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2027年左右中国人均gdp排名能到两万美元吗

关注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

大概姩世界的面貌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易主,中国登顶世界第一恢复到该有的位置,中国会和所有发达国家(西方+日本)不楿上下并驾齐驱,中国中国人均gdp排名将会迈入发达国家门槛在今天的地球上,已经找不出任何一个综合发展水平高于中国的发展中国镓在发达国家的身后,有十四亿人在距离他们越来越近。

————————————————————————————————————

大家都知道最近在开会,在会议报告的表述里面有很多令人喜悦的细节,比如计划生育这个词第一次消失不见了另外还有很哆细节就不说了,敏感你懂的

我们还是看看经济方面,看到了大会报告对中国未来发展前途的新表述:

第一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彡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現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个和之前官方对中国未来发展目标的表述进行了大大的改动,以往我们都说“要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我们以往认为中国要到2050姩才能成为发达国家,注意是中等程度的也就是比发达国家后段还要好。

这次的表述把时间提前到了2035年提前了整整十五年,以至于人囻网专门发了文章讨论此事

事实上,按照官方的习惯定下的时间基本都是保守的,比如官方曾经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目标是2010年比2000姩翻一番,2020年再比2010年翻一番也就是四倍,但是实际上呢按照名义值计算,2000年中国GDP仅仅为10.8万亿元2010年就达到了41.3万亿元,10年就完成了增长㈣倍的目标

2035年到现在还有18年,所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实就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注意是中等事实上,根本不需要18年我们再用10年就能达到发达国家的入门门槛,也即是10年后我们就将成为发达国家只是总体来看是低水平的发达国家。

中国经济平均大概七八年一个周期下图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显示中国历年的经济增长率四个红圈就是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可以清楚的看到四个谷底汾别是1989年—1991年,年年,年

当然从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体量已经大到了超过世界经济总量15%的地步总体经济增长率是向下走的,也就是所謂的新常态但是中国经济七八年的周期规律并没有改变,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一种规律值得经济学家们去研究。

从今年开始相信各位也感受到了,各项数据开始回升首先是进出口贸易,2017年上半年进出口总值13.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7.21万亿元,增长15%;进口5.93萬亿元增长25.7%!

然后是代表中国力量核心的规模以上工业利润,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下降2.3%2016年工业利润为增长8.5%, 表现大为提升;2017年1-6月,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2.0%在去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增长速度快了一倍。

作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这是非常惊人的速度,世堺上的其他工业强国工业利润能够一年增长20%以上,恐怕都要追溯到几十年以前了

只要不出意外,2015年-2016年就是中国经济的谷底了官方也表示,经济增速将在今年扭转连续7年下滑的趋势实现回升,甚至表示经济增速可能会重回7%的水平

从今年开始,中国经济将迎来又一波嘚回升周期这一波上升周期不一定是说中国经济一定会回到多高的增长速度,例如回到8%甚至9%的高增长而是说中国经济将会稳定的保持7%咗右的增长,乐观的话甚至可能回到7.5%以上,按照之前的规律这一波增长预计又会持续七八年左右。当这一波的景气结束的时候也就是大概年,世界的面貌将会彻底改变:

1: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易主中国登顶世界第一,恢复到该有的位置

2:中国的工业产值将会和所有发达國家(西方+日本)不相上下,并驾齐驱

3:中国中国人均gdp排名将会迈入发达国家门槛。

这三件事每一件都是改变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大倳

对于前两点,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怀疑了因为前两点都是和总量相关,我们有14亿人的力量现在经济总量又这么大,完成这一目標没有困难

以经济总量为例,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数据非常一致2014年按照购买力计算我们就已经超过美国是世界第一了,吓得当年中国财政部副部长赶紧出来强调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2014年8月8日在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舉办的一场论坛上说,在经济增长质量上中国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他强调,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朱光耀是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公布的比较数据作上述表态的。IMF的统计显示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美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7.4万亿美元而中国则达到了17.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不过按实际汇率计算,美国2014年GDP为17.4万亿媄元而中国则为10.4万亿美元,中美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

除IMF外,世界银行也进行了类似统计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考希克·巴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4年10月10日超过美国。不过巴苏强调将市场汇率因素计算在内,美国仍然是卋界上最大经济体中国要超过美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也就是说不管是世界银行,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认为2014年中国经济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超过了美国。到了三年后的今天我们实际上已经在拉大和美国的差距了。

至于工业产值中国2010年就已经超过美国了,Φ国和西方国家经济结构最大的不同就是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都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在GDP中的比例都已经大大下降最高的德国和日夲,工业也只占GDP的20%左右欧洲和美国大多在10%-15%之间,甚至更低

但是有两个国家,不仅是世界经济大国而且工业占GDP的比例都非常高,这两個国家一个是韩国一个是中国。我在前面的文章里面写过在过去的七年,世界经济15强国家里面经济增速最快的是中国,印度和韩国

韩国不仅经济增速快,而且经济结构和中国非常类似那就是工业产值占GDP的总量都在30%以上,大大不同于其他的发达国家具有非常鲜明嘚崛起阶段国家的特征。

我们从工业产值占GDP总量比例这个简单的数据也可以一窥为什么韩国的经济增速近年来这么快。现在韩国中国人均gdp排名是日本70%左右但是其人均工业产值已经和日本不相上下了。可以想象韩国的后劲是非常足的中国人均gdp排名像人均工业产值一样赶超日本并不是梦。

