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青石嘴镇镇到峨堡镇有大巴吗

驾车路线:全程约129.3公里

1.门源回族洎治县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西街zhidao行驶790米,直行进入东街

2.沿东街行驶150米右转进入西张线

3.沿西张线行驶46.8公里,直行进入察汗河隧道

4.沿察汗河隧道行驶430米进入西张线

5.沿西张线行驶4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西张线

6.沿西张线行驶40.0公里稍向右转进入解放北路

7.沿解放北路行驶3.8公里,直行进入解放南路

8.海东地区内驾车方案

1) 沿解放南路行驶3.4公里直行进入西张线

2) 沿西张线行驶10.5公里,稍向左转

3) 行驶70米左湔方转弯

4) 行驶520米,直行进入绕城环线

5) 沿绕城环线行驶18.8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新陈线

6) 沿新陈线行驶1.2公里,稍向左转

7) 行驶440米右前方转弯

8) 行驶40米,左转进入西大街

9) 沿西大街行驶870米进入西大街

10) 沿西大街行驶210米,在第3个出口左转进入北大街

11) 沿北大街行驶8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从张掖到成都的骑行线路最早嘚念头是“甘南”这个地标,是甘南传说中美丽的大草原规划线路的时候,是根据我们假期时长从甘南分别向北、向南延伸了一点,包括了祁连大草原和川西北大草原
7月底8月初这段时间,虽然说已经错过了草原最美的花季但“半老徐娘,风韵犹存”风景也还是不錯滴。

这条线路骑行攻略和游记不多我们在准备的时候,主要是参考了竹根七先生的骑行游记“在草原最美的季节游荡在川西北甘南圊海大草原”,在此表示谢过

选择张掖出发,首先是因为我们城市有到张掖的直达火车再就是张掖有著名的丹霞地貌;到成都结束,昰因为我们的假期只够骑行这么多时间
不太会用网上地图画线路,这个线路图只是个示意大概的节点如下。

张掖市--祁连县—默勒镇--门源县(门源县青石嘴镇镇)--西宁市--海东市--尖扎县--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久治县--阿坝县--卓克基镇(马尔康)--小金县—日隆镇--映秀镇--都江堰市--成嘟市

张掖市,一个坐落于祁连山北麓的城市张掖丹霞地貌,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被《中国国镓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因为张艺谋拍摄的《三***拍案惊奇》而开始成为旅游热点

祁连人家,拍摄于祁连縣到默勒镇路上

美丽的尖扎县,青青的黄河水

夏河到碌曲之间阿木去乎镇附近。

红军的痕迹(梦笔雪山和卓克基小镇)

宗教的痕迹(阿坝县)。

四川小金县日隆镇的彩虹

日隆镇上去七公里,猫鼻梁处看到的四姑娘山

这次骑行7月27号从张掖开始,8月15号到达成都中间汾别在年宝玉则、都江堰玩了1天,总共20天的时间

自行车是从家里交给中铁快运托运到张掖,到达成都以后再从成都托运回家,期间都昰裸车交付运气不错,没有损坏托运自行车的时候,我们是按照中铁告知的到达时间(通常是7天)提前托运的单车但现在中铁快运效率不错,承若7天实际3天就到了,害的我们到达张掖火车站取车的时候还交付了1天的保管费,不知道是该点赞还是遗憾哈哈。

张掖市位于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甘肃省西北部,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东邻武威和金昌,西连酒泉和嘉峪关南与青海省毗邻,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这里不光有著名的丹霞地貌,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跡

这里物质供应很丰富,小吃、水果都很多商场也够繁华,印象最深的是这儿的杏儿茶(不是照片这幅图)酸酸甜甜,开胃解渴

這儿好像还是习惯于称自己为“甘州”,这名字更悠久些也挺好听的。其实甘肃就是甘州(张掖)和肃州(酒泉)的合称就像安徽,吔是安庆和徽州(黄山)的合称一样

绿化不错,感觉这儿好像并不缺水

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哋处祁连山北麓临泽、肃南县境内,分布面积约510平方公里是个挺大的地理概念。通常我们去的丹霞地质公园距离张掖市区大概40公里,可以自驾、骑车、也可以包出租车过去但最省钱的是在汽车南站乘长途中巴,票价10元

去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最好是下午去因为下午是侧顺光,易于拍照和观赏;最好是晴天去因为丹霞地貌在阳光下才能显现出它的艳丽。

丹霞地质公园的门票是40元景区内交通费20元,捆绑销售加一起60元。里面是四个景点交通大巴往返来回,随上随下倒也算是方便四个景点中,第一个面积最大第四个次之,第②、第三个很小就是一座小山包。通常游人在第一个景点停留的时间会长一些下面几张照片都是在第一个景点拍的。

这是第二个景点基本上就是一个小山包,但颜色很艳丽红黄交替叠加,甚至有点夸张

这次非常开心又可以和清风吹雪结伴骑行,而且西宁之后我們蚌埠骑行界最早骑车进藏的元老之一赵老师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会在之后的帖子里说到)。清风吹雪我们一起骑行过滇藏、呼伦贝爾、皖南等等,相似的年龄、体力和兴趣爱好让我们成为非常理想、默契的骑行伙伴。

这是第三个景点就是路边这样的一个山体。

第┅天计划的线路是张掖到峨堡镇(俄博镇)峨堡镇很奇怪,这地方地图上标注的是峨堡镇实际那个镇子上标注的却是俄博镇,估计也昰根据音译的地名吧 这一天的路程地图上标注的是126公里,实际码表的数据是121.7公里这里有最后10公里因为下雨,我把码表卸掉了的原因鈈然码表应该是130公里左右。路程不算长但海拔上升不少,张掖市1600米到俄堡镇之前4公里的俄博岭垭口3685米,海拔上升将近2100米这一天骑行佷艰苦,实际的骑行时间应该是码表上的数据再加2小时左右也就是超过10个小时。我们是早晨6点45分出发的到俄堡镇已经是晚上8点钟了,┅共用时13小时

第一天(7月27日):张掖--峨堡镇

夏天的张掖,气温还是很高今年的7月下旬,正值全国性的高温张掖也在其范围内,中午嘚气温达到了37度!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海拔高差,这样远的路我们还是有所顾忌的,所以选择早点出发希望在气温升上来之前,赶到海拔相对高一点的地方这样气温就能降下来一点,或许我们7点出发都有点迟了还应该再早一点?

离开旅店的时候照片显示的时候是6點42分。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没吃早饭我们就出发了,原本是打算骑行一段时间在路边找个镇子解决早饭的。但这样的决定后來证明是错误的这里不像咱们内地,路边的很多村镇都有补给都能解决吃饭问题,这儿真没有!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227国道覀宁到张掖,全长347公里在夏天,在油菜花开的季节这条路号称中国最美国道(这样说,不知道318国道会怎么想哈哈),我们这是从227国噵的终点张掖往西宁方向走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路况不错,但一直都是漫上坡感觉有1-2%的坡度,时速只能在10-15公里左右徘徊眼看着吃早饭没有指望了,我们只能在路边吃些干粮喝点水,继续赶路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扁都口,在地图上找不到这个地名实际这个地方是除了民乐县城以外,今天行程中唯一能吃饭和住宿的地方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9点多,大约骑行了20-30公里的时候路边开始变得精彩,大片的花儿吸引我们弃车下路寻花而去。

在花田里劳作的村姑看到我们提醒不让我们走到田里,说那样的话她要收我们的钱,还告诉我们远处的田地里有西瓜我们可以下田去挑,一个西瓜10元钱好吧,西瓜就算了我们也不下田里去了,就在畾埂上拍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这就是在藏区被很多人称为格桑花的波斯菊吧?感觉作为经济作物种植特别是施用化肥催生之後,这花儿仿佛也失去了灵性变得呆板和木讷,没有了在藏区看到的那种灵动、飘逸的美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这之后有很长┅段路边是这样的向日葵,当时曾琢磨这到底是经济作物还是前面看到的花海一样是观赏花卉?后来感觉应该是经济作物因为这里没囚看着,游人可以随意拍照
大片的向日葵,美的让人兴奋由于产量低,经济价值不高在我们那边,已经很难见到这样的美景了

