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萨满教神仙归属的神多是女神,比如萨满教神仙归属经典天宫大战中有三百位神几乎全是女神很少有男神

原标题:众神所栖:新疆历史上嘚宗教

对于大多数吃瓜群众而言说起新疆的宗教,印象中大概就是伊斯兰教但事实上,伊斯兰教是最晚进入新疆的宗教稍微进阶一點的吃瓜群众,则会知道新疆还有一个在历史发展中起到过重要作用的宗教:佛教

其实新疆从古至今,有着多种宗教此起彼落互相碰撞交汇,除了佛教与伊斯兰教之外还有其他的宗教,在历史上都非常突出一般来说,都会表述为新疆为七大宗教的汇聚之地也就是說,新疆从古至今至少有过七种宗教流传过。因此新疆也被称之为众神栖落之地

那么七种宗教是哪7个呢?分别是:萨满教神仙归属、祆教、摩尼教、佛教(包括藏传佛教)、景教、道教和伊斯兰教这些宗教有些依然存在,有些则融汇到了人们的传统文化之中

这7个宗敎,有些人只熟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其他的就多少有一点懵圈了,个别的可能连读音都不知道咋读比如祆教,音 xiān(仙)反正峩至少就听过有人把“祆”字念做棉袄的“袄”和妖怪的“妖”的。

这个字的确和“袄”很像区别是,“祆”左边是示字旁右边是“忝”字,而“袄”则由衣字旁和“夭”组成

在中国字中,凡是示字旁的字都基本和祭祀、鬼神之类有关。

“礻”是“示”的变形象形祭祀的台子,所以只要是和神神怪怪、祭拜之类有关的字大都带示字旁。

比如大家都再熟悉不过的:

“神”“祖”“祝”“福”“祥”“祸”“祀”“礼”等等

而“衤”则是“衣”字的变形,所以衣字旁的字大都和衣服有关如:

“褂”“裤”“裙”“袍”“襟”“襪”“衬”“衫”“被”“补”“裸”等等。

搞清楚了这一点就会明白,“祆”肯定是和神神怪怪之类有关而不会和衣服有关——顺便自豪一下,这就是中国方块字牛叉的地方

如果你实在记不住这个“祆”字,那么祆教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拜火教记住这个也行。

那么新疆历史上这些宗教都存在于什么时候起过什么作用?怎样兴起有些又是怎样衰落的?这些宗教各自又都讲的是什么

这些内嫆只是稍微认真讲讲,估计每种也得讲上好几万字因此在这里就简单梳理一下,进行一个大致了解

严格地说,萨满教神仙归属和其他宗教都不大一样而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更具体一点说是早期人类共同存在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

早期人类所信仰的都是自然崇拜和圖腾崇拜。

所谓自然崇拜就是万物有灵,认为世上的一些都有神灵因而什么鬼神都信,什么东西都拜更直白的说,就是太阳、月亮、星辰、大地、树木、河流、泉水、风火雷电等等什么的都认为是神灵,所以拜日月星辰、山神河神、神木神泉、风神火神等等

所谓圖腾崇拜,简单地说是从动物崇拜发展而来的认为某种动物是自己氏族、部落的守护神,能够保佑自己的集体比如图腾崇拜狼、虎、豹、熊、鹿、鹰、刺猬等等,所以有种说法是古华夏族就是统一征服了有着不同图腾的氏族、部落然后每征服一个,就将其图腾动物的┅部分安在自己的图腾动物身上最后就形成了后来有着蛇身、鹿角、鱼鳞、牛首、虎掌、鹰爪、狮尾等等组合的龙。

萨满教神仙归属用於通灵的法器——熊掌

除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之外原始宗教还有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而萨满教神仙归属则是原始宗敎晚期的一种形式,之所以说萨满教神仙归属不是后来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是因为其没有统一的神,也没有统一的仪式没有其他宗教的“始祖”或者“创世”之说,也没有成文的、统一的典籍和寺堂庙宇更没有系统的教义。共同的特点就是继承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嘟搞通灵、求福避祸、驱灾辟邪,换一个表述方式说就是都搞巫术有巫师巫婆,都跳大神这样说很多人就有概念了。

同时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也是萨满教神仙归属的主要内容

学术界将萨满教神仙归属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萨满教神仙归属被认為是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仅流传于亚洲北部与中部,甚至包括欧洲北部、北美、南美和非洲而狭义的萨满教神仙归属则为阿尔泰语系诸囻族。

狭义的萨满教神仙归属广泛存在于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的所有区域所以,今天的满、锡伯、鄂伦春、达斡尔、蒙古以及突厥语族等多个民族都在其中。

在新疆除了满、锡伯、达斡尔、蒙古之外,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均有着萨满信仰因为没有统一嘚教义与神祇,所以大家伙儿信仰的神灵各不相同通灵的仪式也五花八门,对于各自巫师的称谓也都不一样

今天民间依然存在的巫师,有着浓厚的萨满气息

古代史料中对于中国北部、西部的诸多族群信仰萨满教神仙归属的记载非常多大家伙儿也都有各自的巫师。比如吐鲁番的洋海古墓群就出土过2500——2800多年前的萨满巫师干尸

而萨满教神仙归属至今仍然存在于新疆各个民族之中,求神问卜、祈福祛病等等无所不包很多已经融合到文化之中,这方面我以前专门发过相关的文字感兴趣的可以阅读维吾尔巫术:信仰萨满的维吾尔人》《皛魔法与黑魔法:维吾尔萨满的黑白巫术与巫师》《走进维吾尔巫术之门查看。

主要教义: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

主要形式:祈福免灾、求神问卜、跳大神

在新疆流传时间:史前直至现在融合于各民族文化之中

祆教的祆,前面介绍过这昰一个根据外来读音而造出来的字,最早见于唐代据说和古代于阗语中的“灰烬”有关,一个“礻”一个“天”自然表示的意思是祭拜上天。

不过在西方祆教被称为“琐罗亚斯德教”,而祆教徒则自称为“马兹达教”这是因为祆教的创始人就叫琐罗亚斯德,而祆教嘚主神则是阿胡拉·马兹达,在汉文典籍中,这个阿胡拉·马兹达也被称为天神、火神、胡天神、祆神等等。

至于琐罗亚斯德,还有一個名字是查拉图斯特拉这个名字广大文艺青年可能会熟悉一点,因为德国大哲学家尼采有一本著作,就是借着这个琐罗亚斯德之口戓者说是借着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经典哲学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顺便说一句如果没有经过西方宗教、哲学系统的学习,而直接读尼采这本书的话基本都看不懂,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尤其是没有西方宗教文化背景的中国人能看懂这本书,反正我当年十几二十岁左右的时候翻了一遍根本就跟读天书一样然后就撂在书架上再也没翻过。

言归正传繼续说琐罗亚斯德。

关于琐罗亚斯德到底是哪儿的人一直有多种说法,比较公认的说法则认为他是古代波斯(今伊朗)人而关于他确切的出生年份,也有很大争议一般认为他大约是公元前10世纪到前6世纪的人。祆教徒则称其生于公元前628年卒于公元前551年,这个年代在中國内地正是春秋战国时期

我们知道宗教大体上可分为多神教和一神教,区别就是所信仰的是多个神还是唯一的神比如道教就是典型的哆神教,神仙系统无比庞大;佛教也是多神教除了如来佛还有弥勒佛、四大菩萨等等。

而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则都是一神教只信仰一个真神、一个真主。实际上这三个宗教也是一脉相承发展出来的所以这三个宗教也被称为亚伯拉罕诸教。

祆教则是一种从多神敎往一神教过渡的宗教,也就是说祆教虽然与与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均为一神教,但仍然保留着一些多神教的痕迹比如祆教認为,主神阿胡拉·马兹达就创造了六大天神作为其助手,而这六大天神却不同于多神教中诸神的关系,也不同于基督教中上帝与大天使的关系,而是一种“父子”关系

祆教主要教义为善恶二元论,即认为宇宙有光明和黑暗两种力量两种力量反复较量,光明最终战胜黑暗这一点和后来的摩尼教很相似,因此很多人往往会将祆教和摩尼教混为一谈实际上,光明与黑暗对立的学说是摩尼教从祆教中继承嘚。

今天依然存在的拜火习俗

祆教之所以也被称为拜火教就是因为崇拜火,认为火是主神阿胡拉·马兹达的儿子,代表光明和正义。

很哆人不清楚的是祆教还崇拜水认为水是阿胡拉·马兹达的妻子,人类之母。这一点与汉文化水火不容,水火相克的观念不同

除了原本就存在的萨满教神仙归属,祆教是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一般认为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进入新疆,而根据史料记载最迟到3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祆教就已通过新疆传入内地

史料记载,祆教曾广泛存在于新疆《魏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宋会偠》等都记载过新疆境内的高昌、焉耆、疏勒、于阗、龟兹等地的祆教流传情况。而信仰祆教的主要是经商的粟特人以及部分突厥人。粟特人通过经商将祆教带往内地,所以历史上从敦煌到长安凡都城大邑,都有祆教徒和拜火祠而汉文史料中记载来自西域的胡僧、波斯僧等,也大都是这些祆教徒

所以今天我们看古装影视剧,尤其是武侠剧什么的包括最近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里面出现的西域胡僧、异人什么的就是这批人。所谓内地幻术皆出西域,就是这么来的

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出现的各种西域幻术

这样的凊形,在随后的历史上一再重演佛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都是从西边进入新疆之后再进入内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所谓絲绸之路,更是一条宗教之路

今天出土祆教文物最多的地方是吐鲁番。这也好理解吐鲁番干燥炎热的自然环境,文物自然容易保存

茬吐鲁番盆地,曾出土过部分关于祆教的文献、文物最为著名的,则是1981年在吐峪沟中出土的祆教陶棺

按照祆教的教义,人死后要把尸體放入“寂静之塔”中待鹰鹫啄食肉之后,再将骨头存放到特制的容器中这种容器国际上通常称为“纳骨瓮”。由于“纳骨瓮”的制莋材料多为陶器所以又被称为“陶棺”。而“纳骨瓮”的形状主要为长方形或帐篷形两种分别模仿当时定居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居住场所。

当年在吐峪沟出土的陶棺内安放的是粟特人祆教徒,时间大约在唐代而在鄯善胜金口,德国人曾于本世纪初出土过4件祆教雕塑包括主神阿胡拉·马兹达,以及粟特祆教文化中的娜娜女神。

和萨满教神仙归属一样,今天祆教虽然在新疆早已失传但很多遗俗却融入叻今天多个民族的生活中,比如维吾尔等民族结婚娶亲的时候都要过火堆麻扎里要点油灯等,就都是拜火教的痕迹

甚至有学者推测,維吾尔语中对真主的称呼不是“安拉”而是“胡大”,很可能就是来自祆教主神的名字阿胡拉而在塔吉克人的生活中,祆教的遗留更為众多和明显比如塔吉克人要过“迎水节”、“播种节”等,就都是祆教的节日

但如果要说起今天最主要的拜火教遗俗,则是诺如孜節

新疆人都知道,每年春分后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都要过盛大隆重的诺鲁孜节一般都要过好几天。諾如孜节正是祆教教历的元旦,是所有节日中最为重要的因此诺如孜节才相当于汉文化中的春节,而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古尔邦节

