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全面梳理回顾,揭秘刘备惨败的原因!_百山探索
百山探索APP百山探索官方APP安卓版,干净无广告。
夷陵之战,是三国的著名战役。关于夷陵之战的细节,大家还记得吗?夷陵之战中,刘备又一次痛失领土。如果不懂夷陵之战,那就不算读懂三国。今天,小编为大家重新梳理了夷陵之战的细节和各个阶段,夷陵之战,虽然历史上记载的只是一个简短的战争,但是它的历史背景十分复杂,让我们一起往下读吧。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夷陵之战要图夷陵之战历史背景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年号为章武。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闻刘备将来伐,遣使求和,备不许。吴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备来笺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来自吴人的议论,只能引起刘备的更大反感,而不会有何效果&。蜀汉猛将张飞率兵万人,从阆中至于江州,与刘备会师,但在出发前,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夷陵之战被开发成手游夷陵之战战争过程夷陵之战前期夷陵之战始于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后期有沙摩柯等五奚蛮夷加入,总兵力应达到五万)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 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夷陵之战插画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对夷陵之战。他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所谓的刘备前军四万人的说法,主要就依据这时孙权向曹丕写的求救信上所说的刘备支党四万)。
本文专题:
国学知多点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不带军师 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为什么议和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不带军师 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为什么议和
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而刘备的死亡更让国家混乱不已。当时的蜀汉已无力与曹魏、东吴再战。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不带军师?
当时刘备以报东吴擒杀关羽之仇,攻打东吴夺取荆州,遭到了蜀汉大臣们的强烈反对,还有谏臣苦劝无效,被刘备训斥下狱,丞相诸葛亮也有劝谏,赵云也附议,意思是说,兄弟之仇是私仇,而曹操窃取国家才是公仇,曹魏是蜀汉和东吴的共同敌人,在公仇未报的情况下,先报私仇,是不合大体的,也不是一个君主应该有的胸怀,但是刘备不听,一心怒气要给结义兄弟报仇,不管蜀汉刚刚立国不久,百姓未安,家国未平,这未他攻打东吴失败埋下了伏笔。
后人推测,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战争动机大家都反对,当时蜀汉有名望的大臣都有异议,刘备不免恼火,把反对的大臣打发到别处去了,赵云在后方督办粮草,张飞是和刘备同仇敌忾的,结果一心想要报仇,加紧操练士兵,让本来颇有怨言的下属,心生恨意,刺杀张飞,投奔到东吴去了,张飞的死又给刘备心里添了把火。刘备无人可选,无人可带,只能带支持自己的将领出征,而军师人选,诸葛亮已表明反对意见,而且他还要驻守成都,事关重大,并不是合适人选,至于法正,却也在出征前逝世,挑无可挑,没有合适的军师随军,而刘备自己不是一个有军事才能的将领,这也是导致战争失利的重要原因。
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为什么议和?