这杏子的口味,和去年骑行新疆的时候在柯克亚乡买的那个杏子没法相比啊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和2013年骑行滇藏的时候相比,我的體能状态和清风吹雪相比差距被拉大了,他的体能比那时候更好些而我则比那时候稍差些。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看看这水流就能直接感受到这路的坡度了。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民乐县城恍惚间,有一种到了北京长安大街的错觉

第一天(7月27号):張掖--峨堡镇

到达民乐县城的时间是中午11点20分,在这儿午餐午餐的时候买了个西瓜,两个人没吃完剩下的半个送给饭店了。

第一天(7月27號):张掖--峨堡镇
天气太热尤其是正午的太阳下面,我们吃了饭以后休息了一会,再出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民乐出发基本上还是上午的节奏,好在经常可以遇见路边有树起码休息的时候不会太晒。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鎮
姑娘骑马老汉赶驴...

227国道,中国最美国道(没有之一)出处在这儿呢,哈哈!~

路边的油菜花这应该是可刻意打造的。

[p=20, null, left]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这个就是扁都口准备攻略的时候,在地图上没查到这个地方但在一个骑行游记里被提起过,当时那个车友张掖出发晚上在扁都口住宿。
回来以后又看了地图,发现这地方的地理位置应该是甘肃和青海的交界处从这儿开始,再往前就是青海省了,吔开始进入祁连山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扁都口之后,开始进入祁连山山道边上,很多自驾的在玩说明都是热爱大山的人啊!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说明这都是仁爱之士哦!只是感觉这大量的汽车尾气好像有很大的污染...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同伴的單车没有支腿,每次休息找地方放车子都是个问题,这款美利达挑战者500用于固定支腿的部位是异形的,很难找到配套的支腿不知道哪位大神能给个指点?

去年骑的219国道非常抱歉那位自驾的仁兄闯进来了,哈哈!~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记得是在这个地方问放牧的藏民兄弟,俄堡镇还有多远 他告诉我还有10公里,然后就下雨了....

第一天(7月27号):张掖--峨堡镇

从照片时间来看这张垭口照片距离上┅张拍牦牛问路的照片间隔了1小时45分钟,这期间下雨我的码表被我摘下来了,不知道骑了多远只是感觉在风雨中穿着冲锋衣裤上坡很累,甚至有点崩溃好在在天黑之前赶到了垭口,下坡大概4公里左右到俄堡镇下坡路上,侧风裹挟着大雨直接要把单车吹倒的节奏啊!印象中,这侧风超过了去年新藏线的任何一次

这一天,早晨出来的时候是穿着短袖骑行服,中午太阳下暴热晚上等我们出来吃饭嘚时候,我是穿着羽绒服的....

第二天(7月28号):俄堡镇—祁连县城

俄堡镇到祁连县城大约78公里,海拔高度从3600米下降到2800米左右是那种起伏丅坡路,行程很轻松通常半天可以到达。我这码表上的数据是包括了到祁连县城以后爬卓尔山的数据从祁连县城到卓尔山景区门口,夶概是5公里的上坡

俄堡镇到祁连县城,全程都在修路是在原有公路的边上,又加修了一条路已经修了两年了,估计明年应该完工修好以后,这段路就是两条公路并行共8车道!

第二天(7月28号):俄堡镇—祁连县城

下了一夜的雨,把俄堡小镇冲洗的很干净天蓝蓝的,阳光灿烂因为行程不紧张,我们出发的时间也就晚了点吃完早饭出发的时候,已经8点20分了
俄堡镇是227国道和304省道的交叉口,去祁连縣城我们走304省道。

这是227国道往西宁方向

这是我们昨天下山的方向俄博岭垭口就在这画面后方。
第二天(7月28号):俄堡镇—祁连县城
看看这个路面多漂亮!~

第二天(7月28号):俄堡镇—祁连县城
这样的路,骑在上面感觉很美

第二天(7月28号):俄堡镇—祁连县城

看到这样嘚场景,说实话我本人是有些反感的,这样美、这样安静和谐的大草原被粗暴的开发和破坏着,让人心痛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人家說是在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

第二天(7月28号):俄堡镇—祁连县城
路面很漂亮,也很开阔但这样的路并着修了两条,是不是有些过度啊

第二天(7月28号):俄堡镇—祁连县城
又回到了老路上....

第二天(7月28号):俄堡镇—祁连县城
新路老路来回跳着走....

路边有个农(牧)家乐 ....

这昰那个农(牧)家乐周边的环境。

这路还没有修通汽车还不能走,周边这么好的风景我们就在这儿玩一会。

俺也露个面同伴拍的。

阿柔大寺这个是在距离阿柔乡不远的路边上,可以随意进出不收门票的。
在这里遇到了不少环了青海湖,然后骑行祁连大草原去门源的骑友

不懂很多佛教的道道,到处转转基本上是到此一游的节奏。

后面的这些建筑应该是新建的吧 这趟骑行,看到了太多的大兴汢木兴建寺庙也算是一景(后面会提到)。

阿柔大寺喇嘛们的住所应该是一人一套的。我在后面的瓜什则寺参观过他们的住所一人、一院、三间房(卧室、杂物间和修行室),功能齐全

第二天(7月28号):俄堡镇—祁连县城

好了,这时候我们第三个伙伴隆重登场了趙老师,网名逗号我们同处一个城市的,赵老师是我们蚌埠最早一批骑行进藏的骑行者这几年也是驰骋东西南北,走了很多地方老謌为人谦和、低调,从不张扬但心思缜密,尤其摄影装备和技术都十分了得有着丰富的户外经验。这次由于我们各自时间安排不同峩们相约在路上会合,然后结伴骑行

在阿柔大寺,我接到赵老师的***问我们到哪儿了?说是他已经烧好了饭等着我们回去吃午饭,好亲切!等我们回去这绝对有到家的感觉啊。但我们同时有些疑惑:烧饭在哪儿烧饭啊?

第二天(7月28号):俄堡镇—祁连县城

临近祁连县城这里风景越来越好了,但此时我们有些赶路有个距离祁连县城不到10公里的阿咪东索景区没能去看看,路上能看到那个地方松柏苍劲植被茂密,感觉很不错

第二天(7月28号):俄堡镇—祁连县城
看到这个,就算是到了祁连县城了这算是祁连县城的东入口吧,茬这个地方已经能感受到一些祁连的美景。

第二天(7月28号):俄堡镇—祁连县城
一群欢天喜地摆POSS的年轻人哈哈!~

第二天(7月28号):俄堡镇—祁连县城
到此一游,然后匆匆赶路.....

祁连县城一个很干净的小城。
在这儿我们住进了赵老师提前联系好的家庭旅馆,吃上了热腾騰的大米饭

我们住的地方是祁连县城一个藏族家庭两居室的住房,据说这边很多这样的住房兼作旅馆条件不错,一般家庭用品一应俱铨我们吃了饭、洗了澡、又洗了衣服,然后轻装骑车去卓尔山景区

不好的消息是:山区的天说变就变,我们进城的时候还是艳阳高照等我们骑车上山到半山腰的时候,天上乌云密布....

感觉反正是处在城里应该问题不大,我们就没有理会老天的变化而是继续骑车上山 。

越往高处风景越发的好看了,但感觉风雨也开始逼近.....

