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玩疯狂石头游戏资料要修改个人资料

114网址导航游戏玩法 展开《疯狂的石头》影评&(转)
投资《疯狂的石头》,大概是刘德华最成功的一次投资,据说头三天票房就达到了200万。昨天晚上去影院的时候,也是人满为患,我头一次坐在第五排看电影,完全失去了居高临下的优势。
一个荒诞的故事+笑料百出的情节设置+符合逻辑的剧本+新锐导演的独特视角+一群算不上明星的演员=一部优秀的国产喜剧片。
这是我唯一能给这部电影下的评价。
从电影一开始到结束,平均每3分钟就可以让你笑一次,几乎每十分钟就可以让你大笑一次,这样的“笑果”甚至在近年来冯小刚和周星弛的电影里都没有出现过。当然,这样的效果,一方面是归结于全篇的方言语言特色,另一方面也要归结于演员们到位甚至出彩的演出,但是最需要赞扬的,则是剧本的优秀。
一 、 荒诞
荒诞,是喜剧电影长盛不衰的最好武器,不论是好莱坞的金凯瑞,还是香港的周星驰,即便是严谨如80年代的大陆影片,一旦涉及喜剧领域,也只有靠荒诞不经的剧情来博观众一笑。大陆最有名的戏剧导演冯小刚从《甲方乙方》开始荒诞,到《大腕》为止将荒诞发展到极致,在其后的《手机》里面是写实主义的荒诞,《天下无贼》里理想主义的荒诞,其目的不外是为了让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发出会心的一笑。
《疯狂的石头》也是这样一部荒诞的电影。从剧情的设置上就体现出了荒诞精神:一所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一群半年没有开出工资的工人,一个患有前列腺炎的保安科长,一个利欲熏心的房地产商,一个高科技犯罪的国际大盗,三个小打小闹的贼,加上一个为了泡妞不择手段的摄影师,围绕着一块曾被用来砌男厕所的老坑翡翠展开了一场保卫战。
这样的剧情设置就注定了电影中会出现另人捧腹的笑料,所以,电影的一开场就有摄影师谢小盟在缆车上泡妞,结果被妞打伤了手,手里的一罐可乐从天而降。
逻辑与喜剧应当是不沾边的,所有的喜剧其主要任务就是搞笑,为了使看电影的观众能够笑得前仰后合,所谓的逻辑在喜剧里完全是为了反逻辑的需要而存在的。
可是《疯狂的石头》确实一部有着严格逻辑思路的喜剧片。
刚才说过的,从天而降的可乐瓶,本来是个不合逻辑的情节,因为按照逻辑来讲其造成的后果必定是人仰马翻。但是在不到10分钟的局情里,导演就给了你一个结果----可乐从天而降,砸进保安科长包世宏的面包车,包世宏下车指着天大骂,结果汽车顺坡滑下去,撞到了房地产商的宝马车,因为房地产商要收购工艺品厂的土地与厂长发生口角,所以那个猥琐的跟班正在工艺品厂的墙上喷“拆”字,双方发生纠纷----到此为止,似乎这一个系列的情节已经有了一个逻辑的顺序,可是,并不仅仅如此。
在另一方面,三个贼化妆成搬家公司去偷窃,因为违章停车被***抄牌,黑皮正准备对***下手(看到这里心一抖),这时那边包世宏的车祸就发生了***逃过一劫,三个贼也没成为杀人犯。
然后呢?那个泡妞的谢小盟泡的居然是三个贼中的老大道哥的马子,这又为后来偷玉换玉,真玉假玉搭好了架子。
甚至到了故事的结尾,仍旧没有忘记包世宏压在房地产商那里的汽车驾照,由此又给了故事一个几乎完美的童话般的结局。
笑料多,有点让人想到《武林外传》。方言的优势在影片中表露无遗。
四川话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加上一群长相实在不敢恭维的演员,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胶片版的加长小品。
比如说房地产商的小跟班指着宝马的车牌骂包世宏:“你也不看看这是啥子车,别摸我(BMW)”
比如说道哥把谢小盟和他马子抓奸在床,对谢小盟一顿海扁:“说,你上了我马子没有?”谢小盟说:“忘记了。”道哥骂他:“忘记了?你们都在床上还忘记了?你当我傻子啊!”谢小盟又说:“上了上了!”道哥又骂:“上了?你TMD侮辱我的人格!”当他发现谢小盟是用翡翠引诱他马子的时候,不论谢小盟说翡翠是真的还是假的都会挨一顿暴打,“你不但侮辱了我的人格,还敢侮辱我的智商”。
如此种种,在通篇里俯拾皆是。最精彩的对白要数道哥以绑架谢小盟为要挟打***给谢小盟的老爸,结果人家回答:“撕票是吧,我谢谢你!”然后道哥整个崩溃了,说:“咋子会有这样的老爹?”
看《疯狂的石头》,一定要挺直上身,保持随时笑的思想准备,如果你像看好莱坞大片一样窝在椅子上,一定会让你笑得不畅快。
喜剧,与隐喻,应该不沾边。
隐喻属于王家卫式的晃动的镜头,或者阿莫多瓦式激烈的人性斗争。而喜剧则应该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的。
《疯狂的石头》中的隐喻,则更像一则童话。
包世宏第一次出镜是在医院,因为前列腺炎尿不出尿来,并没有给明确的台词,只在医生的身后有一个不断滴答的水龙头。
在传统的意象中,尿不出尿来,或者活人被尿给憋死,属于一种窘困的境地,而男人一旦在下半身出现问题,就属于男性尊严的丧失。包世宏最初的设定就是一个处在这样情景的男人,工作单位面临倒闭,出车祸需要赔钱,为了展览石头的保安工作费心费力,到后来发现石头被掉包,在厕所里发脾气踢坏了所有的小便器……种种的与小便有关的信息都在透露着他人生的不得志。
到了结尾处,包世宏大骂谢厂长出卖了大家,又在电梯里抓住了杀了人的国际大道,颁奖大会上,他溜进厕所畅快淋漓的尿出尿来,兴奋得甚至忘记了领奖。这又给了他一个最好的结局----男性的尊严。
而对于保护的对象----石头,又似乎有点像《哈里波特》中的厄里斯魔镜。只有像得到它而不是占有它的人才能够找到它。包世宏在最后居然将真的翡翠挂在了自己女友的脖子上,还郑重其事的告诉她,“假的”。
这是最好的结局,因为即便是一个假的翡翠,在他女友的心里只怕比真的还要宝贵吧!
