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发布2016年《社会蓝皮书》现场实录
版权所有 (C) 吉林省弘毅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机构/吉林省弘毅企业管理研究院& (C) (2012)& & &
&专家咨询***:8;&***咨询***:9&&专家咨询QQ:
【工作时间:09:00--17:00 &周一至周五】
& & 业务邮箱:&&&&&公众微信:hony7777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邬春旭律师文章关键字:
(编辑:里程)
武汉科技大学欢迎你!
武汉科技大学官方公众号
武汉科技大学新闻公众号
武科大校友APP安卓版
武科大校友APP苹果版驱动官网大全
异合联盟旗下官方网站:
免费推荐*** : 029-
驱动大数据
&当前位置:&>&驱动大数据搜索结果页
分享者:异合联盟
蔡甸区原名汉阳县,位于武汉市西南部,处于长江、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江汉平原末端,京港澳高速、沪蓉高速和318国道交汇于此,形成全国唯一的“金十字”经济地理中心,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乡。全区版图面积1100平方公里,辖12个街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蔡甸境内,总人口50万人,建有全国最大的区县级莲藕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莲藕之乡”。
近年来,蔡甸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幸福的新城区,全区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势头。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口径财政收入56.44亿元,增长2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3.73亿元,增长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52亿元,增长19.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6.5亿元,增长41%,工业增加值147.8亿元,增长36.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7.4亿元,增长87.4%;农民人均纯收入1.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万元,分别增长14%、14.3%。
今年1至7月,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2亿元,增长13%。全口径财政收入34.89亿元,增长14.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05亿元,增长1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4.51亿元,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12亿元,增长16.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9.22亿元,增长23.4%,增加值107.92亿元,增长24.8%。2012年,我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综合考评立功单位”。2005年以来,我区连续八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行列。
未来一个时期,蔡甸区委、区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成中等城市、继而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的“蔡甸梦”,大力实施“双核引领、三带驱动、四化同步”战略,着力推进富裕、文明、生态、幸福新蔡甸建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5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8000元、17000元,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建成武汉后官湖“四化同步”示范区,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国家智慧城市,中等城市轮廓初显。到2020年,建成产城融合、相对独立的中等城市。
包河区前身为原合肥市郊区,位于合肥市主城区东南,是合肥市地理中心,是唯一濒临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区,是包拯、卫立煌等历史名人故里。辖7街、2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2个街道级大社区,区域面积340平方公里(含巢湖水域面积70 平方公里),人口126万。
包河区处在合肥大建设重地、大发展前沿。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深入贯彻落实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战略,紧紧围绕“安徽新中心、品质首善区”定位,实施滨湖引领、中心驱动、产城融合、品质立区,全面推进“六个率先、六大高地”建设,努力向着“实现五个一、挺进40强”的目标奋勇前行。
2015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2.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5.7亿元、区级财政收入4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2.7亿元、引资总量4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78元,同比分别增长10.2%、15.6%、12.6%、12%、14.5%、5.04%、11.7%、9.1%和9.3%。
迅速崛起的“安徽中心”。包河区地处合肥地理中心,是省级政务中心所在地,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位于长江黄金水道重要节点,拥巢湖、通长江、襟“五河”,域内合肥港综合码头、合肥高铁南站、合肥客运南站、轨道交通1号线、城区高架道路网构筑立体交通体系,是进出合肥主城的门户城区、合肥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支撑。日,华东地区第四大、全省第一座高铁站——合肥高铁南站正式通车运营。坐拥规划面积196平方公里的滨湖新区,是合肥“大湖名城”的靓丽名片;中科大、合工大等30多所科研院所和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十大文化场馆汇集于此,省广电中心、省图书馆、省体育馆、滨湖会展中心、包公园、卫立煌故居等文体机构和名胜古迹星罗棋布,中隐于市、罍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开门聚客。
加速领跑的“第一城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城区之首,在全省105个县(市)区中,包河区第一个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过700亿元,第一个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过1000亿元,第一个实现全口径工商税收过120亿元。2015年,在市政府考核的15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我区有11项总量位居全市城区第一。在全国百强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排名中,包河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由2013年的第63位跃升至第54位,并蝉联“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第13位,成为全省排名第一的“双百强”城区。包河经济开发区综合竞争力位居全省县区级工业园区第一位,并被列入全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新能源汽车),正积极争创国家级开发区。金融商务、文体旅游、会展及要素交易、健康服务、生活居住、数字信息、创意设计及广播影视、智能制造及新能源汽车等“八大产业”蓬勃兴起,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厚积薄发、项目扎堆入驻,世界级特大型万达文旅城、“安徽第一高度”恒大中心加快建设,全国首个综合要素交易市场全面运营,“全省现代服务业第一区”加速崛起。
