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如何走出抑郁心里隐形?

如何克服「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概念。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在将自己的状态和习得性无助的定义对比之后,释然的发现这就是现在的我,终于知道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值得庆幸和释然的吧?
请各位知友来说说自己的经验或建议吧,我也要开始动起来,从准备一直想做而没做的事情开始。
“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王菲这句经典的歌词,是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经典心理表现。可能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正在经历这样的体验:发现自己努力了很久,但却始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你们开始感到无力抵抗某种“影响命运的力量”。当你开始相信这种“命运”,便会开始觉得虚无,不再乐观,仿佛一切努力都是无益的。如何对抗这种虚无的悲观感?又或者,如何帮助身边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人?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什么是习得性无助?20世纪60年代,Martin Seligman经过动物实验,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理论模型:动物在先前的经历中,习得了“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觉,因此,当它们终于置身于可自主的新环境中时,也已经放弃尝试。一直在笼子里被反复电击的狗,多次实验后,只要电击的信号音一响,即便实验者在电击前已经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走。相反,它会在电击到来前就倒地不起,痛苦呻吟。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就是这样一种被动的消极行为。表现在人的身上往往是, 当一个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并反复失败,形成了“行为与结果无关”的信念后,可能就会将这一无助的感觉过度泛化到新的情境中,甚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情境。比如,你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孤独中,你就会渐渐认为孤独才是人生的真实,从而更加放弃与他人交流。习得性无助受环境的影响最大。一方面,一些极端环境会催生习得性无助。受虐待的女性、孩子和人质,是习得性无助的高发人群----他们已经接受了“尝试是无望的”这样的暗示。一个典型的表现是,当他们离开长期受关押、虐待的环境时,会因为无法面对任何事情(因为害怕可能的失败),而经历一段非常痛苦的适应期,无法正常生活。另一方面,家庭的管教方式也有着很大影响。研究表明,过度管教、过度溺爱的家庭都会提高孩子习得性无助的几率。如果在上大学之前还不会自己洗衣服,不会做一顿简单的饭菜,或者在家庭的角色中,父母是经常说教、严加管制的(更像是老师),孩子在脱离家庭环境后(比如上大学后、就业时)往往会倍感无助。在习得性无助的影响下,很多人会寻找外部的因素作为责备的对象。比如,会把自己期中考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没有足够的睡眠,或者是“老师是个混蛋”。他们也会责备自己,认为自己很蠢。习得性无助很容易导致抑郁----当一个人不再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觉得付出的努力与最终的结果无关,那么可能就会变得无助和无望。这里的抑郁,不仅仅指持续一段时间的普通的抑郁情绪,也包括更严重的抑郁症状。因此,习得性无助经常出现在对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中。许多抑郁症患者的表现是,当他们失败时,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放弃尝试,产生“做什么事都是无济于事”的感觉。总的来说,习得性无助理论具有三个重要因素:个人行为和结果之间的无关联性,对“自己所希望的结果不会发生”、或“不希望的结果将会发生”的预期,不再做出任何行为以改变现状的反应。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无助?习得性无助的人,往往在归因方式上存在问题。这是1978年,Seligman和他的学生Abramson和Teasdale进一步补充修正无助感理论得出的。归因是指,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过程,作出的解释和推论。当个体经历了失败或挫折时,会有不同的归因风格:例如,失败是由于内部的自身原因,还是外在环境造成的;导致失败的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导致失败的原因是普遍的,还是个别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更倾向于采用这一解释风格:将坏的结果归因于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特质。这三种角度被归纳为“3Ps”:personal/pervasive/permanent. 了解以下这三个角度,也会帮助具有习得无助感的人们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o 内在(personal):他们容易将自己投射到问题上,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错。----会降低个体自尊。o 普遍(pervasive):他们认为问题不仅仅是问题本身,而是影响到生活中的每个方面。----这使得失败的影响会泛化。o 稳定(permanent):他们认为,问题是不可能被改变的。----使得失败产生更长久的消极影响。这种归因方式的一个典型情境是学业困难。