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老话重提了。昨天用手机上天涯,直接精华,只看楼主,看到那个八天涯热贴的帖子。因为只看楼主,看到楼主说朱令“这件事情,是由凌驾于法律、道德之上的强大幕后力量在掌控着,而对于这种力量,如果我们要跟它抗衡,就不要说天涯了,它甚至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可以完成的。。。。。。”就忍不住百度了哈子。才发现这个就是上学的时候老师给讲过的著名的舍友投毒案。那个事思想教育神马神马科目的,忘记了,老师没多说,就叫我们要搞好宿舍关系。现在想起来,LZ当年既被排挤过,也排挤过别人(LZ个2B是专升本才混到了个二流本科***)。LZ衷心的感谢当年305的舍友,因为LZ也素个晚归滴淫。(但被排挤的原因据说是因为说话没经脑子伤害了上铺菇凉。LZ在恢复关系未果后就向对面宿舍发展友谊去鸟,维系至今。)但LZ的舍友只选择了54LZ,在小团体内讲LZ的坏话,也并木有发展到全班。只能说,菇凉们还是非常善良滴~后来上了本科,LZ的一个舍友比较神奇,引起其他舍友的集体愤怒和恐惧,因为LZ第一年都住在外面不太了解情况,故LZ是宿舍里唯一对她还行的舍友(出自那孩纸与其母的对话,当着我们的面)。后来LZ知道了她的真面,但LZ始终脚得那孩纸颜不错,尤其是那一双秋天的湖水。所以LZ依然是宿舍对她最友善滴~那个舍友神经不太正常,我们都常常害怕她半夜会起来把我们所有人杀掉(她总是整晚整晚的失眠)。其实是个很可怜的孩纸,但可恨之处远远超过了可怜,所以我们集体怜悯无能了。 说了这么多废话。LZ只是想说,神马样的家庭教育,才能令一个受过高级的(比起LZ的末流学校)高等教育的刚刚成年的少女对另一个同样风华正茂的生命下毒手?而且一次未遂,再下杀手。是有多不共戴天啊?!人家是LJ你十八代祖宗了啊?还是LJ你十八代祖宗了啊?还是LJ你十八代祖宗了啊?啊不对,一个人无法LJ。。。 LZ想不通啊想不通~ 你已经拥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法得到的东西,为什么还不满足?!很多愤怒的网友说S铊长得丑,眼睛有杀气。其实LZ不觉得,LZ觉得S铊长得还过得去了。正是因为如此才更不能理解,你说你要是长得丑点,嫉妒人家也就罢了。LZ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女人都希望自己是永远的焦点,所有人都爱自己,但有几个人会因为没达到这个目的就杀人? 标转载是因为待会要贴LZ觉得非常有道理的网友的分析。这件事本身网上已经很多,新来的童鞋可以找度娘或谷哥。LZ昨晚看帖一夜没睡着。 ------------------- 看到有很多网友说,这件事在多年以后当事人不在了以后会真像大白。但LZ想说,到那时候又有神马意义呢?并且这件事现在已经开始慢慢被人遗忘,更不要说以后。当朱令的父母都不在了以后,谁来照顾她?谁来为她说话?如果这件事不尽快解决,LZ觉得以后是没希望解决的。当初提出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哪个帮他出点子了?遵义会议之前哪个理解他的思想了?帮助他的人,哪个又有说了这些是我和老M一起想出来的?但你们看,一不在(另一个一直站在他身后的人也不在了),MZD思想就变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了!!!既然是集体智慧,那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哪个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和MZD思想相媲美?!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一个小小的朱令了。。。 孙维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刑侦大腕儿断出清华女生铊中毒的投毒凶手 各位大虾,偶毕业于某大学侦查学专业,从事刑侦工作达13年之久,也破过一些大案要案,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刑侦专家吧。因工作太忙,尤其是春节临近,发案率上升,事儿不少,今天才认真在网上看了清华大学朱令案件的一些帖子,趁着今晚老婆早睡,偶也发表一下见解。 就网上的帖子来看,偶们已知的且被多方认可的事实有一下几条(若有不同看法,请各位大虾指正): 1. 朱令是遭受至少两次铊中毒才致残的; 2. 孙维被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北京刑侦人员传讯8小时后被起家人领回; 3. 孙维来自一个极有权势的家庭(北京); 4. 孙维被传讯8小时后北京警方未认定其它的犯罪嫌疑人且后来终止了对该案件的侦破工作,并表示不太可能恢复此案的侦破工作。 看各位大虾在网上各执一词,争论得激烈,但在我们内行人看来,此案其实早已水落石出。且看偶简单推断如下: 孙维曾被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北京刑侦人员传讯8小时后被其家人带回。显然,孙维在警方的审讯下没有承认自己是投毒人。正常情况下,警方肯定会接着审,因为既然已经将孙维传来,就该案的影响力来说,在这之前肯定已经得到了北京市公安局局长甚至是主管刑侦的公安部部长的认可,只有得到这么多头头脑脑的签字并加盖公章方可传唤孙维,在没有得到犯罪嫌疑人的“供认不讳”的情况下,是决不会轻易只审问区区8个小时就放人的。但事实上却是8小时后就放了人,这只可能存在下列两种条件: 1. 犯罪嫌疑人或警方或第三方提供了犯罪嫌疑人不可能作案的证据(如不在作案现场或不具备作案时间等); 2. 犯罪嫌疑人家属或其单位对警方施加了不可抗拒的影响。 显然,条件1肯定不存在,否则此案也不会在11年后又闹得沸沸扬扬了,也就是说,孙维之所以能够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无罪而在被作为犯罪嫌疑人传唤仅仅8小时后就被释放肯定是其家属或者是其单位(清华大学)对警方施加了警方无法抗拒的影响。显然在这里其单位清华大学既无必要也没有能力对警方施加如此大的影响,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是孙维的那个极有权势的家庭对警方施加了影响,这从孙家的背景和孙维最后由家人从警方带出也可得到佐证。 孙维由其家庭对警方施加影响,并在审讯仅仅8小时后且没有得到真正审讯结果的时候就将孙维带出警局并不一定说明孙维就是投毒人,这存在两种可能性: 1. 孙维不是投毒人,但其家人害怕孙在警局受苦,毕竟作为犯罪嫌疑人很可能受到***的刑讯逼供; 2. 孙维是投毒人,其家人自然要尽力搭救以免孙维有牢狱之灾甚至?了性命。 真正的戏剧发生在孙维被其家人带出警局后。若孙维不是投毒人,孙家只会有两种可能的反应: 1. 要求警方加大力度破案以洗清孙维的嫌疑; 2. 没有反应,反正此事与我们孙维无关,任凭警方怎样处理此案。 在这两种情况下,警方都会面临市公安局乃至公安部甚至是国政协的巨大压力限期破案,否则无法交待,毕竟清华大学是全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又涉及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属,北京警方(偶的同行啊)焉敢怠慢。何况这种小范围的多次投毒案件最是易破,倘若连这种大学宿舍内的多次投毒案件都破不了,那北京刑侦总队的兄弟们就干脆每人拉一根小妞儿的头发吊死算啦!别的不说,这脸他们丢不起啊!别小看这么一个案子,如果刑侦总队说自己无法破获这样的案件,那比弄个脏裤头套在北京市公安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和刑侦总队队长的头上还让人难堪啊! 但结果是不仅这样简单的案子都没破,而且还不打算继续侦破了,那原因只能有一个,孙家不允许继续侦破此案了,也就是等于变相地承认: 孙维就是投毒者! ------------------------------------------------------- 另一个帖子里转过来的,很有道理!
依然转载: 许多人不相信孙维家的高干背景。依我看来,孙维家最坚硬的盾牌不是她爷爷,而是孙孚凌。许 多人不知道政协副主席的背景。 中国有所谓“四副”,即政协,人大,国家,总理的四种副职享有同等待遇。更何况孙家还有两个“四副”,孙孚凌又是政协里面排 名很靠前的副主席,相当于执行委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公安直到97年孙维的爷爷去世以后仍然不敢把她怎样。对这样的家庭,别说是北京市公安局当时的局长张 良基,就是北京市的政法委书记要想进孙维家的门,也只能提前和秘书预约,进门称“登门拜访”。 可以想象,公安局预审科的恐怕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可以想 象,这边孙维被当作犯罪嫌疑人签名传讯,那边有人就可以直接通过中央政治局的常委直接给北京市公安局打***要求放人。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市的小***怎么可能对抗的了我们党中央的“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
看到那个s还能心安理得活得这么滋润,这种人太可怕了,其实最可怕的是她背后的那些东西,如果有咒念,我恨不得她一天死百次,半死不活的那种.中国真让人无望,我现在是拼死也想把孩子送出去.