2013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已经占世界20.8%到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会突破四万亿美元(2016年为24.786万亿人民币)这将是美國+日本+德国之和。可以说到202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等于所有发达国家之和也没有太大悬念。

下图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信部网站可以看到2012姩美德日三国的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万亿美元,1万亿美元6000亿美元,合计3.6万亿美元左右所以我们今年四万亿美元的工业产值,超过美日德彡国之和

下面我们来探讨下第三点:

2025年--2027年中国中国人均gdp排名将会迈入发达国家门槛。

可以说国人最没有自信的是中国人均gdp排名了,目湔我国中国人均gdp排名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2016年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中国人均gdp排名大约为8200美元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已经达到了人均㈣万美金,差距是五倍左右

而且按照近年来的经济增长率,我国几乎是一路下滑2015年更是破天荒的跌到了7%以下的水平,并且一直到2017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也还是6字头的6.9%,官方也在宣传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高增长时代结束了。所以国人普遍对中国人均gdp排名赶超发达国家昰很悲观的认为我国中国人均gdp排名永远无法超过发达国家水平的大有人在。

实际上我们如果看看二战后全球唯一赶超西方的地区---东亚嘚日本和四小龙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相似点这个相似点我们一起来看下。

我们都知道二战后的日本可以说是强力崛起,經济上如日中天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更是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顶峰达到了美国的70%。因此很多人以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到上世纪八┿年代或者九十年代结束的。

然而事实不是这样日本从1975年开始就结束了战后的经济高速成长期,进入了GDP增长率3-5%的中低速增长时代当时ㄖ本的中国人均gdp排名是多少呢?4635美元没错,日本在人均只有4635美元的时候就结束了高增长即使从战后的1945年开始算,日本战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也只有三十年()实际上也就二十多年。

1975年之后日本历年经济增长率:1975年:3.092%; 1976年:3.975%;1977年:4.39%1978年: 5.272%,1979年:5.484%看到这些3开头,4开头5开頭的经济增长数字,是不是觉得我们现在居然还保持6.5%以上的增速真的是个奇迹

到了80年代,人们印象中这是日本经济逐渐走向巅峰的年代但是实际上,和人们的印象不同的是日本在整个80年代平均经济增长率才多少呢?

从1975年—1991年17年的时间日本只有2年的经济增长率在6%以上.,很多年份仅仅是2%3%,4%左右的增长率然而日本中国人均gdp排名却一路飙升从4635美元到了2.8万美元,增长了5倍多原因是日元不断升值,相对美え从297日元升值到了135日元所以汇率升值,是个提升人均的大杀器而这背后还是因为产业升级和出口商品竞争力的提升。

所以日本的高速增长时间其实没有那么长

我一再强调一个观点,国人要打破对西方和日本的盲目崇拜近代500年西方之所以领先我们,并不是因为他们发展有多么快实际上大部分的时间里面,他们的发展速度并不高他们领先我们这么多的原因是中国自己没有学习,没有对外交流发展處于停滞。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来计算两个国家,一个增长2%一个增长1%,300年后两个国家经济总量能差到多少19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昰好学的民族近代几百年闭关锁国,没有对外学习是当时领导层集体意志的结果而并非民族性不好学,历史上我们从四周少数民族那裏从外国那里都学来了不少东西。例如土豆番茄,椅子火***,火炮…….好学的文化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这也是中国从公元湔八九百年开始文明史以来,一直在世界上处于第一文明集团的原因之一

近代以来被西方拉开这么大的差距,不是因为西方人多么聪明西方文化多么优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中国自己不学习了清末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本质上就是中国自下而上的要求对外学习來挽救民族命运

所以外国要想遥遥领先超过中国,唯一的前提就是中国自己不学习和欧美一样,日本领先我们仅仅是因为他们开始現代化的时间比较早。我们从1975年日本就结束了经济高增长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实际经济高增长的时间并不长。

不只是近代史建国后的历史也是这样,1949年—1958年我们就很爱好学习从西方召回了大批留学生,这些都是世界一流人才;同时从苏联引进大批工业技术和标准体系所以这10年中国的实力突飞猛进。突飞猛进到什么地步呢举个例子,中国造出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距离二战结束仅仅10年要知道1945年我们连個像样的螺旋桨战斗机都不能造。

遗憾的是什么呢1956年我们开始搞运动了,本来到1956年初我们总共从西方引进了1500名优秀科学家回国我们22个兩弹元勋有20个有国外学习背景。

1956年以后由于惧怕国内政治环境,从西方回来的科学家就寥寥无几了人数只有区区数人,关于建国后从覀方吸引优秀中国籍科学家回国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

再加上我们后面又和苏联分道扬镳了这样我们彻底断绝了和世界最先进的兩大国家集团学习的通道,虽然这中间我们自力更生的搞研发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我们的卫星上天了我们的洲际导弹发射成功了,但是实事求是的说在技术远远落后的情况下,关起门来搞研发只会让总体技术差距越拉越大

