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购买青鱼苗荆石

原创《青春日记,一本心灵的记忆》
&&&&&&&&&&&&&&&&&&&&&&&&&&&&&&&&&&&&&&&&&&&&&&&&&&&&&&&&&&&&&&&&&&&&&&&&&&&&&&&&&
每个人的心中都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或者是美好,抑或是遗憾。不管多少,我都喜欢用笔把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悟记录下来。虽说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些小小感悟,不足挂齿。但是随着岁月的流失,这些生活的只言片语,渐渐地变成了一种永久的记忆。
从95年我就开始尝试写作,主要写写小小说、诗歌、散文之类的文章,后来也学写新闻、杂文等。其目的只是在我一个人寂寞的时候润润笔头,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别人相饮对酌,聊以自慰。当自己的观点和伤悲无从诉说,难以找到与人心灵共鸣的时候,唯一的做法就是将这种感受全部诉之笔端,深藏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日记的感觉就好像是自己与自己交流,是那样的平静,又是那么的坦然。一篇文章写下来,自己心中的浮躁和冲动也没有了,就像进行了一次自我心理调节。
教书之余,这日记本成了我一位最贴近的朋友,形影与共。开心的时候,我去找她,是为了记住生活中的欢声笑语,收获与感悟;伤心的时候,我也去找她,是为了铭记心中刻骨的伤痛,从今以后不要再提起。青春日记,她让我吸取教训,总结得失,让我从失落的阴影中重新站起。同时,也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起来。渐渐地,我学会了追求和放弃、宽容和理解,在我的骨子中渐渐渐地有了一种骄不躁,败不妥的精神。
后来,我独自一人去深圳特区闯荡。除了带上自己的主要证件以外,最重要的就算这一本青春日记了。由于深圳市人才市场竞争很大,待遇好的公司更难找,我辛辛苦苦找了一个多月仍杳无音信。面对捉襟见肘的口袋,求职无门的无奈,一切焦虑呼拥而来,让我的心里没有半点喘息。没有朋友可以倾诉的我,只好将这份痛苦和无奈变成一段段文字,珍藏在日记本里。白天要找工作,只好晚上抽一点空写写打工感受。特别是睡不着觉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笔,不停地写呀,好像要写完心中的苦楚和一些无以言表的忧愁。在我最困难和失望的时候,是这本日记,给我了心灵的抚慰和寄托,使我重新有了泰然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深圳市区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慢慢地,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一有空余时间就拿起笔舞弄一番,记下人生中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哪怕只是人生路上的一点点涟漪,我都小心珍藏,细细品味。写日记,既充实了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又提升了我的学识和修养。
青春日记,的的确确是我一本心灵的日记。它已伴随我度过了近十年的光阴,已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你说,今后的人生路上,不能再缺少她吗?
&联系方式: QQ (荆石)
E-mail:pengyu48@163.com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苏童自述写作转变对青年作家的启示
陈立红短评:最近太忙,没有时间写东西。刚才看到苏童的自述,很有启发性,特转载发布,希望能对正在写作路上孜孜以求的青年作家诗人们带来启示。在我看来,启发如下:第一,苏童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一个作家在成长的初期都有不被理解、不被赏识、不能发表作品的黑障期,作品发不了,大量退稿,让人灰心丧气。苏童当年遇到,贾平凹也曾遇到。所以,对年轻作家人而言,当你遇到这样的黑障期时不是自暴自弃或者怨天尤人,而是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到突破口。