没有大牌,最大的牌只怕就是配角中的配角“猪八戒”徐峥。
但是,正是因为没有大牌的演出,才能够保证这时一部原汁原味的能够让人发出衷心大笑的演出。因为他们可以不计形象,不计报酬的出演任何的情节,不必考虑别人的赞美或者批评。
《疯狂的石头》被称为今年最好的喜剧片,甚至今年到目前为止华语电影中最好的一部一点也不为过。
刘德华,这个失败了许多次的投资者,这次应该高兴了吧!
==============================================================================================
很多时候别人问我一个电影好不好看时我总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电影不象女人,能够简单的说好看不好看或者还行,电影讲到“好看”这个问题好像就是在说这个电影的市场;但是《疯狂的石头》不一样,他是绝对可以不假思索地用“好看”来形容的电影。
有人希望宁浩能够成为内地电影的彭浩翔,我到觉得宁浩在这个电影里表现得要比彭浩翔放松很多。“放松”并不是不讲章法----他的事件结构也非常巧妙----而是说他丢掉了中国知识分子那种惯有的悲天悯人的习气,把故事的节奏加快,从容不迫的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很放松,很有技巧,并且更重要的,很亲近。
有人说宁浩是国内的dvd市场培养出来的年轻导演,这显然也是在说《疯狂的石头》与《两杆大烟***》这些电影的关系。的确,撞车、调包、误打误撞,这些戏的确跟盖&里奇相似,但这决不是简单的“抄袭”。只能说宁浩没有走弯路,这一类的电影,这些套路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讲故事的方式。法斯宾德也说他拍犯罪电影是因为犯罪电影比较容易讲故事,这很显然。
宁浩有自己讲故事的巧妙之处,来看电影的第一部分,他是怎么把这几组人物串在一起的。
第一场戏:一个假装艺术家的怂小子在缆车上调戏一个漂亮姑娘,漂亮姑娘踩了他一脚,他把可乐罐扔出缆车。后来我们知道,这个怂小子就是后来挖出宝石的厂长老板的儿子,而这个漂亮姑娘正是土贼老大的情人。我们在此留意一下这个厂长儿子扔出的可乐罐儿。
第二场:拆厕所现场。交待一个矛盾:因为工厂欠钱还不了,房地产商想要这块地,而厂长想保住工厂。这个矛盾是个背景,后来厂长挖出了石头,欲卖石头保住工厂。
第三场:搬家公司的三人因为违章停车而被***找麻烦,因为证件不全,他们正准备给***一榔头,可见他们干的不是正经的勾当。正在此时,不远处发生了撞车事件。
第四场:撞车。这个撞车的直接因素就是因为厂长儿子在第一场戏中扔出的可乐罐子,它砸中了八个月没发工资的包头的车,他们下车对着缆车破口大骂之际,车竟沿着斜坡撞响了正在一本正经的描写着“拆”字的地产商的车。
这次撞车也吸引了正在找那三个土贼(后来沦落为)的麻烦的***的注意力。这第一部分看上去多线,可是已经在形式上扭打在一起。不经意间起着重要作用的厂长儿子在后面的叙事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正是他的调包和与土贼老大情人之间的关系让故事变得更加有趣起来。
希区柯克拍过一个叫《羊肉凶器》的小故事,我每次想起来都兴奋不已,故事讲一个女人得知狠心的丈夫即将离开自己,用一只冰冻的羊腿打死了他,***来搜查凶器时,她却不慌不忙地把羊腿烤了,给***端了上来。希区柯克说,“你要让观众知道有颗炸弹在滴答作响,但是剧中人并不知道,这就是悬念。”
《疯狂的石头》里也有颗小炸弹在滴答作响,那就是被调包的石头。不过这颗小炸弹并没有彻底爆炸,他还在主要人物包头、地产商、“007”身上滴答作响,直到影片黑屏字幕。结尾价值千万的宝石被包头当作廉价仿造品挂在朴素的女友脖子上,这个处理要比真相大白要好的多,我相信所有的观众到此处都会深呼吸着会心一笑。
除了事件结构,影片人物的刻画也非常出彩。芸芸众生,市井百态,虽然这不是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这种黑色幽默的方式方到中国人身上却自然的很。没有大明星反而让人觉得亲切真实,片中很多演员的表现都可圈可点。我就圈一下郭涛吧。真是非常喜欢孟京辉麾下的这几个话剧演员:陈建斌、廖凡、郭涛。可能是因为《恋爱的犀牛》,看到郭涛出场就觉得很亲近。看得出来宁浩把最有难度的表现复杂心理的戏都交给了他来演。不过这这一点上我存在一点异议:演员的表演风格在一部影片当中应该自成一体,就像绘画中讲色调,音乐中讲和谐,比如《发条橙》中演员的表演风格;但是在此片中所有的演员都是诙谐的无厘头的表演,包括土贼老大在发现情人被别人搞了之后的伤心落寞都是滑稽的夸张的,但是单独包头这一个人物是现实主义色彩比较重的,比如他在发现石头被掉包时的复杂心态,他在误以为搭档偷走了石头之后在洗手间狂暴的摔打甚至声嘶力竭的那场戏,我觉得可以在放松一点,这个点被抓的有点死。
==============================================================================================
只有中国人才笑得出来?
