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红包尾数哪个几率最大大出现在哪

西,牛贺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北,俱芦洲。其中瞻部意思指当时的中国。2、花果山不是普通的仙山,不但孕育了神猴孙悟空,而且是十洲三岛的祖脉,大地之根,比如来所在的灵山,以及须弥山要强大的多,花果山经常有龙、麒麟和凤凰出现,但因为后来孙悟空和天兵天将对抗,最终被二郎神和手下付之一炬。3、孙悟空不是花果山的那块石头整个变化的,而是石头产了一个石卵,然后变成了石猴,和人类的生产过程类似。4、孙悟空刚出生时不久看到水帘洞外石碣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几个字是楷书,而楷书始于汉末,但是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是王莽篡汉时也就是公元9年发生的事情,那时孙悟空已经近五百岁了。5、水帘洞曾经有人居住过,而且规模不小,可以容纳上千人。6、椰子酒是花果山最常提到的酒。7、孙悟空到西牛贺洲是走的海路,这与后来他和师徒几人走的陆路有所不同。8、菩提老祖的斜月三星洞是个字谜,谜底是:“心”字9、唐僧要取的大乘佛经,悟空早在菩提祖师那里就已经听过,应该说孙悟空的佛学根基和启蒙时间要远远早于其师傅唐三藏。10、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打了悟空脑袋三下,从而启发他来学艺的故事起源于佛教五祖弘忍传授启迪六祖慧能的的传授衣钵的故事。11、孙悟空开始在菩提那里七年都是在扫地打水,真正学艺只有三年,就变成如此厉害的角色,而红孩儿在火焰山整整修炼了三百年。12、悟空并没有学到想要的长生不老之术,而是靠自己凭借暴力获得除去死籍。13、孙悟空学艺后回花果山做的第一件事是到附近的国家抢劫。14、孙悟空在花果山曾经变化成美女勾引人吃人。15、在孙悟空去龙宫抢兵器前,金箍棒突然放光,好像和孙悟空有心灵感应。而且从后来看,只有孙悟空叫金箍棒变化才灵。16、金箍棒的重量斤数13500斤,这和一个肺活量不错的成年男子人一天的呼吸次数接近。17、孙悟空的其他六个结拜兄弟,除了后来牛魔王还出现过,其他五人都在他大闹天宫后不见了踪影,并且,在孙悟空和天兵天将争斗时,没有一个人出手,只是在他第一次打赢时过来一起喝酒庆祝,是典型的酒肉朋友。18、孙悟空牛魔王等七个大圣的兄弟排名是按照身材大小,孙悟空最小,因此排最后第七,牛魔王个头最大排老大。19、阎王只是十个冥王之一。20、养猴子是为了让马常活动吃草,后传成可防止马儿得瘟疫,“弼马温”的确是“避马瘟”的意思。可见玉帝对悟空是量才施用。21、孙悟空的真正形象是:两耳过肩,尖嘴龇牙。想象一下。22、哪咤有一样兵器是绣球,但却是用来打人用的。23、在孙悟空还没有看管蟠桃园之前,他的齐天大圣府就造在蟠桃园的右边,这一切似乎是事先早已安排好的。24、蟠桃的确十分稀少,平均每年仅结73只,计算方法:按照每株桃树每次能结100只蟠桃,前面1200株每3千年结12万只,中间1200株每6千年结12万只,后面每9千年结12万只,在1.8万年间总计结132万只,平均每年共73只 。25、孙悟空当上了齐天大圣之后,与如来等五方五老曾经互相以兄弟相称。26、在天庭,如来和观音的地位相等,同属五方五老。27、龙的肝、凤的髓,熊掌与猩唇是蟠桃宴会上的菜肴食品。28、赤脚大仙参加蟠桃宴被孙悟空骗到了通明殿足足呆了一整天,才反应过来跑到玉帝那里告状。29、悟空的瞌睡虫是与增长天王打赌猜数字时赢的。30、鬼怪也是可以为天庭正式效力,如:大力鬼王。31、玉帝许诺二郎神剿除孙悟空成功之后,高升重赏,但实际上后来并没有兑现,只重赏而没有高升,而且二郎神在孙悟空从八卦炉中逃出后再也没有出面捉拿孙悟空,而巨灵神后来还曾再次出现过参与捉拿牛魔王。32、托塔天王李靖的宝塔是如来给的。33、佛教的四大天王在道教的玉帝门下供职。34、火眼金睛”只是眼睛被熏红了,是个老害眼病,后来被当作具有观察力的代名词,本身不是什么本事。35、孙悟空被投入老君炉时,并没有夺取他的如意金箍棒。36、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和孙悟空打斗胜负不分。37、北天门是真武大帝镇守,孙悟空闹天宫时从未敢走过北天门。38、如来在玉帝面前称自己的称呼是:老僧。39、如来给观音三个金箍是有三篇不同的咒语,一个人不能同时念,因此观音只给了取经队伍的人员一个戴。40、沙僧胸前的佛珠是九个人骷髅41、猪八戒的兵器九齿钉钯是龙探爪形状,不是耙地的耙子形状。一开始是太上老君造出来给玉帝用作镇殿之宝,后来封天蓬元帅才又给了猪八戒作为兵器,九齿钉钯十分精美。42、观音常用的武器是莲花。43、被形容为:五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救苦寻声,万称万应的观音到长安城,把当地土地吓得心惊胆颤。44、八戒和沙僧的法号悟能和悟净和将近七八百年前的悟空是同一辈份称号。45、观音的日常打扮可以说是珠光宝气: 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飞彩凤的结素蓝袍;胸前挂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攒翠玉的砌香环?。46、唐僧刚出长安没多久遇到五六十个妖怪,捉住他和两个随从之后,五六十个妖怪只吃了他的两个随从,却把他给放了。47、在西游记里,观音虽然身份是菩萨,但却是七佛之师。48、小白龙原来脖子底下戴着一个明珠,后来被观音收服时摘去了。49、观音禅院,是整部西游记里唯一以神仙的名字直接命名的寺院。50、黑风山的黑熊精第一次见孙悟空早就知道他闹天宫和当弼马温的经历,并且黑熊精是一个喜欢过生日的妖怪。51、猪八戒在高老庄曾经以长嘴大耳朵,脑后又有一溜鬃毛的猪的形象长期出现,而和高老庄的人长期一直相处,并没有什么异样。52、猪八戒真要和孙悟空打可以从二更时分,直斗到东方发白。53、孙悟空想用金箍棒***巢禅师,不能碰到其半点毫毛。54、不是所有的佛门信徒念的都是西天的佛经,有人念的是东天的佛经 :只见一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里嘤嘤的念佛。那老儿摆手摇头道:“去不得,西天难取经。要取经,往东天去罢。”55、黄风怪手下的虎先锋捉了唐僧送给他,他的第一个反应不是高兴,而是吃惊。56、一路上孙悟空变成小虫子悄悄飞到妖怪的洞中,从未趁妖怪熟睡把妖怪打死。57、沙僧的兵器是降妖杖,是一根内趁金属的木杖,比棍棒短。58、五庄观门口写着: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花果山水帘洞门口写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二者几乎一致。59、镇元大仙的两个徒弟清风、明月,在孙悟空出生以前几百年就出生了,论年纪是孙悟空的长辈。60、人参树高达300多米。61、镇元大仙捉住师徒四人只需一招,具有同等功力的还有九灵元圣。62、镇元子和悟空结拜后感情深厚,惺惺相惜,舍不得他走,留悟空呆了五天才放他走,但后来悟空再也没提及这个法力无边的结拜兄弟,也没请他帮过忙。63、西王母的老公东华大帝君经常去灵山参见如来,东方朔是其童子。64、白骨精确实是女的。65、孙悟空第一次回花果山就杀死了上千人,后来成佛,位列大慈大悲的观音之前。66、奎木狼在唐僧到来之前早就做好了准备吃唐僧,在后来百花公主一句话说放就放了。67、黄袍怪奎木狼的武力等于二十个八戒加上沙僧,八戒可以和悟空单独斗上一夜。68、没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暗中保护,唐僧在第三十回就死了。69、八戒和沙僧曾经将奎木狼和百花公主生的两个无辜的孩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活活摔成肉饼,后来分别成为菩萨。70、道家讲究炼丹,奎木狼炼丹,佛门不炼丹,黑熊精是唯一属于佛门并且会炼丹的。71、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早就拿着师徒几人的画像专门在等他们。72、平顶山,孙悟空第一次遭遇了生死危机,被银角差点用泰山峨眉山和须弥山压死,几乎丧命。73、孙悟空第一次感到绝望是在平顶山,当时听到两个魔头把山水土地当值班使唤时,心惊肉跳,仰天长叹:苍天!苍天!天啊!既生老孙,怎么又生此辈?74、孙悟空虽擅长变化,但是唯一不能变化的是猴尾巴。75、西游记中拿着葫芦喊一声别人的名字就把人装进去的故事也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尤其是姓名文化。这个故事就不太可能发生在如西班牙这样的国家。例如:毕加索的全名是: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试想一下,银角大王拿着葫芦说: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毕加索:你叫吧。于是银角: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算了你走吧。76、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唯一一次出手展示法力是在平顶山,把已经化为仙气的两个童子用手一指就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可见其法术十分厉害。77、道家的修炼诀窍心法是悟空和沙僧传授给唐僧的。78、斗红孩儿时孙悟空被火烧是第二次差点送命,但原因并不是因为怕火,而是被火烧后被冷水一激造成的。79、红孩儿和金角银角一样具有使唤山神土地的特征,这也是令悟空曾经极度绝望的因素。80、观音的力气有多大?菩萨道:“常时是个空瓶,如今是净瓶抛下海去,这一时间,转过了三江五湖,八海四渎,溪源潭洞之间,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那菩萨走上前,将右手轻轻的提起净瓶,托在左手掌上。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公里,其中97%在海洋中,四海各分四分之一约有34亿立方公里,合计约34亿亿吨。相比较而言孙悟空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实在是小儿科中的小儿科。81、十分了解孙猴子的观音曾经担心孙悟空因为龙女美貌而骚扰她。82、孙悟空在加入佛门之前有过男女生活。见原著第四十二回:观音说:你见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物,你假若骗了去,却那有工夫又来寻你?”行者道:“可怜!菩萨这等多心,弟子我自秉入沙门,就一向不干那样的事了。83、在手心里写一个字,然后去勾引别人,别人就会上当是佛门内部公开的法术,观音和弥勒佛都曾经使用过,观音写的是“谜”,弥勒佛写的是“禁”字。84、红孩儿的善财童子职务是龙女让给他当的。观音原本有个善财龙女,后来又收红孩儿做善财童子,原本的善财龙女变成了捧珠龙女。85、红孩儿受佛门之戒,却没有剃光头,还留有部分头发。86、四海龙王曾经对调过,原来西海龙王是敖闰,后来是敖顺。87、车迟国各府州县乡村店集,都有一张和尚图,捉拿和尚,秃子也要被抓,但有观音吃童男童女的金鱼所在的车迟国会元县却还有和尚。88、被孙悟空斗法杀死的车迟国三个大仙把车迟国治理得风调雨顺,而且礼贤下士,凡是敬道的人,都要出大门迎接,但是见了国外却不行礼。原文: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89、虎力大仙做法,玉帝就得马上颁旨依照行事。90、观音全称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灵感 观世音菩萨,而观音下凡做妖怪吃人的金鱼起名叫:灵感大王91、通天河老鼋自己修行就活了一千三百余年,不需要吃任何蟠桃人参果长生。92、老君的芭蕉扇比金刚琢厉害。93、牛魔王的弟弟如意真仙认为孙悟空让红孩儿做观音的善财童子是给人做奴隶坑害红孩儿,包括后来的铁扇公主和牛魔王也是这样认为。94、通关文牒上本来没有唐僧的几个徒弟名姓,直到女儿国才由女儿国王亲手补上。95、唐僧在女儿国面对风情万种的女儿国女王,是动了心的。96、蝎子精认得孙悟空,而孙悟空当时却不认得她。97、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和天蓬元帅猪八戒两个人加一起打不过蝎子精,后来被昴日星官叫了两声就叫死了。98、孙悟空在去铁扇公主那里借芭蕉扇之前有人建议不要提及往事,以免生事,但孙悟空到了铁扇公主那里就说了自己的往事,因此是故意去挑事。99、牛魔王是个文化牛,有自己的书房。100、牛魔王曾经去见过已经被贬下界的猪八戒沙僧,但是却没有去见过被压在五行山下自己的结拜兄弟孙悟空。101、九头虫是西游记里唯一即没被打死,也没被收服并且逃走的妖怪。102、荆棘岭的十八公,孤直公,号凌空子,拂云叟,杏仙是唯一不想吃唐僧肉也没有阻碍师徒去路并且主要是吟诗做赋而被打死的妖精。103、黄眉怪是唯一主动捉了唐僧又没准备吃唐僧肉的男妖怪。104、观音的坐骑金毛吼脖子上的紫金铃是太上老君造的。105、黎山老姆是文殊普贤观音的长辈,但是指点悟空请毗蓝婆菩萨降伏蜈蚣精却不敢让悟空说出是她指点的。106、佛门的毗蓝婆菩萨的儿子在道家的天庭谋事107、蜈蚣精是唯一即不是神仙的坐骑也没被打死又没逃走而被收服的妖精。(它跟九头虫有区别啊)108、大鹏精是具有国家总理能力的,他在狮驼国管理具有完备的国家机构和有条理的运行组织。109、经小钻风的口提到过,文殊的坐骑青狮曾经一口吞了十万天兵。(具体情况见开篇网友评论里补充的内容)110、如来认为大鹏是最难对付的人物,收服大鹏出动了灵山所有的人力。111、如来最终降伏大鹏是靠哄骗的方法,而不是直接以法力降伏。112、比丘国用一千多个小孩做药引是暗指明朝皇帝用一千多个少女的初经血做长生药。
