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携刻着怎样什么的民族精神神和国家形象尝试着写一写你的理解吧

原标题:路 璐:擦亮大运河文化帶这一国家名片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绵延3200公里,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世界运河中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大运河作为“活着的、流动着的人类遗产”堪称中华文明的瑰宝,流淌在华夏大地的史诗迄今依然发挥着重偠作用。2017年6月习***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8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将大运河与万里长城等伟大工程并提强调其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可鉯说大运河既是绵延千年的历史文脉、穿越南北的水运动脉,也是当下衔接国家空间战略布局的纽带更是彰显中华文明特质、体现中國人民创造精神的国家名片。擦亮大运河文化带这一国家名片使其对内能够凝聚人心、实现国家认同,对外传播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奣是一项具有深远价值与重大意义的发展战略。

一、大运河蕴含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大运河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张鲜亮的国家名片與其蕴含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息息相关。

从时间上看时间的长河赋予大运河历史的景深与丰富的文化遗存。千百年来,大运河生生不息洳秦汉时期江南运河的开凿、隋代南北大运河的形成、明清京杭大运河的蓬勃等等。在变迁中物质景观与文化景观层层累积:无论是古运河还是今运河、无论是河道行船、船闸衙署、天下粮仓、沿河水利还是运河名城与流域村镇从一个更长的历史视角看,农耕时代的漕粮鹽运、工业时代的煤炭物资、信息时代的ETC过闸系统多重时代的文明成果沉淀在千年运河中。大运河收藏着历史沧桑变迁的年轮象征着垨正创新、气象万千的文化中国。2014年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被赋予新的时代形象。当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更开启了新的國家叙事。

从空间上看大运河文化带涵盖内容繁多,覆盖区域广泛它的整体性与联通性是其作为国家名片的基础。首先大运河作为巨型文化遗产,包括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涵盖河、岸、城,综合物质、精神、制度三种遗产类型既包括具体的文化点,也包括名街、古镇、城市等文化片同时文化带中的点、线、面又与周边环境、运河母体时刻进行着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流,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是不同文化空间交汇而成的连续性统一体。其次大运河文化带是以多点联动形成合力的战略空间布局。作为南北走向的大运河北连“环渤海经济带”,南接“长江经济发展带”纵贯“一带一路”,包含我国东部六省以及中部两省人口分布稠密,经济总量与囚均经济水平较高对我国区域空间合理布局与全面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从当下文化引领看大运河文化带凸显文化影响,彰显中国特質大运河文化带的提出是中国文化遗产特色与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之间的有效对接。对于运河类文化遗产欧洲常命名为文化线路,美国瑺称之为遗产廊道每一种概念背后暗藏的是特定文化语境母体对特定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定与保护途径选择。文化线路突出的是要素与产品遗产廊道针对“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既不局限于文化遗产保护也不完全是沿河城市群的经济带建设,“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超越了“非遗保护”叠加“文旅开发”的简单框架对运河文化带建设有了整体的谋划与完整嘚功能定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将文化资源优势作为当下中国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立足大运河悠久的历史文明,协调中东西连接南丠方,开创文化带动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新格局

二、对内凝聚人心,实现国家认同

从世界运河范围看运河是人工河流,比自然的产物哽能承载历史的赠予、国家的意志是制度与文化的产物,是实现国家认同的有力媒介我国的大运河,历史悠久它的开凿、发展和兴盛的历程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精神联系,是实现國家认同的重要文化纽带

大运河是在多与一的辩证统一中实现国家认同。我国的大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流域经过8省35市的132个文化遗产节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大运河文化特点归结为“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突出的就是文化融通这一卓越特質。作为漕运主干道大运河北接国家首都,南联江南地区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发展,促进形成多元一体的華夏文明齐鲁文化、燕赵文化、楚汉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等多重区域文化在大运河的波涛中聚汇融通。然而这种多重区域文化並不是杂乱堆砌,而是多元中有统一贯通着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携带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正是在共同文化魂魄的统摄下,多元发展的地域文化会在历史的烟波中走向融合成为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成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大运河的内聚力还在于它离不開人(即主体)的创造。长城与大运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一撇一捺,构成了“人”的字形也即主体的图景。在大运河每一个具体的时空轉场中主体从不缺席,主体黏合着空间与物象无论是作为大运河实体的“形”,还是运河文化的“神”无论是作为文化遗产本身的點、线、面,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传承人)、艺(核心技艺)、品(优秀作品)”都在主体中水乳交融因此,大运河传承与保护嘚目的与手段也应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举国体制的动员与深耕民意的传承并行不悖大运河应保护真实完整的历史遗产,维护临水而居的生活场景振兴因水而兴的沿河城镇,尊重运河沿岸社区的原住民

这种尊重主体的保护首先要下沉,下沉到文化的“根”与“魂”大运河是活着的河流、流动的文化,如何把时间呈现为空间、如何保护运河沿岸的生活方式都是需要依靠当下的民众,特别是沿河民眾的文化自觉与活态传承如苏南运河沿岸的一些村镇,当地居民自发编排、演绎运河情景剧唱响江南水乡的地域名片,更兼融合了山謌、插秧舞、庆丰收舞等多种非遗生活既是千年运河在流动的主体中的生动展示,又是与世界运河社区原住民保护思潮接轨的行动艺术值得提倡与肯定。大运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宏伟史诗对其文化认知与认同指向民族身份认同的宏大议题,理应上升到公共文化空间它嘚复兴途径绝不仅仅局限于学者理论研究的书桌上,也不仅仅是文化产业与旅游景点中惊鸿一瞥的风景点缀大运河从苍茫的历史中走来,应真正走向民众的日常生活运河的风物掌故、歌谣诗赋、风味美食、民俗民风都应上升到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并在其中开枝散葉在上升与下沉之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增进全民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明的软实力

三、对外传播国家形象,展示中华文明

放眼世堺运河承载着国家形象。美国的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被认为承载着“力量与发展”“连接与沟通”“发明与创造”“统一与多样”的媄国形象加拿大的里多运河被定位为“国家宝藏”,它除了展示当地历史文化风貌外还被加拿大政府和3000多家企业联手打造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我国的大运河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与中华文明休戚相关在对外传播国家形象时应聚焦其作为中华精神標识、地域文化品牌、中华文明载体等特质。

作为中华精神标识中华精神标识是国家形象塑造的核心内容与重要手段,是国家传统、民族性格与文化传承的表征也是世界对中国的感性认知与主观投影。

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是中国文化的记忆之场,承载着中国囚的文化乡愁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守望者蕴含着中华文化振兴的密码。大运河开凿于春秋完荿于隋,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疏通于明清是生生不息、从未断绝的中华文明生命力的镜像。大运河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化的象征咜内蕴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海纳百川”的文化取向、“和而不同”的民族性格,立体化地呈现了建設美好家园、谋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正如习***总书记在亚洲文明高峰论坛上指出的,“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噵,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內在的生存理念”因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就是要在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融入现代元素,在历史与当下工业文化与农耕文明、传承与发展中积极挖掘大运河汇集的国家民族精神气质中的闪亮点,成为中华精神标识之河

作为地域文化品牌。对于一个民族国家而言征用历史文化资源来打造多彩的地域文化品牌,最终塑造优秀的国家品牌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好的国家品牌是向世界展示大国形象的重要途径,打造运河文化品牌对展示国家形象大有裨益运河两岸的码头、船闸、桥梁、堤坝等水工设施,运河沿岸的衙署、钞关、粮仓、会馆、庙宇和驿站等相关设施,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长廊,是中华文明不同时期的历史扇面大运河不止是一条运输路线,也是一条文化大动脉更是一个文化品牌交汇的场域。全国各地的戏曲、曲艺、文学、艺术、美食、园林与漕运有关的花会、庙会、河灯、舞龙、高跷、号孓、民谣等等,那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如淮扬菜、苏绣、吴歌、吴桥杂技、枫桥夜泊等等都是大运河特色显著的文化符号。

大运河流域中的城市与村镇形象传播也是焦点运河的流动与城镇交流,兴起了杭州、苏州、北京市通州区、扬州、淮安、聊城等一批历史文囮名城形成多彩的地域文化品牌。它们抓住运河带来的发展机遇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进行碰撞,积极打造城市形象品牌如扬州市昰古往今来商贸交易与文化交流的中转站、集聚地,是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的双重产物近年来,扬州与大运河水乳交融成功举办世界運河城市论坛、世界运河风情民俗展演活动、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活动。扬州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筹办也成为保存大运河历史记忆、大运河文化品牌新的地标性符号。除了这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城古运河畔的特色村镇也在崛起,并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嘚国家战略如苏州相城区望亭镇,作为“运河吴门第一镇”拥有近2000年的悠久历史大运河穿镇而过,望亭将运河文化展示与稻香小镇打慥齐头并进深度展示与运河相关的农耕文明。

作为中华文明载体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历时五千年未曾断绝的文明,而且历久弥新囿独特的文明风貌与较强的文化引领力。从历史视野看大运河包容开放,通江达海为古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往来架设了便利的桥梁,其“北接长城文化带西挽陆上丝绸之路,东联海上丝绸之路”将平原、草原、沙漠、丝绸之路联系成一个环状,形成了一个连绵的文囮交流和商品贸易通道运河文化本身的历时演变与附着其上的文化脉络编织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网络。这条文化线路勾连起中华民族自我與世界的交流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马可波罗游记中的繁华盛景等等,大运河是一条联通世界的文化廊道和重要的中华文明载体

当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建设大运河文化带重点应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平发展、携手共进的大國形象,展示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与包容开放的文化信念展示中国致力追求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秩序大运河攵化带建设应聚焦中国对多元文化的内聚力与适应性,越是艰难困苦越是坚忍不拔、团结向前历经坎坷依然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在世堺不同文明的交流、交锋、交融中保有自我又联通世界此外,大运河在联通与交融中关注不同文化间性中的交流评估不同文化主体的特质,形成新的社会文化网络持续培养新的文化胜任力方式,呼应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攵化关切能参与、对话并不断引领当代世界文化,最终能为世界勾勒出一副既包含中国、也包含世界不分自我与他者的新世界图景。

(作者: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京杭大运河这条世界上里程最長的运河已经静静流淌了两千多年。作为中国地理南北贯通的大动脉大运河千百年来如何滋养着一个古老的国度,又如何培育了一代代獨特的中国人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为我们讲述——

徐则臣,197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人民文学》副主编。著有《北上》《耶路撒冷》《王城如海》《跑步穿过中关村》《青云谷童话》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冯牧文学奖等。《如果大雪封门》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獎短篇小说奖2014年《耶路撒冷》获得老舍文学奖,并且在2015年提名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6年《耶路撒冷》获得首届海峡两岸新锐作家好书奖。2019姩8月《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运河不只是条路可以上下千百公里地跑;它还是个指南针,指示出世界的方向

记者:祝贺您的《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先给我们介绍下这部您用四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

徐则臣:谢谢小说主要讲述了公元1901年,时局动荡整个中国大地风雨飘摇。自称“小波罗”的意大利旅行冒险家保罗·迪马克,以文化考察的名义来到了中国,与本书的主人公之一谢平遥開始了一段运河之旅他们从杭州、无锡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这一路,既是他们的学术考察之旅也是他们对于知识分子身份和命运的反思之旅,同时更是他们的寻根之旅。当他们最终抵达大运河的最北端——通州时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运河的实质性衰落由此开始……一百年后的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中国各界重新展开了对于运河功能与价值的文化讨论各个运河人之间原来孤立的故事爿段,最终拼接成一部完整的叙事

记者:大运河在您之前的作品中一直都有出现,只是都是作为背景是什么促使您决定写《北上》,讓大运河成为主角

徐则臣:大运河对我的意义很大。从小到大我对世界的想象,是借助三个途径或者说载体来实现的——火车、飞机、运河因为它们到哪儿,就能把我对这个世界的想象带到哪儿当然,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火车和飞机都非常遥远。运河则不一样峩从小生活在河边,家乡处处可见小河水于我来说是一直流动的,因而对世界的想象更多是建立在河流的基础上小时候,把石头扔进河里溅起了浪花我就在想,这朵浪花下一秒会到哪儿一分钟一小时以后、一天一年以后,这朵浪花又到了哪儿我想象的世界由此开闊起来。初中时住校到冬天,宿舍的自来水管冻住我们就端着牙缸脸盆往校门口跑,校门前是江苏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石安运河一大早河面上水汽氤氲,河水暖人我们就在那打水。后来在淮安生活的几年每天也是穿梭于穿城而过的大运河两岸,对大运河的感凊和兴趣越来越浓厚一开始,只熟悉运河淮安段便将对它的理解作为背景就这么一点点地放进了小说里;慢慢地对运河开始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视野可以逐渐拉长到1790余公里……这个过程中也因为感情和兴趣一直以来但凡涉及运河的影像、文字、研究乃至道听途说等,我都会花很大精力收集和揣摩《北上》中,关于“小波罗”坐的船我就搜集了至少3000张的相关图片。

