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br&&br&谢谢各位的回复。这个问题的焦点,不在于哪一个性别的漏报具体到底是多少,不在于***这个2.5倍的差距计算出有多少锅应该让给漏报,有多少锅应该分给性别不平等&br&&br&关键在于,影响普查数据婴儿死亡率的因素非常多,就这两次普查来说,整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都会被漏报80%,在性别上的非对称影响因素更多。&br&&br&特别是对于出生人口整体漏报20%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再用“男女婴儿死亡率之比”这个错误的指标不加讨论地论证一个内容,得出的任何结论都没有意义,更何况是一个明显异常的结论。&br&&br&有一些人也提到,如果存在死亡率漏报的话,男女都应当都漏报,全国各地区都应该有漏报,因此男女婴死亡率比例这个数字仍然能说明问题----这个判断是错的,因为漏报的程度差异非常大。比如&a href=&///?target=http%3A///qk/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及部分省区死亡漏报研究&i class=&icon-external&&&/i&&/a&这篇文章研究了第四次人口普查的各地区、各性别、各年龄的死亡率漏报情况(对第五次人口普查做同样研究的文献暂时没有)。&br&&br&&img src=&/766963bfa63ceeecd23e6ea4b6553190_b.png& data-rawwidth=&1053& data-rawheight=&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3& data-original=&/766963bfa63ceeecd23e6ea4b6553190_r.png&&从上表可以看到,各地区的0岁漏报率最低为16.11%,最高则高达69.16%,这说明在同样死亡率情况下,漏报率最低的地区前者的统计数字可以比后者高出两倍多。就分性别来说,江西的男性0岁漏报率为31.55%,女性为16.11%,也有很大差异。这还是普查质量相对较好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第五次人口普查对出生人口的调查整整漏掉20%,质量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最差的一次,不同地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松紧不一,漏报的出生和死亡的差异只会更大,这导致男女婴儿的死亡率差异更加不能说明问题。&br&&br&你看到的数字,和真实的数字到底有多少差距,你根本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一大堆主管的客观的调查数据放在那里可以随便用,就是用1-5岁的男女幼童死亡率比值来说明这个问题,都要更加合适,大家偏偏在讨论那个错误得最严重的指标。&br&&br&当学术界的论文都在讨论婴儿死亡率这个指标到底是漏了70%还是80%,讨论如何通过各个地区的经济指标反推漏报率和真实死亡水平的时候,有人跳出来说用这个指标找到了个大新闻,这让人非常抓狂----不是要洗江西的地,而是不能在垃圾上建立你的整个推理。&br&&br&要证明江西重男轻女、杀女婴土里埋的,可以尝试从亲身经历来说明江西重男亲女,以道听途说来说明江西重男轻女,以其他种种数据什么的也好,都可以拿来说明江西重男轻女。&br&&br&你可以找一万个指标来证明,而这篇文章只是说,你恰恰不能用这个指标(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婴儿死亡率差异)来证明。即便如此,还有9999个指标可以继续用呢,何必继续沉溺在这个错误的数据里面?&br&&br&&br&原***:&br&&br&婴儿死亡率这个数据,默默无闻了一辈子,加起来都没有收到过如此高的关注。这当然不是因为它不重要,它作为公共卫生情况的衡量指标,非常重要。但是《埋土里》这篇文章,似乎想要把分地区、分性别的婴儿死亡率和「哪个地区最为重男轻女」这个问题挂钩,这就值得商榷了。更何况,在近两轮普查所报告的婴儿死亡率都错得一天世界的前提下,拿出一个女婴对男婴的死亡率比值来作为论证的唯一论据,就更加不合适了。&br&&br&在开始讨论之前,先明确一下《埋土里》这篇文章里数据的引用来源:《中国婴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地域差异》,刊登在2013年第2期的《中国卫生统计》上。这篇论文认为「造成婴儿死亡率性别比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偏好男婴的传统观念在不同地区的差别」,和《埋土里》的观点基本一致。&br&&br&&b&一,婴儿死亡率的经验数据&/b&&br&&br&计算婴儿死亡率,需要两个数字,一是1岁以下的婴儿总出生数字,二是1岁以下的婴儿死亡数字,后者比上前者,就是「婴儿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一起被提起的,常常是「幼儿死亡率」,指的是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影响婴儿死亡率的公共卫生状况常常会同方向影响幼儿死亡率,我们能够看到下图:&br&&img src=&/29dc11bba1abed750acdd9_b.png& data-rawwidth=&1502& data-rawheight=&10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2& data-original=&/29dc11bba1abed750acdd9_r.png&&上图的计算数据来自&a href=&///?target=http%3A//esa.un.org/unpd/wpp/Download/Standard/Populat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i class=&icon-external&&&/i&&/a&,为年世界各国各年龄死亡率。从图中不难发现,婴儿死亡和幼儿死亡的关系几乎落在一条线的附近,这说明从经验数据看,如果我知道了一个国家/地区的5岁前幼儿死亡情况,那么我去猜他的1岁前婴儿死亡情况,结果一般会八九不离十。&br&&br&由于中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仅仅报告了1岁之前的死亡和1岁后到5岁之前死亡情况,为了可比性,我们把上图的坐标变换一下,比较世界各国的每千名出生人口在1岁之前的死亡情况和1岁后5岁前的死亡情况,得到下图:&br&&img src=&/d426efa785c13b895b1c5a080c925851_b.png& data-rawwidth=&1502& data-rawheight=&10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2& data-original=&/d426efa785c13b895b1c5a080c925851_r.png&&&br&&b&二,中国的婴儿死亡率&/b&&br&&br&接下来,我们把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各地区的1岁以下死亡率和1岁以上5岁以下拿出来,往上图里放。&br&&img src=&/b1c18cf227c17a1e2e139e_b.png& data-rawwidth=&1496& data-rawheight=&10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96& data-original=&/b1c18cf227c17a1e2e139e_r.png&&问题来了----几乎所有中国的点,都偏离了世界各国组成的经验数据,其特征是,&u&&b&1岁之前的死亡情况相对于&/b&&b&1岁后到5岁前的死亡情况严重偏低&/b&&/u&&b&。换句话说,世界的普遍情况是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大部分出现在1岁以前,而中国则恰好相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大部分在1岁之后发生&/b&。&br&&br&这个死亡率比较的逆转十分反常。是中国对1岁以前的婴儿照顾得特别好呢,还是对1-5岁的幼儿保护特别差?都不是,***是&b&&u&婴儿死亡的漏报&/u&&/b&。普查数据中婴儿死亡率的漏报记录常常见于学术论文中,不说汗牛充栋,也至少有几十篇了,例如&a href=&///?target=http%3A///qk/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及部分省区死亡漏报研究&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qk/9/847544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死亡水平间接估计&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qk/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六普”报告的婴儿死亡率误差和实际水平的估计&i class=&icon-external&&&/i&&/a&等,主要证据和原因有这样几项:&br&1,普查的死亡登记询问一年内家庭中的死亡情况,而婴幼儿的死亡往往会对家庭造成更大的伤痛,有时会被被调查者选择性遗漏,调查员也没有手段加以验证。&br&2,通过一些较为严格的抽样调查和原卫生部的监测数据,可以发现普查可能严重低估了死亡情况。