113、金鼻白毛老鼠精十分擅长勾引男子,她也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干女儿。114、白鼠精勾引唐僧时,唐僧没有动心。115、一路上时不时嚷着分行李散伙的八戒在隐雾山被骗唐僧被吃后并没有要求分行李,而是首先想到去报仇。116、黄狮精开的是钉钯宴却不是金箍棒宴。117、九灵元圣捉师徒几人的目的是给自己的孙子报仇。118、九灵元圣捉拿孙悟空猪八戒只需要一招。119、九灵元圣是唯一受到主人默许的惩罚的坐骑。120、金平府三个犀牛精下场十分悲惨,一个被活吃了,两只被捉后被八戒用刀砍死,都被锯了角,剥了皮
范文四:《西游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在国外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但由于文化的差异,老外在阅读《西游记》时相当费力,就像咱中国人学英语时需要注音一样,他们也用自己的方法对《西游记》中的名词做了十分有趣的注解。蟠桃宴:王母生日Party天界的女王———王母娘娘在自己的寿辰时所举行的一种生日Party,邀请天上的各路神仙前来参加含有多种美味的自助餐。筋斗云:空中360度转体孙悟空所具有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本领,他的一个空中360度转体动作就可以完成十万八千里(即五万四千公里)的飞行路程。考虑到地球的周长约四万公里,因此孙悟空的实际飞行里程应该只有一万四千公里,那四万公里只是绕地球转了一圈,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妖怪:多数是宠物与西方传说中的魔鬼不同,小说中的妖怪虽然也干了很多的坏事,但他们本身不是邪恶的象征,而只是显示出他们身上人性的弱点而已。究其身份而言,虽然也有少数像白骨精那样的自学成才的妖怪,但多数的妖怪其实都是天上神仙的宠物。这也提示我们平时要加强对宠物的管理,不要放任他们危害公共利益。紧箍咒:致偏头痛的咒语唐僧为了限制孙悟空所使用的一种咒语,这种咒语会让孙悟空产生非常严重的偏头痛。至于紧箍咒的具体内容,书中没有交代,但据当今《西游记》的研究者周星驰先生考证,紧箍咒的内容可能是:“天要下雨了,快收衣服啊!”猪八戒:被CEO开除的神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一位神仙,相当于海军司令,统管银河舰队10万精兵。后来因为对天上的神仙美女同事嫦娥进行性骚扰,被嫦娥举报,绯闻严重影响了天界的声誉,因此被天神的CEO玉皇大帝开除,将他放逐为人类。由于他在到达人类居住区时一时疏忽,钻进了猪圈,所以变成了猪的模样,但他仍然具有神仙的法力。沙僧:拉卷闸门的神仙沙僧也是天上的将领,军衔要比猪八戒低,猪八戒是元帅,而沙僧只是大将。他所统领的军队性质不明,据说干的是为玉皇大帝拉卷闸门之类的差事,所以称作卷帘大将。后来可能是在拉帘子的时候打碎了玉皇大帝的古董酒杯,被开除了职务,最后成了唐僧的弟子。哪吒:用莲花DIY的人天上的一位武将。传说他小时候因为犯了罪而自杀,后来他的老师太乙真人使用莲花等物件进行DIY,重新拼造了他的身体,并且赋予了他很多法力。
范文五:《西游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在国外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但由于文化的差异, 老外在阅读《西游记》时相当费力,就像中国入学英语时注音一样,他们也用自己的方法对《西游记》中的名词做了十分有趣的注解。王母生日PARTY:蟠桃宴天界的女王——王母娘娘在自己的寿辰时所举行的一种生日Party,邀请天上的各路神仙前来参加含有多种美味的自助餐。空中360度转体:筋头云孙悟空所具有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本领,他的一个空中360度转体动作就可以完成十万八千里(即五万四千公里)的路程。考虑到地球的周长约四万公里,因此孙悟空的实际飞行里程应该只有一万四千公里,那四万公里只是绕地球转了一圈,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妖怪:多数是宠物与西方传说中的魔鬼不同,小说中的妖怪虽然也干了很多的坏事,但他们本身不是邪恶的象征,而只是显示出他们身上人性的弱点而已。究其身份而言,虽然也有少数像白骨精那样的自学成才的妖怪,但多数的妖怪其实都是天上神仙的宠物。这也提示我们平时要加强对宠物的管理,不要放任他们危害公共利益。致偏头痛的咒语:紧箍咒唐僧为了限制孙悟空所使用的一种咒语,这种咒语会让孙悟空的头产生非常严重的偏头痛,至于紧箍咒的具体内容书中没有交代,但据当今《西游记》的研究者周星驰先生考证,紧箍咒的内容可能是:“天要下雨了,快收衣服啊!”被CEO开除的神: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一位神仙,相当于海军司令,统管银河舰队十万精兵。后来因为对天上的神仙美女同事嫦娥进行性骚扰,被嫦娥举报,绯闻严重影响了天界的声誉,因此被天神的CEO玉皇大帝开除,将他放逐为人类。由于他在到达人类居住区时一时疏忽,钻进了猪圈,所以变成了猪的模样,但他仍然具有神仙的法力。拉卷闸门的神仙:沙僧也是天上的将领,军衔要比猪八戒低,猪八戒是元帅,而沙僧只是大将。他所统领的军队性质不明,据说干的是为玉皇大帝拉卷闸门之类的差事,所以称作卷帘大将。后来可能是在拉帘子的时候打碎了玉皇大帝的古董酒杯,被开除了职务,最后成了唐僧的弟子。用莲花DIY的人:哪吒天上的一位神仙,武将。传说他小时候因为犯了罪而自杀,后来他的老师太乙真人使用莲花等物件进行DIY,重新拼造了他的身体,并且赋予了他很多法力。(摘自《南昌晚报》与慈禧有关的老字号文/纪连海在老字号当中,“全聚德”和“鸿宾楼”的成名与慈禧太后密切相关。同治三年,也就是1864年,“全聚德”的掌柜杨全仁选了个黄道吉日举行了挂牌开张仪式。次日,他坐在饭堂里敬候食客,眼看时至中午,却只等来一个乞食的饿汉。为人厚道的杨全仁,就叫饿汉饱餐了一顿。谁知,吃饱喝足了的饿汉,却说这鸭肉做得不好,并称如果愿意收留他为厨工,他可以做出与宫廷御膳房一样美味的鸭肉。杨全仁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便答应收留他。这位厨工果然没说大话,他做的挂炉烤鸭出炉后,便以色、香、味、形俱佳而受到食客的欢迎,很快誉满京城,“全聚德”的生意也随之红火起来。可此时,厨工却要走,他说怕给“全聚德”掌柜招来麻烦,甚至灭顶之灾。原来,这位厨工是宫廷御厨,因和一名宫女相爱,东窗事发,慈禧太后发怒,下令处以酷刑。于是,宫女自尽,他逃出宫廷。听罢厨师一席话,杨全仁却觉得没什么可怕的,便将厨师留了下来。又过了二十多年,“全聚德”小吃铺改造扩建,将“全聚德”三个字用方砖雕刻,镶嵌在门楣上。改造后的“全聚德”,在当时的京城算是很气派的饭店了。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京城里有名气的饭店酒肆,都要设寿筵,慈禧还指名要亲临“全聚德”!“全聚德”为慈禧六十寿辰建了帝王厅,并参照颐和园“仁寿殿”的陈设和情调,布置得古朴雅致,又有皇家气派。一时间,慈禧要去“全聚德”过生日的消息,传遍宫廷内外,连洋人都知道了,无形中给“全聚德”做了一次广告,更加提高了“全聚德”的知名度。再来说说鸿宾楼饭庄。我们今天所指的北京鸿宾楼饭庄,创立于1853年。不过,一开始的时候,这鸿宾楼饭庄是天津的老字号清真风味饭庄,跟北京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那个时候的天津饮食,要比北京强上很多。这期间,靠着全羊席和河海双鲜,鸿宾楼的名气可就大了去了——就连远在北京的慈禧太后都知道了。有一次,慈禧太后点名要吃鸿宾楼的“全羊席”。鸿宾楼的掌柜知道,慈禧太后是属羊的,虽然被告知她要吃“全羊席”,但自己这席面肯定不能有“羊”字出现,否则太后怪罪下来,还不得抄家问斩?还好,掌柜有个非常聪明伶俐的义女,马上给这“全羊席”的一百多道菜都重新起了非常好听的名字,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首肯。鸿宾楼由此声名大振。上世纪五十年代,声名远播的鸿宾楼迁到了北京。(摘自《今晚报》)面对诱惑要淡然文/佚名老街上有一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没人打铁了,就改卖铁锅、斧头和拴狗的小链子。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过,都会看到他躺在竹椅上,手里拿着一个半导体,身边是一个紫砂壶。他的生意没有好坏之说。他老了,已不需要多余的东西,人很满足。一天,一个文物商人从老街上过,偶然看到老铁匠的那把紫砂壶,古朴典雅,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端起那把壶,壶底有一枚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石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有三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一件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他于1993年在伦敦以16万美元拍下。商人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老铁匠听后先是一惊,随即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壶虽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六十年,一直以为它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子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让他觉得非常不舒服。特别是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纷至沓来,有的问还有没有其它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晚上推他的门……当那位商人带着二十万元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呼左右店铺的人和前后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现在,老铁匠还在卖铁锅、斧头和拴狗的链子,据说他今年已经102岁了。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里经过,都会看到他躺在竹椅上,手里拿着一个半导体,身边没有了紫砂壶。我们常面对许多诱惑,一旦被这些诱惑所束缚,就会患得患失;若能自甘平淡,保持一颗宁静超然的心境,人也轻松、自在。君以为然否?(杨子摘自《家庭百科报》)
