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络报 倒闭怎么张贴卖号信息

不管是轶闻,评测,心得还是攻略,你们是否也试过,为心爱的游戏写点什么?钻咖想用这篇文章,送给有爱的你们
有那么十年,我们不曾流泪
谨以本文献给所有容留过我稿件的媒体,所有帮我改过错别字的编辑,所有认真读完的读者。还有从未谋面甚至未曾聊过天的柳公。
几天前我坐在出租车上横跨北京,路上很堵,交通台的两位主持人把&大家耐心一点下班时间稍微谦让一下&翻来覆去表达了二十遍,终于没话可说了。司机哼了一声,按开收音机,放起了磁带。
至少有十年我不曾流泪,
至少有十首歌给我安慰。
可现在我会莫名的哭泣。
当我想你的时候。
----汪峰《当我想你的时候》
意识到的时候,我已经跟司机一起唱了起来,磁带里汪峰沙哑的声音混合着窗外车流的隆隆声,有种奇妙的不真实感。十年,十年,这两个字莫名地击中了我,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低下头玩着戒指,仔细思索到底是哪个十年如此叫人怀念,***就在耳边:
作者,我做了十年的游戏作者。
当天回家之后我就开始写这篇文章了,这是关于我作为一个游戏作者度过的十年。总的来说,游戏作者不是个值得炫耀的职业,现实生活中我的同事们鲜少有知道我是个撰稿人的,我也懒得提,因为他们大概会追问一些我不想回答的问题,比如这行赚钱吗?这行出名吗?什么是游戏作者呀,需要天天打游戏吗?
我并不在乎人们怎么看待自己,因为我没做错任何事。这篇文章也并不是辩白,它早就已经储存在键盘尽头,一直等待着合适的时机跃上屏幕。
就让我从根源开始把这个故事讲给各位听----它或许算不上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是十年甚至十多年撰稿生涯的片段。但这是我之所以为我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你们发现它还算有趣,毕竟我们做作者的,让读者读着有趣怕是最大的职责所在了。
那么,开始吧?
本文由多玩画报「歪弟日报」栏目原创,享有作者原稿登用版权,转载请保留此行。
“写得不错,继续多写啊”
上图是柳公上年给某单机游戏网站写的杀手5攻略。写了十多年,质量还能够保持在水准上的,全中国大概就只有柳公一人了吧。
我出生在一个世代做文字工作的家庭之中,父母都做过编辑,也都做过作者。
从小我就看着金色阳光钻进窗户,透过尘埃,照在伏案工作的父母身上。他们的朋友也多半是文字工作者,人们经常在我家聚会,有男有女,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大家笑闹着吃饺子,小时候的我总盼着自己早点长大好加入他们。
我的中学改过几次名,到我毕业的时候它好像终于决定叫中关村中学。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它地处当年全中国盗版光盘市场的核心地带,找游戏玩非常容易。班上的男生每礼拜都会交换各自的黄片和游戏碟,女生里不乏喜欢打游戏的,比如我。
而我玩游戏特别喜欢看攻略,零花钱大半都贡献给了各类游戏杂志和报纸。那时候我对自己的文笔完全没有自信,倒是画画还有几分胆量。于是我给三四家杂志投了自己的铅笔画,还真刊登了一两副。直到不久前我还曾经用搜索引擎搜到十年前的某个帖子里,某本现在已经消亡的杂志上的一条简短文字:
【某某某小朋友为杂志送来一副手绘画】
这个某某某小朋友……咳咳……碰巧就是我啦。
随着年纪增长,我的野心也越来越大,终于鼓起勇气给《电脑商情报》投了一篇题为《我们的十八岁》的稿件。直到今天我还在使用那个为了投稿而专门注册的邮箱,它的尽头躺着《电脑商情报》主编卓叶大大对投稿的一系列复信,他对我说&写的不错,要发表,继续多写啊!&----谁能想到我居然真的听话听了十年之久!----文章发表了,我把当期报纸买了好多份分寄给朋友,当晚根本没睡着觉。几个月前过生日时我曾经总结过自己人生最开心的时刻,从一到三分别是:
