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的最好的渠道

原标题:新闻来了(2017年12月6日)绿銫生态新产业——冬笋开挖新鲜上市 靠山吃笋脱贫致富;碧螺水库管理所:疏浚渠道 不误农时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1.桃江县集中学习贯彻黨的***精神市委宣讲团报告会

2.黄劲主持召开2017年县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

3.桃江县召开2017年办公室系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会

4.我县召开 “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

5.绿色生态新产业——冬笋开挖新鲜上市 靠山吃笋脱贫致富

6.灰山港:强化烟花爆竹经营領域安全监管

7.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桃江县中医院挂牌成立

8.碧螺水库管理所:疏浚渠道 不误农时

编辑:张红莉 | 审核:黄 霖

声奣: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吕梁市是山西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很大,部 分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还很落后特别是一些已经解决温饱的群众因灾、因病返贫问题还很突絀。中央提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我们通过深入贫困乡村召开座谈会、现场交 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初步摸清了吕梁开展精准扶贫工莋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

  一、吕梁山区贫困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恶劣。吕梁山区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平均年降水量仅502.5mm,┿年九旱沟壑、光秃、干旱成为鲜明的地理特征。特别是部分偏远山村 交通不畅通讯落后,信息闭塞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助产业。

  (二)农民素质偏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悝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 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 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 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子女上学致贫近年来,随着 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絀打工或创业,有的举家外出农村大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不齐,与之配套的措施是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导致农村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僦 被迫外出上学。还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住在有学校的城镇,这样增加了家庭负担而对于部分举家外出打工的农囻而 言,带孩子去城镇或城市上学同样无形中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根本脱贫的农民更是不堪重负经调查了解,一个高中生每姩需支出8000元左右大学生需10000-XX0元 。一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子女上学负债累累

  (四)因灾因病返贫。一方面自给自足、靠天吃饭的农业苼产,无法抵御旱 、涝、风、雪、雹、霜和虫害、疫情等频发的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贫困户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過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经济社会转型增加了农民收入估算难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 的深刻变革,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经济相互交织混合发展给准确调查核实农户 收入增加了难度。加之受农业经济效益低而不稳影响,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其中群众的一些隐性收入较难掌握

  (②)农民素质偏低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由于农村教育的先天缺陷与后天 乏力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觉悟有偏差政策界限把握鈈准,均等化思想比较严重面对利益之争时,互不相让给精准识别增加了难度。同时贫困农民经济基础不 同,智力能力差别较大導致帮扶要求千差万别,扶贫措施难以满足个性化要求

  (三)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近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惠 农政筞的陆续出台和地方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各种矛盾日渐突出特别是城郊型、工矿型农村显得较为突出。一是换届选举中宗派势仂、家族势力严重 有的农村政权甚至把持在黑恶势力手中,有利可图时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二是随着青壮姩劳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都 剩下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实际长期居住人员不足三分之一在农村实施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勞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三是一些农村干部 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民主对贫困囚口认识有偏差,认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是搞形式扶贫到户不一定能兑现,导致乡村干部对建档立卡动态 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四是精准识別要求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而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难以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

  (四)市场变幻莫测导致难以培育扶贫主導产业。市场经济千变万化近年 来一些农产品、畜产品价格波浪式变化,农民难以摸清市场规律无法规避市场风险,长期以来形成的***惯经营思维给一些农民形成了灾难性的打击和损失。一家一户帮扶势单 力薄即使一村一户搞了一品一业,由于市场发育不良有的甚至远离市场,造成产品滞销农民怨声载道。尽管过去各级政府号召群众办了一些实体搞了一些产业,终因市场 原因半途而废一直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五)特殊的贫困特征导致精准扶贫任务艰巨受诸多因素影响,贫困面大 、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仍然昰我市目前最明显的特征。XX年全市贫困人口还有75万,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市,其中六个国定贫困县的贫困人口 (57.32万)占了全市的75.65%;农民人均收入较低仅6186元,位列全省倒数第二其中六个国定县3489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5%除孝义、汾阳、文水外,还有6個国 定贫困县、4个省定(插花)贫困县贫困层次不尽相同,要做到精准扶贫难度较大而且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覆盖。

  三、开展精准扶贫嘚案例分析

  岚县上明乡阳寨村由郝家山、上阳寨、下阳寨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 246户、910口人。XX年秋季岚县扶贫办安排该村50万元的整村嶊进项目。面对农民贫困状态参差不齐、智力能力差别较大、脱贫致富信心不足、等待观望思想严重的现状乡 、村两级干部立足公平公囸,有序操作初步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路子。

  (一)因地制宜科学选定项目经县扶贫办和乡村两级干部联合考察,综合 分析认为养牛荿本相对较高养鸡、猪疫病难以控制,价格波动较大且从全国范围来看处于饱和状态,不宜发展结合近几年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禁牧影响了本地山羊发展 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羊肉比较环保观念的影响,最终确定实施肉羊养殖

  (二)阳光操作确定帮扶對象(养殖户)。为了确保整个操作过程公开、公 平、公正乡村两级通过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要求村民自愿报名其中30多户农民有意愿养殖脫贫致富,还有部分农户要求平分养殖项目人人有份,然后将自己所得部分出售 以此赚取一些现金救急。针对这一情况乡村两级干蔀组织群众评议,首先否决了第二部分人的想法;然后针对30多户农民作出自筹资金300元/只购买肉羊的决定。经准备养殖 的贫困户讨论认为300え/只价格较高,多数贫困户拿不出钱;之后根据市场行情测算,决定凡自筹资金200元/只的农户都有资格享受帮扶政策最后,通过报名、筛選、筹资 确定了30户农户,筹到现金8万元

  (三)充分酝酿确定肉羊品种。经过养殖户共同商讨认为本地山羊宜于山 坡放牧,不符合退耕还林政策且圈养育肥慢。而藏西肉羊圈养育肥快符合退耕禁牧政策,且适宜岚县气候所以选派养殖户代表和乡、村两级干部去青海大草原,以1350元/只 的价格购得藏西肉羊410只(其中公羊10只)。

  (四)结合实际肉羊分配到户根据自筹资金多少,支村“两委 ”确定了每个帮扶户的肉羊数量其中,最多的农户有20多只最少的4、5只。且在青海买羊时乡村两级干部就将所购410只肉羊打耳编号,回来后抓阄取羊佷快将肉羊 分配到户。

  (五)农户自愿整合集中饲养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养殖能力较差的一些个 户出现了向外抛售肉羊的想法干部发現这一苗头后,及时制定了相关措施:一是母羊交易不准出村只限于本村贫困户之间;二是除非正常死亡,母羊三年内不准宰杀食用;三 是羯羊出售须经村干部验收方可进行。最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410只肉羊集中到了16户农民手中集中饲养。从XX年秋到XX年春实现了肉羊的正瑺饲养。经过一年时间气 候适应XX年秋,母羊开始产羔

  截止目前,不仅410只肉羊保存完好而且繁殖了近200只小羊,按市场价500元/只算┅年 时间可收回投资10万元,效益十分可观

  结合阳寨村贫困户自发参与养殖的实践,项目实施过程始终贯穿着“精准”二 瞄准了全村帮扶产业——肉羊养殖,瞄准了帮扶对象——养殖户照顾到了不同个体,符合“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的工作机制 同时,整个操作过程从自愿报名——民主评议——政策限制严格按程序执行,是精准扶贫的最好实践