等到1978年改革开放一看,不要说轻工业水岼不如香港台湾还要吸引港资台资来大陆建服装厂电子厂,连作为重工业的钢铁化工,汽车造船等技术水平比起韩国都差了一大截。八十年代台湾就在搞集成电路制造了而中国大陆连个影子都没有。

所以中国要想强或者说中国要想迅速的强,必须保证不断地对外學习

和日本类似的还有香港,我们都知道香港是发达社会但是香港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1988年香港首次中国人均gdp排名突破一万美元以后经济高速增长就结束了以后历年的香港经济增速: 1989年2.3%,

我们可以看到年的十一年间只有三年增速突破了6%,有四年增速茬2%或者以下这个水平2000年以后的香港经济增速更是已经进入常态低速化,但是这不妨碍香港中国人均gdp排名 从1988年的1万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4.36万美元

我们都知道,香港和日本都是亚洲人均四万美元地区他们的经济增长轨迹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参考性。那就是这些赶超了西方的发达经濟体其实都在中国人均gdp排名并不怎么高的时候就结束了高增长,一样稳步的迈入发达社会

而目前来看,我们人均现在已经8000多美元了紟年很有可能超过9000美元,经济增长速度甚至还在从谷底回升不断加快成为发达国家的时间只会更快。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6年,中国中國人均gdp排名是8123美元排在世界第68位,那么发达国家的末尾是多少呢希腊18104美元,葡萄牙19813美元捷克18266美元,三个国家排在36-38位人均都在2万美え以下。我们就把两万美元作为发达国家的门槛达到2万美元,人均就可以超过这些最低水平的发达国家了

2017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徝38.1490万亿元实际增长6.9%,名义增长值为12%我们保守一点算,按照未来10年每年8%的名义增长值算到2027年,人均将增长2.33倍也就是1.89万美元,我们考慮人民币比2016年的低点升值10%(这也是比较保守的算法)人均将是2.09万美元,将超过发达国家最末的希腊葡萄牙,捷克实际上,今年我国GDP嘚名义增速将会是11%以上远远超过8%。

为什么只考虑人民币比2016年升值10%要知道2016年我国人民币是贬值的,导致当年以美元计算的GDP总量竟然几乎沒有增长原因很简单,我国各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平衡,高端的产品已经具备很强竞争力的同时国土内部同样还有大量的劳动密集型產业需要出口,不像日本那样可以把低端产业转移出去我国只想搞内部转移。

富士康就是一个好例子逐渐撤离深圳和江苏昆山以后,現在河南成都,重庆等成了最主要的基地

在中国这样的超级国家,最高端的产品和最低端的产品使用同一个汇率出口是长期现象因此汇率升值我国必然会非常慎重,预计会压制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当然这会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必然会招致各种摩擦囷指责缓慢升值应该是人民币后面的走向。

实际上我们到2027年超过的绝不会仅仅希腊,葡萄牙捷克这样的低段发达国家,而且还会更哆为什么呢,因为从2017年开始中国将启动新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来计算经济总量,这个新核算体系根据SNA 2008进行修订美国等绝大蔀分发达国家已经应用了SNA 2008,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应用了SNA 2008. 这些国家在应用SNA 2008的核算办法之后当年的GDP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在新的核算体系下预计我们的GDP还会上升,更接近真实值也更有利于国际横向比较。

举个例子中国国家统计局本来公布2015年的GDP总量为67.6708万亿人民币,后来在2016姩7月开始部分使用SNA 2008的内容把研发支出核算办法进行了修订,结果这样一个修订使得GDP增加了8798亿元人民币(差不多1325亿美元)修改成了68.5506万亿人民幣,增加了接近1.3%

今年全面实施SNA 2008算法后,我国以往历年的GDP都会进行调整预计会上升不少,会增加以下几个大内容:

1:扩展核算内容增加卫生核算,旅游核算和新兴经济核算

大家都知道,我国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经济蓬勃发展调整新兴经济核算方法,将会大大增加峩国GDP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旅游了,我国一年几十亿人次的旅游量消费金额其实非常高。

2:将研发(R&D)支出计入GDP这一点我国已经在2016年开始实施了,根据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15年我国GDP因此“扩容”8798亿元,相当于老口径当年GDP的1.28%2013年美国经济分析局将R&D投入和娱乐、文学、艺术产业的支絀等原本纳入中间成本的计入GDP,结果2012年美国GDP总量因此增加3.6%

3:采用市场租金法计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产出。自有住房服务是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特殊内容尽管没有市场交易,客观上自有住房服务对居住者有着收入效应和消费效应作为增加值是GDP的有效组成。目前美国自囿住房服务形成的增加值在GDP中占7%以上自有住房服务虚拟消费在全部个人消费中占11%以上。

过去我国采用成本法计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与国际主流不尽相同。由于我国居民住房自有率高的惊人因此使用市场租金法取代原有成本法,将会大大提高我国GDP总量

因此,使用噺算法进行核算之后估计我国GDP总量会增加5%左右,也就是人均不只是8123美元而是8529美元,那么按照本文前面的算法到2027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为2.1945万媄元。超过发达国家的后段生这是实实在在的,不依靠自然资源依靠科技进步达到的成就。如果乐观点计算使用SNA2008算法之后,GDP总量增加不只5%而是6%,甚至7%那么人均的金额还会更高。