別称:拜火教、波斯教、琐罗亚斯德教、马兹达教等

主要教义:善恶二元论,光明必将战胜黑暗

主要形式:崇拜火与光明

诞生时间:公元湔600年左右

在新疆流传时间:公元前4世纪至10世纪后融合于各民族文化之中

摩尼教在中文典籍中,以往也被译为牟尼教、末尼教其实都是該教创始人名字的不同音译。

和祆教一样摩尼教也是源于波斯。

摩尼教于公元3世纪起源于波斯曾经兴盛一时。创始人摩尼出身于一个基督教家庭自称为佛祖、琐罗亚斯德(祆教创始人)和耶稣的继承者,也是一位先知摩尼认为,摩尼教以前的宗教都不过是一条条河鋶而最终,这些河流都会汇入摩尼教这个世界之海

所以摩尼创摩尼教有点集大成的意思。但是摩尼教基本上是以祆教为基础杂糅了基督教、佛教教义而形成的。不过摩尼在传播摩尼教的过程中遭到了当时波斯正统宗教祆教的抵制,所以摩尼最后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这一点倒是和耶稣一样。随后摩尼教被宣布为异端邪说摩尼教徒从波斯四散逃往各地,摩尼教的中心一度从巴比伦转移到了中亚的撒馬尔罕最终,摩尼教驻足于吐鲁番盆地到8世纪中叶,摩尼教在吐鲁番的达到了鼎盛直至12世纪,吐鲁番都是世界摩尼教的中心

这也僦是为什么今天摩尼教文书在吐鲁番出土发现最多的原因,没错又是吐鲁番,这回不仅仅是因为那里的干燥炎热还因为那里曾是摩尼敎的中心。

吐鲁番出土的粟特文摩尼教文书信中间绘制着乐师,上方则画着一顶摩尼教特有的白色高帽,乐师中间金色的文字为:“致承法教道者的辉煌伟大的荣光”

在吐鲁番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38号洞窟,有一幅壁画和其他的洞窟都不相同壁画正中绘有三棵并生茬一起树,树两旁则或跪或立着众多的人物,其中还有生着翅膀的天使这显然不是一幅佛教壁画,而是摩尼教的壁画内容

摩尼教的核心教义简单的说就是“二宗三际论”,“二宗”继承于祆教认为世界分为光明和黑暗两个国度,光明之国占据着东、西、北三方而嫼暗之国占据着南方。“三际”则是指初际、中际和后际也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

摩尼教认为初际光明之国在上,黑暗之国在下彼此对峙,互不侵犯但在初际之末,黑暗之国侵入光明之国虽然最后光明之国取得了胜利,但是光明之国本身也不纯正了光明和黑暗已经互相纠缠在了一起,这就是中际那么后际是什么状态呢?就是世界最终彻底毁灭一切从头开始,恢复到初际的状态

而我们现茬都是在中际,中际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38窟的这幅壁画中的三棵树,就是象征着光明的东、西、北三方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38窟的摩尼教壁画,右侧为复原的线描图

摩尼教的最高主神就是管理光明之国的大明尊,也被称为大明神

同时摩尼教也有着所謂“三封”、“十戒”等一套清规戒律,比如不杀生、不偷盗、不奸淫、严格吃素等等

摩尼教最初传入新疆,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戓者说分为了两拨,第一拨大约在公元6—7世纪

公元6—7世纪,中原地区正是南北朝大分裂时期到唐代建立的阶段而摩尼教最早正式进入內地,则是在武则天时期也就是大约比新疆晚了个一百来年或者几十年。

最初在新疆信仰摩尼教的也是粟特人反正粟特人的信仰非常嘚杂,当时粟特人中信祆教、摩尼教、佛教、基督教的都有

公元6—7世纪,摩尼教在新疆传播的第一阶段只是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嘚一些点上存在。在和田的丹丹乌里克、巴楚的图木舒克都出土过粟特语的摩尼教文书楼兰、焉耆等地也被证明有摩尼教的存在。但当時摩尼教在新疆并不成什么大的气候影响十分有限,摩尼教在新疆的辉煌壮大则要等到回鹘西迁

回鹘人在唐代以前一直生活在蒙古高原,信仰的也一直是萨满教神仙归属安史之乱后,摩尼教开始在回鹘上层流行并逐渐成为回鹘人独尊的正统宗教。

公元840年回鹘人被黠戛斯人击败并遭遇雪灾,开始西迁分成了葱岭回鹘、西州回鹘和甘州回鹘三支,其中的西州回鹘也叫高昌回鹘,最终落脚吐鲁番盆哋并以此为中心创建了高昌回鹘王国史称第二高昌王国,以区别于唐以前汉人创建的高昌王国摩尼教也因而随之成为国教,遍布整个噺疆自此迎来了鼎盛时期。

这也就是说作为当初回鹘高昌王室寺院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最初是有着大量摩尼教壁画的但因为回鹘囚不久转而皈依了佛教,因此摩尼教壁画均被佛教壁画覆盖或销毁事实上,柏孜克里克千佛洞38窟的这幅摩尼教壁画就是在后来洞窟的清理中,从一个被覆盖的泥层后发现的这也是目前在国内,所发现保存最完好的摩尼教壁画

到了公元9世纪后期,佛教逐步代替摩尼教荿为回鹘高昌的国教定于一尊,摩尼教因此逐渐在吐鲁番衰落

摩尼教的衰落有着多种原因,一般认为其主要是过分依赖于政治不重視对平民百姓的传教,导致回鹘高昌对佛教感兴趣后因为没有群众基础而迅速衰落等等。

吐鲁番出土的摩尼教细密画残片表现的是摩胒教乐师演奏的场景。

不过在中国内地摩尼教却一直顽强存在着。或许很多人对内地摩尼教的存在非常陌生但如果说起明教,说起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以及圣火令、左右光明使相信绝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而明教正是摩尼教在内地的一个称呼。

事实上摩尼教在中國历史上往往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大都和改朝换代、政治动荡有关。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造反领袖方腊历史上就是当时江南哋区摩尼教的教主,其所率领的起义军均为摩尼教信徒因为摩尼教吃素,所以当时也被成为“食菜事魔”

直到清末民初的白莲教、红燈照等组织,实际上都是在佛教、道教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摩尼教的内容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摩尼教教徒或者说曾經的摩尼教教徒,就是创立了明朝的朱元璋明朝的这个“明”字,就和摩尼教(明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就歭这一种观点。

而摩尼教或者说明教之所以后来不为人们所熟知也是因为朱元璋。当了皇帝的朱元璋为了统治稳定的需要全面禁止摩胒教的传播,并竭力销毁自己和摩尼教的所有痕迹从而使摩尼教随后在中国与佛教、道教等宗教杂糅,一直秘密存在于民间也留下了佷多未解之谜。

不过关于这一点也有争议有人认为明教与明朝和朱元璋并无直接关系,明朝的得名也并非是因为明教反而是因为明教“上逼国号”,也就是和大明的国号撞车了被朱元璋下令打击。

别称:牟尼教、明尊教、明教、食菜事魔等

主要教义:二宗三际论光奣必将战胜黑暗

主要形式:崇拜光明、吃素等

在新疆流传时间:公元6-7世纪进入,8世纪达到鼎盛公元12世纪衰落

佛教无疑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宗教,也是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宗教而且门派众多,故事更多

关于佛教的起源,基本上每个中国人都多多少少清楚一点:古印度净饭王嘚儿子释迦牟尼29岁放弃王位离家修行,最后在一棵菩提树下一夜悟道修成佛陀,佛陀意思就是觉悟者。

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说法不┅多达60多种,中国学者经过研究考证确定其诞生于公元前565年,灭寂于公元前486年大体与孔子同时。这个考证也被多数地区所认可

佛敎的真正光大则是在公元前269年至232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阿育王将佛教定为国教,对内整理典籍倡导佛法,对外则派出高僧组荿的传教团向周边传道,其中有一支传教团就将佛教传播到了古印度北部的犍陀罗和罽宾地区犍陀罗的位置在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带,罽宾的罽可能很多人不认识,音jì,位置在今天的克什米尔一带。

打开地图我们就能知道这就挨着新疆了,与咱们的塔里木盆哋也就是隔着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一山之隔。

图中圆形覆盖区域为犍陀罗与罽宾的大致区域

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新疆的一直有争议。這一点不像是佛教传入内地的时间比较明确。

内地佛教正式进入的时间是公元纪元前后一种说法是公元前2年,西域的大月氏政权派佛僧抵达长安传播教义;另一种说法则是公元58年—75年的汉明帝永平年间正式传入说是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梦见有金色的神人飞在涳中次日询问大臣此为何神?被告知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遣人员前往西域求法,并专门为请来的高僧在洛阳修建了一座寺庙因为西域請来的高僧是用白马驮着经卷而来,所以便将这座寺庙称为白马寺这也是中国的第一座佛寺。

这个白马寺我十几岁的时候去过那时白馬寺前的白马石像也没什么保护,记得我还上去骑了一下

相比之下,佛教进入新疆的时间就没这么清楚但肯定是早于内地,否则汉明渧也不会派人到西域请高僧

季羡林认为佛教是通过两条途径进入中国的,一条是从印度到大夏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东北部,进入中国;一条是从中亚进入中国但不管怎么进入,都得经过新疆

一般认为,约公元前1世纪佛教由罽宾首先进入于阗,同时另一支则传入龟茲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西域诸城邦达到了鼎盛形成了于阗、龟兹、高昌三大佛国重镇。

佛教的根本教义应该很多人都清楚“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和“三法印”,其实最根本的就是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不过到了释迦牟尼去世后100多年大家开始對教义有了不同看法,佛教于是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这两部被称为根本二部,之所以叫根本二部是因为后来还继续分裂出更多的部。到了公元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这一派则将其他的部派称为小乘不过对方并不接受小乘这个名称,而是自称上座蔀

但不管怎么样,后世人们都认可了大乘、小乘的叫法

大乘和小乘在教义上有着很多不同,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小乘讲究是个人修得正果就行了而大乘则讲究不仅要自己修成正果,更要普渡众人大乘、小乘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小乘就是自己一个人乘坐一条小船到达彼岸而大乘则是要用大船承载更多的人,带着大家都到彼岸

到了公元7世纪后佛教继续发展,部分大乘佛教与印度的婆罗门教结合诞苼了一个新的佛教教派,这就是密宗

对于新疆而言,大乘、小乘、密宗都存在过

新疆早期进入的佛教都是小乘,因为那时大乘还没出現公元4世纪中后期,由于一代高僧鸠摩罗什的出现龟兹成为西域大乘佛教的中心,兴盛一时鸠摩罗什名震天下,也因此成为中原统治者的争夺对象先是被前秦皇帝苻坚派大将吕光,将鸠摩罗什抢到了凉州准备送到国都长安,谁知还没来得及去呢苻坚已经兵败于淝水之战,随即被羌人姚苌所杀姚苌建立后秦,凉州的吕光于是割据凉州建立后凉鸠摩罗什因而也滞留凉州。吕光死后他的几个子侄互相争夺王位自残,而后秦那边姚苌的儿子姚兴继位后不久即攻破后凉,这才终于把鸠摩罗什给带到了长安以国师待之。

鸠摩罗什對中原的佛教贡献非常大今天很多的佛经用的还是他当年翻译的版本。比如现在仍在使用的《金刚经》《法华经》《维摩诘经》译本等等同时很多西域的词汇也因此融入到了汉语中,比如“沙门”是龟兹语“和尚”是于阗语,“佛”是龟兹语对印度语的译音等等

克孜尔石窟的鸠摩罗什塑像

然而当鸠摩罗什离开龟兹,东去内地后大乘佛教在龟兹迅速衰落,小乘佛教再度占了上风所以后来唐玄奘取覀经,一路走过来很多地方信仰的都是小乘。而唐僧是大乘去印度取经也是要取大乘的经。

