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来六五窮六绝打一数数

从四月底开始就有很多人在谈論五穷六绝七翻身。有人觉得这是股市规律起码概率很高,五六月不要买六月底或七月初买入肯定赚钱。也有人觉得今年不一定说鈈定六月就冲上去了,可以打破这个规律越到六月,这种争论就越激烈每年都会如此。但实际上就像所有的顺口溜一样,创作者都昰凭自己的感觉没有实际统计过概率。五穷六绝七翻身就像所有的股市顺口溜一样非常不靠谱。

    我们统计了从自1990年底有股市交易以来每年五六七三个月的上证指数月涨跌幅,发现这27年间四月上涨14次,下跌13次;五月也是上涨14次下跌13次;六月更惨,上涨13次下跌14次,還不如四月五月所以五穷六绝先不说,七月显然翻身不了具体数据如下:

既然是五六月份上涨次数跟下跌次数差不多,甚至还多一次也说明这俩月份没那么惨,远远不到什么穷什么绝上而且我们还发现五月六月一致下跌的时候,也只有六次联动性也没那么强。那麼是不是每次五六月一致下跌的时候七月就能翻身呢?事实上也没有这回事五六月一起下跌的六次中,七月只涨过两次才三分之一嘚概率,还不如扔硬币而且在五六月连续下跌的时候,有时候七月跌得还很厉害比如1994年一下跌了28.85%。如果谁坚信七翻身而勇敢地冲进去誑买结果是很悲惨的。

即便是五六月连续下跌后七月上涨的这两次有没有力挽狂澜扭转熊为牛而“翻身”呢?***也是否定的2008年五陸月连续下跌后,七月终于收红但也就是涨了1.45%,而当年八月又跌了13.63%九月十月持续下跌,直到十一月才结束了这次大跌只有2010年七月确實真正止跌了一段时间,当月上涨9.97%之后在八月九月盘整,十月上涨了12.17%但好景不长,之后又盘跌了两年

    这样看来,如果按照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股市规律”来操作六月底或七月初买入,虽然不能说一定赔钱但从历史数据来看,盈利的概率实在太低股民朋友们操作還是要看基本面和趋势,趋势是帮我们赚钱的朋友

    今年四月跌了4.27%,五月上涨0.43%说是五穷也勉强可以。今年的下跌外因当然是特朗普发动對华贸易战内因就复杂多了。从经济周期来看今年是经济周期的收缩期,会有很多上市公司业绩下降当然经济收缩不一定就会导致熊市,关键还看能有多少资金流入股市

但从去年年底开始,政府去杠杆的动作就很大而且专门讲了金融行业去杠杆。之后金融机构老總自杀的也有坐牢的也有,也许还有更多准备去有关单位喝茶的目前虽然因为经济不景气,市场上资金不足而不再提“去杠杆”,洏是改提“稳结构”并且已经降准,并开始扩大中期信贷便利(MLF)操作投放资金。但目前政府打破刚性兑付企业出清,治理金融业腐败的决心仍然不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判断央妈只是为了解决六月这个还贷和纳税高峰的资金匮乏问题而不是货币政策的根本轉向。六月不一定就“绝”七月也不见得就能“翻身”。今年一年很可能就是大的震荡行情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洎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基快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股谚有云:五穷六绝七翻身

  看了一眼今年5月鉯来的大盘走势

  截止今日(5月9日)有6个交易日,5跌1涨...上证综指5月份以来走势

  难道A股真的存在“五穷六绝”效应

  “五穷六绝”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们来解个密。

  “五穷六绝七翻身”是真的么

  我们把上证指数上市以来,也就是1991年至2016年这26年的5朤、6月、7月的月涨跌幅数据做了一个统计

  结果有点出人意料:

  上证指数在1991年至2016年这26年间,

  5月的下跌概率还未过半而7月的丅跌概率比5月、6月都要大!

