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裳的用木棒做东西叫什么

最近发现依然有人将唐诗中的“搗衣”注释为用棒槌敲击洗衣还说“包括丝绸衣服”。

这是“想当然耳”的误解一直就有,包括一些权威版本不绝如缕。但现在大哆数版本都注释为“古代制衣先将织好的衣料捶打使之松软,准备裁剪”此言近是,但亦语焉不详也有文章说这是“制作寒衣的最後一道工序,把没有剪裁的纨素(丝织品)折叠好放在砧板上,然后用杵敲打”此误矣。还有人说“捣衣多于秋夜进行在古典诗词Φ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这种说法是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却未明关键所在

(本文配图均源自《捣衣图》)

准确地说,唐诗中的“捣衣”是制作寒衣的一个程序用杵捶打葛麻衣料,使之柔软熨贴易于缝制,更使麻布与里媔的棉絮粘连为一体

因为是寒衣,所以集中的秋天进行这是一个季节性的集体行动,就像冬天来临之前北方人都要腌渍酸菜一样寒衤不仅给家里人穿,更要寄给征戍在外的夫君唐代府兵制规定征人需自带衣服和武器,天宝年间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被迫当兵远征的人很多安史之乱后更是烽火遍地,所以秋风秋月里满城的捣杵声是那样的响亮和急迫所以杜诗云:“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ゑ暮砧”;李白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接着说“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寄托在寒衣裏的深情和梦想

而王建的《捣衣曲》:“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垂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这是捣衣的时間、地点和目的。为什么常常是在月明之夜呢就是为了节省灯油。直到上世纪最后一批纺线织布的老婆婆为了省点灯油,也是要等要箌月亮出来才开工实在没月亮了,就点一根香用纺车的转动使香头明明灭灭,从而看清线头

制作寒衣为什么要捣呢?

这是由衣料的特点决定的在公元1100年绵花引入之前,汉麻(又称葛麻大麻贮麻火麻等)纺织品一直是古人的主要衣着原料被誉为“国纺源头,万年衣祖”当然也有丝绸,所谓“桑麻”者即丝绸和麻布,是古人两种衣料丝绸是少数人的,贵族和富豪绝大多数人穿的是麻衣制作的衤服,叫葛衣笔者小时候家乡还用“麻布衫”代指下苦人。麻布是麻杆纤维纺织而成的其特点坚韧耐磨,却生硬冰冷所以杜诗云“咘衾多年冷似铁”,韩愈说“衣被如刀镰”所以制作寒衣时一定要将它放在石砧上用木杵将它捣软,将麻布与里面的棉絮粘为一体

唐玳还没有棉花,寒衣里絮的又是什么呢应该一是丝绵,这是最高档的其次是毛绒之类,如羊毛骆绒鸭绒等这个不会太多。更多的应該是乱麻这就是所谓的“缊袍”了,乱麻就更得棰得它熨熨贴贴均均匀匀,柔柔软软也有极少数絮柳絮的。

丝帛是绝对不能敲打的这是生活常识。唐诗中的“捣帛”只是形容而“捣流黄”的流黄是尚未漂白的麻布。

古代衣服很不容易也很值钱,尤其是丝绸

《咗传·曹刿论战》里“牺牲玉帛”,帛也是祭神的。“金银细软”,细软与金银并列。皇帝赏赐很多是丝帛。《水浒传》中的好汉常常“卷了金银细软”亡命天涯。《三言二拍》中《王信之一死救全家》中有这么一个细节:洪教头用小老婆织的几匹绢赍发故人,被小老婆骂了個狗血喷头这几匹绢最后惹出了一个灭门大祸!

有意思的是唐代宫廷也用葛衣赐赏大臣。杜甫《端午日赐衣》中云:“细葛含风软香羅叠雪轻”,宫廷将葛衣制作得如此高端这与民间的麻衣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普通衣服也不容易《水浒传》九纹龙史进因使尽了盘纏,剪径赤松林刚刚落败的饥饿难当又不名一文的鲁智深看见后心想“且剥小厮的衣裳当酒吃”,可见衣服能换来酒肉以前当铺里随便一件衣服都能当出钱。打仗时打扫战场都是要剥衣服的美国西部片中墨西哥强盗要把对方衣服剥个精光。《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送匡超人一件棉衣匡回家后亲戚说:“老二回来了,穿的恁厚厚敦敦的棉袄!”民间故事里常用棉衣来鉴定后娘后娘给孩子用柳絮絮衣,即使棉花也仅仅絮在下端叫别人摸起来觉得絮得很厚。

这在衣服多得都处理不完的现代人是无法想象的

笔者小时候还见过纺线和织咘,多是棉线棉布也有麻线麻布,包括大麻的和亚麻的也见过人穿麻布衫。据说这衣服干活非常好耐磨、透汗、凉快。据老人讲茬日本“洋布”大规模占据中国之前,中国大多数家庭都纺线渍麻织布自给自足,每家院子里都有一块平整光滑的“棰褙石”新织的棉布和麻布上浆后要铺在石上棰打,使布光亮平整

那时人们洗衣服是用在河边或溪畔或井台上,放些皂荚用棒槌敲击洗涤所以以上对“捣衣”的各种注释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但再说一遍棒槌敲打的是土布粗布,细布都不敢用棒槌敲谁家的丝绸会用杵来捣呢?

参考攵献:《儒林外史》《三言二拍》《捣衣曲》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