示范引领的“生态美区”。包河区是全国唯一拥有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区,是巢湖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先行区建设的主战场和最前沿。成功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岸上草原等4个景点入选环湖12景,16.8公里黄金湖岸线拥有国家级生态品牌达6个。塘西河、派河口两座藻水分离港建成运营,“河长制”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淝河生态公园建成开放,在全省率先创出都市城郊型美好乡村建设的“包河模式”。“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等节庆活动不断创响品牌。2015年全区共接待游客13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1.7亿元。
幸福和谐的“善治之区”。倾力大民生,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化,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引领全市、示范全省,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等省级以上荣誉100多项。扎实开展社会治理创新,街道级“大社区”体制成功推广,服务省级政务中心的方兴社区组建运行,街居体制分类改革形成全国影响力。城市管理“3+1”分类考核、滨湖新区“大综管”、合肥南站“编组执法”等模式示范全省;率先建立三级综治维稳信访中心,构建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社会大安全体系。
深圳市米珂拉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公司前身为深圳舒友服饰有限公司,经过十余年的不懈耕耘,在中国毛/针织时装行业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是一家集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物流配送等综合性的,具有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时装服饰品牌运营企业。现有多条标准生产线及印花、绣花、制衣、洗水等完整产品线,以全面配合公司在中国的高起点、高效益、规范运转。公司以敏锐的触觉与国际时尚潮流同步,并融合欧洲风格,同时紧贴国内都市女性的时尚需求。
公司运营MIK&LA(米珂拉)品牌,坚持以自营、加盟相结合的市场战略,品牌影响力深入高端时尚消费领地,成就MIK&LA(米珂拉)品牌非凡影响力,深受时尚女性青睐,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MIK&LA(米珂拉)卓越的市场表现,利益于公司雄厚的实力,公司与英国、法国、意大利及香港等多个专业设计顾问公司常年合作,秉承MIK&LA(米珂拉)原汁原味的意大利设计风范和理念,并与欧州、日本、韩国专业设计团队携手,巧妙地融合东方传统服装文化,保障了MIK&LA(米珂拉)品牌自始至终以设计驱动消费的使命。
公司下设生产基地,位于龙岗中心城区63区建有占地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应用国际领先的TPS生产模式,年产量100万件。公司健全了完善的品质管量,优质的售后服务体系,采用先进、高效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制作工艺,拥有一批严谨细致的专业技术,确保MIK&LA(米珂拉)品牌,每一款产品,每一个细节都能在生产工艺中完美地再现设计师的创意,让每位尊贵之顾客享受MIK&LA(米珂拉)的高雅、品位和时尚。
松山湖(生态园)位于东莞几何中心,坐落于“广深港”黄金走廊腹地,南临香港、深圳,北靠广州,园区总面积103平方公里。园区着力打造东莞的科技中心和创新中心,致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东莞致力于发展模式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城镇化质量,打造“一中心四组团”城市格局的重要中心组成部分,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集聚区、生力军和加速器。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2001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段,南临香港、深圳、北靠广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松山湖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是一个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开发建设以来,在中央和省市各级的高度重视下,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5年,面对宏观环境的复杂变化,园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突出创新引领,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好发展。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主动把握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抓住用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积极构筑宜居宜业生活圈,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内涵。
突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力改善社会民生。
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于1978年,由教育部批准,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是陕西唯一且最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校。学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民开展远程开放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全民终身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同时为有关普通高校开展远程教育提供系统技术支持服务。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学校研究确定了“1233”发展目标,即创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广播电视(开放)大学和高等职业学院;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轮驱动”;逐步建设陕西开放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应用本科和手机学院升级国际开放大学三所大学;实现“好学校、好教师、好学生”的“大三好”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实现上述目标,学校启动实施了“转型跨越、创新驱动、项目带动、人才强校”四大战略和“学科专业建设与质量工程、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转型筹建陕西开放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升级示范应用本科、智能远程教育手机学院筹建转型升级国际开放大学”四大工程。
