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组一套锐龙3800X600X+5600XT的游戏配置,XPG CR650G 电源带的动吗

前些天跟随B550芯片主板解禁,AMD还發布了传闻许久的“XT"系列CPU包含R5 3600XT、R7 3800XT跟R9 3900XT 三颗,而就在你看到文章的当下这三颗U的性能测试应该也已经解禁,刚好前些天朋友问我要不要测試体验顺带刷新下测试数据所以这次我也提前拿到并在周末赶工测试,准备了这篇针对“XT"系列CPU装机策略文章供后续大家参考。

其实测試内容非常多基本每个部分都可以单独做一篇测试对比文章,所以我也尽量精简内容跟图片简明扼要说明关键点。跟传闻一样这三顆“XT"系列CPU其实依旧是ZEN2架构,跟之前同数字型号不带“XT"区别主要在于初始频率跟睿频频率而核显线程、缓存及内核依旧一致,所以确实可鉯认为是官方加速版到这边是不是有点失望?目前“XT"系列CPU官方定价是1859元起除锐龙 5 3600XT 附带散热器以外,其他两款皆不带散热器用户可以洎行选择配备散热器或者选择带有散热器的锐龙3800X800X和3900X处理器。从1K-4K这个主流价格区间其实AMD阵营CPU会更加细分,从而保持在ZEN3发布前自己的整体的┅个产品优势

所以你也可以这样理解,“XT"系列CPU更多是制程工艺成熟+商业决策之后的产品作为玩家,我更关心的就是在官方提高频率之後相比之前旧版本,新的“XT"系列还有没有更多的可玩空间

提高频率之后性能有多快?

其实我也想多加入几颗CPU做对比特别是跟之前3600X、3800X、3900X做对比,不过因为时间比较赶(毕竟U还要还)而且之前几颗U我这边装机测试数据基本都是有做超频之后的,所以这样对比好像也不准確所以这次测试数据主要还是测试三颗“XT"系列CPU,辅助对比的是之前才测试的过的i7 10700的测试数据(其实就相当于i9 9900KKFKS)

这次测试平台也是AMD***朂新“3A平台”,主板包含X570跟最新的B550芯片组分别对应常见R7R9跟R5不同平台搭配,显卡对应的也包含RX5700XT跟RX5600XT;为了避免功耗瓶颈散热这次除了常规风冷主要性能测试部分散热都是用360一体水冷(九州风神360EX RGB)跟850W电源来测试。

测试设置:CPU全默认搭配内存设置为DDR4 3200 。

主板部分分别选了微星的MAG X570TOMAHAWK WIFI戰斧导弹跟MAG B550M MORTAR迫击炮这两款也是个人目前主推款,前者是性价比超频王型号供电也足够强悍,对付R9也不在话下后者是口碑系列了,而苴这一代也做了全面强化适合搭建MATX钢炮箱体。

显卡部分分别是XFX RX 5700XT海外版跟RX5600XT战狼版。这一代XFX一改之前设计风格整体外观设计变得更加内斂,走质感路线完全无RGB设定。

九州风神的DQ850-M这种大功率电源也算是今年618的黑马规格,毕竟现在大家核心数越堆越多加上显卡的高功耗,850W已经刷新成一步到位之选

理论成绩部分分别测试了CPUZ、3DMARK(只看CPU测试成绩)、V-RAY、Cinebench R20、R15,虽然有些人觉得这些测试偏跑分性质但确实目前这幾个项目是最综合反馈CPU整体性能表现的。

就整个测试来看三颗“XT"系列CPU性能表现依旧发挥自己“跑分”的天赋理论分数上,R5 3600XT基本强于同样6c12t嘚i7 8700K而R7 3800XT大部分项目也强于i7 10700(i9 9900K),R9 3900XT就不用说了差距在图片上应该很明显。而受益频率的提升加上本身ZEN2的高效率,除了多线程项目以外其实不少单线程分数基本也没劣势了。

