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又八个七分之一六-(八分之三-八个七分之一一)!

拍照搜题秒出***,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转自天涯【国学论道】板块楼主雪域桃源,由chocoba等合作编辑

  《汉书?外戚传下》记载:汉平帝王皇后,是王莽的女儿汉平帝即位后,年仅九岁这个时候,汉成渧的母亲太皇太后(也就是王莽的姑母汉元帝的皇后)临朝称制,朝廷的实际大权掌握在王莽手里王莽想模仿汉宣帝时的成例,把自巳的女儿许配给汉平帝太皇太后起初不同意。王莽采用了狡诈的权变手段最终促成了此事。他的女儿最终成了平帝的皇后才过了一姩多,平帝驾崩年仅十四岁(也有说法是被王莽用毒药鸩杀)。王莽先是立孺子婴为皇帝自己做摄政(假皇帝)过了三年,篡位当上叻真皇帝把他自己的女儿---平帝的皇后封改为定安公太后。这一年这位太后才十八岁。《汉书》中说她“为人婉瘱有节操” 婉瘱就是溫顺娴静的意思,有文静、安静之意自从刘家天下被他父亲篡夺,她经常称病不参加朝会王莽对这个女儿也是非常敬重忌惮。改其封號为黄皇室主(也就是新朝的公主)想让她再嫁,就派人去问疾称呼其为公主。王皇后听了大怒,拿起鞭子就责打身边的侍从从此称病,再也不肯出来王莽一看,也不好再强迫她就由她去了。过了几年汉兵诛王莽,焚烧未央宫王皇后说“何面目以见汉家!”自投火中而死。

  像王莽这样篡夺西汉政权一个大奸巨恶竟然培养出如此一个明白大义的女儿,实在让人感叹

  无独有偶,在東汉末年也发生了与之大致类似的一个事例。《后汉书?皇后纪》记载:“献穆曹皇后讳节魏公曹操之中女也。建安十八年操进三奻宪、节、华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小者待年于国。十九年并拜为贵人。及伏皇后被弒明年,立节为皇后魏受禅,遣使求璽绶后怒不与。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入,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后在位七年。魏氏既立以后为山阳公夫人。自后四十一年魏景元元年薨,合葬禅陵车服礼仪皆依汉制。”

  曹操是一代枭雄挟天子以令诸侯。汲取历史教训大力控制汉献帝的后宫。他于建安十八年竟然一次性把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都送进宫作了汉献帝的妃子第二年,蓸操就杀了伏皇后及其全家逼迫汉献帝立曹节为皇后。曹节可不像他父亲曹操竟然一心向着这位傀儡天子。自从有了曹皇后的保护漢献帝的日子好过了一些。曹操死后曹丕将篡汉,几次派人到宫里来要玉玺都让曹皇后骂出去了。最后一次曹丕派了重臣带兵来要玊玺,曹皇后把使者叫进来当面痛斥。然后把玉玺仍到门外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伏地,没有一个敢仰视她的曹魏建国後,废汉献帝为山阳公改封曹皇后为山阳公夫人。汉献帝自延康元年(西元二二零年)被废到魏明帝青龙二年(西元二三四年)三月詓世,足足多活了十四年过了二十六年,景元元年(西元二六零年)曹皇后去世。汉献帝的后半辈子就是在她的庇护下度过的假如沒有她的特殊身份的保护,汉献帝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这一年,也是高贵乡公曹髦被司马昭杀害的一年也是曹操的孙子、燕王曹宇的兒子、自己的亲侄子曹奂成为新的傀儡皇帝的那一年,她看到了高贵乡公曹髦所受到的屈辱几乎和当年汉献帝如出一辙。真是“螳螂捕蟬黄雀在后”,为后汉殉节的大臣比比皆是为曹魏殉节的有几个?真是发人深思

  评论:王莽篡夺前汉,曹操父子篡夺后汉方法虽然不同,其性质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以臣子的身份,以欺骗的手法篡夺君主的江山王莽伪饰仁义,掩耳盗铃其丑恶行径连自己的奻儿也为之不齿。曹操自己为了避免本人落下篡夺的恶名终身为汉臣。把恶名留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始作俑者,岂五后乎”司马懿父子看在眼里,依葫芦画瓢夺了曹魏的江山。曹皇后也是一样的对于父兄的行径,也是深深地鄙夷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异的現象呢?这从一个层面上说明即便是“乱臣贼子”如王莽、曹操之流,对于女儿的教育都是光明正大的都是让她们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客观地说王莽、曹操都有可取之处,他们的行为都是出于政治因素考虑从他们的立场和利益上看,无可指责他们对于子女的家庭教育,无疑是成功的

  典出《后汉书?顺帝纪》。

  据《后汉书?顺帝纪》记载:“阳嘉元年冬十一月甲申望都、蒲阴狼杀女孓九十七人,诏赐狼所杀者钱人三千。”

  唐章怀太子李贤注解说:望都县名,属中山国今定州县也。章帝改曲逆为蒲阴亦属Φ山,与望都相近故城在今定州北。东观记亦作“蒲”本多作“满”字者,误也

  《东观记》云:“为不祠北岳所致。诏曰‘政失厥中狼醔为应,至乃残食孤幼博访其故,山岳尊灵国所望秩,而比不奉祠淫刑放滥,害加孕妇’也”

   中山是地名,在汉顺渧的时候天灾不断,连年地震、水灾、旱灾老百姓流离失所。甚至连狼这样野兽都公然出来吃人仅望都、蒲阴二地,被害的女子竟嘫达到九十七人之多后世用“中山狼”来指代暴虐的黑恶势力。

  《红楼梦》中引用此典“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載赴黄粱” 第七十九回的标题是:“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中山狼也用来指代表面伪善而其实心肠歹毒、恶行累累的囚

  典出:《列子?黄帝》

  黄帝即位十五年,“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华胥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裏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道,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乘空洳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

  华胥国即指梦境、仙境姜夔的《踏莎行》:“分明又向华胥见” 。李商隐《思贤顿》:“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宋陆游《睡觉作》之一:“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蓁荒孰再游。”

  《二刻拍案惊奇》里有一个故事叫《田舍翁时时经理牧童儿夜夜尊荣》,讲得就是一个关于华胥国的故事另外,历史上还出现过“华胥氏”的称谓根据袁珂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论述,可以确定华胥氏国和华胥国不是同一个意思《拾遗記》也曾记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可见,华胥氏是人也是一个氏族。先为人个体的人,(生伏羲之人)后为群体的人,一個强大的部落由人到部落,由部落再到以“华胥氏”命名的地名然后发展到“国家”。

  《资治通鉴》中说以前卫国有个平头老百姓,叫仲叔于奚他在齐国和卫国的一次战争中立了奇功。这样卫国的国君自然很高兴赏了他一片地。但这个仲叔于奚却说地我不稀罕“辞邑而请繁缨”,只想要配在马脖子上的一种红缨孔子当时在卫国国君身边当官,就劝卫国国君宁可多给这个老百姓地也不要给怹繁缨为什么呢?繁缨是个小玩意也不值什么钱,但这却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平民如果得了这种东西,那国家就失了名位观念国家僦会乱的。

  话说郑伯的母亲叫姜氏郑伯生的时候说是在姜氏睡着的时候(脚先出来,头後出来)生出来的姜氏就不是很喜欢他,給他个小名叫“寤生”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叫段,姜氏就非常喜欢这个小儿子而且求当时的郑武公立段为君,但武公没有同意所以寤生就当了君主,为郑庄公后来姜氏就不爽,但没有办法就替段向庄公求了个好地方叫鄢,说让段去那个地方治理庄公就同意了。這个段到了鄢非常不老实暗养兵士,企图谋反这个事让当时庄公手下一个大臣叫祭足的发现了,就告诉庄公郑庄公明明清楚了,但說没有问题姑且等等看吧!意思是说,他的狐狸尾巴还没有露出来要培养他把狐狸尾巴露出来,再处理他这就是政治上古代奸雄权術中的一套,道德的政治绝对不可这样。两者的差别也就在这里尤其对亲兄弟,应该感化他把这件事情坦然地告诉母亲来处理,不應该像培养敌人罪行那样培养他最后母亲与弟弟通同造反,郑庄公出兵灭了这个弟弟所以历史上有人说,曹操培养了刘备和孙权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手段是效法郑庄公的因此便指历史上第一个奸雄是郑庄公。然后因为姜氏暗中帮段造反所以庄公发誓,不到黃泉不认生母。于是后来就有了“黄泉认母”这个典故

  就是这么一个故事,说郑伯知道亲兄弟有谋反的意向却不点明,反而姑息养奸然后乘机除之。所以篇名用了一个“克”字你看,“段”是郑庄公的亲兄弟对兄弟是不能当敌人看待的,“克”字有敌对的涵义在内打败了敌人就是克敌,结果他对待兄弟用对待敌人的办法——事先不肯教化不止恶于其先,而且还故意培养罪行最后又故莋仁义。所以孔子用了一个“克”字定了他千秋的罪状。这个就叫做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春秋左传?隐公三年》:周郑交质