例如山东在1985年的一次婴儿死亡回顾性调查中发现,常规生命统计的婴儿死亡率漏报率为77.6%(《跨世纪的中国人口》);据原卫生部每年在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点统计的数据,2010年卫生数据显示我国婴儿死亡率约为13.1‰,而六普的婴儿死亡率仅为3.81‰,两者相差3倍多(&a href=&///?target=http%3A///qk/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六普数据中婴儿死亡率及儿童死亡概率的质疑与评估&i class=&icon-external&&&/i&&/a&)。&br&3,计划生育实行后,一些超生婴儿既不报出生也不报死亡,加上风俗或者统计技术上的原因,一些活产后死亡的情况被记为死产,不计入婴儿死亡数字----但是,在出生后1 个月内死亡人数大概占婴儿死亡总数的70%左右,漏计这部分婴儿死亡必定会极大地漏报婴儿死亡情况。&br&&br&&b&三,江西发生了什么?&/b&&br&&br&上面一段说的三个因素,主要会影响1岁以下的婴儿死亡率数据,对1岁之后,5岁之前的儿童死亡率数据影响较小,因此我们可以用1岁后5岁前的死亡情况来大致代理这个地区的公共卫生情况。&br&&br&现在我们再回到上一张图。可以看到,江西女童的1岁后5岁前死亡率和1岁前的死亡率组合,落在了世界的经验数据点堆中,这说明江西1岁以前的女婴死亡情况实际上与当地的公共卫生状态(可用1-5岁的死亡率来体现)是相匹配的,并不能看出江西1岁以下的女童暴露在了超额的死亡率之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女婴遭到遗弃虐待导致死亡的情况真实存在,她们的死亡也绝不会向人口普查员报告。&br&&br&数据的问题主要出在男童身上。男童的1岁之前死亡率,比起世界的经验数据偏低了60%左右。这当然不可能是江西人民有特殊的办法能够降低1岁之前男童的死亡率却没法降低1岁后男童的死亡率,只可能是死亡漏报。在我看来,漏报最有可能来自超生男童死亡后被隐瞒。假设所有计划内子女的死亡都会报告,而计划外子女的死亡会被瞒报,那么在B超性别判断技术泛滥的地区,就会出现这种性别不对称的漏报情况。&br&&br&例如,一户打算超生的家庭很容易判断腹中男女,女性便流产,男性才被允许出生,那么当超生的男童如果在1岁前死亡,其死亡又被隐瞒下来时,男婴的死亡率便会被低估;而女婴由于不可能在计划外出生,其死亡率不会受到影响。&br&&br&&b&小结&/b&&br&&br&综上所述,从统计数据里看到女婴的死亡率高于男婴的死亡率,不能推出江西女童的生存环境堪忧,更加没法推出「女婴土里埋」的结论,因为这完全可能是男婴死亡相对于女婴死亡漏报得更多造成的;反过来,女婴如果真的在1岁之前土里埋了,这些死亡也不会体现在普查数据里。&br&&br&如果要看男孩与女孩的生存状态,1岁后到5岁前的死亡率由于受到的漏报影响相对较小,其对比可能会更有说服力,第五次人口普查算出的这个数字的排序如图,江西排名第9,第1名是甘肃省,女童对男童的死亡率比值为1.13:1,也并没有2.5:1这样的夸张。&br&&img src=&/cb5fde30be_b.png& data-rawwidth=&685& data-rawheight=&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5& data-original=&/cb5fde30be_r.png&&&br&最后,要提醒大家一句,这两次普查对出生人口的调查质量之糟糕,光是质量检验、数据评估之类的话题就已经让学者们写出了成堆的文章。因此对那些把出生性别比啊,分性别婴儿死亡率之类的数据不加调整地和「哪个地区最重男轻女」之类的时髦话题联系起来的文章,都要小心,他们一般都只是在垃圾上生产垃圾。&br&&br&注:&br&1-5岁的分性别死亡率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也同样会出现性别不对称的漏报,只是比1岁前好一些而已,因此文章里的表格也完全不能用来当作「哪个地区最重男轻女」的榜单,切勿因不单纯的目的引用该表。
更新: 谢谢各位的回复。这个问题的焦点,不在于哪一个性别的漏报具体到底是多少,不在于***这个2.5倍的差距计算出有多少锅应该让给漏报,有多少锅应该分给性别不平等 关键在于,影响普查数据婴儿死亡率的因素非常多,就这两次普查来说,整个国家…
我们领导天天对我说:现在的女人就是矫情,生孩子还要供着,想我老婆以前怀孕八个月都要每天五点起早床赶公交 ,你们啊条件这么好都不生孩子,有病啊!!&br&&br&虽然我很震惊,但考虑到他女儿已经32也未婚……&br&&br&忘记答正题:国家应该会用一切办法夺走女人手中的革命果实,请大家记住,如果大家现在妥协了,伊斯兰那些裹头巾被强奸了还要被荣誉谋杀的女人就是我们的明天(伊朗女性以前有工作,不裹头巾,现在呢)&br&&br&请大家努力工作,如果有女儿,教育好她,上好大学,学好数理化,要做医生做工程师做律师做教师做记者等等。不要因为生孩子做家务耽误了个人发展。&br&&br&这样的女人越来越多,女人的声音才会被听到,社会才能从量变到质变。不然永远都是男人书写女人,男人告诉女人怎样做人。千万别听信国家说的,不要跟男性抢资源抢工作,就是要抢,谁行谁上。有权力才有权利。做制定规则的人,而不是适应规则的人。&br&&br&有人提到了不要歧视家庭主妇。到底是谁歧视家庭主妇?说这话的人,请先呼吁所有丈夫都给家庭主妇买职业保险好吗(不仅是妻子,还有你妈),既然繁衍是如此重要的任务,麻烦社会用报酬来证明,好吗?请别把平等当成口号来喊。
我们领导天天对我说:现在的女人就是矫情,生孩子还要供着,想我老婆以前怀孕八个月都要每天五点起早床赶公交 ,你们啊条件这么好都不生孩子,有病啊!! 虽然我很震惊,但考虑到他女儿已经32也未婚…… 忘记答正题:国家应该会用一切办法夺走女人手中的革…
女性的社会地位,并不仰赖(取决)于女性在婚恋市场的议价能力----事实上女性在婚恋市场的所谓“稀缺性”,恰恰是物化女性思维的产物,而这和“女性社会地位上升”完全是相悖的。&br&&br&等到社会大部分人包括大部分女性自己也认为“恋爱婚姻家庭只是女性生活(价值)的一部分,且可有可无”的时候,男女社会地位平等才有可能。
女性的社会地位,并不仰赖(取决)于女性在婚恋市场的议价能力----事实上女性在婚恋市场的所谓“稀缺性”,恰恰是物化女性思维的产物,而这和“女性社会地位上升”完全是相悖的。 等到社会大部分人包括大部分女性自己也认为“恋爱婚姻家庭只是女性生活(价…
不多。&br&&br&大家都在说古代战争男人死得多,这在战争时期的确如此,但太平时期也不短,如汉唐明清,承平日久,又是怎么话说的?&br&&br&中国古代著名老光棍犊沐子,齐宣王时的艺术家,年七十无妻。一日,在路上背柴行走,碰见一公一母两只野鸡,于是仰天长叹:“WQTMLGBD!连鸟都有媳妇,我却没有!”于是援琴而歌以自伤,名为《雉朝飞操》。&br&&img src=&/8ca4e20b922fbd1cd8a245da_b.png& data-rawwidth=&285& data-rawheight=&18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5&&(宋《太平御览》:《雉朝飞操》者,齐宣王时处士犊沐子所作也。年七十无妻,出薪於野,见雉雌雄相随则心悲。乃仰天叹曰:“圣王在上,恩及草木鸟兽,而我独不获。”援琴而歌以自伤。)&br&&br&像犊沐子这样的光棍,在古代绝不算少数。齐桓公曾微服私访,去农家见一老头,问老头,你是不是老光棍啊?为什么家里木有别人啊?老头说我不是老光棍,我有三个儿子。齐桓公说那你的儿子呢?老头说,出去打工了。齐桓公说,那他们都成家了么?老头说,当然没有,正是因为娶不上媳妇,才出去打工,要不出去打工,更么办法成家,没有钱,是娶不上媳妇的(家贫,无以妻之,佣未返)。&img src=&/45f6ef230ba3faaa1b0a4ed552bde9f0_b.png& data-rawwidth=&275& data-rawheight=&1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5&&图为齐桓公关爱老光棍爱心走访活动&br&&br&齐桓公很伤心,回来以后就问管仲。管仲说,臣闻之,上有积财则民臣必匮乏于下,宫中有怨女则有老而无妻者。这就直接指出有人三妻四妾,就有人成单身狗的基本事实。于是齐桓公把自己的宫女解放出去,聊以缓解群众的结婚压力。&br&&br&历来都喜男劳力,都道生男好,尤其是古代的和平年代,重男轻女现象非常严重。明代万历年间,浙江兰溪知县庄起元写了个《上李按台初入境条议》,指出当时县里的情况,“缙绅之家,重于嫁女;编氓之室,艰于娶妇。往往不愿生女而愿生男,取始生之女多溺之于水。”这是明清时代的溺婴风气,而多溺毙女婴,更是加重了中国的光棍化进程。娶媳妇更加困难,普通百姓家男孩娶妻,不搞个倾家荡产是没希望的。所谓“询之,谓嫁奁之捐费,遂至灭命以戕伦”,以至于“金衢之门,无妻者半”。&img src=&/0f0fbc7d6070ceb6a242_b.pn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2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0f0fbc7d6070ceb6a242_r.png&&&br&这就在很多地方催生出“抢婚”的习俗,毕竟物以稀为贵,又是刚需,必定造成抢夺。在《笑林广记》里,就有抢婚的梗。通常都是男方怕好不容易说上的媳妇跑掉,因此要苦苦哀求,重金相聘,快速行动,进去扛人,废话少说,日后再说。&br&&br&但这完全没办法解决问题,那年头,你要是有钱,是不用怕没媳妇的,就是因为没钱,你才这样。人家把女儿卖给富户当妾,也不许给你当妻,卖给宁荣二府当丫鬟,日子过得也比这强。&br&&br&看来好商量是商量不来了,于是催生了一门唤作“拐卖”的行当,可谓一本万利。拐卖的对象主要是四岁以下男童,三十岁以下女子,买拐来的媳妇更便宜,因此拐卖经久不息。民国时期有彪蛋直接跑人家家里抢别人媳妇的,这个在我县就有。你还别说,经过策划而抢回来的媳妇都还不错,对人特别好。但这是响马才干的活计,普通人来不了,搞不好自己都得搭进去。&img src=&/073ef7a2ad319e04b131033aaf7ba7b7_b.png& data-rawwidth=&577& data-rawheight=&5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7& data-original=&/073ef7a2ad319e04b131033aaf7ba7b7_r.png&&图为现代版民国彪蛋&br&&br&所以说,为什么古人三妻四妾?为什么今人有十八个二奶?&br&因为那不是你的生活。
