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职业足球有可能超过欧洲五大联赛
足球与统一大市场----为什么说中国职业足球有可能超过欧洲五大联赛。
职业体育属于娱乐产业,
NBA的注册名字中就有娱乐二字,各种体育赛事和影视产业很相似,都是售卖以内容(运动)、剧情(双方比分和胜负的悬念)和明星(球员)为产品的视听体验。运动、悬念、明星缺一不可。
比赛规则几乎是职业体育作为娱乐产业所独有的。职业体育最大程度地展现运动、悬念和明星的魅力,比赛更好看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职业体育的规则一方面约束比赛公平公正的进行,另一方面是打造运动、悬念、明星的看不见的手。规则是职业体育的魔法棒。比赛规则还包括球队球员的运作规则。球队实力越均衡越有比赛的悬念,北美四大体育组织中篮球NBA、冰球NHL、橄榄球NFL都有工资帽,以球员工资为杠杆维护各只球队实力的均衡。市场化的体育组织在规则层面不遗余力。棒球大联盟MLB的比赛规则手册有上千页。NBA为了让比赛更好看,设置24秒加快进攻的节奏限制消极比赛拖延比赛,设置3秒区给外线飞人更大的飞翔空间,针对前两年假摔增多的现象则增加赛后处罚力度等,维护比赛胜负悬念的公平公正,打造更好看的比赛。
篮球可能是唯一一个在五大洲都有较高普及度并有广泛影响力的球类项目。美国篮球一直是在市场化的环境下NBA联盟自定一套规则自个玩,其他国家则是遵守国际篮联的规则。这些年下来,国际篮联培养的球星、社会影响力、产业收入可能连NBA的零头都不到。近几年国际篮联也修改规则逐渐NBA化。NBA相比国际篮联的优势就是,完全市场化的体育组织相比官僚化的体育组织在规则创新和效率方面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这是制度的优势,国际篮联由各国篮协组成,各国篮协都是官僚组织本身就不是市场化主体,国际篮联永远也追不上NBA,基于这一点不禁怀疑众多球迷和运动员把国家队的杯赛成绩当做最高荣誉是否永远正确。
好看才有市场,规则作为职业体育的魔法棒有非常大的产业塑造力,越市场化的体育组织在规则修订方面越有进取心,产业也越成功。
职业足球有许多让我不爽的地方。
不爽足球有太多零比零平局。足球是一个以进球为目标的运动,足球与***同样以男性观众为主体,零比零的比赛如同一部片子女优没有高潮男优不射,这种事还经常发生,更要命的是自古大赛无好局,越重要越期待的比赛发生的几率越高。没有进球的比赛对足球产业而言就是失败的产品,消费者观众越来越挑剔的时代零比零的比赛却大量存在,这一切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反过来也证明了在职业体育竞争激烈供给丰富的北美足球没有市场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定有现实扭曲力场把足球观众洗脑了。替代产品贫乏可能是部分原因,文化传统可能也是部分原因,现代足球起源兴盛于欧洲,欧洲人比较矫情,国家主义的世界杯流行渗透到大多数国家。有人说怎么改啊,no
bb,比如效仿NBA24秒后场开球后30秒必须过中场,胜一场积4分,平局中追平比赛的一方积2分,另一方积1分,零比零同积1分,鼓励进攻加快进攻节奏惩罚消极比赛。以上仅为举说明,不断试错是正途。
不爽裁判的误判和运动员的假摔太多,损害比赛胜负(悬念)的公正性。足球进球本来就少,在影响比赛结果的越位、红黄牌和禁区内犯规往往又是误判和假摔发生的高频区。对于比赛争议,NBA裁判会多次看录像再做裁决,NFL则授予教练挑战的权利,可要求重看录像后裁决。应尽可能的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误判,这方面足球做得太少。