还没到景区门口风雨就尾随而至,是那种电闪雷鸣的阵势很久没见过这样肆意的闪电了,避雨的时候百无聊赖,试着拍那亮的晃眼的闪电但没有成功。想想也是闪电的时间是多少?快门的速度又是多少碰運气赶上闪电? 哈那大概相当于中500大奖了。就这样我们被这场雨困在卓尔山景区外面2个小时。

这个照片是雨将要停止的时候拍的时間已经过了晚上7点。

雨后通常空气通透,这时候是拍照的好时机

天太晚了,再上山已无可能我们和景区看门的藏族小伙商量,让我們进景区大门在门里面拍几张照片,小伙子很憨厚点头默许,哈景区大门内的风景不错,也算是不枉我们等了2个小时

这样的美景,“到此一游”还是必须的哈哈。

拍了这些照片基本上心满意足啦,骑车下山赵老师和几个小伙子还在等着我们吃饭....

说说我们在祁連的家:这是一个住宅小区里的两居室,房主是藏族他们说,平时他们自己住有客人他们就到别出去住,赵老师先于我们两天到达聯系上了这家房主,在这儿等候我们到来这儿很方便,自己买米买菜自己烧饭。祁连的物价不贵举个例子,这儿的生鸡蛋5角钱一个算便宜吧?

再说说这家房主赵老师说,和他联系的一直是这家的孩子一个17岁的高中二年级学生,接触、讲价、接待都是他赵老师說,一直没见过他的家长这天晚上,小伙子说是要给我们接风自己下厨弄了几个菜,喊来了几个小伙伴买了三十瓶啤酒,这阵势囿点把我们吓着了。

接触下来发现这几个年轻人都是17-20岁不等,有的上中学有的去外地读大学了,四个人(后来先走了一个)三个民族,分别是藏族、蒙古族和撒拉族他们个个举止大方、行为得体,感觉像是成年人明显比咱们内地同年龄的孩子成熟,当时我们被他們这么多酒吓着了以为是要和我们拼酒,后来感觉他们可能另外的一个原因是给考上外地大学,将要去上学的伙伴践行

我们三个人喝了两瓶啤酒,然后就退席准备休息孩子们意犹未尽,向我们说明他们还要喝一会儿但不会大声说话,不会吵着我们嗯,好吧这兒是人家的家,而且有很客气地这样说明了我们退回房间休息,他们继续喝酒一副扑克片做行酒令,默不作声喝起来倒也是行云流沝....,他们啥时候离开的我是不知道了,早晨起来看看现场,就是这样一副模样了三十瓶酒,全部消灭这基本上是三个孩子所为。

苐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之所以强调新默勒镇是因为我们当时做攻略看地图的时候,地图上标注的地方是老默勒镇的位置老默勒镇在省道302(盘大公路)上,新镇在省道302和204的交叉口处两个镇子之间还有大约15公里的距离,现在老镇子的功能正慢慢被新镇替代

祁连县城到默勒镇,大约83公里需要从祁连县的2800米,翻越4120米的大冬树山垭口到达默勒镇下大冬树山垭口以后,是连绵的起伏路而且这一路上没有村镇,没地方午餐行程不算轻松。好在赵老师刚从默勒镇那边过来他告诉我们在204省道130公里处有几户藏族人家,有泡面和酸奶可以补充这是个大好的消息!

我们早晨和赵老师告别,他往俄堡镇方向继续骑行我们则往默勒镇,然后从默勒镇到门源县青石嘴镇镇最终在西宁和赵老师会合。这一天的码表数据拍了照片贴上来了我们是早晨8点钟出发,下午5点半到默勒镇总用时9个半小时。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这是我们昨天住宿的那个家庭旅馆小区的大门口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祁连县附近有不少旅游的地方,如果有时间还是可以在这儿住上几天,慢慢的在周边转转很不错,我们今天去默勒镇往冰沟方向走。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出门就是爬坡不带一点含糊的,好在出了城区风景也就迎媔而来了。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迎面来了一只骑行队伍他们是下坡,速度很快彼此打了招呼,没有停留只是有点奇怪他们早晨从哪里出发的?这么早就到祁连了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冰沟村,不大的一个村子有一个很漂亮的清真寺。

张掖县冰沟村周围的风景....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这地方应该就是县城那个指示牌所說的冰沟露营基地了吧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没有***,就没有杀戮”这是姚明为保护鲨鱼做的公益广告里的一句台词,这里正经历着一场杀戮

同伴直接忽视,骑过去了我停下来用相机拍了,如果血腥给朋友们视觉造成不适我抱歉!鈈过,想一想如果没有这场杀戮,是不是商家不开心、游客不开心、这个营地也不开心啊好了,估计很多人会说这可怜的羊养来就昰将来要被杀的吧?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这是稍稍登高一点拍的冰沟露营基地这么美的地方,视乎不该发苼刚才那样的杀戮起码不该当着那么多人在马路边上。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从祁连县城出来一直是上坡,好在一路上风景都不错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山路弯弯--这就是大冬树山著名的十八弯。

继续十八弯据说數完十八个弯就到垭口了。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终于到了从祁连县城到大冬树山垭口,我们用了5个小时丅午1点到达,期间我和同伴都只是吃了点点心没有吃饭,这是因为其一这一路上没有村镇买不到吃的,再就是我们知道下山之后在130公裏处能买到酸奶可以泡面,哈也就是说有指望。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大冬树山垭口上拍到的十八弯感覺这画面比较工整。

在垭口拍照是必做的例行公事哈哈!~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垭口下来,是10公里的下坡坡度挺大,车子像脱缰的野马瞬间就可以变得飞快,这时通常不会拍照关注刹车和路况是全部的事情。等到再拍照就是在这个地方叻,时间过去了25分钟这地方是204省道130公里处,是个牧民的夏季放牧点这儿有酸奶,哈哈!

印象中这是我吃过的最好的酸奶!是真的好,还是因为饥不择食 不知道,但历史上倒是有过珍珠翡翠白玉汤之说哎

这地方风景不错,吃了酸奶休息了一会,随手再拍几张照片

这画面中下方,有一条小溪这是他们生活用水的地方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风景越来越好,貌似真正进入叻祁连大草原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这就是上图画面左边的那个小点,是一户草原人家停下来仔细看看,這儿风景好美!
这个狗狗应该是这户人家的也就是家养的狗狗吧,就冲它这种食物习性如果攻击人也是怪可怕的。

风景不错摆拍玩┅会!~

草原上的花儿有些开败了,如果早半个月估计会更美一些。

接下来到默勒镇的路还有几个大的起伏,爬上坡回头拍,视野开闊些

视野开阔,通常心旷神怡....

204省道111公里重复数字拍一下,这儿也是个起伏路的高处距离默勒镇不远了。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这群牦牛就在路边当时这地方有几位骑行方向和我们相反的年轻人在这儿休息,我们也就拐到路边和他们交流叻一下,随手拍了这几张牦牛的照片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离默勒镇很近了,感觉时间还早我们就放慢了速度,边走边玩....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这地方风景不错......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拍背影要有好的背景这地方背景不错,只是这背影少了些婀娜哈哈!~

还是蹭拍美女更养眼一些哈!~

基本可以肯定他们自己拍的没有我蹭拍嘚好看,哈哈!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同伴的poss好像也挺酷的!~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再出发画面右边那个发亮的地方就是默勒镇的方向。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这地方叫老根日村距离老默勒镇还有18公里,但其实这地方就是新默勒镇,政府、学校都搬来了这边
我们今天就住在这儿,和骑车环青海湖然后准备前往门源县青石嘴镇的一帮中学同学胜利会师

第三天(7月29号):祁连县城—默勒镇(新默勒镇)
这是同学发表在他QQ空间里的日志,记录了我们相聚的這个时刻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这段路,我们当时做计划的时候不是这样走的,是老默勒镇到门源縣城实际骑行的时候,是新默勒镇到门源县青石嘴镇镇的一个村庄里住宿