两家同样面临着来自曹魏的威胁
战役之初,为了防止两面受敌,只好向魏国的曹丕称臣,以便专心对付。曹丕让大臣讨论,要不要出兵和吴国一道征伐蜀国?大臣王朗认为,双方还未交兵,这时候不应出兵。要在他们势均力敌时,出兵促成胜败局势。即便这样,也要选择有利时机有利地形出击,一战成功不留后患。曹丕采纳了王朗的建议,后来刘备失败,蜀国留在江北的黄权部队投降了魏国。可以说,魏国这是不战得利。从东吴来说,尽管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但自己的消耗也同样是很大的。如果这时候刘备继续来攻,孙权很可能面临着魏国方面的夹击。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东吴八月打败了刘备,九月就遭到了魏国的攻击,只是由于孙权早有防备,战事才没有形成规模。所以说,孙权首先提出来讲和是可以理解的。假如两国始终处于一种敌对状态,这是魏国最愿意看到的局面,因为在&鹬蚌相争&之后,得利的肯定是魏国这个&渔翁&。不管是两败俱伤还是一方彻底打败了另一方,魏国都会是轻而易举地出来收拾残局。也就是说,吴、蜀两国交战,魏国一定会从中得利,继续对抗下去,魏国就会继续得利。刘备和孙权都明白这一点,所以两家必须暂时讲和。
蜀汉国已经无力再战
刘备东征,带走的蜀汉国兵力,一说是四万,一说是五万,因为刘备几乎是只身逃归,江北的黄权部队又整体投降了魏国,所以说,这支东征部队是全军覆灭。刘备原来由关羽率领的部队也是全部被歼灭和收编,所以,刘备这次东征应该是蜀国半数以上的军队。三国时期,蜀国人口不过百万,整个国家又能动员多少参战人员?刘备失败,人员损失巨大,武器装备军需物资更是一样也没有带回来,可以说,刘备的这次损失,是大伤了蜀国元气,输了个一干二净。刘备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占领成都,刘璋投降,到章武二年(公元222)和孙权签订合约,前后不过八年时间。在这八年当中,刘备多是靠着自己的威望来统治这一地区,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把内部整合成一体,后来的朱褒、雍?反叛就是证明。所以说,无论是内外形势还是蜀国的战争动员能力,刘备都没有能力再主动一战。这和他的遗嘱留李严镇守永安不一样,李严是防守,防守作战可以全民动员。总起来说,既然无力主动一战,孙权来讲和,可以说是正中下怀,刘备又怎会不同意呢?
刘备感觉自己来日无多,他要给儿子留下一份政治遗产
刘备是在章武二年秋天的八月收兵回到巫县的,当年十二月就已经病得很重了,这当中,十月将招来,让他负责在成都营建南、北郊祀的祭坛。这说明,刘备很清楚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也就是说,刘备知道自己已经来日无多了。所以,当孙权派使者来请求讲和的时候,刘备马上就同意了,还派出了太中大夫宗玮前去办理此事。
刘备办理此事,还有在为儿子留下一份政治遗产。假如将此事留给儿子,这件事情会让刘禅非常为难,不讲和,外部环境不允许这样做;讲和,又明显要背负着和&杀父仇人&媾和的沉重压力。刘备把这件事处理完,刘禅在以后完全可以不带任何负担,只根据现实的形势去做就行了。
当然,不管是外部形势所迫还是内部现实情况让刘备必须这样去做,都反映出刘备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勇气。一个皇帝,能够承认自己失败已经不易,失败后能够和对手讲和更是难之又难。刘备能够不顾面子、不计前嫌和孙权讲和,的确不是每一个集团首领都能够做到的。在三国鼎立之前,刘备的处境并不算太好,尤其是和、孙权相比,那更是相去甚远。但一个个有实力的诸侯都灰飞烟灭之后,刘备却最终有了一个国家,通过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刘备的非常之处。
日一二三四五六
柳岩不照雅照片原图 图片中,柳岩薄纱遮胸,大...
韩雪大钻戒吸睛 韩雪鸽子蛋 2011年在杭州拍摄电...
苍井空《复仇者之死》 苍井优的三级 苍井优的三...
甘露露娘共待一男的传闻备受关注,甘露露娘俩...
干露露和苏紫紫是好朋友,两个人以前就一起拍过裸...