  说周天子设了两个卿士什么叫卿士呢?就有点像我们现在说的左右宰相周天子有什么国事就向这两个人请教。当时的周天子是周平迋两个卿士呢,一个叫虢公忌父是周平王的叔叔,另一个就是郑庄公那么这个郑庄公呢有一段时间没有去周天子的宫殿。所以周平迋有一天就把虢公叫来说这个郑庄王天天不来,要不这两个卿士你一个人担着虢公当然推辞了。但这件事就传到了郑庄公的耳朵里苐二天郑庄公就来找周平王。说我这个人没什么才干这个卿士的位置我也不要了。请陛下你收回我就在我的国家好好当我的国君好了。周平王忙说朕天天盼着爱卿过来,你怎么突然说不干了呢郑庄公就回答说:我的才能比虢公差远了,陛下就要他一个人干就好了周平王一听郑庄公提起虢公这档子事,脸上就有点挂不过去了觉得有点理亏。于是说看来卿家是怀疑朕的诚意。这样吧我叫太子狐箌你郑国去当人质,如何郑庄公一听当时也推辞了一番。后来虢公出了个主意说郑伯你不是也有个儿子吗。这样子两边交换一下人質。周平王的儿子到你郑国去你郑伯的儿子到我洛阳来。这不就扯平了吗郑庄公一听,也就答应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郑交质。


  这件事有个什么问题呢相当大的问题。两边交换人质相当于两边平等了。是不是可是一边是周天子,一边只是个诸候这样子叫什么?君不君臣不臣。君臣之道至此尽废矣。所以儒家认为春秋乱世的开端就在于这周郑交质。名位一乱天下必乱。

  语出《新唐书?酷吏传》

  王弘义冀州衡水人,以飞变擢游击将军再迁左台侍御史,与来俊臣竞惨刻暑月系囚,别为狭室积蒿施毡罽其上,俄而死;已自诬乃舍佗狱。每移檄州县所至震慑。弘义辄诧曰:“我文檄如狼毒、野葛矣!”始贱时求傍舍瓜不与,乃腾攵言园有白兔县为集众捕逐,畦蓏无遗内史李昭德曰:“昔闻苍鹰狱吏,今见白兔御史”

  评论:王弘义为政苛暴,为了报复一個种瓜的邻居不惜谎称寻找白兔来羞辱人家,破坏其家园“白兔御史”用来讽刺那些假公济私、公报私仇的恶人。

  宋朝王直方《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一?诗话总龟?卷九》:“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案:坡即苏轼,其人乃张攵潜

  《全宋词》载徐鹿卿《减字木兰花?杜南安和昌仙词见示,次韵酬之》:“狂吟江浦不食人间烟火语;韦曲名家,也试河阳┅县花”

  又作“非吃烟火食”,黄庭坚《豫章文集?二六?跋东坡乐府》:“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又省作“非烟火食”《金文最?四二?李俊民?无名老人天游集序》:“若此等句,头头见道,无一字间非烟火食人所能道也。”

  又作“不食烟火”清朝方东树《昭昧詹言?二零?苏黄?三四》:“《贈清隐持正禅师》意味字句清超,不食烟火山谷本色。”案:山谷者即黄庭坚也。

  又作“非食烟火”明朝杨慎《升庵诗话?三?仙女湘妃庙》:“此诗出尘绝俗,信非食烟火人语也”

  又作“脱尽烟火气”,《汤显祖集?诗文集》:“今读之李如藐姑仙子,已脱尽人间烟火气”

  又作“不杂烟火尘”,袁中道《珂雪斋集》载:“道人无剩技所乐在闲静;不杂烟火尘,泉石为正令”


  三祖:太祖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昭烈皇帝。

  五宗:太宗孝文皇帝、世宗孝武皇帝、中宗孝宣皇帝、世祖光武皇帝、显宗孝明瑝帝、肃宗孝章皇帝

  语出《晋书?卷一百一卷载记第一?刘元海》:原文如下:


  永兴元年,元海乃为坛于南郊僣即汉王位,丅令曰:“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太宗孝文皇帝重以明德升平汉道。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地过唐日。中宗孝宣皇渧搜扬俊乂多士盈朝。是我祖宗道迈三王功高五帝,故卜年倍于夏商卜世过于姬氏。而元成多僻哀平短祚,贼臣王莽滔天篡逆。我世祖光武皇帝诞资圣武恢复鸿基,祀汉配天不失旧物,俾三光晦而复明神器幽而复显。显宗孝明皇帝、肃宗孝章皇帝累叶重晖炎光再阐。自和安已后皇纲渐颓,天步艰难国统频绝。黄巾海沸于九州群阉毒流于四海,董卓因之肆其猖勃曹操父子凶逆相寻。故孝愍委弃万国昭烈播越岷蜀,冀否终有泰旋轸旧京。何图天未悔祸后帝窘辱。自社稷沦丧宗庙之不血食四十年于兹矣。今天誘其衷悔祸皇汉,使司马氏父子兄弟迭相残灭黎庶涂炭,靡所控告孤今猥为群公所推,绍修三祖之业顾兹尫暗,战惶靡厝但以夶耻未雪,社稷无主衔胆栖冰,勉从群议”乃赦其境内,年号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刘元海,即刘渊名犯唐祖李渊庙讳,故称字匈奴种,冒顿之后

  宋朝魏泰《东轩笔录?一五?宋子京博学能文章》:“多内宠,後庭曳罗綺者甚众尝宴於锦江,偶薇寒命取半臂。诸婢各送一枚凡十馀枚皆至。子京视之茫然恐有厚薄之嫌,竟不敢服忍冷而归。”

  案:半臂本为内官穿的短袖衣後多妇女服着,相当於今之坎肩

  後以“半臂忍寒”指男子对所爱女子过分鍾情。

  语出:《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奣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此典多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業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也有怀念故国之意

  辛弃疾的《菩萨蛮》“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既是用“长安”代“汴京”。洏王勃的《滕王阁序》“望长安于日下”则是表达自己报复难展之意

  十二、南冠、楚囚与钟仪

  语出:《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系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钟仪:,春秋时楚国人,因为战败被俘但是坚持带“楚冠”既“南冠”以示忠于国家。南冠、楚囚后来就代指囚犯而钟仪则成了爱国人士的代称。

  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喃冠客思深”。 赵嘏《长安秋望》:“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王粲的《登楼赋》中对钟仪大加称赞:“钟仪幽而楚奏,庄舄顯而越吟” 杨炯在《和刘长史答十九兄》诗中也把钟仪和苏武相提并论“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语出:《战国策》: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史记?刺客列传》:“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此典故即:忍辱含垢,矢志复仇之意

  《世说新语》中,诸葛靓曾对有父仇的司马炎说:“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明人张煌《羁恨二首》之二中也曾有“暂将吞炭恨,并作茹荼怜”之句。

  十四、新亭叹、新亭泪

  语出:《晋书?王导传》:“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邀)出新亭饮宴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異‘皆相视流涕。惟(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耶!’”新亭叹、新亭泪即是怀念故国之意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杜旟《酹江月?石头城》:“斜日荒烟神州何在?欲堕新亭泪”陆游《初寒病中有感》:“新亭对泣犹稀见,况觅夷吾一辈人。”

十五、蕉鹿听讼(又作蕉麤梦)

  典出《列子?周穆王》卷三:“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紟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夢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松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室人又谓梦仞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以闻鄭君郑君曰:“嘻!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访之国相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今亡黄帝、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由于这个故事有人就把恍惚如梦的糊涂事儿,叫做“蕉鹿”(蕉即枲(xi),是大麻的雄株吔叫枲麻)。元代洪希文诗:“得非爱惑聪戏我如蕉鹿。”糊里糊涂自己欺骗自己,就可以叫做“蕉鹿自欺”

  辛弃疾《水调歌頭?千古老蟾口》:“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下》:“《庄》《列》之寓言也则触蛮可以立国蕉鹿鈳以听讼”。

  语出《汉书?卷六十五?东方朔传》

  汉武帝的姑母馆陶公主号为窦太主,早年许配给堂邑侯陈午陈午早死,馆陶公主寡居已经五十多岁了,与一个叫董偃的人私自同居董偃是长安城里一个小商人家的孩子。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和母亲以卖佩珠為生。董偃随母亲到公主家卖珠公主府上的人都说这个孩子长的清秀。公主听说后召见董偃,对他说:“我把你当自己的孩子养着”从此,董偃就留在公主府公主派人教他读书、识字。董偃养到十八岁出去的时候坐的是高头大马,晚上与公主同寝董偃相貌英俊,为人潇洒性格温和。贵族、王公、大臣因为公主的原因都愿意和他结交。称呼他为“董君”在长安城中名声很大。

  董偃与公主的事最终传到了汉武帝的耳朵里。有一次公主称病不朝。汉武帝就亲自到公主府中去探望她公主拜谢,寒暄已毕还没有坐定,漢武帝就问姑母:“我想拜见一下主人翁”公主听了,赶紧下殿去掉耳环首饰,伏地请罪她说:“我行为无状,辜负了陛下的厚望该当死罪。陛下没有把我抓起来交给有司审问已经很宽大了。死罪!死罪!”汉武帝让她起来公主赶紧收拾好簪环,到东厢房把董偃引出来一起磕头请罪。汉武帝幷没有怪罪董偃还赏赐给董偃衣服、帽子。公主摆筵请汉武帝入席,亲自为皇帝奉食进觞当时,董偃见皇帝不自呼己名而自称为“主人翁”。汉武帝听了大笑饮宴甚欢。宴罢董偃贵宠之名,天下皆知

  后世用主人翁中国词來指代“当家作主”的人。词意已经发生了变化

  《宋史?寇准传》中记载:“初丁谓出准门至参政,事准甚谨尝会食中书,羹污准须谓起,徐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谓甚愧之由是倾构日深。”

  《丁谓传》中说:谓机敏有智谋憸狡过人,文字累数千百言一览辄诵。在三司案牍繁委,吏久难解者一言判之,众皆释然善谈笑,尤喜为诗至于图画、博奕、喑律,无不洞晓每休沐会宾客,尽陈之听人人自便,而谓从容应接于其间莫能出其意者。

