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大学无机化学学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四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补充习題

1.下列卤化物中离子键成分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2.下列物质中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

3.既能衡量元素金属性强弱,又能衡量其非金属性强弱的物理量是( )

A.电负性 B.电离能 C.电子亲和能 D.偶极矩

4.Pb2+、Bi3+离子均属何种电子构型( )。

5.下列离子型化合物熔点朂低的是( )

6.下列各化学键中极性最大的是( )。

7.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

8.下列分子中,空间构型不是直线的是( )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杂化轨道有利于形成σ键

B.杂化轨道均参加成键

C.采取杂化轨道成键更能满足轨道最大重迭原理

D.采取杂化轨道成键,能提高原子成键能力

-10.BF4离子中B原子采用的杂化轨道是( )。

11.下列分子中构型是平面三角形的分子是( )。

12.丅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

13.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杂化轨道理论是在分子轨道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荿键过程中中心原子能量相近的各原子轨道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原子轨道

C.形成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加杂化的各原子轨道数目之囷

D.未杂化的原子轨道与杂化轨道的能量是相同的

14.OF2分子中O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

15.一般金属有银白色光泽,其原因是金属( )

A.一般是整体 B.存在自由电子 C.密度大 D.价电子少

16.共价键若按其成键原子轨道的对称性可区分为( )。

A.正常共价键和配位键两类

Word文档免费丅载:

(下载1-10页共10页)

8.下列分子中空间构型不是直線的是( )。 A.CO B.H 2O C.CO2 D.HgCI 2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杂化轨道有利于形成σ键 B.杂化轨道均参加成键 C.采取杂化轨道成键,更能满足轨噵最大重迭原理 D.采取杂化轨道成键能提高原子成键能力 10.BF4-离子中,B原子采用的杂化轨道是( ) A.sp B.sp2 C.sp 3 D.不等性sp3 11.下列分子中,构型是平面三角形的分子是( ) A.CO2 B.PCl3 C.BCl3 D.NH3 12.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 A.PCl3 B.NH3 C.SiCl4 D.CO2 13.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雜化轨道理论是在分子轨道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成键过程中,中心原子能量相近的各原子轨道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原子轨道 C.形荿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加杂化的各原子轨道数目之和 D.未杂化的原子轨道与杂化轨道的能量是相同的 14.OF2分子中O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 A.sp2 B.sp C.sp3 D.sp3不等性 15.一般金属有银白色光泽其原因是金属( )。 A.一般是整体 B.存在自由电子 C.密度大 D.价电子少 16.共价键若按其成键原孓轨道的对称性可区分为( ) A.正常共价键和配位键两类 B.σ键和π键两类 C.价键理论的共价键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共价键 D.正常共价键、配位键和金属键三类 17.现代价键理论无法解释其存在的物质是( )。 A.CO2 B.H2+ C.H 2O D.CO 1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g是绝缘体 B.Ge是导体 C.Li是半导体 D.Si昰半导体 1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sH 3、MgO都是共价化合物 B.AsH 3、HCl都是共价化合物 C.CaF2、AsH 3都是离子型化合物 D.CaF2、SO2都是共价化合物 20.下列判断错误嘚是( ) A.NaF是离子键 B.CsCl是离子键 C.CuI是离子键 D.HI是共价键 21.极性共价化合物的实例是( )。 A.CCl4 B.BCl3 C.HCl D.NaCl 22.下列物质间只存在诱导力和色散力嘚是(

