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0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利用对方服刑不便举证捏造债务起诉 曾经的被害人被立案侦查
被诈骗50多万元拿不回来,他心有不甘,拿着3张借条到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但法院在审查中发现,部分债务并不真实,原告有借此骗取有利判决的嫌疑。近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将一起涉嫌虚假诉讼罪的案件移送到公安立案侦查。
2015年12月,万某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提起诉讼,要被告林某支付共计128万元及相应的利息。万某主要提供了3张借条作为证据,分别为50万元、8万元、70万元。
法官调查发现,这个被告林某已经因诈骗罪在监狱服刑。林某说,他确实问万某借过钱,第一次是50万元,写了借条,钱没还;第二次是8万元,也写了借条,钱还了;第三次借了5万元,没写借条,也没还钱。后来,万某来追债,提出重新写一张70万元的借条,把之前的债务连本带利合并起来。林某表示同意,但他却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把前面两张50万和8万元的借条拿回来。
得知被起诉,林某也很无奈地说:&我就是因为弄了这些钱才被法院判刑入狱的啊!&
为了查明事实,承办法官查阅了2013年的刑事案卷。果然,当年林某在明知自己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为偿还原有债务及利息,以投资生意为名,并允诺高额利息,从5名被害人处骗取共计93.6万元。最后因犯诈骗罪,他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10万元。原告万某,就是该起诈骗案中的被害人之一。
法官还发现,万某在庭审中的陈述,与当时他在公安的询问笔录明显不符。比如,万某承认自己知道50万元的借条,实际上是包含在70万元这张借条内的,却仍凭两张借条分别起诉,重复主张同一笔借款。再如,被告林某在已经归还了8万元的情形下,万某仍主张已经清偿的债务。法官觉得,万某利用林某在监狱服刑不便举证,企图借此骗取有利判决。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审查认为,万某在50万元和8万元这两个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以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涉嫌虚假诉讼犯罪,决定将相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
3月9日,杭经开公安分局对万某涉嫌虚假诉讼立案受理。
在过去,如果民事诉讼当事人涉嫌虚假诉讼,法院一般以罚款为主。但去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新增虚假诉讼一罪,当事人如果捏造事实,妨害司法公正,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就将面临刑事处罚。
近日,温州鹿城法院也审理了类似的案子。为了在离婚诉讼中多分得财产,女方张某找来朋友陈某故意上演&讨债官司&,恶意串通制造夫妻共同债务。结果,法院在审理中查明这些所谓的&债务&其实早已还清。法院依法对陈某处以罚款2万元,对张某罚款3万元,并且将会把该案移交给公安机关侦查。
捏造事实|虚假诉讼
责任编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您(@)目前可用积分:298549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原创]此案原、被告是诈骗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的关系
4215 次点击
12:02:17 发布在
&&&& 生效判决书已经证明:&&&&&& 此案原、被告是诈骗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的关系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中级人民法院(2013)农十三民初字第06号民事判决书(下称一审判决)称,原告石岩诉称,“2010年5月,原告通过第三人姜应龙认识王安军,其欲购买原告的5800余亩土地,在第三人姜应龙的见证下原被告双方决定成交价3000万元。截止2010年12月,被告王安军陆续给原告支付了1800万元的土地转让款,余欠原告1200万元……王安军给原告出具了1200万元的欠条及还款计划,……原、被告口头约定将5800亩土地办成两个土地证,按王安军已付的1800万元土地款折合成3141.47亩土地,该土地归王安军所有,将2663.04亩土地使用证办在姜应龙名下保管。并约定当王安军付清1200万元后,由姜应龙把土地证直接过户给王安军……”原告请求判令:被告王安军偿还1200万元欠款,若不能归还则将保存在第三人姜应龙名下的2663.04亩土地使用证归还原告。&& 被告(反诉原告)王安军辩称:“2010年4月份,时任十三师火箭农场财务科科长的李晓玲(现任第十三师柳树泉农场副政委)和其丈夫姜应龙(第三人)多次给被告说,巴州和硕县有6000亩土地,上面有1000个大棚,仅每年大棚的租金收益就达400万-500万元,土地价值达6000元,但其朋友石岩可以2000多万-3000万左右的价格购买。鉴于被告认识李晓玲多年,加之李晓玲反复强调拍卖的土地质量很好,而且是通过银行拍卖取得的土地,很有投资价值。……被告一直认为该块土地是石岩以当时李晓玲、姜应龙所说价格3000万左右竞拍到的。直到2011年9月,被告看到了拍卖公司的1006万元的成交确认书,才知道上当受骗。&&&& 从判决书的叙述已经表明:李晓玲和其丈夫姜应龙给被告说的巴州和硕县价值达6000万元的土地,原告是以1006万元的价格以拍卖取得而以3000万元价格转卖给被告,被告已支付其1800万元,原告起诉追索其“欠款”1200元。二审判决驳回其全部诉讼请求证明本案属恶意诉讼。&&&&&&&&一审判决认为,“本案中,如果原告是出卖人,其应当有物可卖。而本案各方当事人商定时间是2010年5月,此时离委托拍卖还有两个月,被告已付给原告100万元,此时原告并没有取得标的物。……在拍卖之前,被告已支付100万元,竞买当天又支付500万元,这之后被告累计支付原告的款项达到2450万元,足以支付拍卖会确定的土地成交价及相关交易费用,即委托人支付了所有价款和费用,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了受托活动。……应认定为委托合同。”&&&&&&&&&&&&&&&&&&&&该判决书认为,“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均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尊重社会公道,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本案中,原告石岩受被告王安军委托参加拍卖,违反《合同法》第四百零一知关于‘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报告委托事务的处理情况’的规定,未履行如实报告的义务,致使委托人支付的价款与土地拍卖成交价之间产生巨大的差额,并由原告自己受益。其行为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给被告造成极大损失。受托人代理委托人与自己进行交易的行为,是违反商业道德底线的行为,在诚信社会的构建中,这种行为应当认定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应属无效并予以禁止。……对石岩的诉讼请求更不应保护。”&& 判决:&& 一、原告石岩返还被告王安军购地款6500000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 二、被告王安军出资受让、第三人姜应龙持有国有土地使用证的2663.04亩土地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原告石岩……;&& 三、驳回原告石岩的其他诉讼请求;&& 四、驳回反诉原告王安军的反诉请求。&& 一审判决后原、被告均上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2013)新兵民二终字第00017号民事判决书(下称二审判决)判决:&&&&一、撤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中级人民法院(2013)农十三民初字第06号民事判决;&&&&二、上诉人石岩返还上诉人王安军购地款800万元并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于上诉人王安军……&&&&三、原审第三人姜应龙持有国有土地使用证的2663.04亩土地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于上诉人王安军……&&&&四、驳回上诉人石岩的全部诉讼请求;&&&&五、驳回上诉人王安军的其余诉讼请求。&&&&二审判决与一审判决的差别在于将石岩返还王安军的购地款由650万元增加到800万元;将姜应龙持有的国有土地使用证的2663.04亩土地由判决返还原告石岩改为返还上诉人王安军。也就是说二审判决不允许石岩借倒卖土地获取暴利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本案原告石岩1006万元拍卖取得的土地,在其与第三人李晓玲、姜应龙夫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下,王安军欲支付3000万元购买,并实际支付2450万元。李晓玲、姜应龙未支出分文购地款即拥有了2663.04亩土地使用权。不管这里的利润他们与石岩如何分配,可以断定,是经过预谋的。&&&&虽然由于二审判决驳回石岩的全部诉讼请求,使其诈骗目的不能全部得逞,但确凿的证据证明其已经实施了诈骗。石岩和第三人姜应龙夫妇均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一审判决所称的“违反商业道德底线的行为”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就是诈骗罪的行为。但本案受害人王安军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受害人董成厚、董先梅兄妹借给王安军530万元,也被诈骗者骗去。董成厚、董先梅兄妹去年多次向有关部门报案和投诉,并在网上实名举报之后,公安机关对此案侦查了三个月,因为李晓玲有主要关系网,后来负责侦查此案的公安人员调动而停止了侦查。接着就是石岩恶意诉讼。到目前为止,诈骗者无一人受处理,李晓玲反而由财务科长升职为副政委。本来二审判决之后已进入执行程序,但石岩今年又通过关系向最高法院提起申诉,法院停止了执行。&&&&在当前这样严厉的***败形势下,难道最高法院还会有人要充当诈骗犯罪的保护伞吗?&&&&(本案事实由董先梅提供,***号码290643,手机:.)&&&& &&&&&&&&&&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15:30 &&
在当前这样严厉的***败形势下,难道最高法院还会有人要充当诈骗犯罪的保护伞吗?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9:08:26 &&