那些成绩不好的、无助的儿童更容易采取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归因(如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而这种能力是无法改变的),而非外在的(某次考试比较难)、个别的(仅仅不擅长某科)、不稳定(这次没有认真复习)的归因,他们报告了消极的感受,同时预期下次也会做的很糟糕,采取了无用的策略,并反复思考无关的事情。一次失败会让他们觉得要垮掉,然而之前的好成绩则对他们不产生影响。20世纪80年代之后,无助感理论又有了新发展,即无望感(hopelessness)。与无助相比,无望感涉及到对整个未来的消极预期,以及随之而来的反应。我们之所以能够且愿意付出努力改变我们的生活,是因为我们抱有一个信念,即“我们的行为会产生特定的结果,掌握这其中的联系,可以让我们在未来通过行为达成目标。”如果这一信念遭到了破坏,我们就失去了控制感,产生“怎么努力也没有用”、“自己希望的结果不会发生”的预期,可能会使我们不再采取行动以改变这种情境。更糟糕的是,对尝试和努力的放弃可能导致我们的预期成真,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此外,人们不一定只会从自己的经历中习得无助。这种情况被称为,替代性无助。替代性无助是指,人类可以通过观察另一个人的行为得到的结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而进行替代性学习,同样的,人并不需要直接体验不可控的事件,只要观察到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不可控事件、无助效应,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目睹父母的婚姻困难的孩子,即使从未经历过恋情,也会有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不会得到圆满的感情。群体性无助是另外一种情况。Simkin、Lederer与Seligman的研究曾发现,让某个小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完成无法解答的问题,可以使整个小组产生无助感。接下来,如果让他们接受下一个任务,会发现他们被本来可以被轻易解决的问题难住了。所以有时,一群人并不会帮你更好的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抱团无助。如何对抗习得性无助?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建议随意对号入座。如果曾经历比较重大的创伤应激性事件,或者担心自己有抑郁症,建议优先寻求专业诊断和帮助。前面说到,危机可能会造成习得性无助,但也可能有好处。有的时候,当面临巨大的危机时,人们也有可能自动走出习得无助感的枷锁。这有点像,重大危机下,人被迫为了生存激发出突破自己的潜能,不得不相信过去不相信的事。根据研究者的报告,重新进行归因训练和认知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习得性无助。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临床领域,CBT(认知行为疗法)也经常被用来治疗抑郁症和改善习得性无助状况。而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无助感,下面一些小建议可能会帮到你:1. 检查自己的归因模式,即,我们是不是错误地提前将自己判了死刑?并将一时的困难夸张成永久的困境?2. 不要轻易说“不可能”,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3. 先着眼于完成小的任务,那些微小的抵抗。在取得小的进步和成绩后,及时用它们来激励自己,及时庆祝自己每一个微小的胜利。切身体会到“自己真的可以做到一些事情”本身就是一种鼓舞。研究者曾在监狱、收容所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当收容所里的人连选择睡哪张床、吃什么样的食物的权利也没有的时候,他们找工作、找房子的愿望就会进一步降低。而当他们在一些事情(哪怕是极小的事)上也能有选择、担负责任的时候,就能够逐渐完成更大的任务。4. 有时候,让我们无助的,仅仅是无助本身。压倒我们的,往往是一种抽象的感觉。当我们满心都是“我完蛋了”的念头时,也许我们可以将它具体化一些,比如“我具体遇到了什么事情,让我感觉很糟糕”,这样,我们就可以问出下一句,“现在这个情况下,我还可以做些什么?”对于习得性无助,我们应该勇敢地正视自己的内心,并且骄傲地战胜它。除了死亡本身,你的命运并非无法抵抗。伟大的诗人里尔克,曾在他的书《给青年诗人的10封信》中提到,“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只因为有许多人,当命运在身内生存时,他们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们也认不清有什么从他们身内出现。”习得性无助就是我们体内产生的命运,看清它,我们就能从中摆脱。所以当悲哀发生时,不要沉溺于无助。悲哀往往是一些新事物进入我们的生命的时刻。这些新事物会改变我们,从而改变我们未来会发生的事件。习得性无助可能真的会让你的一生一事无成,但摆脱它却能让你变成一个强者。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以上。原文首发于:实习生Yuki对本文亦有贡献ReferenceSeligman, M. E., & Maier, S. F. (1967). Failure to escape traumatic shock.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74(1), 1.Peterson, C., Maier, S. F., & Seligman, M. E. P. (1993). Learned helplessness : a theory for the age of personal contro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imkin. D. K., Lederer. J. P.& Seligman. M. E. P. (1983).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groups. Behaviour Research & Therapy, 21(6), 613-622.Abramson.L. Y. Seligman. M. E. P.& Teasdale. J. D. (1978).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7 (1): 49-74.