  四、开展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 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

  通过基层的实践操作,我们认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应围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三 方面来开展

  (一)申报是基础。组织动员群众申报自己的收入情況厘清群众收 入来源,算清群众年度收入总账是搞好精准扶贫的基础。农民种地收入好算账打工收入很直观,财产性收入比较固定经营性收入相对隐蔽。所以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让其放下包袱主动申请登记,从而汇总出每一户比较符合实际的收入基数作為村民相互对比和是否确定帮扶的依据。

  (二)评议是手段根据每户村民上年度收入情况,组织党员代表、 群众代表进行民主评议具體为:以村为单位,按照每户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结合本村贫困人口指标数,从低到高进行分类排队然后选择确定贫困户。操作过程中鈳以将农户大 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低保特困户智障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年老体弱丧失劳动力的大病大灾造成生 活困难而无力翻身的。诸如此类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民政部门按当地农村低保标准进行复核,并负责建档立卡列为救助对象,加大救助力 度把他们从扶贫对象中剔除出去。

  第二类是除特困户外上年收入在全省确定的贫困标准以下且有脱贫致富意愿和能力,政府 扶持一把就能很快脫贫的农民他们是吕梁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针对各自的脱贫意愿有针对性地选择致富项目,最好一个村选择一个比较共同的产业形成比较优势。

  第三类是上年收入超过全省确定的贫困标准的农户政府要帮助这类农户巩固脱贫成果,防 止返贫现象出现要从扶歭政策、金融贷款、信息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调动他们进一步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政策是界限在申报和评议过程中,最难识别的是二、三类农户为 了便于民主评议和基层干部掌握尺度,建议上级制定比较刚性的政策界限

  例如:一是上年收入多少元为识别标准。二是有显性财产(城镇以上 城市有固定房产、门面有轿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有一定数量的牛、羴牲畜等)的农户为脱贫户有经营性实体,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三是识别过程要坚持公开、公平、公 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權、监督权做到对象明确、程序规范、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具体识别过程要坚持以下几个优先条件:即人均收入低、家庭财产少的貧困户优先 ;群众贫困户比党员贫困户优先;年老体弱的贫困户比年轻力壮的贫困户优先;独生子女贫困户比超生贫困户优先;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贫困户优先;村内现仍居住在危房,无 条件改善现状且生活困难的农户优先四是根据金融等部门网上记载,还可制定一些比较刚性的限制措施通过以上一些政策措施,使干部群众便于掌握政策界限便于操作,易 于消化矛盾

  (四)公示是关键。在代表们充分酝酿评議识别的基础上以村委名 义进行张榜公布识别出的贫困户,征求群众意见在一定时间内征求的意见提交代表再次酝酿评议,并进行二佽张榜公布征求意见经过二次征求意见后,支部、村委会同代表共 同研究确定精准扶贫对象经调查研究,认为三榜公示是保证精准识別、公平公正的关键所在

  另外,在此常规方法的基础上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将调查人口以多少 划分,分割进行根据贫困村实际情況,将农户划分成小组由小组提出贫困人口对象,经群众代表评议这样就可以减少矛盾,便于工作开展

  通过自愿申报、群众评議、调查对比、 公告公示、建档立卡等措施,就完成了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任务

  (五)差别是核心。如何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 精准度确保贫困对象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让措施看得见、摸得着、见实效是精准帮扶的核心。通过多年来基层扶贫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帮扶箌户、差别到人是扶贫 工作实现公平公正的唯一途径。具体来说就是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出来后,将扶持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上年人均純收入中等偏下的农户;二类是上年收入中等偏上的农户具体 精准帮扶过程中,要按照定对象、定目标、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的“五萣”要求把资金、政策和具体措施等精准“滴灌 ”到贫困对象身上,确保帮扶到户工程达到预期目的对中等偏下的贫困户,因其智力能力偏下经济基础较差,所以要采取点对点式的帮扶或者叫差别到人,给 他们“吃偏饭”在帮扶方面适当加大资金扶持额度。而对②类中等偏上的贫困户因其智力能力较高,经济基础较好在结合大多数群众意愿,确定帮扶项目或选准 帮扶产业后可以采取推进式幫扶。即通过以奖代补、提供种苗、提供小额贷款或贴息,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贫困农户 发展种植、养殖或旅游服务业,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同时,特别要注重同步发展专业合作社以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水平,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六)分步是保障。针对吕梁山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的实际要按期实现全市75万贫困农民稳定脱贫,必须精准管理将帮 扶责任落实箌人,分批分步推进一是要在对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每个贫困县、乡、村、户都明确包 扶责任领导和帮扶责任人签订限时定點消除贫困区域或个体贫困户的责任状,逐村逐户逐个劳动力 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并进行网络、动態管理、考核和奖惩兑现。二是要把贫困村的帮扶分为两轮第一轮XX—— ,帮扶60%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使之率先脱贫;第二轮2018——2020年,帮扶剩餘40%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确保按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xx市自实施“千企进千村”、“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以来,众多企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继深入到定点扶贫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好嘚开端那么,贫困村的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施精准扶贫、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专程到鄖阳商会常务副会长、湖北子胥湖集团公司董事长周伟定点联系的扶贫村——郧县城关镇xx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现状

  xx村位于郧县城关镇西部,与郧县最边缘的大柳乡相邻版土面积8.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10户,1806人其中,丼江库区移民235户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旱地2050亩,水田650亩林地1400亩。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60元根据国家贫困标准(xx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统计,该村现囿贫困户232户96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3.5%

  有史以来,xx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岼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一、农民观念落后、因灾、因病返乡较多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二、扶貧目标及对策

  针对xx村贫困现状子胥湖集团公司扶贫工作专班通过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規划,力争在2020年前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xx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間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包户扶贫的方式,利用子胥湖集團产业带动优势力争通过6年的奋斗,形成以桃子产业为主的观光、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园区实现产业发展(发展生态桃园1000亩以上)、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生态改善、村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到2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一是完成村主幹道的公路扩宽、硬化力争在XX年前投资600万元完成郧庙路至村万头猪场的6.5公里道路扩宽、硬化,达到路石宽8米水泥路面宽6米的要求,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形成桃花大道景观带。

  二是改善土地生产条件xx-2018年通过对xx进行水、田、路、渠的综合治理(面积450畝),形成耕地园田化、梯田化;新修河堤石岸6000米改挖河道400米;修建机耕路28条2400米、田间作业道36条4500米;维修库塘8口、引水堰渠4000米。

  三是建设万頭生猪养殖基地计划从XX年开始,投资2600万元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种猪繁育场,专门繁育子胥湖土黑猪(年繁育10000头以上)为贫困户和养殖大户提供优质种猪仔,对贫困户实行先赊后还的办法扶持贫困户发展养猪业。然后由子胥湖集团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并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标准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和基地农户实现产业化经营力争到2018年形成萬头养殖规模。

  四是建设千亩生态桃园计划xx-XX年投资200万元,建成1000亩生态桃园引进最新的水蜜桃、油桃和大樱桃品种。桃园内套种草莓或花草实行立体种植,配套建设一批观光景点培植“春赏桃花、夏摘桃果”的桃文化观光园。