学校现有含光、郭杜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68亩,设有4个直属学院、6个系,与省内10个市级电大分校,112个厅局、行业系统及县(区、市)电大工作站,共同组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系统和教学网络,成为陕西公共教育事业的重要资源,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和重要基地。
学校现开设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12个大学科128个本、专科专业,共有本专科学历教育在册学生16.7万余人,办学规模超世界巨型大学10万人标准。校本部现有教职工435人,全省电大系统现有教职工2743人,其中专职教师1705人,同时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聘请了130多名兼职教授。
建校35年来,累计培养各类学历教育本专科毕业生35万余名,各类非学历培训结业生43万人次,为扩大全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出了显著贡献。截至2013年底,学校在办学系统、学科门类总数、专业总数、在校生人数、年招生人数、年毕业生人数、校友人数等7项办学指标上均创在陕高校第一。
学校用新机制创办的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提前两年完成学校“十二五”规划的6000人招生培养规模,为实现示范高职和应用本科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内涵发展和质量工程建设,教学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加强,近年来承担省厅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00余项,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6项,其中全国高校范围内的教学资源大赛等奖项40余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5项,高等学校优秀教材5部,省人文社会科学奖6项。
学校是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是陕西省远程教育研究中心的挂靠单位,是陕西省高等继续教育学会会长单位。2012年,学校开发的“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平台”与“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习平台”启动运行。
2013年,学校创办了国际第一个“五任何”(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任何课程)或称“5A”(Anyone, Anytime, Anywhere, Anyway, Anycourse)的手机智能远程教育学院—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手机学院,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信息消费新型业态发展工程”。手机学院下设城市化学院、老年学院、女子学院、创业学院和社区学院,面向各类社会成员开展学历、非学历教育。
2014年,学校和国家开放大学共同成功主办了中国微课及手机智能教育校长论坛,并成为中国微课协同创新联盟首个发起单位和手机智能远程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学校成立了“丝绸之路”教科文研究院,联合国内12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与俄罗斯-塔吉克斯坦斯拉夫大学合作建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智能远程教育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研究、推广智能远程教育技术,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教科文交流合作。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成为陕西省教育信息化本科院校试点单位。
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电大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单位”;被***陕西省委、陕西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电化教育先进院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学校与美国托马斯大学、美国佛罗里达技术学院、韩国圣洁大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斯拉夫大学、台湾侨光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及远程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的改革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全省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整合各类***教育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陕西开放大学”。省政府已正式同意将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陕西开放大学,并致函教育部。
目前,在校党政的带领下,全校教职工人心凝聚,干劲十足,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为实现“1233”目标,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梦奋勇前进。
西安文理学院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市政府主办、省市共建、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先后由西安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合并而成,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设立的陕西师范学堂。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坚持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内涵发展、质量取胜之路,2011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成为陕西省双学士学位授予试点单位,2014年成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站单位。
学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占地741亩,共有高新校区、太白校区和书院校区三个校区,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图书资料150万余册,资产总值10.70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2亿元。学校现有教职工1186人。专任教师68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292人,占专任教师43%;硕士以上人员460人,占专任教师的68%;留学归国人员58人;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省市级各类专家20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师德标兵等9人。
行政科的主要职责
1、负责全校重要活动、大型会议的组织、接待、协调、会场布置等工作。负责学校各类校级会议的通知及会务安排,做好学校会议室的协调、安排和使用。
2、负责管理学校有关会议室,做好相关会议会前准备及会后整理等工作,负责维护和保管室内相关设施及物品。
3、负责做好学校对外联络工作。负责接听对外联络***。做好学校公务接待的日常管理。做好上级机关和外单位党政领导来校参观、访问、考察、调研的相关接待工作。
4、负责校领导出行服务、行政事务安排,做好校级各类走访慰问活动的安排工作。
5、负责校内外工作协调。做好节假日、暑期有关工作安排。开具对外的行政信函、介绍信、各类证明等。办理教职工工作证,编辑和印制校内通讯薄。