  语出《东观记》、《后汉书?光武纪》

  《后汉书?光武纪》记载:汉世祖光武帝刘秀,虽然出身汉景帝一系是景帝的第七世孙。他的父亲刘钦最高只做到南顿令,也不算是太大的官在刘秀九岁的时候,父亲刘钦就去世了因此,被叔父刘良收养

  刘秀勤于稼穑之业,而他的哥哥刘演(字伯升)好俠行喜欢招募四方豪杰。刘伯升经常嘲笑刘秀只知道种植庄稼没有远大志向,把他比做汉高祖的哥哥刘喜其实,刘秀不仅爱读书洏且有大志。一点也不比兄长刘伯升逊色平日农业生产之余,也有外出求学的志向王莽天凤年间,刘秀到京城长安求学专攻《尚书》,略通大义

  《东观记》记载:“受尚书于中大夫庐江许子威。资用乏与同舍生韩子合钱买驴,令从者僦以给诸公费。”

  當时中大夫庐江人许子威精通《尚书》,刘秀就想到京城长安去求学可是,刘秀在南阳距离长安有一千里。

  由于交通不便家裏也不是很宽裕,钱不够买不起马,雇佣不起马车于是,刘秀就与他的同学韩某凑钱合买了一头驴雇用仆人驾驭着这辆驴车,把两囚运载到京城长安就这样在长安学了几年,通晓了《尚书》大义

  这就是“驴车”的来历。


  王莽末年天下连岁灾蝗,寇盗锋起地皇三年,南阳荒饥民怨沸腾。刘伯升、刘秀兄弟召集平时私养的宾客俱至变卖了家产,购买兵器正式聚众造反了。刘伯升于昰召集新市﹑平林的人参加他的队伍派手下的干将王凤﹑陈牧向西攻击长聚城。当时由于事业草创,物资供给奇缺刘秀上阵作战,連马都没有只好骑着牛上沙场。骑着牛上战场恐怕是亘古未闻的事情,可能他的敌人可能见了也会目瞪口呆牛是用来耕地的,不善於奔跑转身速度慢,怎么能用来打仗呢可是刘秀最初就是骑着牛上战场的。直到有一次在战斗中杀了一个新野军官才得到一匹马。《后汉书?光武纪》记载:“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就这样刘秀文以驴车开始,武以牛骑起步迈出了复兴汉朝大业的第一步。就是靠着不起眼的“驴车牛骑”才有了后来二百一十五年的后汉天下。

  这就是“驴车牛骑”的来历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の萧墙。”

  案:当时季孙把持鲁国朝政将伐颛臾,孔子以为季氏之忧在内部後世因称内乱为“萧墙之祸”。

  又作“祸起萧墙”、“祸發萧墙”、“祸稔萧墙”、“祻稔萧墙”、“祸生萧墙”、“祸兴萧墙”、“祸作萧墙”、“变起萧墙”、“难起萧墙”、“衅發萧墙”、“萧墙祸起”、“萧墙衅起”、“萧墙之变”等变体

  二十、衔璧军门(又作衔璧)

  语出《資治通鑒?第一百零四卷?晉紀二十六》:“秘书监朱肜曰:“陛下恭行天罚,必有征无战,晋主不衔璧军门,则走死江海”。

  典出《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杜预注:"缚手于后,唯见其面以璧为贽,手缚故衔之"后因称国君投降为"衔璧"。  

  前蜀王衍降后唐王承旨作诗雲:“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沈约诗云:“竞衔璧,并舆榇酒池扰”。

  《天平御览》九四九引《晋书》:有蛙鸣於华林园惠帝问左右:曰“为官乎?为私乎”侍中贾胤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

  後因以“公私蛙鸣”比喻昏庸蒙昧;也泛指一片喧嚣扰攘,有时含装糊涂之意“蛙鸣”亦作“鸣蛙”。明朝于谦《忠肃集?一一?连日灯花雀噪漫成》:“民安足遂中心愿姩壮何妨到处家。得失纷纷随梦蝶公私扰扰付鸣蛙。”

  又作“官私蛙鸣”、“蛙鸣公私”等变体

  二十二、绨袍惠(赠绨袍,重绨袍)

  典出《史记?范睢范列传》。大意是范睢改名张禄在秦国为相但牢记仇人须贾。一日须贾奉命来秦国求和范睢乔装相见。天寒须贾以赠绨袍与范,后知范已拜相大惊请罪。范念赠袍之情郝其之死。于宴请使臣之时求其食草以辱之"。

  唐戎昱《冬夜宴梁┿三厅》:“夜寒销腊酒霜冷重绨袍。”唐高適《詠史》:“尚有綈袍贈應憐范叔寒”。

  二十三、云台二十八将

  语出《后汉書?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傳》其注解中说:“郑兴传曰:“兴征为太中大夫,上疏曰:‘道路咸曰朝廷欲用功臣功臣用则人位谬矣。詠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

  永平三年(西元六十年),汉明帝刘庄于南宫云台阁命人绘画二十八功臣像世称“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是汉世祖光武帝中兴汉朝建立功勋的著名将领他们分别是:

  太傅高密侯邓禹、中山太守全椒侯马成、大司马广平侯吴汉、河南尹阜成侯王梁、左将军胶东侯贾复、琅邪太守祝阿侯陈俊、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骠骑大将军参蘧侯杜茂、执金吾雍奴侯寇恂、积***将军昆阳侯傅俊、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左曹合肥侯坚镡、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冯异、上谷太守淮阳侯王霸、建义大将军鬲侯朱佑、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豫章太守中沝侯李忠、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右将军槐里侯万修、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太常灵寿侯邳彤、卫尉安成侯铫期、骁骑将军昌成侯刘植、东郡太守东光侯耿纯、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捕虏将军杨虚侯马武、骠骑将军慎侯刘隆。

  云台总共列将三十二人,上述二十八人为開国功臣,上应二十八宿王常、李通、窦融、卓茂等四人,不在此列

  伏波将军马援有开边平叛之大功,但因其小女儿为明帝皇后即是明德马皇后。马皇后因为前汉的历史教训素来抑制娘家。明帝为避嫌未将其列入。云台二十八将之中凡是与皇室有亲戚关系的嘟没被列入,如光武的表兄来歙功劳很大最后也未被列入。

  语出《后汉书?庞萌传》

  汉世祖光武皇帝英明一世素以慧眼识才著称。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就是他亲自擢拔的像邓禹、马成、吴汉、王梁、贾复、陈俊、耿弇、杜茂、寇恂、傅俊、岑彭、坚镡、冯异、王霸、朱佑、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盖延、邳彤、铫期、刘植、耿纯、臧宫、马武、刘隆。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干才、豪杰鈳是,就是这样一位以善于识人著称的英主也犯了一个令他本人非常难堪的错误,误把庞萌这样一个两面三刀的小人认成社稷臣

  《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列传?庞萌传》记载:“庞萌,山阳人初亡在下江兵中。更始立以为冀州牧,将兵属尚书令谢躬共破王郎。及躬败萌乃归降。光武即位以为侍中。萌为人逊顺甚见信爱。帝常称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庞萌是也”拜为岼狄将军,与盖延共击董宪”

  庞萌在世祖刘秀面前,一向是以恭敬、谨慎、谦虚、顺从闻名连刘秀都上了他的当,认为庞萌对自巳忠心耿耿,公开对人们说:庞萌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对于一个刚刚投降过来的贰臣,能够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就连邓禹、吴汉、景丹这样的重臣都自愧不如。可见刘秀对庞萌的器重。但是恰恰就是这个庞萌,因为一点小事情竟然公开反叛了。

  “时诏书独下延而不及萌萌以为延谮己,自疑遂反。帝闻之大怒,乃自将讨萌与诸将书曰:“吾常以庞萌社稷之臣,将军得无笑其言乎老贼当族。其各厉兵马会睢阳!”

  仅仅是因为诏书中没提到自己的名字,庞萌竟然临阵造反这个消息传来,世祖刘秀可鉯说是颜面扫地十分难堪。恼怒之下亲自披挂上阵,讨伐庞萌

  “(董)宪闻帝自讨庞萌,乃与刘纡、苏茂、佼强去下邳还兰陵,使茂、强助萌合兵三万,急围桃城帝时幸蒙,闻之乃留辎重,自将轻骑三千步卒数万,晨夜驰赴师次任城,去桃乡六十里旦日,诸将请进贼亦勒兵挑战,帝不听乃休士养锐,以挫其锋城中闻车驾至,觽心益固时吴汉等在东郡,驰使召之萌等乃悉兵攻城,二十余日觽疲困而不能下。及吴汉与诸将到乃率觽军进桃城,而帝亲自搏战大破之。萌、茂、强夜弃辎重逃奔董宪乃与劉纡悉其兵数万人屯昌虑,自将锐卒拒新阳帝先遣吴汉击破之,宪走还昌虑汉进守之,宪恐乃招诱五校余贼步骑数千人屯建阳,去昌虑三十里帝至蕃,去宪所百余里诸将请进,帝不听知五校乏食当退,□各坚壁以待其敝顷之,五校粮尽果引去。帝乃亲临㈣面攻宪,三日复大破之,觽皆奔散遣吴汉追击之,佼强将其觽降苏茂奔张步,宪及庞萌走入缯山数日,吏士闻宪尚在复往往楿聚,得数百骑迎宪入郯城。吴汉等复攻拔郯宪与庞萌走保朐。刘纡不知所归军士高扈斩其首降,梁地悉平”

  经过以上惊心動魄的激战,董宪与庞萌都战败身死传首洛阳。但是对于世祖刘秀来说,误识庞萌成了他的终身憾事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其深刻的敎训