不多。 大家都在说古代战争男人死得多,这在战争时期的确如此,但太平时期也不短,如汉唐明清,承平日久,又是怎么话说的? 中国古代著名老光棍犊沐子,齐宣王时的艺术家,年七十无妻。一日,在路上背柴行走,碰见一公一母两只野鸡,于是仰天长叹:“WQTMLG…
和“石头”、“水”、“森林”这些现实存在的物体概念不同,“国家”、“公司”、“法律”都是人类脑海中想象的产物。&br&&b&&br&“男女平等”也是如此。&/b&&br&&br&对这种理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人类简史》,浅显易懂,但让人耳目一新。&br&&br&与欧美相比,女性地位提高在亚洲是一个伪概念。但是&b&从人类的角度,“男女平等”也只不过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而提出的伪概念。&/b&&br&和“各民族平等”一样,是一个伪概念。&br&&br&在自然法则中,&b&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能力,同时也应承担与之匹配的义务。&/b&&br&在我国、在亚洲、在全世界,女性地位的提高必须要以女性整体能力的提高为基础,而与女性人口数量并没有任何关系。英国人殖民印度时,英国人在印度的社会地位崇高,和英国人稀少的数量可是没有半毛钱关系。&br&&br&我是一个能力崇拜者与唯结果论者,对于单个个体来说,面对强者,我只会看到ta强,并不会在意ta是男性还是女性;面对弱者,我只会看到ta弱,并不会在意ta是男性还是女性。&br&&br&不可否认,世界上有很多在政治、商业、艺术等领域极其优秀的女性,但&b&对于整体来说,在整体男女人口对比上,在农业、工业这些基本领域,以及科技、政治这些重要领域,男性的整体优势是压倒性的。&/b&&br&&br&或许会有女性表示,自己在行业中受到了性别歧视,很多工作点名不招女性,让自己一腔能力没有机会得到施展。怎么说呢,这种观点其实颠倒了因果关系,正是因为女性生理上的相对弱势,才直接导致了各种工作对于性别上的歧视。&br&&br&讲真,&b&在智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一个体格相对弱小、月经期战斗力下降、可能因为生育而休假大半年的女性,和一个体格相对更强壮、不会来大姨妈、不可能休产假的男性来说,工作的起跑线就不在一个层次上。&/b&&br&女性可能就此鸣不平:体力弱、来月经、生育小孩,这是女性与生俱来的生理情况,怎么不能优待一点?好的,优待的事儿我待会儿说,既然女性也知道自己在生理上的相对弱势,那么以当前的社会分工以及发展水平,与男性相比,在生理上相对弱的女性几乎不可能创造与男性一样多的社会价值。如果哪一天世界上到处都是机器人做体力活儿,人类只需要动动脑力就能进行社会生产,那时男女创造的社会价值才可能没有差异了。&br&嗯,我们再回归到优待问题:在生理上天生弱势的女性,从人类群居共同发展的角度,确实应该受到男性的照顾与优待,正如幼儿也理应受到***的照顾与优待。&br&&b&那既然都受到照顾与优待了,还谈什么男女平权?&/b&&br&在孩子完全脱离父母的照顾与优待之前,哪个孩子在父母面前是完全平权地位平等的?如果有,那也是父母开明,给不给孩子平等的地位,完全由父母决定。&br&也就是说:&b&强者与弱者之间,给不给弱者平等的社会地位,完全由强者决定。&/b&给,那是因为强者开明、善良;不给,那些弱者也毫无办法。&br&&br&在我国广泛的社会理念中,男性在与女性的交往中理应负担约会费用,男性在谈婚论嫁时理应备好婚房,男性在婚姻生活中理应承担大部分的家庭支出。我认为这些社会理念没有任何问题,我觉得在同等背景下的大部分男性确实比女性赚的更多,因此要求男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无可厚非。&br&也正因如此,&b&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的男性,自然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b&。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女人老了就不好嫁了”的社会论调。曾有一篇知乎文章谈及当今社会是男性负担经济职能、女性负担生育职能,大抵也解释了为何会有“女人老了不好嫁”这种论调出现的原因。&br&&br&看到这里,很多精英女性可能会愤愤不平,认为自己能力很强,不靠男人也能买车买房过的很好。这一点我承认,而且现实中我认识很多这种优秀的姑娘,我也很尊重很佩服她们。但是,&b&我们谈的是女性的社会地位,而不是单个女人的社会地位&/b&。正如黄种人和黑人的体质差异明显,大家都公认黑人的爆发力和肌肉水平天生比黄种人更好,这种公认的论调,不是出现一个刘翔一个姚明就可以改变的。&br&而&b&当哪一天,女性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普遍等于男性的时候,那时的女性社会地位,才会真正与男性平等。&/b&&br&&br&我在此预防性的补充几点:&br&1、我只是从根源上解释了女性的社会地位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非常现实也非常残酷,很容易刺痛大部分姑娘的心,但是这就是事实,我拒绝任何情绪性的留言。&br&2、我解释女性社会地位的现状,不代表我认同女性社会地位活该低于男性,以我个人而言,我敬佩能力强的女性,也尊重能力弱的女性。从陌生人的角度,我看人只看强弱,不看男女。&br&3、亲情是完全排除男女是否平等的问题,所以别问什么父母在你眼中是否男女平等。&br&4、中国目前的男女平等理念,一是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所做的社会宣传,二是男性在求偶过程中极大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br&5、男女一对一时,如果女性不能输出“性”这一功能,呵呵,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一个回答:若不是为了滚床单,男人其实还是更喜欢和男人一起玩。讲真,对于一个理性男人而言,如果某个女性没有任何社交价值,又不愿意输出“滚床单”价值,那么,这个男人不会愿意和这个女人有任何交流。&br&6、我赞成女性不断提高自己变得更优秀,从而在婚恋的选择中能够更加自主,这是一个好的趋势,我也非常乐于认识这种优秀的朋友。但是我只是想提醒的是,你变成刘翔,那是你的个人荣耀,你一时半会儿还真不能改变整个黄种人的体质。但是,我祝你可以越来越好,也祝你们可以越来越好。&br&&br&注1:有知友私信谈及&b&女性生育的社会价值&/b&,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br&毫无疑问,女性生育对于社会的价值巨大,可以说没有女性的生育功能,人类就会灭绝。比如母系氏族时代女性地位就非常崇高。&br&但是人类却是天生以实力来决定地位,丛林法则亦是如此,母狮子生育了所有小狮子,但是狮子王永远是最强壮的那只公狮子。&br&无论是基于女性的生育输出,还是基于绅士风度,还是基于其他,我确实赞成男性给予女性更多的照顾与优待,但这并不能改变目前男女社会地位存在差异的现状。&br&&br&简要的概括一下全文:&br&&br&&b&男女之间的生理差异,结合目前社会的运行模式,注定导致了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女性某一个人的努力只能提高她自己的社会地位,却无法根本改变整体女性的社会地位。而事实上,由于生理差异客观存在,在近期内,女性整体社会地位低于男性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b&&br&&br&&br&&b&男性理应给予女性优待和照顾,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女性在接受优待与照顾的同时,就应接受社会地位不平等的事实。&/b&&br&&br&&br&&b&女性与其拼死拼活想要证明自己在整体上不输给男性(但是因为生理差异,女性整体上不输给男性是不可能实现的),还不如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优化社会分工、强化对于弱者的制度保护上。&/b&&br&&br&&br&&b&你承认弱小,我们才有理由照顾你。&/b&&br&&br&&br&&b&与女权主义者天天叫嚣自己不输给男性相比,中国政府在国际上天天哭穷显弱的政策,真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b&
和“石头”、“水”、“森林”这些现实存在的物体概念不同,“国家”、“公司”、“法律”都是人类脑海中想象的产物。
“男女平等”也是如此。 对这种理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人类简史》,浅显易懂,但让人耳目一新。 与欧美相比,女性地位提高在亚洲…