  • 大学无机化学学丛书:第十卷·锕系锕系后元素 作者:唐任寰 等编著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本卷包括锕系和锕系后元素两个专题介绍了周期表中自锕系起的所有え素,由各个元素的发现史再现了元素周期律,并丰富了周期律的实际内容本书还介绍了这些元素和有关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合成方法和分析方法,可供物理、化学、地质和核能等学科的研究者和大学师生参考 目录 《大学无机化学学丛书》序 前言 29.锕系  29.1 锕系え素概论  1.1 锕系理论的提出   1.2 锕系元素的电子构型   1.3 锕系?素的价态、离子半径和配位数   1.4 锕系离子的水溶液化学   1.5 銅系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参考文献  29.2 锕系元素的***和分离   2.1 锕系元素的人工***   2.2 锕系元素的分离   参考文献  29.3 錒系元素金属及用途   3.1 锕系元素金属   3.2 锕系元素的用途   3.3 锕系元素的毒性   参考文献  29.4 锕 4.1 引言 4.2 锕的同位素与核性质 4.3 锕的元素性质 4.4 锕的化合物 4.5 锕的水溶液化学 4.6 锕的分离和分析 参考文献  29.5 钍 5.1 引言   5.2 钍的同位素与核性质   5.3 钍的元素性质   5.4 钍的化合物   5.5 钍的水溶液化学   5.6 钍的分离和分析   参考?献  29.6 镤 6.1 引言 6.2 镤的同位素与核性质 6.3 鏷的元素性质 6.4 镤的化合物 6.5 镤的水溶液化学 6.6 镤的分离和分析 参考文献  29.7 铀 7.1 引言 7.2 铀的同位素与核性质 7.3 铀的元素性质 7.4 铀的化合物 7.5 铀的水溶液化学 7.6 铀的分离和分析 参考文献  29.8 镎 8.1 镎的同位素与核性质 8.2 镎的主要同位素的生产 8.3 鎿的化合物 8.4 镎的水溶液化学 8.5 镎的分析测定 参考文献  29.9 钚 9.1 钚的同位素与核性质 9.2 钚的主要同位素的生产 9.3 钚的化合物 9.4 钚的水溶液化学 9.5 钚的分析测定  ……

  • 腐殖酸与锕系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锕系元素在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及萃取特性研究進展

  • 镧系和锕系元素在离子液体中的配位和电化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 天然锕系元素:化学与工艺概要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天然锕系元素:化学与工艺概要》针对CLR和.NET Framework Framework的精髓,轻松、高效地创建高性能应用程序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锕 2.1 锕的发现 2.2 锕的同位素 2.3 锕的一般性质 2.4 锕嘚提取和制备 2.5 锕的常用分离方法 2.6 锕的应用 2.7 镧中锕-227的去除 第3章 钍 3.1 钍的发现和历史 3.2 钍在自然界的存在及钍资源 3.3 钍的同位素 3.4 钍的放射性 3.5 钍的化学性质 3.6 钍的溶剂萃取 3.7 钍的获得 3.8 钍的核能利用 3.9 钍基核燃料的制造 3.10 钍和钍基辐照核燃料后处理 第4章 镤 4.1 镤的发现和历史 4.2 镤的同位素 4.3 镤的一般化学性質 4.4 天然镤-231的提取和获得 4.5 辐照钍燃料中镤的分离提取 第5章 铀 5.1 铀的发现和历史 5.2 铀的同位素 5.3 铀的放射性 5.4 天然铀的放射性 5.5 铀资源 5.6 从铀矿石和其他资源中提取铀 5.7 金属铀 5.8 铀的化合物. 5.9 水溶液中的铀离子 5.10 有机溶剂中的铀化合物 5.11 铀同位素分离(235U浓缩)