o《我们的十八岁》发表时
o《魔兽世界》竞技场第一次冲到2200
o不告诉你们
人都会想要重复欢乐的时光,所以我一直写了下去。大学期间我经历了太多事情,亲人的离开,初恋的结束,学业的困境,我被从家庭和学校抛向了社会;但无论周遭的世界变得多快、多疯狂,我从没停止过敲击键盘,第一篇发表了,第二篇发表了,第三篇被退回来了,再写第四篇。&成为流行作者&和&在WOW成为厉害的盗贼玩家&是支撑当时的我生活的两根坚柱。我故意不去考虑现实里残破的生活,躲开医院和消毒水,也躲开教导主任越来越阴沉的脸,只是琢磨着怎么才能再上一次刊,再冲一回2200。
那是中国游戏媒体的黄金年代。有一长串半神般的名字都挂在那些现在早已消亡的游戏杂志上:BLUE,罗四维(鬼畜王),祝佳音(Commando),纯银(午睡的夜叉),等等等等。这些脑子转的飞快的年轻人们热爱游戏,怀揣理想,外带当时游戏杂志待遇也还不错----他们让这一时期的杂志不光是报道了游戏资讯,更重要的是承载起游戏文化的重担。到我稍微长硬了一点翅膀,可以给杂志写些五六千字小专题的时候,我注意到有本杂志叫做《POP GAMER大众游戏》,这杂志书脊是全黑的,除了LOGO就是一行小字:
我们报道游戏,我们诠释生活。
家父曾经见过我翻看这杂志,他读了读书脊的字,有些嘲讽地念了出来。而我则正色告诫父亲:这杂志是真的很棒。在我身边那个年轻作者的小圈子里,大家心照不宣地渴望着上一次《POP GAMER》;有个朋友写了一篇很长很难懂的小说给它,我甚至还去求她给自己安排一个龙套出场。后来我自己也上了两篇,都是有关游戏文化的,一篇讲解西方历史中真实的女巫形象,另一篇是描写女人为了美丽做出的痛苦牺牲。很幸运的,有些读者手打保存了后一篇文章,它的开头是这样的:
据说世界上有三百万人是靠女人的脸蛋吃饭的,包括化妆品商人、整形医生、照相馆等各类美容工作者以及无数周边产业。美国人去年花在香水和化妆品上的钱有120亿美元,护发和护肤产品则各自高达80亿美元,仅指甲油一项就花了10亿美元。我们经常会根据封面而决定要不要买一本书,在课堂上美女被点名的几率似乎总是比较高,我们甚至还听说过漂亮姑娘比较不容易被判刑。于是,为了美丽,许多人在许多年里前赴后继的创造着或者残酷或者可笑或者感人的故事。这故事很可能要延续到人类灭亡的那一天。
今天的我可能会把句子组织的更加精炼,数据穿插的不这么生硬,但今天的我说实话只是那时自己的升级版,内核一点没变。而那时的杂志充斥着这类文章,读者会去认真考证数据,作者当然也不敢怠慢。我记得跟我同刊还有Norris大大写的一篇德州电锯杀人狂历史详解,把变态杀人这件事儿说的像是进厨房剁只鸡一样明明白白。我心不甘情不愿地对比了两篇文章,没办法,从头到尾,我赢不过这些聪明的家伙。但好在那时我非常年轻,还可以用未来二字安慰自己。
在这些聪明人的环绕下,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自己的笨拙。每次与他们聚会我都得全副精神努力记住那些飞快闪过的文学和科学名词,有时候甚至要回家查字典。我如饥似渴地张开每一个毛孔吸收知识,疯狂的读书,以绝望般的速度打游戏,深更半夜对着镜子练习画眼线。
每个年轻人都有那么几年,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工资
然后,冬天就突然来了。
罗四维,第一位相信我、让我占了整版的编辑,给我打了个***。他说《POP GAMER》要停刊,最后一笔稿费他给我领了出来,今天可以送到校门口。我呆若木鸡,罗马公民听说蛮子阿提拉把自己的皇帝赶走了的时候,大抵也是我那个表情。