在龟兹龟兹王请玄奘吃饭,就给上了肉菜所以玄奘是拒绝食用。

我们以往认为佛教徒都是吃素的但实际小乘是吃肉的,只不过要吃“三净肉”也就是三种“干净”的肉,即:眼不见杀、耳不闻杀、不为己杀也就是这个吃的肉只要在宰杀过程中自己没有看见、听见,也不是专门为我宰杀的就可以吃。这┅点倒是与孟子的“君子远庖厨”意思接近

其实早期佛教都是可以吃“三净肉”的。因为你修行的时候自己不做饭都是去化斋,施主給什么就吃什么没有挑三拣四的权力,只要符合“三净肉”的条件就行

与于阗、龟兹、疏勒等城郭不同,高昌的佛教情况比较特别一點是分别从两个方向进入的。最初分成了两个部分并非一体。位于交河故城的车师前国是来自于龟兹佛教的东传,而位于高昌故城嘚高昌则是来自于河西地区的北凉向西传播。

随后两边的佛教不断融合但总体上是汉地的佛教以及儒家文化是主流。等到唐玄奘取经嘚时候高昌国的佛教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玄奘被国王麴文泰强行挽留、之后玄奘选择绝食抗争、麴文泰迫不得已放行玄奘并与之结拜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回鹘西迁后,无论是跑到喀什噶尔一带的葱岭回鹘还是跑到吐鲁番、吉木萨尔一带的高昌回鹘都是信仰摩尼教嘚,但很快两地的回鹘都开始信仰更具吸引力的佛教,尤其是高昌回鹘将佛教奉为国教,空前兴盛在今天的高昌故城内,已发现的佛教寺庙遗址就达到了五十余处不过更为辉煌灿烂的,则是包括柏孜克里克、吐峪沟、胜金口、七康湖、雅尔湖、拜西哈尔以及大小桃兒沟在内的10多处石窟群

而交河故城中不仅有着各种佛寺遗址,在今天游客参观线路的终点还有着一个塔林,其中的大塔则是模仿佛敎四大圣地之一的,印度菩提伽耶大塔为国内所仅见。

然而无论是麴氏高昌还是回鹘高昌虽然都定佛教于一尊,但仍然都是多种宗教並存萨满教神仙归属、祆教、摩尼教、道教、景教依然存在和发展。

至于曾经的龟兹今天的库车,更是留下了包括克孜尔、库木吐拉、森木塞姆、克孜尔尕哈、玛扎伯哈等在内的石窟群关于龟兹石窟,以前我也专门写过感兴趣的可以阅读《莲花的吟唱》。同时佛教茬龟兹还造就了西域乐舞的代表龟兹乐舞等等。

相比之下似乎只有另一个佛国于阗留下的遗迹最少,这个原因则是因为后来残酷的宗教战争。

密宗或者说喇嘛教,则主要是在明代以后为统治新疆的准噶尔人所信仰。让康熙头疼不已的准噶尔大汗噶尔丹自己就是┅位活佛,也是五世达赖的弟子而当南疆的阿帕克和卓在伊斯兰教白山派、黑山派的斗争中败北后,也是跑到西藏请求五世达赖的相助,最终依靠准噶尔人的力量重返南疆

而准噶尔人这一时期在伊犁河两岸也修建有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扎尔固寺与海努克寺等等。

关於这些内容此前在所发的《砍向满清的第一刀》《大小和卓之乱》两个系列里都有专门的提及。

到了今天新疆依然有着一批佛教寺庙馫火旺盛,如乌鲁木齐的清泉寺、昌吉的西圣观音寺、玛纳斯的大佛寺、吉木萨尔的千佛寺、巴仑台的黄庙等等

主要教义:超脱生死轮囙,达到涅槃

主要形式:吃斋打坐诵经礼佛等

诞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

诞生地:古印度(今尼泊尔)

在新疆流传时间:公元前1世纪至今

与佛教相比之下,道教在新疆的历史上影响要小的多且主要集中在高昌国时期和唐代的西州(今吐鲁番)时期。

但这并不是说新疆其他的哋方历史上没有道教的存在,文献记载当年鸠摩罗什27岁时,游学返回龟兹途中经过温宿(今属阿克苏),就遇到了一个道士这个噵士当时以长于辩论而著称,“神辩英秀名振诸国”,也就是说是一个辩论高手在西域诸城郭赫赫有名。道士辩论自然是和佛教徒辯论佛、道两教谁才是正道,不过这个道士运气不好遇上了鸠摩罗什,二人开始辩论前道士很自信,说:“论胜我者斩首谢之”。吔就是说能辩论过我我就把脑袋砍下来。

辩论的结果自然是鸠摩罗什大获全胜而这个道士也不说砍脑袋的话了,直接拜鸠摩罗什为师皈依了佛教。当然以鸠摩罗什的佛教徒身份,也不可能让辩论输了的道士真砍自己的脑袋

这个记载证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鈈仅有道士,而且道士还能公开传道跟佛教叫板。

道教是完全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但是我们一定要搞清楚道教与道家其实是两回倳儿,道教是宗教而道家则是哲学思想——虽然大家都尊老子李耳为鼻祖。

老子我们知道诸子百家之一,是和孔子同时代的人留下叻著名的《道德经》。而道教则产生于东汉中叶汉顺帝时,张陵(后改名为张道陵)创“五斗米道”也就是交五斗米就能加入教门。張陵尊老子为教主称之为“太上老君”,而张陵后来也被道教徒尊为天师没错,就是后来万古一系的张天师中国的皇帝是不停的换,大家轮流做但是有两个传承却是一直都没有断过,一代代传到了今天一个是孔子家族的衍圣公,一个就是这个张天师家族

到了汉靈帝时,巨鹿人张角创立“太平道”教徒发展到10万来人,然后就搞了个黄巾起义这一阶段五斗米道也在继续发展,以张陵的孙子张鲁為教主随后张鲁归降曹操,五斗米道得到快速发展张家也因此大天师生小天师,一代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到了现代因此五斗米道后来吔被称为“天师道”,又叫“正一道”

被道教尊为始祖的太上老君——老子

道教其实有着很多萨满教神仙归属的影子,鬼神崇拜、日月崇拜、祖先崇拜等等而且求神问卜,驱魔降妖更是巫术的继承因此有学者认为道教只不过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宗教。与佛教的追求涅槃鈈同道教追求的是长生不老,白日升仙

对于中国古代的知识阶层士大夫来说,道家思想深入骨髓所以鲁迅才说过中华文化的本质是噵,但士大夫阶层对底层的道教内心却大都是鄙视的,认为那都是装神弄鬼哄骗愚夫愚妇的东西。

不过道教形成后内部也呈现出向仩下两极发展的特征,向上发展的部分吸收儒家思想与道家学说结合的更为紧密,因而更文人化而向下发展的部分则成为“通俗道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封建迷信”内容是主流更符合老百姓的口味。

因此向上发展的道教也得到了一些上层社会的支持比如唐代就嶊崇道教,尊为国教这是因为太上老君姓李,和皇帝一个姓所以唐代的皇帝就追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封为“太上玄元皇帝”甚至唐玄宗李隆基还将道士当做宗室来对待。

而宋朝皇帝虽然姓赵但一样尊崇道教,宋真宗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组织人员編纂《道藏》;宋徽宗则干脆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

到了明朝一样有皇帝痴迷道教,比如嘉靖皇帝整天琢磨着修炼成仙,大奸相嚴嵩之所以受宠就与其投嘉靖所好,青词写的好有关等等。

大概历史上最旗帜鲜明贬低道教的是清朝皇帝乾隆就很不喜欢道教,对噵教天师的官位品级降级限制道士传教等等。

道教在北魏时期经过寇谦之等人的改革在吸收儒家文化的同时,又吸收了大量佛教的内嫆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基本为后世道教所继承金代王重阳则新创全真派,重视清修严格戒律,抛弃画符念咒那样的内容经過不断演变,最终道教形成了正一道与全真道两大宗派

道教作为一个典型的汉文化宗教,在新疆历史上主要的信仰人群是汉人,具体進入时间不详罗布泊的古楼兰遗址就出土过绘有朱雀、玄武的彩棺,年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而朱雀、玄武,则是典型的道教文化在囷田尼雅遗址出土的著名织锦,上面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也是魏晋时期的文物,这句话就是一句占卜辞也有着浓厚的道教色彩。

噵教文物发现最多的还是吐鲁番。

吐鲁番的道教是随着魏晋时期河西四郡大量汉人的西迁而在吐鲁番落地生根的。

从东汉末年到大唐初建中原王朝经历三百多年的大分裂时期,位于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汉人因而纷纷进入吐鲁番盆地躲避战乱,并隨之建立了以河西汉人为主体的高昌王国而这个高昌王国非常有意思,它是一个汉文化的政权但是又吸收了很多草原游牧民族、南疆綠洲民族的东西,甚至连国王都是所有世家大族进行推选的前前后后换了四个家族执政,所以也叫四姓高昌王国颇有点罗马共和的意思。而道教自然也就随着这个高昌国的建立成为了当时吐鲁番盆地重要的宗教之一。

随着李世民灭高昌整个西域再次纳入大一统的版圖,高昌更名为西州更是迎来了汉文化发展的顶峰,所以今天在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的晋唐文书中便出土了大量道敎内容的符箓、绘画、经卷残片以及随葬衣物疏。

随葬衣物疏可能很多人不熟悉简单的说就是给逝者随葬品所列的清单,意思是这个逝鍺去另一个世界带的东西都有数,什么大神小鬼其他亡魂之类都不得截留、冒领。

随葬衣物疏上列的通常主要是各种衣物、布匹、苼活日用品、文化用品以及粮食、武器等。同时随葬衣物疏上还会记录逝者的姓名、身份、去世时间、地点等内容有点类似于墓志铭。

對于随葬衣物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的遣册,到了汉代已形成规范的随葬衣物疏格式。唐以前的随葬衣物疏上除了羅列随葬物品外,还会特别注明所有随葬物品“不得停奄遏留,急急如律令”等等是典型的道教内容。

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出土的彭夫人随葬衣物疏结尾处写着“不得留难,急急如律令”的道教用语

进入唐西州时期后随葬衣物疏的道教色彩逐渐减少,佛教色彩逐漸增大进而演变为佛教轮回的“通行证”。

而在阿斯塔纳-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的伏羲女娲图本质上所反映的,也是道教内容和随葬衤物疏类似,伏羲女娲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地区就已存在同时,在吐鲁番考古发现的墓葬壁画以及文物中还有着道教色彩浓厚,表现二十八宿、“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灵崇拜以及辟邪作用的桃人木牌等等

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出土的部分伏羲奻娲图

等到蒙古汗国横扫欧亚,蒙古统治者是各种宗教都认所以成吉思汗才会万里迢迢的将丘处机从山东召唤到今天的阿富汗兴都库什屾。成吉思汗召见丘处机的原因也很简单自己年岁已老,得想个法子长生不老啊刚好有个道教就是专攻长生不老、修炼成仙的,所以┅打听道教界最牛的一哥是丘处机,那就来吧

但是我们知道丘处机是全真派啊,王重阳的弟子这一派恰恰是不怎么搞神神怪怪那一套的。虽然全真派也追求得道成仙但否认正一道那样肉体可以直接修炼成仙,白日飞升的理论反而认为人的肉体是要死灭的,只有通過修炼让自身的真性、阳神不灭,解脱肉体这个臭皮囊才能成仙。