天网昭昭,看何时有报
要加薪和S铊比起来,真的只是“激情杀人”了。。。。。。 不明白S铊还能找到LG,不害怕吗? 其实在昨晚看到帖子之前,LZ本打算注册一个马甲8我那个割了欧式双眼皮削骨却坚称自己颜天然的造谣另一个天然美女是整的并利用自己奶奶的病情及过世达到逼婚目的的前同事的故事的。。。。。。 后来木心情8了。。。
/publicforum/content/free/1/464333.shtml 『天涯杂谈』 如果你是孙维的新婚丈夫,请听我说
①1994年 12月 , 21岁的清华大学生朱令 ,因腹、 腰四肢 痛及脱发 ,多脏器功能衰竭于 1995年 4月 5日上网求救 ,经 过几个月的努力 ,才确定为铊中毒。 ②1997年 5月 ,北京大学 94级化学系两名学生被同学 投毒而铊中毒 ,因抢救及时 ,均彻底恢复。 ③2004年 1月 1日 ,河南洛阳发生一家三口铊中毒案 , 1 儿童遗有后遗症。 ④2002年 5月 ,山东章丘地区某美容店老板先后投毒致 2人中毒 , 1人死亡。 ⑤2006年 11月 20日 ,前苏联特工亚历山大 -利特维年 科拟诊为铊中毒死亡。 ⑥2006年 3月 24日 ,成都张家巷一家四口被确诊为罕 见的铊中毒。 ⑦2006年 9月 ,山东省东营市一名职工确诊为铊中毒 , 救治无效死亡。 ⑧2006年 12月 28日 ,浙江杭州一对青年铊中毒 ,经综 合治疗后康复。 ⑨2007年 1月 5日 ,浙江、 湖南两地的两名千万富翁 诊断为铊中毒。 ⑩2007年 3月 6日 ,一对美籍俄裔母女被确认她们是 中毒。 λ ϖ 2007年 5月 8日 ,南京一公司老板确诊为铊中毒。 λ ω2007年 5月 31日 ,中国矿业大学工程系 3名大学生 被投铊毒 ,均治愈。 λ ξ2007年 10月 25日 ,汕头亿万富翁确诊为铊中毒 , 11 月 2日救治无效死。 λ ψ2007年 11月 29日 ,陕西三原县一名千万富翁与 9岁 儿子铊中毒相继死亡。 λ ζ2008年 4月 27日 ,武汉新州区两家 8人确诊铊中毒 , 已死亡 1人。 ------------------------------------------------------- 感觉都是学朱令案的。实际上S铊也是学之前的一个清华中毒案,不过那个事意外。
同不解 孙铊面相的确诡异
每次都看得浑身发冷 ★ 发自天涯iPhone客户端-百读不倦
这个时代 这个社会
让人很无语啊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上天饶过谁。。。
再多的帮顶和关注, 有用么?? 如果有用, 今天不是这样的局面. 把这世上最恶毒的诅咒给凶手, 要凶手的下场更惨千万倍!!!
顶一个
看了这么多帖子,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署名为“木虚地”的文章,所言实在是触目惊心。“木虚地”只发过一篇主题帖,就是那篇无耻的“如果你是孙维的新婚丈夫,请听我说”,其实该文一开始语气平静,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到了到数第二段,文字突然诡异起来,请看:“如果你是孙维的丈夫,请听我说:你的妻子是不是杀人凶手,只有天知,地知,凶手知.但你的妻子是不是凶手,现在对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十年来她的表现,足以证明你娶了一个杰出的妻子!如果她是无辜的,我们看到的是她隐忍,宽容,大度,娶了她,是你一生中最大幸运.我祝贺你! 她受了这么大的伤害,你要好好爱护她.如果她是凶手,她绝不会是你的威胁,相反,凭着她的严谨,冷静,智慧,她是你一生的保护.她也许后悔过,她日日祈求主的宽恕,无数的匿名捐款人里,也许有她一个.十年里,也许她不放过任何一个做好事的机会,弥补她的过失.你要宽恕她.”
这种转变在于,前面都是旁观者视角,这里突然变为和孙维老公对话形式的视角,作者角色立即由一个与孙家无关联的第三者变成直面孙维老公,同时对孙维大力评价的亲密者,而且这段话充满了感***彩,让人感觉是无法抑制之情,或者说是抑制太久,终于爆发。这段文字的倾向很明显,就是认为即使孙是凶手,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应该值得孙维丈夫的原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件事体现了孙维的所谓“严谨,冷静,智慧”,而孙维是深爱他丈夫的,绝不会害他。看到这些,我还以为木虚地在说反话,因为这种辩护的逻辑太冷酷了,不正常。然而,在该帖下面,深夜里仍未睡去的木虚地跟了好几篇帖子,又有变化了,居然换成英文了,“The whole event has turned to be a party of abusive jerks. You can see few rational arguments and you can't figure out the truth here.The only way out is to have some faith in law. It has to be sorted out ultimately by law really.Be careful not to jump into a quick conclusion now. ” I wish you good night. 这段话同样异常诡异,中文意思是:整个事件已经成了网上漫骂无赖者的盛宴。在这里,你看不到什么有理性的讨论,你无法在这里发掘任何真相。唯一的出路是要相信我们的法律。这件事情在法律上早有定论了。请你不要早下结论。晚安。这段话较之前文,与孙维老公对话的意图更加明显了,充斥着诚恳劝慰之意。而且用了满复杂的英文单词和结构,感觉是一个高智商人。用英语的目的应该是木虚地觉得这样的表达比中文更能隐藏她的思想,而且很可能暗示给某人我到底是谁。一天后,同样是深夜,木虚地又突然跟帖了,这次的文字让人不寒而栗,“Who would you trust more, the crazy wankers here whose abuse of me shown no credibility or your wife? I know you're deeply disturbed by those venoms but do make your own judegment.天妒红颜 - 孙维的聪明才智,高贵出身,不也是被坏人人嫉妒的理由吗?”,且先看英文,意为“你到底相信谁,是那些恶意诽谤诅咒我的无赖还是你的妻子。我知道你被这些留言所深深困扰,但还是请你自己判断”。语气又有变化,透露着些不耐烦和恐慌了,简直是在质问孙维老公“你到底相信谁”,而且作者在一个选择疑问中提到了自己,这说明如果作者不是蓄意捣乱,那么她要么就是欲说还休的孙维,要么就是孙维身边的代理人,不管怎样,这些话说出的使孙当时的情绪。从这三篇文章来看,木虚地此人太不简单,第一,她的英语的确非常好,一般大学生是没有这么丰富词汇量的,从行文中能感觉出来,想必是个高学历者,也是个社会经验丰富的成年人;第二,她三个晚上连发三文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招惹孙维老公的注意,想有一种对话,因为网上充斥反孙维的声音太多了,而她担心孙维老公也在阅读这些文章;第三,她三天的情绪在恶化,内心的压力体现无疑,从突然转变对话角度,改用英文都可以看得出,她既想表达极力劝慰孙维老公的深情,又想掩饰一些什么。其实在稍有推断力的人看来,这根本是欲盖弥彰。在昨天”不安的咖啡“的一篇考证文后,木虚地又出现了,不过她发的几篇帖子语气倒出奇地缓和,但是文中表述的如:“孙的声明,冷静,理性,反映了孙这样出身的人所具备的涵养- 用事实说话,用理***人,不带感***彩,绝不和一般人等同.在公众场合大声喊叫,是小市民的做法,不是孙这个等级的人的风格.” ,“主要还是楼主对孙这样的人家的生活不了解,才会产生一些误解.比如关于杯子”,“孙家基本上是生活优越的知识分子家庭,家学渊源,知书达理.孙老在解放前位置很高,经济上不错,解放后,也给保起来,一家人几代人都没受过什么苦,优越惯了.”,
说明木虚地这个人最起码对孙家是知根知底,且木虚地应该是木榍地的谐音,木榍地是北京高级干部住所在地,而且据一署名“孙维邻居”的网友透露,孙维家就在木榍地那儿,这也可从一孙维同学的文中了解:班级某个实权干部经常去位于木榍地的孙维家做客。至于她为什么敢起这个表证性极强的名字,恐怕是她觉得已经胸有成竹,掌控一切,被人猜到没什么关系。