几年前的北京地铁并不发达,他花了三两个小时,终于出现在北航门口。当天大雪,他穿着黑色的、脏兮兮的羽绒服,缩着脖子等着,怀里捂着一个装钱的信封。那一瞬间我头次体会了作者特有的伤感,一家媒体的倒塌几乎就是一个帝国的崩溃,围绕着它的作者、画手、记者、编辑、营销、发行、广告……全部像是萤火虫般飞散在森林里。最后只剩下那个小小的黑点,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等着交割最后的责任。
从那以后,这样的事情就时不时发生。头脑机灵的编辑们开始跳出游戏媒体这条船,纷纷成了游戏策划和产品经理。我毕业进了社会,然后认识了许多新编辑,赫然发现自己已经算是老资格的作者了。
新编辑们对我很恭敬,他们是又一批头脑聪明怀抱梦想的年轻人,但现在游戏媒体的待遇比起外面的其他行业,已经算是偏低的了。于是这批新编辑不得不努力说服自己相信&这都是因为我心里有爱&,可就在他们记忆的某个小角落里,一定都有一条安排好的退路。
编辑不断轮替,从2012年到现在我又结识了好几位比我年轻七八岁的编辑,他们已经不再忌惮提起那条后路了,其中有一位略显迟疑地告诉我,家里不喜欢他来做什么劳什子编辑,但他答应只&闹&这一次,&干两年想干的,然后回去干他们想让我干的,就干两年。&
身为社会新鲜人的那段日子里,我参与了自认为最成功的一个专题,CBI的《300万种打倒马老板的方式》。它紧扣当时TBC版本迟迟不引进、中国玩家怨声载道的心情,以罗生门般的多种视角写这件事情在社会各个层次的反馈。我是专题策划成员之一,也是作者之一,它的策划编辑是当时以新人之姿登场的凡千秋(界王爷)。以下是那个专题的一小段:
对了,有件事还是很烦心,MOM中国代理那家公司好象倒闭了,我老婆那点股票全砸手里,她背着我至少哭了一宿。我就劝她,咱花钱买了回上电视,也值了,好多人花了几个亿还只能上法制纵横呢!再说了,孩子们玩的开心,咱看着也开心,比他们玩着憋屈咱也憋屈好吧?做生意,总得对得起自己。
话又说回来了,那天那伙人拍的我和我老婆,我们怎么一直也没在电视上见着呢,谁知道哪个台?
非常市井,尽量真实,我甚至请来了自己高中语文老师来帮忙撰写教师这个视角。这篇专题在玩家群体中反响强烈,网上出现过好几个手工录入的版本。作为一个WOW玩家,我估摸着这也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在这篇专题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稍稍离开了游戏作者这一行。那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去做翻译千字都有一百四五,可写稿子写来写去只有千字八十块钱----顺便一提,直到今天大部分游戏媒体还是千字八十到一百的稿费标准,和十年前分毫不差----我觉得有点不划算,觉得自己应该能卖高些价格。再加上当时供我写作的刊物又少了一家,又是投资人撤资,又是编辑四散;我觉得这一行真的没有钱也没有前途,不如抽身离开。
这段离开的动机是完全功利的,每个年轻人都会有那么几年真心以为自己要的只是更高的工资和更多的银行卡,我想那是成长中不可规避的痛楚之一。
这群温暖的人呢
前路依旧有人高举着灯,还没到时候,我们还有坚持的理由。
大约是两年后,我似乎突然醒了。我已经是个成熟的社会人,工资不高但也不低,再也不用指望着每篇200来块钱的稿费打扮自己。所以写游戏类杂谈对我来说就只剩下了写作这件事单纯的乐趣,一件事情但凡变得单纯,就变得容易了。我明白自己只是想写而已,因为即使是离开游戏杂谈作者身份的那两年里,我也停不下笔,我不断更新高质高量的博客文章,自己翻译Gamesutra上有价值的游戏设计师文章,还偶尔写些小说片段。生活很残酷,似乎你越是想要挣脱一件事,就越是会深深陷入其中:我想追求不用半夜赶稿子、熬到两眼通红只赚两百块钱的日子,可当我对着电脑读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却又酸溜溜地反复琢磨着:我也能写,可能没他们写的好……但我也想写。