说张艺谋会玩深沉,陈凯歌笑了;说陈凯歌会玩造型,冯小刚笑了;说冯小刚会讲故事,宁浩笑了。
DVD爱好者一眼就看出《疯狂的石头》(blog)(以下简称《石头》)深受国外黑色喜剧片的影响,尤其是英国导演盖?里奇,导演宁浩也不否认这一点,“我们想过十来个可能性,结果发现,他的确就是这种类型片最成熟的结构,绕不过去,索性就用了。”骨架子是依着国外电影搭起来的,但宁浩聪明之处在于填入的血肉地道“国产”。
《石头》是很有“中国特色”的片子,充满了变革中中国城市特有的粗糙而鲜活的质感。“2001年上了北电(北京电影学院的简称),好多学生都在外面合租房子,有些认识,有些不熟。我喜欢编故事,那时又正好学编剧,就想,要是***和小偷住在一个楼里,隔壁,会怎么样呢?”
故事在和朋友的聊天中越说越圆,成了一个剧本。得到刘德华“亚洲新星导”的投资后,宁浩把这个故事拿了出来。“当时想,这么荒诞的故事去哪里拍好呢?我也不太知道,直觉上应该是一个比较热的地方,那就从‘四大火炉’里挑吧。”到了重庆之后,宁浩心里有了谱。“那是我第一次去重庆,这城市真壮观,整个处于新旧交替中。进了市区,看见光膀子的的哥,一个按喇叭,其他好多司机都跟着按,那声音大的,我一看这场面,感觉就来了。”
地铁车厢,环形高架桥,老旧逼仄的旧城区,簇新的玻璃外墙的高楼大厦,城市犄角旮旯里的小旅社,昏暗杂乱的屋子,穿着睡衣在楼下打麻将的妇女阿叔,烤羊肉串的,大排挡……当下中国城市共有的特质和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当时我们在重庆城里转悠,一到罗汉寺,就是这儿了。”宁浩回忆道,“重庆是山城,地势高低起伏,罗汉寺是明清的吧,后面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房子,再往后是八九十年代的,再往后就是这两年盖的。这一眼就看到了三百年。”
有人说,《石头》是一部只有中国人才看得懂的片子,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石头》里一连串搞笑的情节出自熟悉的生活片断。三个土贼假扮搬家公司,光天化日之下大模大样地偷走所有的东西;又在地铁上玩“易拉罐环中奖”的把戏------媒体上经典的社会故事;包哥以为庙门口的“棒棒”们要偷宝石,就按照江湖规矩买烟买酒搞定他们,不知就里的棒棒们小声地说“城管吧?”“便衣,文明执法”……看到这里,观众席上一片会心的笑声;女服务员们每次出现,必定一幅爱理不理的强调,不停埋头发短信,这样的“拇指族”,在生活中不也很常见吗?宝马BMW念成“别摸我”,你是不是经常收到这样的段子呢?……宁浩喜欢看社会新闻,“它们本身就挺黑色幽默的,我们编故事的时候,自然把这些社会上有意思的东西加进去。”
把宁浩和冯小刚放在一起比,估计他们俩都不太乐意,但既然《石头》是一出喜剧,就很难绕开冯导这位唯一长期坚持娱乐大众的前辈。相比之下,冯小刚擅长编一个有现实意味的故事,制造原创搞笑流行语,而《石头》除了也用方言,台词制造喜剧效果外,可以说是第一部走“恶搞”路线的国产喜剧。煞有介事的香港职业大盗麦克以《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的架势悬梁而下,哪知“奸商”缺斤短两,绳子不够长,眼睁睁看着宝石却死活够不着;《2002年的第一场雪》被改成了“2001年的第一泡屎,比往年来得更急一些”;徐铮客串的阴恻恻的地产商说“我们将与曙光工艺品厂深度合作,继续开发这片热土”,很容易让你联想到冠冕堂皇的无良生意人……最让人喷饭的是拿《千手观音》恶搞,一个皮白肉细,愁眉苦脸娘娘腔的男职工涂脂抹粉,男扮女装,作出飞天状,还带着高度近视眼镜!