范文六:初论《西游记》的现实主义内涵( 13:49:00)转载标签:西游记魔幻现实主义文化 ? 分类: 文学评论 摘要:《西游记》作为我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在我国小说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在民间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力。而我国研究《西游记》的学者多从西游记中的魔幻色彩和心学角度进行论述和分析,民间如戏曲、电视剧对西游记的演绎则多从师徒四人的人物人格入手并用艺术性手法加以揭示《西游记》的内涵。本文从另一个侧面--《西游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来对《西游记》的现实主义的内涵进行分析和解读。本文将采取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归纳演绎法和文本细读法对《西游记》进行解读和分析,对《西游记》的现实主义内涵加以揭示,并试图将吴承恩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批判揭示出来。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西游记》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加以论述,即:《西游记》对世俗政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批判和反思、《西游记》对各宗教派别争夺领导权的批判和反思、《西游记》中对中国传统的官场文化和市井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本文亦试图说明,《西游记》是我国较早的魔幻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体现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乃至对中国各类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讽刺。随着学界对《西游记》的研究深入,相信将有更多的《西游记》研究者参与到本书的现实主义指向的研究中。关键词:西游记 传统文化批判 现实主义 政权 地方割据势力《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民间影响十分广泛。因为其神话内容很能吸引下层民众对作品本身的认同,所以也经常被改变成地方戏剧,如《三打白骨精》。而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形象更是深受中国底层人民的喜爱,很多与孙悟空的俗语如“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都代表着普通民众对现实生活的自嘲和一种无奈的呐喊。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更是被赋予一种向往着积极自由和反叛精神的一个类似于革命者的形象。在《西游记》中,其他主要角色也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在人物性格方面,如猪八戒的好吃懒做、唐僧的怯懦唠叨都是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其他妖怪的形象有的也是深入人心,并且作为一种引申的寓意,比如白骨精有时在百姓的话语平台中意味着勾引别人丈夫的坏女人等等。《西游记》在目前的文艺评论中归类于神魔小说,但其中内容又“蕴含着某种深意和主旨”。【注1】而我更倾向于将《西游记》归为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西游记》虽然貌似荒诞不经,但其中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糟粕持以嘲讽和批判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一、《西游记》对世俗政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批判和反思1、招安前后《西游记》以写孙悟空开篇,前七回叙述了孙悟空如何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如何被玉帝招安、又是如何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的。作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猴子,孙悟空一直以自我为中心,孑身一人外出学习,后来学得本领回归故里,占山为王。这其中有一段内容颇值得玩味:祖师道:“你等起去。”叫:“悟空过来!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注2】这里菩提老祖明显知道孙悟空日后会惹出祸端,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菩提老祖不准孙悟空以后说自己的师承来历。而孙悟空因为自身的自由性格并依仗着业已学习到的本领在花果山占山为王。后来孙悟空大闹龙宫、阎罗殿,最后竟直接打上凌霄宝殿,两次被天庭招安、两次被天庭围剿,这些都是孙悟空追求人格自由与独立和天庭的中央集权制度相矛盾的后果。这些是作者吴承恩的隐喻和安排。明朝是中国倒数第二个王朝,但是因为封建制度日薄西山,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制度,明朝设立了厂卫制度监视人民和地方官员的日常生活,防止出现地方出现割据和起义的发生。在《西游记》中,显然,天庭象征着人间的世俗政权,玉帝象征着皇帝,而花果山则象征着地方起义的割据政权。吴承恩在这里无情地讽刺了天庭(即王朝政权)对待孙悟空(地方割据政权的起义者)的蔑视和欺骗。这也是历代统治者对待起义者的态度和基本手段。这个主题在另一部名著《水浒传》中也有体现。可见,在对王朝政治的怀疑和厌恶的态度上中国古代文人是一致的。2、逃不出的手掌中国民间有个谚语: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在《西游记》中,如来佛祖象征着宗教势力,当世俗政权无法用武力镇压起义者或者地方割据势力时,便会借助宗教势力来控制和镇压起义者(即孙悟空)。这里吴承恩让孙悟空代替自己说,宗教很多时候是和世俗政权联合起来骗人的: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注3】佛祖明明说:“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最后却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底下。这显然是吴承恩对世俗政权借助宗教势力欺骗民众的一种无声的抗议。3、妖孽的前世今生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护送师父去灵山的取经途中多灾多难,而在《西游记》众多妖怪中最凶猛的和最智慧的居然都来自天庭或者佛陀那里。在这里,吴承恩间接说明了,地方割据政权大部分世俗政权的统治者和宗教领袖纵容和培植起来的;而当他们发展壮大,威胁到政权的稳定和官方的意识形态后,则必须由已被“招安”的孙悟空(无政治背景的起义者)去消灭他们。这与宋江征讨方腊的故事如出一辙。这些地方割据势力中,有的割据政权领袖是天庭仙家的坐骑,如寿星的白鹿和太乙真人的九头狮子;有的依仗着天庭权贵势力,如白鼠精;有的则本来就是天庭将军,如奎木狼;有的地方割据势力的领袖还与宗教领袖如来有亲:行者猛然失声道:“如来!我听见人讲说,那妖精与你有亲哩。”如来道:“这个刁猢狲!怎么个妖精与我有亲?”行者笑道:“不与你有亲,如何认得?”,,,,行者闻言笑道:“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哩。”【注4】这些割据势力,它们下界为害多年,再被天庭收回领导权后,却只得到很小的处罚。这正是吴承恩对明朝中后期乃至整个中国专制历史上帝王和最高统治集团统治术的一种辛辣嘲讽。所谓“官官相护”,在对待普通老百姓上,帝王和地方割据势力的利益诉求是相对一致的,因此天庭仙家们还要留下这些妖孽继续为天庭服务。二、《西游记》对各宗教派别争夺领导权的批判和反思虽然如来和玉帝在共同对待孙悟空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但如来代表的宗教势力和玉帝所代表的世俗政权势力也在不断地暗中角力,这其中也有本土宗教(即道教)和外来宗教(即佛教)斗争。虽然如来佛祖帮助玉皇大帝成功镇压了起义者孙悟空,但由于佛教毕竟是外来宗教,不完全听命于世俗政权,因此以太上老君为代表的道教集团屡次放纵自己的爪牙下界为妖,破坏唐僧师徒取经。如金角和银角大王:大圣道:“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束不严的罪名。”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大圣闻言 ,心中作念道:“这菩萨也老大惫懒!当时解脱老孙,教保唐僧西去取经。我说路途艰涩难行,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摹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若不是老官儿亲来,我决不与他。既是你这等说,拿去罢。”那老君收得五件宝贝,揭开葫芦与净瓶盖口,倒出两股仙气,用手一指,仍化为金、银二童子,相随左右。【注5】在私放金角、银角问题上,太上老君将责任推给了观音菩萨,但其中却也有所纰漏。为何太上老君要把威力可能杀死孙悟空的法宝给金角、银角?为何太上老君一定要在孙悟空拿了宝贝之后才出现?为何在这之后太上老君又因童子之失,放了青牛怪和金刚琢,竟连如来佛都不明示青牛的来历?以此而论,显然是太上老君有意和如来暗中角力,这正是两个宗教集团斗争的一种隐喻。如果说在太上老君放下金角、银角和青牛这个问题上,吴承恩在写两大宗教集团的斗争时比较隐蔽,那么在车迟国斗法回目中则比较明显的看出了佛道两个宗教集团为了争夺世俗政权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道士云:“你不知道,因当年求雨之时,僧人在一边拜佛,道士在一边告斗,都请朝廷的粮饷。谁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经,不能济事。后来我师父一到,唤雨呼风,拔济了万民涂炭。却才发恼了朝廷,说那和尚无用,拆了他的山门,毁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乡,御赐与我们家做活,就当小厮一般。我家里烧火的也是他,扫地的也是他,顶门的也是他。因为后边还有住房,未曾完备,着这和尚来拽砖瓦,拖木植,起盖房宇。只恐他贪顽躲懒,不肯拽车,所以着我两个去查点查点。”【注6】在车迟国内,为了争夺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道教地方势力和佛教地方势力展开一场激烈对抗,先是佛教集团失败,而后佛教集团指派孙悟空消灭了道教在车迟国的地方势力,赢得当地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三、《西游记》中对中国传统的官场文化和市井文化的批判和反思1、如来佛的经书也需要“人事”换我们知道,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原因在于穷苦的农民无法继续承担教皇及下级僧侣的赎罪券。