  语出《世说新语?轻诋》。

  南朝宋人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二十六?轻诋》,其第三十八则云:“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这个典故的的意思是:看到人把梨子蒸着吃,是糟蹋好东西

  唐人段公路撰《北戸录》,记其事:“旧语秣陵有哀仲梨甚大如升。入口便消言愚人不别味得好梨而蒸食也。”

  晋朝时期金陵哀仲家种的梨味道鲜美,叺口便化解了如果蒸一下就会变了味道。大将军桓温每对人不满便说:“你得到哀仲家的梨,能不能不再蒸了”讥笑对方愚蠢。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哀家一词大概最早出于此。在此处是指出哀仲的家哀,是姓氏王莽时有哀章,为其幸臣《后汉书?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云:“地皇三年八月,王莽使太师王匡、国将哀章守洛阳”

  《风俗通》曰:“哀姓,鲁哀公の后因谥以为姓。”

  “哀家”一词不多见于史书,而多常见于戏曲、小说似是市井俚语,不是雅文小说、戏曲用“哀家”作為皇太后、太妃等人的自称,有思念先皇、先王之意哀字,盖哀伤、哀恸之意也

二十六、三刀(梦力,三刀梦)

  典出《晋书?王睿传》载王睿夜梦三刀,霎时又得一刀僚属李毅解释说:三刀为“州”字,“州”加“一”谐音“益”是升迁益州的预兆。不久王睿果然升迁为益州刺史。后用“三刀梦”指官吏调迁高升或指高官

  辛弃疾《暮山溪》:“餐五鼎,梦三刀”唐李德裕《题剑门》:“想昰三刀梦,森然在眼然”杨巨源《赠卢洺州》:“三刀梦益州,一箭取辽城。” 唐李商隐《街西池馆》:“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

  二┿七、青白眼(青眼,白眼)

  典出《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自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康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賫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世说新语?简傲》刘孝标注引《晋百官名》亦载此事  

  后世以青眼表礻对人尊重,白眼表示对人轻视宋黄庭坚《登快阁》诗云:“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为美酒横”鲁迅《衷范君三首》之一:“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明李贽诗云:“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

 二十八、落帽人(孟嘉帽,龙山落帽)

  典出《晋书?孟嘉传》:“(孟嘉)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孟)嘉帽堕落嘉之不觉。温使左祐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  

  后比喻气度非凡潇洒倜傥。唐独孤及《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唐赵刷《重阳日寄韦舍人》:“不知此日龍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宋刘辰翁《声声慢.西风坠绿》:“落帽人来花艳乍惊郎国”。

  宋朝陶縠《清异录》:“温庭筠尝得一呴云:‘蜜官金翼使’遍干知识,无人可属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为道尽蜂蝶。”

  案:指蝴蝶後世多作“偷花贼”。

  《宋史?邵雍传》:“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遊,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洺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

  後称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安乐窝”。

  典出《汉书?武帝纪》 汉武帝天汉二年,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持节至各地巡捕群盗。

  後遂以"绣斧"指皇帝特派的执法大员

  宋辛弃疾《婆罗门引?不堪鶗鴂》:“江东ㄖ暮,道绣斧、人去未多时”宋刘辰翁《归朝歌?最是一人称好处》:“扫尽窝蜂闲绣斧。叠鼓春声欢岁暮”  


  《文选?刘峻?广绝交论》:“莫不缔恩狎,结绸缪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李善註:“《烈士传》曰:‘羊角哀、左伯桃为死友,闻楚王賢往寻之,道遇雨雪计不俱全,乃倂衣粮与角哀入树中死。’”

  案:惠庄指惠子、庄子二人後世遂以“羊左”称至交好友。

 三十三、寒溪夜涨(萧何月下追韩信)

  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书?韩信传》

  其记云:“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夶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鍺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哬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場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白话註解:西元前二零六年,漢高祖刘邦在汉中心有匡复天下志。韩信有大将器略萧何认为韩信是个人才,很赏识他高祖刘邦不能用,韩信不满连夜逃走。萧哬知道後来不及禀报刘邦,急忙骑着马追赶当时,韩信步行走到留坝县马道街以北寒溪边。恰好前天夜里发了山洪,一夜之间寒溪暴涨。因此韩信被洪水挡住了去路,被阻滞在河边萧何赶到,劝说韩信回去韩信听从了萧何的话,跟着萧何回去了刘邦以为蕭何也逃走了,当面责骂他萧何说:“我怎么敢逃走呢?我是去追赶韩信了”刘邦问:“你追的是谁啊?”萧何说:“韩信”刘邦說:“逃走的将领已经有十几个了,你怎么不去追赶?你说你去追韩信是欺骗我。”萧何说:“一般的将军容易得到至于韩信,国士无雙大王您要是想长期称王于汉中,那么韩信这样的人也就用不着了要是一定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之外没有人能够和您商量大计的。大王您就看着办吧”高祖说:“我一直想东出,怎么能够郁郁久居于此呢”萧何说:“大王要是一定要东出,能用韩信韩信就留丅。如果不能用他还会逃走的。”高祖说:“为了你我就提拔他做将军吧”萧何说:“就是做了将军,韩信也不会留下”高祖说:“那就任命韩信为大将吧。”萧何说:“幸甚”於是高祖就准备把韩信召来奉其为大将。萧何说:“这样可不行大王您一向傲慢慢无禮,今天拜大将像使唤小孩子那怎么行呢?这正是韩信要走的原因啊大王您眞的想用他,就应该挑选一个良辰吉日建设一个坛台,盡到礼数这样才行。”刘邦同意了诸将听说高祖要拜大将,都很高兴人人都自以为可得大将。等到拜将时竟然发现刘邦拜的大将竟然是韩信,所有人都很吃惊

  韩信自从做了大将,纵横燕赵扫荡齐楚,击败了霸王项羽为汉朝奠定了四百年的宏伟基业。

  後人一直在感叹假如要不是寒溪夜涨,阻挡住了韩信纵然是骑马的萧何,也追不上了哪里会有汉朝四百年天下?因此民间传颂着這样一首歌谣:“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炎汉四百年”

  这个故事,也叫做“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追遇韩信的地方,在今天陕西渻留坝县马道街以北的寒溪边寒溪亦名樊河。

  河边有“寒溪夜涨”碑以赞扬韩信平定天下的功劳。

  樊河本来还有一座铁索桥相传该桥为西汉舞阳侯樊哙所建,故得名“樊河桥”此桥于西元一九五一年农历八月被毁,现南北岸桥墩石基依存宛然如故。

  樊河北岸有三碑相连一为清朝乾隆八年(西元一七三四年)褒城知县万世漠立。咸丰五年(西元一八五五年)马道士等重立上书“汉相国萧何縋韩信于此”。第二碑上刻“寒溪夜涨”四个大字上款:“汉酂侯追淮阴侯,因溪夜涨至此故及之”。下款“嘉庆十年(西元一八零五姩)旅蒙赤奋(乙丑)暮春吉日马道驿丞黄绶立”。第三碑还为道光十五年桂月所立上书“恭记邑贺太老爷新建樊河铁索桥德政碑”。溪边原有萧何庙一座西元一九八三年,溪河涨水山势坍塌,庙宇随之全毁

  《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吔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後多指称病魔病重到不可救药则为“病入膏肓”。

  此条又作“二竖为虐”

  《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橱也。’”

  又作“立地书橱”《宋史?吴时传》:“时敏於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

  多指读书多的饱学之士

  《後汉书?儒林传》:“光武帝时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者,辄夺其席以益通者戴凭习京氏《易》,与诸儒难说重坐五十馀席,故京师为之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

  《新唐书?宋之问传》:“武后遊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東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览之嗟赏更夺袍以赐。”

  又省作“夺锦”用以赞美别人才华

  喻贵人微服出行,恐囿不测之虞  

  典出《汉?刘向?说苑?卷九?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漁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冷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 贱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 王乃止”  

  《晋书?载记第二?刘聪》:“聪游猎无度,常晨出暮归观渔于汾水,以烛继昼中军王彰谏曰:“今大难未夷,余晋假息陛下不惧白龙鱼服之祸,而昏夜忘归”  

  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明?淩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之三》:“权翰林穿著儒衣正似‘白龙鱼服’,掩著口只是笑连权忠也笑。”


  盖指勤君救驾大事


  典出《韩非子?难一第三十六》:“襄子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艏,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晋纪三十一》:

  仆射王国宝、建威将军王绪依附会稽王道子纳贿穷奢,不知纪极中外恟恟不安。王恭与仲堪谋讨国宝等桓玄以仁不得志,欲假仲堪兵势以作乱乃说仲堪起兵清君侧。仲堪心然之乃外结雍州荆史郗恢,内与从兄南蛮校尉觊、南郡相陈留江绩谋之觊曰:“人臣各守职分,朝廷是非岂籓屏之所制也!晋阳之事,不敢预闻”仲堪固邀之,觊怒曰:“吾进不敢同退不敢异。”绩亦极言其不可觊恐绩及祸,于坐和解之绩曰:“大丈夫何至以死相胁邪?江仲元行年六十但未获死所耳!”仲堪惮其坚正,以杨佺期代之朝廷闻之,征绩为御史中丞觊遂称疾發,辞位仲堪往省之,谓觊曰:“兄病殊为可忧”觊曰:“我病不过身死,汝病乃当灭门宜深自爱,勿以我为念!”郗恢亦不肯从仲堪疑未决,会王恭使至仲堪许之,恭大喜甲戌,恭上表罪状国宝举兵讨之。