我是庆阳人,采访地正宁是我家乡庆阳市下辖的一个县。感谢大家关注这个问题,关注我的家乡。现在已经是腊月二十三,我这里零下十几度。和同事们应酬完回家,躺床上照例翻看知乎,看到这个问题,喝了一斤半多白酒的我一下就醒了,想的很多,爬起来回答。&br&&br&先从新闻视角的角度来说说这期节目吧。可能大部分传媒人和新闻人会觉得,采访失衡很严重。受访者不管是男孩,还是媒人,亲人,清一色的男性,只有一个跳出这种思维的怪圈的小表妹。节目中确实有意无意的点到现在女孩儿的“物质”和“不谈感情”的问题。节目中触及了众多核心中的一个,就是“重男轻女”,但是这不是全部问题的根源。这背后涉及了太多的利益、资源分配等等问题。当然,重男轻女可以算得上是这种让人无奈心酸的现象的根源之一。央视确实男性化视角比较严重,但是作为官媒,有很多是不能说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采访中记者说她没有拿到民政局或者公安系统给出的男女比例数字。另外,作为在那个环境里成长的人,我可以确定的告诉各位知友,任何一个记者,去正宁这个地方,在婚恋这个事情上,想要采访到女方或者女方的家人,都不容易,这个地方本来就是男人具有话语权的地方。这里穷到你大部分知友难以想象,这里封闭,僵化,对待外来人的态度和采访的态度,是很复杂很谨慎欲迎还拒难以言明的一种态度。&br&&br&接下来我就来说说当地现状吧。正宁不是国家级贫困县,原因很简单,穷到没有钱去申报国家级贫困县。现在好一些,当地发现了煤矿,但是当地民众的生活却没有什么改善。矿业集团进驻,带来了大批的人马和设备,让当地物价飞涨,却只是带来了极少的就业机会。这里的农民穷到不关心什么政治正确,不关心谁当领导人,不知道经济是上行还是下行,守着一亩三分地,种着一年两熟的农作物,一茬小麦,一茬玉米或者谷子。现在人均年收入比节目里说的4k多一点,实际水平大约是6k左右。但是现在农村的真实情况是,如果你不是在春节前后去,一个个村子里全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子,青壮年极少,看不到20左右的年轻人。就拿节目中采访的其中一个男孩家庭来说,最可能的情况是家里的地由他的爷爷奶奶种,父母在镇子上摆水果摊,他和他的兄弟姐妹在外打工。正宁缺水,种不了太多的经济作物,而且当地人思维之僵化和顽固,不是身处这个环境的人很难理解的。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叫经济作物,就算政府有钱补贴,也只是极少数的人才会尝试。对,这里的人就是穷到了连尝试一下改变的胆量都没有了。&br&&br&接下来我尝试说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br&第一点就是重男轻女,重男轻女这个不用多说,那一代人的普遍问题,直到现在也存在着,并不是这一个地方。落后而闭塞的环境导致这里的人进步和改变的非常慢。极端的例子是我父亲的一个朋友,第六个孩子是一个男孩儿,他生这个男孩儿的时候,已经过了天命之年。最大的女儿已经30岁,三个女孩送人。我听说过有人因为想要一个男孩儿杀死自己女儿对外宣称夭折的情况,绝对真人真事。但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但是农民就是朴实,不是每一个人都狠心把孩子送人或者杀死,大部分人就是生,生了就养,那时候养一个孩子的成本不像现在这么大,生了就养大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家庭有儿有女,这种思维导致的结果就是卖女儿娶媳妇。这一点节目最后法官在采访中有点出。从生物学和概率的角度来说,就算加入了人工干预,在一个人口20几万的县,适婚年龄的青年男女比例也不至于失衡到如此地步。这就引出了我要说的第二点,人口迁徙和劳务输出。&br&&br&现在西北已经代替中原地区的河南河北以及安徽成为劳务输出的的主要力量,因为这里的人更穷,信息传播和进步的更慢,这其中的时滞可能有10年这么久。10年前,外出打工在我家乡是要被人戳脊梁的,农村,流言蜚语,相信各位都懂。随着外出打工潮的到来,这些年轻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继续读书,选择了外出打工。看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世界,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由于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家庭对女儿的态度很淡漠,又因为于穷,女孩儿外出打工,认识工友,谈了恋爱,可能嫁去了其他地方的农村,就算男方家乡也穷,但是总归是比这里要好的。而男孩儿就不一样了,负担比较重,责任比较多。就算感情再好,鲜有将外地媳妇娶回来的例子,因为太穷了,女方不愿意来。这就导致大量的外出务工青年只能回到家乡娶妻生子,而女孩儿因为选择余地较大,家人干涉较少,回来的人比较少,进一步加剧了男女比例的失衡。于是供求失衡,彩礼上涨,也出现了骗婚、隐瞒家族病史、隐瞒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情况。其实他们的年龄都不大,20出头,人生最好的年华,离婚姻真的还很早,但是一进入社会,农民意识里就是工作,娶媳妇,生娃三步走,极端例子是我的初中同学在我大学毕业时儿子已经7岁。因此出现了十八九二十岁的孩子们却天天忧愁娶不到媳妇的问题。又因为他们年龄小,没主见自我意识淡薄,家人的话终归是要听的,很多女孩儿迫于家人压力回家相亲。也就有了节目中结婚后新娘失踪而女方家人一点都不着急这样的离奇事件。因为人家姑娘在外地是有恋人的啊,也因为姑娘被迫匆忙被嫁出去是因为她的弟弟要娶媳妇啊。&br&&br&以上两点算是显而易见的原因。另外我说一点我自己的思考。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贫穷导致的社会资源分配严重失衡。先说教育。我认为这是为什么这些20岁左右的孩子们没有读书外出打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另外农村读书无用论的观点盛行,加之媒体大肆宣传就业压力大,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状,很多农民便放弃了供孩子上学的念头。教育资源的失衡是导致这些学龄孩子无法读书的重要原因。我当年读庆阳最好的高中,所有下辖区县有能力讲课好的老师全部被挖到了市里的中学,农村缺乏教育资源,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意识,导致这些孩子大部分考不上高中,结伴外出打工成了唯一选择。另外,孩子较多的家庭,由于贫穷,只会供读书最好的孩子上学,剩下的兄弟姐妹,没有其他选择。到了现在,农村教育资源的流失和合并更加严重,几个甚至十几个行政村才有一所小学,有能力的人都送孩子去城里读书。那些真正穷却需要资源的人,基本不能获得任何资源。我家乡有些中学管理比衡水黄冈有过之无不及,但为什么没有出那么多的重点和清北,因为资源落后啊。我高中英语也是吊打全校90%同学的水平,但是到了浙江读大学,第一节英语课羞愧的连嘴都张不开啊,浙江一个小村中学毕业的同学的口语都比我好啊。对,差距就是这么大。农村学校有老师就不错了,专业老师,太少了。我一个表妹,天津外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回家在一所小学当了数学老师。有很多的老师都是半路出家啊,老的英语老师都是早些时候开设英语课时抱着课本参考书听着磁带学完再来教学生的。什么教育科学,在这里就是天方夜谭,也根本没有人在意。就这样的教育环境,你们大约能够想象这些孩子想要通过读书来实现阶级跳跃有多难。&br&除了教育资源的严重缺乏,公共基础建设基本没有,政府执政理念落后。以前的贫穷导致庆阳近十年因为发现石油天然气煤矿才开始有所改善。但是这些资源带来的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奈何用钱的地方太多,农村是顾不上的。而且能源集团的进驻导致飞涨的物价和环境的污染,企业带着人和设备来开发,相比较富裕的劳动力,提供的就业岗位少的可怜。又由于这些孩子没有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找不到工作。这些人也是失去自我的一代。他们中的大部分缺乏知识和技能,挣扎在社会的最低层。没有时间去想自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毫无主见,对生活的态度淡漠的惊人。这其中有无知,也有无奈。节目中三个男孩,两个在外打工,那个到最后都没有女朋友的,在镇子上开了一个店铺。23岁的年龄,在“人市”排队3年,也就是19或者20岁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准备结婚了。可是那个时候,他们真的连什么是生活都不懂啊,更不要说婚姻。加之飞涨的彩礼和严重失衡的男女比例,无形中给环境中的人很大的压力,觉得再不结婚就完蛋了,所以采访中那个男孩儿说他对女孩儿的唯一标准就是脑子没问题,什么残疾,长相,都不在考虑范围之中。你看,在这个看脸的世界里,还有这样的环境存在,还有完全不看脸的人,而且不是一个半个。&br&至于闪婚,见三次面就结婚,也更多是年轻人的不负责任(大概他们都没弄清楚什么是责任)和大人的逼迫。一个男孩相到一个女孩儿,男孩家人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敲定一切,因为女孩子太少,迟则生变啊。我听说的两人相亲商量亲事的过程中杀出程咬金的事情不是一起两起啊。原因很多,也很荒唐,可能是另外一个男孩家的屋子离公路比这个男孩近了1km,也可能是给的彩礼钱多了1k,也可能是“程咬金”第一次见面当天就带足了彩礼钱当场下聘。感情,在巨大的经济压力和贫穷面前,已经不是这些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能考虑的了,那是奢侈品。饥不择食,对,就是这么悲凉和荒唐,我想不到其他词语。也因为穷,彩礼对双方都显得那么重要,发生纠纷后大打出手,出人命也就不怎么稀奇了,砸锅卖铁娶媳妇,人生唯一的希望没有了,绝望之下做出什么都不稀奇。节目最后字幕里说的那两起因彩礼纠纷发生的命案,就在我现在工作的地方。&br&&br&再说下采访中关于入赘的问题。其实这和婚后赡养老人真的关系不大。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和严重的男权环境里,入赘是要被人看不起的,比打光棍严重的多。