发现了所谓的问题,然后自己率先开始堕落与撤退。身处于这样的一个言论场中,肩负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是知识象征的教育与教育人,真果然如我们前面所说,一切的努力,正如一场逆水的行舟,或者干脆变成一场机械的行走。既然如此,教育将向何处去汲取力量? 回首来时路: 历史的蝴蝶,如何掀起久远的波涛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开始了《中国教育百年风华录》一书的编写。 我们认为,中国教育改革目前所呈现出来的种种不适应,是对教育正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的重要提醒,教改亟需厘清源流的系统性支持,它必由的途径或将如是: 其一,“回首来时路”,看历史的蝴蝶,如何掀起久远的波涛。 一个世纪之前,中国思想先驱们结合国家的积弱积贫,从国民性的疗救出发,认定教育为社会进步之首要路径。有自进化论演绎出的“鼓民之力”,有维新启蒙思想者主张的“开民之智”,大批先辈学人无不以通过教育启蒙而求文明塑造和社会进步为毕生追求。在百年间的前半世纪中,虽然中国内忧外患不绝,民生凋敝动荡,但教育始终发挥着养固国家元气的重大作用。然而,教育发展不断受到社会政治因素的复杂制约,不同的时代均产生不同的影响,渐次在教育政策、教育建制、教育思想等多方形成积弊。这对于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改革工程的系统性启动的今日中国,亟需厘清教育发展源流的系统性支持,“回首来时路”,从中汲引智慧,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选择未来。 其二,全社会正有望形成让教育“回到原点”的巨大共识。 教育构成巨大的社会民生基础。近年以来,让教育摆脱功利竞争,呼吁教育“回到原点”,期冀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共识,正在全社会形成,成为现代公民的一种特质。在此有利条件下,人们对知识的理解与尊重,势必重新唤起。 其三,百年教育,尤其是民国教育,近年来几为人所共推,“民国风范”效应仍在发酵。但作为一个公共话题,也存在一些以讹传讹、乃至凭空构建的现象,且大多停留在“先生风格”、“教授风骨”上,对彼时教育场景之中的国家命运、教育政策、教学实践和学校建设等内容涉及不多,系统性的对百年中国教育思想脉落的整体爬梳、对教育社会背景后民族文化发展的积极映射的专门著作,尚不多见。特别是教育在全民族文化整体性的归属认同、融合发展上的纽带作用,还有待开拓。而通过展现教育人物事件背后的历史细节,投映大时代变迁下的民族文化心理对教育变革的影响与作用,也将为填补这一缺撼带来积极的影响。 《中国教育百年风华录》的立项写作,缘起殊胜。值《南方教育时报》创刊之际,在办报宗旨上,我等就希望对当前问题百端的中国教育,天涯回首,抚问初衷,知其所以。我们以百年为起点,“钩沉文史,鉴往知来”,“报道”历年发生的标志性或重大教育史事,回溯百年教育发展变革历程,庶可于改革的盛举能有所照应,于当下的进步或略尽微功。
深圳湾 《中国教育百年风华录》一书即将由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