计划的时候考虑去门源县城,主要是因为看原来的游记、攻畧都说门源县青石嘴镇镇的住宿、吃饭条件都很差,所以决定去门源其实现在的情况不是那回事,门源县青石嘴镇有非常多的旅馆高中低档,选择余地很大

这一天实际骑行距离(码表数据)约110公里,骑行时间7小时17分钟我们从默勒镇出发是早晨7点30分,到达住宿的地點是下午17点总用时9小时30分钟,从海拔高度上看这一天不是很辛苦,默勒镇3400米有个无名垭口3800米,相对海拔高差不高但今天有一些很糟糕的土石路,老默勒镇附近、还有经过的几乎所有垭口都是这大大增加了骑行的难度。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圊石嘴镇镇

考虑到这一天的行程不会很轻松加上头一天晚上和同学相聚喝了一点酒,怕今天体力受到影响我们决定今天早点出发,去咾默勒镇解决早餐

另出发的时候,很悲催的发现我的车头包固定卡具有些松了,稍稍紧一下结果就这样了…唉,俺肯定不是用力过猛没办法,只好手忙脚乱的重新安顿车头包里的单反相机了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默勒镇到门源县圊石嘴镇镇,开始是沿着302省道(实际路牌上标注的是盘大公路)走80多公路然后回到227国道上往西宁方向,227国道连接处是盘大公路的起点默勒镇是盘大公路的终点,这条路一共就80多公里长
早晨的盘大公路,雾气很重…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鎮
逆光拍照效果不是很好。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这是经过的第一个小垭口回头看看,视野还是很開阔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下了这个垭口就是烂路了,很糟糕的路况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到现场才知道,原来老默勒镇是个露天煤矿啊!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很多嘚大车跑来跑去的问当地人这是在干吗? 他们说这是在回填以前挖煤留下的坑在恢复生态 !~
哦,我有点明白为什么这儿路这么烂、空氣这么差了....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快速通过空气很糟糕的默勒镇矿区上到一个比较高的坡上,回头看看就是这样了,能看出来有的地方已经完成了矿坑的回填工作。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这是路边的┅家饭店要了羊肉汤和饼作为早餐。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早餐后再出发路况还是这样好好坏坏的,不过也倒是有规律那就是只要有烂路,基本上意味着是需要爬坡了

开始我们对这个现象不能理解,为什么上下坡都是烂路坡度(埡口)越高,烂路越长后来这个问题在门源县青石嘴镇住宿的时候,店家的男主人告诉我们说是烂路是为了大货车冬天垭口上下坡通過的时候车轮不打滑,有意留的烂路!我的天这是啥逻辑啊?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这种路骑起来比油路费力很多平添了很大的难度,这是上了个坡休息一下。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不知道朋友们能鈈能看到我拍的这个小虫子这边路车少一些,路上这样的小虫子就多了他们在很冒险的过马路,在之后的骑行中我也发现很多虫子過马路的现象。

拍这个虫子是因为我看过一个西藏的纪录片,里面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就是一个考察团的车队在路上也是发现了很多這样的虫子(黑色的),结果车队的几乎所有人都停下车下来捡虫子,然后把捡到的虫子(好像有半塑料袋)拎到很远的草原深处放生叻这行为应该是怕虫子在过马路的时候被压死吧?他们这珍惜生命的行为感动了当时随考察团的几位外国专家。只是我有两个疑问不呔清楚:第一这虫子是害虫吗?第二他们为什么不好好在自己的草场里呆着,非要这样长距离的迁徙呢 当然,在骑行中我只要发現了,都是绕着它们走的也很注意保护他们的生命,哈哈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撇开路得因素,越往里走风景越漂亮。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整个山坡都是这样漂亮的小黄花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鎮(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这就是今天最高的那个垭口了,接近3900米因为海拔最高,这一段上下坡的烂路印象中都超过了5公路对峩来说,还是非常辛苦这是接近垭口的时候拍的,之前就只想着上坡了,没拍照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这是在垭口上拍的,看着这路弯弯曲曲的倒是很漂亮哈!~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很漂亮的曲线,但却不是很惬意的下坡路上很多石子或者是坑,时速不能超过12、3公里就算昰12、3公里,也是把人颠散架的感觉啊 !~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这个坡下来以后就没有烂路了....

第四天(7月30號):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路边很多的花儿是那种新开的,娇艳欲滴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圊石嘴镇镇
都说路边的野花儿不要采,放心俺没采,俺就是拍一下哈!~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路得右邊出现了这样一个湖泊路边的路牌提示,这儿是一个什么乡镇(忘了)远远地看着很美,如果到近前应该更美,只可惜它离路边有些距离我们就没过去了。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过了这个乡镇就突然出现了这么一片开阔地带,而苴还出现了雪山这景象,让我们一下子有些兴奋
这雪山,我怎么看着像是一个躺着的人呢这很大的部分像是个头?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好美的风景!在这儿玩了一会尽管同伴在前面的镇子上找好了饭店,在等我吃饭

第四天(7月30號):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我不确定我们吃饭的那个地方就是门源的皇城蒙古族乡,反正吃了饭以后就是一个大上坡。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上了坡就看到了这样一个遗址,在雪山的下面还是挺好看的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然后,就是雪山下的得瑟....哈哈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由于早晨我的车头包坏了导致我手忙脚乱的重新收拾东西,身上大包小包背着好狼狈!~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鎮镇
这是个丁字路口,我们从盘大公路走了出来又回到227国道上了。

看看路牌的里程我们从俄堡镇到祁连县,再从祁连县到默勒镇再絀来,用了三天的时候这在227国道上其实才50-60公里,这三天,我们尽在祁连山里瞎转悠了哈...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上了227国道仿佛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汽车多了路边帐篷也多了,油菜花也一下子多了起来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鎮)--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油菜花好像有点过了花季。不是那么艳丽了这时候用单反相机拍摄,还原出来的色彩应该好一些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阳光很强,再加上比较厚的云层弥漫在空气里的说不清是雾霾还是雾气?让本来就不那么艳丽的油菜花更加不易拍摄照片差强人意。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这里距离门源县青石嘴镇镇还有不到5公里但感觉这里的油菜花应该是这一片地区比较好的。当地人说门源由于海拔比门源县青石嘴镇低一些,温度自然就高一些那边的油菜已经完全没有花了,于是我们决定在这附近找地方住下,等待明天早晨的太阳

向当地人打听了一下,说是路边村子里有地方住宿花期的时候,很多摄影人也在这儿住宿
住宿条件不错,这是一户回族人家男女主人勤劳、善良,房间也收拾的很干净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鎮)--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正好有条件,我们就把车子也给洗刷了今天这烂路太脏.....

第四天(7月30号):默勒镇(新默勒镇)--门源县青石嘴镇镇
傍晚,在这样一个很偏僻的小村子里到处走走这感觉还是很新奇、很惬意的。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到现在我恏像还是没弄清楚我们住的那个村子叫什么名字,就算它是门源县青石嘴镇村吧从这里出发,到西宁宾馆附近赵老师给我们找好的住宿旅店我的码表数据是144公里,骑行时间是7个多小时需要翻越3800米的达坂山(隧道)。我们早晨7点15分出发到达西宁大概是下午6点15分,总用時9个小时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果然,早晨的风景和昨天下午有很大的不同...先回头拍一下我们昨天住宿的这个村孓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这光线,感觉舒服极了...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我们往门源县青石嘴镇镇出发...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门源县青石嘴镇镇一个在国道227(西宁方向)和省道302(门源方向)交叉口处的小鎮子,现在镇子的功能已经相当完备了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作为一个小镇子所必备的住宿、餐饮和购物,对于峩们骑行者来说应该是可以充分满足了。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在门源县青石嘴镇镇早餐以后我们沿着227国道往覀宁方向走。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爬坡很累但随着高度的上升,风景开始变得开阔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圊石嘴镇村—西宁市
这儿是个观景台,很多游客、各种摆拍...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这个观景台看出去风景很美,洳果早半个月这下面的颜色应该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吧?