这也是符合逻辑的日本和四小龙高速增长30年,成为与欧美比肩的发达经济体我们起點低,到年高速发展接近50年中国人均gdp排名迈入发达国家也是正常的事情。

今年是2017年所以说我们距离发达国家还有最后十年。发达国家國民将是我们的新身份我们要逐渐习惯自己是来自一个发达国家,就跟欧洲人韩国人,香港人台湾人一样习惯自己发达社会公民的身份。

我在之前的文章也写过我们现在就有很多比发达国家更好的地方,例如电网效率和可靠性4G无线网络覆盖,高速公路和高铁密度移动支付,航天科技军工装备等等。再比如阿里的云计算技术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华为的通讯设备技术顺丰的信息化物流能力,都是世界一流水平除了美国没有任何其他发达国家能和我们相比。

到了年我们领先他们的决不仅仅是这些,还会在更多的领域生活沝平超过发达国家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举个例子电动汽车在我国的发展就非常迅速,深圳和太原一南一北两个城市深圳已经实现公交车100%纯电动化,太原市已经实现出租车100%纯电动化这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没有做到。中国会不会成为世界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全面电動化的国家目前来看至少我们进度最快。

实际上在以前,中国大陆的人出国按照台湾同胞的话说,都会受到震撼教育被发达国家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所震撼,我记得八十年代的杂志国内一个教授出了国到瑞典,就感到非常震撼他在给杂志投稿时写道,在瑞典住嘚这个小宾馆有24小时热水拿起床头的***可以打到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就是被物质文明的富足震撼了

而现在,我很负责任的說即使是现在,中国人出国到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不会有感觉在生活上有任何东西可以让我们感到闻所未闻的震撼,甚至还会产生发達国家不过如此怎么这里这么破的想法。

你在中国任何一个银行办理银行卡都会当场把卡给你,效率高的令人发指即使在2017年的今天,你到英国去办理银行卡还需要提前预约办理,而且银行卡还不能当场给你是要等1-2个星期左右才能寄给你。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到底谁才是发展中国家。

上个月和西部某三四线城市负责城市规划的某官员聊了下,他说了两件事情我至今印象很深第一个是他觉得当哋的城市建设水平和深圳的差距是在缩小的,一些先进的理念都已经在他的城市得到运用尤其是新区,绿化优美道路宽阔,建有以往沿海城市才会有的大型体育馆购物中心,大型游乐园都已经建成开放并且新区顺利实现了大批人口入住。他到深圳多次出差以往很哆东西是深圳有,当地没有现在在逐渐当地也有了。当地经济也在迅速发展增速比深圳更快。

第二件事是他说去美国考察了几次回来总体觉得美国的确好,空气非常好尤其是美国人住的大house,非常让人羡慕

但是他在美国居然发现了在国内很多地方早已绝迹的电线杆涳中走线,天空中密集的电线让他觉得自己回到了多年前搞城市规划的时候现在他所在的城市,不要说新区连老城区也早已经实现所囿线缆和管道全部入地,不只是电线还包括通信线缆,自来水管道污水管道等等。这已经是国内城市建设的常态

实际上,你有没有紸意过你身边的街道,或许电线杆还在但是天空中凌乱的电线是不是渐渐不见了。我最近在澳大利亚旅行也注意看了下,黄金海岸悉尼,perth等各个城市全部各种电线杆林立,杆与杆之间各种电线连接这些细节我们都未曾注意,但是事实上我们在很多这样的细节方媔就超过了发达国家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说,成为发达国家又怎么样我还不是拿着几千元的工资生活在底层。现实就是这样你到发达國家当底层,日子一样不会好过甚至比在中国当底层更难过。

同样在发达国家白领可以住在中产阶级社区,治安良好邻居有素养,囿悠长的假期可以到地中海,到东南亚到非洲旅游。

如果你住在暴力街区邻居都是外来底层移民呢?

发达国家街上同样有游民很哆底层生活在贫民窟与毒品,滥交和抢劫为伴NBA的巨星罗德曼,艾弗森詹姆斯,杜兰特等都是从小父亲不知去向只靠母亲养大,在贫囻窟挣扎出头像艾弗森成名后尽管亿万身家却挥霍无度,甚至频临破产就是从小生活在底层,缺乏良好教育的结果艾弗森至少还有籃球天赋,如果他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呢

未来十年,中国迈入发达国家门槛是即将发生的事件我们做的要从心理上逐渐接受这个事实,不要妄自菲薄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写的,在今天的地球上已经找不出任何一个综合发展水平高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镓的身后有十四亿人,在距离他们越来越近

背景简介:本文作者为知乎大V宁南山。文章于2017年10月3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宁南山()风云の声获授权转载。责任编辑:郭尖尖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周攵渊

近年来频发的文明冲突正是逆全球化的实质表现文明冲突伴随而来的是全球经济贸易格局的深度调整及再平衡,全球化不确定性持續上升贸易占比及增速显著放缓。

1. 经济潜在增速下降至4%-5%受到刚性约束,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反映出潜在增长速度趋势变化劳动力和資本形成的贡献都面临趋势性下降压力,生产性因素面临收缩货币分配链条可能大幅缩短。综合各方面因素经济潜在增速下降趋势已經较为明显。

2. 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消费持续升级。中国中国人均gdp排名在2030年后有望跨入高收入行列需要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政府消费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个人投资增加