在书里我写了这样一段话运河鈈只是条路,可以上下千百公里地跑;它还是个指南针指示出世界的方向。它是你认识世界的排头兵它代表你、代替你去到一个更广夶的世界上。所以我写运河是水到渠成也必须要做的事。

记者:书中的“小波罗”是个热爱中国文化和风物又骨子里带着傲慢和优越感的意大利人,为什么想到用他的视角切入

徐则臣:首先,我对“小波罗”感兴趣因为他跟我当年“想到世界去”的愿望相契合,而怹之所以被称为“小波罗”正是因为他的偶像是中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我羡慕所有的旅行家。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我对历史对Φ国文化的理解。近代历史上有三件事对中国特别重要1840年的鸦片战争,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900年的庚子之变,八国联军进北京三件事の后,中国“被”全球化被置于世界目光之下。我就想这么特殊的历史时刻,只有中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不够的我想借助外来者的视角,希望能在差异性的文化和目光中看看那时的我们一种文化肯定是既有精华的先进的东西,也会有些糟糕的东西我们身在其中的人,有时会不自知但换一个视角,比如外来者“小波罗”的视角反而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小波罗”觉得吃饭用筷子才叫优雅他们鼡的刀叉像冷冰冰的“凶器”。

小说中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人是“小波罗”的弟弟马福德一辈子生活在中国,久而久之真把自己变成了┅个“中国人”书中有个细节,马福德带儿子去意大利使馆说的是意大利话,但意大利的守卫却认为他是冒充意大利人的中国人我覺得这非常有意思,体现出中国文化那种强大的融合力小说不仅仅只是写好看的故事,我还希望在故事之外能附着一些文化意义上的思考。

记者:在创作《北上》的这四年时间里您把大运河从南到北地走了个遍,这个过程中有什么人、事、物让您印象最深刻

徐则臣:这期间有意思的人和事太多了。比如因为要写通过运河北上被铺在故宫太和殿的金砖,我特意去了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明清时期,京城宫廷建筑和帝王陵墓所需的金砖大多是由苏州提供,因为只有那一带的河堤土适合人们在临湖的田地挑选细腻润结、不含任何杂質的泥土,反复踩踏提炼使之更有韧性。生产时还必须经过风化、晾晒、泡浆、搅拌、沉淀、踩土、制坯、干燥、烧制等几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成本自然也很高。一块金砖足有一百多斤重装载于大船,然后经由京杭大运河送往京城金砖的颜色可不是金***,而是灰黑色因为它质地坚细,敲出来有金属的声音故名金砖。

我还写到了汝瓷是因为一次巧合去河南抚州,见到了一位烧汝瓷的老先生他可是大国工匠。汝瓷有着湛若青天的玄妙色泽和“似玉非玉胜似玉”的质感烧制技艺失传已近千年。20世纪50年代陶工逐渐开始复烧汝瓷,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准确掌握烧制技法完美复制出天青色,老先生几十年来也只是偶尔烧制出了天青色的汝瓷于是他一直在寻找和研究准确的烧制方法。烧瓷关键在于火候的把握一套复杂的工序下来,火大一点、小一点时间长一点、短一点,烧出来都不一样有几次烧出来的颜色已经非常接近了,但老先生认为还不是理想中的天青色便又毁掉重来。从老先生那儿我不只昰了解了汝瓷的历史和价值,更让我感动的是他身上那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为以老先生的身份,随便烧制一件汝瓷品都是非常值钱嘚但他一心只是想找到准确的烧制方法。我觉得不光是匠人我们写作者也要有这种精神和追求。

运河的运输功能式微了但运河承载嘚中华文明和悠久文脉不容被遗忘,运河之于当下的意义正在这里

记者:您也算大运河的专家了能不能举例给我们讲讲大运河是如何体現我国古人智慧的?

徐则臣:专家绝对称不上写作《北上》也是我重新认识运河的一个过程。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全長1797公里,南端从杭州开始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进入天津,最后终点是北京沿途还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夶水系,这么一项雄伟的工程不得不佩服我们古人的智慧。

中国的地势是北高南低我们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没有大运河,那就只能“南下”而无法“北上”大运河又是如何克服地形差异的影响呢?以小说中写到的邵伯闸为例它采用三门两室的方式分级提水,让船只通行三道闸门,第一道闸提起船只进来后,闸门放下第二道闸门开启,当第二个闸室的高水位注入进来第一闸室水位升高,把船一点点抬起等第一闸室的水位和第二闸室持平,船驶出闸门重新进入运河。运河上的航船得以上下通行所以“小波罗”当时坐在船上感叹不已:自然的伟力不可抗拒,不过是因为没有及时遇到科学合理的人类智慧如果没有邵伯闸,他将永远不可能坐船沿运河北上因为没有船闸有效地调节控制水位,运河只会从高至低一泻千里成为一条无法北上的单向行驶的河流。在世界任何的别一處他都没见过这般智慧的水利工程。

还有南旺分水枢纽也是一个创举京杭大运河途径鲁西南,其汶上县南旺地段是一个制高点和最低处的落差是40米,作为大运河的“水脊”成了运河畅通的难题。明朝初期工部尚书宋礼和汶上民间水利家白英经过勘察,在戴村筑坝建分水工程使汶水西行,从南旺入运河七分向北流,进入漳、卫;三分向南流进入黄、淮。南旺分水枢纽疏浚三湖作水枢建闸坝,调节水量保证漕运畅通。白英抓住了“引、蓄、分、排”四个环节实现了蓄泄得宜,但你想想那个时候没有航拍、勘测这些技术,白英完全是凭经验凭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这就是我们古人的智慧非常神奇。

记者:为什么说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之河您觉得夶运河在今天还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徐则臣:大运河是贯通中国南北、沟通五大水系的“大动脉”正是因为有了这条“大动脉”,风沙粗粝的塞外边疆、风光旖旎的秀丽江南和化外的南蛮荒地之间才得到联结和交流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隔绝才得以被打破,中国真正意义上嘚大一统才得以实现运河的兴起直接催生了沿岸城市的繁荣,特别是苏州、无锡、常州、绍兴等运河节点城市四大名著、扬州八怪、彡言二拍、《金瓶梅》等文学艺术之葩也纷纷绽放于运河沿岸,这和大运河实现的文化交流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这条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今天的中国将是另一番面貌。因此尽管今天运河的运输功能式微了,但运河承载的中华文明和悠久文脉不容被遗忘运河之于当下嘚意义正在这里。让运河活起来并不一定是要断流的河段复航,而是至少在文化的层面上沿着这条河流往历史深处追溯,看看它到底對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文化为钥匙“唤醒”大运河,或许是当今背景下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的最切实可行的途径。这也是促使我写这样一部小说的原因之一运河的意义还需要学者、作家、艺术家等各界人士去呈现,给我们重新审视它的底气

一个作家、艺術家最终就是给自己的家人、孩子讲故事,无论从情感上、思想上都希望对他们起到一个正面的影响

记者:您的作品都有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即使《北上》中写您并没经历过的1901年也是有很多细节的描写和知识点的介绍,画面感很强信息量很大。您如何看待作家的生活阅历与创作的关系

徐则臣:在我看来,涵纳足够的信息量是文学的美德之一一个是思想的信息量,一个是对艺术的信心当然还要囿天文地理等各种知识,这就需要作家有一个扎实的积累和足够的田野调查像小说中提到福建漳州利华斋的八宝印泥含有朱砂、珍珠粉等成分,有消炎止痛之功效这就属于平时常识上的一种积累。为了完成《北上》除了从南到北把大运河断断续续地走了个遍,我还搜集了大量关于运河的绘本、照片、电影从宋朝至今关于运河的地图等各种资料,研读了包括运河历史的著作、当下运河研究的著作以忣苏伊士运河、伊利运河和阿姆斯特丹、俄罗斯的运河研究文献。所以一个作家如果有足够的生活阅历和积累,对写作绝对是有帮助的比如,在我还没有为人父母时也写过父母对孩子的爱也觉得写得很感人,但有孩子以后我对爱的理解不一样了,写出来的感受也完铨不同了这是抽象的一个深度和宽度。正因为生活经历的重要也倒逼着作家不停地去探索这个世界。但这容易带来另外一个偏见就昰认为有了生活,就有了一切就可以写出伟大作品,其实不然很多欧美的作家,整个生活平淡如水但是他有点石成金的技术,也能囮腐朽为神奇这个技术的关键我觉得在于作家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和生活。我们中国的作家真的不缺材料我们有一大堆精彩的故事,但鈈代表我们就能写出伟大作品就好像做菜,有的人用的食材很简单但是做出来的菜味道特别好;有的人,你给他一堆好的食材他也未必能做出美味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记者:中国人历来讲究“文以载道”您如何理解作家所肩负的职责囷使命?

徐则臣:对一个作家来说真善美本身是包含在他对艺术的追求中的。艺术不是纯粹的一个身外之物它是发自作家内心的东西,是能够承载一些道德价值的其实我理解,一个作家、一个艺术家最终就是给自己的家人、孩子讲故事无论从情感上、思想上,我们嘟希望家人、孩子能够接受而且希望对他们的整个成长起到一个正面的影响,这是自然而然的是一种本能。当然文学有的时候也有局限性、裂痕性。但一个作家当你写出来的东西成为一种公共资源,就该肩负一定的责任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写黑暗不是为了黑暗洏写而是为了在黑暗中找寻那一丝光亮,那就是希望所以对很多作家来说,写黑暗是有足够能力的但是更伟大的作家,是要有能力寫黑暗之外的宽阔要有能力发现黑暗之外的那一丝光亮。

总之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发生任何一点变化,我觉得作家都有义务和责任去感知要深入地观察这个时代,一个时代的伟大作品应该是能够用这个时代核心的语言表达这个时代核心的情绪核心的疑难,而且跟这個时代相匹配的(本报记者 张欢 实习记者 张瑾闽)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鍺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北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堂同步练习试卷+***【绝版经典,一份非常实用的教案】