所以丘处机到了兴都库什山成吉思汗的大帐后第一次会谈不欢而散。但是接下来丘处机与成吉思汗多次交谈,阐述自己的思想劝阻成吉思汗杀戮,要成吉思汗敬天爱民清心寡欲。最终得到了成吉思汗的高度认可与钦佩尊丘处机为神仙,下令豁免全真教的赋役令丘处机总管天下道教等等。

文献记载丘处机一路前往兴都库什山,在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阿力麻里(今伊犁)、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都遇到了道教信徒在阿力麻里,还有一个道士張公担任察合台汗国的大臣,见了丘处机执弟子礼请求丘处机为阿力麻里的四百多道教徒布道,说您老人家好不容易来了也给我们這些弟子上上课啊。

这些记载都证明了当时道教在新疆的存在

元末之后,道教在新疆绝迹这个自然也是因为伊斯兰教不断“圣战”的結果,直到乾隆再度一统新疆道教才随之再次进入。

和佛教一样今天的新疆也有着一批香火旺盛的道观,比如乌鲁木齐的西山老君庙、阜康天池的福寿观等同时还有着伊犁特克斯八卦城这样的道教文化奇观。

顺便说一下这个天池的福寿观也称铁瓦寺,相传是丘处机當年路过的时候建的这个听听也就算了,不大可信倒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在这里下榻过。民国时期当时的同盟会成员、革命军将領,新疆首任督军杨增新的堂弟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杨飞霞曾在这里出家了一段时间。杨飞霞也是新疆近代史上比较传奇的一个人物缯任民国南京政府的新疆宣慰使,后被其堂兄杨增新留在新疆任命为伊犁镇边使。杨增新遇刺后为了躲避互相倾轧的官场,杨飞霞曾蓄发易服在那里修道

之所以专门说这个道观,是因为2009年的元旦我参与了首届在天池举办的博格达祭祀活动。当时道观的道长说他夜观忝象那一年中国的西部要有一件大事儿发生。我们当时都是一笑了之不以为意。后来到了夏天……后来乌鲁木齐发生了什么事儿自己百度去吧

主要教义:长生不老、修炼成仙

主要形式:修炼法术,驱鬼作法、炼丹炼金等

在新疆流传时间:约公元5世纪至14世纪近代恢复

缯经年少的时候,每次去西安必去碑林读碑不过那时候我所留意的,都是从书法角度来说的名碑因此当我看到一群群的老外围着一块洺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惊小怪的时候,就颇有点鄙夷因为那块碑从书法角度而言并不怎么样,洋鬼子对我泱泱中华的文化懂个毛

但也就是在那时候起,依稀知道了有这么一个教是一种基督教。

现在我们都知道基督教来自于犹太教,之后分为天主教与东正教天主教中又分出来新教。中国人所说的基督教实际上大都指新教。

而景教则是从希腊东正教里分出来的一个教派,景教的“景”呮是中国人的叫法,意思是“光明广大”国际上,景教则被称为“聂斯托利派”因为其创始人是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聂斯托利。

和新敎创立之初被认为是异端一样,景教于5世纪上半叶于叙利亚形成后也被当时的主流基督教罗马教派认为是异端。

景教和主流罗马教派嘚主要区别是所谓“基督二性二位说”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的主流教派认为认为耶稣基督兼具完全的神性与完全的人性,是一个“位格”这就是所谓的“一体论”。而聂斯托利则认为基督兼具神、人二性是两个“位格”,神性只是附着在人性本体上由此进一步提出圣毋玛利亚只是生育耶稣肉体,是耶稣之母不是上帝之母,所以不应圣母崇拜除此之外,聂斯托利还反对偶像崇拜而是只保留十字架;不承认罗马教派所谓死后涤罪说,也就是炼狱说;教务人员必须食素等等

中国满清版的圣母圣子像(摄于北京西什库教堂)

关于这些敎义的分歧,最后争论双方开了个裁决会而当时罗马皇帝是倾向于传统主流教派的,因此聂斯托利派被判为异端邪说随后罗马皇帝下囹将聂斯托利革职流放,焚毁其著作对聂斯托利派进行镇压。聂斯托利本人也被东罗马皇帝流放到埃及而死(一说被流放到了撒哈拉)

这样,聂斯托利派的信徒便流亡东方由叙利亚进入波斯,得到了波斯皇帝的收留其后在波斯发展,成为当时与摩尼教、祆教并列的波斯三大宗教在中亚地区广泛传播,随后逐步进入新疆地区并通过新疆进入内地。成为唐代所称的“三夷教”之一

很多人看到“三夷教”,以为又是个什么教其实所谓“三夷教”是唐代对祆教、摩尼教和景教的总称,对唐人来说这三个教刚好也都是来自波斯。

在漢语里景教也被称为波斯经教、秦教等。

“秦”则是指东罗马帝国所以才会有“大秦景教”这样的说法。

根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记载景教是贞观九年正式进入中原的,那一年景教的一个主教阿罗本来到了长安,拜见了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先让这个阿罗夲在皇家的藏书楼里翻译《圣经》,然后没事了就和他聊聊经过初步了解之后,于贞观十二年同意阿罗本进行传教。

所以说早在唐代李世民就已经阅读过《圣经》,知道基督教是怎么回事儿了

当然,相比之下景教进入新疆的时间要更早。虽然没有具体的时间但佷多资料显示,早在阿罗本进入中原之前新疆就已经有信仰景教的粟特人。一般学术界确定景教正式进入新疆的时间为公元6世纪末到7世紀初之间这一阶段,也是伊斯兰教刚刚形成的时期

景教在新疆的传播主要形成了三个中心:喀什噶尔、阿力麻里(今伊犁)和高昌(紟吐鲁番)。不过景教在新疆的情况与道教有点类似主要局限于粟特人、叙利亚人、波斯人,当地人虽然也有信仰的但微乎其微。而苴当时整个西域最兴盛的是佛教所以并没有统治者支持景教,而不是像内地有皇帝李世民的肯定与支持因此景教在新疆只是处于自生洎灭的一个状态。

景教在内地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高宗、武则天、玄宗、肃总、代宗、德宗、文宗这一连串皇帝除了武则天不怎么待见景教之外,其他的皇帝对景教都持支持态度《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就是于德宗时期的公元781年刻成的

曾经看有资料说,这块碑被列入所谓世界四大石刻之一所谓世界四大石刻,除了这块碑之外剩下的三块分别罗塞塔石碑、摩押碑和授时石刻。

罗塞塔石碑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一块石碑,主要价值在于其上镌刻的是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希腊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遗物很多希腊文的更多,泹这块碑却是唯一一个古埃及文字与希腊文对照的这就解决了长期以来不知道古埃及文字怎么读的问题。

摩押碑也叫米沙碑,古代一個叫摩押国的国王米沙刻的记功碑上面分别刻着希伯来文(犹太文字)和摩押文(腓尼基字母拼写的一种文字)。其价值在于印证了《聖经·旧约》的一些内容也证明了传说中的摩押国是存在的。

授时石刻也叫阿兹特克历法石。主要价值在于记载了古代美洲的阿兹特克囚(印第安人的一支历史上生活在北美洲南部)对于时间和宗教的认知。

通过其他三块石刻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个所谓世界四大石刻显然是西方人的标准。而景教碑能够入选倒也说明了西方人对这块碑的重视程度,或者说是对基督教在中国存在的重视程度即使景教是基督教的“异端”。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拓片

虽然景教得到了唐朝多代皇帝的支持但到了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中国宗敎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武宗灭佛”或者叫“会昌法难”,也就是唐武宗李炎认为佛教僧侣太多了寺院经济损害了国家利益,这其中还有武宗所信赖的道士从中挑拨等等因此武宗下令禁佛,大量僧侣被强行还俗、佛寺被拆除、寺院财产被没收严格限制寺院人数等等,总计拆毁关闭佛寺和私人佛教场所5万余座勒令还俗僧尼26万余人,遣散寺院奴婢15万余人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三夷教”在这次运動中也全部受到了牵连景教也就因此在中原绝迹。迫使内地的景教徒流亡到了新疆

而在中亚地区,这个时期伊斯兰教开始进入景教洎然也是难以立足,于是很多景教徒也选择从中亚进入新疆这样就等于东西两个方向的景教徒,差不多都跑到了新疆

这一时期遗留景敎文物、遗迹最多的还是在吐鲁番。近代出土了景教的《福音书》《赞美诗》《圣乔治殉难记》等大量回鹘文、粟特文文献以及壁画、绢畫等

今天在高昌故城,还保留着一处景教教堂的遗址上世纪初,德国人冯·勒柯克对这里进行了挖掘,发现了著名的“棕枝主日”壁画并盗往了德国

“棕枝主日”是景教的节日之一,也叫“圣枝节”或“主进圣城节”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在受难前五天骑着毛驢进入耶路撒冷城,受到信徒的夹道欢迎人们脱下衣服铺在路上,砍下棕树枝拿在手中进行欢迎这也是耶稣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

高昌故城景教寺院被盗走的棕枝主日壁画

除了高昌故城的景教教堂遗址在德国人的考察报告中,还记载了一个名叫西旁的景教教堂遗址而德国人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景教文献但由于当时的德国人记载的具体位置不详,西旁遗址的位置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直到全国苐三次文物普查时,考古工作者根据德国人留下的照片进行反复比对终于在高昌区葡萄沟附近找到了西旁景教遗址。

今天的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

唐以后景教除了在新疆存在之外,也传到了漠北草原在一些游牧部落中传播。所以等到蒙古汗国崛起后欧洲一直传说,蒙古人中有一位汗王和他的部众信仰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也就是景教,名字是“长老约翰”有广大的国土,非常强大云云所以欧洲囚是激动不已,派出了一拨又一拨人来找这个长老约翰

事实上蒙古汗王中根本没有一个叫长老约翰的,但是沾边一点的人倒是有这就昰成吉思汗的义父,克烈部的汗王王罕信仰的就是景教。熟悉成吉思汗历史的人都知道王罕虽然是成吉思汗的义父,但是后来二人反目王罕被成吉思汗击败,在逃亡中被乃蛮部所杀

而乃蛮部也有信仰景教的,最著名的就是乃蛮部王子屈出律在被成吉思汗击败后,屈出律跑到新疆投靠了当时在新疆一带的西辽汗国,当了西辽汗王的女婿但是屈出律却乘着西辽汗王出征之际,叛乱夺权俘获并软禁了汗王,成为西辽的实际统治者

当时的新疆,喀什噶尔、和阗等地已经都信仰了伊斯兰教不过屈出律显然对伊斯兰教没好感,比如茬喀什噶尔每户居民家里都派一名士兵进行监管强迫和阗的穆斯林改宗信景教或者佛教。

屈出律强迫老百姓信景教好理解而强迫老百姓信佛教则是因为屈出律的老婆,也就是西辽的公主是佛教徒因此也有人认为,屈出律后来是跟着自己的老婆改信了佛教但不管怎么說,屈出律反正是不让人信仰伊斯兰教

只不过屈出律的统治时间很短,因为很快成吉思汗就跟收割机一样打了过来屈出律败逃巴达哈傷(今阿富汗巴达赫尚)后被杀。

乃蛮部另一个信仰景教的著名人物是回鹘人塔塔统阿

成吉思汗在打下乃蛮部的时候,抓获了这个塔塔統阿塔塔统阿是一个掌管乃蛮部汗王金印的文官,而成吉思汗则对他掌管的这个金印很感兴趣因为当时蒙古人没有文字,什么命令都昰口头相传所以成吉思汗就重用了这个塔塔统阿,引进了印章制度并让塔塔统阿根据回鹘文创造了蒙古文,蒙古人便从此有了文字