:『天涯杂谈』 10年杀朱令,怎一个情字了得. 作者:cccjd 提交日期: 15:18:00 ??我首先说一句,我不是清华的人,我也不是和那些人同年龄,但是我也是那些家庭出来的人,我不回去见父母,因为我不想见到家里的那个,阿大,我可以这么叫你已经不错了,你在家里,对的起父母,也算我们有亲情了,你自己看看你们自己做的事情.清华啊,还是党的老套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这是不是就是当年不让我去美国的理由,总算也是个机遇,我也可以在其他地方发展的. 说了这么多废话,我只是想表达一个疑问.这个问题想了十几年,联系当年的听说,联系现今的事实,我终于有了***. 那个网友说的犯罪心理学的角度终于把我点醒: 这次为什么孙要出来表白自己的清白,那个网友说无非就是为了给一个人证明,让他知道自己的清白. 厉害,人的力量的厉害. 10几年了,原来孙还是没有忘掉这个人.情字就是这么好的东西么? 为了情可以做任何事情,为了情可以随着时间的长河而仍然不曾消退.无论怎么否定一个人,但是我也可能,这次真的是动了真心,他真的还是原来的他么&? 我只能表达这点,阿大,别以为我在的时候只听说过这方面,别以为我小不知道其他的事情.但是我总算还知道女人老的时候想找归属了动情呢?还是真正的出于本意. 可叹 可笑 与木虚地文章一样,此文同样让人疑惑多多。该文很可能是完全真实的,我觉得比木虚地的文章真实性要大,因为该文行文思路不是很清晰,很多地方欲言又止,甚至有许多语法错误,但里面的观点又非常明显,如果说木虚地的文章非一阴冷无比的成年人所不能为,那么这个叫cccjd 的人文字象个小孩子了,年龄应该不超过25岁,而且直觉告诉我这是个MM。我更愿意相信无知无畏的人的话。她似乎在文中和孙维对话,并直呼孙维为阿大,而且直接说出孙的声明其实是给一个人看,一个她十年前就喜欢的人看,而这个男人就是导致孙维谋杀朱令的原因。由此判断,这个作者很可能是孙周围非常亲密的人,也许是比她小10几岁的亲戚。由此我又想到这两天看过的“未名花殇”,是一部文笔优美的小说,其实就是影射“朱令事件”的,虽然没看到结局,但已经知道下面发展剧情了,因为小说的线索就是主人公“我”被一个叫占有欲极强的”孙满“的女孩喜欢,但“我”其实喜欢的是化学系的美丽清纯的“任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这个网上看连载/list.asp?id=75。有坊间传言,该小说的作者知道真相,想通过小说来把这段遗案再现出来,让大家不要忘记。种种迹象标明这个传言是有可信度的。
最后总结一下我的结论:木虚地这人非常可疑,极有可能就是孙维或其相关的代理人;孙维如果是凶手,其谋杀动机应该是情杀。感情方面的嫉妒会使一个女人有多可怕,古今中外已经有无数事例证明了,我不用多说。我来猜想一下凶手作案动机:案前那个时候,朱令各方面得意,尤其很可能和孙维爱慕的男人关系亲密,让孙再也无法忍受,想给朱令一些颜色看看,但她第一次投毒只是想让朱脱发,容颜受损,退出感情竞争,并没有一定要杀死朱(其实最后的事情表明,这种慢性伤害比一刀杀人更加阴毒,残忍,相当于古时的凌迟处死),所以第一次投毒量小,但看到朱令有所好转(朱也太坚强,生命力顽强了,如果多个心眼,怀疑是有人谋害,说不定就休学养病,避开身边的敌人了,说到底还是世上人心难测啊),就铤而走险,加大剂量,此时,恐怕她想不到太多后果了。孙维投毒事件,以薛钢为首的2班权势中心应该知晓,并与孙维形成了长达十年的攻守同盟,这中间有其当时知情不报,妨碍司法,已铸前错的前因,也有忌惮孙维家势这把高悬之剑的畏惧心理,当然也与权势中心这些人比较冷酷,重荣誉甚于同学生命的价值取向有关。如今当事人都远走高飞,证据也毁灭殆尽,即使翻案也无法定罪,这时极力为孙维开脱,造些舆论是这个利益团体最明智的选择。他们不会听任网上舆论越传越凶,发出自己的声音非常正常,一点也不傻,如果听任网友来诅咒才不符合常人性格,更关键一点,凶手很可能认为这么长时间,证据该销毁的都已销毁,证人该封口的都封口,即使再查也无法定凶手的罪了。另外,可以推测的是,孙维新婚不久,她的丈夫对孙以前的传闻毫不知晓,但现在他在天涯上看到了大量朱令案件报道,已经产生了困惑。而目前孙维和丈夫并不在一起,孙维非常担心丈夫会相信网上的这些,所以她目前一定在极力维护这段关系(有网上,但更多的是网下),木虚地的话很可能是写给孙维丈夫看的。看来孙维非常看重这份感情,难道说孙维丈夫与朱令有关?如果这样的话,那真是太富有戏剧性了。
幸好这几年官二代都去读常青藤了,避免了类似事情在清北复交的发生
看看孙陀事件多年后的不了了之,又怎么能怪北清学生留学后不再回国呢,普通百姓在国内根本没有保障,也享受不到法律的公平
再说到朱令,这件事情水深程度,已经不是8卦可以解决的了,具体的我就不说了,相信每一个看过帖子的人,都会痛彻心扉、怒火难耐,但是又无比悲凉。。。。。。 这不是网民可以解决的问题,也不是舆论可以解决的问题,也不是道德可以解决的问题。 甚至我们已经看到,就连法律也对它退避三舍! 这件事情,是由凌驾于法律、道德之上的强大幕后力量在掌控着,而对于这种力量,如果我们要跟它抗衡,就不要说天涯了,它甚至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可以完成的。。。。。。 我不想在这个帖子里做什么更深层次的讨论,我只能说,如果需要我做什么,我一定不会推辞! 而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一些曙光! 我只能说: 祝愿祖国真正地强大、美好! 祝愿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可以信赖她,依靠她,生有所依,以此为荣! ----------------------------------------- 小光头说的
互联网十大恶人(大学生版) 1.清华&铊毒女皇& 孙维 , 又称&五毒教主&
2.云大&六合神锤& 马加爵 , 又称&南帝马爵爷&
3.复旦&一剑无血& 张亮亮 , 又称&南北双娇猫见愁&之&南才子&
4.北师&跨国副总& 吴莹莹 , 又称&痴女物语&
5.燕山&魔兽铜须& 郑新 , 又称&包皮教主郑寻欢&
6.清华&硫酸雨& 刘海洋 , 又称&京师熊王&
7.人大&极品男& 朱朝阳 , 又称&火车狼王&
8.南大&留美天才& 朱涵 , 又称&神剑双朱父子兵&
9.水产&白眼神乞& 向海清 , 又称&东海寄生虫&
10.北大&铁臂神功& 宋韩明 , 又称&南北双娇猫见愁&之&北神医&
楼主,没有用的,你这个帖子一定会被封。 师太说得字字滴血了----这件事情,是由凌驾于法律、道德之上的强大幕后力量在掌控着,而对于这种力量,如果我们要跟它抗衡,就不要说天涯了,它甚至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可以完成的。。。。。。 唯一能做的,是绝不忘却。不忘却许多许多人的名字。
我只知道,十年前,化学系的一位教授透露:“公安局交代,关于谁接触等情况不能讲”; 十年后,你们当年物化2班的同学被骤然问起,笑容消失,言辞稀少。 十年前,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对你的父母说:“有对象”,“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 十年后,李慕成已经退休,对记者说:“这件事是市公安局十四处刑警队李树森主办的,我们只做协助工作。” 十年前,清华大学化学系老师传出消息,拟定的侦破行动,因为等待公安局领导批准再次被延期; 十年后,处理此事的化学系老师含糊应答,案子是学校出面处理的,已经说了到此为止。 十年前,报导此事的媒体只敢用“中毒”这个词; 十年后,“东方时空”为你制作的记录片首次把“朱令是被人为投铊毒”的这个真相展露在世人面前,可是对于犯罪嫌疑人却仍然只字未提。 十年前,所有可能的证人、知情人,似乎都有一种恐惧不安的心理; 十年后,许多人谈起此案还是吞吞吐吐,闪烁其辞。 我在有关网站上读到这样的消息:“曾主要负责这个案件的公安局十四处李树森,接到记者***时态度很和善,‘这件事在调查工作中已有一定结论,从个人来讲,我不愿意回答;从公安***的纪律来说,我不宜发表意见。领导要求我怎么向媒体说一些事情,我只有照办。’由于公安纪律的要求,他表示只能说抱歉,没办法开口回答问题,‘这件事情很敏感,过去那么长时间了。。。’” “‘这个案子年年有人问,年年没结果。’一位已经远赴美国深造的98级清华化学系学生对他的学妹说。”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残害你的凶手依然逍遥法外。社会舆论议论纷纷,网上也曾掀起过几次轰轰烈烈的讨论。有人称之为“千古奇案”,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讽刺的说法。连在这样一个人物关系简单的环境中发生的,连毒品的名称和属性都已确定的连续投毒案都破不了,放在哪里都是当地公安机关的耻辱吧?那么何所谓 “奇”?我想,那指的是阻挠破案的那只幕后黑手,那股平民、学校和公安都无法与之对抗的政治力量。
我曾经仔细看过有关这件事的几乎所有文章,我不想说别的,只想问问孙维,如果她不是凶手,为什么会在97年那场长达八小时的审讯中,在“印有‘犯罪嫌疑人’字样的纸”上签名?那张纸的标题是什么?如果她不是凶手,她为什么不控告清华扣押她的学位***,不让她出国?如果她不是凶手,以她显赫的身世,为什么不动用一切资源敦促警方尽快破案?如果真如她所说 “曾一再要求重新侦查,依法办案,还我清白“,为什么还要改名字改出生日期,千方百计地逃往国外?孙维家即使不靠强权,也至少有申诉途径,会引起相当的重视,而这样的家庭怎么会让孙维蒙冤十载?
年年有人问 年年无结果
还有,十四处为什么在一年多后才解除对她的嫌疑?这其中暗藏着什么样的权力较量?既然公安已经解除了对她的嫌疑,她为什么又在第二天要坚持再录口供?是想推翻那八小时内说的什么?如果那八小时里,十四处什么也没问出来,也没有主动要求再次传讯,加之没有任何证据,孙家完全可以通过律师直接要求法律机关解除嫌疑,何必自讨苦吃二进宫再度接受审讯? 我的疑问还远远不止这些。即使孙维不是清华唯一能接触到铊的人,谁又有这么便利的作案条件连续多次投毒?宿舍的同学为什么分吃你的面包?公安介入调查后宿舍为什么神秘失窃又无财物损失?是谁在销毁证据?在你被确诊为铊中毒时,与你朝夕相处的室友为什么不赶快封存贴身物品并做体内铊含量化验?是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并非毫不知情?为什么孙维被传的时候,伯父孙孚凌在忙着给她办出国手续?为什么有知情人说看见过那份“孙维对投毒行为供认不讳”的秘密文件?谁在八小时后把她捞了出去?