不爽让人看不懂矫情无厘头的3个换人名额限制,这完全是一个活人被尿憋死的规则。为了比赛连续性,比赛中限制3个换人名额(应该限制换人次数而不是人数)还好说,关键是跟比赛连续性无关的中场休息换人也算在内。换人扩大球队技战术调整空间,提升比赛的观赏性和增加剧情起伏转折的作用不言而喻,现在的换人规则无疑自废武功。同样是换人,与足球相比NBA却有许多点睛之笔。NBA比赛中会上场许多打不了多长时间的角色球员,如体能受限的老将、经验不足的新秀、伤愈复出的明星球员、为开发国际市场上场的国际球员。
角色球员的价值不仅仅丰富球队打法那么简单,把球员比作产品,企业开发一件成功的产品成本和风险都非常大,球队利用角色球员可以实施有针对性的产品策略。上市新品多做预热试销并及时调整提高新秀成功率,国际球员的上场对开拓该球员国籍国市场增添地域化色彩增加亲和力,产品生命周期晚期的明星产品粉丝多不上场可惜做主打影响球队成绩,作为角色球员上场一举两得。足球只有三个换人名额,好像没有角色球员的概念,产品策略很受限。
其他关于越位和世界杯球队只能报名23名球员等的规则都值得商榷,就不吐槽了。
欧式的职业体育足球五大联赛相比美式职业体育有很大的差距。职业体育的需求总量由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自由市场经济下,有需求就会有创新和供给,需求大对应的产业规模也就大。拿北美和欧洲五大联赛的国家做个对比,北美是四大体育组织占统治地位,欧洲五国基本只玩足球,两者职业体育可以互为参照物。百度百科的数据,北美3.5亿人口,五大联赛本土人口3.1亿,为北美8成8,北美GDP18.5万亿美元,五国GDP12.1亿美元,为北美6成5。北美四大体育组织自定比赛规则,欧洲五大联赛遵守国际足联的规则。北美四大体育组织的市场基本都在本土,五大联赛的市场除本土外电视转播还辐射亚洲市场,电视转播覆盖区域的经济总量超出北美许多。09-10赛季北美四大体育组织的收入239亿美元,10-11赛季五大联赛的大约120亿美元,德勤发布的2012年数据是130亿美元,整体而言五大联赛的收入北美四大体育组织的5成。即使五大联赛的海外收益全算作五大联赛本土的收入(海外收益没有权威的数据,有新闻说英超亚洲市场电视转播收益8.74英镑接近15亿美元,北美四大体育组织都是自己玩,海外收益的比重肯定比五大联赛低),0.5/0.65=0.77,经济体量对职业体育的贡献率五大联赛比北美有比较大的差距。
五大联赛的产业差距源于规则不能自定,影响市场的开发。在一块玩游戏谁参与谁决定游戏规则,因为人家是利益主体,一帮人打麻将是用四川规则还是北京规则外人无权干涉。职业足球不是这样。职业足球最重要的玩家是欧洲五大联赛,比赛规则的制定者是国际足联,玩家采用什么规则却由一帮不代表自己利益的官僚组织来决定,道理何在?世界杯的影响力太大,众多球星球迷把世界杯作为最高的足球圣殿,作为一个俱乐部或一国联赛自然要和圣殿的游戏规则接轨。另外五大联赛其中的一个采用不同规则可能会遭到欧足联或国际足联的制裁。85年海瑟尔惨案之后英格兰联赛5年之内不能参加欧洲比赛,俱乐部的竞技水平影响力收入都受到很大影响,这样的损失任何一家都无法承受。五大联赛不能自定规则,不是完全市场化意义上的体育组织。
五大联赛如何才能成为真正市场化的体育组织?只有一种可能,先形成统一大市场,用市场化的力量战胜欧足联欧冠。五大联赛经济最强的德国GDP只有5国总和的28/100,英超的收入只占总和的31/100,与整个欧洲的足球市场相比份额更小,五大联赛任一与欧洲整个足球市场相比还是小市场联赛。欧洲冠军联赛整体而言是个大市场联赛,顶尖俱乐部参加欧冠收益颇丰对欧冠的依赖越来越大,不过欧冠是基于各个独立小市场联赛选拔基础上的大市场联赛,规则制定者是欧足联这个官僚组织。以前14个顶尖俱乐部倡议的G14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大市场联赛。