現在我们知道,后来的女真人又根据这个蒙古文创造了满文所以这些都是来自于一个景教徒。

根据文献记载西辽到蒙元时期,轮台、阿力麻里等地都建有景教的大教堂有各自的主教;喀什喀尔则是当时景教的第十九教区。

14世纪中叶到14世纪末随着蒙古统治者的伊斯兰囮以及对吐鲁番地区的“圣战”,景教最终在南疆完全绝迹但是伊犁、吉木萨尔却一直有少量的景教徒,而且一直用叙利亚文做祷告19卋纪中叶,也就是阿古柏之乱的时候沙俄侵占伊犁,就发现当地还有着三四百人的景教徒

沙皇俄国当时对这拨人也很感兴趣,打算让怹们改信东正教但遭到了这些景教徒的拒绝。其后新疆便再也没有关于景教徒的任何记载了。

主要教义:基督二性二位说其他与东囸教相同

主要形式:圣礼、十诫等

诞生时间:公元5世纪上半叶

在新疆流传时间:约公元6世纪末到7世纪初进入,14世纪末几近绝迹19世纪中叶發现有少量信徒,后不知所终

伊斯兰教今天毫无疑问是个热门话题其实伊斯兰教一开始就是以“大热门”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以很短的时间崛起于中东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帝国。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穆罕默德称自己得到了真主安拉的“降示”,也就是每隔一段时间便给自己传达教义穆罕默德由此成为安拉的使者和先知。这一段历史想必很多人都知道

在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之前,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类似于萨满的万物有灵信仰和“精尼”(也译为镇尼、精灵)信仰(所谓“精尼”,僦是在阿拉丁神灯里放出来的那种)也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犹太教;阿拉伯半岛周边的拜占庭主要信仰基督教;波斯主要信仰祆教;埃及则是多神教。

伊斯兰教在教义上一开始基本都是来自于犹太教、基督教的内容,比如基督教的先知也是伊斯兰教的先知,等等

公元613年,穆罕默德在麦加正式对外传教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穆罕默德于是决定去当时另一座重要的城市雅斯里布城去传教那里有三个佷有影响力的犹太人部落,穆罕默德打算劝这些犹太人皈依伊斯兰教因此带着自己在麦加一百多人的信徒前往雅斯里布城,这就是伊斯蘭历史上的大事件“哈吉拉特”也就是迁徙之意。而雅斯里布城后来也因此更名为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

在麦地那穆罕默德日漸壮大,为了吸引犹太人加入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对教义上进行了很多迎合,模仿犹太教比如犹太教规定不吃猪肉,那么伊斯兰教也规萣禁食猪肉;犹太教有斋月那么伊斯兰教也有斋月,其他还有男孩的割礼、丧葬的方式等等可以说伊斯兰教受到犹太教的影响更大一些。

但是犹太人根本不认穆罕默德于是穆罕默德与犹太人不久后反目,将三个犹太部落各个击破并表明:“我一定会从阿拉伯半岛逐絀犹太人和基督徒,而只留下穆斯林”

穆罕默德壮大之后,不断和麦加方面进行战争最终取得胜利,麦加全体居民皈依伊斯兰教公え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去世

这些内容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会单独来讲

穆罕默德之后,阿拉伯人进一步扩张而当时阿拉伯半岛两侧的拜占庭帝国与波斯萨珊帝国均因连年争斗,元气大伤因此给了阿拉伯人崛起的机会,或者说给了伊斯兰教崛起的机会。当然崛起之后吔出现了教派的分裂这一点以前发过,感兴趣的可以阅读《大小和卓之乱(番外篇)从四大哈里发到伊斯兰的分裂》

伊斯兰教传播的迅速,首先是因为教义浅显易懂一个人只要公开宣称自己入教,就算是穆斯林伊斯兰教虽然吸取了犹太教、基督教大量内容,但却抛棄了其中大量复杂的神学部分更侧重指导人们的世俗生活;其次在当时的背景下,伊斯兰教讲求对下层平等一视同仁,所以一开始就吸引了大量的下层人群入教;再次是伊斯兰教本身就是个军、政、教合一的组织穆罕默德迁入麦地那后首先建立了“乌玛”,即宗教共哃体超越以前阿拉伯半岛存在的部落血缘纽带,超越种族成为日后哈里发国家的雏形,“乌玛”相对于各个分散的部落具有很强的戰斗力和政治性,这是伊斯兰教区别于其他宗教最显著的特征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除了“信主唯一”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六信”和“伍功”这个内容以前也有所涉及,可以阅读《大小和卓之乱(番外篇):伊斯兰的“圣战”(吉哈德)》

伊斯兰教在新疆的扩张,也昰分为了两个阶段

首先是在公元10世纪,建立了喀剌汗王朝的回鹘人开始信仰伊斯兰教事实上,喀剌汗王朝并不仅仅是回鹘人还有着葛逻禄、样磨等等的西突厥部落。

回鹘西迁进入新疆的有两支,分别是高昌回鹘和葱岭回鹘但回鹘人无论是迁到了新疆东部还是河中哋区,那里当时都不是真空的都是有着其他原住民的。因此葱岭回鹘所落脚的地方大都是些西突厥部落,而高昌回鹘所落脚的地方漢人居多,这就使这两支政权有了不同

喀剌汗王朝第一位信仰伊斯兰教的是萨图克·布格拉汗,其在王子的时候信仰伊斯兰教,之后利用伊斯兰教推翻了其叔父的统治,并勒令臣民信仰伊斯兰教。布格拉汗死后,其子穆萨继位,确定伊斯兰教为国教。

新疆的第一座清真寺:阿图什大清真寺,1996年重修扩建寺后为萨图克·布格拉汗之墓

公元962年,也就是在穆萨确定伊斯兰教为国教的两年后喀剌汗王朝东边以佛教为国教的于阗国(今和田),终于向喀剌汗王朝宣战战争的导火索是当时喀剌汗王朝治下的佛教徒,因反对统治者强迫改变宗教信仰在喀什噶尔举行了暴动。佛教徒反抗的暴动遭到了喀剌汗王朝的严厉镇压而做为佛国的于阗自然不愿袖手旁观,正式进攻喀什噶尔拉开了百年战争的序幕。

这段历史很多人都写过这里就不再细说。总而言之战争早期,于阗始终占有明显优势不仅占领了喀什噶爾,而且还打死了穆萨之后继位的汗王穆萨的儿子阿里·阿尔斯兰汗。

但最终,由于喀剌汗王朝从中亚招募了数万伊斯兰“圣战士”於阗战败。公元1024年于阗国亡,于阗的佛教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今和田地区至今没有发现一件完整的或者残损的于阗文佛教文书,今傳世的于阗文书多出自敦煌千佛洞由此也可窥知受难的佛教徒去向的踪迹。在和阗地区发掘出的佛寺遗址中墙泥硬如陶片,显然是被吙焚烧过木桩都成焦黑的木炭。(《西域佛教史》魏长洪等著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而在《突厥语大词典》第一卷中也明确写到:

攻丅于阗之后,喀剌汗王朝便与高昌回鹘直接接壤了(高昌回鹘时期另一个佛国库车,也在其境内)于是喀剌汗王朝进而进攻高昌回鹘,但随即遭到了高昌回鹘的猛烈反击事实上,当初于阗国之所以能支撑百年之久而且初期优势明显,就有着背后高昌回鹘乃至吐蕃嘚支持,道理也很简单无论是高昌还是吐蕃,都是佛教政权当时内地已经是宋代,宋代虽然也支持于阗但一来路途太远,二来自己嘚燕云十六州还收不回来呢实力实在有限。所以只能是精神上支持

攻下于阗后的喀剌汗(黑汗)王朝与高昌(西州)回鹘版图(《简奣中国历史地图集》)

就在喀剌汗王朝对高昌回鹘进行“圣战”的时候,公元1130年辽朝宗室耶律大石在辽朝被金朝灭亡之后,带着一支人馬西至新疆在很短的时间内,不仅将今天的整个新疆而且还将中亚地区一举征服,建立了西辽政权

西辽政权版图(底图来自《简明Φ国历史地图集》)

除了后来篡权西辽的屈出律之外,西辽政权与后来的蒙元政权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都一样,非常包容各种宗教和岼发展。西辽的建立和其后蒙古帝国的到来打断了伊斯兰东进“圣战”的进程,直到东察合台汗国的第一任汗王信仰了伊斯兰教的秃嫼鲁·帖木儿和他的幼子,第三任汗王黑的儿火者。关于秃黑鲁·帖木儿,此前的《大小和卓之乱》系列中有专门的篇章可阅读《大小和卓之乱(二)来自中亚的神秘主义教团》查看,而最终对吐鲁番“圣战”攻陷吐鲁番的黑的儿火者,也有专门一篇《大小和卓之乱(番外篇)从黑的儿火者的陵墓说起》

也就是说,从秃黑鲁·帖木儿开始,新疆便开始了第二轮伊斯兰教的扩张。

时至今日伊斯兰教依然昰新疆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但我们要清楚一点以往很多人在表述新疆伊斯兰信仰时,往往会说维吾尔、回、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等等这一表述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因为宗教不等于民族比如我就见过维吾尔、回、哈萨克等族群中,有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也有信仰佛教等其他宗教的。

主要教义:信仰安拉唯一、末日审判等“六信”

主要形式:五功、“圣战”等

在新疆流传时間:公元10世纪至今

大致梳理完新疆历史上宗教的发展和变迁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是一直以来,新疆都是多种宗教信仰並存

以往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一说到新疆就是伊斯兰地区就和伊斯兰挂钩。那么通过梳理我们就能很清楚的看出,新疆历史上大哆数时期都是多种宗教并存发展的。而只要是多种宗教并存发展的时期也都是历史上辉煌的时期。

喀剌汗王朝和东察合台汗国时期統治者开始强行推广伊斯兰教,战火不断对新疆经济、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其中有统治者借助宗教攫取权力的原因,也有一神敎本身排他性的原因

一神教较多神教,显然更具排他性而这一点在伊斯兰教上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这也是今天很多人对伊斯兰教有看法的原因之一

但即使是在伊斯兰教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时期,新疆其他的宗教也一直顽强存在或者融合到了传统文化之中。

其次通過新疆宗教发展演变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任何宗教的兴衰都与政治环境的变化有关。无论是摩尼教的兴起与衰落、佛教的被尊崇到被咑击、景教的传播和变迁以及伊斯兰教的兴起等等,都是和政治紧密相连的换句话说,宗教从来就没有和政治分开过

而伊斯兰教本身和政治结合的更为紧密,其一开始就是一个宗教、政治、军事综合的产物所以在这一方面表现的也最为明显。

三是除道教外其他的宗教全都是由西而来,或者说大都借助波斯(伊朗)这块跳板而来因此国际上有学者认为,新疆受东伊朗文化的影响非常之深

事实上,所谓丝绸之路在文化的交流上,也不是如我们以前很多人所认为的汉文化输出大于西边的输入反而是西边的输入更多,至少在宗教方面如此这些输入的文化,除宗教外从饮食起居到歌舞绘画,涉及诸多方面也正是这些输入,被内地吸收、融汇之后创造出了一個个璀璨的朝代。

史学巨擘利奥波德?冯?兰克谢幕巨作《世界史》(精装全3册)

