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卖CF重一区的号,少校军衔,有刀锋、猎狐、飞虎队,GP二十几万。谁要啊?加Q:,价格可以商量_百度知道1945年“飞虎队”少校为何要击毙自己的战友?
本文摘自《时代周报》217期 作者:刘小童 原题为:《1945,昆明,美军军事法庭的一次无罪审判》
从年,为还原一幕悲壮的抗战史&驼峰航线,记者曾用七年时间采访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飞越驼峰主力运输部门之一&航空公司 (CNAC)所有当时依旧健在的飞行员及机务人员,在全部采访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一支部队番号,那就是中美混合团 (ChineseAmericanCompositeWing,简称:CACW)。
直至1994年,在大陆公开出版的书籍中,仍能看到&&青红帮&流氓头子陈纳德&这样的词语,而仅仅只过了几年时间,抗战史渐渐浮出冰山一角,只要是涉及到中日空中对抗,无论是媒体还是民众,又都众口一词,言必称&飞虎队&。
日,偷袭珍珠港后,美日正式开战,预示着散兵游勇的&飞虎队&解散。1942年7月,有美军正式编制的陆军&驻华空军特 遣队&成立,1943年7月,在&驻华空军特遣队&基础上,又扩编为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十四航空队麾下,就是赫赫有名、威震四方的由中美两国空军将士 共同组成的中美混合团。
中美混合团,顾名思义,就是由中美两国空军骄子组成的空军作战部队,只要在祖国的蓝天发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对抗空战,就注定能看到中美混合团的身影。在历史长河中,唯有这一次,是中美两国飞行将士,同仇敌忾,荣辱与共,并肩作战!
采访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记者感慨不已,因为英雄们不仅在空中四面出击,奋勇征战,就是在地面,他们也演绎一幕幕悲壮之歌&&
追溯慷慨悲歌那一幕
日,湖南芷江。如此平常的一天,因中美混合团第五大队发生了慷慨悲歌的一幕,这一天又注定应该在历史的书写中记录上浓重的一笔:1月18日,距日本法西斯投降只有七个月时间,一位年轻的美军飞行员,被他的同伴,开***打死。
这不是一次简单击毙同伴的&内讧&事件,否则,也不会后来在中美混合团的中美两国飞行员之间引起如此大的争议、讨论,以致在后来一段时间,两国飞行员出任务时,只要是在多人乘员的轰炸机中,大家都会边飞行边谈论这起事件。
这起事件是抗战期间,美国国防部划分中缅印战区并将十四航空队进驻中国后,设在昆明的美军军事法庭为数不多的一次开庭。在庭审期间,光是证人的证词就宣读了三十多份,可见当时事发现场,聚在那里的人之多。
记者第一次听到美军开***击毙同伴这起事件是在2001年,之后,在采访中美混合团数位老兵中,都有老人叙述起这件事,可见,该起事件在大家心中记忆之深刻,冲击力之强,几乎是让每位老人都刻骨铭记在心中。
通过多年四处奔走采访及查阅资料,现在,就让我们回到68年前那一天&1945年,1月18日。
调阅中美混合团驻芷江五大队当天的出击任务及战果报告单,可看到如下记录:
