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工人投资300万自制水下机器人潜艇(图)|下岗工人|潜艇|机器人_新浪新闻
&&&&&&正文
下岗工人投资300万自制水下机器人潜艇(图)
水下机器人潜艇
新快报讯 今年38岁的张五一,曾是湖北省武汉一家纺织机械厂的工人,2008年下岗后,他对制造民用潜艇产生了兴趣,几年来掏出全部家底、四处借钱,前后投入300万元,历经数次失败,终于制造出几艘有模有样的“民用潜艇”。3月26日,在众多媒体和客商的注视下,张五一在武汉市成功完成了“水下机器人潜艇”的第一次水下作业演示。张五一介绍,这款“水下机器人潜艇”有单独的水下行走装置,采用摄像取景,遥控指挥,可以在水下缓慢行走,其最大时速3公里,深潜极限50米。4月8日,张五一将在山东烟台进行海底捕捞试验。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院领导集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
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科学与天...
《科学通报》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自然科学各领域...
近两年国家科技改革力度不断加强,在科技经费管理方面出...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开展啦!巡展将展示科研“国...
日,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逝世30周年纪念日。
庆祝2015国际光年,讲述光学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背后故事。
那些爷爷辈的水下机器人
我要分享 &
文章来源: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发布时间:&&【字号:&&&&&&】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大海孕育着无穷无尽的水生资源和丰富宝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各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战略。海洋机器人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工具和装备。沈阳自动化所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水下机器人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使我国水下机器人技术跻身于世界前列。 本期“SIA机器人大讲堂”,将为大家讲述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机器人研发的历史,和几款爷爷辈的水下机器人。& 根据国内市场需求,1979年,以蒋新松院士为首的团队在国内最早提出了海洋机器人研究计划。1982年,中国科学院正式立项,开展“智能机械在海洋中的应用研究”。蒋新松院士海人一号(HR-01)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包括有缆水下机器人(ROV)和无缆水下机器人(AUV)两大类。“海人一号”便是一台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 “海人一号”总功率20马力、最大作业水深200米,装有6功能带有触觉的主从伺服机械手,包括电动主手和液压从手,主、从手之间采用双向反馈形成力感,并以当时较为先进的多片微控制器构成了相当于机器人大脑和神经的控制和通信系统。 1985年12月,由蒋新松任总设计师的我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样机首航成功,1986年改进后的“海人一号”完成了海上试验。 “海人一号”是我国科研人员完全依靠自主技术和立足于国内的配套条件开展的研究工作,是我国水下机器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国际合作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我国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起了促进作用。RECON-IV-SIA水下机器人 1986年,沈阳自动化所与美国佩瑞公司签订了“RECON-IV”中型水下机器人技术引进合同,把引进消化吸收与攻关相结合,于1986年“海洋和水下机器人技术开发”列入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沈阳自动化所为依托单位。 经过3年的时间,开发出了3套水下机器人,其国产化率已达90%,并与1990年首次销往国际市场。随后,又生产了2套“RECON-IV”产品服务于海上石油开发。“探索者”号在南海试验现场 在1986年863计划实施之前,我国研制的都是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工作深度仅为300米。在863计划精心组织下,沈阳自动化所于1994年成功研制了“探索者”号无缆水下机器人(AUV)。它的工作深度达到了1000米,并且甩掉了与母船之间联系的电缆,实现了从有缆向无缆的飞跃。 该项目是“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选定的目标产品型号,于1990年立项。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封锡盛担任总设计师。“探索者”号与它的总设计师封锡盛院士 1994年10月, “探索者”号在中国南海进行了5个航次的海上试验,并在西沙群岛附近成功下潜1000米水深,成为我国到达深海的先驱者。CR-01 1992年,沈阳自动化所与俄罗斯海洋技术问题研究所、国内中船总702所、中科院声学所等单位合作,着手研制6000米级自主水下机器人----“CR-01”。 