这边补充说明下测试对比的i7 10700的测试数据,虽然搭配的B460芯片组(内存频率2933)但当时拯救者那台机孓的功耗控制是解锁的,就是默认性能释放很出色甚至超过不手动优化的DIY组装方案,而AMD这边我为了反馈大家更容易看到的“基础”分数内存频率故意锁在3200,频率功耗也全默认不做调整

SPECviewperf 13.0主要考察的是专业图形性能表现,一般来说这个算是N卡的传统强项不过这次实际测試让我有点意外,就是RTX2060有性能优势项目不多甚至大部分项目不如RX5600XT,我原本以为RTX2060应该跟5700XT互有胜负甚至倒挂的

不管是X570还是刚发布不久的B550,搭配ZEN2都可以实现对PCIe 4.0的支持而目前的使用场景,真正能在PCIe 4.0上面受益的大概就是数字创作了,在PCIe 4.0夸张的速度下剪辑视频的甚至可以真的實现实时预览,而不用等缓冲或者降低预览效果

当然之前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价格,不过目前B550发布之后加上SSD本身不断降价,整套方案實际使用成本跟中端主流高性能SSD其实一样比如我这次搭配测试的影驰HOF PRO ,1T版本在618期间都做到一千三百多的价格实际测试速度表现确实对仳PCIe 3.0型号,有不少优势

而把PCIe 4.0的速度测试放在这边介绍,也是因为确实会对下面其它数字创作性能产生影响

blender因为本身对多线程支持非常好,所以基本性能表现就跟U规格相关了这边主要要关注的其实是Pr的测试。因为之前Pr新版本加入了对独显硬件编解码器的支持所以对实际應用表现影响是很大的。

比如开启硬件解码的时候三颗“XT"性能差距一定程度跟搭配显卡关联度挺大,甚至3800XT跟3900XT性能差距不大而5700XT跟5600XT的测试結果差距就比较明显,为了规避这个问题所以特意补充了关闭硬件解码然后H.265编码导出测试,基本就反馈了三颗U实际U性能本身的差距了當然哪怕是这三颗里面最“弱”的3600XT,实际性能也是很强大的满足日常个人数字创作需求都是没有问题的。

对游戏来说处理器当然频率樾高越好,那么在大家堆核心规格的现在核心数对游戏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这次搭配测试的显卡分别是XFX的RX5700XT跟RX5600XT为了测试CPU对游戏影响,所鉯主要对比数据都是用同一张RX5700XT测试的数据而RX5600XT的测试数据,主要供参考对比差距

这边以最典型的绝地求生大逃杀为例,我主要测试了两種使用场景一种是2K最高画质情况下,一种是1080P最高速度表现情况下(三极致画面设置)前者对应我们常规用户喜欢高画质的特性,后者對应竞技型用户对游戏速度异常敏感。测试结果是这样同样的录像跟平台设置(X570+DDR4 3200C16),2K最高画质情况下三者几乎没有区别平均帧其实嘟是92,这时候的速度表现其实取决于显卡性能;而在1080P 三极致的画面设置下速度表现才跟随CPU性能拉开差距。

包含其它游戏测试基本也是这樣基本你追求2K高画质情况下,这种决定因素可能主要还是显卡为主

其它几款游戏的测试数据,供参考除了CSGO特意设置1080P跑高帧数以外,其它都是2K最高画质

其实之前玩家对“XT”最关注的点,就是初始频率虽然最后默认频率提升幅度没有想象的那么高,那么自己手动折腾哏旧型号能拉开差距吗

这次超频部分其实是我比较花时间折腾的,毕竟除了CPU还有内存一开始我也针对超频目的选择了对应的配件来搭配测试,比如前面说了微星的MAG X570TOMAHAWK WIFI战斧导弹这块主板除了价格以外,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强大供电带来不俗的超频能力甚至之前也是破纪錄型号。散热部分也直接选了360一体式水冷(九州风神最新的堡垒360EX RGB)尽量满足散热上限,再往上估计要买压缩机了内存部分选了金士顿嘚Predator掠食者 DDR4 4000,也是之前平价B-DIE型号用来测试内存超频的上限。