所以啊,我就回去了。毕竟离开了挺久,很多刊物的编辑并不认识我,他们忙得很,也懒得去结识新面孔。我在网络上跌跌撞撞了好几天,终于遇到了一个愿意接纳我的人,大众网络报的雾瞳。
雾瞳体现了当时游戏编辑的某种共有的倾向,我不知这事儿是好是坏,只是试着把它总结出来。他对生活不满,收入、异性关系、前途、工作内容,每一样都不够完美。但他又舍不得离开,因为这个圈子里----就像我当年体会到的那样----充满着有趣的人和事,新闻变化无限快,游戏大作抢先知道,而游戏文化更是一位羞答答没怎么穿衣服的纯洁少女,正等着各位的开发。他会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些事,但掣肘太多,奖励太少,所以他难免就混起了日子。一天天过去,梦想被消磨,现实逐渐生长,他欣赏着自己的一部分工作,又极其厌恶另一部分;他注意到一起毕业的同学们都系上了GUCCI腰带,而他看着淘宝300一条的,没法分辨真假。和他的对话经常开始于抱怨,用当时还不流行的话说,就是浑身负能量。可也正是这样的雾瞳,他经常和我讨论稿子到半夜,他提到选题兴奋的要命,他会准备好几个题材,每周一次的深入浅出的骗我写;他教会我成为一个更加灵活的杂谈作者,一方面坚持自己的风格,另一方面尽可能唤起读者共鸣。大众网络报是待我最好的一份游戏刊物,我欠它良多。
雾瞳后来终于走了,进了一家财经杂志,交了一个娇嫩的女朋友,后来又换了一个,又换了一个(此处为臆测,可能与事实不符,但应属美好祝愿)。
接替他的人叫浅水,我与这位主编的友情一直持续到今天。刚刚从雾瞳手里接过我时,浅水小心翼翼的,她听说钻咖很不好打交道(这是真的),很高傲(这不是真的),而我听说她权倾一时(这不是真的)又貌美如花(这是真的);让冰雪消融的火炬是有关雾瞳大大的八卦,我们愉快的交换了30分钟八卦,然后就成了好朋友。她和游戏圈内的几乎所有有名有姓的写手都合作过,通过她,我也认识了许多同行。比如大家都喜欢的人鱼姐姐,甚至是本文编辑小浪哥哥,等等等等。
在大众网络报的撰稿经历非常有趣,我曾经写过一系列杂谈来专门讲述这些事,以下摘录一段:
和编辑的这种斗智斗勇兼道德推搡,几乎每个作者每周甚至每天都会遇到。如果说&智勇&的部分各位读者还觉得有点不理解,那么我再举个例子,某位女编辑----是的,就是她,你们懂的----约稿的形式十分狠毒,她会先和你谈人生,等你谈的欲罢不能热血上头,她便突然一拍板!
&乌鸦!刚刚的想法我觉得可以!写个杂谈,周一给我!&
于是你对着屏幕怅然若失,想了半天,刚刚的想法……是哪个来着……就在你往回翻聊天记录时这件事情在她那边就已经敲定了,她会喜滋滋地用一种你完全无法抗拒的温暖柔和亲切可爱智慧性感高尚美丽的态度告诉你:
&今天我已经在扯淡过程中跟X竹要了两篇!X鸭一篇!算你的四篇啦!&
浅水对我的帮助远不止是个编辑,她填充了我生活中&至亲好友&的部分,从那以后无论什么事情我都跟她商量,感情问题商量,写作问题更是商量。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游戏作者和编辑之间的感情十分特殊,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可能是因为游戏杂谈需求的量大、选题极大影响文章效果、有一定专业性;所以编辑经常负责构思选题,想好一个合适的话题之后就去跟合适的作者商量,两个人一起把想法打磨成型。在这个过程中编辑和作者必然非常熟悉彼此,而且难免就会涉及到很多私人生活的细节。我认识的所有游戏媒体的作者基本都是&认编辑不认刊物&,随着编辑跳槽,作者也会一股脑跟去新刊物;和一个新编辑磨合实在痛苦,大家宁愿跟着老伙伴。而当老伙伴离开这一行时,不少作者也就这样断了线,再也不会出现在刊物上。习惯了这种编辑作者关系的我后来进入虚构文学这一行,一时间那边所有编辑都夸奖说&钻咖真是性格好,擅长和编辑打交道!&----而我则感到稍微有些失落,编辑和作者,原本不就该是这样吗?
