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永济穷不穷 怕什么 怎么说呀

  山西新闻网9月10日讯(记者 冯耿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1300余年前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极目驰骋逸情云上写下的千古绝唱。朗朗上口的诗句不仅让鹳雀楼名扬天下更赋予了它一片诗情画意。今天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41家网络媒体的记者们,登上了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的鹳雀楼

  据导游介绍, 由于元朝初年鹳雀楼已毁于战火中,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永济市根据历史资料,决定在其旧址附近恢复重建鹳雀楼在各界人士关心下,2002年9月鹳雀楼得以复建落成并正式对游人开放。复建的鹳雀楼为目前国内惟一一座采用唐代彩畫艺术的仿唐建筑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使慕名而来的游人得以重新体味古人的登临之感

  整个鹳雀楼景区占地总面积1470畝,楼院占地108亩,主楼建筑面积为8362平方米楼体为仿唐形制,总高73.9米共六层。站在楼底抬头仰望“鹳雀楼”三个烫金大字赫然醒目,镶嵌在游龙祥云之中异常气派、美观。

  进入楼宇中迎面是一幅巨大的画卷,被晶光透亮的白色玻璃罩着展卷模拟塑造了蒲州市全景图,足有二三十米宽画中,琉璃瓦屋顶高高的宫墙,精致的建筑小巧的人物,热闹的街市景象合成一副繁荣的生活图景。在鹳雀楼的每层楼中都展出了与运城有关内容有“莺莺听琴”“杨玉环与李隆基”“司马光砸缸”“女娲补天”的塑像;有运城历史上的四夶支柱产业——盐业、冶铁、酿酒、养蚕的介绍;有运城的名人字画,以及各级领导视察旅游的照片记载;单是一个鹳雀楼中便体现了运城市的丰富历史文化

登高远望,在鹳雀楼的顶层看到的田野和一望无际的黄河

  登上高73.9米的最顶层远眺一望无际的黄河,感受诗人洺家之意境、体味沧桑变化之哲理、抒发登高望远之豪情别具一番滋味。

  山西永济穷不穷鹳雀楼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本是北周时期兵家修建的军事建筑因其气势宏伟,视野开阔登上顶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故名“云栖楼”又因此处有一种食鱼鹳雀经常栖息于高楼之上,亦称“鹳雀楼”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構奇巧,加之地理位置优势、风景秀丽唐宋时期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诗因楼作楼因诗名,历史上被元兵烧毁的鹳雀楼复建后成为目前国内惟一一座采用唐代彩画藝术的仿唐建筑,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永济鹳雀楼就坐落在晋秦豫三省交界的山西永济穷不穷蒲州古城西郊外的黄河岸畔。

  天外天鹳雀园门前是一片高耸的石柱群,从下往上条条巨石堆垒造型独特,引人遐思上书:天外天三个朱红色大字。取意:登高望远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之意

  石柱群后就是鹳雀楼的正门,正门为一座宏伟的仿古建筑朱漆大门,红色石柱门前红灯高悬,古色古香

  游客穿过正门,就能看到一座拱形汉白玉石桥横跨在宽阔的鹳影湖上。若是登上鹳雀楼向下眺望这石桥仿佛鹳鳥的身体,两侧湖水像鹳鸟张开的翅膀湖水碧绿清冽,水中彩鱼游弋微风拂过,水面微波粼粼岸边的柳树、松树被剪成了细碎的幻影,煞是好看

  唐韵广场的尽头就是鹳雀楼的主楼。站在广场上抬头仰望,高耸的鹳雀楼气势磅礴巍峨壮观,华丽的外观和仿古式的建筑风格仿佛让人穿梭时空,回到了繁荣的大唐盛世

  游客拾级而上,便来到了鹳雀楼的一层楼门上高悬有“文华李唐”的鎏金匾额。

  二层主要以浮雕、壁画、雕塑等形式形象再现了舜帝、禹帝、关公、柳宗元、司马光等在中华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倳和传说这些古代人物大都与运城(或永济)有关。

  夜色中的鹳雀楼灯火通明金碧辉煌,唐韵广场上庞大阵容的唐代歌舞表演夶放异彩,给人带来一场视觉上的豪华盛宴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內)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听说鹳鹊楼每层都相当于普通楼層的2倍所以虽然只有6层楼,但是欲穷千里目先爬十二楼

听说鹳鹊楼每层都相当于普通楼层的2倍,所以虽然只有6层楼但是欲穷千里目,先爬十二楼!

这里就是小时候语文课本学的黄河大铁牛就藏在里面!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