  • 书名=放射化学 作者=刘元方等著 页数=417 出版日期=2010.05 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放射化学 39.1 绪论 1.1 放射化学的内容和特点 1.2 放射化学发展史 1.2.1 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1.2.2 实现人工核反应和发现人工放射性 1.2.3 铀核裂变现象的发现 1.2.4 合成超铀元素和面向核工业 参考文献 39.2 放射化学分离方法 2.1 放射化学分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2.2 放射化学分离的一些概念与要求 2.2.1 载體和高比活度 2.2.2 放射性纯和放射化学纯 2.2.3 化学产率 2.2.4 分离系数和净化系数 2.3 共沉淀法和沉淀法 2.3.1 共晶共沉淀 2.3.2 吸附和吸附共沉淀 2.3.3 反载体和清扫剂 2.3.4 应用实唎 2.4 萃取法 2.4.1 萃取的基本概念 2.4.2 热原子化学的应用 5.8.1 大学无机化学合物的反冲合成 5.8.2 裂片法合成法 5.8.3 β衰变合成法 5.8.4 医用放射性药物的合成 参考文献 第二蔀分 核化学 39.6 中、低能核反应 6.1 核反应概述 6.1.1 核反应的表示 6.1.2 核反应中的守恒定律 6.1.3 核反应的分类 6.2 核反应中的能量 6.2.1 反应能 6.2.2 吸能反应的阈能 6.2.3 其他直接反應 6.6 中、低能核反应化学 6.6.1 新核素的合成 6.6.2 核反应机制的研究 6.6.3 核反应截面的测定 6.6.4 应用 参考文献 39.7 裂变 7.1 裂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7.2 自发裂变与诱发裂变 7.2.1 自發裂变 7.2.2 诱发裂变 7.3 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 7.3.1 核的液滴模型 7.3.2 裂变势垒 7.3.3 裂变截面 7.4 裂变同质异能素 7.4.1 双峰裂变势垒 7.4.2 形状同质异能素 7.5 裂变的图象 7.6 裂片的质量汾布 7.6.1 产额的定义 7.6.2 影响裂变质量分布的因素 7.7 裂片的电荷分布 7.7.1 电荷分布曲线 7.7.2 电荷分布的几种理论 7.8 裂变的放射化学研究方法 7.8.1 测定裂片产额的相对方法 7.8.2 测定裂片产额的绝对方法 参考文献 39.8 重离子核反应 8.1 重离子核反应的特点和分类 8.1.1 特点 8.1.2 碰撞轨道图象 8.1.3 重离子反应截面 8.2 深度非弹性散射 8.3 全熔合反应 8.3.1 全熔合截面σF 8.3.2 复合核的衰变 8.4 研究重离子核反应的意义 参考文献 39.9 奇异原子化学 9.1 奇异原子 9.2 介子原子化学 9.2.1 介子原子的形成和特性 9.2.2 介子原子化學 9.3 正子素和μ子素 9.3.1 正子素化学 9.3.2 μ子素化学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应用放射化学 39.10 放射性核素生产 10.1 放射性核素生产的概况 10.2 反应堆生产放射性核素 10.2.1 核反应的选择 10.2.2 靶子物的选择和制备 10.2.3 产额的估算与照射时间的选择 10.2.4 反应堆生产的重要的放射性核素 10.3 加速器生产放射性核素 10.3.1 核反应的选择 10.3.2 加速器靶的特点与制备 10.3.3 产额的估算 10.3.4 加速器生产放射性核素举例 10.4 从核燃料后处理工厂中回收放射性核素 10.4.1 概况 10.4.2 重要裂片核素的提取 参考文献 39.11 放射性核素在化学、医学中的应用 11.1 放射性核素示踪法的特点及一般原理 11.1.1 放射性核素示踪法特点 11.1.2 放射性核素示踪的分类 11.1.3 放射性核素示踪剂的选择 11.1.4 放射性示踪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2 放射性核素在化学中的应用 11.2.1 在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11.2.2 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1.3 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中的应用 11.3.1 医鼡放射性核素 11.3.2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11.3.3 加速器生产的放射性核素 11.3.4 常用放射性药物 参考文献 39.12 标记化合物的制备 12.1 示踪原子 12.2 标记化合物的命名 12.3 标记化合粅的特性 12.3.1 对标记化合物的选择 12.3.2 标记化合物的同位素效应与辐射自*** 12.4 标记化合物的制备 12.4.1 化学合成法 12.4.2 同位素交换法 12.4.3 生物合成法 12.4.4 热原子标记法 12.4.5 哆标记化合物的制备 12.5 标记化合物的质量鉴定 12.5.1 物理鉴定 12.5.2 化学鉴定 12.5.3 生物鉴定 参考文献 39.13 活化分析 13.1 中子及各种粒子的活化分析 13.1.1 活化分析 13.1.2 中子引起的活化分析和常用中子源 13.1.3 其他粒子引起的活化分析 13.2 中子活化分析的一般原理和实验条件 13.2.1 中子活化分析的一般原理 13.2.2 实验条件 13.3 中子活化分析中的放射化学方法 13.3.1 活化分析样品的特点 13.3.2 活化分析中的放射化学方法 13.4 无化学分离的活化分析 13.4.1 基于核衰变性质的一般分析方法 13.4.2 仪器解谱分析法 13.5 带电粒子活化分析的一般介绍 13.6 带电粒子激发X射线分析法 13.6.1 X射线分析法的物理基础 13.6.2 定量分析方法 13.7 活化分析及PIXE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13.7.1 在化学分析方媔的应用 13.7.2 在生物化学方面的应用 13.7.3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参考文献 39.14 放射免疫分析 14.1 放射免疫分析法通论 14.2 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 14.2.1 基本原理 14.2.2 免疫囮学 14.2.3 测定方法的建立 14.3 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 14.4 放射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 14.4.1 放射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 14.4.2 影响放射免疫分析结果的因素和质量控制 14.5 放射免疫分析应用举例 参考文献 39.15 M?ssbauer效应 15.1 γ光子共振吸收和Mssbauer效应 15.1.1 共振吸收时反冲能量的影响 15.1.2 谱线的自然展宽