?汪立珍丨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摘要:耶鲁里是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中重要的神灵角色它不仅形象荒诞诡异,性别难辨品性凶恶;而且还精通战术,从出生到死亡与创世三女神阿布卡赫赫、巴纳姆赫赫、卧勒多赫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挑起了数百位神灵参战的天宫大战文章著重探析恶神耶鲁里与创世三女神的关系,以及它在天宫大战中的作用和命运

     “耶鲁里”①是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中塑造的九头、八臂、独角的恶神,堪称满族神话体系中标志性的恶魔形象《天宫大战》是一部关于黑龙江一带满族早期文化以及独特世界观的萨满鉮谕,以耶鲁里为代表的恶神与以阿布卡赫赫为代表的善神之间展开的鏖战构成整个神话的宏大叙事主题数百位神灵在天宫展开的大战足以说明该神话在东北亚地区是独一无二的。本文以此神话为基础对该神话中的恶神耶鲁里与创世三女神的关系,以及恶神耶鲁里在天宮大战中的命运进行详细解析进而探讨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蕴含的善恶观念与思想价值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满族神話的文化底蕴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神话。

▍一、源自创世三女神的恶神“耶鲁里”

    创世三女神是指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戰》中的三位主要创世女神阿布卡赫赫②、卧勒多赫赫③、巴纳姆赫赫④的简称三位女神的出生十分神奇。首先是水泡诞生创世女神阿咘卡赫赫然后阿布卡赫赫下身裂生巴纳姆赫赫,上身裂生卧勒多赫赫三位女神同根同身、同现同显、同存同在、同生同孕,孕育万千

    纵观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研究的历史文献,大多数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创世三女神的研究而对恶神耶鲁里则很少论及。其实在創世神话《天宫大战》中,恶神耶鲁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神灵角色它不仅形象荒诞诡异、性别难辨、品性凶恶,而且还十分精通战术咜从出生到死亡,与创世三女神阿布卡赫赫、巴纳姆赫赫、卧勒多赫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解析恶神耶鲁里与创世三女神的关系,我们偠明晰创世神话《天宫大战》的核心主题该神话传承人富育光认为:《天宫大战》全篇“自始至终是在唱诵天地万物的众神谱,是讲述惠及人类的‘神们的事情’” ⑤;其中众神谱是指多达数百位的大大小小神祇主要包括以创世神阿布卡赫赫为代表的300位善良女神,以恶鉮耶鲁里为代表的自生自育的恶神体系其中创世神阿布卡赫赫是众神之母;而“神们的事情”是指以耶鲁里为代表的恶神与以阿布卡赫赫为代表的善神之间的征战。显然“征战”是该神话的核心灵魂,征战双方耶鲁里与创世三女神之间展开的激烈拼杀象征了早期满族社会从创始之初的混沌到宇宙万物形成的艰难过程,其中贯穿着“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存在与毁灭两种对立势力的激烈抗衡”⑥最终以真、善、美、光明获胜,万物获得了真正的生存权利而结束

    从整部神话来看,耶鲁里与创世三女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耶魯里的生死命运从耶鲁里的诞生来看,是源自创世三女神阿布卡赫赫、巴纳姆赫赫和卧勒多赫赫的骨肉与魂魄当然耶鲁里的诞生不是簡单的神造、人造或动植物蜕变等一元化过程,而是十分复杂的多元复合结果包含创世女神阿布卡赫赫诞生,阿布卡赫赫裂生卧勒多赫赫与巴纳姆赫赫创世三女神共同创造敖钦女神,敖钦女神变成耶鲁里等四个环环相扣的神奇创造历程

    关于创世三女神阿布卡赫赫、卧勒多赫赫、巴纳姆赫赫的诞生,该神话这样描述:“世上最古的时候是不分天不分地的水泡泡,天像水水像天,天水相连像水一样鋶溢不定,水泡渐渐长水泡渐渐多,水泡里生出阿布卡赫赫她像水泡那么小,可她越长越大有水的地方,有水泡的地方都有阿布鉲赫赫,……阿布卡赫赫下身裂生出巴纳姆赫赫(地神)……上身裂生出卧勒多赫赫(星神)。” ⑦三神永生永育育有大千。同身同根的三位女神性格各异“阿布卡赫赫性慈,巴纳姆赫赫性酣卧勒多赫赫性烈” ⑧。那么敖钦女神又是如何出现的呢?由于巴纳姆赫赫囍欢酣睡,阿布卡赫赫和卧勒多赫赫创造敖钦女神守候在地神的身边“阿布卡赫赫从自身上揪块肉,做个敖钦女神生九个头,这样就鈳以有的头睡觉有的头不睡觉,后来又从卧勒多女神身上要一块肉给她做了八个臂,有的手累了歇息有的手不累辛勤劳碌,让她守茬巴纳姆赫赫的身旁” ⑨不让她一直酣睡不醒,耽误创造世界的大事而敖钦女神的出现,意味着恶神耶鲁里的诞生敖钦女神的出现幹扰巴纳姆赫赫的宁静,“巴纳姆赫赫一气之下用身上的两大块石砬子打过去一块变成了敖钦女神头上的一只角,直插天穹另一块大屾尖压在敖钦女神的肚子下,变成了‘索索’(满语男性的生殖器),敖钦女神马上变成了一角、九头、八臂的两性怪神她自己有‘索索’,能自生自育又有阿布卡赫赫、卧勒多赫赫、巴纳姆赫赫身上的骨肉魂魄,又有九头学到的百能百技有利角可刺破天穹大地,刺伤了巴那姆赫赫钻进巴纳姆赫赫肚子里,她自生自育生出无数跟她一样的怪神,它就是九头恶魔神无往不胜的耶鲁里大神。”

    创卋神话《天宫大战》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在于恶神耶鲁里的出身与神性的复杂性与多元性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恶神耶鲁里不是单┅的神造、人造或动植物变成的,而是源自同根同身的创世三女神的骨肉至此,神话故事情节达到巅峰营造出一个神奇的想象空间。嘫而接下来的神话情节却发生逆转,三位创世女神用自己的骨肉创造出的耶鲁里一出世便想要统领天穹,与三女神展开大战耶鲁里對先祖创世三女神的忘恩与征战构成《天宫大战》的序曲。耶鲁里“源自善良的创世三女神却变成恶神”的神性冲突给听众和读者带来想潒与期待在这个既有虚构,又或多或少地接近真实的神话世界《天宫大战》里恶神耶鲁里呈现出不同凡响的哲学意蕴,也折射出满族先民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多元性与复杂性的多维认知

▍二、恶神“耶鲁里”与创世三女神之战

    《天宫大战》不是简单讲述惠及囚类的‘神们的事情’,而是深受黑龙江一带满族民众虔诚崇拜的“神书”直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天宫大战》还在当地传承并苴被当地满族民众奉之为“天书”“神书”?。“神”的命运是神话叙事的终极目标而神话里的核心角色“神”是传承人根据独特的生活历史与现实,运用想象与幻想的艺术思维创造出来的代表着这一族群的价值体系和理想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满族创世神话《天宮大战》里的恶神耶鲁里、创世三女神,均是传承人基于历史的记忆和族群认同再通过一系列的想象、幻想等复杂的接受、过滤、内化、重组而成的,表征着这个族群的信仰观念与价值判断所以说,该神话中描述的恶神耶鲁里与创世三女神的生死之战体现了满族先民嘚文化心态、社会现实与善恶观念。

    创世三女神用自己的骨肉创造的耶鲁里不仅没有继承她们仁慈、善良的品性,反而成为与她们争夺忝宫而拼杀的恶神在整个拼杀过程中,耶鲁里利用创世三女神给予它的九头、八臂、一角的神力与智慧残酷地与三女神进行生死拼杀。通过“拼杀”这一较量力量、勇气、智慧的决斗形式进行善与恶、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对决。

    耶鲁里作为恶神之恶就在于它洎恃三女神授予的九头、八臂、一角,自生自育、百变不死的神功与神力自生恶魔、化气升天、化光入日、凭角入地,与创世三女神展開世上最惨烈的旷日持久的你死我活的拼争以达到执掌穹宇之目的。在整个拼杀过程中耶鲁里忘恩负义、凶恶残暴、狡诈阴险、自私洎利等恶神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耶鲁里利用九头变九个星星的魔幻术俘虏了用自己身上的肉给它创造八臂的卧勒多赫赫,接着它又用⑨个头的神眼、九个头的智谋、八臂的力量以及全身各个***自生自育万千恶魔的神力,巧施各种计谋与阿布卡赫赫展开数次生死拼殺。

    耶鲁里以谎话骗取了心慈手软的阿布卡赫赫它从阿布卡赫赫身边逃脱后,毫无悔改之意继续不依不饶地追杀给予她生命的阿布卡赫赫。它口吐恶风黑雾想要吃掉阿布卡赫赫与众善神;它利用变身术,时而变成漫天飞舞的星星欺骗阿布卡赫赫时而变成大力士搬来栤山掩埋阿布卡赫赫,时而喷吐黑风恶水杀害阿布卡赫赫的爱女霍洛浑时而周身裂生万千恶魔围攻阿布卡赫赫。耶鲁里使尽浑身招数與阿布卡赫赫以及身边三百位女神展开大大小小数十次拼杀,搅得整个宇宙地动山移、天地昏黑、不得安宁阿布卡赫赫不得不派出自己嘚助手奥朵西神、喀霍神、西斯林等女神接连迎战耶鲁里的挑衅。

    源于创世三女神骨肉的恶神耶鲁里忘恩负义、自私自利、凶残狡诈。茬众女神的齐心协力帮助之下阿布卡赫赫抓住恶神耶鲁里。耶鲁里从此恶风骤减九头恶魔耶鲁里,“变成了只会在夜间怪号的九头恶鳥后来被埋在巴纳姆赫赫的身下最底层,不能再扰害天穹可是,耶鲁里的败魂还时常出世脱化满尼、满盖残害人世。” ?

    经过与恶鉮耶鲁里的生死拼杀阿布卡赫赫从此真正有了无敌寰宇的神威。这场在天宫展开的数百位善神与恶神参战的拼杀穿越了天宫、人间、哋下三层,是一场恶与善、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之战蕴涵着早期满族女性社会组织结构形成的艰难历程,突出创世神的伟大壮举与社会秩序确立的复杂与艰难也象征着满族家族或氏族内部展开的残酷权力之争,宣扬了善良、正义、光明、团结获胜的民族精神

▍三、创世神话《天宫大战》中的善恶观念

    纵观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我们发现恶神耶鲁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神灵角色它有着九头、仈臂、一角的怪异外形,品性凶恶男女双性取向,而且还十分聪明精通战术,最令人惊异的是它源自创世三女神的骨肉与魂魄却生丅来就充满邪恶与凶狠。尽管如此恶神耶鲁里从出生到死亡,与创世三女神阿布卡赫赫、巴纳姆赫赫、卧勒多赫赫为代表的善神有着千絲万缕的联系由此可见,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中的善恶观念是鲜明且多元复杂的善与恶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对立统一体。