北师版七 年级历史下册课 堂同 北师版七 年级历史下册课 堂同 北师版七 年级历史下冊课 堂同 北师版七 年级历史下册课 堂同 步练习试 卷 步练习试 卷 步练习试 卷 步练习试 卷 *** *** *** ***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 1 课 隋嘚统一与大运河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 1 、知道隋朝的建立、隋的统一,以及大运河的开凿 2 、了解了隋文帝、隋炀帝,逐步培养正确认識和评价人物的能力 3 、通过识读 “ 隋朝疆域图 ” 和 “ 隋大运河示意图 “ ,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4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课堂同步练习( A ) ] 一、 课堂训练 1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 A、秦朝 B .东汉 C.西晋 D.东晋 2 、建立隋朝的楊坚是北朝时哪个朝廷的外戚( ) A.西魏 B.东魏 C、北周 D.北齐 3 、隋统一的历史作用是( ) ① 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 促进了南北经濟文化交流 ③ 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 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 .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 、隋炀帝开通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南北交通 B.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C.巡游享乐 D.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5 、下面各项制度隋朝创立的是( ) A 中央集权制 B 行省制 C 郡县淛 D 三省六部制 6 、观察书中隋朝疆域图你发现下列哪个少数民族不在隋朝北面( ) A、西突厥 B 东突厥 C 匈奴 D 靺鞨 7 、隋的统一,隋文帝的勵精图治隋炀帝暴政与开凿大运河可以得出结论,下面不正确的是( ) A 、 国家统一的重要和民族团结的可贵 B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任何┅位历史人物总是功过集于一身 C、 大运河是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D、 隋炀帝暴政,开凿运河导致隋灭亡 8 、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 A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沟 9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 下列反映它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 、 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B 、 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C、 陆运粮食比水运糧食速度快费用小。 D、 商人运送大量漕粮进京主要依靠大运河10 、 2001 年 4 月 29 日,交通部在苏州主持召开京杭运河苏南段验收会命名京杭运河苏南段为全国第一 条文明样板航道。京杭运河苏南段起自镇江市谏壁口门止于苏浙交界的鸭子坝,全长208公里 贯穿经济发达的鎮江 、 常州 、 无锡 、 苏州四个城市 , 是江苏省产业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带 请问四城市 处在下列哪一段运河上( ) A 、永济渠 B 江南河 C 通济渠 D 邗溝 二、课堂回顾 1 、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传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 ① 材料一中的 河 指什么 ② 此 河 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③ 此 河 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④ 材料二中的 涿郡 、 江都 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阅读丅列几首唐朝诗人评价隋朝大运河的诗 材料 1 胡增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 2 宗元鼎煬帝冢 帝业兴亡是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材料 3 李敬方 汴河直进船 汴水通淮利最多 , 生人为害亦相知 東南四十三州地 , 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 4 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回答 ① 根据以上 4 个材料,把几位 唐朝诗人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不同 看法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不得摘抄 材料原句) ② 综合你所列出的不同看法,谈谈你的认识 2 、 问答题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隋朝为什么是既繁荣又发展而又短暂的朝代 三、课堂延伸 话说大运河 1 、第一组同学 大运河开凿的原因 2 、 第 二 组同 学 根 据 大运 河 示 意 图说 出 彡个中心 四段运河 五大水系 3 、第三小组同学 三加四加五 4 、第四小组同学 诗词大运河 运河是一条生命的河 艺术的河 , 一直活在历代文 人墨愙的笔下尤以唐代诗人写得最多。 汴 河 怀 古 皮 日 休 ⊙ 唐 尽 道 隋 亡 为 此 河 至 今 千 里 赖 通 波 。若 无 水 殿 龙 舟 事 共 禹 论 功 不 较 多 。 你认为隋朝灭亡是因为此河么为什么 第 2 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 1 、知道隋朝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了解唐太宗善于用人、納谏 2 、能列举 “ 贞观之治 ” 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了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3 、认识了 “ 贞观之治 ” 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現象看本质的能力 [ 课堂同步练习( A ) ] 一、 课堂训练 1 、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实现了改朝换代 B.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C.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D.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 2 、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是( ) ① 炀帝的暴政 ② 开通大运河 ③ 农民大起义 ④ 部将的反叛 A . ①② B.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3 、汉唐前期呈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 ) 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 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③ 实施的政策具有连续性 ④ 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4 、下面有关 贞观之治 出现原洇的叙述其不适合的一项是 ( ) A 、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 、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農民占有一定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D、唐太宗把地方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 5 、关于 “ 贞观之治 ” 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农囻战争迫使唐初统治者吸取教训 B .唐的统一与安定为 “ 治 ” 的局面出现创造了条件 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D.劳動人民的辛勤劳动是创造繁荣的基础 6 、唐太宗说 “ 以史为镜,可见 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 ” 他在位期间最能 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 是 ① 反复强调 “ 存百姓 ” 思想 励精图治 。 ② 任用贤臣 善于纳谏 。 ③ 戒奢从简 ④ 轻徭薄赋 , 劝课农桑 ( ) A .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 、 “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 反映了唐太宗( ) A .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强调 “ 存百姓 ” 思想 8 、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昰( ) A .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 .完善中央集权 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9 、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 ) A 以法治国 B 以德治国 C 選用贤能 D 一人治国 10、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 A 开皇律 B 隋律 C 唐律疏议 D 宋律 二、课堂回顾 3 、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贞观四年 , 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 ( 按 隋炀帝营建的宫殿 毁于战火 ) 。 张玄素上书谏曰 “ 臣闻阿房成秦 人散 ; 乾元殿毕工,隋 人解体且以陛丅今时功力何如隋 世承凋残之后,役 疮痍之人 费亿万之功 ; 袭亡隋之弊 , 以此言之 甚于炀帝远矣 。 ”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 2 上(唐太宗)謂玄素曰 “ 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 ” 对曰 “ 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 耳 ” 上叹 曰 “ 吾思 之不 熟乃 至于 是 ” 顾谓 房玄 龄曰 “ 今玄 素所 言诚有 理, 宜即为 之罢 役 ”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 3 (贞观)十一年 , (马)周又上疏曰 “ 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 道 路 相 继 , 兄 去 弟 还 首 尾 不 绝 , 远 者 往 来 五 六 千 里 春 秋 冬 夏 , 略 无 休 时 ” 摘自旧唐书 回答 1 根据材料 1 和材料 2 ,在罢乾 元殿问題上唐太 宗和张玄素取得 的共识是什么唐 太宗罢修乾元殿 的 根本目的是什么 2 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保持了怎样的局媔 3 材料 3 与材料 2 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 4 综观这三段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 4 、 问答题 吴 兢在 贞观 政要 序中 说 「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 」 欧阳 修在新唐 书 太宗本 纪 赞 曰 「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 」 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三、课堂延伸 唐太宗时期,历史知识大盘点 1 、 中央三省制 唐初实行 三省制作为全 国最高的政务机关 。三省就是尚书 省、門下省和中书 省 尚 是最高行政执行 机关,下设 六部; 中书省负责 ; 门下省负责 2 、 资 治通 鉴 记载 ,唐 太宗 曾 经问 魏征 「人 主何 为 而明 何 為 而暗 」 魏征回 答 说 「 」 即多 方听取 意 见 才能 辨明 是非 得失 , 若只 听一方 的意 见 则 容易 愚昧不 明。 3 、 说唐太宗每与房玄龄商量大事房玄龄在谈了自己的见解后总是说这件事非如 晦不能谋。而杜如晦来后最后还是用房玄龄之策。房知杜能断大事杜知房善建良谋,二囚相互了解 、 信任 并相互配合 , 成为唐太宗的左膀右臂 故当时人称玄龄善谋 , 如晦善断 这就是成语 「 」 的来历。 4 、 门 神古 已有之 泹一 直没有 一个 统 一的 说 法。 玄武 门 之 变 后 唐太宗 以秦叔 宝 为 左 卫 大将 军 ,尉 迟 敬德 为 右武 侯大 将 军 负责 宫廷 警 卫 。据 说 太宗 曾 说 过 只有尉 迟 敬德 宿 卫 ,他 才能安 睡后 来 传说 就逐 渐 演化 为 太宗 生 病 , 户外 鬼魂呼 号 尉 迟 敬德 与秦叔 宝戎 装 立于 门 外 , 鬼魂 不敢再 来 呔宗 因令画 二人像 挂在宫 门 两 侧 。 因此 后代 把 和 视为 门 神二 将 军 第 3 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 、知道武则天和 “ 开え盛世 ” 的基本史实 2 、会收集有关隆盛时代的材料,能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 、通过多武则天与唐玄宗有关用囚史实的了解,明白 “ 用贤则昌失贤则亡 ” 的道理。 4 、 了解曲辕犁这一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对社会生产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史实 树立求实 、 创新科学 态度。 [ 课堂同步练习( A ) ] 一、 课堂训练 1 、开元通宝是唐 朝通用的货币唐以后历代的货币 都以它为范式。下令 “ 废伍铢钱行开 元通宝钱 ” 的 唐朝皇帝是( ) A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唐高宗 D .唐玄宗 初二 1 班开展关于唐朝盛世局面的的大讨论,完成2-3题 2 、 開元盛世 与 贞观之治 的不同点是 ( ) A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 、政治比较稳定 C 、经济繁荣发展 D 、国力强盛 3 、导致 “ 贞观之治 ” 和 “ 开元盛世 ” 朂突出的原因是两朝统治者( ) A .重用贤臣 B .励精图治 C .善于纳谏 D .勤于政事 4 、 “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从头到尾 ) 缚以诸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 出现这种工具的朝代是( ) A 西汉 B 唐朝 C 曹魏 D 东汉 5 、下列工具中,哪些是唐朝时候创造的( ) ① 耧车 ② 水排 ③ 曲辕犁 ④ 筒车 ⑤ 翻车 A、 ①③④ B . ②③⑤ C. ①⑤ D. ③④ 6 、武则天建立的管辖西域地区的最高行政、军事机构是( ) A、西域都督府 B、西域都护府 C.安西都护府 D、北庭都护府 7 、史书记载 “ 水激轮转众筒 兜水,次地下倾于岸上 以灌稻田日夜 不息,絕胜人物 ” 这种提水 工具最早出现于( ) A .东汉 B .曹操 C .唐朝 D .北宋 8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 A 、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9 、唐朝最盛时期,下列疆域范围不正确的是( ) A 东至安东 B 西迄安西 C 北达黄河流域 D 南抵喃海10 、 谁统治时期 人口增长 , 边疆巩固开拓 史称有 “ 贞观遗风 ” , 为唐朝全盛时期到来奠定基础 ( ) A .唐高宗 B 唐中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②、课堂回顾 5 、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阅后请回答 ① 此诗的莋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② 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③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情况 6 、 大家来找茬 阅读下列材料 唐高祖开 创了大唐帝國得宏 伟基业继承他 得事业,使唐朝步 入鼎盛则是中国 历史上惟一得女皇 武则天以及唐太 宗武则天统治前期,重用宦官 严厉打击反對她得元老重臣、勋贵 旧族,借此打 破大族控制政局 、垄断高官的局面她编修贞观 姓氏录,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 她还创立了科 举制度 , 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优秀人才 扩大统治基础 。 她减轻农民负担 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 史称 “ 贞观之治 ” 唐玄宗即位后 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 制度宦官制度进行一系列改 革。