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红星照耀中国采访时间去红区带了哪些东西

清明节去突尼斯旅游必备物品有哪些清明节去突尼斯旅游需要带什么东西

清明节去突尼斯旅游必备物品有哪些?清明节去突尼斯旅游需要带什么东西小编帮忙整理了該目的地的旅游攻略如下,希望对大家的出行有所帮助:

清明节去突尼斯旅游必备物品 突尼斯的全称叫做突尼斯共和国是非洲大陆南边嘚*北面的一个国家。他在北方向河东方向就是地中海它的东南方向是利比亚,而它的西面就是阿尔及利亚我们可以穿好一件长袖的外套,或者是一件羽绒服都可以

清明节去突尼斯旅游需要带什么东西 突尼斯是我们现在世界上,少有的集合了沙漠山林的国家。这也是┅个悠久文明和多元化文明的集合体。他这里有一条非常长的海岸线大概有1300多公里,我们来的时候是在4月份温度还是比较低的,经瑺会有雪花

清明节去突尼斯旅游准备什么 近几年突尼斯的旅游业飞速上涨,很多游客都会选择来这边游玩而突尼斯在2011年的时候,茉莉婲革命爆发而且引起了阿拉伯的连锁反应。这里在2012年人口普查中这里的人数到达了 请把(#)改成@。

在多灾多难的20世纪***等中國***人率领人民军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浴血奋战,为饱受屈辱的中国人民撑起了一片蓝天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然而让世人最早了解***和中国***人的,应当归功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人们至今不会忘记书Φ的那幅***身穿红军蓝灰军衣,头戴红星八角帽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的照片,它像燎原的星星之火将***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輝形象传遍了全世界。而这张照片中的红军帽现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它见证了斯诺与***的革命友情

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於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一个贫困家庭里他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1928年,当中国大革命陷入低潮嘚时候他来到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和《芝加哥论坛报》记者,遍访了中国主要城市和东北等地“九一八事变”时,斯諾正在上海以后又目睹了1932年淞沪抗战和1933年热河抗战,结识了鲁迅、宋庆龄等一批民主进步人士1933年至1938年,他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教并有兩年时间住在燕大校园里。

1936年7月初在宋庆龄的介绍下,斯诺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绕道西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來到***中央所在地保安进行采访,寻找真正的“东方魅力”

***对第一位来苏区采访的外国记者十分重视,认为斯诺可以不受国民黨新闻检查的封锁能够把中国***的活动和主张,如实地在国外发表这样就可以使国民党对***的一切造谣诬蔑原形毕露,使中國人民的解放事业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因此,要求红军各部队认真做好斯诺采访的接待工作7月13日,斯诺、马海德两人秘密抵达保咹受到红军的热烈欢迎和接待。红军给他们每人配发了一匹马、一支步***、一套崭新的军服和一顶红军红星八角帽为便于采访,斯诺嘚住处被安排在离***所住窑洞不远的山脚下

7月15日,斯诺接到通知***主席将要正式接见他们。当斯诺等人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住的院子时***已经在门口微笑着迎接他们了。***用有力的大手握住斯诺的手高兴地说:“欢迎!欢迎!”斯诺观察到,作为中国***的领袖***住的窑洞实在是太狭小了。但就是在这简朴的窑洞里***和斯诺在以后的4个月里进行过数十次彻夜漫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天早晨,在黄华等人的陪同下当斯诺刚迈进***住的院子时,就看见***站在窑洞门口迎着和煦的晨光,容光焕发神采奕奕,魁梧的身躯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高大、威武面对这鲜活的形象,斯诺那新闻记者的才思迅速作出反应他敏捷地举起挂在胸前的照相机,把镜头对准***说:“主席让我给你拍张相吧!”***微笑着应允。可是斯诺发现***没囿戴军帽,便说:“请你戴上军帽照个全副戎装的。”但***只有一顶洗得褪色发白的旧军帽且帽檐已经软软地耷拉下来,戴这样嘚帽子照相显然不适合***只好向身边的工作人员借,可惜没有一顶合适的正在这为难之际,斯诺灵机一动顺手把自己头上的新軍帽摘下递给***,***戴上后正合适斯诺立即举起了照相机,“咔嚓”一声把***的光辉形象拍了下来。照完了相***緩步走到斯诺跟前,把军帽端端正正地戴在斯诺头上紧紧握住斯诺的手说:“斯诺同志,谢谢你”斯诺像一个将要出征的红军战士般姠***主席立正敬礼,周围的人都鼓起掌来在随后的陕北采访活动中,斯诺一直戴着这顶红军帽他十分珍视***戴过的这顶红军帽,一直把它随身携带着

同年10月,斯诺结束了对苏区的采访离开苏区进入东北军的防地。斯诺乘坐由张学良将军派来的一辆大卡车转噵西安回北平当时,车上装着一些麻袋里面塞满了要送去修理的旧***支。为了避免沿途国民党军警的盘查斯诺把装有在苏区采访的素材、胶卷和红军帽的提包塞进了其中的一个麻袋里。半夜行车时他睡着了车上的所有麻袋被卸下扔到了离西安20多公里的咸阳的一个军吙库里,车到了西安斯诺才发现他非常着急,心想把提包丢了4个月的冒险采访将前功尽弃,将辜负***等人的重托;而且万一那提包被国民党军警得到后果将不堪设想。斯诺费了好多口舌才说服卡车司机和陪同的东北军军官立即原路返回,终于把提包原封不动地找了回来!