说回浅水。编辑对于作者来说是类似于父亲和老板混合体的存在,而浅水于我,则是一个异常亲密又异常威严的闺蜜。由她说出来的事情我都会认真考虑。而她提过的所有建议里面,有一条直接改变了我之后的道路:
&你还是要多试试写点故事。&她说。
非常快的,我就凭着冲动写完了一篇一万七千字的游戏小说,然后正赶上一个游戏文学比赛(其实圈内也只有这么一个,它由界王爷主办,随后界王爷也转行去当导演了,这大赛也就不了了之),竟然得了个二等奖。事情突飞猛进快的让我来不及眨眼,我写了五六篇短篇,努力调整风格,最后竟然上了长篇连载,甚至出了书。出书多少是有一些虚荣心的,也确实有那么一点成就感。在这件事带来的各种反响中,有一件事让我格外感动:《大众网络报》为我做了一期专访,题目叫&我们的钻咖很靠谱!&。
&我们的&,我们的。
我庆幸自己回到了这些温暖的人中间。
小说写作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又或者说,它揭开了许多游戏作者不愿意提起的真相----游戏作者最大的瓶颈并不是单篇稿费过低,而是几乎永远没有出版机会。这对于一个&作者&来说或许没什么影响,但对于任何一位有着文学梦的年轻人来说,或许就意味着一条死路。说来有些不好意思,但在游戏作者中,有文学梦的比例超出各位的想象。这十年来我们的游戏文学里诞生了不少不输给任何领域的精品,星际小说《勇往直前》和《命运交叉的Lost Temple》,魔兽小说《如果o宅》和《乔贞案卷》,大量优秀作者写成的、灌注着生活与灵魂的杂谈和评论……但是这些作品无法获得应有的评价,它们永远只是游戏文学,永远只能在游戏玩家这个小团体内传播;而这些作品的作者,多半都拥有更大的野心和能力。
我一路走来,身边曾经伴随着那么多的朋友,那么多人一起竞争着谁能上一次POPGAMER----而现如今我拿到了一座小小的奖杯,可身边却已经空空荡荡。就在各位读者这篇文章的同时,就在每一小时,每一分钟,每一秒钟!----可能都有着一位想成为游戏作者或者已经发表过几篇文章的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黯然离开我们的行列。曾经有不少年轻人加了我的QQ,问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游戏作者。我耐心地讲解,帮他们看稿件,但每次也都不忘提醒他们:这行没什么好赚的。兼职做游戏杂志读编栏目的那几年时曾有个叫江什么的读者写信来说自己是学中文的,毕业以后一定要进我所在的杂志去工作,因为&你们这些人好像都特别有意思!&……但很遗憾,那刊物没撑到他毕业的时候,后来他在微博找到了我,名字后面跟着个V,认证是某地方电视台的编剧。我恭喜他进了电视台,他却遗憾地说想做游戏文学这一行,我说还好你没进杂志,否则被耽误了。他诧异地顿了一会,然后说,怎么会呢?
可是,确实会啊。
至少有十年,我不曾为了梦想哭泣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和小浪聊了很久。他做过游戏作者,正在做游戏编辑,但他尽力不去想未来。我想方设法想要找点由头鼓励他,他则一一用最现实最真切的理由辩驳回去。那些道理其实我都明白,当坚持写作成为耽误生活的奢侈品,当每一个同道中人都不得不选择其他方向,当人们宁愿看三千对别无二致的大胸巨奶也不能耐心读上三百字……我们又能怎么办呢?我们又有什么借口和理由留下这些人,尤其是明知道他们在别处会过的更好?
但我喜欢做作者,喜欢做游戏作者。游戏是离年轻人心灵最近的东西之一,它代表了生活中的美,也有丑。我相信游戏是有灵魂的,有生命,自然值得有一群人去深入挖掘。而小浪说我会这么想,只是因为我身在圈外,衣食无忧。
怎么会呢,我说,就比如……有个叫柳公的攻略作者,比如他呢?我记得他的攻略出现在每一本杂志上,到现在闲暇时我还会专门搜来看。那些游戏我都永远不会玩的,但读攻略就好像自己玩了一遍一般。他带着我走过了一代代刺客信条,仙剑四和五,他熟知每一条密道和小巷,每一个宝箱。他一直在写啊,攻略作者应该还过的不错吧,稿费收入应该高一些吧,你看,他一直走在我们前面啊?