“恶搞”是对流行文化的一种玩笑和戏谑,只有导演和观众都熟悉这些语境,影院里才会发出心照不宣的笑声。
好看至上,不拗造型
说“新现实主义”,并非想急吼吼地贴上一张标签。孤立地来看,《石头》只是一部纯娱乐片,这类黑色喜剧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而当把它放到整个国产电影的阵容中,《石头》才传递出一些令人愉快和玩味的讯息:低成本制作(投资约300万,DV拍摄再转胶片);没有明星(但有郭涛这样的话剧头牌,其他演员也相当出彩);故事好看抓人;轻松搞笑;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却处处折射出熟悉亲切的城市空间和平民生活------用上海话来说,总算有一部不“拗造型”的电影了。
《石头》并非是第一部“新现实主义”国产片,只是一炮而红的一部。目前,国产片的投资仍然不活跃,除了张艺谋,冯小刚等一线大导不愁没人砸钱外,大部分导演都捏着本子等待着天下掉馅饼,好容易搞到一笔钱,自然先去拍了艺术片。只有参加影展,得奖,出名,才能吸引投资人,而小众的艺术片自然是参展的最佳片种,朱文(《云之南方》)、王全安(《惊蛰》)、李玉(《红颜》)等等,基本就是延续了第六代的“学院派风格”。但同时,也有一部分新导演不那么端着,越来越重视“好看电影”。宁浩、伍仕贤(blog)、小江乃至陆川(blog)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给导演们划分代际是一件过于轻率的事情,但新一代电影人的观念、趣味、手法和成长背景的确大相径庭。宁浩上世纪70年代后期出生在山西太原,十三四岁的时候,和当时小男孩一样喜欢泡录像厅,沉迷于港产片;长大些,又进入了铺天盖地的DVD时代,看了太多的电影,有太多喜欢的导演;等到入了行,开始在电视剧、MV圈里“混”,又有了DV,即使遇到不少忽悠的投资人,他还是可以拍几个故事短片。“对我来说,电影没有艺术与商业之分,只有好看和不好看。我要拍的是好看的电影。当自己有话说的时候,我会按个人想法去拍;当我没话说的时候,拍娱乐电影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够娱乐,这点绝不可模糊。”
更有意思的是,《石头》传递出来的“新现实”信息,在其他大众文化领域也得到了回应。如果把它和另外两大热门------电视剧《武林外传》、网络恶搞剧《一个馒头的血案》放在一起,很容易发现一些共同点:创作者的心态很放松,娱人娱己;内容富有平民气息;对流行事物很敏感,信手拈来加以调侃和戏谑;对一些社会现象有着含蓄的讽刺。
《英雄》、《十面埋伏》、《无极》(blog)这类“国产大片”搞得国产电影圈虚火上升,陷入了一个怪圈:名导演------大投资------平庸的影片------坏口碑------高票房。《石头》在口碑和票房上的成功,对投资人,电影人,和院线或许是一小贴清醒剂:无论是电影观念,故事,还是商业操作,存在着很多可能性,就像一位影评人说的:“就这样,一部部小成本商业片拍过来,扎扎实实,做一个大众的导演……这一点,多么难得。”导演新势力的出现,短时间里不会动摇名导们的江湖地位,但随着更多优秀“国产小片”出现,我们将更容易看出名导们光环下的脆弱。
==============================================================================================
如果不说一些话给这部电影,我将不能写下其他任何东西。它引发了我的很多个第一次的经历:第一次在同一个电影院两次去看同一部电影,第一次群发短信为了向朋友们推荐它,第一次认定自己看到了迄今为止大陆最好的喜剧电影,第一次被一部电影堵了这么长时间想说话但是不知道如何开口。直到今天,它带给我的兴奋依然清晰的荡漾在我的脑海中,我也完全可以断定如果若干年后有人问我2006年印象最深刻的电影是什么,***肯定是唯一的,没错,就是它,就是那块让我疯狂的石头。
如果这是个国外的电影,我应该不会对它精巧严密的情节设计感到十分惊奇,毕竟,如果你看过《两杆大烟***》和《Snatch》,甚至即使你仅仅只看过《低俗小说》和《爱情是狗娘》,你也不会对《石头》的情节设计和多线程的叙事风格大惊小怪,毕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但是,它是一部国产电影,更进一步的是他是一部国产的喜剧电影,像这样精密而富有严格逻辑性的情节设置在以往的国产电影都很少看见,更不用说是国产喜剧电影了。大陆的喜剧电影多半都是靠人物表演,对白或者情节的荒诞性来制造喜剧效果,但就喜剧的程度来说没有一部超过了石头,即使是我认为非常上乘的喜剧作品例如杨亚洲的《没事偷着乐》和黄建新《谁说我不在乎》还有小刚的《甲方乙方》,其取得的“笑果”都完全不能和石头相提并论,在我看来,唯一的原因在于,当“石头”中的笑点出现的时候,你在爆笑的同时,会觉得很多笑点都充满了智慧,暗暗的有些叹为观止的感觉。最近几年基本没有好的大陆喜剧电影出现了,小刚的《天下无贼》靠着铺天的炒作和明星效益赚了个盆满钵溢,但是其粗制滥造的情节根本就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好在,现在,我们看到了一颗真的就是横空出世的石头,对于国产电影似乎我们又隐约看到了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当我坐在放映厅的最后一排的时候,看见我的前面座无虚席,对于一部300万投资的无明星无宣传的国产片来说,这就是所谓的“奇迹”。
对于电影的情节网上的影迷们已经津津乐道到好一阵子了,我也就不再赘述,只想在这里谈谈对我来说印象深刻的东西,就像你突然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那种感觉足以在记忆中流传下去,甚至,永不磨灭。