百度百科诈骗罪编辑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1] & 上一篇主题| 民商事| 下一篇主题&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55:16 &&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5] 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也是欺诈行为。根据刑法第300条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骗取财物的以诈骗罪论处。 &&&&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虚假的陈述、提出虚伪的证据,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从而获得财产的行为,称为诉讼欺诈,但不成立诈骗罪(详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日《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思,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但是,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盗窃罪。&&&&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根据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监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最新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起点。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括骗取无形物与财产性利益。根据刑法第2l0条的有关规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专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门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成立诈骗罪。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37:20 &&
刑事处罚刑法规定 司法解释《两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三月一日 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现就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0:59:06 &&
利用诉讼诈骗财物,也构成诈骗罪!——我与一个资深法官的辩论《大河报》日B11版《今日说法/解析》栏,刊登《四年官司“打”出虚构原告》的报道。16名原告诉郑州隆华实业有限公司,要求归还集资款。然而16人中竟有8名原告是无中生有的人,这些虚构原告的集资总额达19万元。他们的诉讼请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经检察院抗诉,最终使错案得以纠正。对于这样的错案得到纠正,笔者甚感欣慰。但对于制造这样的错案的幕后黑手不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却感到遗憾。媒体上“专家说法”认为“现有法律并没有明确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其依据是日颁布实施的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文件编号3417)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所侵害的主要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不宜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笔者以为,该文件的答复还不属于司法解释的范畴,人民法院在审理中不应一律以此答复为据。该答复中认定恶意诉讼行为所侵害的主要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是不确切的:明明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其所侵害的客体主要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恶意诉讼型诈骗罪与一般的诈骗罪不同之处在于,一般的诈骗罪,是行为人使用骗术,即以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似乎“自愿”的交出财物。而恶意诉讼当事人,是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受害人的目的不能得逞以后,又用同样的方法欺骗司法机关,并通过国家的强制力达到以“合法”的形式,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其行为仍然完全符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诈骗罪的特征。其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是充分的。犯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关系;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犯罪主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也都符合诈骗罪的要求。恶意诉讼型的诈骗虽然是通过司法机关的介入才使其目的得逞,但在司法机关介入之前,诈骗罪已经成立。司法机关的介入并未改变其诈骗的本质。它是诈骗罪的一种特殊形式。这就好像普通的桌子是四条腿,而现在的老板桌、电脑桌都已不是传统桌子的样子了,但人们还是把它称为桌子。恶意诉讼型的诈骗罪,不仅具有一般诈骗罪的社会危害性,而且恶意诉讼的目的一旦得逞,将引起对方当事人的上诉、申诉,到检察机关申请抗诉,甚至到有关部门上访。使司法机关对同一案件反复审查、审理。严重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同时严重破坏社会诚信准则,影响到司法公信力,甚至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社会稳定。恶意诉讼中的受害人很难找到一条有效途径来对自己实施救济,最终将不满情绪发泄到司法机关,产生仇恨社会的心理。恶意诉讼型的诈骗罪比一般的诈骗罪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而更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说恶意诉讼型的诈骗,行为人以实施诈骗为目的,其犯罪的方法或者犯罪的结果又触犯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或者妨害作证罪等,是为牵连犯。应该以法定刑比较重的那个罪定罪量刑。上述又触犯了的罪名都没有诈骗罪的法定刑重,因此仍应以诈骗罪定罪量刑。(河南省法学会会员刘治成,写于2005年2月)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55:25 &&
左推事右推事 (资深法官)[第1楼]&&&&发表于:
21:50&&&&&&&& 很遗憾的是,除了少数歪曲诈骗罪构成者之外,多数人还是认为诉讼诈骗不符合诈骗罪“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自愿’交出财物的行为”特征。因为诉讼诈骗中,被骗的是法院,损失的是对方当事人,而对方当事人心里清楚得很,即使接受判决也是迫于法院判决的强制力,而非骗术。如果按照构成诈骗罪的思路,那么被害人实际上是被行为人利用国家强制力逼迫之下“不敢反抗不能反抗”才交出财物的,为什么不说属于抢劫行为呢?既然法院可以被利用为骗人的工具,为什么就不能被利用为抢钱的工具呢?何况,现在的民事判决,判了改,改了又判,没有尽头,这个过程中谁举的证是真的,谁的是假的,岂不是要公安先把双方当事人都审查一通后才能开审?这是非修正刑法不可的问题。建议在妨害司法罪中增加诉讼诈欺罪。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8:04:24 &&
&&&&刘治成:&&&&楼上的分析真真的入骨三分!令偶佩服得五体投地!可偶一日被蛇咬(曾被打成反革命冤狱六年),十年怕草绳!哪里敢像楼上哪样分析问题呢?偶也是老头吃柿子——挑软的了,恶意诉讼者利用法院讹了我的钱,我不敢对抗法院,我还不能攻击一下恶意诉讼的当事人吗?&&&&偶强烈支持楼上老师的建议!订上几条制裁明知实情还要帮助恶意诉讼人“抢钱”的法官的条款!&&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11:30 &&
&&&&左推事右推事:&&&&将这类行为纳入诈骗罪恐怕不容易吧?不但理论界有争议,在最高检的答复出来后,也没听说有这方面的案件。&&&&个人认为,诉讼诈骗的问题法院难辞其咎,当然也是谁主张谁举证带来的副产品。其性质属于妨害诉讼,而非侵犯财产——因为如非法院支持,做出判决并执行的话,难以得逞——因此,应归入妨害司法罪一类中。而这暂时缺乏依据。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草率纳入诈骗罪,不但不能准确反映这类行为的特征,将使法院的威信受到更严重的损害——不是诈骗同伙,就是诈骗工具。
本版块主题总数:113054 / 帖子总数:2560519
今日论坛共发帖:2020 / 昨日发帖:23948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此案原、被告是诈骗犯罪嫌疑人与受害人的关系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当前论文:诉讼欺诈的侵权责任 专业写手团队→竭诚为你服务→代写论文请联系***→
臂力论文网精英写手团队,竭诚为你服务
当前位置: >>
>> 浏览文章诉讼欺诈的侵权责任
诉讼欺诈的侵权责任
论文正文开始
诉讼欺诈的侵权责任
Tort Liability of Litigation Cheating
【学科分类】诉讼
【出处】《中国》2008年第5期
【摘要】诉讼欺诈的侵权责任问题已引起学界的关注,研究的焦点在于诉讼欺诈的界定以及侵权责任的法律构成等问题。诉讼欺诈的侵权责任在构成上的独特性为,行为人通过取得法院的生效判决书或调解书,侵害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利。为规制诉讼欺诈行为,在立法上应赋予案外第三人一种申请撤销已生效判决书或调解书的权利。
【英文摘要】The issue of litigation cheating has attracted notice of academia.Research focuses on what is litigation cheating and what is tort liability.litigation cheater tries to rise legal process and therefore legal court's judgment harm‘third party’s legal right indirectly.As such behavior is against the spirit of law and objective aim of civil litigation,so it will bring harm to legal order.This author makes a research to this issue.
