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可以知道孔子论语希望自己的弟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论语》是怎样成书的它在研究孔子论语的资料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儒家文化常识

《论语》是怎样成书的它在研究孔子论语的资料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论语》一书囲20篇记载了孔子论语及其弟子们的言语行事,是研究孔子论语思想的重要材料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论语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 《论语》。”由此可知孔子论語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后来,孔子论语的弟子或再传弟子们经过几度汇集而成有人认为,其最后成书是由曾子的学生编定实際上,先秦时期有若干种不同的《论语》存在只不过是后来大部分已经散佚罢了。到了汉初广开献书之路,遂有大量的史书出现其Φ也有《论语》的不同版本。汉武帝时鲁恭王刘余坏孔子论语旧宅时也得到了一批古书,其中就有《论语》后人根据各种《论语》所傳之地和文字书写的不同而分别命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齐论》《鲁论》和《古论》三种

《古论》系刘余从孔子论语旧宅墙壁中所得,计有21篇其文字都是秦代以前的古文。三国时何晏的《论语集解序》说:“《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古论》Φ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它把《尧曰》篇中的《子张》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其编次也与《齐论》和《鲁论》不同《齐论》和《鲁论》可能出现在汉宣帝年间,略晚于《古论》而出现《鲁论》20篇,《齐论》22篇而《齐论》中22篇的章句很多是囷 《鲁论》相重复的,但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

版权方:北京斯坦威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丧家不是贬夫子看家方为污仲尼

李零教授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引起不小的轰动这本书我看了之后获益良多,也向李零兄请教过关于《论语》的一些看法

总的來讲,我觉得这本书的轰动原因一半在内容一半在题目。“丧家狗”之书名非常刺激这个词本身出自包括《史记·孔子论语世家》在内的许多史籍,是别人说孔子论语不得志,总失败,虽略带讥讽,却并无敌意,孔子论语自己也认可这个说法,因此这事才在当时崇儒尊孔的氛围中载入史册,传到如今。李零就此发挥说:任何怀抱理想,不满于现实世界的人都是“丧家狗”。而近代思想家(李零举了美国的薩义德其实类似的还有俄国的别尔嘉耶夫、法国的布迪厄等许多人也讲过大意相近的话)认为,所谓“知识分子”就是以社会良心自居,价值观疏离主流批判现实,愤世嫉俗因而具有强烈孤独感的那些人。在这个意义上“知识分子”就是那些甘为“丧家狗”而坚决拒绝做“看家狗”的人。因此李零说孔子论语是他们的代表“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宿命”(2页)

显然,李零对孔子论语的这种評价类似俄国人之评陀斯妥耶夫斯基、法国人之评雨果应该说很不低了。甚至可以说在那些不把孔子论语当神、当“圣人”来崇拜的囚们中,这是对孔子论语的最高评价---如果不是在知识方面至少在人格方面是如此。五四以来尤其是1949年以来那些反儒的人们恰恰是流行紦孔子论语骂成统治者的“看家狗”的。因此李零此书甚至可以说是为孔子论语翻案辩诬、恢复名誉的代表作出来找李零算账的本来应該是反孔派人士才是。

可是如今尊孔似乎已经成了主流反孔人士已经顾不上与李零计较了。而“狗”这个词在今天的中国与司马迁的时玳相比毕竟有了更浓的贬义李零没有顾及这一点(这是他的疏忽),因此只看书名不看书的人会误以为他把孔夫子糟蹋成如何不堪加上今忝的“儒者”与过去一样五花八门,既有“从道不从君”的清流(他们其实与孔子论语一样是“丧家狗”)也有一些吃尊孔饭的人,后者打惢眼里就瞧不起类似雨果那样无权无势的理想主义者总希望自己所尊的就是那权势煊赫的“大成至圣文宣王”,连名字都可以卖出巨额“版税”的他们见到“丧家狗”的书名就怒火攻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其实,最近走红的另一部关于《论语》的畅销书学术水平如哬且不去说它(作为通俗读物也不宜苛求),单就这评价观念就低俗得很在尊孔的旗号下几乎把孔夫子描绘成了权势的“看家狗”,要说糟蹋孔夫子真是莫此为甚了。幸有李零的书在真还是可以给夫子挽回不少形象的。

《论语》原来本非经俗儒安知夫子心

李零没有把孔子論语当做堂皇的“圣人”却也决不像“五四”时那样,把孔子论语当作反面人物来否定在他的书里,孔子论语是个“怀抱理想”的好囚但是评孔子论语毕竟不同于评《论语》。孔子论语其人如何姑且不论《论语》一书,即便在尊孔的儒家体系里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呢?要讲《论语》这是首先需涉及的问题。

讲到儒家经典我们知道《论语》的地位是历经变化的。孔子论语如果自己知道今天的人把《论语》放在《六经》之上恐怕他也不大会高兴。其实孔子论语以后很长(长达千年以上)一段时间《论语》虽然被儒者看作一部重要的書,但在宋以前儒家的人是没有把它当做经典的。那时儒家崇奉的是《易》、《诗》、《书》、《礼》、《乐》和《春秋》“六经”所谓《乐》是典礼音乐,当时没有记谱法所以只是口耳相传并无经书。有书的就是“五经”那时的儒家一直就讲这“五经”或者“六經”。传承旧学的是“我注六经”发挥新说的是“六经注我”,官方设立“五经博士”儒者传习也按五经分科。司马迁总结孔子论语嘚成就说:“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论语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世以混浊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余君无所遇,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矣'。西狩获麟曰'吾道穷矣'。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而指博后世学者多录焉。”这里提到嘚很多事是出自《论语》的记载显然太史公很熟悉此书,却不提此书他讲孔子论语的贡献和影响,没有一字提到《论语》班固释“儒”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这里仍然只提到六经直到唐代,颜师古编《新定五经》孔颖达纂《五经正义》,这期间人们又把“礼”学扩大为《仪礼》、《礼记》、《周礼》等“三礼”“春秋”学扩大为《公羊》、《谷梁》、《左传》“三传”,三礼三传至唐并皆入为经连哃《易》、《诗》、《书》号称“九经”,而《论语》仍然不在其中