一个导演对细节的近乎偏执的设计体现了他个人的完美主义程度,因为细节这个东西是很另类的,尤其是在今天绝大多数人都把电影当作一种消遣的娱乐方式,很多的细节设计难免就会一厢情愿的淹没的绝大多数观众草率的目光里,完全没有起到导演设计的初衷。但是对于少部分影迷或者是看电影很仔细认真的人来说,这些细节不夸张的说可以极大程度的增加他们的观赏乐趣,从而在实质上提高电影的质量。宁浩无疑是一个愿意为少数人服务的人,也愿意偏执的把自己的作品做到极致,就像在100分钟的时间幕布上,他在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里都镶嵌了一颗钻石,认真的观看,或者多看几次,你会发现,整块幕布简直是光彩夺目。
首先我想说的一个细节是场面切换时的对白或画面连续性。影片刚开始包头在车上刚说完那句“你还指望天上掉美元啊”,话音刚落就从天上掉下一个可乐罐;香港大盗麦克刚说完“一台车就够了”,下一个镜头立刻就是一个出租车的“空车”牌弹起来谢小盟从车里下来进入“骗老爸”的场景;三个本地贼在楼顶上打开麦克的箱子发现翡翠照片,下一个镜头那个图片上的翡翠就变成了包头面前真的翡翠;这个类型的细节设计体现最集中的在三队人马作准备工作的时候,镜头分别交待各队人马的活动,之间的切换都有过渡。首先包头的那句“这个灯…”下一个镜头就是冯董的狗腿子助手对麦克说那个宝马车的“灯,有点问题”,然后丝毫不停留镜头切回到包头:“…这叫高灯下亮”,紧接着从黑皮的“牌子,班尼路”切换到为麦克服务的售货员的“牌子哟,你看这个弹性…”然后再从包头的那句“居高临下,尽在把握,这个叫,叫啥子?”立刻切到道哥的那句“这叫知己知彼,百战不败…”还有后来包头以为三宝拿了翡翠之后对他女朋友说的那句“找,就是找到北京也要把他找回来。”立刻,下一个镜头就是三宝在***广场瑟瑟寒风中冻的发抖的背影(用一个朋友的话说叫“冻的deidei的”)背景音乐是欢快的“我爱北京***,***上太阳升…”,等等等等。这种对白和画面的连续性极大的增强了场景切换之间的趣味性,仿佛各队人马在不同的时空之间进行着某种暗地里的预先交锋。
再来说一些妙趣横生的小细节。我不知道你是否记得冯董的助手在写“拆”字之前那个搞笑的摇色子的动作;你是否注意到了保卫队里面那个娘娘腔每次作画的时候都会竖起来的兰花指和他那条恶搞的花点点裤子;还有道哥的地图上“宝贝”两个字;还有黑皮和三包第一天晚上拿着望远镜偷窥到的是同一对在车里亲热的男女;还有当黑皮爬过长长的下水道发现被堵住的时候,立刻出现一个擎天柱埃及法老的头像,此时的配音是空灵的三声“哈哈哈”,仿佛是神仙发出的笑声;最后再说一个细节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到:黑皮去买门票的时候说“三张”,他伸出的三个手指是拇指中指和无名指,嘿嘿亲爱的朋友你试试看,看看自己能否完成这个高难度动作。
这里的“美”当然不是说他们长的多么帅,而是所有的演员相对于各自的角色来说,都近乎完美,每个演员都与自己的角色无比契合无论是气质还是演技,简直让人如痴如醉。
首先要说的人物是道哥,也就是《贫嘴张大民》里面的古三儿。标准的实力派,这个角色被他演绎的出神入化,笑点百出。最经典的表演就是他得知自己用真的翡翠去掉包了一个假的回来。第一个镜头是对着他和谢小盟两人。道哥说:“你说拍照就拍照啊?”谢说:“那厂里的厂长是我爸。”此时镜头立刻切给道哥,是一个脸部大特写,他有一个细微的张了张嘴吞口水的动作,然后是独白:“就是说,你把那个真的给了菁菁,我们用那个真的,换了个假的。”随后一阵短暂停顿之后,道哥说了一句让全场爆笑的经典对白:“你他妈泡妞还真下血本啊。”在这整个过程中,他的语气非常冷静,脸部表情也没有很大变化,但是观众完全能深刻的体会到
“抓狂”这个词的涵义,几乎达到了黑色幽默的极限。这就是演员的实力,它的表演不瘟不火,尺度拿捏的非常精准,在表演的背后给观众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正是这种不由自主的联想让观众发自内心的开怀。随后他给谢小盟老爸打***勒索的时候也说出了一句经典对白,当谢老以为又是谢小盟的骗局从而让对方直接撕票并挂断***的时候,道哥再一次蒙了,拿着话题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我,没说清楚?”再一次的全场爆笑。
当然啦,少不了包世宏这个人物,这是一个极端立体的人物,身理上的困境也赋予了这个人物更多层次的内容。郭涛是一个了不起的演员,我脑子里最深刻的一部冯小刚电影《永失我爱》里面,有一个镜头我永生难忘。当郭涛饰演的角色脸部肌肉已经完全失去知觉的时候,当他再一次看见自己深爱的女人出现在床边的时候,此时此刻作为一个演员,他不能有任何面部表情,当时,他眼睛里有一道亮光一闪而过,然后有一颗泪珠,对就一颗,从他的右眼迸发出来,沿着死去的面颊缓缓流下去,然后与女主角伸过来的那只美丽的手相遇。那是一个令人痛彻心扉的镜头,从此,我记住了郭涛。