微微一笑很倾城虽然是小说改编,但是电视剧里面多了不...当前位置: >
刘备悲壮一生的最后一战:血本无归的一次惨败——夷陵之战
发布时间: 12:09 浏览:加载中
公元221年,去世、篡汉称帝的次年,也在成都称帝,建国号曰汉。后世之人为区别前面的两个汉王朝(西汉、东汉),称之为蜀汉。
刘备是四月称帝的,七月即大举伐吴,此时距身亡一年半。刘备伐吴的旗号,是为关羽复仇。当然,这只是外交辞令和鼓动口号。仅仅为死去一年半的二弟,带四五万人马去打一仗,对刘枭雄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关于刘备伐吴的动机,有一个说法是,刘备吃柿子,专捡软的捏。这个观点以吕思勉先生为代表,认为北方的曹魏太过强大,啃不动,只好打的算盘。用这个 说法来解释刘备的伐吴,未免小看刘备,刘备毕竟不是街头打架的小混混。刘备伐吴的真正原因,是荆州对刘备集团的生存、发展实在是太重要,非夺回不可。
为什么荆州非夺回不可?我们还是回到地缘上来。
襄樊之战后,孙权的军队不仅占领了荆州的中、南部,还西进到益州巴东郡的巫县(今重庆市巫山县),完全封锁了长江三峡。益州这个囚笼的唯一出口被敌人堵 死。且不去谈《隆中对》中北定中原、复兴汉室的远大理想,现实的情况是,刘备集团被关在囚笼中,进不可攻,退无可守,只有坐等灭亡。
如果换了别人,比如刘璋,也可能会听天由命,关起门来过几天安生的日子。可刘备是什么人?刘备是最能打败仗的人,刘备最不害怕的就是失败。大不了,打不赢退回益州,再作打算。毕竟,汉中已经到手,内政已经稳固,孙权一时还无力占领益州,曹丕也不会让孙权占领益州。
此时的刘备已经六十一岁,黄土已经埋到了脖子上,感到喘不过气来了。哪怕为子孙计,也会焕发出生命的回光返照,放手一搏。不怕鱼死,不惜网破。
公元222年闰六月,刘备猇亭大败之后,吴军追至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即不再进逼(因为曹魏已在东方集结军队),证明我为刘备复原的心理活动是有道理的。
刘备准备伐吴时,国内有不少重量级的人反对,比如、刘巴、费诗等。有的历史学者便说,刘备东征,一意孤行。
刘备真的是一意孤行吗?
刘备的&一意孤行&,我看是&两意双行&。这个&两意&,一是打开囚笼的缺口;二是为儿孙做最后一次努力。
刘备的&一意孤行&,倒是印证了七年后在他的《后出师表》中的一句话:&不伐贼(指曹魏帝国),王业亦亡。&只是当时的刘备没有如此清楚地表达出来而已。
当赵云等一班老将、重臣唾沫横飞、慷慨激昂地在朝议中大唱反调时,可能刘备真想扇他们一个耳光:&不伐吴,王业亦亡!&你们懂个屁啊,坐在这里是死,干他一票也是死。与其坐以待毙,何如铤而走险?这一仗打下去,就算不能卫国,保家总还是可能的嘛?!
最让历史学者不解的是,诸葛亮为什么不劝阻刘备伐吴。
其实,持这种观点的这些学者之所以百思不得其解,是因为他们给自己的思维下了一个套:刘备伐吴大败输亏,是错误的。诸葛亮则是一贯正确的。一贯正确、知前五百年知后五百年的诸葛亮,恰恰这次不事先纠正刘备的错误,不阻止刘备东征,当然是令人不解的。
什么叫画地为牢?可能就是指这种给自己思维下套的情况。
根据我的理解,诸葛亮不劝阻刘备伐吴,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诸葛亮是不赞成刘备伐吴的。虽然诸葛亮不赞成,却不去阻止,诸葛亮不阻止自有他的理由。此时刘备已到暮年,来日无多,对诸葛亮来说,最高权 力的大饼马上就要从天而降。多少年都忍过来了,随刘备怎么折腾,诸葛亮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批刘备的龙鳞。诸葛亮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刘备归天,自己掌权。即 使刘备错了,等自己掌权后再去纠正。
《志&法正传》记载,刘备大败,退还白帝城之后,诸葛亮发了一通感慨。诸葛亮说,只有法正才 能阻止刘备东征,即使法正不能制止刘备东征,也不至于如此大败输亏。言下之意是说,俺诸葛亮人微言轻,是阻止不了的。言下之意是说,我老诸葛不出面阻止, 也没有责任,反正我阻止不了。
诸葛亮这个老滑头,不仅很会做人,也很会说话,恰如其分地把责任推个一干二净,但不推给别人,说只有法正才能阻止刘备,但法正已死,当然也就没有责任。
第二种可能,诸葛亮是赞同刘备伐吴的,至少是部分地、勉强地赞成。在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考量上,诸葛亮与刘备应该是一致的,这体现在他们共同制定的 《隆中对》中。诸葛亮也赞成刘备伐吴,只是不吭声。为什么不吭声呢?如果诸葛亮公开赞成刘备伐吴,万一失败了,那是要和刘备一起承担政治责任的,这对自己 日后掌权大大地不利。再者,刘备来日无多,胜了,胜利果实最后由诸葛亮享有,败了没他诸葛亮的责任。诸葛亮的确很聪明。当然,也很狡猾。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诸葛亮万万没想到,突然间形势逆转如此之快,没想到刘备会败得如此之惨。如果诸葛亮预料到刘备兵败如山倒,肯定会及时派兵来接应刘备。
诸葛亮不派兵接应刘备,也可以做另一种解读,那就是后方的形势也不稳定。比如诸葛亮的政敌黄元,即随之举兵造反。
为什么刘备会败,而且败得如此之惨?