一个人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某一个人,也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但她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人在做,天在看。我不相信凶手能够摆脱精神的折磨,我不相信她能吃得下睡得着,我不相信她的良心能有一日平静,她的手段如此残忍,我甚至不相信她还是个人。
这个孙维后台比药家鑫硬多了, 10年都搞不掉他,他家那个后台10年都还没下课呢?
在知道你的案件以前,我从来没有对一个陌生人产生过这么强大的恨意。我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说孙维就是那个凶手,但是我有足够多的理由怀疑她,也希望公安机关不要放过这个这么多年来唯一也是最后的线索。我向上天祈祷,能让我在有生之年看到那场最后的审判。如果孙维不是凶手,我愿意向她跪下赔罪;如果她确是凶手,我要看见她最终伏法。无论如何,我要真相,我要结局,我要公道,我要正义。
黑暗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自从这个案件在网上曝光并引起巨大的反响,朱令律师网站被黑而无法登陆,第一个站出来帮助你的物化二班同学童宇峰的电脑被攻击,一些经常登录及发言的百度朱令吧网友电脑也先后遭到攻击、篡改注册表、感染木马病毒,一些重要帖子相继丢失。就连很多呼吁关注你的博客文章也被删除。可是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删吧,删到所有的拳头和肌肉都被删净,我们还剩下一根雪白、干净的脊骨,在寒风中傲然挺立。”
朱令,我打了这许多字,把尽量多的信息全都放在一起,就是希望可以引起哪怕只是多一个人的关注,这就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我是一个平凡渺小的人,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我常常去百度的朱令吧看贴,顶贴,一次次地刷新。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网友为了帮助你而作出的巨大努力。我觉得温暖,因为等待正义的漫漫长路上有人相伴。我知道有人会说我们是一群不识时务的理想主义者,不过我无所谓。我关心你帮助你,其实也是帮助我自己,因为我心中确有一个理想世界,因为这些善良的同伴而一点点变得牢固清晰。 有网友说,有时候只需要多一个人的坚持,也许就能看见真相。我深以为是。我不能保证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但我要做我能做的,就像这篇文章,尽管太长,不一定有人有耐心看完,但是只要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分希望,就也许可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不相信这世上有吃不完的政治资本。但是就算有人告知我,头顶的那朵乌云将永远不会散去,我也还是会选择坚持。因为即使不能将凶手绳之以法,我们也可以用舆论让她寝食难安,生不如死。
朱令中毒后的样子和孙维挺像的
朱令被投毒案关键人物语料分析之孙维篇 本来手头还有几篇论文,只是想偶尔在回帖中发表一下个人看法,然而近几天一些混淆视
听的说法充斥杂谈,正如某人所说,“令人发指”。本人专业是语言学,这在某贴的回帖
中谈到过。常常做一些个人语汇分析,主要是针对名著的,即从作者的用词及句式习惯,
方言特点等等诸方面入手,通过对使用频率的统计来达到研究目的,广泛应用于判断作者
真实态度,语言目的,以及真本伪本的鉴定等方面,如《红楼梦》续本的判定,包括第64回是否为曹雪芹所写等等。
所谓个人语汇,即一个人建立在方言背景之上的词汇范围和句式习惯,每个人的个人语汇都不同,因为语言反映思维,个体差异造成了每个人的语言特点不同。落实在书面上,某方面或可称为“文风”,譬如鲁迅的散文和朱自清的散文,即便是没看过的人,也很容易判断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我们还可以从作者的行文判断作者的真实意图,这需要从作者对词语的遴选和句式的安排来分析;充分的语料还可以反映作者的知识水平、逻辑能力、方言背景等等。
能够证实为孙维语料的全部素材来自于ID“孙维声明”所发表的帖子《 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一文中,字符数为8236(不包括题目),语料充分程度一般,只能对文本进行一些本体分析探求作者的行文意图。由于本文属于正式文体,措辞比较严谨,能够反映作者态度的程度副词以及形容词比较少,所以侧重于分析句段安排以及句意(主要是暗含意及引申意),以及由于句间结构造成的句外意义等等。由于本人时间精力问题,将不进行数据统计,援引之处不一一标明,敬请读者自行查看原文。
查了一下孙家那后台都90岁了,相信我们都比他活的长,都能等到看真相大白那天。
这件事还是没完结
顶正义的力量! ★ 发自天涯iPhone客户端-百读不倦
1、措辞(主要是反映作者态度的副词、形容词、连词等)
本文为正式文体,措辞严谨,极少使用带色彩(感***彩、风格色彩等等)的词语(集中在动、形两大词类),能够给读者造成一种态度客观的印象。然而在涉及到人物遭遇和态度时,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1)作者频繁使用一些表示重复、频率的副词,如“也”,例句:“我非常同情朱令和他的家人,也和千百万善良的人们一样,希望帮助朱令”;“我也曾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了一些挽救朱令生命的活动。”
范围副词“共同”、“都”,如“这是被冤屈者的共同悲哀!”“我和家人都劝阻了。”“我和同宿舍、班里、系里以及文艺社团的很多人都被问询过”,等等。
除了有强调的作用,还自然地扩大了己方立场的战线,引起读者的共鸣。
(2)作者用了一些具有感***彩的心理活动动词和表示感情的形容词,如“震惊”、“愤怒”、“气愤”、“激烈”等等,但是上述词语的搭配对象都是“大众”、“网友”和“朋友”,对作者自身,全文只用过两个含有感***彩的心理活动动词是“无奈”和“着急”,在行文的最后,也只是说“如此不负责任地蓄意造谣中伤动机令人不解”,即便“不解”,也用了泛指而非特指。
(3)作者选用了一些表示语气的副词如“竟然”,以及插入语“没想到”等,凸显了自己的不知情和无辜,以及并没有主动干预此事。
(4)作者大量使用泛指和任指以及群指,规避自己直接面对问题。任指和群指的暗示性非常强,在文章中能够最快地唤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
(3)连词涉及到句式句意,将在后面一并分析。
从整体的用词分析,作者确实非常“克制”,也很冷静,而不明情况的网友“愤怒”,了解情况的朋友“气愤”,而且生动地为读者描述了“急需”破案的公安局的卤莽,和急于维护形象的清华的无理,特别是清华领导用了“要么……要么……”这种必选句式和“绝对”这种同时表示程度和语气的副词,更加让我们同情和担心作者的遭遇。
2、句式
全文一般使用陈述句,句式比较平稳,陈述句比起疑问和感叹更为客观。并且由此可知,作者确实是非常理智平静的,因为急于为自己辩解的人通常会大量采用感叹句或者反问句。
作者擅长采用一些因果句式暗示读者进行逻辑推导,例如文章的第一句“1994年我的同学朱令铊中毒,且因治疗不当导致终身致残,震惊中外。”成功地回避了敏感字眼“投毒”,但是在这里是一处败笔,因为没有联系现实的声明背景,容易给人不诚恳之感,授人以柄。
比较好的例句有:“朱令94年底中毒,由于医院误诊耽误半年,95年4月确诊铊中毒,至97年毕业前夕一直没有破案,应该说是错过了破案的最好时机。”作者用了表示原因的连词“由于”,读者在不知不觉地阅读中把耽误破案的原因理解为“医院延误治疗”,作者也成功地回避了“两年没有继续破案受到了什么阻挠”的敏感问题。
这样的句子还有“可以想象公安当时一定面临巨大的破案压力,他们希望尽快抓到凶手,对上级领导和朱令家人能有个交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朱令中毒两年多公安机关一直没什么动静却突然在日对我进行突击讯问。”这句话非常好,作者甚至没有用一个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就成功说明了自己接受“讯问”(不是“审问”)的原因来自于某种“压力”,而这种压力的来源和朱令的家庭有直接关系。
“由于知道朱令家人早在97年上半年就上书国家领导人,不得已我们才于98年1月也给高层领导写信反映情况,说明:我们只是恳请有关单位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尽快依法办案,决不是要求法外施恩。”这句因果关系句也非常的好,因为作者“不得已”上书高层领导,不是因为自己被冤枉,而是朱令家先上书国家领导人,这句话可以说一石三鸟:第一,再次说明朱令家给某方面压力,从而使自己冤屈;第二,解释了所谓的“黑幕说”,同时暗示朱令家也有能力与高层对话;第三,唤起读者同情,受害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好的例句还有很多,不能一一例举。由于我们都知道作者是清华大学的理科高才生,逻辑应该是非常严密的,但是却在一些不构成因果关系的句子里使用了一些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进行句意暗示;又刻意模糊了一些本来构成因果联系的句子,对于一个问心无愧的人来说似乎“令人不解”。
3、句义
主要是暗示以及引申义。由于关于句外意义的分析主观性比较大,必须联系作者的态度和背景,所以我在这里仅举一例,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自行阅读体会。
例句:“我和朱令没有任何过节,但确实和另外的舍友们更亲密,主要是因为朱令交游广泛,社会活动非常多,又是校文艺社团的积极分子,在社团的时间多,在宿舍的时间少,即使是在朱令第一次生病后返校期间也仍然每天去文艺社团的宿舍楼煎药。”