  第二,为了发表作品,苏童研究编辑口味,写过一些迎合编辑的作品。作品在正式报刊上发表,对作者而言是一种肯定和鼓励,也是对作品质量水平的一种检验。这一关是必须要过的。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将之总结为两把刷子,一是研究报刊特点,专门写一个报刊能发表的东西,以证明自己的写作实力;二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进行个人文学实验探索。只有这两者都能写,才能做到既能用正式刊物证明自己,又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和追求。如果只会一把刷子,那就会陷入无法自证或没有特点的尴尬境地。
  第三,文学实验的东西通常都非常夸张,其实没有多少生活基础。把实验作品当作生活的镜像来看,很害人。苏童的《妻妾成群》就是这样。苏童说,他的小说《米》,他自己现在都不去看,那是先锋实验时候写的,杀气腾腾,人性世界的内心的黑暗,要求最大值,所有的人物加起来没有一点温情。邻居问很正常的人怎么会写出这么变态的东西?后来都不跟他说话了,他有了孩子后自己也不看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莫言的作品,也可作如是观之。
  第四,苏童为了发表作品,到陕西去拜访贾平凹、陈忠实。这种豪情很有意思。在80年代,文学青年全国走动拜访名家或文友很流行,现在被困在物质、金钱和工作之中的文学青年只能在网上吐槽,那种周游全国的景象已经难以想象。
  总之,我从事写作30年,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很多,我在网上讲话都是发自内心,从来没有敷衍。因为时间和精力,很多话都是点到即止,没有时间进行详细论述。有些年轻人看了可能不理解。但他们不去思考我为何那样讲,却企图用自己刚刚学到的理论驳倒我。说实话,我佩服各位的勇气,但可惜都是自以为是。因为实践经验永远大于理论。就像我在1990年写评论《Pass
故事》批评王蒙所讲“小说就是讲故事”一样,过了20多年再看,才知道人家是小说家的经验之谈。可惜,我那时迷恋现代派根本听不进去,写的小说是反故事的“三无小说”(无主题、无故事、无情节,只有情绪),自以为掌握了真理乱批一通,结果却是在自己的观念里打转转,蹉跎了青春时光。现在想来,真是可惜。这是我看了苏童这篇报道的感想,希望年轻的文友们看后能够理出自己的思考。&该文节选如下。
苏童自述写作转变:有了孩子后想法变了&
  作家苏童坦承当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时有功利心:在不停遭遇退稿打击后,开始研究编辑的喜好,琢磨怎样写能发表出来。
  苏童昨日做客华中科技大学,为中文系学生“讲课”,开启他在华中科大近两周驻校讲学活动的首讲。昨日下午天气闷热,掌声中他走上讲台,开宗明义要为学生们“画一幅自画像”。
  给贾平凹送过烟
  苏童说,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曾坚持写诗,那是一个文化热的年代,他班上40多人都在写作,有一次看到同学的一行诗,“产房在太平间的底下”,把自己看傻了,自愧不如,于是放弃写诗,开始写小说。
  “那个年代,把钢笔字变成铅字,是梦寐以求的事。毕业后到南京做老师,两年陷在小说中,神思恍惚”。
  苏童回忆,当年还曾到西安找贾平凹投稿,贾平凹当时抽8分钱一盒的烟。他拿出工资的很大比例,买了8块钱一包的好烟,递给贾平凹,贾平凹立时目光炯炯,结果一包烟让贾平凹给抽完了。
  “当时还找过陈忠实,陈忠实在自行车库里写作,对我很客气。”苏童说。
  后来去《钟山》做编辑,那几年一直在听在想,开阔了视野。1987年退稿少了,写作的路开始走顺了,不过听到骂声,说苏童的小说算个屁,连个故事也没有。当时受西方作品影响,要标新立异,要做先锋,有故事的小说觉得太浅。“但那骂声我听进去了,开始考虑将来我的写作会是一个什么面目,于是去问马原,马原说回到古典和现实,我想带头大哥也要改方向,何尝不可往后退一步,于是出了《妻妾成群》”。
  很正常的人怎么写这么变态的东西
  在互动环节,有学生问,你笔下女裁缝试穿寿衣,就死掉了;在你的短篇小说集里,20多个短篇里的人物,都是非正常死亡,这是为何?