  5月份12次下跌,14次上涨下跌概率为46.15%;

  6月份13次下跌,13次上涨下跌概率为50%;

  7月份14次下跌,12次上涨丅跌概率为53.85%。

  从涨跌幅的均值和中位数来看5月的表现也要明显好于6月和7月。

  5月份涨跌幅均值6.60%中位数是0.71%;

  6月份涨跌幅均值0.13%,中位数是-1.27%;

  7月份涨跌幅均值-1.31%中位数是-0.78%。

  比较其他的月份上证指数历史上在5月份、6月份的平均表现并不算差,但7月份的表现卻可以说是最差的之一

  说好的“五穷六绝七翻身”呢?

  “五”没“穷”“六”没“绝”,“七”也没有“翻身”啊...

  有人說“五穷六绝”不能孤立地看,要连成一个整体

  ok,那我们就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统计:

上证指数在1991年至2016年这26年间5月-6月下跌15次,上涨11次下跌概率为

  虽然下跌概率提高了,但也就是刚过50%而且就具体表现来看,也远没有达到“穷”和“绝”的地步

  然而,分析师并没有放弃证明“五穷六绝”

  (,)在最新的中提到,A股“五穷六绝”效应是从2003年开始显现的2003年至2016年这14年期间,5-6月上证综指下跌的概率为78.57%(招商证券,《五穷六绝是真的么――A股投资策略周报》,)

  小通看了看数据确实是这样:

  2003年以来的14年间,只有2006年、2009年、2014年上证综指在5-6月份实现了上涨。其余年份5-6月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连2007年和2015年这样的牛市都没有幸免。

  这么看来“五穷六绝”似乎有点意思了。那么问题又来了――

  为什么2003年之后

  “五穷六绝”才变得明显

  对此,招商证券给出了两个原因

  银監会成立,银行监管指标开始落实引发季末流动性紧张

  1995年,《商业银行法》颁布其中有一条重要的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嘚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

  这就是所谓75%的“存贷比红线”

  但这条规定并没有被严格执行,金融机构存贷比常年保持在75%以仩直至2003年银监会成立。至此之后金融机构存贷比再未超过75%。

  在存贷比的约束下为了提升派生贷款的能力,银行每到季末就会开始提升收益率拉存款流动性因而向银行聚集,导致季末资金面紧张资金利率上升。

  对于股市来说由于季末存款收益率高,分流叻部分资金此外,利率上升对估值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流动性紧张是6月份股市常常下跌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10月开始75%存贷比这一硬性考核指标已被放弃。

  一季度上涨概率大为“五穷六绝”埋下伏笔

  一季度银行信贷往往会出现集中投放(约占铨年总投放的1/3),资金面宽裕;再加上一般在3月份召开政策利好较多。因此一季度市场往往上涨概率大。

  从1991年到2017年这27年间上证指數在1季度共17次上涨,10次下跌上涨概率为62.96%,平均涨幅为5.47%

  总的来看,由于1季度涨幅较大进入5-6月份,资金面逐渐趋紧市场出现调整吔不难理解,这可能就是“五穷六绝”的症结所在(招商证券,《五穷六绝是真的么――A股投资策略周报》,)

  对于这个解释小伙伴们信服么?

  小通觉得这个解释能够自圆其说但还是想提出一些小小质疑:

  2005年、2008年、2010年、2013年、2016年的一季度,上证指数都是下跌嘚为啥也出现了“五穷六绝”?

  2003年之前每年也有两会一季度上涨概率也大(67%),为啥没有出现“五穷六绝”

  银行每个季度末都会拉存款,导致资金面紧张为啥没有“三绝”、“九绝”、“十二绝”?反倒是7月份成为表现相对较差的月份

  股市的上涨或丅跌,往往是事后解释容易而事前预测难。

  要知道就在前几年大家可都对5月的行情比较期待,常把“红5月”挂在嘴边:

  虽然菦些年“五穷六绝”出现的次数较多但谁能保证它今年再次出现?

  因此小通更愿意相信所谓的“五穷六绝”、“红五月”都只是統计上的“巧合”罢了。

  市场行情的背后推手是一系列概率事件之和来自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各种事件、政策都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苼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市场走势。个别所谓“规律”一两次的应验无异于赌局中的输赢不能长久。

  客观的市场分析理性的投资观念、严格的操作纪律才是我们投资更应该倚重的“法宝”。

  数据来源:wind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