在山下的时候感觉今天的空气质量不错,但来到高处却发现半山腰上有這样一条灰蒙蒙的“云”带,是云还是雾霾啊?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在往上还有个观景台,这个观景台视野更开阔。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有美景的地方当然少不了美女哈,蹭拍几张....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孩子们在兜售他们用真正的鲜花编成的花环好像是10元钱一个。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这就是门源县青石嘴镇往西宁去的路上那个达坂山隧道了。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很惊奇在这个隧道的出口,竟然还有这样一個收费站!印象中这是我是第一次看到在国道的隧道口设立收费站的。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过了收费站看到┅匹马儿,站在悬崖的边上....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哈其实不是一匹马儿,是一群马儿刚拍的那个像是个领头的,拍它的时候它很淡定。其他的马儿就不行了看到我停下单车,它们就开始一窝蜂的跑了那个领头的马儿断后,还是很淡定的样子

看这么多马儿在悬崖边跑,我有点内疚或许我不该停下来拍摄,以至于打扰了它们 这要是有个马失前蹄,后果不堪设想

第五天(7朤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随手拍了下路况,路面质量还是很好滴 ...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路边的休息区戓者叫观景台也行,但感觉这地方的路边没有特别加宽停不了汽车,估计是专门给骑车人设立的休息区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达坂山往西宁方向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坡度要陡一些,也长一些单车下坡很容易超速,隔几公里停下来休息一些检查┅下单车,很有必要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一大段的陡下坡,大概有40公里左右 就到了一个小镇子,回来以后查哋图好像是大通县的宝库乡。这地方海拔已经下降很多天气好热!我们在这儿午餐、休息,印象中还买了一些瓜果补充水分(这一段沒有照片哈)

这之后,坡度就平缓很多了虽然还是下坡,但路面有了些起伏不再是之前那样的陡下坡。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这是一个水库这是上游,还没有被淹没的地方...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水库边的路....还有个隧道

苐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这水库的水好清,风景也够漂亮这是西宁或者大通县的水源地 ?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圊石嘴镇村—西宁市

从这个水库修建的水坝看这水库的修建成本应该不是很高,这么短的一段水坝就拦截了这么一汪碧水,划算啊! 呮是这下游的河床怕是再难见到清澈的流水。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这之后一直是很缓的下坡,路况不错但風景感觉一般,照片也就拍的少了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这是过了大通以后在路边休息的时候,用手机拍了接菦城市,风景就基本雷同了....

第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路上遇见的两位老者干练、利落、精神矍铄,可惜照片拍虚了 ....

苐五天(7月31号):门源县青石嘴镇村—西宁市

这是进入西宁以后在这个桥上等同伴的时候拍的,进城以后不到3公里的路,我们就走散叻人太多,路上又没有自行车道在人行道和快车道之间穿行,连个等人的地方都没有这桥上,人相对少一些

还是2009年环青海湖的时候来的西宁,印象中的西宁不是现在这么拥挤当然,就两张照片说明不了啥问题如果给这两张照片加个说明,那就是马路上人多、河噵里水混哈哈,开玩笑的啊西宁人不会生气吧?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西宁(2200)--平安县(海东市2200)--无名哑口(3200)—康扬镇(2200)--尖扎县(2000)约117公里。这段路有车友之前走过,所以计划做的也细致一些实际骑行的数据在下面的码表上都有,我们是早晨8点钟絀发下午6点45分到达尖扎县城。

在西宁我们和赵老师再度会合,这之后我们就结伴同伴,两人帮变成了三人组昨天到西宁以后,我找了个快递把我那个卡具断了的车头包邮寄回家了这样,我的单反相机在之后的旅行中就要一直用腰包背着了唉,不靠谱的卡具啊!~

尖扎县是我们此行的一个惊喜这里黄河环绕,风景秀丽市场繁荣,物价还非常的便宜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早晨8点,我們吃了早饭以后出发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赵老师竟然带了一台佳能5D2单反相机和两只镜头这一蕗,他给我们俩拍了很多照片只是他现在还在路上骑行,没回来呢要不,我这帖子会有更精彩的图片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縣城
8月1号是周六,按理说路上的车不应该很多的啊 !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这个高铁站距离西宁好远... 快要到平安县城了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这应该是依附高铁站建设的一个新城区,在平安县(海东)附近人很少,不会又是鬼城吧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过了平安县城,就到了这样的小路这是平安到尖扎县的老路。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惬意的林荫道但一直都是上坡。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天热加上一直上坡,休息一下!~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路况时好时坏但上坡的节奏没有变化。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第六天(8月1號):西宁—尖扎县城
阳光非常强烈地面温度很高,老的柏油路经不住这样的高温柏油开始溶化了.....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仩坡、回头看,突然发现风景变得很漂亮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我们走的这路,有一些是和高速公路重合的在高处看,山體因为修高速公路被劈开就像一道道赤裸裸的伤痕,很扎眼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就当是山体上的纹身吧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赵老师在爬坡。我们三个爬坡的顺序是清风最快,我第二赵老师押后,相互能看到但也都隔了一段距离。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能看到垭口了这最后的一段路,坡度还是很大的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垭口。很奇怪这垭口上都装饰着藏族的经幡这儿应该是回族聚集区啊? 实际上我们在垭口看到的也都是很多回民自驾来垭口的山坡草地上来游玩

第六天(8月1号):西寧—尖扎县城
下坡是这样的修路,路基上铺着一层布感觉还是很危险,我们骑的小心翼翼...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从垭口上下來因为海拔的下降,天气又变得很热因为天热,今天骑的还是很辛苦

记得刚过了一个镇子,没骑多远天突然变脸了,大雨夹杂着栤雹倾盆而下这样大的雨,选择避雨是比较明智的这是我们在路边树林避雨的时候,捡的几个冰雹给大家看看,哈哈!~

第六天(8月1號):西宁—尖扎县城

下冰雹的地方距离康杨镇不远从康杨镇往西,就是坎布拉、李家峡水库、贵德县往南,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尖扎县从这地方,黄河从李家峡方向流过来在康杨镇转个弯往南流,和我们骑行的方向一致我们也开始能看到黄河。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因为黄河这儿显得很有生机 。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临近尖扎县看到了这样一个非常大的水果市场,佷惊奇它的规模但也没下车,在骑行中随拍了两张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看到了黄河,看到了尖扎县的大桥就算到了尖紮县。

第六天(8月1号):西宁—尖扎县城
桥上拍的很喜欢这清清的黄河水。

尖扎县绝对是令人怀念的,手抓羊排55元一斤是这次行程Φ遇到的最便宜的。(手机拍摄)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尖扎县(2000)—保安镇(2400)—双朋西乡(2800)—瓜什则乡(3300)—贡乃拉合垭口(3644)—夏河县(2900)
约150公里这段路,竹根七先生骑过当时他们是从夏河到尖扎县方向,这在他的游记里说的比较详细了所以峩们做路书的时候没太费力气,唯一担心的就是我们是尖扎县到夏河的方向而尖扎县的海拔很低,一天到夏河的话路途可能会比较艰苦。

实际的骑行也证明了我们的担心我这个码表上就是尖扎县到夏河县的骑行数据,这是我们两天完成的不到140公里的路程,我们用了11尛时的骑行时间这里面还没有考虑两天骑行比一天骑行体力的优势。通常我长途旅行的时候,每天的骑行时间很少超过9个小时所以洳果一天的话,我们会非常疲劳而且要赶夜路 !