历史学者也有多种多样的说法。多数学者认为,无外乎三个原因:刘备一意孤行,孙权有备无患,陆逊指挥如神。
刘备在决策上的&一意孤行&,上文已经做了分析。
孙权的有备无患,的确是实实在在。政治上,孙权已投降曹魏,公元221年十一月被曹丕封为吴王。即使曹丕不帮他,孙权暂时也不会两面受敌,两头作战。孙 权还把他的大本营搬到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政治和军事中心前移,实际上处于战役的二线。孙权已向所有人表明了决心:你老刘绝对越不过此线。
在充分的政治和军事准备下,孙权用人得当,让儒将陆逊当前敌总指挥。陆逊神闲气定,进退有方,动静自如;与刘备的急躁毛糙、进退失据、方寸大乱,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夷陵之战中刘备使用的战术,受到后世之人的许多诟病。比如说,刘备不水陆并进,反而舍舟就步;连营七百里且依山扎营,以致被陆逊火攻,等等。
依山扎营,被陆逊火攻,刘备这个用火攻的老手马失前蹄,确实是说不过去的。
至于说刘备如果水陆并进,定能大获全胜,那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公元221年的刘备哪来像样的水军?
公元214年,诸葛亮、赵云从荆州溯江西上,与刘备合围成都的时候,当然带了一些荆州水军入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荆州的水军主力和主力战舰留给了关羽,在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丧失殆尽。
刘备入蜀以后,一直忙于陆战,没有必要也没有财力建立一支具有强大战力的水军,还谈什么水陆并进呢?
说刘备&连营七百里&也不应该,分散了兵力。这个说法我看也值得商榷。
依我看,&连营七百里&的&营&是指从巴蜀至前线后勤补给线上的驿站,并不是每&营&都驻扎大量的军队从而分散了兵力。这个&连营七百里&的说法,可能 出自《三国志&文帝纪》,说是当时曹丕听说刘备东征,&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
夷陵之战的细节,《三国志》刘备本传里语焉不详,在《三国志&陆逊传》有较详尽的记述:&刘)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
从陈寿这段话的用词来看,结合古代汉语的词法,&立屯&与&立营&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屯&是驻扎军队之所,但不一定现时驻有军队。&立营&(扎营)是指军队到了某个地方,扎寨停留,&立营&里的&营&肯定驻有军队。
《三国志&陆逊传》说刘备从后方至前线立数十&屯&,而不是立数十&营&;吴班则在吴军阵前&立营&挑战。&屯&和&营&的含义自是分明得很,&连营七百里&的&营&,其实是&屯&。也就是说,刘备并未把四万征吴大军分散驻扎在沿途的几十个&营&里。
当然,为了维护漫长的补给线,在沿途的各个屯里留守少数军人,做保卫、指挥、管理、调度之用,是合乎情理的。
同样合乎情理的是,刘备的主力驻扎在夷道县(今湖北省枝城市)的猇亭,也就在夷陵这个地方与陆逊相持不下。决战的地点,则在猇亭。
如果刘备的主力不在猇亭,那就不叫决战;刘备的死亡士兵也谈不上&万数&、&塞江而下&。如果刘备的主力不在猇亭而分散在沿途个军营中,刘备败退时,沿途的各&营&里的驻军就会节节抵抗,刘备不至于落荒而逃,一逃就是几百里。讨论问题,还是要回到常理上来。