关于CR-01 最大工作水深:6000米 最大水下航速:2节 续航能力:10小时 回收海况:4级 拍照片量:3000张 在国家科委、国家外专局的支持下,“863”计划于1992年8月立项,其应用背景是中国大洋协会为探查和评价联合国批准分配给我国15万平方公里开辟区的多金属结核资源提供先进设备,为我国21世纪开发海洋资源提供有限的技术手段。 1995年,“CR-01”研制成功,并分别于1995年、1997年两次赴太平洋我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开展调查工作,获得了大量的海底多金属结核录像、照片及声图资料,为开辟区资源勘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它的成功,是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6000米级水下机器人的国家。 1997年,CR-01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同年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综合重大成果奖。 在“CR-01”研制成功的基础上,2000年由“863”计划立项,又以中方向俄方采购部件的方式研制了“CR-02”6000米AUV。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复杂地形下的导航与控制,研制全新的测深侧扫声呐获取三维图像等。 除此之外,根据海洋开发的不同要求,1998年开始,沈阳自动化所的科研人员对海底电缆铺设、远程自助、水面救助、水下作业、载人潜器等多个应用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分别研制了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水下机器人。包括自走式海缆埋设机、“SR-01”水面救助机器人等,为沈阳自动化所今天庞大的水下机器人家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楠)当前位置:正文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昨天,义乌早上最低气温仅7℃,阴天,蛮冷。一名男子跳进义乌江内冬泳,民警一再劝说,他不愿意上岸,40多分钟后,男子沉入江底。救援人员动用价值45万元的水下机器人搜索,可直到天黑,还是没能找到男子。男子义乌江冬泳40分钟后不见踪影8:50,义乌江东派出所接到报警,有个男子跳进义乌江内,是冬泳,这么冷的天,可能有危险。义乌江宽约200米,水深2米,水温低。十多分钟,民警赶到靠江东路这侧的义乌江边,远远看到对面有个青年男子在坝下江内来回游动,江边聚满围观群众,议论纷纷。担心出危险,民警多次大喊让男子上岸,可他装作没听见,依旧在江内仰泳。男子越游越远,游出岸边50多米。不一会儿,男子不见了。围观市民着急大喊:“他在江面上钻上钻下三四次,然后就没影了。”此时,男子下江已有40多分钟。民警赶紧请求水上派出所支援搜救。水下机器人水下搜索没找到人义乌紧急救援协会水上救援大队带着气垫船赶到现场,下水搜救同时,向拥有水下机器人装备的东阳市红十字救援队请求支援。14:00,机器人到达现场,下水搜救。机器人全称“缆控水下机器人”,价值45万,最深能下潜至300米的水底,通过手柄操控,机器人前面有个摄像头,可以把水下影像传送到岸上监控器里。东阳红十字救援队队长葛会红介绍,之所以装备这么一台豪华机器,是因为这些年东阳溺亡人数蛮多,每年都会溺亡十多个。“很多溺亡家庭,都是请有偿打捞队打捞,费用需5000元到8000元,可这些遭遇不幸的家庭,大多家境一般。”葛会红说,这两年,他们免费参与溺亡打捞。“之前为方便水下寻找,我们设计了两个简易水下探头,但水下光线昏暗,简易装置看不清楚水下情况,还不容易操作。今年,经企业赞助,我们买了专业水下机器人,这次打捞是它第一次实战。”15:30,机器人在江面已搜索一个半小时。此时,天开始下雨,温度下降,虽然搭了简易雨棚,但很快机器人手柄进水,无法操作,救援人员只能找来暖风机吹干。十多分钟后,机器人继续搜索。从监控器画面看,水下非常浑浊,只能模糊看见机器人前面两个20多厘米长的弧形抓手。随着时间推移,天色越来越暗,雨和风也越来越大,水下变得更加浑浊不清。17:00,男子仍然没有找到,水下机器人操控系统被雨水打湿,无法继续工作,水下搜索只好放弃,改为人工搜索。17:30,天完全变黑,到了义乌江水轮泵站开闸放水时间,搜救人员只好放弃搜救。“天黑下雨,晚上搜救难度太大,只能第二天再继续搜救。”救援队员说。新手冬泳不要超过10分钟傍晚,有人在义乌江游泳溺亡消息很快在微信群传开,一些冬泳爱好者猜测,男子很可能是在下潜时腿部抽筋,无法浮出水面,最终出事。网友“绿叶”,在义乌冬泳圈算是资深人士,已冬泳七年。入冬后,只要不下雨,她几乎每天要去水库游一圈,昨天在水温16.9℃的南山水库,她游了13分钟。“14℃以下就叫冬泳,很多人第一次在这个温度下水游泳时,根本没有什么安全概念,全凭蛮力游,其实有个时间限制,一旦超过就对身体不好 了。”绿叶介绍说,冬泳跟水温有很大关系,水温14℃,最多游15分钟,身上一热就上岸;水温8℃左右,最多只游1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人体会不适,出现肌肉僵硬、容易抽筋、呼吸不畅等情况,会出现意外。对于新人来说,冬泳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还需带上“跟屁虫”等安全设备,防止发生意外。“根据昨天的温度算,义乌江水面温度应该在14℃以下,不论男子是冬泳能手,还是新手,40分钟对于他来讲,太长了,肯定危险。”绿叶说。转自网络@东阳草根新闻 是一个专注于东阳本地资深自媒体,关注东阳本地民生事件,分享东阳本地趣闻趣事。从而达到东阳网友一家亲~欢迎订阅!? 回文章顶部,点“东阳草根新闻”进行订阅(推荐)? 通讯录添加朋友搜号码或搜公众号:dyn0579欢迎大家关注新浪微博@东阳草根新闻
欢迎爆料投稿:邮箱“”或私信草根君合作QQ:(非诚勿扰)??点击“阅读原文”关注东阳草根君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情感专家问一老农:爱情和婚姻的区别是什么?老农说:很简单,你今天和她睡了,明天还想和她睡,这就是爱情.你今天和她睡了,...