想不到宁浩也是因为《永失我爱》和孟京辉的话剧而坚定了用郭涛来演包头的。这个人物其实很复杂,莫名其妙的被推上一个似乎很重要的位置,而周围一切都在跟他作对。对我来说,有一个场景必须要提到。第一个是他发现贼第二次光顾过之后爆发出的那句“公共厕所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也是抓狂,但和道哥的抓狂是两个极端,他是那种张扬的激情四溢的爆发,脸部表情非常丰富,从眼睛,脸部皮肤的拉伸还有头的甩动都淋漓尽致的反应了他此时内心的愤怒和无奈,然而这不是最动人的。紧接着是他在厕所小便的场景。首先镜头给了一个水管滴水的特写,然后立刻是他右侧上半部分的脸部特写:脸上是密密麻麻的汗珠,有一颗豆大的正从额头流下来,划过眼角。随后是左侧上半身近镜,他似乎放弃了努力,身体前倾头撞在墙上,这声撞击声似乎像一个播放按钮,背景音乐起,舒缓,忧伤的。此时,他一下一下的用头撞墙,脸部表情极端痛苦,撞了三下之后踢碎了面前的小便池,水花四溅,我们看见他那张镜子中扭曲的脸,听到他对自己的脸狂吼:“尿都屙不出来,你个傻儿哦。”然后一碎了镜子。背景音乐依旧舒缓,忧伤,像一个旁观者,充满悲悯的用一种温暖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个处于重重困境中的男人。这是电影中极少数的情感戏,就是这种非常偶然的非喜剧场景,也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从而也带给影片非同寻常的气质。正因为前面这些对他身理问题的漫长而零星的铺垫,到最后当他终于可以一泻千里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他似乎终于完成了身理和心理的双重救赎。
其他演员也同样精彩,因此这个片子具有周星驰电影的某个特点:配角也出彩。比如懒得绕圈子总想直接上的黑皮,比如开口闭口谈“专业”的小军,还有冷幽默十足的麦克,简单粗暴但是义气十足的三宝,多才多艺的娘娘腔保安,等等等等,每个配角都特点鲜明让人难忘,可以说任何一个人物都会有自己的经典语录和粉丝,因此这个电影千真万确是一个群戏,重点突出,百花齐放。
本来还想谈谈配乐,考虑到篇幅以及绝大多数读者的忍耐极限,只谈一段四小天鹅的配乐。这段音乐拢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三队人马作准备活动镜头来回切换展现他们活动情况的时候,烘托出大战前夕略微紧张的气氛;第二次出现在包头接到道哥***两人准备在路灯下接头前各自的动作,此时不但有音乐还有配合音乐念经的声音,此时的气氛是剑拔***张孤注一掷甚至破釜沉舟的悲壮,两人都认为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
影片最后,包世宏和女友坐在江边,四小天鹅的背景音乐再次响起,他拿出那块真的翡翠给她戴上,说了一句“假的”,然后右手抱着她的肩,脸上是一种经历了一切之后释然的表情,此时的音乐节奏明显比前两次慢了许多,这似乎是扬琴敲击发出的音乐,此时让你的心也变得舒缓而宁静,她把头靠在他肩上,眼神羞涩,脸上是简单的满足,当然,少不了幸福。
于是,就还是那句话,所有绚烂刺激与奢华都终将归于平淡,在掠过那些许经历之后,即便不说“爱”,而那人,也早已然知晓一切。
=============================================================================================投资不过三百万,没有一个大牌明星,更不注重前期宣传,可是,它却奇迹般地轰动了整个中国电影圈,许多所谓名导大片也只能乖乖的靠边站。
我把它称作庶民的胜利。
一块突然之间从茅坑里面蹦出来的石头,竟然成了价值连城的翡翠。而这,恰好也预示了《疯狂的石头》它本身的传奇命运。不管这块石头是真是假,总之,一个令人疯狂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厂长和他儿子,保卫科长和他的跟班,贼头和他的同党,房地产商和国际大盗,巧妙的结合到了一起。无论是情节设计,语言构造,还是视角选择,都是匠心独具,巧夺天工。例如方言和黑色幽默恰到好处的表达,时空颠倒手法创造性的运用,都为影片增色不少。如果说作为影片投资者的刘德华只不过是瞎猫撞着个死耗子,但作为导演的宁浩,绝对算得上一个才华卓绝的实力新人。
意义当然不仅仅在于此。《疯狂的石头》所取得的成功,更是一种回归,艺术的回归与文化的回归。尽管影片所采用的拍摄技术是新潮前卫的,但它反映的却是小人物真实的活动与思想,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文化与艺术扎根于大众,不应当成为贵族人享受的专利,也不应当成为艰涩深奥的论调。《疯狂的石头》运用了大量的方言和诙谐的生活对话,叙事简洁明快,它不自摆高姿态,不故作高深,不刻意渲染,这就使得这部影片亲切平易,很快被大众所接受。从骨子里看,影片本身对于艺术文化的定位或者说是态度,才是它成功的关键因素。
不仅如此,《疯狂的石头》还宣扬了一种朴素的社会价值观。影片中的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人物个性,他们也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老包是一个很平凡的人物,甚至有一定的生理缺陷,但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对工厂自始至终保留着忠诚,对待自己的未婚妻也毫不欺瞒,这些优点使得一个普通的保卫科长成为影片中最光辉的形象。谢厂长为了职工的利益,死守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同样具有很高的人格魅力(但他后来向房地产商妥协,这个转变有点太突然,是影片的败笔之一)。而那两伙贼,一个是国际大盗,一个地方贼寇,在思想境界上也各具特色。对于谢小盟这样以艺术为幌子的无赖,影片也给与了强烈的讽刺。除此以外,影片中人物的嘻笑怒骂,以及憎恶情感,也是社会价值观的影射。
疯狂的石头》影评
《疯狂的石头》中盗贼三人组作为进攻一方,是推动事态发展的重要角色。
在《石头》这样一部充满了暗喻的电影中,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三人小组看作一个职场。
一、人员构成初步分析
道哥,三人组的核心,属于技术型升级之后的谋略型人物。