早七点五十,五大队P&40(战斗机)九架,共带500磅炸弹四枚,250磅炸弹十枚,子弹1500发起飞,轰炸安仁桥梁及扫射安仁至茶陵及衡山公路之敌,命中该桥及安仁城。十点五十,九架P&40全部安全返回芷江机场。
直至十二点十五分,五大队P&40十架,备弹1400发起飞,掩护B&25轰炸机四架,轰炸蒲圻桥及扫射洞庭湖敌汽船,完成掩护任务,另扫射船艇二十余艘杀伤敌约二百名,十六点返回芷江。
对于五大队全体将士来说,1月18日这一天实在平常单调,出击、扫射、轰炸,和每日差别无二。如果不是后来的一架B&25轰炸机的出现,这一天就如同往常一样平静结束。
芷江位于长沙以西约500公里,抗战期间,中美混合团五大队驻扎芷江机场。芷江地域多山,丘陵次之,很少能找到一块面积较大的平地,所以芷江机场本 身就修筑在一个丘陵上,跑道为沙石结构,跑道两头是稻田。由于没有大型筑路设备,芷江机场跑道表面并不是很平坦,很多时候,落地的飞机会出现强烈颠簸,越 是大型飞机,如B&25轰炸机,颠簸就越强烈,所以,芷江机场也少有大型飞机降落,如果有,那一定是出现了紧急情况。
中美混合团五大队下辖十七中队、二十六中队、二十七中队、二十九中队,所拥有的作战飞机为P&40,抗战接近结束时,补充到少量性能先进的P&51。
中美混合团每个大队到中队,都由中美两国各任命一位本国大队长、中队长,五大队的中方大队长是张唐天,美方大队长是丹宁(JohnAffleckDunning)。
丹宁,1914年生于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毕业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日加入密苏里州国民警卫队。从德州高级的飞行学 校毕业,后加入美国陆军航空兵,为少尉飞行员,同时担任飞行教官。1943年9月,丹宁被派到中国战区,被任命为中美混合团(CACW)&营运 官&,1944年11月,丹宁被任命为中美混合团第五大队大队长(上校)。
2000年,在接受记者采访中,杨训伟告诉记者,丹宁人长得高高大大的,帅气又非常平和,自己当年落芷江,无论是需要弹或油,丹宁总是有求必应。
彭嘉衡也告诉记者,丹宁人非常和善,没架子,对本国飞行员和中国飞行员一视同仁。二十七中队作战室在机场跑道南端,而二十六、二十九中队作战室却在跑道北端,很多时候,为节省经驼峰运抵昆明再转运至芷江的汽油,丹宁不开车子,在跑道两端的两个作战室之间来回走。
记者在这里之所以对丹宁着重介绍,一切皆因傍晚时分,冲出跑道的那架B&25轰炸机,对于丹宁本人而言,这可能是一生都拂之不去的记忆。
至于为什么一向只降落战斗机的芷江机场突然在1月18日这天出现一架大型轰炸机,年代实在逝去久远,所有接受采访的老人的记忆也有衰退,所以回忆也不尽一致。有老人说是出任务被日本地面炮火击伤后,归航途中准备落芷江进行维修的,也有老人说是从经驼峰过来的。
记者从查证到的资料中看到,中美混合团只有一大队为轰炸大队,全部为B&25轰炸机,驻扎重庆,联想到当天12点15分起飞、掩护四架B&25轰炸 机的十架P&40轰炸蒲圻桥的出击任务,依据以上可以判断,最有可能的是,这架B&25是从重庆起飞的一大队的四架执行轰炸蒲圻桥任务中的其中一架,在执 行轰炸任务后,它被地面炮火击中负伤了,在归途中临时降落芷江机场。
开***,结束战友生命