返回北平后斯诺立即伏案撰写《红星照耀中国》书稿及有关红军的报道,有时忙得连***也不接1937年2月5日,燕京大学新闻学會在燕大校内未名湖畔的临湖轩召开大会斯诺在会上首次演讲并放映了他拍摄的有关红军的纪录片、幻灯片等,200多名青年学生第一次看箌了***、朱德和周恩来等红军领袖的形象陕北苏区人民的生活、红军演习、红军大学和抗日剧团演出等情形,在燕大校园引起了巨夶反响在斯诺的启迪下,燕大学生立即倡议组成了北平学生访问团赴延安(***和***中央领导机关于1937年1月13日由保安迁到延安)受箌***等红军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苏区人民的热烈欢迎。抗战爆发后成百的燕大学生陆续奔赴陕北,参加八路军走上抗日救国的前線。

1937年5月斯诺的妻子、伦敦《每日先驱报》和《纽约太阳报》代理记者海伦?斯诺受到丈夫的影响,秘密赴延安她要完成斯诺对红军長征后续部分的采访。在她到达的第二天***和朱德一同来看她。***亲切地说:“欢迎你到延安来”海伦?斯诺笑着回答:“峩早就从照片上认识您了。”海伦?斯诺取出衣袋里的笔记本中夹着的那张***头戴红军帽的照片高兴地递给***说:“这是我丈夫给您照的那张相。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围困我在西安的西京招待所里女扮男装,深夜跳出窗户身上只带了您的照片。您知道您的这张照片就是我来见您的介绍信。”***眯着眼睛仔细端详自己头戴红军帽的照片感慨地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这个一向不修边幅的人照出的照片会有这么好看感谢斯诺同志。”

1937年10月斯诺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由英国伦敦戈兰茨公司首次出版。这是關于***等中国***人、中国工农红军情况的最早最详尽的报道它向世人宣传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斗争情况,从而打破了国囻党的长年封锁1938年2月,上海租界内的抗日救亡人士以“复社”名义将该书译成中文因当时所处环境而改名《西行漫记》。与此同时斯诺还赶写了一系列关于红军的报道文章,寄往英美各国的报纸发表这些消息和文章又迅速用电讯传回国内,并在远东的许多报纸上刊發出来斯诺还把他同***的长篇谈话全文连同苏区情况综述交给《密勒氏评论报》发表,并配发了***头戴红军帽的大幅照片它潒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中国和世界。一时间从南京到北平,掀起了轩然大波斯诺悄然访问苏区,来去无踪而国民党军警宪特却丝毫沒有察觉,这使蒋介石大为震怒他气急败坏地把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召到南京去作交待,并对西安宪兵和***进行了重新改组

在此後的30多年间,斯诺多次访问中国数十年如一日地以其风格独特的报道、著作和讲演,向世界各国介绍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事业1960年斯诺訪问中国时,受到***主席的亲切接见***感慨地对斯诺说:“我从没有骗过你,你也从没有骗过我”他们两人这种相互信任的伖情保持终生。1964年斯诺再次访问中国,有一次应邀到人民大会堂观看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舞台上站满了合唱队员,台前是夶型乐队舞台背景是一张***头戴红星八角帽的巨幅照片。斯诺入场后抬头看了又看惊诧地问道:“那不是我在1936年拍的主席相吗?”斯诺没想到如今这张照片会在那么大的场合派上这么大的用场。斯诺非常珍惜与***的友谊在自己家中时常把这张照片和这顶红軍帽拿出来给全家人及朋友们观赏。他的两个孩子都还头戴这顶红军帽照过相

1972年1月下旬,***主席、周恩来总理得知斯诺患胰腺癌动叻手术的消息后立即指示组成医疗小组前往瑞士(斯诺全家于1959年搬迁到瑞士),希望能把斯诺接回中国医治并在北京日坛医院准备好叻一套病房和一个医护班子。1月25日下午由中国卫生部顾问马海德率领的医疗小组抵达日内瓦,在中国驻瑞士大使的陪同下驱车前往日內瓦郊区埃善小镇斯诺的家。斯诺夫人早已在家门口迎接斯诺的家是一幢两层小楼,走进客厅墙上正中悬挂着当年斯诺为***照的頭戴红军帽的大幅照片。见到已瘦骨嶙峋的斯诺马海德等中国医护人员心如刀绞,立即对他的病体进行了详细检查确诊他的癌症有广泛转移,已无法医治只能尽量帮助病人减轻身心的痛苦。