宗教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必定需要金钱等各方面的物质支持,在一个宗教尚未取得世俗政权的支持前则需要教众“自愿”的***支持,这就形成了二律背反,因为宗教在本质上应该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当然,我们不排除吴承恩也知道上述道理,而如果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现实来看,吴承恩在经书需要“人事”换的问题上还是隐喻当时官场风气的几率比较大: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即叫:“阿傩、伽叶,快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他,来此报数。”,,,,那阿傩接了,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庖丁,看阁的尊者,你抹他脸,我扑他背,弹指的,扭唇的,一个个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须臾把脸皮都羞皱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注7】如来佛在这里已经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宗教领袖,而更像一个讨要贿赂的地方官员。看管珍楼的力士也更像那些卖官鬻爵者的手下。他们“须臾把脸皮都羞皱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他们看起来既面目可憎又不失诙谐幽默。明中后期,由于政治上的腐败,卖官鬻爵的现象屡见不鲜,吴承恩由于屡次科举不中最后只落得一个地方小吏,想必对此现象也是深恶痛绝。从他将如来佛“人化”的文字来看,他已对最高的统治者失去了起码的崇敬感。2、生死不由己地狱本该是一个最为严肃的地方,因为在六道轮回中地狱道是对阳间生灵公正判决的场所。在佛教教义中,人的生死轮回皆有定数,可是在第九十七回却出现这样的事情:十阎王接下大圣,相见了,问及何来何干。行者道:“铜台府地灵县斋僧的寇洪之鬼,是那个收了?快点查来与我。”十阎王道:“寇洪善士,也不曾有鬼使勾他,他自家到此,遇着地藏王的金衣童子,他引见地藏也。”行者即别了,径至翠云宫,见地藏王菩萨。菩萨与他礼毕,具言前事,菩萨喜道:“寇洪阳寿,止该卦数,命终不染床席,弃世而来。我因他斋僧,是个善士,收他做个掌善缘簿子的案长。既大圣来取,我再延他阳寿一纪,教他跟大圣去。【注8】在这里,不难发现一个人的生死并不完全由自己的德行和定数决定,而是与自己的后台密切相关。因为寇员外的后台是孙悟空,所以他的阳寿可以延长一纪。在唐三藏取经之前,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地府还魂也是由于崔判官受魏征所托的缘故。这里吴承恩显然是想说明,面对着偌大的国家机器,个人的操行对自己命运的掌控竟然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能够有人情往来,即使犯下重罪(如李世民同室操戈)也可以得到赦免。这是作者对中国传统的人情文化的辛辣讽刺。3、猪八戒的身份原型如果说孙悟空是吴承恩塑造的一种理想的人格形象,而猪八戒则是一种脱胎于现实的小市民形象。与孙悟空相比,猪八戒显然流露出更多的市井气息和真实底层民众的普遍情感。在生活哲学上,猪八戒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及时享乐者,最大的理想就是回高老庄与高家***过日子。这与孙悟空的理想主义的战斗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分析,猪八戒更像是明朝中后期的失地农民。由于土地兼并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明朝中晚期的大量失地农民变成市民,猪八戒便是其中之一。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当农民时勤劳肯干、守土创业,而失去土地后则是偷奸耍滑、懒惰怯懦、幻想回到过去。猪八戒追求的不是积极的自由和精神慰藉,而是现实的物质享受和食色欲望。这是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期失地农民变成小市民后的基本愿望,因为借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都发生巨大改变,使得他们必须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才能生存。而与吴承恩同时代的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桑丘和猪八戒十分类似,这恰好说明了两位作家对时代气息把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吴承恩对猪八戒的描写即是对当时市井文化熏染出来的小市民形象的概括,意志的不坚定和对食色欲望的过度贪恋最终导致猪八戒只能成为菩萨而不是佛,而作为小市民的猪八戒又不甘心比不上别人,即使面对佛祖还要争辩:八戒口中嚷道:“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如来道:“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 ,,,,” 【注9】猪八戒的这种争辩显然是小市民对于自身命运不公的呐喊,但又对自身的劣根性浑然不知。吴承恩借猪八戒的形象,批判了世俗市井市民的劣根性也对当时社会环境发出了一种茫然的疑问。四、结语《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内容的现实主义意义研究显然不如其他名著深入和数量可观,本文也只是抛砖引玉,简单罗列了书中魔幻神奇故事中对于现实的隐喻和关照,并结合实例分析这部较早的魔幻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指向。当然,《西游记》的全部内涵完全不仅仅是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本文只是从一个侧面揭示这部文学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注释:【注1】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第四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注2】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9页。【注3】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34页。【注4】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注5】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注6】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注7】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注8】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注9】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参考文献:1.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第四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 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初论《西游记》的现实主义内涵( 13:49:00)转载标签:西游记魔幻现实主义文化 ? 分类: 文学评论 摘要:《西游记》作为我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在我国小说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在民间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力。而我国研究《西游记》的学者多从西游记中的魔幻色彩和心学角度进行论述和分析,民间如戏曲、电视剧对西游记的演绎则多从师徒四人的人物人格入手并用艺术性手法加以揭示《西游记》的内涵。本文从另一个侧面--《西游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来对《西游记》的现实主义的内涵进行分析和解读。本文将采取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归纳演绎法和文本细读法对《西游记》进行解读和分析,对《西游记》的现实主义内涵加以揭示,并试图将吴承恩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批判揭示出来。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西游记》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加以论述,即:《西游记》对世俗政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批判和反思、《西游记》对各宗教派别争夺领导权的批判和反思、《西游记》中对中国传统的官场文化和市井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本文亦试图说明,《西游记》是我国较早的魔幻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体现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乃至对中国各类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讽刺。随着学界对《西游记》的研究深入,相信将有更多的《西游记》研究者参与到本书的现实主义指向的研究中。关键词:西游记 传统文化批判 现实主义 政权 地方割据势力《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民间影响十分广泛。因为其神话内容很能吸引下层民众对作品本身的认同,所以也经常被改变成地方戏剧,如《三打白骨精》。而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形象更是深受中国底层人民的喜爱,很多与孙悟空的俗语如“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都代表着普通民众对现实生活的自嘲和一种无奈的呐喊。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更是被赋予一种向往着积极自由和反叛精神的一个类似于革命者的形象。在《西游记》中,其他主要角色也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在人物性格方面,如猪八戒的好吃懒做、唐僧的怯懦唠叨都是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其他妖怪的形象有的也是深入人心,并且作为一种引申的寓意,比如白骨精有时在百姓的话语平台中意味着勾引别人丈夫的坏女人等等。《西游记》在目前的文艺评论中归类于神魔小说,但其中内容又“蕴含着某种深意和主旨”。