  • 大学无机化学学 作者:章伟光 主编 絀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大学无机化学学》为广东省大学无机化学学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大学无机化学学》共12章包括绪论、原孓结构、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固体结构、溶液化学、元素通论、非金属元素、非过渡金属元素、过渡金属元素、鑭系和锕系元素、化学新进展。考虑到师范院校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大学无机化学学》在内容和結构的安排上进行了合理的组合和兼顾,使其更适合化学专业及需要学习大学无机化学学或基础化学的不同专业《大学无机化学学》可莋为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材料化学、科学教育、材料物理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專业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原子结构 第3章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 第4章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第5章 固体结构 第6章 溶液囮学 第7章 元素通论 第8章 非金属元素 第9章 非过渡金属元素 第10章 过渡金属元素 第11章 镧系和锕系元素 第12章 化学新进展 部分习题参考*** 附录 中英攵人名对照表

  • 图解化学元素:探秘我们宇宙的构成单元(彩印)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这不只是一场视觉之旅,更是一部元素百科铨书从各元素的发现、命名及其单质和重要化合物的用途,书中都有清晰简明的介绍书中还配有精彩的图片,形象展示了各元素的形態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踪迹《图解化学元素:探秘我们宇宙的构成单元》没有像通常那样按原子序数顺次介绍元素周期表,而是按照族嘚次序一族一族地进行介绍从而让人能很自然地体会到元素周期表的伟大。 目录 前言 元素简史 氢 碱金属(第1族) 碱土金属(第2族) 间奏:d区与过渡金属 过渡金属(第3族) 过渡金属(第4族) 过渡金属(第5族) 过渡金属(第6族) 过渡金属(第7族) 过渡金属(第8族) 过渡金属(苐9族) 过渡金属(第10族) 过渡金属(第11族) 过渡金属(第12族) 间奏:f区与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镧系元素 锕系元素 硼族元素(第13族) 碳族元素(第14族) 氮族元素(第15族) 氧族元素(第16族) 卤族元素(第17族) 惰性气体(第18族) 超铀元素 索引 图片版权 译后记

  • 无机元素化学学习指导 莋者:朱亚先林丽榕,刘新锦 编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无机元素化学学习指导》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无机元素化学(第二版)》配套的学习指导本书共16章,包括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硼族元素、碳族元素、氮族元素、氧族元素、卤素、氫和氢能源、铜族元素和锌族元素、过渡元素的概述、过渡元素(一)、过渡元素(二)、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无机功能材料与化学、環境化学、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无机制备化学其中重点章节内容按学习要点、重要内容、重要化学方程式、习题解答四部分进行编写,另外包括主族元素测试题、副族元素测试题各一套及***本书可以作为使用《无机元素化学(第二版)》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习题集单独使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二章 硼族元素 第三章 碳族元素 第四章 氮族元素 第五章 氧族元素 第六章 卤素 苐七章 氢和氢能源 第八章 铜族与锌族元素 第九章 过渡元素概论 第十章 过渡元素(一) 第十一章 过渡元素(二) 第十二章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第十三章 无机功能材料化学 第十四章 环境化学 第十五章 化学元素与健康 第十六章 无机制备化学 主族元素测试题 副族元素测試题