那一天的芷江,临近黄昏时刻,冬季的太阳此时懒洋洋地斜吊在西边的山顶上,随时都要躲在山脊后。
瑟瑟寒风中的芷江机场,由于一整天的作战任务已全部结束,跑道上空空荡荡。当天的四次出击任务全部是由中国飞行员完成,此时,他们全部回宿舍休息,连机械员也回了房间。现场只有几名美军机务人员围着一架P&40维修,除此之外,基本上再见不到什么人。
空中传来低沉的轰鸣,这和单引擎只乘一人的战斗机发出的清脆轰鸣声不太一样,场里的人都知道,这肯定是一大队的B&25要进场了,平时他们都驻扎在重庆的梁平、白市驿等地,今天要落这里,一定是遇到了麻烦。
B-25轰炸机是北美航空公司于1938年设计的一种上单翼、双垂尾、双发中型轰炸机,乘员人数为5人。
此时,除了机组成员,只有塔台知道这架B&25的真实情况,它确实负伤了,已经无法坚持飞回起飞地重庆,只能临时降落芷江。
当B&25晃晃悠悠地接近跑道时,地面人一下发现,它的着陆姿态非常不正常。
果不其然,B&25接地速度过大,还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伴随着刺耳的刹车声,它冲出跑道,一头扎进稻田中。
芷江机场的特殊性就不太适合比P&40战斗机大得多的B&25轰炸机降落,再加上这架B&25又被地面敌军的炮火击伤,落地姿态非常不好,所以才最后冲出跑道。
一股青烟从B&25机腹部蹿出,随之,火光四溅。
警报声凄厉地响彻机场上空,拉着长笛的救护车、纷嚷的人流全部向这里奔来。
火苗已在飞机腹部开始燃烧,在大火和浓烟中五名美军机组成员已有四人相继跳出机舱,只有一个副驾驶被紧紧卡在变了形的驾驶室里,他的额头上流着鲜血,痛苦地呻吟着。
救援的人们被这个情景惊呆了,不知所措。
飞机内,氧气瓶、机关炮弹劈里啪啦地爆炸着。大火已经从机舱中段渐渐燃烧到前舱,毫无办法的人们聚集在驾驶室前,眼看着火苗吞噬着副驾驶,没有大型机械,谁都不能把他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副驾驶痛苦的表情,听到他不时地发出号叫。
随着一股呛人的浓烟再次喷出,副驾驶腿下蹿出蓝色的火苗,片刻,他的飞行夹克最下端已经引燃,副驾驶的喊叫声更加尖锐和痛苦。
火苗渐大,如果再不想出办法,也许很快,马上腾起的烈焰就会将副驾驶全部埋没掉。
周围的人忙不迭地从地上铲土再扬到机身上,希望能把火苗压小一点,但几铲下去后,大家发现,对于熊熊大火来说,这简直就是杯水车薪,而且,就这么简单的救助,罗培兹(DonLopez)和史蒂尔斯(WildyStiles)已被烧伤。
史蒂尔斯恳求给自己包扎的航医,能否用锯子把副驾驶的腿锯掉,然后把他拖出来。
航医无奈且痛苦地摇着头。
确实,单不说救助的人是否能靠上前去,在没有输血、输液等配合下,这种贸然&救助&完全是徒劳,而且,在大火燃烧中,就是锯,副驾驶又能坚持多久!
无人再说话,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31岁的丹宁少校身上。现场,不仅是他的年龄最大,而且,也只有他的军衔最高,他必须马上做出抉择!
烈火在燃烧、机舱内的***弹在&砰砰&爆炸、副驾驶在声嘶力竭地痛嚎。
年轻的少校思忖片刻,他长长出口气,下定决心,他把手伸向背后。
少校身后,上等兵麦克(Mike)从腰间拔出左轮手***,默默地递到背过来的丹宁手上。
在场的每个人都明白了,一幕悲剧将要发生!