【注1】而我更倾向于将《西游记》归为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西游记》虽然貌似荒诞不经,但其中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糟粕持以嘲讽和批判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一、《西游记》对世俗政权和中央集权制度的批判和反思1、招安前后《西游记》以写孙悟空开篇,前七回叙述了孙悟空如何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如何被玉帝招安、又是如何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的。作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猴子,孙悟空一直以自我为中心,孑身一人外出学习,后来学得本领回归故里,占山为王。这其中有一段内容颇值得玩味:祖师道:“你等起去。”叫:“悟空过来!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注2】这里菩提老祖明显知道孙悟空日后会惹出祸端,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菩提老祖不准孙悟空以后说自己的师承来历。而孙悟空因为自身的自由性格并依仗着业已学习到的本领在花果山占山为王。后来孙悟空大闹龙宫、阎罗殿,最后竟直接打上凌霄宝殿,两次被天庭招安、两次被天庭围剿,这些都是孙悟空追求人格自由与独立和天庭的中央集权制度相矛盾的后果。这些是作者吴承恩的隐喻和安排。明朝是中国倒数第二个王朝,但是因为封建制度日薄西山,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制度,明朝设立了厂卫制度监视人民和地方官员的日常生活,防止出现地方出现割据和起义的发生。在《西游记》中,显然,天庭象征着人间的世俗政权,玉帝象征着皇帝,而花果山则象征着地方起义的割据政权。吴承恩在这里无情地讽刺了天庭(即王朝政权)对待孙悟空(地方割据政权的起义者)的蔑视和欺骗。这也是历代统治者对待起义者的态度和基本手段。这个主题在另一部名著《水浒传》中也有体现。可见,在对王朝政治的怀疑和厌恶的态度上中国古代文人是一致的。2、逃不出的手掌中国民间有个谚语: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在《西游记》中,如来佛祖象征着宗教势力,当世俗政权无法用武力镇压起义者或者地方割据势力时,便会借助宗教势力来控制和镇压起义者(即孙悟空)。这里吴承恩让孙悟空代替自己说,宗教很多时候是和世俗政权联合起来骗人的:佛祖道:“我与你打个赌赛: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注3】佛祖明明说:“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最后却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底下。这显然是吴承恩对世俗政权借助宗教势力欺骗民众的一种无声的抗议。3、妖孽的前世今生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护送师父去灵山的取经途中多灾多难,而在《西游记》众多妖怪中最凶猛的和最智慧的居然都来自天庭或者佛陀那里。在这里,吴承恩间接说明了,地方割据政权大部分世俗政权的统治者和宗教领袖纵容和培植起来的;而当他们发展壮大,威胁到政权的稳定和官方的意识形态后,则必须由已被“招安”的孙悟空(无政治背景的起义者)去消灭他们。这与宋江征讨方腊的故事如出一辙。这些地方割据势力中,有的割据政权领袖是天庭仙家的坐骑,如寿星的白鹿和太乙真人的九头狮子;有的依仗着天庭权贵势力,如白鼠精;有的则本来就是天庭将军,如奎木狼;有的地方割据势力的领袖还与宗教领袖如来有亲:行者猛然失声道:“如来!我听见人讲说,那妖精与你有亲哩。”如来道:“这个刁猢狲!怎么个妖精与我有亲?”行者笑道:“不与你有亲,如何认得?”,,,,行者闻言笑道:“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哩。”【注4】这些割据势力,它们下界为害多年,再被天庭收回领导权后,却只得到很小的处罚。这正是吴承恩对明朝中后期乃至整个中国专制历史上帝王和最高统治集团统治术的一种辛辣嘲讽。所谓“官官相护”,在对待普通老百姓上,帝王和地方割据势力的利益诉求是相对一致的,因此天庭仙家们还要留下这些妖孽继续为天庭服务。二、《西游记》对各宗教派别争夺领导权的批判和反思虽然如来和玉帝在共同对待孙悟空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但如来代表的宗教势力和玉帝所代表的世俗政权势力也在不断地暗中角力,这其中也有本土宗教(即道教)和外来宗教(即佛教)斗争。虽然如来佛祖帮助玉皇大帝成功镇压了起义者孙悟空,但由于佛教毕竟是外来宗教,不完全听命于世俗政权,因此以太上老君为代表的道教集团屡次放纵自己的爪牙下界为妖,破坏唐僧师徒取经。如金角和银角大王:大圣道:“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束不严的罪名。”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大圣闻言 ,心中作念道:“这菩萨也老大惫懒!当时解脱老孙,教保唐僧西去取经。我说路途艰涩难行,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摹害,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若不是老官儿亲来,我决不与他。既是你这等说,拿去罢。”那老君收得五件宝贝,揭开葫芦与净瓶盖口,倒出两股仙气,用手一指,仍化为金、银二童子,相随左右。【注5】在私放金角、银角问题上,太上老君将责任推给了观音菩萨,但其中却也有所纰漏。为何太上老君要把威力可能杀死孙悟空的法宝给金角、银角?为何太上老君一定要在孙悟空拿了宝贝之后才出现?为何在这之后太上老君又因童子之失,放了青牛怪和金刚琢,竟连如来佛都不明示青牛的来历?以此而论,显然是太上老君有意和如来暗中角力,这正是两个宗教集团斗争的一种隐喻。如果说在太上老君放下金角、银角和青牛这个问题上,吴承恩在写两大宗教集团的斗争时比较隐蔽,那么在车迟国斗法回目中则比较明显的看出了佛道两个宗教集团为了争夺世俗政权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道士云:“你不知道,因当年求雨之时,僧人在一边拜佛,道士在一边告斗,都请朝廷的粮饷。谁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经,不能济事。后来我师父一到,唤雨呼风,拔济了万民涂炭。却才发恼了朝廷,说那和尚无用,拆了他的山门,毁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乡,御赐与我们家做活,就当小厮一般。我家里烧火的也是他,扫地的也是他,顶门的也是他。因为后边还有住房,未曾完备,着这和尚来拽砖瓦,拖木植,起盖房宇。只恐他贪顽躲懒,不肯拽车,所以着我两个去查点查点。”【注6】在车迟国内,为了争夺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道教地方势力和佛教地方势力展开一场激烈对抗,先是佛教集团失败,而后佛教集团指派孙悟空消灭了道教在车迟国的地方势力,赢得当地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三、《西游记》中对中国传统的官场文化和市井文化的批判和反思1、如来佛的经书也需要“人事”换我们知道,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原因在于穷苦的农民无法继续承担教皇及下级僧侣的赎罪券。宗教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必定需要金钱等各方面的物质支持,在一个宗教尚未取得世俗政权的支持前则需要教众“自愿”的***支持,这就形成了二律背反,因为宗教在本质上应该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当然,我们不排除吴承恩也知道上述道理,而如果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现实来看,吴承恩在经书需要“人事”换的问题上还是隐喻当时官场风气的几率比较大: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即叫:“阿傩、伽叶,快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他,来此报数。”,,,,那阿傩接了,但微微而笑。被那些管珍楼的力士,管香积的庖丁,看阁的尊者,你抹他脸,我扑他背,弹指的,扭唇的,一个个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经的人事!”须臾把脸皮都羞皱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注7】如来佛在这里已经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宗教领袖,而更像一个讨要贿赂的地方官员。看管珍楼的力士也更像那些卖官鬻爵者的手下。他们“须臾把脸皮都羞皱了,只是拿着钵盂不放。”他们看起来既面目可憎又不失诙谐幽默。明中后期,由于政治上的腐败,卖官鬻爵的现象屡见不鲜,吴承恩由于屡次科举不中最后只落得一个地方小吏,想必对此现象也是深恶痛绝。从他将如来佛“人化”的文字来看,他已对最高的统治者失去了起码的崇敬感。2、生死不由己地狱本该是一个最为严肃的地方,因为在六道轮回中地狱道是对阳间生灵公正判决的场所。在佛教教义中,人的生死轮回皆有定数,可是在第九十七回却出现这样的事情:十阎王接下大圣,相见了,问及何来何干。行者道:“铜台府地灵县斋僧的寇洪之鬼,是那个收了?快点查来与我。”十阎王道:“寇洪善士,也不曾有鬼使勾他,他自家到此,遇着地藏王的金衣童子,他引见地藏也。”行者即别了,径至翠云宫,见地藏王菩萨。菩萨与他礼毕,具言前事,菩萨喜道:“寇洪阳寿,止该卦数,命终不染床席,弃世而来。我因他斋僧,是个善士,收他做个掌善缘簿子的案长。既大圣来取,我再延他阳寿一纪,教他跟大圣去。【注8】在这里,不难发现一个人的生死并不完全由自己的德行和定数决定,而是与自己的后台密切相关。因为寇员外的后台是孙悟空,所以他的阳寿可以延长一纪。在唐三藏取经之前,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地府还魂也是由于崔判官受魏征所托的缘故。这里吴承恩显然是想说明,面对着偌大的国家机器,个人的操行对自己命运的掌控竟然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能够有人情往来,即使犯下重罪(如李世民同室操戈)也可以得到赦免。这是作者对中国传统的人情文化的辛辣讽刺。3、猪八戒的身份原型如果说孙悟空是吴承恩塑造的一种理想的人格形象,而猪八戒则是一种脱胎于现实的小市民形象。与孙悟空相比,猪八戒显然流露出更多的市井气息和真实底层民众的普遍情感。在生活哲学上,猪八戒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及时享乐者,最大的理想就是回高老庄与高家***过日子。这与孙悟空的理想主义的战斗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分析,猪八戒更像是明朝中后期的失地农民。由于土地兼并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明朝中晚期的大量失地农民变成市民,猪八戒便是其中之一。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当农民时勤劳肯干、守土创业,而失去土地后则是偷奸耍滑、懒惰怯懦、幻想回到过去。猪八戒追求的不是积极的自由和精神慰藉,而是现实的物质享受和食色欲望。