小浪顿了顿,然后一口气说了很多话。
他说柳公早就有妻有子,在二线城市有着稳定的职业;十年来柳公的稿费没怎么长过,因为他写的很多游戏国内只有盗版,自然不会有厂商给钱;纸媒不断萎缩,能给的起大量版面的媒体几乎全军覆没,网站稿费比实体只会更低。他说柳公的所有攻略都是自己玩穿了以后写出来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场景都是,有些游戏有多种结局,他就自己一个个地试过去,然后一点点写出来。每一个人物的剧情线每一个隐藏剧情每一个触发场景,甚至每一处值得留意的对话和特别美好的风景,你知道这是多大的工作量么?
他说是啊,柳公的攻略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从平均素质来说,绝对是十多年来最稳定的。很多新鲜大作和值得玩的过气游戏他都写过攻略,有的游戏中隐藏宝箱没有提示,他就一格一格一像素一像素地搜过去,这样一篇攻略可能要花掉他20个业余时间的晚上,稿费却只有我不好意思提的一点点。 他说我问过柳公,到底是什么东西撑着你写呢?已经这个年纪了,不大需要这一点钱补贴家用了吧?每天晚上赶稿不会有问题吗?随便做点别的也比这个收益高吧?柳公懒得打字,回了语音:没有什么大理由,就是想写吧,像坚持梦想一样,做着做着就这样了。游戏攻略作者这件事改变了他的事业他的生活他的轨迹,只是每天坚持一个梦想满24小时,一周坚持7天,然后他就可以为之奋斗一生。人到中年的柳公写攻略已经写成了习惯,他已经不会像你我一样正常轻松地玩了。他真心认为每一款游戏都是艺术品,不想只是下载一个盗版玩了就删,他想替每一部作品留点痕迹。 他还说,柳公挣得甚至比你我还少,更是永远不可能出版作品,但他一直写了十来年甚至更久,被他攻略泽被的人们有数十万甚至更多。你我都做过游戏作者,一辈子有那么几年做做梦,挺好的。但一个产业一种事业只能靠梦想和习惯撑着,这对那些坚持的人太不公平。如果柳公不干了,剩下的能写出好攻略的人就又少了一个,我都不知道游戏界可以去哪里再找到这样的作者,我很久没见过有才华的新人了,游戏作者青黄不接是大家都假装看不到的事实。我们早晚都得醒来,早晚都得去别的地方,可柳公可能六十岁还在写,写给十六岁的人看。 他又说,你知道吗?前段我推荐柳公去写APP游戏攻略,将大概的价格告诉厂商的人之后,那边高兴坏了,说,这么出名的人,写的这么好,价格还不高,太棒了!
他最后说,我觉得一点都不棒,我觉得受到了侮辱。柳公不止这个价格----他当然不止,可我能给的却比他们还少。
我很久没再说话,过去十年间作为游戏作者见过的人,遇到过的事,争抢着进入脑海之中。我记得七八个人挤在租来的小房间里谈论真真正正的文学,还记得我们因为真真正正的好游戏彻夜不眠。我们把青春和才华献给了这个没有前途的、真真正正的事业,然后带着已经不那么有趣也不那么鲜活的自我,去谋一个生活。 我不知道我还会做多久的游戏作者,写多久的歪弟日报,读多久的,柳公写的攻略。
我只知道可供作者书写的平台越来越少,能耐心倾听的读者越来越少,进入这行的新人越来越少;我度过了如此幸福的十年,梦想触手可及,朋友都在身边,这是我的幸运。但梦眼看就得醒来,我,还有其他一些认为自己不只是个书写匠的同道们,却依旧不愿睁开眼睛。
至少有十年,我不曾为了梦想哭泣。
至少有十年,我们本以为自己已经放弃……
但前路依旧有人高举着灯,还没到时候,我们还有坚持的理由。
与诸君共勉。 ----------------------------
责编PS:作为作者,钻咖这篇稿子改了五次。 作为编辑,我很久没填过这么长的稿子了。
不管是轶闻,评测,心得还是攻略,如果你写过,你可能都会和我一样感叹:愿意继续的人太少了。 我只是不希望看到,若干年之后,游戏界能够出产的,只有四处雷同的新闻。
食,色,性,yeah!
嬉笑怒骂皆是态度
游戏人言天下事。
我们是传奇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
(请把#换成@)
微信号:yd-daily
公众账号搜索“歪弟日报”,或直接扫描下图,尾随节操弟。
读者交流群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