《三国志&陆逊传》又说:&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铠甲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刘备猇亭崩溃之后,亲自登上马鞍山(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想收集溃散兵 卒。陆逊四面围定,刘备再次溃败。刘备乘着夜色,连夜逃跑,靠驿站管理人员拾来散落地上的铠甲,在隘口焚烧,阻挡追兵,才侥幸逃入白帝城。
这段记述也说明,刘备沿途建立的&屯&,应该是供运夫和驿站管理人员使用的兵站,并不是驻扎许多军队的&营&。拾捡铠甲焚烧的是&驿人&而不是兵士,说明沿途这些&营&里并没有多少部队。
根据上面几段文字的分析,说刘备因沿途分散主力而导致大败,显然是说不过去的。除了依山扎营造成被火攻以外,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战术谈不上别的原则性错误。
关键的还是实力对比,包括人才资源。打仗打什么?两分军事,三分政治,五分经济,如此而已。
就刘备的战术水平而言,很明显,他的军事素养和心理素质,远远不如陆逊。
刘备的惨败,除了实力对比、战术水平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刘备的年龄。
公元222年夷陵之战时的刘备,已经六十二岁,次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据相关史料记载,夷陵之战后,刘备退至白帝城,即患上胃肠炎,随后病情逐渐加重,并累及多个***,死于多***功能衰竭。
生命终末期的老年人的大脑皮层萎缩,思维、判断的能力下降,意志退化。大脑皮层下比较原始的中枢,由于失去皮层高级中枢的抑制、协调,反而活跃起来,表现为情感、行为的易冲动,盲目、急躁、拒绝忠言、精神亢奋与意志消沉交替出现,等等。
面对晚生后辈、白面书生陆逊,两鬓染霜、形容枯槁的老头子刘备既无办法,也无章法。年老的悲哀在刘备的行为中表露无遗。
公元222年的陆逊,年39岁,正值壮年。知识、经验、智慧已经成熟,生命的张力达到顶峰,又受到主人孙权的高度信任。假如决定这场战役胜负的所有别的 因素都相同,想想看,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与一个生命力勃发的壮年人对决,无论是智力对决还是体力对决,将是如何的一个结局?
刘备除了欺负刘璋这个老实人,除了战胜孤立无援的夏侯渊以外,几乎一辈子都在打败仗。但是,在大混乱的年代,在军阀混战的时期,一路败下来,竟然&败&出一个国家,&败&出一片天地,&败&出一份基业,也算是敢败者,能败者,善败者。
公元222年,刘备以他血本无归的一次惨败&&夷陵之战,为他悲壮的一生画上一个惨淡的句号。
说刘备的一生是悲壮的,其&壮&在于,靠撞大运,靠坑蒙拐骗,靠死缠烂打,建立了一个名号如雷贯耳的政权。其悲在于,在他生前,刘备就知道,他的这个政权,是为灭亡而建立的。因为这个政权的基础,就是运气加地缘加骗人的政治口号。
所以,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战他要打,公元222年的夷陵之战他要打;正如此后的一次一次的莫名其妙的北伐,刘备实质上的继承者诸葛亮也要打一样。刘备不仅要打,而且打得自有他的道理。胜负成败,那是另一回事,另一个主题。
世人都以为,打仗是为了胜利,为了成功。其实,历史上的有些战争、战役、战斗,开打的目的不在于成败得失。有的时候,打的就是一口气,或者为了一个女人,或者为了一个空洞的口号。更有甚者,有的仗仅仅是为灭亡的恐惧而打,比如刘备的夷陵之战,比如诸葛亮的北伐。
奇怪么?在后人看来,的确奇怪。在当时的当事人看来,一点也不奇怪,我们也没有必要替古人担心。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益州这个难民营又换了总管。
夏商周 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