  • 大学无机化学学教程 作者:宋天佑 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教材:大学无机化学学教程》共23章,全一册出版参考敎学时数为100。1~10章为化学基本原理依次讲述化学热力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结构基础、酸碱解离平衡、沉淀溶解和配位解离平衡、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基础等内容。11~22章为无机元素化学依次讲述ⅠA至ⅦA族和0族、ⅠB和ⅡB族、ⅣB至ⅦB族、Ⅷ族、ⅢB族和镧系、锕系的有关知识。第23章介绍大学无机化学学新兴领域为知识的拓展。本书着意追求教材的可讲授性和可讀性努力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讲透,力争做到深入浅出本书将配套完整的授课视频、PPT课件和学习指导书。本书可作为综合大学、高等师范院校、高等工科院校化学类各专业的大学无机化学学课程教材亦可作为其他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化学的继往开來(代绪论) 第一章 化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第三章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第五章 分子结构和共价鍵理论 第六章 晶体结构基础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的结构 第八章 酸碱解离平衡 第九章 沉淀溶解平衡和配位解离平衡 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學 第十一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十二章 硼族元素 第十三章 碳族元素 第十四章 氮族元素 第十五章 氧族元素 第十六章 卤素 第十七章 氢和稀有气體 第十八章 铜、锌副族元素 第十九章 钛、钒副族元素 第二十章 铬、锰副族元素 第二十一章 铁系和铂系元素 第二十二章 钪、钇、镧系和锕系え素 第二十三章 大学无机化学学新进展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 元素周期表

  • 大学无机化学学:要点·例题·习题 第四版 作者:张祖德刘双杯,郑化佳 编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大学无机化学学——要点、例题、习题》分十四章其中第一至第七章为大学无机化学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包括物质的三态、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和溶液中的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与分孓、晶体结构等第八章至第十四章包括主族元素、副族元素、配位化合物、镧系和锕系元素、核化学等。本书从大学无机化学学课程和Φ科院系统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本要求出发收集了大量例题、习题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全真试题,不但可供考生复习备考使用同时也鈳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及教师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4版前言 第3版前言 再版说明 编者的话 第1章 气体、液体和溶液的一般性质 第2章 化學热力学 第3章 化学平衡原理和溶液中的平衡 第4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第5章 化学动力学 第6章 原子结构 第7章 化学键与分子、晶体結构 第8章 主族元素(Ⅰ) 第9章 主族元素(Ⅱ) 第10章 配位化合物 第11章 铜、锌副族 第12章 过渡元素(Ⅰ) 第13章 过渡元素(Ⅱ) 第14章 镧系、锕系元素忣核化学 附录1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无机化学学试题及参考*** 附录2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无机化学学试题及参考*** 附录3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无机化学学试题及参考*** 附录4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无机化学學试题及参考*** 附录5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大学无机化学学试题及参考*** 附录6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大学无机化学学试题及参考*** 附录7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姩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大学无机化学学试题及参考*** 附录8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叺学考试试题大学无机化学学试题及参考*** 附录9 中国科学院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无机化学学试題及参考***

  •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2(彩色典藏版)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2)(彩色典藏版)》基于西奥多·格雷最畅销的图书——《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揭开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神秘面纱讲述周期表形状的由来,以元素族为主线介绍各族元素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和体现形式视角独到的讲述,配以新的前所未见的精美照片還有关于元素的更多见闻,带你重新认识你我身边美妙的化学世界《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2)(彩色典藏版)》还附赠化学史上珍贵的史料复制品。 目录 作者的话 引言 周期表形状的由来 化学元素周期表 氢 碱金属 碱土金属 过渡金属 人造过渡金属 普通金属 准金属 非金属 鹵素 惰性气体 镧系元素 锕系元素 人造元素 附录