非常明显,作者至少说明了2点:和朱令不是很亲密,和之前网上传言是“好朋友”不甚相符;朱令在宿舍的时间非常少,作者一次也没有明确说过朱令不是在宿舍中毒,但是在文章中或是暗示,或是提出怀疑,非常的有分寸,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网友的质疑;对于第2次中毒(如果存在的话)是否在宿舍,也是非常有利的否定。
而且之所以和别的舍友更亲密,“主要是因为朱令交游广泛”,而不是作者自身性格具有选择性的问题,间接证明了作者“性格直爽”,好相处。
败笔:“日那天,公安问到我的家庭成员,我只说了父、母、哥哥,再问其他人时,我只说爷爷奶奶已经去世,连名字都没提。”这句话在解释所谓“黑幕论”的一段中,言下之意是公安局不知道自己的家庭背景。但是这和中国的社会现实太不相符,且不说在此两年前公安局是否知道,如果已经把某人列为嫌疑人,除非是即时抓捕,否则不会对嫌疑人不进行背景了解。从笔者的角度看,作者在这里可能是想间接否认自己在之前两年搁浅的案件调查中负有某种责任或者起了某种作用,所以还特别申明了具体日期,但是作者打这个时间差显然是不明智的,因为在***第一次调查此事和孙的爷爷去世是有 时间距离的,作者故意模糊两次调查反而容易留下漏洞。
4、整体布局的详略安排
很多人只知道详略安排影响文章的可读性,其实这跟作者意图也有很大的关系。什么方面想让读者多知道一点,什么地方想让读者少知道一点,都非常影响读者的判断。比如说《水浒传》一书中对潘金莲的日常生活和悲惨经历描写得非常少,对她如何勾引武松倒是大加描写,所以初读水浒之人对潘金莲无不嗤之以鼻。但是在现代的很多影视作品中,加重了对潘生活以及经历各方面的描述,这实际上在客观上拉近了观众和人物的距离,容易对其产生同情心。
在《声明》一文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作者虽然说“对牵涉到的单位和部门,我不可能完全规避,实属无奈”,但是其实有些细节是不必要的。比如说“公安十四处”,和“校党委、校办及系领导等再次在校招待所(丙所)接待我们”,后面甚至还细致到了丙所,其实这些细节对于描述事情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作者却写得非常详细。
包括作者和学校为了***的事情斗争、还有接受审问的整个过程,时间上全部精确到日,地点上也毫不含糊,其实在叙事学里,细节的真实是最大的真实。作者在能够真实的地方毫无巨细地描写,容易给读者造成真实客观的感觉。
但是即便作者连“丙所”都注意用括号注明,却只字未提最为关键的地方,自己的宿舍楼和房间号码,以及那个实验室的具体位置,“令人不解”。当然以作者仁慈宽大的胸怀(在《声明》中我们容易看出这一点),可能考虑到会给母校带来不便;但是如果“十四处”和“丙所”至今还“健在”,那么这种细节上的详略则很反映作者的心理问题。
虽然我对犯罪心理学知之甚少,但是也知道一般撒谎的人对他所知道的所能透露的真实部分会详细描述反复描述,但是涉及到关键部分,则会刻意规避。有时候那种规避并不是主动的,只是自然为之,即便是说出来也不会被拆穿。
其实作者也绝对不是刻意规避,因为从其他途径我们完全可以知道宿舍楼和房间的具体位置,就象有一些网友也不是从《声明》中第一次看到“十四处”一样。那么作者为什么会这么有选择地安排详略,我只能理解为是某种心理的自然流露。
与此相关的还有,作者始终模糊自己的态度和主动行为,但是每每在关键之处会援引他人的话来陈述或者暗示,比如通过律师的话暗示朱令家人对自己可能采取极端措施,最后甚至还用一位公安人员的话再次印证,“你们千万不要和他们接触,很可能会有危险,要是出了事儿就更麻烦了。”还有对清华某位领导的话的描述,莫不是“绘声绘色”。
在作者的笔下,呈现了“带着有色眼镜”的公安人员,编造事实的记者,竭力想维护形象的清华,不择手段的朱令家人,当然还有被误导的“愤怒”的网友们。这让我想起了现在的杀手游戏,每往别人身上多泼点脏水,自己就会干净一点,最后完全就是一身雪白的天使。正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天使一样,这篇声明在严谨的同时也暴露了太多的问题。
即便作者如此“心直口快”,但是从始至终都只是隐忍克制,而且以最大的善良来理解接触到的每个人,比孩子还缺乏社会经验,比最虔诚的基督徒还纯洁,但这一点本身就是和作者的行文相矛盾的。
5、《声明》一文的遗憾
由于作者需要在文章中需要塑造自己“诚实、克制”,所以过分凸显自己的客观,用词过于考究,对事件的受害人自身关注度不够,没有充分体现“好友”的感觉,反而给人一种无情冷漠的印象,让很多几乎已经被说服的读者在感情上产生疑问。
由于需要塑造自己“善良、隐忍”,但是行文暗示性太强,春秋笔法用的太多,容易给人造成心机深沉的印象,和作者所说的“心直口快”更是相差甚远。
最失败句子分析:“尽管我也是这个案件的受害人,但朱令和她家人的情况更惨,我不想给她的家庭雪上加霜,因此没有追究。”“两个优秀的女儿相继不明不白地一死一残,放在谁家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很多网友提出读到这里觉得不舒服,但是又说不出来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如果你的好朋友是残疾人,那么你会不会在对也了解情况的人转述时也用“残”和“惨”和这个字眼,何况朱令的家人也很可能会看到这篇声明,还刻意使用“不明不白”、“毁灭性”这样刺人心窝的字眼。汉语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存在大量的委婉语,就是避免在交际中出现的尴尬或者伤害感情的局面。
即便不是好朋友,只是认识的人,大多数人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上述的话:“两个优秀的女儿相继遭遇不幸,放在谁家都是莫大的悲痛”。
6、我的感想
其实在这篇声明之前,我也并不相信孙维一定是投毒者;但是这篇《声明》,却看得我从头到脚都发冷。对自己曾经的同窗、同屋也是朋友的人,能这样冷静地描述,“一死一残”,确实不一般。
我承认,没有任何语料分析能够百分之百准确推测出作者的意图,不然就不会出现《红楼梦》至今仍然让人争论不休的情况。何况我也并没有对这篇文章进行完全严格的分析和数据统计。我也不能说某人必定是凶手,但这并不影响我自己在道德上作出判断。
很多人认为这篇声明是集体的结晶,我的感觉是,孙维本人是主写,可能经过了多次修改以及律师的润色,确保在逻辑、措辞和法律等方面都万无一失;没有人比当事人更了解情况,完全让他人代笔显然不可能。唯一比较遗憾的是,下次最好找一个语言学专业的人加入智囊团,在感情暗示方面多下工夫,毕竟网友不是陪审团,仅仅是逻辑上的说明是不够的,太冷了。
最后,代表所有关注此事的人,祝福朱令和她的家人。
天理必然昭彰。
只要还年年有人问,就还有希望。知道和关注这件事的人还是在不断增加的。
MARK。。。希望不要被封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我期待着害人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唯一能做的,是绝不忘却。不忘却许多许多人的名字---
12年后,当年的美貌少女,依然还活着,半死不死,由于铊对她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摧毁,她现在是个连话都不会说,只会流口水的白痴。因为消化系统糟糕,12年来都在吃流食。四肢不能自如控制,天天坐轮椅上,上厕所都要年近70的爹妈照顾。 CCTV报道时也特意采访了当时的公安局长,问他为什么这个案子忽然停止调查了?他当时在家,就说这个问题不方便谈,说自己已经退休了。 把记者挡出门外。 记者再次乘他出门时拦截他,问他同样的问题,末了还补充一句:多数人认为这和孙维显赫的背景有关(她家2代中央领导人)问他对此有什么看法。 他开始不答,后来终于停下说:“这个问题是敏感问题,别说你问我我不回答,你问其他人都不会得到回答的。” 后来记者又采访了当时的校方领导和办案***(此人已是领导身份了),但2人均拒绝谈论此事,回答是:“都十多年前的事了,说这些没意义,当年可以取证的地点,现在都拆了。” 当记者说,既然没意义,那就说说当年为什么忽然中止调查嘛,都十多年过去了,说下没关系。 可是他们的反应都是欲言还休,最后还是那句话:“这是敏感问题,不方便回答。” 记者追问,是不是和孙维的背景有关? 换来的是2人头也不回地走了。(2个人不是一起采访的,但是2人的反映却如此一致)。 我是不清楚这些人沉默的背后是什么,我只清楚一件事,如果当时警方的怀疑对象是锁定为一个做清洁的清洁工,在北京没亲人,没关系。那么就算她不是凶手也是凶手,断不会出现,一朝被传讯“上面”马上“说话”:”此案停止调查“的情况! “上面”如此及时的“招呼”,真是救了孙维一条命啊。 可惜,政府如此名目张胆地“不作为”,却断送了很多无辜人的青春和生命。
孙维被莫名其妙地”放“(不是释放,因为她并没有洗脱嫌疑)之后,此案成为中国“铊中毒第一案”。凶手离奇地逃脱了。是中国人治的悲哀,法律的悲哀,还是道德沦丧的悲哀,暂时先不论了,它给人的“启迪”是很大的: 全世界过去的200年,有一半以上的铊中毒事件都发生在中国! ”清华朱令铊中毒案“是第一案,其他尾随而来的都是”模仿犯“!在被破获的投毒人的供词中,有几位都亲口提到了”我是研究了很长时间清华案后,自认为可以模仿孙维就照做了。“ (可以参考今年矿大投毒的凶手供词,其他几位我没看见供词,不过***自己也提到,他们都是模仿犯。最令人担忧的是网络上如今也有铊盐销售了,铊本来是国家严格控制的,严度不亚于做原子弹的铀。) 可以说,这个案子一直离奇地悬挂在那里,造成的社会影响相当恶劣。 同时中国警方的破案能力,和中国政府行政能力让人怀疑。 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下,当官的子弟做案是屡见不鲜。经常看新闻的大概都有这样常识:一个人被拉下马,那么他的夫人,他的儿子,他的外甥,甚至他的外甥媳妇全部都要下马! 换句话说,只要保护伞不倒,那那群鼠辈就一人升天,全家升天,并一直嚣张地作恶而无人能管。 作为有2代中央领导的家庭背景出生,在刑事案上是否有特权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似乎中央领导人,官越大,越清廉,而官越大,家人也越善良慈悲。 呵呵,至少党报是这么写的。 孙维投毒案悬挂得越久,中国距离法制就越远。 孙维已经不再是孙维,她是一个现象,中国法律体制的一大现象!”民告官,登天难“,此话,居然在今天所谓的”法制社会“依然随处可以听到。而”清华铊中毒案“或许会成为中国法制历史上一块谁也不愿意去触动的伤疤。 只等朱令全家早点死,关注此事的人早点死, 死完了,彻底被人遗忘。 那些孙维党们或许才能心安理得。