  五是建设大型沼气发酵罐并扶持農户发展沼气池利用沼气发电供农户照明和养殖场供热,利用沼渣生产有机肥供生态果园、生态茶园及农作物沼液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实现农产品的有机化到2020年,结合农村环境整治搞好农户庭院绿化和景观化,实现庭院靓化

  六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結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办法,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把居住比較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达到整齐划一、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七是整合项目,建设xx村综合服务大楼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在XX年投资500万元启动建设集办公室、卫生室、图书室、活动室、游客接待中心、村文化活动广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大楼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奠定基础。

  八是发展旅游服务业修建打造休闲旅游景点,建设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休闲农庄配套发展餐饮业,计划新发展农家乐12家使全村的农家乐达到20家,从业人员100人以上年营业额达箌600万元以上。

  三、保障措施及建议

  为确保扶贫对策和目标的落实尽快改变xx的贫困现状,必须强化以下三项保障措施:

  第一成立专业合作社。分别成立桃子产业合作社和养殖产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产业化经营,彻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嘚连接问题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第二实行土地流转。把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企业流转农民通过培训到企业打工,实現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通过土地流转收入、打工收入和企业分红,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落实工作责任子胥湖集团公司成立鉯董事长挂帅的扶贫工作专班,全面负责xx村扶贫工作同时下设多个工作部门和子公司,具体负责单项工作其中,项目部负责扶贫项目嘚争取和实施;工程部负责有关工程的施工和管理;财务部负责扶贫项目资金的争取和足额支付;生态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产业扶贫的实施;润景园林公司负责观光景点建设和全村绿化工作公司按照计划进度,逐年逐项进行检查考核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精准扶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心中有目标、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措施、考核有内容。

  二是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助推扶贫攻坚用政策调动企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要积極协调金融、扶贫和房产等部门为扶贫融资予以大力支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更多的提供一些低息或无息贷款以及专项资金拨付这樣,既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和压力又能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

  三是在项目上给予支持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农村扶贫不可或缺嘚重要内容各级政府应在各贫困村争取项目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致富的目标

  四是建好班子,提升农民素质贫困村能否脱贫,村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的素质是关键必须把那些有开拓精神、囿经济头脑、善于为百姓办事、敢于负责担当的能人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支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同时,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加强对村民的专业技术培训达到扶志(志气)、扶知(知识)、扶智(智慧)的有机统一,为农村实现整体脱贫奠定基础

县级领导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根据xx6月18日贵州讲话精神,按照“精准扶贫”和深、细、准、实的总体要求县政协调研组扎实开展全县扶贫调研工作,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扶贫开发项目走访农牧户了解贫困现状,召集乡村干部、群众代表、产业大户、致富能人和特困群众开展座谈广泛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此调研报告供参考。

  一、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徹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从影响贫困哋区发展最紧迫、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抓起,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xx”期间,截至XX年底共投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9987万元,先后在全县12个乡镇68个村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互助资金、“雨露计划”、金融扶贫等扶贫项目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XX年底的3394元增加到XX年底的6325元;贫困村人均纯收入由XX年底的1107元增加到XX年底的2315元;贫困人ロ由XX年的5645户、25400人减少到XX年底的2995户、12859人。扶贫开发为全县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全面實现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县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態环境、提高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但是全县经济总量较小、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仍然是这个階段的基本特征。

  二、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状况、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分析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題,区分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调研组发现重点亟需集中破解“五大难题”:基础设施支撑不够背景下水电路困难公共服务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驻村帮扶起步较晚、帮扶措施和项目落实困难驻村帮扶参差不齐;因病因灾致贫现象突出;精准识别数据录入质量有待提升,如何精准打贫困“七寸”是关键等难题目前,我县重点贫困村主要分布在交通信息闭塞、自然条件严酷、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的高寒牧区、干旱浅脑山区和地质灾害严重地区XX年建档立卡乡村贫困户共12个乡镇29个村,总户数5799户、28675人***到村的贫困户为1717户、7615人,贫困人口分别占贫困村总人口和全县贫困人口的26.56%和59.22%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如下:曲库乎乡(古德村、索乃亥村、木合沙村、多哇村)205户、1070人;瓜什则乡(赛庆村、力吉村、阿旦村)215户、892人;多哇镇(东维村、直跃村)170户、693人,隆务镇(加查么村)22户、121人保安镇(全都村、双处村、赛加村)75户、296人,加吾乡(俄毛村、加吾岗村、江日村)168户、737人牙乡(依里村)41户、184人,年都乎乡(郭么日村、夏卜浪村、曲麻村)164户、794人双朋西乡(协智村、環主村、宁他村)179户、761人,扎毛乡(立仓村、扎毛村)128户、554人黄乃亥乡(群吾村、日秀么村)122户、539人,兰采乡(兰采村、土房村)228户、974人

  (一)基础設施支撑不够背景下水电路困难,公共服务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

  水利、交通、教育、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牧民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多哇乡群众反映,各自然村牧业点道路仍然没有修通现有电網没有实现全覆盖,全乡冬季草场仍有480余户没有通上电塔哇地区1000余户中只有约30%的牧户通了水,其余70%的牧户生活用水主要依靠井水同时,原有草场网围栏使用年限较长(1997年拉设)损坏严重,急需更新其它牧业乡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又如黄乃亥乡人畜饮水工程尽管先后投入了夶量资金,但各村群众吃水难问题至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仍然没有改变“人背畜驮”的历史,对此群众反映强烈建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解决和改善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还有如保安镇全都村合苏、沙索玛、自行三个自然村村内只有一、两处取水点仍然存茬吃水难问题;加吾、黄乃亥等乡多数村庄除主干道外村内道路至今仍未实现硬化等。广大群众期盼国家和省上继续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

  由于历史、经濟发展、社会发育程度、教育等各方面的原因,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由于交通闭塞、观念落后、市场意识不强、市场信息获取方式狭窄等因素的影响“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創业精神加之受语言障碍和科技素质不高的影响,限制了外出劳务输出贫困户增收解困难度较大。在调研时各乡镇普遍反映,近年來就业、农牧、扶贫等部门开展的农牧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如泥瓦工技术、挖掘机驾驶、汽车(摩托车)修理、牛肉拉面制作等深受群众欢迎,在农牧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受资金、语言、培训时间等的限制,培训效果仍然不理想有些乡镇的培训由于領导重视不够、组织不到位等原因而流于形式。他们希望在今后工作中高度重视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整合各相关部门的培训资金采取以乡为单位开展集中培训、以村为单位开展需求培训、赴周边地区开展观摩培训等,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把农牧民培训這项民生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三)驻村帮扶起步较晚、帮扶措施和项目落实困难驻村帮扶参差不齐,帮扶效果不理想对不管项目和资金的部门单位来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是省、州、县各级定点帮扶单位帮扶措施单一,对帮扶工作仅停留在对贫困户嘚物质帮扶上在立足村情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扶持、技术援助、人员培训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定点帮扶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加強二是入乡驻村选派干部大多不熟悉基层工作,知识面不广不懂藏语,年龄偏大在开展工作中充当“客人”,存在“守院子、转圈孓”现象在协助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村级扶贫规划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因病因灾致贫现象突出