屡败屡战----如何应对习得性无助“走了,走了,该上篮球课了!”“可我一点也不想去,我已经绝望了,整个人都不好了。”室友用力裹了裹,如同蜷缩的婴儿一般。室友当时心血来潮选了门篮球,用他的话讲就是一条深似海的不归路,还是太年轻了。的确,他所选篮球课实在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课程考核是定点投篮,作为一个新手,命中率仅为15%,而及格标准是60%。哎,只有含泪屡战屡败。慢慢的他开始逃离、躲避,并且不安、焦虑,最后是无能为力的绝望,因为该来的总归要来。这让我联想的我高中的情景,当时我英语不好,莫名其妙的见到人见人爱的英语老师就隐隐胃疼。然后又接着学不好英语,如此反复恶性循环。我也说“我一点都不想学英语。”那一阵子真是提不起任何勇气来做任何事情,真是糟糕的绝望感。这种绝望感,它的名字是习得性无助。它的发现得益上世纪若干只同样绝望的汪星人。早期是理查德?所罗门(Richard
Solomon)等几位哈佛高材生做的动物实验。他们将汪星人们放在一个隔成两个空间的箱子里,汪星人可以从一边跳到另一边。接下来他们开始进行逃脱训练,给一边通电,另一边不通电,让汪们学会从通电的一方跳脱到不通电的一方。再接着就是魔鬼般的绝望实验了,他们将箱子中间隔断的空间装上透明玻璃以防止汪们可以逃脱,当通电之后,汪们不停的撞击玻璃,反复的挣扎。直到10天左右之后,这些无法规避电击的可怜汪们终于绝望,即使是撤掉玻璃它们不在做出任何逃落行为,任由电击让它们全身颤栗。理查德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的无助感。此后,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老爷爷(Martin
Seligman)进行一系列重复验证研究,验证了动物对于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样的习得性的无助感。老爷子在动物实验基础上将其拓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出了流行甚广的习得性无助理论。不只是动物,人们也会在某些情景下习得无助感。而且作为优秀的灵长类动物,我们更容易会将这一方面的无助感泛化到生活、工作、学习等其他方面,不得不说习得性无助真是害群之马。老爷子虽然专业三十年的习得性无助,但他确实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总觉得自己研究消极情绪哪里不太对。于是塞利格曼爷爷担任美国心理学会期间,振臂一呼响应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我们不应该只关注精神疾患,心理学家也应当担当其为人类谋取幸福的责任来。”在他看无助感既然是习得的,那么乐观也是可以习得的,我们应该从习得性乐观出发,找到解决办法。习得性无助与乐观的本质区别在与对于原因的解释风格。例如,习得性乐观对于失败的解释风就是,这些失败的原因是外界的(英语没考好的解释就是----英语老师出题太难,而不是自己准备不足),是不稳定的(同样没考好的解释就是----这次事情太多了,本来可以准备好的,可惜没有时间了),是具体的(还是没考好的解释就是----我只是这次英语没考好,我数学还是很厉害的)。提到不同的解释风格,就不得不说美国心理学家韦纳(Weiner)的归因理论,因为习得性无助的核心在于归因。韦纳和他的同事甲乙丙们对失败和成功很着迷,对个体如何解释成功和失败以及这样的解释如何影响个体行动更着迷。他们分析了人们常用的失败或成功的解释,总结出了四个基本的归因对象: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运气(此外,还包括身心状态和其他因素)。这只是简单的归类,有意思的是,他们将这些归因又划分了不同方面:稳定or不稳定,内控or外控,可控or不可控。其中稳定性是指个体认为影响成败的因素是不是稳定的,它直接与成败的期望相关;内外控是指个体认为事情的成败是因为个人因素还是外部环境,它和成败的情绪反应有关;而可控性是指个体认为事情的发展是否由自己的意愿决定,这就决定了个体要不要多努力一把。