6、负责学校领导及校党政办公室行政事务、内务管理和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做好学校领导日常办公经费、用品安排,差旅费报销、礼品上交登记处理及纪念品的订制、发放、登记和管理工作。
7、负责学校行政办公楼办公室的调配使用。做好校领导办公室、党政办公室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8、负责校内机关办公***、公务用车、接待用餐的管理工作。做好党政办公室办公预算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工作。
9、负责学校行政岗位津贴复核工作。做好党政办公室人员考勤、岗位津贴、补助等工资福利的统计、计算、审核、发放工作。
10、负责做好校级各种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负责全校性综合统计报表的整理、编制和报送工作。协助做好统计资料归档工作。
11、负责文印室的管理。校核和安排印制有关部门以学校名义发出的各类一般性文稿,做好文印登记工作。做好各类文件发放工作。
12、负责收发室的管理。负责全校报刊订阅工作,做好校领导及党政办公室各科室报刊杂志、邮件的领取、发放以及报刊杂志征订工作。
13、负责信访工作和校领导接待日相关工作。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接待和办理上级机关批办的信访案件。对来信(函)、来访逐件逐人登记、记录、整理和汇报,及时分转并督促办理。
14、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15、负责本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6、协助党政办公室其他科室做好相关工作。
17、完成校领导和党政办公室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秘书科的主要职责
1、负责起草、修订学校党政工作计划、总结、请示、报告、讲话、决定、通知、通告等各类文稿。
2、负责校级文件的起草、校核、送签、登记、缮印、归档等工作。负责审校各部门拟定以学校名义制发的文件、通知、信(电)函件等文稿。
3、负责办理上级部门及兄弟单位来文、来函,协助做好来文来函收文登记、存档工作。做好各类文件的送阅、分办、催办工作。
4、负责做好党委会、校长办公会、重要专题会议、全校性会议等相关会议的会务工作,收集会议议题、准备会议文件、安排会议议程、印发会议通知、进行会议记录、撰写、摘发及抄报会议纪要等。
5、负责督办、催办学校重要会议、决策和领导批办、交办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
6、负责为学校领导收集党和国家的理论、方针、政策,教育系统的文件、政策、法规,教育系统领导讲话、活动报导,兄弟校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工作举措,本校教学、管理、服务部门的工作信息等,为领导决策提供全面客观的参考依据。
7、负责做好校领导相关调研活动联络服务、调研记录、资料整理、落实反馈等工作。开展基层工作调研活动,汇总调研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做好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调研起草、修订等工作。
8、负责起草学校领导各类重要活动、会议的领导讲稿等。做好上级领导和重要客人来访时讲话的记录和整理,协助做好活动安排。
9、负责学校大事记、年鉴编撰工作。
10、负责党政办公室网页的更新与维护,负责管理和发布部分网上政务信息,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更新学校在网上发布的信息。
11、负责校长信箱(电子信箱)处理工作。协助做好学校各部门及个人呈送校领导的请示报告登记、转呈及答复工作。协助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等信访工作。
12、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13、负责本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4、协助做好相关文件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协助做好相关来电的记录和来访的接待等工作。
15、协助做好学校校级协议、各类文字材料和实物的立卷、归档工作。
16、协助党政办公室其他科室做好相关工作。
17、完成校领导和党政办公室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机要信息科的主要职责
1、负责学校党政一般文书及机要文书处理和文书综合档案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机要(保密)、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关于机要、保密、档案工作的指示、规定、办法。
2、负责机要文件和其他文件的签收、拆封、登记、呈批、传阅、承办、催办、存档等工作。严格文件管理手续和阅读范围,文件处理做到及时、准确、安全、无误。
3、负责全校机要(保密)、档案工作发展规划,做好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文件的起草和上报工作。
4、负责制定并执行学校机要(保密)、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
5、负责全校机要(保密)、档案工作刊物的订阅和管理工作。
6、按时完成机要文件的清退、上交、立卷、归档和销毁工作。
7、负责学校及党政办公室各类印鉴管理和使用,做好各单位(部门)印章刻制的审定、备案、启用等工作。
8、负责学校保密工作的日常事务,在学校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对全校保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组织全校保密工作检查。
9、负责接受、整理、分类、保管和统计全校的各类档案。做好学校党政形成的各种载体的文件、资料、会议记录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10、协助、督促、检查和指导全校档案立卷部门对档案材料进行完整、系统正确的立卷归档。
11、做好学校档案室档案检索工作的编制工作,开展档案的编研工作。
12、负责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办理档案的借阅、利用手续。
13、对档案室所藏已过保管期的档案负责组织鉴定,提出处理意见,按要求进行处理。
14、负责档案库房的管理工作。做好防火、防盗等工作,定期清扫、通风、更换防护用品,延长档案寿命。
15、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16、负责本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7、协助党政办公室其他科室做好相关工作。
18、完成校领导和党政办公室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党委统战部工作职责
党委统战部是校党委领导下负责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2.认真贯彻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落实中央、省、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负责联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及时通报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帮助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3.调查研究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并向学校党委反映,提出开展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调查研究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反映意见,协调关系,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联系并培养党外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士。