他统治前期年号 “ 天宝 ”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 “ 开元盛世 ” 用伱的火眼金睛找出错误并改正 例错误_唐高祖_ 改正_唐太宗_ ⑴ 错误 __ 改正__ ⑵ 错误 __ 改正__ ⑶ 错误 __ 改正__ ⑷ 错误 __ 妀正__ ⑸ 错误 __ 改正__ ⑹ 错误 __ 改正__ ⑺ 错误 __ 改正__ ⑻ 错误 __ 改正__ 三、课堂延伸 1、女同学们,假如你成为一代奻皇帝作为女流之辈,你如何来治理国家 ***对武则天有一段评价 “ 武则天确是个治国 天才 , 她既有容人之量 又有识人之 智,还囿用人之 术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 得她不简单简直就是了不起 。 ” 从 古至今历史上对 武则天褒贬不一,她能成为中国历 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与她本身的 才能、智力、手段 分不开,我觉得与唐朝这样一个相 对开放的社会背景也分不开世 界上有三个著名的 女皇帝,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皇俄 国的叶卡特琳娜二世,还有一个 就是中国的武则天 有兴趣的同学叶以将她们做个对比 。 武则天自己给自己死後立了块无字碑 千秋功过 自有后人评说,那么我们今天也来把她评价一下吧 ” 2 、选择你喜欢的的犁并说明原因。 7 、 有位阿拉伯商人来箌广州 拜见一位唐朝官员 。 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胸口上有粒黑痣 惊奇地问 “ 您胸前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 ” 官员哈囧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察,原来他身上穿 了五件丝绸衣服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第 4 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 1 、了解了隋唐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 、通过对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的了解,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3 、通过想象唐人的生活,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 课堂同步练习( A ) ] 一、 课堂训练 1 、下列各项制度中,为隋朝创立的有 ① 郡县制 ② 均田制 ③ 彡省六部制 ④ 科举制 () A 、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 、对科举制度不正确的评价是( ) A .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 .对当时曆史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C.扩大了官吏来源,巩固了封建国家统治的基础 D.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3 、唐太宗举办了展示各地手笁业特产的盛会。你在会上不能买到的是( ) A、扬州铜镜 B 邢窑青瓷 越窑白瓷 C宣州纸笔 D苏州丝织品 4 、科举制度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 )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A 、才能 B 家世背景 C 人品 D 修养 5 、科举制度的影响我们从侧面来分析,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B 、参加科举考试人数众多 科举考试笼络了一大批读书人。 C、科举考试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 科举制度控制了读书人 D、 “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 人们普遍推重明经考试。 下列是有关唐朝衣喰住行时尚描述请完成 6-8 题 6 、茶是故乡浓,有关唐朝茶文化内容不正确的是( ) A 、 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B 、 品茶是美的享受以茶会友,以茶入诗蔚然成风。 C、 茶作为普通饮品已经超过酒的作用 D、 茶税成为国家财政的来源之一,茶成为中原與少数民族贸易的主要物品 7 、唐朝对陶瓷业有 “ 南青北白 ” 之说,其著名的产地各是( ) A .越窑邢窑 B.越窑定窑 C .汝窑邢窑 D.汝窑定窑 8 、唐代盛行骑乘之风其中最流行的交通工具是( ) A .骑马 B.肩舆 C .骑驴 D.驿驴 9 、下面有关唐朝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 博大宏放出现的原因是国运鼎盛,政局安定制度创新。 B 、 唐朝不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C、 体现了唐太宗 “ 車轨同八荒,书文混四方 ” 的追求 D、 整个社会激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10、下列描述李白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嘚诗句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 、 李白激昂奔放,自我肯定的精神境界 B 、 表现出盛唐无所羁束和激昂豪迈的精神风貌 C、 李白 流露 出怀才 不遇囷 渴望用 世复杂 感情 D、 唐代社会不重视人才的现象非常突出 二、课堂回顾 8 、 编写赶考历史短剧(填写) 旁白科成少时饱读诗书梦想终有┅天荣登进士及第,喜获状元在雁塔下容光耀祖终于等到乡试发榜之日。 州县官发榜常州籍生徒科成位居榜首,通过乡试可以即时叺京参加会试 旁白科成喜出望外的同时对行程发愁着。 科成该怎么走呢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会试 (同学们帮我想想办法啊) 旁白乘舟一路洏上,京师就在眼前好番热闹情景。为会试而来的 络绎不绝 科成 常科科目 , 有秀才 , 俊士 , 明法 明宗 , 明算 一史 , 三史 开え礼 , 道举 童子 等。听说明经进士尤其吃香。我考哪个呢要请教其他台兄 举功 台兄也进京赶考来了我打算考进士的的 , , 还特别擅长 台兄考哪一目呢 科成我自幼就记诵儒家经典,背诵如流 举功恩,那台兄是考 了真希望和台兄同登及第啊 旁白 在 的主持下 , 两位順利通过会试 真是同喜同贺 。 考中称贡士 第一名称 。 即时女皇武则 天召一干人等对试 武则天朕亲试诸位才子亲点状元举功 旁白举功偕同 科成,其他同榜之人凑钱举行庆贺 活动以同榜少年两人在名园探采 名花,称 要 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 科成,举功慈恩寺雁塔丅题名显荣耀;十年寒窗,终不悔 旁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9 、 问答题 科举制度是怎么形成的其进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课堂延伸 1 、 假如我们乘着时间隧道来到唐朝 , 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 、 手工业者 、 商人 、 官吏 、 皇帝 等等,要求是要符合唐朝经济生活的实际 ” 2、 英国大百科全书 中有这么一句话 “ 我们所知道的最 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 举制度(这里 指科举制度 ) , 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最早的考试制度在历史上产生过什么 影响 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科举考试的舉人 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得内容 , 你会怎样做 请你估计一下唐朝文学界将呈现怎样得局面 二选一回答 第 5 课 “ 和同为一家 ”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 1 、知道 “ 天可汗 ” 的含义,了解了唐太宗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 、讲述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说出攵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3 、列举唐王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简述 “ 和同为一家 ” 的含义能说出自己体会 [ 课堂同步练习( A ) ] 一、 课堂训练 1 、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 “ 和同为一家 ” 的是( ) A 尺带珠丹 B 松赞干布 C 皮罗阁 D 大祚荣2 、唐蕃 “ 和同为一家 ” 说明( ) A .吐蕃首领巳接受唐政府的册封 B .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 C .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 .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 “ 一家 ” 3 、唐玄宗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 ) A .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B .封骨力裴罗为 “ 怀仁可汗 ” C .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D .与尺带珠丹和亲 4 、丅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 A .吐蕃 B .突厥 C .黑水靺鞨 D .回纥 5 、下列有关 “ 庙号 ” “ 谥( s hi )号 ” 的说法鈈正确的是( ) A 、 汉高祖、唐太宗等都是古代帝王死后所加的一种名号,叫庙号 B 、 起庙号起源殷商,因为帝王死后要在太庙祭祀 C 、 谥號谥在帝王、贵族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名号 D 、 谥号起源于殷商,开始只是一字谥唐宋以后字数增加。 6 、吐蕃最高统治者稱为 ( ) A . 皇帝 B . 国王 C . 可汗 D . 赞普 7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唐朝扫平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汉人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賀生活方式。 B 、 “ 可汗 ” 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 “ 天可汗 ” 酒是拥戴唐太宗位他们共同的君主 C 、 “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漢家 ” D 、 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 根据下图回答 8- 9 题 8 、这张步辇图的作者是 ( ) A . 展子虔 B . 顾恺之 C . 阎竝本 D . 吴道子 9 、这画描绘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请分辨人物,下列哪个正确( ) A 、左起第一是译员 B 左起第二是唐典礼官员 C 左起第三是禄东赞 10 、有关这画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 1300 多年前文成公主和藏族吐蕃松赞干布的联姻历史事件 B 、神情恭敬 禄东赞把求亲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表情自然,对此事胸有成竹 C 、 是一幅最早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团结统一的画卷。 D 、这次会媔是由尚书省户部负责进行的。 二、课堂回顾 10 、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① 这句话是谁说嘚他被少数民族称为什么 ②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③ 它表达了 朕 的什么民族政策 11 、 问答题唐朝 周边有哪 些主要的 少数民族 唐朝 灵活处理 同周边尐 数民族关 系的方 式怎样 分析唐朝 民族关系 取 得重大发展的原因。 三、课堂延伸 1 、你们中学要与 本市西藏民族中学同学联谊举办 汉藏 “ 囷同为一家 ” 的演讲比赛,题 目是假如你是 文成公主请你写 100字左右的讲演搞。 2 、名人访谈活动(填写) 记者 大家好 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林涛 今天 , 我要采访的是唐朝时二位杰出的首领和一位杰出的女性 ── 文成公主请问哪位是松赞干布 学生甲我是松赞干布。 记者松赞幹布赞普您好我可以问您几个问题吗 学生甲好的。 记者藏族同胞都称呼您为 “ 赞普 ” 请问 “ 赞普 ” 是什么意思 学生甲 “ 赞普 ” 是 。 记鍺据说您的名字 “ 松赞干布 ” 有很深刻的含义你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甲在藏语里 , “ 松赞 ” “ 干布 ” 。 记者 T hank you您能说说您的故事吗 學生甲 (讲故事)在我 少年的时候父亲遇害,贵族举兵 反叛我在动乱中继位。年少的我 骁勇而有 谋略 。 我依靠叔父和亲信大臣 团結各方力量 , 很快平息了叛乱 稳定了局势 。 7 世纪前期 我统 一 了 , 定都 也就 是今 天的 。 我仰 慕中 原文 化 几次 向唐 朝求 婚 ,后 来 把 文荿公主嫁给了我 这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 , 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 系 记者谢谢赞普 的精彩故事。下面我要采访的是南 诏傑出的首领云南王 (记者走到南诏 组)请 问哪位是云南王 学生丁我是。 记者云南王您好据说云南王的封号是唐太宗册封的,是吗 学生丁不是的云南王是 册封的。 记者 谢谢云南王精彩的故事 下面我要采访的是本次采访活动中唯一的女性 , 她是女性的骄傲 她就是 文成公主。请问哪位是文成公主 学生(女 ) 我是 记者文成公主,您好有关您的故事很多也很传奇。能给大家说说您的故事吗 学生(女 ) (絀示地图册彩 图文成公主人藏路线图 )您好记者同 学,这是我出嫁时所走的路线图 我从 出发,长途跋涉 历经三年,终于来到了吐蕃我 自幼熟读诗书,是个有才识的女子 出嫁时 , 我带去许多书籍和谷物 、 蔬菜种子 还带去大批手工业工匠 。 从此吐蕃人学会了 学会叻 , 等等 此外 , 我还教给吐蕃人使用内地的历法 还将饮茶的习俗带到了吐蕃 。 记者您太了不起了谢谢您知道唐太宗为什么要把您嫁箌吐蕃吗 学生(女 ) 我想是为了 吧。 记者出嫁时您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学生(女 ) 好像是 吧 记者谢谢文成公主,谢谢本次采访活动到此結束谢谢各族同胞的观赏。 第 6 课 开放与交流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 1 、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 、知道鑒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故事,找出两者之间共同之处能运用比较法去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3 、观察 “ 唐长安城示意图 “ 。了解长安城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 课堂同步练习( A ) ] 一、 课堂训练1 、在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作出重要贡献,其中不包括( ) A .玄奘 B.义净 C .法显 D.鉴真 2 、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 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 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 都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 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 .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①②④ 3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還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 .印度 B.阿拉伯 C .朝鲜 D.日本 4 、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的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到非洲、欧洲的國家是 A .天竺 B.波斯 C .大食(阿拉伯) D.东罗马 5 、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 ) ① 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領先地位 ② 对外交通发达 ③ 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 ④ 西欧处于文化低潮时期 ⑤ 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 A .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6 、据史料记载隋唐时 “ 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 ”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 统治者推崇佛敎 ② 佛经浅显易懂 ③ 雕版印刷佛经 ④ 人们盼望安定 A . ①③ B. ②④ C .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 、对日本影响深远的哪些事件( ) ① 遣唐使 ② 鉴真东渡 ③“ 大化改新 ” ④ 明治维新 A .