【关键词】诉讼欺诈;侵权责任;恶意诉讼
【写作年份】2008年
&&&& 诉讼欺诈是近年来不断发生的一种特殊案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我国界尚未对诉讼欺诈的侵权责任进行系统的讨论。在立法上,梁慧星教授主持的“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王利明教授主持的“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以及杨立新教授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均有关于恶意诉讼侵权责任的规定。可见,恶意诉讼已经引起界的注意。英美法系国家的程序法和实体法对恶意诉讼行为也有所规范。例如,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将恶意诉讼称为“无正当理由的诉讼”,并规定了三种形式,即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非法控诉、非法利用民事诉讼程序以及滥用诉讼程序。前两种侵权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行为人没有诉权而提起诉讼,是无可能原因而进行诉讼,其目的是为追求刑事、民事诉讼请求适当审理以外的其他非法目的;第三种侵权行为是行为人有诉权,但故意利用这种诉权提起刑事诉讼控诉他人或民事诉讼程序,目的是为了达成该诉讼程序目的之外的其他非法目的,给被诉人造成损害。
诉讼欺诈作为恶意诉讼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原被告之间合谋诉讼,骗取法院的生效判决,以达到诈害案外人财产权利的目的。这种现象在司法实务上屡见不鲜。由于没有相关的立法对这一行为加以规范,诉讼欺诈似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历史与比较法考察
罗马法不仅规定了恶意诉讼的一些具体行为方式,而且从程序和实体上都明确了事先预防措施和事后救济措施。罗马法将当事人在诉讼上的违法行为分为三种:(1)诉讼主张故意不真实的;(2)故意违背法律而请求权利保护或作防御的;(3)所提主张虽真实,或已获得法院批准,但其目的在于迟延、扰乱诉讼,而导致难以发现真实的。查士丁尼的《阶梯》已有对恶意诉讼的规范,其4.6.24中规定:“某人在起诉中夸大债务数字,以至执达员,即诉讼案件的执行人,据此收取更大的费用,有此情形时,被告得就其所受损害,请求原告以三倍之数偿还”。4.6.25中规定:“关于行贿使他人进行或放弃毫无理由争讼的诉讼,则是可以提起“请求给付四倍的诉讼”。
法国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的制度,对于拖延或者利用其他不正当手段进行诉讼,可以处以一定数额的民事罚款,并且可以要求损害赔偿。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第32—1条规定:“对于拖延或以其他不当手段进行诉讼者,可以处100至1000法郎的民事罚款,并且不影响可能对其要求的损害赔偿。”民事诉讼实务中也有判例认为,原告滥用诉权的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受害人应当对原告滥用诉权的行为及其造成的损失加以证明,证明成立的,法院将处以罚款。法国学者把滥用权利理论在诉讼法领域内的主观要件限制为恶意的原因解释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诉权的行使不被限制得过死,因为诉权乃是保护各种权利的一种特权,因此,应当让诉讼当事人享有某种豁免权。”但后来的判例发生了转变,认为“一般的过错行为”,“可以受到指责的轻率行为即足可构成滥用诉权,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德国1933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必须完全且真实地就事实上的状态作出陈述,若有恶意陈述虚伪事实,或妨碍对方当事人的陈述,提出无理争辩及提出不必要的证据时,法院可以处以罚款。”德国民法典没有关于“恶意诉讼”的明确规范,但其第226条(禁止恶意)规定:“权利的行使不得以损害他人为目的。”第826条(违反善良风俗的故意损害)规定:“以违反善良风俗的方式故意对他人施加损害的人,对他人负有损害赔偿义务。”但德国司法实务否定了民法典第826条对恶意诉讼的适用,20世纪60至70年代的判例排除起诉能产生第826条所指的责任问题。惟一例外的是阻止侵犯工业产权的救济,因为在这种情形下,滥用司法救济的原告“侵犯了有组织的、开业中的商事活动”,所以只要有一般过失,责任就告成立。
日本民法典虽没有关于恶意诉讼的明确规定,但诉讼法和司法实践体现了相关精神。同法、德等国一样,日本诉讼家为规范恶意诉讼也是从实体法中寻求法理依据。发展于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发展于侵权法的滥用权利原则被试图引入诉讼法中。受德国诉讼理念的影响,在早期,这一举措也备受争议,直到战后,在日本年轻一代学者的推进下,日本高等法院于1959年的一则判例中采用了“程序诚信”的说法,从而完成了这一过程。但关于这两原则在诉讼法中的关系,日本学者却经过了一番讨论:何时适用诚实信用原则,何时适用权利滥用原则,它们的范范孰大孰小,理论界并没有达成共识。但日本司法界认为此二者在实体法上是可以互换的,即违反诚实信用即为权利滥用。日本程序立法者最后选择了诚实信用原则,并将之明确为新《日本民事诉讼法》第2条:“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以诚实信用为之”。该原则适用于禁反言、禁止不当促成有利诉讼状态、禁止程序权利滥用等情形。对违反诚实信用的诉讼行为,日本民事诉讼法一般以权利失效或处以罚金的方式予以制裁(如日本民事诉讼法第384条)。虽然实体法上没有专门针对恶意诉讼的条款,但日本学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将恶意诉讼行为视作一种侵权行为。如Yasuhei Taniguchi教授论述道:“如果某人提起诉讼的唯一目的就是骚扰被告,这种行为将被视为滥用权利,其结果将导致引起起诉被驳回,并可能产生基于实体法上的损害赔偿起诉。”
葡萄牙和澳门民事诉讼法对恶意诉讼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葡萄牙民事诉讼法第456条规定:“任何恶意诉讼行为的当事人都会被处以罚金并且在对方当事人要求赔偿的情况下应予以赔偿”。澳门民事诉讼法也详细规定了恶意诉讼,如该法第385条规定:“(1)当事人出于恶意进行诉讼者,须判处罚款。(2)因故意或严重过失而作出下列行为的为恶意诉讼人:a)提出无依据之主张或反对,而其不应不知道主张或反对并无依据.b)歪曲对案件裁判属重要之事实之真相,或隐瞒对案件裁判属重要之事实;c)严重不履行合作义务;d)以明显可受非议之方式采用诉讼程序或诉讼手段,以达致违法目的或妨碍发现事实真相,阻碍法院工作,或无充分理由而拖延裁判之确定”。第386条规定了损害赔偿:“(1)他方当事人得请求判处恶意诉讼人做出损害赔偿;(2)上诉损害赔偿得为:a)偿还因诉讼人之恶意导致他方当事人所作之开支,包括诉讼代理人或技术员之服务费.b)偿还上述费用及因诉讼人之恶意而对他方当事人造成之其他损失。”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继受于德国,在关于恶意诉讼的法律适用问题上与德国法的态度相同,台湾学界认为诉讼制度的滥用,是故意悖于善良风俗的重要类型。“如明知被上诉人之所在,主使被上诉人夫,以生死不明已逾3年为原因诉请离婚,并利用公示催告之方法使被上诉人无法防御因而取得离婚判决;或共谋以和解凭空创设的债权,申请法院执行某笔土地,致被害人不能行使依确定判决取得之土地登记请求权。”