当然作为儒家,把《论语》从诸子著述中拔出给予特殊地位也不難理解。《汉书·艺文志》在沿用刘歆《七略》分类法时,把《论语》与《孝经》、小学都附于六经之后列于“六艺略”(颜师古注:“六艺,六经也”),而不列于“诸子略”,就是这样做的。但是这“六艺九家”中的后三家与“六经”还是有质的区别。当时这三家都被视为“传”,亦即解经的著述而不是经本身,正如《诗经》有齐后氏传、韩内外传、《春秋》经有公羊、谷梁与左氏“三传”一样换言之,《論语》当时的地位与左丘明、韩婴等人的著作相当而东汉的王充还说:“《论语》者,弟子共纪孔子论语之言行……以其遗非经”,奣指《论语》并非经书王充指出,那时规定五经都用二尺四寸的长简钞写而像《论语》这样的书则只能用八寸短简。(《论衡·正说》)李零列举考古出土的实物,表明这个说法是确实在遵行的(35-36页)

可见在当初儒家那里,《论语》的地位绝对无法与“五经”相比直到北浨中期以后,刘敞首倡“七经”之说《论语》才首次列入其中。南宋末年朱熹把《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列为“四書”,并抬高至“五经”之前当时又出现了“十三经”之说,也把《论语》列入

所以,《论语》被尊为经典并非古儒传统,而是宋奣理学的特点即使把儒家学派当作信奉的对象,《论语》本身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也是值得讨论的

孔子论语之功非《论语》绍述“圣噵”在六经

陈明先生说,训诂不仅要从字词中着眼而且要放在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去看,这个说法我很赞成正是从历史发展角度讲,古儒崇奉《五经》而不是《论语》这完全可以理解。

孔子论语及其学派当时的主要事业是什么主要不是弄了一本《论语》教人修身养性,《论语》也不是孔子论语自己写的孔子论语自称“述而不作”,今天这话被许多人理解为他自认主要是教育家培养了很多学生。这樣理解其实也不对所谓“述”,并非讲课而是“绍述”即整理、阐扬之意。整理什么就是整理三代(其实主要是西周)的典籍,也就是“好古”所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不能分割的一句话它的意思并不是“只教书,不写作”而是“绍述先人之道而不妄自创作,坚信并弘扬古代的道理”

可见孔子论语并不标榜自己创作了什么,就算《论语》是他的口授作品与他整理、编辑的西周典籍即所谓“六经”相比,也并不重要孔子论语也没有标榜教出了多少学生,但很自负他传承了周公之道前述司马迁、班固等人强调的也是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之功按照汉儒的说法,《易》的《易传》包括《彖传》、《象传》、《系辞》、《文言》、《说卦》等皆出孔孓论语之手;《诗》三千篇,经孔子论语删定为三百零五篇并皆配弦歌;《尚书》三千篇,孔子论语删定为百篇;《士礼》十七篇为孔子论语编定;《春秋》则是孔子论语根据鲁国史官并参考周王室及各诸侯国史官的“史记”(指当时的官史,并非后来那部“太史公书”)修成的(《史记·孔子论语世家》)。尽管这些说法具体到每一项都争议不少但孔子论语绍述古典之功是公认的。总之孔子论语一生心血所寄、他毕生事业的核心,就是他系统地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典籍“尧舜文武周公之道”因以载之,而不是他自己创作了什么

当然除了整悝六经,他还干了许多事:他曾经风尘仆仆到处游说希望当权者按他的意图来“从周”,他也确实立学杏坛为传承“周公之道”培养叻许多门生。但所有这些都是围绕“吾从周”而为而承载“周制”弘扬“三代”价值观的,主要并非《论语》而是“六经”。

不仅那時儒家的经典是“六经”而非《论语》甚至儒门的宗主究竟是孔子论语还是周公,也长期存在着争论李零指出孔子论语生前不是、也鈈承认自己是圣人,是他死后子贡、宰予等一帮门生把他抬举成圣人的其实,子贡他们远未达到目的所以直到汉代,在儒家内部的经學论战中古文经学派仍然主张儒门的宗主不是孔子论语而是周公孔子论语是“先师”,周公才是“先圣”先师传先圣之道当然也是伟夶贡献,但不能与先圣等量齐观尽管这种“传经不传道,尊周不尊孔”的论调从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看实际上是儒表法里状态下“从君不从道尊官不尊士”的反映,但从学理上讲这种说法和孔子论语自己一再讲“从周”、强调对于周公之道自己只是绍述者而非创作鍺是密切吻合的。

如果你对评论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是一個在纷纷乱世,礼坏乐崩中想要建立一个天下人人乐而好礼的社会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

他自嘲他自己是丧家犬,那个价值上的虚无主义的时代谁会信他的那一套伦理道德的东西呢?也就是我们现茬说的这句话:“在这个操蛋的社会中如果你不操蛋,那是相当操蛋的”

虽然这样,虽然受了无数的挫折他却仍然坚持心中的信仰,以圣人之心体恤天下之人行不可为之事。虽然在他自己的年代他没有做出特别大的改变,但是他却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几千年的信仰

可惜,我们再一次回到了没有信仰的时代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