之所以说他是谋略型人物,因为纵观整片,三人小组的所有行动几乎都由他一人造意:开篇的化妆盗窃、轻轨铁路上的诈骗、飞机场的盗窃、对翡翠的盗窃(未遂)、对谢小盟的拘禁及绑架、结尾的飞车抢夺。
往年从事盗窃,对专门技术熟稔,为谋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拉电闸、偷摩托、抢书包这些举动反映出他过去的身手。
小军,道哥手下亲信,技术型人物。
小军跟道哥混的时间肯定比黑皮更长,长于盗窃,特别是开锁,担风险少,出力少,工作回报却大,暗喻职场中的中层资深员工。
黑皮,加入三人组不久,力量速度型(苦力型)人物。
长于体能,喜好使用暴力,行事作风简单粗暴,对老板较高的忠诚度及信赖感,做事认真卖力却较少得到回报。估计从事违法犯罪已有一定时间,但对盗窃是“刚入行”,积累了一定经验,为了寻求更高的待遇而不断跳槽,到了新单位希望有所表现,但对新的游戏规则却尚须适应,典型的新员工。
二、道哥的领导学
有人论证过道哥是一个好男人,这里论证的是,道哥是一个好老板。
决策才能:道哥作为三人组的智囊,具有很高的决策才能。决策前他能够从实际出发进行调研,然后与下属进行研究。他的决策及实施方案既符合客观情况又富有可操作性,使得他们几乎成为了赢家。现实中能够做到的老板不多。经常能见到一些老板对自己的决策失误以“好心办坏事”来开脱,实际上这些失误的决策在作出之前,如果真的进行了谨慎的推论,失误的几率则会大大降低。
应变能力:作为一个团队,虽然他们被很多人称为“土贼”,但他们这个组合在几次出手时基本处于上风,盖过武装到牙齿的国际大盗,也力压警校刑侦专业出身的包世宏。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道哥的谋略。可以看出,作为领导人物,道哥知道自身及整个团队的特长,也能够及时规避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再搬就搬到局子里头去了”)。用可乐诈骗是出于在大环境下的无奈,虽然不成功,但是道哥能够及时调整策略(“我就不信了,下一站!“),从而直接取得了和国际大盗第一轮pk的胜出。黑皮对窃得的箱子里面那些“高科技”玩意感兴趣,但道哥对此丝毫不在意,反而发现了关于翡翠的报纸,定下了未来的“工作计划”,可以看出其职业敏感性相当高。
人员管理才能:作为老板,对下属恩威并施才可以使其心服:“刚入行,要低调”-对新员工应在工作之初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有智商,才能上档次”-职场里混,得动脑子研究业务;“知己知彼,百战不败”-还得动脑子研究对手;“花里胡梢要走性感路线啊?”-几乎所有的老板都规定员工夏天不能穿露脚凉鞋和吊带,是不是?在员工行为出现偏差时,及时纠正-“注意你的素质,素质!”。在职场中,底层员工对于一个庞大的项目往往只能管窥而不得其整体,那么小小的局部胜利带来的自满情绪一旦蔓延,后果将及其严重,作为领导必须及时体察并制止-“叨逼叨叨逼叨的,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对于下属具有创见性的意见,适时地予以肯定-黑皮提出的“掉包计”被采纳。
收权与放权:作为老板躬亲并不见得是件好事,一来自己的压力太大,二来容易使下属滋生依赖心理。剧中道哥发胖的肚子使他无法穿上紧身衣,于是由身材和体能都能够胜任的黑皮来接班,说明作为领导者,适时地插手适时地放手,是团队领导者必备的本事。
作风:朴实,不官僚。举画地图这个例子,包世宏让四眼男仙画地图,四眼男仙搞了一副华而不实的工笔画。包世宏虽然责怪,但没有及时纠正反而任由其完成,最终地图挂于高墙确未尽其用。反观道哥,一块白版寥寥数笔,地图搞定,既直观又实用。可见包世宏比起道哥,多少沾染了官僚作风。
石头攻略-《疯狂的石头》影评
三、如何做一个好员工
正如前文所讲,小军与黑皮分别扮演了老员工与新员工的角色。
小军作为三人组中跟随道哥混迹时间较长的人,是道哥的心腹,也是业务骨干。三人协作盗取翡翠的时候,突破外围这样的脏活累活是由黑皮来完成的,需要当众碰翻花瓶,被众多保安围困、争吵、逃跑,而开锁取物则是小军负责。正如做一个项目,在争取客户、外围谈判、资料收集等先期准备等工作量相当大且在实施之后基本被人遗忘的工作都是团队的底层人员完成,而业务骨干则在项目的实际操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实施及完成业务,自然也居功至伟。如果这一个例子还不够的话,看看三人组的第二次出击:小军躲在垃圾桶中一天,等待黑皮的策应,而黑皮必须钻过肮脏的下水道进入罗汉寺,结果两头被堵,困于地下数日,弹尽粮绝。反观小军,看准时机,轻松地从国际大盗手上抢下翡翠,又将其戏弄一番,胜利回朝邀功。尽管得手的翡翠是假的,但是整个过程却相当成功。不过,对于一个老员工,经验很多时候是新员工不具备的,但是如果就此陷入经验主义的陷阱,则往往是致命的。三人从谢小盟处得到真翡翠后,谢小盟已经说出:“是真的,拿去吧!”如果说道哥作为领导,在此时怒气攻心地认为谢小盟在骗人,而威逼谢小盟承认翡翠是假的,那么作为一个资深员工,在黑皮都说到这个翡翠怎么那么像真的时,小军一句明显是出于经验主义色彩的话:“像真的那就说明不是真的。”,而使这个团队整个的战略走向错误。到底是不是真的,找一个懂行的一看不就明白了么?
黑皮的则属于三人组中的苦力,一没头脑二有体力,档次较低,道哥教训得正是:“有智商,才能上档次。”苦活累活他是干定的,他虽不愿意但是也没办法(在飞机场抱怨:“怎么又是我啊?”)谁让他看起来智商低呢。像新员工一样,别人不愿意干的活、风险大的活都甩给他。他得准备拿榔头敲交警,得钻下水道、得出面吵架,被困的时候却得不到及时的解救。当新员工的时候是不是会经常碰到这样的状况?在整体工作出现问题被客户责骂的时候,老板是不是会先把新员工扛起来当挡箭牌?