英美程序法、实体法都对恶意诉讼行为进行了规定。在英美实体法上,恶意诉讼是一种侵权行为类型,恶意诉讼人需承担侵权责任。英国的侵权行为法多年来承认不正当诉讼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该行为包括三种类型:恶意控告、恶意民事诉讼和滥用程序。其中,恶意民事诉讼也是在原告没有合理根据而为了某种特别目的对他人进行的民事起诉的侵权行为,在被起诉者胜诉后,原告也要对此承担赔偿责任。
在英美侵权法上,法律诉讼的滥用可以采取以下形式:恶意刑事起诉、恶意提起民事诉讼和诉讼滥用。如果是恶意地提起民事诉讼,而且这种民事诉讼缺乏合理的和可能的理由,那么在下述情况下,受害人可以“恶意地提起民事诉讼”提起侵权行为诉讼:破产诉讼、指控一家公司为资不抵债的诉讼。诉讼滥用是上述滥用诉讼程序侵权行为形式之外的规定,如果一个人使用法律诉讼,不是为了达到诉讼本身的目的,而是实施了一种侵权行为,因而导致了损害,即构成诉权滥用。
综上所述,大陆法系自罗马法到法国、德国、日本,生长出了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的恶意诉讼制度。从立法例上看,《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37条、《德国民事诉讼法》第96条、《法国新民事诉讼法》第32条、《日本民事诉讼法》第384条、《西班牙民事诉讼法》第11条、《葡萄牙民事诉讼法典》第456条、《澳门民事诉讼法》第9条;TRIPS协议第8条、第41条、第48条第1项、第50条第3项和第7项,都对恶意诉讼的侵权责任进行了规范,这为我们研究诉讼欺诈理论及制定相应规则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仅就诉讼欺诈的民事侵权责任而言,英美法的有关恶意诉讼民事侵权责任的规定应当嫁接至我国的诉讼欺诈民事责任的理论架构中,因为,恶意诉讼主要是英美侵权行为法的概念,是英美法中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
二、概念甄别
诉讼欺诈在学术与实务界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在上,欺诈主要为民法概念。民法中的诈欺(Fraud)是一种虚伪陈述或图谋欺骗的行为。诈欺可以以隐瞒真像或故意不作出其理应作出陈述的方式,或者通过行为构成。
我国学者关于诉讼欺诈的研究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没有将诉讼欺诈和民法上的欺诈及刑法上的诈骗区分开来。民事欺诈有法律行为上的欺诈与侵权法上的欺诈之分。前者是指故意陈述虚假事实或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于错误而为意思表示的行为。后者是指行为人通过欺骗或隐瞒等手段故意从事的不法侵害他人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或其他权利,应对被害人负赔偿损害之债的行为。刑法上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的方法骗取数额巨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滥用诉权是指诉讼当事人为了获得程序上的利益,在明知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过分地使用诉讼上的权利拖延诉讼等。与民事欺诈、诈骗罪和滥用诉权相比。诉讼欺诈是指在诉讼中,诉讼参加人恶意串通,旨在谋害第三方利益的联合行为。而民事欺诈、刑事诈骗一般都是单方行为,双方通谋侵害第三人权益的情况属于例外。其次,对诉讼欺诈与恶意诉讼、诉讼诈骗在概念上也没有作出明确的区分。基于理论研究的必要和实证法上的需求,必须在理论上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诉讼欺诈不同于恶意诉讼。很多学者都把诉讼欺诈等同于恶意诉讼,但我认为,这两者是有重大的区别的。恶意诉讼是指当事人没有合理和合法的诉讼依据,违反诉讼目的,把诉讼作为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手段,谋求非法利益或者意图使他人受到财产上和精神上的损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杨立新教授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第74条把恶意诉讼界定为“故意以他人受到侵害为目的,无事实根据和正当理由而提起民事诉讼,致使对方遭受损失的行为。”从该建议案来看,恶意诉讼强调的是行为人滥用诉权,侵害相对人的权利,其损害后果既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而诉讼欺诈必然表现为侵害案外第三人的财产或妨害第三人的权利行使。恶意诉讼的外延明显宽于诉讼欺诈。诉讼欺诈通常要表现为通谋,即原、被告间通谋损害第三者利益。诉讼欺诈和恶意诉讼虽然都表现为利用了诉讼这一合法形式来损害他人利益,但诉讼欺诈是以合谋欺诈的诉讼行为来使法院发生误判,从而使被害人遭受损害,这种损害并不是一种超越诉讼本身的损害,其欺诈的对象其实是法院。
第二,诉讼欺诈和诉讼诈骗在概念上是难以区分的。诉讼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在民事诉讼中使用虚***据欺骗法院,使法院作出错误判决从而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这是在刑法语境下对诉讼诈骗所作的界定,两者在语义上本来就是同义的。日本学界和实务界本来就把诉讼诈骗和诉讼欺诈混为一谈,两者只有在不同的语境下才可以作出区分,诉讼欺诈行为需要刑法进行调整时,可称为诉讼诈骗,该行为需要民事法律(程序法或实体法)调整时可称为诉讼欺诈。在民法或诉讼法的语境下,将两者作出区分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第三,诉讼欺诈有别于民事欺诈。在民事法律的语境下,诉讼欺诈表现的是诉讼参加人之间合谋虚构某种民事法律关系,试图诈害案外第三人的财产或侵害第三人的权利。行为特征为事先合谋欺骗法院,使其作出错误的判决。而诉讼当事人一方虚构某一事实或伪造证据通过民事诉讼诈骗相对人财产或为了获得胜诉的情况,不是诉讼欺诈,而是民法上的欺诈行为。虽然这一行为发生在诉讼前或诉讼进行中,但从其行为的特点看,其虚构的事实或其伪造的证据显然是为了证明与诉讼相对人之间存在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关系或存在于已有利的法律事实。诈欺行为的性质完全是民法意义上的。诈欺人的违法行为可以通过追究其妨害民事诉讼或追究其伪证的刑事责任来解决。而诉讼欺诈虽然也表现为虚构事实或伪造证据,但直接目的不是为了捏造和诉讼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诈害相对人,而是为了诉讼成立的需要,为了欺骗法院。事实上在诉讼前原告和被告间已经串通好,欺诈的对象主要是法院,其行为的性质和民法上的欺诈显然不同。