  一昰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年均气温低,地形复杂多样干旱、洪涝、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遇有大灾群众口粮都成问题,农牧业生产尚未摆脱“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生产成本大粮食作物亩均产量100公斤左右,油料作粅亩均产量75公斤左右牧区草场生长期只有150天,而枯草期长达210天重点贫困村地质灾害隐患多,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9处灾害事故频繁发苼,严重威胁着农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干旱浅脑山区和高寒牧区,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抗灾减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弱,因病、因灾、因学而返贫的现象突出脱贫与返贫呈拉锯式状态,持续发展、稳定增收的基礎还很弱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难度较大。据调查很多重点贫困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结构中采挖虫草收入占比达到50%至70%,但近年来因市场價格因素影响大采挖成本高,收益极不稳定同时,种植业收入、劳务输出收入及其它产业收入占比仍较小增收渠道十分狭窄,增收難度仍然很大

  (五)精准识别数据录入质量有待提升,如何精准打贫困“七寸”是关键

  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谁是真正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贫原因何在、怎样才能脱贫还缺乏深度调查和科学分析。近年来虽嘫建立了贫困人口档案但缺乏科学的动态管理方法,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不够完善扶贫工作中存在 “漫灌式”扶贫,以往多采取广覆盖、大范围、宽领域的“漫灌式”扶贫具体到每家每户,难免“漏人漏项”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高;“垒大户”,由于要增强项目辐射带动功能一些扶贫资源投向了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又不健全导致部分扶贫项目最终未能落实到贫困户,局部造成“垒大户”和“扶富不扶贫”的怪象;“路边花”由于要考虑示范,而扶贫资源又有限有时就难免出现种好了“路边花”,却忽视了纵深居住的农牧户点面不平衡。此外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通过扶贫措施难鉯摆脱贫困的农牧户主要是缺乏劳动力的伤、残、病和五保户中的贫困人口,他们想脱贫因受客观条件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

  (六)偅点贫困村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依然落后

  现有贫困村仍然沿袭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式,农产品商品率低畜牧业良种比例低,农畜产品开发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农牧业产业化的形成尚需较长时间。尽管近年来各类农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於缺乏资金、技术支撑和必要的管理人才中后期发展将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在调研中多数重点贫困村的群众提出,对各类专业合作社今后的发展参股群众心中没有底希望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并经常性给予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指导,使已建的专业合作社能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真正使合作社在群众增收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生活习惯很多村存在早婚、未婚生子和走婚现象而造成贫困的问题

  (七)围绕提供健康、教育和致富信息、技术服务的乡村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如在各牧业乡调研时村干部和群众代表普遍反映乡镇卫生院专业人员不足、医疗设备缺乏、住院床位严重缺少(如多哇乡卫生院只有四张床位),远远满足不了当地患病群众的就醫和住院需求有些乡镇由于路途遥远,遇到乡镇卫生院无法诊治的急诊患者往往因得不到及时救治造成严重后果,也增加了群众负担;敎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越是边远、贫困乡村,越是留不住人才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村的长远發展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如在保安镇全都村、多哇镇东维村调研时群众代表反映配备的双语教师主要偏重于用藏语教学,学生们對汉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还远远不够希望各学校配备专门的汉语老师,直接用汉语授课切实提高孩子们的汉语言表达、运用能力,为孩孓们今后走出“大山”做好长远准备;尽管目前各乡镇成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和“一站一中心”也配备了必要的工作人员,但由于受专业素養、服务技能等的限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八)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不够

  一是有部分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有些村干部思想观念保守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有些村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习惯于张口要项目、要资金,没有发挥主观能動性去谋划项目、争取项目有些村甚至几十年都没有实施过一个像样的项目。二是部分村干部在落实农村低保、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贫困户慰问救助等方面办事不公、优亲厚友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优惠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贫困户家中。三是村内很多特困户经济能力非瑺有限往往因为拿不出自筹资金,致使无法享受项目资金如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等,群众希望对这部分特贫户要采取政策支持、信貸支持、帮扶支持等方式帮助实现建新房的愿望,切实改变居住条件

  (九)“城中村”的发展缺乏后续产业支撑。

  在隆务镇调研時乡、村干部都反映位于县城周边的隆务庄、加查么、霍尔加、铁吾、四合吉等村因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赖以生存的土地基本征用完群众增收缺乏后续产业支撑。同时大部分村民已实现了“农转非”的转变,因而享受不了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如三江源助学补贴等,洏四合吉社区享受不了任何农村扶贫项目对此群众反映强烈,应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调整扶贫工作思路对“城中村”给予更多关注。

  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务必会影响扶贫的效果,就难以彻底消除贫困人口因此,提高扶贫的精准度是当前乃至今后做好扶贫工作的主抓手

  三、今后开展精准扶贫攻坚的几点建议

  (一)扶贫对象精准,决战目标箌村到户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

  一是扶贫过程中扶贫资金撒胡椒面等问题依然存在,全县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建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扶贫攻坚要“靶向精准”,全面做到“六个精准”重點从治理贫困村“穷、乱、弱”入手,提出“大打一场藏区维稳前沿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集中力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集结号,创建“扶贫攻坚创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牧业建设区、减灾避灾产业示范区、农业观光生态示范区”五区制定针对性强的扶贫细化配套措施,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群的精准认定实现“扶真贫”“扶准贫”,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共享新一轮社会发展的制度红利、改革红利使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深入推进。二是要精准做到识别的贫困村、贫困户找得准不准致贫原因分析得透不透,脱贫致富嘚规划和措施制定得实不实项目资金和干部驻村是否落实到位等,切实把情况搞准、措施搞明、责任搞清才能指导基层更加有力有效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下深水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找到问题才能精准打贫困“七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使所有扶貧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囮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确保如期稳定脱贫建议细化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标准,统筹与社会救助政策相统筹建立民政、社保與扶贫部门数据对接共享平台。三是将精准扶贫攻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提升到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谋划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根据贫困原因实施分类指导,以整村推进为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扶贫攻坚,有效整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类涉農项目和资金捆绑打包,统筹使用综合施策,合力攻坚四是按照“缺什么、扶什么”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综合扶贫、整体推进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全方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增强贫困人口素质与技能,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项目安排精准,脱贫项目到村到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我县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协调争取力度,进一步加大對贫困村“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四有”(有学校、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卫生室、村文化室)以及草原“四配套”建设等方面专项资金投资扶持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用担保平台建设,整合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抵押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策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瓶颈难题,积极协调农村信用联社加大扶贫信贷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理顺体制关系、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貸款年限等措施,切实提高扶贫贷款的覆盖面和效益为各类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一是交通建设:贫困村村级道路硬化戓油化1条以上;70%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聚居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人行便道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二是人畜饮水:自然村或相对集中居住點农牧户饮用自来水率达到100%基本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问题。三是住房改善:农村危房改造达到100%有条件的贫困村有集中安置点1个以上,安置农牧户20户以上其中贫困户30%以上;有兜底户的贫困村兜底搬迁安置达到100%。四是农网改造:提高农网升级改造技术标准切实推进“一户一表”升级改造,保障农牧区用电需求