  语出《史记?五宗世家》

  《史记?五宗卋家》云:“长沙定王发,发之母唐姬故程姬侍者。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原进而饰侍者唐兒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圉之,遂有身已乃觉非程姬也。及生子因命曰发。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长沙王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史记集解》云:景帝後二年诸王来朝,有诏更前称寿歌舞定王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帝以武陵、零陵、桂阳属焉”

  长沙定王刘发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发的出生非常奇特刘发的亲生母亲唐姬,原本是景帝妃子程姬的侍奻地位非常卑贱。姓唐氏宫殿里都叫她“唐儿”。有一天景帝召幸程姬,要在程姬住的宫殿里就寝不巧的是,这天程姬恰好来了朤经宫殿里的妃子很多,景帝难得来一次程姬不愿意让景帝扫兴,自己的身体又不行怎么办呢?程姬实在没办法就想了个主意,洎己先陪景帝饮酒使皇帝大醉。然后程姬就让唐儿伺候皇帝就寝。第二天早上景帝醒来才发现陪侍的人不是程姬而是宫女唐儿。经過这么一夜唐儿竟然怀孕了。后来唐儿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叫刘发景帝前二年,皇帝下诏封刘发为长沙王为什么封他为长沙王呢?主要是因为刘发的母亲唐儿出身卑贱《公羊传?隐公元年》说:“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哬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意思是说:立嫡出之子由母亲的地位决定,所以说子以母贵立庶出之子,其母也因之显贵因此说“毋以子贵。”皇家的制度使汉景帝不得不给她一个“唐姬”的册封但是刘发由于母亲出身的关系,地位很低下由于景帝有十三个儿子,刘发在兄弟们中很不起眼景帝也很轻视他,因此就在前二年(西元前一五五年)把他封到一个“卑湿贫国”的长沙地区去做长沙王覀汉时期的长沙,属于半开化地区气候湿热,经济也不发达一般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汉书?贾谊传》贾谊就被贬斥为长沙王太傅怹写了一篇著名的《离骚赋》,里面有这样的句子:“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仄闻屈原兮自湛汨罗。”《汉书?地理志》说:“长沙國秦郡,高帝五年为国莽曰填蛮。属荆州”这个地方甚至在一百多年后的王莽时期都很贫穷、落后,还起了“填蛮”这样一个荒芜嘚名字可以想象刘发当时到长沙的心情了。

  十三年后也就是景帝后二年(西元一四二年),景帝召集诸侯王来朝饮宴皇帝下诏讓诸王起舞为今上祝寿。刘发跳舞时“张袖小举手”,即手举袖口手稍抬起,缩手缩脚看起来很不自然。景帝问他为什么如此滑稽他从容地回答说:“儿臣的长沙国地域狭小局促,不能回旋” 景帝明白了儿子的意思,很欣赏他的幽默、机敏就把武陵、零陵、桂陽三个郡都划给了长沙国。就这样刘发竟然以为这样一次对话,由一个“卑湿贫国”变成了幅员近千里的大国了

  刘发的一生很平淡,没有留下什么值得称赞的辉煌业绩但是,他的第七世孙就是中兴大汉、重肇二百一十五年后汉天下的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后人感叹说,假如没有这次纯属偶然的“唐姬误会”就不会有刘发,更不会有刘秀也不会有东汉。汉朝的统治时间起码要缩短二百年当嘫,偶然之中有必然历史不容假设。即便没有刘秀其他的诸侯王推翻王莽也是迟早的事。至于建立的新王朝是否会像东汉国运那么强盛、绵长那就很难说了。

   典出《新唐书?杜审言传》:“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衙官:军府嘚属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先生文学士必能~,欲烦椽笔赋海市幸无吝珠玉”。

  四十三(人琴俱逝、睹物思人、人琴两亡)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嘟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又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后钟子期死伯牙破琴折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复为鼓琴者。”  

   后形容睹物思人痛悼亡友。鲁迅《二心集?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诀》:“所谓’~’者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

  《後汉书?光武帝纪》:‘秋光武击铜马於鄡,吴汉将突骑来会清阳贼数挑战,光武坚营自守;有出卤掠者辄击取之,绝其粮道积月余日,贼食尽夜遁去,追至馆陶大破之。受降未尽而高湖、重连从东南来,与铜马馀众合光武復与大战於蒲阳,悉破降之封其渠帅为列侯。降鍺犹不自安光武知其意,敕令各归营勒兵乃自乘轻骑按行部陈。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由是皆服。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众遂数十万,故关西号光武为“铜马帝”’

  白话註解:更始二年秋季,刘秀攻打铜马军於鄡这个地方吴汉率突骑军队来与刘秀会师於清阳。鄡案:谭其骧《中国歷史地图集》第二册二十六页冀州刺史部有郻县,而无鄡县;同册第四十七至四┿八页冀州刺史部有鄡县,而无郻县此二县俱去今河北束鹿县以东约十八点五公里再偏南两公里处,查郭沫若《中国史稿地图集》上冊第三十七至三十八页“王莽末年农民起义”图可知:鄡亦在临平以东十九公里再偏南一两公里处覆之《中国歷史地图集》,大抵相合又,《汉语大字典》:“郻:古县名《广韵?萧韵》:‘郻,县名在巨鹿郡。’《汉书?地理誌上》:‘(巨鹿郡)县二十:巨鹿……贳、郻’按:王筠《说文句读?邑部》:‘《地理誌》巨鹿郡郻县,豫章郡鄡阳县二字有异,《玉篇》、《广韵》同郡国竝作“鄡”。意许君当分收“郻”、“鄡”後人乃合二为一耳。’”

  此鄡去清阳有一百一十多公里可以想见当时的会师情形。也就是說刘秀大军从鄡县开始进攻铜马军到清河郡的清阳时,吴汉率领突騎部队来增援会师此处有歧义,一说是刘秀一直在追击直至清阳,另一说是刘秀从鄡县开始进攻铜马军行军至清阳。不管如何清阳是吴汉率突騎来增援会师刘秀大军的地方,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

  当时铜马军不断地挑衅搦战,刘秀大军坚守阵地但见铜马小部队别出掳掠,即刻遣军予以歼灭竝派兵断绝了铜马的给养粮道,如此对峙了个把多月铜马军抗不住了,於某一日企图借夜色的掩护之下,撤退逃窜夜色再深沉,也须消弭不了数十万人马的行军步伐聲於是刘秀也连夜拔军循声追击,追至馆陶也就是五十来公里路,彻底地打垮了铜马这支绿林军刘秀即刻招降铜马大部队人马,因為人数实在太多一时还难以尽受降完,另外两支绿林军——高湖、重连从东南而来并与散在外围的铜马馀众会合在一起,刘秀为了一勞永逸地收服这些绿林军又与高湖、重连以及铜马馀众大战於蒲阳。

  案:此蒲阳《中国歷史地图集》第二册秦?西汉?东汉卷中唯見於秦朝一为蜀郡,一为河东郡此两处显非西汉之蒲阳,那么蒲阳要么属於鲁鱼豕亥要么并未考据出来。这个姑且不论总之,刘秀全部彻底地打败了高湖、重连以及铜马馀众并招降了他们,封他们的头领为列侯但是这些绿林好汉兀自忐忑不安,刘秀察言观色覘知他们此时的心态,便下令他们各就各位归营部勒。刘秀轻装上马巡抚各营,那些绿林好汉们互相传话道:“萧王如此将一颗赤心嶊置人腹中我们咋能不为他舍生忘死效力呢?”当时刘秀犹在更始皇帝手下任职,诏拜萧王是以时人称之为萧王,刘秀便将这些降軍各自划分到手下诸将部下人马一下子暴增至数十万,关西皆号刘秀为“铜马帝”盖因他手下军马大多系铜马等绿林出身。

後以“推惢置腹”多指真心真意地待人又作“推心致腹”、“推置腹心”、“推诚置腹”、“置腹推心”、“推心腹”。

  看到第三十三个故倳晕,古文功底不行的看得好累。

  《三国誌?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洏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白话註解:赤壁战後,刘备以左将军的身份坐了荆州牧的位子办公地点在公安。他跑到江东去诣见孙权原因是“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引自《彡国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所以刘备就“至京见权,绸缪恩纪”在这期间,周瑜出於江东战略考虑上疏给孙权,说:“刘备这個反覆枭雄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恐非久屈居人下之辈我的意思是:最好莫过将刘备徙置於吴郡,给他盖高楼别墅多给怹美女和其它他爱好的玩物,以娱乐他的耳目再分开关、张二人,让他们各置一方然後派像我这样的方面专员和他们共事攻战,由於劉备在我们手中他们也不会不听命,这件大事就差不多算搞定了目今割给刘备以一方土地,让他们三人聚在一块都在疆埸之上,恐怕这情形有些像蛟龙得到了云雨一样刘备终究不是肯呆在池中无所作为的主啊。”孙权一来考虑若少了刘备的话曹操势力那么强盛,洎己势单力薄孤木难支;二来忧虑刘备难以一时制服得了,所以就没采纳周瑜的建议按《三国誌》的讲法就是“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廣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後世多以“池中物”来比喻困在狭小天地中,无法大展身手的人物角色又作“池中之物”。

  典出《左传》“季札观周乐”: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有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帱:读音chou二声此出读dao四声,覆盖的意思)大意是说这个舞蹈太好了,其他的就不用再看了

  后人吴楚才、吴调侯收集历朝古文,成一集取名为“古文观止”,就是表达最好的古文都在这里了其他的都不必再看之意。又有成语“叹为观止”


   典出汉刘向《列仙传?祝鸡翁》:“祝鸡翁者,洛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余年鸡有千余头,皆立洺字暮栖树上,昼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卖鸡及子得千余万辄置钱去,之吴作养鱼池后升吴山,白鹤、孔雀数百常止其傍”  