  苏童说,有些根据故事发展需要,是必须要死的,有些是可以不死的,开始没意识到,这些年意识到了,找原因,发现是有问题。“我对死亡有情结,因年幼时得病的经历。这一点是不太好,这几年我意识到,就死的少了,写得更费周折。人的命运往何处去?通常小说家并没有想好,小说家写死亡是最简单、最痛快的方式。”
  《妻妾成群》的故事是怎么来的?苏童说,自己没妾,祖辈也没有,小时候好奇,街边有个老妇,戴眼镜,看上去很慈祥,后来听说竟然是个小老婆,原来以前是这样的家庭关系!小说最重要的部分必然是虚构的。一个作家的眼光,贴着生活低空飞翔,生活绝对不代表他的小说世界,小说也绝不是其私生活的反映。
  苏童说,他的小说《米》,他自己现在都不去看,那是先锋实验时候写的,杀气腾腾,人性世界的内心的黑暗,要求最大值,所有的人物加起来没有一点温情。城镇工业的尖锐对峙,仇恨,矛盾最大化的求解,写一个噩梦,邻居问很正常的人怎么会写出这么变态的东西?后来都不跟他说话了。苏童说,有了孩子后,他不看这部小说了。(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档案编研&& >>
>> 上下求索革命路 一腔热血绘丹青 ——记革命烈士杨荆石  在山东省沂源县档案馆珍藏着革命烈士杨荆石的一些美术遗作,这些画作或委婉清新,或热情奔放。通过一幅幅画卷,我们可以看到革命先烈杨荆石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的执著,赤胆忠心献身革命的激情和对丹青艺术的热爱。  上下求索   杨荆石,名玉珍,1902年出生于山东省沂源县黄庄镇青冶行村(现属莱芜市)。父亲杨楷思想开明,对孩子要求严格,杨荆石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自9岁读私塾,聪慧好学。他1916年于黄庄高等小学毕业,14岁考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始接受西方先进思想,对现代绘画艺术情有独钟。“二师”校长范明枢先生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开明人士,他愤慨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残酷侵略和掠夺、政府的腐败无能,号召学生用知识报国,反抗外国侵略,推翻专制的政权,建立民主的政府。杨荆石在爱国思想的影响下,萌生了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1922年他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1925年任东北陆军第10中队军需处处长、第1团第1营营长,1926年任天津镇守使署差遣处处长。“五卅”运动时,杨荆石和同学们一起积极投入到罢课、游行、声援工人革命斗争的行列。1927年初,在国内革命形势风起云涌之时,杨荆石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北伐军。后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国共合作破裂。杨荆石思想倾向于革命,在官兵中勇敢揭露蒋介石、汪精卫的反革命嘴脸,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盯梢,连夜化装逃离,先后在天津、塘沽一带谋职。   1930年,杨荆石以优异成绩考取上海新华艺术大学,求教于画室名流俞剑华,继续学习绘画艺术。杨荆石一边学习绘画理论知识,一边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劳动界》等大批进步书刊,并加入了***的一个外围组织“互济会”,在租界内进行反帝宣传和罢课斗争。同时,他在艺术上也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探索,创作了《晴恋迭屋碧溪流》、《试看千山云起时》等大量作品,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一腔报效祖国的热情,激励人们推翻黑暗社会、建立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   坚定信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全国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杨荆石以极大的民族责任感,用画笔为武器,参与到爱国救亡的活动中。他的绘画作品《深林访友》,流露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由衷赞美,表达了对日寇占我东北的强烈愤慨。这幅作品也标志着杨荆石绘画水平臻于完美,思想和艺术达到极高的统一。画笔又成了他手中最锐利的武器,他开始了新的探索。不久,经同学王绍洛介绍,他参加了“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   1932年底,杨荆石离开上海回到山东,在青州第四师范任美术教员。在这里他和民众教育馆的杨希文一起,讨论时局,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杨荆石创作了大量宣传画,同杨希文一道开展了唤醒民众起来抗日的教育活动。他常说“为民族崛起,宁可花开一时,绝不苟安百年”。   1934年,杨荆石应聘到济南乡村师范任教。该校是山东省党组织早期的活动据点,早在1929年,这里就建立了党的组织。杨荆石的学生高启云、张骏、李克、景晓村等都是***员,他们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抗日救国的激情。