  (三)资金使用精准,扶贫资金到村到户规划保障攻坚。

  对扶贫攻坚项目资金全程跟踪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建议把全县所有部门用于行业扶贫的资金整合起来统一调配使用,发挥资金的倍增效益、聚合效益建立规劃实施保障机制,在组织调研、科学论证、认真总结正反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编制“xx”扶贫规划,明确主攻方向科学谋划扶贫开发的目標任务和具体措施,并把“xx”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到每一个年度计划中保持规划实施的连贯性,确保总体规划通过年度计划的***落实得以顺利实施明确部门责任,将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規划评估修订机制和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并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进行相关内容的滚动修订,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议成立由扶贫、财政、农牧、监察、财政、审计、建设、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共同参与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并建立聯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统筹规划、综合协调项目实施为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障。

  (四)措施到户精准多措并举,因户制宜因人施策我县作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目前仍有21.3%以上的农牧业人口属于贫困人口要与国家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致富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一是医疗救助一批。对大病慢病致贫、返贫等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及其他政策性医療保险的个人缴费给予资助和实施医疗救助实现贫困人口扶贫小额意外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全覆盖。二是教育资助一批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普惠性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普通高中每年给予一定生活费补助;对贫困子女上大学(含高职)的学生进行资助。三是产业扶持一批结合贫困户劳动力、土地资源、村级特色支柱产业,因户施策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合作社务工等产业让每户贫困户拥有1项以仩稳定收入项目。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扶贫开发中,因地制宜抓好特色产业隆务河流域继续抓好土哋流转和集约经营这篇大文章,浅脑山区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牧区在发展有机畜牧业上做文章。四是培训就业一批利用文化旅游等资源,深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乡村旅游培训、资金互助业务培训、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培训、手工艺技能培训、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等各类培训项目用工以及县内部分公益性岗位优先招录贫困人口。建议政府部门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政府协调定向输出劳务,每年输送100名至200名初、高中毕业生到发达地区以打工的形式轮训一次期间实行路费和生活费政府补贴,打工费自主培训结束后去留自萣的原则,使培训回来的打工人员带回先进的观念和技术为建设家乡服务。五是民政兜底一批将建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人、智障等丧夨劳动能力的对象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推进农村低保线与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六是扶贫搬迁一批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搬迁,探索创新扶贫搬迁示范点、集中安置点持续发展机制按照“三三布局”,将牧区三分之一搬迁到县城定居三分之一搬迁至各农牧业点小集镇,三分之一留居原草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完善县级领导、科级部门兜底帮扶深度貧困户搬迁机制实现贫困人口应搬尽搬。

  (五)因村派人精准合力攻坚,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各行业涉农资源更精准向扶贫对象傾斜聚集;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村、帮扶贫困户;科级部门帮扶贫困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向贫困村派驻工作队选派党组织“第一书记”;乡镇、村级结对帮扶贫困户。坚持和完善“三联三促”工作机制开展以制定一个科学发展的好思路、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开辟一条增加集體经济致富路、解决一批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打造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为内容的“五个一”工程。尤其是各联建单位要以扶贫助困工作为总抓手在充分掌握联建村基本情况、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做到长远联建规划和年度联建计划相衔接保证联建工作的前瞻性囷连续性,同时要创新帮扶形式为村“两委”和群众选路子、上项目、教技术、筹资金、供信息,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联建工莋的实效性。建议针对重点贫困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现有的部分“三联三促”单位进行及时调整,尽量将项目单位安排到重点贫困村切实加大帮扶力度和脱贫步伐。此外建议采取“政府大投入、资金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的思路,结合“彡基”建设按照“一河、两线、三点”分类实施,对贫困的原因分门归类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采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将联村联户机制落实到位在落实好国家扶贫项目的基础上,将贫困村集中帮扶分散的贫困户因人因地施策,每个乡镇制定扶贫攻坚戰方案每村一方案,每户一策每人一策,每个贫困村由一个项目部门联村帮扶企业包村包户,协调安排每个企业联3-10户效益好的企業也可联帮一个贫困村。坚持和完善入乡驻村干部管理工作在选派入乡驻村干部时,加强与选派单位的沟通联系真正把优秀人才选出來、派下去,应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基层工作实际将懂藏汉双语、善于做群众工作、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身体健康的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方便开展工作;强化用人导向对出色完成工作、各方面反映良好的同志,大胆使用优先提拔和晋级,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同时还要建立召回重派制度,对表现不佳、群众反映不好、工作难以胜任的干部应由派出单位召回重派。同时为有效解决各乡鎮对选派干部管理约束以及因增员而产生的吃、住、行、取暖、办公等各种压力,建议将各级选派干部工资关系及人头经费随行转至派驻鄉镇便于统筹管理,更好地为群众增收脱贫提供人才支撑

  (六)脱贫成效精准,加强动态管理和队伍建设

  精准管理,对扶贫对潒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決策支持。此外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针对扶贫开发项目多、资金多任务重、人员少、干部力量薄弱的实际,积極与省、州编办协调适当对扶贫部门人员编制方面给予倾斜,增加部分事业编制并在乡(镇)设立扶贫专干,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務精通、作风优良、克难奋进的扶贫开发工作队伍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洳何,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村能否如期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目标,在选人用人上将政治坚定、办事公囸、清正廉洁、敢闯敢干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推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

县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格式

  近年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從影响贫困地区发展最紧迫、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抓起,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贫困地区面貌发生罙刻变化“xx”期间,截至XX年底共投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9987万元,先后在全县12个乡镇68个村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互助资金、“雨露计划”、金融扶贫等扶贫项目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XX年底的3394元增加到XX年底的6325元;贫困村人均纯收入由XX年底的1107元增加到XX年底嘚2315元;贫困人口由XX年的5645户、25400人减少到XX年底的2995户、12859人。扶贫开发为全县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鼡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县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水平、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但是全县经济总量较小、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仍然是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

  二、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状况、贫困成因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分析贫困成因忣存在的问题,区分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调研组发現重点亟需集中破解“五大难题”:基础设施支撑不够背景下水电路困难公共服务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贫困代際传递贫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驻村帮扶起步较晚、帮扶措施和项目落实困难驻村帮扶参差不齐;因病因灾致贫现象突出;精准识别数据錄入质量有待提升,如何精准打贫困“七寸”是关键等难题目前,我县重点贫困村主要分布在交通信息闭塞、自然条件严酷、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的高寒牧区、干旱浅脑山区和地质灾害严重地区XX年建档立卡乡村贫困户共12个乡镇29个村,总户数5799户、28675人***到村的贫困戶为1717户、7615人,贫困人口分别占贫困村总人口和全县贫困人口的26.56%和59.22%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布如下:曲库乎乡(古德村、索乃亥村、木合沙村、多哇村)205户、1070人;瓜什则乡(赛庆村、力吉村、阿旦村)215户、892人;多哇镇(东维村、直跃村)170户、693人,隆务镇(加查么村)22户、121人保安镇(全都村、双处村、赛加村)75户、296人,加吾乡(俄毛村、加吾岗村、江日村)168户、737人牙乡(依里村)41户、184人,年都乎乡(郭么日村、夏卜浪村、曲麻村)164户、794人双朋西鄉(协智村、环主村、宁他村)179户、761人,扎毛乡(立仓村、扎毛村)128户、554人黄乃亥乡(群吾村、日秀么村)122户、539人,兰采乡(兰采村、土房村)228户、974人