这里的人信奉养儿防老的观念,一般结婚的男孩儿都有小舅子,正是女孩儿的彩礼钱给她的哥哥(弟弟)娶了媳妇。在夫权、父权主导的农村社会里,入赘是难以接受的。而且在庆阳农村,男孩儿入赘彩礼钱一分不少,而且要改姓。这一点,我想包括广大知友在内的很多人,感情上也是难易接受的。&br&--------------------------------------------------------------------------------------&br&在现在货币贬值,房价奇高,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的环境里,国家经济的腾飞是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来买单的。不说农村,就算在城市,两个普通家庭的独生子女结婚,也是差不多要耗尽两个家庭父辈大部分积蓄的。只是在农村,在贫穷的放大镜下,这些问题都被无限放大了,进而出现了这些畸形的婚姻观和感情观价值观。城市由于民众素质较高,受教育程度较好,不会受到这样的波及,但是这样的事情,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发生在你和我身边的那些人身上,会发生在你不知道的那些贫穷而落后的地方。而且短期内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在甘肃,宁夏,陕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青海,西藏等中国的很多地方这都是普遍现象,彩礼钱虚高,男孩子对象难找。有很多村子里都有四五十岁的老光棍,也有兄弟几人娶一个媳妇的奇葩生活方式。在未来,像采访中的这些孩子,也会有很多人成为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的老光棍。他们缺乏知识和技能,缺乏通过学习提升自我的意识,缺乏谋生的手段,挣扎在社会的最低层,大部分人没有任何阶级跳跃的通道和手段,谋生方式就是出卖劳动力,这样的一生,真是想想都让人绝望的掉眼泪啊。&br&&br&对了,庆阳基本8090年代出生的人基本都有兄弟姐妹,计划生育比较宽松,因为庆阳是革命老区,***的父亲曾在这里战斗,并当过环县县委书记。
我是庆阳人,采访地正宁是我家乡庆阳市下辖的一个县。感谢大家关注这个问题,关注我的家乡。现在已经是腊月二十三,我这里零下十几度。和同事们应酬完回家,躺床上照例翻看知乎,看到这个问题,喝了一斤半多白酒的我一下就醒了,想的很多,爬起来回答。 先…
解释一下哈,其实我受惊并不是因为怕自己被拉去农村配剩男,虽然我确实怕,我吃惊的是大家对这种说法竟然一点也没觉得不对头,包括女性在内。然而我听见这种论调总是觉得无比刺耳,这是对女性赤裸裸的侮辱与物化!!!&br&&br&妈蛋,以前讨论剩女的时候就是她们太矫情,她们要求太高,她们活该,现在讨论剩男问题的时候就是各种同情,各种关切,还他妈各种上升到国家未来、社会影响&br&来了!!!&br&&br&女人剩了就该自己适应社会,男人剩了全社会都该来帮你想法子!&br&&br&感情女人就不是社会的一部分,就不是国家的一部分,就他妈只是男人的一部分?!&br&&br&你们不就是仗着女人善良,女人软弱,女人不爱闹事儿嘛!&br&&br&作为女性,我感到委屈o(&__&br&&br&------------手动的,愤怒的分割线----------------&br&&br&&br&&br&昨天午饭后的唠嗑时间,单位同事讨论起了中国男女性别失调的事儿,一男同事提出高论:其实现在不好娶老婆的都是农村地区,大城市其实还不是一大群剩女找不到男人,要我说,让这些剩女嫁到农村里来不就解决问题了,多简单个事儿!&br&&br&我当时就震惊了。&br&&br&然而我更震惊的是,大家居然纷纷表示果然高见。。。&br&&br&也许大家只是不好反对领导(提出该高论的是我单位的二把手),拍个顺便的马屁吧!----我昨天一直是这么想着给自己压惊的⊙_⊙
解释一下哈,其实我受惊并不是因为怕自己被拉去农村配剩男,虽然我确实怕,我吃惊的是大家对这种说法竟然一点也没觉得不对头,包括女性在内。然而我听见这种论调总是觉得无比刺耳,这是对女性赤裸裸的侮辱与物化!!! 妈蛋,以前讨论剩女的时候就是她们太…
大家都在评论里玩的很开心......知友留言说赞同你这句,赞同你那句......按我逗比的性格,应该回复“看到哪句流泪了?&咩哈哈哈~~~答主成功地靠无节操的卖萌骗了很多赞,一并谢过了。&br&&br&=========我是原***的分割线========&br&&br&忍不住先吐槽一下......&br&&br&“我们这种长相家境中上等的女孩...降低择偶标准...很多美女同学被?丝趁虚而入...”&br&&br&这些话很刺耳。不论是真的肤白貌美前凸后翘,或仅仅是瞎得瑟,看不上身边的男孩子都没什么错。&br&&br&可一边和人家谈恋爱或者打算在其中找一个,一边又嫌弃人家、用“?丝”形容人家,这吃相不太好吧。再说,大学谈恋爱大多是互有些好感,顺便打发时间罢了,又不是奔结婚去,干嘛用“择偶标准”这么严肃的词。&br&&br&吐槽完毕,开始答题。&br&&br&楼主大学男女比例1:7。&br&我的专业更夸张,男女1:13。&br&我班上更是见鬼,41个女生,2个男生......&br&&br&后果:&br&一、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牲口用。一有班级活动,脏活累活基本他俩包了,其实满惨的。&br&&br&二、有些比赛啊,班干职位啊,男生竞争要小很多。参加学院里辩论赛歌唱比赛什么的,一定会派一个男生去坐台的,制造出一种男女搭配的繁荣假象。&br&&br&三、大学上课你懂的,男生就更喜欢窝宿舍里打打游戏了。楼主班上那俩少爷就惨了,一缺席,老师就问“咦?你们班那两只熊猫呢?”&br&&br&四、也有少部分男生会觉得自己和古代的皇帝一样,佳丽三千 任爷挑选。曾在食堂听见几个不认识的男生凑一块吹牛,说自己换了多少女朋友,两天搞定个妹子,一周内带去开房之类的。但这种人渣也就是骗骗个别刚来的大一单纯的***妹,若是碰见聪(lao)慧(pi)机(lao)敏(lian)如我的妹子,是会被秒成渣的。&br&&br&(补充一个小故事。楼主有个哥们在理工学校念书,他是学土木的,班上47个人就1个女孩,升大二时那唯一的姑娘还转专业了......结果全班凑钱买了个iphone给那姑娘作为送别礼物。唉,听这个故事时真是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流啊)&br&&br&=======我是私货的分割线======&br&&br&看了一些说不能因为男女比例悬殊大,于是“降低标准将就着”谈恋爱,而是要“耐住寂寞充实自己”的***,觉得很有意思。我来从另一个不那么童话的角度说几句(没有挑衅的意思,参差百态乃幸福本源嘛)。&br&&br&在很多女孩心里,男女交往的严肃性被远远夸大了。导致她们对身边男孩子不屑一顾,一心等待Mr. Right,这的确有成功的案例。但大多数就像钱钟书先生笔下的苏文纨,“把自己的爱情当一件珍贵的旗袍压在箱底,不肯随便施于他人,过几年拿出来发现已经旧了,花式也过了时”。&br&&br&而且,“充实自己”与“交男朋友”一点也不矛盾,和异***朋友,出去看电影吃饭聊天,是一件有益身心健康的好事。姑娘你若是放下心防,给一个互相了解的机会,会发现很多其貌不扬、第一眼“没感觉,看不上”的男孩其实很可爱。&br&&br&为什么觉得需要“耐住寂寞”才能提升自己,难道是中班主任语录的毒太深?这和古代男人一没出息,就怪“红颜祸水”有什么区别。&br&&br&当然我不是鼓励滥交,别走极端昂。&br&&br&有些姑娘旱了二十多年,一心等“男神”,好不容易碰着个看对了眼的,如同一瓢水泼在干涸的土地上,可好了个把月就掰了。为啥?从小和异***往经验太少,满脑子都是对恋爱不切实际的粉红色幻想,和男友相处时作天作地。&br&&br&那些网络上写玛丽苏文给小姑娘洗脑的都应该抓去蹲号子,什么《酷炫总裁爱上我》、《豪门***养成记》......统统拖出去***毙十分钟。&br&&br&人人都渴望“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过人间无数”,可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大多数人谈恋爱是需要练习的。&br&&br&ps估计点赞的有很多是被道出心声的男孩子。不用谢,楼主喜欢日行一善。
大家都在评论里玩的很开心......知友留言说赞同你这句,赞同你那句......按我逗比的性格,应该回复“看到哪句流泪了?"咩哈哈哈~~~答主成功地靠无节操的卖萌骗了很多赞,一并谢过了。 =========我是原***的分割线======== 忍不住先吐槽一下...... “我们这…