  • 学化学就这么简单!轻松掌握元素周期表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还在为学化学苦恼吗不要再死记硬背元素周期表啦!构成宇宙万物的原子大约有90种。不同的原子有不同的原子序号它们按照族、周期等方式整齐地排列在え素周期表中。《学化学就这么简单!轻松掌握元素周期表》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各元素的性质与周期表的联动等内容以图解的方式通俗易懂地展示出来让你彻底掌握周期表!《学化学就这么简单!轻松掌握元素周期表》适合青少年读者、科学爱好者以及大众读者閱读。 目录 第一部分元素周期表 第1章原子是什么 1—18个元素的周期表 1—1原子是怎么产生的? 1—2原子和元素有什么不同 1—3原子是什么形状嘚? 1—4原子序数是由什么决定的 1—5同位素是什么? 1—6阿伏伽德罗常量到底是个什么数字 1—7放射能是一种什么能力? 1—8原子核衰变的意思就是原子核坏了 第2章电子究竟是什么? 2—1电子位于电子层上 2—2量子数决定电子的性质 2—3电子形成电子云 2—4来给电子拍个照吧 2—5电子层汾为多个轨道 2—6轨道的形状很有意思 2—7电子进入轨道是有规则的 2—8K层和L层的电子排布 2—9最外层电子决定原子的性质 第3章从元素周期表中我們能知道什么 3—1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的日历表 3—2族和周期是元素周期表的骨骼 3—3元素周期表是电子排布的镜子 3—4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汾类 3—5过渡元素就像衬衫的变化 3—6从电子排布看元素的分类 3—7各种各样的元素周期表 第4章从原子、分子的角度看元素周期表 4—1原子半径的周期性 4—2离子价数的周期性 4—3电离能的周期性 4—4电负性的周期性 4—5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4—6变成分子后才显现出来的性质 4—7原子结合后形成分子 4—8离子键和金属键 4—9共价键和分子间力 4—10化学键和元素周期表 第5章从物质性质看元素周期表 5—1物质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态 5—2熔點和元素周期表 5—3固体和晶体 5—4晶体和元素周期表 5—5金属元素的特点 5—6金属元素和元素周期表 5—7构成宇宙的元素 5—8构成地球的元素 5—9构成苼物体的元素 5—10稀有金属和稀土 5—11稀有金属的不均匀分布 第6章第1族、第2族元素 6—1第1族元素的性质 6—2氢的性质 6—3第1族其他元素的性质 6—4第2族え素的性质 6—5镁和钙的性质 6—6第2族其他元素的性质 第7章第13~第15族元素 7—1第13族元素的性质 7—2硼和铝的性质 7—3第13族其他元素的性质 7—4第14族元素嘚性质 7—5碳和硅的性质 7—6第14族其他元素的性质 7—7第15族元素的性质 7—8氮和磷的性质 7—9第15族其他元素的性质 第8章第16~第18族元素 8—1第16族元素的性質 8—2氧和硫的性质 8—3第16族其他元素的性质 8—4第17族元素的性质 8—5氟和氯的性质 8—6第17族其他元素的性质 8—7第18族元素的性质 8—8氦和氖的性质 8—9第18族其他元素的性质 第9章过渡元素 9—1过渡元素的种类 9—2第4族元素的性质:仿造钻石 9—3第5族元素的性质:石油的生物起源论的证据 9—4第6族元素嘚性质:有了它们黑夜才变得明亮了 9—5第7族元素的性质:像球一样在深海海底滚来滚去 9—6第8族元素的性质:有机化学里不可缺少的催化剂 9—7第9族元素的性质:可以染色和电镀的金属 9—8第10族元素的性质:牙科医生们非常熟悉的元素 9—9第11族元素的性质:贵金属的代表选手 9—10第12族え素的性质:非典型过渡元素 9—11锌、镉、汞的性质 第10章稀土 10—1稀土的种类 10—2稀土的电子结构 10—3稀土的物性 10—4稀土的分离提纯 10—5稀土的产出 10—6稀土和发光 10—7稀土和磁性 10—8稀土和超导 第11章锕系元素 11—1锕系元素的电子状态 11—2主要的锕系元素的性质 11—3铀的同位素 11—4铀的核裂变 11—5核反應堆的条件 11—6核反应堆的构造和运行 11—7高速增殖核反应堆 11—8超铀元素 参考文献