丹宁接过***,向前跨了几步,他抬起右手,透过破碎的舷窗,他把***口对准了满脸血迹的副驾驶头部&&
下身已被火苗包围但意识还依稀清醒的副驾驶在痛苦挣扎中明白了一切,他无力地点点头,绝望地闭上眼睛。
&砰&。一声***响,所有人的心都猛地抽搐了一下。
少校把***狠狠地摔在地上,头也不回地走了。
彭嘉衡说:&听到消息后,我就从宿舍起来,往现场跑,半路上,看到丹宁,他正往回走,我看得非常清楚,他的脸上,全都是泪水啊&&&
三十多份证词的声明
两天后,有C&47运输机落芷江机场送补给,在返回昆明时,丹宁自己跳了上去。
美军军事法庭设在昆明,少校将搭乘这架C&47去昆明,自己&投案&。这也是该军事法庭在中国期间,唯一一次审理开***击毙战友的案子。
有关于丹宁少校开***打死战友的庭审,如同那架坠毁的B&25一样,记者并没能查阅到过多的详细资料,在采访中,几位老人记忆深刻的,是在丹宁被关押期间,美军军事法庭法官多次飞到芷江,详细走访和调查,最后,开庭那天,又把现场所有人员用飞机接到昆明出庭作证。
日,丹宁出现在被告席上。证人来了很多,丹宁没有为自己辩护,法庭委派的律师也没有往日的慷慨激昂,一切都在极其平静中。
法官一共读了三十多份证词和证言,都是1月18日在B&25坠毁现场的美军官兵所写,中午时分,法庭宣布休庭,下午继续审理。
下午再次开庭后,用时不长,法官就起立宣布:JohnDunning(丹宁)无罪释放。
宣布结果后,面对前来采访的美国媒体记者,主审法官只回答了一句话:所有目击者一致认为,1月18日,没有任何办法能拯救那位副驾驶,丹宁尽了他的职责&他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战友痛苦,所以,JohnDunning无罪。
丹宁离开昆明后,继续在中美混合团五大队担任大队长。七个月后,日,随着两颗原子弹相继投下,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中美混合团随之解散,美军奉令回国。
让丹宁和中国能再次联系上的,是1949年7月,丹宁驾驶一架C&47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和其他外交人员从南京撤出。但不知是何种原因,这次撤离任务完成后不久,丹宁在大陆被解放军扣留,于日被释放。离开红色中国后,丹宁经香港飞返美国,最后升任空军准将。
日,丹宁因病去世。
&他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对话杨训伟
(中美混合团一大队二中队B&25飞行员,最后职务:台湾远东航空公司总经理。已故。)
时代周报:JohnDunning击毙受伤战友的事情,我听很多老人都说过,当时你们也都知道这件事情吗?
杨训伟:知道,我们在出任务时,在飞机上还谈过这件事情。
时代周报:谈什么?
杨训伟:谈是否救助。当时我们和美国飞行员的观点区别还是蛮大的,中国飞行员普遍认为不管是否能把人救出来,起码要尝试一下,怎么这么快就开***了呢?
时代周报:那美方飞行员呢,他们怎么认为?
杨训伟:美国人普遍认为开***是正确的选择。
时代周报:为什么?
杨训伟:他们认为当时情况下,任何徒劳的举动已经毫无意义,而且,很多办法已经想到了,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只有这种方式,最能减少对方的痛苦。
时代周报:既然属于&救助&战友,美国那边也没对JohnDunning来个表彰啊,或把他塑造成一个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英雄吗,好趁机宣传?
杨训伟:不会。我现在就住美国,美国人绝对不会把一位机长驾驶发生故障的航班最后平安落地并挽救全体乘客生命而看成英雄。
时代周报:为什么?
杨训伟:职责范围内,他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是他的义务。
时代周报:那什么是英雄?
杨训伟:拯救自己职责、权利外的人或事情。
对话彭嘉衡
(混合团五大队十七中队P&40飞行员,已故。)
时代周报:你见过丹宁?开***那天你在现场吗?
彭嘉衡:多次见过。出事那天,我在宿舍休息,听见爆炸声后,中国飞行员都起来了,都往现场去,我是在半路上,看到丹宁,当时他是边走边流泪,我们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到了现场,才知道,丹宁把伙伴打死了。
时代周报:中国飞行员什么心情?
彭嘉衡:非常难过,很多人也都哭了。
时代周报:最伤心的是什么?