5.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向学校党委推荐党外干部工作,做好党外后备干部和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建设工作。积极向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各级人大和政协举荐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民主党派成员、党外知识分子。
6.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开展民族、宗教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中少数民族和信仰宗教情况,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7.积极开展海外统战工作。加强与台胞台属、归侨侨眷、归国留学人员的沟通和联系,调动他们为学校发展服务的积极性。
8.做好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协调和服务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支持他们履行权利和义务,发挥职能作用,鼓励他们为地方经济社会和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
9.建立健全统战工作的各项制度,完善统战信息网络,采写上报统战信息。
10.完成上级统战部门和学校党委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现代新型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具有62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咸阳纺织工业学校。新址地处古城西安,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良好。
学院提出“以父母的情怀,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母”的理念立德树人,改进“三风”,即:校风、教风、学风,创建“大三好”,即:好学校、好教师、好学生,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学院占地面积3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学院生均多媒体教室、工商管理类等实验实训室、计算机、馆藏图书等教学服务设施和体育运动场等均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学院现设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现代服务与管理、公共管理、手机与网络信息管理和艺术6个教学系,开设26个专业,以工商、经济、工程管理和现代服务类专业为主要特色,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重点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校级重点专业13个、重点实训基地10个。
学院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招生,培养工商界的高技术管理人才。现有在校生6100多人。全校60%的学生分别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学校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2013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许多专业学生供不应求。
学院坚持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平台,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目前有435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43人,聘任兼职教授130余名,副教授98人,讲师134人。
学院高度重视内涵发展和质量工程建设,积极发挥科研对教学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成立了学科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近年来,学院坚持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战略,教学科研创新力度不断增强,承担省厅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00余项,校级以上2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6项,其中全国高校范围内的教学资源大赛等级奖项40余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5项,高等学校优秀教材5部,省人文社会科学奖6项。2013年学校参加的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获奖等级和数量居全省前列。
学院重视发展体育运动和建设校园文化,成立了文体工作委员会,强化艺术教育中心、艺术社团、民歌研究院、书画研究院等工作职能与社会影响力,积极开展“卫生校园”、“节约型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获得了“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高等学校阳光体育优秀单位”等称号,是陕西省网球训练基地。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和交流,与美国托马斯大学、韩国圣洁大学、台湾侨光科技大学等20多所国(境)外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与洲际酒店管理集团共建了英才培养学院和冠名班,与西安皇冠假日酒店、西安创业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海程邦达物流集团公司等50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
目前,学院正在省委、省政府,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和推进内涵发展,争创省级和国家示范高职及应用本科,为早日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新型现代高等院校而努力奋斗。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西安电力学校,于1994年升格为大专并更名为“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电力类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被誉为“西北电力黄埔”,隶属于陕西省电力公司。为整合所属教育资源,2008年陕西省电力公司将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西北电业职工大学、西安电力工业学校、西安电力技工学校和咸阳电力技工学校合并,成立陕西电力职工培训中心,一套班子六块牌子。拥有***本科、大专、中专和技校等多层次学历教育资质,承担着陕西省电力公司系统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的培训任务,还挂靠着陕西省电力公司党组党校和陕西电力管理院、技能院,具有西北电监局授权的陕西进网作业电工培训考核资质及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权的59个工种的技能鉴定资质。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8年成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11年被评为“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度先进集体”。