点上方“生如夏花”免费订阅本刊^-^+生如夏花 微信号:life-flowers唱的太棒了!小小年纪就唱的这么好!--优质公众号推荐--悦读时光 ...
1、被录取到很不如意的专业,心情糟得很,真是欲进无味,欲退无路啊.----人生的关键不在于拿了一副好牌,而在于打好一副坏牌...
①商业模式的最高境界少妇报案:“我把钱放在胸衣内,在拥挤的地铁内被一帅哥偷走了…”***纳闷:“这么敏感的地方你就没觉察...
[从前有个人关注了我,后来.............TA笑死了]2年前开的show,今年才发行DVD,才有了高清版《洗燥》看!小编我冲定杯热茶慢慢看...
感知CG,感触创意,感受艺术,感悟心灵 在CG世界的一期中我们展示了 Vince Low的一部分作品,今天再次翻看CG网站时发现他的...能潜入万米深海的水下机器人
能潜入万米深海的水下机器人
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及矿产资源.海底储存着1350亿吨石油,近140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海底还沉积着极为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其中铀的储藏量高达40亿吨,是陆地上的2000倍.另外,在6000米以下的大洋底部仍有生命存在,在这种极端条件下的生命也格外受到生物学家的重视.
但海洋探索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每下潜100米就增加10个大气压,且海底能见度极低,环境非常恶劣,人体和普通设备都很难在这种条件下完成沉船打捞、光缆铺设、资源勘探等工作.于是,科学家把海洋探索的重任托付在水下机器人身上.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水下机器人,世界上第一台无人潜水器“Poodle”诞生于1953年,迄今已有50年的历史.目前日本研制的“海沟”号机器人已经成功地探测了马里亚纳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其最深处叫查林杰海渊.1951年,英国“查林杰8号”船发现了这一海沟,当时探测出的深度为10836米.此后,这一数据不断被新的纪录所修正.
1992年,日本海洋科技中心耗资5000万美元研制出“海沟”号水下机器人.“海沟”号长3米,重5.4吨,它是缆控式水下机器人,装备有复杂的摄像机、声纳和一对采集海底样品的机械手.它的研制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考察查林杰海渊.经过数次失败,日,“海沟”号机器人被12000米长的一次缆缓缓放向海底,母船操作室内的17个监视器显示出潜水器发回的图像资料.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行进”,“海沟”号到达查林杰海渊底部,这时测深表显示的水深值是10903.3米,修正水深为10911.4米.修正水深是根据水压测定的值,通过含盐量、水温资料修正后的深度.“海沟”号创造了新的世界潜深纪录,比原有纪录深了15米.此后,“海沟”号还进行了试样采集及拍摄等考察活动,人们从它传回的图像中看到:茶色的海底泥土上,有一些白色的像海参一样的生物在蠕动,旁边还游动着数条小鱼,此前,确认有鱼的最深水深是8370米.
在美国众多的水下机器人中,“阿尔文”号的地位比较特殊,它每年有200多天在水下“工作”.目前“阿尔文”号已经进行了3500次多种海洋科学探索,还曾经在地中海85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一颗遗失的氢弹.“阿尔文”号也成功地探索了沉睡多年的“泰坦尼克”号.
自动深海潜水器(ABE)也是美国水下机器人中的佼佼者,它可以不依靠航海员或导航船的导航自由行动.ABE凭借一套编好的指令,能潜出、潜入并自行决定目的地和测量时间,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收集数据、样本并进行拍照.