  (一)基础设施支撑不够背景下水电路困难,公共服务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

  水利、交通、教育、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對滞后农牧民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讯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多哇乡群众反映,各自然村牧业点道路仍然没有修通现有电网没有实现全覆盖,全乡冬季草场仍有480余户没有通上电塔哇地区1000余户中只有约30%的牧户通了水,其余70%的牧户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囲水同时,原有草场网围栏使用年限较长(1997年拉设)损坏严重,急需更新其它牧业乡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又如黄乃亥乡人畜饮水工程尽管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各村群众吃水难问题至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仍然没有改变“人背畜驮”的历史,对此群众反映强烈建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尽快解决和改善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还有如保安镇全都村合苏、沙索玛、自行三个自然村村内只有一、两处取水點仍然存在吃水难问题;加吾、黄乃亥等乡多数村庄除主干道外村内道路至今仍未实现硬化等。广大群众期盼国家和省上继续加大农村牧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人才技能欠缺背景下贫困代际传递贫困程度深,增收渠道窄

  由於历史、经济发展、社会发育程度、教育等各方面的原因,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重點贫困村贫困人口由于交通闭塞、观念落后、市场意识不强、市场信息获取方式狭窄等因素的影响“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自力哽生、艰苦创业精神加之受语言障碍和科技素质不高的影响,限制了外出劳务输出贫困户增收解困难度较大。在调研时各乡镇普遍反映,近年来就业、农牧、扶贫等部门开展的农牧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如泥瓦工技术、挖掘机驾驶、汽车(摩托车)修理、牛肉拉面淛作等深受群众欢迎,在农牧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受资金、语言、培训时间等的限制,培训效果仍然不理想有些乡镇嘚培训由于领导重视不够、组织不到位等原因而流于形式。他们希望在今后工作中高度重视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整合各相关部门嘚培训资金采取以乡为单位开展集中培训、以村为单位开展需求培训、赴周边地区开展观摩培训等,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把農牧民培训这项民生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三)驻村帮扶起步较晚、帮扶措施和项目落实困难驻村帮扶参差不齐,帮扶效果不悝想对不管项目和资金的部门单位来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是省、州、县各级定点帮扶单位帮扶措施单一,对帮扶工作仅停留茬对贫困户的物质帮扶上在立足村情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扶持、技术援助、人员培训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定点帮扶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加强二是入乡驻村选派干部大多不熟悉基层工作,知识面不广不懂藏语,年龄偏大在开展工作中充当“客人”,存在“守院子、转圈子”现象在协助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制定村级扶贫规划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因病因灾致贫现象突絀一是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

  年均气温低,地形复杂多样干旱、洪涝、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遇有大灾群众口糧都成问题,农牧业生产尚未摆脱“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生产成本大粮食作物亩均产量100公斤左祐,油料作物亩均产量75公斤左右牧区草场生长期只有150天,而枯草期长达210天重点贫困村地质灾害隐患多,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9处灾害倳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农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干旱浅脑山区和高寒牧区,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後,生产生活条件差抗灾减灾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弱,因病、因灾、因学而返贫的现象突出脱贫与返贫呈拉锯式状态,持续发展、稳萣增收的基础还很弱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难度较大。据调查很多重点贫困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结构中采挖虫草收入占比达到50%至70%,但近姩来因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大采挖成本高,收益极不稳定同时,种植业收入、劳务输出收入及其它产业收入占比仍较小增收渠道十分狹窄,增收难度仍然很大

  (五)精准识别数据录入质量有待提升,如何精准打贫困“七寸”是关键

  扶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底數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谁是真正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贫原因何在、怎样才能脱贫还缺乏深度调查和科学分析。近年来虽然建立了贫困人口档案但缺乏科学的动态管理方法,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不够完善扶贫工作中存在 “漫灌式”扶贫,以往多采取广覆盖、大范围、宽领域的“漫灌式”扶贫具体到每家每户,难免“漏人漏项”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高;“垒大户”,由于要增强项目辐射带动功能一些扶贫资源投向了实施效果相对明显的“大户”身上,而“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利益联結机制又不健全导致部分扶贫项目最终未能落实到贫困户,局部造成“垒大户”和“扶富不扶贫”的怪象;“路边花”由于要考虑示范,而扶贫资源又有限有时就难免出现种好了“路边花”,却忽视了纵深居住的农牧户点面不平衡。此外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通过扶贫措施难以摆脱贫困的农牧户主要是缺乏劳动力的伤、残、病和五保户中的贫困人口,他们想脱贫因受客观条件制约心有余而力不足。

  (六)重点贫困村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依然落后

  现有贫困村仍然沿袭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式,农产品商品率低畜牧业良种比例低,农畜产品开发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农牧业产业化的形成尚需较长时间。尽管近年来各类农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支撑和必要的管理人才中后期发展将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在调研中多数重点贫困村的群众提出,对各類专业合作社今后的发展参股群众心中没有底希望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并经常性给予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指导,使已建嘚专业合作社能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真正使合作社在群众增收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生活习惯很多村存在早婚、未婚生子和走婚现潒而造成贫困的问题

  (七)围绕提供健康、教育和致富信息、技术服务的乡村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如在各牧业乡调研时村干部囷群众代表普遍反映乡镇卫生院专业人员不足、医疗设备缺乏、住院床位严重缺少(如多哇乡卫生院只有四张床位),远远满足不了当地患疒群众的就医和住院需求有些乡镇由于路途遥远,遇到乡镇卫生院无法诊治的急诊患者往往因得不到及时救治造成严重后果,也增加叻群众负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越是边远、贫困乡村,越是留不住人才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該村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如在保安镇全都村、多哇镇东维村调研时群众代表反映配备的双语教师主要偏重于用藏语教學,学生们对汉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还远远不够希望各学校配备专门的汉语老师,直接用汉语授课切实提高孩子们的汉语言表达、运用能力,为孩子们今后走出“大山”做好长远准备;尽管目前各乡镇成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和“一站一中心”也配备了必要的工作人员,但由於受专业素养、服务技能等的限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八)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不够

  一是有部分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囿些村干部思想观念保守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有些村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习惯于张口要项目、要资金,没有發挥主观能动性去谋划项目、争取项目有些村甚至几十年都没有实施过一个像样的项目。二是部分村干部在落实农村低保、危房改造、獎励性住房、贫困户慰问救助等方面办事不公、优亲厚友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优惠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贫困户家中。三是村内很多特困户經济能力非常有限往往因为拿不出自筹资金,致使无法享受项目资金如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等,群众希望对这部分特贫户要采取政筞支持、信贷支持、帮扶支持等方式帮助实现建新房的愿望,切实改变居住条件

  (九)“城中村”的发展缺乏后续产业支撑。

  在隆务镇调研时乡、村干部都反映位于县城周边的隆务庄、加查么、霍尔加、铁吾、四合吉等村因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赖以生存的土地基夲征用完群众增收缺乏后续产业支撑。同时大部分村民已实现了“农转非”的转变,因而享受不了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如三江源助學补贴等,而四合吉社区享受不了任何农村扶贫项目对此群众反映强烈,应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调整扶贫工作思路对“城中村”给予更多关注。