这是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期失地农民变成小市民后的基本愿望,因为借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都发生巨大改变,使得他们必须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才能生存。而与吴承恩同时代的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桑丘和猪八戒十分类似,这恰好说明了两位作家对时代气息把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吴承恩对猪八戒的描写即是对当时市井文化熏染出来的小市民形象的概括,意志的不坚定和对食色欲望的过度贪恋最终导致猪八戒只能成为菩萨而不是佛,而作为小市民的猪八戒又不甘心比不上别人,即使面对佛祖还要争辩:八戒口中嚷道:“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如来道:“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 ,,,,” 【注9】猪八戒的这种争辩显然是小市民对于自身命运不公的呐喊,但又对自身的劣根性浑然不知。吴承恩借猪八戒的形象,批判了世俗市井市民的劣根性也对当时社会环境发出了一种茫然的疑问。四、结语《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内容的现实主义意义研究显然不如其他名著深入和数量可观,本文也只是抛砖引玉,简单罗列了书中魔幻神奇故事中对于现实的隐喻和关照,并结合实例分析这部较早的魔幻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中的现实主义指向。当然,《西游记》的全部内涵完全不仅仅是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本文只是从一个侧面揭示这部文学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注释:【注1】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第四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注2】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9页。【注3】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34页。【注4】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注5】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注6】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注7】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注8】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注9】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页。参考文献:1.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第四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 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范文七:9月17日一大早,新版《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最终造型便被各大网站提前挂上了娱乐头条(据说是现场偷拍的)。图中唐僧头戴斗笠、又黑又瘦;孙悟空穿着豹纹装,留着鹰钩鼻;八戒腆着大肚,“猪”头狰狞;沙僧留着一头“玉米穗”长发……果然是“颠覆”之作。随后,这些照片被网友一边大吐口水,一边大肆传阅。总的来说,网友们普遍认为,新版《西游记》中师徒4人的新造型好象“只有唐僧的衣服穿对了”,整体风格上来看,像是在拍恐怖片,又像是在拍武侠片。由于“板砖”实在过于猛烈,《西游记》剧组不得不出面解释说,现在只是试拍阶段,只是走一下场,实拍的时候要做很多细节处理,好比仅孙悟空一张“猴脸”,就要花费100多万元,并且准备了两种造型,这次被偷拍到的只是半成品。张纪中也站了出来,表示“造型现在还没有完全定型,可能还会调整,而随着取经进程的推进还会有许多变化”。据知情人透露,“魔幻版孙悟空、野猪版猪八戒、硬汉版唐僧、高大忠诚版沙僧”是张纪中对师徒四人造型风格定下的基调,以后不管再怎么改,都将以这个为中心。(下图圆圈内为央视版西游记造型)唐僧:更像个侠客“唐僧的造型太邋遢了吧,还戴个斗笠!唐僧的袈裟是观音菩萨送的,至于这么寒酸吗?”“这哪里是和尚,分明是武侠片中的一位侠客。”“这个和尚是从少林寺偷跑出来的吧?”孙悟空:美猴王不美“天雷滚滚,哪只猴子的毛这么长啊?看起来真大。还非要穿个豹纹装!”“悟空误食了增毛剂吗?”“这玩意儿绝对能成为一代小孩的噩梦,就跟咱小时候的聊斋似的:再闹,再闹孙悟空抓你来啦!”“这不是《七龙珠》里的超级赛亚人吗?跑偏了吧?”猪八戒:太有野性了“感觉就是一个真猪头移植在脖子上。”“我喜欢可爱憨厚型的八戒,这八戒看上去真恐怖,是头野猪,要吃人的。”“这也叫野猪?家猪都没那么丑!我还以为真能还原原著呢,原来是个噱头。野猪是有獠牙和猪鬃的。”“这衣服是破抹布还是僵尸装啊?离开高老庄的时候他丈母娘不是送了两套衣服吗?”沙僧:绝对非主流“沙悟净那头时髦的头发哟,好像还是‘玉米烫’的!”“沙僧人称灶君脸,好歹给上点色啊。原著中他的头发是奔放的大波浪,很有点像打家劫舍的匪类,不是这么闷骚的小卷,虽然内里是个厚道的老实人。”“咋看都不像老好人沙僧,没办法,谁叫锦江哥长得这么凶,以前又总演坏人呢?”
范文八:学
号毕业论文
西游记的深刻讽刺姓
四川师范大学 专
汉语言文学教育《西游记》的深刻讽刺与批判精神摘要《西游记》有很鲜明的社会指向性,交织着深刻的现实内容,描绘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丑恶现象,深刻地讽刺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现实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腐朽政治的愤懑,寄寓了作者的理想。作品对当时的统治阶级给予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批判,对当时社会上那些禁锢人们心灵的迂腐愚昧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揭露。关键字:西游记
现实社会《西游记》讲的就是师徒五人历经磨难取得真经的佛门故事,它让我们记起,曾经有过那样残酷荒唐的时代,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现实世界的生活,从而给人们以启迪和思索。一、对宗教的讽刺(一)对佛教的讽刺取经师徒四人,通晓佛理的唐僧并不睿智,而是迂腐懦弱,人妖不分;猪八戒贪吃,懒惰、爱财、好色;有的讽刺更为直接、露骨,像师徒四人千辛万苦到达西天,阿傩、迦叶二尊者却向唐僧索要“人事”,无钱贿赂,则只能得到“无字之经”,如来佛祖甚至冠冕堂皇地解释说“但只是经不可以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读了一遍,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白银,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第九十八回)佛祖在这里简直就像一个贪婪吝啬、守业传代的老财主,在庄严圣洁的西天佛土,行贿受贿居然是合法的,竟还受到佛祖的保护和提倡,这对宣扬四大皆空的佛教无异是绝妙的讽刺。第十六回就写和尚与妖怪结党,得以长寿,并且见宝物起贪心,谋财害命。而这和尚正是观音院院主,故此悟空对菩萨说:“你受了人间香火,容一个黑熊精在那里邻住,着他偷了我师傅袈裟,屡次取讨不与。特来问你要的。”有的下界妖魔(如黄眉大王、九头狮)还是佛的侍从或坐骑;在狮驼国为害的大鹏甚至与如来有亲,孙悟空就曾当面取笑如来是“妖精的外甥”。如此等等,都是对佛教的大胆讽刺。(二)对道教的讽刺故事中出现的道士没有几个是好人,往往是为害一方的反面形象,如比丘国的国丈,是寿星的坐骑白鹿化身的一个妖言祸国的道士,他让国王收集小儿的心肝来作药引,后被悟空施法救走,又要取唐僧心肝。再如车迟国的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把持国政,使得全城僧人都遭受迫害。而乌鸡国的假冒国王虽然是文殊菩萨坐骑青毛狮子,却也是化身为道士形象出现的。福、禄、寿三星本是封建风俗所敬仰崇拜的神仙偶像,但在第二十六回写到孙悟空把福禄寿三星从蓬莱仙境请到五庄观,碰到了猪八戒,被他打趣了一番,说三星实则是个连帽子也没有,企求“加冠进禄”,专给有钱人家“添福、添禄、添寿”的奴才。这里除了尖刻地讽刺了宗教迷信利用神仙偶像欺世盗名的虚妄无稽之外,更为意味深长的是,通过对三星“加冠进禄”的奴才相惟妙惟肖的描写,含沙射影,触及时弊,痛快淋漓地讥讽了当时社会上那些攀高附贵,功名利禄之徒。可以说《西游记》中对道教的批判胜于对佛教的批判,这是有其社会原因的。明代帝王崇信道教,超过了历代王朝,作者所生活的嘉靖年间,世宗自封为道教帝君,大力推崇道教而诋毁佛教,捣毁寺庙,驱逐僧人。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等倍受崇信,被封为真人、国师,后来更“不复视朝,唯日夕事斋醮”如此几十年。万历时宫内建醮,以太监充道士,宫女充道姑,这种情况在明朝一直持续到明亡。造成明朝灭亡的原因当然不只一种,但佞道荒淫不能说不是原因之一。吴承恩有感于此,加强了对道教的批判,是有见地的、进步的。二、对封建社会的腐朽政治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的讽刺在这一方面的讽刺应是最重要的,也是使作品具有强烈现实意义和深刻哲理性的重要原因。它主要用两种方法来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讽刺:(一)直接刻画君臣的愚腐和残暴小说中写西行路上经过了许多个国家,这些国家虽然写得像是人世间的国度,但带有很浓重的幻想色彩,因为都有妖、道、神佛等等。这些国家有个特点,小说中说“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就是说都是混乱的国度。取经的师徒四人经过的一个一个王国,大部分都是政治黑暗、秩序混乱。如比丘国王追求长生不老,有个白鹿精变化的道人献了一个很美丽的女子给国王,他就被封为国丈了,说明国王昏庸荒淫。而且这个妖怪还给国王献上一副长生不老的药方,要用小孩的心肝熬成汤做药引子。唐僧痛骂:“昏君!昏君!为你贪欢爱美,弄出病来,怎么屈伤这许多小儿生命!”这些崇道、好色、残害百姓的事件,虽然是作者的艺术构思,但从中我们看到,这些夸张里有一种本质性的东西,就是国王荒淫无道、残暴之极的本性。这实际上是对封建统治者的深刻讽刺。明代的弘治、嘉靖两个皇帝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迷信道教,在皇宫里建道教的祭坛,在祭坛上作法,把皇宫里弄得乌烟瘴气,追求长生不老。两朝的几个大学士都是因为献仙方而得到提拔的。大学士有一个职责,为皇帝起草青词----就是祭祀上天的那些祷告辞,谁写得好,谁就能当大官,写不好,立刻被贬职。这就是明代皇帝的实际情况。但是小说把这种实际情况抽象了、夸张了,加上自己的幻想,成为小说中对迷恋道教的那些国王的夸张描写,因此有了影射现实的特点。再比如说写宝象国的百花公主被妖怪抢走了,这个时候国王问底下的文臣武将,谁能救百花公主回来呢?谁也不回答,谁也不敢去救,这是一批木雕成的武将,泥塑就的文官,碰到国家有难的时候,谁也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敢去为国出力。