CPU测试结果怎样因为时间有限,所以这次测试主要测试了3800XT跟3600XT 两颗4.6G都可以过测試。这边只放了R7 3800XT超频前后数据对比对比默认频率,超频4.6G之后大部分项目性能提升都超过10%,甚至反馈到应用测试blender里面也是如此基本频率多少,性能就可以提升多少

目前超频最大的问题还是散热,对付这三颗U如果你想折腾极限,散热规格多高都不算高普通120风冷可能隨便就过温度保护,压根跑不了测试当然这一部分原因也是7nm制程带来的热堆积问题。更详细的超频测试等后续装机实战的时候会在更新

那么内存呢?3733、3800还是ZEN2黄金频率吗

还是。我这边用3200频率作为基础频率分别测试了3733跟4400两种频率,4400基本是这套配置的上限频率了不过反倒出现了被3733性能倒挂的情况,不管是理论成绩还是游戏4400频率下的表现其实都不理想,所以ZEN2目前最佳选择目标还是3733、3800然后尽量的优化内存小参即可。

内存频率超频反馈到游戏测试里面,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目前这三颗处理器,只有AMD Ryzen 53600XT 包含一个Spire散热器其余两款均需要自巳搭配散热器,那么怎样的散热器适合这三颗处理器呢

首先我针对同一颗CPU,一样的设置情况下分别用原装散热器,跟120规格中端风冷散熱器(利民AK120)及360一体式水冷(九州风神堡垒360EX RGB版)做了一个对比测试测试结果是这样,三款散热器差距差别只有5℃左右看到这个结果你昰不是很失望?怎么多花钱就这点提升不过你要注意,在主板默认开启PBO的情况下三款散热器带来实际频率也是不一样的,360一体水冷可鉯跑到4.175风冷可以跑到4.075,原装散热器大概4就是每一阶散热器可以带来0.1g的频率提升。这对于老玩家来说可能一个手动超频就解决了不过實际大部分普通用户或者新手用户,基本装好点亮从不设置这点性能提升就看你自己在不在意。

对比频率提升最大不同的地方其实是噪音控制,原装散热器可以用但真的是勉强用,最大的问题其实是那歇斯底里的噪音这级别的U真的不建议使用,哪怕换一个常规120规格風冷明显使用感受提升很多。

那么什么情况要换高端散热(比如360一体水冷)这边受限文章长度,我不好再针对有明显差异地方做展开說明

假如你选择像R9这类核心线程超多的处理器,或者你打算进一步折腾超频的话高端散热器这时候就可以跟入门级型号拉开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可能就是一个4.6G可以稳定跑测试一个只能4.5G 且温度经常过百。我这边也用九州风神堡垒360EX针对三颗U都做了一个温度测试受益散热規格,所以哪怕压制R9 3900XT烤机温度都不会超过90℃,而R7 3800XT在烤机的情况下开启PBO之后,实际频率也达到了4.2G

总之:锐龙 9 3900XT、锐龙 7 3800XT和锐龙 5 3600XT处理器是为縋求性能极致和个性化散热器的发烧友量身定制。 建议搭配280mm以上一体式水冷解决方案或等效风冷散热器以体验产品最佳状态,以确保挖掘3000XT系列处理器的最大潜能

锐龙平台最有优势的搭建平台方案:MATX

锐龙平台实际搭建作业怎样的方案最优优势?相较竞品来说MATX平台几乎强嶊首选,首先平台价格相对优惠配件选择面也够丰富,不管是B450还是B550都是全能之选加上AMD平台一向较好的升级空间,真的是战X年首选

当嘫MATX平台之前玩家圈反馈最大的问题就是入门级平价型号确实非常多,但中高端精品选择面太少我之前其实也做过非常多次MATX装机方案的介紹(有心的可以翻下之前的文章)包含箱体推荐,这次继续刷新推荐的方案最大的特征就是极致空间利用率作为一款MATX钢炮箱体,整机大尛控制在13L甚至小于不少A4 ITX箱体,这就是采用机械大师C26搭建的整机方案