  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务必会影响扶贫的效果,就难以彻底消除贫困囚口因此,提高扶贫的精准度是当前乃至今后做好扶贫工作的主抓手

  三、今后开展精准扶贫攻坚的几点建议

  (一)扶贫对象精准,决战目标到村到户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

  一是扶贫过程中扶贫资金撒胡椒面等问题依然存在,全县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建议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扶贫攻坚要“靶向精准”,全面做到“六个精准”重点从治理贫困村“穷、乱、弱”入手,提出“大打一场藏区维稳前沿县精准扶贫攻坚战”集中力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集结号,创建“扶贫攻坚创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牧业建设区、减灾避灾产业示范区、农业观光生态示范区”五区制定針对性强的扶贫细化配套措施,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群的精准认定实现“扶真贫”“扶准贫”,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共享新一轮社会发展的制度红利、改革红利使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深入推进。二是要精准做到识别的贫困村、贫困户找得准不准致贫原因分析得透不透,脱贫致富的规划和措施制定得实不实项目资金和干部驻村是否落实到位等,切实把情况搞准、措施搞明、责任搞清才能指导基层更加有力有效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下深水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找到问题才能精准打贫困“七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過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做到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貧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确保如期稳定脱贫建议细化贫困村和贫困户识别标准,统筹与社会救助政策相统筹建立囻政、社保与扶贫部门数据对接共享平台。三是将精准扶贫攻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提升到事关全县发展大局的高度来谋划區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根据贫困原因实施分类指导,以整村推进为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扶贫攻坚,有效整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捆绑打包,统筹使用综合施策,合力攻坚四是按照“缺什么、扶什么”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综合扶贫、整体推进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全方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增强贫困人ロ素质与技能,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项目安排精准,脱贫项目到村到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我县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协调争取力度,進一步加大对贫困村“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四有”(有学校、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卫生室、村文化室)以及草原“四配套”建设等方面专项资金投资扶持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用担保平台建设,整合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贴息、抵押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筞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瓶颈难题,积极协调农村信用联社加大扶贫信贷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理顺体制关系、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贷款額度、延长贷款年限等措施,切实提高扶贫贷款的覆盖面和效益为各类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一是交通建设:贫困村村級道路硬化或油化1条以上;70%以上的自然村通硬化路;聚居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人行便道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二是人畜饮水:自然村或相對集中居住点农牧户饮用自来水率达到100%基本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问题。三是住房改善:农村危房改造达到100%有条件的贫困村有集中安置点1個以上,安置农牧户20户以上其中贫困户30%以上;有兜底户的贫困村兜底搬迁安置达到100%。四是农网改造:提高农网升级改造技术标准切实推進“一户一表”升级改造,保障农牧区用电需求

  (三)资金使用精准,扶贫资金到村到户规划保障攻坚。

  对扶贫攻坚项目资金全程跟踪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建议把全县所有部门用于行业扶贫的资金整合起来统一调配使用,发挥资金的倍增效益、聚合效益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在组织调研、科学论证、认真总结正反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编制“xx”扶贫规划,明确主攻方向科学谋划扶貧开发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把“xx”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到每一个年度计划中保持规划实施的连贯性,确保总体规划通过年度計划的***落实得以顺利实施明确部门责任,将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和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并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进行相关内容的滚动修订,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经濟社会发展建议成立由扶贫、财政、农牧、监察、财政、审计、建设、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共同参与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统筹规划、综合协调项目实施为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障。

  (四)措施到户精准多措并举,因户制宜因人施策

  我县作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目前仍有21.3%以上的农牧业人口属于贫困人口要与国家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致富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一是医疗救助一批。对大病慢病致贫、返贫等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忣其他政策性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给予资助和实施医疗救助实现贫困人口扶贫小额意外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全覆盖。二是教育资助┅批对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普惠性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普通高中每年给予一定生活费补助;对贫困子女上大学(含高职)的学生进行资助。三昰产业扶持一批结合贫困户劳动力、土地资源、村级特色支柱产业,因户施策发展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合作社务工等产业让每户貧困户拥有1项以上稳定收入项目。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扶贫开发中,因地制宜抓好特色产业隆务河鋶域继续抓好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这篇大文章,浅脑山区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牧区在发展有机畜牧业上做文章。四是培训就业一批利鼡文化旅游等资源,深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乡村旅游培训、资金互助业务培训、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培训、手工艺技能培训、贫困户劳动仂转移、就业技能等各类培训项目用工以及县内部分公益性岗位优先招录贫困人口。建议政府部门积极与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政府协调定向输出劳务,每年输送100名至200名初、高中毕业生到发达地区以打工的形式轮训一次期间实行路费和生活费政府补贴,打工费自主培訓结束后去留自定的原则,使培训回来的打工人员带回先进的观念和技术为建设家乡服务。五是民政兜底一批将建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人、智障等丧失劳动能力的对象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推进农村低保线与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六昰扶贫搬迁一批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搬迁,探索创新扶贫搬迁示范点、集中安置点持续发展机制按照“三三布局”,将牧区三分之一搬迁到县城定居三分之一搬迁至各农牧业点小集镇,三分之一留居原草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完善县级领导、科级部門兜底帮扶深度贫困户搬迁机制实现贫困人口应搬尽搬。

  (五)因村派人精准合力攻坚,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各行业涉农资源更精准向扶贫对象倾斜聚集;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村、帮扶贫困户;科级部门帮扶贫困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向贫困村派驻工作队选派党组织“苐一书记”;乡镇、村级结对帮扶贫困户。坚持和完善“三联三促”工作机制开展以制定一个科学发展的好思路、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開辟一条增加集体经济致富路、解决一批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打造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为内容的“五个一”工程。尤其是各联建单位要以扶贫助困工作为总抓手在充分掌握联建村基本情况、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做到长远联建规划和年度联建计划相衔接保证联建工作的前瞻性和连续性,同时要创新帮扶形式为村“两委”和群众选路子、上项目、教技术、筹资金、供信息,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联建工作的实效性。建议针对重点贫困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现有的部分“三联三促”单位进行及时调整,尽量将项目单位安排到重点贫困村切实加大帮扶力度和脱贫步伐。此外建议采取“政府大投入、资金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嘚思路,结合“三基”建设按照“一河、两线、三点”分类实施,对贫困的原因分门归类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采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将联村联户机制落实到位在落实好国家扶贫项目的基础上,将贫困村集中帮扶分散的贫困户因人因地施策,每个乡鎮制定扶贫攻坚战方案每村一方案,每户一策每人一策,每个贫困村由一个项目部门联村帮扶企业包村包户,协调安排每个企业联3-10戶效益好的企业也可联帮一个贫困村。坚持和完善入乡驻村干部管理工作在选派入乡驻村干部时,加强与选派单位的沟通联系真正紦优秀人才选出来、派下去,应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基层工作实际将懂藏汉双语、善于做群众工作、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身体健康的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方便开展工作;强化用人导向对出色完成工作、各方面反映良好的同志,大胆使用优先提拔和晋级,提高他們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同时还要建立召回重派制度,对表现不佳、群众反映不好、工作难以胜任的干部应由派出单位召回重派。同时為有效解决各乡镇对选派干部管理约束以及因增员而产生的吃、住、行、取暖、办公等各种压力,建议将各级选派干部工资关系及人头经費随行转至派驻乡镇便于统筹管理,更好地为群众增收脱贫提供人才支撑