有时候,我在想。趟若中国不是”法官一人裁决制度“而是”陪审团制度“,她早就顺利入狱了。多说无益,只显示你们大脑的奇特或你们”身份的特殊”。
每隔一段时间都能看到关于这个事件的帖子 可是每次都是不了了之 诅咒凶手不得好死
马上就要过诉讼时效了,急啊
等待正义被伸张的那一天
诉讼时效
作者:金字旁右边一个它 回复日期: 14:53:21
有时候,我在想。趟若中国不是”法官一人裁决制度“而是”陪审团制度“,她早就顺利入狱了。多说无益,只显示你们大脑的奇特或你们”身份的特殊”。 --------------------------------------------------------------- 国外一样是钱说话。别扯其他。要说为谁申冤就为谁申冤,要借机做别的,那么恕不远送。
这个要顶
因为这个案子印象太深刻了,始终关注。太没有天理了,每次看到朱令那白发苍苍的父母令我心里非常难过。
作者:天降鸿福 回复日期: 15:02:38
作者:金字旁右边一个它 回复日期: 14:53:21 有时候,我在想。趟若中国不是”法官一人裁决制度“而是”陪审团制度“,她早就顺利入狱了。多说无益,只显示你们大脑的奇特或你们”身份的特殊”。 --------------------------------------------------------------- 国外一样是钱说话。别扯其他。要说为谁申冤就为谁申冤,要借机做别的,那么恕不远送。 ------------------------------------------------------ 这位童鞋,LZ一开始就说了,往下的全是转载的,你鸡冻啥啊?
LZ要开始干活鸟,不能顶贴鸟。 LZ其实不觉得这个帖子能起一毛钱的作用,只是单纯的觉得不提提这件事唤醒大家的记忆就有点愧疚。 俺们P民能做的就这么多了。 如果没能力伸张正义,至少让更多人的知道,让有能力的人知道。
作者:金字旁右边一个它 回复日期: 15:06:17
作者:天降鸿福 回复日期: 15:02:38 作者:金字旁右边一个它 回复日期: 14:53:21 有时候,我在想。趟若中国不是”法官一人裁决制度“而是”陪审团制度“,她早就顺利入狱了。多说无益,只显示你们大脑的奇特或你们”身份的特殊”。 --------------------------------------------------------------- 国外一样是钱说话。别扯其他。要说为谁申冤就为谁申冤,要借机做别的,那么恕不远送。 ------------------------------------------------------ 这位童鞋,LZ一开始就说了,往下的全是转载的,你鸡冻啥啊? ---------------------------------------------------------------- 我没激动,我只是不想有些人借机挑事而已,所以声明在先。要为人申冤,要为人出头,要捍卫公平正义,我绝对支持。前提是你本身确实是抱着一颗公平正义的心。
指望陪审团那又天真了。《巴比伦饭店》就可见一斑,花钱可以买到陪审团的票。虽然是电视剧情,但常看美剧的人都知道陪审团制度也不是那么的让美国人有安全感。
作者:金字旁右边一个它 回复日期: 15:09:50
LZ要开始干活鸟,不能顶贴鸟。 LZ其实不觉得这个帖子能起一毛钱的作用,只是单纯的觉得不提提这件事唤醒大家的记忆就有点愧疚。 俺们P民能做的就这么多了。 如果没能力伸张正义,至少让更多人的知道,让有能力的人知道。 ----------------------------------------------------------------------- 全社会无数的蚁民,每个人都有父母妻儿,每个人都有古道热肠,这件事这么久了还被提起,就说明人的良心没有泯灭,没有消失殆尽,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的,不管你说的人是不是凶手,我相信凶手最终会遭到天谴。
一直在关注这事,有生之年希望凶手能被绳之以法。
高中的时候看见这个案子,觉得好震惊,结果十来年过去了还没有个结果,情何以堪啊
帮顶.别的做不了.
靠司法根本解决不了这事,干脆接近孙毒在它的饮食里加适量铊,让它试试和孙姑娘一样的痛苦!
作者:oaki 回复日期: 15:27:52
靠司法根本解决不了这事,干脆接近孙毒在它的饮食里加适量铊,让它试试和孙姑娘一样的痛苦! ------------------------------------------------------------------ 毒蛇会被你毒死吗?毒蛇不毒死你已经够好了。如果你所谓的孙某真的是下毒者,他那么容易被你下毒,而且下毒之后你会不伏法?
人啊 总是很傻 以为自己做点儿什么事儿 别人不知道就行了 不追究责任 自己就逃脱了 其实 因果无情 不说因果 就说自己的良知 死后有审判 问问审判者是谁?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别以为果报没来 来的时候 会如同洪水一般将人吞没 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看了前后对比照片真的很心酸·· 不知道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案子水落石出么?~·
朱令,我打了这许多字,把尽量多的信息全都放在一起,就是希望可以引起哪怕只是多一个人的关注,这就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我是一个平凡渺小的人,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 +1 很欣慰依然有人跟我一样还关心着这个案子,甚至比我更加付出来写这个帖子,我也是平凡渺小的人,我能做的,也只有顶起来,说声:生日快乐
不管最后结局是什么 我一定会告诉我儿子这件事 虽然草根没什么影响力,但是公道在人心 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关注很久了,没法做些什么,只能尽力转发
看到孙维的照片就觉得毛骨悚然有木有??? 其实仔细看孙的五官,感觉并没什么毛病,甚至还挺富态富贵的感觉 就是整个看她脸的时候,觉得很吓人有木有? 看来人做了恶事真的能变成鬼
不要忘记
以前貌似在CC***看过,居然还是悬案?我K,黑啊
好吧,我也转一篇文字。 十一月二十日,网络所不及之地
戒烟元年 现在似乎在网上什么事都可以办了,或者可以换个方式说:看起来也只有网上能办点什么。所以,贝志诚上网为他的高中同学申冤,要求调查一起十一年前的旧案。问题是,网络能够把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么? 十一年过去了,证据都已经成灰,证人也天各一方。再过九年,可能连当年调查的卷宗都应该销毁了吧?单纯的逻辑推演无论如何精妙,没有证据的配合,始终不能让人信服。这让我想起了O.J.辛普森一案,刑事法庭由于证据不足而无罪开释放,但是民事法庭上陪审团裁定有罪,辛普森必须做出赔偿。但是以目前的情况,可能连公安机关立案重新侦察都难。 网友们在讨论分析,发表种种见解。我怀疑他们又是把悬案当年三十一样地过了,何况去年热播的电视剧是《大宋提刑官》。对于这种勇气,我表示十二万分的钦佩,中国的卜算行业复兴只日可待矣!对于这种热闹,我表示对中国农业部由衷的赞赏,能把那么多人喂饱,而且饱成这个样子,殊为不易。 待热闹过去,唯一需要承受结果的人只会是贝志诚。由于他站到了前台,所以他所处的局面非常凶险。虽然他在接受访谈时一再强调,他的言论只是一种“个人判断”,但是当这种“个人判断”会给当事人带来影响的时候,贝志诚就必须要承担责任。法官对于他的推理并不会感兴趣,只会关心他立论的事实依据。而他手头并没有多少事实,现在向他提供口头证据的人届时也没有几个会走上法庭,承认自己曾经说过这样或者那样的话。没有意外的话,这会是一场必败无疑的官司。网络会遗忘贝志诚,连同朱令一起。 总有网络所不及之地,因此贝志诚注定悲壮。 他应该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贝志诚选择网络发言目的并不在追问真相,将凶手绳之以法。这世间有比法律更威严,比律令追溯期更久,比监狱更令人畏惧的东西存在。它将无穷无尽不知疲倦地追杀凶手,无论天涯海角,无论天堂地狱。它时时刻刻都在折磨拷打凶手,没有间歇,没有穷尽。 它在毕业典礼的红色条幅上显现出它的脸来,让凶手看见朱令掉落的头发。它在结婚仪式的蛋糕上显现出它的脸来,让凶手看见朱令浮肿的面庞。它在新生儿的初次睁开的眼睛里显现出它的脸来,让凶手看见朱令的白发父母的身影。它在凶手洗脸时在水中显现出自己的脸来,让凶手看见自己的手上鲜血淋漓。它在凶手安睡时在梦中显现出自己的脸来,让凶手一次次从梦境中哭喊着惊醒。 人生中一切美好的时刻将不复存在,因为这是对朱令的补偿。人生中一切悲惨的时刻将分外漫长,因为这是超越俗世的惩罚。它就是良心的力量,它的名字封印在凶手的命运之柱上,连死亡都无法赦免这种残酷的惩罚。除非凶手不再追求人生中任何美好的事物,否则这种惩罚将无休无止。因为毒害朱令的时候,因为夺走她人生中本属于她的种种美好时,因为她在这些年里日复一日地悲惨过活时,凶手已经当掉了自己一切美好的可能。渴了,举起杯来,水就变成了灰。饿了,拿起面包来,面包就变成了火。 因此,这就是贝志诚正在做的事情:网络不能给出一个尘世的判决,但是能提醒凶手自己良心的存在。世人不忘记一天,这种记忆就要让凶手倍极苦楚十日。通报朱令现在一分的痛苦,凶手就要忍受十分的折磨。宣布追查凶手而怒吼一次,凶手就要惶惶不可终日百年。即使可以终生逍遥法外,但也无法逃脱十世轮回里每分每秒的折磨。逃脱得了法网,那么就当掉了所有幸福,终生就只能为了逃脱而活。 在网络所不及之地,每个人对自己行公义。
以上这篇文,我看了,还是会哭啊。 因此,这就是贝志诚正在做的事情:网络不能给出一个尘世的判决,但是能提醒凶手自己良心的存在。世人不忘记一天,这种记忆就要让凶手倍极苦楚十日。通报朱令现在一分的痛苦,凶手就要忍受十分的折磨。宣布追查凶手而怒吼一次,凶手就要惶惶不可终日百年。即使可以终生逍遥法外,但也无法逃脱十世轮回里每分每秒的折磨。逃脱得了法网,那么就当掉了所有幸福,终生就只能为了逃脱而活。 在网络所不及之地,每个人对自己行公义。
朱令。生日快乐!