彭嘉衡:1945年,傻子都能看出来,小鬼子已经是垂死挣扎了,气数已尽,大家都希望能活着看到胜利那一天。原来我都不敢说,现在能说了,那些美国孩子不远万里来中国帮你打仗,马上胜利了,就死了。你家的孩子是孩子,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
责编:王敏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陈纳德飞虎队的故事
星期 三 _A03七彩文萃_民族时报_云南网
第A03版:七彩文萃
第A01版第A02版第A03版第A04版
飞虎队故事连载二 陈纳德飞虎队的故事
&&&&陈纳德将军在办公室
&&&&救助坠机飞虎队员的故事&&&&日,日军在河南开封发动了“一号作战”,作战地域在河南省境内。日,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对日军的“一号作战”首次做出反应,文森特上校组织了第68混合联队第75中队和第76中队的54架轰炸机和战斗机,从湖南零陵机场起一匕,轰炸汉口的一个日军供应基地,对该基地造成很大的破坏。有一架美军P51战斗机在返航途中遭到监利白螺机场起飞的l0多架日军飞机的截击,美军飞机受伤后坠落在现监利县周老嘴镇罗家村下凤湖中,美军飞行员危急之下弃机跳伞。区游击中队、民兵和农民在确认遇难者是美军飞行员之后,迅速赶来营救。由于情况险恶,区中队将所救飞行员从水路送到驻江陵赵家垴(现潜江县熊口区赵垴村)的鄂豫边区第三军分区所属的新四军第5师(师长李先念)襄南指挥部。美军飞行员到达赵家垴后,得到了襄南指挥部领导人李人林、吴云鹏、徐达三的热情接待。夏夔,当时任文书,一直陪同美军飞行员。后经确认美军飞行员是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68混合联队第23战。斗机大队76中队代理中队长本尼达上尉。&&&&为了安全的救护与照料,一星期后,襄南指挥部决定派武装护送本尼达去军分区司令部,李人林为本尼达上尉备酒饯行,并以指挥部名义赠送他一把日军指挥刀和一面日本太阳旗作纪念。本尼达上尉感谢不已,说他在天上打日本,是无法得到这种战利品的。临走时,本尼达上尉郑重其事把一封信交给夏夔,这封信是致日后遇险有可能在襄南降落的美军飞行员:&&&&我叫本尼达,14航空队队员,你们的亲密战友。1944年5月,我跳伞降落到这里,受到了这里的中国人民的全力保护,我在这里愉快地度过了许多日子。中国人民是我的救命恩人,给了我许多的帮助和十分良好的生活待遇。你们如果遇险,千万不要慌张,这里有真正抗日的、友好的朋友,你一定会生活愉快,重返部队……&&&&与敌后遇险获救的每一名美国飞行员一样,本尼达同样为***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控制了广大的地区所惊叹。&&&&本尼达是怀着对鄂豫边区3分区抗日军民无比感激的心情离开襄南的。在一支游击队的护送下,一路上,他或步行、或骑马前往驻于大悟山区的新四军第5师师部。&&&&四&&&&新四军第3师驻扎在苏北洪泽湖一带,在l&944年8月一个晚上,指战员们突然听到飞机马达嗡嗡声,一架飞机在驻地上空盘旋了两周之后,坠落在附近的圩堤下。第3师副师长张爱萍将军命令部队前往出事地点侦察,发现是一架美国B--29重型轰炸机,在执行对日轰炸任务时,被日军地面炮火击伤,在返航时坠毁。&&&&飞机坠落地点在日军占领的湖垛镇附近,为营救美国飞行员,新四军与日军激战将近4个小时,终于从日军手中救出盟友和坠机。为了营救盟友,新四军机***班长李绍义和战士周仲昆、朱良、朱长林等壮烈牺牲。&&&&美军飞行员受到了新四军指战员的热情款待。在欢迎会上,美国盟友演唱了美国歌曲,作“如何使用降落伞”的表演。张爱萍副师长举起相机拍摄下了欢迎会的场面,还使用自拍同美国飞行员合影。照片里的5位美国盟友是:萨沃埃中校、奥布赖思上尉、斯特尔马克中尉、卢茨中尉和布伦迪奇上士。