江西农村人出来回答。&br&&br&我是题文中的江西农村人,我有远房亲戚连生九个女儿还在生,只为生一个儿子;也有第一胎生个女儿但同样全家老少把她视作宝贝。&br&&br&见惯了爷爷奶奶辈听到生了个男孙时的欣喜若狂,不难想象在这么一个落后的革命老区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深蒂固。&br&&br&----“生了个带把的!”&br&&br&但同样令人欣喜的是年轻的爸妈一辈,已比他们的爸妈辈更加重视女娃。&br&&br&----“生了个小棉袄,也好”&br&&br&我知道,扣字的人要说“也好”两字本身就带着歧视,带着偏见。没错,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我想说比起文中对待女娃的恶劣行径,时代已经进步了很多。&br&&br&但这点进步还不够。&br&&br&我有一个亲妹妹,她比我小两岁,由于爸妈在我们小时候就要在上海打工赚钱,所以学龄之前跟随爸妈的我们虽然算不上留守儿童,但却必须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起居饮食。&br&&br&我总记得,我五六岁、我妹妹三四岁时,我醒来就开始牵着她,她去哪我跟去哪。中午带妹妹吃爸妈早上做好的午饭,傍晚带妹妹蹲在最靠近马路的路口,等着爸妈收摊回来。&br&&br&我总记着爸妈的两点要求:不能让妹妹跑丢了;不能让别人欺负她。&br&&br&这是我最感恩我爸妈的一点,他们至少在行为上一直表现出男女平等,从来没有我喝鸽汤她吃渣,也没有我去上学她守家。&br&&br&甚至小时候妹妹犯错了或是闯祸了,总是我挨打,意思是我没照顾好妹妹。当然妹妹的错也不是指犯了什么根本性错误,就是调皮,要是她调皮闯祸,妈妈就打我。爸妈一直让我记住作为哥哥的责任,妹妹小,哥哥大,你就得保护好她。&br&&br&感恩爸妈,几乎没有重男轻女的他们让我们兄妹俩的关系从小到大都非常好。&br&&br&回到重男轻女本身,这在当下中国落后的三四线城市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年轻人,唯有身体力行,才能帮助把这个风气改良,所以即使我爸妈不太重男轻女,我仍然有意无意灌输男女平等的思想给他们。&br&&br&甚至,我一直跟我爸妈说我喜欢女儿,我一定要生女儿,我名字都给她取好了,她以后要叫吴双(我的知乎ID由来),看,多好听的名字!&br&&br&说多了,他们也一直很接受。&br&&br&世界太大,我相信很多女婴的遭遇可能比我周遭的认知要残酷。&br&&br&所以,现在的进步还远远不够。&br&&br&所以,年轻的一辈们,我希望我们自身能先站出来,身体力行做好榜样。&br&&br&老人们终将老去,我希望在我们一辈的努力下,终将老去的还有他们已愈发不合时代的思想。
江西农村人出来回答。 我是题文中的江西农村人,我有远房亲戚连生九个女儿还在生,只为生一个儿子;也有第一胎生个女儿但同样全家老少把她视作宝贝。 见惯了爷爷奶奶辈听到生了个男孙时的欣喜若狂,不难想象在这么一个落后的革命老区重男轻女思想的根深蒂固…
谢邀。&br&希望以后这种问题带着打赏来邀请。关系好的朋友可以私下请我吃饭饭桌上请教我,毕竟打字很辛苦的。恩,去***也行。&br&&br&中国历史上每次大动荡,都伴随男女比率的巨大失调。但是核心问题不是男女比例失调,而是男女比例失调背后的原因。这就是典型的把线性关系等同于因果关系。就像沙特阿拉伯女人都穿黑袍,沙特阿拉伯人均收入高,得出因为沙特女人信仰虔诚所以真主关照他们一样。所以很多穆斯林傻呵呵以为自己穷是因为不够虔诚。智商欠费的公知也是喜欢把美国任何和中国不一样的地方当成美国发达的原因。他们的智商和逻辑能力本质上和南疆的人肉炸弹没有差别。差别就在于这帮人有了发言权可以骗钱了。对不起,我忍不住还是要再次骂一句傻逼。把这帮人消耗的教育经费等社会资源,放到南疆,对他们自己,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更有易处。&br&&br&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动荡年代生产力的上限锁死了人口增长的空间。存量的人口只能自然消化。从统计上来看,生存压力的大的时代,男性的出生率和成活率高于女性。这个部分是因为微妙的种群自我调节,部分是因为主动选择。包括溺婴(女婴)。农耕时代的女性如果不考虑生育功能,单论生产力,对家庭和家族的贡献明显低于男性。此外法制不健全,需要肌肉讲道理的地方,男丁的意义还有加成。这个即使在现在的农村一样明显。乡里之间争执,谁家男丁多,谁家有道理。&br&&br&而在正常和平年代,女性自然和出生率和成活率都略高于男性。在现在有识别胎儿性别选择性妊娠的时代,落后地区还是要靠男丁数量讲道理的地方的确会有性别选择性妊娠。这个看起来的确很智障,但是在盛行这种选择性妊娠的地方,又客观上存在一定现实意义。所以为了杜绝这一现象,从法律层面国家目前是禁止提前识别胎儿性别。而真正治标治本的还是发展经济,移风易俗。发达地区几乎看不到这种情况。为什么?因为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妇女通过后天学习和技能培养,生产力不低于男性。而且大城市,发达地区有更完善法制在保护。妇女不需要拿肌肉讲道理。各位大城市温室长大的孩子有机会去东北西北看看,去偏远的矿区看看,你们就体会到选择性妊娠的确有一定意义了。同时小清新圣母病也容易得到缓解。&br&&br&最后,我很奇怪,这种很蠢的言论为何能如此盛行?男女比率不是在同一年龄阶段一定要1:1才稳定。须知,人类的婚姻不是跟牲口一样,恰好是适龄婚配的。相差20,甚至30岁都非常普遍。旧社会和平时代,即使男女比例无限接近1:1的时候,穷人两代人绝户是非常普遍的。我去过北方很多农村,发现普遍的现象就是一个村落通常都有少数几个大姓,甚至只有一个。我长大以后才明白,这背后多么惊悚的生存竞争。感谢这个一夫一妻的文明社会,让很多底层劳动人民都有机会繁衍。其实按照我们这种大右派的观点,从人类进化的大视角,看到低智商的人群还有繁衍的权利,有时候是很忧伤的。这个我不是特别黑什么什么师的。社会难免是无序的。&br&&br&人生就是一个适者生存优胜略汰的竞争。年轻小伙子其实不必太忧伤,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人生而不平等,可能你的原始禀赋真的比人家差太多,但是你在40岁之前,有足够的时间供你奋斗,获得生存权和生育权,最后迎娶20岁的年轻姑娘。你一样是人生的赢家。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的,就从20岁撸到40岁吧。我一点不同情。&br&&br&最后,再强调一下我的观点,我压根不担心男女比率失调。真正TM可怕的,还是生产力水平和人口瓶颈。在现代社会的具体表现就是失业率。只有高失业率才是社会崩溃的最大杀手。目前看起来不用很担心,中国人口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未来不会有低端岗位的天量供给,只要自己不折腾,只要肯努力,年轻人养家糊口还是问题不大的。&br&&br&再次哀悼一下中东和欧洲。年轻人的高失业率,随时都是炸弹,把这个社会炸一个稀巴烂。而公知们期待的这个花那个花革命,在中国也根本没有土壤。每天失业在家躲在阴暗角落里的电脑前面药丸药丸的,制造恐怖气氛吓唬脑残和骗粉艹的,这样的忧郁日子还要过很多年。赶紧转型发发恨国财,这样才有现实精神。因为即便是我这样的中年人,对社会再不满,跑到大街上散个步,老板一个***说滚回来给老子干活,不干活就滚蛋!我就乖乖滚回来了。我真的不是特别相信,在职场竞争上明显处于劣势的年轻人比我有更多的骨气。&br&&br&附送一张各国失业率图。&br&&br&我靠,图发不出来。但是你们这帮人,连个赞都不点,上来就要图要图的。伤自尊了,图不上了,各位自己找吧。
谢邀。 希望以后这种问题带着打赏来邀请。关系好的朋友可以私下请我吃饭饭桌上请教我,毕竟打字很辛苦的。恩,去***也行。 中国历史上每次大动荡,都伴随男女比率的巨大失调。但是核心问题不是男女比例失调,而是男女比例失调背后的原因。这就是典型的把线…
同性婚姻并不能改变婚育市场现状。&br&&br&首先,适龄光棍群体与同性恋群体并不吻合,而且很大程度上两者差别甚大。男性光棍群体并不缺乏走入婚姻的意愿,制约他们的主要是经济能力,如果这一点能够得到缓解,他们将很快地进入婚姻。而对于同性恋群体来说,性取向大多在成年后已经固定下来,并不会因为婚姻需求而改变。&br&&br&其次,同性恋群体并没有迫切的婚姻需求,据同志社交应用Blued统计,国内同性恋群体的消费能力是异性恋的三倍以上,大多数同性恋拥有较好的教育与体面的工作,他们不需要通过婚姻去改善生活。事实上,他们更愿意以形式婚姻来抵抗社会压力。而且,即是在同性婚姻未得到法律承认的现在,依旧有很多同性恋人以伴侣方式同居。&br&&br&最后,国内同性恋的人群属于边缘人群,他们主要的压力在于家庭禁锢与社会歧视。开放同性婚姻并不能解决这一点,反而会引发社会压力的回潮。在整个社会对于同性恋的理解与宽容度没有达到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冒然开放同性婚姻,不仅不能吸引同性人群结婚,还有可能引发社会对同性恋的进一步歧视。&br&&br&事实上,女性地位的提高,只会让女性更不需要婚姻,对择偶对象更加谨慎与挑剔;而同性恋群体,大多只会在固有人群中挑选对象,没有必要去改造那些直男。这些男性之前没可能走入婚姻,之后也更不可能。&br&&br&中国光棍问题,是男女双方在择偶机制上的差别所造成的。这三千万的“剩男”绝大部分属于收入低、无保障和无房产的社会底层,他们在婚姻市场上天生属于劣势,无论是女性还是同性恋都不可能为了婚姻将就。如果不改变他们的生存状况的话,无论开放同性婚姻还是提倡女权都没有用。&br&&br&婚姻是双方共同生活的契约关系,每个人选择进入或者不进入婚姻,都有自己的成本收益考量。简单粗暴的驱赶和利诱并不能达到效果,***也没有过去那种直接分配伴侣的社会管理能力。&br&&br&即便停止计生政策的话,这种状况估计在50年内不会有多大的改变。&br&&br&参考数据:&br&&br&*《首届中国LGBT群体生活消费指数调查报告》&br&&br&*&a href=&///?target=http%3A///611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同志经济学,一个你所不知道的隐秘同志世界的商业机会&i class=&icon-external&&&/i&&/a&
同性婚姻并不能改变婚育市场现状。 首先,适龄光棍群体与同性恋群体并不吻合,而且很大程度上两者差别甚大。男性光棍群体并不缺乏走入婚姻的意愿,制约他们的主要是经济能力,如果这一点能够得到缓解,他们将很快地进入婚姻。而对于同性恋群体来说,性取向…
毫无疑问,***是YES。但是你得做一下数学处理,也就是在&b&时域上把老婆展开&/b&。&br&&br&准确的说,就是多离几次婚。假设一个人25岁结婚,75岁死亡,中间的婚姻时间是50年的话。&br&一个可以考虑的策略是,在婚姻过程中离几次婚,并且推迟男性婚龄,让男女处于婚姻的时间之比维持在1:1.2,基本上就能平衡男女比例1.2:1的问题。&br&&br&比如说一男一女,男性30岁结婚,女性25岁结婚,15年后大家离婚,此时女性立刻再嫁,而男性打五年光棍再娶,&b&基本上就能保证每个男人都娶过老婆&/b&。&br&&br&这就是所谓的&b&云老婆&/b&概念。&br&&br&PS:底下那位说&b&离散续弦变换&/b&的童鞋,&br&
你来当答主吧我也不是谦虚。&br&
一颗赛艇啊!