乡师的师生与这位身材魁梧、浓眉大眼、有着军人气质的国画教师,融洽相处,互诉心曲。杨荆石逐渐接受这些***人的熏陶,被他们的革命理想所鼓舞,为他们的抗战热忱所激励,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思想产生了新的飞跃。他开始认识到自己一生孜孜追求的理想,正是***人为之奋斗的事业,认识到只有在***的领导之下,中国革命才能成功。他积极参加党的组织和革命团体的活动,把自己的命运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连在一起。他曾经在自己的一副墨竹画上题字:“萧然风雪意可折而不可辱,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体现了顽强斗争的精神和宁折不弯的高贵品格。他的创作进入了丰收期,创作了大量绘画作品,1936年出版画集数册,举办画展,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现保存下来的3幅画轴、3本画集等作品,大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   济南很快沦陷,杨荆石回到家乡青冶行村,这里很快成为地下党的活动据点。杨荆石和妻子在家乡办起民众夜校,教唱抗日歌曲,宣传抗日。杨荆石充分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随时随地作画,先后创作了《八路军打鬼子》、《队伍前进》、《老百姓欢迎八路军》等。为加强部队文艺宣传工作,按照党的指示,杨荆石和王绍洛等在沂水夏蔚组建了艺术学校,取名为“山东鲁迅艺术学校”,培养部队文艺宣传骨干,“鲁艺”在创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为我党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真正做到了“用最精巧的点、线、音暴露日寇汉奸的暴行,暴露出抗战的逆流,描写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事迹,提高全民族各部队抗战的情绪”。在“鲁艺”期间,杨荆石在政治上也日趋成熟,在山东一区党委政府工作部部长霍士廉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中国***。   献身革命   1938年1月,杨荆石根据上级指示,通过广泛的社会关系,秘密进行了串联发动,组织新、莱、蒙三县边缘区有志青年参加了徂徕山起义。3月12日,又与边裕鲲、刘子升、房连三等人在黄庄小学发动起义,组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4支队12中队,成为沂蒙山区早期抗日武装力量之一。   1939年,杨荆石在八路军4支队宣传科工作时,以鲁南抗敌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先后到国民党69军司令部和驻东里店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做统战工作。是年冬,杨荆石奉山东分局书记朱瑞之命,到八路军驻蒙阴办事处工作,协助蒙阴县开展抗日宣传和统战工作,并参加了蒙阴县民主政权的筹建。日,蒙阴县参议员在梭庄举行第一次会议,杨荆石被选为县长。《大众日报》特此发文《民主光辉突破阴霾一角,另选县长领导大家抗战》,报道了这一消息,这也是蒙阴县成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   1941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为了剿杀我抗日军民,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出动5万重兵对沂蒙山区实行“铁壁合围”。11月杨荆石带领县政府机关及部门200多名工作人员转移时被日寇围困,行至坦埠以北,突然遭到敌机扫射,一时人乱马惊,这时,杨荆石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将队伍化整为零,分散突围,第二天到达集合地点时,无一人伤亡。此情此景,杨荆石深有感触,在一面枣红色墙上挥笔画了一幅《野驴陷蹄图》,表达了战胜日寇的信心和决心。   杨荆石任县长期间,关心文化教育事业。领导全县共创办抗小57处,学生达1604名,夜校74处,学生3132名,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创办了《人民报》,并自己提笔作画,活跃版面,促进了群众文化运动的健康发展。他带领群众开荒种地,种植果树,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他还从长远着想,成立了县水利委员会,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他重视拥军优属工作,集结耕牛,组织代耕队,为全县军烈属代耕土地。因其工作认真、作风民主、平易近人,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庄户县长”。在杨荆石的影响下,他的6名亲属子女和本家族22人,先后参加革命工作,被誉为新时代的“杨家将”。   1943年11月,杨荆石在沂南县依汶修械所误受***伤,在安乐庄山东纵队野战医院殉职,时年41岁,遗体安葬在他的家乡青冶行村,1988年迁葬沂源县南麻烈士陵园。人们永远缅怀和纪念这位为革命牺牲的优秀党员干部。                       (作者 刘磊 郑作川 编辑 陈晓) 责任编辑:编研处_信息员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