例如,能力是稳定的,内控的,不可控制的,当认为是能力不足导致失败时,个体对成功的期望就会降低(能力达不到啊,稳定得连冒险机会都没有),更容易产生羞愧、失望的消极情绪(都是我自己太差劲了),也不容易更努力(没办法控制)。归因理论可以很好用一句话来阐释:你看到了什么,你的世界就是什么。塞利格曼爷爷已降,很多研究发现习得性无助的影响的确很大,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其中最为令人关心的就是儿童学习的习得性无助。其中儿童年龄从小学到高中,学科从语文数学到物理化学,都有不少研究结果彰显了习得性无助对儿童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积极心理学会上,塞利格曼老爷爷还说明在中国的应试压力之下,儿童很容易出现习得性无助。儿童学习的习得性无助感研究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卡罗尔?德韦克(Garol?Dweck)女士开创的。她通过给小学中年级学生不断增加难度的字谜游戏和智力拼图游戏,发现有些儿童总是表现出认为自己太笨而无法完成游戏。他们面对失败是,常常会说“我太失败了”,“我可真傻”,“我觉得自己太差劲了,每个都比我强”。这似乎正印证了归因理论,儿童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或智力是稳定的,失败的解释就是自己的太差劲。然而故事却有了转折,德韦克发现还有儿童他们面对难以完成的游戏时候,他们并没有归因自己太差了,甚至都不去归因,而是积极的自我暗示,“我喜欢接受挑战”,“差一点点我就做出来了”,“之前我就成功过,这次我也会成功做出来的”。德韦克大为吃惊这些成功儿童的做法,甚至改变了她自己的职业生涯。于是,她提出了“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和“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固定型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变的,当自己完成不了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的时候,自己就是个Loser;而成长型恰恰相反,只要自己努力,所有的挑战都可以不断从中学习,提高自己,即使失败,也有收获。固定型会在事情顺利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不顺利时就抱怨世界,因而他们畏惧一丁点的失败;而成长型会在苦苦上下求索的时候也感觉不错,觉得就快找到方法了,因为他们会不断调整自己。这样说起来,同样有一句也挺适用于德韦克女士的理论:失败者找原因,成功者找方法。消极避免失败就像是寄居蟹的壳儿一样,它可以让人短暂的麻木失败的滋味,但同时你也会在壳儿里越待越久,以至于背负沉重的绝望。这样不合理的信念也许是进化而来的,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的你,有权利也有自由去改变和成长。积极地去追去成功吧,哪怕屡战屡败!
首先,请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习得性无助是一种非常难以克服的状态,基本个体都是在长期且重大个体无法克服的事件后才形成的,现在大部分的人只是消极懈怠的生活态度,离习得行无助差的远好么。咨询中一旦碰到习得行无助,再利害的咨询师都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去做认知矫正和行为矫正,不是你对着概念一看觉得自己是就真的是的。再者,习得性无助,这种行为学实验里是大量反复才能造成的问题,真的不是个人克服一下就能解决的问题。在此贴上百度百科里面对其矫正的策略,一般习得性无助的人是没有能力独自完成这些步骤的。所以,题主你不一定是习得性无助,你可能只是消极,这个可以自我调试,如果你是习得性无助,我真的建议你去寻找专业的咨询师。
完全克服习得性无助的最佳方法是暴力消灭实施迫害的客体(不一定要受迫害者来实施,由他人实施也可以)。
既然知道习得性无助和老塞,怎么竟然不知道《习得性乐观》?