&&&&1984年,张爱萍将军担任中国国防部长,应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的邀请访美。张爱萍回顾往事,把尘封40年的照片找了出来,把它作为记录着中美两国战斗友谊的礼物送给了美国友人。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张爱萍与温伯格举行了友好的会谈,会谈结束后,张爱萍与当年被营救的几位飞行员中尚健在的三位见了面。&&&&五&&&&日,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的90架B--29轰炸机从成都起飞,轰炸鞍山“昭和制钢所”,在行动中一架B--29轰炸机受伤,返航时飞越渤海,不能继续飞行,不得不弃机跳伞,地点在河北省昌黎一带。&&&&机组人员11人,4人落入渤海下落不明,7人落到田野和苇草丛中,分散在各处。八路军、游击队、老百姓积极外出搜寻营救,当即找到5名飞行员,另2名飞行员夜宿旷野,第二天被找到。最后,7名飞行员聚会于渤海海滨渔村后七里庄。这里是敌占区,日伪军队获知美军飞机坠毁消息,前来夺取飞机残骸,与我方交火,被打了回去。&&&&美国飞行员得到八路军和游击队营救,感到惊讶,发出感叹:&&&&“难以想象,这里是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真了不起!”&&&&按照上级指示,昌黎县委做出安排,给7名飞行员化装,护送到晋察冀军分区12团团部(团长曾克林)。团部派了一个加强排护送7名飞行员去第13军分区,朱彦承担这一特殊任务,他当时是12团政治处总支书记。在敌占区,抗日根据地犬牙交错,从团部到军分区遵化,要绕过几个日军据点和封锁线,护送队伍白天隐蔽,夜间行军,一般都是步行,有时能搭上牛车,每晚多则80里,少则10里。300多里的路程走了十几天,在地方向导的指引下,一路还算顺利,终于将7名美国飞行员安全送到第13军分区,后来又转送至延安。&&&&在空中和地面共同抗击日寇的信念,使得彼此相通。在护送的过程中,朱彦拍摄了不少照片;如今,在朱彦珍藏了50多年的相册中,有3张照片上留有7名飞行员的影像。&&&&一张照片是翻译杨老师与飞行员戴维在地上写字交谈,美国飞行员带有“中英对谈表”(生活手册),指着上面的文字交谈;&&&&一张照片是中美两国人员在一起打篮球,个个乐在其中,语言不通,篮球传情;&&&&一张照片是丰润县委领导赠送慰问品,感谢美国友人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支持中国的抗战事业。&&&&日,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的B--29轰炸机从成都机场起飞,前去轰炸日本大村,当时日本天气不好,云层很厚,只好改为轰炸第二目标----上海日军目标。&&&&有一架从成都新津机场(A--1)起飞的B--29轰炸机,编号42--6237,机长理查德o维克里(Rich.ard&Vickery)中尉,单机飞往南京,轰炸了长江边日军仓库,命中了目标。飞机在南京上空被高射炮击中,第4号发动机起火,炸弹仓的油管也被火焰包围,驾驶员维克里尽力把飞机开往远处,离开日本人所占领的南京城。据日本“东京玫瑰”所言,被俘的B--29轰炸机飞行员都要处以死刑。&&&&在这架飞机上,还有第40轰炸机中队通讯连的通讯官弗朗西斯o摩根(FrancisMorgan)少校,他并不属这架飞机的机组人员,他对这架飞机坠毁和机组人员的落难经过,有着详细的记录。&&&&15分钟后,机长发出跳伞命令,把飞机前轮放下,以便从前轮仓跳伞。摩根销毁了密码本,跟随大家陆续跳下去。不久,就看到飞机凌空爆炸,裂成几块纷纷坠落下来。