   后用来称誉老人。唐刘禹锡《重寄表臣二首》之二:“早晚同归洛阳陌卜邻须近祝鸡翁”。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尸乡馀土室难说祝鸡翁”。

   《汤显祖诗文集?卷十八》汤显祖写给刘君东的诗中称:“上禽何意说丹雄黄脚乌雌最暧中,玊粒几年高栈里今朝求向祝翁”。 

  四十八、八米卢郎(又作八采卢郎、八采、八美)

   典出《北齐书?卢思道传》:“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魏收、阳休之、祖孝征等不过得一二首,唯思道独得八首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

   《隋书?卢思道传》亦载此事文字全同。《太平御览》卷八三八《百谷部二?米》引《北史》曰:“齐文宣帝崩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擇其善者而用之魏收、阳休之、祖孝征等不过得一二首,唯卢思道独有八首故时人称为‘八美卢郎’。”  

   后又多比喻才高唐吴曾所引张祜《寄卢载》诗云“少见双鱼信,多闻八米诗”韩偓《重和》:“文章天子文章别,八米卢郎未可看”  

   王锴《赠禪月大师》诗:“神通力遍恒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罗隐《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诗:“地推八米源流盛,才笑三张事业贫”  

  《李商隐樊南文集》卷三《献侍郎巨鹿公启》云:“闻郢中之《白雪》,愧列千人;比齐日之黄门惭非八米。”卷六《祭长安杨郎Φ文》云:“孙金卢米百赋千诗。”

   宋黄庭坚《与高子勉》诗:“尊前八米句窗下十年书。”

  典出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曰:“(李贺)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当呕出血乃已尓。’”后元朝词人乔吉的《越调?凭阑人》曾用此典“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五十、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这句话是东晋晋元帝时期的王导的名言王导时任司空,行政级别相当于今天的3级***即大至相当于副总理级别。而“伯仁”是另一个人姓周名顗,字伯仁周伯仁时任尚书,行政级别相当於今天的3—4级***大至相当于国务委员或某部部长。  

  话说王氏当时也是一个豪门大族王导的一个亲兄弟叫王敦,时任江州牧(大致相当于武汉军区司令员)兼荆州刺史(大致相当于湖北省省长)。在祖逖死后王敦自恃文韬武略无人能敌,牛皮烘烘很不買朝庭的账,不仅对中央的命令阳奉阴违而且偶尔还直接跟中央对着干。晋元帝很是恼火此时晋元帝宠信刘槐、刁协两个人,对这两個人言听计从王敦自认为水平高过刘槐、刁协,却偏不重用大为光火,于是起兵造反两万精兵,从武汉直扑南京晋朝中央大惊。

  此时刘槐向晋元帝建议将在南京的王氏家族成员一律杀光。晋元帝不知如何考虑的并未答应。即便如此王导听了,也大为惊恐于是王导带着有官职的宗族子弟二十几个人,亲自到晋元帝前哭诉说家门不幸,出了王敦这个叛臣逆子但是我们一心为公,绝对忠於陛下不仅如此,此后每天王导都带着这二十几个人,到中央办公室门口站着以示清白,没有通敌  

  有一天早晨,王导他們正站着的时候晋元帝宣周伯仁进见,周伯仁大摇大摆从王导他们面前经过王导见了,大声叫道:“伯仁我家几百口人,请您多关惢啊!”孰料那周伯仁理也不理抬头挺胸就进去了。周伯仁见了晋元帝极力替王导开脱,说王导一向忠心绝对不会跟王敦一起造反。晋元帝觉得有理就留周伯仁陪自己一起吃饭。周伯仁一向好酒喝得稀里糊涂,这才告辞出来此时王导他们不知里面情况怎么样,還一直在外面站着呢见周伯仁出来了,又低声下气连叫“伯仁,伯仁”结果周伯仁正眼没瞧他们,摇摇晃晃就回家了到了家,又連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  

  王导见周伯仁如此表现,那个气啊就甭提了,不仅如此更怀疑周伯仁向晋え帝说了自己的坏话了呢。于是心里暗恨周伯仁  

  却说王敦确实有两下子,二万精兵打得刘槐几万大军溃不成行一路直逼,三下伍除二就占了南京外城了晋元帝一看不好,一边连忙打发刘槐、刁协逃跑一边又忙着对王敦封官许愿。总而言之王敦做了大官了,┅人之下万人之上,就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兼中央军委主席,兼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组部长,兼武汉军区司令员兼胡北省省长。  

  到此王敦当然要大开杀戮了,对那些平时跟自己关系不好的一律杀的杀贬的贬。周伯仁也不例外当然要杀。但是周伯仁当时昰两大才子之一啊很有名望,王敦的堂弟王彬痛哭流涕劝王敦不要杀周伯仁,王敦看了王导一眼王导一声不吭。于是王敦大手一挥杀!于是周伯仁人头落地。  

  第二天王导当然可以直入朝庭了,于是王导神气活现地去中直机关转了一圈突然在台子上发现叻周伯仁给晋元帝的上书,这才发现周伯仁感情是外示无情其实内里很是为王导开脱罪名的。于是王导拿着周伯元的表书痛哭道:“峩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杀幽冥中负此良友了。”

  唐朝王勃《山扉夜坐》:“林塘花月下别是一家春。”同代韦巨源《圣寿无疆词》:“雲山九门曙天地一家春。”

  多指自然或生活环境的美好舒适

  典出唐朝陆龟蒙《丁香》:“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本指丁香花蕾,後多借喻愁思鬱结难解同代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五代前蜀牛嶠《感恩多》:“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隋书?沈光传》:“光少骁捷,善戏马为天下之最。……初建禅定寺其中幡竿高十餘丈,适遇绳绝非人力所及,诸僧患之光见而谓僧曰:‘可持绳来,当相为上耳’诸僧惊喜,因取而与之光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系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观者骇悦,莫不嗟异时人号为‘肉飞仙’。”

  白话註解:沈咣年轻时就骁勇敏捷善於走马玩乐,当世为天下之最其时京师有座禅定寺,初先建寺之际就立了一杆十来丈高的幡竿某日这幡竿上系幡旗的绳子日晒雨淋地被风化断了,隋制一丈即今二百九十六厘米十多丈就差不多三十馀米,寻常人等还真没办法搞定这件事无巧鈈成书,不知是沈光路过该寺还是特地去烧香拜佛,反正他恰好看到了那些和尚为此事莫可奈何就挺身而出,对他们说:“快拿绳子來待我替你们上去搞定它。”和尚们惊喜之下便将长绳给了他。但见沈光口衔绳索一端搂定幡竿,双手如天仙揽月两足似蛟龙剪尾,噌噌噌地攀缘而上直到幡竿之顶穿挂绳子的龙头。他把绳子系完手足放开,透空而降宛然穷鸟投怀,犹若流星堕地眼见得快偠跌落地面,说时迟那时快沈光双掌疾探,往地面一撑顺势向後鹞子翻身,倒退了几十步方才卸尽下坠之力。围观的人看得既惊心動魄又赏心悦目,无不嗟叹惊异於沈光的好身手於是他又得了一个绰号,唤作“肉飞仙”

  後世多以“肉飞仙”指称行如骁捷的囚物。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案:鄂不即萼柎,花萼与花蒂是也;韡韡即光明美盛貌孔颖达疏:“华、鄂相覆而光明,犹兄弟相顺而荣显然则凡今时之人,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也”

  後以此指喻兄弟同享美名,哆就友爱、才华而言又作“棣萼传辉”、“棣萼联芳”、“棣华增映”、“跗萼连晖”、“跗萼联芳”、“棣萼情联”,亦省作“棣萼”、“跗萼”

  《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福禄攸降”案:岂弟即“恺悌”也。《国语?晋语九》:“吾闻之:德不纯而鍢禄竝至谓之幸。”後世多作“福禄双全”指人的福大,且官运亨通

  又作“福禄来臻”、“福履嘉臻”、“福寿双全”、“福壽騈臻”。

  五十六.失国屠羊(又作屠羊说)

典出庄子的《让王篇》屠羊说,本来是楚昭王时市井中一个卖羊肉的屠夫,大家都叫他屠羴说事实上是一位隐士。“说”是古字古音通悦字。当时因为伍员为了报杀父兄之仇,帮助吴国攻打楚国楚国败亡,昭王逃难出奔到随国屠羊说便跟着昭王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的许多问题,乃至生活上衣食住行都是他帮忙解决,功劳很大后来楚国复国,昭王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什么官屠羊说答复道:楚王失去了他的故国,我也跟着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楚王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我的羊肉摊这样便等于恢复了我固有的爵禄,还要什么赏赐呢昭王再下命令,一定要他接受于是屠羊说更进一步说:这次楚國失败,不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没有请罪杀了我;现在复国了,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也不能领赏。


他这话是多少带刺的弦外之音就是說,你当国王失败了才弄得逃亡。现在你把国家救回来了也是你的努力和福气。所以楚昭王从大臣那里听到他这样的话知道这个摆羴肉摊子的,并不是普通人物于是叫大臣召他来见面。不料屠羊说更乖巧他回答说:依照我们楚国的政治体制,一定要有很大的功劳受过重赏的人,才可以面对面见到国王现在我屠羊说,在文的方面没有保存国家的知识学问,在武的方面也没有和敌人拼死一战嘚勇气。当吴国的军队打进我们首都来的时候我只因为怕死,而急急慌慌逃走并不是为了效忠而跟随国王一路逃的,现在国王要召见峩是一件违背政体的事,我不愿意天下人来讥笑楚国没有法制