毫无疑问,***是YES。但是你得做一下数学处理,也就是在时域上把老婆展开。 准确的说,就是多离几次婚。假设一个人25岁结婚,75岁死亡,中间的婚姻时间是50年的话。 一个可以考虑的策略是,在婚姻过程中离几次婚,并且推迟男性婚龄,让男女处于婚姻的时间…
&a data-hash=&14bf746b5c6a28a776ed8b1a57917b86& href=&///people/14bf746b5c6a28a776ed8b1a57917b8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陆雨奇& data-tip=&p$b$14bf746b5c6a28a776ed8b1a57917b86& data-hovercard=&p$b$14bf746b5c6a28a776ed8b1a57917b86&&@陆雨奇&/a&已经把三个原因总结的很好了,但多数人似乎对计生政策对男女比例失调的影响不太赞同。最近刚好在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因此仅仅作为讨论把自己的一些观点放上来。&br&&br&&p&由于多年来的宣传教育结果,在很多人看来,人口过多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很多人宣称,中国能承载的人口上限是16亿或者17亿,适度人口则为6-7亿左右。在多数人的想法当中,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人口问题上面,不止一次有人幻想和懊恼,若是当初太祖采纳了马寅初的建议,现在的人民生活水平会更高----当然他们选择性忽略了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恰好就是50-70年代高生育率下两代人所带来的。&/p&&br&&p&因此即使“计划生育”政策反自然,反人类,在执行过程中带来诸如“强制性引产”等恶劣行径,大多数人依然认为这项政策是好的。人们直观的认为,人口过多导致资源分配不够、百姓穷苦,而“计划生育”的出台有效缓解了人口压力,因此虽然灭绝人性,但这是必要的手段。&/p&&br&&p&先无论中国所能承载人口上限为17亿和适度人口理论是否正确,计划生育政策是否真的如宣传中那样有效的减少了出生人口,大部分人在为计划生育政策辩护时,一再强调如今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现象跟计划生育毫无关系,认为仅仅是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作祟。我个人在查阅了多方资料后,现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一个小小的总结,不算什么严肃的结论,仅仅只是给各位提供一种方向共同探讨。&/p&&br&&p&一、男女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在于“重男轻女”传统思想作怪&/p&&br&&p&我想谁都不会否认这个原因是根本原因,在正常的生育环境下,出生人口性别比理论值大约在102~107之间。由于男性平均寿命普遍比女性平均寿命短,因此一个国家的正常人口性别比是不会失调的。然而当父母生育子女时有“性别选择”,人为的提高了出生男女性别比时,整个国家的性别比失调,就是必然发生的事情了。首先要明确的是,正是“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作怪,因此父母会做出“性别选择”,因此导致出生男女性别比人为的升高。&/p&&br&&p&问题在于,“重男轻女”思想古以有之,并非近代才发生。应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这种思想依然存在,但必然是越来越弱的,何故以前出生男女性别比未失调,而直到80年代初超过理论值开始缓慢上升,90年代后一路飙升,甚至一度达到了123的可怕高峰?&/p&&img src=&/44f1d5673b6c680ec0c1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44f1d5673b6c680ec0c12_r.jpg&&&p&(中国出生性别比)&/p&&br&&p&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出生性别比实际上是存在一定波动性的,然而自80年***始就是缓步上升,近几年因为控制力度大等原因,虽然数据有所回落,但仍然在高位徘徊。而80年代刚好是计划生育开始严格执行的年代。&/p&&br&&p&二、与韩国、台湾的对比&/p&&br&&p&同为中华文化圈,重男轻女思想严重,韩国和台湾是最适合与中国进行对比的国家和地区:&/p&&img src=&/45b3f8bb412cdadbb01058b4fee2a54c_b.jpg&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45b3f8bb412cdadbb01058b4fee2a54c_r.jpg&&&p&可以看出来,出生性别比失调的问题不仅在中国很严重,在台湾和韩国一样是难题。因此很多为计生政策辩护者常常拿这两个地区作为例子反驳,认为两个地区没有计生政策仍然出现了出生性别比失调的问题,因此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失调,和计生政策毫无关系。&/p&&br&&p&事实是这样吗?&/p&&br&&p&我们从图表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无论是台湾还是韩国,在出生性别比增高的过程中所伴随的是总和生育率的下降。在一个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东亚国家,当生育率降低时,就容易采取人为的方式进行性别选择,中国亦是如此:&/p&&img src=&/f54b27d54e6d02a5d4f435f23c0fa9e3_b.jpg& data-rawwidth=&711& data-rawheight=&4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1& data-original=&/f54b27d54e6d02a5d4f435f23c0fa9e3_r.jpg&&&p&(年中国总和生育率及出生性别比)&/p&&br&&p&奇妙的是在70年代生育率急速下降的过程中,出生性别比却非常平稳,始终维持在107附近。80年***始全面执行计划生育,总和生育率平稳下滑,出生性别比开始逐渐上升,直至90年代突飞猛进。这说明在重男轻女文化的国度里,出生性别比很可能与总和生育率成负相关,而要达成这个过程的先决条件是,总和生育率要低于某个值。从前面的数据来看,中韩台三地的性别比例失调似乎都是在总和生育率低于2开始,发生改变的。&/p&&br&&p&三、80年代出生性别比失调及其原因&/p&&br&&p&虽然早在1980年就发现男女出生性别比有失调的迹象,但是为了维护计划生育的正确性,计生委曾宣称,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原因在于人口普查时有瞒报、漏报女婴的现象。但随着普查越来越严格,出生性别比却越来越高,这个理由显然已经站不住脚。&/p&&br&&p&很多学者提出,这种现象主要来源于80年代B超的普及,很多人通过B超判断胎儿性别后进行性别选择,大量的女婴还没出生就惨遭流产。2011年中国财经日报以《“失踪”的女孩:中国出生性别失衡调查》为题进行报道,该文章称,年这20年间出生队列的失踪女性数量在920万人左右。&/p&&br&&p&显然以人工手段进行性别选择是造成失衡的主要原因,不规范的B超使用难咎其职。但驱动大量人群进行性别选择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p&&br&&p&一个家庭能生育多少孩子,主要是以家庭经济和养育成本为主。韩国生育率的下降就是因为工业化进程加快,导致养育成本变高的自然选择,然而中国不是这种情况。很多人说孩子生多了根本养不起,但其实都是以如今的养育成本去判断二十甚至三十年前的水平。在60年代一个家庭普遍有3~4个孩子,很少存在养不起的问题。&/p&&br&&p&又有人说,在那个年代养育3~4个孩子只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但教育投资就大大减弱了。这是事实,但我们还要了解到,一个家庭孩子越少,相反平均养育成本就越高。80、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你非要说我们班有个同学有一个姐姐我也没办法),不仅养育成本高昂,在成年后遇到婚姻问题,房子和车子都成了硬性标准,这正是一胎化政策带来的弊端----只生了一个孩子,不代表降低了父母的压力,孩子成年后,也抵不过两个人的劳动力。&/p&&br&&p&因此,当有外力强制控制生育数量时,性别偏好问题就变的更加严重。一个正常的家庭大概能养育3个孩子,在第一胎是女孩后会寄望第二胎或第三胎出现男孩。但是只能生一个的时候,这个家庭就不会让第一胎女孩这种情况发生了。&/p&&br&&p&有些人批驳这些人的愚昧(当然也是事实),认为即使没有计生政策,他们一样会去做B超,一样会去做性别选择,然后堕胎(甚至于溺婴)。但这些人忽略了人类固有的情感,大多数人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做出这类选择:&/p&&img src=&/b121d69b96efb9ef507d34d0c563e1d1_b.jpg& data-rawwidth=&699& data-rawheight=&2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9& data-original=&/b121d69b96efb9ef507d34d0c563e1d1_r.jpg&&&br&&p&从表中可以看出,事实上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性别比并不夸张,而二孩和三孩却畸高。我个人对此的判断是,一个正常的家庭在第一胎时多数不愿进行性别选择,因此较为正常(相对而言)。但由于计生政策的惩罚制度,二孩从出生就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此时极其渴望儿子的家庭,做出性别选择就不奇怪了,三孩更是如此。&/p&&br&&p&四、中国各城市之间状况&/p&&br&&p&即使跟台湾和韩国这种情况相近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依然会有人认为国情不同。其实我觉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中国内部之间的城市进行对比:&/p&&img src=&/ea43e6f3d3d141e491c8cc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ea43e6f3d3d141e491c8cc_r.jpg&&&p&少数民族在相对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男女性别比显然低于汉族。&/p&&img src=&/adf38bbeffe2_b.jpg& data-rawwidth=&666& data-rawheight=&4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6& data-original=&/adf38bbeffe2_r.jpg&&&p&安徽、福建、广东、海南、湖北等省市性别比失衡严重,而西藏、新疆、云南、贵州等地出生性别比则基本在正常范围内。我们可以猜测下,出生性别比失衡严重的地区,在80年代一定经过计划生育的压力而导致生育率急剧降低,而不那么严重的位置,则生育率较为平稳。&br&&/p&&br&&p&这是安徽的数据:&/p&&img src=&/aa0a64ff203dc_b.jpg& data-rawwidth=&1178& data-rawheight=&5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8& data-original=&/aa0a64ff203dc_r.jpg&&&br&&p&这是贵州的数据:&/p&&img src=&/22a03b3aaea_b.jpg& data-rawwidth=&1178&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8& data-original=&/22a03b3aaea_r.jpg&&&br&&p&我们要注意到:贵州在2000年的时候,总和生育率还维持在2.41这个人口世代更替之上的水平,而同时期的安徽,总和生育率则只有1.46。&/p&&br&&p&其实在80年代,中国曾将山西翼城这样一个小县城作为二胎试验点。由于当时计划生育的绝对正确性,这个试验点一直比较神秘。直到近年来,开放二胎呼吁越来越高,这个小县城才逐渐曝光。抱歉实在没有搜索到数据,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在网上自行搜索,据说翼城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侧面反映了,在没有一胎化的高压政策下,即使有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作怪,出生性别比也是不会高到如今的地步的。&/p&&br&&br&数据全部引用自网络,如有不适宜之处烦请告知。以上结论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斧正。另外推荐给各位查看这些数据的网站:&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防风人口预测与结构分析&i class=&icon-external&&&/i&&/a& 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查看数据。