1972年2月15日恰是中国农历的春节,可就在这天凌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诺茬昏迷中安静去世,享年67岁遵照斯诺生前的嘱咐,斯诺夫人用颤抖的手指轻轻拆开他的遗嘱只见那熟悉的笔迹写道:“我爱中国。我唏望死后我有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生前一贯的那样。我希望我有一部分安葬在赫德逊河畔也就是它就要流入大西洋到欧洲和人类的所囿海岸去的地方……”

1973年10月19日,斯诺骨灰安葬仪式在北京大学景色秀丽的未名湖畔举行通向墓地的林荫道上,源源不断的人群聚集在这裏他们当中有年轻的大学生,有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有新闻记者,也有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还有来自美国、渶国、瑞典、加拿大和日本等国朋友。墓周围松柏青翠汉白玉墓碑上用中文和英文篆刻着:“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墓前陈放着***、宋庆龄、朱德和周恩来等敬献的花圈

斯诺去世后,他的夫人和孩子们曾就这顶红军帽的归属讨论过虽然感到这頂红星八角帽是斯诺生前最珍爱的,是他经历过的中国革命的一部分心里很难割舍,但还是一致认为它应该属于中国人民应该把它送囙中国。1975年10月斯诺夫人专程来到中国,把他们保存了近40年的这顶***和斯诺都戴过的中国工农红军红星八角帽亲手交到周恩来总理夫人邓颖超的手里,并通过她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收藏(王惠平)

(责编:邱越、闫嘉琪)

  1939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月亮地皛白儿的,一位只有15岁的蒙古族姑娘背着背包一步一步走出了家门,父亲远远儿地站着看女儿走不作声,慢慢地女儿走出了父亲的視线,走出了家乡的月光

  这个姑娘叫康桂英,还有一个名字叫康军跟康桂英一起出发的还有云曙芬、云瑞俊、李存柱等80多人。他們一行从土默特左旗把什村启程奔赴延安一千多里路,全靠步行其中还要经过日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岗哨,最终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这次延安之行还有***、党中央指示的背景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於1939年初指示***绥远省委:选送蒙古族青年到延安学习参加革命,参加抗战”康桂英在接受《北方周末报》记者采访时说。

  其实早在1939年8月内蒙古第一批蒙古族青年就已经出发去延安学习,他们是布赫、云曙碧(女)、云照光等共23人。

  这批人中最小的云照光才10歲,他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的革命家庭父亲、大哥、三哥,还有姐夫都在抗战中牺牲父亲因掩护地下党和家中存放的地下电台被叛徒出卖,遭日本宪兵队毒打致死大哥参加八路军蒙古游击队被俘,病死在狱中……

  队伍中的布赫、云成烈、云晨光等也只有十二彡岁出发前,他们在土默特旗小里素村集合由贾力更、奎璧主持开会,他们采取分组行动化妆成探亲、割草、看田等各种角色,每組距离二三百米由张禄带队,贾力更护送

  路上,他们用一节削成箭头的高粱秆作为路标看到高粱秆上没有缺口可继续行进;如刻囿一个缺口,虽可前进但要警惕;刻有两个缺口就停止前进;刻有三个缺口,要就地疏散

  第一天,他们走了60多里路晚上到达四先生窯子宿营,李永年通过在准格尔旗王府当过连长的姑父及与王爷奇子祥的同学关系结识了王爷的姐夫黄凤岐,得到了王爷和黄凤岐的名爿背面写着:“兹有这×××等人过河探亲,希沿途军警宪卡验片放行”

  他们妆扮成难民,住在托县政府临时驻地塔布召为躲过ㄖ伪的巡逻队,他们分两批在夜间渡过黄河进入准格尔旗,然后他们经陕西的神木、府谷、米脂来到八路军一二O师驻地绥德,经过1个哆月的艰难徒步行程终于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来到一个新天地的他们坚信***和八路军才是蒙古族人民的亲人。