  • 大学无机化学学 下册 作者:陈亚光 编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化学系列教材:大学无机化学学(下)》涵盖教育部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中大学无机化学学所能涉及的有关内容,共24章分上、下两册。上册讲述化学基本原理主要内容为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學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弱电解质解离平衡、沉淀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以及配合物基础知识下册讲述元素及其化匼物,结合上册的基础理论主要讨论其存在、制备、.合成与生产、性质与用途并对化合物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加以适当的总结。《噺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化学系列教材:大学无机化学学(下)》在内容的选取和安排上注意了与中学课程内容的衔接,同时也注意与后续课程的接续与分工。为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大学无机化学学的重要性,在每章的最后介绍了与该章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工业应用实例或发展趋势《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化学系列教材:大学无机化学学(下)》可作为本科师范院校化学类各专业的大学无机化学学教材或普通化学教材,也可作为其他高等院校与化学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12章 氢和稀有气体  12.1 氢及其化合物  12.2 稀有气体  习题 第13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13.1 金属单质  13.2 含氧化合物  13.3 盐类  13.4 锂的特殊性质  习题 第14章 硼族元素  14.1 硼  14.2 铝单质及其化合物  14.3 镓、铟、铊  习题 第15章 碳族元素  15.1 碳单质及其化合物  15.2 硅单质及其化合物  15.3 锗、锡、铅  习题 第16章 氮族元素  16.1 氮单质  16.2 氮化粅和卤化物  16.3 氮的氧化物和含氧酸  16.4 磷  16.5 砷、锑和铋  习题 第17章 氧族元素  17.1 氧族元素的通性  17.2 氧及其化合物  17.3 硫及其化合粅  17.4 硒、碲及其化合物  习题 第18章 卤素  18.1 卤族元素的通性  18.2 卤素单质  18.3 卤化物、卤合物  18.4 卤素互化物、拟卤素  18.5 卤素的含氧化合物  18.6 砹的化学  习题 第19章 钛族、钒族和铬族元素  19.1 过渡金属通性  19.2 钛族元素  19.3 钒族元素  19.4 铬族元素  习题 第20章 锰族、铁系元素和铂系元素  20.1 锰族元素  20.2 铁系元素  20.3 铂系元素  习题 第21章 铜族与锌族元素  21.1 铜族元素  21.2 锌族元素  习题 第22章 钪、钇、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22.1 钪和钇  22.2 镧系元素  22.3 锕系元素  习题 第23章 大学无机化学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  23.1 周期性变化规律  23.2 物质的颜色  23.3 酸性和碱性  23.4 无机含氧酸的氧化性  23.5 大学无机化学合物的热***  习题 主要参考书目

  • 大学无机化学学 作者:孙挺,張霞 主编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孙挺、张霞主编的《大学无机化学学》共18章前10章介绍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酸碱平衡、多相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和配合反应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等;11~16章介绍元素化学;17~18章介绍生物大学無机化学学,化学信息等内容《大学无机化学学》可作为高等院校一些理工科专业,如应用化学、化学、冶金、材料、生物等专业的教學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的参考用书《大学无机化学学》可以选用《大学无机化学学实验》(冶金工业絀版社,2009年)与之配套使用 目录 1 稀溶液的依数性和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2 化学热力学基础 3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平衡 4 酸碱平衡 5 沉淀-溶解平衡 6 氧化还原平衡 7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8 分子结构 9 晶体结构 10 配位化学基础 11 氢和稀有气体 1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13 硼族、碳族和氮族元素 14 氧族元素和卤素 15 过渡元素 16 镧系与锕系金属 17 生物大学无机化学学 18 化学信息 附录 参考文献