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有统一大市场才能完全发挥规则魔法棒的效力。足球领域有没有统一大市场?有两个可能。
第一个统一大市场可能是美国,或者说北美。90年代的美国足球大联盟一出现,就采用不一样的规则,每场都要分出胜负,不过由于四大体育的存在留给足球的市场空间太小,再加上运动本身不太符合美国人的口味,足球大联盟MLS收入只有四大只有之中最小的NHL的1/10。
不说第二个***,说下日韩足球。两国足球运动员水平和国家队战绩近些年有了很大提高,国内足球专业人士和球迷羡慕不已,许多人认为日韩足球很成功。
其实日韩足球很失败。还是从人口和经济总量的市场需求总量谈起,韩国的人口经济与西班牙相当,日本的人口经济总量超过英国与意大利之和,两国的足球职业联赛的收入、号召力等可能不到欧洲同等国家的1/10,从产业的发展而言非常落后,与整个的国家人口和经济规模不匹配。以欧洲标准,韩国虽与西班牙相当但仍算小市场国家,联赛落后情有可原。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可以算作中等市场甚至大市场,90年代日本J联赛初始阶段颇有号召力,吸引了当打之年的里瓦尔多、邓加等一线球星。不过发展策略出了问题,青年才俊打出名气后即远赴欧洲,本土顶梁柱出走对联赛的市场开发是个巨大打击,加上对国际球星的持续引入力度不足,联赛市场号召力越来越差,沦为欧洲联赛的青训营。某种程度上J联赛的功能服务于国家队的球员培养和成绩,而不是产业本身,本末倒置,J联赛作为发达国家的职业体育产业是完全失败的。
有球迷说,人家日本球员、国家队成绩都很好啊,这里有一个联赛、国内球员成长、国家队成绩三者孰轻孰重的问题。从球迷角度看,球迷在某一层面花费的时间和钱越多,这个层面对球迷越重要越有价值。国家队一年比赛最多20场,其中大部分还不是杯赛这种含金量更足的比赛,世界杯亚洲杯都算上才两年一次,国家队比赛对绝大多数球迷而言过两年才能吃顿饺子。人才培养,假设顶尖国内球员远赴欧洲在高水平俱乐部踢球,由于时差的关系,本土黄金时间电视转播的比赛一年没几场,对球迷而言价值也不大,本国市场沦为欧洲联赛电视转播的市场飞地殊为可惜。本国球迷唯一能在黄金时间经常收看只有本国的职业联赛,能亲临现场也只有本国联赛。球迷角度本国联赛才是本,产业角度更是如此。无论从球迷还是产业角度,本国球员成长、国家队成绩都不重要,联赛才是第一位的,不要让一厢情愿冲昏自己的头脑,趣味、情感需要用基于价值观和常识的理性推导来检测。
有球迷说,本土球员成长不起来,再好的联赛都是泡沫,很大足球专业人士也是这个论调。球员只是打工仔,核心还是联赛和球队的运营管理及足球市场的开发,这点不会因为球场是哪国球员踢球而改变。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球员球星逐水草而居,好的成功的联赛总是能吸引的高水平球员加入,反之联赛不成功即使本土球员为了前程都会远走他乡,阿根廷联赛就是最好的例子,联赛球员国籍和泡沫无关。还有一个本地市场开发和产业辐射力的问题,所有的成功联赛首先立足于本地本土市场的开发,为了本地球迷联赛和球队都会大力培养本地本土球员,踢球能有好前程踢球的孩子自然也就多,本土球员成长起来的机会就更大。不过联赛是产业,经济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应该对国际球员更开放,是否选择国内球员由球队决定,不应该靠政策。阿森纳曾经主力球员全是非英国球员,国际球员在英超赛场的比例越来越高,英超的市场价值在五大联赛也稳居第一。能吸引更多高水平国际球员本身就是产业的成功,跟泡沫无关,这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更是大国必有的胸怀。