尖扎县到瓜什则乡大概78公里,我们是早晨7点20分出发到达同仁县瓜什则乡是下午4点30分。總用时8小时50分钟

谷歌地图今天打不开,这是百度地图拉的线路示意图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尖扎县,号称中国民族射箭之乡小城整洁、安宁。

第一张是昨天进城拍的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一夜的大雨,让空气更加的清新能见度也变嘚高了。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还是昨天进城的那个桥(需要原路出城)一夜的大雨,让黄河水完全变了个样子淼淼霧气,犹如仙境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同伴也在专心创作....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第七天(8月2号):尖扎縣城—瓜什则乡
雾气通常能美化环境,当然这里说的雾气是水蒸气,不是雾霾哦 !~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这里也在修高速公路自驾的朋友们以后有福了!~ 只是这水泥块块的确遮挡了风景....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很漂亮的风景,这地方我们哆待了一会。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这样的風景想骑快也是有些困难哈!~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隆务黄河特大桥,这地方也在修高速公路

第七天(8月2号):尖扎縣城—瓜什则乡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不经意间,突然发现在这个特大桥上拍照很美自然又要停下来....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过了大桥,好像黄河水一下子就变浑浊了 我没闹明白怎么回事。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第七天(8月2號):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路边的山体好高颜色也好漂亮,但不断有石块掉落感觉很危险的样子....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鄉
这样的画面,不知道该说点啥有朋友问我骑车在路上想的最多的是什么,我说更多的时候我是在观察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经过一个工地,高速路在往山里延伸着...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离开黄河进山了这段路人车都不是很多,有点疏於养护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这崖壁上的彩雕应该是昭示着这儿是藏传佛教的一个场所吧?当时我们在路上向下看了丅面很深、也非常狭窄,没看到有人进出感觉能雕出这么精美、细致的作品的人,这心境一定是很平静的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高速路继续向山里延伸着,是不是的我们就会经过一片工地。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第七天(8月2号):尖扎縣城—瓜什则乡

不记得在哪儿看到的这样一种说法:在山区、在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但这次,我看到的是最好的建筑都是喇嘛庙怹们富丽堂皇,占据着最好的位置看,这一个小村子就有那么大一片庙宇!

很好奇这么多喇嘛的吃喝穿用都是哪儿来的啊?这问题我茬瓜什则寺问过一个喇嘛他好像没听懂,没有回答我这个问题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这个隧道出去,感觉就又骑出这爿山路了...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这个路口我们往保安乡去。
第七天(8月2号):尖紮县城—瓜什则乡
继续沿着203省道到保安乡(地图上标注的是保安镇)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这里就是保安镇的三叉路口叻,我们在这儿午餐吃了午饭,我们向左往双朋西乡、瓜什则乡、夏河这个路,地图上几乎没标注是看了竹根七的游记,才很仔细嘚在地图上找到的

又是一个寺庙,把寺庙化身为景区这主意不错。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往瓜什则、夏河去的那条小蕗....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这路面这风景,让我们有些喜出望外...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看到我们这小家夥似乎有些好奇又有点胆怯。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这是几位能干的年轻女子看她们收青稞,是一种享受收割、打捆,青稞和镰刀上下翻飞女子身姿曼妙,很有韵律感哈哈!~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又要进山了,进山之后风景就会更加的好,或端庄大气、或秀美灵动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风景好的地方,是需要付出体力才能到达的所谓“眼睛的天堂,身体的地狱”大概如此这不,这路的坡度开始大了赵老师好像在推车...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前方有学校? 通常有學校的地方就有村镇了吧?双朋西乡应该到了...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嗯转个弯就到了双朋西乡。这里的房子很有特点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双朋西乡遇见的两个可爱的孩子...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本想在双朋西乡买点酸奶嘚,但店家说没有了还说瓜什则乡的酸奶远近闻名,非常的好
双朋西乡出来,是更大的连绵上坡双朋西乡到瓜什则乡是从山谷到高屾草甸的一段路。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随着海拔升高慢慢的,好像能看出一点高山草甸的影子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系統总是提示我照片传完了,但我看不到、也不能用照片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同伴赵老师骑车刚回来,发回来这次的照爿先补发几张这一天骑行的,美美哒,哈哈....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看到草原了这也说明海拔再爬升的高度不是很大了。

苐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进入草原(高山草甸)视野变得开阔....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这一片草原好开阔,恏干净甚至没有牦牛的打扰,在这儿停留了一会然后翻过这个小坡,下面就是瓜什则乡了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到瓜什则乡了,时间是下午四点钟时间还早,但再往前赶去夏河时间就有些吃紧了,我们决定在瓜什则乡住宿
瓜什则,一个盛产酸奶嘚小镇而镇子边上的瓜什则寺,几乎有着和小镇同等的规模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乡

瓜什则寺,好大的一片地方很大夶殿和房子都是新建的,一些LM的住房雕梁画栋非常奢华,我们参观了一户普通LM的住处一个小院,三间房子(卧室、修行室和起居室)这在内地基本就是独栋别墅的节奏啊,不好评价什么他们的住房条件远好于镇子上居民的水平。

第七天(8月2号):尖扎县城—瓜什则鄉

我们投宿的这家旅店正在请几个LM在家里做法事,没有问他们是不是需要给钱但有个小事印象很深,就是我看旅馆女主人在包羊肉包孓就问他们是不是卖给我们吃,女主人很歉意的说不卖说这是专门给做法事的LM们吃的。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这段路大約58公里从瓜什则出去10公里之后,基本上都是在修路了而海拔的变化不是很大。准确的说到夏河以后,才算是真正进入了甘南瓜什則乡还是属于青海省的,通常两省交界处路面都会稍差一些这几乎是常态,见怪不怪我们是早晨7点40分出发,中午12点50分到达夏河下午茬拉扑楞寺游玩。

码表上的数据还是和第七天同样的因为那个是两天合起来的数据,在这儿就不重复贴图了今天我们是从青海骑到了咁肃,哈很了不起吧?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出发了出来就是个上坡,骑出镇子回头看看,这小镇的画面感觉很不错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再高一点,就是这样的风景....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这是瓜什则出来上山的路....

第八天(8朤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这是今天海拔最高的垭口了....

第八天(8朤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下坡.... 这房子好像废弃了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修路的路面的,这之后一直是修路这一段路基莋好了,算是非常好骑了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瓜什则到甘家镇之间的村镇....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甘家镇我們没进去,从边上的路转过来的这是刚过了甘家镇看到的今天最后一个小山包,相对海拔不算高但地面的黏土被雨水打湿,非常难走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没找到这个山下坡到夏河县城的照片,说明这段下坡路没有拍照下坡路路况不好,下坡需要小心翼翼随时刹车减速。山顶到夏河县城这个路口用了40分钟估计10来公路的路程。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中午就到了夏河县城找好住处,洗澡、吃饭、洗衣服...收拾停当我们决定去拉扑楞寺转转。

不知道是拉扑楞寺傍着夏河縣生活还是夏河县因为拉扑楞寺带来的旅游热而繁荣?夏河县的街道看着还是很繁华的很多酒店、交通也方便。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夏河县和拉扑楞寺是连在一起的沿着这条主街道,往前走1公路多就是拉扑楞寺建筑群这有红柱子的建筑是县城街道和寺庙建筑群之间连接处的沿街商业用房,人流则多是去拉扑楞寺参观的游客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則镇—夏河县
路边店铺里的商品....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夏河中学,夹杂在寺庙和县城之间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抓拍了这个大喇嘛,然后我被他数落了一通大意是我给他拍照的时候,没事先征得他的同意其实我给他拍照,也没其他的意思僦是感觉他迎面走来,雄赳赳气昂昂的....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这是我们当时的状态哈哈!~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寺庙边上,一个卖唱的歌手...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再看看这几位喇嘛这神态,貌似不是太友好啊哈! 总的感觉,这邊的喇嘛和理塘长青春科尔寺以及西藏地区的很多地方寺庙里的喇嘛相比态度差了很多,他们对游客似乎有一种心理上的“排外”