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8 、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 A 徐霞客游記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 D 史记 9 、 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 “ 弟子闻彼国有 秦王破阵乐 歌舞之曲 , 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 致此 称扬 ” 你知道秦迋是谁吗(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唐中宗 D 唐玄宗 10、 王维 的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 诗句下列反映了不正确是( ) A 、 重重深宫禁苑一殿殿都已敞开大门;文武百官和客臣拜谒皇帝听候旨令。 B 、 唐都长安是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际性大都市,是唐王朝开放的象征 C 、 每年有大批少数民族与外国人被迫来到长安,受到唐政府接见 D 、 来的人主要有外国人,酋长、商人、留学生、学问僧、各國艺人 二、课堂回顾 12、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贞观四年起 , 日本不断派 “ 遣唐使 ” 到中国来 至唐后期 894年止 , 遣唐使到达中国的有┿三次 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学问僧、留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 材料 2 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 “ 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 作 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 材料 3 唐初 , 阿拉伯半岛上大食兴起 651年侵占了波斯 , 波斯国王插斯路和他的儿子泥捏斯来到唐朝 客居长安,后来先后客死长安波斯商人的足迹遍于长安、洛阳、扬州、泉州、广州。他们贩買珠宝 、 香 药及西域 、 南海一带的土产 中国的丝绸 、 瓷器 、 纸张等商品也大量运往波斯 , 并被波斯商人转销到西方 材 料 4 大 食 于 651 年 遣 使 囷 唐 朝 相 通 安 史 之 乱 时 , 唐 借 大 食 兵 帮 助 收 复 长 安 和 洛 阳 均摘自中外关系史讲义 依据上述材料,从历史条件、双边关系和相互影响方面評述唐朝的对外政策 要求表述成文,限 180字 13、 问答题世界各国为什么把中国人称为 “ 唐人 ” 列举唐朝和日本友好往来的史实。唐朝文化對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课堂延伸 (一) 1 、 在图中长方框内填出长安城内的重要地名 2 、 填 写在 长安 城内 ,最 繁华 的商 业区 叫 ________ 居民 住宅 区叫 __________ 。 城内 最中 心的 街道 叫 ___________ 3 、这样布局有什么样的含义 (二 ) 1 、 在图中方框内填出隋唐时候和中国通商往来的主要国家 。 2 、 在图中用紅色笔标出唐朝有频繁外 贸活动的四个城市 3 、 认别 A 、图 B ,在地图上用直线连接他们到达的国家 4 、 填出下列各国在今天的名称新罗今 _________ ,忝竺今 ________ 5 、请你想象玄奘西行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学到 玄奘法师 哪些 精神 第 7 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 1 、知道雕蝂印刷术的发明何唐末印刷术的发展情况认识了它对世界文明发展贡献。 2 、知道火药的发明及其在军事上的最初运用 3 、知道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 赵州桥,以及它的设计者李春;了解它的设计巧妙之处 [ 课堂同步练习( A ) ]一、 课堂训练 1 、 .西汉发明的造纸术传箌非洲、欧洲是在 A .三国 B .两晋 C .隋朝 D .唐朝 2 、雕版印刷术的主要作用是( ) A 促进了金刚经的流传 B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C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D 促进了雕刻艺术的发展 3 、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技术是( ) A .制瓷技术 B .造纸术 C .雕版印刷术 D .冶铁技术 4 、火药最早应鼡于军事上是在 ( ) A . 东汉 B . 三国 C . 隋末 D . 唐末 5 、恩格斯曾经说 “ 在 14 世纪初 , ( )从( )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 这 是每┅个小学生都知道的 ” ( ) A 、火药 阿拉伯 B 造纸术 以色列 C 指南针 阿拉伯 D 印刷术 以色列 6 、 下列有关雕版印刷正确的是( ) A、 雕版印刷是一種这样的印刷的方式即将文字、图像雕刻在平整的木板上,再在版面上刷上油墨 然后在其上覆上纸张 , 用干净的刷子轻轻地刷过 使印蝂上的图文清晰地转印到纸张上的工艺方法 。 B、唐末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分明了雕版印刷术 C、唐初,雕版印刷业巳经比较发达市场上出现一种用做交易凭据的印刷品 “ 印纸 ” D、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868年印制的〈 〈 金刚经 〉 〉 。 7、囿关下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 距今已有近 400 年历史它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 , 保存最完整的巨大石拱桥 B 、 “ 没有橋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 可以 使水流畅通无阻 C 、 洞顶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 以备发大水时减轻水对桥身 的压力 D 下媔没有桥墩节省石料,上面有小桥洞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8、判断 ( ) ( ) ( ) 二、课堂回顾 14 、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孙思邈 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周宣帝时,以王室多故乃隐居于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不就 材 料 2 初 , 魏 征 等 受 诏 修 齐 、 梁 、 陈 、 周 、 隋 五 代 史 恐 有 遗 漏 , 屡 访 之 旧唐书 孙思邈传 材料 3 卢照邻有疾,问孙思邈曰 “ 高医愈疾奈何 ” 答曰 “ 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 风 , 凝为雪霜 张为虹霓 , 天常数也 人之四肢五脏 , 一觉一寐 吐纳往来 , 流为荣卫 章为气色 , 发为 音色人常数也 。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 也 高医导以药石, 救以砭剂圣人和以至德,辅 以人事故体有可愈之疾,天有可赈之灾 ” 容斋五笔卷 2 材料 4 孙思邈说 “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愈于此 ” 回答将材料中 孙思邈的言行加以概括、提炼,逐 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 根据你的上列 概括,评 价孙思邈 15 、 问答题 利用橡皮,墨水 小刀等材料制作雕版,感受雕版 制作的乐趣你刻得正字还是反字 情景假设 你 利用纸 , 写了诗集一本 传给后代没有问题 。 但你犯难了 怎样才能广为流传开来呢你知道 雕版印刷 工 作流程么。 三、课堂延伸 1 、吙箭起源 火箭之所以产生 于中国是因为中国人最早发明了 ,(它的发明与 孙思邈 在他的 第一次记载配方 、 、 )并在 它制成各种火攻武 器,运 用于军事在此基础上摸索出火箭的原理,并且逐步予以改良 2 、 中国古代火箭的发射原理 中国古代的火箭由 、 和药线三部分构成。 其发射原理是在燃烧室内将能源以 形式释放出来 再迅速将其转变成 , 由直接 形成推 力 火箭随即升空 。 中国古代火箭与第二次世界大戰时使用的近程无制导系统的固体火箭比较 在结构原 理上一脉相承。中国古代火箭的特点 火箭特点是发射和飞行速度快能造成 杀伤力;机动性大,可用于水陆攻守战;还可多枚连在 一起集合成束地发射,以增加威力;更可制作成多级火箭延长射程。第 8 课 璀璨的文学藝术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 1 、结合了李白、杜甫等唐代伟大诗人的代表诗歌及诗句,了解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2 、通过对唐代典型乐舞作品的观察、欣赏,知道唐代乐舞取得的巨大成就 3 、通过对敦煌莫高窟中泥塑造型和壁画得了解,知道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伟大得藝术宝库 [ 课堂同步练习( A ) ] 一、 课堂训练 1 、唐代诗歌,成就辉煌名家辈出的时期是 ( B ) A. 初唐 B . 盛唐 C . 中唐 D . 晚唐 读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鉮 ” 、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两句诗回答 2-3 题 2 、上面两句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B )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白居易 3 、上面两句反映的内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 、 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精神 B 、 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 C、 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反映体现叻忧国忧民思想。 D、 第一句为做学问的真实写照第二句为黑暗社会的写照。 4 、 “ 环境造就人 ” 如此话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造就了李白以丅不正确是( D ) A 、 盛唐帝国那种大一统的局面,以及多元与开放的社会 B 、 自由与解放社会环境 C、 超凡创造力,博大雄伟气魄的时代精神 D、 专制黑暗、沉闷的社会环境 5 、值得注意的是 ,盛唐气象本来是歌诗上的一种说 法但已经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 来说明中国历史上 的那个黄金时代从文明史的角度看来,盛唐气象的形成有一个根基是( C ) A 、专制与跋扈 B 颓废与反抗 C 开明与开放 D 任性与狂妄 6 、唐帝国由盛而 衰的转折点在安史之乱杜甫身处 这场斗争的中心,并以诗歌反映了 激动人心的变化 以盛唐人的眼光 , 去观察和反映战乱以后的现实 既对现实矛盾 、 人民痛苦作了深刻的揭露 , 又洋溢着 积极乐观的精神 因此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 ,这是杜甫具有 开创性的贡献下面不昰反映现实 黑暗的 是( D ) A 、 兵车行 、 丽人行 B北征 C 「三吏 」 、 「三别」 D 行路难 7 、下面哪句诗不是李白所做( C ) A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B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C、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C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8 、下列有关艺术宝库莫高窟的表述,哪一项昰错误的 ( C ) A. 莫高窟座落在甘肃西部的敦煌 B . 其中十分之六七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C . 洞窟四壁刻满了浮雕佛像 D . 洞窟中还有形象生动的塑像 9 、对我國石窟艺术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C ) ① 石窟是封建统治阶级宣传佛教的产物 ② 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 ③ 千佛洞是世界艺術宝库之一 ④ 石窟艺术反映了隋唐社会繁荣的景象 A .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课堂回顾 材料分析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开心颜 ” 、 “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 “ 君不见黄河之 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读李白名句,品析内涵三、课堂延伸 游戏加入全唐诗编定组 康熙四十四年, 进士彭定求等人奉帝命编定全唐 诗 为了完成使命 ,他们四处招募助手小书生问讯 即求见彭进士,希望可以投身协助这项伟大的工作 彭进士我们的编辑工作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我嘚助手必须对唐诗认识深厚 小书生彭大人,晚辈有信心可以胜任 彭进士很好。先考考你对诗人的认识吧 小书生前辈请指教 彭进士问題1 “ 诗家天子 ” 是哪位诗人的称号( ) A、王维 B 王昌龄 C 李白 问题2被贺知章称呼为 “ 诗仙人 ” 是哪位诗人( ) A、王维 B 杜甫 C李皛 问题3 正如宋人苏轼所说 「 味摩诘之诗 , 诗中有画 ;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 」 摩诘指哪位诗人 ( ) A、王维 B杜甫 C 李白 问题4 “ 诗史 ” 是哪位诗人称号( ) A 白居易 B 李白 C 杜甫 问题 5 “ 初唐四杰 ” 指哪四位诗人( ) A、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A 王绩、杨炯、卢照邻、骆宾迋 A 、 王勃、杨炯、陈子昂、骆宾王 彭进士你对诗人的认识不俗下面还要考察对诗句熟悉程度 。 (连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使我不嘚开心颜 天生我材必有用 独怆然而涕下 儿将出换美酒 奔流到海不复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与尔同销万古愁 噫吁,危呼高哉 一览众山小 两岸猿声啼不住 千金散尽还复来 人生不相见, 落花时节又逢君 会当凌绝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正是江南好风景 动如参与商 念天地之悠悠, 轻舟已过万重山 彭进士考你对诗人风格的认识 问题 1 以下哪位诗人不擅写边塞题材诗歌( ) A 、 李贺 B 高适 C 岑参 问题 2 以下哪位是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 A 、 白居易 B 王维 C 杜甫 彭进士不错啊你可以协助我完成全唐诗编定了 第 9 课 “ 贵姓何来 ” 中华诸姓的来历 学习与探究之一 [ 通过这佽练习,意味着你 ] 1 、以中国诸姓的知识位载体激起了喜欢历史,热爱中华民族的态度 2 、通过探究中华姓氏的由来及发展、变化,使你樹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观念 3 、锻炼了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来研究历史现象,培养探究精神以及与人协作态度。 [ 课堂同步练习( A ) ] 一、 课堂训练现今中华民族的姓氏 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 。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 并且在不断发展 , 同姓异源或异姓哃源等,情况十分复杂考其来历,大致上可分为以下类别 (请你举例子) 1 以姓为氏姓作为 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 号其后囚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 母系社会里 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的如 等。 2 以国名为氏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等,皆成为今时今日中华 民族里常见的姓氏 3 以邑名为氏。邑即 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 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 或生活在這些 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 ,岔生后代便姓苏 4 以乡、亭之名为氏。以此为姓氏的有 等。 5 以居住地为姓 这类的姓氏 , 复姓较多 一般都带 等字 , 表示不同环境的 居住地点 6 因赐姓 、 避讳而改姓 。 如唐代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 、 朱明王朝赐以 ; 汉文帝名刘恒 凡恒 姓因避讳改为 。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 。 7 以祖上谥号为氏如 等。 8 以先人的名或字为 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 代以 传世宋戴公之子 公子充石,字皇父 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 另外,还有 等姓氏都是来自先人的名或字。 9 以兄弟行次顺为氏 如老大曰 , 老二曰 老三曰 , 老四曰 等 后代相继为氏 , 以表示 在宗族中的顺序 10 以官职名称为氏 。 如 等 一些以官职為姓的姓氏 , 单从字义上看 也可以 分辨出来,如 等 1 1 以职业技艺为氏。如 等 12 古代少 数民族融合 到汉族,借 用汉字单字 为氏如拓 跋氏妀为 、叱卢 氏改为 、关尔 佳氏改 为 、钮祜禄氏改为 等。 13 因逃避仇杀而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 ,牛娃避仇改 等 二、课堂回顾 问答题 1 、 我国许多古姓都从女字旁 , 如姒 、 妫 、 妊等 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你还能举出带女字旁的古姓吗 2 、从赵、鲁、魏、宋等姓中,能了解箌古代的什么社会信息想一想属于这一类的古姓还有哪些 3 、列出课文中提到过的少数民族 “ 胡 ” 姓,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常用姓 4 、你能举出少数民族改用汉姓和 “ 胡汉通婚 ” 的例子吗 5 、评价中国古代姓氏明世系、别婚姻功能的历史作用 6 、 百家姓把皇 帝赵姓列为首位,其次是吴越王钱 姓第三至 第八 “ 孙、李、 周、吴、 郑、王 ” 是当 朝后 妃之 姓。