有球迷说,看一帮国际球员做核心没意思。说个现象,姚明打球的时候姚蜜姚黑一直争吵不休,李娜的情况也差不多,国外球员科比和詹姆斯的国内球迷许多互相看不顺眼,巴萨与皇马的世仇(国安与泰达也一样)也影响了国内球迷的对立,可见球迷对球星球队的喜好厌恶国籍的因素没想象中那么大。当然了国内球员能挑大梁对球市的带动更大,这个需要时间。
第二个可能的统一大市场是中国。中国的足球热情一直很高,熬夜看世界杯20多年了依然是种风尚,90年代甲A风靡一时,虽经历低谷中超这两年也有了点起色,好歹也属于亚洲一流。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几乎相当于英法意三国的总和,人口第一,仅本土就称得上统一大市场。中国本土没有其他有市场号召力的职业体育项目,蓝海市场。中国电影票房世界第二也从侧面验证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空间。还有,与中国中东部只差一两个时区的日韩没有一流的职业足球,电视转播权是职业体育的大头,同时区的东亚电视转播覆盖的经济总量与整个欧盟相当,中国职业足球如能达到欧洲准一流,就有能力夺取欧洲足球在日韩东南亚的市场。东亚与欧洲五国7/8个小时时差构成天然的市场壁垒,时区的优势非常大,中国职业足球完全有可能超越欧洲。
市场是现成的,建立市场化的职业足球联赛组织是根本,把足球真正交给市场,其他官办足球举国体制退出,联赛第一产业第一,足协、国家队、人才培养通通为联赛让路,对民间资本完全开放,市场化经营主体主导联赛,先把足球的泡沫吹起来。没有泡沫的产业是没有投资价值的。经济收入水平越高娱乐需求在收入中的比重越高,娱乐需求的增长速度可能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平方。不考虑任何政治因素,球迷每年能在家门口多看几场高水平的比赛、高水平球员与教练团队的引进、职业化规范化的球队运营,仅仅这些名声在外的泡沫就足以回报中国职业足球的资本投入,恒大已经证明了中国的职业足球是值得投资的。
完全放手给市场的统一大市场联赛是本。超越欧洲需借鉴北美的职业体育,解放思想,在规则方面多勇于创新,即使和亚足联国际足联有冲突也不要怕。产业是根本,发展才是硬道理,相信市场的力量,中国的足球联赛完全能赶上或超出欧洲五大联赛。
规则创新先易后难,让比赛更好看和市场占位齐头并进。一些不人性化的规则比如换人名额等,修改为两到三次换人机会,每次人数不限,中场休息换人不占用比赛的换人次数,丰富技战术调整和打法,引入角色球员概念,产品策略活起来。放宽外援限制,非亚洲外援可以上场4人,球队可以注册5/6人,更多高水平外援提高比赛质量。亚洲外援可以上场2/3人,球队可以注册4/5人,至少3人为日韩球员,日韩球员能力不错对比赛质量有提升,更重要的市场占位,与欧洲联赛争夺高水平日韩球员,无疑会增加对日韩市场的影响力。条件成熟,成立美式的职业大联盟四节***消升降级等等。诉不赘言,规则如何演化还是市场化主体自己决定。
乒乓球羽毛球中国人(日韩和东南亚大致相同)平常玩得最多,民众基础好运动水平高,却因奥运战略一直被国际乒联国际羽联牵着鼻子走,这两种运动职业体育的发展可能还不如欧洲。民众热情、运动水平高、统一大市场,有这三点完全可以走北美职业体育的发展路子,抛弃奥运战略,甩开国际乒联羽联的束缚,完全交给市场,自定规则,做成东亚特色的高水平的职业体育产业。
自由市场经济下,把职业体育完全交给市场,统一大市场能成就伟大的职业体育产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足球什么赛只有胜负没有平_百度知道围棋有什么规则?最后怎样算胜负?_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