学校总占地318.1亩,培训教育用房15万平方米,建有涵盖电力行业发、输、调、配、用全过程的13个职种类别的32个实训基地,包含实训(实验)室111个,已建成千兆主干、百兆到桌的基本校园网络。学校一校四址办学,实行分部式管理模式,分别为本部、南区分部、灞桥分部、咸阳分部。本部位于西安市长乐西路,占地88.36亩,以大专层次学历教育为主,拥有600MW、300MW火电机组运行仿真等校内实训基地;南区分部位于西安市文艺路,占地50.41亩,以电网技术、通讯技术和管理干部培训为主、兼顾大专学历教育,建有变电仿真、继电保护、电力通讯、高压试验等实训基地;灞桥分部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电厂东路,占地面积79.68亩,以普及型基本技能培训和复转军人岗前培训为主,建有电力计量营销实训基地群等普及型基本技能实训设施;咸阳分部位于咸阳市渭城区金旭大道,占地100.70亩,以中专、技校职业教育、复转军人岗前培训和送电配网技能培训为主,建有送电、配网方面的实训基地。
学校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建国内一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目标,努力探索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相融合的新型管理模式,采用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设计划发展部、培训管理工作部、教学管理工作部、科技部、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质量管理工作部等14部、4室、2中心20个职能部门,分别负责规划计划、培训教育、学历教育、科研工作、实训基地建设、培训教学质量监控等管理职责;设电力工程系、动力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南区分部、灞桥分部、咸阳分部、后勤服务中心、实业总公司等12个教学、培训、后勤实施单位,并在电力、动力、管理、计算机等四系分别挂靠电网技术培训处、电厂技术培训处、经营管理培训处、信息与通讯技术培训处,分别承担相应专业的学历教育、管理、技术、技能培训以及后勤保障等实施任务。
学校现有教职工1138人,教师339人,副高以上205人。学校开设大专学历教育专业18个,***继续教育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11个,中专、技校学历教育专业5个,与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开展联合办学,全日制在校生5824人,其中大专层次在校生4156人,中专、技校层次在校生433人,复退军人岗前培训1235人;年承担各类培训能力为13000人次。
学校在电力行业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以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契机,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基于工作过程或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进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8个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省级重点专业达到全校专业的47%),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普通高校教学团队,2名教师被评为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2名教师被评为陕西省电力公司级管理、工程技术专家。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项;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承担了4项陕西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研究项目;学生多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中澳合作办学技能竞赛等大赛中获奖,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在93%以上,列全省前茅。
学校积极承担电力行业职工培训任务,三年来共完成培训教育4.8万余人次,承担了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测技能竞赛、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度新员工输电专业集中培训等一系列重要任务,由学校集训的陕西省电力公司代表队累计获国家电网公司各类竞赛团体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并取得多项个人奖励。2007年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评为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0年8月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展望“十二五”,学校将进一步发挥企业办学优势,突出“根植电力,校企交融共育人”的办学特色,准确把握国家教育政策,紧跟电网发展趋势,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校园建设为基础,以职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标准化建设与绩效考核为手段,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培训教育和学历教育工作,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力争早日实现“创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创建国内一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目标。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杭州市科协)是杭州市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地方组织,是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杭州市委员会的组成单位,是***杭州市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发展科技事业的主要力量。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于1958年12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活动中断,1978年4月起重新恢复活动。截止2013年底,13个区、县(市)和杭州经济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都建立了科协组织,实现了全市行政区域科协组织全覆盖。全市拥有市级学会74家,市级企业科协59家,高等院校科协2家,科研院所科协3家。已建乡镇(街道)科协187个,区、县(市)级学会335个,区、县(市)企业科协165个,区(县)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47个,形成覆盖理、工、农、医和综合学科领域的多层次的科技群团网络,在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普及与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与提高、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组织科技工作者参政议政,推动政府职能转移、经济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作出了重要贡献。
杭州市科协机关下设办公室、宣传联络部(法律服务部)、科普部、学会部(国际交流部)等四个内设机构,所属有杭州市反邪教协会办公室、杭州市科技咨询中心、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和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等4个直属单位。
&&&1&&&&&&&&&
异合提示:如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请使用全新的“”功能,体验不一样的搜索!
本站为中国异合联盟开发、运营的世界级免费发布、查询信息的全球网络平台,网友所发内容不代表联盟观点,如有侵犯到您什么权益,请联系我们下载或协商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