黑皮钻下水道带来的是另一个重要的启示:当新人别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别努出全力去把自己本来不擅长的事情在老板面前表现得似乎很擅长。黑皮与小军第一次出手偷翡翠失败,从下水道逃遁。下水道本不是正常的来往途径,而为了逃命不得以而为之。结果黑皮被道哥再次派遣钻下水道,最终被困,上了架就不得退路。
拿最平常的加班这个例子,一个新员工上班第一天就24小时加班不休,老板会认为加班24小时对你来说是很平常的,进而很可能认为你加48个小时也没问题。而实际呢?在过去也许你加8个小时就已经崩溃了。自己给自己加码的结果就是自己把自己赶上架下不来。超水平发挥对于新员工和老员工的意味是截然不同的。新员工在老板面前的第一次表现,做到了120分,那么可能会给老板一个错觉就是,这是他的100分,甚至80分,而老板对老员工知根知底,知道他最多可能只能加班12小时,而一旦他加班24小时,必然被认为是尽忠职守,则获得更多嘉许,而新员工如此举动,由于老板不知其底细,则很可能被视为理所当然。
还有一个例子能够说明新员工面临这这个尴尬:一个新人到了单位希望讨好大家,于是在厕所堵塞的时候主动请缨,疏而通之。第一次,大家对他夸赞,说这个新人真棒,勤快又有本事;第二次,大家对他感谢,说他帮了忙省了事;第三次大家认为理所当然,他既然有这个本事何必找水管工人;长此以往,一旦厕所堵塞,他想不去疏通也不行了,不然大家会抱怨,这个家伙干吗去了,厕所堵了也不知道通一下,真没眼力价。
四、白领的生活追求
黑皮做得最多的动作是什么?不是抡铁锤,也不是跑步,而是吃喝。在房间喝啤酒,在街上喝啤酒,逼别人喝啤酒;出场时在吃,行动前在吃,拜关公时在吃,与包世宏打招呼也问:“大哥你吃啦?”,结尾逃命的时候还在吃。这可能不是导演刻意安排的,也没有人认为这是对现实的暗喻,但是这正体现了职场新人的生活目的-丰衣足食。对于那些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谋生的低层白领,温饱无疑是头等大事。租便宜些的房子,坐公共也不敢上空调车,为了省钱自己带饭而不在外面吃,一切都和钱有关。电影没有表现黑皮在这短短的盗窃生涯中收入的多少,推测一下,可能够买件班尼路,够喝喝啤酒,相信是不会比小军和道哥有钱的。
石头攻略-《疯狂的石头》影评
老员工小军则不然。跟着道哥混了不少日子,但肯定是吃穿不愁的,不然也不用屡次蹲马桶。高中政治课经常背的道理是,人在满足温饱这种低层次物质生活需要后,进而会转向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需要。我不认为小军是因为没钱才穿得破旧的,觉得他只是不注重而已。他的高层次需要是什么呢?爱情。恕我用这个不太恰当的词,因为跟自己的兄弟兼老板的女朋友私通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不过这种需要毕竟已经脱离了温饱的层面,向上发展了。
有了点小钱的白领们是很擅长寻求精神生活的。唱k上网看电影泡酒吧玩杀人游戏八分钟约会看赛车乃至叫j或者yyq等等等等,这些都不是一个还饿着肚子的人有能力做的事情,无论多么丰富多彩,都不如一顿饭来得实在,所以只有丰衣足食以后,才可以从事。从这个角度看,小军从职场的回报更大,追求的层次也高了。
五、忠还是不忠,这是个问题
一个现象就是,随着职业年限和工资的增加,员工从老板获得的信任有所增加,而员工的忠诚度则呈下降趋势。
黑皮无疑是忠心于道哥的,而且忠诚度相当高。从开头他受道哥一个眼神便暗自欲操锤袭警开始,一点看不出他是一个刚跟道哥不久的新人。虽然被骂叨逼叨,但他那番言论绝对是发自内心毫无保留的想法,他内心中道哥和小军毫无疑问都是自己人。在街头发现老板女人和别的男人勾肩搭背时,黑皮毫不犹豫地举报了。尽管他知道“杀人犯法”,但在帮助道哥痛殴谢小盟时绝对地出力。后来失陷下水道,他在“好几天没吃饭了”的情况下(想想吃饭对于黑皮是多么的重要)才向道哥求援,足见他对道哥的信任程度是相当高的。求援被拒绝后的那句“你mlgb”,则是在最终绝望后产生的本能反应,我们不能要求一个被员工具有在被出卖后还讲自己老板、自己单位好话的高尚的、非人的品格,一个新员工在为这个单位服役期间忠心不二已经是难得的了。
比起黑皮,小军从道哥获得的信任比黑皮高得多,但对道哥的忠诚度则低得多。小军最被人指摘的行为就是与道哥的女友私通。对此道哥完全失察,而小军面对道哥女友的指摘,只能以“肥水没流了外人田”的荒谬理由进行搪塞。不过总体上看小军与道哥女友的私通还不是导致他们“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小军在被道哥质疑偷换翡翠时,尚可以面不改色地说“我什么时候偷过您东西啊”(心跳不跳就难说了,女人不算东西,那么用孔乙己的观点看就是“偷女人不算偷”)。
其实,从计划经济制度瓦解以后,忠诚度已经逐渐沦为评价员工好坏的次要标准了。我们难以理解父母一辈人如何在一个单位工作一辈子,父母也难以理解我们一辈人为何终日想以跳槽来取得更丰厚的收入和福利。所谓日久见人心。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工作久了,自然也深入了解了这个职场的利弊以及自己在其中的得失,对未来则开始思考。横向,自己的工作量是否比别人少,收入是否比别人多?环境是否比别人好,老板是否比别人的容易伺候,同事是否比别人的容易相处,假期是否比别人多?纵向,自己是否比过去活得好,是否有更大的幸福感?以后能否继续升职加薪?如果这些问题中有一个或几个***与自己所期望的不符,在现在这个年头如果说一个人不生异心那是不可能的,区别只是多少和量与质。相比之下小军还算好的了。这与他或有的安于现状的性格有关。现实中,比小军心眼活分的人就多了去了。一个心眼不是很活分的老员工,从现在的工作里可以获得基本满足生活需要的回报,虽不能获得更多,但也未动跳槽之念,只是偶尔偷偷帮客户干点私活,小挖一下老板墙角赚点稀饭钱,尚不至于倒戈起义,卷走客户资料,带着半个部门的下属另某高就。
六、家庭事业难两全
事业上升期的道哥拒绝了女友的约会,也未能兑现与女友前往香港购物的承诺,致使女友出轨(确切说,第二次出轨),并最终导致了“项目”的失败。职场中家庭与事业的冲突随处可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