已经把三个原因总结的很好了,但多数人似乎对计生政策对男女比例失调的影响不太赞同。最近刚好在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因此仅仅作为讨论把自己的一些观点放上来。 由于多年来的宣传教育结果,在很多人看来,人口过多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很多人宣称,中国…
给你们见识下。&br&&br&&br&&b&“我出去吃午饭顺便结个婚就回来,仪器都别动,还差两组数据。婚纱有兜吗?有?好,我带着手机,仿真结果出来了打我***”----我工大学姐就是霸气。&/b&
给你们见识下。 “我出去吃午饭顺便结个婚就回来,仪器都别动,还差两组数据。婚纱有兜吗?有?好,我带着手机,仿真结果出来了打我***”----我工大学姐就是霸气。
作为身在农村,重男轻女的阴影下出生的妹纸,感觉有点各种想法。&br&作为农村光棍男的视角:爸妈辛辛苦苦拉扯大,临到结婚愁白头,这时候很直接的就会去怪要惊人彩礼的女方,觉得是他们造成了男方小家庭的困境。但是&br&这个怪很有意思,在贫困的农村,什么才是男方最喜闻乐见的呢,女方自带丰厚嫁妆,婚后给男方伺候爹娘,生子带娃,操持家庭。那女方的父母呢,谁该养谁养去,反正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那同样贫困的女方父母到底是凭什么辛辛苦苦养大女儿去为别人家辛苦操劳,子孙满堂,自己落得凄凉孤苦。到底凭什么,就凭男方胯下一两肉?!所以这些人无法拯救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哪怕身处贫困无知愚昧下,那莫名奇妙的男性优越感始终高于改变贫穷困苦驱动力。
作为身在农村,重男轻女的阴影下出生的妹纸,感觉有点各种想法。 作为农村光棍男的视角:爸妈辛辛苦苦拉扯大,临到结婚愁白头,这时候很直接的就会去怪要惊人彩礼的女方,觉得是他们造成了男方小家庭的困境。但是 这个怪很有意思,在贫困的农村,什么才是男…
男女比例失衡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影响无数个人的正常生活和幸福,甚至可能导致社会结构变化和社会动荡,因此也是最近国家决定放开生育政策的重要考虑之一。&br&&br&中国当下的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计划生育政策,现代医学技术(B超和堕胎等)&br&&br&1. 单纯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部分农村仍然存在杀女婴和抛弃女婴的现象。但仅仅这一点无法解释为何最近几十年中国男女比例持续增大。&br&&br&2. 传统观念中,一般一个家里至少要有一个男孩才能“延续香火”。在以前,家里没男孩怎么办?不停地生呗,三妻四妾多线程地生,直到生出男孩为止(当然这本身并不会导致男女比变化)。但是自从有了婚姻法和计划生育,不可能无限生,就只能最大化有限名额,不停堕胎直到生出男生为止。&br&&br&3. 选择胎儿性别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在出生前(越早越好)知道胎儿性别 + 有进行选择的能力。B超等技术的存在满足了第一个条件,而越来越安全和廉价的堕胎技术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部分女婴被堕胎,而男婴被当成宝,性别失衡就出现了。&br&&br&所以,重男轻女(文化)是根本原因,计划生育(社会/政策)是诱发因素,而医学手段(科学技术)创造了客观条件。不光是性别比例问题,许多其他社会问题也都是这几个因素协同作用导致的。&br&&br&解决的方法自然是掐死其中至少一个方面:最简单的就是禁止用B超之类的技术来测胎儿性别,许多地方的确有相关规定,只是执行情况很不乐观。相对困难一点的就是改变计划生育政策,这个牵扯到的方面比较多,所以直到现在才通过。最难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等观念了。这些都扎根在几千年中国文化中,只有通过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教育和性别平等观念的宣传和普及才能慢慢改变。&br&&br&&b&相关回答(有很好的具体数据和研究):&/b&&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计划生育真的导致性别失衡了吗? - chenqin 的回答&/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现在男女比例不是 1:1 ? - NealDie 的回答&/a&
男女比例失衡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影响无数个人的正常生活和幸福,甚至可能导致社会结构变化和社会动荡,因此也是最近国家决定放开生育政策的重要考虑之一。 中国当下的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计划生育政策,现代医学…
跟你说的完全相反,古代不但不存在”女生那么多之说“,相反,男女比例比现在还严重。&br&中国目前的男女比例大概是117:100,极端地区大概能到130:100,&br&&br&而古代呢?&br&&br&这里引用几个段落:&br&&br&“葛剑雄在其《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第十三章“性别构成”一节中,用两页的篇幅,阐述了他对古代人口性比例失调问题的初步认识:《周礼o职方》所载男女数不可信,有关性别的统计数只见于明代以后的地方志;&b&中国古代就人口总数的性比例而言,是男多于女。&/b&同时,在第十三章“婚姻状况”一节中,又用两页篇幅说明了影响男子平均初婚年龄的因素之&br&一是人口中性比例的不平衡和造成严重的性比例失调问题的因素是多妻制的观点。”&br&&br&“宋镇豪在其《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出版)第二章第三节“夏商王邑人口分析”当中,利用殷墟商代后期王邑“中小平民墓的几批人骨年龄、性别鉴定报告”的材料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后认为:&b&殷墟王邑的人口性别构成是以青壮男性为多,女性以青年为多,壮、中、老三个级别女性呈急剧减少&/b&&b&趋势,男女性别比为183:100,男性人数大大高于女性。&/b&同时,他认为:男多女少现象早在史前社会就已十分突出。”&br&&br&而大明帝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相较而言最为稳定、资料保存也最为完好的朝代之一,以地方志为代表的数据更能说明相关问题:&br&&br&&img src=&/9ada822e9afcf39c722152adc81f82b1_b.png& data-rawwidth=&349& data-rawheight=&4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9&&(截图自王泉伟:《明代男女比例的统计分析----根据地方志数据的分析》,《南方人口》2010年第5期)&br&&br&在明王朝时期,除了福建省出现过女多男少的县外(海澄、尤溪),从北到南大多数地区男女比例都严重失调,可以注意到,中原的铜陵(今安徽铜陵)、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县),江浙的长洲(今江苏苏州),福建的建平(应在今日的福建福州,而非辽宁省朝阳市的建平县),甚至远到海南的琼州,都出现了200:100以上甚至300:100以上的恐怖男女比,这统计的还是一般的行政区----省/府/县,&b&别忘了明帝国在青海、东北、云南、山西、陕西的大面积的地区没有府或县的设置,而是以军户为主的卫所,那个男女比例更恐怖!&/b&&br&&br&四川省在今日被认为是中国男女比例最佳、重男轻女现象最少的地区之一,2015年数据显示,四川男女比例为107:100,&a href=&///?target=http%3A///a/95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5年四川省人口形势分析报告:男女比例107比100_大成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而在明朝的时候,这个数字比例大概是144:100。&br&&br&请问题主,看了这个,你还觉得中国古代女多男少?&br&----------------------------------------------------------------------------------------&br&跑个题,别看评论,猜下这五段话分别是谁说的?&br&&b&“妇女能顶半边天。”&/b&&br&&br&&br&&b&&&/b&&b&党必须用很大的决心培养和提拔妇女干部,帮助和鼓励他们不断前进,因为她们是党的干部的最大来源之一。党还应当特别加强对妇女群众的工作,注意吸收妇女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入党。&&/b&&br&&br&&b&“历史告诉我们:妇女的命运,是同全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妇女的解放,是同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联系在一起的。妇女地位的提高,是同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的。 在当代,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解决,必须有广大妇女充分和平等的参与。妇女也只有积极参加建设自己的国家。积极投身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才能达到妇女地位提高的目的。”&/b&&br&&br&&br&&b&“我国广大妇女要勇挑重担、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进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也是需要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才能实现的历史伟业。”&/b&&br&&br&&br&&br&&b&&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帮助孩子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广大妇女要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促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b&&br&&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br&&b&改成五段应该很明确了。&/b&
跟你说的完全相反,古代不但不存在”女生那么多之说“,相反,男女比例比现在还严重。 中国目前的男女比例大概是117:100,极端地区大概能到130:100, 而古代呢? 这里引用几个段落: “葛剑雄在其《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第十三…
3000W光棍=6000W父母+近1E亲戚&br&所以3000W光棍合法出柜结婚=1E6000W的长者长跪政府大门&br&一个是维稳3000W敢打敢杀 一个是维稳1E6000W位大爷大妈好吃好喝伺候着&br&我不觉得这是个明智之举
3000W光棍=6000W父母+近1E亲戚 所以3000W光棍合法出柜结婚=1E6000W的长者长跪政府大门 一个是维稳3000W敢打敢杀 一个是维稳1E6000W位大爷大妈好吃好喝伺候着 我不觉得这是个明智之举
我觉得LZ提的问题可能根本就不存在。&br&大家看看就行了~我也没深究这计算方法对不对,就是看LZ问题突然想到这本书里之前看过相关的描述,就分享给大家。&br&引用《别拿男人不当动物》书中片段进行解释:&br&&img src=&/defd20ced349f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10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defd20ced349f_r.jpg&&&img src=&/aa043dccb3ae1bc8b247ca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8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aa043dccb3ae1bc8b247ca_r.jpg&&
我觉得LZ提的问题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大家看看就行了~我也没深究这计算方法对不对,就是看LZ问题突然想到这本书里之前看过相关的描述,就分享给大家。 引用《别拿男人不当动物》书中片段进行解释: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