习得性无助的产生源于没有被爱过,所以也就不知道该如何去爱。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操,对一个人或一件事付出爱,就表示愿意经受考验,为自己所爱承受改造自己的痛苦,从而使自己和自己心爱之物都变得更加优秀。产生习得性无助的人往往没有足够爱他们的父母,他们的父母视自己的孩子为负担,认为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控,更不要说去帮助孩子了。所以在这样的家庭里,宣泄不满成为了家人相处的主要方式。没有人考虑过要去解决问题,只要一遇到问题就会压力大增,然后就是无休止的互相伤害。习得性无助的人没有爱的支持,自我变得很渺小,内心的不安让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充满敌意的,即使当他们已经成长得具备足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了,他们依然倾向于用愤怒和悲伤来表示自己的无助,而从未想过要去触碰一下那些曾经让他们恐惧的事。因为他们觉得世界是有敌意的,所以他们要么会通过折磨身边的人来报复世界,要么会陷入无原则的妥协和付出,心中的恨让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爱。所以这种无助往往也会通过家庭教育向下一代传染,习得性无助的人的子女也陷入这种状态的可能性极高。要克服习得性无助,首先就需要相信爱,先尝试去建立对一个人或者事物建立足够的兴趣,然后抱着一定会被伤害的觉悟,将这些伤害视为自己成长的养分。这就像练习骑车,如果你认为自己永远都不会,从而抗拒它,那么你就只能看着那些骑车的人,同时心里充满羡慕和不甘。但如果你把摔倒视为学习的必经过程,你就不会太在意这种痛苦,反而每一次摔倒,你就对这种痛苦越熟悉,你越会知道它其实没那么可怕,这种痛就会反过来成为你前进的坐标,让你知道自己一直都在向目标前进着。当心中充满希望后,人生也就没那么无助了。
认清现实吧,运动。我大学那会儿一直想背单词然后还打游戏(天天巨晚凌晨4点睡),一直明白这是种错误的生活状态,但也不改变就这么放任自己。毕业了发现了,自己的能力的不足,自己和那些优秀的人的差距,便开始背单词,看书(都是逼着自己来的)。没事睡觉前总结总结今天一天有什么不足之类的,并且规律作息。每天早上醒来,下午2点做锻炼,(跳绳,俯卧撑,仰卧起坐,在学校里的的时候是跑步,运动真的对人影响很大。一旦动起来你就明白了)。最重要一点就是想到了立刻就去做,而不是想着我明天在做或者过一会儿在做。我觉得立刻行动很重要。评论区有客官指正
不算习得性无助
非常抱歉在没有理解这种症状前就发出这样的***
各位看过算过
不用点赞了
只有不断的生才能战胜死,这是我的想法,接下来讲故事。大学就读于一所层次很低的院校,所以09年入学的时候就打算考研究生,这个坚定的目标指导着我大学四年的生活,所以从大一开始,便认真钻研,听课不缺席,仔细做笔记,上课勤思考,课后有巩固。然后也获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通过了英语***呀,获得了心理咨询师三级和二级咨询师,还有一种隐形的成绩,就是周围人对你的积极认可和积极期待。总之,我在大三下开始准备研究生的考试了,一年的勤勤恳恳,早出晚归。最后结果是,考了303分,院校要求是333分,差了很多。可惜这并不是第一次失败,大家可以去脑补我高中的状况,在最好的高中,勤勤恳恳,周围积极的评价,最后504分,进入二本二批次院校。两次失败并没有让我懂得习惯性无助是种什么感觉,上天给了我这个机会去获得这种体验。2014年,边工作边考研,为了考研,工作的确是不够尽力的,所以单位领导会有很多消极评价,考试结果是342分,不算低的分数,可惜呀,院校要求345分。这个时候,我真的绝望了,感觉人生都不会再变化了,我希望给自己一种解释,我相信了命运论,循环论。我感觉到了人生的无力感,我好像不行,我好像不可以,我不想再坚持了。整晚整晚的睡不着,吃不下,不敢跟人交往,一根接一根的抽烟,任何事都没有兴趣,办公室发生的事情都给我造成厌恶的感觉。因为是学心理学出身,所以我知道自己出问题了,好像掉进了一个深坑里,并且不知道这个深坑的底在哪,好想快点掉到底,掉的过程既有害怕,也有无所谓。