中国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发展起步较晚.1986年“863”计划实施之前,我国研制的都是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工作深度仅为300米.现在研究的重点是无缆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不依赖人的控制,摆脱了电缆的限制,为水下机器人向深海发展提供了条件.尽管这种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大大增加,但在预编程无缆水下机器人研制方面,中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7年6月,中国第一套6000米水下机器人试验获得成功,而这一次出海的第二套6000米水下机器人,担负的任务更为艰巨.
摘自――深圳*** 您现在的位置:>>
那些爷爷辈的水下机器人
| 【】【】【】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大海孕育着无穷无尽的水生资源和丰富宝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各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战略。海洋机器人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工具和装备。沈阳自动化所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水下机器人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使我国水下机器人技术跻身于世界前列。 本期“SIA机器人大讲堂”,将为大家讲述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机器人研发的历史,和几款爷爷辈的水下机器人。 根据国内市场需求,1979年,以蒋新松院士为首的团队在国内最早提出了海洋机器人研究计划。1982年,中国科学院正式立项,开展“智能机械在海洋中的应用研究”。蒋新松院士海人一号(HR-01)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包括有缆水下机器人(ROV)和无缆水下机器人(AUV)两大类。“海人一号”便是一台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 “海人一号”总功率20马力、最大作业水深200米,装有6功能带有触觉的主从伺服机械手,包括电动主手和液压从手,主、从手之间采用双向反馈形成力感,并以当时较为先进的多片微控制器构成了相当于机器人大脑和神经的控制和通信系统。 1985年12月,由蒋新松任总设计师的我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样机首航成功,1986年改进后的“海人一号”完成了海上试验。 “海人一号”是我国科研人员完全依靠自主技术和立足于国内的配套条件开展的研究工作,是我国水下机器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国际合作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我国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起了促进作用。RECON-IV-SIA水下机器人 1986年,沈阳自动化所与美国佩瑞公司签订了“RECON-IV”中型水下机器人技术引进合同,把引进消化吸收与攻关相结合,于1986年“海洋和水下机器人技术开发”列入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沈阳自动化所为依托单位。 经过3年的时间,开发出了3套水下机器人,其国产化率已达90%,并与1990年首次销往国际市场。随后,又生产了2套“RECON-IV”产品服务于海上石油开发。“探索者”号在南海试验现场 在1986年863计划实施之前,我国研制的都是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工作深度仅为300米。在863计划精心组织下,沈阳自动化所于1994年成功研制了“探索者”号无缆水下机器人(AUV)。它的工作深度达到了1000米,并且甩掉了与母船之间联系的电缆,实现了从有缆向无缆的飞跃。 该项目是“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选定的目标产品型号,于1990年立项。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封锡盛担任总设计师。“探索者”号与它的总设计师封锡盛院士 1994年10月, “探索者”号在中国南海进行了5个航次的海上试验,并在西沙群岛附近成功下潜1000米水深,成为我国到达深海的先驱者。CR-01 1992年,沈阳自动化所与俄罗斯海洋技术问题研究所、国内中船总702所、中科院声学所等单位合作,着手研制6000米级自主水下机器人----“CR-01”。关于CR-01最大工作水深:6000米最大水下航速:2节续航能力:10小时回收海况:4级拍照片量:3000张 在国家科委、国家外专局的支持下,“863”计划于1992年8月立项,其应用背景是中国大洋协会为探查和评价联合国批准分配给我国15万平方公里开辟区的多金属结核资源提供先进设备,为我国21世纪开发海洋资源提供有限的技术手段。 1995年,“CR-01”研制成功,并分别于1995年、1997年两次赴太平洋我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开展调查工作,获得了大量的海底多金属结核录像、照片及声图资料,为开辟区资源勘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它的成功,是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6000米级水下机器人的国家。 1997年,CR-01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同年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综合重大成果奖。 在“CR-01”研制成功的基础上,2000年由“863”计划立项,又以中方向俄方采购部件的方式研制了“CR-02”6000米AUV。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复杂地形下的导航与控制,研制全新的测深侧扫声呐获取三维图像等。 除此之外,根据海洋开发的不同要求,1998年开始,沈阳自动化所的科研人员对海底电缆铺设、远程自助、水面救助、水下作业、载人潜器等多个应用领域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分别研制了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水下机器人。包括自走式海缆埋设机、“SR-01”水面救助机器人等,为沈阳自动化所今天庞大的水下机器人家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志》、《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研究发展简史》;综合办公室戴天娇编辑整理)&&
无标题文档-SH!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地址: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114号
邮编:1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