除了极致的体积以外,整机兼容性及未来的升级空间也比较充裕,不管你CPU想搭配R3、或者R7甚至R9大部分主流级别的显卡,稍微注意下基本都可以装入这个箱体最重要的采用MATX主板,升级空间大价格也比ITX便宜不少。

实际作业的配置方案我写了两套一套是我实际***的这套,另外一套是更加便宜的版本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酌情选择。

其实佷早知道就知道这款箱体包含之前其它内容里面也被不少网友提及到的箱体。目前我手上这台的版本已经是最新的V2版主要完善调整一些小细节,内结构基本一致

这个箱体因为空间利用率极高,除非你装ITX否则冗余空间是不多的,所以实际作业跟配件选择都要注意比洳机箱内部的风扇大部分是兼容9cm规格的,底部两个位置虽然也兼容12cm但实际要看具体主板型号(微星的B550M是刚好OK,其它型号主板如果USB3.0接头在朂底部的可能要通过USB转接线来实现兼容),如果你担心兼容性的话最好***风扇选购9015规格的

这箱体玩法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常规风冷(峩这台就是),另外一种就是选择一体式水冷(ITX模式)前一种模式主要注意的就是散热器选择,比如常规侧吹风冷的话目前市面型号頂级上限大概就是利民小银剑130、猫头鹰D9L,稍微调整优化下对付R7甚至R9也不是问题;而一体式水冷(甚至可以折腾分体水冷)方案要注意就昰主板方案只能选ITX,搭配水冷架后可以兼容240一体水冷此外官方还新出了AIR面板来搭配一体水冷的方案。

这次我这边主要展示的是风冷+MATX的搭建方案对更多人来说可能参考性更大,难度也更低要注意的我基本也都说了,当然显卡长度除了要注意310MM以内还要注意的就是显卡高喥,比如我这边的XFX RX5600XT战狼就是高度刚好

可拆卸***的提手设计,方便了一些有特殊移动搬运需求的用户毕竟这箱子体积确实很小。

微星B550M噺的一体式IO面板跟这箱子搭配刚好。整机几乎所有进出风口都有配置防尘网个人觉得甚至有点过了( 因为出风口其实是没什么必要)。

C26新版在维持之前规格的情况下兼容了小银剑130,而小银剑130也几乎是限高135mm以内的风冷之王整机如果你规划一个比较良好的通风风道,加上正確的优化设置压制高端U基本问题是不大的。

跟散热器一样重要的还有机箱风扇的选择前面说了,如果你担心兼容问题机箱可以***嘚5个风扇位置都买9015这种比较薄规格就OK,这个箱体考虑到散热上限而且刚好微星的B550M迫击炮新的布局支持,所以底部的风扇位置我给换成了利民新出的C12015风扇这种超薄风扇就是针对这类极致小箱体设计,避免占用底部空间官标风量也达到了52CFM。其余顶部几个位置也装满了利民嘚TL9015风扇保证整机热量有效排出。

噪音的话搭配主板的温控调节,还是可以控制良好的噪音水平

大小尺寸是比较合适的那种,特别是高度基本贴近限高显卡长度其实倒没什么限制,另外这卡也是标准2插槽宽度所以这样底部进风辅助散热的效率会比较高。

目前最便宜嘚600W SFX金牌电源型号之一也支持10年保修,这个功率对付主流中高端配置基本刚好成本也不至于提高很多。然后加了机械大师的定制硅胶线虽然整机走不了背线,不过露出的线材反倒成为点缀了

OK,这次作业就到这边后续还会更新两套B550ITX的作业,感兴趣的可以持续关注更新

对XPG CR650G 电源是全模组设计的,它有650W嘚额定功率稳定性方面可以说是不用担心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当然带得动了锐龙3800X600X的TDP是95W,5600XT的TDP是150WCPU和显卡总TDP是245W,加上主板、内存、机械硬盘、风扇一类的硬件电源还有一半左右的功率剩余,完全够用了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