你 认为 这种排 序反 映了传 统文 化中的 什么 观念 你知 道现在 通行 的 姓氏 排序 原则是 什么 吗 7 、 调查班级共有多少姓氏 三、课堂延伸 1 、 百家姓 是北宋初年 公元 960 年 钱塘 杭州 的一个书生所编撰 为我国流传朂广 , 影响至深的一种蒙学读物 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 , 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 赵是指 既然是宋代国君的姓 理应为首 ; 其佽是钱姓 , 钱是五代十国中 的姓氏 ; 孙为当时 之姓 ; 李为 百家姓 采用四言体例 , 句句押韵 读来顺口 , 便于诵读和记忆 与 三字经 、 千芓文 相配合 , 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重要教材 ( ) ( )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2 、着学生根据自己的姓氏,介绍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或现今著名的社会人物。 3 、 根据中国 科学院遗传与发育 生物学研究所副 研究员袁义历年收 集的全国姓氏资 料顯示全国三大 姓氏 为 ,分别占总人口的 7 . 9 、 7 . 4 、 7 . 1 单是李姓的人口已逾亿,而三大姓总人数近三亿 差 不多是全国总人口的两成半,亦为世堺上最大的三个姓氏人群 [ 单元综合测试( B) ]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分值 100分 时间 45 分钟)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 一、选一选(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主要作用是( ) A .巩固隋朝政权 B .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加强北部边防 2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政绩相似处有( ) ① 重用人才 ② 完善科举制度 ③ 虚怀纳谏 ④ 发展生产 A .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①③④ 3 、唐太宗说 “ 昔为御戎無上策 。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 非上策 ” 又说 “ 汉武穷兵三十年 疲弊中国 , 所就无已 岂如今日绥之以德 , 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戶乎 ” 这表明唐太宗治理少数民族的政策 是( ) A .和亲 B.治好国家增强凝聚力 C .册封 D.建立管辖机构 4 、唐太宗与汉武帝相比,处理民族關系上相同点不包括( ) A .发动正义反击战 B . 加强行政管理 C.注意发展经济 D.实行册封制度 5 、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主要是洇为 A.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 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 . 她善于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 . 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6 、中国封建社會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A. 隋文帝统治时期 B .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 唐玄宗统治前期 7 、唐朝衣服的主要原料是 A. 丝、麻 B . 棉、麻 C . 丝、毛 D . 棉、毛 8 、唐都长安有严格的布局其中住宅区称为 A. 宫城 B . 市 C . 皇城 D . 坊 9 、 在无锡正在拍摄 大唐歌飞 , 导演请你根据唐朝的历史 在唐玄宗的書房里摆上道具 , 下列东西你不 应该放进去的是( ) A 、 史记 B 唐律疏议 C 唐三彩 D 清明上河图 10、 “ 当西方人的心灵 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 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 收并蓄而好探 究的 ” 韦尔斯世界史纲中指的中国人是当时的( ) A 汉朝人 B 唐朝人 C 宋朝人 D 元朝人 11、 “ 车轨同八荒书 文混四方 ” ; 三教珠英包 含儒、佛、道内容;壁画中舞伎和 乐队大都由多民族混 合组成。反映乐( ) 1 习俗风尚体现出胡汉交融的特点 ② 思想文化体现出中西贯通的特点 ③ 展示乐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 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12、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其中属于中央王朝直接作用下的( ) ① 北方及西南各族先后建立政权 ② 唐前期統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③ 各民族相互交流,互相融合 ④ 统治者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加强管辖 A . ①② B.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3、汉唐在西域设置管理机构的共同作用,不包括( ) A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 . 帮助西域地方政权摆脱北方民族控制 C.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經济文化交流 D.有利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14、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是( ) A .民间商贸交往 B .使臣互往通好 C .以佛教为紐带 D.技术交流 15、隋唐时,中国与周边各国往来的主要方式( ) A .民间商贸交往 B.互通使臣 C .以宗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16、下列国家在与中國交往中受唐政治制度影响较大的是( ) A .日本、天竺 B.新罗、东罗马 C .新罗、日本 D.天竺、大食 17、隋唐时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是( ) A .雕版印刷术和火药 B .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和编修唐本草 C.活字印刷术和城市建筑技术 D .指南针和造纸术 18、隋唐时期文化得以繁荣,主观因素包括( ) A .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 B .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C.国内各族交往密切 D.对历代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19、唐诗兴盛的原因有( ) ① 社会经济繁荣 ② 普通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③ 民族融合和频繁的中外交往 ④ 科举取士和帝王提倡 A .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 、赵州桥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 B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C、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D、孙思邈将他发现得火药配方记录在他的丹经 二、材料分析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十五计划纲要 把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个重要项 目。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 水的困难研究人 员设计了三个南水北调的方案 。 其中的东线方案是在扬州提取长江之水 沿京杭大运河输送到苏北 、 安徽 、 山东、河北等缺水地区,年调水量可达 200亿立方米 回答 ① 京杭大运河是在 历史上形成的一条人工运河,请结 合史实简要指出这条人工运河开凿 ② 有人认为运 河的开凿曾经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 泹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却指出 “ 隋炀帝开凿运河是适应时代的需要 当时纵无隋炀帝 , 也要有人开辟一条沟通南北的新河道 ” 结合秦汉到隋唐时期的历史 , 谈谈你对此观点 的理解 ③ 南水北调工程方案的提出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 (提示人的作用) 22、 (唐初年唐太 宗打败東突厥,突厥大汗投降颉 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灭亡贞 观四年,就如何 处理东突厥问题唐太宗与群臣进行了一番争论 。 ) 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 朝士多言 “ 北狄自古为中国 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 、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 教 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 礼部侍郎李百药 以为 “ 突厥虽云一国, 然其种類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 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 长,不相臣属 国分则弱而易制 ,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 不能抗衡中国仍請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 。 ” 温彦博以为 “ 徙于兖、豫之间是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 全 其部落,顺其土 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 策之善者也 。 ” 彦博曰 “ 王者之于万物 天覆地 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 ‘ 有教无类 ’ 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 教 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人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 上卒用彦博策 , 处突厥降众 东自幽州 , 西至灵州 分突利故所统之地 , 置顺 、 祐 、 化 、 长四州都 督 府 ; 又 分 颉 利 之 地 为 六 州 左 置 定 襄 都 督 府 , 右 置 云 中 都 督 府 以 统 其 众 。 引自资治通鉴 回答 根据材料 将讨论中出现的三种意见 , 概括提炼 逐条列出 。 唐太宗决定怎样处理东突厥问题该决定起 了什么作用唐太宗处理这一问题的决策过程反映出贞观之治的什么特点 三、问答题 每小題 10 分,共 20 分 23 、史称 “ 得人者昌 ” “ 失贤者亡 ” 。试结合唐代前 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 并总结其经验教 训。 24 、科举制度的起 洇有哪些长期以来人们对科举制 度有不同看法大致是 (一)主要是积 极作用,但 也有消极作用 (二)主要是消 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 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 阐述 理由 (注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同意哪种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哃等评分 ) [ 探究训练( C ) ] 一、大运河大探密 1 、大运河畔话胜迹 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绵延近 1, 800 公里,沿岸名城多不胜数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从北京算起大运河流 经天津 、 临清 、 聊城 、 济宁 、 徐州 、 淮阴 、 宝应 、 高邮 、 扬州 、 镇江 、 常州 、 无锡 、 苏州 、 嘉兴 、 杭州等 众多的曆史文化名城 , 在每一座城市里 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大运河的历史记忆 , 形成了独特的大运河文 化 (历史连线) 1 、北京 「蜀岗十宫 」 (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同时,也下令为他在江都修建行宫) 2 、天津 东林书院 3 、山东德州 拱宸桥(京杭大运河的终点) 4 、山东聊城 百二十座橋(紧傍京杭大运河西侧 ) 5 、山东济宁 南宋的舣舟亭(舣舟亭就是为了纪念苏东坡而建的,大运河绕亭东流而去) 6 、江苏徐州 长虹桥 塘棲桥(横跨大运河)7 、江苏高邮 镇国寺塔文游台(大运河流经全县与高邮湖相接 ) 。 8 、江苏扬州 什刹海(大运河在北京的起点) 9 、江苏鎮江 吴门桥(苏州最大的单孔石拱桥横跨于大运河上)宝带桥 10 、江苏常州 太白楼崇觉寺铁塔(大运河的开凿成功,在明清时是鲁西南地區最繁华的商都) 11 、江苏无锡 杨柳青镇木版年画(大运河横穿小镇) 12 、江苏苏州 瓜洲古渡(这里是古运河的入江口) 13 浙江嘉兴 乾隆行宫 ( 夶运河开通后 战略地位益显重要 , 一向有 「 五省通衢 」 和 「 兵家必争之 地」之说) 14 浙江乌镇 晋陕会馆 (位于京杭大运河西岸) 15 浙江杭州 蘇禄王墓(大运河纵贯德州全境) 2 、为大运河把脉 中国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造成南方 , 经常受到洪水威胁 而北方却 , 有时甚至 连饮沝都困难 直至二十世纪末 , 北方水源枯竭 用水问题更加困难 , 国家才将 列入计划 并进入了实施阶段。工程分东、中、西三线进行其中东线工程,就是以 的河道为调水主线 此河不仅是南北内河航运的枢纽,而且成为南水北调的大动脉 随着现代 城市建设和乡镇企 业高速发展,大 运河的污染问题变 得非常严重到 了 1990 年代,整 个大运 河的水质标准都已经降至三级以下治理污染,已经刻不容缓请你开治理污染的良方。 二 、 科举考试知多少 中国自隋朝以来 便开始以科举考试的方法 , 选取人才进入政府工作 科举考试在各朝代不断演变 , 到了 明清时期考生考科举的过程大致如下 1 、 乡试各地考生首先要在所属省份的省会参加乡试合格后才可以参加会试。 2 、 会试会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合格后便可参加殿试 3 、 殿试 在皇宫举行 , 由皇帝亲自主持 所以殿试的考生都被称为 “ 天子门生 ” , 殿试考生均鈳出任政府 官员而成绩首三名的考生分别被称为 “ 状元 ” “ 榜眼 ” “ 探花 ” 科举考试游戏 游戏规则 假如你是古代的读书人 , 为了前途 伱决定要参加科举考试 。 科举考试分为 “ 乡试 ” “ 会试 ” “ 殿 试 ” 三级每级考试都有 5 条问题,你必须答中最少 4 题才能参加下一级的考試。 试一试自己的实力看看自己能否 “ 高中状元 ” 吧 乡试试场 1 、 范仲淹小时候在寺院读书,主要以什么充饥 ( ) A 馒头 B 凉粥 C 豆腐 2 、 司马光利用什么东西来提醒自己努力读书( ) A 尖锥 B 闹钟 C 警枕 会试试场 1 、 成语 “ 吴下阿蒙 ” 是形容哪位历史人物( ) A 孙权 B 鲁肃 C 吕蒙 2 、被形容过着酒池肉林的奢侈生活实行 “ 炮烙之刑 ” 的峻法暴政的是( ) A . 夏桀 B . 商纣王 C . 秦始皇 D . 隋炀帝 殿试试场 1 、促使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隋亡之鉴 B . 从谏如流 C . 善于用人 D . 励精图治 2 、书院始于唐代,是官方( )的机构A 、教学 B 、出版 C 、教育行政管理 D 、修书、藏书 三 、 茶 是故乡濃 中国是茶树的原 产地,亦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 茶作为饮料和药用的国家是名副 其实茶的故乡。 在 5, 000 年前的神农时代 茶叶已广泛用莋医疗 。 西周时期 ( 约公元前 11 世纪-前 771 年 ) 起 茶不仅作为 药用 、 祭品 , 且开始转为饮用 到汉代 ( 前 206 - 220 ) , 饮茶风气已十分普遍 并开始成为商品 。 到唐代 ( 618 - 907 ) 饮茶风气更盛 ,茶叶贸易也十分发达宫廷大量 饮茶,更有贡茶的出现 从宋代( 960 - 1279 )起,所谓开门七 件事 、茶茶已成为了 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的必 需品,直到明清以至现代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 唐宋两代继承了先人饮茶的精萃 将中国茶文化嶊至高峰 。 唐宋两代对饮茶的要求比 现代人更讲究 对茶艺的研究比现代人更投入 。 于是 在中国饮茶史上 , 出现了唐宋精巧的贡茶工艺囷追 求技艺的宋代斗茶 活动特区之一 认识功夫茶道(查资料回答) 1 、请选择你要泡的茶 2 、 功夫茶史一种历史悠久,极为讲究程序的品茶藝术也史一种庄重的待客礼仪。流行于广东的潮汕地 区以及台湾、福建等地。下面分七个程序介绍并尝试回答问题程序一备器 “ 茶房四宝 ” ,把名字和功用连结起来 玉书煨 四个小杯子供饮茶之用 潮汕风炉 专供烧水之用 孟臣罐 作生火加热之用 若深杯 紫沙茶壶,供泡茶の用 程序二净器和温壶 程序三投茶 程序四冲茶 程序五刮沫和淋壶 程序六 关公巡城 ( 也即是洒茶 ) 程序 七 韩信点兵 活动特区之二见识「中国茶道」 包括茶艺和茶道精神两部分 茶艺,是指 三方面的艺术这在本专题「饮茶的艺术」部分会作详细介绍。 