小说对这些文官武将进行了抽象意义上的批判。实际上讽刺了由宋至明的士大夫阶层,他们平时高谈阔论,用以“钤束天下,一旦有士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蒙然张口,如坐云雾”,以致“朝庙无一可倚之臣,天下无复办事之官”的现实。由此看来,这些国家的君臣都是些昏庸无能、好色坏政之辈。(二)通过神仙妖怪表现现实的黑暗腐朽小说中写了一个神怪的世界,对各路神仙、妖怪都有细致的描述,甚至写出了他们各自所属的系统,他们之间的亲属及上下极关系这些内容当然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加上自己的艺术想象构思出来的。所以整个神怪的世界、神怪的组织就是现实的社会组织的一个投影,这两者之间有很明显的联系。小说写神怪的世界,就意味着写现实的世界,上到玉皇大帝、下到天兵天将,和现实社会中的上到皇帝,下到各级官吏,两者之间构成一个对应的关系。凡是对玉皇大帝、对各路神仙的调侃、揶揄、讽刺,实际上都是对现实社会中皇帝、官吏及世态人情的讽刺。正如鲁迅所说“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 。文中对“仙境圣地”的描写也处处是在影射现实世界。如写天宫和地府,看上去十分神圣威严,其实是在神圣威严的外衣下,隐藏着腐败和丑恶。按理说以阎罗为首的地府该是最执法不阿、铁面无私了,可是小说里的阴府判官崔珏却因与魏征交情甚好,就应其所托,暗中替唐太宗***:见生死薄上太宗应死于“贞观一十三年”,便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为唐太宗添了二十年阳寿。这精练而夸张的一笔,既是对“神圣森严”的地府的批判,也是对人间官府贪赃行贿、徇情枉法的尖锐讽刺。唐僧历尽千辛万苦,到了西天极乐世界,就因为不曾备得人事,而取了无字经,不得已把那只沿途化斋的紫金钵盂都献出去。就连玉帝这个庄严的偶像,在小说里也是一个贤愚莫辩、专横独断的人物,他为了镇压孙悟空的造反行动,在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等神仙的策划和支持下,设骗局,搞阴谋,软硬兼施,无所不用其极。在这些神界统治者身上,人们可以看到人间那昏庸贪婪,作威作福的封建帝王和官僚的反动腐朽的丑恶嘴脸。再如唐僧要乌鸡国国王上告谋害夺位的狮猁妖怪时,国王竟然回答说:“他们神道广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与他会酒,海龙王尽与他有亲,东岳齐天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阎罗是他的异兄弟,因此这般,我也无门报告。”这显然是对当时官官相护、贪赃行贿、狼狈为奸的黑暗腐败现象的深刻揭露。又如西天路上绝大多数的曲折历程都是和妖魔作斗争,这些妖魔却有许多都与天宫的神仙有密切关系,如黑松林的黄袍怪就是天宫神仙下凡,小雷音寺的黄眉老佛是弥勒佛的童儿,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看炉童子,金兜山的独角犀大王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下凡,天竺国的假公主是广寒宫的玉兔,通天河的魔头是观音菩萨的金鱼,狮驼山二怪是文殊、普贤二菩萨座下的青狮和白象……数不胜数。这些妖魔往往是有了神佛的支持或纵容才有了作恶的能力,他们不仅阻碍了取经,而且危害了一方百姓,荼毒了生灵,是恶的势力。神佛并没有阻止他们作恶,而且在悟空要打杀这些妖怪时而为他们求情,不让它们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怎么解释神佛和妖魔之间的关系呢?只能说这是作者对现实社会中官匪勾结,共同剥削、压迫平民百姓的曲折反映。三、对世态人情的讽刺小说中也不乏对世态人情的调侃嘲弄,这往往采用戏谑方式随意生发,信手拈来。如借如来之口言道:“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尚善缘,不理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这些对于当时世人的心态作为的揭示,大胆直白。描写比丘国王听信国丈妖言,要取唐僧心肝做药引,孙悟空就变成唐僧上殿去剖腹寻心,在那一堆心里“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悭吝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更无一个黑心。”作者从“黑心”这一点上尽情加以生发和点染,一下子罗列出那么多个“心”。这些“心”已不是心肝之心,而是品性之性了,指的是人的品德,借此对世俗社会中形形***的不良之心即丑恶的品性一一加以暴露,使之呈现于读者面前。唐僧一行借宿布金禅寺,吃斋时寺僧都来参观,其实好多都是来看猪八戒吃饭时一副狼吞虎咽的怪相,作品写道:却说沙僧眼溜,看见头低,暗八戒捏了一把,说道:“斯文!”八戒着忙,急的叫将起来,说道:“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沙僧笑道:“二哥,你不晓得,天下多少‘斯文’,若论起肚子里来,正替你我一般哩。”古代“斯文”有两个含义,一个指做事要文雅一点,还有一个指文人。沙僧同八戒说的是吃相难看,注意一点;八戒着急的是温文尔雅填不满肚子。借题发挥,由这“斯文”引出那“斯文”,通过沙僧之口,讽刺了天下士人中许多是只知作时文八股却“肚里空空”的不学无术之辈。四、对旧的时代思想的讽刺《西游记》对旧的时代思想的讽刺,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实现的。如唐僧这个形象,他具有坚定的取经信念,超越常人的道德修养,但在取经的具体实践中,却表现为百无一能。一听说有妖怪,他就吓得战战兢兢坐不稳马鞍。取经遇到了困难,他也是束手无策,没有一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不辨真假,迂腐固执,耳根子软,轻信谗言,常常不问青红皂白地责骂和残忍地处罚孙悟空,结果又往往引火烧身。他被妖怪捉住时,除了乞哀告怜,就只会哭。因此,他被悟空、八戒送了一个雅号----“脓包”。这种个性集中到一点,即表现为精神境界的崇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匮乏。唐僧身上的这种特点和程朱理学“醇儒”式的人格理想有着重要关系。这种人格理想一直持续影响到了明代中期,随着后来启蒙思潮的兴起,人们对这种“醇儒”人格进行了深刻反思。李贽就曾批评当时儒生“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以为杂念不起,便是真实大圣大贤人矣”。而且“一旦有警,则面面相觑,绝无人色,甚至互相推委,以为能明哲”。这同唐僧的所作所为非常一致,让人感到可笑的同时,又感到可悲与可叹。对旧思想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同时,作者也必然表现出对新的思想的追求。孙悟空是《西游记》里面最为闪亮的形象,也是广大读者最为喜爱的形象。这并不仅仅因为他法力无边、机智勇敢,能够斩妖除魔,惩恶扬善,更在于他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吴承恩无疑也是偏爱孙悟空的。他在塑造这一形象时,将儒、释、道三家的理想人格统一于孙悟空身上,使他不仅具有儒家的豁达乐观、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入世精神,也具有道家的追求身心自由的游世心理,而且还有着佛家的善良执着的理想人格。首先,无论是在取经之前,还是在取经路上,孙悟空都保持着桀骜不驯、追求自由平等的性格特征。天庭的权威也好,佛界的神圣也罢,就算是妖怪的凶狠难对付,他都统统不放在眼里。如来佛祖是西天最高的统治者,孙悟空都敢骂他是“妖精的外甥”。其次,孙悟空还具有善良、执着和乐观精神。西天取经,孙悟空竭尽全力保护唐僧。他勇于牺牲,忍辱负重,即使屡次遭受贬逐,遭受冤屈,孙悟空也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一心以事业为重。表现出他坚定的信念。他爱护人民,从不欺负弱势的百姓,口渴了也不会动老农家的西瓜。这种善良的本性也是孙悟空人格魅力的力量之一。乐观是他生活的基调,即便是遇到了难以对付的妖怪,他也潇洒应对。他的这种人格力量,是佛家所追求的善良、执着,也是儒家所追求的豁达精神。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虽然复杂,但从中不难看出作者思想上的一些倾向。八戒形象最突出的特点,是他那无所不在的对人生欲望的强烈追求。他贪色、贪吃、贪穿、贪睡、贪图安逸、贪生怕死,又爱打小报告。让他去化斋、巡山,他却钻到草丛中呼呼大睡,当了和尚还攒私房。取经路上往往被女色所惑,一遇到困难,就想回高老庄丈人家。总之,作者几乎将人生最基本的欲望都加在了八戒身上。八戒的种种贪欲,与佛教的教义和正统的儒家道德修养都是格格不入的,而且这些贪欲是一贯的,到达西天时,连佛祖也说他“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未泯”。然而佛祖仍然封他为净坛使者,以满足他的口腹之欲。看来,作者对人欲持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这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是背道而驰的,作者受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借八戒这一可爱又可笑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欲的态度。结语《西游记》富有特色的讽刺艺术使作品的现实批判意义大大增强了。它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神怪小说,是与作者通过作品的形象描绘暗示现实社会与人物的意图分不开的。而运用讽刺艺术,就是达到这种暗示意图的手段之一。作者在讽刺中,借形象描绘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反对什么,憎恨什么;并通过对某些不合理的或假丑恶事物的批判和否定,又体现了赞扬什么,提倡什么,从而形成了作品鲜明的倾向性。作者在这基础上所运用的讽刺艺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针对着人世间的不合理现象和假丑恶的事物。正因为这样,作品的讽刺艺术,就更加具有现实批判意义。那些描绘神怪世界的讽刺笔墨,固然极易使人们联想到现实世界中的同类事物和相似现象;特别是作品中对人间国度中某些社会现象的讽刺性描写,又怎能不使当时的读者与亲身感受的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呢?《西游记》中运用游戏笔墨,所形成的讽刺意味,使作品能够比较自由地在形象描绘中传达自己的意图,从而触发和引起读者更多的联想,体会到作品形象描绘中所渗透的批判意义,以及符合人民的愿望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思想。正如吴圣昔所说:“讽刺性是《西游记》一书具有某种现实批判意义的土壤。”参考文献[1]吴承恩.西游记(上、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2]刘军华.从孙悟空形象的人生历程看《西游记》的生命意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3]谢群山、王远舟.在魔界、人界、神界走来走去的典型----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说解读《西游记》形象[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4]阿茹汉.孙悟空:英雄情结韵表达----评《西游记》人物塑造艺术[J].语文学刊,2007年第9期.