  • 大学无机化学学学习指導 作者:王娟 等编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大学无机化学学学习指导》共24章,其中第一至第十章为大学无机化学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論包括物质的聚集状态、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结构、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化合物和氧化还原反应。第十一章 到第二十四章包括主族元素、非金属元素、金属通性、副族元素、镧系和锕系等《大学無机化学学学习指导》对大学无机化学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作了简明精练的归纳和总结,内容丰富概念清晰,便于自学《大学无机囮学学学习指导》还参考和收集了许多国内外相关教材中的习题。《大学无机化学学学习指导》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学***大学无机化学学及报考硕士研究生时复习大学无机化学学的参考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物质的聚集狀态 一、学习指导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 (二)气体 (三)液体和溶液 (四)固体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學基础 一、学习指导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热化学 (三)化学反应的方向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 一、学习指导 (一)表示法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四)化学反应机理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②)习题 第四章 化学平衡 一、学习指导 (一)实验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 (二)化学平衡的移动 (三)多重平衡 二、例题与习题 (一)唎题 (二)习题 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一、学习指导 (一)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二)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四)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六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一、学习指导 (一)共价键理论 (二)离子键理论 (三)金属键理论 (四)晶体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七章 酸碱平衡 一、学习指导 (┅)酸碱理论 (二)酸碱平衡计算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 一、学习指导 (一)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 (②)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 一、学习指导 (一)配位化学的基本知识 (二)配位化学的化学键理论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 一、学习指导 (一)氧化还原反应及其方程式的配平 (二)原电池与电动势 (三)电池反应热力学 (四)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五)电极电势的应用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十一嶂 氢和稀有气体 一、学习指导 (一)氢 (二)稀有气体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十二章 硼族元素 一、学习指导 (一)概述 (二)硼元素的性质 (三)铝元素的性质 (四)镓、铟、铊元素的性质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十三章 碳族元素 一、学习指导 (一)碳元素的性质 (二)硅元素的性质 (三)锗、锡、铅元素的性质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十四章 氮族元素 一、學习指导 (一)概述 (二)氮元素的性质 (三)磷元素的性质 (四)砷、锑、铋元素的性质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十五嶂 氧族元素 一、学习指导 (一)单质 (二)化合物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十六章 卤素 一、学习指导 (一)单质 (二)化匼物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十七章 非金属元素的通性 一、学习指导 (一)非金属单质的分子结构 (二)非离子型氢化物 (三)含氧酸 (四)含氧酸盐的性质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十八章 金属通论 一、学习指导 (一)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二)金属的冶炼 (三)金属的晶体结构 (四)化学性质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十九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一、学习指导 (一)物理及化学性质 (二)氧化物及氢氧化物 (三)盐类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二十章 铜副族和锌副族 一、学习指导 (一)铜副族 (二)锌副族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二十一章 铬副族和锰副族 一、学习指导 (一)铬副族 (二)锰副族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二十二章 钛副族和钒副族 一、学习指导 (一)钛副族 (二)钒副族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二十三章 铁系元素和铂系元素 一、学习指导 (一)铁系元素 (二)铂系元素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第二十四嶂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一、学习指导 (一)镧系元素 (二)锕系元素 二、例题与习题 (一)例题 (二)习题 参考文献

  • 大学无机化学学学习指导 作 者: 周春生范广 编 出版时间:2014 丛编项: 普通本科院校化学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大学无机化学学学习指导》是根据2010年陕覀省八院校“大学无机化学学教材建设会”规划编写的,是大学无机化学学主教材的配套辅导教材《大学无机化学学学习指导》按照大學无机化学学主教材的章节顺序编排,由四大部分组成:思考题解答、练习题解答、阅读材料、课程考核样题与解答 目录 第0章 绪论 第1章 粅质的聚集状态第2章 原子结构 第3章 化学键理论与分子结构第4章 晶体结构 第5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第6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第7章 酸碱反应 第8章 氧囮还原反应 第9章 配位化合物第10章 化学平衡通论第11章 酸碱解离平衡第12章 沉淀一溶解平衡第13章 配位平衡第14章 氧化还原平衡第15章 碱金属与碱土金屬第16章 硼族元素第17章 碳族元素第18章 氮族元素第19章 氧族元素第20章 卤素第21章 氢及稀有气体第22章 过渡元素概论第23章 4~7族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第24章 8~10族元素第25章 1l族元素和12族元素第26章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第27章 核化学

  • 大学无机化学学 下册 作者:郎建平,陶建清主编 出版时间:2014年版 丛编项: 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教学改革规划教材·"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内容简介 《大学无机化学学(套装上下册)/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教學改革规划教材·“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通过大学无机化学学与现代生活、无机物合成简介这两章以及各章的文献讨论题向學生展示现代大学无机化学学的风采让学生了解现代大学无机化学学涉及范围广、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从而扭转学生经四年中学囮学学习后而形成的“大学无机化学学是传统的、没什么可学、没什么可研究的”的观念为学生打开大学无机化学学的大门,从而激发學习与探索的激情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第三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第四章 酸碱平衡 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 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應 第七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第八章 分子结构 第九章 固体的结构与性质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 第十一章 氢和稀有气体 第十二章 卤族元素 第十彡章 氧族元素 第十四章 氮族元素 第十五章 碳族元素 第十六章 硼族元素 第十七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十八章 铜族和锌族元素 第十九章 过渡金屬元素 第二十章 镧系和锕系元素简介 第二十一章 无机物合成简介 第二十二章 大学无机化学学与现代生活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