要说心里没有一点力气了,彻底绝望了,要说生命已经没有一点活力了,其实并不是,不过也是只有一点点,并不多。这一点点,让我做了一件事,申请调剂。这其中的过程就不详细叙述了,反正是调剂上了。也不算很好的院校,不过我放松了,我可以重新开始,现在开学了,我在整理自己。回归正题,如何解决习惯性无助。习惯性无助的结果无非是抑郁了,自我效能感超低,得了抑郁症,产生社会退缩,并且这种无助感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泛化,就像死了一般。那么我们需要解读一下这个“死”,在心理学里面叫死本能,所有破坏性的事情都认为是“死本能”,自杀,暴饮暴食,绝食,抽烟,酗酒,打架,都是死本能。这种死,如果一直发生,就是习惯性无助了。生死是相对的,怎样去应对这种死本能,那就是去做生的事情,我想,我用最后一点点力气去调剂,就是做生的事情。就像一场羽毛球比赛,连续输球,连续输球,连续输球,如果你去做死的事情,那么你就会放弃,你就会懈怠。如果你去做生的事情,那你会短时间内去思考作战策略,改变自己,来减轻死的感觉。接下来,写给那些已经“习惯性无助”了的人,去做生的事情,用自己的一点点力气。如果已经严重到没有力气了,请进行心理治疗,让星星之火燎原,然后再去做生的事情。生命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片面的。如果被抑郁狗咬了,狗咬住不放了,用自己那仅有的一点的不舒服的厌恶感,把狗赶走。第一次在知乎上面回答,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请批评指正。
这是行为主义里很“经典”的一个实验(经典的意思就是大家对它的局限性已经比较清楚了)。实验对象是相对人来说“低级”的动物,它们没有自我意识,也就难以发挥自我的功能。这个实验在那个时代,是想重点说明环境的重要性,是在“环境与自我的世纪大战”里为环境决定论呐喊助威的。而后来当类似的实验运用到人的身上,发现人类实验的结果和动物实验的不一样。我周围也有很多小伙伴,在初学心理学知识的时候,看到一个实验(觉得实验这个东西很科学,很“真理”)就用来盲目的解释自己。当然这种盲目不是坏事,这是初学者的热情。但是在进行这种解释的时候,其背后有一个深层的动机----这事儿不赖我。用习得性无助这个实验来解释自己现在的“无助境况”,就是想跟自己说,你看,我现在会这样,这事儿不赖我啊,是环境,是“习得”导致的。既然是环境和习得导致的,那我也改变不了。其实自己静下心来想一想,既然能习得性无助,那当然也能习得性有助啦(也有答友提到过)。但是,无论是习得性无助还是习得性有助在实际情况中都是“无用”的,因为咱设计不了那样的实验环境。所以无论是习得性无助还是习得性有助,实际上都没有太多的实践意义。那我们怎么改变自己无助的境况呢?其实就两条----学会洞察自己;强调自我的作用。你得先能洞察到自己的哪些想法,哪些情感,哪些行为是所谓的“习得”的。比如我自己,原来上学的时候老师天天说“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这就导致了我长大了,如果一件事有一个部分没做好,我就觉得完蛋了。但是,我慢慢学会了洞察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行为。我就发现,这种观念(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是老师强加给我的,就像习得性无助里的那种电击。而这种电击在我长大以后,离开学校以后就不存在了,就像实验里给狗狗开的那扇门一样,我也有了新的选择(逃离这种人为创造的环境)。在洞察了这些以后,我就开始相信自我的力量----我做这件事,是我愿意做,好不好无所谓,只要能做出我的风格就足够了。所以再去做事情的时候,在别人看来我的韧性非常强----失败了被毁灭了可还在坚持。因为我在用自我的力量(我愿意)做事,所以对别人来说的失败,对我来说只是发现了一种新的不行,完全可以再换条路试试。所有的内在成长都是从洞察和回归自我开始的。祝你好运。
先是每天尝试一次跳出舒适区,可以承受后加小量继续,习得性是指长期刺激导致的惯性,就必须长期自我尝试去突破。人不是没有思想的狗,在改变习得性上有主导能力。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