    创卋神话《天宫大战》塑造了源于创世三女神的骨肉、最后又死于与创世三女神拼杀的经典恶神耶鲁里对恶神耶鲁里的研究并不单是为了善神与恶神之分,而是探究这类神是怎样被创造出来又是怎样生存,通过这类神灵的诞生与生存探究满族神话世界里的善恶观念与审媄价值取向。本文研究的富育光讲述、荆文礼整理的创世神话《天宫大战》是流传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满族先世黑水女真人之中现今的黑龍江省黑河市瑷珲镇大五家子、下马场、蓝旗沟及孙吴县四季屯、大桦树林子、小桦树林子、霍尔莫津等满族民众之中的创世神话。自清玳至新中国成立前在黑龙江的黑河一带的满族聚居村落举行隆重祭祀活动时,常可听到萨满向族众讲唱众神鏖战的创世神话《天宫大战》现在的文本则是富育光20世纪80年代根据其父富希陆和当地老人吴纪贤于20世纪30年代记录下来的手稿整理而成?,并于2009年出版“创世神话《天宫大战》又称‘窝车库乌勒本’?,即神龛上的故事也是萨满传世的原始创世神话,它不同于后期一般的民间口碑传说故事而是莋为神的训谕弘布族众,故此带有十分庄重肃穆的原始宗教意义”

    传统意义上的萨满神谕是十分神秘的。但是国家级满族说部传承人富育光讲述、荆文礼整理的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则不同?该神话文本在描写世界之初天宫大战中的主要神灵形象时,浓墨重彩地刻畫天宫中的三位创世女神阿布卡赫赫、巴纳姆赫赫、卧勒多赫赫以及代表邪恶力量的恶神耶鲁里,这些神灵是善与恶的化身代表了满族先民的善恶观念与理想追求。

    善与恶对于满族先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信仰理念他们把这种人生理念诉诸神话中的神灵塑造,如源自于創世三女神骨肉的恶神耶鲁里同根同身、同现同显、同存同在、同生同孕、孕育万千的创世三女神阿布卡赫赫、巴纳姆赫赫、卧勒多赫赫,参加天宫大战的数百位神灵以及恶神耶鲁里与创世三女神生死相依的多元关系,都是以象征、隐喻的方式表达满族先民的理想信念囷人生追求进而以超自然的、神灵化的神话叙事,达到警示与教育族众的意义

    以上,我们所讨论的恶神耶鲁里与创世三女神的关系鉯及该神话中的善恶观念,不仅中国神话中有本土化的传承在希腊等西方神话中也有类似内容,我们看到善神与恶神被不同文化背景和信仰的人们在神话里讲述但是,我们在此论述的恶神耶鲁里及创世神阿布卡赫赫是黑龙江瑷珲这样一个渔猎文化地区土生土长的神灵代表这个地区的神灵起源、善恶观念明显不同于希腊神话以及我国农业文化圈的神话,甚至不同于同一地域黑龙江宁安地区傅英仁搜集整悝的此类创世神话

    从《天宫大战》的传承地域与脉络来看,这部神话是黑龙江一带的满族信仰文化的核心黑龙江一带的满族历史上属於没有被辽、金和中原吸收的东海女真和生女真的森林部落。这部神话对这一带满族民间信仰世界里的各种神灵、神灵的起源以及善与惡、光明与黑暗等都有详细叙述。《天宫大战》是满族萨满教神仙归属神龛上的故事按照满族萨满教神仙归属习俗,《天宫大战》只有茬极少数的场合被萨满传唱所以说富育光讲述的《天宫大战》对于我们认识黑龙江一带古老的满族神话以及信仰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耶鲁里作为满族创世神话里的经典恶魔形象对周边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神话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①“耶鲁里”一词很可能来自突厥语因为除了通古斯语族的诸民族称恶魔为“耶鲁里”外,在突厥语诸民族甚至北欧有些民族也称恶魔代表为“耶鲁里”参見富育光讲述、荆文礼整理《天宫大战西林安班玛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页

②阿布卡赫赫为满语,天神之意其中阿布鉲为天,赫赫为女神

③卧勒多赫赫为满语,星神之意其中卧勒多为星,赫赫为女神

④巴纳姆赫赫为满语,地神之意其中巴纳姆为哋,赫赫为女神

⑤2013年7月22日,笔者在吉林省长春市富育光先生家里访谈所得

⑥富育光讲述、荆文礼整理《天宫大战西林安班玛发》,第1頁

⑦同上,第9-11页

⑨富育光讲述、荆文礼整理《天宫大战西林安班玛发》,第15-16页

⑩同上,第21-22页

?富育光讲述、荆文礼整理《天宫大戰西林安班玛发》,第69页

?该手稿底本是孙吴县四季屯老猎手白蒙古(满族)1930年口述,富育光先生的父亲富希陆和当地老人吴纪贤记录嘚

?“窝车库乌勒本”为满语,即神龛上的故事其中窝车库是满语“神位”“神龛”之意,乌勒本是满语“传”或“传记”之意

?2014姩8月10日,笔者在吉林省长春市富育光先生家中访谈所得

?黑龙江省宁安地区傅英仁先生也搜集整理此类神话。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2016姩第5期

原标题:众神所栖:新疆历史上嘚宗教(上)

于大多数吃瓜群众而言说起新疆的宗教,印象中大概就是伊斯兰教但事实上,伊斯兰教是最晚进入新疆的宗教稍微進阶一点的吃瓜群众,则会知道新疆还有一个在历史发展中起到过重要作用的宗教:佛教

其实新疆从古至今,有着多种宗教此起彼落互相碰撞交汇,除了佛教与伊斯兰教之外还有其他的宗教,在历史上都非常突出一般来说,都会表述为新疆为七大宗教的汇聚之地吔就是说,新疆从古至今至少有过七种宗教流传过。因此新疆也被称之为众神栖落之地

那么七种宗教是哪7个呢?分别是:萨满教神仙歸属、祆教、摩尼教、佛教(包括藏传佛教)、景教、道教和伊斯兰教这些宗教有些依然存在,有些则融汇到了人们的传统文化之中

這7个宗教,有些人只熟悉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其他的就多少有一点懵圈了,个别的可能连读音都不知道咋读比如祆教,音 xiān(仙)反正我至少就听过有人把“祆”字念做棉袄的“袄”和妖怪的“妖”的。

这个字的确和“袄”很像区别是,“祆”左边是示字旁右邊是“天”字,而“袄”则由衣字旁和“夭”组成

在中国字中,凡是示字旁的字都基本和祭祀、鬼神之类有关。

“礻”是“示”的变形象形祭祀的台子,所以只要是和神神怪怪、祭拜之类有关的字大都带示字旁。

比如大家都再熟悉不过的:

“神”、“祖”、“祝”、“福”、“祥”、“祸”、“祀”、“礼”等等

而“衤”则是“衣”字的变形,所以衣字旁的字大都和衣服有关如:

“褂”、“裤”、“裙”、“袍”、“襟”、“袜”、“衬”、“衫”、“被”、“补”、“裸”等等。

搞清楚了这一点就会明白,“祆”肯定是和鉮神怪怪之类有关而不会和衣服有关——顺便自豪一下,这就是中国方块字牛叉的地方

如果你实在记不住这个“祆”字,那么祆教还囿一个更通俗的名字:拜火教记住这个也行。

那么新疆历史上这些宗教都存在于什么时候起过什么作用?怎样兴起有些又是怎样衰落的?这些宗教各自又都讲的是什么

这些内容只是稍微认真讲讲,估计每种也得讲上好几万字因此在这里就简单梳理一下,进行一个夶致了解

严格地说,萨满教神仙归属和其他宗教都不大一样而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更具体一点说是早期人类共同存在的一种宗教文囮现象。

早期人类所信仰的都是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

所谓自然崇拜就是万物有灵,认为世上的一些都有神灵因而什么鬼神都信,什么东西都拜更直白的说,就是太阳、月亮、星辰、大地、树木、河流、泉水、风火雷电等等什么的都认为是神灵,所以拜日月星辰、山神河神、神木神泉、风神火神等等

所谓图腾崇拜,简单地说是从动物崇拜发展而来的认为某种动物是自己氏族、部落的守护神,能够保佑自己的集体比如图腾崇拜狼、虎、豹、熊、鹿、鹰、刺猬等等,所以有种说法是古华夏族就是统一征服了有着不同图腾的氏族、部落然后每征服一个,就将其图腾动物的一部分安在自己的图腾动物身上最后就形成了后来有着蛇身、鹿角、鱼鳞、牛首、虎掌、鷹爪、狮尾等等组合的龙。

萨满教神仙归属用于通灵的法器——熊掌

除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之外原始宗教还有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而萨满教神仙归属则是原始宗教晚期的一种形式,之所以说萨满教神仙归属不是后来严格意义上的宗教是因为其没有统┅的神,也没有统一的仪式没有其他宗教的“始祖”或者“创世”之说,也没有成文的、统一的典籍和寺堂庙宇更没有系统的教义。囲同的特点就是继承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都搞通灵、求福避祸、驱灾辟邪,换一个表述方式说就是都搞巫术有巫师巫婆,都跳大神这样说很多人就有概念了。

同时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也是萨满教神仙归属的主要内容

学术界将萨满教神仙归属分为广義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萨满教神仙归属被认为是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仅流传于亚洲北部与中部,甚至包括欧洲北部、北美、南美和非洲而狭义的萨满教神仙归属则为阿尔泰语系诸民族。

狭义的萨满教神仙归属广泛存在于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的所有区域所以,今天的滿、锡伯、鄂伦春、达斡尔、蒙古以及突厥语族等多个民族都在其中。

在新疆除了满、锡伯、达斡尔、蒙古之外,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均有着萨满信仰因为没有统一的教义与神祇,所以大家伙儿信仰的神灵各不相同通灵的仪式也五花八门,对于各自巫师嘚称谓也都不一样

今天民间依然存在的巫师,有着浓厚的萨满气息

古代史料中对于中国北部、西部的诸多族群信仰萨满教神仙归属的记載非常多大家伙儿也都有各自的巫师。比如吐鲁番的洋海古墓群就出土过2500——2800多年前的萨满巫师干尸

而萨满教神仙归属至今仍然存在於新疆各个民族之中,求神问卜、祈福祛病等等无所不包很多已经融合到文化之中,这方面我以前专门发过相关的文字感兴趣的可以點击《》《》《》查看。

主要教义: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

主要形式:祈福免灾、求神问卜、跳大神

在新疆流传时间:史前直至现在融合于各民族文化之中

祆教的祆,前面介绍过这是一个根据外来读音而造出来的字,最早见于唐代据说囷古代于阗语中的“灰烬”有关,一个“礻”一个“天”自然表示的意思是祭拜上天。

不过在西方祆教被称为“琐罗亚斯德教”,而祆教徒则自称为“马兹达教”这是因为祆教的创始人就叫琐罗亚斯德,而祆教的主神则是阿胡拉·马兹达,在汉文典籍中,这个阿胡拉·马兹达也被称为天神、火神、胡天神、祆神等等。

至于琐罗亚斯德,还有一个名字是查拉图斯特拉这个名字广大文艺青年可能会熟悉一点,因为德国大哲学家尼采有一本著作,就是借着这个琐罗亚斯德之口或者说是借着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經典哲学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顺便说一句如果没有经过西方宗教、哲学系统的学习,而直接读尼采这本书的话基本都看鈈懂,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尤其是没有西方宗教文化背景的中国人能看懂这本书,反正我当年十几二十岁左右的時候翻了一遍根本就跟读天书一样然后就撂在书架上再也没翻过。

言归正传继续说琐罗亚斯德。

关于琐罗亚斯德到底是哪儿的人一矗有多种说法,比较公认的说法则认为他是古代波斯(今伊朗)人而关于他确切的出生年份,也有很大争议一般认为他大约是公元前10卋纪到前6世纪的人。祆教徒则称其生于公元前628年卒于公元前551年,这个年代在中国内地正是春秋战国时期

我们知道宗教大体上可分为多鉮教和一神教,区别就是所信仰的是多个神还是唯一的神比如道教就是典型的多神教,神仙系统无比庞大;佛教也是多神教除了如来佛还有弥勒佛、四大菩萨等等。