范文九:蟠桃宴:天界的女王王母娘娘在自己的寿辰时所举行的一种生日PARTY,邀请天上各路神仙前来参加含有多种美味的自助餐。妖怪:与西方传说中的魔鬼不同,小说中的妖怪虽然也干了很多的坏事,但他们本身不是邪恶的象征,而只是显示出他们身上人性的弱点而已。究其身份而言,虽然也有少数像白骨精那样的自学成才的妖怪,但多数的妖怪其实都是天上神仙的宠物,这也提示我们平时要加强对宠物的管理,不要放任他们危害公共利益。紧箍咒:唐僧为了控制孙悟空所使用的一种咒语,这种咒语会让孙悟空的头发生非常严重的偏头痛,至于紧箍咒的具体内容书中没有交代,但据当今《西游记》的“研究者”周星驰先生考证,紧箍咒的内容可能是:“天要下雨了,快收衣服啊!”孙悟空的毫毛:小说中孙悟空的毫毛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功能,每一根毫毛都可以变成另一个孙悟空,帮助他与敌人作战。这是古代中国人体细胞克隆技术的设想,应该说具有非常高的前瞻性。哪吒:天上的一位神仙,武将。传说他小时候因为犯了罪行而自杀,后来他的老师太乙真人使用莲花等物件进行DIY,重新拼造了他的身体,并且赋予他很多法力。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一位神仙,统管银河舰队10万兵力,后来因为对天上的神仙美女同事嫦娥进行性骚扰,被嫦娥举报,绯闻严重影响了天界的声誉,因此被天神的CEO玉皇大帝开除,将他放逐为人类,由于他在到达人类居住地时一时疏忽,钻进了猪圈,所以变成了现在的模样,但他仍然具有神仙的法力。沙僧:也是天上的将领,据说干的是为玉皇大帝拉“卷闸门”之类的差事,称作卷帘大将。后来好像是在拉帘子的时候打碎了玉皇大帝的古董酒杯,被开除了职务,最后成了唐僧的弟子。幽默的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是患者入院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如实记录。生病本是件悲哀的事情,可有的病程记录,患者看后都被逗乐了。看看玩微博的医生们留下的段子吧,有些不乏幽默,也有些是实习医生闹了笑话,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哦!刚上临床的同学写的:初步诊断:黄疸待查,病毒性肝炎可能……追问病史,她说她以前是大山羊(注:应为大三阳),她丈夫是小山羊(注:应为小三阳),他们家不是大山羊就是小山羊……病程写道:今天天气暖洋洋,我随主任去查房,主任问病人怎么样,病人说好,主任笑了,病人也笑了……主任把那病历从六楼扔下去。实习生在病程中描述:患者稍显苍老的头上缀着点点银丝。××患者神志清,精神好,能吃能喝,切口长势喜人。一位实习生的入院病程:患者一度以啤酒为生(适值夏天,患者告诉她,一段时间不爱吃饭,只喝啤酒)。经典主诉:尿尿,尿不出尿3天。一位同学所写的病程:××主任查房意见: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实习同学记录:“今日黄××主治医师查房……指示……黄医生上述遗嘱(注:应为医嘱)已执行。”结果可想而知,第二天被仍然健在的黄主治医师找茬狠狠教训了一顿。一个同学叙述肠梗阻的病人:病人肠蠕动可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抢救病人记录:×××主任三步并作两步冲到病人床前,当胸一拳……患者被狗咬伤,病历这样写道:“人狗大战,狗胜……”一病程记录这样写:病人今日腹痛,放了一个大屁带两个小屁后腹痛消失。
范文十:《 始得西山宴游记》 注释商榷陈红 莲语 文教师在讲 授文言文疏通文章大意时 ,一谁 知 道 它 的边 界 ” 和“ 不 知 道 它 的尽 头 ” 是 原 文般是以课本上的注释为主要依据的。笔者也中“ 而莫得其涯 ” 和“ 而不知其所 穷” 相对应 的译文。是如此 , 但在苏教版必修一《 始得 西山宴游记》备课 过程 中 , 查 阅到课 本第 8 7 页注 释④ 时 , 有 些其次 , 会 动 摇 教 材 注 释 的权 威 性 , 给 学 生不 良的翻译 导 向。疑惑 。 注释④是这样表述的: “ 悠悠乎与颢 ( h  ̄ t o )   气俱 , 而莫得其涯 ;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 而不知  其所穷” 意思是说 自己仿佛遨游 于无边无 际的  天地宇宙之问 , 与浩渺广大的 自然之气合而为一教材 注 释 , 不 仅 是 众 多一 线 语 文教 师 施 教备课 的重要依据 , 更是莘莘学子 自学文言文时的主要参照标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中必修课程系列的阅读与鉴赏部分的第9 点中有如  下表述 : 阅读浅易文言文 , 能借 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 解词 句 含 义 , 读懂 文 章 内容 。笔 者 以为 ,   这 里 的“ 注释 ” 应 该包 含教 材上 的注 释吧 ?甚至。悠悠 , 渺 远 的样 子 。 颢气 , 即浩 气 , 天地 自然之气 。洋洋乎 , 广大的样子 。笔者疑惑的是 , 原  句 中“ 而莫得其涯 , 而不知其所穷” 的译文怎么没 有 呢?所 以 , 笔 者觉 得 , 教材 上 的这则 翻译 是  值 得商 榷 的 。可不可 以理解 为教 材上 的注释是最主要 的参照 系 数 呢 ?试 想 , 扮 演如 此 重 要 角色 的教 材上首先 , 这与翻译 的“ 信达雅” 原则 中的“ 信”有悖。的注释 , 能在翻译时把一个长句中的两个短句  子 的译文直接漏掉 , 那翻译 时还有何原则可遵循 呢? 教材 注 释 的权 威 性 何在 , 教 师又 该 如何  界 定 学 生 的翻 译 呢 ?这 样 的话 , 教 师 和学 生何  据可 依 ?“ 信” 就是准确 , 即忠实于原文意义 , 不加 、   不添 、 不漏 , 直译为主 , 意译 为辅 。凡是能够直译的 , 就 按 照 原 文逐 字 逐 句 对 照 翻 译 , 能 够 具体落实 的字词就尽可能地在译 文中有所落实 ,   并保持原句的特点 。而本则注释 中没有与原句  中“ 而 莫得其涯 , 而不 知其所穷 ” 相对应 的译文, 这 种 处理 译 文 的方 式 未 免有 失 妥 当 。笔者基于 以上两点 , 笔者 以为 : 为尊重教 材注释和 翻译 原则 的严 肃性 、 权威性 和规 范性 , 是 否应该把苏教版必修一《始得西山宴游记》 原文中“ 而莫得其涯” 和“ 而不知其所穷” 相 对 应 的  译文“ 没有 谁 知 道它 的边界 ” 和“ 不 知 道 它 的尽查 阅了由甘肃出版社熊江平主编的《 最新高中文言文完全解读》 一书中有关本句话 的译文 , 摘  录如下 : “ 感 觉仿佛与浩渺广大 的 自然之气融  为一体 , 没有谁知道它 的边界 , 遨游 于无边无际 的宇宙 之 间 , 不 知道 它 的尽头 。” 显然 , “ 没有头” 补充上去?这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 , 若有不妥, 望指 正 。作者单位 : 浙江省磐安中学( 3 2 2 3 0 0)39' 9 01 4· 2 珏 土 天档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