总之,本文所探讨的诉讼欺诈的概念应当是:诉讼参加人(原告与被告)恶意串通,虚构民事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恶意制造诉讼,其目的是使法院作出生效的涉及财产关系的裁判,以创设两方之间新的法律关系或改变原有的民事权利状态,或者获取具有执行力的判决书和调解书,从而使案外人(本诉讼程序之外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的行使受到阻碍或民事权利受到侵害以及其他损害案外人或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的违法行为。
三、法律构成
(一)行为人实施了欺诈的诉讼行为
1.诉讼行为具有欺诈性
诉讼欺诈表现为原、被告之间的合谋欺诈。行为人在起诉前通常要虚构事实或伪造证据,作为诉讼欺诈的预备行为。虚构事实是指行为人虚构某种法律关系,捏造客观上并不存在的法律事实;伪造证据是指为了启动诉讼程序,欺骗法院,行为人制造证据,以证明虚构的法律关系真实存在。虚构事实、伪造证据在程度上应当达到两个标准:一是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和证据要求;二是虚构事实、伪造证据足以使法院相信并最终获得胜诉。完成了上述欺诈行为,行为人才可能进行下一步的联合行动。诉讼欺诈行为存在于诉讼之中,如果仅仅是伪造证据、虚构法律事实,而最终不启动诉讼程序,则不是诉讼欺诈。诉讼欺诈中的欺诈行为必须在诉讼中完成,须经过起诉、应诉、判决或执行。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固定某种虚构的法律关系或取得某种财产或财产权利,才构成诉讼欺诈。所以,诉讼欺诈必须以诉讼为依托,必须实施了诉讼中的欺诈行为,并借助国家的生效判决达到侵害案外人权利的目的。如没有进入诉讼程序,无论如何伪造证据、虚构事实,都不能称为诉讼欺诈。
2.诉讼行为具有违法性
日本学者西原春夫认为:违法是指违反最广义的法秩序的情况。我国学者在讨论侵权责任的违法性所违反之“法”时,也有主张广义违法性的。这种广义的“法”不仅包括民事法律,也包括宪法、刑事法律、行政法律、环境保护法律和其他任何实体法律。而诉讼欺诈行为的违法性不仅表现为行为目的是对案外人权利的间接侵害,其行为手段是直接侵害了诉讼法律规范。具有双重的违法性。诉讼欺诈行为违法性的本质在于,其行为违反了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作为的义务,与一定的法律秩序直接或间接冲突。所以,在构筑诉讼欺诈侵权责任的法律构成要件时,必须以诉讼行为的不法性作为独立的构成要件,具体表现为:
(1)诉讼行为的启动缺乏合理的理由。法律政策鼓励人们启动民事程序以保护自己的权利,并且保持法律的稳定性,然而诉讼欺诈行为人提起的诉讼明然与上述法律政策背道而驰。原告起诉时根本不存在与被告之间的争议民事法律关系,诉权要件完全是虚构的,其起诉的目的十分明显,就是为了诈害案外人。诉讼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违背了诉讼法律规范设定的权利义务,违反了诉讼权利行使的要件和程序,因此,这种带有欺诈性的诉讼应受到严格限制。
(2)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要求,是民法中的帝王条款。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原则逐渐渗透到诉讼法领域中,它要求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中必须公正、诚实和善意,以保障法律的安定性和其他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利益。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形态就诉讼参与人来说,要求其实施诉讼的行为必须诚实、善意。诉讼欺诈恰是非善意地行使诉讼权利,具有实质上的违法性。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的制约表现在,它要求当事人在实施诉讼行为时必须诚实和善意;否则,法院有权干预,甚至确认当事人的诉讼行为无效。该原则对当事人在程序上的要求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不正当诉讼行为的禁止。即当事人不得以不正当的手段形成有利于自己的诉讼状态。例如,以不正当的手段骗取审判管辖,以不正当的理由获得财产保全。②诉讼权利滥用行为的禁止,即要求当事人不得滥用诉讼权利,故意拖延诉讼。
(3)诉讼欺诈行为破坏了法律的秩序价值。秩序是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在存在和运转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的结构、过程、模式等。它既指某个系统的存在结构和模式,又指该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表现形式。秩序是法的基础价值,在自由、正义、平等、公平、效率等众多法的价值中,法的秩序价值更为基础。秩序是法的直接追求,没有秩序价值的存在,就没有法的其他价值。诉讼欺诈行为背离了诉讼救济合法权益的正当功能,背离了“任何人都不应从不当行为中获利”的理念,而且将法庭沦为实施非法行为并从中获利的场所,从而产生法律和司法信任危机,背离了法的秩序价值。
(4)诉讼欺诈行为违反了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权利必须正当行使,诉讼行为需具有合法性,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理念。诉讼欺诈行为人在滥用权利的那一刻,已受到了法律的否定性评价。我国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宪法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诉讼法也有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规定,无正当理而启动程序权的行为是程序违法行为,诉讼欺诈违背了诉讼法律规范设定的权利义务,违反了诉讼权利行使的要件和程序,破坏了诉讼的原本意义和目的。在实体法上,无正当理由不得损害他人的权益是民法对每个民事主体的要求,诉讼欺诈行为人的加害行为明显违背民法精神。
3.欺诈行为人已经获得生效的判决书或调解书,其行为并被法庭认定为诉讼欺诈
从诉讼欺诈产生的过程来看,实施诉讼欺诈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它产生于滥用程序权,终结于对案外人权利的非法损害。在实施欺诈行为时,它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权,他违反的是诉讼法上的义务。这种不法行使程序权的行为与侵权法是无关的,他只能受到程序法的调整,是对程序法的违反。欺诈行为通常都能轻易获得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而上述法律文书一旦形成,就使欺诈者实现了诉讼以外的不正当目的。其不法行为得到了国家公权力的确认。而此时诉讼欺诈行为才真正造成了对他人权利的损害,该行为便进入了侵权法的视野,行为人才可能承担侵权法上的责任。