摩根落地后与其他三个机组人员汇合到一起,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5名游击队员到达,领着他们向有山的方向走去,白天匆匆走了25千米,晚上又骑马走了约30千米。第二天,遇到了飞机报务员悉尼科普(Sir:icrope)中尉。&&&&日,开始骑马前进,最后到达新四军总部,受到热烈欢迎,主人举行庆祝晚会,以丰盛的晚宴招待他们。新四军用无线电与在延安的美国军事代表团联络,报告他们飞机的编号和人员的姓名。&&&&12月24日,新四军的张将军设宴欢庆圣诞节,在房子里摆了两棵圣诞树,墙上挂有圣诞老人的像,每人送了一张圣诞卡,准备了丰盛的菜肴,大家合唱圣诞歌。&&&&美军飞行员又上路了,由一个部队交给另一个部队,一路护送下去,途中又遇到两位从其他飞机落地的飞行员。到了日,与延安联系派飞机来接,25日来电要求他们到指定地点等候。日下午2点45分,两架战斗机护送一架B--25轰炸机降落,大家马上登机,于5点45分返回新津机场。&&&&六&&&&日,美国陆军14航空队中尉飞行员白格利欧(J.P.Baglio)奉命驾驶轰炸机,从华南某美国空军基地飞抵太原执行轰炸正太铁路日军运输线的任务。飞机沿铁路上空穿行时,不幸被日军的地面高射炮火击中机身。他被迫跳伞降落在太原城外东北郊。这里近靠日占华北重要城市太原,又临近正太铁路沿线,是敌人重兵控制和防守的地区。他为了避开日军,白天隐藏起来,夜间徒步走开铁路。历经两天的危难与追捕之后,白格利欧被一位农民摸样的人解救。随后的相处与照料,渐渐的消除了白格利欧心中对这位营救者身份的怀疑,也彻底改变了他对***员的看法与偏见。白格利欧被护送到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部,司令员郭天民、政委赵尔陆等分区领导人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二分区抗日军民为了纪念中国***成立23周年和抗战爆发七周年,正举行盛大的“七月节”活动,白格利欧恰逢其时,得到了根据地的盛情接待,在那里白格利欧度过了一段悠闲时光。&&&&七&&&&1944年秋,美军11名飞行员驾驶B--29型飞机,从中国成都机场起飞,轰炸日本在鞍山的钢铁工厂和一些军事设施,完成任务返航过程中,遭数架日军零式战斗机截击,他们的座机不幸被击中一个引擎,他们驾驶这架受伤飞机沿平汉铁路线南飞,飞抵太行山上空,机上其他关键机件也先后出现了故障,无法继续飞行,也无处降落,机长不得不决定弃机跳伞。其中两名落在山西平顺县境内榔树园村庄附近,随即受到当地民兵的救护。经过询问与交流,当地民兵得知仍有9名美国飞行员下落不明。由于飞机坠毁在榔树园、岗圪道二村交界处的峰峦叠嶂峭壁之间,且由于在平顺县境上空盘旋的范围过大,飞行员跳伞时间过长,着陆地点比较分散,中国军民难以确定具体美国飞行员人数。按照上级指示,周围26个村庄的民兵和群众全部出动,骑兵排战士也加入搜寻行列,进行大范围的寻找。当天上午,找到包括少校机长在内的五名飞行员,至傍晚又找到三名。这些飞行员有的降落在半山腰,有的降落在山沟中,处境艰难有的担心被日军捕捉,躲于深山;还有一人被降落伞缠绕在悬崖峭壁之上的荆棘丛中,幸得一位经验丰富的采药老农的解救,直到跳伞的第三天才被送到榔树园。经过两天两夜的艰苦的大范围的搜寻,11名飞行员全部获救,其中仅有两人轻伤。11名飞行员劫后余生,复又重聚,激动不已。11名飞行员中,少校机长叫乔治o瓦洛夫(George&V0roff)。&&&&而后,11名获救的美军飞行员被安全护送到太行山区的司令部,司令员李达和太行军区政委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慰问。次日,八路军第129师和赤岸村村民举行欢迎美国飞行员大会,李达在大会上祝贺美国飞行员安全脱险,希望美国盟友在解放区多参观访问,瓦洛夫也代表美军发言,感谢中国抗日军民对他们的保护,并为八路军控制如此广大的解放区表示惊讶,为解放区军民合力营救他们表示感激。