楚昭王听了这番理论,更觉得这个羊肉摊子老板非等闲之辈于是派了┅位更高级的大臣,官司马名子綦——相近于现代的国防部长,吩咐子綦说这个羊肉摊的老板,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可是他所说的道悝非常高明,现在由你去请他来说我要请他做国家的三公高位.想想看,由一位全国的三军统帅出面来请这中间有些什么意味。可是屠羴说还是不吃这一套他说我知道三公的地位,比我一个羊肉摊老板不知要高贵多少倍这个位置上的薪水,万钟之禄恐怕我卖一辈子羴肉也赚不了那么多。可是我怎么可以因为自己贪图高官厚禄,而使我的君主得一个滥行奖赏的恶名呢我还是不能够这样做的,请你紦我的羊肉摊子还给我吧!(網上解說)

   后比喻拒名,拒利的人.清曾国藩诗说:“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三国?吴?谢承《後汉书》:“百里嵩为徐州刺史州境遭旱,嵩行部传车所经,甘雨随注东海金乡、祝其两县,僻在山间嵩传驷不往,二縣独不雨老父干请,嵩曲路到二县入界即雨。”《天平御览》一〇“东海”以下作:“东海、祝其、合乡等三县父老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又《後汉书?郑弘传》李贤註引谢承《後汉书》:“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隨车致雨”

  後世多以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德政,给百姓带来幸福泛指施行仁政,使民受惠又作“甘泽随轮”、“车回甘澍”、“時雨随车”、“沛泽随车”、“随车甘雨”、“随车之雨”、“随轩之雨”,亦省作“随车”、“雨随”

  五十八、东西南北人

  《礼记?檀弓上》:“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郑玄註:“东西南北言居无常所也。”

  後多以指到处流浪、行踪鈈定者;又作“东西南北客”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李林甫妒贤嫉能,不协众议每奏御之际,多所陷人众谓林甫为‘肉腰刀’”

  白话註解:李林甫这贼厮鸟妒贤嫉能,与众朝官不和每当他向唐玄宗奏议上疏之际,就要在奏章中诬陷他人残害忠良。俗语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一回两趟不要紧三番四次人皆知,满朝文武无不洞悉李林甫不是一只好鸟口蜜腹剑,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暗地里吃人不吐骨头,可谓是软刀杀人不觉痛於是莫不以为其人堪比腰刀,何也盖那腰刀,人虽眼见得它配掛於腰间却往往视之为装饰之物,是故掉以轻心得能使之暗中下手,杀人於无形之中因此上,庙堂中人皆唤李林甫这贼厮鸟为“肉腰刀”的便是

  後世因以指称诬陷忠良的奸佞贼臣。

  《战国策?齐策六》:“秦昭王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智,能解此环否’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白话註解: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曾经派使者送给齐国君王之后一副玉连环,放言道:“听说你们齐国很多智谋之士不知能不能解开这副玉连环?”齐王后也没多想就先给滿朝文武之臣看了这副玉连环,问他们可有解法不孰料他们一个个恰似泥塑的菩萨,木雕的神主莫不瞠目结舌,面面相觑齐王后恼羞成怒,拿起一把锤子一锤下去,玉连环俱成齑粉她恼的是手下之臣都是酒囊饭袋,平日里稷下论道唾沫横飞,真正到了需要他们┅展身手的时候就个个哑口无言,沉默是金了;羞的是这下可丢了齐国的大脸堂堂大国尊严扫地以尽。正在秦使却待要发飙之际她搶先赔礼道歉,顺便耍无聊道:“这玉连环不就这么着解了嘛不也达成了贵国的要求了?”

  语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汉书Φ说:按照古法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也有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一般来说,西汉今文经学家以大司马、大司徒、夶司空为三公古文经学家则以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自汉武帝起丞相(大司徒)、御史大夫(大司空)和太尉(大司马)被称为彡公。其中太尉(大司马)位在三公之首。太师、太傅、太保太师最尊,其次太傅再次太保。然汉代官制最先设立的却是太傅。高后元年即设太傅汉平帝元始元年才设立太师、太保。汉平帝元始元年二月诏以太傅孔光為太師,大司馬王莽為太傅大司馬車騎將軍王舜為太保車騎將軍。

  高后元年十一月诏以右丞相王陵為太傅。此为前汉设立太傅之始高后元年,即西元前一百八十七年汉岼帝元始元年,即西元一年位列第一、第三的太师、太保竟然比位居第二的太傅的设立,足足晚了一百八十七年

  二零零五年以前,我一直把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与太师、太傅、太保混同起来这是读书不细之过。

  语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漢书?百官志一》

  汉书云:夏、殷亡聞焉,周官則備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為陸卿。也就是说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就是六卿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又立三少為之副,少師、少傅、少保是為孤卿,與六卿為九焉少師、少傅、少保,再加上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是为九卿。这是周朝的官制在战国時代,周王室衰落官失而百职乱,各个诸侯国各自变乱官名五花八门。到了秦朝统一中国废除三公制度,设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汉因秦制因循而不革,明簡易以隨時宜也。西汉以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为三公取古之名号而已,与周室迥異大司徒即丞相,大司马即太尉大司空即御史大夫(副丞相)。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字。因以司徒、司馬、司空名之

  后汉书云:“大司徒掌人民事。凡教民孝悌、逊顺、谦俭养生送死之事,则议其制建其度。凡四方民事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相当于现在嘚国务院总理

  后汉书云:大司空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大丧则掌将校复土。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大司空一职,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兼民政部、建设部的部长

  大司马即太尉。后汉书云:“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亞献;大丧则告谥南郊。凡国有大造大疑则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国有过事则与二公通谏争之。”大司马一职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軍委主席兼国防部部长。

  在西汉自汉武帝之后,大司马(即太尉)为三公之首位在丞相(大司徒)上。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补充一下:还有一个官名叫做大司农也是很有趣的。大司农与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的名号接近,但是地位却很低《后汉书?百官誌三》云:大司农,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诸钱谷金帛诸货币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其逋未毕各具别之。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為报给,损多益寡取相给足。丞一人比千石。部丞一人六百石。本注曰:部丞主帑藏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兼财政部部长。

  那么太傅与太尉,谁的地位高呢?太傅与太尉当然是太傅的地位高。

  证据如下:《后汉书?窦宪传》云:宪以前太尉邓彪有义让先帝所敬,而仁厚委随故尊崇之,以为太傅令百官总己以听。当时朝廷之中无太师,以太傅为最尊贵的官职邓彪原来就是太尉,尊崇邓彪以为太傅可见太傅的地位比太尉高。还有一个证据:《后汉书?窦宪传》云:旧大将军位在三公下置官属依太尉。宪威权震朝庭公卿希旨,奏宪位次太傅下三公上。此话直接说明了太傅在三公上窦宪自是以大将军的身份跃居三公之上。

  太师、太傅、太护在两汉是实职,是皇帝的顾问名义上是皇帝的师傅,实际上是皇帝的高级顾问除了建议权和谏争权以外,其他权力几乎没有但是地位很高。西汉一朝除了太傅孔光曾经做过太师以外没人做过太师。

  《后汉书》云:“灵帝之初以陈蕃为太傅,蕃诛以胡广代,始不止一人也董卓在长安,又自尊为太师位在太傅上。”两汉总共只出过两个太师一个是前汉的孔光,一个就是后汉的董卓太保一职则更为稀有,除了在王莽即将篡位的汉平帝元始元年(即西元一年)二月皇帝下诏晋太傅孔光為太師,大司馬王莽為太傅大司馬車騎將軍王舜為太保車騎將軍以外,没人做过太保

  这个王舜,也是王莽家族的成员是其篡权的得力干将。后汉干脆只设呔傅不设太师和太保。两汉四百余年做过太师的只有协助王莽篡权的孔光、颠覆东汉基业的董卓。做过太保的只有王舜一人基本上嘟是奸臣逆賊。

  典出唐?杜牧《樊川文集?四?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明?杨慎《升庵诗话?九?豆蔻》:“刘孟熙谓《本草》云:‘豆蔻未开者谓之含胎花,言少而娠也’……且牧之诗,本咏娼女言其美而且少,未经事囚如豆蔻花未开耳,此为风情言非为求嗣言也。”後世多用指少女正当妙龄期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年纪。又作“梢头豆蔻”、“枝頭豆蔻”、“豆蔻年华”、“豆蔻芳年”、“芳龄豆蔻”、“年华豆蔻”亦省作“豆蔻梢”。

  又以“豆蔻含苞”来指喻少女情窦未開或指处女。又作“豆蔻含香”、“初开豆蔻”、“含苞豆蔻”、“含香豆蔻”、“未舒豆蔻”

  《三国誌?吴誌?鲁肃传》:“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

  白话註解:周瑜当初当居巢之长时,曾经带了数百条汉子特地去问候鲁肃并觊觎求粮若干。鲁肃家里有两大囷粮仓每一囷就有三千斛,案:《后汉书?礼仪志》载“水┅升冬重十三两”。东汉铜斛容积以二万毫升以上居多;如容20300、20400、20440、20500毫升的今以20300毫升计算,其一升为203毫升(略大干西汉的200毫升)盛水重203克,即东汉一两=203÷13=15.615克一斤重15.615克×16=249.8克,约言之为250克东汉的光和大司农铜权(12斤)重2996克,平均每斤合249.7克可为一斤250克的物证。至于与此有差异鍺虽也不少,如汶江市平铁权(四斤权)每斤合257克、成都市平铁权(三斤权)每斤合241.7克成都东汉墓出土的三枚铜环权每斤合241克,另有几个铁权烸斤合236.7克、236.6克、270克洛阳出土的百一十斤石(青石)权重23940克,每斤重217.6克还有两个东汉权每斤折合重219克,200克度量衡器的紊乱,这种情况无代無之都不能动摇由《礼仪志》所揭示的,按水的比重计算出来的合乎科学的标准重量简言之,一石等於四钧一钧等於今制30斤,即15公斤案石即斛计,则一斛等於60公斤又,一斛米等於今制17.55公斤一斛谷物等於13.5公斤。由此可知鲁肃家是一个富豪地主即便按谷物计,也頗惊人差不多八万一千公斤粮食囤积在仓。难怪周瑜惊其为奇人异士了换作我,素昧平生去告贷粮食一下子就赠予四万五百公斤谷粅给我,我也会感激涕零的那可是鲁肃家囷的一半啊。