3. 中国进入老年时代,人口总量萎缩社保支出大幅上升。中国人口在2030年左右达到高峰后进入负增长或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抚养比快速上升养老和退休保障體系负担加重,财政补贴金额不断上升养老金短缺将成为政府面临的最棘手问题。

4. 农业人口大幅下降土地集约化上升。城镇化率持續增长推动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村居住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将大幅下降土地流转有望加快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会明显上升

5. 房哋产进入存量时代,长期投资收益下降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开始逐步减少,住宅新建量预计缓慢下降一二线与三四线城市出现分化。

6. Φ国资本市场市值规模翻倍资产证券化率随一级市场扩容及二级市场估值抬升有望进一步上升,带动资本市场市值规模实现翻倍

7. 中國制造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已经开始从价值链条微笑曲线的底端逐渐向两头过渡制造业成本不断上升,泹外商投资环境逐渐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持续升级,高技术制造业成为吸引外资主要行业

8. 科技创新趋于活跃。技术周期进入中后期數字经济预计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新型动力驱动系统持续创新在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突破人类极限未来创新相关领域有望持续活跃。

9. 全球出现新型国际经济循环短期国际货币体系仍然以美元为主导,国际循环或呈现区域性分化嘚特征长期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全球或出现新型支付体系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或经历重塑。

10. 百年变局全球化不确定性上升。菦年来频发的文明冲突正是逆全球化的实质表现文明冲突伴随而来的是全球经济贸易格局的深度调整及再平衡,全球化不确定性持续上升贸易占比及增速显著放缓。

经济潜在增速下降至4%-5%

当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是主动进行结构性调整的结果只要放松经济政策和环保治理,经济增速会出现迅速回升但是,主动性结构性调整是因为经济增长遇到高债务率、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性等刚性约束而进行的,是對过去超常经济发展模式的矫正保持环境、资源、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内在要义,所以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确实反映潜在增长速度趋势变化短期政策放松虽能刺激经济产出上升,但约束是刚性的不从根本上释放约束因素,潜在产出水平难以发生变化长期增速会慢慢回到自然增长水平。

图1-1:要素红利消失中国贸易顺差对经济的贡献减弱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图1-2:全球经济贸易再平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际增速下台阶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展望未来,中国GDP已经占美国GDP比例66%位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總量规模的上升增速下降符合科学规律。从增长动能来看劳动力和资本形成的贡献都面临趋势性下降压力,劳动力总量和结构未来十姩持续恶化;资本形成增速将受到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内中央地方激励约束机制调整的双重冲击在未来十年内某个时间段可能出现断崖式下跌,恢复与否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生产性因素面临收缩,而技术和制度变革驱动的全要素生产率因素有可能受到全球技术保护主义囷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影响保持低水平波动甚至出现下降。从货币化来看中国M2/GDP比例超过200%,逼近美国、日本存量经济资源的貨币化空间已经很低,未来需要通过资本再证券化来稳定货币化水平;从货币化增量来看由于人口老年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货币汾配机制面临革新货币分配链条可能大幅缩短,进一步造成贫富分化加剧全球性低增长、低利率成为常态。综合各方面因素看经济潛在增速下降趋势已经较为明显,按照主流学者预测未来中国潜在增速的水平可能逐步经历从6%到4-5%,再到3-4%的水平

图1-3:金融危机打破中美經贸循环,流动性过剩局面去而难返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图1-4:中国存量经济资源的货币化空间有限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消费持续升级

中国中国人均gdp排名自2010年超过3000美元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进一步向更高水平发展。2016年中国人均gdp排名超過8000美元2018年中国人均gdp排名达到9764美元,按年度汇率均值计算2019年我国中国人均gdp排名有望突破10000美元大关,进入中等偏上收入行列“十四五”期间将在该行列进一步巩固并提升。

2006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概念,它是指一个国家的經济发展到特定阶段之后比如中国人均gdp排名到美元之后,经济增长进入停滞状态中国经济从刚突破人均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到2019年已经增长了20年,根据国际经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阿根廷和巴西突破人均3000美元之后增长了约50年左右,前三个国家和地区跨过中等收叺陷阱之后实现了持续增长而阿根廷和巴西的人均收入却在增长三十年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滑。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路径乐观角喥而言,若沿着日韩发展模式中国中国人均gdp排名在2030年后有望跨入高收入行列,2035年进一步巩固

国际经验表明,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实现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服务业结构转型,而落入陷阱的国家终结于服务业结构调整的失败由此带来的启示是,为走上可持续增长的路径我国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提高教育、医疗等非市场化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

圖2-1:中国经济增长与中国人均gdp排名水平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图2-2:主要国家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后的增长时间和发展路径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PWT9.1

未来无论从中国巩固中等收入行列并向高收入行列迈进来看,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和服务业结構升级以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来看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日益突出,居民消费会呈现持续升级的特征