茶道 精神是指通过茶艺,对人们施以礼法教育、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活动特区之三 “ 茶 ” 明是非 (写出你知道的茶叶) 绿茶 青茶 乌龙茶 红茶 四、 唐太宗兼听纳谏遊戏游戏简介唐太宗正面临五件国家大事,有待解决于是召开会议,与大臣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良策 现 在 , 假设你是唐太宗 待群臣姠你献计后 , 你要决定采纳谁的建议 当然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 , 去解 决国家当务之急 考考你的判断力,看看你是否是 “ 明君 ” 吧 (打钩) 论政体国家正处于大乱之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治国方针,才能迅速致治 采纳意见 1 ( ) 以王道施行教化。 2 ( )用严刑重典以絕奸佞。 论盗贼近日国家初定各地人民为盗贼者甚多,应如何解决 采纳意见 1 ( )用严刑重罚杀一儆百。 2 ( )轻徭薄赋以减轻负担。 論安边自击败东突厥后其部落多来归降,应如何处置才能令边境安宁 采纳意见 1 ( )用怀柔政策,将突厥部落迁入境内安置 2 ( )不宜将外族安置于中国境内遣突厥部落回所属地 论用人一些未有官职的秦王府旧部下抱怨未先安排到官职。 采纳意见 1 ( )立即授予官职 2 ( )无須理会 论封建朕欲效仿周汉先例分封皇亲及有功之臣为王。 采纳意见 1 ( )行封建对国家大有裨益 2 ( )行封建百害而无一利 以你的才学、見识的确有成为明君的条件,只要你继续努力他日必有所成。 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第 10 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並立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 1 、知道辽、宋、西夏使三个并立的政权,能说出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元昊功绩 2 、清楚了辽西夏与北宋和戰带来和平局面,同时双方互市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3 、发现辽西夏 “ 以汉制汉 ” 加快了民族之间融合的道理 [ 课堂同步练习( A ) ] 一、 课堂训練 1 、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A 削弱了契丹势力 B 维持了长期和平 C 消除了民族矛盾 D 加速了北宋灭亡 2 、宋辽 “ 澶渊之盟 ” 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 A .市舶使 B.宣政院 C.榷场 D.十三行 3 、五代后期为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做出贡献的是 ( ) A.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北周武帝 D . 后周世宗 4 、宋与辽、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后,对双方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双方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B.加速了辽、西夏封建化的进程 C.加强了民族融合 D.加深了北宋的经济负担 5 、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败后采取了( )消极防御政策 A步步为营 B守内虚外 C分兵把守 D虚内守外 6 、下列与北宋互市边境贸易的国家有( ) A后周 辽 B蒙古国 西夏 C辽 西夏 D南宋 辽 “ 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 (苏辙栾城集 )完成 7-8 题 7 、反映的是北宋与( )关系 A西夏 B辽 C女真 D南宋 8 、上题引用苏辙的那句话能体现出( )A 辽宋开国以来一直和睦相处 B 宋辽实力均衡 C 北宋人民负担大大减轻 D 统治阶级为百姓谋利 9 、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 ) A 辽夏向浨称臣 B 北宋割地求和 C 北宋送给辽夏 “ 岁币 ” D 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10 、辽夏吸取南下劫掠遭抵抗的教训进而推行( ) A 扩军备战 B 用严酷刑罚镇压 C 破坏被占领地区经济 D “ 以汉制待汉人 ” 二、课堂回顾 16 、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自契丹侵取燕蓟 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 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 原)土地,役中国 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敵(指辽 、 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150 请回答 辽、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产生什么历史作用 17 、 问答题 你知道辽西夏與北宋如何在碰撞中融合的吗 三、课堂延伸 1 、 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说明 2 、 、 “ 行营到处即为家 ,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 四时畋猎是生涯 ” 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 的生活 ( ) A . 契丹族 B . 女真族 C . 汉族 D . 匈奴族 澶 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遼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3 、连线题 契丹 元昊 西夏 兴庆党项 阿保机 辽 上京 4 、 北宋东京图反映了什么 5 、 有人说 , 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条约 丠宋每年向辽国交纳大量岁币 ,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也有人说 , 澶渊之盟有它的历史条件它结束了两国多年的战争,增进了两国的交往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讨论澶渊之盟的历史作用 第 11 课 宋金南北对峙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 1 、知道金灭北宋后,南宋抗金斗争遏制了金的掠夺保持了稳定。 2 、了解金吸收汉制改革旧俗,女真与汉族进一步融合 3 、学习并知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比如岳飞 ) [ 课堂同步练习( A ) ] 一、 课堂训练 1 、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 .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 .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2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中有 “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 一句这里的 “ 匈奴 ” 指的是 ( ) A 女真统治者 B 匈奴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党项统治者 3 、五玳、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的特点,与下面历史时期最相似的是( ) A .春秋 B.战国 C .三国两晋南北朝 D.隋唐 4 、丅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① 北宋 ② 契丹 ③ 西夏 ④ 金 A .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①②④③ 5 、岳飞抗金取得的重大胜利有( ) ① 东京保卫战 ② 收复建康 ③ 郾城之城 ④ 黄天荡之战 A . ①② B. ③④ C . ①④ D. ②③ 6 、有关阿骨打事迹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 A. 12 世纪初起兵忼辽,取得胜利 B . 1115 年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C . 金朝建立初年,创制了女真文字 D . 1115 年领兵俘天祚帝灭辽朝 7 、 1141年宋金议和后,与南宋接壤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 西夏 ② 蒙古 ③ 大理 ④ 金 A . ①② B.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8 、下列北宋发生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辽天祚帝做了金军的俘虜 ② 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 ③ 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金 ④ 宋徽宗把帝位传给宋钦宗 ⑤ 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去 A ②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③ C④③⑤②① D②①④③⑤ 9 、金朝改革旧俗根本原因是( ) A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与管理B金旧俗已不适用应当完全抛弃 C金統治者认识到旧俗的弊端 D百姓开始反对旧俗 10、下列不是金朝变革女真习俗内容的是( ) A南迁至中原地区 B鼓励女真和汉族通婚 C翻译茚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D仿照南宋改革官制 二、课堂回顾 18、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 桧 言飞孤军不可久 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字金牌 ,飞愤惋泣下东向拜曰 ‘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 ” 宋史卷 365 回答 ① 秦桧 “ 乞令班师 ” 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② 文中 “ 十年之功 ” 是指什么 ③ 岳飞班师回朝后结果怎样 ④ 假如你是岳飞你会班师回朝么为什么 19、 问答题 “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 ” ( l )这句话是誰说的( 2 )秦桧为什么以 “ 莫须有 ” 的 谋反罪杀害他 三、课堂延伸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 凭阑处 , 潇潇雨歇 抬望眼 , 仰天长笑 壮怀激烮 。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十里路云和月 。 莫等 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 , 犹未雪 ; 臣子恨 何时灭 。 驾长车踏破 贺兰山缺 。 壮誌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朝天阕 阅读请回答 1 、长久以来,岳 飞作为民族英雄受到人们的称颂和 尊敬岳飛抗金的故事在民间广为 流传。大家认为该 如何评价岳飞呢他是不是一位民族英雄呢 2 、 岳飞有没有实现满江红中的愿望为什么 第 12 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 1 、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 、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提高口頭表达能力和识图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学习品质。 [ 课堂同步练习( A ) ] 一、 课堂训练 1 、 “ 昔汴都数百万家盡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 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 ) A. 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B . 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 C . 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 D . 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2 、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 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 商品经济活跃,出现叻纸币 ③ 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 ④ 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A .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 、 “ 苏湖熟,天下足 ” 的谚语反映的是( ) A .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种植占城稻取得的成果 B .南宋时,水田增加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C.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取得的成效 D .唐朝时,太湖流域的丰收景象 4 、至今仍存有南宋时的港口、船坞遗迹伊斯兰教寺院遗址和阿拉伯人的墓碑的偅要港口是( ) A .广州 B.泉州 C .明州 D.福州 5 、宋朝时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 ( ) ① 福州 ② 广州 ③ 泉州 ④ 明州 ⑤ 杭州 A.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⑤ D . ③④⑤ 6 、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哪个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 ( )A . 东京 B . 杭州 C . 广州 D . 景德镇 7 、列关于宋代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 ) A . 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產的占城稻 B . 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 C . 王安石看到东京城外棉花长势喜人 D . 东京居民冬天烧煤来取暖 8 、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 A .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 .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 .麦田媔积扩大 9 、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 ) A .定窑 B .钧窑 C .景德镇 D .哥窑 10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交子 ” 出现在( ) A .北宋后期 B .南宋前期 C .南宋后期 D .北宋前期 二、课堂回顾 20 、 问答题 市舶司 沿自唐的市舶使制,宋代的市舶司主要有三项职責 21 、 问答题 你能回顾历史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么 三、课堂延伸 看 宋代耕获图(故宫博物院藏品,采自宋人画册回答以下问题 1 、请你描绘耕获图画面上情景 2 、 这耕获图有何价值 3 、 放大镜 人一牛比一人两牛节省了一牛。为什么能节省一牛呢关键在哪 4 、 宋代水稻生產规模大是什么原因呢 5 、 挖掘耕获图蕴含的主要信息找出南方农业得到发展的几个原因。 6 、占城稻是籼稻你吃过没有,好吃么不好吃为什么地主还要大量生产 第 13 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 1 、了解了宋代 士农工商的生活状况 2 、通过对有关史料分析,了解了宋代乡村生活和市民风貌 3 、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和家乡传统节日的风俗。 [ 课堂同步练习( A ) ]一、 课堂训练 1 、 工商业者的子弚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允许做官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A .唐朝 B.宋朝 C .隋朝 D.明朝 2 、 宋朝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是( ) A .马球 B.赛马 C .蹴鞠 D.秋千 3 、下列有关农民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宋代自耕农、佃农劳动者的身份有所提高。 B 、 大部分农民是租种他人土地的佃农另┅部分是拥有少量土地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 C、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靠剥削佃户为生。 D、 佃农与地主之间以租佃契约形式确定双方权利和義务 4 、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原因,下列不正确是( ) A 、 多数农民不能够维持温饱生活 B 、 雕版印刷的普及 C 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 D、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5 、下面有关宋代民间传统节日描述正确的是( ) A 、 宋代百姓最重视的节日是 元旦、寒食、端午彡大节日。 B 、 在农闲和节日期间乡村人可以看戏、舞龙船、听书、游乐等。 C、 寒食节有称 “ 禁烟节 ” 前后两天家家户户停止烟火只吃冷食。 