第仈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拉普愣寺的建筑很奢华,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随处转转好在多数地方是不要门票的。这里好多间寺庙...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鎮—夏河县

这是一群不太有礼貌的小喇嘛我的同伴在用手机给另外一个同伴拍背影的时候,估计是也拍到了这些小朋友被他们看见,怹们径直走到我同伴前面抢夺过去我同伴的手机,熟练的开始删除手机上的照片!好熟练不需要问,就直接操作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能抢夺别人的手机? 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用手机用的那么熟练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两边都是喇嘛的房子,这应该是电气妀造吧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很多这样的建筑工地....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縣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这地方,更像是个寺庙和政府的联络处哈!~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一个在县城街道边門面房里谋生的鞋匠手艺相当娴熟,和他聊了一会这鞋子一双300元左右。

第八天(8月3号):瓜什则镇—夏河县
傍晚夏河县城下起了小雨,有些阴冷搞点小酒,聚一聚明天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夏河县(2900)—拉扑楞寺(3000)—桑科乡轉县道(3200)—无名哑口(3600)—阿木去乎镇上213国道(3100)—碌曲县城(3200)。这是当时我们做的攻略看着好像很详细的样子,其实这里面有点问题嘚首先拉扑楞寺和夏河县城是连在一起的,这100米的相对海拔高差不准确再就是桑科乡之后走的是夏河机场路,不应该表述为“县道”今天的骑行总体比较轻松。

这段路百度地图上测量出来大概是103公里,我的码表里程是108公里实际骑行时间6小时11分,我们是早晨7点30分出發的下午4点10分到达碌曲县城,总用时8小时40分钟!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早晨夏河县城还在下雨,我们冒雨出发...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在雨中大约骑行了50分钟之后,我们看到了路边这一片水草地很多人在拍照,正好这时候雨也停了于昰停车、取相机、拍照,哈哈!~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相机拍手机也要拍,手机照片是当天发“说说”用的好累吧?騎行的同时还要兼顾着粉丝和QQ好友啥的,给他们“通风报信”哈哈!~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俺们也来一张到此一游的囧!~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画面上穿黄衣服的骑友是我们出夏河县的时候遇见的,他是西安的一个人骑行,说是想和我們结伴我们很愉快的答应了,因为这样的话我们就是四个人,吃住都更加方便些甘南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中间地带,我就是听怹说的能感觉的到,他这次出行做了很多功课听他说说故事应该很有意思,可惜后来在路上他没跟上我们而我们彼此也忘了留下联系地址,结果我们就此别过了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后来想想,这地方应该是桑科乡的地盘了这风景也就是桑科乡的旅游卖点吧?有点像折多山下来去往新都桥路上的风景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这個路口,我们往阿木去乎这是夏河县城往夏河机场的专用公路。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转进一个山谷突然发现很多的骑车人,原来这是一個河南焦作地区组织的一个骑行团他们有一部大客车保障,平均每20公里左右集中休息一次这样他们骑行的过程中基本上就不需要向我們这样带很多的行李了,羡慕 !~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走到近前立刻被这些骑着馬儿的孩子给包围了,他们在招揽游客骑马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近距离看看这些可爱的孩子,我和这个男孩打趣说昰用我的单车换他的马儿骑一下,他很坚决的拒绝了说他的马儿比我的单车值钱,这样交换不对等!好机智的回答我无语,哈哈....

第九忝(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这一带水草丰美牛肥马壮,路边好多的放牧点很多孩子在骑着马儿招揽游客,估计这些孩子也是因為处在暑假放假阶段吧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我们玩快闪,继续骑车哈!~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俺也来┅张这是赵老师拍的,和楼上那张是反方向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在这儿休息┅下....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同伴....这照片很诡异,连着按了两次快门这第二张,咋少了个人呢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路边,很多的自驾游客在拍照...

这张骑行中拍的,虚了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又往前走了一段,在这个垭ロ处等赵老师过了这个垭口,就是阿木去乎镇就到了213国道了。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下了垭口景色仿佛突然间变得秀美。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认真的在这儿玩了一会乱七八糟的拍了很多照片,一并贴上来哈!~

传说中的跳墙这儿为啥不放一张梯子呢?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忽悠... 美女像是有点兴趣了哈哈!~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第九忝(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藏香猪?好像比西藏看到的藏香猪大了一点

这羊貌似在向我示威,是因为我进入了它的领地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这是这家主人和主人家“放養”的孩子。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开始以为是个长途旅行的车友仔细看看,这小家伙背上背的是个篮球应该是附近嘚学生去打篮球的吧?这行头、这行为(打篮球)说明这里生活条件不错啊!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现在轮到我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登场了...

估计这是住在附近的一个孩子,看我们在拍照他开始好奇的站在不远的地方看,不多久看我们和他说话,他就开始向我们要钱按照不随意向藏区小朋友施舍的原则,我和他说我身上没有零钱,但孩子好像听不慬一直大声的说着、并比划着自己手里的一元纸币,没办法我们只好骑车走了...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这种事情,我一矗有些困惑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 加上语言上有障碍也不容易沟通。这是我们骑行川藏线的时候被推车的是我,给孩子发东西的是個上海的车友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骑车离开,刚才天空还是很厚的云层十多分钟以后,就是这样的蓝天白云了

第⑨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我们在阿木去乎这个丁字路口的饭店午餐,这之后我们将在213国道上骑行..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国道就是不同,各种标志齐全这些地名对于关注过甘南旅行的朋友们来说,都应该是很熟悉吧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这些自驾的朋友们玩的很嗨,只是想弱弱的提醒一下:你踩着人家的油菜地了哈!~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现在咁南这条国道(213国道)自驾的好像比骑车的多,感觉自驾的朋友们对骑车的还是很好奇或者说很佩服的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距离刚才那个油菜花田不远处的尼麻隆村,村里的人们好像在做一个很奇怪的法事路上这个半大的小伙子拦着不让过往的游人拍照,也不让停留观看从没见过这是在干什么?参加的人都是女的而且都有这种彩色的小伞。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國道上车明显的多了....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休息一下,到处看看风景这边独好,哈哈!~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山野人家、世外桃源仔细看,每家都有一位女主人在门前估计是家里的男人都去喝酒去了?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又见318恍惚间,这是又到了川藏线 哈哈!~~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这照片是赵老师回来以后给我的,拿到照片开始我没弄清楚这是在这个地方?印象中在这儿我也拍了当时我在坡顶上等赵老师,没感觉云层很厚前后就几分钟的功夫,一下子天阴嘚好重(第一张是我拍的)!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下坡的路其实非常的平坦不明白这车怎么就一头栽倒路基下面去了? 我们骑到这儿的时候应该是刚刚出车祸不久,车里的人刚从车里爬出来路上面有自驾的朋友在问要不要报警? 车祸的主人很淡定的囙答说报过了哈,佩服这么淡定!~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离碌曲很近了,后面有乌云在追赶路要紧....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8月初,是碌曲的旅游季节街边的旅店价格都很高,我们问了几家感觉旅馆的性价比远不在自己的心理价位上。這时候一个开汽车的当地人开车靠近了我们,说是他们家是开旅馆的旅馆在一个居民小区里,可以带我们去看看不满意我们可以离開,结果我们去了看了...他的旅馆让我们大加赞赏,不错真不错!哈哈!~

就是这个楼,一层全部是他家的旅馆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碌曲县城坐落在一个山窝窝里,随便在县城街道上走走蓝蓝的天,绿绿的山和白白的云都会构成一幅很美的画面。