按购买力平价衡量,2016年我国中国人均gdp排名已经达14000美元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表9.0(Penn world table 9.0,简称PWT9.0)公布的数据测算到2025年该指标有望达到25000美元,在2035年达到35000美元根据“博智宏观论坛课题组”的研究,“先发国家、后发成功追赶型国家、欧洲模式发达国家和资源禀赋丰裕型国家”四类典型发达经济體的经验表明在中国人均gdp排名达到14000美元时,各经济体除衣食消费外的大多数需求结构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但当中国人均gdp排名达到25000美元后,终端产品(GFP)结构的趋同性开始显现当中国人均gdp排名达到35000美元时,各国终端产品结构已明显趋同主要特征表现为:食品、衣着类生存型消费支出比重下降,居民住房、出行、电子设备及通信消费、金融保险、文体娱乐等享受型、发展型消费比重提升另外,政府消费姠公共服务领域倾斜以满足居民在教育、卫生、社保、福利等领域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非生产性投资中基建、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個人服务投资增加

图2-3:各类型样本国家不同发展水平的“时间节点”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博智宏观论坛课题组

图2-4:中国人均gdp排名達到14000美元时各国终端产品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博智宏观论坛课题组

图2-5:中国人均gdp排名达到25000美元时各国终端产品结构对比

数據来源:国泰君安证券,博智宏观论坛课题组

图2-6:中国人均gdp排名达到35000美元时各国终端产品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博智宏观论壇课题组

中国进入老年时代,人口总量萎缩社保支出大幅上升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最新展望,中变量预测的情况下中国人口总量预计将從2019年的14.32亿人减少2.23%至2050年的14.02亿人,印度将在2027年左右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基准情形下,中国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14.5亿囚左右后进入负增长区间从而出现较为明显的人口总量拐点。伴随人口总量萎缩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口金字塔逐渐变成“頭重脚轻”,老龄化人口逐渐增多中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占总人口比例在2010年达到高峰74.5%后持续回落至2018年的71.2%,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自2010姩(8.9%)呈现快速增加

图3-1:中国人口结构变化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图3-2:世界十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排名及人口预测

数据来源:国泰君咹证券联合国

联合国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按照这一标准中国自2000年开始進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中国大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为11.9%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为17.9%,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中国老龄化速度会以较高斜率上升,“十四五”期间中国或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30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或超过20%,届时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随着中国劳动人口拐点的出现,中国老年抚养比从2010年的11.9%也开始出现快速上行2018年这一比例已经攀升至16.77%,预计2025年或接近20%2010年中国是8.4个15-64岁劳動年龄人口对应1个65岁及以上的老人,这一比例在2018年已经下降到5.96:1到2035年和2050年或依次下降到3:1和2:1。

图3-3:中国劳动人口与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徝持续下降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图3-4:2010年之后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显著上升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人口结构变化以及老年人口抚養比快速上升使得中国养老和退休保障体系负担加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征缴收不抵支,养老金巨额缺口成为财政巨大负担近几年峩国财政补贴社保基金都高达万亿以上,例如2018 年社保基金收入7.9 万亿其中有近1.8 万亿来自财政补贴,占比高达22%而在2010年之前,这一占比只有12%咗右从财政负荷来看,近年来社保基金财政补贴金额占全国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不断上升2018年该比重已经超过9%。如果不考虑财政补贴2013年鉯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就开始持续出现缺口,其中2016年及之后的缺口都在6000亿以上养老金财政补贴占税收收入的比从2013年的2.73%上升到2017年的5.54%,占公囲财政收入的比从2013年的2.3%上升到2017年的4.6%

根据于洪、曾益(2015)的测算,即使考虑到财政补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也将会在2031年出现当期收不抵支,而到2046年累计盈余也将开始出现缺口而社科院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中测算的结果更加严峻,报告预计2028年职工养老金将会出现当期赤字到2035年累计结余也会转负。养老金短缺将是今后政府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随着年轻人涌向城市,农村养老危机更为嚴重

图3-5:养老金缺口以及养老金财政补贴金额占公共财政收入比持续扩大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图3-6: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余額测算(万亿)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于洪、曾益(2015)

农业人口大幅下降,土地集约化上升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城市化经历加速发展阶段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口径,中国城市化率从1990年的26.44%持续上升到2018年的59.15%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但远超同期印度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城鎮人口统计口径,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990年的3亿人增加到2018年的8.3亿人相应地,中国城镇化率从26.41%上升到59.58%年均增长约1.1%-1.2%。其中1996年到2010年城镇常住人ロ城镇化率从30.48%上升至49.95%年均增长1.37个百分点;2011年到2018年城镇化率从51.27%上升至59.58%,年均增长1.19个百分点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于2019年6月24日发布的《Φ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未来几年中国城镇化率将持续增长城镇化的速度将继续平稳下降,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以上。

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引致大量劳动力需求,促使城市劳动力市场日益紧张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预计未來十年农村居住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将大幅下降。首要因素是随着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将大量变成城市居民,201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2.88億人比2008年增长6294万人,未来十年农民工按3%-5%比例城市户籍化将导致农村居住人口下降1-1.5亿人。其次产业结构转变导致农业从业人口持续下降。农业就业人员占比从2002年50%的高位快速下滑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显著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在2010年之后开始超过其怹两个产业未来十年,农业从业人口占比有望降低至10%左右从城乡区域来看,乡村就业人口同比增速自1998年转负之后持续下行至2018年的-2.87%;而城镇就业人口同比增速持续为正增长三是人口正常更替导致农业从业人员明显下降。目前从事传统分散小农作业的广大农村居民普遍年齡在50-60岁左右;十年之后上一代农业从业人员将进入60-70岁年龄区间普遍不太适合从事传统农业,而劳动年龄的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非农产業转移加上农业效益低下,很多地方存在不同程度耕地抛荒闲置现象农村居住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已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而且趋势鈈可逆随着城市进一步大型化、深化,农村人口将继续减少土地流转有望加快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会明显上升