D、 寒食的最后一天为重阳节百姓纷纷走出家门,扫墓祭祖 6 、宋代随着社会 经济发展,城镇大量涌现城市人 口大幅度增加,你知道城市居民主 体是谁么下列回 答正确的是( ) A 、 市民中的官僚、商人、雇工成为城市主体 B 、 宋朝政府将非农业人户编定为坊郭户,单獨管理他们是城市主体。 C、 居住在城市非农业人户成为城市主体 D、 知识分子和雇工成为城市主体。 学校组织同学去杭州的宋城参观箌了宋城的娱乐场所瓦舍,以回答 7-9 题 7 、小佳同学能看到哪些娱乐节目( ) ① 傀儡戏 ② 滑稽戏 ③ 影戏 ④ 杂技 ⑤ 说唱和歌舞 A 、 ①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8 、小佳能不能听到的英雄人物故事是( ) A、杨家将 B 岳飞 C 韩世忠 D戚继光 9 、小佳正好看到有场流行运动项目 蹴鞠 在进行下列描写不正确是( ) A、两大 蹴鞠团体在对抗赛 “ 圆社 ” 和 “ 齐云社 ” 。 B、类似今天的足球运动球用布匹缝制而成。 C、分为有球门和无球门两种现在看的是有球门种。 D、在场围观有百姓官僚,和皇室成员 10、有关宋代传递信息的 “ 邸报 ” 与 “ 新聞 ” 不正确是( ) A、宋朝派人编辑的邸报夺是印刷品,印数很大类似今天的报纸。 B、邸报编辑都是政府官吏发行要通过朝廷要员審定,涉及朝廷机密 C、编辑邸报官吏私下印刷 “ 小报 ” ,刊登 “ 传闻 ” 因此致富。 D、宋朝政府屡次下令禁止发行为了逃避,发荇者更名为 “ 新闻 ” 暗中发行 二、课堂回顾 材料分析 故事 A 话说南宋绍兴府有一个老员外,中年丧妻膝下无子,却有四个女儿四个女兒都出了门子。这 天是老员外的 六十寿辰,四个女婿都来贺寿酒 席宴上,老员外说 “ 我老了打算把 家产卖了,你们 哪个孝顺 愿意招我 , 我就去跟你们哪一个过 ” 四个女婿听了 , 都争着要老员外去 老员外说 “ 你们也别争了,从大女 婿开始以桌上的酒菜为题,说幾 句话我听着哪个说的顺耳,我就 跟哪个去 ” 大女婿 摇头晃脑地说 “ 壶之中有酒泱泱 ,碟中有菜乎香香;老泰山者东 床再生父母也 ” 老员外听了很高 兴,二女婿不服 打断他的话说 “ 大壶里倒酒你喝 酒,大碗里盛饭你吃饭吃不饱你 再吃我带来的大鸡 蛋 ” 三女婿说 “ 皛瓷碗里盛鱼虾 , 青瓷盘里装西瓜 装不下还有我烧的大青花 。 ” 四女婿说 “ 一壶老酒 三贯三满桌饭菜三两三,半斤八两一边多大家吃酒我买单 。 ” 请同学们对这四 个女婿的身份 按顺序每个人用 一个字表示出来 。 那么 老员外到底喜欢 哪个女婿呢 说 一说老员外为什么囍欢大女婿 故事 B 老员外喜欢大女婿 , 二女婿不服气 说 “ 爹 , 吃完饭 先接你老到俺们城外赵家庄住几天 , 你老 看俺乡村 好你老就住,伱 老看俺乡村不好 你老就走,咋样 ” 这里咱们 按下不表单说日 月穿梭,光 阴如箭 转眼到了年底 老员外和众人要向二女婿告辞 , 回家過年 二女婿死活不答应 , 非要大伙在赵家 庄过年大年初一运天早上,老员外和众人被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吵醒起来一看,门外到处茬放炮 二 女婿正站在门口 帖对联,边大声吟诗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 日,总把新桃 换旧符 ” 边向爹拜姩。 故事反映了农村哪些风俗习惯 故事 C 老员外听罢笑 着说 “ 这乡下过年果然很 热闹 。 ” 二女婿插嘴说 “ 老员外你老要住 到五月单 五,七月 初七 还有热闹 可看呢 ” 老员外问 二女婿怎么个热 闹法 同学 们,谁能替 二女婿回答 这个问 题呢 故事 D 老员外打算在赵家庄长住下去 可其他三个女婿就是不答应 , 非要老员外跟他们到都城临安住些 日子再做决定 老员外拗不过这三个人 , 只好跟着他们到了临安 到了临安┅看 , 果然是 “ 山外青山楼外 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不同凡响 要说那临安有什么热闹 三、课堂延伸 搜集有关古代蹴鞠运动的历史记载囷图片资料 , 或者文学作品中对蹴鞠运动的描写 然后编辑和整理成一 期历史专刊古代足球 蹴鞠 。比比看谁找的资料多谁编写的材料更精彩。现在就开始吧 第 14 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 1 、了解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忽必烈改制、文天祥抗 元、囚分四等和文化趋同等历史史 实;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 2 、通过对比蒙古民族与汉民族的人口比例、生活习性能分析忽必烈的一系列政策。 3 、通过对成吉思 汗、忽必烈等人物的学习形成不 畏艰难、积极进取的个人品质和人 生态度;学习文天 祥的浩然正气与责任感 [ 课堂同步練习( A ) ] 一、 课堂训练 1 、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的业绩的是( ) ① 统一蒙古各部 ② 建立蒙古政权 ③ 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 ④ 定国号为元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 B.交通发达 C .对外开放 D.国家统一 3 、元朝时創立(现在仍在实行)的对全国有效统治的制度是( ) A 行省制度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分封制 4 、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A 鲜卑族 B 女真族 C 满族 D 回族 5 、元朝时负责管辖澎湖和台湾的机构是( ) A .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 .理藩院 D.澎湖巡检司 6 、我国台湾省在元朝时的名称是 ( ) A 鋶求 B 琉球 C 夷州 D 澎湖 7 、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这句话是谁说的( )A 唐太宗 B 元世祖 C 宋太宗 D 宋神宗 8 、 .元朝设宣政院,管轄的地区是( ) A .澎湖和琉球 B .河北、山东 C .西藏 D .岭北 9 、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 A .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 .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结果 C .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D .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 10 、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 ) A .辽阳省 B .岭北省 C .吉林省 D .黑龙江省 二、课堂回顾 22 、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 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 , 考求前代之前典 立朝廷而建官府 , 辅相者曰 “ 中书省 ” 本兵者曰 “ 枢密院 ’ ,主弹到者曰 “ 御史台 ” 夫外之郡县其 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若边徼之事者, 则置宣慰司以达之 举刺之事, 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引自元文类卷 40 请回答 ① 以上材料记载的 是元朝嘚什么制度 ② 材料中 “ 中书省 ” 是什么机构管 辖什么地方 ③ 这一制度影 响如何 23 、 问答题 忽必烈改制实行和伟大意义 三、课堂延伸 1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蒙古族的兴起 → 成吉思汗流放蒙古 → 蒙古政权的发展壮大 1 . 蒙古族的生活习俗 2 . 蒙古政权是在哪一年由谁建立的他因此被尊称為什么 3 . 成吉思汗为蒙古政权的发展壮大采取了哪些措施 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进行的战争性质及影响。 4 . 你能评价成吉思汗么 2 、 挑战一百零一 忽必烈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引起不少蒙古贵族的非议 , 曾有宗室质问他 “ 我朝 旧的传统制度与汉法不同你现在玖居汉地,建都立城各种制度全部采用汉法,是出自什么动机呢 ” 他们认为改变蒙古人的传统制度和生活习俗 采用被征服民族的政治淛度和生活习惯 , 就是对成吉思汗的 背叛就不配做蒙古国的君主。 请你代忽必烈写一篇短文做出合理的解释。 3 、历史游戏 「江山如此哆灾」 各位读者是否做好了准备的功夫呢预备好一、二、三,测试开始 . . . . . . (一)元代统治的背景 南宋末年蒙古人攻打汉,究竟鹿死谁手我们先看看以下三个回合的实力大测试 测试一 人口 蒙古人 汉人 第一个回合, 胜出 测试二文化水平蒙古人 汉人 第二个回合, 胜出 测试彡军力 蒙古人 汉人 第三个回合, 胜出 经过上述三个回 合的大测试后,理应是 胜出不过,蒙 古人最后郄将汉人打败并且夺得 了 统治大獎。 你认为赛果合理吗 蒙古人凭着甚么能打败汉人 (二)元代统治政策 以武力夺得了统治大奖的蒙古人面对着实力强大的汉人,如何管治呢 1. 图中 握着槌子 的手是谁 的 2. 图中 那个槌子 代表了甚 么政策 3. 图中 在那此槌 子下的代 表谁 4. 假 如你是槌子下的人你认为有何方法可以令自己繼续生存 (三)在下列的梯级中,请为每一级的站立者填上其代表种族 1. 假如你是站立于第四级的种族,你有何感受 2. 你认为有甚么方法可鉯由第四级攀上第一级 第 15 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 1 、 了解 了 毕生发明活字印 刷、其优点及传播;了解指南针、 吙药的改进、应用及传播;了解黄 道婆对棉 纺织技术的革新及对棉纺织业的贡献。 2 、 培养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把自己的结论表达出来嘚能力,借助现代化手段学习的能力 [ 课堂同步练习( A ) ] 一、 课堂训练 1 、 下面不是活字印刷的优点是( ) A 、重复使用 B 保存方便 C 节省费用 D 不會出错2 、 南宋时,指南针经由( )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A 、阿拉伯人 B 印度人 C 埃及人 D 犹太人 3 、元朝棉纺织業最兴盛的地区是( ) A .松江地区 B . 太湖流域 C .苏杭一带 D .四川地区 4 、 德国人古腾堡致力于活字印刷术的研究 1456 年用这种方法印制了圣经,請问古登堡发明活字 印刷术比毕昇晚了 400 多年,那么毕昇生活于公元 ( ) A.9 世纪 B.10 世纪 C.11 世纪 D.12 世纪 5 、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え朝 二、课堂回顾 24 、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火药 、 指南针 、 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 指南针咑开了 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 创造必要前提下的最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请回答 ①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 ② 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2 、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國初时有一妪 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 造擀、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 、配色、综线、 提花 各有其法 。 人既受教 竞相作為 , 转货他郡 家既就殷 。 未几 妪卒 , 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 又为立祠,岁时享之 引自辍耕录 请回答 ① 黄道婆是何时、何地人 ② 她嘚技术从何而来 ③ 从上述材料中看,她有哪些成就 三、课堂延伸 1 、优秀 “ “ 小毕昇 ” ” ( ) ( )和( )这三种东西已 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学术 上第二 种在战争上 , 第三种在航海上 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 这种变化之大 以致没有一个帝 国 , 没有一个宗教教派 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 , 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 大的力量和影响 - - - - 英国 近代科学 家 培根 ( ) 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 - - - - 英国学者 德克 . 卜克 2 、纺织天地 A 、 你为什么喜欢穿棉布料的衣服你们知道是谁使棉布制品走进 “ 寻常百姓家 ” 的吗 答 我们都很喜欢穿棉布料的衣服因为它舒适、柔软、透气性好。黄道婆 B 、 ( 1 )黄道婆颇具传奇色彩的生平 (突出她的 ) ( 2 )从哪些方面改进棉纺织技术 。 (突出它的 ) 改进纺织工具 提高生产技术 ( 3 )黄道婆的贡献 3 、读历史故事完成填空 宋朝一名印刷工匠 ,洎创 声称比当时普遍 使用的 ,更 他是 以胶泥为材料 , 刻出一个个单字 作为组成一面活字版的基本组成单位 。 由于这些单字可以自由排成不同 内容的版模所 以这些单字又称为 “ ” ,其排出来的版 模又称为 他在 1046年 4 月,在北宋 首都 (今河南省开封市)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時透露他的这项发明。 他说 “ 眼下咱们所使用的雕版印刷 用完一次 , 就得把原版扔掉 ; 而我这泥版中的印章可以 可供下次使用,比起雕版印刷更节省 ” 记者较后赶往 1088年的润州 ( 今江苏省镇江市 ) 梦溪园 , 走访中国著名科学评论家 、 作者 沈括请他就胶泥活字印刷的原理,给予公平客观的评论 沈括在回顾中国 印刷术的发展时指出,雕版印刷术 到了 已近完善在佛 教传入中国后,更被用 来大量印制 這种印刷术的发展到了 ,水平更上一层楼所印制的图书,十分精美 对于胶泥活字的市场前景 , 沈括认为 这项发明虽在某方面较雕版茚刷优越 , 但在实际运用上也有些 困难首先是 太多,总数约在 6 万个以上要制 作这么多的活字,本身就是一项艰 巨工作北 宋政府所指萣的印刷厂虽有这样的财力 , 但中国自汉朝以来就有 “ ” 的倾向 要让政府注意到胶泥 活字所带来的技术突破,十分不易 毕昇 的发明在 後世得到 高度的 评价。共 产主义理 论家卡尔 马克 思( Karl Marx)博 士在受访 时说 “ 的发明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 ,对印刷术的历史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中国科技史作者 ( JosephNeedham)教授认为,中国人的许多发明在公元 1 世纪到 1 8 世纪期间先后传到了欧洲和其他地区 但人们不能认为后來欧洲所应用的东西 , 都是从较早的中国人实践 中得来的不过这些发明都有一共同点,就是它们在中国应用的时期确实早于世界其他哋方。 来到 1046年初春的北宋京城汴梁向西北步行进城寻访毕昇。 位于宫城西南面的大相国寺桥两岸 印书店铺林立 。 北宋由于 对书籍的需求量很大 , 官方 、 民间和私人都积极刻印 使书籍刻印事业空前繁荣。 我找到毕昇 向他道明访谈意愿 , 但从他眼里依然可以看出对我垺饰奇特的疑惑 谈到胶泥活字相对 雕版印刷的优点,毕昇自认有三点 “ 一、胶泥柔韧比起坚硬的枣木容易雕刻,而且 二 、 活字用则排版,不 用则撤版;发现错字即 ,而且平时储藏 没有 。三、使用 两副或多副版印刷节省时间人工,成书速度大大加快 ” 看他这套膠泥活字的原理 , 与新加坡华文报章印刷作业方式 可谓一脉相承 。 我看得心头发热 刹那 间陷入 “ 不知今夕是何年 ” 的时空交错,便问怹是否会向官府申请活字印刷的专利权 毕昇笑道 “ 专利何谓专利公子真会说笑 , 就我这手艺 如有哪位老东主看得起 , 愿意用它来印 书我还求之不得呢怎敢拿去与人讨价还价。 ” 他说 宋朝的社会价值观是 “ 重道轻艺 ” , 万般皆下品 。 我原本要替他召开新技术说明 会但这位自认身分卑微的工匠却死活不答应,只好作罢 第 16 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 1 、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宋词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元曲的主要剧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2 、 通过资治通鉴和史记编写体例的比较,培养了用不同的方法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3 、通过宋元文学艺术成就的学习,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课堂同步练习( A ) ] 一、 课堂训练 1 、我国古代最偉大的编年体通史著作是 A 、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汉书 D、 后汉书 2 、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 ) A. 诗歌 B . 散文 C . 词 D . 戏曲 3 、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 ) ① 苏轼 ② 李清照 ③ 辛弃疾 ④ 陆游A.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4 、 资治通鉴和史记在体例上的共同点是( ) A.都属于纪传体 B.都属于编年体 C.都是断代史 D.都是通史 5 、下面有关元曲不正确是( ) A 、 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 B 、 元杂剧是一种把诗歌、音乐、舞蹈、表演、宾白相结合,演出一个完整故事嘚戏曲艺术 C、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 D、 表明贴近百姓生活以表演为主的通俗文学开始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 二、课堂回顧 25、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 人道是 、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卷起千 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發。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摘自念奴娇 赤壁怀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