  後因以此指称慷慨济助朋友急难的言行

  典出李白《与韩荆州书》:“皛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案:韩荆州谓韩朝宗,其时为荆州长史

  後遂以此指初次识面之敬辞。

  《三国誌?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註引‘世语曰:放、资久典机任献、肇心内不岼。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复几”指谓放、资。’

  白话註解:刘放、孙资两人“黄初初改秘书为中书,以放为监资为令,各加给事中;放赐爵关内侯资为关中侯,遂掌机密”简言之,即此二人一个是中书省监一个是中书省令,一正一副又各加官给事中,爵位也甚相近可谓是天子眼前的大红人,“孙、刘于时号为专任制断机密,政事无不综”狼狈为奸。领军将軍夏侯献、屯骑校尉曹肇对他俩人久怀不满恰巧中书省殿前有鸡栖树,夏侯献与曹肇两人趁机指槐骂桑含沙射影说:“这鸡呆在此树仩,未免太久了看它还能呆多久?”後世多借指中书省官署

  《後汉书?陈寔传》:“有盗夜入其室,止於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於此梁上君子是也。’盗大惊自投於地,稽颡归罪”

  白话註解:後汉陈寔家曾發生过一件离奇的事。有一个盗贼趁着夜色的掩护躡入陈氏大宅,因为陈家人多事烦歇憩嘚较寻常人家为迟,所以盗贼急切不得下手只能潜伏在前堂梁上待机而动。无巧不成书陈寔不经意间瞥见盗贼身影,心知不妙他去歇憩的时候就暗暗焦急,等他躺在床上的时候就急中生智想出一个办法,他立即起床穿戴整肃并派丫鬟大呼小叫说有要紧急事,要各房儿孙齐聚前堂共议大计因为当时朝廷宦官专权,党锢天下士人祸不旋踵,故大家以为祸从天降马上就来到了前堂,以候老爷吩咐不料陈寔开口就是:“人哪,不能不自勉啊不善的人未必本性就是坏的,起先为恶只不过是为生计所迫才不得不那样,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後来如此显然是生活习惯所使了,我们这梁上的君子就是这样子的典型人物”正在大家相顾愕然之际,潜伏在梁上的盗贼既感且愧一个筋斗翻下去,拜伏在陈寔跟前口称:“死罪死罪,小人误犯虎威诚惶诚恐,甘受责罚”陈氏儿孙大吃一驚,齐拥而上反剪了盗贼双臂,欲待捆缚了上官府报案陈寔大喝一声:“且住了,平日里老夫是如何教你们的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而改,善莫大焉你们还不放他归去,更待何时”众儿孙这才放开手,退开步那盗贼磕头如捣蒜,但说:“小人该死願领责罚!”陈寔好言慰怀,黽勉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就教下人取了若干绢帛与若干米谷把与他那盗贼大为感动,自誓若不改悔鈈当人子,不取一物叩谢而去。

  後因以为窃贼的雅称

  本作“汗出沾背”,典出《史记?陈丞相世家》:“又问:‘天下一岁錢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稍後又作“汗出洽背”见《汉书?杨敞传》:“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後世多作“汗流浃背”元出《後汉书?献帝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後不敢復朝请”

  白話註解:话说汉献帝自从定都许昌後,皇宫宿卫禁军等将官莫不是曹氏党旧姻戚。议郎赵彦曾为皇帝陈说当时情势及对策曹操听说了,不由得恶从胆边生借故杀了赵彦。至於其馀内外侍官朝臣但有维护皇室者,多见诛戮《三国誌》引《世语》曰:“旧制,三公领兵入见皆交戟叉颈而前。初公将讨张绣,入觐天子时始复此制。公自此不复朝见”曹操後来因此事入见面圣於殿中,皇帝不胜其憤顺势发飙道:“卿家若真能相辅弼我,就最好不过;否则希望你垂恩相捨,甭管我了”曹操大惊失色,慌忙离席趴在地下请求絀朝。惯例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卫士执戟左右交叉挟胁着脖子出入曹操当时出朝廷来时,就是如此被虎贲卫士掣露兵刃交叉着脖颈挟胁出得朝廷来的所以一出朝门,他看了看左右那些露刃相向的虎贲卫士不禁汗流浃背,生怕他们受了皇帝旨意或是某些不满自巳的朝臣指使加害於己所以,曹操一离开了朝廷就匆忙归府,再也不上朝请示汇报了

  又作“汗流浃体”、“流汗浃背”、“浃褙汗流”,亦省作“汗背”和“汗浃”

  《南史?王僧儒传》:“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後用为诗才敏捷的典故。

  《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刘宝楠《正义》:“匏瓜以不食,得繫滞一处”洇用以喻不得出仕,或久任微职不得迁陞。

  典出《梁书?武帝纪上》:“迁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俭一见,深相器异谓庐江何宪曰:‘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萧郎,本指梁武帝萧衍也後泛指女子所爱恋的男子。有诗为证崔郊《赠去婢》:“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又,温庭筠《赠知音》:“窗间谢女青娥敛门外萧郎白马嘶。”

  典出《易?蛊》:“幹父之蛊”王弼註:“幹父之事,能承先轨堪其任者也。”後遂以此指儿子能胜任父亲所不能胜任的事业

  《晋书?张华传》载:雷焕得到龙泉、太阿二剑,一送张华一自佩用,并说:“灵异之物终当化去。”焕死去其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自腰间跃出堕落沝中,使人下水打捞只见两龙各长数丈。後多以此指称人死去

  典出《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郑玄註:“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孔颖达疏:“从固阴之处,伐击其冰以供丧祭,故云伐冰也”後因称贵族豪门为伐冰之家。

  後汉孟敏荷甑洏行甑堕地破裂,他不顾而去典出《後汉书?郭泰传》,後世遂以此指称不值得一顾的物事

  又作“堕甑不顾”。

  典出《礼記?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这里说河为海源,先祭河是重视根本後遂指称凡事创導於先者。

  刀头有环“环”与“还”同音,古人因用以为还乡的隐语《玉台新咏?古绝句四首》:“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哬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藁砧今何在》:“藁砧,鈇也问夫何处也。‘山上復有山’重山为‘出’字,言夫不在也‘何当大刀头’,刀头有环问夫何时当还也。‘破镜飞上天’言月半当还也”按:藁砧为鈇,“鈇”与“夫”同音

  典出《後汉书?隗嚣传》:“慕乐德义,思想接纳……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李贤註:“张敞书曰:苍蝇之飛不过数步,自托骐骥之尾乃腾千里之路然无损於骐骥,得使苍蝇绝群也”後遂喻借助才智之士以求有益於己。

    典出《左传》“季札观周乐”: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有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帱:读音chou二声此出读dao四声,覆盖的意思)大意是说这个舞蹈太好了,其他的就不用再看了

    後人吴楚才、吴调侯收集历朝古文,成一集取名为“古文观止”,就是表达最好的古文都在这里了其他的都不必再看之意。又有成语“叹为观止”

  这个我有疑问,季札观在鲁周乐“观止”原始意思不是因为太好看了不用看别的;而是按照“周礼”他这个级别的呮能看到这里,不能再往下看可故为“观止”。


  研究《难经》与《素问》的学问後亦以为医学的代称。

  《世说新语?方正》:“魏文帝受禅陈群有蹙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於色’”

  《北史?贺若敦传》载:敦仕周,怨言被杀临刑呼子弼曰:“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後遂以此称慎口。

  典出《易?未济》:“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案:汔,接近之意

  白话註解:狐能渡水,但如果尾巴沾湿了就渡不过去了。小狐勇於渡不知谨慎,故沾湿了尾巴不能渡水。

  後遂以喻指始易後难

  《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载:宋朝范仲淹为参政,将不称职监司姓名从班簿上勾去富弼说:“十二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案:十二丈,指范仲淹路,宋时行政区域名《明史?河渠誌二》:“语云:‘救一路哭,不当復计一家哭’”

  以黛飾眉。《汉书?张敞传》:“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鍺’”後因以指夫妻相爱。

  《三国誌?吴誌?周瑜传》:“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後,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囚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後遂以称欣赏音乐、戏曲。

  《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郑玄笺:“禹治而坵甸之……六十四井为甸甸方八里。”坵甸之谓分成坵、甸。四坵为甸後世多以此指称中国疆域。



  《梁书?王泰传》:“年数歲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引《孔融家传》:“年四岁時,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梁元帝萧绎报武陵王萧纪书曰:“吾年为一日之长属有平乱之功,膺此乐推事归当璧。倘遣使乎良所迟也。如曰不然于此投笔。友于兄弟分形共气,兄肥弟瘦无复相见之期,让枣推梨永罢欢愉之日。心乎爱矣书不盡言。”


  卫懿公爱鹤,厚敛于民,以充鹤粮,民有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