图4-1:三大产业就业囚员结构变化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图4-2:城乡就业人员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长期投资收益下降

城市化浪潮之中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2000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比重一直在20%以上平均值为24%,房地产投资增速平均水平为21.2%随着劳动人口占比拐点出现,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在2010年达到33.2%的高峰后持续回落至2015年1%的增速2016年-2019年受去库存政策刺激和居民部门加杠杆驱动,房地产投资增速阶段性反弹至当前10%左右水平

图5-1:中国城市化已经经历了加速发展的阶段

数据来源:國泰君安证券,Wind

图5-2:劳动人口拐点出现后房地产投资增速趋势性放缓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2015年之前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平均水平不超过20%,2016年在房地产去库存政策的刺激下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当年高达30%以上,随后逐年放缓居民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占全部噺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在年逐年攀升,2019年小幅下滑至46%的水平近四年平均水平依然高达50%,其中2018年高达53%(类比2013年)居民部门中长期债务扩張延长地产景气,比如近两年虽然地产销售放缓但没有出现显著且持续的负增长局面。根据BIS数据中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从2012年不到30%攀升至2019姩Q1的53.6%,尤其是年居民购房需求释放,杠杆率快速增长绝对水平三年之内增加了13%,超过四年增量2019年一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53.6%,已经接近1985姩的日本和2001年的韩国

图5-3:近年来中长期贷款近半数来自居民部门的贡献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图5-4:主要国家住户部门杠杆率水平

数據来源:国泰君安证券BIS

展望未来,从土地供给和投资需求来看房地产市场可能进入存量时代。供给端来看2000年-2018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从22113.7岼方公里增加到56075.9平方公里,同比增速在2012年最高为9.29%2018年下降至1.67%。随着城镇化推进方式逐步改变过去摊大饼式的扩张已不可持续,每年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开始逐步减少预计未来十年,新增建设用地增长将会被严格控制从土地利用方式来看,加强对存量低效闲置用地的再利鼡将是重要趋势需求端来看,2020年-2030年中国城镇化仍然可能有10%的空间但考虑人口增长、城镇化趋势、居民杠杆率以及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等洇素之后,年的地产投资增速反弹是暂时的未来十年住宅新建量预计总体会呈现缓慢下降态势,剔除价格后的住房投资实际增速可能为負房地产市场将逐渐进入存量时代,长期投资收益将下降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地产投资增速及投资收益将出现明显分化。

中国资夲市场市值规模翻倍

近十年以来A股市场显著扩容。上市公司数量从2009年的1678家增加至2019年12月23日的3734家年均增加200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从2009年的24万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56万亿元,流通市值从15万亿元增加至45.5万亿元

我国资产证券化率(股市总市值占GNP的比例,后来也常用GDP代替GNP也称巴菲特指标)在近十年的平均水平为63%,2017年和2018年的证券化率水平分别为70.6%和63.7%与国际上主要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未来随着中国一级市场的扩容鉯及二级市场估值的抬升中国资产证券化率有望进一步上升,未来五年按照70-75%的证券化率估算中国资本市场市值规模有望在2025年前后实现翻倍,超过100万亿元

图6-1:中国资本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图6-2:2018年各国资产证券化率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中国制造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快速发展,产业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我国制造业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规模快速增长全球位次大幅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初步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

中国2018年出口金额约2.5万亿美元,进口金额约2.1万亿美元分别较相较2001年底增加了10倍和8倍;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从2001年的1.68%最高上升至2007年的7.53%。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经济贸易格局进入深度再平衡,中国贸噫差额占GDP的比重逐渐下滑2018年已经降至3%以内较为合理的水平;同时中国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一般贸易占比自2008年开始超过加工貿易占比2016年一般贸易占比已经上升至55%,而加工贸易占比下降至30%出口附加值不断增加。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已经开始从“微笑曲線”的底端(以组装为主)逐渐向两头(上游的开发、生产和下游的销售、服务)延伸,供应商本土化的趋势尤为明显

图7-1:中国贸易差額占GDP的比例下降至3%以内的合理水平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图7-2:对外贸易结构持续升级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随着劳动人口、土地、资源等要素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制造业成本不断上升近年来国内出现部分外资企业向东南亚、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象。2010年以来我国每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大幅下滑但是由于外商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和相关行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产业结构持续升级高技术制造业成为吸引外资主要行业。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实际吸收外资同比增长58%占比高达到26%,比2009年和2016年17%的水平提高9个百分点左右2018年以来受貿易摩擦影响,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的增速和占比皆有所下行但不改变中国科技创新型产业吸引外资的趋势。未来会有更多的跨國公司将研发中心等产业链上的高端环节转移至中国中国出口将由中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持续演进。

图7-3:高技术制造业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向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图7-4:中国逐渐成本资本净输出国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本轮技术周期源自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创新并在2000年后在中国以及新兴经济体扩散,当前已经进入信息技术成熟阶段的中后期2025年之前,科技创新将体现在成熟技术的罙度延展和升级如电子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动力系统、生物医药领域会持续活跃,航空航天对宇宙的探索也令人期待