考察已经终结的诉讼行为,是否是诉讼欺诈行为,在诉讼欺诈侵权之诉所启动的程序中,人民法院是无法直接认定的,因为在欺诈诉讼中,行为人已经获得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这一判决无论是对当事人还是对法院均具有拘束力。在该判决被撤销前,其他任何诉讼程序都无法对该判决的程序和实体做出否定性评价。因此,在诉讼欺诈的侵权之诉中,原告必须首先启动另外一个诉讼程序撤销行为人通过诉讼欺诈行为获得的生效判决,且撤销的理由应当是诉讼行为具有欺诈性,违反了诉讼法的规定。在此基础上,诉讼欺诈侵权之诉的原告才可以以此为证据,来证明被告为诉讼欺诈行为。所以,在构建诉讼欺诈侵权责任的法律构成时,必须考虑到诉讼欺诈侵权责任的特殊性,必须在程序方面进行考虑。换言之,并不是加害人的任何起诉行为都可能构成诉讼欺诈,因为公民享有依法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而不一定是有侵害受害人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目的。因而,需要相应的法律规范对于诉讼欺诈程序要件作出明确的界定,从而有利于法庭认定加害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诉讼欺诈。只有被法庭认定为诉讼欺诈的,加害人才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二)诉讼欺诈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
损害一词来源于拉丁文Damnum,它是侵权责任法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侵权责任构成的一个要件。侵权行为的成立,需以发生现实损害为必要。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以实际损害为成立要件,若无损害亦无赔偿可言。那么,侵害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何时才能得到法律救济。我国学者认为:“只有被法律认可的‘可救济的损害’才具有法律上的可救济性。而并非加害行为造成的任何事实上的损害后果都可以得到侵权法上的救济。”
把诉讼欺诈纳入侵权法的视角进行规范,必须以受害人已经遭受损害结果作为前提。诉讼的直接结果是获得法院的生效判决,并通过判决所产生的既判力和执行力来达到侵害案外人财产权利的目的。因此,诉讼欺诈行为产生损害的时间界限应为判决生效之日。陈桂明教授在《诉讼欺诈及其法律控制》一文中也认为,“实际损害是否发生,可以以错误裁判是否作出为认定的依据。”那么,诉讼欺诈行为完成后,案外人主张欺诈行为人给其造成了损失,法院将如何认定这种损害是否是被法律认可的可救济性损害。这是研究诉讼欺诈侵权责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从诉讼欺诈侵害的对象看,诉讼的结果是对案外人财产权的侵害,或者使案外人对欺诈者其中的一方所享有的债权无法主张、或使案外人对欺诈者的债权无法实现。如在逃避债务型的诉讼欺诈中,夫妻中丈夫一方对外欠有债务不予偿还,为了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双方通过诉讼,请求法院调解解除婚姻关系,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归女方所有。债权人由于不知道他们进行的诉讼,在诉讼中无法以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名义参加诉讼。直接的后果必将是使案外人的债权难以实现。在转移财产性欺诈诉讼中,股东利用担任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的职务,为了谋求不当利益,违反公司章程,对外担保,后债权人起诉该公司,股东利用担任总经理的身份,很快与债权人达成调解协议,使其他股东的权益受到侵害。从上引案例可以看出,这种诉讼欺诈行为必然会引起案外人的损害后果,但这种损害后果是否可以理解为“是被法律认可的可救济的损害”,是否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须进一步分析。我国学者对于“可救济的损害”的理解是:“其一,法律是否将这一损害列入可以补救的范围;其二,补救方法的可能性;其三,从法律的价值观上来看,是否有必要对该损害进行补救。符合上述实施方面的要件,并被法律认可的损害,为之可救济的损害。”诉讼欺诈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严重侵害了诉讼秩序,具有行为的不法性和结果的不法性。欺诈行为一旦完成,必然会造成案外人无法实现民事权利,符合学理上“可救济的损害”的构成要件,因此对于诉讼欺诈对案外人造成的损害,理应得到侵权法的救济。另外,从损害的分类看,按照被普遍采用的分类方法,损害可分为财产损害和非财产损害。所谓财产损害,是指因侵害权利人的财产或人身权利而造成受害人上的损失。所谓非财产损害,是指财产损害以外的损害,主要指精神损害。诉讼欺诈侵权所致的损害,是非典型的财产损害,是所失利益的损害。按王利明教授的观点,财产损害还可分为所受损害和所失利益。所谓所失利益,即消极的损害,是指本应获得的利益而未能获得,在学理上也称“逸失利益”,该种损害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指侵权行为使受害人丧失某种机会,称为机会损失。它的特点是,它不是对现有财产的损害,也不体现实际的财产利益的损失。诉讼欺诈行为对于案外人的侵害,就表现为它并不是直接侵害了案外人的财产,而是通过法院的判决间接的使案外人的权利的行使存在障碍,它将造成案外人主张权利的机会丧失。因此,可以将诉讼欺诈的损害归类为所失利益的损害,才能更加准确的透视此类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中损害的特征。
(三)案外人的损害与诉讼欺诈行为之间须有因果关系
为使加害者负担损害赔偿义务,加害者的行为与被请求的赔偿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诉讼欺诈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自然也应具备这一前提,即诉讼欺诈行为与案外人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当进一步讨论的是,诉讼欺诈行为与案外人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与一般侵权行为相比有何特殊性,诉讼欺诈侵权责任的因果关系如何判断。因果关系之判断,是每一个侵权案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此,立法常常只是提出一个因果关系的要求,至于应当如何判断,其往往沉默不语。我认为,诉讼欺诈行为人是通过非法借助程序的公权力加害于案外人的。其损害过程较为隐蔽,如果采用必然因果关系理论,无疑会加重案外人的举证责任,不利于对案外人民事权利的保护。因此,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较为适宜。所谓相当因果关系,按我国台湾地区的认定公式为:“无此行为,虽不必生此损害,有此行为,通常即足以生此种损害者,是为有因果关系。无此行为,必不生此种损害,有此行为通常亦不生此种损害者,即无因果关系。”至于相当因果关系应当如何判断,Von Kries认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可构成相当性的原因:须是损害的必要条件,须显著增加损害发生的客观可能性。正常行驶的车辆与迎面而来车辆相撞时,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显然是事故的一个条件(bedingung),但不是相当性的原因,因为其行为并没有使危险增加。
与必然因果关系说相比,相当因果关系说的优点在于,它不要求法官对每一个案件均脱离一般人的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去追求客观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判断不是要求法官个人的主观臆断,而是要求法官依一般社会见解,按照当时社会所达到的知识和经验,只要一般人认为在同样情况下有发生同样结果的可能即可。其客观依据则在于事实上这种原因事实已经发生了这样的结果。