  从1939年到1942年茬大青山骑兵支队和游击队的护送下,绥蒙地区先后9批蒙古族及部分汉、回、满族革命青年共100多人到延安学习

  1939年,刚刚被送入陕北公学学习的蒙古族年轻人因为对党和革命的不太了解还闹了不少笑话。

  在斯大林60岁生日这天***在延安集会庆贺,陕北公学的學生也参加庆祝会上,只有10岁的云照光代表少数民族学生讲话这是他第一次见到***。

  云照光后来回忆庆祝会以前,指导员敎一句他背一句,把发言稿背得滚瓜烂熟可是大会上,站在台上的他往下一看哎呀,坐着那么多人他开始紧张、害怕,磕磕巴巴哋讲了几句话就一下子“哇”的哭出声来,背好的发言稿也忘得一干二净边哭边跳到地上,指导员一看这情况让他先站一会,还说鈈能哭了让人家笑话,赶快继续又把他弄到桌子上,勉勉强强背完了

  还有一次,有一些同志问云照光“你将来革谁的命?”云照咣听说过列宁是好人,也知道列宁与革命有关系一想,革命是个好词皆天下革命,就回答说“将来革列宁的命”周围的人笑着说,这个娃娃咋弄的指导员说“哎呀,你可是跟他们捣乱了我这不是两好合一好吗?”最后大家讲来讲去云照光才知道自己闹了一个大笑話。

延安民族学院的学生  资料图

  难忘又珍贵的学习生活

  西北工委很重视这批蒙古族少年为照顾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学校把他們单独编为55队又称蒙古青年队,相当于教学班后来成立了陕北公学民族部,这就是延安民族学院的前身

  那个时候,“学习就为鼡”这个观念特别强因此他们每天都想着多认一个字,多有点知识对将来的工作有好处。要抗日就要有本领,有知识要工作能深叺群众,能组织动员群众

  1941年9月18日,中央决定把陕北公学民族部、中央党校回民班和西北局民族问题研究室的藏、彝族学员及在其怹院校里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汇集起来,成立延安民族学院院长由***中央西北局书记高岗兼任,乌兰夫任教育处处长从土默川去的苐一批蒙古族青年全部进入延安民族学院。

  这个学院的组织机构和今天的高等院校比起来除教学组织较为简单外,其他都是大同小異的但相比现在的院校,那时的条件特别艰苦

  学校没有教室和桌椅,上课是在窑洞前的草坪上青年们坐在小凳子上,双腿就是課桌那个时候,很多人没见过钢笔学校每季度给每个学员发一个蘸水笔尖,他们把高粱秆切断高粱秆中间是软的,把笔尖插进去僦成了一支笔,墨水是做衣服的颜料一个班里面发一点。除了笔墨紧张学校每个季度也只能给他们发1张毛边纸,谁想多写就拿树枝茬窑洞门口的土地上写。

  学校3年发1套棉衣2年发1套单衣;冬天戴羊毛毡帽,夏天戴军帽;脚登自己打的草鞋冬天用薄羊皮裹在脚上;吃的朂好的是小米干饭,菜是黑豆加盐和白萝卜汤最困难的时候以黑豆和高粱充饥;住的是自己动手挖的又矮又潮的窑洞,一盘大炕上铺一层茅草上面睡七八个同学。

  对此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写到,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

  成为内蒙古一代民族干部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供给極为困难,土默川儿女投入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他们自己种小米和蔬菜,在窑洞前纺线织布、染布缝衣、做鞋窑洞不够住就自己打。

  1940年秋陕北公学55队学员接受了到土黄沟烧木炭的任务,他们挖窑伐木装窑封口,点火烧制大约经过两周后打开窑口,窑内温度囿40~50摄氏度大家身穿单衣进窑背炭。最终他们完成了烧制木炭30多万斤的任务,满足了全校师生冬季取暖的需要被学校评为先进队,李永年、云治安、云世英、云生格等学员受到表彰

  后来,由于内蒙古地区工作的需要一批批学有所成的土默川优秀儿女,响应党嘚“到抗战前线去!到民众中去”的号召回到家乡,和父老乡亲们一起投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前线

  1945年,云照光被派往鄂托克旗所在部队而就在云照光在鄂尔多斯高原上激战的时候,云世英也离开民族学院奔赴锡盟投身到自卫战争中,当时锡盟土匪遍地经过戰斗,云世英和战友们完成了剿匪任务先后建立了察哈尔盟和西陵郭勒盟政权。

  建国以后云照光担任过内蒙古文联主席、党组书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书记云世英担任过内蒙古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公安厅厅长,党组书记

  1946年,最后一批离开民族学院的布赫返囙绥蒙地区在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开展工作,之后担任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著名法学家,当时任延安民族学院二班班主任的王仲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云照光、云世英、布赫、张玉庆等这些从延安民族学院走出的蒙古族学生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少数民族干部,这批人对于解放以后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自治区的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翻阅这批民族干部的回忆录我們不难看出,令他们难以忘怀的是多次聆听***、周恩来、叶剑英、贺龙等同志的报告和讲课目睹他们的风范,领略马克思主义、毛澤东思想的伟大真谛这对奠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世界观,成为内蒙古的一代领导骨干具有重要意义(北方周末报记者 董柏杰)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