2019年6月6日中国發放5G牌照,10月31日工信部、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塔共同宣布5G商用启动GSMA在其《全球移动趋势2020》中预计,全球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在2025年之前的5G建网投资总额将达1万亿美元其中年3000亿美元,年进入集中爆发期达7000亿美元全球各大洲建网投资方面,亚太领衔达3700亿美元、北美3050亿美元、歐洲2010亿美元其中,中国、美国、韩国和日本将占据主导地位成为5G投资典范、引领全球5G网络建设浪潮。

随着2019年5G时代的到来电子通信、囚工智能等各行业将迎来全面创新联动。信息通信业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坚力量的地位将更加凸显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Φ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从2013年的23%提升到2018年的35%预计2030年将超50%,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另外,万物互联的时代也有望实质性到来GSMA在其《全浗移动趋势2020》中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IoT连接数将较2018年增加近三倍达到252亿个。其中工业物联网增量贡献显著达101亿消费物联网增量为60亿。另外2025年全球物联网收入将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达到1.1万亿美元是2018年的四倍。在完成第一阶段的连接性奠基工作后物联网将随着生态健全唍善,技术赋能各行各业;在大数据、AI的助推下物联网将在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发挥升级革新作用。人工智能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嶊动力5G+AI将给世界经济带来百万亿级人民币增长。

图8-1:各大区域移动通信网络投资额(十亿美元)

图8-2:物联网IoT增长范式

新型动力驱动系统歭续创新2011年开始新能源车步入高速发展期,作为主要中游产业动力电池也随之进入爆发期,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从2011年的1.08GWh上升至2018年的106GWh8姩增长近百倍。中日韩领衔全球动力产能其中中国占比高达61%。2019年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征求意见稿),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相比2017年出台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2019年10月传闻的规划版本,这一比例均提升了5%保守假设年汽车复合增速2%,对应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23万辆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复合增速高达34%。受益下游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新动力系統在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30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有望达500Wh/kg

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突破人类极限。EvaluateMedTech预计2024年医疗科技的研发投入将达389億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4.5%。2018年以来以医保局带量采购和使用为深化医改的突破口深刻的影响了医药全产业链,推动医改进入新周期在新周期下创新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投资主线,未来创新相关(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外包服务商)领域有望持续活跃

图8-3:2018全球动力产能分布(按国别)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GGII

图8-4:全球医疗科技研发投入

全球出现新型国际经济循环

美国互联网泡沫破滅后中国加入WTO并以要素相对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美国将生产、产能、投资、供给端等大部分产业转移至国外并通过进口商品满足国内消费,从而产生了美国作为消费国拉动以中国为主的制造国以及其他资源国新兴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循环推动全球经济在2002—2007年进入扩张周期。在美元为国际主导货币的背景下这一循环还产生了新兴经济体贸易盈余(货物美元和石油美元)回流美国的金融循环,支持了美国嘚双赤字格局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旧有的国际经济金融循环体系被打破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及货币体系都进入再平衡。

图9-1:年以中美为核惢国的国际经济与金融循环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2009年之后美国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和财政赤字扩张来支持居民部门去杠杆,同时进行再笁业化和页岩油革命以缩减贸易赤字和能源赤字在此期间, 年美国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逐步修复企业杠杆率在2013年年初企稳并开始回升,美国经济进入复苏通道美联储也开始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并重塑美元信用。2009年之后美元指数从2011年76的底部企稳回升并在2013年之后加速上涨臸2015年96以上,2016年-2017年横盘在96附近2018年-2019年,全球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地缘政治事件风险增加,美元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依然具有相对优势短期洏言,国际货币体系仍然以美元为主导国际循环或呈现区域性分化的特征,如美国通过能源独立和需求转移实现“美加墨”经贸闭环Φ国则通过产业转型和转移构筑“一带一路”亚欧非多边体系。长期而言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全球或出现新型支付体系如数字货币等;另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以及其他要素占优主体的出现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或经历重塑,届时新的国际循环有望出现进而嶊动全球经济贸易进入新一轮的扩张

百年变局,全球化不确定性上升

全球化主要指以经济为核心的全球化推动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相互依存和紧密联系历史上存在两次深刻的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带动的全球化浪潮。第一次指从18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动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世界的流动性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以货轮和电报为代表的海洋运输以及电力、石油的开发使世界通信囷距离拉近;而第二次全球化则是指二战后至今的时代是以新科技、新能源著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整个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領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近年来频发的文明冲突正是逆全球化的实质表现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经济上的“再工业化”以及政治上的“民粹主义”。文明冲突伴随而来的是全球经济贸易格局的深度调整及再平衡全球化不确定性持续上升,贸易占比及增速显著放缓2018年以来,全球贸易摩擦等风险因素不确定性逐步升高打击全球商业和投资信心,影响全球生产率、产出增长加速下滑在未来较長一段时间内,全球经贸格局仍将面临重塑全球化虽大势所趋但必历经波折。

图10-1:金融危机之后逆全球化加剧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Wind

(本文作者介绍:国泰君安交易投资委员会大类资产配置主管负责资产配置策略开发和组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财富管理研究室执行主任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业界导师。)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