诉讼欺诈行为人通过恶意提起民事诉讼,获得法院的生效判决后。通常即足以产生以下后果:生效判决固定了某种法律关系,致使案外人无法向欺诈者之一主张债权;欺诈一方利用生效判决产生的执行力执行了相对方的财产。虽经案外人通过另一诉讼程序向欺诈人一方主张权利,但由于欺诈人一方成功地转移了财产。案外人即使获得生效判决,也无法获得执行。从上述欺诈过程可以看出,无欺诈人的欺诈行为,虽不必生此损害,但有此行为,通常即足以产生对案外人的权利造成损害的后果。所以,为了保护案外人的权利,惩罚实施诉讼欺诈的行为人,应当采用相当因果关系的理论来架构诉讼欺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四)主观上须有恶意
恶意(malice)也称为蓄意,为故意中之严重者。大陆法系民法典多有关于恶意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也有关于恶意的规定。但各国法律通常都不对恶意进行界定,“恶意本身也是个游移不定而须在不同的侵权中具体认定含义的概念”。恶意是与善意相对的概念,起源于罗马法,但其在罗马法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通过恶意占有、恶意抗辩、恶意欺诈等具体行为得到体现。德国民法典涉及恶意的条文很多,但是侵权法中并无关于恶意的规定。涉及恶意的条文主要在法律行为部分和合同法中。对于德国民法典第123条(1)规定中的“恶意欺诈”,学者认为:“恶意”,是指实施欺诈是为了影响被欺诈人的意志,或者欺诈人至少具有被欺诈人因此可能受到影响的意识。如果一方意识到,“对方在没有欺诈的情况下,可能不会发出意思表示,或不会以约定的内容发出表示”,但尽管如此他依然实施或维护欺诈。根据联邦最高法院的观点,欺诈人的行为具有“条件故意”。具有条件故意即可认定为“恶意”。恶意是指欺诈行为旨在促使被欺诈人发出意思表示。如果行为人知道对方已经下定了从事有关行为的决心,而依然对其他相关好处进行吹嘘夸耀,则不存在恶意。
在英美法理论中,恶意有两层含义:(1)明知自己的行为违法,或会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损害,但由于对法律或者他人合法权利的漠视,仍实施该行为的心理状态;(2)以损害他人的利益为目的,无合法或正当理由故意违法,或者法律在特定情况下推定行为人具有恶意的心理状态。在英美侵权法中,涉及恶意的理论和诉因有事实上的恶意、法律上的恶意、恶意滥用民事诉讼程序、恶意诽谤、恶意伤害、恶意控告等。
对于恶意与一般故意的区别,有人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恶意的适用范围相对宽泛;第二,恶意所指向的对象主要是行为的效力;第三,从意志的角度考虑,恶意的构成需要特殊的要件。
我认为,恶意作为最严重的故意,不仅需要符合故意的一般要件,还需要符合一些特别要件:(1)必须是直接故意(追求损害结果的发生);(2)行为人对禁止性法律规定和他人受到保护的权益公然漠视(在实施行为时明确知道行为的不法性或不当性);(3)行使正当权利的行为不被认为是恶意的,但是显然以追求他人之损害为目标或为主要目标者不在此限。在侵权责任法上,恶意的特殊意义在于:(1)是某些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如恶意告发);(2)是确定赔偿责任(如不因受害人与有过失减轻责任、判决惩罚性赔偿)的依据。
从诉讼欺诈的表现形态看,如果按照侵权责任的一般理论,将故意作为构成要件,不足以认定诉讼欺诈侵权的特点。对诉讼欺诈行为的主观要件进行判断,必须考虑诉讼欺诈侵权与一般侵权的区别。因为,诉讼欺诈行为人是对国家公法秩序的公然蔑视,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这种主观心理为故意中之最严重者。德国学者认为,“这种‘故意’中最严重的形式就是,加害人不仅违反了法秩序,而且明知其不尊重他人的私权。这种明知其行为违法的态度,我们传统上称之为恶意。”按英美侵权法的划分标准,诉讼欺诈也是英美侵权法中的蓄意侵权行为,是诉讼当事人合谋、蓄意滥用程序的行为。鉴于这种行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以及违法性的特点,行为构成应按两个层次划分:第一层次表现为蓄意滥用程序的故意行为,即原告在明知不享有诉的利益的情况下仍然提起诉讼;第二层次要求当事人的主观意图为恶意,当事人诉权行使的目的在于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故意和恶意共同构成诉讼欺诈的主观心里状态。我赞同英美法对故意侵权行为的划分,把他归类为蓄意滥用诉权的行为是准确的,这一行为和民法上的恶意占有制度中的恶意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形态是相同的,行为人的心理明显地体现出对国家司法秩序的恶意破坏和对案外人财产权利的恶意侵害,其行为手段是直接的,而不是一种放任的态度,是以积极作为的形式来牟取不正当利益。因此,诉讼欺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仅仅表述为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是不准确的,他不仅是故意的侵权行为,而且是恶意的滥用诉权,是通过非法利用国家的审判权而损害他人财产权利的行为。
四、立法选择
诉讼欺诈行为人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取得法院的生效民事判决或调解书,而是通过法院判决所产生的公信力,侵害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利。这一行为的违法性极其明显,它所产生的公法上的责任是不言自明的。有学者认为,诉讼欺诈行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予以规范,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按妨害司法罪处罚。可是,诉讼欺诈行为除了直接侵害了法院的审判权外,其最终目的是侵害案外人的财产权利。那么,行为人除了承担公法上的责任外,是否还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在我国,无论是民事诉讼法还是实体法乃至刑事法律,对诉讼欺诈的违法行为均存在如何在立法上进行规范的问题。很显然,诉讼欺诈必然以侵害第三人的民事权利为目的,欺诈的目的一旦实现,必然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利。因此,只有从法律上对诉讼欺诈的民事责任进行规范,才能有效的控制诉讼欺诈行为的泛滥。无论是英美侵权法还是我国学者的立法建议,更多的是从恶意诉讼的视角研究诉讼欺诈的民事责任的。