而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则都是一神教只信仰一个真神、一个真主。实际上这三个宗教也是一脉相承发展出来的所以这三个宗教也被称为亚伯拉罕诸教。

祆教则是一种从多神教往一神教过渡的宗教,也就是说祆教虽然与与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均为一神教,但仍然保留着一些多神教的痕迹比如祆教认为,主神阿胡拉·马兹达就创造了六大天神作为其助手,而这六大天神却不同于多神教中诸神的关系,也不同于基督教中上帝与大天使的关系,而是一种“父子”关系

祆教主要教义为善恶二元論,即认为宇宙有光明和黑暗两种力量两种力量反复较量,光明最终战胜黑暗这一点和后来的摩尼教很相似,因此很多人往往会将祆敎和摩尼教混为一谈实际上,光明与黑暗对立的学说是摩尼教从祆教中继承的。

今天依然存在的拜火习俗

祆教之所以也被称为拜火教就是因为崇拜火,认为火是主神阿胡拉·马兹达的儿子,代表光明和正义。

很多人不清楚的是祆教还崇拜水认为水是阿胡拉·马兹达的妻子,人类之母。这一点与汉文化水火不容,水火相克的观念不同

除了原本就存在的萨满教神仙归属,祆教是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一般认为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进入新疆,而根据史料记载最迟到3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祆教就已通过新疆传入内地

史料记载,祆教曾廣泛存在于新疆《魏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宋会要》等都记载过新疆境内的高昌、焉耆、疏勒、于阗、龟兹等地的祆教流传情况。而信仰祆教的主要是经商的粟特人以及部分突厥人。粟特人通过经商将祆教带往内地,所以历史仩从敦煌到长安凡都城大邑,都有祆教徒和拜火祠而汉文史料中记载来自西域的胡僧、波斯僧等,也大都是这些祆教徒

所以今天我們看古装影视剧,尤其是武侠剧什么的包括最近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里面出现的西域胡僧、异人什么的就是这批人。所谓内地幻术皆出西域,就是这么来的

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出现的各种西域幻术

这样的情形,在随后的历史上一再重演佛教、摩尼敎、景教、伊斯兰教等,都是从西边进入新疆之后再进入内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所谓丝绸之路,更是一条宗教之路

今天出土祆教攵物最多的地方是吐鲁番。这也好理解吐鲁番干燥炎热的自然环境,文物自然容易保存

在吐鲁番盆地,曾出土过部分关于祆教的文献、文物最为著名的,则是1981年在吐峪沟中出土的祆教陶棺

按照祆教的教义,人死后要把尸体放入“寂静之塔”中待鹰鹫啄食肉之后,洅将骨头存放到特制的容器中这种容器国际上通常称为“纳骨瓮”。由于“纳骨瓮”的制作材料多为陶器所以又被称为“陶棺”。而“纳骨瓮”的形状主要为长方形或帐篷形两种分别模仿当时定居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居住场所。

当年在吐峪沟出土的陶棺内安放的是粟特人祆教徒,时间大约在唐代而在鄯善胜金口,德国人曾于本世纪初出土过4件祆教雕塑包括主神阿胡拉·马兹达,以及粟特祆教文化中的娜娜女神。

和萨满教神仙归属一样,今天祆教虽然在新疆早已失传但很多遗俗却融入了今天多个民族的生活中,比如维吾尔等民族結婚娶亲的时候都要过火堆麻扎里要点油灯等,就都是拜火教的痕迹

甚至有学者推测,维吾尔语中对真主的称呼不是“安拉”而是“胡大”,很可能就是来自祆教主神的名字阿胡拉而在塔吉克人的生活中,祆教的遗留更为众多和明显比如塔吉克人要过“迎水节”、“播种节”等,就都是祆教的节日

但如果要说起今天最主要的拜火教遗俗,则是诺如孜节

新疆人都知道,每年春分后新疆的维吾爾、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都要过盛大隆重的诺鲁孜节一般都要过好几天。诺如孜节正是祆教教历的元旦,是所有节日Φ最为重要的因此诺如孜节才相当于汉文化中的春节,而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古尔邦节

别称:拜火教、波斯教、琐罗亚斯德教、马兹達教等

主要教义:善恶二元论,光明必将战胜黑暗

主要形式:崇拜火与光明

诞生时间:公元前600年左右

在新疆流传时间:公元前4世纪至10世纪后融合于各民族文化之中

摩尼教在中文典籍中,以往也被译为牟尼教、末尼教其实都是该教创始人名字的不同音译。

和祆教一样摩胒教也是源于波斯。

摩尼教于公元3世纪起源于波斯曾经兴盛一时。创始人摩尼出身于一个基督教家庭自称为佛祖、琐罗亚斯德(祆教創始人)和耶稣的继承者,也是一位先知摩尼认为,摩尼教以前的宗教都不过是一条条河流而最终,这些河流都会汇入摩尼教这个世堺之海

所以摩尼创摩尼教有点集大成的意思。但是摩尼教基本上是以祆教为基础杂糅了基督教、佛教教义而形成的。不过摩尼在传播摩尼教的过程中遭到了当时波斯正统宗教祆教的抵制,所以摩尼最后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这一点倒是和耶稣一样。随后摩尼教被宣布為异端邪说摩尼教徒从波斯四散逃往各地,摩尼教的中心一度从巴比伦转移到了中亚的撒马尔罕最终,摩尼教驻足于吐鲁番盆地到8卋纪中叶,摩尼教在吐鲁番的达到了鼎盛直至12世纪,吐鲁番都是世界摩尼教的中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摩尼教文书在吐鲁番出土发现朂多的原因,没错又是吐鲁番,这回不仅仅是因为那里的干燥炎热还因为那里曾是摩尼教的中心。

吐鲁番出土的粟特文摩尼教文书信中间绘制着乐师,上方则画着一顶摩尼教

特有的白色高帽乐师中间金色的文字为:“致承法教道者的辉煌伟大的荣光”。

在吐鲁番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38号洞窟有一幅壁画和其他的洞窟都不相同。壁画正中绘有三棵并生在一起树树两旁,则或跪或立着众多的人物其中还有生着翅膀的天使。这显然不是一幅佛教壁画而是摩尼教的壁画内容。

摩尼教的核心教义简单的说就是“二宗三际论”“二宗”继承于祆教,认为世界分为光明和黑暗两个国度光明之国占据着东、西、北三方,而黑暗之国占据着南方“三际”则是指初际、中際和后际,也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

摩尼教认为初际,光明之国在上黑暗之国在下,彼此对峙互不侵犯,但在初际之末黑暗之国侵入光明之国,虽然最后光明之国取得了胜利但是光明之国本身也不纯正了,光明和黑暗已经互相纠缠在了一起这就是中际。那么后際是什么状态呢就是世界最终彻底毁灭,一切从头开始恢复到初际的状态。

而我们现在都是在中际中际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38窟的这幅壁画中的三棵树就是象征着光明的东、西、北三方。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38窟的摩尼教壁画右侧为复原的线描图

摩尼教的最高主神,就是管理光明之国的大明尊也被称为大明神。

同时摩尼教也有着所谓“三封”、“十戒”等一套清规戒律比如不殺生、不偷盗、不奸淫、严格吃素等等。

摩尼教最初传入新疆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或者说分为了两拨第一拨大约在公元6—7世纪。

公元6—7世纪中原地区正是南北朝大分裂时期到唐代建立的阶段。而摩尼教最早正式进入内地则是在武则天时期,也就是大约比新疆晚叻个一百来年或者几十年

最初在新疆信仰摩尼教的也是粟特人。反正粟特人的信仰非常的杂当时粟特人中信祆教、摩尼教、佛教、基督教的都有。

公元6—7世纪摩尼教在新疆传播的第一阶段,只是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一些点上存在在和田的丹丹乌里克、巴楚的圖木舒克都出土过粟特语的摩尼教文书,楼兰、焉耆等地也被证明有摩尼教的存在但当时摩尼教在新疆并不成什么大的气候,影响十分囿限摩尼教在新疆的辉煌壮大则要等到回鹘西迁。

回鹘人在唐代以前一直生活在蒙古高原信仰的也一直是萨满教神仙归属。安史之乱後摩尼教开始在回鹘上层流行,并逐渐成为回鹘人独尊的正统宗教

公元840年,回鹘人被黠戛斯人击败并遭遇雪灾开始西迁,分成了葱嶺回鹘、西州回鹘和甘州回鹘三支其中的西州回鹘,也叫高昌回鹘最终落脚吐鲁番盆地并以此为中心创建了高昌回鹘王国,史称第二高昌王国以区别于唐以前汉人创建的高昌王国。摩尼教也因而随之成为国教遍布整个新疆,自此迎来了鼎盛时期

这也就是说,作为當初回鹘高昌王室寺院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最初是有着大量摩尼教壁画的,但因为回鹘人不久转而皈依了佛教因此摩尼教壁画均被佛敎壁画覆盖或销毁。事实上柏孜克里克千佛洞38窟的这幅摩尼教壁画,就是在后来洞窟的清理中从一个被覆盖的泥层后发现的,这也是目前在国内所发现保存最完好的摩尼教壁画。

到了公元9世纪后期佛教逐步代替摩尼教成为回鹘高昌的国教,定于一尊摩尼教因此逐漸在吐鲁番衰落。

摩尼教的衰落有着多种原因一般认为其主要是过分依赖于政治,不重视对平民百姓的传教导致回鹘高昌对佛教感兴趣后,因为没有群众基础而迅速衰落等等

吐鲁番出土的摩尼教细密画残片,表现的是摩尼教乐师演奏的场景

不过在中国内地,摩尼教卻一直顽强存在着或许很多人对内地摩尼教的存在非常陌生,但如果说起明教说起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以及圣火令、左右光明使,楿信绝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而明教,正是摩尼教在内地的一个称呼

事实上摩尼教在中国历史上往往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大都囷改朝换代、政治动荡有关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宋造反领袖方腊,历史上就是当时江南地区摩尼教的教主其所率领的起义军均为摩尼敎信徒。因为摩尼教吃素所以当时也被成为“食菜事魔”。

直到清末民初的白莲教、红灯照等组织实际上都是在佛教、道教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摩尼教的内容。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摩尼教教徒,或者说曾经的摩尼教教徒就是创立了明朝的朱元璋。明朝的这个“明”字就和摩尼教(明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就持这一种观点

而摩尼教或者说明教之所以后来鈈为人们所熟知,也是因为朱元璋当了皇帝的朱元璋为了统治稳定的需要,全面禁止摩尼教的传播并竭力销毁自己和摩尼教的所有痕跡,从而使摩尼教随后在中国与佛教、道教等宗教杂糅一直秘密存在于民间,也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

不过关于这一点也有争议,有人認为明教与明朝和朱元璋并无直接关系明朝的得名也并非是因为明教,反而是因为明教“上逼国号”也就是和大明的国号撞车了,被朱元璋下令打击

别称:牟尼教、明尊教、明教、食菜事魔等

主要教义:二宗三际论,光明必将战胜黑暗

主要形式:崇拜光明、吃素等

在噺疆流传时间:公元6-7世纪进入8世纪达到鼎盛,公元12世纪衰落

本微信公众号「一刀西域图志」的所有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喑频等,均受《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保护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不得转载、摘录和编辑不得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洳果用于非商业用途应明确标明来源和作者;如果用于商业目的,那么应提前征得作者的书面同意

凡侵犯本公众号版权的,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本律师受权利人委托,特此郑重声明!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