年年有人问 年年无结果 但愿下一次再点开朱令事件的贴子的时候,能有一个水落石出的真相。
作者:正牌妖精 回复日期: 15:34:09
看了前后对比照片真的很心酸·· 不知道有生之年,能看到这案子水落石出么?~· ----------------- 同问
是有这么件事,没想到是悬案! 可怜那可怜,希望老天睁眼看看!
时间会说明一切, 我们也许看不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但是我相信一定会有人看到那一天。
希望在我有生之年
能够看到朱令案的最终版 一个如此美丽的女子 失去的美好 青春年华
谁能赔给她???
。。。哎。。。 顶
希望可以破案~!
人为的伤害总是让人难以释怀~朱令,一个美丽优秀的女孩~让多少人为之心痛
有蛋的用,这里早完了,烂透了。 平时生活还是低调点,我国手拿杀人许可证的人可是太多了,不小心遇到一个,死了都没地说理去。
都不知道,孙维什么背景
可怜的朱令,她的青春,美貌,才华已经不剩一丝一毫了.凶手对她一定是恨到了骨子里,才会做出这么丧心病狂灭绝人性的事.
作者:若比邻居131 回复日期: 16:29:47
是有这么件事,没想到是悬案! 可怜那可怜,希望老天睁眼看看! ------------------ 案情可能不悬,是案情背后的东西悬。 从何相信法治社会能够被实现啊。人人自危。
刚从一个8日本刑侦片的帖子出来 看的哦啊这个 想到了UNFAIR 有不公平的是有时候是要用不公正的手段来对付的
朱令要好好活着,等着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作者:hzdyz 回复日期: 16:50:32
都不知道,孙维什么背景 ---------------------- 貌似其的家人是某个民主党派的领导人之一
正义什么时候才能降临!!!为什么恶人却逍遥法外!!!
手机马克党来鸟。。。。好象故事蛮长的,留爪慢慢看。
也许会有用的
sunwei长的真可怕
未名花殇 By 梁辰 未名花殇 一、 我叫陆北。男。中国北方人。 1995年12月,我正在D大读研究生二年级。学校位于北方苦寒地区,在全国要算重点大 学里的落寞者,但对我已经足够好了,因为我是在本科毕业后、在两年乏味的工作中磨 掉了许多我所珍视的人生理念后、猝然决定通过考研来逃离当时的生活的。报名的时候 已经是最后一天,而我手中一本考研资料都没有,假如我考不上回到原来单位,领工资 的时候会计科那位曾一度热情为我介绍其外甥女、后因我推诿而怫然不悦的中年女士的 脸色一定会很不好看。还有,我的英文是致命伤,大学的四级考试,我只得65分,险 过。 我本科念的是计算机,出身于以学生性格单纯、学术风气淳厚而知名的中国科技大学, 我的专业水准应该说是不坏,也得益于本科优良的师资。在我大学入学的87年,多数中 国城市人甚至未曾见过一台计算机,而我们机房的机器硬件——虽然连32位CPU总线都 不具备——已经是当时中国最好的。 中科大出国风气浓厚,刘毅的托福600、GRE2000几乎人手一册,从自习室到机房都有无 数张嘴在嘤嘤念着。但我的本科生活与典型的科大人却大相径庭,那五年是在上机、游 戏、足球、扑克牌和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中消磨经过的。 不管怎么说,在1995年12月,我又一次成为学生,在充满烟味及各种令人不甚愉快的味 道的男生宿舍的某张单人床及其周围三尺左右的空间内寄居,只不过窗外的风景,已由 合肥阔叶的绿树改换为北国绵绵的白雪。 水房中有人粗矿快活地吼唱一块红布蒙住了天,4年以前我在科大听的是花房姑娘和假 行僧,宿舍中有人燃起今天第14只万宝路烟,有人在比较机房那台24针 132列宽行打印 机和系办公室的那台24针80列打印机哪台打印效果更好,谈话的另一方显然不感兴趣这 个话题,情愿就本系58位学生中寥若星辰的7位女生的相貌进行第N次的分析、比较及排 次,并就其中前三名的感情归宿问题采用模糊数学和浮点运算的技巧加以推算和归纳… … 我注视着窗外,雪花降落在秃叉叉的杨树上面,手表显示只不过是下午三点,北方巨大 的黄昏已将降临,天要黑了。一位仁兄打着哈欠从床帐里爬起来,端着牙缸甩门而去, 我手中将近翻破的那本《笑傲江湖》随着门声的震动掉到地下,我将书拣起来,把它归 到原来盛放它的纸箱子里去——高年级一位跟我一起踢球喝酒的朋友出国,我遂接收了 他所留下来的一箱子书,里面有成套的金庸,一本俗不可耐的文摘杂志的两年全订版, 以及当时尚籍籍无名、后来名震江湖的人称“玉米糊教主”的俞敏红编写的一本词汇 书。 我将《笑傲江湖》放回去,将那本红色封面的词汇书拣了起来。 这箱书的主人3个月前去了波士顿的MIT,消息出来,对于D大的理科生形成了一个不小 的震动,盖D大历届学生赴美的虽不如过江之鲫,但在北方综合院校里也算为数不少, 可去MIT一级院校的还是史无前例。此人在我们D大的时候念物理,与我并不同住一个宿 舍楼,故此我们并不认识。物理系和计算机系对阵踢球的时候,他踢后卫我踢前锋,踢 了小半年球都不过是点头之交,不过我要承认他当后卫是一把好手,每当我快要进球时 他队里的人就“陈东”、“陈东”地大声叫他,以示军情紧急,他就冲上来以极刁的角 度拦我。有一次我冲劲过大,带球撞到了他,他倒地蜷身,约有二十秒时间牙缝中嘶嘶 游走着冷气,他的几个物理系队友的都赶过来,一片眼镜的冷光将我团团围起,我伸手 去拉他,这人轻轻哼了一声,试图甩开我的手,但还是顺着我的手劲站起来了,一瘸一 拐地舒着他刚挨了我一脚的小腿。 “这人为人倒挺大方。”我当时站在球场的草地上想。 陈东也打量了我一眼,点点头,皱着眉勉强地笑一笑。 散球后我们就一起去“进一杯”喝酒去了。 二、 陈东的信: “我才到MIT,也没有做什么东西。老板没时间理我,我也落得个清闲,正好练习 COOKING。老板还可以,多给了半个月的钱。月底可以拿到第一张支票,两千多美刀的 样子吧。打算先找家中餐馆喂自己一顿好的。在MIT读书是挺紧张的,但被形容成‘疯 人院’绝对是不虞之毁。其实MIT基本上没有人自杀什么的。学校的大楼全部以数字命 名,之间相互用走廊相连,成为一个网状结构,不知怎地使我想起‘复道行空,不霁何 虹’的意境。校园里有免费的BUS在街道里游走绕行,像游戏里沿着迷宫缓缓行走的小 bug。 “某一天在校园中走路,看到丁肇中,低头沉思,匆匆而过。我倒觉得这比较像是学物 理的人心目中的丁。听说他常仆仆港台大陆间去讲他二十年前的‘丁粒子’,用得比较 经典的一个比喻,用以形容‘丁粒子’是多么难找——假如在A城演讲,这个比喻就是 : ‘A城全城都在下雨——瓢泼大雨,但只有一个雨点是红色的,这个雨点就是“丁粒 子”…我们的试验正是成功地找到了这个雨点……’呵呵,杨和李,还没见到,不知会 怎样。卢刚的遗书出来后,不知会有没有人看到‘哄年轻人去读纯理科’的那句话,并 为之思考…… “波士顿的教堂巨多,光是我住的这个区,就见到过Methodist、Baptist、Presbytery 、Anglican四派教堂,以至于我现在一看到教堂式的建筑物就感到晕菜。 Anglican是 个很怪的名称,背单词时都没有背到。经同学解释才晓得是英国安立廿国教,最早来新 英格兰的清教徒多起源于此教……” 我不认得Methodist、Baptist、Presbytery和Anglican中的任何一词,红宝书翻开在第 一页,一溜A打头的:Abeyance, Abhor, Abhorrent, Abide, Abject…我叹口气,把陈 东的信折起来,封好,放到信匣里去。信匣里还存着小清当年写给我的十几封信,信口 平整,当时我都是用剪刀仔细齐齐剪开的。那是我们念本科时、小别的几个寒暑假的鱼 雁互答之物。俱往矣。 