如梁慧星教授主持的“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第1580条规定:“恶意对他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进行违法犯罪告发,起诉或告发的事实被证明不成立,并且给受害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王利明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第1863条规定的恶意诉讼为:“故意以他人受到损害为目的,无事实根据和正当理由而提起民事诉讼,致使相对人受到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立新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第74条把恶意诉讼规定为:“故意以他人损害为目的,无事实根据和正当理由而提起民事诉讼致使对方在诉讼中遭受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从上引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和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的规定来看,我国学者在规范“无正当理由的诉讼”侵权责任时,所关注的主要是恶意诉讼的侵权责任,而对于侵害的对象的理解通常限定在诉讼的相对方。大多数研究者也是围绕不法的诉讼行为侵害相对方的权利进行的,而对提起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侵害案外第三人的情况,在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和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当中均没有涉及。我认为,从表现形态上看,诉讼欺诈和恶意诉讼在主观上都表现为恶意提起诉讼侵害他人合法权利的行为,在概念的外延上,诉讼欺诈可作为恶意诉讼的一种形态。此种行为与“草案”中所规定的恶意诉讼相比更具隐蔽性,危害后果更加严重。因此,对案外人的权利保护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应将诉讼欺诈侵权确认为一种侵权类型
尽管从表面上看,诉讼欺诈不是直接向案外人实施侵权行为,而是通过某种诉讼行为来助其完成侵权。它通常以符合法律程序的形式进行,带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能轻易获得法院的判决。与一般侵权行为所侵害的单一法律客体即相对方的合法权益相比,诉讼欺诈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具有复杂性,所产生的后果是多重的。无论如何,只要诉讼欺诈行为完成,必然会损害第三人的权利,这通常是欺诈行为人所预期的后果。从案外人的角度观察,欺诈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就是一种侵权行为,因为通常的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侵害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并造成损害,违反法定义务,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诉讼欺诈行为符合这一特征,只不过和一般意义上的侵权行为相比,它不仅侵害了诉讼程序中所必须具备的司法权威,而且侵害了他人的实体权益,且对他人民事权利的侵害具有间接性。因此,对于诉讼欺诈行为,除了应在刑法上予以规范,在诉讼法上予以惩罚外,以侵权责任法对其进行规制是必不可少的。
2.案外人主张侵权赔偿责任的起始时间
诉讼欺诈行为何时构成对案外人权利的侵害?我认为法院的判决书或调解书生效之后,并不必然发生侵害案外人权利的法律后果,它取决于欺诈型诉讼的具体形态:在确认之诉中,法律文书生效后,由于生效的判决将直接影响案外人权利的行使,此类情况应当是在判决书或调解书生效后即产生了侵害案外人权利的法律后果,案外人可以要求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在给付之诉中,涉及不动产的或涉及需要变更有关证照的,也是在判决书或调解书生效后即产生了侵害案外人权利的法律后果;在需要交付货币或其他动产的案件中,从动产或货币交付之日起,如果该交付将直接导致败诉(通常指欺诈诉讼中的被告)一方无法履行对案外人的后续给付义务,则案外人将有权要求具有诉讼欺诈行为的当事人承担侵权责任。在形成之诉中,通常不会发生诉讼欺诈的情况。
3.赋予案外人申请撤销已生效判决或调解书的权利
与一般侵权案件不同的是,当诉讼欺诈行为人通过欺诈的诉讼骗取法院的生效判决后,案外人是否可以直接主张欺诈行为人承担侵权的赔偿责任。我认为,此时提出侵权诉讼请求是不可以的,因为,诉讼欺诈行为人已经通过法院的审理形成了具有既判效力的判决,在这一判决未经正当程序撤销之前,其应被推定为合法,即使案外人向法院起诉,受案法院也无权认定被告在前一诉讼中所实施的诉讼行为具有欺诈的性质。因此,在诉讼欺诈行为人通过欺诈行为所获取的判决被撤销前,即使有证据证明被告实施了欺诈行为,造成了他人民事权利的损害,受案法院也无法做出裁判。因此,受诉讼欺诈行为侵害的权利人欲救济自己的权利,要求欺诈人承担民事责任,必须首先申请撤销已生效判决或调解书。为了实现对诉讼欺诈的被炸害人的权利保护,首先应当从诉讼法人手,赋予案外人在诉讼欺诈终结后,享有申请法院撤销已生效判决或调解书的程序权利。从国外的立法看,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对诈害案外人恶意诉讼者,规定除可以通过在诉讼中以主参加的方式加入诉讼外,在诉讼结束后还赋予案外人对法院作出的判决行使撤销权或诉请改判的异议权的方式来保护权利被侵害者。法国法的这一规定可以借鉴。
4.诉讼欺诈侵权责任之诉的当事人架构及民事责任问题
依据诉权理论,诉权包括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两个方面,主观要件是指当事人适格,客观要件指诉的利益。对于因诉讼欺诈提起的侵权责任之诉,谁是适格的原告,应当首先在理论上予以厘清。我认为,只有与诉讼欺诈者一方具有实体权利义务关系(通常是权利)的案外人才是适格的当事人,才具有诉的利益。至于被告适格问题,考虑到诉讼欺诈表现为欺诈者的事先通谋,根据民法理论,欺诈者所实施的行为应当是共同侵权行为,因此,在诉讼中,实施欺诈行为的双方当事人应为共同被告。
当事人的行为如果满足前文所述的侵权构成要件,法院可以裁判实施欺诈行为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这一民事责任的范围,与通常所说的恶意诉讼有很大的差异。恶意诉讼通常是指恶意诉讼的提起者,通过恶意诉讼的形式,侵害相对人的财产权利。它的赔偿范围包括律师费、差旅费、误工费、实际损害的费用等。而诉讼欺诈,主要是指诈害案外人财产的情况。对于案外人来说,欲救济其权利,在诉讼程序上存在一个前置程序,即首先应当撤销欺诈行为人通过欺诈诉讼所产生的生效判决的程序。因此,因诉讼欺诈所产生的损害赔偿之诉,其赔偿的范围要大于恶意诉讼的损害赔偿范围。有一种情况是,当恶意诉讼的行为结果致使案外人对诉讼欺诈行为人之一方所享有的债权最终无法实现时,案外人可以通过提起侵权之诉要求欺诈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当该诉判决使案外人获得权利救济后,案外人对诉讼欺诈行为人的一方原有的债权并没有因前诉案外人获得救济而丧失。那么,案外人是否还可以继续要求欺诈行为人一方履行债务,这是在构建诉讼欺诈侵权责任时应当必须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当案外人已经通过其他途径实现了自己对诉讼欺诈行为人一方原先享有的全部或部分债权时,案外人对欺诈一方的原有债权就应当灭失。
本文来自:www.zi
请您记住我们臂力论文网,竭诚为您服务
WWW.zidi
《诉讼欺诈的侵权责任 》由臂力论文网
|粤ICP备号-1
此篇论文:诉讼欺诈的侵权责任由臂力论文网整理提供 论文,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