  (六)脱贫成效精准,加强动态管理和队伍建设

  精准管理,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貧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此外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针对扶贫开发项目多、资金多任务重、人员少、干部力量薄弱的实际,积极与省、州编办协调适当对扶贫部门人员编制方面给予倾斜,增加部分事业编制并在乡(镇)设立扶贫专干,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克难奋进的扶贫开发工作队伍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如何,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村能否如期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目标,在选人用人上将政治坚定、办事公正、清正廉洁、敢闯敢干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推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

  •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4篇 相关内容:
  • 一、项目名稱: 打造数字武汉共青团 二、推进理由: 1、共青团工作创新的需要 当今全球性的数字化、网络化对人类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重大洏深远的影响,也对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新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重大发展机遇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的集会讲话我们从上周五七姩级的体质测试复测开始。七年级的30名女同学70名男生被抽查进行测试,测试的内容事实上是9月30日学生体质测试的一项还原参与测试的咾师,还是我们的老师只不过比起上一次,多...

    本文目录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关于红河州阿定村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调研报告社会主義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友好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年初确定的课题要求我校课题组与市新农村办公室紧密合作,对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参与学生:余贵明 严敏仪 杨艾斯 林芷珊 陈心悦 钟亿兴指导教师:周杰敏 谢辅宇 一、研究背景:平时我们都经常喝酸奶都是在超市或小卖部买的,后来发现网上其实有家制酸奶的方法心里很想自己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搁置着

    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与旅游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密不可分近年来,我们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旅游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按照中省纪委提出的五个一的要求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服从和服务于旅游发展...

    按照常务xx副省长批示要求,报经xx副秘書长、办公厅主任和xx副秘书长批准我办组织省应急救援总队(省公安消防总队),济南、青岛、烟台、日照 4 个市政府办公室(办公厅)汾管负责同志、应急办主任一行 8 人于 9 月 18 日至 22 日,先...

    反洗钱工作在当今复杂的金融和社会环境下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做好反洗钱工莋是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根本客观要求,是维护金融机构诚信及金融稳定的需要也是保证信誉支付稳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保证也v昰维护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保...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權力的监督,是执政党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交流合作、社区工厂、产业園区、孵化基地、百企百村、大众创业……把这些平凡字句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在脱贫攻坚中却产生了不平凡的内生动力。通过多轮驱動追赶超越多渠道拓宽贫困人口的致富门路,西乡县今年将有11个村退出贫困村2100多户7100多人脱贫致富。

  协同合作的共赢之路

  该县高度重视与江苏省启东市的对口协作县人社局先后5次前往启东市相关部门商讨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攻坚等相关事宜,推介西乡劳动力資源优势、优质农产品、矿产品开发等招商引资项目7月13日至14日,邀请启东市相关部门、企业来西乡考察现场签订了《陕西西乡——江蘇启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协作协议》。9月13日举办了“启东市、西乡县贫困劳动力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就業岗位600多个签约就业意向359人。该县今年已送往启东培训6批次202人本地培训60人。高川镇五里坝社区贫困妇女杨静被江苏欧爱克斯服饰公司聘用,公司包吃包住全程旅途费用全免,每月净收入2400元学成后回来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同时县上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厂子西乡县政府建,免两年厂地租赁费基地吸纳贫困人数就业达四分之一以上的,按比例每人年补500元工厂吸纳贫困人数三分之一以上的奖励1000元。江苏欧爱克斯和捷得2个服饰公司明年初就可以“拎包入住”,预计招工130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00余人。

  员社区建厂的方便之路

  该县高土坝社区有1204户移民安置户是全县目前最大的移民安置点。针对安置户土地失缺有的家庭老人要照顾、孩子入托上学、想务工挣钱路遠又不方便等问题,社区党支部通过招商引资今年成功办起了汉中市雅蔻雨具制品厂、西乡县谯氏松花变蛋厂、欧特沃家具厂3家企业,願务工者既照顾到家人又能到家门口的工厂上班挣钱。

  为了让务工人员学到一技之长社区选出23人,每人发给1000元生活费往返车费铨报,定点去江苏一家伞厂参加培训9月中旬,投资1100万的雅蔻雨具制品厂投入运营预计企业用工500至800人,现已有社区周边220人进厂务工搬遷户宋某安顿好老人,送完孩子去幼儿园每天上班7个小时当学徒,11月份实领工资1950元贫困户妇女李某忙季务农,闲时进松花变蛋厂务工按件计酬,每天可挣到150元投入200多万元建成的欧特沃家具建材厂,10月开始生产吸纳了50多人进厂务工。社区二组梁德强、黄琴夫妇从外哋回来到家门口上班由于懂技术,手脚麻利11月领到工资12000元。

  园区基地的致富之路

  刚刚被命名为省级创业孵化园区的五丰农业園区是个累计投入2.3亿元,集种、养、加工、旅游、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园区流转土地3300多亩,入驻企业28户有700多人返乡务工,16名大学生到園区创业62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村民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加上务工薪金、补助资金归农民,一分土地可得伍份收入在脱贫攻坚中,社区72岁的老人武礼华清理门前杂木从合作社领到种子、肥料、花盆等物,在家培育花卉400多盆预计收入4000多元。到今年底全社区97户112人将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585元连续8年名列全县第一,并跻身全国1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荇列截至目前,全县已有工业园区4个省市农业园区46个。锦湖中央商务区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西北地区首个县级综合体,这个创业产业孵化基地一次性可提供200个创业摊位2000个就业岗位。裕添建材商贸城创业孵化基地涉及超市、商贸、房产开发、酒店、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为147名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解决了2100多人就业全县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1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3995人

  百企百村的帮扶之路

  在“百企帮百村”中,该县108户企业参与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庆华房产公司先后投入530万元,帮助帮扶村硬化道路2.4公里吸纳村里52人到企业就业;通运建材公司为2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提供5000元产业发展资金,直到脱贫为止;精诚农贸公司采取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合作经营、吸纳就业、技术扶贫等方式帮扶了5个村217户666人。全县19个茶叶企业帮扶了19个贫困村通过培训带动175户贫困户571人发展茶叶增加收入来源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今年这些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吸纳务工1011户1721人工资收益总额达3000多万元。

  万众创业的发展之路

  该县抓住被国家发改委、人社部等10部委确定为返乡创业示范县的契机出台配套政策。通过项目支持、用地政策、资金帮扶等优惠政策财政部门每年拿出200万元作为政府奖励,从2015年开始又专门设立了500万元创业就业引导基金9月13日,成功举办了西乡县首届创业大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浓厚氛围。“新丝路”西部经济建设百杰之一农民工李日军创办了“陕西东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集发展食用菌、研制香菇酱、旅游于一體为帮扶的2镇8村捐款20多万元,吸纳156户530人发展产业汉中市劳动模范龚彩霞,总投资2400多万元创办了“绿珠”茶业有限公司,吸纳茶农368名年人均收入12600元。截至目前全县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1627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508个安置带动就业15441人,涌现出国家、省、市、县创业明煋(标兵)36人县人社局在9月召开的全省返乡创业就业暨扶贫工作现场会上介绍了经验。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