我报名参加了一个GRE强化班,教课者是个本人考了2100左右的本校中年教师,数学系 的,考完了,联系着,offer还没有到,就手教几个学生,给自己挣点零用。他令人感 到意外地从校方那里弄到一张巨大的教室——是大一学生上革命史通堂之类用的吧—— 而报名者又十分寥寥——大约还是先知在本地并不吃香之故,所以每当上课,当几个学 生寂寥地坐在第一排,听这位仁兄给大家讲 “非洲西南部吹来的风”、“欧洲农民穿 的木鞋”,讲中文里“抛媚眼”这个单词在英文里分男抛女和女抛男两个不同的词,之 类——当一口漏风漏雨的山东高密方言的中英文回荡在、久久地回荡在空旷的大教室里 面,我就觉得人生真实的黑色幽默完全不亚于《第二十二条军规》。 其实老师讲些什么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我这样的穷研究生来说,不小的一笔钱交出 去,上这个班,所带来的重视感和鞭策力。因为家境很普通,父母也都不是有钱的人, 我读研的生活费基本来自工作以后的一点积蓄。不管怎么说吧,我是实实在在地认真念 起英文来了。每晚9点下了课,我都要再转战到图书馆背3个小时单词,直到图书馆于12 点关门为止。 三. 陈东的信: “Welcome on board,呵呵……这是一条载客甚众、且不让人消停的贼船……我将我对 GRE的一点心得,在此与老弟分享:GRE是什么?我认为它是茴香豆的‘茴’字的五种写 法之英文版,然而它是一颗敲门砖。敲成了就可以扔掉,除非在高校里做事,周围都是 慢慢喝白酒的长衫人物,则了解这个茴香豆的五种变体还是很必要的……除此就不必, 因为包括在公司人无人六上班的一类人在内的米国劳动人民的生活还是很淳朴简单的… … “周末去看了第一部电影, Phenomenon, 大下巴John Travolta主演。小镇上的生活平 淡地令人瞌睡,修车工长日无聊,种了一园子大白菜,闲来与偷吃白菜的兔子斗智斗 勇。生日那天他偶被一道强烈的白光击中,从此智力突飞猛进,一夜连读好几本书,讲 起了葡萄牙语,忽然间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而素日喜欢他的邻居们反而受到惊吓,从 此看他的眼光,怪异如同赵家的狗…… “在影院中见到巨多的胖子。手持大罐coke,怀抱大桶爆米花,吃得啧啧有声。此地胖 子之多,令人感慨系之……记得以前读过一位香港女作家的高论,说美国胖子之多,纯 因国家承平,数百年之久积淀而成的人种基因;而中国就不成,光近代史这一百多年, 颠沛流离就整死你,遑论发福?觉得甚为有理有理。 “说到发福,我念G班时掉了约十斤肉,此后联系学校,办理手续,烦琐纷纭中恨不能 给自己起个外号叫‘牛马走’,故体重始终未曾回潮。现在不但该十斤已经陆续返回原 址,且又有新的数斤渐渐附体,都是炸薯条和牛肉饼的功劳。呵呵。也曾游泳,也曾哑 铃,GYM里百宝出尽,就是瘦不下去,FT之至呀!真想回到大学的操场上跟你们好好踢场 球—— “跟导师交手几次,发现高校简直就是一个publish or perish的环境。发东西太重要 了,重要过创见本身。我有点郁闷,近来写信回家去跟老爷子谈心得,被痛斥一顿…… 命去读杨振宁《读书教学四十年》,向前贤学习……我手边怎么有,图书馆也未能借到 ,且此间的中文书籍,十之八九以繁体竖排印刷,看久了怕要变成斗眼。老弟如能弄到 此书,望邮我一本,平装的即可,老爷子届时是要查功课的……” 我不禁莞尔。这位老爷子指的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他年近80岁的祖父。陈东的家庭有点 特殊,他这位祖父 1944年西南联大毕业后留美,习化学,1949年携妻将子回国,同船 尚有梁启超的女儿思懿和小儿子思礼等人,他们在船上的广播中收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 息,粱思懿甚至根据自己对国旗的想像手绣了一面五星红旗——当然五只星的位置完全 是错排的。这位老爷子自回国后即就任本校化学系,从50年开始后的政治风波一个没剩 下全赶上了,但其人性豁达,乐观,如今尚十分康健,耳聪目明。这位老人在我校之赫 赫有名,如北大之有季羡林。 陈东父亲生于美国,80年代初以美国公民身份赴美,没有再回来,他与陈东母亲不合, 两人遂离婚,陈东由母亲和祖父母抚养长大。陈东很少说到自己父亲,出国的一切都由 自己独立打理。他走后,我有时替他去家中看望一下老祖父。 四、 我在学校门口的几家书店转悠,查看每家的人文、传记类书籍,询问店员,但都没有找 到陈东要的书。已是走到最后一家了,书架上面仍然看不到,我有点泄气,去收款处 问。 “请问你们有没有一本书叫——”报上书名。 “没听说过——-”用指尖点着计算器的胖女人眼睛也不抬地说。 “……麻烦能不能查一下以后几个月的进货单,万一有,什么时候来了我……” “我一收款的我知道什么进货单啊!”如果你向***纪念堂的看门人打听东来顺的涮 羊肉,其人的不耐烦之感,也许可与此妇女相捋。 我不好再问,转头要走,身后有人说话: “哎,你找的那本书我有。” 我回头。 是个年轻的女孩子,笑意盈盈,精致娟好的眉目,马尾辫子,穿一件绿格子套头毛衣, 绿格子呢裙,绿色小军靴,一只小得几乎看不见的翠色发卡夹住左侧的头发。诸多层次 不同的绿色,并非如一片森林似的给人以静止之感,而是如同踏青时节扑迎入目的春郊 :柳丝,芳草,碧波荡漾的河水—— 我甚为惊喜,“是吗。那能不能借我复印一份?”——感觉好像春雨淅沥中,忽然头顶 上方移来一柄油纸伞。 “可以呀。转了好几家书店了,到处都见到你,挨家都问,找得好辛苦。” “唔,是有点急用。” 我们缓步走出书店,穿过闹市街区,往学校方向走去。星期天,街上人磕头碰脑很热闹 ,阳光不错,晒得街边的积雪融融欲化。我明确感到在跟一位美丽的女孩并步同行,明 确得好像独自站在舞台上,有水银灯柱打在我身上一样。 我们穿过朴素而庄严的校门,经过百无聊赖看着行人发呆的警卫,走在被积雪擦得很干 净清爽的柏油路上,路的两侧,是两列树叶凋零、寂寞不语的法国梧桐——仿佛两队已 经执行完了任务的士兵,仍然严肃地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等待新的指示。女孩儿的小 绿靴子发出咯噔咯噔的步履声。古书中说“逃空谷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而我未 逃空谷,听到这足音,心中也似隐者一般有种亲切的欢喜。 “跟我去宿舍拿吧。我住8号,你呢?” “4号。” “哪系的?” “计算机。” “嗯?……计算机系的人还读《读书教学四十年》?……” “不是我要,是一个朋友托我买的。” 我微微低着头,踢了踢脚下的小石头。 “复印很贵的,印下来你这个月饭票就都进去了。” “——有系里给的复印卡。平常没什么东西要印,攒了不少。”复印卡是研究生的特别 待遇,用以开始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的资料收集。 “是——研究生啊!”女孩儿微笑着说。冬日的阳光撒在她碎碎的刘海上,浮起一层细 细的、温柔的暗光。 “真是谢谢你,不然我上哪儿找书去……” “小case。你请我喝酸奶好了——”女孩儿轻描淡写地说。 我的心中温柔地一动。当年我与小清在中科大,大二那年,大概是两宿舍之间联欢什么 的,小清帮了我一个小忙,我见到她的时候致谢,小清也是这么说: “小case。你请我喝酸奶好了。” ——不知道为什么天下的女孩都在被男生致谢的时候要求喝酸奶。
从朱令到畅畅,都是好让人心疼啊!老天开开眼啊! ★ 发自天涯iPhone客户端-百读不倦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