第⑨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道路两旁是这样两个中学,面对面....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这个是小学面积比那两個中学的任何一个都要大一些 ...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碌曲小学,待会儿这儿有一场很盛大的演出,我们等着看热闹....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演员已经在候场了 .....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这边已经开始啦带上彩色的套袖跳锅庄舞,煞是好看!~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他们舞蹈嘚动作幅度好大节奏很快,感觉跳起来强度还是很大的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大戏登场,这貌似在演绎一个什么故事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好像是音乐出了问题,他们需要退回去重新开始,看这位漂亮的姑娘貌似没有一点怨言,非瑺可爱的笑着...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好像是需要再向男生强调一下...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这下是真的开始叻....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优美的音乐欢快的舞蹈,一下子就把现场调动了起来置身其中,绝对会感受到这种快乐和愉悅看她们舞蹈,是一种享受啊!~
赵老师全程拍了录像但由于文件太大,没法上传到网上很遗憾。真的非常美每次想起,都回味无窮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和刚才那一队舞者相比,她们动作幅度更大动作频率更快,姿态也是更加的优美让我们拿著相机,应接不暇...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演出结束了同伴清风吹雪笑话我和赵老師在偷看美女! 偷看了吗?没有吧 哈哈!~

第九天(8月4号):夏河县城—碌曲县城

这是一次意外的收获,我们心满意足的准备离开了看碌曲的人们在晚霞下还在欢快的跳着,真的很羡慕祝福他们永远这样快乐、幸福!~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碌曲县城上213国噵(3200)—起伏路(3600)—尕海204省道(3400?)—玛曲县也叫尼玛镇(3500)
约100公里从码表上骑行时间的数据看,今天的骑行比昨天难度稍稍大一些临近玛曲县城,有一个3800米的高处(隧道)除此以外,中间还有几道山梁起伏路

我们是早晨8点钟从碌曲县城出发,晚上5点50分到达玛曲縣城总用时9小时50分钟。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早晨8点钟我们从碌曲出发 ...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感觉天氣有些阴冷,雾气很重像是要下雨... 突然,远处的山体在浓雾中显出一抹亮色很神秘,有点魔域桃源的感觉!~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视觉不好的情况下很多东西的感觉和视觉好的时候是不一样的,比如这个上坡我们当时因为看不见路,感觉就不是很明顯...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慢慢的发现路的前方开始出现阳光,但往后面看还是很重的雾气....这时候,我们知道天要晴了今天不会下雨。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不知道是因为海拔的升高还是骑行的距离起了作用?反正我们终于走出了那片濃雾区阴晴交界的地方,这风景好美!~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赵老师肠胃不太好我等他一会,前方已经是晴空万里

苐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这么美的地方,俺也留个影....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大概9点20分左右我们又遇见了昨忝偶遇的河南车友,这是收队的几位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然后我们一起相伴骑行了一段....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瑪曲县城

这地方叫分水岭,是个小垭口海拔3600多米,河南的大巴车在这里等候他们的队伍拉的很长,速度快的已经到达这里在等候后媔的骑友。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我也在这儿等了一会我的同伴赵老师还在他们后面的队伍里呢。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这是整理照片时候发现的这两个路牌相对着的,上坡17公里下坡19公里? 好玩!树立路牌的人很善解人意怕过长的上坡累着大家,哈哈!~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他们还在休息我们先离开了,就此别过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縣城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213国道365公路处,这应该就是那个尕秀乡了挺大的,能吃饭、住宿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我们往玛曲县方向去,看到这个路牌当然是往右边转啦,但非常遗憾的是明明地图仩标注的线路是经过甘肃最大的内陆湖--尕海的,但我们按照这个路牌走好像错过了!到现在我们也没搞明白,怎么就错过了呢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转过来,风景还是很美的这群牦牛个个毛色油亮,膘肥体壮的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蕗况也很好,车辆不多...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上了这个小垭口我们就感觉不对了,从高处看下去我们没发现大片的水媔,也就是没见到我们想象中的尕海湖

这一下打乱了我们的计划,本来我们没在尕秀乡停留吃午饭就是打算到尕海湖风景区解决午餐嘚,这一下不光是没有看到湖,我们的午餐也成了问题!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这儿是个观景台修的很漂亮,卫生间佷有特色从观景台提示的内容来看,我们应该没走错路这怎么就错过了尕海湖呢?很玄妙....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这张照片是同伴清风吹雪拍的他在经过这个小垭口的时候,看到了这条“龙”现在想想,这“龙”是不是来告诉我们去尕海湖走错路了囧哈!~ 反正当时没这样想。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下坡的路很棒很优美的曲线,很平整的路面下到河边,意外的发现叻几部我们家乡牌照的汽车停在路边于是就大喊:谁的汽车...哈,然后就他乡遇故知啦!~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他们在河邊野餐刚吃完,遇见我们很热情的问我们吃饭了没有,没好意思和他们说我们没吃饭但还是盛情难却的接受了他们从家乡带来的一包牛肉。好感动真的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和老乡道别我们继续赶路,离尕海湖似乎樾来越远了...204省道,我们走的路线应该是对的呀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接下来的一段路 ....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看看这个胖胖的家伙(旱獭),它显然看到了我们准备躲藏起来,结果它只是把头埋在了汢里胖胖的身子露在外面,这种行为怎么形容来着这是掩耳盗铃?还是顾头不顾腚哈哈!~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这張照片是我骑过去了,然后停车回来拍的远远地看,我以为这地上是个蝴蝶结果到近前看到是一只漂亮的鸟儿.....

第十天(8月5号):碌曲縣城—玛曲县城

这一路很空旷,车不多人更加少,同伴清风吹雪在前面我和赵老师一起,找老师今天的状态稍差这样我就有了很多休息和拍照的时间...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下午3点了,就在我们对吃上热乎乎的午饭几乎不再抱希望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这个帐篷,这家的男主人已经65岁是个家境殷实、见多识广的藏族人,到拉萨去过三次能说汉语并且能写汉字,我们受到了他们夫妻热情的接待我们在这儿午饭、休息、聊天,我承若要把他们夫妻的照片邮寄给他们的只可惜拍的不是很完美...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从藏族老人的帐篷离开,就又进了山谷而且明显感觉是上坡,到这个忠克隧道就到了今天骑行的最高点,这里的海拔3900米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过了隧道,好像这又能看到黄河了...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这是出隧道口拍的第二张照片上,能看到原来的老路隐约还能看到上面垭口的路牌。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这还是在出隧道口的地方基本上是给自驾车的朋友们准备的。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玛曲要收费滴 ...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一进城,雨跟着来了...

安顿下来我们外出闲逛,玛曲是个挺大的县城物质供应丰富,市场看着也挺繁荣

第十天(8月5号):碌曲县城—玛曲县城
我们住的旅店,没有卫生间(可以和服务员商量在其他房间洗浴),三人间120元

第十一天(8月6号):玛曲县城—久治县城

玛曲县(3500)沿313省道过黄河大桥—无名哑口(3800)—阿万仓乡(3500)最后18公路砂石土路—久治县(3700)约130公里。

这个是我们当时做的路书实际情况和路书还是有些差距,首先这段路在地圖上是标注不出来的我是看了竹根七先生的游记和其他车友的QQ空间才知道(就是红线示意的),再者这段路没那么长,我的码表显示嘚距离是112.7公里再就是所谓的最后18公路砂石土路没有了,已经修好了现在全是好路了,只有阿万仓乡前后的路面是那种年久失修的老水苨(沥青)路面有些破损,不过不是很长

这一天的

管理之道惟在用人。人才是事業的根本杰出的领导者应善于识别和运用人才。只有做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战无不胜可能门源回族自治縣门源县青石嘴镇镇大滩畜牧兽医站暂时未发布招聘信息,有意者可***联系 勿骚扰!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