&&&&八&&&&1945年春,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少尉飞行员谢罗曼和战友奉命驾驶B--29型轰炸机数十架前来华北,轰炸天津的日军重工业设施。任务完成后,在返航途中,因大雪初停,天地浑然,恐飞行中迷失方向,便沿津浦铁路一路南飞。在飞机飞抵沧州城时,他的座机不幸被地面日军高射机***击中,由于津浦沿线驻有大量日军,跳伞降落必被日军捕获,一时犹豫不决。飞机工程师指挥采取紧急补救措施,希望维持一段南行路程,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跳伞,但飞机在飞行中突然引擎爆炸,机舱内一片火海,最终只有谢罗曼一人侥幸离机,其他战友全部丧生。&&&&在谢罗曼绝望之际,被一名叫刘玉祥的农民解救,在刘玉祥的搀扶下,一路艰难跋涉,艰险的避过了不少敌据点,与一支中国抗日游击队相遇,谢罗曼在游击队的武装护送下,经过几个夜晚的急行军,一路南下,横渡黄河,顺利抵达八路军渤海军区司令部驻地史家口镇,得到了党政军领导人的热情接待与慰问。在那里,谢罗曼身上的伤得到了精心的护理。后来根据八路军山东军区的指示,渤海军区派出一支武装小分队送谢罗曼西去晋察冀根据地,辗转前往国民党大后方。&&&&九&&&&日9时,从华南某机场出动的美国第20航空队一架B--29型轰炸机(超级堡垒)在南京执行轰炸任务时,被驻守南京日军地面炮火击中,机身起火,失去控制,向嘉山县境滑落。当飞机飞抵津浦铁路嘉山段的管店镇上空时,飞机在空中爆炸,飞机机头和发动机等主要部件,坠落到管店东南小尖山的山坡上,其他部件的碎片则散落在方圆数公里的山地和树丛中。情急之下,机上人员全部跳伞。&&&&美机爆炸坠毁,立即引起地方抗日游击队注意,新四军淮南军区所属嘉山县横山区的一支游击队,在区长兼游击队队长谢璞山的领导下,正在横山区的大洪山一带执行任务。美机坠毁也惊动了管店驻扎的日军的一中队,在小队长田中的指挥下朝向飞行员坠落方向前行。游击队与日军激战之后,不幸只有五名飞行员幸存,其中包括摩根少校。摩根等五名飞行员在营救之后,在新四军第2师第5旅的一支部队的护送下,穿越津浦铁路线,转赴津浦路西安全地区。&&&&十&&&&日夜,美军某航空队领航员雷特蒙中尉等11名飞行员驾驶一架B--29型轰炸机从菲律宾某空军基地起飞,前来中国黄海上空执行轰炸日军补给船任务,由于遇上弥天大雾,飞机驾驶员迷失飞行方向,飞抵海门县境时一下子坠毁于长江北岸上的宋季港附近。机组人员中,八人当场殉命,另外三人均负伤,雷特蒙伤势最重。飞机坠毁地点属于敌占区和游击队结合部。日军活动频繁,但新四军和游击队也时常出入,这里还建立有民兵组织。飞机坠毁于宋季港的情况惊动了宋季港一带的老百姓。一名叫钮梦林的民兵和当地群众迅速赶到出事地点查看。雷特蒙等三名飞行员在民兵和群众的帮助下和游击队的护送下,被送往通海行署驻地。两天后又被送抵南通县抗日政府及新四军苏中军区南通警卫团团部驻地。经过几天的辗转,由1师派出一个主力连,将雷特蒙等人安全送达驻于淮南的新四军军部。雷特蒙等三名美国飞行员的安然脱险,这中间凝聚了无数苏中抗日军民的心血。&&&&近40年后,心中一直珍藏着对中国人民感激之情的雷特蒙,又一次来到海门县,在宋季港所在的海门县三和乡,他又一次见到了当年营救他的几名中国老人。当翻译人员将几位中国老人介绍给雷特蒙时,雷特蒙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热泪横流,分别与当年的救命恩人一一拥抱。他说今天能重新踏上海门这块熟悉的土地,与十几年前的救命恩人重新会面,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未完待续]
我给文章打分
在线留言&&&&
热点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